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

2024-08-17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精选十篇)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 男、女各2例。年龄39~68岁, 平均 (49.25±11.75) 岁;体质量47~67 kg, 平均 (54.75±13.25) kg。患者均有心累、气促、心悸等症状, 病程1个月~28年, 无栓塞病史。心脏彩超提示动脉导管未闭 (管型, 直径15 mm) 伴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1例,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1例,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轻中度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1例;左心室射血分数62%~72%, 平均 (67±5) %,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0~79 mm, 平均 (44.75±13.25) mm, 左心房内径35~51 mm, 平均 (44.75±9.25) mm, 右心房内径46~73 mm, 平均 (64.5±18.75) mm。心电图均提示房颤, 平均心室率92 bpm, 1例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胸部X线片提示心影增大, 双肺淤血改变。1例年龄>50岁患者的冠脉造影未见异常。合并高血压病1例, 糖尿病1例, 术前心功能 (NYHA) 均为Ⅲ级。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正中开胸后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上腔静脉插直角管) 。先按曾富春等[6]报道的方法应用Atricure TM双极射频消融系统进行双极射频消融术, 消融完毕后, 予以4-0prolene缝线从左心房内缝闭左心耳, 心外再予以双十号丝线结扎封闭左心耳;然后进行房间隔缺损补片修补、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对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 先在并行循环心脏不停跳下经肺动脉切口补片缝合封闭动脉导管肺动脉开口, 再进行双极射频消融术。心脏复跳后安置心表临时起搏导线2根备用。

1.3 术后处理

术后入ICU治疗, 常规使用可达龙600~800 mg/d静脉泵入, 正常进食后改为可达龙口服, 根据心率调整口服剂量, 200~600 mg/d, 出院后继续服用可达龙, 维持3~6个月。1例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的患者口服华法林终生抗凝。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中行动脉导管缝闭术1例, 房间隔缺损补片修补术3例;同期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例, 二尖瓣成形术1例, 三尖瓣成形术2例;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手术时间 (228.25±31.75) min, 体外循环时间 (93.25±22.50) 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57.50±20.75) min, 双极射频消融时间 (15.75±2.25) min。3例心脏自动复跳, 1例电击除颤1次后复跳, 均转为窦性心律。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 无手术死亡。ICU入住时间 (17.75±5.25) h, 术后平均住院 (9.25±1.25) d, 出院时心律均为窦性, 平均心率82次/min。术后半年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平均心率78次/min。4例术后随访5~6年, 均维持窦性心律, 心脏彩超提示右心房内径较术前缩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心功能恢复至Ⅰ级, 无脑卒中、肢体栓塞及死亡发生。

3 讨论

房颤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 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34.5%[7]。有文献报道, 普通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约为0.4%, 而60岁以上人群可达6%~10%, 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在器质性心脏病中发生率则明显增加, 在需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中发生率≥50%[8,9]。房颤因失去心房对心脏排血量贡献的20%~30%, 可使心功能临界状态的患者发生明显的心力衰竭, 且其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 (脑卒中) 的平均年发生率高达4.5%, 所以合并房颤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较维持窦性心律者明显降低[9]。

先心病患者可出现右心房明显扩大, 往往同时并发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尤其是房颤和心房扑动 (房扑) , 其中又以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和Ebstein畸形更容易发生[10]。李保军等[11]观察了167例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 术前有10.5%患者合并房颤, 术后房颤持续的患者为93.8%, 自然转窦律者仅为6.2%。Theodoro等[12]观察了81例Ebstein畸形患者, 术前42%患者有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单纯接受房化右心室折叠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 随访6年以上仍有37%患者存在房性心律失常。王志农等[13]观察发现, 11例合并房颤的Ebstein畸形及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 术中未同期施行改良迷宫手术, 其术后早期仍有81.8%维持房颤心律;以上提示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的先心病患者, 单纯矫正原发病变, 术后往往难以自行恢复及维持窦性心律[14]。另外, 房颤往往会加重先心病患者原有的临床症状, 而且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过程甚至远期疗效, 增加早期病死率和病残率[13]。因此, 一些学者主张, 对伴有房颤或房扑的先心病患者, 可在施行先心病矫治手术的同时, 行心房迷宫术以消除房颤, 并取得了满意效果[15,16,17]。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房颤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而改良迷宫Ⅲ型手术由于转复为窦律的成功率高, 更是成为外科治疗房颤的“金标准”[18,19,20]。由于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具有消融迅速, 透壁性与连续性俱佳、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 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1,22]。李菲等[23]报道, 左心房内径<50 mm的房颤患者, 在心瓣膜直视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 5年窦性心律转复率高达90.9%。杨桂林等[5]报道, 在1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实施心内直视手术的同时施行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型手术, 1年窦性心律转复率高达92.9%。本组4例合并房颤的先心病患者, 术中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 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随访5年以上, 均维持窦性心律, 效果确切。本组患者右心房内径平均为 (64.5±18.75) mm, 较正常明显增大, 术中特别重视右心房的消融隔离, 尤其是冠状静脉窦与三尖瓣环径线, 每条径线至少消融9次以上, 以保证完全透壁, 避免术后房颤复发或转为房扑, 以致于消融时间长于李菲等[23]的报道 (平均为5.15~6.14 min, P<0.05) 。另外, 本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小 (≤51 mm) , 也是术后长期窦性心律维持率高的一个原因[23]。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 篇2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瓣膜置换术;迷宫手术

【中国分类号】R6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07-01

目前,冲洗式的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已经广泛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房颤)的治疗。在我国多数射频消融手术仍使用单极系统,持续心内膜单极射频消融要达到单一、均匀的透壁救果比较困难。而近年推出的双极消融系统能够钳夹全层心脏组织,达到最佳的透壁性。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共有58例房颤患者手术同期进行双极射频消融,现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共58例,男性21例,女性47例。年龄18-70(平均48.9±22.7)岁。全组明确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同时经十二导联心电图确诊为房颤,术前心功能(按NYHA分级)Ⅱ级19例,Ⅲ级32例,Ⅳ级7例。房颤病史为6-47个月,平均25.2±15.3个月;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直径39~68(54.5±15.3)mm;左室舒张末直径39~60(61.4±11.5)mm。

1.2.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胸骨正中切口开胸,肝素化后,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并行循环下钝性分离右上、下肺静脉,停循环后钝性分离左上、下肺静脉,切断Marshall韧带,采用Medtronic cardioblate射频系统,连接双极消融钳,对左、右肺静脉环及左心耳消融。主要消融经线为:右上肺静脉至左上肺静脉连线、右下肺静脉至左下肺静脉、房间沟切口下端至二尖瓣环连线消融;左心耳至左上肺静脉连线消融;右心房前壁切口至下腔静脉连线、冠状静脉窦连线,以及三尖瓣环连线消融。消融完毕后,行瓣膜置换、成形及修补术,包括二尖瓣置换29例,加三尖瓣成形13例;二尖瓣成形6例,加三尖瓣成形4例;主动脉瓣置换7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15例,加三尖瓣成形4例;左房血栓清除8例。

1.3.术后处理:

常规安置心表临时起搏导线,复跳后即开始静脉胺碘酮治疗,术后第一天开始改为口服,每日200~400mg,维持6个月。对于术后又转为房颤的患者,可应用胺碘酮治疗,或者直流电转复。机械瓣置换术后常规华法林抗凝,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

1.4. 統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mer方法进行长期随访资料的比较,其中生存分布检验采用Log-Rank法。

2.结果

2.1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体外循环时间108.0±29.6min,主动脉阻断时问83.6±25.7min,射频消融时间19.7±4.6min。术毕复跳时3例出现心室颤动,予以电击除颤后转为窦性心律,余均正常复跳,恢复窦性心律,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再次手术止血2例,低心排7例,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术后死亡2例,死因分别为严重低心排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2.2 术后当日心律:窦性心律49例(84.5%),交界性或者起搏心律7例(12.1%),房颤心律2例(3.4%)。术后1周心律:窦性心律47例(81.0%),交界性心律4例(6.8%),房扑心律3例(5.2%),房颤心律4例(6.8%)。

术后随访56例,随访1~49(15.1±12.6)个月。最近随访心律:窦性心律44例(78.6%),房扑心律4例(6.8%),AF心律8例(13.6% )。随访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LAD、LVEDD较术前缩小,LVEF较术前增加。术后心功能(NYHA)I级36例,Ⅱ级20例。无死亡、脑卒中及肢体栓塞发生。

2.3 Kaplan-Meimer 分析显示全组窦性心率维持率66.7%,见图1。

图1 全组患者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的变化

3.讨论

迷宫手术治疗房颤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肯定[1]。近年来,根据Cox迷宫手术线路,采用各种创伤小的能量消融逐渐代替传统的“切与缝”,其中射频消融的研究较多。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系统的能量集中于双极之间,通过组织电导率的变化作为衡量完全透壁消融的指标,通过测量消融钳之间组织的电导率的下降,发现透壁消融并可控制消融时间,由于操作简便、快捷、有效,得到逐渐推广应用。

尽管射频消融手术相对安全,但仍存在一定的危险。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食管损伤和穿孔、冠状动脉回旋支损伤等。既往经验显示,这些毗邻器官的损伤多发生在单极消融过程中,主要由于单极消融时需要消融笔对组织加压,而组织透壁性的判断又是依靠术者的经验,故消融的热量容易导致毗邻重要器官结构的损伤,甚至出现心房穿孔。但在双极消融的报道中,则食管和冠脉的损伤的甚少报道;而本组病例中,也未见有上述并发症,提示双极消融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双极射频消融克服了单极的缺点,透壁性确切,消融时间短,损伤只有1~3mm宽,相对单极消融设备在损伤宽度和消融时间上都有所进步。故理论上双极消融应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去证实。

本组结果显示,完成消融所需平均时间约19.7分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5.1个月,窦性心率维持率66.7%,末次随访时窦性心律比例达78.6%,与文献报道[2,3]相近。本组病例疗效较好,除了与双极系统消融线的透壁性和连续性较好有关以外,也与病例的选择有关。多数报道认为,较大的左房和较长的房颤病史是影响消融成功的不利因素。本组入组患者左房直径均在70mm以下,文献报道[ 4, 5 ],巨大左房(>65mm)虽然不是射频消融的禁忌症,但术后房颤复发的几率明显升高。本组患中者只有2例左房直径大于65mm,术后均出现复发。另外,房颤持续时间是影响射频消融疗效的主要因素。王邵华等[6]报道,房颤病程>4年的患者术后复风险是<4患者的3.602倍;孟旭等[7]报道房颤病程≤2年 的患者术后12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病>2年的患者。目前认为,由于房颤的连缀现象( beget phenomenon) ,也就是指房颤发生的同时,有自我促进而使其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断的倾向,所以房颤时间越长就越趋于稳定。故本组中患者平均房颤病程较短,约2年,最长47个月,总体疗效较好。

综上所述,心脏瓣膜手术中,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均为有效、安全的方法。

参考文献1]Gillinov AM ,Wolf RK. Surgical ablation of at rial fibrillation. Prog Cardiovasc Dis , 2005 , 48 (3) :1692177.

[2]庾华东, 陶凉, 陈绪发. 心内直视手术中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 9 (8): 691- 693.

[3]刘志勇,李旭东,王洪斌,等. 盐水冲洗射频改良迷宫Ⅲ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6,13(6):432-433.

[4]Sternik L, Luria D, GliksonM, et al. Efficacy of surgical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Ann Thorac Surg, 2010, 89 (5) : 1437 - 1442.

[5] Chevalier P, Leizorovicz A, Maureira P, et al. Left atri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duringmitral valve surger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multicentre study ( SAFIR) . Arch Cardiovasc Dis, 2009, 102(11) : 769 - 775.

[6]王邵华,王春生. 影响心内直视手术加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疗效的因素. 上海医学,2008,31(7):467-469.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78例, 男97例, 女81例, 年龄44岁~87岁, 平均年龄67.5岁。单发肿瘤41例, 多发肿瘤137例 (最多达16个肿瘤) , 肿瘤最大6.60 cm×5.30 cm×3.10 cm, 最小0.10 cm×0.11 cm×0.12 cm, 乳头状浅表性肿瘤156例, 广基无蒂肿瘤22例。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确诊, 膀胱CT检查肿瘤组织未穿透肌层。178例均行TUR-PK术, 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浅表乳头状瘤71例, 移行细胞癌107例。均定期复查, 定期行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术后随诊时间3个月~3年, 术后3个月复发20例, 6个月复发10例, 1年复发16例。复发者再次行TUR-PK术。

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行TUR-PK术, GRUSE等离子电切设备, 30°切割镜, 切割功率160 W, 凝血功率80 W, 在电视监视器下操作, 生理盐水冲洗, 采用顺行/弧形逐层切割法/直形汽化法, 切除肿瘤基底部至深肌层, 包括肿瘤周围2 cm黏膜, 严格做好电凝止血, 术毕吸出组织碎块, 留置三腔20~22F导尿管, 部分患者行膀胱冲洗2 d~4 d。

3 术前护理

3.1 心理护理膀胱肿瘤患者一般为无痛性肉眼全程血

尿, 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表现为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 需要医护人员反复做解释沟通工作, 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 客观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实施手术的必要性, 手术的安全性, 手术的优点。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让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保持稳定的情绪, 能愉快地接受手术和治疗。

3.2 病情观察一般患者入院后测量生命体征, 及时发

现并控制心、脑、肺部疾病, 糖尿病等原发病, 请相关专科医生协助处理。同时应观察尿的颜色、性状、血尿的特点, 有无腰痛、下肢水肿、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及患者贫血情况, 积极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为医生选择术式提供相关依据。

3.3 饮食指导嘱患者多食高蛋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贫血严重者给予输血、补液, 提高机体抵抗力。

练习在床上大小便, 保持大便通畅,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保证睡眠, 术前1 d备皮、配血, 术前晚清洁灌肠。

4 术中护理

对于膀胱侧壁肿瘤行电切时, 电能可传到闭孔神经, 闭孔神经反射可引起膀胱壁和大腿肌肉收缩, 致膀胱穿孔, TUR-PK原理不同于普通电切, 其对深部神经肌肉电刺激轻, 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低。本组66例侧壁肿瘤有2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 但未发生穿孔。当闭孔神经抽搐的第一信号出现时, 应立即提醒医生暂停该区域电切, 由麻醉医生静脉给予氯化琥珀胆碱或局部封闭阻断闭孔神经反射, 同时降低电切功率, 使膀胱充盈在150 ml左右, 预防膀胱穿孔发生。

5 术后护理

5.1 按硬膜外麻醉护理, 去枕平卧6 h,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持续给氧。

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记录出入量和尿量。

5.2 止血效果肯定者可以不用膀胱冲洗, 否则需用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 早期冲洗速度要快, 80~100滴/min。

冲洗液入量与引出液量大致相等, 并严格记录液体出入量及尿量, 保持引流管通畅, 要重点观察引出液颜色, 如发现颜色深、有血块堵塞管腔时处理方法: (1) 挤压引流, 一只手反折捏住引流管, 使引流管闭塞, 用另一只手用力快速反复挤压引流管, 可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 以防止血凝块形成而阻塞管口。 (2) 关闭冲洗液, 用30 ml或50 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快速推入再抽出, 反复多次可将凝血块冲出。 (3) 常规三腔尿管冲洗难以冲出血块时, 要及时拔出三腔尿管, 改为粗的一次性导尿管冲洗, 在冲洗过程中, 反复多次可将血快冲出, 冲洗干净后, 再换三腔尿管持续冲洗。正常情况下冲洗液颜色为淡红色逐渐转清, 如发现冲洗液为鲜红色, 经冲洗未见转清, 及时告知医生, 做相应的处理, 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

5.3 疼痛护理。

由于手术刺激, 留置尿管使膀胱敏感性增高, 致使膀胱颈痉挛,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涨满感, 急迫的排尿感, 膀胱阵发性痉挛疼痛, 痛苦难忍, 应及时报告医生, 给予曲吗多解痉止痛, 同时检查尿管位置是否合适。对疼痛较敏感的患者, 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1 d~2 d, 以减轻疼痛刺激, 护士应多巡视镇痛泵有无脱落及镇痛效果。

5.4 术后饮食指导。

术后早期禁食, 静脉补充营养及水分, 待排气后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嘱患者多饮水, 每日2 000~3 000 ml, 起到内冲洗的作用;鼓励尽量进食适合自己口味的清淡易消化饮食, 保持体力。

5.5 预防尿路感染, 防止术后继发性出血。

在留置尿管期间, 每天更换尿袋, 严格无菌操作,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 定时用碘伏液消毒尿道口。术后出血一般是创面出血, 常发生在早期, 术后需行膀胱冲洗,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 并保持通畅。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停止冲洗后鼓励患者床上活动, 多饮水, 增加尿量, 起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的作用, 并减少细菌进入尿道的机会, 达到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的目的[1]。

6 出院前告知

出院前教育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 告知复诊时间及医护人员联系方式并保持持良好情绪, 合理营养, 适当锻炼, 增强体质。 (2) 坚持定期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 减少患者复发率。护理人员耐心及细致地给患者及家属讲解膀胱灌注及定期检查的必要性, 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促进身体康复。注意事项为:a) 灌注前禁水4 h, 或灌注前8 h~12 h及灌注过程中限制水分摄取量, 可避免因灌注膀胱涨满而有尿意。b) 灌注前先排空膀胱再注药液, 药液需保留于膀胱内约2 h后再排出。c) 灌注后取仰卧、左侧卧、右侧卧及俯卧位各15 min, 然后再重复一次即灌注后2 h才能小便, 以使药物能均匀分布在膀胱内。 (3) 定期复查, 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 1年以后, 半年复查一次。如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耻骨疼痛或下腹部肿块等问题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 篇4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18-01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随着社会人口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近年由于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普及,我院已熟练掌握前列腺的腔内治疗技术。2009年1月-12月我院应用TUBVP治疗BPH患者7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70例,年龄53-87岁,平均75.4岁;病史1-10年,平均4年。均有明显下尿路梗阻症状或尿潴留等症状,经直肠指诊、B超及CT检查,确诊为BPH 。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为40-27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4.6±8.6)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为(4.5±1.1)分,最大尿流量(Qmax )为(7.8±3.9) ml/s,残余尿为(84±34)ml。测定PSA均在正常范围。其中合并高血压病者18例,慢支肺气肿4例,冠心病5例,脑血管病后遗症6例,糖尿病5例,并发膀胱结石4例,尿潴留11例,尿路感染5例,上尿路积水伴肾功能不全2例。

1.2 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在鞍麻或硬脊膜外麻醉下,采用英国Gyrus双极等离子体连续灌洗尿道电切镜,小电切袢,在电视监视下操作,电切功率160W,电凝功率80W。生理盐水作冲洗液,冲洗平面距手术台60-70cm。电视监视下了解增生程度与精阜及膀胱三角的关系、膀胱内有无病变、双输尿管口位置及膀胱颈至精阜的距离。首先切除中叶,从膀胱颈口到精阜近端0.5cm为界,然后依次切除两侧叶及腹侧部分腺体,切除达包膜。切除完成后于精阜处可见膀胱三角。被动排尿顺畅。爱立克冲洗器吸出组织碎块送病理检查,再次检查前列腺窝无活动出血,术毕行被动排尿试验,观察尿线粗细及大致了解有无外括约肌损伤。留置F22三腔 Foley 尿管,气囊注水20-30 ml。术后常规膀胱持续冲洗。

2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6±25)min,出血量(67±42)ml。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以及钾、钠、钙均无明显变化。均未输血。术后持续冲洗时间(24±12)h,留置尿管时间(4±1) d,住院时间(5±2)d。70例患者無手术死亡,无大出血、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和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术后1周发生尿路感染5例,假性尿失禁 2例,尿路刺激症状8例,轻微肉眼血尿16例。随访1-6个月,肉眼血尿全部消失,尿路刺激症状消失或基本缓解。逆行射精13例,无迟发性大出血,无永久性尿失禁,无急性附睾炎发生。Qmax由术前的 (7.8±3.9) ml/s升至术后的(22.1±6.4)ml/s, IPSS由(24.6±8.6)分降为(9.1±1.7)分,QOL由(4.5±1.1)分降为(1.7±0.8)分,残余尿由(84±34)ml减少至(28±22)ml。

3 讨论

上世纪80年代末,前列腺电切技术进入中国,成为BPH手术的“金标准”[1]。但由于术中术后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仍难免出现一定的死亡率。TURP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静脉丛一旦损伤很容易导致术中大出血和并发“电切综合征”。特殊的冲洗液可能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和水中毒,由此引发TURS,直接危及生命,故手术时间一般都必须限制在1 h以内。由尿道向外切除很难保证整个球面增生腺体切除干净,且易损伤括约肌而导致尿失禁。因此手术效果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术后复发率也随着手术后年限的增长而增长。

TUBVP是在 TURP、TUVP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前列腺电切技术,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袢同时有2个电极,一个为工作电极,另一个是回路电极,不需要负极板。双极汽化的基本原理是高频电流通过介质(生理盐水)在两个电极间形成回路,使生理盐水形成动态等离子体,作用于组织产生电汽化及电凝作用[2],出血明显少于 TURP,且兼有TURP准确切割与TUVP 汽化止血的优点。等离子体的特点为:①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介质,不会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②低温切割:切割时表面温度40-70℃,低于90℃,高频电流只在局部形成回路,热穿透不深,故大大减少损伤前列腺包膜外的勃起神经,减少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3];③包膜表面出血点易止血,剥离的腺体血运被阻断,大块挖除时出血少[4];④保持了膀胱颈内括约肌的完整性,减少膀胱颈挛缩排尿困难及逆行射精的发生率;⑤治疗费用低:不用负极板,冲洗时间短,出院快。

参考文献:

[1] 杨勇.第五届国际良性前列腺增生咨询委员会国际科学委员会推荐意见: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评估和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9):564-570.

[2] 余良,刘春晓,张凤林,等.经尿道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附50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10):450-452.

[3] 金杰,虞巍,贺占举,等.良性前列腺增生与性功能障碍[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3):210-211.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5例BPH患者均为岳阳市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年龄61~91岁,平均(67.6±6.8)岁,患者BPH病史2~10年,平均5年。均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9分,直肠指诊(DRE)和经直肠B超(TRU)明确前列腺体积增大,残余尿量(RUV)>60m L或有急性尿潴留史,最大尿流率(Qmax)<15m L/s,66例患者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经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均无手术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PKRP组93例,TURP组132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BPH。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设备选择

PKRP组采用美国顺康(ACMI CIRCON)Vista CTR全套双极气化与影像系统,电切功率140~160W,电凝功率40~80W。TURP组采用Storz电切镜,环状电极。电切输出功率150W,电凝功率80W。

1.2.2 PKRP组

硬膜外麻醉,采用0.9%生理盐水用吊桶连续冲洗,术中严密监测心电监护仪。切除前列腺步骤为先在膀胱颈部6点处取纵行沟至精阜,起于膀胱颈部、深达外科包膜,止于精阜部位作为标志。一般以切至环形纤维为界。于12点处切除使成为另一条纵行标志沟,达到外科包膜,将腺体分隔成左右两侧叶(中叶增生者例外)。分别向两侧(1点、11点)沿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切除两侧叶达外科包膜。修剪切除前列腺尖部,精阜两侧,用冲洗瓶冲出组织碎块。如中叶增生明显者,先于中叶与两侧叶之间切取纵行沟隔离中叶并切除之,再切取12点纵沟。余下步骤同前述。置入20~22F三腔导尿管。

1.2.3 TURP组

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灌注液为5%葡萄糖,灌注压力4.9~5.9k Pa,连续灌注。采用手术方法大体与等离子组相同,先在12点处或5~7点位始电切,或先电切除影响视野的局部突起部分,深至环形肌表面,切出一条通道后,沿包膜表面分别切除左右侧叶前列腺组织,最后切平6点处及修切精阜两侧前列腺尖部组织。置F22或F24三腔导尿管,气囊注水25~35m L,术后常规膀胧冲洗,3~6d拔除导尿管。

1.3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的术中、术后数据分别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分析,所有均数用(χ—±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的对比

PKRP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优于TURP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3个月的随访IPSS、Qmax和PRV均前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TURP组并发症有17例,其中尿失禁2例,急性附睾炎3例,性功能障碍2例,术后再出血3例,尿道狭窄3例,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症4例。PKRP组并发症有3例,其中急性附睾炎1例,性功能障碍1例,术后再出血1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TURP术已被公认为是外科治疗BPH的“金标准”,其疗效可靠,具有手术无切开、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因其切割原理的特点,须用无晶体介质液冲洗,手术时间长,热穿透损伤重,止血效果差,术后尿道狭窄的机会大,有发生经尿道切除症侯群(TURS)的危险[2],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问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对于前列腺体积过大的患者采用该术式时尤应谨慎。本组资料显示TURP组13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7例(12.9%)。据文献[3]报道,TU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4%~18%,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1998年推出的等离子双极气化电切内镜系统(PKRP)是与TURP单极电切镜不同的产品,多用于临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4]。PKRP原理:由位于一个电切环中的两个电极组成,即一个为工作电极,一个为回路电极,电流通过两个电极产生回路,将电极周围的导体介质(生理盐水)电离成一等离子束,可将前列腺组织内的有机分子键断裂,将组织破坏,使组织产生电汽化及电凝效果。其原理与TURP术不同,PKRP是低温切割,切割时组织表面温度为40~70℃,热扩散有限,对周围组织损伤少,使术后尿道刺激症状减少,因无负极板,相邻器官和组织无电流通过,不损伤组织,出现闭孔神经反射的机会也减少[5],其创面凝固层厚度为0.5~1mm,切割的同时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且术中失血量较少。因此PKRP术提高了手术安全性,较少受前列腺体积大小的限制,也提高了组织切除率。本组结果表明,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相仿。但PKRP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留置导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TURP组,说明PKRP的安全性高于TURF,对机体损伤小。术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IPSS、Qmax和PR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PKRP与TURP治疗BPH具有相似的疗效,但PKRP比TURP并发症更少,适应证更广,更安全。因此我们认为,PKRP优于TURP,是治疗BPH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是体弱、合并其他疾病者,应优先选择。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PKRP术治疗BPH患者9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治疗BPH患者132例,对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PKRP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TURP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随访IPSS、Qmax和PRV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KRP具有安全性高、视野清楚、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小,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BPH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参考文献

[1]陈宾峰,徐月敏.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6,26(2):145-146.

[2]史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效果及并发症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0,8(9):57-58.

[3]李广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应用护理杂志,2010,20(1):22-23.

[4]周金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的并发症分析[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5(6):411-412.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 篇6

我院由于经费有限, 病源不饱和, 在无宫腔镜的情况下自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采用泌尿外科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42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 因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黏膜下肌瘤, 宫颈肌瘤, 收入住院要求治疗的患者42例, 年龄22~57岁, 平均年龄 (40.47±6.44) 岁。所有病例均先经阴道彩超及等离子前列腺电切镜检查。病变直径0.5cm~4cm, 均要求保留子宫。具有宫腔镜手术适应证者[3]。

1.2 诊断标准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 按照夏恩兰主编《宫腔镜学及图谱》[4]。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据瘤体突向腔内的情况可型四型[5]。

1.3 手术方法

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d。术前24~48h分别阴道后穹窿置米索400mg以充分软化宫颈。采用腰麻, 用生理盐水膨宫。检查病变位置、数量、大小及根蒂部。以环状电极沿息肉根部切除, 尽量不伤及周围正常内膜, 注意切割不宜过深, 以免引起严重出血甚至子宫穿孔。根据肌瘤的类型及有无生育要求分别采用刨根法、旋切法及开窗法。对于有蒂宫颈肌瘤, 先用卵园钳钳夹瘤体旋拧取出, 然后用环形电极自蒂根部平行黏膜切至浅肌层。对于无蒂宫颈管内突肌瘤, 采用环形电极从肌瘤两侧向中心对应电切, 使基底部变细, 用卵园钳将肌瘤旋拧取出创面用滚球电极电凝止血。最大一例宫颈肌瘤为内突型, 直径3cm, 均为一次性切除。术后24h内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术后留院观察3d出院。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25~165min, 平均时间 (43.10±25.35) min, 出血量5~100mL, 平均出血量 (16.31±15.10) mL。手术时间长短、出血量多少与手术操作熟练程度及病变类型有密切关系。

2.2 不良反应

一例宫颈肌瘤电切术术后24h大出血。无子宫穿孔和周围脏器损伤, 无过度水化综合征发生。

2.3 疗效观察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 最短随访3个月, 最长随访1年。术后7d内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 7d后为水样分泌物, 持续1个月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 23例患者月经恢复正常, 15例月经明显减少, 3例无月经, 宫腔无积液, 均因年龄在47岁以后未要求治疗;1例为绝经后就诊发现宫内膜息肉, 术后无阴道流血, 阴道分泌物减少。术后3个月复查, 41例宫腔内病变患者经阴道彩超证实宫腔内无占位性病变, Ⅲ型肌瘤1例提示近子宫黏膜处有1cm的等回声, 6个月后出现残余肌瘤生长, 月经无明显改变, 因要求再生育, 未进行特殊处理。最大一例宫颈肌瘤内突型患者术后1年再孕, 门诊人流无异常发现。术后宫内膜息肉、宫颈肌瘤、Ⅰ、Ⅱ型肌瘤满意率100%, 5例合并贫血患者均得到纠正, 2例有痛经患者症状消失。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理目前未完全明了, 无法药物治疗和预防, 手术治疗是合理的选择, 既往刮宫术或钳夹术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子宫黏膜下肌瘤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全切术。对于宫颈管内子宫肌瘤, 由于宫颈管腔狭窄特别是无蒂的宫颈肌瘤经阴道手术难以暴露。传统治疗有蒂宫颈肌瘤的方法是将脱出于宫颈口的肌瘤行卵园钳钳夹旋拧法取出, 但由于术前对瘤蒂附着部位不清而引起术后止血困难, 尤其是直径较宽、位置较高的瘤蒂;治疗无蒂宫颈肌瘤的传统方法是对无生育要求者施行子宫全切术, 有生育要求者行腹式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手术创伤大, 出血多。

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切除宫腔内病变治疗效果与宫腔镜下单极电切除术效果相似。双极气化的基本原理是[6]高频电流通过两个电极时激发递质 (生理盐水) 形成动态等离子体, 作用于组织产生电气化及电凝效果。等离子体是由离子、电子和不带电的粒子组成的电中性、高度离子化的气体, 是与固体、液体和正常气体相区别的一种物质状态。工作电极激发生理盐水形成的等离子体具有足够的能量, 可将生物大分子 (如蛋白质分子) 中的化学键、氢键、离子键等打碎, 使生物大分子崩解而产生小分子气体如CO、CO2、O2、H2、CH4、N2等, 从而产生气化效果。动物实验表明, 等离子体作用于组织表面时, 对与之接触的组织产生气化, 使深层组织产生3~5mm的均匀凝固层, 也使深层的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迅速闭合, 起到止血的作用[7]。同样在治疗宫腔内病变 (肌瘤、息肉、去除子宫内膜) 过程中, 等离子使组织表层及层下2~3mm组织汽化, 并形成均匀凝固层, 也使深层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迅速闭合而起到有效的止血作用。其切割深度达到了国内外认定的理想深度肌层下3mm。

为减少出血, 彻底止血是关键的一环。切割病变时, 不仅要做到切割有序, 对重要的血供处止血要仔细、彻底。我院在无内镜经验的情况下采用前列腺等离子汽电切术切除宫腔良性病变手术42例, 既节约了资源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由于前列腺电切镜在我院开展不久, 其疗效及并发症还需作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使用德国卡尔史托斯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42例, 其中, 子宫内膜息肉22例, 子宫黏膜下肌瘤11例, 宫颈肌瘤9例。对病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安全性、术后出血时间和预后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25165min, 平均时间 (43.10±25.35) min, 出血量5100mL, 平均出血量 (16.31±15.10) mL。无一例术中大出血, 无过度水化综合征发生。手术时间、出血量与宫腔内病变大小、深度成正比。术后随访312个月。结论 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具有安全、损伤小、恢复快、高效率等特点, 宜于推广。

关键词: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9.

[2]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31-332.

[3]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

[4]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17-718.

[5]关铮.现代宫腔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231.

[6]余良, 刘春晓.经尿道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附50例报告) [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 16 (10) :451-452.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 均由B型超声、CT或膀胱镜检查确诊。患者年龄58~86岁, 平均 (74.1±1.5) 岁,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为 (28±5) 分, 生命质量 (QOL) 为 (5.4±1.5) 分, 最大尿流量 (Qmax) <10 ml/s, 残余尿量 (RUV) >60 ml,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尿障碍、尿频、尿潴留;排除合并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前列腺癌或膀胱肿瘤、凝血功能异常以及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 选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 患者取截石位, 经尿道直视下置等离子电切镜检查尿道、尿道外括约肌、精阜、前列腺、膀胱及输尿管口, 切割病变区并仔细止血, 切除完成后灌洗冲出前列腺组织碎块, 检查出血情况, 并留置导尿管。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前列腺增生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 其前列腺疾病知识相对匮乏, 对手术治疗普遍存在恐惧、焦虑心理, 担心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术后康复情况。针对这一情况, 术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优点, 介绍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 使患者安心, 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 (2) 术前训练:术前指导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适当的适应性训练, 对减少术后尿失禁的发生有一定帮助, 主要训练项目为提肛肌功能训练:术前每日早、中、晚护理人员都应指导患者进行连续缩肛的提肛训练100次, 每次缩肛时间坚持30 s以上, 训练时间根据患者情况持续增加。 (3) 手术准备:术前1 d, 护理人员应剔除患者会阴部、耻骨联合至大腿上1/3内侧及外阴部两侧毛发。手术前需进行灌肠清洁两次, 根据手术通知单, 于术前1 d晚上及手术当日清晨进行。对于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 护理人员需提前对灌洗液加温至32℃左右[2]。术前需全方位评价患者健康状况, 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面接受手术。饮食方面, 嘱咐患者术前12周戒烟酒, 科学补充营养,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术前3 d需指导患者进食半流质食物, 术前1 d进食无渣流质食物, 术前12 h禁食, 6 h禁饮。

1.3.2 术后护理

(1) 基础护理:患者术后至少72 h后方可下床活动, 嘱其重视营养摄入, 多饮水, 多食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以促进早日康复。 (2)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2 d内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电监护、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持续监测, 定期巡视。术后及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或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需及时向医师报告。 (3) 导尿管及膀胱冲洗:电切术后, 患者需留置导尿管, 护理人员应对导尿管进行固定, 根据导尿管固定位置要求, 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管固定时由于将其置于阴茎和阴囊的接触点会形成皮下瘘管, 因此将其置于下腹股沟上方为最佳。固定后需定时检查导尿管的固定情况, 观察是否存在脱落、挤压、折叠、阻塞等, 保证其通畅。膀胱冲洗需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置的冲洗液, 需密切注意膀胱冲洗滴速和引流速度, 引流速度相对略大, 关注引流液的颜色变化, 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控制冲洗速度, 以防堵塞, 冲洗液温度为20~30℃。 (4) 尿路感染预防:对于需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应做好尿路感染预防护理工作, 每日需对患者外阴进行清洗和干燥, 定时使用碘仿消毒液对管道进行消毒, 护理操作严格实施无菌操作, 预防交叉感染[3]。 (5) 镇痛护理:术后连续使用镇痛泵2~3 d, 以阻断膀胱神经反射弧反应, 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 减少膀胱痉挛现象。若患者出现痉挛, 可使用山莨菪碱, 以减轻病痛。

1.3.3 出院指导

出院后, 护理人员应嘱患者需定时回院复查尿常规, 避免久坐、骑车、坐浴等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 以防出血, 一旦发现出血、排尿时尿流逐渐变细时需及时就医, 多进食清淡、高纤维蔬果, 减少食物对肠道的刺激。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均康复出院, 住院时间5~12 d, 平均 (7.5±1.5) d。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明,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安全高效。该疾病多为高龄患者, 对自己所患疾病缺乏认识, 疾病的长期困扰又易使其心理崩溃及无法适应术后生活, 因此, 适当的术前护理十分必要,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 开展术前心理干预、手术适应性训练和手术准备的护理工作, 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有利于患者乐观地面对病痛,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工作[4]。术后护理是康复的保障,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做好止痛、导尿管固定、防感染、膀胱冲洗等护理工作, 出院时还应予以全面的出院指导, 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本研究中, 对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 所有患者术后并未出现并发症及感染, 均康复出院, 充分证明了科学护理的重要性。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 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均康复出院, 住院时间512 d, 平均 (7.5±1.5) d。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疗效确切, 术前、术后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关礼贤, 张湛英, 徐勋, 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86例[J].当代医学, 2013, 19 (9) :28-29.

[2]赵海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3) :363-365.

[3]胡荣改, 杜晓光, 张录清, 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围术期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5) :34-35.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 篇8

关键词: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良性增生,临床疗效

前列腺良性增生是中老年男性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并且随着近年来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 以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转变, 前列腺良性增生患病率逐年递增, 已成为威胁中老年男性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近年来临床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首选术式, 具有创伤低、疼痛低、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的优点, 并且随着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深入研究与完善, 多种基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新型术式不断应用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2,3]。本组研究通过与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比观察,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筛选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456例, 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 已通过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 符合前列腺电切术指征, 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良性增生, IPSS评分8~35分, 已排除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逼尿肌无力等疾病患者。其中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221例患者作为A组, 患者年龄55~79岁, 平均年龄 (66.5±2.3) 岁, 平均前列腺体积 (70.2±4.5) m L, IPSS评分为 (22.3±0.8) 分;行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35例作为B组, 患者年龄55~76岁, 平均年龄 (67.2±4.0) 岁, 平均前列腺体积 (71.5±3.2) m L, IPSS评分为 (22.1±0.5) 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实验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A组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 选用司迈等离子双极气化系统进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冲洗液选用生理盐水, 患者取截石位, 常规低位硬膜外阻滞及尿道黏膜局部麻醉, 于腔镜监视器下在内镜的协助下经尿道插入电切镜并观察患者尿道、膀胱、输尿管开口、前列腺病情, 若发现泌尿系结石需进行常规碎石取石, 分区切除前列腺, 5、7点位置切开至薄膜, 依次切除中叶、侧叶并修整尖部, 精阜处尿道口最终为圆形, 术中行常规止血、冲洗, 留置尿管并进行持续膀胱冲洗;B组患者接受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采用我院德国STORZ电切系统进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指标, 于术后2周检测患者最大尿流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并采用IPSS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前列腺症状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应用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 结果见表1。通过表1比较可知, A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继发性出血、术后暂时性尿失禁、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IPSS评分及最大尿流率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IPSS评分及最大尿流率结果可知, 两组患者IPSS评分及最大尿流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 讨论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及最大尿流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但A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 (短) 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验回顾分析可知,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是基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新型治疗技术, 等离子双极电切具有传统电切术所没有的低温切割有点, 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疼痛程度, 对患者组织损伤相对较小, 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并且等离子双极电切相对传统电切术为微创手术[4,5]。患者术中出血量能够进一步降低, 进而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同时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及经济负担, 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6]。

综上所述,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但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术中出血量较低, 手术用时短, 手术安全性高, 可作为前列腺良性增生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参考文献

[1]杨朝裕, 邓超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双极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 2014, 20 (19) :3644-3645.

[2]林云侨, 李惠长, 刘昌明, 等.经尿道电切除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ETA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13) :5-7.

[3]曹颖慧.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疗效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26) :90.

[4]严广, 黄志华, 葛新国.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12) :8-9.

[5]李永洪, 李开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23) :109.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 篇9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剜除术

【中图分类号】R6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64-02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BPH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之一?经尿道切除是治疗BPH主要方法,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加剜除术是近年在原来治疗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基础上发展的一项技术改进?相比于以前常用的汽化电切术,它表现为操作时间短?安全?创伤小?出血少?创面愈合快?疗效确切的特点? 作者以2010年8月~2014年6月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电切术(TUPKVP)加剜除术治疗BPH患者1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8例患者,年龄58~87岁,平均年龄72岁?病程6个月~1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术前留置尿管者有32例,合并膀胱结石12例,伴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者有18例,伴有高血压52例,冠心病22例,脑血栓形成后遗症12例,糖尿病21例?入院后行术前常规检查,口服特拉唑嗪胶囊?非那雄胺片,泌尿系感染者先控制感染,双肾输尿管积水者给予留置尿管,内科疾病请相关专业医生术前指导,必要时给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

1. 2 手术方法 采用英国佳乐等离子体双极电切镜,外鞘F26,30°观察镜,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压力为灌注液瓶距膀胱60 cm高,腰麻,截石位?进镜后观察膀胱各壁是否存在小梁?小房?输尿管口喷尿是否正常?后尿道及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并确定精阜位置,测定膀胱颈至精阜距离?对合并有<2 cm的单一膀胱结石,先改行钬激光碎石,并用ELLIC冲洗器冲洗出结石后行前列腺电切,本组8例>2 cm或多发结石,先行前列腺电切,而后膀胱切开取石,留置膀胱造瘘管?本组4例电切时先切开精阜近端尿道黏膜,用电切环电凝找到外科包膜间隙,然后将增生腺体钝性向膀胱颈方向分离,同法将两侧叶增生腺体在前列腺尖部分别沿外科包膜剥离至前列腺前叶12点钟位,仅使中叶较少腺体与膀胱颈相连,防止剥离后增生的腺体掉入膀胱内,避免下一步切割困难,其余各叶均与膀胱脱离?在钝性剥离过程中,一方面电切粘连带,同时电凝出血部位,阻断供应增生腺体血管?最后在12点部快速自上而下,由浅入深地切除腺体组织,用Ellik冲洗器进行冲洗,最后在电切镜下检查有无残留的组织块和血块,尤其是前列腺窝内,若残留少许可以电切环勾住后取出,保证所有的组织块均被取出,避免术后阻塞尿管?留置F22三腔气囊尿管,其中膀胱内有小梁?小房存在较重,建议术中做膀胱造瘘?如果术后排尿顺利,残余尿量较少,可拔出膀胱造瘘管,否则延长带管时间,定期更换?术后冲洗膀胱2~3 d,留置尿管5~7 d?

2 结果

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时间65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15~80 g,平均重量45 g?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3例继发术后出血再次电凝止血,有5例出现尿道外口狭窄,定期扩张后缓解?术后1周内42例患者有终末轻微肉眼血尿,嘱多饮水,可自行消失?

3 讨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创面凝固层原为1~3 mm,止血效果差,术中出血不易控制,由于用葡萄糖注射液冲洗,手术时间长,易引起TURS[1]?TUPKVP利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无TURS的发生,安全性好[2]?相对于传统单极电切汽化具有以下特点:①剜除术是沿外科包膜内钝性分离后再电切腺体,相当于开放手术剜除,所以增生腺体完整,切割准确,加上等离子电切不粘刀?操作方便,加快了切割速度?②腺体分离时血管以电凝止血,保证视野清晰?该系统具有识别增生腺体及包膜能力,减少切穿包膜的几率,而前列腺包膜完整阻止了穿孔引起的水中毒,减少术后的勃起功能障碍及周围组织脏器损伤?③6点处有精阜为标志,能准确切除前列腺尖部周围腺体,较好掌握位置?12点处解剖标志不明显,初学者掌握较困难,易损伤膀胱颈部?④等离子体对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存在不同的阻抗,识别能力强,切除腺体效率高,包膜切穿较低,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⑤剜除术操作由远及近,视野宽阔可有效地辨认尿道外括约肌,避免切割前列腺尖部时误伤致尿失禁?⑥等离子双极电切回路无需负极板,由于用等渗生理盐水冲洗,减少了术中电切综合征的发生,较好地避免电流对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同时防止闭孔神经反射而导致膀胱壁的损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⑧明显减少膀胱冲洗,缩短了留置尿管的时间和住院天数?

腔内剜除法具有经尿道手术和开放良性前列腺增生腺体摘除术的共同优点?由于将增生的腺体在包膜内完全切除,同时剥离过程提前阻断增生腺体的供血血管,保证了术野清晰,明显提高前列腺电切速度的同时避免尿道电切综合征的发生,减少出血?缩短恢复时间及增生腺体复发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孙星慧,吴卫真,林文洪,等.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加剜除术治疗BPH(附230例报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23(5): 370-371.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00例, 全部患者均符合BPH的诊断标准[6], 并经直肠指检、超声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尿动力学等检查及术后病理确诊,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线细、尿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等症状, 并排除前列腺癌、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及逼尿肌无力者等。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全部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137例) 和对照组 (63例) ;观察组中, 年龄55~81岁, 平均 (66.9±5.4) 岁;病程2~11年, 平均 (3.9±1.2) 年;前列腺总质量44.5~96.4 g, 平均 (60.1±12.4) g;对照组中, 年龄58~80岁, 平均 (65.7±5.5) 岁;病程1~12年, 平均 (4.0±1.1) 年;前列腺总质量49.1~97.2 g, 平均 (64.2±14.8) g。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前列腺总质量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取截石位, 均常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如有尿道狭窄者则先将尿道扩张至27~30 F, 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PKRP) 治疗, 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治疗, 具体操作如下:观察组采用Olympus等离子双极系统, 电凝功率为80 W, 电切功率为280 W, 以0.9%生理盐水为冲洗液, 将电切镜置入尿道后, 依次观察尿道、精阜、前列腺, 对膀胱内有无病变、精阜的位置、输尿管间脊的高度、后尿道长度及前列腺的增生情况进行了解, 而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切除处理, 通常以精阜远端5点和7点开始进行处理, 再对中叶进行处理, 而后对11点~1点进行处理, 最后对侧叶进行处理 (如若两侧叶增生严重则先作两侧叶切除) , 边电切边止血, 注意将前列腺包膜保护好, 修整好前列腺尖部和精阜周围的腺体组织, 从膀胱颈部切除到精阜近端, 切除深度可以达到前列腺包膜层, 在切除时可一边切除一边将前列腺碎块推入膀胱内, 电切结束后检查创面并仔细止血, 术毕应用冲洗器将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碎块从尿道冲出。对照组采用Olympus电切系统, 电凝功率为80 W, 电切功率为120 W, 以甘露醇为冲洗液, 手术切除方法同观察组, 依次将前列腺中叶、左右侧叶以及尖部切除。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留置导尿管、膀胱持续冲洗、抗感染治疗等, 术后4~6 d将导尿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以及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生活质量评分 (QOL) 、最大尿流率 (MFR) 及膀胱残余尿量 (RUV) 。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该研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有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包括4例短暂性尿失禁, 2例暂时性出血,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 (6/137) ;对照组有1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包括6例短暂性尿失禁, 4例暂时性出血, 4例尿道口狭窄及2例电切综合征,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4% (16/63) ,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生活质量评分 (QOL) 、最大尿流率 (MFR) 及膀胱残余尿量 (RUV) 均优于治疗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 AP>0.05;表示与治疗前比较, BP<0.05。

3 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导致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泌尿科疾病, 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与人体内雄、雌激素的平衡失调有密切关系[7], 后尿道黏膜下的中叶或侧叶的腺组织、平滑肌组织及结缔组织形成混合性球状结节是该疾病病变的起源, 该结节以中叶和两侧叶增生为明显, 突入尿道或膀胱内后对尿道或膀胱颈部进行压迫从而引起下尿路的梗阻。目前, 在临床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术式较多, 在该研究中, 该院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分别采用了TURP和TKRP进行治疗, 并对采用TKRP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TURP治疗的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 两组的远期疗效IPSS、QOL、MFR及RUV相近,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该结果与张菊根[8]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近, 可见两种手术方法均具有较好远期疗效, 但是在手术疗效上看, 采用TKRP术治疗的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均明显短于采用TURP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该结果亦与张菊根[8]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近;而在术后并发症情况上看, 采用TKRP术治疗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 采用TURP治疗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4%,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与张菊根[8]等人的研究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亦相近, 其TKRP组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 TURP组为26.0%, 因此, 该研究认为采用T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较之采用TURP疗效更佳。造成这种结果原因可能是由于以往被认为是临床治疗BPH的“金标准”TURP术其治疗原理是单极高频电热能切割, 术中需用非电解质的冲洗液进行冲洗, 且高温宜导致尿道灼伤, 增加术后尿道狭窄几率, 另外创面凝固层较薄 (0.1~0.3 mm) 而致止血效果差而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多, 且还有文献显示[9], TURP术对于大体积前列腺且出血较多的前列腺无法做到完全切除, 而应用甘露醇等非电解质的冲洗液会导致患者水、电解质中毒紊乱, 以上种种原因从而造成TURP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控制并不十分理想, 因此, 寻求一种疗效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治疗方法是具有十分积极意义的。

TKRP术是目前新兴的一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法, 是融内窥镜和等离子汽化电切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10]。等离子电切系统具有独特的靶组织识别功能, 一旦电切环与包膜接触时其能量则会自动变小而停止切割, 从而能够保护包膜在切割时不受损伤[11], 且双极等离子自带电流回路, 术中极少引起闭孔神经反射;其次, 等离子电切术属于低温的组织剥离手术, 以40°左右的等离子低温消融腺样体病变组织, 从而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减少了对膀胱的刺激;另外, 等离子电切术的冲洗液是0.9%生理盐水, 因此不会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 从而避免了水中毒等电切综合征的发生而相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对较大体积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亦能在充足的时间内将其彻底切除;并且等离子电切术借用内窥镜进行治疗, 将病变的组织放大上百倍, 使术野更佳清晰, 操作更为简便精准, 亦使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因此采用T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较之采用TURP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尽管TKRP术已经能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是该术式仍然具有5.6%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因此, 如何能够更进一步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甚至做到术后并发症零发生率仍然是众多学者们需研究的目标。

综上所述, 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 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春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 2013, 32 (11) :102-103.

[2]顾卫东.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 2012, 26 (3) :263-264.

[3]徐国飚.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51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 2013, 24 (8) :1206-1208.

[4]方文革, 关超, 许海斌, 等.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12) :1518-1519.

[5]赖宁.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J].四川医学, 2011, 33 (10) :1573-1575.

[6]李义, 王潇然, 廉吉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8) :1725-1726.

[7]张勇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疗效评估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24) :25-26.

[8]张菊根, 吴振启, 郭建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6) :631-632.

[9]周锡环, 吴妙锋, 邱志勇, 等.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18) :129-130.

[10]黄颖川.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与电切术的对照研究[J].西南军医, 2012, 14 (3) :419-421.

上一篇:做好英语课前预习下一篇:关注能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