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2024-08-10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精选十篇)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篇1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 水工建筑物产生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 由于干缩引起的体积变形受到约束时产生的裂缝, 这种裂缝的宽度有时会很大, 甚至会贯穿整个构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时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得不到散发, 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 使混凝土的形变超过极限引起裂缝。在厚度较大的构件中, 由于混凝土的塑性塌落引起的裂缝。当有约束时, 混凝土热涨冷缩所产生的体积涨缩, 因为受约束力的限制, 在内部产生了温度应力, 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 容易被温度引起的拉应力拉裂, 从而产生温度裂缝。由于太阳暴晒产生裂缝也是工程中最常见的现象。混凝土加水拌和后, 水泥中的碱性物质与活性骨料中活性氧化硅等起反应, 析出的胶状碱一硅胶从周围介质中吸水膨涨, 体积增大三倍, 从而使混凝土涨裂产生裂缝。在炎热的大风天气, 混凝土表面蒸发较过快, 造成混凝土内部水化热过高, 在混凝土浇筑数小时仍处于塑性状态, 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构件超载产生的裂缝, 例如构件在超出设计的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力弯矩, 出现垂直于构件纵轴的裂缝, 构件在较大剪力作用下, 产生斜裂缝, 并向上下延伸。当结构的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 就有可能会产生裂缝, 随着沉陷的进一步发展, 裂缝会进一步扩大。

当钢筋混凝土处于不利环境中, 例如:侵蚀性水, 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限, 特别是当混凝土密实性不良, 环境中的氯离子等和溶于水中的氧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生锈, 生成氧化铁, 氧化铁的体积比原来金属的体积大的多, 铁锈体积膨胀, 对周围混凝土挤压, 使混凝土胀裂。

2 水工混凝土工程的常见缺陷修补

开槽法修补裂缝。该法适合于修补较宽 (大于0.5mm) 裂缝, 采用环氧树脂:10, 聚硫橡胶:3, 水泥12.5, 砂28。首先用人工将晒干筛后的砂和水泥按比例配好搅拌均匀后, 将环氧树脂聚硫橡胶也按配比拌匀, 然后掺入已拌好的砂和水泥, 再用人工继续搅拌。最后用少量的丙酮将已拌好的砂浆稀释到适中稠度 (约0.2kg丙酮就可以了) 及时将已拌好的改性环氧树脂砂浆用橡胶桶装到已凿好洗净吹干后的混凝土凿槽内进行嵌入。从砂浆开始拌和到嵌人混凝土缝内, 一组砂浆的整个施工过程需要30min左右完成。嵌入后的砂浆养护即砂浆嵌人缝槽内处理好后2h以内及时用毛毡、麻袋将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砂浆进行覆盖, 待完全初凝后, 开始用水养护。

低压注浆法修补裂缝。低压注浆法适用于裂缝宽度为0.2~0.3mm的混凝土裂缝修补。修补工序如下:裂缝清理-试漏-配制注浆液-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清理表面。

表面覆盖法修补裂缝。这是一种在微细裂缝 (一般宽度小于0.2mm) 的表面上涂膜, 以达到修补混凝土微细裂缝的目的。分涂覆裂缝部分及全部涂授两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修补工作无法深人到裂缝内部, 对延伸裂缝难以追踪其变化。表面覆盖法所用材料视修补目的及建筑物所处环境不同而异, 通常采用弹性涂膜防水材料, 聚合物水泥膏、聚合物薄膜 (粘贴) 等。施工时, 首先用钢丝刷子将混凝土表面打毛, 清除表面附着物, 用水冲洗干净后充分干燥, 然后用树脂充填混凝土表面的气孔, 再用修补材涂于上面。

3 施工技术要求

钻孔。因布孔方式、裂缝较深、缝的走向不规则等, 布孔采用骑缝孔和斜孔, 骑缝孔采用灌浆嘴施灌, 斜孔采用埋设灌浆悴施灌。孔距、排跟应视裂缝的宽度和通畅情况、浆液粘独及允许灌浆压力而定, 孔跟、排距初定为0.5m, 钻孔采用风钻孔, 为减少孔内浆量, 孔径宜采用30~36mm。

压气检测。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材料属于憎水性材料, 采用压气检测检验的方法。压气时在缝外面刷上肥皂水, 以检查钻孔与缝面畅通情况并用耗气量来检查堰内部是否有缺陷, 以推估吸浆量。气压宜大于灌浆压力。

缝面止浆。化学灌浆材料的渗透性能较好, 造价高, 为保证灌浆质量, 节省浆液, 要求对缝面进行严格而又细致的止浆。止浆方法是沿缝凿槽, 洗刷干净后再嵌填环氧砂浆或其它速凝早强的砂浆, 并将表面压实抹光。

试漏。目的检查止浆效果, 以选择主灌浆孔。灌浆材料采用环氧树脂, 则采用压气检测, 压力大于灌浆压力, 当发现止浆有缺陷时, 应在灌浆前进行修补。

灌浆材料:灌浆材料采用环氧树脂。因环氧树脂适用较干燥裂缝或经处理后已无渗水裂缝的补强, 能灌0.3mm左右的细裂缝。环氧树脂粘度高较, 在潮湿或水中粘合强度不高, 故选在裂缝较于燥或经处理后裂缝已无渗水时施工。

灌浆压力:灌浆压力初选4~5kg/cm2, 灌浆压力由低到高, 当压力攀升而停止吸浆时, 即可停止灌浆。

灌浆方法:灌浆前, 应将灌浆孔 (嘴) 上的阀们全部打开, 用压缩空气将孔内、缝内的积水尽量吹挤干净, 并争取达到处于无水状态, 然后准备灌浆。

4 环氧树脂性能及配方

环氧树脂浆液的组成。环氧树脂浆液是环氧树脂为主体, 加人一定比例的固化剂、稀释剂、增韧剂等混合而成。硬化后, 粘结力强, 收缩性小, 强度高, 稳定性好, 在抗渗、抗冲、抗气蚀方面, 亦有良好能, 环氧树脂因有毒性, 故在配方浆液和施上中应注意防护。

主剂:环氧树脂是含有环氧基的线型高分子聚合物,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双酚型环氧树脂, 它是环氧氯丙烷与二酚基丙烷在苛性钠溶液中缩聚而成的。

固化剂:灌浆对固化剂的要求是粘度低并能在低温和潮湿状态下固化, 固化剂的掺量须适宜, 如固化不全, 则强度降低。常用的固化剂有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多烯多胺等。

稀释剂:掺用稀释剂目的是降低环氧树脂浆液的粘度, 增强其流动性。稀释剂有活性和非活性之分。非活性稀释剂仅起稀释作用, 不参加化学反应, 如丙酮、甲苯、乙醇等。活性稀释剂不仅起稀释作用, 还参加化学反应, 如690#环氧丙烷苯基醚、501#环氧丙烷苯丁基醚、662#甘油环氧树脂、糠醛-丙酮等。

增韧剂:其作用是改善浆液固化后的脆性。常用的增韧剂有650#聚酰胺树脂、651#聚酰胺树脂、304#聚酯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等。

促进剂:其作用是缩短固化时间, 常用是促进剂是苯酚。

环氧树脂浆液的基本配方。根据试验成果, 经综合分析和选择, 得出环氧树脂浆液的基本配方, 见表1。

5 结束语

由于混凝土施工、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 使混凝土裂缝成了土木、水利、桥梁、隧道等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病害。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 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 混凝土的碳化, 降低材料的耐久性, 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因此严格按规程、规范要求施工, 严把质量关, 防患于未来, 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 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 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浅析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篇2

一、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

(一)混凝土裂缝预制的控制

在进行房建施工时,进行混凝土的配置时,外加剂、水泥、石灰是配置混凝土时非常常用的材料,混凝土配置质量的好与坏,对混凝土的结构抗拉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相关的部门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时,应当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配置的相关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配置。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水泥的选择应当选择使用生热较低的水泥,并且按照配置的要求对水泥的用量进行控制。配置混凝土所使用的沙子,含泥量要低,并且砂砾要细小,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避免混凝土出现含泥量过高的现象影响到施工的质量。

(二)混凝土施工后对施工技术控制

要想降低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几率,就应当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抹压,因为二次抹压是降低混凝土发生裂缝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房建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二次抹压的时机进行良好的把握,这种方法将更加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现象。如果没有把握好二次抹压的时间,过早的进行了二次抹压,在这个时间段内混凝土并没有裂缝现象出现,进行二次抹压就不会达其预期的效果。如果二次抹压的时间太迟,在此时间段的混凝土就处于了半凝固的状态,它的可塑性有所降低,也不能达到到预期的抹压效果。所以,施工人员应当及时的对出现了裂缝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二次抹压,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压性。

(三)混凝土养护的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养护,这种方法就是用人为的因素降低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同时要对混凝土凝固的湿度、温度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第一,要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在混凝土初凝的状态时,为使混凝土在凝固期出现裂缝的几率有所降低。施工人员可以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抹压,并且在水泥的表面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分从混凝土内部流失。第二,要保持混凝土的温度。在养护过程中应当很好的把握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对混凝土保温时所需要的温度进行确定。第三,在春季和夏季时应当对混凝土进行及时的养护,由于季节特征的影响,在此季节时昼夜的温差没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养护时可以采用蓄水的方式,也就是,等到混凝土凝固后,对混凝土内部的湿度、温度进行检测,从而使蓄水池的高度得到调节。

二、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强化措施

(一)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与研究

近些年,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出现了较多的借鉴和沿袭现象,与实际要求进行对比,研究程度和自主创新远远达不到实际的要求。我国的一些建筑行业研究机构以及建筑行业的管理部门,都应当跟上时代的不发,并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创新,使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争取能够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与此同时,作为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总结和积累有关混凝土施工的工作经验,通过在长期施工过程中总结的技术经验,对施工的观点和合理化的建议要进行有针对的提出,并且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寻找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二)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

在工程建筑进行混凝土的施工之前应当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交流,并且要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方面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到对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存在的施工节点,都应当提出来进行有必要的技术沟通与交流,主要与监理单位和工程设计单位进行全面的技术交流。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领,以及相关的质量检测标准,管理人员必须要完全的进行掌控,并且与施工单位以及现有的施工人员素质、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以及原材料等进行全面的结合。在此过程中还要与实际条件进行结合,从而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混凝体施工技术方案。与此同时,要使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交流的作用得到强化,从而使工程整体质量和进度得到促进,也使工程建设方得到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

结束语

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中非常强调的技术元素、科学元素的强化与应用,它能够保障我国现代建筑行业技术科学化的应用管理模式。只有建筑行业中每项施工环节的管理理论与基础技术都能够得到强化,才能实现对于施工技术科学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孔颖,张晓娟.浅析影响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施工技术[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科技创新)[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1.

[2]邢严,郭京旭,程景铭,杨建达,韩亭亭,郭俊杰,董丽,王峰,那眉,汪晓雪,卢琦昕,严硕. 美国驻华使馆新馆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J].工程质量,2009,08:41-56.

[3]刘炎生,黄巍. 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攀登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高峰——水电八局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技术综述[A].中国大坝委员会、西班牙大坝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碾压混凝土专委会、中国水利学会碾压混凝土专委会、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贵州分公司、西班牙水泥及应用学会.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大坝委员会、西班牙大坝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碾压混凝土专委会、中国水利学会碾压混凝土专委会、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贵州分公司、西班牙水泥及应用学会,2007:8.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篇3

一、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来看,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仍存在着缺点和不足, 在混凝土的制备、浇灌、捣实、养护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笔者下面将针对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介绍。

1. 混凝土制备不合格

混凝土制备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 如何保证混凝土的制备质量一直是建筑施工单位重要研究的课题。但不少建筑施工单位在混凝土的制备上问题仍是层出不穷。首先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 或管理不利等其他原因, 选购了不符合标准的混凝土制备材料, 这从根本上就影响了混凝土的制备质量。其次, 不少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对水泥、砂子、石子、水等材料的调配比例掌握不熟练, 导致混凝土不符合质量要求,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不少单位没有合理控制运输时间, 错过了混凝土的最佳浇灌时间, 影响混凝土的凝结。

2. 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就是混凝土的结构质量。通常混凝土浇灌完成后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裂缝、蜂窝、麻面、强力不够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下降。而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多是由于建筑施工单位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不注重施工细节, 对施工质量没有及时监管, 施工技术不达标等原因造成的。

3. 混凝土养护力度不够

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全面整体的施工过程, 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往往就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建筑施工单位往往注重混凝土的制备、浇灌、捣实等方面忽视了对混凝土的养护。例如, 混凝土捣实完毕准备凝结过程中没有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或是对混凝土的养护过于形式化, 没有综合考虑具体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 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

4. 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要求体力, 同时也要求一定技术的工作。建筑混凝土的施工也不例外, 在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 同时还要求建筑混凝土施工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满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需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往往在专业技术知识上存在严重的缺失, 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难以满足建筑混凝土施工对技术方面的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面对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往往无法合理解决, 为建筑混凝土工程埋下隐患。

5. 混凝土施工技术缺乏创新

科技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建筑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竞争的建筑行业中存活下来, 就要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施工技术仍采用传统的技术方法, 显然不利于长远的发展。就目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现状来看, 严重缺乏创新意识, 整个建筑混凝土施工难以提高施工效率, 无法进一步提高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这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二、针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房屋建筑质量关系着百姓民生, 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建筑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中之中, 完善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在建筑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及专业知识针对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实际问题提出了如下解决措施, 仅供大家参考。

1. 强化混凝土制备

混凝土的制备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影响着整个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制备混凝土时要格外注意。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严把质量关, 对于水泥、砂子、石子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 层层检验确保质量。搅拌过程中要注重各种材料的配比, 配合施工的需要,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运输过程中要选用符合标准的运输工具, 尽量选择平坦道路, 把握运输时间, 配合混凝土的施工需要。

2. 注重施工技术, 严把工程质量

针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大对施工质量的监管, 严格仔细地进行工程质量的核查, 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建筑施工人员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细致全面的进行, 不要忽略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努力减少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失误, 保障工程质量。

3.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力度

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大对混凝土的养护力度, 重视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的养护不能一概而论, 要根据工程的具体环境, 根据混凝土工程的需要选择合理的养护方式。例如, 冬季混凝土的养护就应考虑到冬季气候寒冷、干燥的特点。对混凝土的养护必须先设置保温材料再进行浇筑混凝土。综上所述, 对于建筑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单位一定要综合考量, 全面养护。

4. 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的培养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力军, 建筑施工单位想要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就要加强培养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只有建筑工程人员全面掌握了专业知识, 才能有效地保证建筑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针对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问题, 需要建筑施工单位组织全体建筑施工人员集体培训, 统一考核, 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 严把建筑工程人员技术关。

5. 鼓励技术创新, 推进技术发展

针对建筑混凝土技术创新停滞的问题, 建筑施工单位应发挥自身作用, 积极推动创新技术的进行。建筑企业应加大对员工创新思想的培养, 有意识地传播创新意识。对于同行业先进的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积极引进, 时刻保持技术的领先水平。

三、结语

建筑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施工单位应积极完善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缺点和不足。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保证建筑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推进建筑行业的进步。

摘要:目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重视, 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 建筑施工单位不断加大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本文将针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上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给予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梁立斌.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2)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篇4

1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的讨论分析

第一是对混凝土进行拌合,在对材料进行确定之后,必须做好抽样调查来对配合比进行检验,对于传统经验的配比要避免,在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之后要对其进行拌合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含水率进行调整,然后向搅拌机当中放入材料时应该控制在机具的额定容量之内。第二是混凝土的运输,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运输,垂直运输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提升架等,在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手推车。在楼面上进行运输主要采用的是手推车,运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其均匀性,以免使其流动性降低。第三是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之前必须要对钢筋以及模板进行检查,以此来保证具有混凝土浇筑条件,同时也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合理。在浇筑时应该满足混凝土的下落高度不小于三米,要是采取分层浇筑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钢筋的密集程度特点进行结合,对每一层的高度进行决定。第四是混凝土的振捣,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振捣,其作用主要使混凝土充满到模板的每一个角落,进而使其密实度能够获得最大。第五是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凝固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工作,从而使混凝土的硬化能够有所增加。在养护的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处在一个湿润的情况下,通常养护主要是在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洒水,同时要在上面盖上草帘,养护的时间通常是在十四天以上。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1对质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第一混凝土的配合比,关于混凝土的质量其影响之一就是配合比,并且要满足混凝土配合比必须要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质量。然而关于一些科学部门所配合出来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不是就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如果混凝土的运输设备以及温度等方面出现变化的时候,那么必须要根据所发生变化的情况来对配合比进行及时的调整。第二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其主要就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流动性以及保水性等性能的综合。要是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出现离析的情况,或者出现混凝土的`振捣不实等情况。只有在混凝土具有着良好的和易性才能够方便对其进行振实,同时也能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离析的情况。第三是在振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实,那么将会对混凝土最后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振实,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情况。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同时在振捣的过程中必须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能够振实。

2.2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第一是对供应商进行控制,在对商品混凝土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资质高的供应商,同时要安排好混凝土的搅拌桩和施工单位的距离进行计算好,要选择一些合理的路线以及车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第二是对施工操作进行控制,必须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安排建筑施工的速度,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操作要严格的根据有关程序进行操作,严谨出现盲目的赶工。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可以踩踏钢筋,同时也要不对预埋的线管进行移动,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操作质量。

3总结

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前言

随着我们当前人民生活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水平和质量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建筑行业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施工技术,才能符合当前不断提升的社会的需求。而建筑行业之中主要使用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因此我们可以加强对这些建筑材料的管理,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建筑原材料之一,我们需要注重混凝土作为原材料的具体施工应用,继续探索相关的混凝土浇灌技术。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举措

2.1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大意义

建筑过程中我们必须使用的一项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具体使用情况和数量等直接影响到了我们这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建筑水平质量的提升,能够很好的提升我们建筑企业的水平和市场形象,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空间。混凝土的相关质量问题同样也会影响我们企业具体的施工情况,尤其是对于企业建筑成本的投入来说。建筑工程之中加强质量和工程的管理,重点就是加强对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使用的管理。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对于混凝土使用事项的研究,才能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

2.2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建筑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经过很多阶段才能完成,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这几个建筑过程的研究和监控,才能切实的提升建筑行业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我们在准备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事实和情况,按照相应的图纸进行施工,明确混凝土进行浇灌的时间和具体步骤。此外,对于一些非常严格的地方,我们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应该进行严格的审查工作,确保混凝土使用的正确性。而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后,则应该时刻的注意对于天气变化的监测,做好天气转变的应急措施等,这样才能在天气发生变化之后有足够的防水物资来对已经浇灌好的混凝土进行保护。同时我们在进行浇灌的过程中,也应该检查好整体的混凝土质量和应用,对各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采样,最终实现这个环节的正常完工,之后才可以开始下一个环节的加工。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注意混凝土运输的各项注意事项,在不同的建筑施工场所之中,我们应该选择最为合适的运输方式,最终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混凝土由于本身的性质比较特殊,因此不同的混成方式会呈现不同的施工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实际的建筑过程来进行合适的方式选择。如果我们在确定混凝土浇灌过程中,使用了分层的浇筑方式,就需要我们根据钢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每一层进行灌注的高度,这样才能保证每个浇灌完成的混凝土符合我们实际的使用情况。

3.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3.1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它关系到后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前期准备工作将涉及到各类技术控制,这些技术控制措施包括:一是要对钢筋质量的检测,如对所有进场的钢筋的数量、型号以及合格标准进行检测,另外,还需对保护钢筋的保护膜的厚度进行检测,确保保护膜有足够厚度保护钢筋不受到撞击而出现磨损,从而影响性能发挥;二是要做好混凝土模板的处理,包括清扫模板中的所有垃圾,需增加其湿润度,可采用浇水的方式使干燥模板在短时间内湿润度得到增加,从而起到防止干裂问题出现,但是在浇水时特别要注意浇水量,尽量控制在刚刚吸收到能够膨胀的程度即可;三是要对模板和支架进行检测。这二个结构对混凝土的施工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模板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成型的质量,支架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它施工的安全。

3.2强化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使用过程比较复杂,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混凝土的相关技术的研究,才能真正的保证我们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施工过程之中,混凝土的浇灌和使用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自然天气变化等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将这些不可定的因素提前考虑在内,才能实现科学的管理。施工过程之中我们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所以影响了我们最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验收工作。我们在当前的建筑工程过程中,应该将一些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和衡量,这样才能减少在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混凝土在浇灌的过程之中,应该注重其实际的浇灌速度和浇灌质量,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正常进行。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护已经浇灌完成的混凝土,不能在这些已经成型的混凝土的表层再加上水,否则就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和水平。

3.2做好混凝土的保养工作

建筑工程的工期是固定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混凝土浇灌过程的顺利完成。当前很多建筑质量安全出现问题,就是由于混凝土的后期维护和保养等存在不足之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由专业的养护和施工人员加强对于混凝土的后期维护,并且针对后期维护的情况做出相关记录,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4.小结

综上,我们建筑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原材料之一,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对于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有效的促进我们国家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成为我们城市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建筑行业的各项技术和设备都已经实现了升级和发展,因此我们相关的建筑人员应该不断的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究,实现建筑行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华生.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10(26):11-12.

[2] 张园龙.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9):14-15.

试析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篇6

(1) 水泥的选择:在挑选水泥时, 我们首先就是要对水泥生产厂家进行检查, 看其是否有生产许可证, 相关部门的质量检验证明等, 精心筛选, 严格审查, 保证水泥的各项指标合格。

(2) 主材料选择:建筑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砂石。混凝土质量的高低除了要求在搅拌混凝土时注意各细节问题, 还有就是要保证主材料砂石的质量, 这里使用的砂石既要高质量、高韧性, 还要无盐类、无杂质的大小适中的材料。

(3) 外加剂的选择:外加剂的选择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混凝土开裂, 而防止混凝土开裂最有效的一种添加剂就是掺入粉煤灰, 它不只可以减少混凝土用水泥所产生的水化热能量, 还能改变混凝土的硬度和伸缩性, 使之使用寿命更加持久。

(4) 各项材料的配置要求:在进行混凝土各项材料的配置设计时, 必须要不断的进行实验, 并检测数据的可行性, 不断分析重组, 直到找到最佳方案。在能够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可以缩减水泥的使用量, 降低水灰配比。

2 建筑混凝土施工方法

(1) 为了保证相邻间的已有的建筑群体的安全, 先施工浅基础, 后施工深基础, 这种承台的施工的顺序是由浅到深, 这样可以降低裙楼、车库的基础基坑降水排水费用, 同时也可以保证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当主楼的基础承台设计厚为3.00m时, 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叫“水平分成间隙”的方式来进行施工, 即主楼的基础分成两层来进行混凝土浇筑, 两次浇筑的时间间隔应在7d以上, 并且分层的厚度应各为1.5m, 在下层1.5m的上表面应设置一层抗缩钢筋网片。在施工工期条件所允许的情况下, 使用这种施工方法我们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高升的温度, 还可以减少人机材的投入。

(3)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布料的顺序.混凝土的浇筑采用的是“由一边向另一边逐步推进, 由远及近, 一个坡度一次性浇筑, 薄层覆盖, 循序推进, 逐步到顶”的方法来进行布料。但是在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形是混凝土输送泵是设在施工场地的中间, 如果铺设的是泵送混凝土泵管应该采用一边浇筑一边拆管由西向东由中间向两边的浇筑方法, 这样浇筑的目的是为了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能尽快的散失, 在浇筑的过程中斜面层应按分层来浇筑, 斜面的堆坡度可以由混凝土浇筑时自然流淌来形成。

(4) 砼施工的方式, 砼的施工大部分采用输送泵送料, 同时在基坑的两侧采用溜槽来配合进行施工。浇筑过程中应在浇筑点诸位2m~3m的范围内水平移动送料, 分层的厚度应该控制在30cm~50cm, 以1∶6~1∶10的坡度来分层进行施工。砼的捣实工具是插入式振动棒。顺序应为由底层逐层向上移动.每个作业面可以采用前中后三排来振捣砼, 在每个浇筑面层的上、下两部要布置三道振动棒, 要布置在砼的卸料点, 第三道要布置在坡角处, 这样振捣下部砼的, 使之可以自然流淌形成坡度, 然后全面振捣, 随浇随成型, 并抹平表面.标高、厚度可以采用水准仪进行定点测平.振动棒振捣间距为40cm, 要做到“快插慢拔, 直上直下”。

(5) 振捣过程中泌水以及浮浆的处理, 采取分层浇筑使得砼上下层得浇筑时间间隔较长, 如果砼坍落度比较大, 那么砼内部得自由水会比较多, 所以浇筑层会产生泌水层。浇筑时, 先设置一个集水坑。

(6) 由于砼表面得水泥浆较多, 可以在浇筑2~3小时后, 按标高刮平表面, 再用木槎进行反复搓压, 使之平整密实, 然后在初凝前用铁槎板进行压光。

3 加强施工管理

整个施工过程中, 作为施工技术人员, 对工人要做好技术交底, 同时严格控制和防止踩筋现象, 要求钢筋工能及时的整改布置好的钢筋, 不得使板筋位移、钢筋松绑, 减少踩筋和垫加保护层垫块。隐蔽工程的验收需注意砼楼板厚度、砼强度、所使用钢筋的直径是否合格、上下层钢筋之间的有效高度是否满足、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是否足够, 下层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得要求, 施工中尽量少留或不留施工缝。混凝土施工完毕, 要多次性进行压光, 这样可以加大砼得表面抗裂性能。

4 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保证砼得质量

(1) 要选择合适得水泥, 可以要求所使用的商品混凝土公司选择一个质量有保证得水泥生产商。

(2) 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添加外加剂和控制水灰比。混凝土施工中, 为减少水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 降低砼的温度, 在符合设计, 保障混凝土能泵送的前提下, 可以将水泥得用量控制在450kg/m3。依照设计规范要求, 可以掺入大约占水泥用量4%的具有防水、膨胀、减水、缓凝4种功能得复合外加剂。这样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减少用水量。而控制水灰比, 可以延长砼的初凝时间。

(3) 控制粗细骨料得级配, 减少集料得含泥量。可以选用10.4mm得连续级配碎石, 使用细度模数偏大的中砂 (江砂或者河砂) , 砂、石含泥量要严格控制在1%以内, 不能混有有机质, 坚决禁止使用海砂。

(4) 加强技术方面管理, 合理分配人、材、机。在对原材料进场的检验、试验时, 要严格按照提交得方案及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施工, 要做到分工明确, 并且要责任到人。对计量工作做好详细记录, 并定时进行检查。对浇筑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裂缝, 要采取一定得防护措施。施工后要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情形, 进行仔细的分析, 使今后施工中不再出现差错。将施工人员分成不同时间段作业。相互交接工作时间应提前三十分钟, 明确规定接班所需注意事项, 这样就避免了交接班可能带来得质量安全隐患。浇筑砼时, 为避免出现出现各类问题,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浇筑, 减少出现冷缝。事先做好人员安排, 进行有序管理。

(5) 施工工艺方面得要求: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过自然流淌形成斜坡得方法, 可以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 同时也避免了输送管道的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 这样能提高泵送得效率, 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浇筑结束后在初凝期前用铁滚筒进行碾压, 打磨, 压实。

5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12h内可采用薄膜加麻袋覆盖, 淋水保湿, 对于普通砼浇筑完后要有不少于7d的保养, 对于添加缓外加剂的砼或者抗渗混凝土要有不少于14d的保养。浇筑后72h内, 不得在上面进行任何活动。应减轻堆放重物对现浇砼板的冲击影响。施工过程中临时荷载应在设计规定的荷载限值内。

总而言之, 混凝土的施工在建筑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要保证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除了从设计、管理方面入手外,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也同样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所需材料的选择及各项材料的配比、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施工管理以及施工以后的混凝土养护。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技术,混凝土技术

参考文献

[1]贺尔富.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 2010.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养护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中一项常用的技术, 得到了建筑行业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房屋和高层建筑中, 人们往往更加注重的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因此, 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 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1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建筑材料必须要把好质量关, 不仅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 还要材料满足建筑需要。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形成。

1.1 水泥

水化热是水泥材料中的常见问题, 是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重要因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水泥应当选择大厂生产的水泥, 为确保水泥的质量完整, 应当积极选用低热水泥。在材料采购过程中, 施工单位应派专业人员检查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 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1.2 骨料

房屋建设中使用的骨料 (砂、石) 要求比较严格, 所选骨料应当满足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好、无有机杂质的要求。粗骨料最好采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 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 且小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细骨料最好采用中粗砂。根据相关的建筑材料试验得出:每立方混凝土可降低水泥用量2025kg, 减少10kg水泥, 温度降低1℃。

1.3 外加剂

为减少混凝土开裂需要选择合适的外加剂, 这是避免裂缝的有效措施。在所有的外加剂中, 粉煤灰对于混凝土的防裂效果是最好的。粉煤灰的使用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 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而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对水泥颗粒会产生分散效应, 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在施工过程中, 对混凝土加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 (即木质素磺酸钙) , 就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减少10%左右的拌合水, 节约10%左右的水泥, 从整体上降低水化热。

1.4 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好坏将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 如果配合比设计出现问题, 最终配制的混凝土将无法满足房屋施工的要求。配合比的设计应当首先要满足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等基本要求。在到达泵送混凝土流动性标注后, 采用少量水泥, 以及水灰比小的配合比, 可以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热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 做好混凝土施工前的工程设计工作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是关系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国家标准或业主提出的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在这里业主提出的要求要在国家技术标准要求之内, 不能脱离或者违背标准, 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将负法律责任。确保服务年限内混凝土的质量, 其结构在使用年限内不必进行大修。为达到预定的结构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应重视结构的设计。避免复杂形状结构和密集的配筋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 因为易于施工的混凝土设计结构, 其施工质量就易于得到保证, 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好。在相同断面的结构构件中, 应避免过多的纵向钢筋突变性截断, 以防在该断面处形成过宽裂缝。经验表明建筑平面布置有突变处的混凝土楼盖, 常是裂缝发生的薄弱环节。显然, 这些与设计是紧密相关的。

2.2 混凝土的浇筑

对于土建结构中常规混凝土的浇筑, 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a.混凝土的浇筑不能导至离析。特别是浇筑高柱或高墙时, 不可以采用高抛散落方法, 而应该采用溜槽或其它有效的措施。

b.体积较厚的混凝土要分层均匀地浇筑, 切记“一刀切”的大堆倾倒, 然后靠振捣器来振平的施工方法, 在工期紧张的时候, 由于劳动者的素质不高, 对质量意识认识不强, 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人为的简化工作流程, 工作粗犷, 这就要求广大管理人员加强对员工的教育, 灌输质量意识, 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分层浇注具体每层厚度取决于采取的浇筑方法及其效果。在分层浇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层浇筑时, 应防止混凝土表层过度泛浆。

c.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振捣器能使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而又不致引起离析。同时振捣器不应伤及已初凝的混凝土层, 或者导致钢筋位移或碰坏。要求施工人员富有经验, 技术熟练, 这个环节是决定浇注成败的关键。

d.当混凝土在初凝前仍具有和易性时, 允许再振捣或压实抹平, 用以消除混凝土的塑性收缩、沉缩或早期塑性裂缝, 并使水平钢筋处可能产生的空腔闭合。

e.施工缝的留置应得到设计方的许可。通常设置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 施工缝有可能成为抗渗的薄弱环节, 除非采取专门的设计构造和施工技术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 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全部修整完毕。

f.浇筑混凝土尽量应该连续进行。如无法避免的有间歇, 其间歇时间也应尽量缩短, 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 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 一般情况下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g.超过初凝时间后的混凝土“冷缝”, 应组织专人进行表面处理和清洗。浇筑完毕后, 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污染, 并及时擦洗干净。以上就是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具体施工中各个单位应该根据设计建筑物的不同, 地质条件以及气候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3 混凝土的养护与管理

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与周围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所以混凝土处于不同温度下会得到不同的硬化效果, 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因此对浇筑的混凝土拌合物及其在养护中和养护后的温度有必要作出控制。常规的经验作法是:

3.1 在正式进入养护阶段前, 应注意对刚浇筑

完的混凝土采取降低蒸发速度的预防措施, 避免因混凝土表面蒸发速度大于混凝土内部水上升到表面的速度, 特别是在气温高、大风、低湿度或在它们的组合下, 从而导致塑性收缩裂缝的发生。特点是在高温天气施工中, 应采取包括润湿模板, 选择一天中最低温度时浇筑混凝土, 设置挡风、遮阳设施、喷雾等, 缩短从混凝土浇捣到开始养护之间的时间。在冬季施工中, 对刚浇筑的混凝土, 应采取排除表层多余的水, 以避免受冻。在混凝土受冻前, 其抗压强度至少达到5Mpa。

3.2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可由加热至100℃的拌和水以及平均温度不超过65℃的骨料来实现。

应先对水和骨料拌合, 使拌合物温度降低到小于40℃后, 再加入水泥拌合。

3.3 在高温、低湿度、高风速及其任何的组合下,

浇筑混凝土会带来损害新拌的和硬化的混凝土质量。对通常的结构, 浇筑时的温度不宜高于35℃。对大体积混凝土则宜低于15℃。

3.4 为控制高温的影响, 对拌和水、骨料应采取冷却措施, 水泥也要保持低温。

对运输和浇筑的设备可采取遮挡或洒水等措施。

3.5 高温下的润湿养护特别重要, 且养护时间至少为7天。

对平板型结构, 应采用防风板、遮阳板, 并对周围空气采用冷却和润湿或喷雾。

3.6 避免在正常条件下由于混凝土表面受热产

生开裂, 拆模后的结构构件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度差, 宜控制在不大于20℃。大体积混凝土和施工缝处的温度差, 宜控制在10℃~15℃。

结束语

民用建筑质量关系着千家万户, 关系着国计民生, 质量重于泰山。对于混凝土施工, 广大的建筑施工人员一定要遵循质量标准, 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 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按照作业标准执行,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永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 2006 (14) .

[2]柏德新.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苏建筑, 2006 (3) .

[3]于建华.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7) .

[4]张晓峰.住宅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2) .

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篇8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建筑,光洁度,平滑

清水混凝土是以混凝土原浇筑表面或者用透明保护剂做保护处理的混凝土表面作为外表面。并且依靠混凝土自身的质感和精心设计施工的外观质量来实现美观效果的现浇混凝土工程。清水混凝土根据自身等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会分为饰面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饰面混凝土具有更好质感、具有着精美的外观, 而普通混凝土则具有着独特的自然与淳朴风格。

1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1.1 表面质量要求

清水混凝土在表面的质量要求上通常有着六大点的要求, 其中对于光洁度有着严格的要求, 要具有色泽和棱角上的均匀分布, 并且还需要保证表面没有损坏。除此之外清水混凝土对于平整度、颜色、气泡、裂缝以及观感缺陷等方面也有着较为严格的需求。在颜色方面, 一般要求饰面清水混凝土在4m处肉眼看不到明显的色差, 对于普通的清水混凝土而言, 只需要在8m处看不到明显的色差就可以。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要求非常重要, 只有表面能够满足要求才可以谈及其他的质量标准[1]。综合情况来看, 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加强对施工表面质量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2 装饰效果要求

装饰效果要求实际上具有很高的要求标准, 其中清水混凝土的模板应该按照清水混凝土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和制作, 留设明缝条或蝉缝, 进而会形成很有规则的分格缝。对于装饰线条就要求平整、顺直、布置均匀。进而可以按照设计要求留设对拉螺栓孔, 有关工作人员要将对拉螺栓孔进行封闭处理, 密封后一定要检查密封口的颜色是否与墙体颜色相同。装饰后的颜色一定要与墙体颜色相同, 这样才会形成具有规则的排列形式。装饰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好坏, 还关系着人们的视觉享受, 因此不容忽视。

2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准备和保护措施探讨

2.1 清水混凝土施工前准备

对于清水混凝土施工之前的准备是需要严格要求的, 清水混凝土施工之前应该制作特定的样板墙, 并且根据样板墙来设定验证模板体系的方式和方法。施工之前对于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因为在施工当中会让工作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深化设计, 这样就需要工作人员对于装修预埋件有着很熟练的操作。在施工之前, 一定要让工作人员对图纸有着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这样在施工现场才会熟练的进行操作[2]。

2.2 饰面清水混凝土的保护措施

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需要加强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安全保护措施, 其中对于模板的选择需要尽可能的光滑平整, 比较适合的有覆膜胶合多层板。在选用脱模剂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对清水混凝土没有污染的脱模剂, 这样在施工的时候将会很好的起到环保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防止漏浆的措施, 在大膜的接缝处要塞海绵胶条, 这样会起到很好的密封性作用。为了防止漏筋或者是钢筋腐蚀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的污染, 就应该对饰面清水混凝土的保护层给予加厚处理, 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

2.3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2.3.1 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上来看, 并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要求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由于我国对于清水混凝土缺乏统一的要求和标准, 对于此种情况, 在施工中至少应该满足《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施工时对于混凝土的光滑程度以及外观的平整度都应该给予明确的规范。尽量要保证清水混凝土是一次浇筑成型的, 这样在外观和平滑程度上都会有着较好的感官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保证在装饰的时候墙面没有明显的拼缝和缺角的情况, 这样会严重的影响人们的视觉享受, 对于饰面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都需要达到预期的目标[3]。

2.3.2 钢筋工程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当中会涉及一些钢筋工程, 所以对于钢筋规格、品种以及钢筋的制作方面都会有着不同的规范和要求。在钢筋入膜之前必须要对钢筋进行除锈处理, 还需要保证钢筋的在焊接连接的时候尽可能的采用机械焊接。在钢筋及其他焊接作业的时候必须要在点捍位下方用金属薄板做垫护,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由于焊接时候焊渣烧伤模板而造成表面麻点。

2.3.3 模板工程

模板设计安装需要确保建筑效果的美观, 还需要保证施工中的受力均衡, 对此建议有关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简单合理、拆装方便”的原理对模板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在对模板施工前首先需要确保模板表面的干净, 然后在模板上面涂膜适当的脱模剂, 注意脱模剂一定要涂膜的均匀, 模板拼装时要确保标高以及几何尺寸准确。在模板的拆模中一定要注重拆模的强度, 以免产生缺棱角的问题, 在对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中一定要确保混凝土的外观和质量。

2.3.4 混凝土工程

清水混凝土工程对于色泽有着较高的要求, 并且在施工的时候尽可能的要保持混凝土的一次成型, 在对混凝土商品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掺加粉煤灰的商品混凝土, 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增加清水混凝土的效应。在混凝土的搅拌中需要采用振捣方法, 振捣器插入时应该快速插入, 慢一些拔出。在插入的下层清水混凝土的深度不得低于5cm, 不可以出现漏震或者是过震的情况, 对于时间的控制应该以清水混凝土表面有无气泡为标准。为了保证清水混凝土在浇筑之后可以保证强度并且防止收缩, 应该保持其湿润的程度, 并且在清水混凝土施工后的12小时内人工保持清水混凝土表面的湿润。这样对清水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可以根据季节和温度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节, 对于温度高的季节应当更多的给予养护, 增加湿度的保持等[4]。

2.4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应该尽可能的保持同一视觉范围内的混凝土是同一个强度和等级。并且要采用质量和性能好的国产多层覆膜板。对于钢筋的选择也要尽可能的去选择直径小一些的钢筋, 直径小的钢筋更容易控制好间距的距离。除此之外, 对于清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温也要加以重视, 一般情况下温度不得低于10℃, 为了避免新浇清水混凝土冷却的速度过快, 一定要对于其温度有着明确的控制标准。一般室外的温度低于零下10℃就应该采用电暖气进行加热保温处理, 并且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的做好测温工作, 这样可以随时根据温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安排措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简单介绍了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 对清水混凝土结构中构造细部的精心设计与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 可以充分的感受到混凝土施工设计中技术的重要性。在建筑中对于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技术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为了更加顺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应该重视我国现如今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并且在不断的探索施工工艺中找到正确的施工方法, 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我国现有的清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利霞, 张苏玲.民用建筑中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实践与探索[J].山西建筑, 2011, 37 (26) :187—188.

[2]孙呈轩.某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上旬, 2011, (09) :188—189.

[3]郑利新.清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安徽建筑, 2013 (08) :1234—1240.

市政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篇9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混凝土的水泥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 选用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的水泥, 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含量的水泥。水泥品种一般为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碴水泥, 其强度等级宜为42.5。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宜与矿物掺和料一起使用。水泥熟料中的C3A含量一般不超过8%, 比表面积不超过350m2/kg, 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5%。大体积混凝土C3A含量不超过5%。水泥的含碱量 (按Na2O当量计) 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0.60%。钢筋混凝土中所用水泥的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0.20%。骨料选用符合行业标准, 选用球形、粒形、吸水率低、孔隙率小的洁净骨料, 严格控制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粗骨料的堆积密度一般应大于1500kg/m3 (对较致密石子则应大于1600kg/m3) , 空隙率不大于7%, 吸水率不大于2%,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5%。细骨料选用天然中粗河砂, 细度模数宜在2.6-3.2, 不使用机制砂及山砂。不同细度模数砂子的0.75mm、0.6mm和0.15mm筛的累计筛余量分别为0-5%、40-70%和≥95%。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得超过25mm, 且不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的2/3。对于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

二、市政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搅拌

采用带有自动计量和检测装置的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原材料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计量, 最大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规定 (按重量计) :胶凝材料 (水泥、矿物掺合料等) ±1%;专用复合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搅拌混凝土前, 用直接法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 以校核拌合站自动检测系统, 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含水率每班用直接测定法抽测不少于3次。混凝土搅拌时, 先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专用复合外加剂, 搅拌均匀后, 再加入所需用水量, 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 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每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 总搅拌时间2~3min。冬季搅拌混凝土前, 先经过热工计算, 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 以满足混凝土最低入模温度 (5℃) 要求。水泥、专用复合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 不得直接加热。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 采取在堆料场搭设遮阳棚、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 或尽可能在夜间搅拌混凝土, 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30℃规定。

三、市政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 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 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 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工作性能。运输混凝土过程中, 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 (夏季) 或受冻 (冬季) 。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输送车内加水。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出盘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输送车到达浇筑现场后高速旋转20~30s, 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 除按规范规定进行施工外, 还要特别注意如下事项: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 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尽量小, 以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产生离析和泌水。泵送混凝土时, 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小于15m。除出口处采用软管外, 输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采用软管。高温或低温环境下, 输送管路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 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 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因各种原因导致停泵时间超过15min时, 每隔4~5min开泵一次, 使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的运动, 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 防止斗中混凝土离析。

四、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浇

浇筑混凝土前, 针对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设计浇筑方案, 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浇筑混凝土前, 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 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为4个/m2, 绑扎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混凝土入模前, 再次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和泌水率等工作性能, 其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入模浇筑。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m;当大于2m时, 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 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 浇筑间隙时间不超过90min, 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混凝土泵送作业时, 先采用水泥砂浆湿润管道, 再进行混凝土输送, 待混凝土连续不断地输出, 均匀且不产生气泡时才开始布料。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 浇筑墩台混凝土前, 底部先浇入50mm厚水灰比略小于混凝土的水泥砂浆。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前, 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预先采取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 主要有搭设遮阳棚、预设循环冷却水系统等。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大于20℃。

五、高性能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附着式高频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提高混凝土的振捣质量, 确保密实度要求。混凝土振捣按规定的工艺路线和方式进行,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将浇筑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 不得随意加密振点或漏振, 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 一般不超过30s, 避免过振。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 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若需变换振捣棒位置, 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 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的位置, 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 也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合物。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 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 安排专人负责监视模板、管道、钢筋和预埋件, 防止螺栓松动、模板变形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六、高性能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及时采取保温保湿措施进行养护。混凝土终凝后就开始洒水养护, 墩台表面盖麻袋以保持湿润。拆模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 养护期内向薄膜内喷水, 保持其湿度。当气温偏低时采用草帘包裹, 内外加塑料薄膜。

七、结束语

总之, 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 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 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 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 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因此被各国学者所接受, 被认为是今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摘要: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能有效的降低构件的截面尺寸, 降低造价, 节省材料费用, 寿命期延长又能大幅度减少经济开支, 因而高性能混凝土在市政工程中桥梁建设中应用广泛。本文结合工程实际, 从配制、搅拌、运输、浇筑等方面对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篇10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国房屋建筑领域也步入迅速发展阶段。随着房屋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现代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土坯房,成为房屋建筑的最主要施工结构。现代化钢筋混混凝土结构房屋质量的好坏,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力息息相关。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大大提升房屋建筑的稳定性、牢固性、抗震性、安全性等性能。因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于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当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领域中,各种施工技术虽然发展非常迅速,但值得重视的是: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阻碍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的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房屋建筑的预期质量。现将目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如下几点:

1.1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能力有待提升

混凝土施工技术虽然施工流程看似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是其中包含了很多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只有经过了系统学习和培训,或者具有相当丰富的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才能够把握施工中的各种技术细节,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做到位。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人员普遍存在施工技术不足、施工能力较差、施工效果粗糙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施工人员多数是农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的施工理论知识培训,导致施工技术低下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建筑施工人员过多地把目光集中在施工成本的控制和工期的控制等内容上,而忽略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应用质量。

1.2缺乏明确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在当前技术工种中逐渐显现出来,一个完善的、明确的技术规范,可以帮助技术操作人员更好地展开技术施工工作,以此提升施工工作的质量。然而,在当前的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规范还不够健全,而且约束力较差,无法对施工实践形成真正有效的规范、引导、约束作用。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国家对建筑施工领域的约束力度不够有着重大关系,也和建筑行业对技术规范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虽然当前我国也出台了一些针对建筑施工的技术规范,其中也包含了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规范,但是这些规范较为笼统,而且不能完整地地符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因而缺乏足够的可行性。而且当前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多数都流于形式,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基于技术规范的监管工作,导致技术规范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无法通过技术规范的约束作用,提升建筑施工的实际质量。

1.3施工人员缺乏对施工技术的正确认识

当前建筑施工人员,对建筑施工的相关技术,普遍存在不够重视的情况。建筑施工人员,每天的施工工作都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自身的经验进行,缺乏依据建筑施工图纸的技术参照,存在轻视施工技术、重视施工效率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对于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是非常不利的,更不利于发挥科学的、基于合理的理论的施工技术对于建筑质量的提升作用。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重视的情况,应当引起相关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改进,否则对于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极为不利。

2.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策略

当前,在我国建筑领域,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相关混凝土施工技术理论也基本形成,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这样的条件下,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更多地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考虑,改进人的思想、提升人的能力,进而就可以达到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2.1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

提升混凝土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需要施工企业的管理层首先在思想上对混凝土施工技术重视起来,然后通过一些合理的方法达到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的目的。例如,可以完善混凝土施工人员的准入制度,在上岗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理论和实践考核,保证上岗的混凝土施工人员都具备足够的施工能力;可以定期对混凝土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实绩考核,及时发现施工技术不足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然后再让其继续上岗工作。对于施工技术不合格、态度恶劣的混凝土施工人员,必要时要进行淘汰处理,以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2.2原材料严格把关

如果施工材料不合格,即使再好的施工技术,也无法满足施工质量标准,因此,对于原材料的严格把关,也是提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根本和前提。混凝土施工,主要材料是水泥、水、砂石、其他添加剂等,对这几种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在施工中,应当重视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采购、保存、利用等工作,采取合理的方式,保证混凝土施工中应用的材料质量的合格性。另外,要依据施工设计方案来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不适宜给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较大,相关混凝土施工人员务必要对此加以重视。此外,施工过程中可安排专业的材料管理和质量控制人员,对投入使用的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对施工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管,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施工的实际质量。

2.3浇筑过程严格把关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最关键环节,最大程度地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施工的既定方案来进行,尽量使施工过程紧凑、合理、流畅。施工人员要根据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原理,结合施工的现场情况,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浇筑顺序,同时确保各个施工缝隙都预留在合理的位置。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做好配合,避免出现浇筑空洞等情况。另外,一些施工中如果气温较高或者较低,都应当对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控,避免或者减轻气候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影响。

2.4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

虽然通过合理的方法可以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但是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在施工中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对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应当基于建筑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展开,混凝土裂缝已经出现后,根据裂缝的实际类型,主要利用注入法、填充法、表面修复法等方法进行裂缝的控制,以此来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3.结语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时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需要施工人员足够的施工技术能力,需要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更需要工程质量控制人员的足够的责任心。相信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流程的严格把控,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严格监管,一定可以实现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显著提升。 [科]

【参考文献】

[1]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02).

[2]牛加顺.浅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10).

[3]梁兆忠.试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8).

上一篇:教学发展模式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