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类社团

2024-08-11

高校思政类社团(精选六篇)

高校思政类社团 篇1

一、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0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 专门强调要“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 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 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 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培养教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如何体现各种类型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1、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是创新和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 针对学生社团具有成员广泛性、参与自愿性、活动灵活性的特点, 大力扶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理论学习型社团, 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 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鲜活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 使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课堂。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 改变过去“你说我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 引导大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是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的客观要求

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思想引导、素质培养等重要的育人功能, 同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隐性化特点。高校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指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产物, 又拓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舞台。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和影响力, 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是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各类学生社团组织, 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是学生自我实现、素质拓展和成长成才的需要

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就要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政工干部等的教育引导作用, 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大学生社团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舞台, 是学生开展“三自”活动的阵地, 在社团活动中, 大学生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有效利用社团的功能, 使学生立志于自身的成长成才。

二、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1、娱乐性社团多, 学术性社团少

当前, 高校各类学生社团虽然很多, 但由于对学生社团建设的规划和引导不够, 学生社团的整体布局还很不合理。理论学习类、学术类、研究类社团数量还明显偏少, 社团活动总体质量和品位不高。由于广大同学的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般同学都热衷于组织或加入娱乐性社团, 而对于学术科技型、政治理论型等社团较为淡漠, 较少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研究和探讨活动。

2、社团内部管理较松散, 存在“虎头蛇尾”现象

许多学生社团都是开始时期轰轰烈烈, 成员的积极性比较高, 各项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些活动就过于形式化、单一化, 甚至慢慢地逐渐萎缩。在管理上, 大部分学校社团管理中心或社团联合会职能尽限于审批各类社团, 在社团开展过程中, 对其指导、培训很少, 粗放式的发展会导致各类社团产生后的督导缺位。从社团内部管理上看, 一些社团内部较混乱, 从吸收会员开始, 无条件限制, 造成社团成员成分复杂, 凝聚力下降。另外, 活动的开展, 以及社团日常管理等也缺乏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3、掌舵人缺乏, 方向易偏差

从社团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引导来看, 都需要一个正确的掌舵人, 保证其正确的航向。各高校在正式成立学生社团前, 往往会要求社团找一个指导老师。现在, 各高校学生社团的教师指导力量主要来自专职辅导员, 但有些专业方面社团, 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有些社团找了专业老师做指导, 专业教师由于工作量计算问题, 也难尽心指导社团, 充其量也只起到顾问的作用。因此, 学校应加强社团的人员配备, 对于指导老师, 要制定相应政策, 计算其工作量, 将其工作实绩作为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

4、社团的运作缺乏资金、场地、设施等

社团的发展壮大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社团资金的筹措一般有三种方法:从校团委的学生活动经费中拨划;会员所交纳的会费;企业的赞助。而目前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着财力不足的情况, 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社团的总体经费支持有限, 并且总体落实情况欠佳;另一方面, 一些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也有限, 使社团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 社团活动的强度有限, 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对加强高校社团建设的几点建议

1、积极鼓励, 正确引导, 丰富社团主题内容建设

“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 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 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 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这是大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的指导原则, 我们要加强正确引导, 开展分类指导, 要将学生社团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为社团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 就是要将社团工作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 一方面规范校内外活动开展的方式, 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政策引入市场机制, 积极寻求社会资源的力量支持。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发展学生公益社团是未来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 未来将有更多的学生公益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在工作方式上, 一方面,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积极鼓励各种学生社团的成立,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其大胆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 要抓管理, 抓引导。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党团组织抓社团等措施, 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目标的调控, 以保证学生社团永远不背离我们党所指引的正确方向。

2、高度规范, 充分指导,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 就必须健全管理机构, 完善管理制度。所有社团必需在以学习为主的基础上开展活动, 要切实加强社团组织制度建设, 建立社团管理的章程, 明确组建原则, 确定活动形式、时间场地、经费来源等, 按制度进行规范管理。社团的社团管理中心需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规范化建设, 树立在学生社团中的权威地位。在此基础之上, 应突出社团管理中心对各社团的指导、培训职能, 尤其是培养一支政治过硬、工作干练、在学生中有威信的社团学生干部队伍。可在学生中开设“合格社团领导人资格培训课”, 在“沟通技巧”、“团队建设”和“细节处理”等方面进行培训。一来在广大同学中普及了“如何成功组建、运作、领导社团”的知识, 二来为校各类学生社团的建立培养、储备了领导者。

3、加大投入, 整合校内外资源, 形成齐抓共管、分工明确的局面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开展德育的有效平台、是实现“行知统一”的有效载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努力深化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不断倡导加大对学生社团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影响几乎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 学校的各个部门分工负责的效率会更有利于社团建设:校级部门主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 系级具体负责在专业方面的指导, 党团组织负责社团的管理和组织, 选拔和培训社团骨干, 教学行政部门则应在硬件设施、经费上予以支持。在指导教师的待遇方面, 校有关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工作量并给予一定的待遇, 以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另外, 在学校资金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学校还应广开渠道, 利用社会资源解决学生社团经费紧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胡爱祥:《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 (4) 28。

[2]关呈俊:《大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24 (2) 119。

[3]杨秦:《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陕西教育》, 2011, 3125。

浅析高校思政类自媒体存在的问题 篇2

【关键词】高校;思政类;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31-01

信息网络时代,源于自媒体的易用性、便捷快速、信息量大、贴近生活等特点、以及适应了用户人群心理上的“存在感”“多重实现”“立体人格实现”等需要,自媒体APP疯狂抢占用户份额,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量。

许多学者早已注意到这种现象,呼吁主流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形式要跟上时代发展、适应人民群众生活需要、迎接传统媒体历史转变的新契机,采取建立自媒体账号,线上线下同时推广等办法做好业务的同时,也把官方的声音、主流的声音通过自媒体形式传播出去,再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引导、舆论导向、热点分析上抢占一席之地。

这种做法是可行的,并且是必要的,在网络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真伪进行辨别、对网络评论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以及严谨性上,非官方媒体做得并不好,尤其是自媒体账号上,以讹传讹、激进偏颇的信息仍然充斥着自媒体平台,这种现象是由于自媒体的性质决定的,让自媒体内容难以保证其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那么,在监管进一步规范的过程当中,需要有公正、客观、主流的声音来正本清源,这是非常必要的。

自媒体上内容的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自媒体上的观点和态度纷繁复杂让人无法适从,对生活在当代自媒体时代的人民群众来说会让人们产生不少困扰,受影响最大的群体是老年人和青少年人群。青少年人则容易被激进偏激的文字和态度所鼓动,在对世界和社会、法制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容易在世界观、人生观上产生偏差,为追求“个性”也好,融入“圈子”也好,盲信盲从也好,主动的被动的在思想上、言行上与主流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观念产生差距,这种状况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非常不利的。

主流的观念必须在青少年的教育上占领主导地位。可以看到在当前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新挑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教育学习如果还是停留在殿堂当中、典籍当中将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文化潮流的变迁。高等院校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平台,高校学生正處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调整和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人生节点,对各种理论不同的哲学非常敏感且勤于思考,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对青年的思想信念影响是非常大的。高等院校已经注意到网络媒体以及自媒体对青年的巨大影响力,几乎所有高校的行政和教学都已经使用自媒体工具开展教育管理活动。

具体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自媒体使用上也非常普遍。但效果并不理想,在通过调查问卷对1000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整理出这样一个数据结果,关注校外自媒体的学生超过90%,而关注校园内网络媒体的学生不足10%,而关注思政类校内自媒体的比例则更小。

首先,当前高校思政类、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类自媒体呈现出数量众多的情况,往往一个高校相关思政类、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类的自媒体数量超过10个,如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校团委、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院系党委、院系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马克思主义社团等单位和组织都会组织建设自媒体平台,或者官方微博,或者官方微信等等。高校有些部门又有多个自媒体平台,如高校团委就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微信公众号,如:“大学共青团”、“大学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艺术团”、“青马工程”等。自媒体平台数量多,各有侧重,但抬高了成本、分散了用户、降低了效率。

其次,高校自媒体平台数量众多,各自媒体平台当中存在重复报道情况。如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报道,校内的众多自媒体平台都可能同时报道,如具体高校制定的十三五规划,校内组织部、宣传部、官方、团委、院系等自媒体平台均会转发。如果存在同一个部门下的多个自媒体平台的情况,重复转发状况更是如此。校内多个自媒体平台重复转发相同内容,模糊了自媒体平台个性特点,降低了关注群体的兴趣。

再次,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相关自媒体平台的内容设计不合适,脱离了自媒体文章内容风格,导致用户粘性差。很多高校注意到了自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以及用户广的特点,积极占领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自媒体阵地,建设思政教育公众微信号或者思政宣传教育的官方微博,在自媒体平台上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引导及马克思主义知识传播,但以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内容居多,互动话题、理论引导实事分析内容少,这种内容设计会让活泼、互动性强的自媒体平台变成终端上的“第二课堂”,让自媒体用户从信息互动的主体变成信息被动的接受者,从而让自媒体的用户粘性丧失。

最后,高校自媒体平台内容种摘抄多、原创少,特别是高校的思政、马列宣传类自媒体,因为维护人员笔者少或者维护人员理论基本功欠缺,又或者因为思政类、马列宣传教育类文章、批判敏感度高,导致自媒体的内容原创出产量提不高,稳妥起见摘抄、转发的内容多,而原创文章内容少。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削弱用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自媒体订阅或关注人群中存在不少的“僵尸”用户,削弱了自媒体应有的强大信息传播能力。

总之,高校要办好自媒体必须要了解自媒体,并且了解自媒体软件拥有强大传播能力和吸引用户的原因。要注重自媒体用户的心理需求,把握住自媒体用户的心理特点,才能够有的放矢的从自媒体的运营管理、自媒体的内容风格、自媒体的互动功能开发等方面来建设自媒体平台,唯有如此,才能够避免为了建设自媒体而建设,才能避免自媒体建设流于表面而达不到效果,才能避免高校思政类自媒体有用户但无关注的尴尬,才能让高校思政类自媒体真正的实现思想引导功能。

参考文献:

[1]潘璞玮,自媒体时代公民理性政治参与的困境与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第9期

[2]李昊宇,于海平,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5,第35期

作者简介:

田婧,文学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高校思政类社团 篇3

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中要求“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意见》中还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充分肯定了高校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为高校科学规划思政课实践教学, 整合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管理, 为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学生社团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许多共同点, 并具备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都是通过思政课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切身参与活动、自主学习和自我体验,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了解历史, 认识国情, 坚定信念, 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目前, 各高校招生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高校社团在数量、质量、影响力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以我校社团联合会的发展为例, 社团由建校之初几个社团发展到现在的六十余个社团。人数也由最初的几十人上升到现在的五千多人, 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专业、学科, 学生社团具有信息传播对象多、速度快的特点。共同的理想、爱好和兴趣把学生们聚集在一起, 容易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有助于培育他们的团队精神。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社团都有自己的章程和管理条例, 明确部门职责, 计划活动, 运作有序。影响力逐步扩大, 据统计, 60%以上的在校学生入校以后均参加过由社团举办的某种活动。学生很容易并且很乐意接受这种跨越班级、专业和级的界限, 按照共同的兴趣和需求组织到一起的社团模式。社团活动方式呈现多样性。社团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 活动方式灵活多样, 如座谈会、社会调查、影视欣赏、辩论、网络交流, 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 这就构建了无形的教育组织平台, 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从另一个方面看,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政策支撑乏力。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但实践教学未被真正的接受, 甚至思政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无关紧要, 没有真正得到重视, 形成只重视专业课实践教学, 轻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恶性循环;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弱化, 实践教学也需要相应的足够的师资力量, 形成合理的教学团队, 才能有效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教学体系欠完善的问题,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考评体系的制订相对滞后, 考核手段单调, 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偏重实践教学结果的考核, 以调查报告、观后感等作为考核的依据, 而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心得。此外, 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学校其他部门存在重复工作的现象, 比如校团委、学生处和心理咨询中心等都开展类似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性活动, 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校内混乱的局面。

2 高校学生社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

高校学生思政课除了课堂教育外, 更重要的还是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中的实践性教育。通过实践, 学生可以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思政课理论课堂上难懂的知识, 学生社团以其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直接性、参与者的自愿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效果的有效性, 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 并且越来越凸显其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 学生社团使学生超越了班级、专业和系别的限制, 在社会交

往能力能方面获得极大的提高,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集体教育和社会教育, 从而增强个人对祖国的爱国感情和民族精神的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 对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 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对传承优良历史传统, 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3 学生社团可以承载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的多项环节。学生

社团的组织和参与大大提高了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效率, 尤其解决了一些学校思政课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 大学生社团在帮助教师完成实践课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更是获益匪浅。

2.4 为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供了机会, 社团成员间能够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有利于学习多种技能,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团结协作能力, 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所有这些都是在思政课课堂上学不到的,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从而增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3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3.1 加强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

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系统中负责社团相关事务的教师相比, “两课”教师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更加系统和扎实, 对时政信息的把握也更加敏感和准确, 这使得他们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两课”教师参与社团建设后, 可以把承担的科研项目分解成子课题作为特色实践环节, 由学生社团组织进行调研, 引导青年学生以更广阔的视角去关注国家和社会;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更直接的了解学生, 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为思政课的教学提供更多的辅助信息。

3.2 努力使学生社团活动内容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

学生社团要选择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保证活动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教育性。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索如何使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 使思政课实践教学以社团活动形式开展。根据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内容同当前社会焦点问题, 采取讨论、调研等方法, 让学生自主实践, 如关于建国以来人们吃穿住行变化的调查, 参观雷锋纪念馆, 开展哲学辩论赛等,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3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考核体系中加入学生社团成员的考评。

学生社团可以通过考核出勤、活动表现等对社团成员进行考评。在每学期期末通过加分和减分来量化社团成员的得分情况, 把社团成员的考评分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思政课的总成绩考核体系中。不仅加强了学生思政课考核方式的评比方法, 而且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

3.4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一是培养社团骨干, 社团干部确定后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学习, 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 提高他们把握全局、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二要加大社团活动硬件设施的投入。社团活动要有专门的场地;社团工作要建立经费体系, 按照社团所处阶段的不同采用有差别、有侧重的经费支持政策, 形成与社团发展相适应的社团工作经费体系;社团知名度要靠宣传, 开展专题宣传提高在学生中的知名度, 常用的方法是全体社团组织的集中招新;加快精品社团建设步伐, 社团联合会中一定要有一批发展前景好的学生社团优先发展, 成为全校社团的火车头。对认定有较大发展前景的社团要在前期就侧重对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方式的思考, 并伴随社团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进行调整变化, 逐步提高功能的效果。

摘要: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 说明高校社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社团的建设和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思政类社团 篇4

一、理工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一) 学生能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 但是学习兴趣不高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85%学生认为这门课是“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 72%的同学认为学习这门课对未来“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 这说明同学们能够认识到这门课对未来发展的作用, 对课程本身是认同的。但是, 只有1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思想政治相关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39%的学生回答“感兴趣”, 认为自己“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达到43%, 占有的比例最高;2%的学生表示“反感”。这说明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本身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不感兴趣。

(二) 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课堂出勤率低

在回答“为什么去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问题中, 有70%的学生都选择“学校规定的必修课必须上”, 29%选择了“以后考研、考公务员做准备”, 可见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出于自愿去上课。在回答“是否逃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问题时, 仅有18%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逃过课”, 67%的同学表示“逃课在五次以下”, 其余15%的同学选择“多次逃课”, 可见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三) 课堂本身缺乏吸引力, 教学内容枯燥, 教学方式单一

在回答“您认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哪些问题”中, 近70%的同学选择“教学内容枯燥、深奥”、60.8%的同学选择“上课方式古板单一”、56%的同学选择了“理论知识脱离实际”, 这几项的选择比例均超过了50%, 说明这几个问题已经成为普遍性问题, 亟需改变。此外, 也有15%的同学认为“教师素质不高, 思想僵化”。该题目反映出的不仅是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存在问题, 教师授课过程中也存在不当。

二、提高理工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课堂纪律方面的教育和管理

1. 任课教师严抓课堂纪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严肃课堂纪律, 定时或不定时的点名抽查, 对多次无故旷课的学生取消其考试资格;对于上课迟到、早退或者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给予严厉警告, 使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2. 辅导员、班主任做好日常教育工作, 辅助查课, 提高重视。

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应提高重视, 主动为同学讲解课程的重要意义, 使学生提高认识。此外, 辅导员应该定期对课堂出勤情况进行抽查, 不给学生制造逃课的机会, 一经发现有学生逃课要及时进行教育, 遏制住学生逃课的发展势头。

3. 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的作用。

由于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影响巨大, 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利用这种影响去管理学生, 充分发挥班干部在学习上的带头作用, 由学生干部督促和管理学生的出勤情况。另外, 大学生经常以寝室为单位选课, 可以在寝室中选择一名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寝室长, 专门负责管理寝室同学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尤其在寝室同学想无故旷课时, 寝室长能够及时制止, 对其进行劝说教育。

(二) 教师以学生为本,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除了从纪律上对学生进行约束之外, 课堂本身也必须具有吸引力, 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教师, 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同时应该以学生为本, 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

1. 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

课堂上不仅以知识讲授为主, 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历史资源, 改变教学方式, 多开展讲座、辩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外出参观等实践活动。

2. 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课本知识进行二次加工, 使内容尽量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进行教学时, 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用相关理论进行解读, 引导学生认识这门课的价值和意义。

3.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尤其是网络等技术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电影、视频、音频等资料, 使课堂变得生动,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三) 学校加强重视

高校思政类社团 篇5

一、加强思政类课堂实践教育环节

课外实践教学是建立在课堂实践教育的基础上的。同时, 课堂实践教育也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首要一环和关键组成部分。 课堂实践教学有三个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 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我们课本上的内容息息相关, 与课本联系紧密, 是课本的直观再现;其次课堂实践教学, 因为所处的环境为学校或者课堂, 空间相对封闭, 其教学的效果能够及时反馈, 可以进行有效的评估; 再次, 课堂教学实践所投入的成本, 不管是经济成本还是时间成本, 相对于课外实践而言, 都是较小的, 而且实践组织过程也更为容易。由于技术手段的提高, 我们也可以把社会实践的某些部分直接搬到课堂进行, 这就是虚拟现实实践教学。虚拟实践教学是指虚拟现实环境进行的教学实践。这种实践教学具有多感知性、 临场性、交互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一般高校所设立的仿真实习实验室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展开教学实践。他们日常的所作所为完全和现实中的社会实践一致。学生身临其境, 专业技能得到锻炼, 课本知识得以应用。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这种类似的课堂教学实践又慢慢发展到网络空间。网络虚拟空间, 论坛, 网络虚拟现实的游戏都是其中的代表。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善加利用。

二、积极创建思政类实践教学的社会平台

所谓社会平台就是社会实践教学的实践场所。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所谓的社会实践教学是前面课堂实践教学的继续和延伸。它有助于大学生身临其境, 用自己的感受来了解社会, 认识社会, 最终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提供一个有别于课堂教学实践的, 真正的社会实践平台。这个平台的构建是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投入才能够成功建立的。比如实习基地等等。鉴于民办高校, 普遍存在的经费紧张的问题, 民办高校在建设实践平台的过程中, 需要合理利用经费, 确保开发一个, 成功一个, 完善一个。确保平台的可持续性。进而保证实践教学的实践性。

三、加强思政类课程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结合

思政类理论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过程长, 效果缓慢而且对学生就业产生很少影响的教学课程。这是一般人对于思政类课程的固有印象。因此许多民办高校讲思政类的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都让位于见效快, 效益好的专业类教学实践。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 如果能够找到两者的结合体, 无疑是思政类教学实践的转机。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专业定期安排学生到社会实践。比如企业或者社区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基于此, 我们的思政类实践教学完全可以将思政教学实践和专业课程结合起来, 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 安排学生进行思政类教学实践所需要的各类调查, 并撰写调查报告。思政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了解实践企业的企业文化, 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以此改善学生对社会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从而强化思政类教学的实际效果。将思政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和专业类课程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不仅能够使思政类教学的内容延伸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中, 而且能够使思政类看似和实践无关的课程, 能够与现实结合, 极大丰富了实践教学的资源和内涵。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有双重的收获, 一方面, 专业技能得以提高, 另一方面, 这样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法制、心理等教育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加适应岗位需求, 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能够使学生在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的同时, 具有更好的职业精神, 这是一般的专业实践无法达到的效果。

四、加强创业教育, 培养实践意识

当前各高校都已经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给学生讲述创业理念, 渗透创业思维。通过创业教育的培养, 可以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坚强、独立等优良品质, 使学生能够发展开拓进取精神, 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 民办高校一直都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另外民办高校的学生家长, 也有很多都是创业成功人士, 受他们的影响, 民办高校的学生一般都有较高的创业意识。学校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引导, 从不同的方向, 不同的领域给予学生专业的创业思想, 创业方式、 创业方法的引导。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比如课时少, 仅仅是通过这一门课程的教育是不能完全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思政类课程给学生渗透创业这一概念, 比如通过大学思想品德修养课程可以渗透创业精神, 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让学生知道创业的国家政策, 创业形势等等。要做好这些, 我们需要, 在开发思政类课程中, 更加注重创业实践意识的教育。学校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创业教育进行整合, 引导和鼓励学生创业,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创业意识,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思政教育

思政类课程的特殊性要求, 我们所开发的课程必须要做到适应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特点。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媒体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越来越明显, 这一点在当代大学生尤为突出。据国内权威的调查报告指出, 国内上网人群中21%是大学生。其中, 90后学生每周平均上网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 经常上网的人达到3000万, 大学生网络普及率从1990年的不到10%增加到现在的95%以上。因此, 高校学生是当前网络的主要用户, 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基于学习还是基于日常生活, 网络已经深深的影响了当代大学生,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传播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工具, 网络是当前大学生最愿意接受的媒体。 因此思政类的教育课程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传播教育信息。基于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指导, 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和识别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在基于网络的思政类课程教学中, 可以使用网络来收集信息, 并且可以用网络作为一个平台进行师生的知识交流互动。从某种程度上, 这将减轻老师的压力和负担, 但实际上也对教学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网络信息具有复杂性, 甚至个别的信息具有误导性, 所以学生在信息的收集和交换信息的过程中, 教师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的指导和监管, 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此同时, 因为互联网信息更新的快速性, 思政类教师在在开发课程的时候, 必须要有个性, 即是课程材料选择要贴近现实,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课程和理论必须要充满活力。理论类教学个性化, 思政类教学和专业课程相结合, 这是提高思政类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重点是教学内容选择上要与专业及专业所对应的各项要素, 包括产业、行业、企业等等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特定专业, 某类型专业群体的个性化思政类理论教学。其典型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选取与特定专业或者特定专业群体关系密切的典型案例, 进行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对于专业领域的注意力, 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同时又增强学生对专业领域的发展兴趣, 对专业的爱好, 情感、意志等情感因素。这一系列的教育,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更增加了心理健康。比如:通过案例教学,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 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 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 知行合一, 德才并进。这一系列改进的目的就在于, 通过互联网这一资源, 在网络中学习, 在网络中教学, 教、学结合, 优势互补, 提高思政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效率以及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通过以上实践和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基本可以实现师生关系人本化, 思政课教师在开发自身课程的同时, 又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大学生处于思想成长的关键阶段, 他们不仅容易受到外界各自因素的影响, 也极容易收到各自具体困难的影响。 特别是专业学习专业发展困惑等问题的影响。思政课教师正好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教学实践, 认真分析和对待学生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另一方面也可以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学习成才, 择业交友等等。帮助学生解决了思想和就业的双重问题。既讲道理又办了实事, 既以理服人, 又以情感人, 极大的增强了思政类教育的实际效果。教育体系和内容的网络化, 又使得思政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相融合。可以逐步形成以思政老师为主体, 以辅导员, 班主任、 专业老师等为辅助的信息高校思政教育网络体系。使思政课教学管理能够真正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先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2006.

高校思政类社团 篇6

公益3.0至今没有准确的定义。但在传统公益弊端频现,新生公益力量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对公益运作模式的创新诉求与实践探索始终是当下传统公益机构,尤其是民间公益组织持续关注的热点。多赢公益模式倡导的多元化、专业化、模块化、互动与互利性运作特征已成为公益发展模式的新注脚。

高校公益社团和大学生志愿者在当下的公益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也是培育未来公益力量的主要孵化平台。随着公益发展模式精细化运作趋势越来越明显,公益执行环节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为高校公益社团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同时,高校社团的独特优势也为其自我社会化运作和公益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2]。

一、不同公益模式的特点分析

由官方公益组织主导、借助捐赠等渠道进行的公益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传播面窄、参与度低、透明化不足等等问题使得传统公益遭遇“瓶颈期”。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公益、网络众筹新型公益模式迅速崛起。

(一)传统公益项目存在的弊端

对公益发展模式的定义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特征本文按照公益活动对参与者的影响,将公益运作分为三种类型。

公益1.0称为被动公益,最明显的特征在于非自愿性,公益参与者更多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或“碍于面子”被迫参与公益活动,公益行为也仅仅局限于物资捐赠或者形式化的公益服务,公益项目本身存在着存在偶发性和粗放式、后期跟进乏力、信息透明度低,评价体系不健全等弊端,志愿者本身从公益活动中受益不多。落后的反馈机制使项目对参与者的粘滞性严重不足,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红十字会“天价餐”、“郭美美事件”、河南宋庆龄基金会事件等多个慈善部门受到质疑,官方慈善组织公信力正日渐下滑。

公益1.0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比较盛行,目前依然普遍存在,但随着公益观念的逐渐转变、经验的丰富积累及能力的不断提高,公益2.0时代随之而来。公益2.0也称为自愿公益,此阶段公益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公益参与者的自发性和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民间公益力量,“草根”公益组织的日渐崛起。公益项目逐步脱离了单一的物资捐赠,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如支教、社区服务等实践层面的服务,公益行业初步形成监督和评价的概念。

但是,公益2.0阶段,公益团体之间比较孤立,缺少公益组织间有效的协作机制,很难帮助公益组织更好的成长。资金来源大多依靠捐助或财政支持,尚未形成自我造血机制。参与者能力有限,意识紊乱,缺乏对高水准人才的吸引力。项目形式有限,让公益行为陷入简单循环。

(二)新时期公益发展特征分析

近年来,随着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互联网思维发展,新媒体大规模普及等社会要素的转变,公益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益逐渐步入精致设计时代[3]。

公益3.0称为多赢公益,此阶段公益人参与公益的形式多样,参与者非常主动参与公益,更加注重公益体验,也更加注重效果双赢或多赢,公益与社会共同促进和良性。新时期公益发展模式存在以下特征:

1. 自我维持。

以公益1.0为主导的官方公益项目通过财政支撑或企业(或个人)捐赠。公益2.0模型下。民间公益团体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等问题。新形式下的多赢公益倡导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很够实现自我维持。公益创业采用商业手段来创造公共价值,是公益3.0模式的运作,最重要的物质支撑手段。

2. 互动反馈。

传统公益模式一般自上而下开展,由公益组织发起,公众只负责参与。而网络的草根性使网民成为公益主体,他们从微博等处获知感兴趣的公益项目的最新信息,实时跟进,与项目发起者、其他关注者互动,大大增强传播效果。此外,反馈优势也极为突出,通过评论留言,网友的反馈能被发起者看到,更为便捷有效。因此,互动反馈是公益3.0模式的信息交互手段。

3. 快捷及时。

互联网发展到第三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及时互动,信息限制少、传播范围广,公益与网络结合使其参与活动十分简便,能够较快获取信息,在较大范围内开展公益互动。新时代公益活动不经体现在信息传递上,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公益力量的传输也越来越便捷。

4. 形式多样。

公益活动突破了传统的物资捐赠、志愿服务等硬性环节。任何一个社会活动都可以与公益项目挂钩。如农夫山区发起的“购买一瓶水,便有一分钱用于公益捐赠”等公益营销行为。公益形式多种多样,活动渗透到社会日常运作的方方面面。

5. 个体发起。

新公共管理和互联网媒介的发展降低了社会参与公益实践的门槛。组织引导公益项目不再局限于政府、官方公益机构引导。甚至不依赖于任何公益组织。近年来,个体主导的公益项目通过互联网媒介撬动整个社会广泛参与的事件不断发生[5]。如中国社会发展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响应。

二、高校公益社团发展现状分析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59.7%的高校大中专生参与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加的社团数达到1.8个。在这其中,尤其是高校公益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涌现,吸引众多大学生参与进来。高校公益社团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从事志愿服务队伍的中流砥柱。

(一)高校公益类团队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高校公益类社团在扶贫支教、宣传环保节能、关爱空巢老人,农村留守儿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具有人员集中、团队年轻、自由开放、创新活跃等特点,具有其他社会公益机构不具备的独特的公益潜在力量。客观上培育了浓郁的公益文化氛围。高校公益优势主要有:

1. 规模庞大,门类齐全:

高校拥有规模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并且志愿者接受过高等教育,文、理、农、工、医、商等不同专业互补性很强,为开展专业化公益服务项目奠定了重要的专业技能基础。

2. 思维活跃,积极主动: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在公益服务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从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赛事、到四川青海等抗震救灾,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活跃的公益形象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

3. 政策支撑,平台广阔:

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是高校育人环节的重要内容。全国高校普遍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一定的教育指导、实践引领、资金资助、基地建设等项目支撑计划,客观上促进了高校公益事业的发展。

4. 实践丰富,可塑性强:

以扬州某高校为例,全校3万余学生,700多支社团,每年举办4000多场各类活动,其中公益类项目占据重要比重。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大批活动组织、策划、运作经验。当代学生知识面广,可塑性性强,对于公益领域的创新和拓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高校公益类社团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社会公益组织,高校公益具备的独特先天优势。但也存在体系不成熟,资金来源少,公益知识方面的相关培训不足等弊端,限制了活动走向社会。尤其是新形势下公益模式发展趋势要求公益项目要具体有:

1. 高校管理体制限制公益项目开展。

高校教育职能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益项目的开展。如在高校内部,社团在团委的领导下统一开展相关工作。社团活动的场地、资金以及企业赞助等都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且程序复杂。在对外开展活动方面,团委的审批程序也比较严格,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团的发展。

2. 资金匮乏,活动形式单一。

调查显示,一般高校拥有5到6个左右的公益型社团,但是受到学校体质和资金规模等条件限制,这些公益社团的活动被严格局限在高校内部,很难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公益活动输出多,收入少,基本属于勉强为此阶段。这种现象也进一步限制了公益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3. 团队中和素质低,专业化不足。

在高校社团组织中的学生领导者大多数是因思想先进,做事认真负责被推选为负责人,却缺乏公益知识方面相关的专业培训;其次,部分学校在社团负责人能力和知识方面的培训不够重视,未能组织相关培训以提高社团组织领导人的相关能力。

三、公益形势转变视角下高校公益创业形式分析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球性的新型创业模式,其本质特点是采用商业手段来创造社会公共价值。高校大学生开展公益创业活动,对于解决目前社会普遍面临的就业压力、社会民生问题、和谐社会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例如,清华大学举办的一年一届的全国公益创业大赛,每年都会吸引全国数百所大学参与其中。从2008年开始,谷歌集团每年都会支持100多支青年大学生公益创业团队(或个人),在相关领域开展公益实践

引导高校社团参与公益创业实践是一项系统性的高校社会化工程,需要高校、政府、企业、媒体等共同实施,形成一个有效的、多元的、优势互补的社会合力,构建适合于高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机制,才能促进这项高校社会工程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校参与公益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高校加强公益创业教育系统化建设。

高校要善于依托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苗圃等现有的创新创新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教育目标,根据大学生开展公益创业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实践精神等进行教育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专业指导,开展相应创业实践活动。

(二)政府部门进行政策指导和推进资源整合。

政府部门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指导,创建相应的实践平台、引导相关创业项目在校园落地生更。同时,提供财务优惠政策、购买公共服务、推广相关法律法规供给、小额贷款政策、宣传引导等方面为高校公益创业提供资源整合。

(三)引导企业、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公益共建。

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和企业在公益项目对接、理论成果转化、公益项目融资等方面具有高校等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高校需要积极搭建平台,引导高校与公益性社会组织与社会企业之间应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作,可以考虑联合各方公力量成立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辅助联盟,引导相关部门设立大学生公益创投基金,继续提供相应的经费,支助高校创业策划大赛,在校园内外,形成全方位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文化氛围。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媒体等社会资源,加强对公益项目的宣传监督,提高项目公信力。形成独具高校特色的公益创业支撑平台。

(四)加强学生公益责任与创业能力培养。

社会责任感是保证高效公益创业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大学生开展公益创业必须立足于公益项目本身,树立公民意识、公益意识、奉献意识,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高校要加强创业能力培养,使大学生除了要加强相关专业理论的学习,同时,还要将专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有机集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公益社团两个不同的载体,提升自己的公益创业能力,在创业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宁.社会学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月娥,李坚.互联网对公益类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J].公益组织专辑,2011(4):132-139.

[3]Shane S.Khurana K.Career Experience and Firm Founding[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3,12:519-544.

[4]张松青,游振华.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7-108.

上一篇:医学法律知识下一篇:小城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