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概念规律掌握

2024-08-03

物理概念规律掌握(精选十篇)

物理概念规律掌握 篇1

(1)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 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 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在物理学习中, 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 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 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 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 采用“填鸭式”的教学, 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 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 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 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 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 不当心碰了你一下, 可能使你打个趔趄, 甚至摔倒。但是, 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 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 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 却是他, 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 这种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可见, 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 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 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 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 在学生形成概念, 掌握规律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这是形成概念, 掌握规律的关键。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 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在每一个物理现象中, 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维的正确方向, 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 在“马拉车”的问题上, 尽管学生把牛顿第三定律背得滚瓜烂熟, 思想上总还认为“马对车有拉力, 车对马没拉力”或者“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学生“最有力的证据”是:反正是马拉着车向前走, 而不是车拉着马向后退。学生主要是固执地盯住了马拉车向前走这一直观的表面现象, 而没有对车、马的启动过程以及车、马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做深入细致的分析。

物理概念规律掌握 篇2

摘要:能力培养的基础是知识,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概念和 规律,在物理教学中,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试图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引入、形成、深化和应用等四个环节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做了一些初步的 总结 和探讨。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中得到充分 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学过程,但一般都要经历概念、规律的引入、形成、深化和应用等四个环节。根据教学实践,针对以上四个环节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1.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引入

物理概念是从感性世界中来的[1]。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分析、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的运动变化及概念间的本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就形成了物理规律。为此,教师必须从有关概念和规律所包含的大量感性事例中,精选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典型事例来教学[2],从而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何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呢?教师要充分利用板书、板画、挂图、演示试验等手段,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使物理课堂教学形象生动,让学生在一个形象化的物理世界里来探究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比较抽象的。在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时,常常采用“抽象概念形象化”的方法或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来描述物理情景[3]。通过形象化的物理情景,利用逻辑推理、逻辑思维对其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在电场和磁场的教学中,用“电场线模型”来描绘电场,用“磁感线模型”来描绘磁场;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利用蓄水池中出水量和入水量对水池中水量变化的影响来体现感应电流的磁场对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通量变化的“阻碍”作用。

2.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 科学 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忽略影响问题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和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例如在动量的教学中,就是通过创设物理情境进行探究来逐步建立概念的。首先通过演示“静的粉笔”与“动的粉笔”和“静的锤子”与“动的锤子”的运动情况,比较发现静止物体和运动物体所产生的机械效果不同;再通过“慢慢行走的你”、“快速跑动的你”与墙相撞和篮球、铅球以同样的速度落地比较可知影响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又通过质量不同、速度不同的两辆小车运动的有关分析与 计算 引导学生发现质量不同、速度不同的运动物体也可以产生相同的机械效果,但其前提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必须相同。显然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是由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决定的,至此,引入动量来反映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便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3.物理概念和 规律 的深化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被学生理解了的知识,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它,也只有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灵活地运用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之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知识,巩固知识。

3.1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的理解是关键。例如,加速度反映了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而速度则反映了物体位置改变的快慢,弄清了它们的物理意义,就可以避免“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或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小”等错误的认识。

3.2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的把握是前提。例如,讨论地球公转问题时,它可以被视为“质点”,但在讨论地球自转问题时,它又不能被视为“质点”;电场强度E=kQ/r2仅适用于点电荷所形成的非匀强电场;牛顿第二定律F=ma只适用于惯性系中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问题等。因此,只有明确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至于生搬硬套,做“拿来主义”的奴隶。

3.3物理概念间、规律间的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是确定概念间、规律间在不同条件下的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物 理学 中,概念间、规律间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存在着差异性和统一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作空间上、时间上的比较以辨别概念间、规律间的异同和了解它们的 发展 过程,才能做到正确运用。以动量和动能为例,它们相同的是,都是物体的状态量;不同的是,动能的增量表示能量的转化,而动量的增量则表示机械运动的转移。既然已有动能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何还要引入动量呢?原因就是动能的变化是力在空间上的累积效应,而动量的变化却是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二者从不同侧面来表现同一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显然,非如此不能满足全面描述物体状态的客观需要。

另外,既要重视概念、规律的纵向联系,又要加强它们的横向联系,以活化学生的思维。如以加速度为中心,与速度相联系,可使学生理解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的含义;抓住加速度产生的原因,可以联系到力、质量、惯性以及牛顿第二定律;根据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物理量这一点,可以联系到常见机械运动的分类;根据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量,可以联系到物体做功的快慢、磁通量变化的快慢等。

4.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在运用它们来说明和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在运用概念和规律的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精心选用一些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的共同讨论,深化、活化对所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使学生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进行运用概念和规律的练习,在练习的基础上,要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步 总结 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意教学的阶段性,把握概念、规律的四个教学环节,逐步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从而达到提高物理 教育 教学的目的。

用心

爱心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95-01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摸索,要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决不是简单的,被动地从教科书上或教师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规律的条文,而是在学生头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

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不当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却是他。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这种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可见,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學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在每一个物理现象中,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维的正确方向,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马拉车”的问题上,尽管学生把牛顿第三定律背得滚瓜烂熟,思想上总还认为“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没拉力”或者“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学生“最有力的证据”是:反正是马拉着车向前走,而不是车拉着马向后退。学生主要是固执地盯住了马拉车向前走这一直观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对车,马的启动过程以及车,马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做深入细致的饿分析。

(三)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得出结论后,为了强化概念和规律,还得使学生理解所学概念和规律,那么学生怎样才算形成了物理概念呢?至少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对于有定义式的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定义式,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弄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物理规律要知道物理规律是怎样得来的,能记住物理规律的文字叙述及数学表达式,还要抓住表述规律的关键词语,明确规律的适用范围,了解规律的应用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篇4

一、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 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 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

在物理学习中, 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 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 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 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 采用“填鸭式”的教学, 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 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 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 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 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 不小心碰了你一下, 可能使你打个趔趄, 甚至摔倒。但是, 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 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 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 却是他。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 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 这种探究心理, 这种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可见, 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 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 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 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 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在学生形成概念, 掌握规律的过

程中,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

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 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在每一个物理现象中, 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维的正确方向, 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 在“马拉车”的问题上, 尽管学生把牛顿第三定律背得滚瓜烂熟, 思想上总还认为“马对车有拉力, 车对马没拉力”或者“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学生“最有力的证据”是:反正是马拉着车向前走, 而不是车拉着马向后退。学生主要是固执地盯住了马拉车向前走这一直观的表面现象, 而没有对车、马的启动过程以及车、马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做深入细致的分析。

三、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

进行科学抽象, 得出结论后, 为了强化概念和规律, 还得使学生理解所学概念和规律。那么学生怎样才算形成了物理概念呢?至少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 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 对于有定义式的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定义式, 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 弄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物理规律要知道物理规律是怎样得来的, 能记住物理规律的文字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还要抓住表述规律的关键词语, 明确规律的适用范围, 了解规律的应用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物理概念规律掌握 篇5

一、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不当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却是他。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这种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可见,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識阶段,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在每一个物理现象中,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维的正确方向,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马拉车”的问题上,尽管学生把牛顿第三定律背得滚瓜烂熟,思想上总还认为“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没拉力”或者“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学生“最有力的证据”是:反正是马拉着车向前走,而不是车拉着马向后退。学生主要是固执地盯住了马拉车向前走这一直观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对车、马的启动过程以及车、马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做深入细致的分析。

三、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得出结论后,为了强化概念和规律,还得使学生理解所学概念和规律,那么学生怎样才算形成了物理概念呢?至少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对于有定义式的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定义式,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弄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物理规律要知道物理规律是怎样得来的,能记住物理规律的文字叙述及数学表达式,还要抓住表述规律的关键词语,明确规律的适用范围,了解规律的应用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物理概念建立和物理规律教学 篇6

一、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中存在的不足

1. 只背公式或只从数学角度理解物理公式, 不理解其含义和条件

2. 只记结论, 不注意物理过程

3. 只重视物理, 不重视用词语直接表达的概念

中学物理课本中用语言直接表达的物理概念比物理量还要多, 这些概念不仅定义严谨, 而且能与其他物理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模糊不清, 不但直接影响解答习题, 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对于系统掌握物理知识都造成障碍。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策略

1. 通过表格对比法整理易混概念与规律

如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时, 可引导学生列表进行对比, 该方法适用于类似容易搞混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和掌握。

2. 框架示意图法适合整理关系复杂的概念与规律的关系

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 特别是有些交叉关系的, 用语言表达很难讲清楚, 而用框架示意图则一目了然。当然这种图与上面两种情况相比要困难得多, 只有对物理内容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才能画出理想的框架示意图, 而框架示意图又使我们在识记知识方面更加轻松。

3. 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

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适合在一章或一个板块学习之后, 因为这个时候会出现大量的零散概念, 它们互相影响, 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觉得自己越学越糊涂。这时候, 不妨静下心来整理这些知识, 用一条或几条线把这些概念串起来, 构成一个知识体系的大树, 把所有概念放在它们应有的位置上, 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理解物理概念。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 篇7

关键词:教与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深化认识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规律 (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 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分为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与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四步。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 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 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 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 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 排除次要因素, 抓住主要因素, 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 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 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 以深化认识。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 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 深化、活化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 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 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 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物理概念规律掌握 篇8

对一个物理概念的认识, 一般需经三个阶段:1.感性的具体;2.理性的抽象;3.理性的具体。老师每讲一个新的概念的时候, 总是首先引入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具体物理现象, 物理实例或做一些物理实验, 使我们产生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再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 抽象出本质属性, 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经过演绎的练习, 使物理的抽象上升为理性的具体, 实现应用所学概念有针对性的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学习静电平衡这个概念时候, 老师首先举出把一个中性导体放在匀强电场中的例子。引导同学认识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产生感应电荷, 发生静电感应的现象。再透过这个现象认识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与原来匀强电场的迭加, 直到感应电荷的场强与原电场的场强大小相等时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停止, 导体达到了静电平衡状态。从而再总结出静电平衡等体的一些性质:内部合场强为零, 导体是个等势体等等。在我们头脑中形成一个反映静电平衡本性的理性的抽象。进而应用到其它各种电场中, 由此及彼, 在具体运用中升华到理性具体, 得心应用地解决多变的物理问题。

对于一些物理量, 还要清楚以下内容:引入目的、定义式、单位、是标量学是矢量、由什么因素决定、测量方法等等。如加速度这个概念, 引入的目的是为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定义式a=△V/△t, 国际制中的单位是米/秒, 是矢量,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由它的质量和它所受的合外力事决定。测量方法很多, 课本中专门安排了一个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的学生实验。

这里还特别提出的是, 有些物理概念不是只在一节课上, 通过一两个例子就是能够认识清楚的。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认识, 不断地理解。如力这个概论, 从初中二年级就开始学习, 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升入高中后, 第一章第一节又开始学习, 并给予初步的概括: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第三章中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 又进一步认识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到此, 也只是停留在机械力的范畴之内。到学习了电磁力后, 才从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力的作用情况, 通过联想和类比, 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 认识一个物理概念有一个不断发现, 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观察, 多扩大自己头脑中的信息量, 经过加工比较, 实现对概念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物理学本身就是研究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物理规律反映了各物概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反映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物理过程的必然性。

中学物理规律主要有:1.物理定理:如动能定理, 动量定理等。2.物理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3.物理定则: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等。4.物理方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5.物理学说:如分子运动论, 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等。

对于这些课本中明确出来的规律, 不但要记住它的内容表述和对应表达式。更重要的是透彻理解。一般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基础。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研究楞次定律实验等。

2.导出方式。如根据动量定理和牛顿它三定律推导动量守恒定律。

3.清楚规律揭示的内涵及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如动量定理:Ft=△P, 从整体上揭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与它的动量变化的直接对应关系, 即两者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如果题目中要求合外力冲量, 就有了两条思路:一是用合外力乘时间, 二是先求其动量变化。分解看:式中F为合外力, 解题时就需从受力分析入手, 找出合外力, 等号右边为动量变化, 特定要求末态动量减初态动量。该式为矢量式, 中学大纲只要求一维情况, 解题时一定规定正方向, 列代数式方程。变形有:F=△p/t, 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率等。

4.注意适用条件。如:库仑定律F=Kθ1θ2/r2, 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动量定守恒定律用于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动量定理对于不论直线还是曲线, 恒力还是变力, 物理过程是单一的还是多阶段组合的, 几个力作用于物体上的时间是否相同都适用。在中学阶段对处理打击、碰撞一类问题尤为方便。

5.物理图象。物理图象是物理规律的更直观、更形象的表达方式。如v-t图象, 波的图象, P-V图象, 此外还有一些在题目中出现的图象如F-t图象等。对图象一般应抓住以下方面: (1) 横纵坐标、斜率、交点的含义; (2) 对应规律煤数学表达式; (3) 反映的物理情景。

以上都是课本中明确出来的规律。物理学中还有许多规律, 需在老师指导下发现和总结, 实现知识系统化。

摘要: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的精髓。如果把高中物理这门科学比作高楼大厦, 那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和钢筋框架。有经验的物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基础知识, 指的就是抓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分析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探究学习策略 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探究学习

1 引言

探究学习的目的是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感悟科学研究方法。在探究式学习中, 我们必须明确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思维, 并且培养自身科学素养, 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探究学习。

2 高中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概述

物理学科是整个人类科学的一部分, 物理概念是整个科学一般“概念”范畴, 是反映物质及其物理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通过物理概念, 能够反映出物质的自身物理性能、运动状态等其他特性。物理概念是一种特殊的“科学概念”, 是在大量的物理事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是一种对物理实施本质的反映。由于我们人类的认知水平呈阶段性的特征, 因此, 物理概念是一种模糊的、实践性强、具有一定思辨性的辨证统一。

3 高中生物理概念规律探究学习策略

3.1 提出有效的物理问题

我们在进行物理概念规律探究式学习过程中, 应该及时发现问题, 提高自身探究问题的兴趣, 敢于对问题提出质疑, 这样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提出问题的环节有两点: (1) 在学习中仔细观察, 善于发现难点和疑问点; (2) 将新的想象和自我认知联系起来, 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质疑, 然后通过语言的形式准确表达出问题, 这就是物理探究的问题。

3.2 猜想与假设

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是进行物理探究的重要形式, 主要包括两点: (1) 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2) 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对之前自己的猜想进行尝试性的解释。

3.3 实验收集数据资料

我们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然后进行猜想和假设后, 就会急切的想要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所以就会自然的想到采用一定的途径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3.3.1 实验前准备阶段

(1) 在实验方案方面

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目标在与将自己先前的猜想进行具体化。对于实验方案, 具体的制定方法是:首先根据我们自己先前提出的问题确定实验目的, 再思考实验原理, 然后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和程序。

(2) 在实验方法和器材方面

对于实验方法的选择, 应该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 比如实验条件、实验时间、实验器材等等。只有确定了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 才能进行具体的实验。

(3) 在变量控制方面

我们高中学生应该加强课堂知识的学习, 培养自身控制变量的意识, 明确实验变量和控制方法, 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常量和变量, 并且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

3.3.2 实验操作,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数据

(1) 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

收集实验数据的方式有很多种, 比如观察、调查、参观、测量、网络检索等等。其中, 观察是十分重要的方式,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有目标、有计划的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 最简单直观的方式就是观察。在数据的观察和收集方面, 必须坚持科学严谨, 并且开洞脑筋加强观察。实验研究是收集数据最为重要的方式, 物理试验是在人工控制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究的过程。我们高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观察目标, 明确收集信息的对象; (2) 明确收集信息的内容; (3) 明确收集信息的时间以及对应的信息。

(2) 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

实验是检验我们学习过程中的猜想的重要方式, 实验结果能够对理论论点进行肯定或否定。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够明确的记录数据, 则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无效的, 在这种情况下, 实验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因此, 只有严格进行实验控制, 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如实的做好记录, 才能够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将这种实验数据与理想结果进行对比, 才能够获得出现偏差的真实原因。

(3) 分析处理数据

对于实验数据, 必须进行严格的分析处理, 具体应该从物理原理、实验处理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 应该明确实验数据的分析方向, 即从实验数据中需要获得哪一方面的结论。所以, 应该根据实验探究的方向以及具体的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对实验假设进行探究时, 对于不明确的数量关系, 应该根据实验变量对数据进行处理。

对于物理实验进行分析, 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明确数据之间的规律。通过比较数据, 或者比较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物理量, 比如,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各种电磁感应的具体情境之间的关系;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通常需要对两个物理量的比值、乘积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特征进行比较。比如, 在不同负载时, 闭合电路的内电压跟外电压之和是否发生变化;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和电荷电量的比值在电场中不同位置上的特征等等。对于实验结果, 需要比较的数学关系有:是否等于、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增加或减小等等。

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主要有计算法、图像法以及列表法等等。其中, 列表法操作方法比较简单, 而且所得数据的关系一目了然。但是, 当数学关系比较复杂时, 可以采用图像法, 对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绘制图像。

(4) 描述、解释结论

我们在收集到实验数据后, 应该将实验数据与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 根据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明确实验数据的因果关系, 从而对我们实验探究的内容进行理解。所有的实验数据解释都应该建立在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基础之上, 然后根据先前的假设进行描述和解释。在对实验结论进行描述时, 不仅要阐述我们之前对于问题的假设有没有被推翻或者被验证, 而且还应该详细说明具体的理由。另外, 注意在对实验数据进行解释时, 应该注意言简意赅, 具有高度概括性。

(5) 合作与交流

合作交流指的是我们在进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还应该在小组范围内或者班集体范围内, 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以及思考过程, 从而揭示出问题的存在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过程中, 我们应增强合作意识, 提高合作能力, 并且和同学分项自己探究式学习成果, 所以, 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表达和交流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提高自己组织内容提高的能力; (2) 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在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过程中, 应该学会尊重他人, 认真思考同学的观点, 分析与自己观点的不同, 认真听取自己的意见, 能以别人思考问题的角度, 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认真琢磨别人的意见, 一旦发现比自己观点更合理的因素, 应该主动的吸收过来, 充实自己的方案。

(6) 评估

评估是我们对自己探究学习过程的回顾和反思, 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提出的猜想与假设是否有问题;所制定的实验方案是否完备;所收集的实验数据是否可靠;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过程是否严密;实验结论的形成是否合理;探究结果的表述是否明确等等。通过对自身的探究行为继续宁分析和反思, 有利于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 提高探究式学习能力。

4 结语

现阶段, 为了更好的获得资料,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而且还应该进行探究式学习。尤其是在物理学习中, 应该加强沟通交流, 和同学合力协作, 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应该用于探究, 并和同学分项自己的学习成果, 吸收别人更好的科学理念,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李雨玲.高中物理概念的形威与规律的掌握[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5 (9) :76.

[2]吴丹.谈谈如何构建高中物理概念认知体系[J].高中数理化, 2015 (24) :56~57.

夯实物理概念 把脉物理规律 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85-01

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组成了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两大分支。而这两大分支体现出了初中物理的基础性和固定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感受到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趣味性不高。但要想让学生深刻的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就必须利用一切资源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融入课堂,并吸收本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是教学内容的重点。

一、首先,重视物理概念与规律的形成过程

死记硬背是物理学习手段的一大误区。其实,在中国,大部分学生都已在小学阶段形成了背书习惯,对于不了解或不清楚的知识点,首选的方法便是死记硬背。虽然这种方法在短期教学过程或应付考试上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放眼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这种强压性的学习方式是错误的。比如,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对于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的学生,用纸上谈兵的方式讲述升华、溶化或凝固的概念,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展现出足够的耐心和精力,使用情景展示的方式或看图方式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物理概念来源于实际生活,如果能在课堂上尽可能的还原自然规律,将会是教学手段的一大突破。待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一步的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生活中各类现象的观察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极为重要,也常常被人忽视。重要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观察不够全面,通过学生自己对事物的思考和研究,会形成各式各样的看法,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也离不开实践,实践可以直观的解释一系列物理现象和概念。另一方面,实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其学习的热情。

二、其次,在讲解概念与规律时重视公式的运用

学以致用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物理教学也毫不例外,解释了众多现象和概念定理之后,教师应该逐步引领学生学习解题方式。而公式就是物理这门学科解题的关键。正确运用公式的前提不言而喻就是需要学生能正确理解公式的含义和运用条件。比如,在学习杠杆定理时,杠杆平衡条件是:F1L1=F2L2,学生要了解其中“力臂”的概念。虽然说,物理的计算题较为简单,几乎都可以套用公式来解题。但是,学生的高错误率同时也让人深思,是否在哪个教学环节没有做到位。其实,学生在解题时,思维偏于感性,选用的解题公式时会带着很多主观的想法,往往这些主观的想法与正确的解题思路是背道而驰的。那学生的主观思维是怎么形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个人认为,对概念的模糊,掌握程度不够是导致主观臆断的直接原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有着被动性,对学习内容无法灵活运用,可能课堂上举得例子听懂了,课后习题时,会发现课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与课后作业难以对号入座。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普遍现象,从改变教学手段出发,首先,要用通俗易懂的言辞对概念、规律作出正确的解释;其次,对公式的内在含义与运用条件要与前面已解释的概念规律作出完美结合;最后,要对该公式的经典题型作出详细分析,教会学生在怎样的前提下运用该公式。从学生的考试结果来看,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单位也是学生易于记混的部分。

三、最后,在习题讲解和示范中注重概念和规律的运用

考试的目的是衡量每个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一份试卷并不能有太大的说服力,但是对于一些课堂上常常讲解却一如既往解答错误的题目,还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而这些隐藏的问题,往往因为师生们在平时的重视度不够所引起。在平常训练中,教师较为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解答正确,往往忽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更加糟糕的是,学生对题目都还存一丝疑惑时,教师就要求学生把公式套上去,跟着老师的步骤解题。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产生的后果是较为严重的。当题目稍微拓展一下,学生就不知道该如何着手答题。

比如,在学习电路这一章时,教师应该在解题前先让学生判断该图属于并联电路还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在求电流大小是应用:I = I1+I2,而串联电路则用:I =I1 =I2。在单位运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其准确性。比如,热量Q的单位是J;机械功W的单位是J;功率P的单位是w。教师给出的题型最好是较为经典的题型,经典的题型具有代表性,可以让学生在思维上少走很多弯路,经典的题型也具有较大的转换空间,有益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将概念和规律融入公式,将公式融入解题过程,这是物理解题的必然过程,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是教学的关键,把握这一关键后,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教学中去。

总之,初中物理概念与规律是初中教学大纲的重点教学内容。同时,对今后高中物理的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明确教学目标,选定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强弱点,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尽全力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雷 艳.浅谈初物理教学中概念建立和规律形成[J].教育教学论坛,2011(01).

[2] 闫耀东.关于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思考[J].新课程(教师),2010(01).

上一篇:边疆女大学生下一篇:紧急广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