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全视阈

2024-08-29

文化安全视阈(精选十篇)

文化安全视阈 篇1

一、非物质纪录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方面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2006年,国家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文化遗产保护日,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近年来,从央视到地方卫视,都推出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200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非遗中国》、《留住手艺》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纪录片是一种普及非遗文化、呼吁社会大众关注非遗的很好形式。

二、非遗纪录片在内外关系维度的表现形式与特色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非遗纪录片从文化主体的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中把握国家文化安全,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实现国内文化的独立和完整表达。

(一)以传统技艺的细节展现为切入点

非遗纪录片和其他类型的纪录片不一样的是切入点,因为非遗纪录片展现的是传统工艺创作形式或者表现手法,通过一定的演示让我们了解它的工艺特点、感受它的艺术魅力,比如在《薪火相传》系列纪录片中讲述泥人张艺术创作与泥塑发展的片段,为了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艺术家高超的技艺,导演用了大量近景还有局部特写镜头进行刻画,完整地给我们展示了整个泥塑作品的完成,通过彩泥、练泥、捏塑、烧柸和彩绘五个步骤,通过雕、塑、捏、贴、刻、划等多种艺术手法,将手中的模型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从一块泥土到一件活灵活现的人物泥塑作品,我们在感叹艺术家高超技艺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艺术创作的艰难,让人产生对这门艺术的兴趣。

(二)摄影技术选择多样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是以身口相传的方式,因此一定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为了更好地展现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艰难,可以使用高清快速摄像机或者长镜头,让镜头表现得更有张力,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摄影技术,比如水下摄影、航拍、显微摄影灯摄影技术,给观众呈现不一样的视觉盛宴。例如,《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导演使用高清近景镜头,如实地记录了玉雕制作的艰辛,雕刻师傅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进行设计,然后反复打磨,才能把一件普通的玉石雕刻成为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在对一些细节的刻画中,运用高清摄像机展现艺术品,让观众直观地感受这些玉雕艺术的魅力。

(三)民俗文化与地域特色的资料留存

非遗纪录片以如实的影像叙事为原则,在《苏北大鼓》这个片子当中,通过现场画面、声音还有音效等光影手段,如实记录了苏北大鼓这一特殊的地域特色文化,特别是现场画面展现出来的真实感和恢弘的气势以及传承人牛崇光圆润洪亮的唱腔,让人不由自主地受到艺术魅力的感染。又例如《雪顿节》这部纪录片,反映西藏地区最隆重、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节日,每年的藏历六月,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拉萨,举行展佛、跳藏戏、过林卡等宗教活动,这些具有传统民俗文化呈现与地域艺术特色的纪录片,在社会层面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抵制西方价值观侵蚀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文化传承与传播层面,为所在地区历史文化留下了极具艺术美感和人文信息的影像资料。

三、非遗纪录片新旧、同异维度文化内涵的呈现

在当前的文化安全态势中,文化弱势主体要深刻认识自身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国家文化安全是文化的民族特性与文化的世界共性之间的冲突,在非遗纪录片创作中突出民族性,引导青年群体自发进行文化认同,成为重中之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存在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是我们民族古老的记忆和活化石。非遗纪录片《社火》叙述了中华民族春节的传统活动——社火,介绍了社火是起源于我国上古祖先祭祀的一种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一些少数民族的节目中开始融入社火的元素,特别是昌吉大西渠镇。社火将各个民族的舞蹈艺术融合在一起,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整合,表达努力建构现代社会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这是实现文化安全转型的一种有效方式。

2016年年初,央视推出《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视角上把握国家文化安全,一经推出就受到很多80后、90后年轻人的追捧。往常一些故宫题材的纪录片,往往用威严、肃穆、深厚、沉闷的形式去表现故宫厚重,用镜头语言将里面所有的东西放大,这种高大上的记录方式,虽然文艺气息浓厚,但是受众面窄。《我在故宫修文物》用镜头如实记录师傅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骑着自行车行走在故宫的高墙禁苑,穿梭于宫禁区吸烟的老师傅,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方式,用我们现代的眼光,赋予了故宫更多的温度。纪录片中展现了文物修复者工作时候的专业和细致,不仅展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在一定程度上也契合了当下我们国家意识形态呼吁的工匠精神与文化自信。

结语

随着国际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世界大国之间国力的博弈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上,还涉及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愈显突出,纪录片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能让世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向他们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崔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叙事影像[J].戏剧之家,2015(4)

[2]杨晓红.影像记录的优势——纪录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

[3]曲岩.浅析电视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呈现和价值传递[J].电视研究,2013(10)

[4]白舒元.纪录片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6)

企业管理最高境界的文化视阈思考 篇2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文化管理

李旭峰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心理动荡和文化冲突正深刻影响着社会转型期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模式及其原创力。无论从狭义还是广义来说,文化从来没有向今天这样被关注过。

应该说,社会价值尺度和秩序问题在企业有着最为鲜明的文化诉求,因为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任何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都会打上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地区文化的烙印。而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在达成目标过程中需要寻求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要达成的一份心理契约,于是有了文化企业化的概念,即用文化对企业人进行教化从而使企业人企业化的过程。它既是相对于社会文化形态的一种微观文化,或称之为亚文化;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管理方式,属于一种管理科学。这两种基本属性,交织互融,成为正在兴起且影响企业管理变革的企业文化管理学的依据。

一、文化管理的基点: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实质深刻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脉向,因为文化的背后是受过教育、掌握知识、具有智慧的人。以人为本的形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内是不一样的。从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重要的一条主线就是对人的认识的变化: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文化人-自我实现的人,这一演变和发展完成了对人的本性和需求层次的准确定位,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大进步。由此衍生出的许多管理理论都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如纵向的系统管理、决策管理、过程管理等。这些管理的承载主体都是在寻求自我最高价值实现的人。

由此,可以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旨在说明发展是为了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就企业而言即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价值的发现。基于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就要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实现其价值创造的最大化。

二、文化管理的两个中心内涵

(一)基于共享的价值观管理

企业文化的精髓是共同习惯所享有的价值观、理念和假设。毫无疑问,企业核心价值

观是一个企业本质的和持久的一整套原则。它深深根植于企业内部,成为没有时限地引领

公司进行一切经营活动的指导性原则。而文化建设体系的搭建,管理的文化融合,最终是

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管理过程,也是企业与员工达成心理契约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推动企业

形成共享价值观的原动力,着力点体现在全体成员的共享上。企业和员工采取什么样的行

为模式最终取决于其价值判断的标准。因此,整合以核心价值观体系及辅助价值观为主的企业文化理念是实施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核心价值观理念中完善各部门、各层次的基

本价值观,努力做到在倡导中共享,在共享中倡导,靠文化的软约束影响员工对多元价值的基本判断、排序和选择,以此来完成核心价值观的起飞和落地。

(二)基于非物质财富的品牌管理

可以讲,单一的产品是没有灵性的,而品牌才可以让它生动起来。品牌价值在于从模

糊的消费者总量中尽可能精确地分裂出目标消费群体,并对其进行整合。品牌文化虽由企

业组织实施,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所有品牌的表象都需要一定的内涵去支撑,因此企业文化管理更多的是实施企业品牌文化的管理,包括经营它的品质、服务、商标、时尚、美力和消费者认同等。这些要素的组合中沉积着深厚的文化特质和现象背后所代表的产品质量、市场氛围、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和个性形象等文化价值。同时,文化管理也要关注企业的外显文化。如通过企业内部视觉识别系统的推广,管理机制的建

立健全和企业外部形象的塑造等。通过灵活的形式让公众知晓和切身感受到企业品牌中所

蕴涵的丰富的精神文化。

三、实施文化管理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一)文化管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企业本身的战略目标设计被赋予了多维的或表面或深层

次的文化元素。企业战略的选择和执行,已不能再忽视文化这一双“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技术创新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员工精神文化等正在直接影响着员工和企业的行为。文

化管理是要基于企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体现出对战略的全面支持功能。战略管理涉及领

导变动、环境变化、经营策略的变化以及变革管理中的协调等,而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相对

稳定及持久的惯性可能会使变革充满阻力。实施文化管理,考虑目标文化与战略、目标文

化与组织结构的匹配性,既能涉及到日常管理的战术性目标,又能联系到战略管理的执行

细节。

(二)文化管理对员工归属感的增强

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中,能够弥补制度硬制约的缺失,但最终落脚点还是

影响到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中去。文化管理的有效性就是要实施人本管理,通过价值观主线

把文化的点滴建设和积累串起来,在员工中达成理念上的共识、意识上的固化,行为上的规范,最终改善员工的心智模式。因此,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凝聚力,除了物质利益的维系,还要靠文化的认同,将股东、管理者、出资人、专业人员的职业目标、价值观通过文化联

系起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益相关的维系不仅是物质文化的维系,更重要的是同一环境下员工相近的工作方式和习惯氛围以及在这种氛围中形成的通力合作、和谐共

生的团队精神。员工将会从共同危机中感受到共同目标下所达成的共同意识与共同责任的重要,对企业可能出现的变革将会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文化管理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靠思想和文化去“做”企业,要求企业家精神要不断地得到培育,使其具有文化素养

提升的潜意识以及敏锐的文化洞察意识,来分析这双无形手的运行轨迹,找出培育企业共

同价值观的捷径;以全面的文化整合意识,正确评估利益相关者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和

消极因素,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热情。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主体正在向企业家群体转移,企

业家精神在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流精神时,为我们研究企业文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即在中国传统文化转型中挖掘出影响企业家精神塑造的制度和文化的土壤,再造出崭新的“修身、兴企、报国、富天下”的企业家时代伦理。

(四)文化管理强调制度执行与文化渗透的双效应

当企业要把倡导的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中,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时,制度是最好的载

体之一。哲人说,人其实就是一种水,置于方则方,置于圆则圆。容器的配置就好比制度的设计,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就是一种自觉的广

泛的参与文化了。当文化约束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的形成。从执行到渗透,从硬性制约到软性自觉,制度和文化交互上升。文化内在表象和制

度外在机制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文化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

上升的过程中不断结合、优化,发挥着协调作用,来完成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形”与

“神”的契合。

(五)文化管理倡导企业仪式的建立和健全

企业组织中有系统、有计划的日常例行事务,就是企业仪式。这些仪式将企业中某些

生活固定化、程式化,告诉员工应当具有的行为,并提供代表公司意义明显而有力的行为

规范。文化管理的实施,正是通过多种文化仪式活动来得以体现。如为了表达企业真实情

感的升旗、团拜、授奖等仪式;如公司的节日庆典和公共节日庆典等。庄严的仪式具有企

业精神理念的强化作用,使员工从中受到充分的感染和教育;具有文化角色的体验作用,让员工在参与中感受企业文化意识氛围,获得一份心理体验;同时使企业价值观的传播有

了有形载体,使抽象的、口号式的企业文化语言变成了生动的活动和具体的行为,对广大

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概言之:企业文化管理的理论,溯源于企业文化的管理属性和亚文化属性,价值观管

理和品牌管理回答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内涵,而对战略管理的支撑是文化管理的切入点,对员工归属感的增强是文化管理的基础点,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是文化管理的关键点,发

挥文化和制度的双效应是文化管理的结合点,倡导企业仪式的建立和完善是文化管理的新

亮点,整个管理过程贯穿以人为本的主线。由点到线,由线及面,才能为文化管理搭建一

个良好的实施平台。

文化管理的提出是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趋势使然。构建科学有效的企业文化管理模

式,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施和评价,还需要将企业文化与中国特色、行业特征、企业特点的管理实践相结合,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实施文化管理,无论

是企业理念精神的同化,还是管理效能的提升,对于启迪管理者文化思维,放飞思想,凝

文化安全视阈 篇3

【关键词】共生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25-02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是深入践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鲠手段和关建环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而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纳人共生理论的视野下,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与范式。

一、共生内涵的解析

在国内,共生是现代生物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只是各个领域的视角和借用的理论基础不同而已。生物学家洪黎民认为,广义的共生认为自然界就是一个共生体,其中的动物、植物与人类之间中需要相互和谐,才能共生共荣。而狭义的共生是指由于生存的需要,生物之间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与相互作用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哲学家李思强认为共生是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同时他借鉴《易经》中的“太极图”构建出独具民族特色的“泰慧图”,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共生构建说”的哲学理论。社会学家胡守钧认为社会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互补性和利益冲突,而人的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与他人合作,这导致了共生的可能,并最终提出了“社会共生论”。教育学家张诗亚以自然与人文独特视角提出共生教育理念,同时指出“共生教育”需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人与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以上学者关注的是不同领域下共生概念的解析。

在国外,研究共生(symbiosis)这一范畴出现在生物学、哲学、工业生态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德贝里(Debary,1831-1888)认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live together)”;日本哲学家尾关周二在《共生的理想》一书中认为共生是以异质性为前提,当事者在价值、规范、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才建立起的“相互生存”关系;丹麦卡伦堡(Kalund-borg)公司出版的《工业共生》一书中认为工业共生是以共生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以上学者关注的是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共生理论的剖析可知,大家对共生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他们有以下共同点:首先,共生是现实社会的诉求。竞争只是一种生存状态,不是社会化的最终目的,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共生。其次,共生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具有本体论的内涵。再次,共生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共生方法。基于此,我们可以对共生的内涵予以概括。所谓的共生是指在允许异质化基础上的相互适应,共同生存与发展,不同主体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发挥不同作用,从而实现总体上和谐。共生的基础是个性、差异,而共生的实质是求同、协调。共生具备三个特征:一是交互性。共生涉及两种或多种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依赖,共同存在与发展。二是互惠性。互惠性是共生最显著的特点,它是指相互作用的主体双方能从共生关系中实现利益共享,使双方得以发展。三是开放性。共生各方是不确定的,它是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共生双方的有效整合。

二、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异同性剖析

(一)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师生,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体是企业员工,因此两者在价值观与建设目标要求上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

在价值观方面,学生主要偏向于个人价值取向,创新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相对缺乏,在人际关系方面,注重与同龄人交往,而企业人则更加注重与企业相同的价值观,他们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交货期意识与安全意识非常强烈,注重产品的质量,时刻关注成本,按期、按要求交货,经常与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打交道。

在建设目标要求上,企业主要强调责任感,注重结果,倡导激烈竞争与企业认同感,注重业绩与优质的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和效益最大化。学校则是强调使命感,重过程,倡导宽松、民主、和谐与浓郁的学术氛围与精神文化,从而培养高素质与高责任感的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校园文化建设目标重点是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建设,它以和谐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浓郁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为目标,使学校形态、文化神态、办学实力、文明魅力相辅相成,促进学校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地发展。

(二)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同性分析

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虽然有诸多不同之处,但它们都是一种组织文化与管理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属于亚文化范畴。它们以人为中心与着力点,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其在社会中核心竞争力,促进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都具有导向、规范、协调、激励和凝聚作用,同时两者都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学校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生产需求与企业文化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在注重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吸收企业文化的要素,以此共同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校企文化对接相关理念与共生理论的耦合之处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相关理念与共生理论的耦合,表现在两者对人才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企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意味着学校学生毕业后将到企业就业。但如前所述,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最终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或被企业淘汰。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充分发挥与挖掘学校的特色文化,同时还要将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管理制度与核心价值观等有价值的元素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逐渐缩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距,使学生能一定程度上了解、认识、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进而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培养未来社会事业的接班人与合格的国家公民。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理念与共生理论存在着诸多的耦合,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目标都是一致的。即以育人为本,深入挖掘学校与企业共同点与不同点,使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四、共生理论视阈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策略

基于共生理论视阈下探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关键在于确定和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以学校为主体,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出发点与落脚点是职业学校。因此,校企文化对接必须以学校为主体,在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文化特色基础上,还要吸纳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目标,树立“企业化”的办学理念,在学校中不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企业化的校园文化,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共存。

第二,以文化互渗为途径,推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渗,是两者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结果。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我们可以将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引入校园,从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进而实现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强烈的辐射与促进作用,最终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以互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深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实习和实训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路径。通过校园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化,把学生的实习和实训放在企业进行,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操作流程,接受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训练,从而在培养学生某种技术或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同时,企业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训,了解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招收高素质的企业员工打下基础,最终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

文化安全视阈 篇4

根据《文汇报》2008年3月30日的报道, 教育部高教司有关负责人透露, 当前中国各层次的外语在学人数已近5000万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戴炜栋教授介绍, 全国设有英语专业的院校已经达到900多所, 其中设有英语本科专业的有600多所, 英语专业硕士点200多个, 全国英语专业人数约为80万人, 专业英语四、八级考生人数增长迅猛, 自2004年起, 每年递进率在10%以上。白解红教授 (2008) 在《论英语专业学习的双重性》一文中指出, 据“搜狐教育”2007年8月30日公布的有关统计显示, 我国英语学习市场年产值已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英语热”在我国相关政策、制度、规定和人事等工作的推动下, 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文化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2. 英语文化霸权在我国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体现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所谓霸权就是指国际关系上以实力操纵或控制别国的行为。文化霸权是指利用政治、经济、语言、技术的优势, 良好的文化设施, 控制世界文化资源与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文化渗透, 力求建立有利于其自身的政治、经济霸权的全球文化。具体而言, 所谓英语文化霸权, 就是指英语国家尤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它们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 赋予自己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支配地位。

我国的大学生自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 几乎就面临着一种强大的压力, 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要考专业英语四、八级, 非英语专业学生要考四、六级。尽管经过多年的相关政策、法规的推行和民众的呼呵, 中国高层已经意识到个中的弊端, 已经明确表示要进行教育改革, 大学不能再把英语专业四、八级和非专业英语四、六级过级考试与毕业证、学位证挂钩, 但是由于多年的传统和习惯, 此类痼疾已经在国人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积重难返, 所以很多大学依然我行我素, 还是沿引多年的习惯把英语等级考试是否达标作为大学生、研究生能否能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关键。而且社会上也把英语过级率作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接收毕业生的单位同样还是很看重英语等级考试的成绩。而更需要反思的是, 当前很多国人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编写和使用教材时越来越追求使用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教学方法、测试理论和实践等。语言文字不仅是国家和民族传承自身文化的载体, 而且是塑造全球文化意识的终极传播媒介。而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测试理论和实践等都是为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服务的。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教学方法、测试理论和实践等是西方人按照他们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化认知编排和操作的, 不可能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知识观、价值观、文化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更不可能符合我们当前正在学习和不断深化的科学发展观。

大学教师、行政管理和服务人员的职称申报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与英语息息相关。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在自己的专业方面非常出色, 成果显著, 而如果外语考试不过关就会被排除在职称申报之外。据说中国是世界上等级最为森严的国家之一, 各行各业国家工作人员都有职称要求, 同样都有外语过关考试要求, 此类情况的外语也基本上是英语。所以大学师生在这个方面几乎有相同的压力, 而且作为大学教师、行政管理和服务人员, 他们的职称外语考试不是一次就可以解决得了的, 从初级、中级、副高级到正高级职称, 每一次申报对外语考试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这是人所共知的中国特色。所以可以说英语文化霸权在我国大学校园文化中已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及其重要性

大学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国民素质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进步, 文化艺术的传播等都离不开校园。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主要方面, 校园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的价值取向、辐射程度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还关系到大学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培养。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明确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规范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 它们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 包括教学科研设施、活动场所、生活休息场所、校园绿化、美化和相关配套设施等;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 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课外文化活动和后勤服务等;规范制度文化包括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规范条例、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要求, 以及习惯、礼仪、校风、班风和学风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 其核心是校园精神。一所高校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人文气象是最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 往往是一所高校的特色标志。而且这几个方面的校园文化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 具有不同于社会其他领域文化的独有的特征, 它是大学师生不断进取拼搏的精神源泉, 在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中发挥着导向、熏陶、激励、娱乐、辐射等重要作用。

(1) 大学校园文化本身具有直接的和巨大的教育意义,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完善。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创造广阔天地, 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外语节等多层次的文化活动中, 可以充分认识自身价值, 展示个性潜能, 使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2) 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为主流文化提供新的文化要素, 诸如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 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 大学校园文化既可以作为显性课程直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要素, 又可以作为隐性课程, 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人格的现代化。随着世界的多极化发展, 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密切, 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需要具有崇高的理想、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修养, 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4. 英语文化霸权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在英语文化霸权肆虐下建设大学校园文化, 要突出意识形态工作, 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宣传力度。 (李青, 2005) 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上, 突出集体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正义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地位;要从体现社会主义时代价值的战略高度上,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社会实践产生的结果的比较性宣传;要从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上, 突出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加强意识形态和理论武装工作中的主动性作用。防止英语文化霸权的流毒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毒害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

(1)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端正思想, 明确方向。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潜在或直接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 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罗索夫斯基在《美国校园文化》一书中说:“在哈佛, 我常听人说, 学生们从相互间学到的东西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这句话是否使教师脸上无光呢?我想不是。我把它看成一个巨大的多样化的经过精心挑选的才能出众的学生群体的赞美。”大学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教育, 更重要的是大学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2) 规范管理, 加强引导, 用经典的、先进的中华文化教育人。大学是各种文化和思潮的汇集地, 我们要用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这块阵地,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赏罚分明。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 培养“四有”新人, 教育青年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我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 西方文化的渗透难免良莠不齐,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引导, 明辨是非,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增强青年对英语文化霸权的免疫力。

(3) 积极开展多种有益活动, 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综合教育功能, 包括基础设施的合理建设和利用, 如北师大的“敬文讲堂”、“崇文楼”等就是很好的范例。建立长效机制, 建设文化长廊, 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外语节、书画摄影展、演唱会、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活动月/周、演讲比赛、大学生论坛, 等等。

(4) 强化专业课程, 尤其是汉语言文化课程, 扩大和丰富非专业选修课程, 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分量。“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 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开展的。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 教学工作就难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中国教育报》2003/10/11)

(5)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把握信息传播主动权, 这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网上建立校园信息中心, 把最新、最好的精神食粮及时奉献给学生。在网上开辟“聊天室”, 使广大师生员工可以自由地交换思想、交流感情。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系统的校园工程, 在这个系统工程中, 需要建设者们以育人为中心, 集思广益, 不断探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特点、新规律, 抵御英语文化霸权的渗透和蔓延。

5. 结语

“文化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其实质在于反映人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活动。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如何继承、选择优秀文化和创新先进文化, 其最终目的不仅仅使人具有技能, 而且更有文化”。 (《中国教育报》2003/10/23) 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必须重视以下四个“注意”:注意思想教育性、健全体制, 在弘扬时代主旋律, 营造团结、奋发、求是、创新的校园精神中发挥重要作用;注意逐步形成体系、长远规划;注意形成文化活动的连续性、规范性、科学性和普及性;注意培植学校各自的特色、创设品牌, 避免雷同、做别人的翻版。北大的爱国、民主、科学和创新精神, 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精神堪称我国校园文化的优秀典范。在抵御英语文化霸权的渗透中,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 求真务实, 不做表面文章, 切实从本校实际出发, 不好高骛远, 不敷衍了事, 切实把中华优秀文化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结合起来, 建立文化平等、话语平等、人格平等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摘要:英语文化霸权在我国大学校园文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就对在当前英语文化霸权强势侵袭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英语文化霸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措施

参考文献

[1]魏再勋.论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03, (9) .

[2]李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趋势[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2) .

[3]杜国民.从校园文化主体看校园文化建设[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4, (2) .

[4]席丽敏.校园文化的现状与提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2) .

[5]向俊华、卢国斌.建设时代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J].政工学刊, 2004, (4) .

[6]白解红.论英语专业学习的双重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12) .

文化视阈下科学发展观探析 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文化发展;文化意蕴;文化支撑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总结和借鉴中外发展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它继承弘扬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思想传统。以文化视野审视科学发展观将有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实践。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汲取借鉴了当代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继承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它的提出是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主张用客观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列宁强调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要利用政治统治全面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发展观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指出了决定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发展的基本矛盾,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提出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等发展思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继续探索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新的成果。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经济特区、沿海地区开放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这些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的发展经验,深刻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发展的思想,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发展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恢复经济成为许多国家首要的任务,国民生产总值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而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全球问题。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国外发展理论演进经历了从经济增长论向综合增长论、从重物轻人的物本论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本论、从增长极限论向可持续发展论、从依附论、世界体系论到多极发展主体论的转变,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内生性,把人的现代化作为发展的核心,把人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强调发展要追求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发展是各个国家在世界性交往中各为主体、独立内生、平等进步。[1]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开阔的世界眼光和博大的胸怀在合理借鉴这些当代世界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还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血脉相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科学发展观接续了中华民族经世致用、致知力行的优秀传统,弘扬了高扬人的价值的人文精神和重视民心民力的民本思想,继承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的整体性思维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辩证法,在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基本要求、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1]

二、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科学发展观揭示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科学发展观所谋求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相统一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发展;是紧跟科学革命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的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2]科学发展观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环节,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党的建设以及军事、外交、祖国统一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理论体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系统工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和目标之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认为,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的自由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的意义在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广大人民群众,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发展。以人为本不仅阐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指出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依靠力量。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在文化发展中重视“人”,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的发挥,认为人是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文化发展的目标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强调文化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与创造精神,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文化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安全视阈 篇6

关键词:和谐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创新

一、引言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春分化雨。 党中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 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1]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 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建设好大学校园文化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逻辑前提, 也是适应新时期、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 在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规范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近些年, 人们对大学校园文化的谈论颇多, 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人士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 但对究竟什么是校园文化的内涵至今未有定论。 这里主要有三种看法: 一是狭义的理解, 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二是广义的理解, 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包括办学中的硬件与软件、外显文化与隐性文化两部分;三是认为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依托的社会亚文化, 它主要是指以学生为主体, 以校风为灵魂的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教育[3]。

综合以上观点, 笔者认为,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为核心的, 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校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4]。 大学校园文化蕴含的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道德风尚等, 作为一种文化氛围弥漫在大学校园里, 校园人似乎不觉, 却又处处可见, 对校园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5]。 有鉴于此, 高校的管理者应当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在校园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过程中, 敢于创新, 打破常规, 用全新的理念打造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生态, 让校园文化更好地发挥凝神聚力、引领潮流、塑造心灵的积极作用。

三、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目标

袁贵仁曾在《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一文中指出, 大学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 的确这一说法很有道理, 因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那么, 大学又是通过什么渠道, 或者说用什么手段培养人才呢? 答案是“文化”[6]。 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及培育人。 从起源上来说, 文化是“人化”, 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上来说, 文化是“化人”, 教化人、熏陶人, 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 又是文化的创造物, 大学就是通过“文化”这个手段培养人、“创造”人的。 大学的出现, 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 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 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 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7]。 此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应有之意, 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和任务。 只有建设好校园文化, 才可以说这个大学的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了, 否则评价这所大学时就不能说其全面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如此之重大、影响如此之深远, 那么我们怎样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得丰富多彩、内容充实、民主活泼、题材新颖、富于时代气息;又怎样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这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新的、重大课题。 笔者认为, 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 是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

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审视

1.过于强调物质文化建设, 不注重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目前我国有很多大学片面强调“物质利益至上的理念”, 拜金主义滋生蔓延, “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盛行, 严重污染“象牙塔”的纯洁性。 大学的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制度文化赋予物质文化以生命和活力, 不能构建起科学的制度文化, 就很难建设高水平的大学。

2. 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不能协调发展。 校园物质文化只能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载体, 其核心内涵是校园精神文化因素。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 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离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文化建设的意义, 不利于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3.大学校园文化形式单一, 学生参与程度低。 有些大学不重视校园多元文化的协调发展, 甚至对其他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进行打压, 限制其发展, 固然这在维护主导文化的导向作用上很重要, 却忽视当代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渴求, 缺少大学生们的热情参与, 校园文化生活失去生机和活力。

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全员共建意识。 缺乏共建意识, 这和大学自建立以来就自上而下推行命令性的行政管理有关, 缺少民主气息, 所以导致很多师生总是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和学校领导有关, 自己参不参与都无关紧要的现象, 也就不足为奇。

五、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

1.树立以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为指南的校园文化创新的意识。 以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为指南, 使我们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时不至于误入歧途。 树立这一意识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牢牢把握思想导向, 始终不渝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广大师生, 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重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 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高境界的作用, 使广大师生员工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和民主气息的环境里, 为他们成长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3.搞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是学校宝贵的文化资源, 对学生起着强烈的影响、感召和鼓励作用。 学校的精神文化愈发达, 愈能凝聚师生的意志、激发师生的追求、振奋师生的精神斗志。

4.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 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 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等, 通过观看影片、参加专题报告会、读报心得座谈会、板报宣传等形式, 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挑战前沿科学技术, 勇攀科学高峰。 (3)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4) 开展美育教育, 提高大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建设校园文化教育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活动, 有意识、有目的地搭建一个现代化校园文化教育平台, 使之成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素质、发展个性特长的大舞台[8]。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毛泽东选集 (一卷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9:655.

[3]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7) :157.

[4]段建国, 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 :266.

[5]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4 (6) :103.

[6]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10) .

[7]寿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11) :17.

文化建设视阈下档案事业发展 篇7

一、档案与文化同生共存

1. 档案是文化延续的阶梯。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档案在继承、保持中国文化统一性和完整性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档案存在并积极作用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绵连不断,也正因为尊重档案、重视档案的文化传统与其如影相随。

2. 档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档案的传承价值就是延续某一群体文化传统的功能。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延续文化传统离不开对前人文化创造和学习继承。而文化必须通过人的后天学习,才能得以继承,档案就是其中的一个传承链条。档案中凝聚着历史文化积淀的成果,而今人利用档案创造的新的文化成果作为历史文化的精粹,成为当今文化的组成部分,又通过档案为后人的文化创造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营养,使原文化产品增加新的价值,表现出明显的传承特性,使人类文化自身衍生出独特的历史继承性。

二、档案工作与文化建设互促发展

1. 档案机构担负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

档案馆的基本性质是文化机构,《档案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类档案馆, 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积累和保存的历史文化典籍,对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现代档案馆是独立的开放的社会文化机构,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档案,并向社会各界提供正听、纠误、资政、育人的利用服务,为文学创作提供基础与依据,成为弘扬与传播文化的重要基地。可见,档案机构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门,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 档案机构是文化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建设的成果必然作用于个人、组织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能够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档案机构的社会活动更加反映出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建设一方面加大了对档案信息的获取需求,为档案工作的发展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提高了档案机构中人员、技术等要素的水平,使档案—人员—环境协调而均衡,档案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成为文化建设的受益对象。

三、突出档案文化属性,推动事业发展

虽然档案馆的“文化事业机构”性质在《档案法》中早已明确,但现实中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档案馆的文化功能还没有得到全面发挥,档案馆也被置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之外。新的发展机遇下,进一步明确档案机构的文化职能,无论是对社会公众还是档案机构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当档案机构主体对这种职能有了深刻的认同、内化为整个组织的隐性力量时,它才能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自觉做到从文化视角开展工作,成为文化建设的有效组织者与实施者。

1. 从民间吸取特色文化不断丰富档案文化资源。

打破传统观念中档案部门是政府资政“内阁”的“官本位”思想,档案工作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生活。民间文化凝聚着民族精神的魂和根,是民族个性和情感传衍的载体和支柱,不同地理区域、历史过程中的民间文化都是独具特色的,是群众中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收集、抢救、保护这些文化财富是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档案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广征博采、兼收并蓄、去伪存真,建设积淀丰厚、特色鲜明的馆藏档案资源体系是增强档案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

2. 畅通服务平台,丰富宣传手段,弘扬档案文化。

以网络数字服务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平台,推进档案网站建设。通过远程服务、在线服务、共享服务等技术使公众利用档案信息更加便捷。通过网上展览、网上纪念馆、网上史料公布等形式,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宣传档案价值。积极与社会大众媒体合作,通过电视、广播、出版物等平台,利用档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探寻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学习志士仁人的高尚情操,从而打造公众认同的档案精品、品牌栏目,彰显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档案事业发展营造文化氛围。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工作队伍是档案事业长足发展的根本保障。微观上, 培养人才,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素质是当务之急;宏观上, 有效地配置人才, 注意人才的结构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档案人员的效能,建设一支管理型、技术型、服务型、研究型相结合的创新团队是把档案事业做大做强的有力保障。通过微观培育, 宏观配置, 逐步建立一支与新时期文化发展、文化服务相适应的干部队伍, 努力构建新型的档案馆工作系统, 为档案馆文化功能的发挥提供有效的主体[1]25。把档案馆布置成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专业特征和审美情趣为一体的文化场所,使档案馆的内容与形式,内在与外在统一起来。职能上,做展览、强编研、搞宣传、创经典,全面营造档案事业发展的文化氛围。

4. 立足基础、融入中心,以作为取得地位。

档案工作是信息服务型行业,属于基础性工作,虽然在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它不是中心,但基础和中心不是截然分开的,中心立于基础之上。在文化强国的战略中,档案工作要立足“基础”,积极而主动地融入“中心”,要反对狭隘、局限的陈旧思想,以“建设大资源、构筑大平台、开展大合作、提供大服务、营造大影响”的“大档案”观念部署工作,以文化建设这一开阔的视角直接切入档案中心工作。

社会的发展已经将档案事业带到了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档案事业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档案事业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信息技术进步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清除了障碍。笔者认为,地位取决于作为。档案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地位”不是仅凭写入某项法律法规的条文中就可以赋予的,也不是靠某领导具有较好的档案意识即可给予的,有此固然便于工作,但最终取得社会公众及其他行业的认同,还是依靠档案部门自身“作为”。要使档案工作成为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事业,要使档案部门成为学者科研、作者编研的重要场所,要使档案馆成为公众了解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文化休闲中心,成为展示知识魅力、仁人志士高尚情操的“第二课堂”,为繁荣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发挥档案机构的文化职能,实施“一观二化三体”

“一观二化三体”即在科学的档案文化观指导下,以档案信息化、档案数字化工作为重点,推进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所谓“一观”即档案文化观,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档案机构的文化职能,利用编制事业,管理产业的优势,根据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打造档案文化精品,提升档案文化品位,营造档案文化氛围,彰显档案文化力。所谓“二化”即档案信息化、档案数字化,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档案数字形式存储,网络形式互连,实现档案工作以实体为重心向信息为重心的转变,赋予档案馆文化服务的高效率。所谓“三体”即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首先,档案资源的开发无论是信息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剩余,开发档案文化资源是档案工作文化建设的基础;其次,档案利用是档案文化建设的目的,档案利用以文化服务为重点,以网络、电视、广播、出版物以及手机为媒介,让公众随时可以和需要的文献资料近距离接触,寻根怀古、探寻历史;最后,档案工作的新发展,使档案安全面对新的考验,信息污染、计算机病毒、信息侵权等问题依然困扰着档案部门,随着档案部门接待人数的增加,保证档案实体尤其是珍贵档案的安全更为关键,要牢筑档案安全的防线,保障档案事业安全发展。

摘要:新的形势下, 档案部门应该抢抓机遇, 扩大发展, 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文化属性, 突出文化职能, 在“文化强国”战略中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文化建设,档案文化,档案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学强, 李淑润.发挥档案馆在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档案学研究, 2006 (2) .

[2]翟玉霞.以档案文化建设为推手实践档案强国战略[N].中国档案报, 2012-8-17.

[3]柯平, 高洁.信息管理概论[J].科学出版社.

文化安全视阈 篇8

一、 教师合作文化与教师成长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从总体上来说, 以往对教师文化的研究注重的是教师文化的内容, 如教师的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 以及良好的、共同的教师文化内容对教师专业化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与价值。随着教师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化, 学校组织内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开始被研究者所重视。教师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相互合作有助于教师的成长, 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对教师文化形式的研究日益被大家所关注, 其中加拿大教育家、社会学家哈格里夫斯 (Hargreaves, A.) 有关教师文化形式的研究最具有价值和代表性。哈格里夫斯从教师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合作问题。他将教师文化的“形式”区分为个人主义、派别主义、合作文化 ( collaborative culture) 和人为的同事关系 ( contrived collegiality) 四种[1] 。

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哈格里夫斯将教师合作文化分为自然合作文化和人为合作文化两种。自然合作文化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 它具有自发性、自愿性、发展取向性、超越时空和不可预测等特性。人为合作文化是指通过一系列正规的特定的程序来制定教师合作计划、增加教师间相互研讨的机会, 其特征表现为行政控制性、强迫性、实施取向性、特定的时空、可预测性等, 用哈格里夫斯的话说, 这是一种接受性文化。高校教师合作文化是合理地吸纳了自然合作文化和人为合作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教师合作文化, 它既体现出教师的自发、自愿、自主、超越时空等特性, 又不排除合理的控制、计划安排, 是在充分尊重教师自愿、自主的前提下, 结合相应的制度规约, 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集开放性、规范性与共享性于一体的行为和关系方式。简单地说, 高校教师合作文化是在教师自愿合作与自觉合作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合作文化。

作为学校组织中主体成员的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受到学校内外环境的共同影响。学校中教师的个体行为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特征与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 也就是说, 教师群体中各成员的行为是由其所处的学校环境与其个性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校文化是教师在认识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 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一种好的学校组织文化, 能够培育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激发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高校的学科已经进入了互相交叉、渗透和融合阶段, 传统的具有浓重个体化劳动特征和分化主义文化倾向的教师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 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客观上也要求来自不同校际、不同学科专业的和具有不同教学实践知识的教师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教师合作已步入高校学科专业之间和校际之间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殿堂。“强调教师合作背后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背景就是合作与同事关系有助于教师成长这一观念。”[2]

二、教师合作与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合作主要是教师间的一种人际互动方式或关系形态, 是被作为谋求教师成长和学校教育改善的一种手段或策略。教师间的互动从内容上说, 一般包括“专业互动”和“社会—情感互动”。二者在教师合作中的关系是“专业互动”为“社会—情感互动”确定方向和边界, “社会—情感互动”为“专业互动”提供基础。教师合作从形式上说, 主要包括自然合作形式和人为合作形式。自然合作形式最主要的特征是教师合作的自发性。但由于高校教师在学科、学术领域和层次上的差异, 完全建立以自发性为基础上的教师合作, 缺乏应有的组织引领, 将难以深入、持久, 甚至难以维系;人为合作形式具有组织干预、人为引导、制度规约的特征, 但它无视教师的自主权, 教师在合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灵活性。教育教学实践表明, 只有将自然合作形式与人为合作形式有机结合, 在教师之间“专业互动”的同时, 兼顾“社会—情感互动”, 促进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合作。

教学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也是教师之间实现互动和开展合作的主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继“985工程”和“211工程”之后, 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 明确指出, 高校要“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 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3]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培养可持续发展教学队伍的重要举措, 高校通过创建教学团队, 以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 开发教学资源, 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为载体, 以组织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等形式, 实现教师之间的合作, 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师个人的成长与教师群体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学者乔恩·R·卡曾巴赫认为, 团队是指一定的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以任务为导向, 拥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并体现自治、民主、高效的原则, 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积极协作、以追求集体的成功[4] 。高校由于受其学科的分化与交融、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交错、教学评价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 教学团队的建设有其自身的发展要求和特殊性。

1.倡导合作文化, 营造合作氛围。

经济学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 影响装水量除了“短板决定原则”之外, 还有两个更加重要的原则:木桶的装水量还取决于板与板之间结合的紧密度, 若缝隙大也会漏水, 照样装不满, 甚至全部漏光, 这就是“缝隙决定原则”;装水量还取决于板子上是否有孔或眼, 若有人在板子上打孔凿眼, 同样会漏水, 也有可能漏光, 这就是“孔决定原则”。板间的缝隙就相当于教师合作的紧密程度和默契程度, 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师合作文化生态环境, “孔”和“眼”则反映了一所学校教师群体的凝聚力。不管是“缝隙决定原则”, 还是“孔决定原则”, 从组织行为学来讲, 都有别于“短板决定原则”, 是一个组织文化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积极培育教师合作文化生态环境。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是基于教师群体的合作与发展的。高校要创建和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 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倡导教师合作文化, 转变教师工作观念, 强化教师合作意识, 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鼓励和支持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努力营造浓重的合作氛围。

2.建立和完善教学团队带头人选拔和培养机制。

如威斯勒所说, 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 领袖人物的作用非常明显[5] 。高校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可以说是学校某一学科的旗帜, 是某一学术研究领域的先行者、向导与指挥者。在教学团队创建过程中, 团队带头人的个人感召力、影响力和创造力会对团队文化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甚至影响整个教学团队的文化风格与发展趋向, 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学团队的成功与否。因此, 高校在组建教学团队伊始, 首要任务就是选拔教学团队带头人, 建立和完善团队带头人培养机制。作为带头人, 不仅要做到学术能力和领导能力的高度统一, 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个人威望和人格魅力;不仅要在团队内部有影响力, 而且对教学团队以外的更大范围内也应有相当的影响力与活动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教学团队顺利开展工作。

3.实施组织引领, 促进教师合作。

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 有时候不是自然而然地自发形成的, 它需要学校通过相应的组织来加以引导和管理, 以不断增强教师合作的意识, 掌握合作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养成合作的规范, 并逐步从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机制走向自下而上的教师自主、自律的合作行为。高校要以学科组、课程组、教改组、项目组、课题组等组织形式, 采用人为引导和自愿自觉相结合的方式, 创建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教学团队, 引领教师合作;同时要精心创设教学团队合作情境, 以共同愿景、目标导向、资源共享、奖励互赖为依托, 优化合作过程, 使教师在教学团队中共享信息, 分担责任, 建设性地解决分歧, 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以保证教师合作文化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有现实意义;要通过改变现行的以教师个体为评价对象的模式, 建立以教学团队为单位的捆绑式评价制度, 强化团队意识, 优化团队结构, 培育团队精神, 促进教师合作。

4.克服泛行政化管理倾向, 确保教学团队的学术自主权。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不平衡在我国高校各级组织建设中是较为突出的一个现象, 通常情况下行政权力常常大于学术权力。作为学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室, 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泛行政化倾向, 导致了小环境内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二元化。高校教师往往拥有各自的研究领域, 专业性非常强, 他们对个人的研究应该拥有自主管理的权力。高校在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中, 要克服泛行政化管理倾向, 赋予教学团队学术自主权, 实现教学领域的学术权力回归。高校的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者, 要进行角色转换, 要从发号施令者转换成为教学团队的指导者、服务者和支持者。

5.推行发展性教师评价, 建立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又会阻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高校要改变目前实行的影响教师长远发展的结果性评价模式和竞争性评价机制, 构建能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它淡化传统评价的甄别、选拔与奖惩的功能, 进而关注教师的需要, 突出评价的诊断、激励与调控的功能, 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进步和发展, 实现教师自身的价值[6] 。只有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才能消除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 才能使教师真实地表现自己, 主动地接纳别人, 积极地帮助他人, 实现教师间的真诚合作, 才能建立教学团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启动的“质量工程”的一项主要内容。高校在创建和打造教学团队过程中, 要积极培育教师合作文化生态环境, 建立和完善教师合作机制, 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关键词:高校,合作文化,教师成长,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Hargreaves, A.Cultures of Teaching:A Focus forChanges[A].Hargreaves, A.&Fullan, M.G. (eds.) 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C].Cassell, 1992.

[2]Harris, D.L.&Anthony, H.M.Collegiality and its Role in Teach-er Development:Perspectives fromVeteran and Novice Teachers[J].Teacher Development, Vol.5, No.3, 2001.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2007〕1号) [Z].

[4][美]斯蒂芬.P.罗宾斯 (郑晓明, 等译) .组织行为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美]克拉克.威斯勒 (钱岗南, 等译) .人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258.

文化视阈下的音乐教育改革 篇9

一、将民族音乐与音乐教学相结合

在整个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都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 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要遵循教材来开展教学, 同时应当以人为本, 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任务的编排, 真正将民族的音乐连同音乐教学相结合。除此之外, 还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能满足学生现阶段的音乐知识的需求, 更需要充分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 并将这些元素充分融入音乐教学过程中, 以此来弘扬民族精神, 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一) 教材的编排

在音乐教学中, 教材的设置是极为重要的, 同样, 如果教师意图将民族音乐融入现今的音乐教育, 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有意识的编排, 并且在现今的教材中应当注重其创新性, 在现在的教材中, 应当有计划地加入相关的民歌以及曲艺之类的传统音乐形式, 同时应当注重教学当地的民族音乐, 将其融入其中, 以此来更好地传播我国的民族音乐。

(二) 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重视起专业素质的培养, 教师自身对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学习。而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开放, 我国的音乐教师也大多接受了国外音乐的陶冶, 带来了更多的国外音乐的教学理论以及方法, 因此, 教师应当重视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的融合。为此, 教师应当积极融入生活, 发掘民间音乐, 不断鼓励学生感知民间音乐, 让学生在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好。

二、音乐教育改革

文化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源泉, 同样,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文化就相当于没有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全球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保留本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同样应当不断吸收其他外来文明, 以此来不断地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 不断拓宽视野, 增强民族自信心, 让学生在音乐中感知文化, 最终有效提升音乐教育质量。

在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中, 面临着多次改革进步, 同样, 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 要进行一定的教学管理, 而所谓的教学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有意识地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进行相关的管理, 其目的在于能更好地保障音乐教学的推进。

首先, 在现阶段的教学目标的管理问题上, 应当明确进行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更好地加强民族音乐自信, 真正实现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其次, 在对教师管理的过程中, 应当不断鼓励教师收集民间音乐, 不断丰富教师在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 同时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不断参与到民间音乐的收集中,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知民间音乐, 感受中国千年以来的民族音乐沉淀, 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在现阶段的音乐教育过程中, 大多数学生仍然认为西方音乐比中国民族音乐更好, 这样不利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发扬, 因此, 应当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播民族音乐, 让学生意识到民族音乐的优点, 从而真正热爱民族音乐, 增加民族自信心。

综上所述, 随着文化与教育的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 应当不断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 将民族音乐融入音乐日常教学中, 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而作为教师, 应当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 全面强化自身的音乐素养, 丰富音乐知识, 更好地增强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孙作东.民族文化视阈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 :265-266.

和文化视阈下的书法结构解析 篇10

[关键词]和文化;书法结构;和谐

[中图分类号]1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1-0045-04

中国书法领域里的和文化内涵有多重意义,当我们从和文化视角审视书法结构时,不仅是转换了_一个新颖的角度,而且能得到对书法结构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书法理论史上,字体结构研究是无法回避的,像隋僧智果的《心成颂》、相传唐欧阳询的《结构三十六法》、明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黄自元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等,都讲书法结构。遗憾的是,多数书家对书法结构内涵的阐释不足。明赵宦光《寒山帚谈》中讲:“结构名义,不可不分。负抱联络者,结也;疏密纵衡者,构也。学书从用笔来,先得结法;从措意来,先得构法。构为筋骨,结为节奏。有结无构,字则不立;有构无结,字则不圆。”他将“结”和“构”分开解析,颇有见地。在书法艺术中,人们常常将结构与章法对举。这种情况下的结构针对单字,可解释为汉字笔画组合的间架结构;章法却是就篇而言,是点画行款的和谐统一。也有人从书法的“黑白”艺术特质切入,认为书法结构就是“布白结构”。从书法结构的形成过程看,可以说书法结构是由笔端的运动形成的黑白结构,而笔端运动千变万化,结构必然包涵着多种因素。一般意义上讲,结构是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因此,我们应从书法艺术的整体意义上理解书法结构,它涉及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包括间架构成、笔法、墨法、个性风格、情感体验等。下面我们将在和文化视阈下'从以上五个方面阐述书法结构中书法各元素的和谐统一。

一、结构与笔法的统一

笔法主要指“利用传统书写工具毛笔的能屈能伸,刚柔相济的性能与书写者肘、腕、指力的巧妙配合,使汉字笔画由呆板的静态符号,变为活动的艺术形象”。笔法可分为执笔和运笔两个部分,执笔与运笔在书写中的运动状态就是笔法。晋王羲之《用笔赋》、唐欧阳询《用笔论》、唐虞世南《笔髓论》、唐张怀瑾《玉堂禁经》等,无不讲笔法。“凡学书者,先学执笔”。执笔法在书论史上有单钩法、双钩法、龙睛法、凤眼法、撮管法、回腕法、拨镫法等,对它们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但都有相对统一的观点。比如拨镫法,自唐代以后历经众多书家的阐释后,“撅”、“押”、“勾”、“揭”、“抵”成为其最基本的要领。执笔有高有低,晋卫夫人《笔阵图》,元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清梁(山+献)《评书帖》等皆有阐述,如《衍极并注》讲:“寸以内,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掌指,法之常也;肘腕,法之变也。魏、晋间帖,掌指字也。”

与执笔法相比较,运笔法更加丰富多样,变化多端。运笔时需要手指、手腕、手臂乃至全身的力量配合,根据书写条件采用枕腕、悬腕、悬肘等用笔方式,时轻时重,时急时缓,时俯时仰。明解缙在《春雨杂述》中讲到:“若夫用笔,毫厘锋颖之间,顿挫之,郁屈之,周而折之,抑而扬之,藏而出之,垂而缩之,往而复之,逆而顺之,下而上之,袭而掩之,盘旋之,踊跃之……鼓之舞之使之奇。”从人体机能看,执笔法影响甚至制约着运笔法。据考证,苏轼以单钩法执笔,为了方便在平铺的纸面上书写,执笔较低。书写时,笔锋容易扑倒,便于指运,却不利于腕运,加之他喜欢使用“几如糊”的墨,形成了其书法墨迹的特点。正如徐文平分析的那样:“由斜管单钩、偏于一端,有时腕着而笔卧,难以做到八面周全,以致有锋不正的感觉,并出现‘左秀右枯现象。”

上文讲到,书法结构是由笔端的运动形成的,这就决定了结构与笔法的内在联系。它们的联系是以墨迹为媒介,随着笔法变化,墨迹自然表现出不同形态,最终形成多彩多姿的结构。如颜真卿的《祭侄子稿》,以中锋为主,用篆籀之法,行笔圆转,与其结构点画外拓、宽绰疏朗相统一。

在书论史上,曾经有笔法和结构之争。一般认为此争论肇始于赵孟頫,因为他讲过“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构亦需用功”的话。这一表述在后世流传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尊前抑后”的倾向,但也有许多书家强调笔法与结构地位相同。邱红峰从“赵论”的背景切入,阐释了“结构统帅点画和用笔的变化,用笔服务和服从于结构造型的需要”,甚为恰当。其实赵孟烦的书法精品,比如《妙严寺记》、《胆巴碑》,结构工巧让人惊叹。离开笔法谈结构,或者离开结构谈笔法,都不合适。结构与笔法不应割裂开来,应视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共时于书法艺术之中,没有先后、主次之分。需要指出的是,在书法学习初期阶段,我们常常将它们分拆开来,单独练习各种笔法和结构,这只是练习书法的一个捷径而已。

二、结构与墨法的统一

书法结构与墨法的关系是以“墨迹”为媒介的,不同的墨法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墨迹,终将改变书法的“黑白”结构。这实际上也是“结构与笔法统一”的延伸,因为墨法与笔法是无法分离的,墨法是在笔法运用中才能得以形成的。关于墨法,唐欧阳询《八诀》、唐孙过庭《书谱》、宋姜夔《续书谱》、明陈绎曾《翰林要诀》、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等都讲过。如姜夔讲:“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

在我国传统书法中,按照墨的质地的不同,常见的有松烟墨、油烟墨和油松墨,现在常用的墨是已经制好的墨汁。墨法首先要掌握各种墨的质地,在调制墨的过程中,常常加—定的水,增加墨的表现力,“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有若自然”。不仅如此,还应掌握墨的浓淡、枯饱、润燥等特眭。通常情况下,浓墨厚重,适合表现沉稳的结构和雄健的气势;淡墨轻盈,适合表现淡雅空灵的结构。当然,结构沉稳并不影响结构飞动,淡雅空灵也能流于轻浮无根。枯墨常与渴笔配合使用,易于形成“万岁枯藤”的笔画;饱墨用墨较多,笔画饱满健壮。润墨因渗透纸背快而透,笔画有圆润温和之妙;燥墨因时而用,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奇趣。无论浓墨淡墨、枯墨饱墨、润墨燥墨,均以追求笔画的美学效果为佳,太过则会走向反面,比如浓到滞笔、淡而无力,太枯伤神、过饱无骨等。

三、结构与书体风格的统一

书法艺术经过漫长的演变,书体风格丰富多彩,北朝王情《古今文字总目》中列有36种书体,唐韦续《五十六种并序》中列有56种书体。从书法发展史看,书体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从各个时代的特征看,书体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再到当今,种类繁多;从单幅书法作品的个性风格看,每幅作品的书体风格都是唯一的。结构与书体风格的统一,即每种书体都呈现出特有的结构。

在我国书论史上,晋成公绥《隶书体》、梁袁昂《古今书评》、唐欧阳询《结构三十六法》、唐虞世南《笔髓论》、唐张怀瓘《书断》等,或对书体类型风格,或对时代风格,或对书家个性风格作了解析。比如成公绥讲隶书:“彪焕碌硌,形体抑扬,芬葩连属,分间罗行。烂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或轻拂徐振,缓按急挑,挽横引纵,左牵右绕,长波郁拂,微势缥缈。”相传欧阳询将汉字楷书的结字方法总结成36法,概括楷书结构的基本规律,内容包括排叠、避就、顶戴、穿插、向背等。明项穆《书法雅言》谈真书与草书的区别:“真以方正为体,圆奇为用。草以圆奇为体,方正为用;真则端楷为本,作者不易速工;草则简纵居多,见者亦难便晓。”隶书有隶书的结构特征,真书有真书的结构特征,以此类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在我国书法史上的不同阶段,书体风格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王岳川的《书法文化精神》分析了各个时代的书法风貌:秦代书法尚气,魏晋南北朝书法尚韵,隋唐书法尚法,宋元书法尚意,明清书论尚趣等。比如隋唐书法,尤其是隋唐时代的楷书,讲究法度,不仅臻熟,而且森严,像颜楷、欧楷等。这些时代特征也表现出相应的结构特征。在讲究法度的唐楷中,点画通常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和情态组合在一起,而在尚韵的晋代书法中,点画构成以风流韵味为上。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气、韵、法、意、趣,因为与时代气息相关,赋予了特别意义。如果从普通意义上讲,它们都是书法追求的审美高度,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书法,均要具有这五个方面的特质才佳,即所谓“五味相承”。

至于书法的个性风格,则需结构表征表现出来。比如钟繇《宣示表》讲“结构宽博,通观全篇,如众星之列河汉”;王羲之《黄庭经》讲“雍容和穆而法度完备,稳重端庄而自然秀美”;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讲“虚和简净,宽绰灵秀,行笔流畅放逸,尤其是捺,常以悠长的笔态来增加其姿致之美”。再比如我们常说的“颜筋柳骨”,虞世南书法的雍容不迫,欧阳询书法的以“险”取胜,如此等等。这些个性风格需要通过相应的结构特征表现出来,而结构总是个性化的。

在现实中,不少书家专攻一种书体,对此体的结构运用自如,却不善他体,正是因为不同书体有着不同的结构特点。不过,书体不同却也可同归书道。如宋赵构《翰墨志》所讲:“士人作字,有真、行、草、隶、篆五体。往往篆、隶各成一家,真、行、草自成一家者……若通其变,则五者皆在笔端,了无阂塞,惟在得其道而已。”

四、结构与情感体验的统一

无论是在书法创作活动中,还是在书法欣赏活动中,我们的心灵往往有一种触动,这就是伴随着书法活动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或者专注于书法的形式美,或者专注于书法的内容美。当我们的情感体验来自于书法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时,便会为书法艺术的神妙而惊叹。

古人常以物象比喻书法,其实也是一种情感体验,并将这种情感体验意象化。比如索靖讲草书势:“盖草书之为状也,宛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类婀娜以赢赢,歙奋而桓桓……或若登高望其类,或若既往而中顾,或若倜傥而不群,或若自检于常度。”这里讲的是草书的“势”,也是由笔画特点促成的草书结构特点。在书法活动中,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明解缙日:“喜而舒之,如见佳丽,如远行客过故乡,发其恰;怒而夺激之,如抚剑戟,操戈矛,介万骑而驰之也,发其壮。哀而思也,低回戚促,登高吊古,慨然叹息之声;乐而融之,而梦华胥之游,听钧天之乐,与其箪瓢陋巷之乐之意也。”这样的情感体验既体现在行笔过程中,也体现在结构特征上,因为结构与行笔紧密相连。比如隶书结构:“或若虬龙盘游,蜿蜒轩翥,鸾凤翱翔,矫翼欲去;或若鸷鸟将击,并体抑怒,良马腾骧,奔放向路。仰而望之,郁若霄雾朝升,游烟连云;俯而察之,漂若清风厉水,漪澜成文。”

我国书法史上公认的三大奇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子稿》和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卷》,无论是书法内容,还是书法形式,均表露出独特的情感体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描绘了东晋士人的魏晋风流情态,其书法结构清新俊逸;颜真卿的《祭侄子稿》记载了自己与侄子的深厚情感和沉痛之情,书法结构随着情感的起伏而变化;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卷》抒写了他在黄州生活的艰朴生活与人生窘境,书法结构沉厚、飘洒,与其坚韧、通脱的人生品格相通。我们在学习研究他们的书法作品时,仅从点画的技法,难以得其精神。不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即使已经掌握了其笔画技法,也很难掌握其神。

五、各种因素和谐统一。凸显结构张力

书法艺术包涵了多种元素,各种元素的和谐统一是书法和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书法各元素的和谐统一中可以强化结构张力。

艺术讲究张力,没有张力,艺术就会变得平淡无奇,或者说没有张力也就没有艺术。在书法艺术中没有张力的笔画是无力的,达不到书法艺术在墨迹上的质的要求;没有张力的结构,只能看做是文字书写的堆积,无法形成书法艺术。

唐孙过庭《书谱》中有这样一段话:“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学之时,求“平正”指在规范中掌握字的重心,“平正”就是要站得稳。“四平八稳”是“平正”的外在形态之一,是实用规范字体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特征,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刷字体。“险绝”是对实用规范字体的极度夸张,在于追求书法的张力结构。但是“险绝”不能没有限度,不能失去重心,这就要由“险绝”复归“平正”。乍一看,这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其实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此时的“平正”要在“险绝”之中获取。孙过庭讲的是学书过程,但在“平正”和“险绝”的辩证关系中体现出了书法张力结构的特点。

要做到书法结构呈现出张力,应当调动书法的所有元素。使书法结构富有张力的比较容易的办法,是合理地利用书法活动中异质因素的辩证统一,比如虚实、隐显、粗细、长短、高低、曲直、方圆、正欹、向背等关系,主次、偃仰、疏密等关系,浓淡、润燥、干湿等关系,拙巧、迟速、提按、轻重、逆顺、藏露、收放、疾涩、刚柔等关系。在具体运用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仅是对比关系就有伸缩、疏密、粗细、曲直对比等,还可以细分,比如疏密对比,又有左密右疏、左疏右密、上密下疏、上疏下密等。

此外,书法中的题款、印章、装帧等也有助于凸显结构张力。题款有上款和下款。从书法结构上看,相对于正文,题款自由、洒脱些,可以补充正文结构的气韵。印章分为引首章、腰章、名章等。除名章一般呈方形外,其他印章的形状可以是随形章,形式多样。加之印章采用的是朱红颜料,在黑白之中,以一种醒目的视觉形象,发挥着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书法中必须有名章,根据书法尺幅的大小,可以盖—方或两方名章;有时需要有引首章或腰章与名章呼应,达到结构上的视觉平衡;有时也需要用随形闲章,调节结构上的不足。再说书法装帧,它通过改变书法天、地及两侧的空间关系,完善书法结构。灵活、恰当的题款、印章、装帧,统一于书法艺术整体之中,以其特别的方式补充、加强书法的结构张力。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谈论书法结构时,应将结构与笔法、墨法、书体风格、情感体验等方面结合起来,并在书法各元素的和谐统一中强化结构张力。

[参考文献]

[1]邵吉志.中国书法艺术的和文化内涵刍议[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4—39

[2]毛万宝,黄君.中国古代书论类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172

[3]欧阳中石.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5]徐文平,从笔法角度看苏、黄、米书法之不同[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2):57

[6]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179

[7]邱红峰,对“用笔”和“结构”关系的再认识[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3):42—44

[8]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邱志文.以彼之道,还治其身一书法结构变形研究之一:类比迁移法[J].书法赏评,2011(1):39—43

上一篇:高校海外学生下一篇:不慌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