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阅读刍议

2024-08-20

小学课外阅读刍议(精选十篇)

小学课外阅读刍议 篇1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少年儿童时期, 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 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 就能点燃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在这个阶段, 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 引导学生去阅读,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 老师应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为教学的重点。以兴趣为起点, 孩子便有一个快乐的阅读过程。这是小学教学的根本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应有意识地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譬如说, 在学习《幸福是什么》这一课时。可在课前留下一些问题, 如:看完文章后, 你认为什么是幸福?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心理去读文章, 有目的性地对文章进行阅读。在同学完全理解课文后, 学生可以表演故事情景。一个学生扮演仙女, 三个学生扮演故事中的孩子。表演后让他们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开始活跃课堂, 然后也和学生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看法, 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 这样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最成功的课堂。

文字枯燥无味的误区, 特别是对于刚刚接触文学的小学生, 逐渐增多的阅读量, 学生难免会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 应该采取一些方式, 以保持或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现在学校的教学设备已经渐渐齐全, 多媒体已经普及到每个学校, 一些乡村小学也配备了多媒体, 而多媒体也成了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 我们要好好利用。在读的教学上, 多媒体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工具。它能综合语音、文字、图像, 将抽象化为具体, 变动为静。使学生更易于接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

二、加强引导

在提倡素质教育之前, 大多数的师生课堂都是以老师为主导。而在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 应该将主导地位还给学生。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古语有云, “授之以鱼, 仅供一时之需;授之以渔则受用终身”。所以引导学生去阅读是小学老师最主要的任务。让学生由引导阅读过度到自主阅读, 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 介绍历史人物等方式去引导学生读书, 如给学生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学生会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自然会想阅读相关的其他故事, 这时就可以推荐他们去阅读《水浒传》。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的不同, 介绍给学生看的书的种类也不尽相同, 男生或许比较喜欢历史文学或者地理知识类的书籍, 而女生则更喜欢看故事类型的书籍。所以对于不同学生, 要推荐不同类型的书籍。

对于引导学生阅读, 老师应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爱阅读, 常阅读的形象。同时, 在阅读方面。老师可以多多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这样不仅激励学生去阅读, 还督促学生去阅读, 让他们明白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做的工作, 也是每天都必须要做的工作。

三、勤于积累, 善于表达

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有意义的东西, 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知识。课文阅读是学生积累和吸取营养的主要方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到的知识在于积累。每个人都能在阅读中获取不同的知识, 也会有自己独到的阅读心得。

在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但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只有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才能吸收文化, 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形成文化的积淀, 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

养成一个记阅读笔记的习惯, 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 写阅读心得也对语文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它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写作水平。所以, 写阅读笔记是学习的好帮手。老师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 记下书中的优美词句, 或者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并且不定期检查同学的阅读笔记。老师能从学生的阅读笔记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这样有助于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在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时, 要求明确写出阅读笔记的目的是积累知识, 并不是一种学习任务, 不能让学生以为阅读是为了完成阅读笔记。只有把阅读笔记当成提高自己的工具, 才能使自己真正的得到提高。

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可以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 嘉奖对故事讲得精彩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参加阅读大赛, 对获奖的学生颁发奖品, 以资鼓励。以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去阅读。

阅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阅读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个人素养。一个善于阅读的人, 内心一定不会孤单, 因为他已经拥有了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阅读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程所以对于小学的阅读教学, 应以培养兴趣为主, 让学生把阅读养成一种习惯, 融入生活, 并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摘要:信息科技高速发展, 各种通讯设备也随之应运而生。即便电子设备日益强大, 文字书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而如今的社会又是一个信息传递迅速的社会, 我们时刻在接收不同的讯息。接收讯息传达的方式有语音接收和文字接收等。而目前, 接收讯息的方式主要是文字接收。而阅读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接收信息。阅读使人进步, 使人睿智, 使人终身受益。所以, 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

小学课外阅读总结 篇2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兴趣,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而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也因缺乏资金,图书室藏书有限,况且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又得不到保证,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很多学生课外阅读处于“自流”状态。许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我特地安排了每周五的下午最后两节课时间,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起来,通过这样的读书活动,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选择课外书籍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负责课外阅读的教师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阅读能力、兴趣爱好,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思想健康、语言生动、活泼规范的图书;同时,注意配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图书。同时在阅读中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切实远离那些低级趣味、庸俗的黄色刊。

三、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课标》要求: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根据文章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泛读法、浏览法,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

刍议小学生课外个性化阅读 篇3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个性化阅读;阅读指导

如今的图书市场良莠难辨,炒作、玄幻、污秽之作杂陈其间,儿童读了不但不能增长阅读才能,反而会增添许多坏毛病。即使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大多主题引领。因此,对于今天的儿童,读什么书其实是一个比读不读书更重要的问题。笔者粗浅地认为,儿童并不是缺少阅读,而是缺少“有主题的阅读”。

一、主题阅读

在笔者看来,有主题的阅读就是要在儿童成长中注入必需的精神元素。有主题的阅读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书籍要以“激昂向上,自信人生”为基调。或充满哲理,如“生活是一首哲理诗”主题;或“讴歌生命、和平,如”心灵上的小鸟,等等。二是以“真”为第一要义。真者美也,真的文章书籍一定能从某一方面拨动儿童的心弦,使文字同儿童情感、心灵对接,那种从内心里释放出的真的力量不是摇旗呐喊、声嘶力竭能相比的。在主题阅读中,一个主题实际上是一个通向人文思想的窗口,一个开拓学生精神视野的机会。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对每一个都要赋予明确的人文内涵,并注意让“主题阅读”的外延和儿童生活的外延相等。各个“主题”应该形成人文思想序列。

二、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什么作用呢?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李燕认为,亲子共读会使孩子从小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态度,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将使孩子受用终生,会给孩子将来的学习、社会适应、文化修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孩子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与看电视被动地接受信息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其次,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经常接触这种符号的孩子,其信息加工水平将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其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发展。现在不少孩子从小就习惯于依赖于具体的形象,形成视觉加工模式。

亲子共读时间里,孩子不仅会接触到语言文字、图像,同时还听到父母绘声绘色的讲述,听觉器官也被调动了,这将提升孩子对信息的整体加工水平。

亲子共读的几种读法:(1)提问阅读法,让孩子带着疑问来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2)角色扮演法,当孩子已经熟悉了书中的内容,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阅读故事书。这样的阅读不仅能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其注意力。(3)重复阅读法,有些材料的阅读可以让孩子多次阅读,能够达到背诵的程度。这样,家长翻开这些书时,读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然后让孩子看图“读”出相关的内容。这能让孩子有一种自我实现感。(4)想象阅读法,当家长给孩子读了某些故事或内容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将会如何发展。想象阅读法是培养孩子创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推荐阅读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在引导他们阅读经典时一定要讲究策略。首先要引导亲近儿童经典,像《木偶奇遇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小王子》等此类经典之作,语言生动活泼、情节动人曲折,且很有教育意义,值得学生阅读。教师要设法让每个孩子都能接触到这样的儿童经典,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又不降低阅读兴趣。

影视引领。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是一个很投机的办法。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名著被搬上银幕或荧屏了,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等,看电影电视对阅读兴趣很有帮助,如果能和热映中的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

故事导入。名人传记是要读的,但由于名人传记多是用概述性语言,缺乏生动性,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名人逸事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唤起他们阅读传记的兴趣。比如爱迪生“孵小鸡”、法布尔“卧马路”……教师通过小小的故事插曲,让这些名人变得亲切可感,當学生对所介绍的人物产生强烈的了解欲望时,教师有意设置悬念、相机推荐相关传记,学生的阅读兴热情自然会高涨。语文学科承担着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即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这一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要力图从语文做起,从语文课外阅读做起,改变学生精神世界贫乏荒芜的状况,倡导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对生命个体的关怀。

没有了个性化阅读,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记忆就无法传承;冷落了个性化阅读,就等于冷落了精彩的、灵动的、诗意的精神家园;剥夺了个性化阅读,就等于剥夺了我们的民族走入一个新的文明进程的权利;有了个性化阅读行为,个性化阅读将信手拈来,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将更加深入,没有隔阂,人的精神将更家丰富深厚。语文学科承担着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即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这一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要力图从语文做起,从语文课外个性化阅读做起,改变学生精神世界贫乏荒芜的状况,倡导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对生命个体的关怀。

(作者单位:贵州省大方县鸡场乡柏杨小学)

小学课外阅读刍议 篇4

一、激发兴趣, 促成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 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快乐地接受语文知识。

1. 巧用故事悬念, 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 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 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 个个精神抖擞, 双耳竖直,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 娓娓宣讲, 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认真垂听、情感跌宕起伏, 期待大白结局之际, 教师戛然收声, 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 后面的内容更精彩呢, 欲知后事, 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2. 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 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谈谈自己 (或组织学生讲) 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 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进行对比、教育, 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 对读书的渴望, 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愿望。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二、创设条件, 促进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 利用各种机会, 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1. 成立图书角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 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 并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2. 开展活动进行阅读

三、鼓励先进, 坚持阅读

小学课外阅读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让学生知道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3.通过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并能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设备:

设备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板书:课外阅读)你们还记得一些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吗?(课件出示)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让我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吧。二. 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课件出示)三. 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阅读方法(课件出示)

1、选读法

2、粗读法

3、精读法

4、摘读法

四、怎样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主要有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象想、评价型等几种。(课件出示)

五、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2部)(课件出示)

六、读书宣传小使者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读书的行列,请同学们说一句话倡导同学们多读书的口号吗? 七 总结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课件出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运用我们所学的阅读方法,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作业:

刍议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篇6

【关键词】学生;课外阅读;提高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呢?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 认真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实施主渠道在课外,虽然课外的管理和控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不去管理和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就有很大的随意性,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认真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课外阅读所提出的要求,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量、阅读活动、阅读评价等几方面制定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科学有序。尤其在阅读内容的选定上,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及年龄特点,注意“计划性”与“自主性”相结合,让学生在不同门类、不同体裁的讀物中选择感兴趣的书目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同时作好家长工作,改变观念。利用开家长会或家访的机会,向家长宣传看课外书的好处,建议家长为学生选购图书范围要广:如文学、自然科学、历史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图书,不要只局限于作文书。

2 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们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可贵的自觉性,并内化为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使学生始终保持阅读的激情。

2.1 拓宽阅读空间,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阅读拓展开来,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在教完书上的一些课文后,可以给学生介绍阅读相应的课外书。如:学完古诗后,推荐学生选读《唐诗三百首》、学完《伊索寓言》后,向他们推荐《伊索寓言集》、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读《安徒生童话》……让他们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2.2 巧设阅读契机,激发阅读兴趣

如: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很快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期待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渔夫和魔鬼》的故事,当我讲到渔夫打渔捞到一个胆形的黄铜瓶,瓶口中冒出了一股青烟,徐徐升到空中,渐渐弥漫开来,随后又聚集在一起最后变成了一个披头散发,青面獠牙,高大的身躯如同一座小山,杀气腾腾的魔鬼。他望着渔夫,用充满嘲弄的口气说:“你好阿,渔夫!谢谢你救了我。但是,我立刻就要杀死你。说吧,你选择怎么样的死法?”渔夫疑惑不解,委屈地大呼:“我从浩渺无垠的大海中把你打捞上来,又从胆瓶中把你释放出来,让你重见天日,而你竟然要杀死我!难道救了你反而是天大的罪过吗?”魔鬼狞笑着说:“你一定得死。不过,为了让你死的明白,你还是先听我讲讲我的故事,我保证你会死而无怨……”讲到这我嘎然而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我便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3 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交流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掌握阅读序文和目录的方法;掌握运用工具书、阅读参考资料及做读书卡片等阅读方法。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特别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边读书,边讨论,边交流,边实践。创造“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阅读氛围,达到交流性阅读的目的。“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指导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的年龄特点、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性情气质对之作出不同的解读。而这种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

4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活动,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除此以外,课外阅读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进行合作式的阅读。读书交流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性的活动。如“征诗歌”朗诵会、“安徒生童话”故事会;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来举行,以发挥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如: “校园童话节”、“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将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要常抓不懈,但又不能让学生觉得是一种负担,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基础和爱好,确定相应的目标和措施。让他们觉得是“我要读书”,而不是“老师要我读书”。 长此以往,使学生热爱阅读,并善于阅读!阅读也不再成为老师教学的难题,学生头疼的问题。

作者简介

石玉,中共党员,现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呼伦南路小学教师,2007年9月参加工作,主要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曾获区“十佳班主任”称号,区级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市级学科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作者单位

小学课外阅读刍议 篇7

一、积极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某一事物兴趣深厚, 必然就会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学习与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自觉性将大大提高。因此, 教师必须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良好氛围, 引领他们兴趣阅读。例如, 可以通过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名言警句, 并配置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相片, 营造富有浓浓书香的教学氛围。又如, 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自主构建“班级小图书馆”, 发动大家将自身近段时间接触到的一些好书目引入“班级小图书馆”中, 大家共享书目。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通过不断拓宽阅读空间的方式激发阅读兴趣。例如, 可以学完课文后, 对课文内容做适当的延伸, 介绍甚至极力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目。比如, 引领学生完成古诗课堂欣赏与教学后, 推荐《唐诗三百首》给学生阅读, 布置每位学生阅读其中的某一首, 然后适当时组织学生“串讲背诵”。再如, 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 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 涉及我国古代文学, 推荐学生对小学生版的“四大名著”进行阅 读 , 还可以通 过集体订 阅“儿童报 刊”或“科普 读物”, 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的诗歌、童谣等, 大大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汇报演出”活动

组织“汇报演出”、“个人秀”的活动, 驱使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 通过组织这些活动, 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的书目中, 摘取觉得最有回味、最有价值的内容, 通过配乐朗诵、表情朗读、形象表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展现, 展示自身对相关内容的独特理解, 从而促进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交流, 对相关内容进行阅读鉴赏。实践证明, 通过组织这些活动, 可以促使学生更积极自主地广泛涉猎, 不仅阅读认真程度大大提高, 而且阅读广度得到拓展, 让他们更自觉地接受优秀文化品质的熏陶, 提高人文素质, 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及综合素质与能力。

例如, 组织学生进行“马小跳来了”的“汇报演出”活动, 可以促使学生对“淘气包马小跳”相关内容广泛阅读, 促使学生对与“马小跳”相关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探究, 从而通过展现马小跳这个人物, 让每个学生对“马小跳”有不同的认知、感知和体验。学生通过“表演”, 同时配以“抢答”、“朗读”等活动, 对书中相关的人物、故事和做人道理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又比如, 引领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并组织“漫游三国城”的“个人秀”活动, 让学生自觉“认识三国”、“感受三国”、“体验三国”、“评说三国”、“演示三国”, 展示一幅幅精彩纷呈的“三国秀”, 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不仅有助于促使他们提高阅读能力, 而且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思维活跃度, 提高综合能力。

三、积极引入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激励是促使学生加速前进的推进器, 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良好的评价方案 , 积极激励学生产生自主阅读、自觉阅读的动机, 将有力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让他们由衷感到, 进行阅读是生活的必需, 是自己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认清课外这个学生成长的“第二训练场”, 采取各种激励措施, 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从而更有效地推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 可以引入“纵向评比”的方法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通过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学生阅读情况展示一览表”, 记录每位同学的阅读量, 通过“积分榜”的形式进行“纵向评比”, 假设某同学课外阅读了一篇文章, 则为其加1分, 累计5分后一颗红星, 而每5颗红星则可以换1面红旗, 每周进行一次小讲评, 每一个月组织一次中等讲评, 一个学期下来组织奖励性激励。如此, 将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将, 促使学生之间“暗自较劲”。“你追我赶”, 在“相互赶超”中提高阅读能力。

“蜜蜂要不断地采集花粉 , 才能不断酿出更加甜蜜的蜂蜜”。读书学习何尝不是如此, 只有不断广泛涉猎才能博采众长, 才能全面、科学、均衡地获得丰富的知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表明, 科学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必然延伸与拓展, 是课外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他们阅读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廖乐贵.关于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2013 (11) .

[2]杜才敏.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刍议[J].教学研究, 2013 (8) .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刍议 篇8

一、英语课外阅读的好处

首先,阅读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有些学生觉得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是单词太多,学了就忘。而在课外阅读材料中,有些常用的词复现率较高。对于这部分单词,学生就可以自然而轻松地习得。同时,词汇量的扩大也让听、说、读、写变得更轻松。

其次,阅读能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经常的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降低阅读时的困难。学生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哪怕是没有时间规律的课外阅读之后,在读阅读理解题的文章时“觉得没那么痛苦”了。

再次,阅读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外阅读能让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现在的高考题中,单选题的语境设置更具时代气息,而书面表达的话题也比较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气息。所以,知识面的扩大对解题也有好处。

最后,阅读能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一些趣味英语阅读对学生来说除了是学习之外还是一种娱乐、放松,能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思考和研究英语。

二、高中生如何选择阅读材料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应遵循文章由易到难的原则。

1. 文章长度:

由短到长。高一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大多是没有课外阅读习惯的。教师不妨指导他们由最短的小笑话、漫画或者如一些学习辅导报上的小资讯读起。这些笑话、资讯往往一分钟左右就能读完,有趣而且简单,并且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最初,“兴趣”恰恰是教师最应该注重的。

2. 文章内容:

由具体到抽象。内容具体的文章如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文、报刊上的连载小说等,容易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外阅读时的信心,从而使其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有了这个好习惯之后,再渐渐过渡到一些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种体裁的文章。

三、高中生如何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高中阶段学习任务较重,因此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不是很容易。有时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时间阅读。这里,我们把时间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作如下建议: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初期,教师不妨每天给出课内的一小部分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指定一些简短而有趣的文章让学生去阅读。一些英语学得好的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比较快,也可以利用这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一些阅读。学生的阅读习惯初步养成之后,教师就可以逐渐减少课内所用的阅读时间,指导学生利用课外的零碎的时间去阅读。根据这些时间的长短决定阅读文章的长度。

四、英语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1. 词汇的处理。

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或影响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词要借助工具书,查清词的意义、用法,必要的时候还要把这些词摘录下来。一些专有名词一般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时学生可以跳过去不管它们的意义。还有的词是可以根据上下文猜出其意义的。而猜词的能力也是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要培养的一个重要能力。

2. 长句、难句的处理。

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见到各种各样的句式。一个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做个有心人,留意、分析已学过的句式,同时思考、与同学讨论、分析不熟悉的句式。还可以把一些优美的句子摘录下来进行背诵,增强自己对英语的语感。

3. 文章大意的把握。

对文章大意的准确的把握,体现了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考试时对付阅读理解题目。要把握文章大意,就要注意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首尾段落和各段落的主题句。此外,一些学生还需要克服阅读时的一个类似强迫症的坏习惯,即遇到生词时,不管该词是否影响理解都要较长时间地停留、琢磨,以致于影响阅读速度,更不利于对文章大意的把握。

4. 阅读时应详略得当。

这里的详略得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不同的文章,阅读的详略程度应不同。对于很简单的、纯粹是为了娱乐、放松而读的文章或者偶尔碰到太难的文章就应该略读(即run through)以了解大意。对于难度适中、观点新颖或句式多样等的文章就要精读(即pore through)。另一方面是对于文章的不同部分,阅读的详略程度应不同。一篇文章,不需要从头至尾都仔细研究,有时也不能从头至尾都略读,这就靠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决定。

刍议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 篇9

关键词:英语,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联, 是使学生开发创新思维, 尽快掌握英语知识与能力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它能巩固、加深、扩大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能起到“以趣激情, 寓教于乐”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要经常组织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1 精心计划, 活动的内容要适合学生

英语课外活动应该与课堂教学紧紧相扣, 又不能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无味、简单的重复, 所以, 在组织安排英语课外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简单易行的活动, 在开展各种活动时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课外活动计划。课外活动计划的制定, 应以面向所有学生为前提, 因此, 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宜复杂, 活动项目要少而精, 要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和积极性。在进行活动前, 教师还应该做好充分准备, 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考虑全面。在平时活动中, 我一般是在开学初制定出课外活动计划, 每周利用星期五下午的一节课时间进行各种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 我把学业成绩好的学生与学困生进行分配再组合, 使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 有效地促进了课外活动的开展。

2 合理组织, 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

组织开展各种适合于学生语言水平和身心特点的课外活动, 可促使学生主动、健康、生动活地学习和发展,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兴趣。英语课外活动与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组织许多形式各一的活动, 在实际活动中, 我们要组织一些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的活动, 例如:英文写字比赛, 英语朗读比赛, 英文歌曲演唱比赛, 英语故事会, 英语演讲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又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且无须花费教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每年六月, 我校都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周, 在这一周里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其中有很多是英语方面的活动, 学生在这一周里, 体味地道的圣诞情趣, 感受浓浓的英语氛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兴趣和特长, 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

实践证明, 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学生时刻置身于浓浓的英语氛围之中, 从多层面、多角度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能力, 并逐步形成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习惯。

3 认真总结, 活动的情况要记录反思

通过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 能够培养学生和谐协作的精神以及他们的参与意识。课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它的主要特点是融娱乐性, 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因此, 切忌将课外活动搞成变相的英语辅导班, 补习班和提高班。为使英语课外活动能持久地开展起来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对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人员等要做到有计划, 有准备, 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

2)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 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4) 活动范围应面向全体学生, 使他们都能充分表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5) 及时展示课外活动成果,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6) 每次活动内容不宜过多, 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

7) 活动后要及时总结, 做到有始有终。

教师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做到有计划性, 不要放任自流, 切实注意有效性。同时, 不能把课外活动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继续, 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切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香港: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小学课外阅读刍议 篇10

一、当前, 我国多数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中的现状

由于英语教育工作属于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 现在, 小学课堂便已经开设了英语这门功课。关于英语教育的模式, 在中学和大学中已经基本上成熟, 但是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 却处于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和减负呼声下, 如何更好的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这一问题体现课外作业的设计方面,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现状。一方面, 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的课外作业的时候, 往往局限于教材和知识点上的内容, 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的时候, 不能够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多层次的作业设计。另一方面, 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的时候, 往往存在着忽视口语的现象, 多数课外作业是要求学生“写一写”“练一练”。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在课外作业的辅导方面, 许多英语辅导机构也相继成立, 辅导学生的课外作业。显然,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通过辅导机构, 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 通过通过这种方式, 很难从根本上发挥学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因为, 随着英语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要求教师在课外作业设计上, 更加的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 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的时候, 多以答案不一,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性的题目居多。这种在一定的主观思想上的辅导机构, 显然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中,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理念, 主要是以英语的语言为载体, 充分的体现了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即人文性、生活性和真实性。通过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做课外作业的过程中,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达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

三、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中,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1.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时候, 注重课外作业的趣味性,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外作业的趣味性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方面, 通过“找一找”形式的课外作业,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英语。随着英语的普及,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的英语, 而且随处可见。英文商标、英文歌曲、英文说明、英文广告等非常的多。此时教师可以安排小学生发现、搜集和摘抄周围的英语, 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英语量,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 学生搜集到的“on”“off”分别表示开和关, “push”和“pull”分别表示推和拉, “Danger”表示危险, “Bank ofChina”表示中国银行等。另一方面, 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时候, 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比较浓, 而且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趣味性浓的课外作业中, 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比如在学完了under、in和on这三个方位词以后, 可以设计课外作业为:画你的小卧室, 用学到的这三个方位进行空间位置的表述。

2.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时候, 注重课外作业的层次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 设计课外作业。通常来说, 课外作业分为三个级别, 即比较简单的巩固课堂知识的作业, 比如模仿录音等题目。然后是难度和要求稍高的作业, 比如同学间表演对话, 词语替换等题目。最后一类是侧重于运用、想象和理解的作业, 比如, 创编对话, 同时进行表演等。通过在学生的基础上, 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层次性, 优等生能够“吃得好”, 而中等生可以“吃得饱”, 相对困难的学生可以“吃得了”。层次性设计课外作业, 很好的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便于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能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此外, 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时候, 还应当注重课外作业的知识性和体验性的结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中, 通过在课外英语作业的设计中, 充分的重视英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个人体验的结合, 在学生个人体验的基础上, 合理的设计小学英语的课外作业,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多数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然后分析了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中,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最后就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中,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出了几点意见。通过研究, 作为教育的主体, 教师应当积极的研究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中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充分的展现主体地位, 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 达到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裴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一[J].学科教育.2012 (01) .

上一篇:室外装饰材料下一篇:无线电子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