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领域

2024-07-26

石化领域(精选五篇)

石化领域 篇1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会长王印海在会上表示, 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智能化建设、安全化管理都与电气技术密切相关, 石油和化工行业要推进品牌建设, 作为辅助行业的电气业也不能拖后腿, 要努力瞄准石化应用领域打造电气行业品牌。

全国石油和化工电气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明海说:“近几年, 我国电气设备工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目前国内已经有近百家电气设备商。国内电气行业的业务已由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 国外电气设备商在中国也持续发力。”

据山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家兴介绍, 作为传统的化工大省, 山东省的化肥、橡胶加工、石油化工及氯碱等多个行业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石油化工、盐化工和煤化工产业正加快延伸产业链条, 产品向高端化转变。他希望电气行业继续研制提供一流的电气产品, 为山东化工行业保持优势、由大变强作出贡献。

石油石化:受影响最大领域之一 篇2

但是,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80%的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前苏联和北美等地区,而石油消费则主要集中在美国、亚太和欧洲等地区。这在客观上需要进行大量的石油贸易活动,每年的贸易量高达20多亿吨,占全球石油产量的2/3,在世界贸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也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93年我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0年原油进口量达到7000多万吨,相当于当年全国石油消费总量的30%左右。预计到2005年,全国石油消费量为2.68亿吨,2010年为3.28亿吨,2015年可能达到4.0亿吨左右。届时,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中国需要进入世界石油市场,在国际化的竞争中谋求国家的石油安全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入世,对石油石化行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们的入世承诺,核心是关税减让和市场开放,国内石油市场进一步国际化。从宏观层面来看,这将有利于丰富国内石油市场,缓解石油供需矛盾;有利于引进国际石油资本和先进技术,推动国内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有利于实施石油"走出去"战略;等等。但同时,也意味着大量进口石油石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石油石化行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从微观层面上来讲,一般又把石油石化行业列为受入世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

机关承诺主要在三方面

涉及石油石化行业的相关入世承诺主要有三个方面:

减让关税原油关税从每吨16元减为零;汽油、润滑油关税从9%减至5%和6%;煤油关税维持9%不变;柴油、石脑油和燃料油关税维持6%不变。其他主要油品的关税由目前的6%~12%减至5%~6%。化工产品的关税减幅最大,如,合成树脂从目前的16%减至6.5%,合成纤维从目前的11%~12%减至5%。

取消非关税壁垒从入世后第一年起,取消原油进口配额,并允许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720万吨,以后每年增加15%的配额,10年后重新审议这个增长率;成品油(含燃料油)维持配额管理,初始准入量为1658万吨,其中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基础量以400万吨为基数,以后每年增加15%,直到2004年取消配额。

逐步放开分销服务入世三年后,开放油品零售市场,允许外国石油公司在华建立30个独资加油站,超过30个则应与国内企业合资,而且外商不能控股。五年后,允许外国石油公司进入国内油品批发领域等。化工产品方面,除化肥外入世后即放开零售权,一年后放开批发权。五年后开放化肥的批发和零售权等。

上游与下游:受影响不同

石油石化行业可以分为上游和下游两大业务领域,它们受入世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油气勘探开发等上游业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受入世影响相对较小,主要问题是部分中小油田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而炼油化工、销售等下游业务可能受到严重的冲击。由于国内的炼化企业普遍装置规模小,工艺和技术开发水平低,产品品种少、性能与质量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一旦进口产品大量涌入,相当一部分炼化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的市场销售业务比较薄弱,是外国石油公司最容易击破的环节。对于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来说,油品销售业务处于市场竞争的最前沿,一旦受到冲击,必将引发连锁反应,对炼化和勘探开发业务造成极大的威胁。

从国际上看,大型跨国石油公司一般是"油品销售量大于石油加工量,而加工量又大于石油开采量"。即通过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掌握大量的加油站,占有较大的终端市场份额,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保证炼厂和油田的稳定、有序生产。近年来,埃克森莫比尔、英荷壳牌、BP等国际大石油公司,为了挤进中国石油市场,已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建立各类合资加油站400家左右。按照入世协议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公司境外上市时的承诺,国外大石油公司进入我国油品零售市场的势头会更猛,挂着外国品牌的加油站也会越办越多,对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

主要对策和措施

加入WTO,使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努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跨国石油石化企业集团

■深化石油石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推动石油石化企业的重组改制,使其真正成为法人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快企业结构调整,解体"大而全"、"小而全"体制,突出并做大做强油气主营业务;分离非核心业务,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实现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发展生机和活力。

■以炼化和销售业务为突破口,加快构筑市场竞争"防线"。加快炼油化工的技术更新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加快营销网络建设,运用新体制、新理念、新技术构筑强大的分销网络,大力发展终端销售和配送体系,扩大产品市场覆盖面,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控制力。

■依靠科技进步,重视人才开发,培育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国内技术优势,密切跟踪国外最新技术动向,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养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吸引、留住国内外优秀人才的政策环境,夯实竞争力基础。

■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石油"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WTO规则中有关优惠条款,加快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增加海外油气储量和产量,建立稳定的海外油气生产和供应基地;通过建立海外战略联盟,有效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手段,采取收购、兼并、联合、参股等方式,以油田开发为主,向上下游一体化延伸、产业与贸易结合延伸,带动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进入国际市场,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大幅度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安全体系,有效防范石油市场风险。考虑到石油是一种战略物资,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需要从国情和长远发展出发,面向全球、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国家石油安全保障体系。特别要尽快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增强应对突发性石油供应中断和油价大幅度波动的能力。

■规范国内石油市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规范国内石油开发和流通秩序,加大清理整顿小炼厂和加油站的力度,坚决制止非法开采、炼制、经销石油的行为,严厉打击油品走私,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应改变单纯跟踪国际市场的定价方式,积极探索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油价形成机制和报价体系。

另外,还要加快清理与WTO规则要求不符的政策法规,加强石油法制建设、石油市场主体行为。要认真学习WTO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学会利用WTO的有关规则,特别是反倾销、反补贴等方面的手段措施,维护企业的权益。▲

《中国汽车业:利弊得失冷思考》2001年23期

《中国银行业:彻底开放下的出路》2001年24期

《中国保险业:应对深层次竞争》

2002年2期《中国证券业:年轻的行业,巨大的压力》2002年3期

《农业、农民与农村:沉重的话题》

我国石化行业重点领域发展分析 篇3

(1) 行业特点及现存问题

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态势增强。我国炼油工业经过五十多年发展, 已成为世界炼油大国。截至2009年底, 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4.5亿t/a。居世界第二位。截止2009年底.我国拥有炼油厂150多个。规模达到千万吨级的14家, 占总能力37%~40%。

国内油气资源供应紧张, 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09年, 我国原油产量1.89亿吨, 净进口量2.1亿吨, 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2.5%, 随着未来炼油能力的进一步快速提高, 原油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

成品油总体供需基本平衡, 柴汽比不断提高。我国成品油的生产与消费均保持了较快增长, 供需基本平衡。2009年, 国内柴油、汽油消费比例达到2.07:1, 生产比例为1.96:1。

炼油技术水平获得较快发展。随着我国原油加工能力的提高, 炼油技术水平也取得进步, 依靠自主创新, 我国目前已经掌握了建设千万吨级炼厂的能力。

中小炼油装置开工率不足, 行业集中度亟需提升。国内有150家左右各类炼油企业, 平均规模不足300万吨/年, 一次加工能力低于300万吨/年的企业数量仍有50家左右, 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15%左右, 制约了行业整体规模以及装置技术水平的提升。全国炼油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3%。

地区间供求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国成品油消费主要集中于“两洲一湾”及中部地区, 成品油的物流流向呈现“西油东进、北油南运”的市场格局。

(2) 未来趋势与发展潜力

炼油能力总体过剩的趋势将不可避免。根据成品油消费量与GDP增长率弹性系数等综合测算.“十二五”期间国内炼油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35亿吨/年, 达到556亿吨/年。但根据炼油实际新增产能测算, 2015年炼油能力将高达7.25亿吨左右。

原油进口依存度持续增加。根据测算, 2015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将逼近60%, 原油资源不足仍然是制约国内炼油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 乙烯工业

(1) 主要特点及现存问题

乙烯生产消费稳定增加, 市场仍有较大缺口。2009年国内共有21家乙烯生产企业, 25套生产装置, 生产能力1222.5万吨/年, 产量1069.7万吨, 装置整体开工率很高。2009年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达到2400万吨, 国内自给率仅为45%。

产业集中度提高, 大型化目标正在实现。2009年我国乙烯生产企业平均装置规模提高到50万吨/年, 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我国乙烯装置综合能耗有明显下降, 新建大型乙烯设计指标基本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乙烯、丙烯下游采用先进技术建设了多套具有世界级规模的石化装置。

国产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乙烯关键设备国产化水平大大提高, 并首次实现了乙烯成套技术和工程设计总承包的国产化突破。

乙烯原料优化与供应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国内新增乙烯产能的原料以石脑油为主, 原料虽可做到相对优质, 但不廉价。尽管我国大部分乙烯装置实现了与炼油的一体化, 但相对于乙烯规模, 目前所配套的炼油能力普遍偏小。

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相对波动的地位。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中, 针对国外产品的冲击进行有效抵御的能力较弱。特别是拥有廉价乙烯原料的中东地区乙烯工业迅速崛起, 将成为我国乙烯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

主要下游产品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虽然在解决大宗初级产品供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没有完全实现产品升级的要求, 产品差异化程度比较低, 中高端产品市场仍以进口为主;很多专用合成材料的专有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 国内企业难以获取。

(2) 未来趋势与发展潜力

国内乙烯当量自给率将提高, 但仍保持较大缺口。预计到2010年国内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470万吨/年, 到2015年将达到2000万~2300万吨/年, 自给能力将有较大提高, 当量消费自给率提高到70%左右, 但供不足需的状态会长期存在。

上下游一体化、基地化的建设模式更上新台阶。石化装置上下游配套特点突出, 一体化和基地化建设是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的主题, 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自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乙烯基地的布局, 但是一体化规模和方案尚有较大潜力可挖。

原料路线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发并应用了多种原料制烯烃技术, 其中包括MTO/MTP、CPP等技术。

下游领域仍拥有较大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 我国合成材料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加大, 新技术应用将进一步增加。预计2015年国内合成树脂需求量为5840万吨, “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5.9%;合成纤维需求量达到3250万吨, 年均增速5.2%;合成橡胶需求量达到390万吨, 年均增速5.4%。

(3)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进一步扩大装置规模至世界领先水平。目前, 全球最大乙烯装置规模达到130万t/a。且中东正在建设150万t/a生产装置。目前, 国内新建设乙烯项目则按照准人政策规模均超过80万t/a。今后规划和新建乙烯装置规模均应达到100万t/a以上, 到2015年, 国内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60万t/a以上。

着重向大型化、一体化和基地化发展。新建设的乙烯装置应有充足优化的原料供应为保证, 100万t/a乙烯装置应有大于1200万t/a的炼油装置配套。向“炼油——乙烯——芳烃——动力”深度集成的一体化模式发展, 相应炼油规模应达到l500万~2000万t/a以上。

调整下游产品结构, 向高端产品发展。鼓励具有延伸产业特色的乙烯产品加工方案, 发展高端下游产品, 规避海外产品竞争。

全面提高乙烯装置经济技术指标。

3. 乙烯下游行业

(1) 合成树脂:加快发展国内供不应求的高端专用树脂、功能性树脂和复合材料。大力推动新型特种合成材料的开发和生产, 包括ABS树脂、聚碳酸酯、特种工程塑料、新型硅氟材料、氯化聚合物、聚氨酯、可降解材料等。

(2) 合成橡胶:加快发展目前国内紧缺的丁基橡胶 (特别是卤化丁基橡胶) 、乙丙橡胶及丁腈橡胶。加快异戊橡胶的开发, 争取尽早实现工业化和产业化。提高苯乙烯一异戌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 (SIS) 、氢化丁苯热塑性橡胶等SBS高档产品的比例。加快发展氟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聚硫橡胶等特种橡胶品种。提高粉末橡胶、液体橡胶等专用品种的产量。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传统产品, 应根据市场需求, 发展具有特殊用途的新产品。

(3) 合成纤维: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维, 提高功能性纤维的比例。加快己内酰胺、丙烯腈、乙二醇等单体生产装置进行改造和扩建, 提高合成纤维原料供给率;提高PX和PTA的生产能力;力争自给率分别达到85%和80%左右。大力发展碳纤维、芳纶、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等特种合成纤维, 研发PTT纤维并推动其配套的1, 3-丙二醇的产业化进程。

(4) 有机原料:加快发展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品, 鼓励采用高效率、低污染和清洁工艺, 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和提升。重点发展的产品包括丁/辛醇、苯酚/丙酮、MIBK、苯乙烯、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双酚A、己二胺、己二腈、TDI、MDI等。

4. 煤化工

(1) 行业特点及现存问题

传统煤化工产业已进入成熟期。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全面起步。由于国内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禀赋, 传统煤化工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 是世界上大的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电石和焦炭生产国, 也是唯一的大规模采用电石法路线生产聚氯乙烯的国家。新型煤化工产业是以先进煤气化为龙头, 生产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和成品油的能源化工产业。目前, 多个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正顺利推进, 新型煤化工产业正在步入产业化轨道。

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开发、应用取得显著进展。近年来, 我国煤化工行业逐步摆脱了单一引进技术的现状,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蓬勃发展, 部分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

长期粗放、过热发展积累的矛盾突出。甲醇、焦炭、电石等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严重, 竞争力较差的产能比例偏高, 开工率普遍较低, 譬如年产量不到10万t的甲醇企业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7.7%;原料路线不尽合理;产品结构雷同, 初级产品多, 深加工产品少;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偏低, 资源和能源消耗大;平均规模较小, 呈现小而散态势。

水资源与环境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缺水, 且水资源与煤炭资源呈逆向分布。目前, 水资源的制约已经对我国煤炭生产产生了显著影响, 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也成为了突出问题。碳排放和利用问题将成为制约因素。

生产与市场分离, 运输物流成本较高。我国煤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市场消费能力低, 而石化、能源产品市场主力市场在东部, 绝大部分产品要远销东部地区。

能源替代类产品使用不够规范, 缺乏标准。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甲醇等煤基替代能源产品出台了宏观政策予以支持, 但进入具体操作层面, 仍然缺乏具体指导性的规范和标准。

投资强度大, 投入产出比低。大型煤化工是资金密集的产业, 需配套大量基础设施投资, 投资强度较大。

(2) 未来趋势与发展潜力

煤炭资源支撑条件相对较好, 分布相对集中, 我国煤炭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 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分布面主要特点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且煤种齐全。

新型煤化工产品的市场空间与竞争力:我国能源短缺.以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为代表的煤基新能源行业在我国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但是前者有经济竞争力问题, 后者需要考虑网络建设的问题;煤制二甲醚近年来在我国新增产能较大, 但市场空间有限,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呈现较严重的过剩局面;石化产品在我国还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加之技术上的突破, 煤制烯烃在我国部分地区将有发展机会。煤制乙二醇在充分研究其竞争力的基础上, 再确定发展机会。

(3) 结构布局重点任务

推动与完善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加强煤炭和水资源的综合使用管理;加大优化传统产能力度, 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立煤化工技术支撑体系;加快相关标准和法规制定。

5. 化肥

(1) 行业特点及现存问题

产品结构明显改善。我国化肥工业在产能稳步增长的同时, 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高浓度化肥和复合肥比重显著提高。尿素、磷铵由大量进口转为自给有余, 钾肥自给率迅速提高。复合肥料快速发展。

农用施肥需求保持较高水平。我国农用化肥消费量从1980年的1269万t, 增加到2009年的6522万t, 29年间年均增加180万t, 化肥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未来我国将长期采用较高的化肥投入和维持农业高产的基本策略。

长期依赖政策扶持, 整体竞争力不强。我国发展化肥工业的条件并不优越, 化肥产能居世界第一, 能够实现氮肥、磷肥基本自给, 主要是政策扶持的结果。

原料条件较差。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我国主要化肥生产原料“丰而不优、丰而不富、少而不精”。天然气短缺, 原料煤 (无烟块煤) 价格上涨迅速;磷矿品位低, 硫资源对外依存度大;至今没有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固体钾资源, 盐湖远离钾肥消费市场, 运输费用高。

产业集中度偏低, 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目前, 全国合成氨企业有500多家, 前十大企业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2.8%。我国目前化肥工业整体水平仅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水平, 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产业布局尚需完善, 产品性能有待提高。由于布局不合理, 存在原料产地产品大量调入、原料大量调出的现象。现有化肥品种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国际化肥工业格局变化对我国化肥产业有影响。基础肥料向生产成本较低的资源地转移是国际化肥工业发展趋势。天然气产地发展氮肥的积极性提升, 国际市场有可能再次形成尿素供大于求的局面。受原料成本和运输费用增加的影响.国际磷肥市场跨区贸易量低迷, 我国产品在亚洲具有一定竞争力。“十二五”期间世界钾肥生产能力继续增长, 但供应依然偏紧, 有利于国内钾肥工业发展。

(2) 未来趋势与发展潜力

资源约束将是化肥工业发展面临的长期矛盾。

天然气:化肥对天然气价格承受力较低。若无政策支持。天然气会优先流向其它行业。

煤炭:价格上涨较快.无烟块煤产地集中, 运输困难, 价格高出烟煤一倍以上。

磷矿:国内现有磷富矿资源保障年限不足10年, 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和中低品位磷矿制酸技术。

硫资源:预计2015年我国硫资源需求量达到2 200万t, 届时仍需进口650万t, 进口依存度30%左右。

钾矿:青海盐湖、新疆罗布泊等钾矿资源的开发可以提高钾资源自给率.但钾资源短缺局面仍难以扭转, 必须加大“走出去”步伐。

国内化肥需求量仍将持续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等均将加快化肥需求增长。

(3)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继续保持整体自给有余。其中, 氮肥、磷肥完全自给, 并有一定出口;钾肥自给率大于50%;复混肥立足国内, 基本满足科学施肥的需要。

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程度。通过企业整合和重组, 以及大型化肥基地建设, 促进基础肥料向优势企业集中, 提高化肥产业集中度。到2015年。氮肥企业数量减少到200家以下, 大中型企业产能比重达到80%以上;磷肥企业数量减少到150家以下, 大型磷肥企业产能比重达到70%以上;支持中小化肥企业由基础肥料生产向肥料二次加工转移, 配合农化服务, 生产面向当地的专用肥。

加强自主创新。促进技术水平升级。大力提高化肥工业的工艺和装置水平, 建立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使用“三位一体”市场化运作体系;加强化肥工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肥工业。到2015年, 使我国化肥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基本达到同期国际水平。

通过原料路线改造, 提高氮肥生产竞争力。加大氮肥企业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力度, 采用水煤浆气化、加压粉煤气化等技术, 对30个30万t/a以上合成氨企业进行原料结构调整。同时, 对企业动力系统进行改造, 提高900万t/a合成氨产能的竞争能力。

继续实施化肥产品结构调整。在继续完善高浓度基础化肥产品——尿素、磷铵、氯化钾和硫酸钾 (镁) 产品的基础上, 适度发展硝基肥料、熔融钙镁肥料等多元肥料品种。鼓励发展按配方施肥要求的复混肥、缓控释肥、生物化肥等高端产品和专用肥料。到2015年.高浓度化肥产量比重提高到80%.尿素占氮肥的比重达到70%左右, 磷铵占磷肥的比重60%左右, 无氯钾肥满足国内要求。

合理施用化肥产品, 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肥料施用管理。充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 合理施用化肥产品。积极研究开发有机肥积、制、保、用新技术。推广使用缓控释肥料和掺混肥料。推动科学施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鼓励推广深施和灌溉施肥等方法, 提高肥料利用率, 减少施肥对环境影响。

全面提升化肥工业环保水平。在化肥生产环节。推广清洁生产工艺, 采用优势产能替代落后产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综合利用环节, 对化肥生产过程排放物进行综合利用, 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在化肥使用环节, 大力提倡科学施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 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基础肥料进一步向资源产地转移。二次加工产品向消费区域集中。

6. 农药

(1) 行业特点及现存问题

我国已成为世界农药生产大国。我国农药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现有生产企业l800多家, 2009年农药总产量达到226万t, 可生产300多个品种。目前, 我国农药产量处于世界前列。

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尚需进一步调整。通过实施高毒农药的替代和转产专项, 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新品种所占比例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使得农药产品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 高毒农药品种仍需进一步削减和替代;特殊用途杀菌剂还相对较少;部分除草剂产能仍严重过剩;农药制剂开发能力较弱。剂型结构不合理。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结构有所改善。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 农药企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 新建农药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环保、安全生产的要求日益严格, 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推动了农药企业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的步伐。但是, 企业多、小、散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目前仍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 农药行业至今尚没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

农药出口结构得到改善。过去农药出口以低附加值的原药产品为主, 近年来高附加值农药制剂产品的出口量增加较多, 并开始进入欧美等高端市场。

技术创新取得一定成绩, 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 技术装备水平低。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下, 已经建成了南、北两个国家农药创制中心, 创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 并取得了国内外专利。但是, 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 大多数企业仍然以手动控制为主, 产能的增加也大多是低水平重复。

对特殊污染物缺乏有效处理手段。我国大部分原药生产企业不具备有效处理特殊污染物的能力。

农药出口的非贸易壁垒增多。发达国家设置了一系列的非贸易壁垒, 如农药残留标准、农药产品技术标准和反倾销调查等, 对我国农药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未来趋势与发展潜力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农药工业带来的机遇: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制定了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将促进我国农药向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全球农药市场仍具较大空间:预计到2015年世界农药销售额将达到350亿美元。南美、东南亚及东欧国家将成为重要的农药新兴消费市场, 给我国农药企业提供较大发展空间。

国际市场上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我国农药生产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尚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国际农药前20位, 不能支撑高额的创制费用及国际市场开发, 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环境保护与健康要求日益提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 我国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对农药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管力度加大。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国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对农药生产工艺技术和组合物的专利申请将大幅度增加。

(3)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十二五”期间农药工业的结构调整任务:一是扶持自主创新体系构建, 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二是淘汰落后产能, 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推行清洁生产, 实现产业“绿色”化;四是完善政策法规, 加强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五是加强环保治理, 推行“责任关怀”准则。

着力推进农药产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组建大型农药企业集团, 实现企业大规模、多品种、国际化。推动和培育企业形成具有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淘汰管理水平低、装备落后、规模小、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使农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2015年, 农药原药生产企业由500家缩减到300家左右, 培育二三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优化产品结构, 重点发展高效、安全, 环境友好的品种。在保持总量略有增长的情况下, 继续实施农药产品结构调整, 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力争到2015年, 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产量的比例调整为45:15:40, 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 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降至农药总产量的3%以下。积极开拓非农业用农药市场, 使农药产品结构更趋合理。

优化区域布局,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药原药生产向工业园区或化工聚集区转移, 制剂加工向交通便捷、靠近市场的区域转移。“十二五”期间, 根据市场和资源条件, 在沿海、沿江地区建成三五个生产企业集中、配套设施齐全、管理水平较高的专业的农药工业园区,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7. 新材料

(1) 行业特点及现存问题

近10年得到快速发展, 国内自给率显著提高。2009年, 我国化工新材料国内市场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国内化工新材料工业产值约为400亿元, 整体市场自给率约为40%。目前, 中低档产品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而且已开始少量出口。

难以满足细分市场要求, 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2009年底我国有机硅生产能力突破100万t/a, 有机硅单体不仅可以实现自给, 而且还有出口。我国已发展成为初级氟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并已在聚四氟乙烯等氟化工深加工产品领域取得突破, 但在既保护臭氧层又没有温室效应的新型氟烷烃领域,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五大通用工程塑料均已建成工业化装置, 而特种工程塑料多数处于生产开发和应用研究阶段, 国内市场主要为进口产品占据。

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升。化工新材料生产设备专业性较强, 在得不到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 也难以采购到先进的生产设备。

企业规模小, 产业集中度低。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企业规模小, 产业集中度低, 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过度竞争, 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国外公司大举进人国内市场。为了长期占有我国这一不可多得的市场, 国外生产商纷纷到我国投资建厂。虽然有利于国内新材料供应能力的提高, 但也对相对弱小、正处于成长期的国内企业提出了挑战。

(2) 未来趋势与发展潜力

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将保持快速发展。长期来看, 国内生产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任务艰巨。有机硅国内外市场继续快速发展, 单体出口量持续扩大。有机氟材料性能独特, 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工程塑料的市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高性能纤维新品种叠出, 市场将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功能高分子材料品种繁多。应用领域广泛。复合材料发展迅速, 市场前景广阔。

新材料作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所不可缺少的配套原材料, 已被列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十二五”期间。化工新材料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加大发展力度, 增加有效供给, 提升市场满足率, 完善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到2015年, 化工新材料的产值力争达到l200亿元, 国内市场自给率达到60%以上。

(3)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根据行业特点, 调整结构时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的政策支持;二是限制稀缺资源和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的出口;三是加强对CDM (碳交易) 项目的统筹, 指导企业交易行为;四是鼓励企业进行跨地区兼并重组, 形成具有行业领导力的企业。

严格执行产业政策, 保证有效供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提高准入门槛, 淘汰技术落后、资源消耗过高、污染严重的装置。“十二五”期间。工程塑料生产能力需增加约81万t/a, 力求到2015年总产能达到220万t/a, 总产量达到169万t。

重点发展下游产业, 促使上下游平衡发展。扩大下游有机硅、有机氟的生产规模, 尤其是国内需求量增长较快的氟精细化学品和新型氟树脂、氟利昂替代产品, 丰富产品品种, 优化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适销对路的工程塑料品种和牌号。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促进规模和运行稳定性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国内设备的开发工作, 提高单体合成的装备水平, 促进安全高效生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副产物利用和处理率, 包括一甲基三氯硅烷 (一甲) 、三甲基氯硅烷 (三甲) 、一甲基二氯硅烷、高沸物, 以及氯化氢等。

建设原料基地, 保障原料供应。根据2015年国内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规模, 化学硅的需要量在50万L/a左右, 应积极开发工业硅提纯技术, 同时在木炭资源比较充足的地区建设化学级硅块生产基地。加强自主创新, 重视科技成果转化:要实现科技、生产、使用“三结合”, 加强自主创新, 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重点解决好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问题, 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提高经济效益。

8. 精细化工

(1) 行业特点及现存问题

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自我供应能力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传统精细化工产品不仅自给有余, 而且大量出口;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的整体市场自给率达到70%左右。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精细化学品仍难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目前国内精细化工产业虽具备了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但产品尚难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难以满足高端市场要求, 以电子化学品为代表的高端精细化学品严重依赖进口。

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虽然我国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 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面前, 我国的研发力量还是很不足, 基础性研究薄弱已成为我国开发精细化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重要制约因素。

环保和安全法规日益严格。欧美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 以保护环境和提高产品安全性为由, 陆续实施了一批新的条例和标准;与此同时, 我国也在不断加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品的安全管理力度和提高安全标准。

(2) 未来趋势与发展潜力

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带来机遇。“十二五”将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转折期, 要求将高消耗型转为“节约型”, 将高污染型转为“清洁型”。预计到2015年, 我国精细化工的产值将达到16000亿元, 比2008年增长一倍, 进人世界精细化工大国和强国之列。

兼顾总量扩大和产品结构优化。对于传统精细化工行业, 发展重点在于优化产品结构, 总量不宜过快增长;对于新领域精细化工行业, 发展需兼顾扩大总量和优化产品结构。在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 优化企业结构, 提高产业集中度。

新型精细化工领域仍将是投资重点。“十二五”期间, 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特别是功能涂料及水性涂料、染料新品种及其产业化技术、重要化工中间体绿色合成技术及新品种、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化学品、功能型食品添加剂、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高性能橡塑助剂等都将成为精细化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

(3)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 为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推动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三是坚持清洁、安全的发展思路。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要手段, 进一步提升我国精细化工产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高性能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自足率。到2015年, 精细化工的产值超过16000亿元, 国内市场自给率保证80%以上, 初步实现精细化工产业强国的目标。“十二五”期间, 精细化工产业要加大对涂料、染料、胶粘剂等传统领域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重点做好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等新型精细化工的发展工作, 同时大力开发生物精细化工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9. 其他行业

氯碱:调整产品结构, 继续提高离子膜法烧碱产能比例和鼓励发展乙烯氧氯化法生产聚氯乙烯, 推动烧碱用离子膜的国产化进程, 开发高附加值的耗碱、耗氯产品。加快技术进步, 研发新型分子筛催化剂和无汞催化剂, 推广干法乙炔、新型干法水泥、低汞触媒、新型电解槽等先进技术。调整产业布局, 引导企业向资源优势地区转移, 形成若干煤、电、盐、碱联产的大型氯碱基地。提倡热电联产,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纯碱:严格行业准入条件, 限制产能无序扩张, 东部沿海地区不再增加纯碱产能。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争取到2015年, 重质纯碱和干燥氯化铵的产能比例分别超过60%和80%, 氨碱、联碱产能比例接近l:l。推动技术进步, 加快节能减排改造, 提高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调整产业布局, 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硫酸:调整技术结构, 限制进口硫磺制酸的盲目发展。加快技术进步, 推广磷石膏制酸、低温位热能回收利用、酸洗净化等先进技术, 淘汰水洗净化工艺。提高硫铁矿废渣、高硫煤中硫资源的利用水平, 提高国产催化剂的质量, 丰富催化剂产品种类。

轮胎及橡胶制品:进一步限制斜交胎的发展, 积极扶持高性能、节能、安全、环保轮胎的发展。继续提高载重子午胎、工程子午胎产量和无内胎载重子午胎、轻载和国产轿车子午胎以及低断面、扁平化、大轮辋高性能轿车子午胎的比例, 发展航空轮胎、大型工程子午胎等高端产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争取到2015年, 轮胎子午化率提高到85%。胶管胶带要向安全、节能、环保、集团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争取在5年内有国内企业进人世界非轮胎企业50强。

橡胶制品要形成为汽车等高技术产业配套服务、全面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乳胶行业要遏制盲目投资, 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生产集中度, 优化乳胶制品出口环境。胶鞋行业要调结构、上水平, 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石化领域 篇4

1 法规与标准的区别

法规是行政管理文件,重在管理与监督,技术标准是技术要求,重在实施与操作。

主要区别如下:(1)属性不同:按WTO/TBT规定,法规是强制性文件,标准是自愿性文件。(2)目的不同:法规是为了安全、健康、环保和防止欺诈行为而制定的,标准是为了达到通用和反复使用的目的而制定的。(3)制定者不同:法规制定者一定是政府或政府委托机构。标准制定者可为国家、团体、企业甚至个人,批准一般为标准化管理机构,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4)批准程序不同:法规制定必须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一旦通过,即成为法律文件,应无条件执行;标准的制定无须立法,协商通过后,仍可不执行。(5)侧重点不同:法规着重制定与实现目标的原则,没有标准仅靠法规一般是不能生产的,标准是组织生产的依据。

2 标准的种类

(1)国家标准是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产品基本技术要求,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各类标准必须遵守的共同总则和最低要求。

(2)行业标准分两种情况,一是在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在全国某一行业范围内对其产品进行统一规定的技术要求,此种国家标准出台后废止;另一类有国家标准,有些行业针对本身的特点也编制相应标准,一是提出不低于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二是对国标的细化,使其更具操作性。

(3)地方标准是对于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标准,国家或行业标准出台后废止。

(4)企业标准是以更高层次的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水平和工程实践,为适应市场需求、增强竞争实力,由企业制定的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标准,其质量指标和技术参数均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3 法规、标准、技术规范之间的关系

(1)法规、标准、技术规范。①国家、地方法规;②国家标准;③行业标准;④地方标准(无国家、行业标准时才有);⑤企业标准及技术规范

(2)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在法律地位、质量指标、技术要求、实施细节等方面的关系。从法律地位上来讲:⑤→①的次序法律地位越来越高;从质量指标、技术要求、实施细节等方面来讲:①→⑤的次序质量指标要求越高,技术要求越严格,细节规定越具体。

(3)如何进一步法律次序问题。⑤→①越来越高法律次序是指从工程建设选用的必然性角度出发的,国家、地方法规是法律性文件,必须执行;低质量指标要求的基础标准提出的是最基本要求,高的法律地位是建立在最低的质量指标要求的基础上的。国标是全国范围内各行业必须遵守的,法律地位高的执行范围广;行标通常在本行业执行,其他行业为选择性执行;企标仅限于企业内部,它的法律地位也就最低。虽然⑤→②法律地位越来越高,但当设计文件选用或合同约定后,不同层次的标准均变为强制性文件了(包括推荐性标准)。

4 标准与法规协调与配合

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但应符合技术法规的要求。标准与技术法规相互关系的核心是协调与配合。

(1)先有标准后有法规,技术法规依赖标准作补充。技术法规只规定部分要求,其他要求依据引用标准提供。

(2)先有法规后出标准,依据新颁布技术法规制定专门配套标准,满足标准要求等同于符合技术法规要求。

5 标准的强制性和推荐性

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的;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如前所述,标准具有自愿性属性,为什么标准又有强制性标准呢?原因是标准一旦被法规所引用,标准的法律强制性地位就建立了。实际上,强制性标准的强制性,非标准属性确定,其根本还是法规的强制性属性确定的。强制性标准的强制原因,一在于被法规推荐或引用,二在于它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是最低的。强制性标准非所有条款均有强制性,如标准中有“宜”或“不宜”的条款。这些条款可以有所突破,但这种突破需要充分的把握。设计文件和合同一定是强制性的,它是工程建造的重要依据之一,它的法律地位同样来自于法律的规定。

推荐性标准的选择性是对标准本身而言的,它的强制性是通过设计文件和合同(或强制性标准)建立的,设计文件选用或合同约定后,它就具有强制性特点了。

6 标准依托问题

工程实际中碰到无对应标准可执行时,由设计者决定选择参照执行相近标准。这种情况标准本身不承担责任,选择适宜与否的相应法律责任全部转嫁到设计者身上了。

“参照”执行与“按照”执行是有区分的,一来“按照”是对有相应标准依托而言的,“参照”是在无相应标准依托的而言的;二来在执行力度上是有差异的,“按照”就是标准的条款均需严格执行,“参照”就是对标准的条款执行上用选择性,可部分执行,执行程度完全由设计者确定。

7 引用标准过期问题

标准通过引用基础性标准来完善自身。由于出版时间差异,出现被法规和标准所引用的基础标准更新问题。众多标准规定“被引用的标准修订后,使用标准方应探讨使用引用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或者鼓励使用新版本”。实际上,新标准的实施,也就宣布了旧标准中止执行。标准只能对原先被引用标准的状况负责,发布以后的变化,被引用标准只能交给“使用标准方”了。“使用标准方”通常按新标准执行,若新旧标准部分条款有抵触,应科学决策。

8 设计文件的法律地位

标准规定了通用性技术要求,设计文件明确了针对性技术要求。设计文件和被引用标准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建造依据。从法律的角度考虑,设计文件和被引用标准均属强制执行范畴,设计文件的质量要求不得低于引用标准质量要求。

9 标准选用与执行

(1)被法规引用的和依据法规编制的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2)合同约定的必须执行;(3)涉及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的基本要求的标准必须执行;(4)功能定位不高、指标要求较低的装置,从节省投资出发、按强制性的低指标国家标准(无国家标准的按行业标准)执行,达到了合格产品的要求、满足HSE基本要求即可;(5)对于费用足、规模大、质量指标高、自动化程度和HSE要求高的高起点装置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要考虑按高要求的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执行;(6)必须选用有效版本。时间段按设计文件签署时间为界;遇到新旧标准替代过渡期,更可能按新标准执行;后续设计涉及到已建成装置时要按照新标准采取相应完善措施,

1 0 多个标准的执行

标准各有各的特点及侧重,有时同一领域出现同一层次多个标准,使用者应根据工程实际正确把握。

(1)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执行。如管法兰标准有GB、HG、JB、SH等不同版本。HG系列法兰标准由于内容全面、与国际先进标准结合紧密而被《固容规》所推荐,因此,压力容器法兰通常选用HG标准比较适宜。

(2)虽无明确规定,有关联的可按参照关联规定执行。如管法兰选用,虽然未见其他专业硬性规定,但从项目统一、采购便利等方面考虑,涉及到其他专业均采用HG系列法兰标准更合适,当然有特殊要求的也按其他标准执行。

(3)碰到同一领域、同一层次有多个标准时,选其一、博采众长的原则执行,即从同类标准中选择最妥帖的标准作为执行标准,选择性采纳其他标准中不低于执行标准的某些更适宜项目特点的条款执行。标准执行环节中“一锅烩”、“通吃”做法(将所有相关联标准均确定为设计文件执行标准的做法)针对性弱、操作性差、实施难度大,是不可取的。

1 1 结束语

(1)标准的实质是技术要求,标准的强制性是通过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的强制性确定的;强制性标准中有非强制性条文,推荐性标准被引用就变为强制性了。

(2)满足强制性标准的强制性条文相当于满足了最基本的质量指标和要求,相当于仅达到了合格产品的要求;高质量指标的优质工程正在逐步成为工程建设追求的目标和主流。

(3)在标准执行方面人是最根本的,每个人应当正视自己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个人技能不断提升,就能运用自如,把握得当。

摘要:标准种类多、归口不一、行业特点不同、发布有先后、人们认识深度不同,如何执行?如何把握尺度?梳理清晰,才能把握得当。文章通过工程建设依据的梳理,法规、标准、技术文件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作用和相互之间关系的论述,结合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在法规、标准、技术文件执行方面出现的疑难问题,明晰了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标准与法规协调与配合、标准的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的依托、被引用标准的过期问题、如何理解设计文件的法律地位、如何把握标准选用尺度、同一领域和同一层次多个标准应如何执行等问题。

关键词:法规,标准,技术文件,强制性,推荐性

参考文献

石化领域 篇5

产业界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据预计,纳米复合材料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到2009年产值超过1亿英镑的纳米复合材料品种将有PP、PA、PET和PVC,充分显示了纳米材料在通用大品种塑料的高性能化和工程塑料功能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纳米复合材料巨大的潜在市场。

2.1 纳米塑料

与传统的复合材料相比,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综合性能。比如尼龙6纳米塑料与纯尼龙6相比,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耐热性、低吸湿性、高尺寸稳定性,阻隔性能好,性能全面超过尼龙6,并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与普通的玻璃纤维增强和矿物增强尼龙6相比,具有密度低、耐磨性好、综合性能优等优点,同时该纳米复合材料还可进一步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和普通矿物增强等改性纳米尼龙6,其性能更加优越。

纳米粘土的加入可以令复合材料的刚度和耐热性明显增加,同时冲击韧性的下降并不明显,已广泛应用于PP(聚丙烯)、PA(尼龙)等聚合物材料中。自1990年日本丰田公司推出第1个PA6/n-MMT(纳米蒙脱土)产品UBEPA1015以来,纳米改性塑料的研究迅速成为热点。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首先研发了两步法制备PA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此后,美国nanocor公司也进行了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研究。我国中科院化学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用蒙脱土作为分散相,利用插层聚合复合、熔融插层复合等方法制备了纳米塑料,成功开发出以聚酰胺、聚酯、PE、PS、环氧树脂、硅橡胶、聚苯胺、聚氨酯等为基料的一系列纳米塑料。纳米PET已在燕山石化公司聚酯厂完成了工业放大。

经过纳米粘土增韧的PP已用于汽车前后保险杠,使原保险杠厚度由4mm减至3mm,质量减轻约1/3。应用纳米尼龙复合物作为包装塑料中的阻隔材料在国外已成热点。应用n-MMT(纳米蒙脱土)为钝化阻隔层、吸氧剂为活化剂,可使PA6的O2透过率下降100倍,作为三层结构啤酒瓶的芯层可使啤酒货架寿命由不足120天延长到180天;将n-MMT用于三层PET瓶的芯层,厚度仅为PET瓶的10%,但透氧性可下降100倍,且中间不需要粘结层、加工方便,同时阻隔瓶仍可保持玻璃的透明度。UBE公司也利用尼龙纳米粘土复合材料开发燃油系统用阻隔材料,5%n-MMT/PA6或PA66共混物可使材料的汽油渗透率下降4倍,已用该技术开发成功阻隔燃油管道。

研究表明,在不损害塑料的刚性情况下,使用纳米颗粒可低成本地提高PVC和PP的韧性(抗冲强度)。

美国NaturalNano公司在中型生产设备中,将其专有的、功能化埃洛石纳米管(HNT)成功地分散在PP中,分散数量可达5%~13%。以往将纳米粘土分散在PP中存在很大挑战,这是因为聚合物具有高的疏水性质。而NaturalNano公司所进行的PP试验,在生产规模内成功地生产出基于尼龙(PA)和PP的埃洛石纳米复合材料。得到的PP纳米复合材料的模量提高了近100%,抗拉强度也大大提高。NaturalNano公司将推出其第一款PA和PP纳米复合材料产品,于2007年第四季度以Pleximer品牌(商业化规模)将这些纳米复合材料推向市场。

纳米CaCO3可从易得的原料制取,生产无污染,成本低,无可燃性,掺混用于塑料中可起到重要的增韧效果。CaCO3纳米颗粒已在我国工业化生产,它采用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工艺,并由新加坡纳米材料技术公司(NMT)进行技术转让。广东恩平广平化工公司采用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法合成纳米CaCO3专利技术,建成3000t/a纳米CaCO3生产线,标志着我国纳米CaCO3生产技术与装备已接近世界领先水平。NMT公司在中国山西省有一合资装置,另外,四川和安徽省有1万t/a装置,山东省的装置也已投产。其他的CaCO3纳米颗粒供应商有比利时索尔维公司和日本Shiraishi(白石)钙Kaiska公司。北京化工大学/NMT公司工艺的优点是生产成本较低。上海华明超细CaCO3公司将3000t/a超细CaCO3能力扩增至8000t/a,产品通过ISO 9002质量认证。

纳米CaCO3对提高塑料的增韧性有独特的效果。在常规用弹性体进行增韧时,聚合物的刚性通常会因抗冲能力增高而变差。掺混8ppb(10-9)纳米CaCO3到PVC/CPE体系中,可使抗挠模量从2180MPa提高到2210MPa,而抗张强度相对保持不变,其他机械性质基本无改变。另外,将纳米CaCO3以8∶100比例掺混入ABS中,其抗冲强度可达35kJ/m2,它比纯ABS体系要高出1.5倍,组合物体系的硬度也有提高,例如,掺混1ppb,可提高硬度23%。

浙江巨化公司电化厂完成纳米CaCO3原位聚合PVC树脂工业性试验,这种纳米PVC塑料是利用原位聚合式混配技术,将纳米尺寸的超细微无机粒子填充到PVC基体中进行改性而形成的聚合材料,具有高强、高模、高韧性、高稳定性及阻隔性,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该厂已工业化试产出适用于化学建材的高性能原位聚合PVC树脂。山东太化集团公司化工厂与浙江杭州华纳化工公司合作开发生产成功纳米CaCO3原位聚合PVC,填补了国内大工业生产纳米PVC的空白。经测试,用纳米材料复合PVC树脂制成的板材,抗冲击强度比普通PVC提高2~4倍,纳米PVC管材(硬质)的拉伸屈服强度提高76.9%,芯层发泡管材单位管长使用树脂重量降低7%~8%。

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的无机纳米颗粒增韧改性塑料制品工业化技术通过国家验收。该项目提出并开发了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母料法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纳米CaCO3粒子在PVC、ABS塑料中的分散及加工流动性问题,并且建立了3000t/a纳米CaCO3增韧母料工业化示范生产线和试验基地,以及1万t/a纳米CaCO3/PVC复合门窗异型材生产线,实现了纳米CaCO3增韧母料在PVC门窗异型材生产中的工业化应用。检测结果显示,添加了纳米CaCO3增韧母料生产出的PVC门窗异型材,其性能高于门窗框用硬聚氯乙烯型材国家标准(GB8814-1998),特别是韧性和刚性有较大提高,而且产品成本下降了约100元/t。目前,围绕该项目已经形成了5项发明专利,其中超重力法制备纳米CaCO3技术、纳米CaCO3母料配方体系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纳米CaCO3母料制备方法及其相关设备已申请专利。

我国科研人员是在PP基料中加入纳米材料,使其聚集态及结晶形态发生改变,从而使它保持了材料原有的刚性,又使其韧性大幅度提高,克服了传统材料刚性与韧性难以兼容的矛盾。用这种材料制成箱包,既坚硬,又不易碎裂;用其制造汽车零部件,则可替代高品质的塑料及钢材。

由武汉石油化工厂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研究在利用Sb2O3对PP起阻燃作用的同时,实现了对PP的增强、增韧,得到了具有优异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PP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填充5%的纳米Sb2O3后,其阻燃性能达到V-0级,机械性能良好。

用n-MMT(纳米蒙脱土)等无机纳米材料添加到聚合物中,还能为聚合物增加一些特殊的功能,如抗菌性、阻隔性、耐候性、阻燃性等。如用2%、5%的n-MMT添加到PA6后,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值分别下降了32%和63%,且燃烧时不产生烟雾,国外称这种纳米复合方法是阻燃技术的革命。

超高分子量PE的耐磨、耐冲击、耐腐蚀、自润滑等性能均在现有型料中堪称较优者,但由于黏度极高,成型加工困难。我国中科院化学所利用层状硅酸盐片层间摩擦系数小,可减少分子链的缠结,能起到良好自润滑作用的特性,研制成功超高分子量PE/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使得超高分子量PE能用普通挤出成型方法连续生产管材和异型材,并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高强度、无毒性能。由于纳米塑料具有出色的性能,加工工艺简单和价格低廉的优点,在各种高性能管材、汽车及机械零部件、电子和电器部件等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具有优异阻隔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材料市场潜力也十分巨大。

我国贵州省纳米材料工程中心研制成功由纳米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镁、TiO2等纳米无机粉体制成的添加剂,添加到农用棚膜中,不仅保温效果良好,透光率高,而且具有使用寿命长、防尘和防雾滴等特性。在加速老化实验中,这种棚膜的使用寿命也比普通棚膜高出1倍以上。

纳米TiO2不仅能影响细菌繁殖力,而且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达到彻底降解细菌,防止内毒素引起的二次污染。纳米TiO2属于非溶出型材料,在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杀灭细菌的同时,自身不分解、不溶出,光催化作用持久。添加约1%纳米TiO2的抗菌塑料,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电器、家具、餐具、公用设施等,以防止病菌的繁殖和交叉感染。我国纳米TiO2的生产和应用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自主开发了纳米TiO2制备技术,年产200t的生产基地已投产。

啤酒在一般的塑料瓶中很难保存,而纳米塑料的问世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新研制出的纳米塑料瓶不仅具有优良的气体阻隔性和较高的光泽度,而且这种塑料强度高,耐热性好。美国Nanocor公司研制出的纳米瓶装啤酒己经上市,我国的研究也有了重要进展。

“纳米PET”啤酒瓶采用纳米表面改性技术,达到啤酒罐装所需求的技术指标,其阻隔性、乙醛溶出量、香味散逸量均低于玻璃瓶。而且用该啤酒瓶装的啤酒保质期可以达到12个月。河南张弓集团已生产高阻隔纳米PET啤酒瓶,用于该集团酒类包装。据介绍,高阻隔纳米PET啤酒瓶不仅适用于啤酒包装,而且适合绿茶等饮料包装。

另外,美国加州Hybrid Plastics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全新思路的纳米增强剂POSS。这是一种采用多面体低聚半氧硅烷(或称POSS)技术合成的一种具有纳米结构的化学改性的SiO2微粒。其特点是它能溶于溶剂和树脂中,因而能确保实现分子分散,同时保持低黏度,从而加大了填充量,并且不影响加工流动性。但当温度降至POSS的熔点以下时,它便立即固化并形成纳米结构起到增强作用。POSS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单体或齐聚物都与树脂发生接枝共聚,使接枝物玻璃化温度提高到树脂本身的分解温度以上,而接枝产物的分解温度又比树脂提高了40~100℃,这使它高温下仍保持了良好的加工流动性。该公司宣称,POSS是近50年来开发出的第一种全新思路的化学产品,它具有纳米粘土的优点,却没有纳米粘土的缺点。

日本尤尼奇卡公司与丰田工业大学合作,结合尼龙纳米复合材料和聚乳酸树脂技术,推出注塑级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新产品,缩短了制品成型时间,改善了制品的刚性和耐热性,是目前刚性和耐热性最好的生物降解塑料。这种纳米生物降解塑料不仅可用于民用产品,也可用于电子设备外壳等工业产品。

美国Iowa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纳米粘土增强由谷物和大豆蛋白质生产的生物塑料强度。

苏威公司与巴斯夫公司的合资企业Solvin公司开发出将PVC与粘土纳米颗粒组合在一起的纳米复合材料NanoVin。据称,该PVC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可塑性、粘性和流动性等方面的优异性能,适用于PVC糊的应用场合,这类应用需要无滴落和剪切变薄的性能。这类应用包括汽车工业的车身制造以及所谓薄型涂层,如人造革。这种材料现已进入预商业化应用阶段,中型生产装置位于比利时Jemeppe。

韩国LG化学公司应用纳米技术开发成功高阻隔性工程塑料(EP,称为Hyperier),对溶剂、水和气体均有很好的阻隔性能。LG公司已将这种EP材料商业化用于化妆品容器,并与汽车生产商合作,生产燃料贮箱。LG化学的发展目标是成为阻隔材料的第一生产商,至2008年拟占全球阻隔材料市场的30%。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由95%~99%的环氧树脂、1%~5%的碳纳米管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硬度可增加3倍,室温下的热导率可增加125%,某些性能大大优化。

巴斯夫公司推出UltradurHighSpeed纳米高分子改性PBT,现已将该产品应用于电话线插座的商业化生产。巴斯夫公司每年将生产几百万只电话线插座(每1个重1.5g)。这种纳米高分子在PBT中充当内在的润滑剂,可以在不改变产品的机械性能的情况下将树脂的流动性提高50%。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插座壁厚0.3mm,可很容易充填10%玻纤增强。巴斯夫公司还准备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其他的聚合物中,如ABS和聚酰胺等。

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一种新的聚酰亚胺碳纳米复合材料以应用于汽车发动机部件和半导体筛选机上。该新材料由日本三井化学和美国碳纳米管供应商HyperionCatalysis公司共同开发。新材料命名为AurumCNT,使用来自HyperionCatalysis公司的多壁碳纳米管。据称,与传统的防静电材料相比,该新材料具有除尘特点,适用于需要高清洁度的半导体的加工机具或用于硬盘驱动的部件上。

英国Precision聚合物工程公司推出一种Nanoflur Y75N氟聚合物,采用全氟化纳米填充剂组合到弹性体结构中,可提高抗化学性能,同时有极低的渗透性。Nanoflur Y75N氟聚合物可用于工作在-20~180℃的设备中。在半导体酸洗过程中,与现有的弹性体技术相比,密封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可节约费用30%。

济南长虹高科技复合管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成功纳米改性材料增强钢塑复合管。这种复合管是将纳米改性材料内衬于钢管内壁,使这种钢塑复合管不仅具有高强度,同时提高了内壁的韧性,大大减轻了介质对管壁的强烈冲刷,该产品在电力、煤炭、冶金、化工、矿山等行业固体物质运输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种可取代传统的镀锌钢管、铸铁管的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管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自主开发成功,该材料拉伸强度为26.8MPa、拉伸断裂强度为41.6MPa、拉伸弹性模量为818MPa、断裂伸长率为400%、缺口冲击强度为66.4kJ/m2,达到或超过了进口PP-R材料的指标。用该材料生产的管材,质地均匀,内外壁平整光滑,尺寸稳定,成型性能良好。

我国自主开发的5万t/a纳米聚酯复合材料生产线在常州兆隆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投产。这是该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合作,继完成国家“863”项目“聚酯/无机纳米粒子高性能复合材料”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的全球首套工业化改性聚酯装置。此举将破除国外对高模量低收缩(HMLS)型轮胎用帘子线高速纺丝法生产技术的垄断,打破我国子午线轮胎技术的瓶颈。目前,已生产的HMLS型帘子线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测试,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指标。专家认为,该高性能聚酯复合材料完全可用于国产低速纺丝机,制造出子午线轮胎用HMLS型帘子线。

目前,聚合物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处于市场开发期。发展最早的聚酰胺(PA)系纳米复合材料2006年市场规模为3400t。美国2010年纳米复合材料总需求和按塑料种类需求的预测表明,今后纳米复合材料将有较大发展,到2010年聚合物系纳米复合材料营业额将达40.07亿美元,其中聚烯烃系(特别是PP系)约占总量的50%左右,各种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未来市场和占有份额为:PP系达16.54亿美元,占总量41.3%;其次是PE和其他聚烯烃系4.31亿美元,占10.8%;热固性树脂系3.94亿美元,占9.8%,居第3,以下依次为:PS系3.69亿美元,占9.2%;聚酰胺系3.18亿美元,占7.9%;其他工程塑料和特种聚合物系总销售额为5.42亿美元,占总市场13.5%。

2.2 纳米聚合物轮胎

意大利Novamont公司与固特异(Goodyear)轮胎和橡胶公司合作,开发了Biotred GT3轮胎,并由固特异子公司邓绿普公司推向日本市场。该技术将淀粉聚合物的圆形纳米颗粒与橡胶相掺混,关键组分使用了未披露的石化聚合物,使淀粉低的滚动阻力与石化聚合物的高弹性相结合。Biotred GT3轮胎与掺有氧化硅的轮胎相比,可减少燃料消耗5%。

山东盛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成功开发出纳米粉体制造的新技术——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CaCO3技术,并将产品成功应用于橡胶轮胎。盛大公司研制的橡胶专用纳米CaCO3产品用于轮胎胎侧胶中,使抗屈挠性能提高150%,用在内胎中使产品的热老化性能提高了5%~7%,且大大提高了气密性能。在轮胎产品配方中可以替代部分价格昂贵的白炭黑,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t级黏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率先实现工业生产。其产品中的纳米分散黏土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炭黑,并能提高橡胶制品的气密性和耐疲劳性,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该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突出。如含有20份纳米分散黏土的丁腈橡胶,其气密性优于氯化丁基胶无内胎子午胎气密层胶料。目前,海南岭脚橡胶厂、海南琼海天宝橡胶厂已经建立了千t级黏土(蒙脱土)/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试生产线,湖北钟祥地区建立了千t级黏土(累脱石)/橡胶纳米复合材料试生产线,并都已试产成功。目前,该材料已经在轮胎内胎、工程胎胎面以及橡胶减振制品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实验效果。

2.3 纳米功能性纤维

日本可乐丽公司率先推出防紫外线PET纤维,该纤维通过采用特殊无机纳米材料进行共混纺丝生产,不仅能防晒,屏蔽97%以上的紫外线,而且还能阻止热幅射并抑制服装内温度的升高。帝人、尤尼吉卡、东洋纺、三菱人造丝、钟访等公司也相继开发出相关产品。我国东华大学、上海第十七化纤厂等也在从事防紫外线PET纤维的开发,天津石化公司应用纳米技术开发的抗菌纤维、远红外纤维和抗紫外纤维己批量推向市场,该公司研发的抗紫外涤纶短纤维,还进入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

三菱人造丝公司还生产高吸水性和凉爽手感的含微孔的中空超细纤维,该纤维在制造中添加0.4%~5%平均粒径0.02~0.3μm的CaCO3粒子,制得中空度>25%的中空纤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出一种具蜘蛛丝弹性和强度特性的聚合纳米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包装材料、抗撕裂织物与生物医学装置。美国军方对该材料在抗撕裂或其他身体防护装备方面的应用极感兴趣,并将提供研发资助。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小组在超疏水性纳米界面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他们利用一种双亲性的高分子聚乙烯醇为原料,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表面的纳米纤维。他们曾首次报道了经氟化处理的碳纳米管膜具有超双疏性(同时疏水疏油)的成果。此次又在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一种新方法,以普通高分子聚丙烯腈为原料,制备出了无氟超疏水性纳米纤维,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结构对超疏水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浙江理工大学和瑞安新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一种纳米化学助剂,将这种纳米助剂加到普通涤纶面料之中,能生产出既能阻止火势蔓延,又能防止静电产生且耐晒、不易变色的纳米面料。瑞安新潮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利用纳米助剂生产的新型汽车内装饰面料,现已形成100万m的年生产能力。这一技术甚至还能应用到家庭装饰纺织品和人们服饰中。

东华大学承担的高聚物基纳米特种功能纤维及制品项目实现产业化,采用新技术已建成3000t/a功能性纳米复合树脂加工生产线,以及10000t/a功能性纤维加工能力的研发生产基地。课题研制的导湿功能PP纤维及其制品、抗菌功能PP和PET纤维等已为上海依福瑞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金霞化纤有限公司等企业新增产值3.25亿元。

3 纳米润滑油和燃油添加剂

(1)纳米润滑油添加剂

润滑油是降低磨损的有效手段,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开发也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美国Petron Plus公司推出的纳米润滑油,是运用纳米技术使原来的油分子变得非常微小,它能完全充填金属表面的微孔,并形成单分子有机膜,最大限度地减少金属与金属间微孔的摩擦。与高级润滑油或固态添加剂相比,其极压可增大3~4倍,磨损面减少16倍。目前Petron Plus纳米润滑油已在中国找到代理,并在沈阳、青岛等地应用推广。

美国能源部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将硼酸的纳米颗粒与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油相组合,达到改进其润滑性的良好效果。研究表明,微细的硼酸颗粒可大大减少汽车发动机部件之间的摩擦。被硼酸膜复盖的金属面的摩擦系数低于聚四氟乙烯(Teflon),据Argonne国家实验室能源系统分部的高级科学家Ali Erdemir称,其结果可使燃料消费减少4%~5%。我国武汉博大科技集团技术中心开发了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实验表明,当铜粉的粒径<50nm时,可较大幅度提高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内蒙古包头市新大漠应用化学公司、中科院兰州化学所和北京化工大学合作,推出重负荷纳米改性润滑也通过鉴定,据称所研制的含有纳米分子的润滑油添加剂,其性能优于传统的高性能润滑油。

由中国石油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和中科院共同研制开发,由中国石油实施产业化应用的“新元素”系列润滑油即将上市。据介绍,该系列润滑油采用了有机-无机复合纳米铜添加剂。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大连北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研制成功纳米型润滑油添加剂。实验证明,使用这种新技术生产的润滑油,每百公里消耗的燃料汽油为7.5L,减少11%以上。

山东禹城市金驰霸纳米科技车用化学品工业公司研制成功纳米金属抗磨剂,并投入产业化生产。该抗磨剂通过纳米粒子按顺序充嵌金属微孔形成物理渗镀膜,将其加入汽车机油箱中,运行50km后,将机油全部倒出,在禹城至北京的高速公路上无机油状态下连续运行30多h,车的发动机丝毫无损。

河南大学与济源捷润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200t/a油溶性纳米铜合金生产线投产。油溶性纳米铜合金是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自修复纳米润滑抗磨损材料”的主导产品之一,可用作润滑油添加剂、导电材料、增强材料等多种功能性助剂。由油溶性纳米铜合金作为添加剂所生产的润滑油具有节油、自修复、抗磨及润滑等多种功能。该产品一推向市场,就受到用户的青睐。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研发的“高碱值磺酸钙润滑油清净剂的制备方法”,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高碱值石油磺酸钙润滑油清净分散剂是内燃机油的重要添加剂,占润滑油添加剂总量的30%以上。其主要作用是使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油中不溶性燃烧产物呈悬浮状态,防止树脂状和沥青状氧化产物凝聚成固体颗粒,避免内燃机气缸金属表面生成沉淀物,并可防止润滑油变稠及积聚油泥以及燃油燃烧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对内燃机气缸金属表面的腐蚀。

(2)纳米燃油添加剂

一种维他省(Vita-Saving)纳米节油晶由北京时代祝强科技公司研制成功,并通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据称,25L燃油只需加入一粒维他省纳米节油晶,就能使柴油和汽油充分燃烧,平均节省燃油10%左右。方正集团北大博雅科贸公司也在天津市推广应用命名为“NANO”的纳米燃油添加剂,据称这种燃油添加剂不仅可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对汽油、柴油发动机有一定的节油效果。

山东油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纳米有机金属活性复合物和燃油纳米催化添加剂,并通过新产品鉴定。经有关油田试用,可使高粘、高凝原油的黏度至少降低到2%左右,且不粘管壁;提高稠油采收率约15%,并改善了原油品质,有利于原油的炼制。至今国内外真正将油溶性纳米金属复合物用于油田,提高稠油采收率的生产还未见报道。目前,中石油的苏丹油田、委内瑞拉油田和我国的稠油开采都准备使用该产品。燃油纳米催化添加剂是上述复合物的复配物,具有节能、环保、抗磨损以及缸体表面不积炭的优点。经济南柴油机厂内燃机研究所发动机台架试验测试,柴油节油率达到3.2%~5.0%;加入该添加剂的红旗、桑塔纳等轿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的含量降低33%~62%,碳氢化合物降低56%~92%。

由河南环发绿色燃料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纳米级轻质燃油添加剂及制品”,经河南省节能监测中心和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检测,纳米级柴油与国标柴油相比,节油率8.96%,锅炉排放烟尘浓度降低65%,SO2浓度降低27.3%,氮氧化合物浓度降低54.7%;柴油车尾气排放净化率为42.1%,燃烧效率提高4%,而且燃烧后产生的残炭明显少于国标0号柴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我国纳米技术面临发展机遇

我国纳米技术研究起步较早,特别在纳米涂料、纳米抗菌材料、纳米粉体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据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系统《SCI》收录的关于纳米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在这一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3,论文数占总论文数9%,其中在从事纳米技术研发的73个国家或地区的2.7万多个机构中,中国有8个机构进入世界发表论文数量前50名。我国已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心的三大纳米技术产业带。但在全国已建成的30多条纳米材料生产线中,产品大多集中于纳米氧化物、纳米金属粉末、纳米复合粉体等表面改性和添加应用,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化尚缺乏力度较大的实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待加快。以纳米粉体材料为例,现已有30多条20t以上的纳米材料生产线,产品种类也很多,但缺乏市场目标去发展应用技术,大多停留在找市场阶段,难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纳米科技是当今引导产业化革命的重要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将对石油化工领域催化材料的革新、三大合成材料的改性产生重要影响。应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从GDP增长出发,全面部署纳米技术向各个产业的渗透应用,包括能源、化工、材料等传统产业,也包括微电子、IT等高科技产业。美国标准研究院早已展开对纳米标准的研究和制订,为顺应纳米技术的发展潮流,中国制定的第一个“纳米标准”也可望出台。还必须切实重视专利、知识产权工作,学习国外经验建立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为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化以及走向世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上一篇:教学能力特征下一篇:警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