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

2024-06-24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精选十篇)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 篇1

高职学生能否顺利立足职场, 不仅取决于他的显性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扎实, 更在于其隐性职业素养的高低。提升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成为高职教育良性循环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隐性职业素养的内涵导致其内容的不确定性

根据“素质冰山”理论, 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 它代表高职学生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是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 这些很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 可以用各种证书来证明。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 它代表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 是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具体表现在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力、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较强的竞争合作意识、意志责任。这些能力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更难衡量, 所以没有形成较为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目的性和指向性不强。

(二) 高职办学理念导向使隐性职业素养缺乏存在的空间

在“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指挥棒下, 职业教育的理念从“知识至上”转向“技能至上”, 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战略高度提高、凸显效应明显, 而隐性职业素养内容的不确定、见效比较缓慢, 学校对职业技能培训高度重视, 导致对职业教育规划中隐性职业素养的相对忽视。同时, 高职院校正处于外延扩张、内涵发展的特殊时期, 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也较普遍地存在着重客观知识、轻内在品质, 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 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等倾向, 使职业综合素质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于职业技能教育。

(三) 高职学生对传统教学的抵触使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性降低

高职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社会交往日益扩大的时期, 这个年龄阶段对父母、老师的教育喜欢持怀疑态度, 而更认可同龄人的言行。学生对传统的“老师讲, 学生听”的灌输方式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影响教育的效果。

同时, 高职学生在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文化基础相对较弱, 学习能力不足, 对于知性方式——职业素养内容的传授不容易接受, 致使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的学习只停留在理性认知阶段, 缺乏内在的情感体验。

二、团体辅导活动课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的作用

团体辅导活动课是以班级和团队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 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团体动力学理论为指导, 以解决个体成长中发展性问题的活动课程。

个体在团体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发展良好社会适应性, 在积极的互动中增进相互了解, 在分享经验与感受中提高成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根据团体动力学理论, 团体具有改变个体行为的力量

团体辅导活动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团体动力学。团体具有吸引各个成员的凝聚力, 可以通过改变团体的行为来促进个体行为的改变。

处于青春期的职业院校学生, 他们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同伴团体中完成的, 团体辅导活动创立了一种宽松的、自由的、友善的团体社交气氛。这种“他人在场”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唤起”倾向作用。在和谐团队中, 学生个体受到群体气氛的暗示或提示下, 会产生积极的从众行为, 会被引导做出群体要求或期待的行为。这种同伴之间的互助、自助机制使教育有效性大大提高了。

(二) 课程内容贴近学生, 易于被学生接受

团体辅导活动课是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 它强调了学生的直接体验, 贴近学生, 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模拟场景, 成为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由于活动满足了学生爱游戏的天性, 所以他们易形成活泼开朗、积极主动等良好素养。同时通过活动, 他们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 从而影响着个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习惯。

团体辅导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互动和体验, 使学生接受的内容是通过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悟主动获得的, 因而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并内化成为自己的观点、思想和信念, 指导自己的行为。

团体辅导活动课鲜明地体现了罗杰斯的“学习者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思想, 高度关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是否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从而导向健全的人格的发展, 对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效果。

三、应用团体辅导活动课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一)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团体辅导方案的实践

1. 对象

我们以昆山报关专业高职二年级一个班为试点, 人数37人, 活动前以SCL—90评估, 无明显心理障碍。针对其开展以提升隐性职业素养为目标的团队辅导活动课, 开展时间为4个月, 每周1次课, 共12次课, 每次课90分钟。

2. 方法

主要针对隐性职业素养中的自我意识、沟通交往、竞争合作、创新实践、意志责任为主要内容进行团队辅导活动课, 形成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见表1) 。

3. 评估

辅导活动中以学生感悟心得为主, 辅导结束后以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学生满意度量表和学生行为改变问卷作为评估工具 (见表2) , 了解学生对团队辅导活动课的内容、形式的接纳程度以及对隐性职业素养的形成进行评估, 并邀请班主任和部分学生交流活动感受。

4. 评估表分析

学生满意度调查表反映团体辅导的内容和形式都深受学生的喜欢, 学生对活动具有极大的热情, 满意率接近85%。当以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主动性的态度参与活动时,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程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从而使得团队辅导课的意义大为提高了, 学生对活动意义的满意率高达87.8%。

学生行为改变问卷表统计说明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 73%以上的学生在人际沟通技巧、人际沟通方式方面明显改善, 学会用换位思考替代以前的自我中心;超过54%的同学改善了师生、同学关系, 人际矛盾减少, 合作意识明显加强;有67%以上的学生更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对意志力、责任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超过60%的学生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 40%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深层思考。

而创新实践方面提高效果不太明显, 有35%的学生在这方面不能做到愿意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的改善和提高, 说明创新和实践能力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通过一两次的团队课对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同时也有70%的同学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并愿意尝试改变。

当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力、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较强的竞争合作意识、意志责任, 隐性职业素养也就得以提升了。实践证明团队辅导活动课找准了切入口, 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二) 团队辅导活动提升学生隐性职业素养还存在的问题

1. 隐性职业素养内容存在的问题

由于隐性职业素养没有一定的指向性, 没有统一的目标性, 也没有教材可以参考, 所以在团体辅导课程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课程设计上如果重形不重神, 简单的照搬和肤浅的模仿只会让课堂热闹, 对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指向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 教师的授课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上课的时候就是教师, 在团体辅导活动时就辅导者”, 教师要适应从指导者到引导者身份的改变。教师要学会表达、学会鼓励、学会学习、学会观察, 努力创设尊重、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境。实践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变化不到位会使得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加强授课教师的相关培训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3. 关注学生整体和针对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

团体辅导活动是针对全班的, 缺乏对个体针对性地关注, 而如果个别同学参加意愿不够强烈, 会对团体辅导的作用起到部分负面的影响。

隐性职业素养是推进高职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力源, 而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团体辅导活动课对隐性职业素养的形成起到较好的推进作用, 值得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 2007.

[2]吴增强.班级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杨敏毅.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9.

[4]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5]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 篇2

伴随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就业市场对于高技能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许多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职业素养及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更应该注重他们的隐性职业素养,助力高职生职业能力持续发展和就业稳定性的提升,从而应对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全新需求。

1关于“素质冰山”及其视域下的高职生隐性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表示人在自身职业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代表了从业者的职业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能力表现,是人们通过后天不断学习实践、积累经验而逐渐形成的职业习惯与职业能力。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提出了“素质冰山”理论模型,该模型将人类的个体素质通过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水面以上的冰山部分”与“深藏于水面下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水面以上的冰山部分就代表了人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外在表象,这一部分能力是容易被理解和测量的,它们可以通过培训来实施改变从而得到长远发展,是人的“显性职业素养”。反观水面以下的隐藏冰山部分则代表了人类个体的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社会特质与行为动机,另外还有职业行为中人的责任意识、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协调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等。这一部分是难以测量的隐藏属性能力,它们不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但却能够对人的职业行为表现产生关键性作用,McClelland也将这部分称之为人的“隐性职业素养”。为此,美国著名教育学家Carnegie就曾经评价“一个人的成功基因中只有15%是依靠知识与技术,而绝大部分的85%是要靠人为人处事的能力与方法。”基于以上理论观点,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生职业能力及素养时不仅应该重视“素质冰山”浮于水面上的部分,磨练他们的专业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隐藏于水面以下的隐性职业素养,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等等因素,使高职生的显性职业素养与隐性职业素养平衡发展,最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社会发展。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 篇3

关键词:技工院校 隐性职业素养 培养

职业素养(Professional Quality)是从事职业活动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的根基部分,又称隐性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又称显性职业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目前,技校生的整体职业素质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敬业爱岗、踏实肯干、与人合作等方面存在欠缺。如何更好培育地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技工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要注重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提升技工院校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对策有以下四条。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隐性职业素养教育

课堂教学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可加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定位。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给自己一个定位;指导学生客观评价自我,着手为今后制订规划。在就业、择业指导中,学生可了解与本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有关的职业资格,清楚地认识自己将来发展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学生懂得职业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施展个人才智的重要途径。除“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之外,还要在德育政治课程和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求索精神。德育课作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有关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把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职业素养考评机制

目前,技工院校也逐步建立起职业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但很多院校的考评机制还仅仅停留在“一张纸、一支笔”的考试评价形式,无法有效衡量学生的职业素养,也造成学生对职业素养不很了解,纯粹为通过考试而机械背诵书本。可见,考评机制起着指挥棒的作用,指引着学生学习方向,对其改革已迫在眉睫。通过设计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使技工院校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吃苦耐劳意识等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考评应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从职业技能、通过师生共同评价、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尤其是会促进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提高,从而为用人单位培养出真正有用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建立起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技工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构建“三合作(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合作就业)、三联动(政府、企业、学校联动)”的育人机制,让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学校教学,使学生在校学习阶段融入到企业、社会,这对培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有很大帮助。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校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政府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参与课堂教学与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吸收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把学生的课堂搬入企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感受到企业文化,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会对学生合作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吃苦耐劳意识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强化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 篇4

隐性职业素养的界定

职业素养通常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即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术与工艺、职业设计与创造的情感、规范、能力及其水平。

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同样具有丰富的内涵,一般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部分,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的。例如,计算机、英语、会计水平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掌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按照高职生职业素质的特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

管理学中的“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的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能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内隐的、非直观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如果用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更为直接,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表象,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隐性职业素养。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因此,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正相关性

隐性职业素养是提升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活力素应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形势下,我们想问题、拟对策,大多数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出发点的。专业技能是毕业生求职择业实力之所在,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能够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然而,具有专业技能只能说明受教育者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只有将专业技能转变为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再转变为工作绩效,才能真正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促使这两个转变的关键因素,就是隐性职业素养。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职业能力、职业技术固然重要,职业道德、务实精神、责任意识、创业能力、合作品质等隐性职业素养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如台湾敏浮企业在对新员工的要求中特别强调四点:(1)观念新;(2)适应形势要求;(3)良好的职业道德,勤奋、专注、忍耐、守信、诚实;(4)具有团队精神。《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先生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到走上成功之路的过程,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败后,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职商”,而职商由以下10大职业素养构成:敬业、发展、主动、责任、执行、品格、绩效、协作、智慧、形象。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这些素养。现代社会经济组织不仅注重员工的职业技能,而且注重员工的整体素质。这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代表着职业社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劳动就业对高职毕业生素质的要求。高职生学习的一个直接目的是获得社会劳动的资格和职位,但在国家人口众多、目前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要在职场获得成功,既要强化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但更要重视自身隐性职业素养的提升。

隐性职业素养是推进高职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力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反映了高职的根本特性。高职教育不仅仅要面向社会,强调实用,还要面向学生,更要面向未来,强调创新,强调发展,使学生既能适应当前社会,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成才,转岗后能够较快适应,又有较大的发展后劲。那种只重视专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在今天发展变化比计划快、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社会,可能致使学生核心能力不能持续发展的后果。高职教育也应是为学生今后职业活动持续发展奠定职业技术基础和职业活动素养的教育。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技术、产品和劳动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使职业的转换越来越快,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多次转岗或者重新选择职业的考验。同时,高科技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又对每个人提出了如何适应职业与社会变化的问题。此外,由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也要不断补充更新。而职业素质高的劳动者,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对自身的知识、能力等素质进行有机整合,并能在深度、广度和力度上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鉴于我国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毕业生就业力培养的起点只能确定在学校,提升毕业生就业力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掌握某种技能,解决学生一时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赋予学生一种内涵丰富的就业能力,那就是不仅包括其具备实现就业的能力,还包括保持工作、更换工作以及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隐性职业素养是培养高职生立业处世修养的营养基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为受教育者提供职业技能训练,而且还为受教育者积淀受益终生的立业处世修养。如何对待事业上的逆境,怎样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培养受教育者健康的人格品质与情感态度,这是提供其一生可持续发展的营养基。现代社会,一方面,由于劳动分工和科技发展使职业内涵趋向于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技术进步导致简单工种向复杂工种发展,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多岗位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知识的迅猛发展使学习由原来的终结型向终身型转化,竞争机制使一元型职业向多元型职业转变,劳动者不仅要有不断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立业创业的能力,自己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而较强的职业素质,不仅能使劳动者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应有的经验,还能使劳动者建立克服困难的胆识和信心,养成勇于实践和立业创业的主动精神。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会视竞争为机会,变压力为动力。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组织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分配给自己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个人成败的重要因素。

注重高职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

根据高职生的现状,应着力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育:第一,吃苦耐劳精神。要去掉学生的“娇”“骄”二气,使其在职业岗位上任劳任怨,不怕吃苦;第二,服从协同意识。去掉学生的任性、逆反心理,使其学会求同存异,从大局出发;第三,韧性意志品质。要去掉学生的浮躁、轻薄作风,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毅力;第四,和谐人脉理念。要去掉学生的清高、孤傲性情,学会创造友好型工作环境;第五,开拓创新能力。要去掉学生的守旧、老套习惯,使其不仅善于接受新知识,而且在工作中善于独辟蹊径;第六,基层锻炼理念。要去掉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毛病,使其在基层、第一线锻炼和丰富自己。

实施更为宽厚的素质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有籍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现代高职教育、新职业主义等观念的提出对高职学生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市场、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面对经济发展,学校在加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强化高职教育的高层次,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要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迅速地迁移所学的知识,以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的行业和职业的要求,最终在知识体系上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延续性。具体体现为:重视体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指导课程,保障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坚持文化课的基础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突出课程的实用性,适当开设综合课程,促进能力素质的持续发展;加强课程的开放性,激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充分、自由地发展。总之,高职教育要打破学科界限,重视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强烈的获取知识的渴望,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职生的职业素养通常是指高职生通过校企文化熏染、技能教育,以及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大学校园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景点,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与指导等措施,都可以为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构建仿真的职业实训环境要想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必须在专业的实训基地构建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接受各方面的训练和熏陶。这样,在他们毕业时才能具备就业竞争优势,可以直接进入企业,或缩短适应期、很快被用人单位认可,或迅速转岗。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既是技能训练,更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核心环节。为此,高职院校首先应通过详尽的社会调研,结合企业及生产岗位的要求,制定出专业实训的规范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实训教学规范。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工作作风,首先是在学校里通过接受严格的实践训练来逐步养成的。有专家分析,发达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质量比我国生产的要高一些,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技术比我们强多少,而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操作人员具有在制造中习惯性的、认真严格的、按规范进行操作的、良好的职业素养。产品的技术性能靠其零部件的制造和装配精度来保证,而制造和装配的优劣则是由制造者的个人素养优劣来决定的。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地创造良好的仿真实践教学条件,在实践教学中,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要求,重视每一个细小环节,使学生通过实训的全过程,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团队精神。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技能培养为本位的教育, 高职毕业生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展现出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仅靠单一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事实表明, 社会经济组织在招聘和使用人才时, 越来越重视对人才在专业技能之外的隐性职业素养。高职教育应注重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 以大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隐性职业素养,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 .

[2]庄丹华.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5

1.社团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与普通高校的理论研讨性社团相比,高职院校应开展更多的专业实践类、社会活动类社团。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为专业实践类。此类社团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为主要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如电子设备组装社团、物流社团等。第二类为文艺类社团。此类社团主要为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如舞蹈社团、书墨社团、情景剧社团等。第三类为体育类社团。此类社团在学生有一定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同时更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据了解,现在社团活动多开展于校内,而为了更好地实现社团活动的作用,应将其更多地带出校外,实现多校社团联盟,加强学校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2.订单培养拓宽学生校外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从事一线的服务、生产等具体工作岗位的人才,要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相应工作岗位,就要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要注重实用性的体现,如辽宁工程职业学院与德国企业布廷恩合作,专门成立了布廷恩班,作为订单式的培养而专门开设了德语这门课。还有一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实现工学结合,如汽车修理专业学生可以边上课边在汽车修理4S店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回到学校来寻找解决的途径。还有一些教师利用暑假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实现教师进企业,了解企业实际的运行情况,结合企业的实际来改变课程的设置,使学生间接了解企业。

3.交流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现在,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以外基本很难接触到校外,尤其一些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实施半封闭甚至全封闭式的管理体制。因此,加强学生在学校间的交流学习也成为提升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如相邻或相近的学校可以就一些共同开设的专业开展“游学制”,即学校内学生可以互相沟通学习,通过信息沟通或竞赛实现专业技术信息大联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除了学生的交流学习,高职教师也要加强交流学习,在校与校的合作交流基础上推行教师下企业,实现教学一体化。

二、结语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路径探讨 篇6

摘要: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职业中所体现出的道德品质,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应当在院校中就接受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才能确保在就业中可以形成良好的品质观念。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对于社会以及用人单位而言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文章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进行论文简单的分析并针对目前形势提出了更好的实施的途径与方法希望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与观念。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路径探讨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核心部分,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内学生的职业发展关乎到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所以应当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工作,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

在竞争不断增强的今天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变成了一项急需解决的难题,高职院校内的学生就业率等方面都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由此更应当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在近几年发展中不管是设备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学生的专业技能较往年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在职业素养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不单单体现在教师的忽略上,包括在职业素养认知上都有待加强,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无法满足不能适应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设定,所以加强高职院校内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目前教育中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内主张培养全能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需要掌握所学专业领域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全面发展并且具备高素质。如今高职院校内将专业技能知识的讲授放在首要位置,导致学生即使掌握了专业知识却仍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目前高职院校急需做的教学改革,职业素养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并在以后的就业中能够适应并且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招聘的要求。

如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上,对人才的职业素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在毕业就业过程中对待工作没有热情甚至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心理素质达不到要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经常不知所措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导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企业单位在招聘时除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有硬性要求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也需要十分重视。让学生在具备专业基本功的基础上兼具良好的道德素养职业素养。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一)营造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社会氛围

有关调查表明企业员工在就业中应当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首先应当具备对工作基本的热情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充分将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企业。企业也会优先选择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因为这类员工大多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面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不管是企业还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职业素养都是一个重要环节,希望通过职业素养的教育工作可以让学生变成全能型人才,让社会以及高校逐渐形成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理念以符合新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

职业素养教育工作除了教师在课堂的讲课还需要学生家长与公众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相互协调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如今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已经不单单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更多的需要院校以及外界的配合让学生多方面感受到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职业素养教学中院校内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参与企业单位实习工作,让企业单位与院校一起共同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负责,让学生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能够具备职业操守道德素养。一旦学生在就业中存在任何的问题企业单位需要信心的发掘并及时提供给院校教师,在企业与院校的交流沟通中让学生变得更加完美。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体作用,通过课程教学培养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内教师给学生进行专业教学是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核心步骤,作为职业素养课程的专业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将职业素养作为重中之重。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专业讲解包括专业中可能涉及到的行业知识进行拓展丰富。对学生在企业中可能担任的岗位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在以后就业中可以更好地胜任。让学生对所学专业进行深入了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以后的就业充满了热情与信心,甚至更加愿意去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为职业素养专业教师在课程开设中应当采取针对性政策对相关专业学科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将不同专业对职业素养的不同要求标准进行设定,职业素养课程需要结合专业内容来进行具体的教学,甚至可以邀请就业指导教师来对学生进行专题将座,让学生对就业有初步认知。在职业素养课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就业意识并且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敬业和诚信为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

职业道德要求学生在从事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对待工作应当兢兢业业,并且能够诚信待人这是每位走上就业岗位的学生应当遵守的规则。热爱自己的岗位并且诚实守信是基本要素,也只有具备这些基本原则才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职业生涯是每位学生所必须面临的一步,是步入社会之前需要对自身进行的要求与洗礼。每个学生都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范,找到自己未来应当努力奋斗的方向和目标。高职院校需要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做具体安排,保证学生在课程中既能学到理论知识也能获得实际操练的机会。这一做法可以让学生离自己的就业岗位更近一步,让学生在学习中目标更加明确。在学习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应当选择跟自己所学专业更近的知识内容,让职业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知识点也能被丰富拓展并巩固,在以后的就业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为高职院校内的学生应当对自身做明确的定位,清楚就业岗位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引导性作用,不断提升自我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院校内教师认真对待仔细教学,除了教师的教学之外学生自身也应当引起重视,在社会与大众的共同努力下为学生职业素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朱有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理想教育途径研究[J].黑河学刊,2012(02)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 篇7

关键词:隐性课程,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校园文化

素养即素质、修养。素养表现在职业活动中称为职业素养, 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称为个人素质、个人修养。基本职业素养也称职业基本素养, 是指在众多职业素养中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素养, 主要包括职业意识 (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等) 、职业态度 (敬业、务实、坚持、合作等) 和职业能力 (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抗挫能力、自控能力等) 。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说, 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识和技术, 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这深刻说明了基本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基本职业素养对高职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曾调研了十余家知名企业, 在被问及“员工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哪个更重要”时, 数十位企业管理人员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前者。很多高职生在就业中惨遭淘汰, 不是由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 恰是因为基本职业素养欠佳。正如智联副总裁赵鹏所言, 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和经验的欠缺, 而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缺乏。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职业素质教育, 在培育高职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上, 学校隐性课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隐性课程概念是1968年由美国教育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 (Life in Classroom) 中率先提出的, 他认为, 学生在学校里除了接受读写算等科学文化知识外, 还经由非学术途径间接地、潜移默化地获得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其他心理成长。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被杰克逊称为“潜在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1]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隐性课程, 一般认为, 它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概念, 二者共同构成学校课程体系的两大类型。显性课程又称“正规课程”、“正式课程”, 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 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及各类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等。隐性课程又称“隐形课程”、“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等, 是指没有列入课程计划, 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2]

综合相关隐性课程的研究, 本文认为, 隐性课程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 泛在性。

我国教育家刘佛年认为:隐性课程既不是课内学科, 又不是课外活动, 而是“第三类课程”, 即校园文化建设, 它是“通过整个学校环境、气氛、学校风气施加给学生的影响, 起到教育作用”。[3]这一观念得到较广泛认同。由此可见, 隐性课程是学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人不包的教育现象, 它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时时、处处、人人, 不仅涉及学校所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而且涉及一切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 涉及学校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

2. 潜隐性。

隐性课程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教育”, 潜隐性是其区别于显性课程的鲜明特征。就教育过程而言, 显性课程是直接公开地教育影响学生, 隐性课程则是学校和教职工不露声色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传递给学生, 恰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学生的习得在无意识中进行,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 非预测性。

就教育结果而言, 显性课程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考核方式, 学校能够采用定量或定性方式检验学习效果。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习得的, 其习得倾向非认知心理 (非认知心理即不直接参与认知活动, 但对认知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 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态度、性格等心理成分) , [4]学习效果无法量化, 也难以预期, 尤其是个体效果、短期效果难以预测, 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但学生一旦习得, 其效果长久且稳定, 有的影响甚至终其一生。[5]

二、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

隐性课程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 而文化即人化, 它依照人的价值和理想改变客观世界和人自身, 使之美化并趋于完善。校园文化是教育的有效载体, 故隐性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或者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活的教科书, 其育人功能强大, 在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导向功能。

这是指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人格心理建构等方面所起的引导作用。首先, 校园文化蕴含着深层的价值体系, 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 校园文化为学生个人行为提供了参照系, 将他们的个人行为引导到集体目标上来。另外, 人格本是个体在遗传素质基础上, 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无疑依赖良好的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

2. 规范功能。

这是指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具有重要的规范约束作用, 校园文化通过一系列文化因素特别是制度文化发挥规范作用, 学校以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来约束学生, 鲜明地告诉学生学校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学生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努力将其言行规范到学校和社会期望的轨道上来。

3. 激励功能。

这是指校园文化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等的作用, 属于精神刺激范畴。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 大学生只要理解并认同这种文化, 它就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激发其精神力量, 挖掘并发挥其潜能, 使其获得成就感、自豪感。以榜样的激励为例, 校园榜样生动体现校园精神, 堪称校园文化的形象教材, 能在大学生中产生“共生效应”, 极大地增强隐性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4. 凝聚功能。

这是指良好的文化氛围能激发学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 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这种凝聚作用不仅体现于促使现有团队成员的团结与合作, 而且体现于对团队新成员的转化与融合。当大学精神、价值观念等为学生所认同后, 就会形成一种较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激发学生为学校建设和个人发展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三、高职隐性课程的开发策略

1. 着力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和, 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整体布局、建筑装饰、设施设备、环境卫生等, 是办学的基础条件, 其建设与管理直接反映育人理念和办学水平。《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这句话深刻说明了环境对事物的影响。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不可小觑, 高职院校不仅要建设绿化、美化、净化且静化的校园环境, 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从而美化学生心灵, 升华学生精神世界, 而且要注重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在校园环境中渗透行业、企业的特色文化, 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 培养职业意识, 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 倾心构建校园制度文化。

《孟子·离娄上》曰:“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章制度等, 作为规范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手段, 具有鲜明的强制性, 也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 它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约束, 促使他们养成文明举止和良好行为习惯。例如, 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 也是企业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 优良的制度文化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再如, 良好的班集体制度和寝室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高职院校要精心设计制度, 培育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在制度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怀、引导和激励,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形成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3. 精心培育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又称“学校精神”,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不仅包括校园历史传统, 而且包括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生活观念、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 具体体现于校风、教风、学风及学校人际关系上。例如, 如果学校干部职工能够勤政廉政、高效工作、周到服务、团结协作, 教师能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精心育人、开拓创新, 就会引导学生遵章守纪、文明礼貌、乐观进取、务实创新。高职院校建校历史一般较短, 文化积淀相对薄弱, 不少院校个性特色不够鲜明, 大学精神较为贫乏。因此, 要强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大学精神的培育, 狠抓“三风”建设, 增厚文化底蕴, 营造生机勃勃、积极向上、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 滋润学生心田, 陶冶其情操, 净化其心灵, 以巨大的感召力引领学生奋发向上, 提高职业素养。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 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6]高职院校开发隐性课程时, 要统筹兼顾, 三层并进, 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 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关键,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 构建职业特色与个性特色鲜明, 且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 充分发挥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育人作用, 担负起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丽娜.隐性课程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J].中国校园导刊, 2011 (1) .

[2]周国烛, 马红麟, 王文博.高职教学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3]刘佛年.潜在课程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J], 1987 (4) .

[4]尚晖.历史教育中非认知心理因素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8 (7) .

[5]李先国, 李忆华.浅析学校隐性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6) .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 篇8

一、“素质冰山”理论视角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岗位对个体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个体在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 即个体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道德操守、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设计与创造的情感、规范、能力及其水平等, 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其中前三项是内化素养或隐性素养, 仅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 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部分。而职业技能则为外化素养或显性素养, 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根据美国学者提出的著名“素质冰山”理论模型,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 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代表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是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或专业考试来验证的, 只占冰山的1/8, 属于显性职业素养;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占整体冰山的7/8, 指一个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职业人格等短时间内不易鉴别的职业素养, 只有通过相当的实践或时间才能展现或检验出来的, 属于隐性职业素养。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构成了其全部职业素养 (图1) 。

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 隐性职业素养是根本和基石, 决定并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仅代表表层的特征, 不能完全区分绩效优劣, 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教育来改变和发展, 而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等隐性职业素养, 则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才可改变, 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识和技术, 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因此, 高职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 具备较强的职场竞争力, 必须以显性职业素养培养为基础, 努力强化隐性职业素养的锻炼与提升。

二、“素质冰山”理论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调查分析与启示

(一) 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甘肃10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群体和50家企业。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其中, 向10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 回收986份, 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回收478份, 问卷回收率均达到95%以上。

调查内容: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与培养情况 (见表1) , 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与要求 (见表2) 。

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比较模糊, 对自己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认识不明确, 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在影响就业因素、在校需要强化的职业素养、学校培养途径等选项中, 比较看重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对敬业、责任、团队协作、基本道德修养、吃苦耐劳等隐性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校期间缺乏有目的的锻炼, 忽视对自身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 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整体评价不高, 认为比较欠缺的职业素养有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不够, 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吃苦精神差, 承受挫折与压力的能力弱,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遇到困难与问题依赖性强, 缺乏积极主动进取的精神;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等。选聘高职毕业生时将基本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与责任心、团队合作意识、吃苦耐劳、心理素质等素养排在前面, 而必备的专业技能则排在了相对靠后的位置, 说明企业在选聘毕业生时比较看重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高低。建议学校在学生的品德与人文修养、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进一步加强。

(二) 结果启示

在职业素养结构要素中, 决定职业竞争力和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等隐性职业素养。而从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看, 学校较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培养体系不完善, 培养模式单一、缺乏整体设计, 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缺乏有效统合。学生自身对职业发展认知模糊, 对社会需求不了解, 缺乏职业规划, 不重视隐性素养的养成与塑造, 致使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形成显性与隐性的“长短腿”, 成为综合素养的“跛子”, 与企业选聘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不“吻合”, 不仅影响自身的就业与职业发展, 而且势必影响高职教育功能作用的发挥。因此, “素质冰山”理论视角下, 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需求, 深化改革, 转变观念, 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 统一规划, 多方联动, 形成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合力, 使学生显性素养与隐性素养得到同步生长, 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后劲。

三、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素质冰山”理论视角下, 协同提高学生显性与隐性职业素养, 是贯穿于教学与学生管理多层面全过程的一项系统工程。教学体系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 将专业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相融合, 让学生知识、素养全面提高;学生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工作, 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将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与教育、管理、服务等职能工作有效对接, 构建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养成的多维空间和多元体系, 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挖掘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与职业人格的潜质, 最大程度地发挥隐性职业素养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

(一) 强化隐性职业素养养成的外在约束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学习动力不足, 社会责任感、进取意识、奉献精神、心理素质、是非能力、受挫能力、认知能力等相对较弱。显性素养的不足和隐性素养的欠缺, 使高职学生在目标和行动上处于迷茫状态, 极易悲观失望, 失去成才信心而放任自流。因此, 健全科学、完善、符合学生实际的学生管理制度, 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明确学生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锻炼有目标, 行动有导向。同时, 引进企业管理模式, 完善“激励+预警”机制, 加大先进群体的宣传奖励力度, 强化学生突出问题的分类指导与帮助, 把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融入到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将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有机结合, 使职业素养在管理制度与管理行为的激励、约束下由强制养成向自觉养成转变。

(二) 突出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锻炼学生组织管理、交流沟通、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纪律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有效平台, 是促进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提高文化品位、净化心灵、培育健全人格与情趣的最直接形式, 是养成教育“知”向“行”的转化、升华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要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院的办学特色, 培育和打造与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培养相融合, 具有塑造品格、陶冶情操、崇尚科学、激发潜能、增强信心、促进能力开发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在“润物无声”中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隐性职业素养。同时, 高职院校要利用与企业合作的有利契机, 积极探索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教育文化结合的载体和切入点, 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 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受到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 增强学生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认知, 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 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和向“职业人”的转化搭建桥梁。

(三) 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对隐性素养的认知转化

社会实践是实现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养成知行统一的主要载体。高职院校必须创造条件, 搭建学生职业素养的认知转化平台,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 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活动、社区服务、“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把“学”和“做”有机结合, 在职业行为中实践职业道德规范, 践行纪律观念、爱岗敬业素质、沟通合作能力、职业创造能力, 陶冶职业情感, 养成良好职业习惯, 磨炼隐性职业素质, 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升就业竞争力。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 是隐性职业素养锻炼的重要平台, 高职院校要发挥社团第二课堂的作用, 强化对学生社团的支持、管理与活动指导, 使学生的能力与职业素养在自我锻炼中不断得到生长。

(四) 搭建职业素养拓展训练的多维空间

素质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管理部门不能简单以管理代替教育, 要在管理的基础上, 以学生人格养成为主线, 探索和建立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人格等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养成体系, 拓展训练空间, 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创业设计、应用职业能力、个性才艺、读书交流、书法美术、人文讲座、“5S”文明宿舍创建、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素质拓展活动, 让学生在素质拓展活动中认识自我, 发掘潜能, 增强自信心, 乐观面对竞争与挑战, 理性处理挫折与矛盾, 增强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学生职业素养在“做中学”中得到拓展与提升。

(五) 完善全程指导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根据学生不同年级需求, 分阶段开展专业认知、企业观摩、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培养、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活动, 建立全程化、多方位的职业指导体系, 强化学生对专业及职业的认知,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特长与职业能力倾向, 找准职业方向, 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树立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念, 指导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显性素养学习中, 按照职业发展需求, 结合自身特点, 有目的、有重点的主动进行态度、意识、情感、行为等职业隐性素养的锻炼, 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 强化学生素质评价的导向作用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中, 缺乏科学的、可操作性的隐性职业素养评价办法, 对学生的评价存在重显性、轻隐性, 以偏概全的现象。学生工作部门可借鉴企业员工考核评价制度, 构建学生职业素养考评指标体系, 探索创新考核方法和测试评价手段, 健全完善考核档案, 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与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意识、行为等职业素养要素进行测评记载, 并将考核结果与校内外奖学金评定、评先评优、推荐入党等挂钩, 加大评优工作的宣传与奖励力度, 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职业素养锻炼, 提升适应岗位工作的基本素养, 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景荣.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3) .

[2]欧阳建友, 李星星.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 2012 (12) .

[3]陈伟民, 郑印乐.构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 2011 (33) .

[4]庞捷敏, 卢志米.以职业活动模式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J].宁波大学学报, 2013 (2) .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之探索 篇9

一、职业素养的构成

高职的职业素养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 它代表高职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 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 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 它代表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 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 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 但正是这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 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

因此,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 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 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当然, 这个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 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 实现“三方共赢”。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 职业意识的淡薄

职业意识 (Professional Awareness) 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 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 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

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职业道路、 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信念、职业发展等认识模糊不清的现象, 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过, 普遍存在的想法是走一步, 看一步。工作岗位不仅环境好、工作轻松, 而且还要工资高, 或者各种福利补助好。有50%左右的学生不满足于做基础工作, 似乎他们还有更大的职业目标或职业理想, 事实上这部分人基本上处于 “这山望得那山高”的空想、幻想状态, 眼高手低, 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理想状态。

(二) 职业理想的缺乏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 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 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 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 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 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

一些高职学生在企业工作, 关心最多的是自己薪资水平, 而不是考虑未来的事业发展状况。真正的职业理想必须建立在对职业热爱的基础上, 然而现在的一些学生对自己所拥有的工作根本谈不上热爱, 而是视如“鸡肋”, 食之无味, 丢之可惜, 处于一种很无奈的状态。对于事业的未来感觉虚无缥缈, 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加上自信不足, 无论是学历还是技能等都不如他人, 感觉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 因此只能被动地接受社会对其的选择。

(三) 职业道德的肤浅

职业道德, 是指一种被普遍认为是从事一种职业的人士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在职业上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法去谋取利益, 不接受不应接受的利益, 不泄漏工作上的隐私, 在面对雇主或上司不合理的要求时, 必须本着良知拒绝。

高职学生对职业道德认识肤浅, 对本专业未来所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知之甚少, 更不会去思考作为一名从业者应该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可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高职学生的确也会受到诚信和忠诚的挑战, 不少学生存在只要有钱赚, 什么事都可以做的思想, 甚至越过职业道德底线, 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

(四) 职业能力的薄弱

职业能力 (Occupational Ability) 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任职资格、职业素质、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高职学生由于先天不足, 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不扎实, 专业技能薄弱, 专业拓展能力缺乏, 主动学习能力差, 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不足, 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团队意识薄弱等现象。

(五) 职业心理脆弱

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一种, 是指从业者认知、感知、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 (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 等方面的素质。

职业心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择业心理、就业心理、失业心理。

择业、就业、失业三个不同阶段或方面的人心理特点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

高职学生面临择业表现茫然, 不自信;就业时表现缺乏吃苦耐劳、抗击挫折的坚强的意志品格和一颗积极上进的心, 工作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失业时无助、盲目和心态不正等, 可是由于强烈的自尊心, 他们又迫切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建议

(一) 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注重专业教学的同时, 应逐步建立起职业素养培育课程体系, 并贯穿于高职三年教学的全过程。大一注重专业认知, 明确职业目标;大二注重专业或职业技能训练;大三注重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与整体相结合、技能和素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基础文化课程、自然科学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哲学、史学、音乐、美术、书法、文学等必修和选修课程, 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升学生的文化层次和鉴赏品位。

2.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主要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建设, 配合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等课程内容, 巩固其在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使其作为必修课的核心。

3.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课程。主要是指将职业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 将学生在职业素质中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在专业教育中体现职业素质教育, 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

(二)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提升职业素养培养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始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和专业领域课等, 加强对学生职业认识和职业定位的培养。让学生入校后即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指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 着手为自己今后三年的学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制订计划, 为以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基础。在就业指导和择业指导中, 使学生了解与本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有关的职业资格, 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将来的发展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 应强调对职业意义的认识, 使学生懂得职业不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它更是服务社会, 施展个人聪明才智, 实现人生价值, 攀登事业高峰的重要途径。

(三) 积极开展校园活动, 完善学校育人平台

针对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 积极开展校园活动, 并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以各种社团、校园文化、各级技能大赛等为载体,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 积极营造文化和科技氛围, 构建实践体验平台, 不断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从而真正搭建一个能让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育人平台。同时还应按照企业文化的特点,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生日常管理活动中, 可引进企业的管理模式, 帮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环境, 突破原有育人模式。积极开展团队素质训练、模拟职业面试、技术创新竞赛、创业竞赛等渗透企业文化元素的新活动, 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接近并达到企业职业素养的要求。

另外, 通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和自强、自立意识, 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人际沟通交流、 学会宽容、包容他人、学会团队合作。通过严格管理, 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 强化他们的时间观念, 让他们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通过习惯养成, 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自身道德素养, 渗透到思想中去, 转化到工作的实际行动中去。

(四) 校企合作, 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根据“以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经之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都将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充分体现, 因此在学校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 应注意积极吸引相关企业参与。作为高职院校应该主动与企业合作, 共同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企业将公司用人信息、标准及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知识反馈给学校, 并积极参与指导学校的教学计划的制订, 并对学校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供帮助和指导。

同时, 合作企业应积极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更合适的岗位平台, 在企业识岗、模岗和顶岗实习中, 让学生了解工作环境, 接触企业文化。在学生实习期间, 学校教师和企业还应共同承担学生实习的跟踪和教育, 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合力教育作用, 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 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而努力。

通过合作,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发展的需求, 企业又能招到更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 达到企业和学校共赢的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并不是单单由学校就能完成的, 需要学校、企业乃至社会共同培养才能完成, 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一项巨大的教育工程, 因此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应晓红.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实现途径[J].当代青年研究, 2010 (3) .

[2]汤华东.谈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03 (3) .

论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篇10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成熟,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目前的人才需求现状,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高职学生培养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社会。高职学生在进入工作领域后频频跳槽, 导致用人单位不满意, 自身也难以取得进步;学生具备相当的操作技能, 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出现这种局面, 还是高职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所致。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学生走向“职场”、通往成功的通行证。

一、职业素养的定义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是职业内在的要求, 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1]。职业素养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 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指高职学生通过文化学习、技能培训, 以及自我锻炼, 掌握其岗位需要的技能知识、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 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二、职业素养培养意义

1. 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 人们对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社会迫切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 敬业、勤业、精业的应用型职业人才。目前,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服务于企业和管理部门, 不但要求学生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 掌握实践动手能力, 还应具备职业素养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参加工作为社会作贡献的必备条件。

2. 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良好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参加工作的一块敲门砖。从个人来看, 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 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 ;从用人单位来看, 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目的, 可以帮助单位节约成本,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 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所以说高职学生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 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职业素养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湘潭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随机对湘潭市2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以及湘潭市3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放问卷共300份, 回收问卷共291份, 剔除信息不完整的问卷8份, 纳入统计分析的合格问卷一共283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占94.52%, 选择求职的学生占83.68%, 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占10.84%;学生期望的月工资平均为2210.3元, 而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月工资只有1500-1900元。

通过对本次调查数据进一步分析, 我们发现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 对自身认识不足,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评价要高于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 (2) 职业目标不清, 盲目择业求职; (3) 再学习能力需加强, 学生在刚参加工作后,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存在差距, 需要企业再培训和培养; (4) 学生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四、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目前高职学生大多数属于90后,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具有独立、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优点, 但也存在团队合作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缺乏吃苦精神等不足, 加上生源结构复杂, 形式单一的说教式职业素养教育很难取得成效, 因此, 职业素养的培养既要靠高职学生本人有意识地培养, 又要靠高职院校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 还要靠用人单位精心雕琢, 共同努力。

1. 高职学生自身加强培养

(1) 养成良好习惯, 塑造良好形象

职业行为和习惯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 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用人标准, 文凭学历已不再是万能的敲门砖, 成熟、睿智、精明干练、富有开拓精神的形象特征成为当今用人单位所共有的心理期待。

(2) 树立责任和合作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把责任转化到个体实际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认同, 是合作行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责任和合作是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基本要求。责任即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保证工作按时完成;合作即要有团队精神, 有协作精神, 达到合作共赢。对于职业人而言, 这两种意识既关系到个人和企业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与否, 也是为人做事最基本的要求。

2. 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职学生的摇篮, 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业院校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企业优秀文化观念合理地融入到高职学生培养全过程, 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重视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加快推进素质教育, 增强高职学生自信心,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促进学生成才。

(1) 突出教师的“双师素质”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通过各种办法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 加大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力度, 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工作。专业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 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2) 重视课堂教学, 搭建校园文化平台

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大纲课程设置要求, 全方位整合现有课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更强调因材施教, 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化, 创造一切条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适应未来职业内涵或外延的变化[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结合, 让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明确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实训机会, 让学生通过模拟训练和仿真训练, 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此外,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以社团文化活动、学生职业技能比武和社会实践为载体, 发掘学生潜能, 为锤炼其基本职业素养提供舞台。在社团文化活动中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 让学生感受“仿真职场”。高职院校以讲座为平台, 邀请企业人士、成功校友等面对面的沟通和探讨, 让大学生切身感受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和其精神魅力, 从而激励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

(3) 重视社会实践

职业技能的培养要靠反复地实践, 技能才能巩固和提高。高职院校通过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 在职业环境中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 也可以通过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方式, 不断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意识, 为其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3]。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通过协岗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 提前熟悉职业环境, 掌握职业特点和了解职业发展,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 做好职业规划, 树立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利用学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课外学堂和心理咨询室等多种方法, 指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设计自己职业生涯规划, 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 向高职学生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 拓宽就业渠道, 增强创业意识, 以创业带动就业。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社会技能各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呈现日新月异,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变得日趋重要, 职业素养培养要有前沿性和引导性, 努力做好高职院校的高职教育与现代企业的完美融合, 高职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着力提高职业素养, 提升就业竞争力, 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 .

[2]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华中数控车下一篇:主题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