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中儿科护理

2024-08-21

人性化管理中儿科护理(精选十篇)

人性化管理中儿科护理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儿科包括儿科门诊、急诊、儿内科、儿外科以及住院部, 护士人员一共有14名, 其中40岁以上2名, 30~40岁5名, 30岁以下7名, 平均年龄24.5岁。本科学历1名, 大专学历9名, 中专学历4名。

1.2 方法

1.2.1 情感方面实施人性化分工和管理

实施人性化管理: (1) 在理念上做到以患者和护士为中心, 要投入两份不同的管理情感, 有了合格的护士才能有好的护理质量, 有了满意的护士才能有满意的患者。护士长要根据护士的工龄结构、身体状况和患者的实际需求来安排人员, 尽量保持人员数量、身体状态和技术水平的平衡。将身体状况好的高龄护士安排在工作强度相对较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班次中, 例如在门诊部门, 上午输液的患儿较多, 护士长要安排穿刺技术好的高龄护士和技术较差的低龄护士进行搭配, 这样不但可以完成大量的门诊输液工作, 也能够使低龄护士有较多的机会进行小儿静脉穿刺, 更快的提高技术水平。 (2) 护士长要经常性的关心护士的生活, 因为儿科护士经常处在哭闹的环境当中, 而且疾患儿童家长又对子女非常关爱, 对护士的技术要求很高, 这很容易造成护士与家庭之间产生矛盾。要积极的了解护士家人对其工作的支持态度, 对家庭有困难的护士要尽最大的努力给予帮助, 护士生病的时候要组织人员前去探望, 必要时要安排护理人员陪同诊断等。

1.2.2 充分发挥护士的个人潜能

(1) 要为每一位护士建立单独的个人档案, 在平常的工作中护士长要根据护士的特长、爱好等信息安排其在病房中的相关工作内容。 (2) 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了新的问题, 护士长要征求儿科全体护士的意见进行综合的分析决策, 遇到新的方法护士长要开会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 然后以投票的方式表决是否开展。这样不但可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获得护士的拥护和认可, 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护士的个人潜能, 每一位护士把儿科当做自己的家庭, 对问题积极出谋划策, 效果显著。

1.2.3 增强护士的专业技能

因为儿童是一群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静脉穿刺技术难度很高, 并且一旦穿刺失败就会引起家长的反感情绪, 这对儿科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长要加强对儿科护士的专业技术培训, 并教会护士良好沟通技巧, 为患儿家属和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 结果

在对本院儿科全体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之后, 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由原来的80.05%提高到了96.50%, 而且儿科还收到了25面锦旗, 且投诉和护理过程中的矛盾事件大大减少, 也没有出现护士因工作压力而辞职, 实施人性化管理效果有显著提高。

3 小结

儿科护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 由于儿科服务的对象比较特殊, 与其他科室的护理相比工作量大、类型繁多, 技术难度较高, 患儿家属要求较高以及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给儿科护士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1]。而且有研究表明儿科护士的患病率要高出成人科室护士很多, 加上儿科护士的工作待遇较低, 对儿科护理团队的稳定性埋下了隐患, 一旦有工作人员无法坚持下去就会引起连锁效应[2]。作为儿科护理人员的管理者要面对现实分析形势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儿科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注重护理人员的情感变化及家庭情况等。这样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也提高了儿科护理人员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为科室赢得了荣誉。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儿科全体共14名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 积极营造有利于儿科护士身心健康的环境氛围, 充分挖掘儿科护士的潜力, 提高儿科护士的抗压能力。结果 对儿科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且投诉和护理过程中的矛盾事件大大减少, 也没有出现护士因工作压力而辞职的现象。结论 对儿科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切实的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 提高了儿科护士队伍的稳定性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士,人性化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易艳.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护理学杂志, 2013 (2) :42.

人性化管理中儿科护理 篇2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36例儿科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观察组对患儿采取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对患儿采用普通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住院环境满意、护理管理满意、护士业务水平能力满意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日常的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入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防范意外发生,提高儿科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风险管理

患儿在医院内接受护士专业细心的护理过程中,因为儿童与成年人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患儿的年纪比较小,再就是情绪很不稳定,这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还使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超负荷。医院的护理工作本来就很繁琐且沉重,这就使护理工作意外风险发生率增高,由于这种风险存在于护理实践的多个层面,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其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1]。伴随着患儿家属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护理工作也越来越细致,承担的风险也在不断地加大。很多儿童疾病发病比较快,病情也相对复杂,变化迅速且自我表达能力差,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只能靠护理人员自己去观察从而发现病情变化。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而且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偏低,晚上经常要倒班,家庭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薪酬与劳动不成正比,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等原因,是造成儿科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2]。为了给患儿提供更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儿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对患儿采取风险管理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儿科患者236例,男161例,女75例,年龄3~12岁,平均(7.8±2.4)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118例。观察组男81例,女37例,年龄(7.7±2.5)岁;对照组男80例,女38例,年龄(7.9±2.3)岁。2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普通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

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组员由责任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责任护士组成,根据不同的能级完成不同的护理任务(护士长巡视监督、主管护师专科教育、护师完成日常的操作、责任护士负责护理反馈及评估),有问题及时报告,针对发现的问题开讨论会,护士长为顾问,主管护师主持,会议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实施后评估实施效果并做出进一步整改,通过不断的业务学习及讨论,达到提高风险管理小组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风险认知意识。

2)加强业务学习。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据每位护士的不同特点与能力来制定相应的再教育方案,并对其安排合适的岗位,调动她们的学习兴趣与工作积极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进行专科技能方面的培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制定1个1年计划,使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1个档次。

3)开展患儿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患儿疾病情况的不同,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宣教,再根据患病儿童的心理状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与之交流疏导,耐心细致地答复患儿的每个问题,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的有效性。

4)建立药物及设备维护管理制度。针对患儿使用的药物与设备应及时地做好记录,保证各种仪器的安全卫生及有效性,每天的值班护士要对设备进行检查与清洗等。

1.3观察项目比较

2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包括给药、意外伤害、管路脱落、压疮风险)及对住院环境、护理管理、护士业务水平能力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护理风险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住院环境满意、护理管理满意、护士业务水平能力满意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3讨论

儿科护理任务繁重且琐碎,在护理过程中常出现如护理人员的疏忽、操作不正规、试管乱用、点滴外漏、留置标本出现信息错误、仪器检查不仔细等情况,而在住院期间住院家属的.照看下还有管路脱落、磕伤等意外出现,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产生,管理上风险随之而来,而这种二次伤害,不管是对患儿还是患儿家属都是难以接受的,既影响患儿的身体恢复,延缓治疗效果,还会给治疗增加不必要的麻烦[3]。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将制定出的解决方法应用到进一步的工作中,评估解决方法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做好预防性的工作,解除安全隐患与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对患儿的预后会有很大的帮助[4]。有相关研究[1-2]证明了将风险管理运用到儿科护理管理的工作中,效果十分显著。目前所知的护理管理方法中已经从多个角度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力争形成有效的预防,对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风险发生概率比对照组低,说明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医疗事故的产生,有效降低医疗风险,明显提高治疗的安全性。观察组对住院环境、护理管理、护士业务水平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表明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上得到患儿及家属的高度认可[5]。

作者:邹芹 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参考文献:

[1]蔡金娣,韦丽.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究[J].饮食保健,2015(8):124-125.

[2]孟红燕.探讨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分析其有效的防范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9):5132-5133.

[3]冯霞.探讨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71-272.

[4]邱光娥.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要点初探[J].医学前沿,2014(11):69-70.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4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也必须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以人本为理念”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转变[1]。

人性化护理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人文关怀式的服务已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几年,对患儿及家长在入院、住院、出院的沟通和语言艺术等方面开展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提示了在儿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现报告如下。

人性化的服务行为

入院时的人性化护理:入院时患儿及家长带着恐惧与焦虑走进病房,护士应面带微笑,用亲切的儿童语言主动与患儿打招呼,如称呼患儿为“小帅哥”、“漂亮宝贝”等,并轻轻地抚摸患儿的头或手。向家长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并让家长了解到主管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增强他们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感。

住院时的人性化护理:①人性化护理对患儿的应用:充分认识“家庭式儿童生活中心”的重要性,以朋友式的交谈消除患儿的陌生感、恐惧感和孤独感。设身处地地为患儿着想,对于患儿小小的进步,都应鼓励,使患儿对护士充满信任,心情舒畅[2]。主动营造温馨家庭式氛围,照顾患儿的各种生活习惯,如护理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称呼患儿喜爱的呢称。②人性化护理对患儿家长的应用:患儿生病,家长十分焦虑。要真诚、主动地接近家长,成为家长的知心朋友,让家长感受到医护人员是患儿的护卫者。以健康教育为平台,用责任心、爱心及真诚,调动家长在照护患儿中的积极性,为家长提供温馨告示卡,讲解护理常识。对患儿所做的任何操作或护理,都应该向家长解释它的作用,注意事项等,使家长清楚患儿接受的治疗及护理,让家长更充分的参与到治疗当中,形成融洽的指导合作型护患关系。③个性化护理:个性化服务不是只为少数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是要让每一个患儿有一种好像自己是在享受着专门为自己所特别安排的服务一样的感觉。尽量满足不同患儿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针对不同的患儿,及时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使患儿的健康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

人性化的出院指导:出院时,责任护士要针对不同的疾病做出细致出院健康指导,向患儿家长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休养环境、饮食与营养及活动与休息等等。尽可能向家长提供更多的保健及护理知识,减少患儿住院这一生活事件的“余波效应”。如有带药者,一定要遵医嘱向家长详细说明服药的剂量、方法、用途、服药时间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患儿出院后,还要约好定期复诊、复查的时间或电话随访、写信随访等。

人性化的服务环境

温馨的住院环境可以影响患儿的心理状态,缓解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因此要为她们提供温馨、舒适而且有家庭氛围的住院环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为了满足患儿的需求,开设优质病房,有套房、单间和双人间等,生活设施全,房间布置采用家庭式的颜色,减少了病房的感觉,多了一份温暖愉悦的感觉和家庭的温暖。在病区的走廊中贴上各种卡通画,让每个住院患儿都感到置身于“儿童乐园”,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

人性化的服务流程

提供预约就诊服务:多数患儿家长工作繁忙,很难安排时间就诊,通过开通网上、电话预约和面约服务后,家长只需提前20~30分钟带孩子到医院,既节省了时间、又方便了患者。

一条龙专家贴身服务:每位患儿入院都将由一名主诊医生全程负责诊疗。包含开始接诊到检查、诊断、治疗、安排住院,直到出院及之后的随访等,患儿将可享有全程一贯的诊疗服务。由此更能激发医生对患者的责任感,也从客观上节约了患者看病的成本。

优化工作流程:2007年4月在全省首家推行门诊“一卡通”就诊服务新模式,优化、简化就诊环节,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患者持卡就诊,从分诊、诊断、检查、治疗、取药、缴费、查询等一卡通行。

人性化服务的成效

强化了儿科护士的服务意识,形成了服务满意是最好的质量的理念,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实现了人文关怀的服务目标,提高了护理质量。

缩短了护士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患儿及家属配合治疗的主动性,增强了治疗的信心,使患儿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提升了医院护理服务品牌,提高了科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性化服务体现了护士温柔、善良的品性,护士的服务源自内心,注重细节,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体现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入、帮助人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医院的声誉,打造了医院服务品牌。

讨 论

如何尊重患者的权利和情感、人格和隐私,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关心和爱护患者,实现对人的整体关怀,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3]。

因此,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中“以心换心”,大大减少了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护士也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护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健康。开展人性化护理,把服务对象看作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患儿及家属在住院过程中,得到的是尊重和理解、关爱和帮助、呵护和鼓励,从而使他们感到满意。患者满意,护理工作受到尊重,为护理工作提供了诸多方便,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斌全,赵晓云.人性化护理的历史背景[J].护理研究,2008,22(1):93.

2 许志伟.中国当前的医疗危机与医护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使命[J].医学与哲学,2006,27(9):2.

3 黄敏.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109.

人性化管理中儿科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近半年内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280例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家属入选条件为患儿主要负责人。280例患儿家属中男135例, 女145例, 年龄24~42岁, 平均年龄 (29.8±3.4) 岁, 患儿主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103例, 占总病例36.8%, 消化系统疾病86例, 占总病例30.7%, 其他疾病91例, 占总病例32.5%。

1.2 人性化服务内容:

规范行为, 优质服务患者, 护理从基本点滴做起, 仪表端庄、整齐, 微笑服务, 对于患儿家属的提问要耐心详细解答, 把最好的服务形象展现给患儿及家属, 树立良好形象能够为良好的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 护理人员在平时多补充护理方面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护理管理人员定期开展日常常用护理规范的学习, 相互交流, 共同进步。与患儿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 尽量避免专业术语进行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 应用简便适当的语言进行沟通, 在患儿就诊过程中, 护理工作人员应当主动询问患儿及家属需要解决的困难, 并给予解决。环境的部署, 在患儿就诊的大厅内, 可以悬挂简单易懂的宣教图画, 进行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教, 给予患儿家属以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调查方式:

采取专业人士设计的儿科门诊调查问卷, 由接受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问卷发放, 并且为患儿家属讲解每项调查内容及填写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患儿就诊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等, 采取A、B、C的评价方式, A为满意, B为一般, C为不满意, 一共进行280份问卷调查, 问卷全部完成调查并收回。

2 结果

我院儿科门诊经过半年人性化服务, 调差问卷结果显示, 患儿家属对医院就诊环境、护理人员满意度、护士仪表等满意度均在95%以上, 见表1。

3 讨论

以往的护理工作人员往往只重视住院儿童的舒适度和护理工作, 从而忽视了患儿的心理需要和适应, 儿科门诊作为患儿就诊的第一窗口, 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本科室乃至本院的服务质量。当前医疗环境下, 儿科门诊就诊人员较多导致环境相对嘈杂, 因此患儿家属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较低。人性化服务不仅仅满足患者的需求, 还主动询问患儿家属的各种需要, 最大限度体现护理环境, 给予患儿家属心理的安抚与鼓励, 充分体现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 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 在心理上对医护人员信任, 从而使得诊疗在一种愉快的过程中度过, 为治疗提供良好的氛围[2]。人性化的服务首选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沟通是交流的第一步, 良好的沟通是人文关怀的具体应用, 儿科门诊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疾病痛苦的患儿, 患儿往往是家庭重点保护的对象, 家属的情绪往往不稳定, 甚至有些家属心态偏激, 因此家属对护理工作者要求较高, 遇到一点不顺心会导致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 护理工作人员承受巨大的心理精神压力, 因此儿科门诊良好的沟通是避免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措施, 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疾病给予改疾病的知识讲解, 提前告知疾病的发展, 避免家属因对疾病不了解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不满[3]。儿科门诊是医疗单位的窗口, 门诊的护理人员是与患儿最早接触的医护工作人员, 自身的仪表、服务态度及其对工作的热情对患儿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由于患儿不能独立接受医院诊疗过程, 因此服务对象不仅仅包括患儿, 还包括患儿家属, 沟通的对象也应包括家属, 与家属的沟通显得非常重要。许多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缺乏, 对治疗的不理解, 导致家属对服务不满意, 极易产生焦虑烦躁心理, 针对患儿家属的这一特点护理人员应在语言上注意, 主动关心和安抚患儿, 与家属充分交流, 详细解释家属的疑虑。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儿科门诊280例患儿家属进行人性化服务, 并通过调查发现, 患儿家属对我院就医环境、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护士仪表等满意度均有良好的反应, 满意度高达95%以上。人性化服务能够提升本院的知名度, 加强患儿家属对本院的信任, 给医院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总之, 在医院儿科门诊护理管理方面进行人性化的服务能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医患环境。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280例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人性化服务, 调查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调查发现, 家属对我院就医环境、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护士仪表等满意度均有良好的反应, 满意度高达95%以上。结论 在医院儿科门诊护理管理方面进行人性化的服务能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医患环境。

关键词: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人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许悠悠.浅析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9) :241.

[2]黄雪芹, 刘倩如.人性化服务在儿科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24) :1672-1676.

人性化管理中儿科护理 篇5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对护士560人采用人性化管理的过程。结果通过对全院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稳定了护理队伍,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医院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结论在护理管理中,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造一种轻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氛围,增强护理队伍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理部是医疗单位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管理的好坏、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高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增长,对医疗保健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要求日趋增高。因此,护士面临的任务更艰巨,不只是单纯的打针、发药那么简单,而要对不同层次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供人性化服务。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应从人性化管理出发,关心、爱护每一位护士,消除紧张情绪,使她们身心健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人性化的管理是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正视人的需求,肯定人性的合理性,维护人的个体价值[1]。现将我院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具体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共有护士560人,均为女性,年龄26~54岁,学历:本科45人,专科385人;副主任护师15人,主管护师106人,护师142人,护士6人。

1.2方法

(1)尊重护士的人格在管理过程中护理管理者应经常提醒自己摒弃不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任人唯亲,尊重护士人格,对护士偶尔出现的工作失误,非万不得已不当众批评,应选择适当的场合进行批评教育。对业务技术不全面的护士给予人文关怀,安排业务技术好的护士耐心指导,对生活有困难的护士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热情帮助,并尽量满足护士的合理要求。在排班过程中实行自我排班法,让护士长与护士共同制定工作时间安排表[2],给护士一定的自主权,遇有特殊情况在征得护士长同意的前提下,护士可自行换班,尽量满足护士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对时间的合理要求。同时倡导全院护士尊老爱幼,互谅互让,团结协作,构建和谐友爱的同事关系。

(2)创造清洁、卫生、舒适的环境改进医疗器具,完善防护措施,加强高危科室和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尽量减少或避免职业性损伤对护士健康的危害。

(3)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增加护士编制,合理调配人员,对一线人员给予政策倾斜,以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加强内部服务意识注重人性化管理,主动关心、帮助她们妥善处理婚恋、工作、学习之间的关系。提供深造机会,提高护士知识层次和待遇。

(5)主动关心送温暖人性化管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顺应当今社会潮流的需要,是护理管理人本原理关于“坚持把人的管理放在首位,重视人的需要[3]”的根本要求。护理管理者应有博大的胸怀和宽厚的心,时刻把护士的疾苦、冷暖挂在心上,并做到护士生病时看望、过生日时给予祝福、有困难时给予帮助,同时,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适当外出旅游,让其充分感受到医院的温情。

(6)善于运用激励方法护理管理者应善于发现护士的优点,给她们机会和空间表现自己。对于工作完成好者,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通过运用激励机制,医院形成了人人争当服务明星、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

2结果

通过对全院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稳定了护理队伍,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医院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3结语

人性化管理中儿科护理 篇6

【关键词】细节管理,儿科,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88-01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说明了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护士们每天都重复着平凡而又枯燥的事情,但是,其中任何一个细节问题,都关系到护理质量,进而影响医院的声誉。近年来,随着群众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儿科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儿科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结合细节管理的思想,提出以下儿科护理管理方法:

1、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细节来自于制度,管理的基础就在于制度。因此,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编写《儿科护理管理手册》、《儿科护理质量标准》等制度性文件来保证护理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在制度性文件中对儿科护理工作进行细化和量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正与完善。同时,建立考评机制,引起护理人员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建立护理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对忽视护理细节的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改进。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提高护理管理的效率。

2、细化护理服务流程,增强服务意识

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在于患者是未成年,年龄较小,不易清楚表达病情变化,没有自我控制能力,配合治疗难度较大。同时,患儿病情的任何不利变化都会引起家属的情绪波动。因此,一旦任何护士们在护理细节上没有做到位,都会造成很大的护理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医院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细节化管理,增加他们的细节服务意识,细化服务流程,确保患儿以及家属的心理平稳,避免因护理的微小失误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3、加强护理细节教育,防范安全隐患

细节来自于习惯,要想把护理细节管理贯彻到儿科护理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细节教育,无数个细节严格执行,使注重细节成为所有护理人员的一种良好习惯。任何的习惯都会有缺陷,需要定期对医院护理管理方面的缺陷以及负面的案例进行总结,整理成文,供广大护理人员学习经验,借鉴教训。增强他们的风险及安全意识。同时,对患儿发生紧急情况、重点环节发生意外要做好紧急预案防范对策和处理方法,使护士们遇到紧急情况能够从容处理,不至于束手无策。

4、关注护理人员心理,改善护理工作环境

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其实是非常琐碎的,然而,正是这些琐碎的工作给患儿及家长提供了最为贴心的服务,帮助患儿尽早恢复健康。琐碎的事情难免会造成人的心理变化,因此,护士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工作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护理质量,当心情不好时,可能会造成心不在焉,疏忽一些细节。所以,护理管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护士们的心理状态,关心她们的生活和日常工作,让他们感受到温馨的气氛,消除她们的负面情绪,以保证护理质量。

5、鼓励护理创新,学习先进理念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灵魂,医院也不例外。创新能力是现代医学对医护人员的素质的重要要求。只有鼓励护理创新,才能跟得上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保证医院的竞争力,如若让护理人员的观念和理念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迟早会被淘汰。医院应该注重培养护理人员学习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护理理念,鼓励她们在细节方面进行创新,走在医学发展的前沿,这也是注重细节管理的具体体现之一。

结束语

细节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也有很高的价值。它强调的是一个系统,是说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因此,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广大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从细节出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护理质量自然而然的会大大提高。总之,通过细节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清.加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地位[J].管理与教育,2013.

[2] 邱岸花,张海燕.细节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水平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3.

[3] 邓开琴.儿科护理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J].亚太传统医药,2009.

儿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现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儿科收治的患儿中选取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肺炎患儿18例,呼吸道感染28例,发热22例,胃肠道疾病24例。这些患儿中男性48例,女性44例,年龄在3~13岁,平均年龄为(7.5±1.9)岁,随机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为46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①住院环境。给患儿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时进行通风,注意保持病房空气的新鲜,给患儿合理的安排床位,防止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②生命体征监测。对入院的患儿定时进行体温和脉搏等的检测,根据患儿的具体状况,确定检测的次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并进行处理。③频繁对病房进行巡视,密切注意患儿的状况,必要时可以加床栏,避免患儿坠床,注意患儿的安全。④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作好护理记录。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①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增加对患儿具体情况的了解,解决患儿家属的疑惑,多站在家属的立场为家属考虑,耐心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消除家属的焦虑情绪。②对患儿进行护理时,应积极配合患儿的好奇心,面带微笑,说话要有耐心,多与患儿进行沟通,跟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多与患儿进行互动,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③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好三查七对工作,能够熟练的对患儿进行各项护理,增加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信任度。④出院前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告知患儿家属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知识,教会患儿家属必要的护理措施和保健措施。

1.3疗效评定标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根据评分情况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层次,总满意度等于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的和。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本组研究数据,使用百分代表一般资料,通过卡方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以P<0.05表示,意味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中对护理满意有25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2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5.65%,而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有17例,23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仅为86.96%,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计算得出,χ2=9.68,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儿童本来就是弱势群体,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对较弱,如果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有限,无法及时的发现病情,就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给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增加护理的风险和发生纠纷的概率[2,3]。所以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人性化护理,是一种现代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方式,对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和道德素养,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强烈的责任感[4],能够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关心和爱护患儿,使患儿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医患之间护理纠纷的发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在本研究中,选取了我院收治的92例患儿进行研究,给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儿护理的总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8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在儿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的效果,提升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声誉和知名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虹宇.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110+112.

[2]何敏.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6):52+54.

[3]徐爱侠.探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1):1876+1880.

人性化管理中儿科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儿科患儿分为两组作为研究对象, 传统组选取2014年1~5月患儿共计100例, 其中男47例, 女53例;年龄1~14 (6.34±2.42) 岁;疾病类型为呼吸内科疾病45例, 消化内科疾病32例, 心血管疾病18例, 其余5例。优护组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患儿共计100例, 其中男45例, 女55例;年龄1~1 (6.83±2.57) 岁。疾病类型为呼吸内科疾病46例, 消化内科疾病31例, 心血管疾病17例, 其余6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这两年期间儿科护理人员共28例, 均为女性。年龄31.21±4.94岁。工龄6.84±1.31年。文化水平:中专5例, 大专20例, 本科3例。职称:主管护师2例, 护师6例, 护士20例。

1.2 方法

本院儿科2013年起实施优质护理实践常规护理。根据各护士综合能力, 进行合理搭配, 形成老带新, 强带弱的搭配模式, 从而使低年资护士能尽快成长起来;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议, 各护士介绍自己的护理心得, 并将可行性较强的护理心得进行总结, 形成经验, 从而使各护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将当前阶段的不足进行归纳总结, 共同探讨可行的护理方案, 促进儿科整体护理能力的提高。定期举行培训会议, 请儿科护理骨干或其他医院等机构邀请专家, 从护理技能, 护理态度, 责任意识, 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培训[2]。

自2014年6月起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 从环境方面、患儿心理方面、不良现象预防、预见性护理、风险事件预防、安全管理、延续护理等各方面实施人性化服务。在服务过程中, 除了强调规范化操作外, 护士尽量做到真诚, 热情, 注意倾听患儿家长的意见, 对于较为普遍性的问题, 科室讨论后提出改进措施。 (1) 环境人性化护理:将病房内温度与湿度均设置在较舒适范围内, 并保持空气流通;定时对病房内空气及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减少探视人员进入, 以预防交叉感染发生[3]。 (2) 静脉输液人性化护理:遵医嘱给予患儿应用药物治疗, 保证药物应用时间与剂量, 当静脉给药时, 对于3岁以下患儿滴速应维持在4~6滴/min;对于4~8岁患儿, 滴速应维持在6~10滴/min;对于8岁以上患儿, 滴速应维持在10~15滴/min。必要时可使用输液泵辅助输注, 滴速不宜过快, 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及增加不良反应症状。 (3) 口腔和皮肤护理:患儿容易出汗, 应及时更换衣服, 确保床单整洁, 避免患儿受凉和皮肤感染。每天用0.9%氯化钠棉球对口腔进行擦拭, 每天两次, 三岁以上患儿每天刷牙两次, 出现口腔糜烂患儿应用龙胆紫涂抹患处。 (4) 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患儿生病较为难受, 容易出现哭闹等现象, 应指导患儿家长耐心对待, 不能随意打骂患儿, 并给予患儿安抚和关爱, 稳定患儿情绪, 更好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操作等相关掌握程度和责任意识与实施前进行比较。每一项的满分均为100分, 60分以上为及格,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最低分数为0分[4]。

1.4 数据处理

数据均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统计学分析时年龄、护理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不良现象、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现象发生率、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比较

2014年6月后患儿不良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2014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5年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2014年6月以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护理服务质量的比较

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护理人员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操作、责任意识评分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5]。其中人性化护理是以尊重患儿生命价值、个人隐私、人格尊严为核心, 以营造舒适就医环境为基础, 让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舒适、方便、满意的一种护理模式, 其目的是让患儿在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均达到健康而满足的状态[6]。

在实施人性化护理后, 护理人员各项服务技能和质量明显提高, 患儿不良现象发生率明显下降, 满意度明显提高, 说明人性化护理对促进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临床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减少不良现象发生率, 且大大促进了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本院儿科自2014年6月起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对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 此前实施常规护理, 对比分析2014年6月前后患儿不良现象发生率、家长护理满意度。并对护理人员统计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操作、责任意识评分结果的变化。2014年6月以后患儿不良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2014年6月以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5年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2014年6月以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护理人员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操作、责任意识评分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临床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减少不良现象发生率, 且大大促进了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人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曹玲云.如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体现人性化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 , 2012, 3 (26) :151.

[2]李凤.优质护理在小儿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4, 33 (5) :2242-2243.

[3]徐怡琳, 泮漂漂, 李超羽, 等.优质护理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 (下旬刊) , 2012, 17 (7) :249, 211.

[4]程艳平.责任制护理在小儿腺样体患儿围手术期中的实施[J].中外健康文摘, 2014, 28 (21) :13-14.

[5]刘勤.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11) :39-40.

人性化管理中儿科护理 篇9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优质护理,小儿护理,儿科,满意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日益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环境、医院的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儿科面临形势更为严峻。由于儿科护理对象较为特殊,一个孩子治疗护理过程始终均在“4-2-1工程”(4个老人,2个大人,1个孩子)监督下工作,而且每个患儿家长文化层次不同,简单机械地执行宣教计划、单一的健康宣教方法已不能满足家长需要,使得家长不满意率较高。为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健康宣教的满意度,我院采用个性化服务方式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3月我院的儿科患儿375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188例)和对照组(187例)。其中观察组男105例,女83例,平均年龄为13.35±0.12个月;家长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62例,高中105例,初中及以下21例。对照组男112例,女75例,平均年龄为14.37±0.90个月;家长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6例,高中102例,初中及以下29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家长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将新入院患儿带到床位后及时完成入院宣教,包括科主任、护长、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的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介绍,各种知情同意书、告知书签名、疾病宣教等。

1.2.2 观察组

①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机的患儿健康教育:根据患儿年龄采用肢体语言、哄逗、拥抱等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取得患儿情感上的信任;在介绍责任护士时使用“姐姐”、“阿姨”等称呼,让患儿易于记住;待患儿情绪稳定后掌握时机再进行入院宣教,如用药宣教要在开始进行注射、口服给药前为家长讲解,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在母亲给患儿喂奶时进行,并鼓励纯母乳喂养4~6个月,让家长记得更牢;在巡视病房时进行小儿疾病知识、日常护理知识宣教等。②不同层次家长健康教育:文化层次高的家长对健康宣教易接受、易掌握,但文化层次低的家长则难掌握,且情绪较急燥,认为“药到应马上病除”,输上液后咳嗽、腹泻要马上消除,且对护士进行的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置若罔闻,并认为健康教育无关紧要。针对这类家长,应采用耐心、反复多次沟通、解释后再进行宣教,通过发放宣传册子、宣教卡片、图片进行个性化宣教,详细讲解疾病知识、饮食疗法对疾病影响等,直至家长理解掌握。③回访式健康教育;患儿及家长当天接受了责任护士宣教,次日护士长或质控小组成员进行回访,先听患儿及家长叙述,如若未记住,则重新进行宣教,直至家长掌握。

1.3 观察标准

健康教育有效率调查在患儿住院满24小时后由护士或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调查内容有:是否知道你的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护理级别、饮食、用药指导等,评价标准分为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个等级,并将完全掌握、部分掌握纳入有效率的计算。满意度调查表则在患儿出院当天向家长发放,内容有住院环境、技术水平、用药指导、饮食起居、服务态度、出院指导等,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并将满意、较满意纳入满意率的计算。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3%;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率为98.9%,对照组满意率为81.3%;两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由于儿科住院患儿的特殊性、陪护多且更换频繁的客观性,护士必须进行众多陪护的宣教,使其能理解和配合护理工作,这是儿科健康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1]。目前我国医患关系到达前所未有的紧张程度,患者对就诊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随时之而来的是患者对就诊和住院满意度的显著降低[2];而且儿科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患儿往往病情复杂、变化快,在儿科存在的风险更大,因此儿科护士除了要具备熟练的专科操作技能、娴熟的静脉穿刺技术外,还应具有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并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能力。一针见血的静脉穿刺技术在儿科尤为重要,如在住院患儿满意率调查中,观察组2例不满意就是由于静脉穿刺技术不能一针见血导致。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用心分析不同患儿及家属心理的需求,掌握时机,适时进行健康宣教,才能确保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3],促进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提高患儿及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最终达到全面推进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邱岸花,张海燕.儿科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8):29.

[2]李少芬.优质服务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6(9):218.

人性化管理中儿科护理 篇10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儿科护理,效果分析

儿科病房对每一个医院来说都是特殊的科室, 患儿的家属对护士要求高, 使得儿科的护理工作相对烦琐[1,2,3]。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本文探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 我院护理工作每月都会进行住院患者或其家属的满意度调查表, 每个季度还会进行护理质量考评, 通过收集和查阅我科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我科的护理质量考评表作为一手资料, 从中抽取400份资料, 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中的资料中随机抽取;观察组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中的资料中随机抽取。

护理方法:1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这不仅是人性化护理的本质, 也是护士工作的职责。在儿科护理中,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 及时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需要和治病的需要, 用有效的沟通对患儿进行关心和安抚, 做到“以患儿为中心”, 提高工作质量, 减轻患儿的病痛和缓解家长的忧虑。2改善患儿住院环境:如果患儿处于一个优美、温馨的环境中就诊, 那么就能有效缓解患儿的恐惧、不适和焦躁。在儿科病房中播放儿童喜欢的电视节目, 在墙壁上张贴可爱的图片, 或者把墙壁涂刷成温馨的颜色, 并开始儿童乐园区域, 在病房走廊悬挂彩色的气球或者小挂件, 让孩子一进来就充满好奇, 暂时忘记病痛。在走廊两侧的墙壁上张贴日常小儿看护的常识和常见病预防方法宣传单。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改用“宝贝”“乖乖”等亲昵的称呼, 并保持微笑, 消除患儿入院时的恐惧心理, 让患儿在儿科病房像在家一样的温馨。3开展人性化服务:儿童自身免疫能力低, 特别容易产生交叉感染, 儿科护理一定要根据这一特点, 开展人性化服务流程。首先免费向患儿及其陪护家属提供隔离用帽子、口罩、鞋套以及隔离衣。这样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概率, 也能保障患儿家属安全护理患儿。这种措施既能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治病需要, 也能满足家属的心理需要。患儿家属对这种人文关怀大加赞许。4开展入院全程服务:患儿家属最需要快速地办理入院, 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因此应在办理出入院时实行一体化的全程服务。这种人性化服务大大满足了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从患儿入院时便设置专人陪同办理各项住院手续, 同时用热情的态度让家属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办理好手续后全程送至病房, 交由病房护理人员照顾护理, 病房护理人员热情接待, 给予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待到出院时, 再由相关护士陪同办理出院手续, 直至出院。

观察指标:收集并对比我科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400份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与我科护理质量考评表。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服务态度、主动服务、操作技术、言谈举止、病房管理、健康宣传等共8个项目, 每个项目设4个等级 (非常满意5分, 基本满意4分, 一般3分, 较差2分, 总分40分) , 除此以外还增设了最满意护士和最不满意护士选项并备注说明、建议。≥35分为非常满意, 30~34分为基本满意,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平均满意率= (满意患者总数/抽查患者总数) ×100%。在患者出院前由相关护士发给患者的监护人, 并向其说明填报用意及方法, 再由相关护士收回。

统计学方法:将统计数据输入进Excel表格,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并绘制成2×C表及配对t值表, 分别计算χ2和配对t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达96.8%, 远远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72.4%, 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的依从性也较对照组高。并且实行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讨论

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无形中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形象。人性化服务理念的运用有以下几个优点:1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期望的目标。2提升护士职业素养, 提高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提高服务档次。3推动医院护理事业的全面发展, 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赢得全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好评[4,5,6]。

参考文献

[1]谢姝丽.人性化护理在我院病区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3 (11) :124.

[2]鲍柳春, 祝学新, 李雪芬.我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4) :55.

[3]朱红艳.儿科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与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 17 (5) :98-99.

[4]马俭.人性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6) :141-142.

[5]李平.人性化服务在医院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4) :34-36.

上一篇:桥梁上的中国下一篇:图像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