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2024-06-15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精选十篇)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篇1

关键词: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管理养护,防渗,措施

渗漏是影响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重要病害,由于受到设计水平、施工工艺以及维修养护等工作的影响,会导致渠道工程在输水的过程中发生渗漏现象,降低运行效率。所以为了提高渠道工程的运行效率,应该加强养护管理工作,根据渠道工程的运行状态,采取适宜的养护方式。组建渠道工程养护管理队伍,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分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及时更换老化设备,确保渠道工程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

1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日常养护管理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由于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各方面原因,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淤积、冲刷、滑坡、渗漏等各种不良现象,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淤积现象,应该分析导致淤积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水源中的含沙泥量较大,则应该控制水源的清洁度,设置拦洪沟后者沉降池;及时清除渠道内的杂物;对于淤积比较严重的渠段,在放水前应该做好清淤工作。对于渠道冲刷的现象,应该对受冲刷比较严重的渠段进行砌护的强化处理,可采用块石或者卵石进行砌护。在弯度较大的渠段,应该合理设计转弯半径,尽量减轻水流的冲刷。对于渠道中的沉陷、淘刷、脱坡等现象,为了防止出现决口和溃堤等危害,要及时进行加高培厚处理。对于渠堤裂缝可以采用挖槽回填的方法,滑坡渠段可以使用削缓边坡或者砌筑挡土墙等措施。为了应对渠道渗漏,在设计阶段就应该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采用适宜的防渗施工技术。在日常养护管理中,发现渠道中出现裂缝、不均匀沉陷或者孔洞等现象,要及时维修处理,避免损害扩大化。

2 渠道渗漏原因分析

影响渠道渗水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土质、断面形状、水文地质条件等,包括:a.粘性土渠道,渗水损失较小;砂性土渠道,渗水损失大。b.断面比较宽浅,湿周大的渠道,渗水损失大;断面相同时,水深大的渠道,渗水损失大,水深小的渠道,渗水损失小。c.沿渠地下水位较深或附近地下水出流条件较好时,渠道渗水损失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对渠道渗水有顶托,或地下水无排泄出路时,渗水损失较小。d.新修筑的渠道,渗水损失大;年久的渠道,泥沙经多年淤积,渗水损失减少。e.渠道周围有排水沟,会加大渠道的渗水损失。

3 加强农田水利渠道的养护管理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无论是在哪个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都会在后期运营过程中体现出来,影响到渠道工程的运行效率。所以在渠道工程投入运营后,应该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强化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防治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根据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运行环境、现有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负荷等制定出合理的养护管理体系,明确养护管理周期和任务,对于不同的不良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要有明确的规定。制度是保证养护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开展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3.2 组建专业的养护管理队伍

养护管理人员是进行养护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所以应该组建专业的养护管理队伍,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且在思想意识方面加强培训,认识到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严格按照养护管理制度中规定的内容执行。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善于总结工作经验,从而提高渠道养护管理工作水平。

3.3 明确管护人员经济职责

要执行经济责任、经济权力、经济利益紧密结合的经济责任制管理办法,建立奖惩机制,使职工自觉地关心本单位的经济成果,激发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应按照管理层次逐步建立本级对上一级负经济责任,本级向下一级建立责任制;同时每一级都要保证下一级的经济权利,按规定保证下一级的经济利益。因为当下的一些设施设备非常的陈旧和落后,很多工程管护点基础设备非常差,这对一线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不利于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议上级按照标准维修或淘汰一些陈旧的养护设施设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3.4 加强渠道工程的日常巡护检查

渠道检查是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事故发生、保证渠道正常运用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必须坚持进行。每次放水前,应检查渠道上有无蚁穴、鼠洞;渠道上倒虹吸管和渡槽进口附近有无杂物堵塞失效;渠道内有无阻碍水流的堆积物;渠道边缘和内外坡是否完整;防渗层是否遭破坏;渠道有无裂缝、缺口、沉陷、滑坡、淤泥、冲刷等。放水期间,要注意检查水流是否平稳、均匀,有无旋涡等现象,渠岸是否漏水,水中有无影响渠道行水的漂浮物。放水结束后,应全面检查渠道工程,特别是水下部分,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3.5 加大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水利建设、加大水利投入的机遇,通过灌溉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灌溉末级渠系改造等项目,多方争取资金,对破损十分严重影响行水安全的渠道进行改造建设。在建设中,要充分吸取经验,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大力推广板膜复合结构,积极采用土工织物新材料,提高灌溉渠道的防渗和抗冻胀能力、在施工中,可以采用滑模推移办法,将原来的梯形断面变为弧角梯形、弧底梯形等,既可以节约工程量和投资,而且还能增加渠道过流量:要严格实行施工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和落实项目法人制,确保改造工程建设质量。

结束语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是农田灌溉用水的基础保障,渠道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运行效率,所以应该加强养护管理。为了确保渠道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组建专业的养护管理队伍,提高维修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投入足够的养护资金,及时更换老旧设备,严格按照养护管理规定中的内容执行,确保渠道工程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师李军.分析小型农田水利渠道设计与施工[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15.

[2]范平国.关于农田水利工程中渠道的维护管理及保养探讨[J].科技展望,2015,12,10.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篇2

摘要:本文主要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影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农田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的防范措施以及加强质量验收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着重从该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许多难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施工的水平,都会使农田水利工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有其特有之处,例如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很多情况进行处理。政府对农田水利工程非常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所以解决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施工难点成为了重中之重。很多研究人员都积极将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农田水利工程研究中,在相关的研究以及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而来解决施工技术的难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1.1 地质条件

农田水利工程通常都是在软土地基上建造的,在施工质量中地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农田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通常都很潮湿,这就要求地基结构的渗透性达到要求,在施工中或者土方开挖的时候,如果地基的渗透性不够好就会出现地基变形甚至沉降的问题。自然环境以及地质条件的勘察都非常重要,在施工前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进而使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施工的进度也能得到保障。

1.2 基坑施工中的难点

整个工程的基础就是基坑施工,基坑施工也是关键环节。基坑施工质量是后期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积水以及基坑变形等,出现这种情况就使质量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会产生大面积塌落。作为工程的基础,基坑施工在施工中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很高。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按照施工标准设计标准来进行工作,使基础加固施工工作更加完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难度很大,相关的质量监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影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抵御自然灾害以及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限制因素,以下是影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2.1 自然环境因素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当地的自然环境会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产生限制,包括地质条件、水文、植被、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的特点,所以,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以及工程结束并投入使用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

2.2 人为因素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人为因素有2方面,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这会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产生影响;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工作水平以及管理经验等。

2.3 施工材料因素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材料是整个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关键。建筑材料是构成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会对整个农田水利工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材料的选择进行把握,是施工的重中之重。

2.4 施工设备因素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施工设备也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施工设备的效率以及性能都会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成本、质量以及工程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5 施工方法因素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施工方法也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施工方法包括对施工组织的科学性、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施工的工艺技术等很多方面。

农田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的防范措施

3.1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要对水利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进行高度重视,按步骤有计划的对人才进行选拔,选拔出来的人才定期深造,这样才能使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使他们真正可以独当一面,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运作方法以及建设程度掌握的更全面。

3.2 水利建设程序需要严格执行

国家、水利部和相关主管部分所制定的农田水利建设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必须严格执行,把好项目的立项、报建、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重要的关口。工程的设计审批制度需要严格执行,没有获批准的项目绝对不可以开工,“三边”工程要坚决杜绝。严格按照分步、单元以及单位工程进行质量的评定,在工程验收时需要带有质量监督机构评价意见的实践证明。

3.3 提高检测水平、改进监控方法

购置设备和检测仪器对于提升质量的检测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通过很多检测方法可以获得可观、准确和工程的数据,这样质量的监控更具有说服力,可以更好避免和减少工程质量评价中的纠纷、错误以及矛盾。

3.4 严格对机械质量和施工材料进行控制

材料的管理需要从采购、使用以及保管等方面来着手,检验制度必须严格,机械质量和材料的质量都要严格把关,剩余材料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在施工设备的选型中,需要在经济上的合理性方面进行注意,也要注意技术上的先进性、维护和操作的方便性等。

3.5 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艺

制定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的时候,需要结合组织、技术、经济以及管理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进而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还满足工期的要求,这样才能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

加强质量验收

4.1 隐蔽的工程验收

被施工所隐蔽的分部、分项工程在隐蔽之前进行的检查验收就是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对象可能会被其他的工程所覆盖,这就给后期的检查整改造成了障碍,隐蔽工程验收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在验收结束之后必须要出具隐蔽工程的验收结果报告。

4.2 单元(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

单元工程应按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单元(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承包单位应自行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设计文件,相关验收规范的规定后,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申请,由监理工程师予以检查、确认。如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即可确认验收;如果有质量问题,需要指令承包单位进行处理,等到质量合乎标准之后再进行检查验收。

4.3 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

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承包单位应先进行竣工自检,自检合格后,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竣工初验,包括审查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竣工验收所需的文件资料:产品合格证、材料供应商发票、试验报告以及各种相关的技术性文件等。施工承包单位必须提交竣工图,并与已完成工程、有关的技术文件进行对照核查。

结束语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使农田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得到完善,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

参考文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篇3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设备比较简单,设备安装比较容易,施工技术难度不是很大,施工工艺也比较简单。除此之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资金,并且还可以得到政府的补助。但是,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一直没有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没有得到科学的管理,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直停滞不前,导致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不符合规范标准。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在物质方面的准备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开始前,应该对整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适当的分析,准备好施工用到的材料,并且查看可使用的资金是否充足,以免工程进行一半,由于经费困扰导致停工。总而言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前的物质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切不可疏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在管理上的准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不是一个人就可以进行的,需要团队共同合作完成,所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不可马虎。在施工前,施工的管理者应该了解整个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适当地在各岗位上安排人手,使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正常进行。

2.3在技术上的准备 在施工开始前,施工的管理者就应该对施工所用到的技术进行精细地总结,及时安排施工人员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及时适应工作,尽可能避免施工中的技术失误。

2.4在安全方面的准备 安全施工是施工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施工前,施工管理者应该对施工中各个环节都进行一定程度的安全评估,快速地找出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加大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力度。

2.5施工中材料的选择与管理 在市场日益丰富的今天,施工材料的种类与档次也日益繁多。在施工材料选择时,应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切不可贪图小利,引起不必要的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材料的管理上,施工管理者应该安排专人管理。在施工材料的储存上,应该根据施工材料的特性,选择不同的环境和空间进行储藏。

2.6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 施工管理者应严把施工的监管工作,培养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使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更有效率地完成。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直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所以一直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完成后,常常出现机器老化、漏水、管道腐蚀等现象,严重缩短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即使有相关部门出面管理,由于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导致工作人员只是单纯地进行维修,没有专人进行管理,严重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

4.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篇4

1 本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主渠长约五公里, 江边设有小型排灌站, 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 (组) 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 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及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我地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工程设施维护管理不足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 集体观念淡薄, 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 不愿管水, 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现象较为多见。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 支渠以下用水混乱, 还存在“跑、冒、渗、漏”现象, 致使部分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同时由于各区段的生产进度不统一, 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生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 使水线和明渠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供水能力减弱, 尤其是在干旱期, 农民们没办法只好打井取水。大量开采地下水, 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另外, 为了解决用水难题, 有些人开车去江里取水, 由于措施不当导致残余农药流入江中, 这样下去, 不光是当地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

1.2 财力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方各级部门资金短缺, 严重制约水利工程兴建和维修。在新农村建设以来, 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 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 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 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 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 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 我地农村属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区域, 所以也存在上述情况。目前三沟 (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 治理方案以形成多年, 也是资金短缺无法施工。

2 我地水利工程管理的前景

2.1 用科学方法管理

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注重向管理要效益, 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 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 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 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 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 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 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 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 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 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尊重农民意愿, 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 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 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 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有偿服务, 核算成本, 降低费用, 促使工程良性运行, 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尤其是在冬季, 由于水利工程设施闲置, 加上北方气温较低, 给当地的泵、管的维护带来很大困难。加大人力、物力做到专人负责。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 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 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的人为破坏。

2.2 扩大投资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 需大量的工程投资, 用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扩建和改造, 近年来由于松花江梯级航道的建设, 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也有所增加, 同时增加了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 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 积极调动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 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 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 争取地方配套资金。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 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 讨论与村民利益关系密切的公共品供给, 由村民决定是否修建某个公共工程, 修建在何处, 如何修建, 并由村民民主管理由“一事一议”筹借的资金。

2.3 注重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我们重视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 与相关院校、有关单位搞好人员的培训, 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 做到有的放矢。鼓励职工在职学习, 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 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 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 并能统揽全局, 承担起相应的工作, 使他们能独当一面。

结论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篇5

资金支持不足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建设方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所处地区经济和环境等条件并不好,种种原因使得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政府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经费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者由于经费原因雇用技术不达标、素质低的施工人员,不仅拖延施工时间,还使得施工质量不过关。质量低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后期的投入使用中不能达到良好的灌溉作用,对于后期的运行管理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此外,在购买建设材料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由于经费问题经常会选择价格便宜但信誉低的供应商,使得购买的建设材料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在运行管理方面,第一,政府在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时,往往忽视后期的运行管理经费,部分政府考虑了运行管理经费,但却只有形式,没有落实到位。政府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资金交由当地自行解决,但是水利工程所处地区经济条件不足,难以筹集足够的运行管理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就会不到位,造成工程建设完成后几年内损坏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第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收入来源单一且不足,主要为灌溉水费,但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备维修费、管理人员工资等支出巨大,使得工程的运行管理难以持续。

2.2重视建设、轻视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规划实施方案,其中不仅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建设,还要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后期运行管理。但是,我国现存的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规划建设方案时过于重视前期的建设工程,轻视后期的运行管理。第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政府就不会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去支持项目后期的运行管理,政府没有制定一系列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高效利用管理机制。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村委会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就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当地农民虽然享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带来的便利,但是不愿意管理。因此,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但是缺少后期高素质的运行管理人员,水利工程利用效率低,部分水利工程甚至因为管理不善而出现损坏的情况,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第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当地政府缺乏有效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机制,政府监督不到位,相关人员在相关利益的推动下就会出现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管这样的现象,不能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高效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应该一样重要,只重视建设,忽视后期的运行管理,就会使得水利工程达不到最优利用,甚至会浪费前期建设的劳动成果。

2.3产权和责任划分不明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数是由国家财政支持建设,但是工程竣工后会交给当地乡镇接管,工程的运行维护也由乡镇负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占地归农村集体所有,水利工程的使用部分地区为组织,部分地区为个人。我国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后没有进行明确的产权移交和责任划分,农民感受不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自身利益的紧密联系。部分地区虽然组织成立了用水协会来管理水利工程后期的运行,但是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协会内的事情不用心,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不发表意见。大部分农民没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意识,认为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是政府和当地村委会的事情。

2.4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篇6

关键词:水利渠道;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42

1农田水利渠道的维护管理现状分析

1.1管理的权责不明晰

我国现有的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多数兴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是由国家主导,地方政府出人出力共同兴建的,建成后工程的所在地群众受益,而主管部门却是当地的一些水利部门,工程的权责始终处于一种不明晰状态,这也导致维护上的问题及矛盾层出不穷,工程有人建无人管,破坏的情况在多数地方存在,政府只管建,水利部门管却在资金、权限方面受到重重制约,而工程的使用者只管用不管修,导致很多工程寿命减短,破坏严重。

1.2工程年久失修袁存在安全隐患

近些年来,我国水利事业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主要投资是在大型水利工程方面,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建设进度缓慢,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仍然都是多年以前的,特别是水利渠道,修建的时间相对较长,工程老化严重,设备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的破坏及人为的损毁,安全隐患较多。虽然一些工程经多次维护返修,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在返修过程中,工程对接分散、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技术不合格等问题一直影响着返修的质量,所以时至今日,多数地区的农田水利渠道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1.3工程标准低袁整体应用效率不高

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多数都是早期兴修的,时间跨度较长,限于当时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施工工艺等条件限制,这些水利工程的标准都很低,设计粗糙、建设水准差、维修养护不当,很多水利渠道都会存在一些渗漏、垮塌、塌陷等情况,对于灌区的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存在威胁,这些水渠道整体性能低下,应用效率不高,已不再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1.4农田水利渠道的养护资金缺乏

没有资金的支持,水渠的养护工作很难顺利开展,由于许多地方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资金的倾斜度上明显不够,很多水利渠道因没有资金的保证而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从而失去应用的功能,隐患重重,一遇洪涝灾害便会产生巨大损失。

2加强农田水利渠道维护及保养措施

2.1加强维护及保养队伍建设

水利渠道的维护和保养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养护队伍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技术水平的高低等方面直接影响养护的质量,要加强水利工程养护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教育,组织学习等工作,切实使养护队伍从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强化养护水平,更好地提高水利渠道的养护质量。

2.2完善水利渠道的养护管理制度

制定是养护过程中的标准,要积极努力地进行完善,建立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时做好工作监督和考核,通过制度的约束,使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水利渠道管护过程中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按什么标准做,通过制度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管护质量。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制度规定,把管理和养护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管理有管理的工作范围,养护有养护的工作重点,这样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管护的质量。

2.3注重日常巡查工作

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类违规行为,防止事态扩大。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渠道整治行动,对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抽查,确保渠道可以顺利运行。要经常开展水利渠道的现场巡查工作,考察渠道使用情况、灌水流量、灌溉范围、运行顺畅情况等,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处理,对于已发现问题,要启用后续处理机制,提升应对处理问题技术与水平,形成长期且规范的管理模式,确保渠道的运行效率与质量。在农田水利渠道的综合维护管理中,只有确保每个环节都管理到位,才能够最终确保运行质量安全可靠,在管理中,要依靠规章制度、技术、人员等力量打造出众的长效管理机制。

2.4注重运用各类新技术

针对于农田水利渠道的养护管理工作,要特别注意新技术的采用,这些新技术不仅在效果方面比传统的方法要好,而且还能节省不少的成本,便于操作。比如坝体支护问题,这种支护体系是一种防御性维修技术,可有效加强水渠结构的巩固,养护期间,工作人员可对受水力冲击较大的区域添加支护结构,提升坝体抵御作用。另外,还可采用钢筋网加固、欧坝体喷洒水泥砂浆等方式强化稳固作用。

2.5对原有水渠设施的修复与改造

原有的农田水利渠道,经多年的运行,加上维护的不到位,很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有诸多的安全隐患,水利养护部门要彻底对这些水利工程进行详细的调查,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修复及改造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原水利渠道设施的升级改造,尽可能实现再利用,使这些旧渠发挥应用的效益,为农业生产服务。

3结语

农田水利渠道维护保养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有一定的资金保证,同时养护工作也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在实际管理中,水利主管部门要从人员、技术、管理制度、利用改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全方位协调,切实做好水利渠道的管护工作,提高水渠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浅谈垦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 篇7

关键词:垦区,农田水利工程,措施

1垦区水利工程概况

黑龙江垦区土地地域辽阔, 横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土地使用总面积553.65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6%, 分布于全省12个市 (地) 、74个县 (市、区) 。其中耕地总面积289.39万公顷, 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 分属黑龙江、松花江 (含嫩江) 和乌苏里江三大水系, 还有大、小兴凯湖。

经过60余年的开发建设, 累计建设建筑物10.8万座, 排灌站216处, 机电井8.8万眼。建成堤防2877.7千米, 水库193座、万亩以上灌区63处, 治理主要涝区102处, 保护耕地89.82万公顷, 有效灌溉面积173.25万公顷, 保护人口93.37万人,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84万公顷, 已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工程体系,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垦区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由于垦区开发历史较早, 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所限, 局部地区工程建设标准低, 配套设施不完善, 水利设施薄弱。加之运行时间长达50多年, 现有的水利工程普遍存在老化失修、工程效益日渐衰退的问题。同时, 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以及水污染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直接影响了垦区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

3今后拟采取的措施

3.1进一步提高对农田水利工程重要性的认识

农田水利是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关乎到整个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没有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的保障, 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社会的稳定。

3.2拓宽投资渠道, 加大投资力度

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投融资政策研究和机制改革, 拓展社会、企业和群众投入, 努力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新机制, 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具体措施:

3.2.1加大中央、省财政资金争取和投入力度, 保证和扩大中央、省农田水利资金投入额度。

3.2.2积极建立水利建设基金制度。垦区各级要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责任, 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 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年度投资计划, 加大总局、管理局和农场资金投入。

3.2.3加强整合各部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区域集中、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 有效整合发改、财务、水利、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扶贫开发、农水专项等有关部门水利建设专门资金, 使水利资金充分发挥资金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 形成合力, 重点打造现代化灌排渠系示范区、节水工程示范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示范区。

3.2.4广泛吸纳社会各界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 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 吸引更多的个人、企业或社团体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

3.3加强农田水利管理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各级水务部门管理机制建设, 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和各部门相互协作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领导机构, 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纳入各级重要议事日程, 明确分工, 齐心协力, 部门联动, 形成合力。

二是严格项目建设管理程序, 建立完善的初步设计审批和项目审查、监理制度, 规范化操作, 所有工程全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工程建设任务, 并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实施工程监理。严格把关, 切实做到质量、进度、效益的有机统一, 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质量。

三是严格资金管理, 保证工程建设资金, 足额和专款专用,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 确保农场和职工长期受益。

3.4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制定并依据《黑龙江垦区农田水利规划》、《管理局小型农田水利规划》和《农场水利规划》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 把农田水利规划与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结合起来, 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与新农村建设和农场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 优化布局, 确定建设重点。

二是由单纯的工程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建设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 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 推广“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 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

3.5推行节水灌溉技术, 加强水资源保护

一是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 节水灌溉技术, 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 提高农业生产力。

二是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

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 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

三是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

积极治理水污染和水土流失, 保护水资源, 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3.6强化水利工程设施的日常监督管理

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日常工管理及养护, 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管理, 保证水利工程有效发挥作用。

结束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农田水利工程必须狠抓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每个环节, 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应加强资金投入, 注重开发人力资源, 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 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 进行科学管理等。

参考文献

[1]李小琴.乐都县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与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 17 (6) :49-50.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相关建议 篇8

1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与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说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 现在我国十分的重视农业的发展, 并且大力的推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但是并不能只满足于所取得的成就, 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应引起一定的重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虽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但是与发达国家农田水利工程相比较, 无论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方面, 还是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建设的工艺和管理体制有些落后。农田水利工程关乎的是农业经济发展, 可以算得上是基层的基础设施建设, 很多地区技术水平不高, 导致工程建设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也就不能将工程的性能良好的发挥出来。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研究力度不高, 不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完美的融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去。而且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数量很多, 工程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 如今的农田水利工程与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相比较已经完全不同, 老旧的管理模式, 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用于如今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相应的技术人员应不断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研究力度, 将新时期的先进科技与之良好的融合, 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

1.2对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了解,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延用老旧的管理方法, 这种现象在我国是十分普遍的, 可以说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都存在着这种不良现象。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没有合理的、科学的、使用的管理体制, 同样也没有相应的规范对管理工作进行制约。管理不得当对于工程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 很可能造成一些规划设计良好的工程由图纸转化为建筑实体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下降, 建设的建筑实体不能达到既定的标准, 使用不能发挥出预期的效果。连锁反应使得农业的灌溉工作质量不高, 对于农业产量, 农民经济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所以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况, 各个地方的相应管理部门要学习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 并且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 与目前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良好融合, 将部门的领导力完整的发挥出来, 不能使部门的设置没有实际的应用效果, 当然引进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后, 要结合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与管理理念密切的联系起来, 不仅做到控制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 同时保证工程建设的经济性。

2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方法分析

首先就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不能只是站在决策高层上审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要深入到工程的实际中去进行深入的了解。要对工作的开展制作一个既定的规划, 找到工作中需要特别注重的地方, 积极的突破工作中的难点。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因此, 只有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后, 才能保证建设进行的有条有序, 才能最终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对建设方向的确定, 有了明确的工作重点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向确定下来, 然后再对一些次重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划重点工程的时候要考虑到区域环境, 以确定目前急需改进的工程项目, 通过重点项目的启动和实施, 推动水利建设, 才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社会主义建设。

其次, 就是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了合理地分配水利建设资金, 做到区域内的平衡、和谐建设, 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可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扩建和改造, 以保证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 适应农村水利发展的要求。同时, 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 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 积极调动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鼓励村民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 以节省人力资金, 避免出现由于资金短缺使得一些重点工程一直的延误下去。

第三, 就要求我们有关部门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要求设置相应的考核制度, 对技术人员定期的做相应的考核, 这样对于技术人员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 并且可以颁发一定的证书或是奖项, 这样可以提高相应技术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由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地学习。不断地吸取新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对自己进行充实。当然这是对于原有的技术人员的管理, 我们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性开发, 就必须要重视对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针对施工建设人员必须要进行岗前培训, 确保水利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有较强的人员技术保证。同时, 对一些新的施技术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 与相关院校、有关单位搞好人员的培训, 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 也可以送去国外学习先进的建设技术, 做到有的放矢。具体的培训可以通过举办水利项目建设人员培训班来实现, 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尤其是要保证建设人员安全意识的树立和责任意识的确定。其次, 要通过建设培训来更新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人员的知识, 拓宽其视野, 使具体的建设工作更有预见性、前瞻性,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工程质量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言要努力开发新技术, 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对工程建设质量和效果的保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要做好总体规划, 并多角度地扩大资金使用额度, 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全新的发展之路。

摘要:我国的经济水平一直向前稳定发展, 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 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程度。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的产量, 增加农民的收入, 促进农业的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不能只是着眼于发展,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问题也要给与一定的重视。既要做到工程的建设, 同时也要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丛海燕.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要性及发展建议[J].吉林农业, 2011 (9) .

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探究 篇9

关键词:农田水利,渠道渗漏,施工,技术方案

水利工程是农田灌溉作业的基本保障, 对种植区域水调度与供应具有维护性作用。随着水利施工技术快速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 为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针对水利渠道存在的渗漏病害, 要提前采取针对性的控制计划, 做好充分的施工改造准备, 确保水利渠道运行实现优化配置。

1 渠道渗漏的危害性

水利部门调查显示, 渠道渗漏是由于水工建筑出现结构性病害, 导致裂缝、沉降、坍塌、断裂、倾履等问题出现, 不仅破坏了水工建筑结构的完整性, 也导致水调度运行效率降低, 增加了水资源耗损率, 影响了农田供水的调度效率。基于现代水利项目建设与发展趋势下, 按照渠道防渗工程采取科学的控制方案, 提高了区域供输水作业效率, 实现了资源利用与一体化建设, 推动了区域水利资源利用率的综合提升。但是, 渗漏病害不仅增加了水资源的耗损率, 也大大影响了区域供输水作业效率, 不利于现代水利项目规划与发展。

2 渠道施工需处理的问题

2.1 碳化

基于渠道抗渗机制下, 要懂得灵活应用灾害防治制度及信息化技术, 构建更具先进性的病害防治与灾害治理措施。渠道结构是农田水利不可缺少的支撑体系, 也是地方水利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工程。“碳化”是渠道结构普遍存在的病害问题, 由于渠道结构物暴露于空气中, 无法避免发生碳化现象。碳化会减弱渠道结构结构的耐久性, 长时间碳化造成混凝土粘合性失效, 破坏了建筑物的整体性。

2.2 裂缝

“病害防治”是现代资源开发业开发的主要项目之一, 这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新型资源开发模式, 追逐着最原始的自然意境。由于年代久远, 农田水利面临着较高的病害风险, 渠道结构承载力减弱而出现了诸多病害现象, 影响到了水域架空农田水利结构性能。裂缝是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常见病害, 造成裂缝通病的原因复杂多样, 例如:温差、受力、工艺等均会引起裂缝现象现阶段。

2.3 渗漏

由于病害防治区多数处于偏远地区, 地理空间布局特殊且难以定位, 增加了企业实地资源开发的难度。随着地区农田水利快速建设与发展, 渠道结构病害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 若不及时处理将对区域水利产生不利影响。渗漏是由于渠道结构承载力减弱, 混凝土结构形成极小的缝隙, 部分混凝土结构出现水流渗入现象, 多见于供水区域农田水利工程。渗漏可发生于渠道结构的多个位置, 应及时修补渗漏处, 避免渗漏过多造成水的损失和结构的破坏。

3 渠道抗渗施工技术要点

3.1 封堵基体洞穴

渠道是用于供水、输水作业的水工建筑物, 是水利系统作业中不可缺少的构成。从水利项目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 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渠道防渗分析与处理工作, 为地区水资源调度创造更加优越的平台。工程在开工之前, 应先对施工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进行仔细检查, 找出潜在的渗漏隐患, 对检查出来的缝隙和洞穴要采取封堵措施。对于不平整的基体, 要采取措施给予找平, 如果基体太不平整, 那么还应采取分层找平的方法, 避免出现能引起渗漏的裂缝。俗话说防患于未然, 预防工作做的好, 将减少后期补救的成本。

3.2 控制施工温度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渠道渗漏病害发生率不断增高, 大大降低了水资源调度与使用效率。渠道防渗是针对渗漏病害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控制施工温度是防止水利工程出现裂缝的有效方法。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容易发热, 为了降低混凝土浇筑的温度, 可以在搅拌的过程中用水冷却碎石。如果水利工程是在夏天施工, 那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 应该适当减少浇筑的厚度, 以便散热。还有一个散热方法就是将冷却管埋在混凝土中, 通过冷却管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3.3 灌浆技术

从病害防治角度考虑, 应重点加强渠道抗渗保护力度, 建立切实可行的环保管理机制。同时, 积极引入高科技辅助渗漏病害监控与治理, 减少人工参与渗漏病害整治的难度。灌浆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病害处理, 对渗漏处进行深度加工, 提高了农田水利供输水作业效率。高压喷射灌浆选用多功能控制技术, 把水泥浆准确注入到渗漏位置, 经过一段时间凝固之后, 水利渗漏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 灌浆技术也增强了地基结构的承载力, 对区域水利改造起到了保护作用, 灌浆过程中要保持均匀性, 按照工艺标准执行灌浆操作, 确保工艺流程的科学性。

3.4 防渗墙技术

受到渠道抗渗影响, 水利开发阶段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渗漏病害, 破坏了水利工程改造的协调性, 更容易造成水利资源浪费。防渗墙是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挖土开槽的过程中, 用泥浆护壁, 并用塑性混凝土进行浇筑, 这样的防渗墙最大深度可到40m。也可采用水泥浆喷入的方式, 在土体中喷入水泥浆, 通过搅拌将土体和水泥浆混合到一起, 形成凝固的水泥土桩, 达到防渗效果, 这种方法施工方便, 成本低而且操作简便。

4 农田水利渠道综合管护方法

4.1 工艺改良

生态区渠道抗渗对调度效益有直接影响, 防范渠道抗渗异常引起的灾害风险, 对提高水利资源利用率有着重要意义。渗漏病害是灌溉工程面临的难点, 不仅影响了水利区调度作业的有序性, 也降低了现场人员参与资源开发的安全性。渗漏不仅增加了渠道供输水的耗损率, 对渠道建筑结构也形成了较大的破坏作用, 不利于水工建筑物的可持续利用。防渗处理是解决渠道渗漏的有效方法, 施工单位应结合现有技术条件, 从多个方面采取科学的抗渗工艺与技术方案。

4.2 质量管理

水利渠道是用于供输水作业的水工建筑, 可按照地区水资源调度要求进行规划, 满足了地区水能分配与使用标准。除了对渠道工程实施质量检测, 及时发现潜在的渠道隐患;为构建现代渠道设施提供保障性措施。工程质量检测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农田水利建设活动, 为地区水利改造提供优质的运行条件, 形成更加稳定的水利调度局面。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 要及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以免对后期渠道使用造成质量与安全隐患。

4.3 定期养护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 我们必须及时总结渠道建设存在的质量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方案, 构建更具现代化的渠道工程模式。质量监督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渠道建设, 帮助地区建立更加全面的工程运行环境, 提高整个区域的渠道建设水平。但是, 由于渠道工程建设的多样性, 渠道项目施工质量依旧处于落后水平, 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渠道建设标准。但是, 养护与管理依旧是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5 结论

总之, 我国农村水利工程正处于优化改造阶段, 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施工改良, 有助于提高农田水利调度效率。鉴于渗漏病害对水利渠道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 施工单位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技术改良方案, 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的分配效率, 进而实现资源规划与改造的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蒙有云.搞好渠道防渗提高灌溉效益[J].广西水利水电科技, 2015 (02) .

[2]胡越.全国渠道防渗网 (北方片) 、抗冻网 (西北片) 渠道防渗抗冻会在银川召开[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 (06) .

[3]胡光丽.新疆老灌区节水改造中渠道防渗改造措施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 (03) .

[4]刘鲁强, 郭晋川.浅议提高广西渠道防渗混凝土施工质量措施[J].广西水利水电, 2012 (01) .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篇10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

农田水利工程影响着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随着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在逐渐拓展, 建设任务的加重使得政府和专家逐渐重视起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相关制度及目标的改革, 是实现现代农业建设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建设的必然结果。

1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内涵

目前, 对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定义并不是很明确, 更没有在评价指标上对其作出统一的规定, 加上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及气候条件和灌溉系统等状况的不同, 对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定义也大不相同。正因为有着种种的认识差异和地区条件差别, 造成了各地区间对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存在极大的差别, 也让执行部门和监管部门在验收和评定该工程项目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依靠。

1.2 缺乏标准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 甚至被列为与财政、农业、国土、扶贫及烟草等涉及农业的部门项目建设同等重要。然而, 在具体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建设实施过程中, 却存在着项目实施标准不统一的难题。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 许多地方对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很高的积极性, 但却因为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 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不够规范, 进而影响了工程的后续进展和质量问题。

1.3 缺乏规划

大多数地区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都在资金统筹与整体布局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由于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的资金获取途径较多, 部门间又缺乏有效的协调, 使得许多项目出现盲目的规划及实施, 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 水利工程建设因为涉及个人的利益, 协调的难度很大, 为了避免争执出现, 一些工程设计不再考虑其统一规划性。但是, 农田水利工程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系统性复杂工程, 要想真正实现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其基础就是对其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

1.4 缺乏保障

农田水利工程具备的小而全、专业和项目多、单项工程量少且较分散、工程建设和管理困难等特征, 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首先是因为管理部门对于质量问题不够重视, 导致监管不严;其次是因为管理人员不足, 致使技术力量不够;再有就是整体团队素质较低, 使得方案和工艺较为滞后;最后,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标准过低, 使得技术、设备及质量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使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相对落后。

2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

2.1 规范建设标准

规范的建设标准不仅是引导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依据, 还是约束施工企业向着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 水利部门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职能和管理作用, 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和掌握各项影响因素, 并根据专家的建议制定出有关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规章制度。然后以此为基础, 结合实际情况和建设水平, 制定相应的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详细量化标准和实情标准值, 才能真正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和约束作用[1]。

2.2 整合各方机制

针对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途径较多的现象, 如果相关部门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规范,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将走向大众化和低发展的状态, 无法实现高标准的发展和进步, 就会造成投入资金的浪费和回报的不对等现象产生[2]。为了避免这类现象产生, 相关部门应在做好规范建设行为的基础上, 有效地整合工程中的资金, 并对投入的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合理的分配, 集中全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2.3 建立保障体系

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不仅会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效果, 还会限制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所以, 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保障。对此, 首先要做好相关的投资管理, 掌握市场和实际的发展状况, 进而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投资的科学性;其次是规划布局好工程的项目环节, 使格局不只更加具有科学性, 而且要实现功能的最大化;最后是监督管理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落实各方责任, 避免工程建设中的种种不利影响, 真正实现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3]。

2.4 合理运行管护

运行管护是农田水利工程长久运行的保障, 缺少了合理的管护, 农田水利工程将会遭到损坏。针对此, 一方面, 可以加大对工程的扶持力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管护措施, 制定相关的条例, 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其投入管理和维护作出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 可以落实农民在其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实现工程建设的产权改革, 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支撑条件。

3 结语

社会经济的进步需要农田水利的支持, 基于当前社会全面发展的现状,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市场的需求。思考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 能够促进其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红.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考试周刊, 201 (67) :188.

[2]林晓峰.浅析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中的抗旱防涝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 (67) :184.

上一篇:煤层稳定性差下一篇:小说《无名的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