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提问要点

2024-09-07

美术课堂提问要点(精选十篇)

美术课堂提问要点 篇1

一、审度提问的必要性

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和调研学情, 确定要设计的具体问题, 切不可“一言堂”, 剥夺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亦不可像抢答题一样, 设问频繁, 挤占学生的作业时间。如有位教师在二年级的教学中一开始便拿出五六种彩纸让学生辨认颜色。这类连幼儿园学生都知道的知识, 实在没有必要让小学生来回答, 浪费课堂时间, 教师应留更多时间让学生完整地完成课堂作业。教师一定要考量“问题”的价值和知识含量, 不能为“提问”而提问。

二、紧扣问题的关键点

提问的时机选得准, 选在关键处,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可爱的家乡》一课为例:课始, 师问:“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射阳美吗?射阳有什么特殊的文化习俗?”或“欣赏一组家乡风光图片和绘画作品, 作者笔下的家乡是什么样的?”如此设问,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并激发其学习新课的兴趣。课中, 师问:“你准备从哪个角度或哪个方面来表现可爱的家乡呢?准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形式来表现呢?”以此引发学生分析、比较, 积极探究, 活化思维, 改变倦怠的课堂气氛。结课时, 引导学生评价作品, 问:“你认为这些画画得怎么样?有没有表现家乡射阳的可爱之处呢?主题突出吗?谈谈你的感受。”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综合本课所学、所思, 发表创造性的见解, 深化主题, 提高对美术的鉴赏水平。

三、把握问题的弹性

问题提出后, 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有些教师问题设计得较好, 但在实施时却一带而过, 没能“到位”。如在竞赛课《色彩的冷与暖》中, 师问:“从色彩上如何区分冷色与暖色, 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在表现寒冷的作品中, 能够使用暖色吗?”由于设问的范围抽象, 学生需经过一定思考, 才可以回答。而该教师担心学生思考时间长或“节外生枝”, 而耽误自己的教学流程, 便迫不及待地代替学生, 直接给出答案。事实上这类人文性问题客观上就存在一定的弹性和空间,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不一致, 教师亦不必要求一致。

四、关注提问的效率

问题设计应难易适中, 给予各个层次的学生“出头露面”的机会, 这样才能激起全体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教师需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并掌握好问题的难度, 关注提问的收效。要回答“是什么”的判别型问题, 可让后进生回答;要回答“怎么样”的描述型问题和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问题, 可由中等生来解决;要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问题和“有何不同意见”的创造性问题则让学优生来完成。同时, 提问要力避笼统空洞, 教师不能轻描淡写地问学生,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不喜欢哪幅?”问题应明确到位,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讨论空间, 如《柱状雕刻》一课, 教师可提问:“从作品表现的内容和题材来比较, 从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上分析, 你最喜欢哪件?哪件作品最独特?”这样便于学生感知的形成。

因此, 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勤于发现问题, 精于设计问题, 善于解决问题。

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篇2

——“四小”研究之小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一个有效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引领学生探索新知,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当堂的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不足之处,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思维受阻,造成课堂“冷场”。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因此,创设出一个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时机准确、抓住核心和难点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关注的是如何对教材重难点的化解,化解的过程即是通过问题的设定、展示来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一问一答、一问多答等常规形式,看似热闹的探讨氛围,实际上却只是浮于表面,而没有真正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所以,我们在问题设计上必须找准切入点,课堂教学中抓准时机有效提问,因势利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分析教材时,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核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深入探索,真切地体会和掌握重难点,更好地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学生自主地对所识所感进行理论总结,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去对创作推陈出新,这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分散思维,创新思维有积极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导向明确、注意层次和难度

教学过程无论是启迪式、善思式教学,还是拓展式、快乐式教学,教与学能够很好的互融。有效的提问更能引导学生勤思乐学、明确思路、各抒己见。在提问时要注意深挖问题核心并适时延伸,导向明确。所提问题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桃子”。这样,把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一个一个地被解决,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既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三、学习设疑,体现趣味和快乐

学生的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当外界创设了有利的因素后,学生原本活泼聪颖,活跃的思维就会激发起勇于探索事物的动力。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适时趣味地设疑的。问题的趣味性能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设疑提问,互相讨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使教与学成为一种互动,教得广泛,学得主动,趣味性提问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从而使学生达到一种真正快乐学习的状态。

四、角色扮演,再现情景与画面

童趣的情境,生动的语言,打破了一般绘画课的枯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热情。整个课堂在趣味无穷的情景体验和浓厚的情境氛围中达到高潮,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既张扬了个性,又轻松愉快地消化了本课的知识。通过有意创设一定的情境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探究与创造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这就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快乐的学习通道。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思索,巧妙提问,为学生找到一个“撬动地球”的支点。让我们潜心研究、精心设计,不断总结,让有效提问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功效,引领学生在探索的海洋中收获更多!

荣成21中学区崂山完小 张茹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篇3

关键词:美术课堂;课堂提问;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80-1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提问,都属于信息的输出。在众多信息输出方式中,最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便是课堂提问,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达成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更是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智慧,活跃课堂气氛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提问仿佛一条引线,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地链接在一起,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要重视提问的技巧,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提问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当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利的学习因素以后,学生本身具有的活泼与聪慧就会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探索新事物的动力更加强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敏感,为学生设置一些趣味性极强的内容。其中,趣味性的提问对课堂的学习氛围影响更大,它可以成功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从而主动地获取美术知识。

比如在教学《蔬菜的联想》一课的时候,我就在导入的环节设计好了趣味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位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接着我就出示了学生非常熟悉的茄子、白菜与萝卜。这些蔬菜我们都很熟悉,他们有很大的食用价值,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啊!除了这些,他们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可以当玩具,有的说可以做道具,我趁机提示学生:他们还会七十二变的本领,可以变成各种图形,同学们想一想他们可以变成什么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茄子可以变成企鹅、跳舞的小人。白菜可以变成小鱼儿。萝卜可以变成小松鼠……学生们踊跃地举手发言,一个趣味的课堂提问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情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的心是一汪清水,有趣的提问就是投石击水,可以激起学生的创作灵感。通过有趣的课堂提问,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收获更多。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每一堂美术课都有自身的重点与难点,只有让学生掌握这些重难点,才算是完美地实现了教学目的。很多时候,课堂中的提问只是一个形式,看似热闹的讨论场景,实则浮于表面,并没有真正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把握住教学内容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真正掌握重点与难点。

比如在教学《风》一课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课堂开始,我让学生闭上双眼,用心体会,接着,我拿出一串风铃,微风吹来,风铃发出一阵悦耳的声音,我问孩子们: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们闭着眼睛,轻声回答:风铃。我又接着提问:是什么让风铃发出了美妙的声音?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风。那你们看到风了吗?对,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哪位同学可以上台来表演一下风的存在呢?学生都想来表演,我让他们轮流上台,有的学生吹起手中的纸片,说:纸片飘了起来,说明有风。有的打开窗户,书页随风飘舞……我趁势引导:同学们表演得都很好,我们生活中处处有风的存在。我们可以画梧桐落叶,可以画摇曳的菊花,可以画迎风的松柏,这些都可以展现风的姿态。我始终围绕着本课的中心展开问题的讨论,让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过度更加自然。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本课的学习重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索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三、提问要有灵活性,对学生适时的评价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思维和意识,这就决定课堂情况随时有可能出现变化,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卡壳的现象,有时候可能会答非所问,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超强的智慧,关注学生的个性,注意课堂的灵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耐心评价与疏导,有独特见解的给予表扬,回答不出的要及时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比如在教学《水墨画鸟》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欣赏了徐悲鸿的作品《红叶小鸟》。在观赏的过程中,好多学生说画上的小鸟好难看,怎么可能是大画家画的呢?我抓住机会反问学生:这只小鸟难看在哪啊?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这只小鸟一点都不像,圆滚滚的身子,尾巴也秃秃的,好奇怪。我又接着问:那这幅画有没有好看的地方?就像这里……还有这里……我引导着学生继续观察这幅画。有的说:老师,他画的小鸟很可爱。有的说:红叶的颜色很漂亮……最后我说: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徐悲鸿是一位艺术大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同学们敢不敢和艺术大师比试一下,画出一幅属于自己的鸟水墨画呢?学生们听后跃跃欲试,课堂氛围好不热闹。

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提问探析 篇4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

一位资深教育者曾经明确说过:“优质的问题能够搭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脚手架。”确实, 不管是主课还是副科, 课堂提问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提问是一门艺术, 的确如此。它需要教师仔细、深入地研究教材, 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 精心设计问题, 这样才能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更富有活力, 更自然多样。就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而言, 教师设置出有效、优质的问题,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思维,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 从目前来看, 初中美术课堂提问现状还不尽如人意, 严重阻碍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先分析目前美术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发。

1 初中美术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 初中美术课堂提问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1 提问过多

很多教师都知道, 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从而逐步掌握知识。他们也普遍认为, 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比那些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好, 这也就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误区, 他们认为问题越多, 学生就越容易参与。所以, 教师在一节课上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提问, 虽然这些问题经过认真准备, 但是一直提问, 会让学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不利于他们的持续学习。

1.2 问题过于简单

不少美术教师会选择一些认知水平较低, 易于回答的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 认为这样会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每当教师一抛出问题, 学生就会像背古诗一样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其实这种做法是一种浪费行为。初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他们在被问及较高水平的问题时, 通过深层次的思考后再回答, 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当然, 问题的难易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决定, 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再确定问题的深浅, 也就是说,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 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学生没有进行思考就回答问题

为了节约教学时间, 同时追求高效课堂节奏, 教师刚抛出一个问题, 还没等学生思考, 就会问有没有学生会这个问题。这种现象在初中美术课堂上非常常见。教师应该懂得学生只有在经过深入思考后才能回答问题, 话音刚落就让学生回答问题, 会导致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 当被教师点名回答时, 就会手足无措, 胡乱回答。其实教师应该给学生3秒以上的等待时间, 让他们组织自己的答案, 这样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

1.4 让固定学生回答问题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避免冷场, 教师往往会叫经常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 这很省时间, 也让教师满意。初中美术教学应该面向所有学生, 教师应该鼓励所有学生都来回答问题。每一个学生的答案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师只是青睐于那些主动举手的学生回答, 会导致其他学生觉得教师不关注自己, 或者干脆产生懈怠心理, 不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的问题, 久而久之, 就丧失对美术课的兴趣。

以上问题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于目前的初中美术课堂上, 追求高效的提问艺术是每一个美术教师都应该面对的重要问题。

2 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2.1 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美术课应该是他们喜闻乐见的课程。但是为什么在有些初中美术课堂上, 学生昏昏欲睡, 提不起精神?他们的主体精神有没有得到发挥?参与意识有没有得到调动?这些都是美术教师要正视的问题。教学气氛之所以沉闷, 就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已经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没有根据他们的心理因素进行提问, 所以难以激发学生的心灵共鸣, 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初中美术课堂中, 教师的体味一定要巧妙、新颖,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比如在上《标志设计》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请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标志, 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有什么颜色?这些颜色代表了什么意思?”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理解标志的基本艺术特色和内涵, 把握好标志代表的意义。

2.2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提问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强调美术知识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使学生感悟到美术的价值。由此看来, 初中美术课堂的提问也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体现生活化的要求, 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探索和追求, 培养他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美术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提问?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准备, 发掘美术知识与生活的切合点, 选取符合教学目标的材料进行提问,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 使学生更加感受到美术的生活性。比如, 在《青春风采》这一节内容中,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喜欢我们的校服吗?为什么?你认为什么款式的校服最好看?你觉得校服用什么颜色最能体现我们的青春活力?”这些问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可以促使他们踊跃回答问题, 教学气氛得以活跃。

2.3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提问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 教师必须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 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有可能地进行积极思考。教师的问题要做到循序渐进, 由简到难, 层层递进, 以此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 教师的问题还要有启发性, 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 将较难问题层层分解成更有趣的小问题, 一环扣一环地提问学生, 这样才能逐步引导学生向着思维的纵深程度发展。

比如在欣赏《韩系载夜宴图》这幅画时, 因为年代久远, 学生不是特别容易理解。教师在介绍过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之后, 要提问学生:“这幅作品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画中人物都在做些什么?画家是如何将画面中的几个场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你能看出来哪一个是韩熙载吗?你是根据什么依据判断出来的?”这些问题层层深入, 可以学生很好地思考。

2.4 根据课程重点进行提问

初中美术教师还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进行提问。因为每一节课都有若干学习重难点, 解决了这些重难点之后, 教学目标才算完成。教师必须认真分析美术教材, 剖析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根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提问, 也是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城市雕塑》这一课中, 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城市中常见的雕塑图片, 然后提问学生:“你觉得这些雕塑能够体现出我们的城市形象吗?在这些雕塑中, 作者是用了什么方式表现出城市形象呢?”这样的问题看似复杂, 但是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在问出这些问题之后不用急于找学生回答, 而是对表现方式进行一一举例、分析后, 重复出示上一组雕塑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的提问是采取了“逆向设计过程”的方法, 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知识, 然后根据它设计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心理基础, 从而更高效率地掌握相关学习内容。

总之, 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多方面地提升学生发问的能力, 让学生在发问中收货知识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李洁.美术课堂提问也讲究艺术[J].商情, 2012, 36.

[2]徐丽.初中美术课堂提问的设置[J].神州, 2012, 12.

[3]费鼎渊.有效提问与初中美术课堂探索[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上旬) , 2012, 1.

[4]庄晓红.浅论初中美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文教资料, 2012, 5.

[5]武晓华.如何精心设计提问[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 10.

初中美术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 篇5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堂提问 误区 对策 有人说过:“高质量的问题,能为师生交流搭建桥梁,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确实如此,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核心来提出问题,必能引导学生思维走向纵深。有效提问,在美术教学中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初中美术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正视初中美术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引导美术课堂提问走出误区,就成为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关注的重点。

一、初中美术课堂提问误区

1.问题效用低下

有效的提问,不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它还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针对性和效能。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错误地认为,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就越容易投入到问题思考中来,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许多人在教学中是不是会抛出一个问题,却对问题设计、问题的有效性缺乏考虑,导致许多问题都成了内容针对性差、效果低下的无效问题。如在某一个基础知识和技能讲述中,教师甚至会将概念拆分开来,就基础概念中的字词进行提问,而且许多提问都是“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这样的假问句,而学生在回答时通常也都是应付式的随口回答。这样的提问,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讲述,没有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兴趣,根本起不到提问的作用。

2.问题难易失调,加重了学生理解困难

初中美术教师大都受过高等美术专业教育,要么是接受过专业化技能训练,在教学实践中,一些人也会有意无意地将以前自己所接受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搬到初中美术课堂上,提出的过于脱离实际,要么是比较专业,学生没有能力回答,要么是简单的罗列,学生无兴趣回答。如部分教师在讲述国画知识时,会是不是讲述到有关肌理、用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得学生一头雾水,同样,教师提出的与此有关的问题,学生也是无从回答。这样的提问不仅是不合时宜的,还是多余的,因为它只能使学生望而却步,对美术教学产生恐惧心理。如此一来,美术教学也就变得枯燥无趣,不但美术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美术教学的美育功能也无从谈起。

3.给学生留出的思考时间太少,师生互动差

受课时影响,一些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基础知识讲述上,在提出问题时,也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一味追求教学的快节奏,喜欢抛出一个问题后,很快就给出问题答案,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通常是人云亦云,许多人干脆是不参与问题回答。而为了避免冷场,教师往往会直接让那些举手的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直接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教师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久而久之,在这种过于注重提问形式、缺乏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养成了眼高手低的习惯,学生则缺乏发问的胆识,学习兴趣和美术教学都会受到影响。

二、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提问对策

1.结合实际来提问,增加提问的有效性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青春期,美术课堂又具有内容有趣、气氛轻松等特点,但是,为了许多学生对初中美术教学不感兴趣呢,就是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脱离了学生实际,与学生认知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要想改善初中美术课堂现状,初中美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来问题,以提高课堂提问的针对性、趣味性、有效性。具体来说,首先,初中美术教师要吃透美术教学大纲精神,找准教学核心内容,结合教学难点、知识线索、关键知识点来提问,通过问题关联性、知识性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次,初中美术教师结合学生认识水平、生活实际来提问,借助具有生活化、层次性特点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美术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在学习中联系实际,激发美术学习欲望。如在《单色版画》章节教学中,教师可就“校园黑板报中的单色版画”为话题来提问,并确保提问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知识内化提供有利条件。

2.精心设计问题,合理把握提问难易程度

要想引导初中美术课堂走出提问误区,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关键。精心设计问题指在课堂提问中合理把握提问的时机和难易程度,其中,问题的难易程度是问题设计的重中之重。因为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学生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学习兴趣受挫;如果问题太简单,内容空洞,学生就会感觉到索然无味。那么,初中美术教师应如何进行问题设计呢,笔者认为,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层次分明、紧密关联的小问题,然后在合适的时候依次提出问题,使学生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向前发展,然后再促使其沿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层层递进,最终实现重点、难点突破。而在提出那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时,教师不但要确保问题的明确性、针对性,确保问题能照顾到大多数,还要做好问题延伸和扩展,确保通过问题能引发学生联想,锻炼学生能力。此外,在提问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兴趣和能力进行问题分配,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热情。总之,在初中美术课堂提问中,教师精心进行问题设计,既不能让学生感觉问题高不可攀,也不要让学生感觉寡然无味,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问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学生对任何课程的兴趣,不会是一开始就有的。有人说过,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发展智慧,培养学生兴趣。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思维活跃、美术教学教学形式活泼等特点,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生活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如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正面提问、反面提问、想象力提问,从不同角度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在提问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给出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还要能合理预测学生回答的多种可能性,并结合学生答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激活学生思维。如在《校园环境标志设计》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我们的学校缺少环境标志吗?你感觉环境标志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如果让你设计一个环境标志,你在色彩、形状上会做哪些考虑?然后,给出学生时间,并在学生作出回答后,指出哪些想法是可行的,并作出表扬,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杨新华.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提问探析[J].科技资讯,2013,(11):3.

[2]周亚辰.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提问的设置[J].青少年日记,2012,(02):15.

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提问“三落点” 篇6

一、紧扣“起点”———提问的难度要切合学生实际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体,现在,很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往往是从教材内容出发的,而忽视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情况,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化,也不利于初中生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单色版画》一课时,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回顾了印章的原理,接着,教师就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如果要印一幅画,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这一个问题学生是不容易回答的,因为他们对单色版画的概念还没有了解,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接着,教师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什么是版画?制作单色版画的工具材料有哪些?等问题,这一些问题也只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单色版画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一个引子。这样的课堂提问肯定是失效的,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课堂提问的本质功能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美术学习,因此,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过程中来。

《美术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其策略很多,而提问则是最常规的手段,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要紧扣学生的认知起点设计导学问题,在难度上要体现“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在以上案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印章的相关内容来设计提问,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出示几幅印章,帮助学生回顾相关的学习内容,接着,再出示几幅单色版画,然后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印章和单色版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个问题由于紧扣学生的认知起点,因此,能够引导学生在印章与单色版画的对比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单色版画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技巧上的相关内容。

二、紧扣“重点”———提问的内容要切中学习重点

重点突出是高效课堂的一大特征,如果教学重点不突出,这样的课堂肯定不是高效的。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紧扣教学重点十分重要,特别是提问的内容要针对学生美术学习的重点,这样,才能引导初中生进行高效的美术学习。

例如,在教学美术欣赏课《清明上河图》时,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串:1同学们,《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生活场景?2在这个生活场景中都有哪一些人物?3这一些人物的衣着有什么特点?他们都在干什么?这样的问题串紧紧围绕这一堂欣赏课的重点,能够引导学生对《清明上河图》进行有效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设计的问题切中了学生美术学习的核心内容,因此,能够有效地激发起他们主动欣赏《清明上河图》的兴趣,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在有效问题的引导下,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自然能够通过自主观察、同伴交流、思考想象的过程中对这一幅古老的绘画作品的艺术内涵进行内化。

三、紧扣“要点”———提问的时机要迎合学生需求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随便地问,那么,课堂就会成了问题的堆砌。有效的提问应该选准时机,把握其要点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初中生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要点”处进行设问,要把握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的需求点进行发问,要把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

例如,笔者在教学欣赏课《向日葵》时,课堂上根据三个时段进行三问,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课前,笔者给学生出示油画后问:“你有什么直观的感觉”?在课中,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提问:“你如何看待此画的结构布局”?在课末当学生学会一定的欣赏能力以后再问:“你喜欢作者的这种创作风格吗”?课堂上,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向日葵》这一幅美术作品进行了有效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并且在这过程中充分理解了这一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可见,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十分重要,只有提问的时机把握准确了,才能让提问更加有效,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才能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美术学习。

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篇7

美术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要求学生即兴回答的应答形式提问。这种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如, “这幅海报宣传画运用了什么对比色?”这类问题当然浅显易懂, 学生稍微思考就能回答, 但在课堂的组织教学过程中却是必不可少的。它能沟通师生的情感, 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能调动起他们的原有的学习经验, 顺利开展教学。第二种是不要求学生立刻回答的, 而是通过学生仔细思考, 渐渐感悟从而探寻问题答案的探究性提问。如, “会摇的玩具何以能够摇动, 主要是靠什么形成摇摆?”这种问题具备吸引力,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 使他们像寻找谜底似的有兴趣地学习新知识, 乐于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因而能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反馈结果。第三种是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回答清晰的综合性提问, 这是培养学生整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要求提问。如, “什么是美术的节奏?二方连续图案和四方连续图案在体现节奏感方面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虽然这种问题难度较大, 但有很大的启发性, 能激发学生向更深层次的知识思考, 整体驾驭所学知识, 进行多角度分析和综合思考, 在动脑的过程中渐渐感悟, 从而锻炼学生美术思维, 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美术课堂中的提问设计是否合适, 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 一个高质量的提问能很好地引爆学生内心激情, 彻底激活学生活跃的思维, 相反则可能弄巧成拙, 越问越乱, 越乱越糊涂。因此, 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面向全体学生, 让更多学生展示精彩

美术课堂中的提问要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出发, 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 关注绝大多数学生, 不能经常关注那几个所谓的“优等生”, 让他们很有“优越感”“成就感”地阻拦了更多学生的精彩思维。美术课中, 最好的问题设计方法是力争全面, 难、易、中三种层次的题都有, 较难的题就让心智水平高的同学回答, 简单的题就让所谓的“学困生”回答, 剩余的大部分题则要面向中等学生。这样, 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露脸”的机会, 有效地激发起全体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二、抓住提问时机, 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将提问的时机把握在关键的地方, 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产生事半功倍之效。提问的时机应选择在哪里效果才会比较好呢?根据笔者近几年教学经验, 从教学知识分布来说, 一般在新授知识的重难点上、知识过渡的关键节点上, 都应该是好的提问时机。从教学的过程来看, 课堂一开始就设计提问, 可有效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实施过程中巧妙提问, 可振作学生学习精神, 启发他们思维;课堂结尾处提问, 可深化巩固所学知识,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教学《可爱的家乡》一课为例, 课堂一开始, 我们可以提问:“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如皋美丽吗?如皋有哪些特点?”或“请欣赏一组多媒体展示的家乡风光照片和艺术作品, 想一想在画家的内心世界里, 他笔下的家乡是什么样的?”这样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并激发他们开始学习新课的欲望。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提问:“如果让你来创作, 你准备从哪个方面来表现我们可爱的家乡呢?你准备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呢?”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了, 继而激发学生思考分析, 勇于探究, 激活思维, 改变沉闷的课堂氛围。课堂结束时, 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 可以这样提问:“你认为这些画画得怎么样?有没有表现家乡如皋的可爱之处呢?主题鲜明吗?请试着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这个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知识, 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深化教学主题的同时, 也提高学生对美术画的鉴赏水平。

三、留有提问余地, 使学生思维能力水到渠成

课堂问题预设时要注意保留一定的余地, 这里的余地从时间角度来说, 是指问题提出之后, 要留足够的思考时间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从容不迫地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有的老师问题设计非常巧妙, 但在实施过程中一带而过, 没有生成预设的效果, 实在可惜, 白白地浪费了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如我们在教学“色彩的冷与暖”一课时, 老师提问:“从色彩上如何区别暖色与冷色, 它们分别具备什么特点?在体现寒冷的作品中, 能够使用暖色吗?”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 是可以充分回答的。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因为学生没有迅速地回答或回答未达到预设的标准就自己迫不及待地直接公布答案。这里的余地从答案角度来说, 是要求我们在预设时具备一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除非必要, 尽量不要设置唯一或标准形式的答案。如“你欣赏了画家的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后, 产生了什么感想?”“说说你对色彩的冷与暖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想?”对于这种开放性问题, 不同的学生答案不可能千篇一律, 我们不必要求每个学生的回答都在老师预设的条条框框内, 长此以往,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影响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美术课堂中的提问是我们实施课程教学的一把利刃,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系到我们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专业的美术课堂不是简单地放羊式地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几幅画, 而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 有效开展课堂提问, 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美术课堂中的提问是我们实施课程教学的一把利刃,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系到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专业的美术课堂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几幅画, 而是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 有效开展课堂提问, 实施素质教育。

美术课堂提问要点 篇8

一、要注重多角度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改要求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理论向实践的转移,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在教学《秋天来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尝试将课堂“搬出”教室,带领全班同学外出写生,让同学们亲身感受秋天的氛围,并借机提问学生:“大家在这里都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有的会说南飞的大雁,有的说金灿灿的稻穗,在大家七嘴八舌的回答中,教师可以接着问:“你们觉得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呢? 大家能不能将心中最美的秋天画给老师看? 画的认真的有小奖励哦”,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并拿起手中的画笔尽情挥洒,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作品,教师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鼓励,并通过物质奖励或者口头表扬的方式让学生感到被关注、被重视,这样情境式的提问与教学方式, 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 而且在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的同时也为美术教学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活力。

二、提问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移到“我要学”的学习轨道中来,尝试运用适当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学《贴树叶》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天真好奇的童趣性,营造“小熊将树叶变变变”的情境,设计这样一些问题:瞧,可爱的小熊也来了!( 此时运用Flas短片展示小熊、形状、颜色不同的树叶) ,紧接着问:“小熊看到了哪些颜色的树叶呀? 分别是什么形状”? 在调动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情况下,教师继续说:“树叶有心形、掌形、扇形和条形等,并且多姿多彩,老师可以把树叶捡起来用来当书签,那么同学们猜小熊捡起树叶会用它来干什么呢”, 这样的提问有利于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而且营造了很好的思考情境。在此进程中,Flash短片中继续展示小熊将树叶变成了小鸡、小青蛙、小姑娘等,教师紧接着提问:你们知道小熊是怎么用树叶变出这些的吗? 然后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中将树叶贴画中添画和修剪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逐渐转变成持久性的情感态度,在仿若故事会的教学氛围中提升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还有,提问趣味性的体现,需要结合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的学生的兴趣需要,运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手段,才能真正发挥其实效性。

三、充分发挥出探究式提问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 运用探究式的提问方式,比如,在《昆虫的世界》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启发学生:“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快乐虫虫,你们猜我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学生在观察后积极地回答老师,老师接着说:“现在我奖励你们每一组一只快乐虫虫,要考考大家,你们小组的节节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如何衔接? 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和材料?”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的思考与动手操作,有些学生会想到用硬质彩纸先做成一节一节的,然后用胶水粘接,有的学生则是用回形针进行粘接,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且针对学生的作品要给予必要的表扬和鼓励,这样的提问方式和教育手段能够真正地促使课堂提问成为美术课充满生机活力的必备催化剂。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在更大的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和兴趣, 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把老师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放下心中的疑虑,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运用探究式的提问方式,让小学美术教学迈向更加欢乐的发展轨道。

美术课堂提问要点 篇9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从属性上看,课堂提问应当属于一种特殊的对话方式,其形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从目的性上看,课堂提问则是教师的知识传递过程,通过对话实现信息交流与互动。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获得知识,更加能够通过课堂实现个人素质与见识的增长。因此,教师与学生两者的高效课堂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设提问环境,选择提问对象

美术教师可以选择提问环境,通过在班级中制定规则对班级成员进行小组划分,并平衡小组的实力水平,达到力量均衡。确保竞争的公平性,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竞争意识,这样也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习积极性。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形成良性的交互与沟通。同时形成奖励机制,对于回答正确的给予加分鼓励。而对于提问对象有创新性的或者是标新立异的教师也应当给予一定的引导与鼓励。

二、通过姓名随机提问学生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当以一种公平宽容的姿态向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应当允许学生的个性展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姓名随机提问的形式,抽签决定由哪个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方式的提问对象规则,能够让学生一方面感觉到公平,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觉得刺激有趣。因此,学生并不知道下一个被提问到的是谁。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注重思考、提问问题,通过借助随机选择提问的形式,根据学生实际性格特征与动向情况进行提问。

每一名学生都有完全无法复制的性格特征,美术教师应当细心观察,选择性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个体差异性决定着美术教师提问不能够简单化一。针对具有特殊才艺的学生美术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因此,适当地对这样的学生“开小灶”、多提问,能够帮助他们在审美与艺术方面快速成长。美育教育工作应当逐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三、美术课堂提问对象选择规则要具有科学性

美术教学活动也可以被看成为是一次游戏,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设置一个游戏规则,选择性地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加富有娱乐性、趣味性。例如,在规则创设方面,设置“最快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想要回答到问题必须以更快的举手速度才可。”当然,需要为学生留出回答问题思考时间,科学合理设置规则。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争抢回答问题。这种游戏规则也可能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学生举手不及时可能会觉得不够公平。有时候也可能有学生发现被提问的学生可能并不是第一个举手的学生。

当然,本身对美术这项学科就感兴趣的学生可能会成为课堂中的活跃分子,他们表现出来的热情可能更加高涨。一些相对性格内敛低调的学生则会看见大多数学生举手然后才举手。这样一来, 一些学生就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入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这个问题,课堂中的提问环节应当怎么样进行,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选择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效果可能更好,通过情境创设以及时间设定,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美术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在进行提问对象的选择方面不能完全拘泥于一种或者两种方式,只要适用于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就可以应用。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手段,其主要就是为教学服务而产生的。只要能够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良性发展,就是有用的策略。这是我们看待和认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视点,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理念、方法的根本依归。与此相违的小学美术教学理念和方法可能会收到短期的、甚至轰动的效应,但可能会伤害儿童的终身发展,而与此相合的小学美术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才是小学美术教学的正道。

美术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篇10

关键词:美术课堂; 提问有效性; 方向明确; 语言规范; 难度适宜; 模式恰当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68-001

笔者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思考的不多。在本学期的教研课《适合纹样》的教学修改中,笔者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笔者认为要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提问方向要明确

教师的课堂提问,有时候就像一张网,总希望能捞住想要的那条鱼。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却和成人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他们的答案当然也会五花八门。导入环节的提问设计一般都是为了更快地带领孩子进入教学活动的主题,所以问题的设计不能太“开放”,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应该具有明确的方向。给学生一个范围,避免在导入环节兜圈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后面的新授环节,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如,笔者试教《适合纹样》时,导入环节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了,美丽的花儿竞相开放,老师也带来了两朵美丽的花儿。瞧,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1:一个有根,一个没根。

学生2:一个是侧面的,一个是正面的。

……

原本以为在老师设计的问题指引下,孩子们一眼便能看出一个是自然形态的花卉图形,一个是符合边框形状的花卉图案,从而自然引出课题。但是,学生们的回答出乎意料,答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我想要的答案。这些答案远远偏离了我的问题设计意图,没能顺利引出适合纹样的概念。其实,孩子们是从自己的知识经验、不同的观察角度给出的答案。问题在于我提问时范围太广,没有明确的指向性。

经过反思,我做了如下修改:

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了,美丽的花儿竞相开放,老师也带来了两朵美丽的花儿。瞧,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个在圆形的边框里,另一个不在。

师:老师把圆形的边框去掉,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图案的外形还是圆形。

揭题:美丽的图案设计在一定的形状里,即使去掉边框,仍然呈现出原来的形状,我们称之为“适合纹样”。

提问时,我直截了当地将孩子们观察的范围缩小到“外形上有什么不同”。进一步明确了问题的方向,使学生回答时有方向可循,顺利引出《适合纹样》的概念,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课堂提问语言要规范

课堂提问的语言要规范,只有语言规范了,问题才能规范、明确。

在讨论适合纹样的基本外形时,我问孩子们:“除了圆形,适合纹样还可以是哪些形状?”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迟迟不回答,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不会回答呢?问题在于语言的规范性不够,把问题的答案局限在了“适合纹样”的范围。学生还不了解适合纹样,怎么可能知道它有哪些形状呢?在教研组的建议下,笔者把问题修改为:“除了圆形,我们还可以把适合纹样设计成什么形状呢?”学生顺理成章地回答: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三角形等等。使学生了解了适合纹样的外部形状的多样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提问难度要适宜

课堂提问难度太大,学生答不上来或者只有少数好学生回答,课堂就成了少数人的课堂。课堂提问难度太小,伸伸手便能够到,就不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使学生吃到苹果,又要使点劲儿才能吃到,这样孩子的兴趣才更浓厚。在欣赏环节中,提问“大自然中、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适合纹样?”学生面面相觑答不上来。这一环节修改为先欣赏部分大自然中、生活中的适合纹样,再引出问题“在我们身边,你还见过哪些适合纹样?”让学生由自身的经验进行思维扩展,给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设置了坡度。这样的提问让学生不再感到困难重重,而是水到渠成,增强了学习效果。

四、课堂提问模式要恰当

每一个问题当它呈现在问题解决者面前时,总要涉及特定的空间位置、距离、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它当时所表现的特定功能,所有这些具体特点及其间关系就构成为特定的刺激模式。如果刺激模式直接提供了适合于问题解决的线索,就便于找出解决的方向、途径与方法;如果刺激模式掩蔽或干扰了解题线索,就会使解题增加困难,甚至导向歧途。

例如:在教授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与基本骨式这一环节中,我发现刺激模式的呈现对学生影响很大。原先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式、均衡式这两种适合纹样的构成方式,再展示离心式、向心式、旋转式适合纹样。想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发现离心式、向心式、旋转式的“纹样”设计规律。当我抛出“你能发现它们还有哪些规律吗?”学生回答:“有的对称,有的不对称。”从这一问题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还沉浸在对称式、均衡式的概念里,此处问题的刺激呈现模式违背了学生的思维规律,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了歧义。

修改方案:首先展示离心式、向心式、旋转式适合纹样。

师: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规律吗?

学生:有的小鱼头向里,有的小鱼头向外,有的是像风车一样转起来的。

再探究对称式、均衡式,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排除逻辑干扰,教学效果很好。

上一篇:写景状物下一篇:电视胸腔镜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