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综合征

2024-07-24

静脉炎综合征(精选十篇)

静脉炎综合征 篇1

Sezary综合征 (Sezary syndome) 又称T细胞淋巴瘤红皮病, 是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1938年由Sezary及Boumin首先报道并命名, 其临床特点为剥脱性红皮病, 伴持续性瘙痒、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并可于病变皮肤处发现Sezary细胞, 该病国内外罕见[1]。目前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措施仍为化疗[2], 为保护外周静脉以及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我们选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作为治疗期间的静脉通路。由于该病病人皮肤状况差, PICC置管前的评估、置管、置管后预防其并发症成为确保PICC安全使用和延长留置时间的关键[3]。2015年6月我科收治1例Sezary综合征病人,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病例介绍

病人, 男, 59岁, 主因“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全身皮肤蜕皮4月余”收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散在弥散性暗红色斑片, 伴糠状脱屑及瘙痒感, 手掌及足底角化增厚伴皲裂。头发稀疏。眉毛、腋毛、阴毛脱落, 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可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最大者直径约3cm, 质韧, 不伴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余无异常。淋巴结超声检查提示:双侧腋窝及锁骨上窝、双侧腋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最大者位于右侧颈部, 大小3.5cm×1.6cm。血常规示:白细胞20.95× 109/L, 淋巴细胞百分比73.9%。 外周血涂片可见Sezary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示:外周血淋巴细胞以CD4T细胞为主, T淋巴细胞CD3+比例显著升高为98.8%, CD4/CD8>10。后于我院外科行右颈部肿大淋巴结切检术, 淋巴结、皮肤免疫组化示:CD2+, CD3+, TCRB+, CD5+, CD7+, 结合病人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检查确诊为Sezary综合征。入院后给予赛庚啶口服, 艾洛松外用缓解瘙痒症状, 6月13日于右臂贵要静脉行PICC穿刺术, 6月16日行hy- per CVAD+地塞米松化疗方案, 化疗期间, 加强病人PICC处皮肤护理, PICC置管处未出现异常, 于2015年7月8日 (治疗第21天) , 全身皮肤干燥, 脱屑明显减少, 瘙痒较前明显减轻, 临床症状基本控制, 且短期内无需静脉输液, 故予以拔除PICC, 并遵医嘱出院, 门诊随诊。

2护理

PICC指的是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肱静脉、头静脉, 颈外静脉 (新生儿可以通过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下肢大隐静脉等) 进行穿刺置管, 尖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4]。 该导管的使用优点包括: PICC导管穿刺风险小, 穿刺成功率高;外周置管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 (数月至1年) , 避免多次穿刺, 从而有效保护病人血管, 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 为病人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 减轻了临床护士工作量。因而PICC导管近几年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化疗、 胃肠外营养 (TPN) 、静脉输入刺激的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家庭病床的病人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的输液途径。

2.1置管前皮肤护理由于病人皮肤蜕皮伴瘙痒, 为防止PICC置管后出现贴膜过敏、脱管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除常规置管前相关护理之外, 还要对病人进行贴膜过敏试验。即在置管前, 使用3M的PICC导管专用贴膜, 贴于病人右侧肘上内侧皮肤, 粘贴后24h观察病人局部皮肤情况, 有无皮疹、红肿、水疱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经贴膜过敏试验, 病人局部皮肤未出现过敏症状[5]。

2.2置管后皮肤护理导管穿刺后予3M透明贴膜固定, 置管后24h更换敷贴1次, 以后1d~2d更换1次敷贴, 如有异常随时换药, 换药时应轻轻揭去贴膜, 如敷料粘贴太牢时可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签自下而上边湿润边揭开, 以免受损表皮被撕脱。生理盐水清洗穿刺点及周围皮肤, 去除坏死皮肤。再用碘伏消毒后自然风干, 重复3遍。由于病人皮肤脱屑, 导管难以固定, 为了防止病人夜间抓痒或无意识地将导管拔出而影响治疗, 在贴膜外采用纱布将手臂及导管环行包绕胶布固定, 并用弹力网套将其包裹, 防止导管脱出。同时每日观察穿刺处局部皮肤情况, 防止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2.3健康教育为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防止皮肤损害引起的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置管期间告知病人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 勤更换衣裤。清洁皮肤时水温控制在36 ℃~38 ℃, 选用中性洗涤剂, 防止瘙痒加重[6]。同时告知病人敷贴一旦松动应及时更换, 穿衣、脱衣时应谨慎, 防止过度牵拉导管。饮食方面, 指导病人进食清淡、高能量、高维生素饮食, 增强免疫力, 禁忌辛辣、烟酒及易发生过敏的食物。

2.4提高病人的维护依从性切实做好PICC围置管期护理, 根据病人特点采取便于病人接受及掌握的视频、图文、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进行宣教。从经济成本、身体创伤及留置导管、保持有效使用的意义等方面告知病人做好PICC导管维护的重要性, 使病人从根本上认识到有效维护的必要性。做好延续护理。建立PICC病人导管维护档案, 通过微信群或电话回访方式加强护患沟通, 做好带管期间的宣教工作, 每次维护后要及时记录在册, 发现问题应尽量将可能发生的情况告知病人, 让病人心中有数, 并督促下次维护, 护患共同落实导管维护。

2.5心理护理病人由于全身皮肤完整性受损, 外貌改变大, 极易产生自我形象紊乱, 导致病人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通过沟通确认病人对疾病的顾虑, 鼓励病人讲出疾病对自己家庭及社会角色的影响。根据病人的知识水平解释与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 使病人了解病情及护理措施[7]。让病人了解PICC置管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重点介绍置管后注意事项, 让病人知晓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 增强病人的自护能力。

3小结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 主要治疗措施为化疗, 为减少化疗药物对于外周静脉及局部组织刺激, PICC是首选的静脉通路。因疾病本身造成的皮肤损害, 加大了PICC导管的妥善固定的难度, 增加了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为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护士在导管日常维护中, 应密切观察病人置管处局部皮肤及周围皮肤情况, 增加换药次数,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需及早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以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减轻病人痛苦, 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8]。

参考文献

[1]Wilcox RA.Cutaneous T-cell lymphoma:2016update on diagnosis, risk-stra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J].Am J Hematol, 2015, 12 (26) :48-53.

[2]Rütgen BC, Flickinger I, Wolfesberger B, et al.Cutaneous T-cell lymphoma-Sezary syndrome in a Boxer[J].Vet Clin Pathol, 2015, 12 (28) :56-60.

[3]曹晓欣, 侯香传, 关伟丽, 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3 (2) :169-171.

[4]李翠凡, 曹迎东, 师园园.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 (3) :175-179.

[5]张艺, 王翊, 姜秀文, 等.1101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前评估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2) :1140-1141.

[6]谢芳, 乔爱珍.2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J].现代护理, 2007, 13 (21) :1973-1979.

[7]刘绿花, 王征, 殷小勇.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5) :239-240.

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篇2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而静脉炎则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则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现国内外对于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的研究众多,现将其整理分析,综述如下。

关键词:静脉输液;静脉炎;护理;预防

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疼痛、红肿或局部静脉呈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些调查甚至显示接受静脉注射的患者中有80%存在程度不同的静脉炎[1]。学者们对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仍没有公认的特效方法],现将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使静脉炎得到准确评估,有效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

1.1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是导致静脉炎的重要原因,药物过酸或过碱,过高渗或过低渗,刺激性大,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均可引起静脉炎的发生。正常血浆pH值7.35-7.45,输入药物会引起血浆pH值的改变,对局部血管内膜造成刺激和损伤,外周静脉输入PH值小于5或大于9的液体时,会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另有研究表明,[2]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h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1.2机械因素

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造成静脉感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1.3细菌因素

无菌操作不严格,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导致细菌产生。

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有研究表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问超过72 小时后,菌血症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呈线性关系[3].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炎的概率越大[4],另外导管内血液残留以及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均会导致静脉炎。1.4患者自身因素

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 穿刺部位的微生物定植 静脉炎的分级

美国静脉输液委员会(INS)2006版输液治疗护理标准中静脉炎分级标准:0级:无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者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有发红和水肿,条索状物形成或触摸到索状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有发红和水肿,条索状物长度>2.54cm,皮肤破溃,有脓液渗出[5]。其中4级静脉炎最为严重,除了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外,可致皮肤破溃、坏死、脓液渗出,肢体活动受限,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等感染的全身症状,导致病情恶化,增加病死率。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

3.1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

护理人员应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避免因反复穿刺,刺激血管,产生炎症反应。穿刺力度不能过大,角度要小,缓慢进针。3.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保证使用的物品均在有效期范围内,从液体的配制到输液完成的整个护理工作中,护士都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规程[6]。同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以减少细菌的产生,避免交叉感染。3.3合理选择血管

尽量避开关节,瘢痕等部位[7],选择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的部位进行穿刺,尽量选用管径≥3.0mm 的静脉[8]。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应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开始。3.4正确评估病人

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血管评估,女性、肥胖或消瘦、老年人, 因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肌层疏松、血管壁弹性差、脆性大,在穿刺时应特别注意。对于特殊病人应加强营养支持,合理膳食,以提高其免疫力,加速病人的康复[9]。3.5合理选用器材及方法 避免选用与组织相容性差,刺激性强的器材,选用的器材必须是合格无菌的[10]。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号的针头[11]。临床上,通过深静脉置管输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反复穿刺和药物毒性造成的刺激,较好地避免静脉炎的发生。赵震[12]等通过对照实验的方法表明精密过滤输液器在预防输液性静脉炎方面存在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

4.1物理疗法

4.1.1红外线照射能预防PICC 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13]。红外线照射时表浅组织产热后经血液传递或热传导,能使较深层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具有解痉、消炎、镇痛作用[14]。

4.1.2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可促进有些药物局部的灭活作用,局限损伤部位。冷敷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常用于刺激药物外渗、漏的早期[15]。4.2药物治疗 4.2.1硫酸镁湿敷

25%硫酸镁为高渗性溶液,硫酸镁中Mg2 +,SO2 -4均为强极性物质,根据生理学中单纯扩散的原理,硫酸镁利用浓度梯度差能吸收渗透局部组织间的水分,从而使渗透局部组织缩小。徐丽萍[16]将静脉炎40 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表明使用硫酸镁加维生素B12联合湿热敷治疗PICC 置管后静脉炎效果明显。4.2.2喜疗妥

冯婷[17]等认为喜疗妥即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进入炎症组织后可直接抑制组织中蛋白分解酶和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多磺酸粘多糖还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聚集,在治疗浅表性静脉炎上,喜疗妥较硫酸镁有一定的优势。

4.2.3土豆片外敷

将新鲜土豆洗净刮皮,切成0.2-0.3cm厚的3-4cm的方形薄片,离穿刺点周围2-3cm处,顺着静脉血管方向依次外敷,并且保护膜覆盖并妥善固定,变黑变干时更换。杨凤[18]认为新鲜土豆片贴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明显。4.2.4鲜芦荟汁外敷

将鲜芦荟汁沿血管走行均匀敷于炎症部位,每天4次~6次,也可每天在穿刺部位用芦荟汁涂抹,每天1次或2次,起预防作用[19]。4.3根据静脉炎的分级进行针对性护理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对静脉炎的不同分度可有不同的护理。Ⅰ度静脉炎采用红外线灯照射疗法,每日2次,每次20min~30min,红外线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止痛;Ⅱ度和Ⅲ度静脉炎采用硫酸镁湿热敷,疗效较好。或者将硫酸镁和甘油配成甘油硫酸镁乳剂,持续外敷,每日更换1 次,治疗静脉炎疗效确定。或者用鲜芦荟汁沿血管走向均匀敷于炎症部位,每次3h~4h,并将患肢抬高,在局部敷药的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15min-20min,必要时配合应用抗生素[20]。小结

静脉炎是临床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学者对于静脉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没有公认且有效治疗静脉炎的方法,现通过以上的总结,对于静脉炎,首先应从预防入手,其次是加强合理用药,注意临床观察和护理,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对于静脉炎治疗及预防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堂映辉,高林春,刘光琼. 静脉炎的防治及处理进展[J]. 解放军护 理杂志,2001,18(4):86.[2]王建化.输液所致静脉炎的药物原因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8,25(8):766. [3]Tal Malach,Ziona Jerassy RN,Bernard Rudensky,etai.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of phlebiti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a[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06,34(5):308~312.[4]何燕.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61~362.[5]谢贞.美国2006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摘登

(一)〔J〕.中华护理教育,2007,4(4):2.

[6]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4,20(5):74.

[7]何瑾芳,欧阳光华,涂婵.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8,48(26):73.[8]马琳,王素梅.留置外周静脉套管针导致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909.[9]韩俊婷,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J].中国保健营养,2012, No.08(下);2619-2620 [10]任锁贞,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5):519.[11]袁红,李祥清.留置针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7):3539-3540.[12]赵震,程瑛,王伟,等.手术室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输液性静脉炎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5):7797-7798.[13]李云平等.红外线照射、七叶皂苷钠凝胶结合地塞米松及护理预防PICC 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激光杂志,2015,5(36):81-82.[14]王红霞,吴玉玲,徐丽珍等.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防治PICC 所致机械性静脉炎[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31(1): 49-51.

静脉炎综合征 篇3

关键词: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综合预防

中图分类号:R714.62+5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9-615-02

我院妇产科自2006年8月~2010年8月,实施综合预防疗法,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综合预防疗法组(以下简称预防组)400例中,妇科手术290例,剖宫产110例。年龄18~73岁,平均45.6岁。对照组400例中,妇科手术310例,剖宫产90例。年龄20~73岁,平均48.2岁。各组基本情况相似,均为常规妇科手术,如子宫全切、次全切,附件切除、卵巢囊肿切除、异位妊娠病灶切除等经腹手术,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诊断

预防组400例:妇科疾病是290例,分别为子宫肌瘤117例、卵巢囊肿88例、畸胎瘤46例、异位妊娠20例、黄体破裂19例,足月待产110例。对照组400例同预防组。

1.3手术方式

上述病例均行手术治疗。预防组400例中:行附件切除、卵巢切除术171例,子宫全切、次全切除术118例,剖宫产110例;对照组400例中:同预防组。

1.4临床表现及分类

一般术后3~7 d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肿胀、皮肤苍白、皮纹消失、表面温度异常、足底着地困难伴针刺感,直腿伸踝试验(Homan征)阳性,腓肠肌压迫试验(Nouhof征)阳性,栓塞部位可触及压痛索状物。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可协助明确诊断。

随着病情的进展,临床上可出现I~Ⅳ度下肢血栓性静脉炎;I度下肢浅静脉炎:较轻的下肢疼痛,肿胀不明显,彩超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一般性治疗后迅速缓解;Ⅱ度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较严重的下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或伴低热;Ⅲ度盆腔静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产后或术后交替出现寒战与高热,体温可达40℃,病程较长;Ⅳ度下肢深静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累及股静脉,患侧下肢明显肿胀、变粗,疼痛致难以站立,伴体温升高,局部皮肤变白,病程较长。

1.5综合预防疗法

针对血栓形成的病因,我院妇产科采用综合预防疗法:(1)杜绝术中左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改为上肢输液;(2)停止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等不科学方法,减少对凝血因子及纤溶系统的影响;(3)术后当天开始常规应用250m1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3~5天。既可扩容。又可抑制血小板凝聚与促进纤溶;(4)术前检查血常规、血脂、血糖、血小板、红细胞比容等,以上检查异常,血脂、血糖增高者和肥胖、有口服避孕药史者列为高危病人,术后加服双嘧达莫、阿司匹林、藻酸双脂钠等;(5)术中注意保持舒适体位,特别是阴式手术时避免下肢受压而影响静脉回流,术后鼓励及早下床活动,定时按摩小腿,以促进静脉回流。

3讨论

3.1血栓形成诱因

即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在上述三种因素中,任何一个单一因素都不足以致病,必须是各种因素的组合,而手术就涉及创伤、应激、制动。

3.1.1血管壁损伤手术及剖宫产可损伤盆腔血管;术中术后下肢静脉穿刺及输液,特别是输入脂溶性溶液,如抗生素、高渗葡萄糖等可机械性损伤静脉内皮。

3.1.2高凝状态妊娠后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抗凝血因子减少,纤溶抑制物形成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同时,手术破坏的组织代谢产物等可激活凝血系统。

3.1.3静脉血流淤滞妊娠后期静脉血容量增加,静脉血管扩张,妊娠子宫压迫使盆腔及下肢静脉压力增加,术后卧床、活动减少均可致静脉血流淤滞。左下肢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的途径较长,故左下肢静脉血栓多于右下肢。

3.2防治

该病的防治,不仅要重视术前准备,还应严密观察术后病人体温和下肢变化及中性粒细胞高等临床特点。此是早期诊治的关键。

3.2.1预防减少血栓性静脉炎对孕产妇的危害关键在于预防,预防血栓形成是降低手术及术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用小剂量肝素和加压橡皮袜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及时补充液体,纠正因禁食、灌肠等引起的脱水。手术操作应轻柔,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和对血管的刺激,术后鼓励患者深呼吸,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重要措施。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治疗体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 男5例, 女2例, 病例均经CT及病理诊断而证实。其中右肺癌5例, 左肺癌2例, 小细胞肺癌4例, 非小细胞肺癌3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水肿、颈静脉怒张、口唇发绀、呼吸困难, 3例上肢水肿较量重, 1例胸壁静脉曲张明显。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理分型: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患者使用氮芥 (HN2) 或环磷胺 (CTX) 冲击疗法, 如HN25~10mg或CTX1~1.2g, 静脉注射, 同进给地塞米松20mg静脉点滴。

EAP方案;足叶乙甙 (VP16) 0.1╳5静脉点滴, 阿霉素 (ADM) 50mg/m2静脉推注, 第1日, 顺铂 (DDP) 120 mg静脉点滴, 第1日, 配合水化。

CAP方案:CTX1~1.2g, 静脉推注, ADM50mg/m2静脉推注, DDP120 mg静脉点滴, 第1日, 配合水化.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仅能缓解症状, 延长生存期, 而且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 讨论

游走性静脉炎的介绍 篇5

游走性浅静脉炎是指反复地在身体各处此起彼伏地发作的浅静脉炎。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男女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临床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由于病因和病理以及临床特点的不同,又把肢体、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称为良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把间歇性、复发性的血栓性浅静脉炎称为游走性浅静脉炎。本病主要侵袭中小浅静脉,具有血栓形成、静脉壁炎症反应的组织学形态,血管内膜下有成纤维细胞浸润,伴继发血栓形成,血栓阻塞的管腔,可因机化而再通,静脉壁可有结缔组织增生和炎性浸润,偶有巨细胞,病变血管附近组织很少有炎症反应,也无脂膜炎。

本病的特征是:结节很快消退,大多数仅持续7~18d后,索状物逐渐不明显,最终消失,留下局部棕色色素沉着,结节不化脓,不坏死,受累肢体亦无水肿形成。全身可出现低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等反应,每次结节消退后间歇数周或数年,身体其他部位的浅静脉又可同样反应,屡次反复发作,长期患病后,遗留的色素沉着和索状物可布满全身。

经阴道彩超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篇6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 , 是一种由于慢性盆腔静脉淤血所引起的综合征, 绝大多数是30~50岁的经产妇, 自觉症状与妇科客观检查所得常不相符, 易造成误诊而久治不愈。以往主要依靠X线盆腔静脉造影及腹腔镜进行诊断, 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或设备受限, 故确诊率低。本文通过经阴道彩超430例检查, 检出50例PCS, 探讨超声对PCS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病例为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门诊患者, 年龄21~47岁, 平均39.5岁, 均为经产妇, 无结扎史, 其中41例日常工作以长期站立为主。患者有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下腹部坠痛, 经期延长, 性交疼痛, 经前加重等临床症状, 妇检34例子宫后位, 9例宫颈肥大, 8例子宫增大, 均有双侧附件区压痛, 双合诊时均有触痛。另选20例健康已婚妇女作对照, 年龄22~45岁, 平均41岁。

2 方法

使用日本阿洛卡SSD—a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6.5MHz阴道探头。排空膀胱, 臀部垫枕, 膀胱截石位, 探头涂耦合剂套安全套后放入阴道内, 于子宫纵、冠、斜多切面仔细观察, 了解子宫腔、宫壁及宫颈, 重点观察子宫两侧、附件区及盆底静脉丛, 显示扩张迂曲的静脉, 测量其最宽内径, 检测血流频谱。

3 结果

50例PCS经阴道彩超表现:附件区及盆底部查见蜂窝状或蚯蚓状小无回声区聚集成团。CDFI附件及子宫旁蜂窝状或蚯蚓状小无回声区显示红蓝相间、方向多变、扭曲的色彩暗淡的血流信号 (图) , 内径>6mm, 血流频谱呈低速平直波形, 峰值速度<10cm/s, Vasaval征 (+) , 部分子宫肿大, 子宫浆肌层可见轮状彩环。按郝力丹、周立明等[1]分度, 轻度44例, 中度4例, 重度2例, 随后妇科体位试验均 (+) 。6例中、重度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腹腔镜检及手术治疗, 均与术前超声检查相符, 余行保守治疗。轻度患者症状显著减轻, 中、重度患者有不同程度改善。20例正常妇女盆腔静脉内径<5mm, 走行自然, 血流频谱呈波浪状, 峰值速度>10cm/s, Vasaval征 (-) 。

4 讨论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PCS) 多见于30~50岁的经产妇, 尤其是子宫后倾后屈位的妇科患者。盆腔静脉数量较多, 常为两根静脉伴一根动脉, 且管壁菲薄, 弹性较差, 静脉瓣较少, 加上盆腔慢性炎症、生产、手术因素等引起盆底肌肉松弛, 易造成盆腔静脉血流受阻[2]。因盆腔瘀血综合征的症状涉及范围广, 但没有典型的临床体征, 易与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血相混淆, 目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已成为临床上简便、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 给临床诊断带来帮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查所见: (1) 子宫正常或轻度增大, 多为后倾后屈位; (2) 子宫两旁及附件区见蜂窝状或蚯蚓状小无回声区聚集成团; (3) 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红蓝相间、方向多变的血流信号充填, 脉冲多普勒检查;测得低速的静脉频谱; (4) 部分病例程度较重者子宫肌层内见大小不一的暗区或迂曲暗带伴盆腔积液或宫腔积液。通过对图像特征的分析, 对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可进行轻、中、重度分级, 轻度可见静脉平行扩张, 静脉丛较局限;中度盆腔静脉聚集成类圆形蜂窝状团块;重度静脉不规则囊状怒张, 静脉丛团状增大, 可见2~3组静脉丛同时受累, 相互连通成大片的静脉丛。既往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常规辅助检查方法是盆腔静脉造影和腹腔镜, 两者均为有创方法, 前者通过迂曲静脉的显像, 了解血管形态学改变, 但操作复杂, 技术条件高, 显像率低, 碘过敏者不宜使用。腹腔镜能直接观察到盆腔迂曲扩张呈蚓状的静脉, 但不能了解到静脉内血流动力学改变, 对早期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而血管形态尚无显著变化的患者难以发现。经阴道彩超是一种无创、无需造影剂、安全简便、经济、可重复的方法, 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了解血管形态学改变, 频谱多普勒提供血流速度特征, 了解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根据血管内径的宽窄、血管丛范围大小, 分析病情的轻重程度, 是临床诊断PCS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郝力丹, 周立明, 陈文卫, 等.彩色多普勒对盆腔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6, 5 (5) :226.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43~67岁,平均53岁。致病原因与病理类型:纵隔炎性病变1例,肺癌4例(原发性右肺上叶癌3例,右肺上叶癌术后2年复发1例,细胞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纵隔恶性肿瘤2例(1例为恶性胸腺瘤,1例为淋巴瘤)。7例患者术前均呈中-重度颜面浮肿,坐位颈静脉怒张,左右上肢及上胸部浅静脉扩张,形成侧支循环。7例患者术前均行上腔静脉造影、胸部CT、胸部MRI、彩色多普勒(color flow doppler)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等检查,血管造影(DSA)证实上腔静脉长段瘤体侵犯受压狭窄或阻塞。7例患者中心静脉压均超过25 cm H2O。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进行。7例术中均监测中心静脉压,右胸后外侧切口4例,胸骨正中切口3例。行根治性右全肺切除加SVC置换术3例,姑息性右肺上叶切除加左无名静脉与右心耳旁路搭桥1例,纵隔肿瘤部分切除加行左无名静脉与右心耳旁路搭桥2例,纵隔炎性病变行左无名静脉与右心耳旁路搭桥术1例。5例采用绦纶人造血管,人造血管直径为1.4~2.0 cm。2例采用螺旋形的自体大隐静脉,其采用1.6 cm上腔静脉插管为内径支架。SVC远心端与人造血管行端侧吻合3例,对端吻合1例。近心端7例均与右心耳吻合,吻合全部采用无创伤滑线连续外翻缝合。7例患者均先吻合右心耳,后吻合上腔静脉远心端或左无名静脉。对于肿瘤所侵及的上腔静脉能切除者先吻合右心耳,再切除上腔静脉后吻合上腔静脉远心端或左无名静脉,上腔静脉阻断后吻合时间为15~25 min,平均18 min,术中未采用临时旁路转流。患者清醒拔管后回ICU病房,加强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监测,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静脉注射速尿10~20 mg,1~2次/d,共2~3 d。患者SVCS症状一般在1~3 d消失。所有行人造血管置换或旁路术的患者从术后第2天起服用华法林抗凝半年,要求INR维持于1.5~2.5,以后根据凝血酶原情况停用抗凝药物。

2 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通过采取SVC置换术、左无名静脉与右心耳旁路搭桥术,平均压由术前28.4 cm H2O降至术后的9.5 cm H2O。患者SVCS症状一般在3 d内消失。术后纵隔炎性病变患者,术后得到永久性根治,现可参加正常工作。对恶性肿瘤患者在行上腔静脉手术的同时,4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原发肿瘤的切除,2例纵隔恶性肿瘤因术中发现瘤体与上腔静脉“冰冻”样侵犯粘连,上腔静脉未能切除,行肿瘤部分切除,左无名静脉与右心耳旁路搭桥术。6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均进行了放疗、化疗,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3、19个月死于肿瘤广泛转移,余4例均生存,分别生存于术后6、9、14、26个月。

3 讨论

上腔静脉综合征病因繁多,且其原发疾病的表现各异,但上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类似,取决于SVCS的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发生速度及侧支循环是否迅速地建立。有报道在恶性肿瘤并发SVCS的患者中,有占60%的患者以SVCS为首发症状出现[1]。因此,熟悉SVCS的临床表现,有利于及时发现原发的恶性肿瘤。综合文献报道SVCS存在五大症状和体征:进行性呼吸困难、头痛、颜面及上肢水肿、浅表皮下侧支循环形成及颈静脉怒张[2,3,4]。上腔静脉综合征发病原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炎性疾病,如上腔静脉炎(血栓)、心包炎、纵隔炎等;二是良、恶性肿瘤压迫或侵犯,如胸腺瘤、畸胎瘤、肺癌等。kennedy等[5]认为良、恶性鉴别的特点有:(1)良性起病隐匿,发展慢,常于数月或数年就诊。恶性者起病急,发展快,数月内就诊。(2)良性者年轻,女性多;恶性者年龄大,男性多,40~60岁多发。(3)良性者生长期长,恶性病例鲜有超过数月者。胸部恶性肿瘤或其转移性淋巴结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约占70%,其中肺癌约占85%,这类患者确诊时多已属中晚期,进展快,绝大多数在3~4个月内死亡[6,7,8]。随着痰液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经皮穿刺术、浅表淋巴结活检、纵隔镜及开胸活检术等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各种病因合并SVCS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上腔静脉造影、胸部CT、胸部MRI、彩色多普勒(color flow doppler)及数字血管(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等,一方面可明确上腔静脉阻塞或狭窄的程度、范围。另外还可明确阻塞或狭窄的病因及侧支循环状况,为进一步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依据。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概括可分为两大类:病因治疗和减症治疗。其中病因治疗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等,而减症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包括各种旁路转流/分流术、上腔静脉重建术、血管内支架移植术等。对于急性上腔静脉综合征,及时的减症治疗手段可为进一步的病因治疗提供充分的时间。一般认为良性患者大多需要手术,国内汪忠镐等[9]认为良性患者在身体许可的条件下应争取手术治疗。Bergh等[10]报道恶性肿瘤所致患者只要情况允许,也应考虑手术。恶性病因术后远期效果较差,但只要手术成功,就可以减少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

手术入路肺癌所致SVCS应采用右胸后外侧切口,纵隔肿瘤所致SVCS应采用正中胸骨劈开入路。上腔静脉综合征有选择地施行病灶切除+受侵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术,乃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血管切除重建过程中,上腔静脉阻断后,其远心端压力可迅速上升,当压力达到或超过50 cm H2O时,脑血流量将明显减少,同时动脉压力升高,致使颅内压增加,造成脑组织和细胞水肿,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因此,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保证有效的脑血流量,防止颅内压增高是此期间处理的关键。术中应监测中心静脉压,应用SVC引流管分别插入右无名静脉和右心房处作临时转流,待上腔静脉置换完成后再予拔除。术中应尽量缩短上腔静脉阻断时间,以减轻对脑组织的损害。笔者的体会是在人工血管置换时,可采用先吻合近心端的方法,即将肿瘤游离后不切断上腔静脉,先完成人工血管与右心耳的吻合后,再阻断SVC,切除肿瘤,最后行人工血管与SVC远端的端端吻合,这样可显著缩短上腔静脉阻断时间。上腔静脉阻断时间控制30~40 min之内,一般对脑组织无明显损害影响,而超过40 min则可能导致脑组织的损害[11]。本组7例均未采用临时旁路转流。在血管吻合过程中,要注意预防血栓形成,人造血管在吻合前用肝素盐水浸泡,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阻断后,于远心端内注入0.1%肝素盐水,预防血栓形成,并停止上肢静脉输液。吻合中必须保证确切的连续外翻缝合以保证腔内面光滑,吻合完成后在人造血管腔内,注入肝素盐水充盈管腔,起到抗凝和排出血管内积气的作用。

上腔静脉综合征血管置换或旁路术血管替代材料可选择自体血管和人造血管(如聚四氟乙烯膨体)。自体血管多采用螺旋形的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采用自体血管不增加患者费用,术后抗凝时间短,一般仅需3~6个月,减少了抗凝的并发症,具有较大优点,但由于大隐静脉成形替代需另取切口,且大隐静脉管径较细,细血管缝制成宽径血管难度较大且费时,故限制其应用。人造血管的选择,多数学者认为膨体聚四氟乙烯血管(Gore2Tex)表面光滑,带负电荷具有抗血栓性,采用大口径12~16 mm为佳。人造血管术中无需肝素化,仅需用肝素盐水做局部充分冲洗即可,取材及使用方便,但其价格较昂贵。人造血管术后的抗凝问题目前无统一标准,国内周清华[12]认为应终生抗凝并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2~1.5倍,现多采用国际标准值INR,使其维持于1.5~2.5;有的则认为只需抗凝半年[13],笔者采用终生抗凝并定期检测国际标准值INR,以保证术后移植的人造血管通畅。相信随着术式的改进,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人工血管材料性能和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的外科诊疗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例7例,手术切口采用右胸后外侧切口4例,胸骨正中切口3例。行根治性右全肺切除加上腔静脉(SVC)置换术3例,姑息性右肺上叶切除加左无名静脉与右心耳旁路搭桥术1例,纵隔肿瘤部分切除加左无名静脉与右心耳旁路搭桥术2例,纵隔炎性病变行左无名静脉与右心耳旁路搭桥术1例。5例采用绦纶人造血管,2例采用螺旋形的自体大隐静脉。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通过采取SVC置换术、左无名静脉与右心耳旁路搭桥术,平均压由术前28.4cmH2O降至术后的9.5cmH2O。患者SVCS症状一般在3d内消失。凡良性疾病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均得到根治,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手术后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任何疾病所致上腔静脉阻塞,选择性采取手术治疗是必要的。尽量缩短上腔静脉阻断时间,以减轻对脑组织的损害。在人工血管置换时,可采用先吻合近心端的方法,即将肿瘤游离后不切断上腔静脉,先完成人工血管与右心耳的吻合后,再阻断SVC,切除肿瘤,最后行人工血管与SVC远端的端端吻合,这样可显著缩短上腔静脉阻断时间,可有效预防脑组织损害。

肿瘤内科急症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护理 篇8

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 是因上腔静脉阻塞引起的一组症状。发生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血栓形成、纤维化、外来压迫、肿瘤侵犯, 近年有报道97%是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位于上纵隔右前方, 汇集头、颈、上肢、胸部血液, 回流至右心房。周围有右主支气管、动脉、胸腺及淋巴结包绕, 因其管壁薄, 压力低, 故易受外来压迫造成阻塞, 发病时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面部浮肿, 甚至躯干和上肢浮肿, 头皮、颈部和静脉怒张, 呼吸短促, 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 如长时间阻塞, 可导致不可逆的血栓形成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部并发症, 为肿瘤急症或亚急症范畴, 如果处理不及时或护理措施不当, 例如不能及时更改输液路径, 采取下肢输液, 可导致上述区域静脉回流障碍, 压力增高, 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临床护士是治疗措施的实施完成者, 与患者接触密切, 如果能够严密观察病情, 预知病情进展,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 能够为患者争取有效治疗时机, 减少并发症, 在避免贻误或加重病情等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 是因上腔静脉阻塞引起的一组症状。上腔静脉位于上纵隔右前方, 汇集头、颈、上肢、胸部血液, 回流至右心房。周围有右主支气管、动脉、胸腺及淋巴结包绕, 因其管壁薄, 压力低, 故易受外来压迫造成阻塞, 如长时间阻塞, 可导致不可逆的血栓形成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部并发症, 为肿瘤急症或亚急症范畴, 往往需要及时处理。发生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血栓形成、纤维化、外来压迫、肿瘤侵犯, 近年有报道97%是恶性肿瘤所致, 其中以支气管肺癌最多, 占75%, 尤其是小细胞未分化癌, 其他恶性淋巴瘤占15%, 转移性癌占7%。发病时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面部浮肿, 甚至躯干和上肢浮肿, 头皮、颈部和静脉怒张, 呼吸短促, 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 如果处理不及时或护理措施不当, 可导致上述区域静脉回流障碍, 压力增高, 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护士如果能够严密观察病情, 预知病情进展,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及时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 能够为患者争取有效治疗时机, 减少并发症, 以免贻误或加重病情。

1上腔静脉综合征临床特征

上腔静脉综合征临床特征为面部浮肿, 甚至躯干和上肢浮肿, 头皮、颈部、胸壁静脉怒张, 呼吸短促, 当仰卧或前倾时呼吸困难更严重。如继发颅内压增高, 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伴有意识改变、视力下降或头痛, 但临床较少见。如出现背痛, 应考虑可能有椎弓根压迫。

根据临床特征一般很容易诊断。胸部摄片可发现上纵隔肿块, 特别是右上纵隔较多见。CT对比增强扫描是常用诊断方法, 如有肿块存在, 多可显示。血管造影和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及磁共振检查, 可用于确定阻塞部位。病因诊断非常重要, 可通过痰细胞学、淋巴细胞活检、支气管镜检查以及骨髓活检, 约70%患者可确诊。也可在B超引导下或CT引导下经皮行肿块或淋巴结针吸活检,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行纵膈镜检查或开胸探查术。

2上腔静脉综合征护理要点

2.1 严密观察病情

2.1.1 了解上腔静脉综合征病因及临床特征, 对可能并发此征的恶性肿瘤:支气管肺癌、恶性淋巴瘤、转移性癌患者, 连续性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变化。

2.1.2 与患者多交流, 及时了解患者有无胸闷气短等不适主诉。

2.1.3 如患者出现面部浮肿, 甚至躯干和上肢浮肿, 头皮、颈部、胸壁静脉怒张, 呼吸短促等症状体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2.2 放疗护理

放疗为首选治疗方法, 常可很快缓解症状, 一般最初用大剂量 (3~4 Gy/d) , 数天后改为常规剂量。放疗初期水肿严重, 可配合地塞米松和利尿剂辅助治疗。

2.2.1 放疗初期因有水肿, 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有无意识改变及头痛, 视力下降等。

2.2.2 根据病情及时准确给药, 观察尿量及药物反应。

2.2.3 观察放射野皮肤反应, 保持放射野定位标识清晰, 避免过度擦洗损伤皮肤, 局部禁止涂擦油膏, 建议患者穿着棉质低领内衣。

2.3 化疗护理

对化疗敏感的小细胞未分化肺癌和恶性淋巴瘤患者, 化疗可作为首选方法。

2.3.1 输液静脉选择应避免从上肢静脉输液注射, 特别是右上肢静脉, 因血流速度慢, 甚至有血栓形成和静脉炎及不稳定药物分布等情况, 故意选用下肢静脉输液。

2.3.2 护士穿刺技术应娴熟, 合理选择静脉, 避免反复穿刺血管, 避免化疗药物尤其是发疱性化疗药物外渗。如有外渗应及时停止药物输入, 局部抽吸外渗药液, 可根据药物性质采用适宜的解毒剂和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并根据不同化疗药物选择冷敷或热敷, 以减轻局部皮肤组织反应。

2.3.3 观察患者有无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干预处理。

2.4 抗凝治疗护理

静脉导管所致血栓形成的上腔静脉阻塞, 单用抗凝治疗即可消除阻塞, 肝素抗凝治疗合并放疗和 (或) 化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2.4.1 抗凝治疗有引起出血的潜在危险, 观察患者有无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倾向。

2.4.2 控制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5~2倍。

2.4.3 肝素1 mg (125u) /kg静脉推注, 进行全身肝素化。继之每4~6 h滴注0、5 mg/kg。用药后2~4 h抽血查凝血时间, 调整滴液速度, 必要时间隔2~4 h再送检及调整滴速。停药时常需12~24 h慢慢减量直至完全停用, 以免反跳。

2.4.4 如发生出血, 可减慢滴速。出血多时, 静脉注射硫酸鱼精蛋白中和。

2.5 心理护理

2.5.1 多与患者交流沟通,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 疾病有变化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提高依从性, 积极配合治疗。

2.5.2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及时干预处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饮食护理

患者宜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饮食, 如鱼汤、骨头汤、牛尾汤等, 多进食新鲜水果及蔬菜, 多饮水, 宜少量多餐。

静脉炎综合征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06~2012-1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佛医院收治的43例PCS患者, 年龄31~85岁, 平均 (63.1±14.7) 岁。PCS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下腹部坠胀痛, 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盆腔静脉丛迂曲扩张, 最大直径≥4 mm, 卵巢静脉直径≥8 mm[4]。纳入标准: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PCS;MSCTA示ROV动脉期部分或完整显影;无肾脏、腹膜后、盆腔肿瘤及手术史;无输卵管手术结扎史;无LOV介入栓塞史。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Bright Sp e e d 16层螺旋CT扫描机, 扫描范围从膈顶或肾上极至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 V, 管电流280~380 m A, 层厚7.5 mm, 层间距7.5 mm, 螺距1.375︰1, 重建层厚1.25 mm, 间隔0.625 mm。经肘静脉穿刺, 高压注射器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 (350 mg I/ml) 100~120 ml, 速度为3.5~4.5 ml/s, 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23~28 s, 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70~90 s。

1.3 图像处理

扫描图像存储至ADW 4.4工作站, 采用容积再现 (VR) 血管生长 (AV) 、最大密度投影 (MIP) 技术对双侧肾静脉、性腺静脉及盆腔静脉进行重建。

2 结果

2.1 ROV作为PCS的引流静脉

43例PCS患者中, 21例 (48.8%) LOV、双侧宫旁静脉丛曲张, 动脉期显影, 宫壁静脉扩张, 并与双侧宫旁静脉丛连接。其中, 16例ROV主干下段或中下段动脉期显影 (图1) ;5例ROV全程显影, 密度由下至上逐渐减低。14例左侧、7例双侧髂内静脉动脉期显影。静脉期重建示17例ROV汇入下腔静脉 (图2) , 4例汇入右肾静脉。

图1动脉期冠状面AV重建示主动脉后左肾静脉变异, LOV、左宫旁静脉丛、左髂内静脉、ROV下段动脉期显影 (箭) , 宫壁静脉与双侧卵巢静脉连接

图3动脉期冠状面AV重建示双侧宫旁静脉丛曲张, LOV经宫壁静脉与ROV连接, 双侧髂内静脉动脉期显影, ROV全程动脉期显影, 上端分叉 (箭) 后分别开口于右肾静脉主干

2.2 ROV参与PCS的形成

43例PCS患者中, 19例 (44.2%) ROV参与PCS的形成, 均表现为LOV、双侧宫旁静脉丛及髂内静脉曲张、动脉期显影。其中, 14例ROV全段, 5例中上段动脉期显影, 显影密度相近或自上至下呈逐渐减低。14例LOV:左侧宫旁静脉丛→宫壁静脉→右侧宫旁静脉丛→ROV呈完整环状连接 (图3) ;3例LOV→左侧宫旁静脉丛→宫壁静脉→右侧宫旁静脉丛连接, ROV与右侧宫旁静脉丛不连接 (图4) ;2例双侧卵巢静脉和宫旁静脉丛扩张、动脉期显影, 宫壁静脉无扩张、动脉期显影, 双侧宫旁静脉丛不连接, LOV→左侧宫旁静脉丛连接, ROV→右侧宫旁静脉丛连接 (图5) 。19例ROV均开口于右肾静脉主干, 其中, 2例远端分叉成2支;1例前支开口于肾静脉, 后支开口于下腔静脉;1例前、后支分别开口于肾静脉 (图3) 。

图2静脉期冠状面AV重建示ROV汇入下腔静脉 (箭)

图4动脉期冠状面AV重建示LOV、双侧宫旁静脉丛及髂内静脉动脉期显影, 宫壁静脉连接双侧宫旁静脉丛。ROV开口于右肾静脉, 全段动脉期显影, 未与右骨盆静脉丛连接 (箭)

图5静脉期冠状面AV重建示双侧卵巢静脉、宫旁静脉丛曲张, ROV开口于右肾静脉 (箭) , 宫壁静脉无扩张、动脉期显影

2.3 右肾静脉源性PCS

43例PCS患者中, 3例 (7.0%) 右肾静脉源性PCS, 其中, 2例ROV开口于右肾静脉主干, 全段和右宫旁静脉丛曲张、动脉期显影 (图6) ;1例ROV开口于右肾静脉分支, 中上段动脉期显影 (图7A) , 静脉期右侧宫旁静脉丛曲张 (图7B) 。3例右侧髂内静脉均动脉期显影, LOV、左宫旁静脉丛及宫壁静脉均无扩张、动脉期显影。

图6动脉期冠状面AV重建示ROV开口于右肾静脉, 全程动脉期显影, 右宫旁静脉丛及右髂内静脉动脉期显影 (箭) , LOV及左宫旁静脉丛正常

图7 A.动脉期冠状面AV重建示ROV开口于右肾静脉分支, 中上段动脉期显影 (箭) ;B.静脉期冠状面AV重建示右宫旁静脉丛曲张 (箭) , LOV及左宫旁静脉丛正常

3 讨论

肾脏血液循环快, 造影剂到达肾动脉后5 s左右可以出现肾静脉显影, 带对比剂的肾静脉血液反流卵巢静脉、盆腔静脉丛, 可以造成动脉期显影[5,6]。显影时间、次序及密度变化等可以间接判断患者的PCS病因及侧支循环等情况, 常见的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SCTA等。DSA可以清晰显示血管病变如卵巢静脉瓣、管腔扩张等情况, 尤其是经主动脉间接静脉DSA, 可以准确地反映血流动力学改变;但其对比剂使用量大, 经肾静脉或卵巢静脉插管DSA, 可能因为高压注射使卵巢静脉、盆腔静脉丛逆行充盈而显影, 不能准确地反映卵巢静脉在自然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 除行卵巢静脉介入栓塞治疗术外, 一般不使用DSA。MRA具有较高的血管病变诊断准确率, 但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 且盆腔脏器强化影响血管对比, 对小静脉交通支显示不理想, 对卵巢静脉血流方向判断较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血流方向、流速等进行诊断, 但易受肠气、操作者经验及小静脉交通支显示不理想等因素的影响。MSCTA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在动脉期血管后处理图像上能清晰显示卵巢静脉、盆腔静脉丛及引流静脉等, 是一种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7], 可以通过密度变化间接反映血流动力学改变。

卵巢静脉丛经同侧子宫角区静脉丛与子宫阴道静脉丛相连, 称为宫旁静脉丛;双侧宫旁静脉丛经宫壁静脉相连, 统称为盆腔静脉丛。双侧卵巢静脉丛分别于同侧卵巢区汇合, 向上延伸形成ROV、LOV, 分别汇入右肾静脉和左肾静脉, 血流动力学表现为动脉血经子宫、卵巢等循环后充盈盆腔静脉丛, 再充盈卵巢静脉。PCS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 形成原因大致可以分为2类: (1) 手术破坏或肿瘤压迫等造成盆腔静脉丛血液循环障碍, 主要表现为盆腔静脉丛曲张, 性腺静脉曲张不明显, MSCTA检查时动脉期不显影, 静脉期显影较好; (2) 不同原因造成肾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性腺静脉瓣功能丧失等, 肾静脉血液反流入性腺静脉造成曲张, 继而累及与之相连的同侧宫旁静脉丛, 随着病情进展, 患侧宫旁静脉丛压力进一步升高, 部分血液经宫壁静脉流入对侧宫旁静脉丛造成曲张, 称为肾静脉源性PCS。正常情况下, LOV汇入左肾静脉, ROV汇入下腔静脉, 少数汇入右肾静脉。ROV开口于下腔静脉, 因其行程较短, 下腔静脉内压力相对较低, 一般不引起血液回流或血液反流, 血流方向自盆腔至下腔静脉, ROV通常作为引流静脉;当ROV开口于右肾静脉或分支时, 与LOV开口于左肾静脉相同, 因行程较长, 与肾静脉直角相连等原因, 可能出现血液反流而参与或单独形成。本组ROV作为PCS引流静脉者中, 81.0% (17/21) 开口于下腔静脉, 而19例ROV参与PCS形成和3例单独形成PCS的患者均开口于右肾静脉或分支, 可能与所选患者的ROV开口于右肾静脉或分支, 易出现血液反流致动脉期动脉期显影有关。

一般认为肾静脉源性PCS发生于左侧, 以往研究重点为LOV[3,7], 忽视了ROV在PCS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本组43例PCS患者的ROV动脉期显影表现为ROV全段、中下段或中上段动脉期显影, 显影密度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逐渐减低, 伴或不伴盆腔静脉丛曲张、动脉期显影, 表明ROV的血流方向及在PCS形成及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43例PSC患者中21例LOV、双侧宫旁静脉丛曲张、动脉期显影, 宫壁静脉扩张并与双侧宫旁静脉丛连接, ROV中下段或全程动脉期显影, 密度由下至上逐渐减低, 表明PCS是由左肾静脉血液反流所致, 血流方向为左肾静脉→LOV→左侧宫旁静脉丛→宫壁静脉→右侧宫旁静脉丛→ROV的循环途径, 提示ROV除正常引流右侧盆腔静脉丛血液外, 同时可以作为左肾静脉源性PCS的引流静脉。19例ROV、LRO及双侧宫旁静脉丛动脉期显影, 均表现为全段密度相近或自上至下逐渐减低, 说明双侧卵巢静脉同时出现反流, 同时参与形成PCS, 根据宫壁静脉是否扩张、动脉期显影, ROV是否与右宫旁静脉丛连接等, 可以分为3种类型: (1) 双侧宫旁静脉丛与扩张的宫壁静脉交通, 双侧卵巢静脉分别与同侧宫旁静脉丛连接。 (2) 双侧宫旁静脉丛与扩张的宫壁静脉交通, LOV与同侧宫旁静脉丛连接而ROV与右侧宫旁静脉丛不连接, PCS主要因左肾静脉血液反流所致, 右肾静脉血液反流导致ROV压力增高, 加重盆腔静脉淤血。此种类型与ROV开口于右肾静脉并作为左肾静脉源性PCS的引流静脉时全段显影表现相似, 根据ROV密度从上至下逐渐减低可以鉴别。 (3) 宫壁静脉无扩张、动脉期显影, LOV与左侧宫旁静脉丛、ROV与右侧宫旁静脉丛分别相连, 表明双侧性腺静脉分别引起同侧盆腔静脉曲张。PCS患者病史多较长, 血管的变化呈缓慢动态演变过程, 左肾静脉源性PCS患者早期, ROV可能为引流静脉, 随着病程的延长、血流量的增大、管腔扩张等, 静脉瓣功能障碍或丧失, 血液反流加重盆腔静脉淤血, 病变晚期可能表现为ROV参与PCS的形成, 即ROV开口于右肾静脉的左肾静脉源性PCS, 最终可能转化为双侧共同参与形成PCS。本组43例PSC患者中3例 (7.0%) 表现为ROV、右侧宫旁静脉丛曲张、动脉期显影, 而LOV、左侧宫旁静脉丛及宫壁静脉均正常, 说明左肾静脉血液未出现反流。右肾静脉血液反流或ROV回流障碍是导致PCS的主要原因, 可能病程处于较早期阶段, 宫壁静脉及左侧宫旁静脉丛无曲张。卵巢静脉反流导致盆腔静脉丛淤血、曲张, 并不一定出现临床症状[6], 可能与ROV、髂内静脉等侧支循环引流充分有关, 而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 均为PCS患者的一次性检查结果, 可能只反映了病程的某一阶段表现, 关于ROV在PCS病程演变中的作用, 尚有待于对不同病程的连续动态观察和研究。

髂内静脉主要为同侧宫颈、阴道等及盆壁的引流静脉, 一般不参与卵巢、宫体的静脉回流, 当卵巢静脉反流致宫旁静脉丛压力增高时, 可经同侧子宫角区静脉丛与子宫阴道静脉丛纵向相连, 再经子宫下静脉与髂内静脉沟通, 可能成为PCS患者唯一或主要引流静脉之一。本组21例左肾静脉源性PCS中, 14例左侧、7例双侧髂内静脉动脉期显影;19例ROV参与PCS形成, 因双侧卵巢静脉均发生血液反流, 表现为双侧髂内静脉动脉期显影;3例ROV单独形成PCS的患者中, 左肾静脉血液无反流, 仅表现为右侧髂内静脉动脉期显影。上述表现可以解释PCS患者在不同状态下反流血液的回流问题。

明确PCS的成因及ROV的作用, 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ROV作为左肾静脉源性PCS的引流静脉, 选择LOV结扎或介入栓塞;ROV单独形成PCS选择ROV结扎或介入栓塞, 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OV参与PCS形成时, 无论是ROV本身原因造成的血液反流, 还是左肾静脉源性PCS因长期慢性血流增高等造成继发性ROV血液反流, 均需行双侧LOV脉结扎或介入栓塞。少数PCS患者卵巢静脉可能开口于肾静脉分支, 介入栓塞治疗时可能造成插管失败, 手术结扎可能是更为稳妥的治疗方法。

总之, MSCTA可以较好地显示PSC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根据ROV动脉期显影时间、次序、密度变化及开口等, 结合其他相关静脉的显影情况, 可以间接判断ROV在PCS形成中的作用。PCS患者ROV动脉期显影, ROV开口于下腔静脉者常为左肾静脉源性PCS的引流静脉, 开口于右肾静脉或分支者多与左肾静脉反流共同形成PCS, 少数单独形成PCS。明确PCS患者的成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可以为病情判断及进一步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盆腔淤血综合征 (PCS) 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 时右侧卵巢静脉 (ROV) 动脉期显影的意义。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且行MSCTA检查的43例PCS患者, 采用容积再现血管生长、最大密度投影进行血管重建, 分析ROV动脉期显影与汇入部位、左侧卵巢静脉 (LOV) 、盆腔引流静脉动脉期显影的关系。结果 ROV动脉期显影43例中, 21例 (48.8%) ROV作为PCS引流静脉, 17例 (81.0%) ROV汇入下腔静脉。19例 (44.2%) ROV参与PCS的形成, ROV均开口于右肾静脉主干。3例 (7.0%) 为右肾静脉源性PCS, 2例ROV开口于右肾静脉主干, 1例开口于右肾静脉分支。结论 根据双侧卵巢静脉及盆腔静脉显影情况, 可以判断ROV作为PCS的引流静脉、参与或形成PCS。

关键词:盆腔瘀血综合征,静脉,卵巢,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参考文献

[1]司徒杰, 邱剑光, 蒲小勇, 等.精索静脉曲张与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0, 4 (5) :414-417.

[2]Pieri S, Agresti P, Morucci M, et al.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Radiol Med, 2003, 105 (1-2) :76-82.

[3]王兴华, 史淑兰, 陈新国.卵巢静脉栓塞治疗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13 (11) :93-94.

[4]Coakley FV, Varghese SL, Hricak H.CT and MRI of pelvic varices in women.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9, 23 (3) :429-434.

[5]张应和, 梁景章, 谭婉嫦, 等.MSCTA诊断左性腺静脉变异的价值.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8, 5 (2) :119-122.

[6]Rozenblit AM, Ricci ZJ, Tuvia J, et al.Incompetent and dilated ovarian veins:a common CT?nding in asymptomatic parous women.Am J Roentgenol, 2001, 176 (1) :119-122.

静脉炎综合征 篇10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3月~2008年3月确诊胡桃夹现象患者32例, 均为男性, 年龄14~25岁。临床表现间断性无痛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持续时间数月, 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均正常, 排除了肿瘤、结石、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血尿。左肾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8例左侧肾静脉受压。

1.2 方法

仪器选用GE-Vi Vid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7.5~10MHz, 采用常规纵切及横切扫查多角度、多方位观察。观测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及两者间距离, 静脉远近端平卧位及站立20min后站立位, 分别测量夹角处左肾静脉内径及最宽处内径 (a、b) 、峰值流速 (Va、Vb) 。正常情况下, 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为45°~60°。

1.3 胡桃夹现象超声诊断标准

彩色多普勒显示, 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呈锐角从腹主动脉分出 (夹角<30°) , 压迫肾静脉, 在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直线距离平均为2.9mm, 左肾静脉内径增宽, 平卧位时患儿组b/a>3, Va/Vb>4。

2 结果

直立性蛋白尿患儿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双肾大小、形态无明显差异。平卧位:直立性蛋白尿患儿组b/a>3者为92.8% (30/32) ;直立性蛋白尿患者Va/Vb>4者为64.2% (21/32) 。站立20min后, 直立性蛋白尿患者左肾静脉肾门处内径b变宽, 腹主动脉河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内径a变窄, b/a>5为78.5% (25/32) , Va/Vb>6为64.2% (21/32) 。

3 讨论

胡桃夹现象是左肾静脉受挤压而产生的临床现象, 好发于儿童及青春期男性。由于儿童及青少年体型偏瘦, 身高增加, 椎体过度伸展或站立体位时肾下垂、肠管下垂使肠系膜上动脉过度牵拉, 引起左肾静脉于夹角处易受机械性压迫。左肾静脉受机械性挤压, 血液回流受阻引起左肾静脉高压、扩张, 左肾静脉及其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呈瘀血状态, 瘀血的静脉系统与尿收集系统之间发生异常交通, 或因肾盏穹隆部静脉壁变薄破裂而引起非肾小球血尿, 本病以反复发作性血尿和 (或) 蛋白尿为临床特点。

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肾静脉及周围血管解剖结构, 发现胡桃夹现象患者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尖角明显变小<30°, 解剖上左肾静脉通过此夹角。在肾静脉水平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直线距离, 胡桃夹现象患者距离明显缩短。相反, 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几乎近成直角从腹主动脉分出, 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及腹膜包绕, 所以左肾静脉不受压迫[2]。肾静脉受压内径变窄, 远端扩张, 扩张处内径是狭窄内径处的4~6倍。

CNC在临床上以血尿 (或蛋白尿) 为主要表现, 常于运动后发作, 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是非肾小球性血尿常见的原因之一。在该病的早期, 由于左肾静脉压迫较轻, 仅表现为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血尿、蛋白尿等。大多数患者不伴有水肿、血压升高、肾功能变化。但若左肾静脉受压严重, 病情迁延, 则会导致患者发生肾实质的损害, 儿童患者可导致发育迟缓。CNC在临床上极易误诊的疾病为泌尿系结石、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小球肾炎。因此,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及时准确检查出左肾静脉狭窄及扩张程度,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左肾静脉无创可重复检查, 准确率高, 减少了临床误诊率, 是诊断胡桃夹现象直接简便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崔一萍.彩色多普勒B超对胡桃夹现象33例诊断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04, 11 (3) :284-285.

上一篇:真实职业环境下一篇:互联网时代的强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