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谐与和谐社会

2024-08-14

家庭和谐与和谐社会(精选十篇)

家庭和谐与和谐社会 篇1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标志。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三生教育”,对帮助学生增强爱心、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有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因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这一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针对我国基本国情而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发展主题。因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实现依据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追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因而,要想构建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抓好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为了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我们一定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为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此,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誉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而且树立社会主义荣誉观,形成褒荣贬辱的新的社会风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统筹协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性。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和谐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一手抓公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事业。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以此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铺垫,进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我们要始终明白社会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之间的关系,要明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助推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的升华。

社会和谐文化,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革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文化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心灵和谐的最终体现,它是社会和谐的至高境界。以之为目标,我们定能建设一个精神振奋、民主富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

和谐的企业理论与和谐社会 篇3

关键词:社会和谐儒家伦理企业理论

0 引言

“家和万事兴”。在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社会的细胞是家庭。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现代工商业社会的细胞是企业。企业内部的和谐则是整个社会和谐的核心所在。当前,照搬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理论,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者把对员工剩余价值的夺取作为利润来源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企业的异化,造成了工人与经营者的对立、企业与社会的对立、企业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对立、经济与物质的对立。因此,探讨和建立新的企业理论及其治理结构,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社会的微观经济基础。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构成了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适应了物质资料的生产,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的。反之,这个社会就充满矛盾。当然,矛盾并不是坏事。经过矛盾和斗争,如果相互适应,则这个社会就前进,反之,就不和谐,就会发生冲突。

2 企业生产方式不和谐的根源

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之所以把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夺取和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作为利润主要来源,其原因很多。这里既有国际分工体系的原因,也有劳动力市场的原因,以及政府法制管理的落后和工人组织跟不上的原因。同时,还有企业理论本身的原因:一是我们这里照搬西方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就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二是儒家伦理中以自己的家庭为中心,对外人冷漠的观点,导致把雇佣工人当成工具。

3 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理论的结合——企业本位观念

抛弃儒家伦理中狭隘的以自己的家族为中心的家族伦理,把儒家的家族观念与现代企业组织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企业的本位观念和相应的企业治理结构,构筑和谐的企业,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

3.1 家族主义与企业大家庭观念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家族本位。日本把儒家文化与现代大工业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了企业大家庭的观念。日本企业管理的特色——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企业工会都是这一观念的产物。当然,日本的这一管理特色也源于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劳工短缺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世界工人运动的国际背景。

同样的儒家文化,华人社会却很少有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的企业。其中一个原因是华人社会的家庭不同于日本的家庭。华人社会的家庭始终是以血缘和亲缘为核心,而日本的家族更重视地缘和业缘。由此导致了华人企业的管理特色——圈子主义、关系主义、帮派主义。于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的很大一部分不是用在专业上面,而是用在搞关系上面。另外,日本实行长子继承制,而华人社会却是家产平分,家产平均分配导致企业规模的缩小。最后,华人社会的直系人接班制度,使得即使儿子没有能力,也要把企业传给儿子,而日本却通过养子、招婿、废长子等制度,可以使企业得以让有能力的亲属来经营。

因此,抛弃狭隘的以血缘和亲缘为纽带的狭隘的儒家家族观念,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企业大家庭观念,是企业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

3.2 儒家的王权观念与企业的国家观念 现在,人们对儒家家族观念及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有了较多的认识,但是对儒家“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后两个,也即儒家的国家观念与天下观念及其对现代企业影响的认识还很不够。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中国即有上个最显赫的利益集团,这就是以王——贵族为中心的利益集团,以后则发展为帝王——贵族、官僚集团。这个集团的成员在不停地变动,而其结构却又十分稳定,正是这个集团控制着社会。

这种王权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生产的最佳组织形式是家庭。但是统一灌溉需要一个超过家庭的单位来协调。王权正是这种社会经济运动的需要,但它却是武力争夺的结果,所谓“马上得天下”。

在观念上,王权主义是整个思想文化的核心。各种思想,如果说不是全部,至少是大部分,其归宿基本都是王权主义。诸子百家思想的主流和归宿是什么呢?应该说是政治.诸子百家所论,可以说是上穷碧落下至黄泉,无所不及,但最终归于上个“治”字,道家中的“庄学”颇有点排除政治的意味,主张回归自然,但是这种回归也是官场失意后的回归。另外,政治的中心是什么?我认为只能有一个结论,这就是王权和王制。在中国的历史上,除为数不多的人主张无君论以外,都是有君论者,在维护王权和工制这一点上大体是共同的,而政治理想几乎都是王道与圣王之治。

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是工业生产的产物。而在农业社会,欧洲国家都受制于教皇。民族国家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日本的王权观念也是形成日本企业国家观念的重要文化基础。

因此,培育企业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极端重要。这一点,传统的日本企业、现在的韩国企业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国家民族观念要适度,因为弄的不好会给民族造成灾难。二战期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国家观念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另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狭隘的民族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

我们需要国家主义,以整合狭隘的家族观念。但是,我们还需要弘扬民族的另外一种观念——天下观念。

3.3 儒家的天下观念与企业的全球观念 一般地说,“天下”的基本意义大概是:①地理学意义上的“天底下所有土地”,相当于中国式三元结构“天、地、人”;②进而它还指所有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的心思,即“民心”,比如当说到“得天下”,主要意思并不是获得了所有土地(这一点从来也没有实现过),而是说获得大多数人的民心;③最重要的是它的倫理学、政治学意义,它指向一种世界一家的理想或乌托邦(所谓四海一家)。这一关于世界的伦理、政治理想的突出意义在于,它想象着并且试图追求某种“世界制度”以及由世界制度所保证的“世界政府”。显然,“天下”是关于世界的概念[1]。

把儒家理论的家族观、王权观、天下观与现代企业组织结合,笔者提出企业本位观念。这里的本位观念相对于我们传统社会的家庭本位观和西方社会的个人本位观念,即把企业本身作为终极目标和最高的利益主体,当作生命的归宿和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

4 企业本位理论及其治理结构

4.1 企业水位观念下的企业理论 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传统国有企业对社会承担主要的职能,这个本身并没有错。现代负责任的大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是传统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忽略了企业的根本目标——利润。因此,企业本位中的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同时,企业还应具备以下社会功能:

企业是一个大家庭。当前,在劳工特别是技术劳工短缺的冲击之下,在新经济的发展与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树立企业大家庭的观念,在吸引外面的人才、资金、技术以及内部的团队主义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企业是教堂。它给人以精神安慰和支柱。传统中国儒家是不注重来世生活的,这是因为我们现实生活极度贫穷。但是,现在人民的物质产品已经极大地丰富,对精神生活就格外关注。同时,家庭规模的缩小与商品经济下人情冷漠特别需要我们给予临终关怀。所有为企业做过贡献和在企业服务一定时间的普通员工,都可以得到这种关怀。

企业是学校。现代的生产与其说是产品的生产,还不如说是人的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其实就是培养与现代生产相适应的人的过程。在工业社会,要培养员工制度、组织、卫生等观念。在信息化下,要培养研究与学习能力。

企业是运动队。企业举办各种运动会,形成与现代社会相应的竞争观念、团队意识,同时员工也可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更好地为企业工作。

企业是社会。企业的行为,可以反作用于政府的决策。企业还通过参与社会公益、保护环境、反对毒品与艾滋病、反对战争、反对恐怖等行为影响社会。

4.2 企业水位观念下的企业治理结构 作为一个类似于传统家庭,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于一体的现代企业本位理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或目标要求:

创业元老及其家族成为企业的精神领袖。企业还是属于创业者及其家族,但是他们不参与具体的管理,其作用相当于教皇、校长、家长,主要是给予安慰,激励士气。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权掌握在职业经理人手上。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包括企业的重大发展战略,由职业经理人负责。经营出现了问题,由职业经理人承担责任。职业经理人既可以从家族内部培养,也可以从社会广泛招聘。考虑到我国目前相当多的创业者的心态,从家族内部培养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从外部遴选,我们首先要考察其价值观是否与企业的文化一致,其次才考慮其经营能力。

给予员工股份,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实现员工利益、企业利益与家族利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员工持股还有利于形成一个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沃尔玛由一家夫妻经营的小商店,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企业,其成功的核心就是山姆的“员工是合伙人”的观念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利润分享计划、雇员购股计划、损耗奖励计划。

注重技术网络、人际关系网络与企业外部网络的建设。在外部环境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市场机制不灵活的情况下,企业的关系网络极为重要。把关系网络与现在的技术网络有机结合,形成众多的网络,许多事情可以在网上处理。日本的企业集团的强大就离不开这一企业网络的建设。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整合,形成航空母舰。

4.3 企业本位理论是和谐的企业理论 和谐的企业。这样的生产,实现了工人参与决策和利润共享机制,从而克服了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克服了物质与精神的分割,使得工人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满足了精神的需要;克服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和谐的社会。克服了企业与社会的矛盾,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而且,企业的文化伦理作用于社会伦理,可以形成先进的社会文化,还可以推动政府的改造。那种先设计出一个政府模式,然后来加以改造的观点,是本末倒置的观点。

和谐的世界。利用天下理论来解决西方观念主宰下的层出不穷的地区冲突与战争问题。以企业为先锋的天下观念不仅能让一个国家充满和谐,还能使这个世界也成为一个和谐的世界。

参考文献:

宪法与和谐社会 篇4

关键词:宪法,和谐社会,保障

我国现行宪法于2004年分别对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正,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 规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 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 人权等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对和谐社会的内涵曾做过系统阐述, 他指出, 我们所要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中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是公平公正的社会, 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结合我国国情, 和谐社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特征:

首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人权社会以人的尊严为基础的人权保障, 是衡量国家权力是否正当的一杆标尺, 为全社会提供了价值基础。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之态。

其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衡权社会具有正当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中共十六大报告在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中, 专门论述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因此积极追求权力平衡, 对于实现和谐社会举足轻重。

再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而法律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是最有效最具权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在法治框架的约束下进行社会活动, 整个社会才能向和谐社会前进。

从和谐社会的内涵中不难发现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当前, 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 对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法制保障, 但是我们的法制并不完善, 还不很健全。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立法上的滞后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历史的发展, 有些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导致在面对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 没有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二是执法上的缺位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们的执法“准则”, 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执法上的严重缺位, 于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者不深究或者执法犯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这对于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是个极大的“威胁”, 因此应当不断加强我国法制建设。面对和谐社会对法制的要求, 无论要对哪个法律进行完善, 首先必须要从宪法着手。作为我国根本大法的宪法,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着最为基础而又关键的首领作用, 任何法律的颁布与执行都不得与宪法相违背、相抵触, 同时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是建立在宪法总则性的规定中。“构成宪法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不同形式体现共同体社会的价值秩序和价值决定, 建立以人权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所以完善宪法, 创新宪政体制, 就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家庭和谐与和谐社会 篇5

水有水的飘逸灵动,保持着一种轻快的蔚蓝色。山有山的沉稳厚重,保持着一种安心的墨绿色。活泼水也有闷乏枯燥的一面,虽然有着轻快的蔚蓝色,但似乎又是由高置低单调。沉稳的山也有多姿多彩的一面,虽然不能挪动,但是,在他的身上却又有着红花绿草,蝶飞凤舞的斑斓生命。

静与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对于我们,走在人生最灿烂最青春的时候的初中每个学生,学习的生涯也是这样的,对!就是灵动与沉稳交融,每一天都过的动静结合!

我们的班级有三十六个成员,班徽上有着色彩各异的三十六个点。这三十六个点均匀的分布在“一枝”太阳的周围,没错!你没有听错,确确实实是“一枝”太阳,能猜得到吗?恩,其实是“一枝太阳花”

至今还深刻的记得,班主任在初一时读给我们听得那个关于太阳花的故事。故事就不便于细讲了,大概说的意思就是雨前的太阳花互相依靠一丛丛的面朝着阳光,雨中的太阳花受不住多大的雨水的打击低下了头,然而雨后的太阳花相互支撑在清新的空气中慢慢的站起来再次面对阳光、沐浴阳光。听着这个故事,是在说着太阳花的坚强与团结,但是呢我觉得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不仅是坚强和团结,和谐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绝——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名人伟人在提到和谐的情况下发表了自己理想世界中的“社会和谐”。我想,我还真是没有这么大的觉悟,所以在这里我想跟所有的同学说上一句“让我们珍惜现在和剩下的时光,没有矛盾没有纷争的和谐相处下去。”

和谐社会从我做起演讲稿

党的xx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8个字、寥寥数语,却囊括了国家与公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诸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党的xx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全会提出了9项主要任务和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构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我们从生存到生活、从精神到现实、从思想洗礼到灵魂的蜕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将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彰显了中国政府作为责任大国的建设性形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全国人民谋利益的高尚情操。正可谓一时千载,千载一时,和谐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共同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努力创建和谐机关,就是在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做起。

首先,要提高贯彻落实能力,促进人与事的和谐。政府办是县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是县政府的参谋部、后勤部,任务繁杂、涉及面广,既要围绕中心工作不放松,又要抓好日常各项工作,时刻做到大事不丢,小事不漏。为此,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在提高素质中增强贯彻落实能力,在履行职责中提高工作效能,在作风建设中追求工作实效,促进人与事的合理演进和梯级升华。

公证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6

一、公证法律服务是解决矛盾的有利武器

和谐社会, 单从字面上讲,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也叫社会形态”。因此, 所谓和谐社会, 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所谓和谐社会, 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地说, 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形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的同时, 中国社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也日趋明显, 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多, 社会风险也越来越大。换言之, 中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些不仅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 更有悖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并首次把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 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 充满了现代社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 既是开阔政治视野下的理性选择, 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公证的价值追求就是公平与正义, 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公平、正义与公证的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要依靠包括公证制度在内的法律制度来推动、保障和谐社会的实现, 引导全社会的公民遵守法律、维护和谐的气氛。

二、构建和谐社会客观需要公证制度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预防性法律制度, 具有预防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功能, 是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法律制度。第一,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需要公证工作。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预防性法律制度, 公证工作具有服务、证明、沟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保障民商事活动的交易安全, 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促进经济活动依法有序地进行。同时, 公证工作作为社会诚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能够根据市场主体的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信用服务, 进一步增强公民个人和企业法人等信誉, 促进社会诚信, 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础。第二, 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需要公证工作。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矛盾的凸显期, 许多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而且大都涉及法律问题, 通过法律手段防止和解决社会矛盾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工作方式。公证工作具有重事前防范, 而且方便群众、贴近基层和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和优势, 可以有效地调控和预防经济社会矛盾纠纷, 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三,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需要公证工作。按照国际惯例, 许多与涉外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文件都需要办理公证。同时, 随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 我国公民出国数量不断增长, 需要办理大量的公证事项。公证活动已经成为当今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手段。第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需要公证工作。大力发展包括法律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是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公证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公证属于市场经济范畴, 它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 它的理论根基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失灵, 资源配置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 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充分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前提下, 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种种弊端, 为此,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公证机构也就应时而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旗帜鲜明地明确了我国和谐社会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定位,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适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形势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政府的职能从计划经济时期统包统揽逐步转向政府社会管理, 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了条件。从根本上说,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有商品经济就会有民事纠纷, 这是必然的。而公证是预防和解决民事纠纷的一道防护线,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产物, 也是市场经济自我完善的表现。公证工作必须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和战略部署,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 充分发挥公证的职能作用, 协调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做出积极贡献。许多大陆法系国家, 为了充分发挥公证的预防作用, 他们从实体法上规定了许多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务必须办理公证, 否则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如对公司的章程、股东大会的记录和决议、股份的转让、公司资产变更的重要合同等都规定了必须或应当公证。一些国家还规定了公司章程的修改、对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与抛弃、不动产的使用、转让、买卖、赠与、抵押等都规定必须或应当公证。许多国家在民法中还规定某些法律行为 (契约、合同、买卖、让与、债权及其他无形权利的转让、租赁、合伙、委托) 必须经过公证或由当事人协商选择公证。在这种情况下, 公证就成为法律行为成立的必备条件之一。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采用公证程序进行调整, 可以最大限度地使之成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通过这一程序可以减少出现矛盾和纠纷, 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尽管我国实体法律中有关公证的规定相对地欠缺, 但我国公证机构通过公证活动对公民、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一些法律行为进行引导, 对预防社会纠纷的发生已经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在实践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 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许多公民不仅熟悉了公证项目, 而且在接触到新鲜事物需要法律保护时, 常常把公证作为一项重要的选择, 公证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社会角度看, 公证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前进发展的, 没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和谐社会也是一样, 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制定与它相关的法律, 来保证和谐社会。公证机构公证原则就是最强有利的保证, 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四、小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并不等于社会没有矛盾了, 而是说这个社会有着比较完善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 能够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社会矛盾有事后解决和事前预防两种方式, 事前预防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公证工作的一大职能特点就是对矛盾、纠纷的事先预防。公证工作这种独特的职能优势, 决定了它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能够大有作为, 应该成为预防矛盾纠纷产生的一道重要防线。公证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 引导当事人借助公证手段调节经济关系和民事关系, 积极预防矛盾纠纷, 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将各类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 避免和减少司法诉讼,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休闲体育与和谐社会 篇7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 并概括为全国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种和睦、协调、融洽的社会关系。各尽所能体现的是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得其所体现的是不同群体和个人的愿望、要求得到充分尊重和满足。在此前提下, 实现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不同群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所体现最本质的内容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即以人为核心, 以人为基础,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 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 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 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 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 使之共同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无极限的, 人们永远追求的是和谐中的和谐。

二、休闲体育的界定

休闲体育是人们在余暇时间里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娱乐和消遣活动, 通过休闲活动来调节身心, 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同时休闲体育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交际手段, 具有个体自选性、娱乐性等特征。

休闲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一种特殊的体育现象。人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 他们既不受限于体育教学的种种严格规定, 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甚至有时也并不把体育的强身祛病作用放在首位, 而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度过自己的闲暇时间, 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的工作时间的调整和人们休闲理念的增强, 现代空闲时间的增多, 人们价值观念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可以说休闲体育是当前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时尚。

休闲体育以轻松、快乐、刺激、舒畅为基调, 使人们在快节奏、高竞争的工作中, 使生活轻松步入“休闲”之境界。不追求功利, 不追求荣华富贵, 进“自我”之天地,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参与就是快乐, 还精神一片宁静。

三、休闲体育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一) 休闲体育促进人自身协调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改变, 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压力增大, 人们的身体尤其是精神和心理容易产生疲劳, 易造成精神紧张, 神经衰弱及心理疾病。经常从事休闲体育运动可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放松身心、舒展身体、促进人体内脏器官机能的改善, 提高人体适应能力和免疫力, 改善大脑的供血、供氧能力, 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强;可以使抑制加深、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加强;对体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 大脑分析能力加强, 工作能力得以提高。休闲体育具有趣味性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特点, 多以户外为主要活动场所, 利于人们释放紧张情绪, 宣泄、疏导心理淤塞, 使人感到舒畅和愉快, 缓解人们的心理疲劳和精神压力, 维护人的身心健康, 能展现和谐的人际氛围, 达到健身养生的功效。

(二) 休闲体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是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制约成反比例变化, 但无论到任何时候, 自然界的作用都不会完全消失。人首先是作为有生命的个体事物而存在, 人类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自然界的规律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孟子说:“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人的心性与天地万物同体。在传统的中国儒家思想中, 自由即和谐。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同一。”人只有与天地同体, 与自然相融才能真正体味到作为“人”的自由。人与自然的交融, 使人胸襟开阔、心性广大。只有当人们面对生生不已、无穷无尽、无始无终的自然时才能领悟到变化乃是世界之本。而当人们面对广袤无垠的草原、神秘蛮荒的森林、气势磅礴的江河大川和巍峨连绵的重峦叠嶂的时候, 还有什么尘世的烦恼不能忘怀, 还有什么生活的焦虑不能抛却的呢? 人依木而“休”, 使精神的休整和颐养活动得以充分进行, 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赋予生命以真善美。休闲体育能使人们从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中解脱出来, 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 从事登山、攀岩、冲浪、垂钓、郊游、野营等各种休闲运动, 人们才会了解大自然、感知大自然、才会更加保护大自然。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 只有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人类才会更加美好, 充分享受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快乐, 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 休闲体育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1. 休闲体育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社会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是人的社会, 人际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在社会交往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人只有融入社会之中, 才能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然而休闲体育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 休闲体育以普适、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迎合大众, 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直接令人愉悦的交往, 能够为人们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说, 休闲体育不仅是休闲娱乐健身的载体, 也是消除寂寞、拓展交际、增进情感的有效方法。在运动中存在着共同的喜好, 人与人之间容易产生共鸣、达成共识, 增进彼此的信任, 能够密切配合、真诚交往。所以说, 休闲体育对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休闲体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休闲体育不受年龄、运动水平、规则的限制, 参与者可以通过规则的制定和创新, 改变运动技术动作, 培养人的“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以及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积极心态。因此, 长期坚持休闲体育活动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竞争、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从事休闲体育, 一方面可以使公民的身心在工作之余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放松, 从而避免酗酒闹事、打架斗殴、赌博等危害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 可以引导人们从事休闲体育, 充实人们的闲暇生活, 分散和转移尖锐的社会问题, 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 使社会成员在祥和的环境中充满创造活力, 在体力和精神得到恢复后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 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3. 休闲体育促进了社会经济增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的需求, 必然伴随着休闲产业的兴起。休闲体育产业已成为投资的热点产业。如大中型的高尔夫球场、赛马场、滑雪场、健身房、棋牌室等。随着休闲体育的发展, 人们对健身娱乐、竞技观赏和体育用品的需求越来越旺, 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休闲体育已打上了知识的印记, 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精神食粮。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 势必对扩大体育产业的规模、GDP的增长和社会就业做出新的贡献。

4. 休闲体育有利于和谐社会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全面发展的人, 而工业化、信息化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疏远和隔离, 各种“文明病”的产生, 给人们带来抵触、恐惧、烦闷和焦虑等心理障碍, 如不及时有效遏制, “文明病”“亚健康”将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休闲体育具有治疗“现代文明病”的作用, 抚慰身心、放松心灵、促进人际交往,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 有利于人的社会化, 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及逻辑归纳等方法, 对和谐社会、休闲体育的内涵, 休闲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休闲体育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提高健康水平;有利于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有利于降低犯罪率, 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增长等, 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休闲体育,和谐社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袁锋, 论休闲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6.

政法报道改革与和谐社会构建 篇8

“和谐社会”对政法报道的要求

构建民众参与政策决策平台。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传达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 反映的是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新闻媒体要搭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桥梁。我们的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 要坚定不移地发挥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 使新闻媒介成为公众交换意见和建议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各种意见相互交锋, 公众为党和政府的决策献计献策, 这样就有利于政府制定正确的政策, 也能使党群关系更加融洽, 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快依法治国的步伐, 提高民众法治意识。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打造法治社会, 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依法执政的理念, 严格依法办事。

在提高民众法治意识的过程中, 新闻传媒, 尤其是政法新闻通过对立法、司法、执法以及违法犯罪新闻的报道, 要让受众对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有全面的认识, 也以此来约束受众的所作所为, 使受众逐渐加深对法律法规的认识, 使受众的法治意识得到提高。同时, 受众也可以通过新闻传媒表达各种反馈方式, 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些意见和建议可以为立法者提供参考, 进而不断对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 这样就能加快依法治国的步伐。

整合社会阶层, 推动民主法治。在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过程中, 同时也要加强社会整合, 社会各阶层的有机整合有利于民主法治理念在社会中的生长, 民主法治建设能提高社会各阶层的民主法治意识, 进而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 新闻媒介起着重要作用。

新闻媒介在整合社会阶层和提高民众法治意识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尤其是政法新闻报道更是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政法新闻报道应该及时反映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生活状况, 也要及时公开、公正地报道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法制动态, 让社会各阶层认识到他们的主人翁地位, 增强他们的民主法治意识。媒体要充分发挥其现代社会公器的功能, 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一个发表意见建议、实现民主权利的平台。

政法新闻报道改革策略

报道宗旨:指导性与贴近性结合。媒体在进行政法新闻报道时一定要注意将指导性和贴近性相结合。政法新闻要适应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充分发挥耳目喉舌的功能。这就要求记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能够及时发现普通老百姓的困惑和需求, 再针对这些困惑和需求, 报道国家最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以有限的版面充分发挥政法新闻的指导作用。同时要注意寓贴近性于指导性之中, 贴近性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使新闻报道既具指导性又具贴近性。

拓宽报道视野。随着经济的发展, 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记者在进行政法新闻报道时, 不能仅局限于国内, 要放宽眼界, 着眼全球, 要有灵敏的新闻嗅觉, 及时发现国外其他地区发生的富有新闻价值的政法新闻, 并及时进行报道。

拓展报道题材。新闻媒体在进行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 普遍存在题材狭窄的毛病。时政新闻主要是将上层建筑的动态信息传输给受众, 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 内容也非常丰富, 有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动态的报道, 有各种形式的政治会议报道, 有各种民主和法制的新闻报道。新闻媒体应该拓展报道题材, 尽量全面地展示国家相关部门的动态, 提供纵向和横向的全方位材料, 帮助受众全面了解时政全局, 毫无障碍地获得关于时局的总体资讯和全部看法, 让受众充分享受知情权。

创新报道体裁。新闻媒体在进行时政新闻报道时, 普遍存在体裁单一的毛病。媒体上的时政新闻体裁存在两个极端, 一种是短小的消息, 另一种则是领导人或政府官员冗长的讲话和法律法规, 前者信息含量多, 但又往往过于简洁, 往往让读者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而且有时信息过于笼统, 读者不易理解。后者则信息量少, 占据了大量的版面和时段, 但往往能较为清晰地将时政信息传递给受众。可以说这两种体裁都各有优点, 也各有不足, 应该将这两种体裁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可以在进行时政新闻报道中采取一定比例的通讯和特写, 通讯体裁既可以完整地将时政信息传递给受众, 也避免了消息和讲话的严肃面孔, 给受众一定的亲切感, 同时通讯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可读性, 更能吸引读者的关注与阅读。报道体裁的创新需要传播者在报道实践中, 继承传统报道体裁的优点, 同时不断突破、不断摸索, 探索出适合受众接收信息、更易于获得最佳传播效果的报道体裁。

增加解释性报道。新闻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一个宗旨就是尽量吸引最广的人群。这就要求, 我们在进行政法新闻报道时, 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国家领导人活动的简单记录或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转载上, 而要对这些活动或者法律法规进行深入解释, 让受众透过现象认清本质, 使他们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有一个彻底的认识, 这也会促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 遵守这些法律法规, 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在对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解释时也要注意结合实际, 在进行时政新闻报道时不能纸上谈兵, 要将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与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解释, 这样, 政法新闻报道也就发挥了它自身的功能。

时政报道形式创新。新闻媒体在进行政法报道的时候, 普遍存在形式单一的通病, 而且有模式化的倾向,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政法新闻的报道形式创新, 记者要积极采用新颖的报道模式, 贴近受众, 使受众有种认同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不要使用官话、套话。时政报道形式创新就是要对以前陈旧的报道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甚至颠覆, 朝着更具针对性、更具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 在报道语言上, 杜绝空话、套话, 尽量使用受众易懂的语言, 让受众看到不同面孔的政法新闻报道, 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进而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法制报道慎重选题。法制报道涉及违法犯罪、司法审判、执法活动、正义与邪恶的激烈较量、各色人物的心态和命运等问题, 充满新奇惊险与矛盾冲突。一些媒体将社会责任置于脑后, 一味追求可读性, 千方百计地搜集涉及凶杀、抢劫、欺骗、色情等的案件, 这样产生的后果就是大量的案件报道充斥报刊版面、电视屏幕, 就可能导致受众产生错误的感受和看法, 看不到社会的光明面、生活的主流。这就要求媒体在进行法制报道时要慎重选题。法制报道要敢于和善于抓住热点难点问题, 紧密结合法制, 站在大局的高度, 进行分析探讨, 提出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有分量、有深度、有影响的见解, 寻求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化解矛盾, 正确引导舆论, 凝聚党心民心。

新闻媒体在慎重选题的同时, 新闻媒体管理部门也要加强新闻选题的宏观监控, 强化管理手段, 落实管理措施, 要制定相关的新闻管制法律法规, 在充分保障新闻自由的前提下, 对法制新闻报道进行约束, 防止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法制报道应该选取合适的选题, 应该着重对读者进行正面的宣传和教育, 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受众学法、懂法、用法、守法。

试析医德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 篇9

一、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的各个因素都要互相协调、互相包容、互相融合。人作为社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所有因素中最具主观能动性, 最难"驾驭"的因素。人的因素调动得好, 则一切自然, 否则皆难以和谐。社会系统中人的因素里, 人与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网中布满了纵横交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把我们每个人的快乐乃至身心健康网络其中。作业医生与患者的关系, 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的和谐与否, 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具体说来,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和谐医患关系可以防止医患冲突

近年来, 随着医疗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患者利益保护机制的逐步健全, 特别是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也随之提高, 大部分患者对自己到医院看病有着强烈的参与与知情权的要求。但医务人员在给患者服务的过程中, 由于不耐心、不尽职或者其它方面的原因而引起医患冲突时有发生, 并呈现出上升的势头, 医患关系的紧张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大大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的音符”。因此, 只有积极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医生与患者之间冲突的发生, 促进社会和谐。

(二) 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保障人们生命健康

医疗服务是一个特殊服务行业, 其服务水平和质量如何, 可以说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而和谐医患关系则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前提。因为只有医患关系和谐, 医务人员才会积极、主动、用心地去为患者开展服务;患者也才会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做好各项准备, 接受医疗服务。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会使得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误会越积越多, 引发恶性循环, 最终可能因此而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 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连生命健康都无法保障, 何谈社会和谐。因此, 从这个层面上说, 和谐医患关系为人们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当然, 也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 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事业, 在国家和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医疗卫生事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 必须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医疗服务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内容, 其质量如何, 直接决定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 医疗服务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发展。只有医患关系处理好了, 才能保障医疗卫生事业能够获得社会的支持, 而社会的支持会推动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 又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最终实现人与事业的和谐发展。

(四) 和谐医患关系保障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发展

在社会系统中, 经济系统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来源, 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系统。经济系统是否良性发展, 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而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 要以健康的人员参与为前提。医能治病, 也能健人, 和谐医患关系促进了医疗服务与患者需求的良性发展, 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提供健康的人才保障, 也为经济系统中各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心智支持。所以, 和谐医患关系保障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发展。

二、医德教育是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当然, 医患关系的发展, 是由社会、患者和医院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但是作为医院来说, 我们能做的只是从医院的内部建设出发, 致力于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首先就是要做好医务人员的道德教育。而且, 从近几年来看, 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投诉也逐步增多, 大多都与医务人员的道德相联系, 如收回扣、收好处费、不耐心、不负责任等问题。虽然有些患者不讲理也会影响医患关系的发展, 但从医疗服务的专业化来说, 患者永远只是一个弱势群体。所以, 医德教育应该是实现和谐医患关系发展的关键。

(一) 医德教育能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

当前我们的医务人员队伍从整体上看是健康发展的, 曾涌现出一大批有理想、有作为、有贡献的优秀人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有些医务人员在道德观上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被眼前经济利益所吸引, 医德标准错位, 以消极心理对待工作、追求物质金钱享受, 收红包, 受色食等, 这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 破坏医院的整体形象, 影响医患关系的正常发展。只有通过开展医德教育, 扭转医务人员道德水平下降的局面, 提高道德水平,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 医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医院虽然是一个事业单位, 但它的本质是一个服务机构, 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但现在仍然有很多医务人员带着官僚作风上岗, 带着行政气派工作, 与患者接触便发号施令、耀武扬威、官气凌人。这样, 患者必然对医务人员产生意见, 医患关系出现紧张。通过开展医德教育, 让医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 用心地为患者服务, 这必将推动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三) 医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

医疗服务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服务活动, 需要医务人员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但有些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差、诊断马马虎虎、治疗粗心大意、服务敷衍了事、事后推卸责任、乱开药、乱下结论等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给患者带去了更多的痛苦, 有的给患者带去了致命性损失, 这当然会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发展。通过开展医德教育, 提升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 使医务人员都能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去开展医疗服务,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损失, 这必然会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 医德教育有利于改善同患者的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沟通也是防止问题发生的最好方式。医患关系的紧张, 其实很多是由于沟通不及时造成的, 由于患者对于医学的不了解, 更需要医务人员能随时为其解难答疑。但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繁忙或没有耐心, 不给患者沟通的机会, 这当然会使患者感到不满意。通过开展医德教育, 提升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必然会促进与患者的沟通, 从而改善医患关系, 促进和谐发展。

三、加强医德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

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而医德教育却是实现和谐医患关系发展的关键。所以, 作为医院来说, 我们可以选择以医德教育为出发点, 积极营造和谐氛围, 在获取自身和谐发展的同时, 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当然,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从现实来看, 笔者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医德教育应以转变服务意识为前提

服务意识在医疗服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具备了服务意识, 道德价值体系改善才有基础。否则, 医德教育只是在被动地情况下进行的形式工作, 最终起不了任何作用。在医德教育中, 服务理念的转变要从产业发展需要出发, 通过分析医疗服务业所面临的竞争形式, 改变医务人员传统的行政化、官本位思想, 真正树立“在竞争中求生存, 靠服务求发展”的理念, 这才使得道德价值提升具有了动力基础。

(二) 医德教育应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荣辱观”为目标

在当前形势下, 医德教育应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最高的标准要求人。在医德教育中, 要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三义”教育, 积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荣辱观”。同时, 结合医务人员及社会实际, 医德教育的内容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阶段, 其侧重点还应该有所不同。

(三) 医德教育应以建立长期运行机制为保障

医德教育是一项长期持久地思想教育工程, 需要不间断地一直做下去, 要以时间来显示效果。而建立健全具有约束力的运行机制是关系到医德教育能否从宏观上、整体上实现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因为健全的运行机制能够保证医德教育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而且在实践上也能克服时“紧”时“松”, 时“冷”时“热”等随意现象, 保持医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 医德教育应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为辅助

虽然说道德标准无法统一制定, 道德问题也无法用法律手段去调节, 但是从医院内部来看, 还是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范来约束医务人员道德价值体系。这虽然不是医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但却是辅助医德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因为每个人对道德水准的理解不一样, 甚至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 这需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予以纠正, 从而保证医德教育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玉敏, 庞乐.和谐医患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04) .

[2]苏元成, 王海虹, 任建峰.加强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 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J].职业圈, 2007, (04) .

五论五伦思想与和谐社会 篇10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和睦谦逊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 注重伦理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这中间, 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了解了它, 就等于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不仅对于我们正确的对待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而且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前笔者曾经四次论之, 今以父子伦理为例再申论之, 以求教于方家。

一、父子伦理是一切伦理的核心

五伦的伦字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人看来, 世间众人可以五种人际关系概括之, 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纷繁世象、万千人群尽在五伦之中, 人生于天地之间, 主要的就是要面对这五种人际关系。一个社会, 要想安定祥和, 就必须要有正常的人际关系, 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要敦睦人伦;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了, 社会自然走向天下太平。五伦中的亲子关系是中国传统伦理中最基本的元素,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 亲子伦理是最重要的内容。父母与子女是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伦关系, 孝和慈的伦理要求, 原本是基于亲子间天然的深厚的爱而来的。中国传统的亲子伦理强调, 亲子之爱为仁义之本, 如能善为推之, 则有益于天下之爱。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梁惠王上》) 。孝慈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所有的传统美德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二、父子伦理的基本内容

父子之道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的核心部分, 传统父子之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即对父母的要求和对子女的要求。

就对父母的要求而言, 首先要父义母慈。如果说“孝”是子道的基本原则, 那么“慈”就是父道的核心要求。古人在论述父子关系、强调子女孝顺父母的同时, 也对为父母者提出了“慈”的对等要求, 要其在不失家长权威的条件下, 对儿女、家人宽以待之, 做到“父义、母慈” (《文公十八年》) 。“慈者, 上之所以抚下也。上慈而不懈, 则下顺而益亲”。其次要正身率下。家长以身作则、正身率下也是父道的基本要求。司马光《居家杂仪》指出:“凡为家长, 必谨守礼法, 以御群子弟及家众。”李昌龄认为, 为父为师就要遵守为父为师之道, 而“为父为师之道无它, 惟严与正而已”, “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 则家无孝友之子”。因为只有家长身正, 才能“不令而行”, 才能保持父子关系的融洽以及家庭的和谐。第三, 爱子贵均。传统父道还强调子女多的大家庭的家长更要对子女一视同仁、憎爱不偏, 不因子女贤或不肖、聪慧或者愚笨而喜恶, “为人父, 止于慈, 不当因其子之贤愚而异爱”, “贤不肖皆吾子, 为父母者切不可毫发偏爱, 偏爱日久, 兄弟间不觉怨愤之积, 往往一待亲殁而争讼因之”。这样爱子不偏, 大大减少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 保证了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最后是端蒙重教。由于子孙担负着延续家族、光宗耀祖的重任, 因而传统父道历来都十分注意对子弟的教育。在教育的时间上, 强调“蒙以养正”;在教育的宗旨上, 提倡“爱子有道”, 反对溺爱、宠爱;在教育的内容上, 强调励志勉学, 自立自重, 谨慎处世, 慎重交友等。

就对子女的要求而言, “孝”是为子之道的核心内容, 成为支配子女行为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评价其德行的根本标准, 也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范畴。传统父子之道无一例外地都把“孝”放在家庭道德的首位加以强调, 认为“孝友之风坠, 则家必不长” (《姜斋文集补遗》) 。孝作为一种从子女角度来处理父子关系的道德原则,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养事亲。所谓“养”就是保证父母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 使之不饥不寒。《尔雅》云:“善事父母曰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说:“孝, 善事父母者, 从子。子, 承老也。”《礼记·祭义》记载曾子的话说:“孝有三, 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这些都说明孝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赡养父母, 供养父母衣食等基本的生活所需。其次以顺悦亲。养亲只是一种对子女的最为基本的要求, 更高的要求是顺亲、敬亲。“孝”的重要表现之一是“顺”, 所谓“顺者为孝”。顺亲的突出表现是敬亲悦亲。孔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养亲”是一种反哺式的本能的回报, 敬亲才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理性的方面。孟子说:“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亲。” (《孟子·万章上》) 尊敬父母的更高境界是取悦父母, “孝者善事父母之名也。夫善事父母, 敬顺为本。意以承之, 顺承颜色, 无所不至。发一言, 举一意, 不敢忘父母;营一手, 措一足, 不敢忘父母” (《训道》) 。做子女的应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父母, 使父母精神愉快。第三以功显亲。显父母、重家声, 也是传统子道的基本内容之一。最能给父母精神抚慰的事莫过于做子女的立身扬名, 以显父母。《孝经》说:“安身行道, 扬名于世, 孝之终也。”“显父母”还包括不为父母带来恶名。父母活着如此, 死了也如此。《礼记·祭义》说:“众之本教曰孝, 其行曰养。养可能也, 敬为难;敬可能也, 安为难;安可能也, 卒为难。父母既殁, 慎行其身, 不遗父母恶名, 可谓能终矣。”该篇甚至认为“不辱其身, 不羞其亲, 可谓至孝矣”。第四以义谏亲。传统孝道主张顺亲并不是毫无原则的, 对父母的不义之行也要“谏”争, “父母之行, 若中道则从, 若不中道则谏” (《曾子事父母》) 。不过这种谏并非严肃的批评, 而是和颜悦色地劝说, 也即孔子主张的“微谏”。第五, 以祭念亲。慎终追远是中国人对待先人的严肃态度。传统子道不但要求父母健在时赡养抚慰、极尽孝道, 而且在父母去世后还要以礼葬之、以礼祭之。如孔子所言:“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孔子还提倡要守三年之丧。这些都是为了追念父母的恩德, 寄托对先人的哀思。《礼记·中庸》还提出, 尽“孝”就要继承前人的遗志, 完成前人的事业, 即“善继人之志, 善述人之事”。第六以嗣继亲。敬亲、祭祀祖先, 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后继有人。孟子也说过“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离娄上》) 。

三、传统父子伦理的现代启示

目前, 家庭代际关系在我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被强制推行, 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使得家庭小型化、核心化成为主要趋势。我国家庭的这些变化都为新型家庭代际伦理的建构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在扬弃传统父子之道的基础上,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提倡父慈子孝。

首先, “孝”、“慈”作为父子之道的核心规范仍然是当代家庭代际伦理所应有的基本内容。传统父道中的“父义母慈”、“正身率下”、“爱子贵均”、“端蒙重教”等仍然适用于当代父子伦理关系的调适, 当然其具体要求也要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现代家庭代际伦理的“子孝”, 其基本内涵与传统子道一脉相承, 仍然要坚持“以养事亲”、“以功显亲”、“以义谏亲”等要求, 而“以顺悦亲”、“以嗣继亲”、“以祭念亲”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改变其要求。这里应该强调的是,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社会的到来, 在新型父子之道中特别要倡导对父母实行“精神赡养”。家庭和睦是家庭伦理的基本内容, 《颜氏家训》认为要使家庭和睦, 最要紧的是处理好夫妻、父子、兄弟这三种关系, “一家之亲, 此三而已矣”。当代家庭虽然日渐核心化、小型化, 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如何正确处理父子、婆媳、翁婿关系的问题, 因而睦亲齐家也应成为现代家庭代际伦理的基本要求。

其次, 传统父子之道为家庭稳定和睦提供道义支持。应该看到, 传统父子之道包含着父辈和子辈之间的对等的道德义务, 所谓“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义妇听”。各人有各人的角色和义务, 每一方都有义务也都有权利每个家庭成员如果都能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人际关系就能和谐, 家庭就能和睦。

第三, 传统的父子之道可以激励人们重视道德修养, 发挥其社会教化的积极作用。《孝经》说“孝, 德之本也”, 以孝养德, 使人懂得尊重, 懂得爱。关于孝对社会教化的功能, 《礼记·祭义》是这样论述的:“子曰:立爱自亲始, 教民睦也。立教自长始, 教民顺也。教以慈睦, 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 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 顺以听命, 错诸天下, 无所不行。”由孝父母而爱他人, 由家庭和睦而社会和谐, 道德教化由此推广开来并发挥起重要作用。

最后, 传统的父子之道可以起到促进国家治理的作用。中国传统伦理极力提倡修、齐、治、平的统一, 强调家齐是国治、天下平的必要前提, 认为侍父能做孝子, 侍君就能做忠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家如此, 国家、社会就可和谐有序。正如清朝的刑部尚书魏象枢所言:“一家之教化, 即朝廷之教化也。教化既行, 在家则光前裕后, 在国则端本澄源。十年之后, 清官良吏, 君子善人, 皆从此中出, 将见人才日盛, 世世共襄太平矣。” (《傅氏家训序》)

结语: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 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研究五伦思想, 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与思想资源, 并给以理性平实的理解与诠释, 无疑是当前文化建设当中一个亟待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 而且对于我们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将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2]论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3]亢仓子[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4]大戴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95.

[5]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 1998.

上一篇: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下一篇:法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