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心理学

2024-08-13

生态心理学(精选十篇)

生态心理学 篇1

一、激活兴趣,创造良好乐学的学习心理场

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室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而兴趣带有某种感情色彩和心理意向活动,有很大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有了,学习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其求知欲、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就会增强,内驱力就可转化为“我要学”。

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许多。教师用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语言,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进行精当的点拨、启发,就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唤醒学生的主体悟性,引发深入学习的情趣。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录像、多媒体、动作、表演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使抽象知识具体化,使之留下深刻印象,激活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结合学生求新的好奇心理特点,将新颖有趣的事例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乐学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兴趣横生的状态。

如:在学习《蜗牛的奖杯》这课时,教师一上课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给蜗牛设个“谜语”,学生猜谜,认识动物特点。接着出示会飞的蜗牛,引发学生好奇心,并用设问等方式布阵设疑:“蜗牛原本是会飞的,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学生带着急切的心情开始对新的知识进行探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语文描摹教材中的意境,还可以辅加其他手段,或组织游戏,或化装表演,或角色朗读,或模拟采访,或即兴争辩,或巧借电教手段,渲染气氛,创设情趣等,把学生带进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气氛中,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诱导——激发——强化——发展的过程中,兴趣呈螺旋式上升,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二、融入情感,营造“爱意”浓浓的课堂氛围

王兰老师说过,教育是充满情感、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情感的影响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情感是学习的动因,它渗透在学生学习的一切活动中。爱是最好的教育,是构筑生态课堂的基础,教师要以一颗热爱学生之心,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努力构建一个爱意浓浓的语文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对学生的热情鼓励,或发自内心的期待,都会使学生从教师的眼神、微笑、爱抚、赞扬中感受到信心和力量。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鼓舞人心。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就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地学;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于永正老师在上《小稻秧脱险记》中,杂草被化学除草剂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这句话时,学生读得声音很大,于老师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产品!”说完,朝学生做了个喷洒动作,惹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学生消除了紧张的情绪,精神放松了,对如何读好这一句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如果没有于老师的“爱意”,是不会有如此效果的。

“赏识”“尊重”“期待”也是示爱的一种方式,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使人快活,能揭发人的潜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上课时教师的口袋中不要舍不得多带些“高帽子”,不要舍不得多说几句赞美的话、表扬的词,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课堂中教师要舍得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灵,“蹲下来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见解,不强求、不压抑、不扭曲,还要充满期待,等待学困生反复转化。

三、尊重差异,彰显精彩独特的学生个性

面对一个个存在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学生,搞一刀切和平均教育是不可取的。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爱护和发展个性。通过教育,让他们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获得生命的乐趣。尊重个性,在教学中尊重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创新精神,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三个鼓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相互争辩;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

笔者认为,真正的课堂教学是有差异的教学,生态课堂也不是消除差异,而是积极利用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让学生获得有差异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以彰显丰富的个性。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个体间差异的价值,善待差异,珍视差异,甚至将其视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课堂应该充分发挥人类进化所特有的灵性,培养既有灵性又有个性的学生。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在学习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认知自觉主动地学习。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生命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样,教学活动才会出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课堂才能成为学生的绿色而温馨的栖居地。

生态系统心理治疗的理论述评 篇2

生态系统心理治疗的理论述评

生态系统理论侧重于将个体置身于社会和家庭中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个体为主的治疗模式.本文将探测生态系统家庭咨询和治疗建立的基础,以及生态系统认识论的典型应用,它们对于夫妻家庭咨询和治疗或生态治疗计划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 者:管健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刊 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N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 分类号:B845.65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   家庭治疗   夫妻治疗  

论生态校园文化的心理育成 篇3

生态校园与心理育成

所谓心理育成,是指基于个体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需要,通过对相关心理品质的完善和潜能的激发,达到一定人才培养目的的过程。而心理育成性,则相应指这一心理成长的前提可能性。对于生态校园文化而言,其心理育成性程度,直接决定了这一文化氛围的潜在教育效果,所以将生态理念融入校园文化,需要全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独特性,客观分析校园文化的心理育成性,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针对性。

大学生的心理独特性,首先体现在这一群体突出的认知能力。大学生处于青年早中期,智力发展水平处于人生的顶峰,决定了这一群体对信息的接受性超过任何年龄段,尤其是思维能力,不但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而且逻辑性和创造性更高。其次,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丰富但不够稳定,对新事物多怀积极情感,充满兴趣,并且很容易受到新观点的影响,但是过强的求异求变意识使得他们难以获得深刻的内心体验,常会因主观的一时喜好做出错误判断。再次,大学生的行为意志力明显增强,不但能够自觉确定行为目的,而且能够进行较好的自我监督和激励,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行为目标,保证了大学生做事情的持久性。最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高度发展,追求内外在的统一性,注重自我人格的完善,同时关心时政和民生,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增强,对自我价值观的修正也趋于完善。

通过观照大学生的心理优势,笔者认为,生态校园文化有其较好的心理育成性:良好的认知水平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理解,对生态文明的历史发展、时代内涵以及深远意义也会有较全面的领会;积极的情感取向,能够维持大学生对生态校园文化的浓厚兴趣,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学生之间的迅速传播与正向影响,大大提高学生对这一校园文化的接纳性;稳定的行为意志力,有利于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坚持不懈、自我激励,实现知行的良好统一。

心理育成途径

懂生态——增强学生的生态认知 生态校园文化的心理育成,最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生态认知问题。因此,让学生具备较为科学、全面的生态知识,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而知识的宣传,在高校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爱生态——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 生态情感,简而言之是指由生态自然所引起的个体情感上的波动和感染,并对个体产生的积极影响。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态校园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生态情感。除了就校园环境开展的生态教育,还可以通过更加灵活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态情感。比如,以审美情感为核心依托,可以组织生态影片赏析,选取空灵、静谧、祥和等不同主题内涵的生态景观实录影片,面向学生开展赏析活动;也可以举办设计大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废弃用品中挖掘美的存在,做成艺术品,或者做成各种样式的服装进行展演。

为生态——锻炼学生的生态意志 生态校园文化的作用发挥,其落脚点在于学生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生态实践,一种方式是立足校园环境,根据不同的主题开发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实践内容;另一种方式是生态校园文化向校外延伸,组织学生以志愿者身份进行生态主题社会实践,鼓励学生从他们的角度为社会生态大环境建言献策与参与;此外,生态实践活动可以进行校际联合组织,共同参与影响更广泛的生态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态建设。

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心理需求研究 篇4

一、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特点

(一)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发展前景

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规模扩张、自然环境不断被挤压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生态观光旅游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互融合形成的,与传统景点旅游相区别的一种新型田园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形式。人们对生态旅游的热衷实际上是体现人们对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追求与渴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以及政府部门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必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一种可居、可观、可游的综合旅游形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带给人的的是回归田园、体验农业生产的快乐,农业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是第一要素,游客以小规模散客为主环境负荷小,有利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传统旅游往往是大规模旅游团队以参观浏览的形式进行,旅游区规划设计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改造较明显,同时传统旅游时间过于集中、游客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因此传统旅游区每逢旅游高峰期在社会服务、环境设施保护等方面压力倍增,这种模式不适合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农业生态观光游客特点

农业生态观旅游多为以家庭主体短途游客,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体验农业生产寓教于乐是这类旅游的主要目的。

(一)向往田园、环境保护素质高

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者大多是周边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城市工作、生活之余向往没有污染的田园美景和区别于城市喧嚣的特色文化,在体验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农业生态观光游客以欣赏生态环境、体验农业生产为目的,环境保护素质比传统旅游的游客普遍较高。

(二)欣赏农业、教育意识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对于很多城市年轻人尤其是生长在城市的儿童来说普遍比较陌生。家长对孩子的传统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态光旅游者重视子女农业生产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这是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近年来倍受青睐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提供了良性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休闲娱乐、消费潜力高

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人们旅游消费已经趋于理性,传统观光旅游纪念品、购物消费表现明显后劲不足。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是休闲娱乐为目的短途旅游,旅游活动总体消费不高,这就为以农产品主导产品销售让出了足够多的空间,同时生态农业旅游的形式也使人们愿意为自身参与的生产活动消费。

三、农业生态观光游客心理需求特点分析

农业生态观光园区规划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在原有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特点对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游客的需求是影响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的重要因素。

(一)放松身心,追求健康的心理

当今社会城市生活节奏快,各个行业的工作压力和竞争都普遍较大,因此人们非常渴望能利用短暂的时间出行来调节身心、放松心情。农业生态观光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的喧闹形成的鲜明的反差,人们可以在欣赏美景、体验农业生产带来快乐的过程中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争名逐利,使身心接受一次自然的洗礼。

(二)走进自然,体验农业生产快乐的心理

农业生态旅游者与传统现代旅游者在心理需求上是有一定差别的,前者对自然环境的心理需求更高,心理上对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的亲和力更强,因此针对上述人群的心理需求生态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应侧重体现自然文化与采摘农业相关的经营项目。

(三)寓教于乐,开拓眼界的心理

走进自然生态、认知农业科技、体验农业生产是农业生态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动机,在欣赏自然田园与体验农业生产的同时丰富知识、了解自然,从而更加热爱自然、更加珍惜劳动果实,这正是生长在大城市的人们尤其是儿童所缺失的东西,农业生态旅游这种环境保护与农业知识的教育性是其他传统旅游形式所不能取代的。

四、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建设意见

针对上述对农业生态旅游者心理需求的分析,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在规划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观光园区规划设计尊重原始自然条件

农业生态园区设计是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一种形式,在设计、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自然环境中原有景观生态造成影响,因此规划设计开始前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认识、理解环境自身固有属性和价值,结合地形、地貌、植被等特点因地制宜的设计建造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景观项目,做到尽可能少的破坏和影响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人造生态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适应游客心理需求采摘农业和观赏农业相结合

农业生态观光园最大的特点就是使人们参与农业生产的同时领略现代科技农业丰硕成果,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之余即放松了心情又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生态农业观光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以上两点即采摘农业与观赏农业相结合的原则,参与的是科技农业的成果,观赏的是农业科技支撑的自然生态奇观。

(三)结合农业生态观光游客心理合理引导消费

生态农业观光园服务项目设计首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与分区,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区、娱乐休闲区、餐饮住宿区等。生态农业区规划设计中可以设置如农业体验区、科技农业观光区、产品销售区与生态养殖区等;娱乐休闲区规划设计可以结合园区景观设置儿童游乐区、农作物展品艺术展示区、餐饮住宿区等,充分挖掘每个园区潜在的经济价值,整体的规划设计都应是生态性、艺术性、科技性、经济性的综合体现。

生态心理学 篇5

[摘要]高邮湖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是我国著名的湖泊湿地,已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保护名录。它水量丰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了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湖内物产丰美,景色怡人。高邮湖风景区有多处景点,本文通过对高邮湖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遗迹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优势,并对高邮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邮湖 风景区 湿地资源 文化生态旅游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维持地球表面生态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自然之肾”。在高邮,也有一个极为难得的“自然之肾”——高邮湖。高邮湖曾享誉全国,但由于运河的渐渐没落,逐渐被人们遗忘。如今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高邮湖将以其自然而富野趣的自然资源,悠久而深厚的人文沉淀,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综合高邮湖的各种资源优势,开发文化生态旅游是其必然之选。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

文化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它的目的地指向更多地偏向于独特的社会文化区域,旅游吸引物为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除了可作为文化载体的民居建筑、宗教寺庙外,还有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气氛、韵味、风格。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能促进生态平衡和文化完整性的保护。另外,文化生态旅游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旅游开发的一种理念。当前,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文化生态旅游正方兴未艾。

二、高邮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必然性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文化景观为主体吸引物的生态旅游活动,因此旅游开发地的定位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高邮湖湿地是以湖泊为特征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系统健全、景观完善的特点,既保留了水乡湿地的完整性,又保持了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等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是一个具有相当潜力的旅游发展区,具备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不可多得的条件,对传统的.景点也有明显的互补性。高邮湖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不仅使自然人文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也会建立一座永久的湖泊湿地野生生物基因库,为高邮文化生态旅游开辟一个新的亮点。

三、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湿地这块大环境,高邮湖的水体、植物、动物构成的一个生态大网是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基础。

1.美丽富饶的自然资源;

高邮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湖面宽阔,水量丰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湖区长48公里,最大宽度28公里,水域总面积为760.67平方公里,水位5.55米时,水面积648平方公里,苇滩和堤坝面积112.67平方公里。6月高邮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它的建立,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丰富的水产资源将推动高邮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拉动高邮湖的经济增长,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奠定经济基础,为增强休闲旅游的参与性提供便利。

2.悠久厚重的文化资源;

高邮湖不仅拥有美妙的自然风光,更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1)历史遗存:

古高邮八景与高邮湖直接有关的有四个,可以说是秦邮胜景,尽在湖畔。其中“甓社珠光”和“西湖雪浪”最为出名,它们是以高邮湖为轴心构成的景点,恰位于湖的中心,构成水乡文化的精华。

高邮湖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景观都是值得挖掘的旅游资源。

(2)渔家和渔船:

到高邮湖中去游玩,船是惟一的交通工具,现在常见的是泊在湖畔的小渔船。高邮湖的四周有不少渔民和养殖户,故家家户户都有船。高邮湖边的渔家用小船接游人畅游高邮湖,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北荡是高邮湖边最有名的村落,端午节还保留着明清以来赛龙舟的习俗,“龙舟胜会”曾是著名的文化景观。湖边有一批专业渔民,以船为家,停泊在河道上的水泥船便是他们的家——船屋。

渔民们在船头生火做饭,烧的是砖砌的土灶,这成为高邮湖渔家独特的生活方式,更成为高邮湖独特的民俗文化。

(3)名人遗迹:

高邮湖著名的名人遗迹有耿庙、玩珠亭、还珠亭、九里亭等,不仅是风水宝地,更是文人雅士留下珍贵墨宝的地方。《高邮州志》记载有许多高人逸士在湖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秦少游、曾几、杨万里、萨都剌、蒲松龄等都在此挥毫泼墨,对酒当歌。

名人遗迹无疑为高邮湖的文化加上了厚重的一笔,这些既是高邮湖历史文化知识的主要承载地,也将成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卖点。遗迹、渔舟等这些文化载体呈现出的特色文化景观都将成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

四、结论

对旅游开发而言人与生态是一对很难协调的自然关系,如何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关系是发展旅游的重要问题。

高邮湖论人文古迹不如扬州瘦西湖,论自然环境也比不上杭州西湖,然而它像一个盆景将人文与自然两种景观积聚于一小片水域之中,体现出她独特的旅游优势。高邮湖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气息是相辅相成的,开发高邮湖旅游绝不能破坏两者的平衡,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发展高邮湖的内在要求,只有将文化与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来开发,那么高邮湖才能成为“生态区内的博物馆”,才能成为高邮旅游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生态心理学 篇6

【摘要】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或否定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个体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自卑心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跟踪访谈,深度剖析高校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并进行自卑心理干预路径分析,着力构建全新的教育生态体系。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校学生;自卑心理;调查研究

自卑是个体因某种生理缺陷、情感遭遇、知识匮乏或其它原因引发的一种轻视自我、否定自我的消极心理体验,具体表现为1)轻视自身能力、品质和自我价值2)担忧或厌恶自身所处状态3)对面临的状况表示怀疑和无奈4)自我封闭、自我否定,常常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极易产生自惭形秽情绪,若无法及时克服和调节,自卑心理会习惯化、巩固化,造成个体性格和人格上的重大缺陷,影响学业的完成和自身健康成长,严重者发展到自暴自弃,甚至自毁的地步,对社会造成重大伤害[1-3]。而教育生态化趋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教育生态学的原理赋予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生态优化的合理性和现实性[4]。因此,作为一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学引入教学生态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自卑源进行解析,对当代大学生预防和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调查情况

(一)调查目的

了解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自卑心理现状,分析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发展。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校学生为主,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回收有效率为93.2%。其中大一学生78人(占38.1%),大二学生70人(占34.1%),大三学生57人(占27.8%);男生72人(占35.1%),女生133人(占64.9%);来自城镇学生45人(占22.0%),农村160人(占78.0%);独生子女40人(占19.5%),非独生子女165人(占80.5%)。

(三)调查方法

在调查中以性别、年级、独生子女、出生地为控制变量,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问卷由形体、学习、社交、家庭、爱情、个性、能力和经历8个维度构成,8个维度的总得分为学生自卑心理分数。问卷共有45 题,每道题设有“完全符合”、“大部分符合”、“一半符合”、“大部分不符合”、“完全不符合”5个选项,通过赋值及累计排序得出分析结果,测验得分越高,说明自卑感越强。在调查中,我们还对调研对象中组织个案访谈、座谈讨论、跟踪调查,以保证调查的可信度。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和Excel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表1 高校学生自卑心理维度和表现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研究根据自卑心理得分将被调查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得分在44分以下(无自卑心理者)的学生为0人,所占比例为0%;第二类:得分在44-88分(自卑心理较轻者)之间的学生为93人,所占比例为45.4%;第三类:得分在88分以上(自卑心理较重者)的学生为112人,所占比例为54.6%;由此可见,被调查对象自卑心理较为严重。

图1 调查对象自卑心理状况分布

同时,通过问卷分析及部分学生访谈还发现,相当部分学生同时具备两种或多种维度自卑,主要有:社交自卑+学习自卑、情感自卑+学习自卑、学习自卑+形体自卑+社交自卑等。

(二)自卑心理状况分析

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

(1)性别与学习自卑

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性别与被调查学生的学习自卑心理存在中度相关性(p=-0.502,sig=0.037),男生高于女生。相对于女生来说,男生自控能力差,迷恋网络游戏等,导致挂科或达不到理想成绩,对学习失去信心,采取逃课或者其它方式放弃学习,学习自卑心理更为严重。

(2)性别与家庭自卑

性别被调查学生的家庭自卑心理存在中度相关性(p=-0.712,sig=0.025),男生高于女生。

2.不同年级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

大学生自卑心理随着年级增高有增加趋势,见表2。

三、高校学生自卑心理源分析

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当代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可归纳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原因

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当代大学招生基本都是面向全国,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入学以后,同学们相互之间的吃、穿、用等各个方面呈现明显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心理自卑,而这种自卑产生以后,自卑个体同时会产生改变现状的无助甚至无奈心理,进一步强化了自卑心理。

昔日光环瞬间退却。大学是人才汇聚的地方,入学后,很多大学生感到原来的学习优势不复存在,特长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无法显露,头上的光环不再耀眼或已退却。这种落差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适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迎接挑战。但也有一些大学生为了捍卫这种虚伪的自尊心不愿去正视现实,更有甚者,丧失了前行的勇气,把自己封闭在孤独抑郁之中,长此以往,会陷入自卑的境遇。

2.个人生理缺陷原因

生理缺陷是指因先天发育不良所导致的一些生理方面出现异常的现象,是个体内在的、客观的、长期的、稳定的诱因。当前大学校园环境宽松,大学生脱离高中时代的学习压力,开始重新自我审视,兴趣爱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情感更加细腻,青春期的萌动开始显现,然而自身的生理缺陷(身高、容貌等)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现实,这严重阻碍了他们正常的社交活动,形成他们谨小慎微、畏首畏尾的行为特点,他们开始自我封闭[6]、自我隔离,对外部环境有着一定的不舒适感和不安全感,久之导致个体孤僻怯懦的性格,这一现象在女生同学之间表现更为明显。

(二)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

1.主动改变意识薄弱,适应能力差

大部分大学生在入学之前,对大学校园生活充满了憧憬和渴望,把大学生活想的过于完美,但在入学之后发现现实生活和当初的理想有激烈反差,失落感开始蔓延,并一直对现实的大学校园生活保持警惕和抵触状态,毫无主动改变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意识,并伴有厌学心理产生。大学校园生活要求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要求较高,不允许有过多的时间用以抱怨和彷徨,同时各种文体活动接踵而至,各种基础课、专业课推进快、时间紧、难度大、要求高,导致主动性不强、适应能力差、思想准备未做好的大学生个体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这种状态又必然导致大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各种考试不及格等挫折,连续性的挫折失败后,学生个体开始变得焦虑、恐惧、孤独、对生活冷漠和对同学不关心,进而诱发自卑心理。

2.抵抗挫折能力弱,心理素质差

自卑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大部分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好的心理素质,不易受自然因素左右,在应对外界刺激、情感冲击、困难挫折时的抵御能力强。差的心理素质则与此相反。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独生子女家庭多,被成为“温室里的一代”,长期受到家庭的倍加呵护,生活的轨迹中基本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少亲身接触社会,无法深入体验生活,更未经受过挫折,形成了一种优越的、单一的、脆弱的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极差,一旦遇到失败、挫折或些许的不顺利,就会感觉极度的不适,无法承受和面对,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和勇气,从此畏手畏脚或一蹶不振,进而形成自卑的心理。

3.真善美辨别不清,情感把控能力差

当代90后大学生的思维敏捷、心理单纯、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5],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过于把世界和生活完美化。然而现实中真善美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辨别范围,因而易于受到假丑恶社会现象的诱导和吸引。当前“颜值”成为众多大学生判断一个人的价值的唯一标准,唯脸是从,盲目追星、追风,在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政工作人员的干预中,表现出极度的不解、懊恼和反感,为自己的行为未得到认可和肯定而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处于青春期的部分学生,无法正确把握友情与爱情的尺度,错把对方的友情误解为“爱情”,当表白受到拒绝时,形成自卑心理。

4.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感恩意识淡薄

感恩意识缺失是当代“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当前大部分“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就受到家长及长辈的过分关注甚至是溺爱,养成了“事事有人帮、人人应该帮”的错误认知和唯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认为他人为自己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而滋生了强烈的个人占有欲和控制欲。同时,学校教育只关心升学率和就业率,感恩教育缺失;多元文化(校园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精英文化等)冲击及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感恩意识更加淡薄。但是,在大学激烈的竞争环境里,不可能有人处处让着自己,当竞争失败、争取失利时,往往归咎于老师不够关心和关注,逐渐开始垂头丧气、消极郁闷,思想包袱越来越重,逐渐形成自卑心理。

四、高校学生自卑心理干预策略分析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自卑心理调查研究和原因分析,积极开展自卑心理干预路径探析是有效化解高校学生自卑心理的核心。

(一)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正确评价自身优势

预防与化解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基本前提与首要工作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信念和生活信心[6],应该成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开展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发掘自我潜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应对新环境、新事物、新挑战的能力。做好大一新生心理疏导工作,实现高中到大学的华丽转变,在新的起跑线上,正确认识自己,积极评价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合理规划四年的大学校园生活,充分发挥一己之长。并在大二、大三期间进行跟踪调查,引导学生及时反馈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做好辅导和心理调适,启迪学生理解生活就是奋斗,始终走在前行的道路上,要充满信心,勇于努力,敢于拼搏。引导大四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举办“职场模拟招聘会”等系列活动,帮助毕业生充分认识职场、认识自己,以乐观的精神树立新的自信。

(二)发挥“四位一体”联动机制作用,构建教育生态系统

家长是学生的养育者,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庭,辅导员是学生的陪伴者,亲朋是学生信赖的社会支持者,四者在学生健康成长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认知能力,对世界和未来充满着好奇与渴望,但心理相对脆弱、心智相对不成熟,这也要求家长、学校、辅导员及亲朋好友形成联动机制,科学矫治大学生自卑心理。家长应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友、情感、思想等方面给予关注;学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政工作体制和机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重点做好舆情收集与分析,拓宽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搭建平台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辅导员应深入学生群体,通过参与学生活动、走访宿舍、不定期谈心等方式,动态把握学生思想和内心情感,及时汇总分析学生各方面信息,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做到学生信息的互通有无;同学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发现同学有情绪低落、郁闷等异常行为,应及时向班干部和辅导员汇报。充分发挥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作用,才能及时预防和化解大学生心理自卑,真正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

(三)加强大学生健康心理训练,远离消极归因模式

深入学生、全面把握学生心理自卑程度,依据学生实际设置全面的训练内容,涵盖人心理活动的认知、情绪、意志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涉及一个人的心理全貌。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心理训练情景模拟:认知模式训练、情绪调节和人际关系交往训练、人格魅力训练、抗挫折及意志力训练等,并融合多种训练于团队协作,充分激发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建立合理的比较策略,进行个体心理自卑源解析和针对性的辅导,鼓励引导自卑个体理性宣泄、模仿学习积极的情感和行为反应模式,提高学生的心理愉悦感和心理自我评价度,消除消极的自卑归因模式[7]。

参考文献:

[1]万平.当代大学生自卑心理成因及解决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9

[2]蒙家宏.大学生自卑心理特点[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万霞.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与心理调适浅谈[J].实用防御医学,2006.6

[4]吴炜炜.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等教育生态优化管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

[5]高洁.浅谈大学生自卑心理引起的孤立自闭[J].现代阅读,2013.2

[6]张国民.大学生自卑心理及防治刍议[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1

[7]杨斌,沈世强.大学生自卑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优化学校生态系统提升心理辅导实效 篇7

但笔者在从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现, 一些辅导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归咎于学生本人, 把解决问题的责任推卸在学生身上, 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受社会、学校、家庭整个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生态系统是和谐的、平衡的, 学生的身心就会得到健康发展;反之, 在一个不和谐、不平衡的系统中, 学生就会出现心理偏差。

职高学生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 个人能力与环境要求或期待不一致, 更容易被社会贴上负面的标签, 在社会系统中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与尊重、个人能力也受到质疑, 造成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无助感、无能感、自卑感。因此,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增强学生的正向经验, 为此我们提出了构建“生态型”心理辅导体系的构想, 具体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建立“分层关怀”的心理辅导体系

我们将学生的心理困扰分成一般困扰、高度困扰与特殊困扰。受一般困扰的学生我们称之为“一般关怀群学生”, 有高度困扰的称之为“优先关怀群学生”, 有特殊困扰的学生则称之为“特别关怀群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开展了分层心理辅导, 本着预防重于矫正的原则, 构建形成了三级辅导机制。

发展性辅导预防性辅导矫正性辅导

辅导目的:发展性和预及时鉴别诊断和矫正

防性辅导和辅导

辅导对象:一般关怀群优先关怀群特别关怀群

辅导时间:早期中期后期

二、把心理辅导渗透于学校整个工作中

(一) 把心理辅导渗透到学校的组织文化中

心理辅导工作需要群策群力, 整体合作, 才能取得效果。过去教学、政教、辅导不但各自为政, 甚至相互掣肘, 再加上一般教师对心理辅导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导致心理辅导的功效不能完全发挥。为此, 我们强调将心理辅导“嵌入”到学校的各个组织系统中, 建立教学、政教、辅导最佳互动模式, 培养全体教师具有“教政辅”的统合理念和能力, 实现“交互作用, 整合发展”的效果。

发展性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中心工作,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把辅导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被关注、有成就感。班主任教师能运用心理辅导技术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政教处在安排和组织政教活动的过程中, 除了要考虑安全、德育效果外, 还应注重挖掘其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心理辅导中心除了要设计全校性的发展性心理辅导活动外, 还要对教师的辅导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预防性辅导过程中, 我们鼓励有爱心的教师结对辅导学生。在制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 减少教源性心理伤害。通过心理预警机制的建立, 教师能识别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向心理辅导中心上报情况。心理辅导中心制定心理问题预防相关制度并组织开展预防性的心理辅导活动, 如预防性的个别辅导、小团体辅导等。

对于需要矫正性辅导的学生, 学校明确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辅导教师在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能及时有效地参与干预。政教处与心理辅导中心通力合作, 共同开展矫正性个别辅导。

(二) 把心理辅导渗透到学校德育体系中

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思想品德状况, 我校从建校之初就积极探索适合于职业学校的德育模式, 最终形成了“三元整合”德育模式, 也就是把后备军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培养三种德育方式有机整合, 以后备军校管理为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 人文素质培育为核心, 实现德育过程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形成“民主式刚性管理, 人文化温馨教育”的学校德育文化, 为学生规划一个更为周全的德育网络,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德育过程的基本问题就是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其中介或联结点就是情感, 它对学生的行为起着巨大作用,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投入, 只有从情感入手, 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缺乏情感性是现行德育的机能性缺陷, 心理健康教育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它以积极的人生观为指导, 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 以“真诚、尊重、同感”为基本原则, 以“心灵对话”为基本内容, 由此所形成的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和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学生健康的心理将对整个德育工作过程和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三) 把心理辅导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心理辅导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相结合, 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以服务为本的工作宗旨, 它不仅使师生深切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更能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效性。在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期间, 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 有成功的喜乐, 也有失败的迷茫和各种人际冲突等。这时学生最需要心理辅导, 同时心理辅导的介入也提高了活动成功的概率。如在学校运动会之前, 我们除了向一些运动员提供直接的心理素质训练外, 还指导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运动训练时开展运动心理辅导。另外如技能比赛、演讲比赛、期中和期末考试、社会实践活动等, 心理辅导都成为学生顺利开展活动和取得良好成绩的保证。

三、促进学生与学校环境的良性互动, 增强学生的正向经验

学生与环境的和谐互动, 将增进学生正向生活和学习的经验, 促成学生对未来的高度期待, 减少学生逃避现实的可能;增进学生对家庭成员和师生的情感依附, 减少学生加入不良团伙的可能;增进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 减少学生参与不良活动的可能;增进学生对学校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 减少错误文化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

(一) 千分制学习管理, 增进学生正向学习经验

学业失败感, 是造成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传统的以学科成绩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 对于许多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可能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自我失败感, 降低他们的自尊感和自信心。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我校实施了千分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规定学生3年学习需获得一千分学分, 包括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

千分制学分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如学科成绩差的学生可以通过日常良好表现来获得与其他同学一样的高学分。学生还可以通过在文体活动、兴趣小组、劳动值勤等活动中的优异表现, 弥补学科成绩上的不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因学科成绩差而形成的自卑感。千分制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 通过奖、扣、补等环节, 减少学生负面的自我标签, 激励学生不断向上。另外, “千分制”的实施还打破了学校各部门之间的界限, 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

(二) 改过销过心理辅导, 增进行为失范学生正向改变经验

许多违纪行为不仅是一个品行问题, 更是一个心理问题, 因此,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违纪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于学生来说, 犯错并不等于品性上的缺陷, 如果教育得当, 可能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契机。改过辅导就是以激励学生改过自新为目标, 对违纪处分的学生,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辅导, 帮助学生去面对错误, 承担责任和后果, 协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指导实践, 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 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 撤销处分。

改过辅导不仅使学生明确了自己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更让他们感到了一种希望, 在辅导过程中, 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尊重、被认为有价值, 这些都会使学生更有信心去改正错误。改过辅导提高了班主任教师教育辅导违纪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打破了过去只是由班主任教师或政教处领导来教育和辅导学生的传统教育模式, 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 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改过销过辅导已成为宁海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广泛推广使用。改过销过辅导的实施, 使我校近10年来未发生过一起学生违法犯罪行为, 学生违纪率也逐年下降。

(三) 民主型班级管理, 增进学生正向情感经验

在学校里, 班主任是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最大的教师群体, 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外控型和放纵型的管理模式都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作用, 促成班主任教师从外控型和放纵型管理向民主型管理的转变, 将更有利于形成安全、互信的班级环境,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带给学生良性的师生情感互动, 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为促成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的转型, 学校调整了班主任评价机制, 把过去只注重班主任的工作结果调整为结果与过程相结合, 同时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德育培训, 努力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

当前职高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我们认为生态法教育模式是学生心理辅导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何使学生与所处环境互相融和, 建立建设性的和谐关系, 是当今学校心理辅导的一项重大课题。

摘要:个人生态系统不和谐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分层关怀”心理辅导体系, 把心理辅导贯穿于学校整个工作中, 促进学生与环境良好互动等途径, 优化学校生态系统,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个人生态系统,分层心理关怀,改过销过

参考文献

[1] (美) 查尔斯.扎斯特罗著,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师海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 .

[2]冯观富.学校心理辅导的组织与管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1) .

生态心理学 篇8

1 病因调查

1.1 细菌性腹泻

该类犊牛腹泻临床上最为多见, 产肠毒素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弯曲杆菌、沙门氏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等均可引起犊牛腹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是条件性致病菌, 在健康犊牛肠道内正常存在, 所以细菌的致病作用不仅取决于毒力和数量, 还决定于机体的抵抗力。当环境卫生条件差, 再加上犊牛抵抗力下降, 很容易诱发腹泻。

1.2 病毒性腹泻

引起犊牛腹泻的病毒主要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 犊牛对上述病毒极为易感, 发病死亡率较高。病毒性腹泻多发生在冬季, 这与病毒的生存条件有关, 气温越低发病率越高。

1.3寄生虫性腹泻诱发犊牛腹泻的寄生虫有球虫、隐孢子虫和蛔虫。寄生虫性腹泻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重, 没有进行药物性预防, 使犊牛因感染大量的寄生虫而发病。

1.4母牛饲养管理不当 (1) 母牛妊娠期间如果日粮不平衡、不全价, 缺乏运动, 则使母牛的营养代谢过程发生紊乱, 结果使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 导致新生犊牛发育不良, 体质衰弱, 抵抗力低下, 出生后的最初几天, 几乎都易患腹泻。 (2) 母牛的乳房和乳头不干净, 或用患乳房炎母牛的乳汁喂犊牛, 也可能是引起犊牛腹泻的另一种途径。 (3) 营养不良的母牛初乳质量差、分泌少, 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下, 新生犊牛在产后几小时内未能吃到初乳, 极易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作为乳汁替代品饲喂, 如大豆和鱼粉等, 也经常引起犊牛慢性腹泻。 (4) 初胎牛引起腹泻发病率高。由于初胎母牛的初乳少, 乳汁差, 所含的免疫球蛋白浓度低;初胎母牛照料犊牛的能力差, 犊牛常不能吃到足够的初乳;难产率高, 对犊牛的应激作用大, 分娩时又大多需要助产, 人为污染机会多。

1.5 犊牛的饲养、管理及护理不良

(1) 犊牛舍过于潮湿或机体受寒:初生犊牛的体温调节不健全, 对潮湿和寒冷适应能力很弱, 最易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2) 卫生条件不良, 具有重要的影响。饲喂犊牛的乳汁不洁, 饲槽、饲具污秽不洁, 牛舍不清洁 (牛栏、牛床久不清扫, 不消毒, 垫草长时间不更换致粪尿积聚而脏污等) , 从而增加了发病机会。 (3) 人工哺乳不定时、不定量、不定牛乳的温度, 可妨碍消化机能的正常活动而致病。 (4) 喂养方法不同。如用带奶头的哺乳瓶或吊桶喂奶时, 因腹泻而死亡的犊牛较高, 而改用哺乳桶喂奶时因腹泻而死亡的犊牛大为降低。 (5) 哺乳期犊牛补料不当。由母乳改向饲料饲喂过渡时, 断奶过急, 或补给饲料在质量上或调制上不适当, 则易使犊牛的胃肠道受刺激而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6) 畜舍通风不良、闷热拥挤, 缺乏阳光阴暗潮湿等, 均可促进病的发生。 (7) 哺乳时间过晚, 犊牛因饥饿而舔食污物, 致使肠道内有益乳酸菌的数量严重不足, 活性受到限制, 乳酸缺乏, 肠内腐败茵大量繁殖, 从而破坏对乳汁的正常消化作用。

1.6 饲养规模与密度的影响

通过大量调查表明, 饲养规模越大, 腹泻引起的犊牛死亡率越高。单独喂养比舍内群饲犊牛的腹泻发生率要低得多。

1.7 应激诱发因素

犊牛饲养环境中若有冷、热、噪音、惊吓、饥饿、暴食等各种应激因素存在时, 由于新生犊牛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够完善,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 所以极易导致犊牛消化系统紊乱, 发生营养障碍, 肠道内菌群失调, 肠毒型大肠杆菌或产气荚膜梭状菌大量增殖, 从而引起下痢或肠毒血症的发生。

2 生态病理学防控

生态病理学方法防控动物疾病的基本理念是以牧场本身作为研究的材料和地点, 实地调查与疾病发生有关的重要资料。这些资料经过特殊的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后, 能够阐明与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其最终目的在于为消除这些危险因素而采取环境改善、科学饲养管理、消除应激因素、卫生消毒、药物预防、疫苗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 以较低的经济成本来预防现代畜牧业中像犊牛腹泻这样的多因素疾病的发生问题, 改善畜牧场的生产效益。

2.1 加强饲养管理, 尤其是对怀孕母牛的管理

对于妊娠母牛, 饲料要营养全面, 供给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饲喂优质干草;牛舍特别是产房要保持通风、干燥、宽敞、光线充足以及保持适宜的温度, 经常消毒, 及时清除污物并及时消毒。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洁。有条件的奶牛场或养牛专业户, 可于产前给母牛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冠状病毒疫苗等, 以使犊牛产生主动免疫;要保证干草喂量, 严格控制精料喂量, 防止母牛过肥和产后酮病的发生, 以减少犊牛中毒性腹泻出现的可能;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 母牛要适当运动;产房要宽敞、通风、干燥、阳光充足, 消毒工作应经常持久;产圈、运动场要及时清扫, 定期消毒, 特别是对母牛产犊过程中的排出物和产后母牛排出的污物要及时清除;牛舍地面每日用清水冲洗, 每隔7~10d用碱水冲洗食槽和地面;凡进入产房的牛, 刷拭躯体1~2次/d, 用消毒药对母牛后躯进行喷洒消毒, 使牛体清洁。护栏、犊牛床、运动场等可用2%来苏尔等常用消毒液全面消毒, 勤换褥草;妊娠母牛要适当运动, 这可以加强机体的抵抗力。饲料要保证干草喂量, 控制精饲料喂量, 防止过肥和隐性酮病的发生。

2.2 加强对新生犊牛护理, 增强抗病力

对新生犊牛的护理主要包括接产、犊牛床及饮乳清洁卫生, 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1) 做好接产准备:接产时, 接产用具等以及母牛的外阴部均需用新洁尔灭液 (1%) 清洗消毒, 助产人员用0.1%新洁尔灭液清洗消毒手臂犊牛脐带用10%碘酊浸泡。接产、断脐时要力求无菌操作。乳头要保持洁净, 以免犊牛接触到细菌。 (2) 犊牛舍要清洁卫生, 光线充足, 温度应在16~19℃, 相对湿度为50%~70%, 牛床应用2%火碱消毒, 褥草应干燥清洁, 对于犊牛的粪便应该及时的清理, 保持干净。 (3) 饲喂初乳是犊牛获得免疫的最好方法, 也是预防犊牛腹泻根本而又有效的方法。由于首次初乳喂时的延误, 或消化道内吸收初乳发生障碍, 新生犊牛会出现低γ球蛋白血症。很多资料证明, 免疫力低下, 初生犊牛自身免疫力很低, 一般都是从母乳中摄取免疫球蛋白以抵抗微生物, 所以一旦母乳不足, 犊牛就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引发腹泻。腹泻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低于健康犊牛, 因此, 新生犊牛首次饲喂初乳时间不超过产后1~1.5h, 出生后的6~8h内, 2次获得初乳量不少于3.5~4L。由于犊牛消化不完善, 要防止摄入过多的奶, 因为摄入过量的奶, 消化不完的奶会在其肠道内发酵, 从而引起腹泻。 (4) 在放入新生犊牛前犊牛栏必须消毒并空放三周, 防止病菌交叉感染;应将腹泻小牛与健康犊牛完全隔离。

2.3 消除应激因素

新生犊牛最好圈养在单独畜栏内, 刚入舍的牛由于环境变化、运输、惊吓等原因, 易产生应激反应, 因此, 在运输之前和运输的过程中, 可以给牛补充电解多维、微生态制剂;在运回前30min, 可以一次性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注射液, 剂量按0.5~1mg/kg体重 (药量偏大偏小视运输距离而定) , 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肉牛到场卸车入圈后先休息2~3h, 适量饮水, 水中可适量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微生态制剂等, 不要急于喂料。应先喂干草, 逐步加精料, 一次不可饲喂过多。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生态性拓展 篇9

关键词: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道德关注,生态学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环境伦理学在70年代的兴起代表的是伦理学理论范围的最大扩展。”[1]罗尔斯顿亦是从整个伦理学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和构建环境伦理学的,认为当代伦理学应该更具包容性、无歧视性和生命力。从现实的角度讲,这是由人类的活动空间的扩展决定的,而伦理道德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也必然随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展而拓展自己的作用范围。环境伦理学对伦理学的拓展不同于以往人际范围内的伦理扩展,它是要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拓展至动物、植物、物种、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它更强调伦理的全球性和生态性,而非伦理的亲缘性和人文性。这一伦理拓展对传统伦理学的挑战在于,它要“重新界定道德责任的界限”[2],要求人类不仅要有对同类的仁慈与公正,还要具有一种对自然存在的生态良心,这种生态良心“要求科学与良心、生物学与伦理学的前所未有的综合”[2]。

道德关注范围的拓展意味着道德立论的依据在变,如果以原来的立论依据来反驳拓展的合理性,将是乏力而无效的,因为拓展本身就否定了原来的立论依据。但是,新的伦理拓展须提出新的立论依据并证明其合理性与必然性。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拓展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既有来自现代生态科学发展的支撑,也是由伦理道德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本文将围绕“根源”、“他者”、“生存单元”这三个中心词来讨论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伦理拓展。

一 关注根源——“关于我们的根源(而非资源)的伦理”

关于何谓“自然”,罗尔斯顿认为如果在宇观层次上、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其含义则过于宽泛而不好把握,它可以是任何的存在,或者说是一切存在的总和;罗尔斯顿将环境伦理学中的“自然”限制在地球范围内,是指地表生态圈层产生生命的系统,“即产生了我们这繁荣的有机共同体的生态自然”[4],或者称为“荒野”,这也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自然科学和物质技术所主要研究和作用的对象。

在欧洲思想史上,关于这一“自然”的观念的演进,柯林武德在其《自然的观念》中把它划分为三个时期:希腊自然观,近代自然观,现代自然观。不同时期的自然观对自然的理解存在着差异。希腊自然观是一种有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及其存在物具有灵魂和理性,它们以自身的存在为目的而运动着,其存在是一种生命历程和理智活动,充满活力和秩序。自然界和人类个体一样,是心灵和身体的统一,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或者说,自然是宏观的宇宙,人是微观的宇宙。近代自然观是作为希腊自然观的对立面出现的,它断言自然界既没有生命也没有理智,因而不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架机器。自然的存在不再具有自身的目的和秩序,而是如同工匠制造机器一样,自然是上帝或人类心灵的作品,自然的秩序是外在的心灵赋予的,但这决不意味着自然与精神有关。这样,在希腊自然观里自然是心灵和身体的统一的观念,在近代自然观里就变成了身体与心灵的二元分立——自然确实是存在的,但却是僵死的机器;心灵、理智是外在于自然的人类所具有的,它创造了自然,形塑着自然。现代自然观是进化自然观,认为自然是具有历史性的进化过程,因而是发展的、前进的,而不是循环的;既然是发展的,就不可能是机械的,因为发展意味着一个东西总是致力于成为它当下还不是的东西。同时,现代自然观再次引入了希腊自然观的目的论,认为自然的发展是由其自身要“存在”的“愿望”推动的,但这种“存在”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流变的过程,存在就是过程的进行、功能的发挥,静止的结构消解为动态的功能。

不同时期的自然观实际上是对下列问题的不同回答:自然的存在是自在的还是为他的?自然是纯粹物质性的还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在环境伦理学当中,在罗尔斯顿这里,这三个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自然是我们人类的“资源”还是“根源”(或“起源”)?罗尔斯顿对这一问题的环境伦理学回答,主要立足于存在论和价值论的立场,也是立足于生态学的立场。

关于大自然之于我们人类是什么这一问题,似乎不是个问题,或者说是个早有答案的问题,“自然资源”是个天经地义的名词,也曾是个不容质疑的答案。但罗尔斯顿认为,“自然仅是资源”的范式“实际上却是延续着一种人本主义的幻觉”[4],因为它只看到了、说出了事情的一面,甚至是次要的一面,却把它当作事情的全部或主导性的部分,这引起了罗尔斯顿的两种担忧,“一个是把荒野视为资源的看法只对了一半,而另一半则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另一个担忧是:如果我们把这种看法当作全部真理,便是犯了道德上的错误。”[4]“自然仅是资源”的范式之所以在道德上是错误的,是因为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表现为以人类自我为中心,所以,人类中心主义在环境伦理上是错误的。

那么,在环境伦理语境下,或者说在存在论和价值论意义上,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究竟是什么?概括地说,自然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和精神之源。其一,大自然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源。“荒野是生命孵化的基质,是产生人类的地方。”[4]不仅在生命生发和进化的意义上人来自于自然,就是在文化的意义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不是全然超越自然前提的,“我们高度评价的东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古老的年代在天然的荒野中产生的,而在文化中则成了基本的预设”[4],没有我们人类的文化,大自然仍能运行;但如果没有大自然,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我们人类的文化就会失去丰富的生命底蕴和色彩。在我们的文化中有许多陈列着各种文物、标本和文献的博物馆,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的历史;而大自然则是个活的博物馆,它所珍藏和展示的是整个地球(包括我们人类)的生命画卷。

其二,大自然是我们的体验之源、价值之源。“荒野是我们的第一份遗产,是我们伟大的祖先,它给我们提供了接触终极存在的体验”[4],这种体验在城市中、在文化中是无法获得的。由于大自然是生命之源、万物的起源,存在和进化都在其中展开,我们人类及人类文化作为其“层创进化”(emergent)[10]的结果或最高价值,只有在自己的起源处才能体悟终极存在的意义。人类体验是在与大自然的接触和对大自然的欣赏中产生的,其中许多体验被我们视为具有内在价值,而这些内在价值是以大自然作为生命之源的内在价值为前提的,即“我们的欣赏活动所捕捉到并表达出来的价值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在荒野中流动了,我们现在只是继承了这种价值”[4]。

无论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还是在价值论的意义上,人类与自然之间都存在着连续性,“自然赋予我们客观的生命,而个人的主观的生命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的、内在的方面”[4],人类不能摆脱自然的前提,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虽说人类的文化活动是自然的一种层创进化,但仍然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许多方面仍符合自然的禀性。人类在生物性和文化性两个层次上存在,“这二者虽有不同,却不过是同一生存过程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4],当我们走入大自然、对大自然进行沉思、在大自然中进行文化创造时,更应该把自己纳入到自然的秩序中,而不是相反。自然的秩序遵从自然法则,没有选择的自由,只具有必然性;人类的活动却有选择的自由,既有行动的自由,也有不行动的自由,还有如何行动的自由。企图通过改变自然法则而把大自然这一必然王国变成人类的自由王国,只会南辕北辙;人类要在大自然这个必然王国里获得自由,只能是使自然法则成为自己的理性法则,从而获得选择的自由。这是人类与自然之间连续性的最高体现。从道德的意义上讲,这需要人类的谦逊,也许“人类是自然最丰富的成就,但并不是自然唯一的成就”[4],在整个自然共同体中,人类是“之一”甚至“之最”,但决不是“唯一”,并且,人类“之最”的高贵地位决不意味着特权,而是意味着对世界更多的责任,所谓“高贵的身份使人有更多的义务”(Noblesse oblige[法语])[4]。

二 尊重他者——“最具利他主义精神的伦理学”

罗尔斯顿认为,环境伦理不仅“是关于我们的根源(而非资源)的伦理,它也是一种关于我们的邻居和其他生命形式的伦理”[16],即环境伦理是关于“他者”的伦理。其实,伦理学一向是关于尊重他者自身价值和目的的学说,是否从他者的自身目的出发、尊重他者的自身价值,是判断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只是在人际伦理和环境伦理中,这个他者的范围不同而已。他者之所以能成为道德对象而获得道德尊重,是因为其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内在善,有自身的存在目的,“从根本上说,伦理学是关于他者因其自身所是而得到尊重的学说”[17],那么,能否成为道德的他者就在于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内在善,而把他者本身作为目的则使人成为道德的人。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对什么样的存在物才具有内在善的认识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自我之外的他者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之中。衡量人的道德能力和道德是否成熟,要看他“所认同的‘我们’的范围的大小”、“亲近感觉的扩展”程度以及“对集体共在的认识”是否足够广泛[4],随着他者范围的扩展,人的道德能力不断加强,道德更趋成熟,人也更具人性。

环境伦理学所要探讨的是,我们是否应该把人类的道德关注进一步普遍化,承认大自然及其存在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内在善,都以其自身的存在为目的。在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中,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为人类所利用的工具价值,还具有其自身固有的、独立于人类评价的、非工具性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使大自然本身的存在成为目的而值得尊重,从而“将一个一度被视为无内在价值、只视对人类如何便利而加以管理的领域引入伦理思考的范围”[4]。内在价值由人类扩展到整个自然界,意味着道德所关注的他者的范围的扩大,这个他者不仅包括动物、植物,还包括物种和生态系统,这样,不仅人类具有内在善,环境及其存在物也具有内在善,人类的善要与环境的善共存了,这必然会加大价值冲突,从而对自我的他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拓展还意味着,它不是要将道德关注的焦点“从人类转移到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而是从任何一种个体扩展到整个系统。价值有时被个体化,这里则是认为共同体拥有价值”[4],整体的善优先于个体的善。他者范围的这种拓展,使环境伦理学超越了个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利他主义,成为“最具利他主义精神的伦理学。它真正地热爱他者。它把残存的私我提升为栖息地中的利他主义者。这种终极的利他主义是或应该是人类的特征。”[16]

环境伦理学不否认人与非人存在物的区别,也不否认人的优越性,但它认为人的优越性不应仅仅表现在其认知能力上,还应表现为“欣赏他者(other)、看护这个世界的能力”[16]。欣赏他者的能力、看护世界的能力、诗意地栖息于地球的能力以及与其他非人存在物融为一体的能力,都是人的道德能力,它使人超越自我走向利他。无论是人类共同体中的个人,还是自然共同体中的人类,都不可能是完全自足的,他们是在关系中和整体中存在的,“自然和文化的真谛在于自我的这种他在性,在于我们是参与到一个共同的生命之‘流’中的。……个体被赋予了一定的自主性,这是值得珍视的;但同时个体又应负责任地置身于支撑着自己的集体,并对此集体的需要作出反应”[4],道德的利他性就体现在这种自我的他在性和集体性中。利他主义是人区别于其他非人存在物的道德潜能,只有具有理性和主观能力的道德代理者——人——才可能具有;利他主义是一种道德选择,是对生物性和自利性这种自然选择的超越,只有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才可能具有。利他主义在对自我进行限制的同时体现的是人的道德自由;道德本身也是如此,在功能作用上,它是对自利的一种限制,但在本质意义上,它则是人的理性自由和优越性的发挥,是人性发展的一种指向,“人的层创进化的一个全新之处,就是进化出了一种能与自利主义同时并存的利他主义倾向,进化出了一种不仅指向其物种、而且还指向生存于生态共同体中的其他物种的恻隐之心”[16],进化出了一种指向万物生存于其中的生态共同体自身稳定、完整和美丽的道德责任。

三 维护生存单元——“恰当的生存单元就是道德关心的恰当层面”

确定存在物具有道德地位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则道德关注的对象和范围就不同,这也是西方环境伦理思潮内部存在着不同流派的主要原因所在。如果以具有理性能力为依据,则只有人类具有道德地位;如果以心理学上感受苦乐的能力为依据,则道德关怀的对象就扩展至有感觉的动物;如果以个体生命为依据,则道德将关注所有的生物;……罗尔斯顿既认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又超越了它,认为创生和维系万物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及整个地球才是道德关怀的最终指向,“地球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而伦理学探寻的是,在这个星球上,人类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对待生命在道德上才是合适的。”[25]在环境伦理中,人们所欣赏和关爱的是一个创生万物的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承载着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多彩的地球。由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这些地球圈层和全球性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三废”排放造成的,所以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中的自然生态系统,既指各个局部的、地方的生态系统,更在广泛而根本的意义上指地球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罗尔斯顿用地球伦理学(Earth ethics)超越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Land ethic),用意正在于此,因为局限于每个地方的小生态系统已经不能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了。既然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作为道德关注的对象,那么首先就要说明生态系统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能对生态系统作出最好描述的恐怕就是生态学了。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就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所有生物和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存在合理性是由生态学来说明的,生态学基础也决定了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整体性特征和对事实-价值问题的解读。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对生态系统进行不同规模和层次的研究,能量流、生态位、食物链、营养金字塔、生命网、多样性、稳定性、竞争、捕食、偶然性、共生等等这些概念,既描述了生态系统的特征,也说明了生态系统的复杂。而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则“要求根据生态学家对自然界的研究所得来形成道德准则”,认为“人类应该找到一种更加尊重自然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意义上,“生态学也能够通向一种世界观或哲学”[26]。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是一种维护和关注客观生命及其过程的客观的道德,它不仅具有心理学的特征,更具有生物学的特性,因此,它以生态学为依据,承认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系统的存在合理性,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存在的客观价值观,是一种客观的生态学态度。既然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环境伦理是关于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大自然及其存在物的问题,而大自然及非人存在物所遵循的是自然法则,没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性,那么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就是人相对于自然的道德选择问题,是人认同自然法则并将其化为人的内在道德要求的问题,所以罗尔斯顿说:“环境伦理学没有拒绝生态学规律的义务,它毋宁是要肯定这种规律。……环境伦理学不是社会伦理学,它没有向人们提出任何修改自然规律(to revise nature)的义务。”[16]当然,罗尔斯顿也意识到,把道德关注指向自然生态系统,不仅会招致传统伦理学的反对,也会受到科学本身的质疑。就后者而言,前生态科学认为生态系统是不存在的,所谓生态系统充其量只是各个部分外在的松散的集合,它没有大脑,没有基因组,没有自身的生命,没有自我同一性,没有目的,等等。总之,没有有机性和应激性,因此不能叫做共同体,不能成为道德关注的直接对象。罗尔斯顿认为这是对生态系统的误解,犯了一种“范畴错误”(a category mistake)。我们不能在有机个体的层面看待生态系统,我们在生态系统中寻求的应该是各个中心之间相互联结的聚合地、创造性促进因素、无尽潜能、选择压力、适应性、物种形成和生命支撑等,而不是应激性、伤害修复和对死亡的抗拒,也就是说,对于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多在系统层面进行思考,少在有机体层面思考。”[25]这样,我们就会发现,生态系统不断促使新的生命的到来,不断增加物种的数量,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具有动态性和稳定性、具有关联性和自生性的生命支撑系统,而这正是我们应给予道德关怀的自然历史的奇妙之地。

“恰当的生存单元就是道德关心的恰当层面”[16],这表明的是“是”与“应该”、自然之实然与道德之应然之间的沟通。关于事实与价值、是与应该之间是否存在着逻辑鸿沟,是西方哲学自休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真伪和解说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也不是我们这里能解决的,我们这里要说明的是:能否从生态学事实推出环境伦理的道德应该。生态学事实是对大自然本身所作的事实判断,它指出自然事物及其过程的客观存在和固有属性、特征、规律等。我们知道,大自然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必然的,没有选择的自由,若说选择,只能是自然选择,经过了自然选择后的生物存在和生态事实,其中已经包含了生态上的评判,是一种生态上的“正确”,这意味着大自然中的一切事实存在对它自身来说都是正当的,是其自身的善。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顿认为,自然的“是”根本不同于文化的“是”,在大自然中,事实与价值可以说同时出现,实然与应然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怎样”就蕴涵了“应该怎样”。关于“是”与“应该”,环境伦理学有着与人际伦理学不同的解读,环境伦理“需要把握实在。这个世界的实然之道承担着它的应然之道”[16]。既然环境伦理讲的是人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那么恐怕没有什么能比维护和尊重他者(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善更能体现道德之应该的了,在这里,从自然之“是”到自然之“善”再到环境伦理之“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是”是一个存在论概念,“应该”是一个价值论概念,传统价值论认为自然存在和自然规律是客观中立的,与人的主观的价值判断无涉;而环境伦理学认为,环境伦理的一大特征就是要维护自然之所是,这就需要关注两种不同于以往工具价值论的评价,一是自然对自身的评价,二是人类以自然自身的尺度对自然作出的评价。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价值论的突破。由此可见,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所坚持的是一种广义的存在价值论,认为存在与价值密不可分,对自然的价值评价所依据的是自然自身的内在尺度,这就使得这种价值判断与对自然的生态学描述之间没有了截然的分立,它们都是对自然之所是的揭示。而之所以又有分别,是因为生态学描述是由生态科学作出的,它的任务在于说明,而价值判断是向人指出,环境伦理所坚持的人对自然的道德应该不能违背这种自然之所是。在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中,是与应该、事实与价值的沟通在于坚持自然的内在尺度而不是人的主观尺度。环境伦理学以生态学为基础,要求我们具有一种生态世界观,存在价值论则要求我们在存在论意义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罗尔斯顿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就是一种存在论关系,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这种理解,将使我们“带着一种尊崇来面对一个其价值为自己所认同的共同体,从而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家园”[4]。

另外,罗尔斯顿对环境伦理学以生态学为基础这一点亦有说明。在西方哲学史上,自然科学的每一次发展,都表明人类对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认识的深化,这种深化必然带来人们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哲学反思,必然引起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哲学观的变化。环境伦理学以生态学为基础并不是难以想象和接受的,“从一门新的科学推出一种新的世界观可能有很大的危险,这在科学思想史上是很明显的。但应该作这种推论时而不作,危险就更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宇宙的观念而形成这些价值的。科学通过对宇宙性质的重新评价而颠覆既有的价值,……生态革命在改变我们的观念上的作用,不亚于前面这些科学革命;谁也不能否认它正在将一个新的世界图景显示给我们。”[4]

参考文献

[1](美)R.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杨通进译.青岛:青岛人民出版社,1999.147.

[2][3]Holmes RolstonⅢ.Challenges in Environmental Ethics[A].Michael E.Zimmerman,J.Baird Callicott,George Ses-sions,Karen J.Warren,and John Clark,eds.,EnvironmentalPhilosophy:From Animal 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C].2nd 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1998.124-144.

[4][5][6][7][8][9][11][12][13][14][15][18][19][20][23][31][32](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42,208,204,210,211,208,213,106,106,222,444,100,29,29,102,32-33,34.

[10]指在进化过程的每一阶段上都有新的性质突然被创造出来。参见:(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6(脚注①).

[16][21][22][24][27][29][30](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1,465,464,462,75-76,206,99.

[17]Holmes RolstonⅢ.Environmental Ethics[A].NicholasBunnin and E.P.Tsui-James,eds.,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ilosophy[C].(2nd ed.).Oxford:BlackwellPublishing,2003.517-530.

[25][28]Holmes RolstonⅢ.The Land Ethic at the Turn of theMillennium[A].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9[C].The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1045-1058.

论生态经济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篇10

当今生态危机已成为威胁人类未来的最严重问题。生态危机的出现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失调。由于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环境政策也不一样, 因此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从历史上看, 环境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渡消耗自然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的。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都大大超过了发展中国家, 这正是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人们为了早日脱贫致富, 曾违背自然规律无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排放污染物, 致使我国也面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面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严峻形势以及地球“母亲”不堪忍受人类的掠夺和摧残发出的一次次的严厉惩罚, 迫使陶醉于征服自然喜悦中的人们在地球的呐喊中猛醒, 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所走过的历程。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的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些共识:必须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只能在自然界承受能力的范围内生存与发展, 决不能对自然界任意摧残和索取, 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人类应该用新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对待自然、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建立起符合地球道德的新的伦理方式。

二、生态经济伦理学的诞生条件

自从联合国倡导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 生态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生态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研究的深入进行, 诞生了生态经济伦理学。生态经济伦理学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深沉呼唤, 是伦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为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创造了价值前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选择, 从本质上看, 是人类在享受近现代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又付出沉重代价的基础上, 批判地审视以往经济发展战略的严重缺陷所提出来的。面对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各种疑难病症不断出现等情况, 一些卓有远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开始反省西方近现代经济发展的模式, 纷纷著文、著书批判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及数量而置生态环境的保护于不顾的经济发展思考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2、正在兴起的知识经济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定, 为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提供着经济和观念的双重支持。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相异, 知识经济以信息产业为基础, 以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群为核心, 以具有运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的高素质人才为关键, 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革命。知识经济时代, 以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重要手段, 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传统的资源消耗向信息消耗型过渡, 为抑制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恶化开辟了新的通途。因此, 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从观念和精神上支持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 而且也从物质技术和经济实力上催促着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孕育与问世。

3、目前在全世界各地盛行的环保产业、绿色消费观念及其运动, 为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催化剂。环保产业和绿色技术是高科技工业发展的产物, 同时也是在高科技工业时代人们对自己的生产观和消费观的自觉性的伦理要求。其中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在这些运动中最为醒目, 也最受人欢迎。绿色产业、绿色消费观念和绿色革命运动, 蕴涵着生态伦理学的内容, 为生态经济伦理学的成型注入催化剂或催生素, 使其健康安全地问世。

三、生态经济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在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整个人类社会陷入“生态困境”、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形势下, 世界上一切不同制度、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在考虑社会发展的模式, 即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问题。1992年6月, 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大会, 通过了《里约宣言》, 与会者一致承诺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国际社会迈向21世纪的战略。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竖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 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需要的模式。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 其生存和繁衍, 只能依赖于自然环境这个客体。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 既可以满足当代人自身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又可能给生态系统和地球带来威胁, 给后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损害。因此, 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 要加强环境建设, 处理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 使自然界能够持续地满足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1996年7月, 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了透辟的分析, 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 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经济的发展, 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 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 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决不能走浪费资源, 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更不能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发展生态经济或无害于环境的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既为经济所制约又为经济所吁求的伦理就得重视对生态经济的思考和研究。

生态经济效益要求社会在考虑经济效益时应考虑生态效益;在考虑生态效益时应考虑经济效益,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稳定的增长。生态效益体现了伦理学中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有机统一。生态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它强调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应保持与自然或生态资源的和谐关系, 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今发展与消费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平等。

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既符合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大方向, 又符合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与伦理相互支持、相互需要。生态与经济相互制约、生态与伦理相互印证、相互帮助的文明机理和文化意蕴。研究生态经济伦理学, 能在深层次上大力加强环境保护, 强化公众的生态经济伦理意识, 提升生态意识和转化为生态道德情感, 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 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和深化人们的生态经济伦理观念,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与环境和谐的观念;有助于国家制订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理论、制度, 确保经济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生态经济伦理学是生态危机的必然产物。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道德准则, 反映了人类道德的进步, 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加强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宣传和运用, 让生态伦理学学科从理论向实践方面深入发展, 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甚至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当代人的幸福, 更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 共同肩负起保护人类家园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黄国宝.生态经济伦理学与资源节约型社会[J].引进与咨询, 2006, (06) .

上一篇:行车作业下一篇:社会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