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2024-09-07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精选十篇)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篇1

自1989年首次被Frosch et al提出后[1],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就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对其理论不断发展完善, 对其技术方法不断探索, 取得了诸多积极进展。但由于是建立在对自然生态系统简单模仿的基础上的,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在理论发展上存有不足, 在实践上还有误区, 尤其是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应用上。因此, 本文从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出发, 对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梳理, 对其理论本质进行探讨, 以期构建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新的理论体系和寻求其在实践应用中的原则、思路和方法。

1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产业生态系统属于产业生态化层次较高的系统层面, 又被叫做产业共生系统[2]。王寿兵等 (2006) 将产业生态系统定义为“在一定空间中共同存在的所有产业组织与其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而形成的统一体”[3]。目前对区域生态系统还缺乏严谨定义, 本文认为区域生态系统则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生态系统, 广义的定义包括企业、产业园区、区域和区际4重空间结构, 而狭义的仅指较高层次的行政区域或地理分布区内的产业生态系统, 而本文的研究主要在对产业生态系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针对后者的培育及其平台建设。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利用基本环境要素生产出初级产品的农、林和矿业等行业, 也包括利用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和服装等行业, 以及专门回收和利用产业活动的残余物 (废水、废气、固废和废热) 企业。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水、土壤、大气等,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人口、经济水平等。产业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 构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生态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区域生态系统。

2 当前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相对较弱, 主要侧重于对自然生态系统比较和模拟, 以及区域物流、能流的分析上等, 在应用方面, 主要在于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构建可在不同层级进行, 即可通过单纯的废物交换, 可在设施、企业或机构内部, 可在同一个产业园区企业之间, 可在相距不远的企业之间和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的企业之间[4]。具体实践中, 建立生态工业园和建立废弃物交易网络或平台是目前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的主要模式。

2.1 生态工业园模式及其弊端

工业生态园是建立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废物交换利用”和“废物闭路循环”基础上的产业共生体, 通过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来实现。生态工业园最早, 也是最为成功的当属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 它是通过一系列经济上有回报的“绿色物质交换”自然形成的[2], 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工业系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5] (徐大伟等, 2005) 。我国产业生态园建设始于1999年, 目前已经建成“广西贵港生态工业 (制糖) 园区”、“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区”、“山东鲁北生态工业园区”等,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6]。

但是以产业共生体为基础的生态工业园构建无论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20年间投资建成了16个废料交换工程, 投资额度约为6000万美元, 而由此产生的效益每年约为1000万美元。但是在近些年以来, 由于过于强调园区内闭路循环的构建, 则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 比如园区内居民使用的供暖和燃气比园区外要贵, 而且园区内副产品和废弃物固定的交换运输设施, 限制了企业的自主发展, 这势必影响园区的健康发展[3]。有学者调查研究发现, 政府专门建构的各种工业园区难以形成内在的自我发展机制, 存在着效率低下和活力不足的问题[7]。

目前生态工业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产业链短、单一, 缺少灵活性, 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价值链的不固定性。工业园可以巧妙的设计物流、能流和信息流, 从而使废物得到循环利用, 使能量梯级高效利用, 使信息交流畅通, 但是工业园不能设计出固定的价值流, 即价值流不像物流、能流和信息流那样能按照原来设计固定的流转, 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价值流是生态工业园维持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参照协同学理论, 可以说物流、能流和信息流则“饲服”价值流。随着市场波动, 对于生态工业园中的特定企业而言, 其价值流会时而增加, 时而减弱, 甚至消失, 显然在园区内, 与之具有生态产业链的其他企业的价值流的波动不是同步的, 可能是错峰的, 所以此时“捆绑”在一起的产业共生体就会非常脆弱, 容易走向崩溃。生态工业园模式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土地占用, 旧有工业园改造和大量固定资产投资等风险。

2.2 废弃物 (副产品) 交易网络平台及其不足

企业“三废”或副产品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变成有用资源, 即产生价值, 但是废弃物和副产品的供方和需方在空间上不一定接近, 可能存在着信息交流不畅或失真的问题。为了实现废弃物和副产品的信息交流, 一些区域建立了废弃物交易网络或平台。这样的平台或网络模式有3种。 (1) DIET模式, 它是美国国家环保署和工业经济公司合作开发的一种用于发展生态工业系统决策支持工具。在这种模式中, 规划者能够根据自己设定的权重考虑经济产出、工作岗位数量和环境效益等目标, 模型产生的结果包括单位活动的废物、单位活动的规模和效益和废物交换的效益[8]。 (2) Bechtel模式。这种模型将线形规划分析与一个工业数据库连接在一起, 以识别企业的投入和产出、生产过程、处理成本和对相关设施的需求[8]。 (3) BEIS模式。凌岚等 (2005) 将各种企业数据集中到同一个数据库中去, 并利用其潜在的配对关系以寻求企业实现副产品交换, 在此基础上集成Web技术, 开发BEIS (By-Production Exchange Information System) 系统, 以求实现网络化和互利共享[9]。

废气物/副产品交易网络或平台又叫虚拟生态工业园。通过建立网络信息平台, 这种“工业园”可以用信息流连接价值链, 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多样化和柔性化, 对市场有极强的适应性[10], 而且通过虚拟网络, 可以减少新建生态工业园的资金投入和工厂搬迁带来的投入[11]。目前基于企业废弃物 (副产品) 交易的虚拟生态工业园最为成功的当属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三角研究园, 该园区共涵盖北卡罗莱纳州3000平方英里6个郡的区域, 到目前为止, 共有1382家企业参与到该虚拟网络中来, 有1249种不同物资进行了交换[12]。

尽管以废弃物 (副产品) 交易为基础的虚拟生态工业园克服了传统生态工业园的一些弊端, 但还存在一些先天不足, 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 交易平台和网络对于利用现有资源再生技术建立新企业评估不足, 即缺乏产业生态网络的补链或构链分析; (2) 没有考虑技术发展对产业生态网络构建作用; (3) 与GIS集成的不够, 对企业空间信息的考虑不足; (4) 没有充分考虑到“关键种”企业在构建产业生态网络中的重要作用, 而“关键种企业”是在企业群落居于中心地位, 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的企业, 对生态工业园的稳定起着关键的重要的作用[13]。

3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本质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规划者往往把该系统看作是一个废弃物/副产品交易的系统, 或是以废弃物/副产品综合利用为基础的产业链网络, 这是对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粗浅理解。实际上,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由区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自然子系统耦合而成, 被资源、环境、人口、资本、科技和信息六大组成要素支配[14], 具有生产、消费、供给、还原、调控和缓冲六大功能[15], 属于典型的复合生态系统。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不仅仅是一种研究体系, 而是一种客观存在。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自我演化形成的复杂系统, 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在外来价值流和内生价值流主导下, 从低级到高级, 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一到多样, 逐步发育和发展而来。在这个过程中, 人口素质、科技水平和信息水平得以提升, 反过来它们也会大大促进系统演化。区域生态系统演化的本质就是区域内物质、能量和资本的优化, 从而使生态效率得以提高, 废弃物得以产生价值而被循环利用。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除了具有物流、能流、信息流之外还有价值流, 而其中, 价值流又起到支配作用。

4 区域生态系统培育及其原则

作为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不能被规划的, 即它不可能像设计1台机器那样设计, 因为规划者不可能考虑到系统的每一个要素、细节和行为, 尤其是不能预测价值流的变化。但人类社会在产业生态系统演化面前, 也不是完全被动的, 只能任意承受其系统演化带来的种种危害, 而是可以在遵循区域产业生态系统自组织规律的前提下, 引导其健康快速发展。根据自组织理论, 本文对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培育提出了以下原则。

4.1 系统开放原则

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前提, 系统的开放包括对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的开放。因此,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应尽可能对外开放, 不应盲目设计或规划区域或园区内的闭环物流循环系统。

4.2 自由竞争原则

产业生态系统的培育需要一个自由竞争的环境, 竞争是系统演化的动力之源。因此, 政府或工业园管理者不应干预区域企业的发展, 而是让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 营造一个让企业自由发展、公平竞争的环境。

4.3 协同进化原则

在系统自组织演化中, 竞争导致差异, 而协同才能突破原有结构, 形成新的结构和功能, 向更高一级演化。因此, 政府或工业园管理者应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 通过激励手段、支持手段和强制手段, 促使企业技术集成和耦合, 引导企业之间废弃物交换, 促进不同企业或产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

4.4 复合统一原则

产业生态系统是产业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资源子系统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其演化的途径是由三者演化整合而成的。因此, 产业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的培育不仅仅是企业或产业子系统的培育, 也需要社会、经济、人口等诸多因素调整与适应。

4.5 引进负熵原则

负熵的输入, 尤其是被系统要素或组成平权得到负熵的输入, 会促进系统的有序化。在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中, 能量、信息、技术和资本都是负熵, 发达地区的产业化水平高, 主要表现为该区域的能源利用率高, 信息化水平高, 技术水平高, 技术种类齐全, 资本雄厚。相反, 信息化程度低和技术集成化程度不够, 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物流系统发展的瓶颈[16], 而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构建区域虚拟产业生态网络[12,16]和强化技术创新与技术的引进消化和集成就是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

5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平台构建

对于一些区域性发达地区, 尤其是经历了制造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形成了类型多样的产业群, 正在进行产业升级改造的区域, 可以根据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培育的5个原则, 构建一个系统培育和孵化平台, 以引导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发育, 促其向高级形态演化。根据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本质及其培育原则, 本文提出了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培育平台, 功能定位和逻辑关系见图1。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是一开放复杂巨系统, 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多元化和涨落等特性, 其系统培育平台内部构建不仅仅要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 也需要经验丰富专家群体和高级管理团队的参与。因此,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平台构建要充分借鉴解决开放复杂巨系统问题的方法论体系——“综合集成研讨厅”[17,18], 同时要充分依据产业生态学、运筹管理学和环境资源等理论学科。构建这样的平台, 不仅利用集成数据库、数据仓库、web技术和GIS技术在内计算机智能, 而且也要充分结合各方专家和高级管理者的智慧和经验, 把人的智慧、计算机的智能和各种数据、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 构成一个统一的、人机结合的巨型智能系统和问题求解系统。

在构建的平台中 (见图2) , 依据建立的区域企业的基本信息、产品/副产品/废弃物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宏观经济、技术信息和空间信息数据库, 分析区域内产业技术和污染物排放的动态发展趋势, 生成决策信息, 为区域内管理部门进行污染物排放、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决策信息依据;为区域废物交易和循环利用进行最优化分析, 对区域生态链和生态网络构建进行自动评估和最优化分析, 进而寻求经济、技术和环境有机统一的补链和构链途径。这是平台构建的最终理想状态, 因为平台本身需要一个培育和发展过程。

摘要:本文从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出发, 对该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最常见模式——生态工业园和废弃物交易网络进行分析, 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在此基础上, 结合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本质及其培育原则的分析, 借鉴“综合集成研讨厅”理论, 提出了促进系统发育和发展的平台模式。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篇2

文章编号:1005-913X(2010)12-0047-04

产业的快速发展赋予了这个城市丰厚的经济基础,同时,也产生了一个负面的影响,即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目的在于有效利用资源,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达到和谐统一,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实现产业的生态化。

作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成的一种常用方法,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erhensiveEvaluation FCE)已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产业生态系统管理属于多目标综合评价。由于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评价指标多而复杂,评价指标具有层次性,而且难以将所有指标定量化。同时,根据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评价的特点,评价指标的判断有些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在综合评价中选择模糊综合评价,对反映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状况有其科学性和实用价值,有利于得出比较客观的评价结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由于构成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因素很多、很复杂,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都会不同,所以从理论上讲,无法设计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以用于评价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状况。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体系的要求,并以大庆为典型案例,结合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现状和自身特点,本文设计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因此,本文将建立的指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产业生态系统管理水平;第二层为主准则层,它由三个一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全面反映了影响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三个方面;第三层为分准则层,由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态产品产值率、森林覆盖率、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城市空气指数、环保投入占GDP比例以及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等14个二级指标组成(见图1-1)。

(二)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模糊评价数学模型

根据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选择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进行评价。因为对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评价具有模糊性,一是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具有模糊性,我们通常把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强度分为强、较强、一般和弱4个等级,但很难严格界定各等级的标准,这种等级的分类只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结果,具有“模糊性”。二是产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具有模糊性,如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普及等。因此,本文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进行评价。

l确定评价指标集

图中所示评价指标体系中,主准则与分准则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它们相应为:

X=(Xt,X2,X3)其中:XI=( Xl1,Xl2,X13,X14)

X2=( X21´X22,X23,X24,X25)

X3=( X3,,X32,X33,X34)

2.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

含X.、X2、X3对目标层A的权重分别为B.、B2、

n=3B,均非负,且∑:1,权重集B=(B.,B:,B3)。依次,分

i=l准则层C中各指标对应的主准则层B的权重集分别为:

Wl=( Wll,W12,W13,W14)

W2=( W21’W22,W23’W24,W25)

W3=( W31,W32,W33,W34)

3.确定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语集Y,Y=(Yl.Y2,´-Ym)

4.对主准则层各评价指标X.建立模糊评价矩阵Ai(i=l,2,3),通过C层各指标评价B层分类因素指标。若单独考虑Xi下的指标Xij,评判其隶属于第t个评语Y.的程度为Yij,,则可得的模糊评价矩阵Ri

6.对g做归一化处理,即可以模糊分布法对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状况做出评价,也可给评语集Y中各类评语标准分,最后求得产业生态系统管理模糊评价的最后得分。

(三)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管理模糊综合评价

下面我们用上一节建立的模型对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市场调查以及与专家进行探讨(受数据收集完整性限制,部分数据可能会存在误差),我们能得到以下数据:

因此,我们有20%的把握说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强,有29.8%的把握说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较强,有33.8%的把握说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一般,有16.4%的`把握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弱。

将上述结论中的“强竞争力”和“较强竞争力”的数据相加,我们有49.8%的把握说大庆市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较强,但由于结果的数据并没有超过50%,因此,我们说大庆市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仍不够充分。

二、产业生态系统管理对策建议

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一件实实在在能够做好并且必须做好的事情。以往产业生态化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单向线性管理模式,然而这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产生污染、治理与恢复”的模式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而且还是对大量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做好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已经势在必行,具体对策如下。

(一)建立组织制度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建立健全组织制度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要做好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需以多部门联合执法为主,各部门各施其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必要时,可以将环保部门作为组织行动的主要部门.发挥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协调好各个部门,对破坏产业生态系统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依法查处,以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好转。实践证明,建立一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组织制度,对转变机关部门的作风,促进各项组织工作的规范运作,提高办事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严格现场执法

加大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坚持依法建设和依法管理。首先,严格实施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规划,作为指导产业生态化建设与管理的标准,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遵守规划要求。其次,对产业生态化的监督管理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以产业生态化建设为目标,促进生态经济建设。再次,对违法的企业和个人,予以相应惩罚,把对造成产业生态系统破坏的监督管理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常抓不懈,严格依法办事,加大惩治力度。同时,参与对产业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事故调查和纠纷处理。最后,要把经常性产业生态化监督管理与突击性监督管理结合起来。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与各产业部门间综合执法检查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搞好齐抓共管。

(三)加强技术保障

产业生态系统监测是对产业生态系统监督管理的前哨,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仪器来对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健全完善产业生态系统监测管理系统,提高对现场的监测能力,用科学、有效的数据判定各企业与个人对产业生态系统造成污染的程度,并以此制定和规划其治理的内容,为产业生态系统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持。

同时,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吸纳人才,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发挥其技术力量,组织与其他省市的科技合作与联盟,进行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对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项目进行重点研究,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加强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水平,提高产业生态化管理的科技支持能力。

(四)加强政企联动

产业生态化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产业做到可持续发展,市内的经济、环境才能够可持续发展。而企业作为受益者生活在系统内,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到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因此,产业生态系统管理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应是全社会的行为。政府应加强与企业联合、联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吸纳企业参与到产业生态化的管理过程中,把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并制定奖惩制度,努力将产业生态化管理作为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任务目标,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协力推进。

(五)扩大国际合作

企业应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关于管理的经验教训,结合地区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在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邀请国外知名企业家、专家和学者来企业进行指导,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六)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一方面,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人民对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进行经常性、重实效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篇3

摘 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依据,文中提出以区域环境现状分析、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作为核心步骤的技术路线,并以科尔沁右翼前旗行政区域为研究区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将科右前旗旗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敏感区域,与旗域绿地系统结构中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发展区相对应,并针对区域差异提出不同的绿地建设要求。

关键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生物多样性;构建

中图分类号: F54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98-2

1 区域概况

科尔沁右翼前旗简称科右前旗,科尔沁镇是科右前旗旗政府所在地,位于旗域东南部,与乌兰浩特市隔河相望。旗域总面积18849平方公里。中蒙边界长32.50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县之一。

科右前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渐低,由显著的低山、浅山、丘陵、山间谷地以及山间冲积平原和河谷冲积平原组成。旗域境内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中部、南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

部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呈现出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

科右前旗受地貌类型多样性的影响,植被类型呈多样化,主要分为森林、疏林-草原、草原植被三种类型,植被覆盖度70%—80%。主要分布于索伦镇西部、满族屯满族乡北部,以人工林为主;疏林草原主要分布于境内林区外缘的低山区,主要树种为次生蒙古栎、白桦、黑桦等;草原植被主要分布于旗境低山丘陵、沿河阶地、山前台地、湖泊周围,主要草本植被有羊草、地榆、叶樟、黄花、车前草、芦苇、三棱草等。

2 研究思路

旗域绿地系统规划涵盖内容复杂多样,应对旗域各类绿地要素合理的要素管控,结合科右前旗绿地现状及特色,本次规划提出从水生态、地质地理、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文化遗产四个层面分别采用因子最大叠加法,建立起水生态安全格局、地质地理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自然与文化遗产安全格局,将四类安全格局进行综合叠加建立起旗域生态安全格局。在旗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结合中心城区功能及空间布局要求,确定旗域绿地规划结构与布局。

3 旗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3.1 水生态安全格局

规划通过对科右前旗旗域水系等相关元素分析,确定水生态安全格局具体包含河流、湖泊、水库、滩涂湿地等要素。水资源是科右前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安全格局是从整个流域出发,流出可供调、滞、蓄洪的湿地和河道缓冲区,满足洪水自然宣泻的空间,同时包括保障区域水安全的水源保护用地。水资源的空间评价主要是从保障区域洪水安全及水资源保护两个方面进行识别分辨。其中,区域洪水安全的评价通过河流缓冲区距离来进行评价;水资源保护的评价通过植被覆盖的水源涵养重要性及水体分布来进行评价。

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重点保护水源地及河流廊道两侧的生态环境,保护水景、水源质量,通过分析确定归流河、洮儿河两大河流及支流形成的水系骨架是旗域境内水资源安全格局的基础,在旗域绿地系统的构建中,这两条水系作为旗域绿地系统的先行绿地要素进行统筹考虑。

3.2 地质地理安全格局

规划对科右前旗采矿点和地质灾害等限定性安全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区分地质和地形上不适宜建设区域,确保开发建设用地的安全性,该层面安全格局的分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采矿区:旗域内散装分布,在规划中严格限制建设用地的选址;

泥石流易发区:根据地形坡度,河流分布及相关历史资料划分泥石流易发区域。

3.3 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

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高的地方都能为物种提供良好生境。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保持生物资源的能力不同,根据谢高地等制定的生物多样性服务当量,划分生物多样性服务等级,最终确定旗域西北部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集中区域。

科右前旗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具体包含了林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水系生态系统。根据对各类系统进行叠加分析,最终确定生物多样性敏感性区域。

3.4 自然与遗产安全格局

对旗域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聚集区域进行识别划分,结合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确定自然与文化遗产安全格局。

3.5 旗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通过对以上四类安全格局进行叠加建立起旗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以上要素通过叠加划分为生态高度敏感区、中敏感区和低敏感区三类区域,并与旗域绿地系统结构中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发展区相对应。

高度敏感区为生态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它承担着水土保持、动物栖息地保护功能,同时应成为出流水质的净化区,它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生态功能的最低保障,也是开发建设不可逾越的底线。中敏感区为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应侧重这个区域的生态安全建设,为创造自然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自然力的条件。地敏感区为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区域,它同时也是生态基础设施与建设开发用地之间的缓冲区,开发建设上重点在于保护生态用地,引导建设用地的类型,制定生态保育措施,减少建设用地对本区内生态环境的破坏。

4 旗域绿地系统分区规划

4.1 生态功能区规划

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归流河镇、德伯斯镇、大石寨镇、索伦镇和满族屯满族乡北部区域,旗域内大面积森林分布与此。为突出旗域范围内林地的功能,建设其为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区结合《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现有林地保护的同时,加强其他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完善生态体系建设,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有林地:有林地面积288346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45.92%。大面积的纯林易引起病虫害等危害,通过及时适量的间伐,在一定时期补充种植伴生树种,使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矛盾统一起来,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灌木林地:旗域范围内灌木林地分布零散,灌木林地面积36058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5.75%。规划要求注重对灌木林的保护养护建设,减少人为干扰等因素。其他林地:旗域未成林造林地以疏林草原为主,面积303424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48.33%。疏林草原主要分布于境内林区外缘的低山区,主要树种为次生蒙古栎、白桦、黑桦等;草原植被主要分布于旗境低山丘陵、沿河阶地、山前台地、湖泊周围,主要草本植被有羊草、地榆、叶樟、黄花、艾蒿、车前草、芦苇、三棱草等。通过自然生长及经营管理,使其成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宜林地:旗域内公益林面积277488公顷。为减小西北风对旗域环境的影响,在旗域西北方向大片宜林地建设防风固沙林,结合现状林地,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形式,运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等措施大量推广乡土树种的应用,构建旗域西北防护林体系。旗域内有荒山荒地264717公顷,规划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防风性、抗逆性强的树种进行造林、补植。

4.2 生态保护区规划

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满蒙屯满蒙乡、乌兰毛都苏木、阿力得尔苏木、桃合木苏木、索伦镇和德伯斯镇,旗域内大面积牧草地分布于此。由于长期超载过牧、重利用、轻建设,致使牧草地退化,规划强调牧草地的保护。

首先加强区域内对牧草地的保护建设,建立农牧综合防护体系,控制放牧强度,实行科学轮牧、封滩育草,划定宜牧地,解决农牧业重利用、轻建设的问题。

其次,规划在保留原有牧草地的基础上,选择土层厚的区域,采用乔木纯林或混交疏林的形式增加绿化树木,远处以阔叶乔木稀植作为背景,保留足够大的草地面积,强调保护旗域天然牧草地资源,既加强对牧草地的保护,也弥补了空旷地形的单调性。

4.3 生态发展区规划

生态发展区包括归流河镇、科尔沁镇和察尔森镇局部地区,规划突出一般农地区的应用与发展建设。

规划一般农地区采取统一绿化,在建设用地周围种植一些观赏价值高的乔木与灌木,考虑栽种品种,积极改造低产农用地,建设稳定高产农用地,形成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相协调的农耕绿化。

5 结语

本研究在分析旗域内不同生态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生物生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旗域不同用地条件相结合,确定了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和低度敏感区,并针对敏感性差异提出总的绿地建设要求,为旗域各类绿地的规划布局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王莹,段广德,李香枝.化德县县域绿地系统规划[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5,41(1):47-51.

[2] 李锐,何彤慧.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13-6115

[3] 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李春波.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J].生态学报,2009,29(3):1189-1204.

[4] 康相武,刘雪华.北京顺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0):71-78.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篇4

一、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基本构架

本文认为, 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目标就是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规制的共生性。因此构建了由以创新动力机制为核心、内生连续机制和外生适应机制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内部连续性主要是指这个地区产业变迁和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于其路径依赖的影响要素、变迁动力和道路选择。外生适应性指区域在选择新产业过程新产业对本土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的适应度, 主要包括战略适应性、结构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创新动力机制则突出创新在区域产业生态创新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通过生态创新, 实现产业与环境、社会等“五位一体”共生和产业内部耦合如工农复合、生产性服务业, 实现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共生性。

内在动力机制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内产业共生网络的形成。一个地区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产生及深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产业聚集和网络组织等现象, 因此, 从产业聚集和网络组织的角度来研究产业共生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之外, 产业共生网络的产生不但要影响于外部环境, 网络本身的内容或结构也会对它产生巨大作用。

二、内生机理: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

1. 区域产业生态化的内在演化过程

早在1989年, Frosch等人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认为工业系统的运行模式可模仿生态系统, 通过进行循环再循环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创建立共生关系。本文认为产业系统在正这种循环反馈机制中遵循特定路径演化。 (1) 既定条件。产业生态化的起源及发展通常是以某个好的制度或者区位条件作为起点。 (2) 启动机制。遵循收益递增原理致使系统的经济活动不停自我加强, 进而增强竞争优势并最终形成产业生态系统。 (3) 形成状态。遵循收益递增及循环积累从而形成分工服务系统。 (4) 锁定状态。系统逐渐步入衰亡的阶段。

2. 传统产业线性发展模式

传统的单向“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使得经济呈现粗放的发展模式, 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差协调、循环难以及效率低等。我国若按要素的生产率来进行统计, 投入数占国家GDP增加额中75%, 而效益仅占25%。相比而言, 大部分西方国家的GDP增加额50%以上都来自于效益的提高。这种线性经济遵循一种原始的发展模式, 即大量开发资源、大规模投入生产、大规模消耗, 最终产生大量废弃物, 使得资源消耗严重而且使用率严重不高的状况。

3. 生态型产业发展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道路和相关理论都表明, 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发展道路对减少资源使用和废物排放有很大好处。当前, 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面临着两条道路。 (1) 道路I:由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转变成走生态工业园之路, 指的是在物理空间上相邻的许多企业共同享受基础设以及物资、能量的循环利用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进步。 (2) 道路II:从传统的“线性”生产模式到区域副产品循环网络是指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整个区域范围内不同类型的企业, 不管是分散的还是聚集的都将在能源、水和材料等方面共同使用, 由此建立各种副产品从而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三、外生机理:环境适应与结构适应

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外生适应性指因政策或其他原因引进外部产业体系过程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 在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扩展过程中表现特别明显。本文把适应性机制分为环境适应性和结构适应性。

其中, 结构适应性反映了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在发展环境变化的背景下, 系统结构的重构能力。对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结构适应性机制的揭示, 弄清影响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演化的过程与机理, 为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结构优化、升级提供科学依据;环境适应性反映了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只有根植于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产业系统, 才具有较大的生态亲合性, 也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开展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环境适应性机制研究目的就是诠释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 寻求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优化路径。实际上, 上述2个方面均揭示了城市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某一方面的适应性演化过程与机理, 而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外生适应性重组最终取决于三者耦合作用而形成的“集体”效应。

四、创新动力机制:物质与能量循环

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是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循环体系, 两者可以多层次循环利用, 从而不断降低生态系统的熵值, 在耗散结构原理的作用下, 达到系统良性循环的目的, 该过程主要是通过产业生态系统内部的产业链实现。系统内部的各产业链把各企业生产产品产生的废物应用到其他生产阶段中, 使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以实现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产业代谢功能。以构建区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结构为例, 循环型农业产业链主要通过生态链实现物质转化和循环利用, 完成生态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互动和耦合, 生态产业链为其形成基础, 生态价值链为其稳定进行的核心, 两者间互动和耦合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经济总体循环可以以沼气系统为核心, 向外连接种植业子循环系统、养殖业子循环系统、种植业—养殖业循环子系统、种植业—加工制造业 (农产品精深加工) 循环子系统、养殖业—加工制造业 (农产品精深加工) 循环子系统、种养殖业—第三产业 (餐饮、休闲、娱乐、观光) 循环子系统, 实现“接二连三”、“一三融合”发展。

摘要:本文构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由以创新动力机制为核心、内生连续机制和外生适应机制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内部连续性指对其路径依赖的影响要素、变迁动力和道路选择。外生适应性指区域在选择新产业过程新产业对本土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的适应度。通过生态创新, 实现产业与环境、社会等“五位一体”共生和产业内部耦合如工农复合、生产性服务业, 实现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共生性。

关键词:产业生态创新,内生连续机制,外生适应机制,创新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尹艳冰, 赵涛.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共生系统构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25) :45-47.

[2]Wong S K S.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Knowledge sharing and green innovation: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China[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3, 22 (5) :321-338.

[3]靳现凯, 刘宇.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生成机理分析[J].生态经济, 2011, 1 (1) :21-23.

[4]R.A.Frosch, N.Gallopoulos.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Scientific American, 1989, 261 (3) :144-152.

[5]张欲非.区域产业生态化系统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12 (01) .

[6]郭莉, 苏敬勤.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工业园和区域副产品交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08 (17) :67-68.

[7]Rehfeld MM, Rennings K, Ziegler A.Integrated product policy and environment product innovations:An empirical analysis[J].Ecological Economics, 2015, 61:91-100.

[8]高丽峰, 赵丹丹, 宋永辉.副产品交换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 2005, 10 (01) :34-37.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篇5

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三者之间维持一种动态变化的关系,通过测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并对生态系统当前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其后根据生态系统健康指数进行单价订正,评价当前状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价人类各项主要的发展目标和决策方案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论文对人类发展与决策及其生态系统影响评价的概念作了界定,提出了人类发展与决策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进行评价的技术路线以及评价的方法和模型;其中采用列表清单法评价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不确定影响,对于确定性影响采用矩阵法进行评价.

作 者:钟儒刚 钟学斌 喻光明 何国松 ZHONG Ru-gang ZHONG Xue-bin YU Guang-ming HE Guo-song  作者单位:钟儒刚,ZHONG Ru-gang(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4;咸宁学院城乡规划与资源科学系,咸宁,湖北,437005)

钟学斌,ZHONG Xue-bin(咸宁学院城乡规划与资源科学系,咸宁,湖北,437005;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喻光明,YU Guang-ming(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篇6

1 平台主要建设内容

1.1 基础数据平台建设

收集关于工业环境管理战略和技术的最新信息,做好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即根据管理系统的要求,完善环境管理部门相关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提供环境管理的信息支撑手段,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企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区域信息共享的核心是企业的Intranet,因为企业的事务处理、信息共享、协同计算都是建立在Intranet上的,要与外部交换信息也是以Intranet组织的信息为基础的。2) 建立区域空间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是GIS的核心,数据库设计和建立的好坏直接决定区域区地理信息系统的成败。3) 建立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分析、产业政策等专题数据库。做好区域信息收集、检核、整理、分析、编制、传递、存贮和检索等工作。4) 建立区域废弃污染物信息数据库。连续收集污染物和副产物产生情况,形成历史动态数据。

1.2 应用系统平台建设

区域生态环境监控平台通过基础平台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些应用子系统主要包含:1) 环境信息采集和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实现对环境基础调查数据库、面源污染监测数据库和有关部门环境统计数据库和多媒体演示数据库管理, 为专题地图数据库的生成和应用子模型系统的运行提供环境数据。2) 数据交互和共享子系统:一种新的以Internet为基础,使用可扩展标识语言XML的EDI模式,即web - EDI正在得到应用。EDI是将事务或信息数据形成标准格式,在计算机与计算机间进行传输的数据交换方式,是区域管理的主要信息手段。3) 报警和决策子系统:通过各个采集子系统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当数据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自动发通知给相关的负责人实现报警的目的。在海量数据中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找到影响污染和环境的主要因素,并打印相关的报表给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主要的理论和技术手段

2.1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由Google公司在2006年8月首次提出。《中国云计算产业白皮书》中给出的定义是:“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其计算能力通常是由分布式的大规模集群和服务器虚拟化软件搭建”。云计算的五个本质特点、三个服务模型和四个扩展模型。云计算的五个特点是:按需自服务(On-demand self-service)、广泛的网络访问(Broad network ac-cess)、资源池(Resource pooling)、快速弹性(Rapid elasticity)以及可度量的服务(Measured Service)。

2.2 SOA

结合业界成熟的解决方案以及沿江区域园区现阶段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需求,采用基于SOA的技术路线,以方便业务数据的整合、业务流程的规整以及开放型业务服务的实现。在各个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中要充分体现松耦合、消息路由、服务和流程复用组装、质量监控以及生命周期管理这些SOA的设计理念。

3 平台实现技术方法和路线

3.1 平台功能结构框架图

区域产业生态环境监控平台主要实现区域产业数据的管理及产业虚拟生态功能。系统平台由数据采集管理子系统、基础地图和基础属性数据子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子系统、方法库子系统、应用模型子系统、环境信息管理子系统、行政管理信息子系统等七个部分组成,系统模型如图1。

3.2 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与实现

环境数据采集子系统由监控终端、区域中心节点,管理控制中心组成。监控终端负责信号的采集和转发,并以无线的方式传送到具有数据融合能力的路由节点,路由节点负责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区域中心节点,并接收中心节点发出的控制命令转发到监测终端。中心节点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传送到管理控制中心。管理中心对数据分析后进行发布,绘制数据图、信息地图等。环境数据采集子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3.3 云数据平台架构和实现

建设环境监测数据资源云存储模型,首先要建立一个适合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存储的分布式存储架构。基于云存储模式的环境监测数据资源云存储建设由存储设备网络设备集群,中间件虚拟化工具,业务管理云应用服务,以及相应协议标准等多个部件协同作用共同组成。环境监测数据资源云存储模型分为四层:1) 基础设施服务层:云存储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基础设施服务层,位于云存储模型的最底层可采用IP存储设备DAS存储设备光纤通道存储设备等多种存储设备。2) 数据资源服务层:云存储模型的核心部分是数据资源服务层,通过应用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虚拟服务器云计算等技术,将基础设施服务层的多个存储设备虚拟到云存储模型中,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3) 业务管理层:WebDAV通过协议实现对虚拟系统各项业务的部署管理,可通过网络接入管理身份认证管理等不同的应用服务接口,提供各种公共基础服务业务基础服务,实现基于云存储的各项服务的可控管理。4) 应用服务层:通过应用隔离应用安全服务整合等服务支撑,实现环境监测数据浏览统计分析服务门户等云服务应用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通过标准的云应用接口来登录,使用云存储模式下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及服务。

3.4 环境监控信息展示实现

最近几年先进的展示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可视化中控系统指信号可视化(Visual signa1)、场景可视化(Visual scene)控制、流程可视化Visual flow)控制。它以面向应用为中心,以3D虚实技术为载体,整合场所智能环境,方便、快速、地实现预案化、流程化应用的智能控制系统。它性地将虚拟现实技术、传统控制技术和软件技合在一起,利用高仿真三维技术,将区域内的设备(如屏、工作台、投影机、电子沙盘等设施)展现在高的三维场景下。可视化中控系统以监控对象内区域的高仿真三维场景为操作界面,灵活展现区域内的设备运行状态。

4 总结

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云技术的区域生态环境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详细说明了通过云技术、SOA组件技术建构了区域生态环境监控平台的过程。通过区域生态环境监控平台来满足政府对区域环境监测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进行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但是区域生态环境监控平台是随着生态环境学、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不断变化而发展的,其监控方式和手段都将随着新的技术而不断丰富,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新的模式和方法来处理环境监控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明安.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期、营运期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及重点解决的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2).

[2]王韬,苏勤亮,唐松,唐浦钊.自然保护区生态多样性监测系统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7(S1).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 篇7

1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概念阐释

1.1 海洋区域管理的概念界定

传统的海洋管理是以海洋行政管辖区为基础, 主要采用条块分割式的行业管理模式。在我国, 海洋管理涉及海洋、环保、农业和交通等十多个部门, 条块分割的局限性使海洋管理演化为“各自为政”的局面。然而, 海洋环境的污染和损害是不受行政划界和部门限制的, 在一个行政区域和部门内发生的问题往往会通过流动的海水扩散到更大范围的区域生态系统, 所以按照传统的行政区划进行的海洋管理以及依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的行业管理无法有效地解决海洋发展中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等问题。海洋综合管理试图用综合的方法解决海洋环境退化、资源枯竭以及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它强调海洋管理横向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强调海洋各个行业之间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但是海洋综合管理应该在何种程度上和多大区域内实施尚没有获得明确的诠释, 使其在实施中存在边界不清和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

海洋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全球性问题, 但其具体表现却是区域性问题, 需要从区域的层面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海洋这一庞大的系统含有多个特征各异的海洋区域, 而这些海洋区域的不同首先表现在自然特性的差异。因此, 需要寻找更加适当的既考虑海洋区域地理环境, 又能整合区域内各方利益和政策需求的管理方式, 海洋区域管理则应运而生。

海洋区域管理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从各国的实践看, 其内涵应该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突出管理区域的生态系统性和整体利益, 力求海洋资源利用的最佳化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强调控制人为影响以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③强调是一种政府行为, 需要政策、法律法规和协作机制的支持;④突出多元主体的合作。

基于此, 本研究认为:海洋区域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主体, 基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区域发展整体利益的需要,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手段, 统筹协调区域共同面临的海洋发展问题, 促进区域内政府及其相关机构之间和区域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涉海行为的利益协调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海洋区域管理与其他形式海洋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管理边界的重新确立, 即它不局限于行政区划边界的控制, 而是以特定海洋区域这一地理单元为管理边界, 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机能运作和健康, 以确保当代及后代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系统”不仅成为海洋区域管理的研究视角, 更是成为贯穿于海洋区域管理实践过程的行为尺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资源环境管理方法,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是随着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深入以及区域合作进程的不断加快而产生的, 并正在成为各沿海国家海洋管理的一种新的选择。

1.2 基于生态系统海洋区域管理的特点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是综合性的资源环境管理方法, 与传统的海洋管理相比, 其在管理对象、空间尺度和管理目标等方面都存在着鲜明的特点。

通过与传统管理方式的对比 (表1) [1], 可以总结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的主要特征。

1.2.1 以海洋生态系统为基础确定海洋管理边界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关注海洋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注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机能的相对完整性, 强调要根据海洋生态系统分布的空间范围划定管理边界, 改变现行海洋管理按照行政边界确定管理范围的机械做法。根据以行政边界划定管辖区域的现行管理模式, 某一海洋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海洋资源管理可能由若干个地方政府共同管辖, 而同一区域的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由若干个中央或地方机构执行;由于政府不同层级或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利益取向不同, 加之管理边界的人为分割, 使得在同一区域内存在多个海洋管理主体;这些主体往往在行政划界的“势力范围内”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结果使本来为一有机整体的海洋区域变得支离破碎, 从而最终损害区域整体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强调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关联性、物种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物种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联性, 相互联系的海洋区域各构成部分无论哪一部分受损都必然会影响到其他部分, 只有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 才有可能保证海洋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1.2.2 长远目标驱动下灵活的管理模式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是目标驱动的管理, 具有明确的、可操作的目标, 即从海洋区域的自然资源利用中为公众获得最大的短期和长期利益。由于海洋区域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具有不同的时间尺度和滞后效应, 基于生态系统海洋区域管理的目标要具有长远性和系统性, 它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降低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又要考虑各方面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关者的利益所在, 包括支撑经济发展、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满足社会需求等, 同时还根据特定区域内的海洋问题制定具有阶段性的具体目标, 充分体现目标的阶段性和长远性的结合。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海洋区域管理并非套用一个固定的模式, 而是根据不同海洋区域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方法——美国政府在对东北沿海、墨西哥湾地区和太平洋岛屿区域以及北美五大湖海洋区域进行管理的实践当中, 根据各区域不同的问题及区域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 但总体看来, 目标驱动下的美国海洋区域管理始终围绕解决以下4个问题:①区域基础, 如自然地理、人文和行政等;②问题类型, 重点表现在“共有的”或“共同的”区域问题——“共有的”问题指2个或2个以上的沿海州在地理、经济或其他方面的相关问题, “共同的”问题指不同州在同一区域面临的同样的问题;③解决方法, 是“自下而上”还是由联邦政府领导解决;④区域机构, 是否已经成立。

1.2.3 适应性管理原则

适应性管理是以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综合效用的最大化为目标, 探究把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结合在一起并使双方受益的管理方法。“适应性管理方法的提出最初是为了克服静态环境评价和管理的局限性并致力于改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 即文化、策略和社会系统如何相互交织以及它们从局部和全球尺度上如何影响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不是静止的, 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发展着并通过二者相互影响实现交互作用, 因此适应性管理强调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影响和利益共存, 强调人类对于生态系统变化的认识和适应。由于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还很有限, 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又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 有可能导致管理措施实施的结果偏离预定目标的情况[3];海洋区域管理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并对实施过程进行阶段性评估, 通过经常性的监测评价检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以便在出现新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调整, 及时发现并纠正结果偏离目标的情况;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做好预案[4], 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1.2.4 “自下而上”的合作和参与型综合管理方式

海洋区域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 其基本思想在于承认参与海洋区域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公众、企业与政府一起作为平等的主体参与到管理过程中, 彼此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利益共享。海洋区域管理涉及渔业、矿产、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和旅游等行业和部门, 同时涉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不同层级的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间需要通力合作;区域内涉海企业和相关公众的追求目标各不相同, 但共同的利益要求使之在冲突中有可能通过协调实现合作。因此, 在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的框架设计上, 强调的是政府、企业和公众间的伙伴关系, 鼓励所有相关利益者共同参与, 以保证管理结果能最大限度地符合相关者的利益;同时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和学科的参与, 运用多学科知识 (社会、经济和生态) 作为决策基础, 要求跨学科和跨部门的科学家积极参与并集思广益。

2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的实现途径

实现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既需要明确的指导思想, 又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协同, 再加上治理措施综合配套和长期努力, 从而实现所有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2.1 依法进行海洋管理单元区划

目前我国海洋区域管理与国际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 政策、法律和法规体系还不健全, 因此为使海洋区域管理能有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实现对整个区域海域采取共同的有效措施, 必须制定并实施海洋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和规范, 并根据法律遵循生态可持续的海洋利用原则和相关政策指导原则, 改变传统的把我国海域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4个海区的简单划分方式, 积极开展近海生态系统调查和区划工作, 按照生态系统的特点科学地划分海洋生态系统管理单元。海洋管理单元区划是一项庞大的基础性工程, 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科学力量共同完成, 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规范和管理海洋的使用活动, 解决用海主体间的矛盾冲突。同时规划过程要在有多个涉海部门、多个管理机构和各种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场合说明海洋区域多种用途保护和管理的前景, 以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并争取各方的支持。通过法律途径开展海洋功能区划和开发规划, 约束海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使海洋区域逐步走上“依法管海”和“依法治海”之路。

2.2 确定科学、长远和全面的管理目标

海洋区域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相关信息, 应该尽可能让所有相关的部门和学科都参与到管理决策中来, 根据最先进的科学信息制定海洋政策;同时, 应根据特定区域内的海洋问题制定相互衔接的、具体的和具有阶段性的目标。传统的海洋管理仅仅局限在渔业资源收获、海洋矿产资源收获、旅游和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等单一目标, 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方式, 关注多方面利益的综合, 考虑各方面要素之间的联系和所有相关方的利益所在, 包括支撑经济发展、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

2.3 建立健全监测和评价系统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考虑到人为因素对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变化迅速, 因此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价工作成为当务之急。海洋区域管理必须提高现有的监测能力, 建立起国家或区域的海洋监测系统, 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有效地支持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监测, 并且最终达到多种使用和相关管理的辅助决策作用。实施区域管理的方法不仅涉及机构改变和机构重组, 而且还包括各种决策的考虑和选择以及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平衡, 这方面的途径有许多, 但都必须要经过评价或评估后方可采取措施。需要对现行海域使用和使用之间所包含的相互冲突、相互并行和相互受益的影响进行分析, 尤其是社会经济分析, 并且评估工作应在海洋区域管理之前或者与之同步进行。目前的海洋监测和评价内容应该扩展, 如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海洋经济鱼类的生产能力, 甚至某些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过程的变化等都应该被列入监测和评价范围。

2.4 完善管理体制, 强化协调机制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应该本着适应现实的原则, 简单的集权或分散皆不适宜。涉海机构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海洋管理政策有效落实的关键因素[5], 也是我国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的基本保障。因此, 纵向权力适当分散与横向权力相对集中, 同时完善部门和地区间的协调机制, 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海洋管理关系到方方面面的事务, 仅靠单一的涉海机构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应该设立区域间协调机构, 对区域性事务进行管理、指导、协调和纠纷仲裁, 对重大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督执行。在我国, 针对涉海管理部门过多的情况, 应适当整合, 明确职责权限, 改变目前机构权限重叠和相互推诿的现象。

2.5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拓宽反馈渠道

随着对海洋及其相关区域认识的逐步深入, 公众在观念上的变化越来越清晰, 而公众的意愿在政策中若得不到及时反映, 政策执行可能受到很大的阻力;因此, 我们必须提高海洋区域管理的公众参与程度, 广泛听取专家、社会团体及公众的意见。同时, 还应该拓宽并完善反馈渠道, 使公众及广泛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能够及时、全面地反馈到决策层, 各级决策层也应达成共识, 把公众的参与程度作为改进海洋区域管理的现实力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通过媒体发布海洋相关信息, 鼓励公众依法行使相关知情权, 激发公众参与积极性, 这既是海洋区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能够增加政府的决策透明度。目前实施的听证会制度和领导见面制度等为公众提供了多种表达意愿的机会和渠道, 今后此类工作还应该继续加强。此外, 鼓励公众参与还须加强公众教育, 公众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意识如果不提高, 就不能了解有关政策和其切身利益的相关性, 就缺乏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积极性, 也就没有自觉维护政策有效实行的动力[6]。

总之,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所有相关的社会部门和学科都参与到管理决策中来, 需要科学家与政治家的紧密合作, 更需要生态系统内的管理者、公众和科学工作者的有效协作, 共同在复杂的社会政治和价值框架内综合有关生态学知识, 统筹考虑人、生物和自然因素, 从而长期保护海洋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实现所有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理念迅速被世界各海洋大国应用于海洋管理领域。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有其自身的内涵、特点、原则及实现途径, 文章试图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为海洋区域管理新模式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生态系统,海洋区域管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DEMISTER D.Ecosystem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EB/OL]. (2005-12-10) http://ecosystems.noaa.gov/docs/ap-pendix-d-demas-ter-presentation-8-31-04.ppt.

[2]孙东亚, 董哲仁, 赵进勇.河流生态修复的适应性管理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 2007, 38 (2) :85.

[3]MORRISSEY W.An ecosystem-based approach to managing America s resources:a view from the U.S.Capitol Hill[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0) :203-210.

[4]丘君, 赵景柱, 邓红兵, 等.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原则、实践和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 2008, 27 (1) :74-77.

[5]吕彩霞.海洋综合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软科学, 2001 (6) :14-16.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篇8

关键词:区域,产业,特质,品牌策略

一、引言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主要包括渝东南和鄂西的沿长江一带地区,东起湖北的宜昌,西到重庆市主城区。众所周知,三峡工程“不上不下”数十年论证期间,国家在该区域几乎没有布局大的工业项目,产业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因三峡工程兴建,库区已有的工矿企业基本被关停并转。库区的客观条件,对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及其品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其品牌建设途径与企业过去及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差异。所以库区企业在进行品牌建构和管理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外生的特质条件。鉴于库区产业特质对库区产业内企业品牌建设影响很大,因此,本文首先研究这些外生条件的具体情况,以便从更高的中观层面为企业品牌建设探明路径,进而使企业能更科学和准确地找到其品牌管理和增值的途径,这一点可能也是本文创新之处,因为以往学者大多直接从企业层面探讨品牌的建设问题。

二、库区及其产业特质情况介绍与分析

区域产业特质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外部来源,这些条件对企业品牌建设而言是外生的,企业品牌建设只能在这些既定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它们对企业品牌策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可以把库区产业特质对企业品牌建设的影响分为地域条件、产业状况和区域品牌三个方面。

(一)地域条件

企业的许多资源和技能事实上来自于企业所在的地域环境。地域的集群、公司间的关联、产品的互补性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未来的核心战略理论中,地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1]根据波特(M.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钻石模型”,我们知道地域文化及要素条件会对产业结构及其竞争优势产生影响。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会对消费需求产生重大影响。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天然资源、土地、资本与基础设施等是任何一个产业最上游的竞争条件。我们可以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五个方面。另外,从生产要素的层次和专业性来看,我们又可以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以及一般性生产要素、专业性生产要素。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具备的要素以初级生产要素和一般性生产要素为主。因此,基于特色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三峡文化和库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来研究和利用库区的地域条件。

1. 三峡文化。

三峡文化是三峡库区人民依托三峡山水,在历史实践包括三峡移民实践中创造的精神。它包括:以巴人为代表的忠勇刚烈品格和以楚人为代表的“筚路蓝蒌、以启山林”(1)的开创精神;承担大义、舍己为国的奉献精神;与山水共和谐,以苦为乐的人生态度及舒畅旷达、激情神秘的文化风格;尤其是三峡移民精神,即“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搬迁的伟大实践中凝聚的新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对整个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巨大。

2. 库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情况介绍。

库区气候资源温暖湿润,绝大部分地区均能种植适宜亚热带生长的水果,山区适宜种植多种药材,库区还具备大量天然香料植物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库区水利资源也极其丰富,为水力发电和水产养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先天条件;库区具有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为特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物质基础;库区矿产资源也是类多量达,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有75种之多,是全国矿产资源最为丰富地区之一;库区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国家级公园和世界级风光景区。[2]

(二)产业状况

产业状况对产业内企业品牌的诸多建构要素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从消费者角度看,品牌体现为品牌知识(brand knowledge),它包括品牌知名度(brand awareness)和品牌形象(brand image)两部分;其中,品牌知名度是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品牌形象又称品牌联想,是消费者对品牌所存记忆中有利的、强烈的、独特的联想。从企业角度看,品牌主要包括品牌所在的企业情况,品牌所标定的产品情况,品牌的符号要素,品牌的象征要素四部分。如果再从大一点的产业视角看,品牌还应包括它所属的产业要素。品牌所属的产业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话,对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及品牌所标定产品都会带来正面的积极影响。如提到瑞士的钟表业、德国的机械制造业、美国IT业大家都很熟悉,并且评价很高。

1. 库区三大产业构成及其基本情况。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库区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很高,占到库区国民生产总值的14.81%,高于全国水平10.28个百分点,同发达的上海市相比差距就更大了;第二、三产业与发达地区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库区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即以传统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缺乏龙头带动型、支柱型企业。对于库区第二产业来说,“建筑业产生的增加值在第二产业总增加值的比例不断上升,并且远高于重庆市与全国水平,占到第二产业40%左右”,[3]所以“库区工业空虚化”成为了政府和很多学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资料来源: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2. 基于库区资源条件的产业发展模式。

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库区特色资源,库区第一产业应走特色与品牌相结合的道路,根据库区第一产业以传统农户分散经营的特点,为了扩大其产业影响力,宜采用政府主导策略,形成种植规模,并且使第一产业在整个三大产业中占据有利地位,打造区域农业品牌,建设生态库区;第二产业应发展一些环境友好型产业,特别是无污染类盐气化工、生物医药、有色金属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第三产业应依托库区独特的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级的内河黄金旅游产业集群带;同时政府要主导和支持库区发展教育培训业,推动当地GDP绿色增长。

(三)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的拥有者是整个集群区域,处于该区域中特定行业的企业都可享用并从中受益;区域品牌对企业品牌具有背书作用。由于区域品牌形成过程就是区域专家形象的树立过程,所谓区域专家,是指某区域中的特定产业,会给外界带来积极、强烈、美好的印象,它预示产业内产品的优良属性、给消费者带来差别化的利益,从而对消费者的态度产生积极作用,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因此,区域内企业品牌可以借助区域品牌迅速扩大自身影响,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从茅台镇走出来的“小糊涂仙”就是成功运用区域品牌背书的典范,它凭借一句“茅台镇传世佳酿”在短时间内抢占了大量国内中高档白酒市场。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目前已有涪陵榨菜、合川桃片、武隆豆干、城口腊肉、粱平柚子、奉节脐橙、白市驿鲜花、巴阳枇杷等区内外知名区域品牌。这些区域品牌基本都是区域特色农产品及其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获得了区内外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是名符其实的区域特产和区域名片。

三、基于库区产业特质的企业品牌建设策略和思路

创建品牌,依靠品牌塑造产品的差异化是企业增强竞争能力、提升利润的有效途径。生态属性是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及保护长江水源的客观要求,因此生态属性也是国家与地方政府对三峡库区产业扶持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地域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是区域独特的资源,难以被区域外企业所复制,因此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应融入三峡文化、凸显地域要素特色。根据库区生态要求与其资源禀赋,特色农作物的产业化、工业化与品牌化应该是目前库区产业发展的一个现实途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区域品牌,培育新的区域品牌,但同时应加强对使用同一区域品牌背书的企业规制工作,防止搭便车而使区域品牌被稀释掉。旅游业是三峡库区的传统和重点产业,但是三峡旅游景区相对于其它旅游目的地而言有弱化的趋势,这就需要进行品牌建设。下面将就这几个关键点展开进行分析。

(一)积极创建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一产业及其初级加工业是库区的基础和支柱产业,而第一产业及其初级加工业相对于其它产业部类而言,获利能力比较低。究其原因,我们知道第一产业及其初级加工业生产者数目众多、产品趋于同质化,因此,在经济理论分析中,这些产业都是被当成完全竞争市场的参照。如何破解第一产业及其初级加工业低利润的困境呢?在其产业集中度难以提高的情况下,创建品牌,依靠品牌打造产品的差异化是一个企业增强竞争能力、提升利润的有效途径。只有依靠品牌经营,才能增强这些产业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此,理论和实践界都作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郭守亭(2005)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是建设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保证。[4]产业内企业可独立注册商标,建立和培育品牌;而对于分散型规模小的农户,可以协会、合作社、地方政府名义注册商标,建立区域品牌。如三峡库区重庆涪陵榨菜集团注册和培育了“乌江”知名品牌;而同时涪陵区榨菜管理办公室注册的“涪陵榨菜”证明商标于2010年1月5日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于2010年2月21日成功注册“涪陵青菜头”地理标志商标,在2010年12月17日“Fuling zhacai”地理标志商标又被认定为重庆市著名商标。这一系列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品牌化的举措为提升涪陵榨菜品牌形象,开展区外打假治劣,增强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生态”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个亮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费正在成为消费领域的要求和主题。而生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环境和注重生态的平衡,它是实现健康的基础。生态是三峡库区产业扶持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因为它是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及国家保护长江水源的客观要求,生态三峡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为大家所知晓。这个具有高认知度的生态属性,实际为三峡库区生态区企业产品提供了一个安全认证和保障。Keller(1993)提出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产生在顾客熟悉该品牌和对该品牌持有一些有利的、强烈的和独特的品牌联想之时,并进而将品牌联想分为属性(attributes)联想,利益(benefits)联想与态度(attitudes)联想三个构面。[5]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产品会使消费者产生生态属性联想,而由生态属性又会联想到安全和健康等利益,进而对产品产生好和信任的态度;因此,生态就成为库区企业的重要品牌资产。库区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特别是进行品牌传播时,应凸显生态属性。

(三)企业品牌建设应融入三峡文化

文化是人创造的,但同时文化又反过来影响、创造了人。品牌也是文化创造的产物,文化映射到品牌上就成为品牌文化。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主观意识对价值的筛选,是价值主体对自身需要的认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其行为、手段和目标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6]品牌文化只有能与人类特别是从属于人类的企业目标顾客的文化核心相融合,才能为顾客所认同,产生信任,进而信仰品牌,与品牌在情感上共鸣和共振。以三峡移民精神为统领的对中国及世界影响甚大的承担大义、舍己为他、舍己为国的奉献精神,与山水共和谐、以苦为乐的人生态度以及开创精神是三峡文化的集中体现。当今社会,由于一些企业和商贩受唯利是图价值观的影响,产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一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重要关注点,以苦为乐的敬业精神,舍己为他、舍己为国的奉献精神得到人们的共识,人们呼唤有责任感的企业,品牌责任成为人们信任品牌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应自觉以三峡文化为引导,融入三峡文化,传播三峡文化。

(四)企业品牌建设应凸显地域要素

地域要素条件是地域内企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有些地域要素条件是该地域所独有的,或者该地域的要素要优于其它地域的要素。因此,地域独特的或优于其它地域的要素条件便成为地域内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人们在谈论到某一地域时,首先会想到该地域最有特色或最有名的东西,而对于经济后发地区,这些有特色或有名东西往往是某种特定的农副产品、自然、人文景观或者是特定的人文典故。这些地域物产因其特色或名气成为了地域名片,也被称为地标,上升到学术层面就是地域品牌(也称区域品牌)。

根据前面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地域条件介绍,我们知道库区物产丰富,独特的气候条件种植出的以榨菜、柑桔、脐橙和中草药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驰名区内外;长江水源哺育了数亿华夏儿女,并可藉此发展多种水产养殖业;库区矿产品多质优,为很多优质工业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保障。这些地域要素为库区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进入市场竞争提供了难为地域外对手复制的差异点。品牌价值的核心就是选择对消费者有价值的差异点,也就是做品牌首先要选对角度,没有角度,品牌就没有市场。在选好角度的同时,还要将对消费者有价值的差异点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提升消费者的认知程度,这种认知程度就是品牌的高度,品牌有高度才有势能。简短概括就是“角度养市,高度蓄势”。因此,库区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借助和凸显地域要素,将地域要素转化为企业优势,进而根据特色和优势地域要素选好品牌的角度,做好品牌的高度。

(五)加强对使用同一区域品牌背书的企业或生产者的规制工作

区域品牌对区域内相关企业品牌具有背书作用,它能够为区域内企业产品提供质量担保,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但区域品牌是一种“公共物品”,它缺少明确的所有者,没有法律上的主体可以为该品牌承担责任。因此,为保护区域品牌,对使用同一区域品牌背书的企业或生产者的规制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对于使用同一区域品牌的分散农户规制工作。

对使用同一区域品牌背书的企业或生产者的规制工作的开展,需调用供需双方之外第三方力量的介入,这个第三方一般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监管机构,由它们对经济主体的价格、数量、质量、时间等方面进行间接或直接的干预。规制除了调用政府的力量之外,还应该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和使用同一区域品牌背书的企业或生产者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并且还要有防止监管机构被一些被监管者“收买”的措施,以使规制工作能够真正有效地落实。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经常会报出一些知名大企业存在向市场提供不符合质量和健康标准的劣质产品的情况,而小企业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事实证明,在很多时候,企业或生产者会在主观上存在或因企业自身质量措施的不到位在客观上造成对消费者出售劣质产品的可能,这当中实力强一些的企业可能具备事后赔偿和补救能力,但是小企业或者是分散的生产者(比如农户),它们不具备承担赔偿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食品和医药产品而言,一旦出了问题,对人们生命安全的损害和威胁可能是无法弥补的,同时,也会造成既有的企业品牌或区域品牌灭亡的危险。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拥有的区域品牌所标定的产品大多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其生产主体多以小企业和分散的农户为主,因此,为了保护共有的区域品牌和消费者的利益,打造区域品牌的责任形象,规制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工作。

(六)库区旅游企业应加强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正在成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点和新的增长极,一个以三峡大坝为龙头、长江三峡为轴线,向两岸延伸拓展的国际性旅游经济优势区正在形成。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博士在给三峡大学何伟军教授所著的书作序时所说:“依照我的浅见,何博士所研究的七大产业,似乎只有文化旅游业最有可能成为宜昌或三峡地区的特色产业。特色者,具有独特优势或某种垄断也!非政府意志强力为之也!”[7]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在此逗留、参观的旅游胜地。因此,加强库区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提升库区旅游业形象,并使之与其它旅游目的地区别开来,成为游客的首选旅游目标地是库区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库区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时,一方面要力促政府进行支持,由政府进行区域或城市形象和品牌的打造工作。另一方面,库区旅游企业要在库区整个旅游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将自己塑造成精品。对于三峡库区这个全国最大的国家级公园和世界级风光景区,每一个不同的旅游企业可能会经营不同的旅游线路,或不同的景点,它们是三峡库区这个大的旅游目的地范围内的一个个小的旅游目的地,它们之间是共生关系。库区旅游目的地既要与区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同时区域内旅游目的地之间也会相互竞争,因此,要做好库区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使库区旅游目的地相对于区外旅游目的地有竞争优势,同时,区内旅游目的地之间也应避免重复建设,应各具特色,使游客能尽量多玩些景点,多逗留些时日,找到他们满意的景点组合,获得完美旅游体验。

四、结语

本文写作的主题思想是试图将区域与产业纳入企业品牌建构的决策模型之中,以使学术和企业界重视在品牌建设中对企业所在区域和产业的研究,拓宽企业的品牌决策空间和定位思路。但由于资料的限制,本文就区域和产业研究内容的广度、深度还有进一步拓展和研究的空间,因此基于库区产业特质的企业品牌策略可能还有新的认识值得挖掘;另外,能否构建一个基于区域产业特质品牌建设的一般模型,也值得未来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

[2]王文波.三峡库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6.

[3]张晓川.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

[4]郭守亭.对我国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

[5]Keller,K.L.,“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ournal of marketing,1993,(57):1-22.

[6]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篇9

区域创新作为现代创新活动及其空间延续的集中体现,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优势提升,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和区域经济具备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1]。然而,区域创新是一项复杂有序的系统工程,其运作不仅涉及诸多的要素、环节和层面,而且依附特定的结构体系和功能机制,在此过程中还必须适应环境动态变化,处理各类突发和应急问题,由此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于区域创新的研究维度主要集中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模式建构、绩效评价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研究视角也相对侧重于区域经济学、区域管理学、区域发展战略学等理论框架内。与其他创新活动相类似,区域创新同样需要遵循一般的创新规律和要求,采用基本的创新模式和方法。然而,区域创新对主体条件、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更具开放性和有机性。所以,简单复制和盲目照搬其他创新活动的模式和做法,极有可能会造成创新投入资源的浪费流失,导致区域创新能力的下降弱化。在此背景下,对区域创新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生态系统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本文在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我国区域创新实践的整体情况,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结构模式和功能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区域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

随着区域竞争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程度的日渐激烈,区域竞争焦点也由单纯的资源争夺转变为竞争优势的比拼。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除了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影响之外,通常要借助一定的方法举措来加以整合、重构,例如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度体系等,由此就形成了以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基本价值指向的区域创新。目前,区域创新已成为塑造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是区域社会生命形态的一种底蕴性存在。区域创新既不是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和创新手段的杂乱拼凑,也不是创新环境、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的随意选择,而是这些要素、层面的有机结合与催化互动。创新各要素、层面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结合方式的调整转变,促使区域创新成为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学者们将其称为区域创新的系统化过程,即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体,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生态发展理念和模式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的能动反映,它以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旨归,以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整合区域创新要素、创设区域创新模式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区域社会竞争优势、提高区域社会综合实力为目标,强调区域创新在遵循基本创新规律、原则和要求基础上实现整体推进、持续发展。可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仅体现一般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而且也表现区域创新活动的内在要求,所以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因此需要从本质特征上加以研究和把握。

1.1 整体协调性

传统区域创新模式过度强调创新绩效的取得,往往忽视区域创新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非但不能有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而耗费了大量的人财物资源,制约了区域竞争优势的整体提高。从目标效益上,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突出创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注重创新生态效益,实现这三个维度的整体推进是其基本内涵;从空间范围上,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强调区域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关注区域创新过程可能出现某些区域环境问题,并借助相关策略、方法予以有效化解;从内容体系上,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创新手段和创新机制等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创新主体是核心要素,具有思维性和动态选择能力,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发挥离不开其他要素的支持,正是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使得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得以正常运作;从关系结构上,构成要素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一方面支撑着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系统功能的有序运行。

1.2 区域差异性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条件一直存在显著的差异。有学者将全国30多个省(市)区分为四类:一类地区为京、津、沪等经济最发达地区,二类地区为辽、苏、浙、鲁、粤等发达地区,三类地区为冀、晋、吉、黑、皖、闽、豫、湘、鄂、川、新等不发达地区,四类地区为其余省区等最不发达地区[2]。其中,一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优越,二、三类地区次之,四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较为落后。区域间经济发展条件不均衡的现状,直接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加之资源利用水平的高低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拉大了区域间经济结构的不同,使得区域之间的社会环境逐渐呈现出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之间的创新生态系统在目标方向、具体任务、构成要素和结构关系等方面的区别,使得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体现出区域性,即在选择目标方向时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环境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区域社会发展实际;在确定具体任务时需要根据各类问题的重要程度进行次序排列,并根据任务要求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在设置构成要素时需要以区域资源条件为基础,遵循区域创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类型问题的特征和要求来有序开展;在构建结构关系时需要细致分析构成要素的性质、丰度和效度,力争实现要素结合、组合和排列的最优化。可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1.3 动态适应性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系统构成要素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体现,也是系统内外环境要素有机结合与适应互动的过程表现。实际上,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区域创新实践相伴随,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日趋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突出区域竞争优势塑造的重要性,强调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探索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优组合,从而成为区域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力,而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自然界物种相类似,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也具有适应性特征,这种适应性表现为系统通过完善内部结构、功能,合理优化外部环境,使得环境朝向有利于系统生存发展的方向演化,或者通过创新方式、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的改变进而达到适应环境条件和要求。由于构成主体具有多样性,因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具有多层面的内涵,主要包括: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所依存环境的适应;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系统核心要素——人对社会环境和系统环境的适应[3]。环境状态的不断变化促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内部层面上调整结构关系,完善功能机制,在外部层面上调整物能流转方式,改变信息流通渠道,进而增强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系统健康有序发展。

1.4 有序平衡性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在特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由具有交互关联性的创新主体和相关组织机构以彼此的结构融合性和功能互补性相互结合形成的有机系统,能够产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适用的协同关系,进而促进创新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推动区域创新绩效的形成发展。系统内在的关联互动关系和外在的适应共生关系,既不是现成的,也不是外在施加的,而是基于创新主体之间的自组织性逐渐形成的,这种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演化[4]。与此同时,也使得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表现出一定的生态平衡性,当外部力量干扰超过系统自校稳态机制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平衡就容易被打破,进而造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失衡和功能紊乱,导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失去明确的演化方向。为了维系生态平衡,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会根据系统内外环境条件,合理调整构成要素类别,充分挖掘构成要素潜能,及时优化构成要素结构,切实提高系统整体功能,促使区域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以保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序稳定和动态平衡。正是在与外部环境逐渐从平衡到失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实现着发展演化。

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

作为一个有机功能体,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多种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理念层、主体层、制度层、物质层和行为层。这些要素之间存在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关系,前者是指要素之间关系的多样复杂,后者是指同一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关系的多元广泛。不同要素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与协同融合共同决定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

2.1 理念层

理念是人们对于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是主体在实践、思维活动中形成的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观念体系[5]。创新理念是区域创新实践过程以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种占统摄地位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其突出特征是引导和控制创新主体的价值、行为取向,促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正确发展与合理演化。从本质上讲,创新理念是创新实践内在逻辑的集中体现,着重强调区域创新实践活动的价值问题。由于创新理念内涵着目标性和价值性的意蕴,因而也被置于战略指导的层面,它将人们的视野更加集中在创新实践过程中的根本问题上,并促进人们意识到提高解决创新实践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创新理念包括创新管理理念和创新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是指导区域创新计划制定、组织实施、领导开展和控制评价的理念;经营理念是指合理配置、组合与优化各种区域创新资源的理念。相比较而言,管理理念注重创新过程的顺利开展和创新目标的实现,经营理念注重创新过程各种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区域创新主体既要树立正确的创新管理理念,也要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新经营理念,实现管理理念与经营理念的相互促进与整体提升。

2.2 主体层

创新主体是区域创新实践的发起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没有创新主体就不可能有区域创新实践过程的运作开展。随着区域创新实践的递进深入,创新主体不断趋于丰富化和稳定化,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主体群[6]。政府作为一个政治体系,是特定行政区域内制定、执行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和管理的行政机构。从广义上看,政府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代表者、掌握者和执行者,政府行为直接反映政府对社会规则、规制的认知水平和执行程度,合理有效的政府行为是现代社会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途径,因而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同样,政府也有助于区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它不仅能够为区域创新提供政策、制度倾斜,也能够为区域创新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是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作的重要动力。企业是区域创新目标向创新实践转化的重要主体。区域创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其有效开展尽管离不开政府决策指挥作用的发挥,然而,企业则是推动区域创新进程的实施者,不仅承担区域创新各项具体工作和任务,也承担区域创新成果的应用普及。充斥于风险社会中的区域创新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的出现都可以归因为某个或者某几个因素所致,其解决往往需要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除了政府、企业之外,科研机构也是区域创新实践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它对于解决政府、企业无法做出准确解释而又关系区域创新实践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重要性随着区域创新实践的纵深发展不断趋于增强。

2.3 制度层

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产业战略观和资源战略观不断受到挑战,基于制度的战略观备受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且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道格拉斯·诺斯的理解,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人们专门设计的用来塑造人类相互作用关系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约束。在此基础上,Mike W.Peng(2006)又进一步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其中正式制度是制度的规则制度,政府拥有强制的执行权,包括法律、规章和规则;非正式制度包括规范、文化和伦理[7]。据此,可以将区域创新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存在、运作的基础,也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演化的根本条件;非正式制度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既定目标、完成预设任务的重要保证。区域创新制度通过规范和约束创新主体的创新思想、行为,来实现对整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作的协调与整合作用。区域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动变性,要求构建一个更为完善和全面的区域创新制度,管理者必须从区域创新实践要求的维度对区域创新制度进行适时调整,进而为区域创新提供支持。在区域创新过程中,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密切关注环境因素的影响,合理构建预防、化解环境风险的机制,这种机制不仅强调运作的效率、效益,更需要创新管理制度的支撑。可见,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建立、完善和调整创新管理制度。

2.4 物质层

创新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及所依附的设备厂房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具有基础性作用,它是创新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有效发挥的载体,是区域创新理念向区域创新行为转化的根本条件。如果没有合理的技术方案、科学的工艺流程和完善的设备厂房,区域创新就无从谈起,实现区域持续发展也只能成为空话。一般而言,创新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的确定,相关设备厂房的选定,主要是基于区域创新要求,按照区域创新目标,结合区域创新主体情况来进行的。首先,区域创新主体要及时发布关于区域创新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设计、选定和进展的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意见和反馈;其次,区域创新主体要对每一个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维度的分析,合理对比不同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之间的优缺点,择优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来加以实施;最后,区域创新主体要全面掌握各种创新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之间的关系,系统了解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与设备厂房之间的结合水平,防止由于三者关系不协调而带来的功能妨害、利益冲突。随着区域创新实践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创新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和设备厂房的选择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区域创新的价值地位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合理选择、优化区域创新的物质层,从区域持续发展视角加以研究,为区域创新构建完善的物质层结构。

2.5 行为层

从某种意义上讲,行为层是区域创新的结果体现,是创新主体与创新制度、创新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相互结合、催化互动的直接反映,也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集中表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为区域竞争优势提高不断提供着力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培育特色产品,发展新型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来增强区域竞争优势,推动区域持续发展。培育特色产品实际上就是培育产品的特色竞争力,产品的特色竞争力包括基础资源、核心资源、载体资源和能力资源四个要素[8]。基础资源是体现产品价值的质量、规格、型态、生产商以及售后服务等;核心资源是指产品的结构关系和功能作用;载体资源是反映产品市场地位的品牌效应;能力资源是产品继续开发、研究和创新的能力。特色产品往往能够带动新型产业的发展,二者存在彼此促进的关系,既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也给区域创新的深入递进带来了新的突破口。发展新型产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和认知,消除照抄照搬的“创建误区”、为特色而特色的“包装误区”、固守传统发展模式的“情感误区”;其次要立足区域发展战略高度,正确审视区域经济实际和产业发展前景,合理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最后要保持区域已有优势,借助各种有效手段,实现区域新型产业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随着特色产品和新型产业的不断发展,区域环境会逐渐趋于优化,结构稳定和功能完善成为了区域环境的常态。区域发展环境是一个多层面、立体化的环境体系,在微观维度是指创新主体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在中观维度是指创新主体之间交流、互动和沟通的环境;在宏观维度是指区域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合理统筹这三方面的关系。

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机制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机制就是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机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了动力机制、复制机制、变异机制、重组机制和控制机制[9],这些机制彼此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功能机制的整体效应。

3.1 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作机制体系的核心部分,它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其突出特征是形成的综合性、效能的基础性和优化的全面性。从形成上看,动力机制是由政府拉动力、企业自动力和环境推动力综合的结果体现[10]。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给予人财物力资源倾斜,有助于调动创新主体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区域创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11]。企业作为重要的创新主体,其能动性发挥不仅是区域创新有效开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创新取得绩效的重要保证。企业通过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合理确定创新目标,科学选择创新方法,有效利用创新资源,能够实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社会力量是区域创新动力机制形成、改革、优化和发展的关键条件。在区域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引导、鼓励和吸纳社会力量,实现社会力量利用的最优化。从效能上看,创新主体借助创新动力机制,将创新方案转化为创新实践,促使区域创新持续发展,从而取得创新绩效,尤其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期,动力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它往往制约和影响着整个区域创新系统的有序运作。从优化上看,只有将动力机制置于区域社会环境变化背景下,才能保证动力机制结构、功能完善的全面性,使得动力机制满足区域创新实践要求,产生积极的功能效应,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2 复制机制

复制机制是生物种群系统实现子代之间性态稳定有序传递的机制。作为一个类生物种群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也具有复制机制。通过复制机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内部层面可以实现基本要素、结构形态和功能特征的保持,在外部层面可以实现创新理念、方法、模式和机制的时空延续。复制机制主要解决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问题,保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换言之,强化区域创新特质,提高区域创新优势,推进系统有序延续是复制机制的基本内涵。现实中,一些区域在创新过程中只偏重于创新绩效,而对创新优势的保持不予关注,这样就会造成有价值的区域创新经验、方法和模式的流失,不利于区域创新的深入开展。构建复制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区域创新绩效,还可以改善区域创新的结构功能,增强区域创新竞争优势,甚至将已有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延续到以后的区域创新过程中,减少了系统构建的成本。也正是基于此,一些区域开始分析和探寻其他区域创新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综合利用。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一做法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但具有一定的风险,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失败。

3.3 变异机制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快速化、区域间竞争态势的激烈化,任何区域都会面临战略环境变化的挑战,区域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渐明显,由此促进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发展。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存在变异和重组两种基本情况,这两种方式都会引起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改变,前者是系统构成要素和性质的改变,后者是系统构成要素排列顺序、组合方式、功能表现的改变。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变异具有双向性,它既有可能促进系统持续发展,也有可能导致系统衰退解体,因此,就需要正确把握变异特征,合理构建变异机制。从归因论角度看,区域环境的不断变化是诱发变异的外在动因,区域创新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推动变异的内在动因。从过程论角度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变异不是一种单纯的内在动因起作用的过程,也不是一种单纯的外在动因起作用的过程,是区域创新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交织的有机过程,它不但表现出阶段性和动态性,也会体现出复杂性和易变性。要维持整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有序稳定,创新主体必须全面考虑诱发变异的环境因素,分析变异的运作机制,弱化变异的负向影响。

3.4 重组机制

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形式,重组主要指系统构成要素排列顺序、结合方式和组合关系的变化,其变化过程的运作机理就是重组机制。重组机制的建构和运行有助于改变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机制,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跨越式发展。与其他机制一样,重组机制具有很强的组织性,需要创新主体采取正确的重组方式,选择合理的重组阶段,以保证重组机制的正常运作和良好绩效的取得。重组方式主要包括内驱型重组、外推型重组和混合型重组三种类型。内驱型重组的动因主要来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外推型重组的动因主要来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外部,混合型重组的动因既有来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因素,也有来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外部的因素,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重组过程可划分为计划确定、步骤论证、方略实施和绩效评价四个阶段。确定计划就是根据区域社会环境实际,结合区域创新要求,遵循实际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来具体安排重组任务;步骤论证是在重组任务安排的基础上,对重组步骤的合理性进行细致、深入地论证;方略实施是经过论证、修改后的重组方案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绩效评价是对实施方略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旨在提高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重组机制的绩效水平。事实上,重组机制运作过程会面临各种风险,对这些风险的准确识别和有效化解是区域创新主体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3.5 控制机制

如上所述,区域创新是一个动态复杂的有机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因素的忽略都有可能造成区域创新过程的偏离,或者导致区域创新成本过高,进而影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降低区域创新的绩效水平。在此背景下,区域创新主体就需要合理构建控制机制,对系统内外环境因素及相互作用过程进行适当控制,来保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演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控制机制具有丰富的内容[12]:既要对区域创新的近期目标和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也要对区域创新的长期发展进行有效规划;既要关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环境,也要掌握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状况,还要对系统内外环境的物能流转关系进行控制;既要统筹考虑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成本,也要对其进行合理控制;既要注重现有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也要不断完善现有制度体系;既要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要素关系进行有效整合,也要对区域创新过程及运作机制,例如动力机制、复制机制、变异机制和重组机制进行优化控制。在实施控制机制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控制手段的合理使用,要针对受控制对象的实际特点进行控制,实现控制力度与控制效果的有机结合;二是注意控制范围的科学选择,协调宏观问题控制与微观问题控制之间的关系;三是注意控制评价的客观公正,要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评价,避免评价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参考文献

[1]谌飞龙,陈占葵.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分析[J].生态经济:生态版,2007(1):274-277.

[2]王善迈,杜育红.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1998(6):20.

[3]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6.

[4]康胜.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4(2):5.

[5]泰华伟.从理念到高等教育理念的哲学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3.

[6]胡树华,邓恒进,牟仁艳,等.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四三结构”模型及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21.

[7]孙卫,唐树岚,管晓岩.基于制度的战略观:战略理论的新发展[J].科研管理,2008(2):15.

[8]刘义山.解读高校核心竞争力密码[J].现代教育科学,2005(1):38-39.

[9]李钢.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演化机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5-155.

[10]张向阳,党胜利,刘志峰.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09(6):45-47.

[11]董颖.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特征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7(9):134-138.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篇10

近四十年来,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 高新技术相关产业方兴未艾, 不断崛起, 我国逐步形成科技服务体系。大力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加速转化经济成果, 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同时, 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科技服务业已经逐步得到认识和重视, 原国科委对科技服务业的定义是:“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统称”, 描述科技服务业是为了促进科技的进步和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以科技和知识为服务手段, 向科技研发机构、使用单位等提供服务。此外, 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 科技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科技服务业是提供生产生活服务、提供科技服务提高科技水平的行业, 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技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其他组成部分相互融合、相互发展, 共同推进了第三产业的与时俱进和可持续。

第二, 科技服务业的主体是科研机构、企业的研发中心、信息咨询企业等, 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手段是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 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与应用。科技服务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知识密集性、科技依赖性、客户互动性的服务产业。

第三, 科技服务业的成果是无形的, 但是效益却具有高显著性。科技服务业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科技信息服务, 还包括整个过程的全方位配套服务, 这些服务产品都是无形的, 但是产生的效益却是非常显著的。综上所述:科技服务业是在一定区域内, 为了科技的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运用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 针对科技需求提供科学技术、信息服务的组织和机构的总和。[1]

二、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我国科技服务业应运而生。最早我国科技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京沪地区, 最初的表现形式是咨询类公司和相关服务。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科技服务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国家相关政策多次表明要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

(一) 我国科技服务业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1.

科技服务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 尤其科技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技术市场成交额这三项数据近年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科技服务业在我国发展所取得的卓越成效。

2.

科技服务业投入经费不断增加, R&D经费支出、技术市场成交额、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三项指标不断增长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3.

科技服务业结构规模不断壮大, 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2008年416.5万人, 到2009年增长至446.4万人, 涨幅为7.2%。科技服务业机构数2008年为44.8万个, 到2009年增长至48.1万个, 涨幅为7.4%。由此可以看出,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地扩大, 也可以看出科技服务业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4.

科技产出及成果不断优化, 在政策相应和投入经费保证下, 科技产出及成果不断优化, 质量与数量同时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专利授权数、科技成果登记数、发表科技论文篇数的不断增长, 从产出结果和市场活跃度方面说明了科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并有效地说明了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的情况。

(二)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从科技服务业自身角度看, 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力机制匮乏, 整体活力和创新发展力稍显不足, 因此发展模式首先解决内部发展动力问题。

2.

从科技服务业自身角度看, 无论是科技服务业企事业内部还是整个科技服务业体系内部, 都没有建立良好有效的知识分享渠道与协同互动平台。

3.

从科技服务业发展外部环境角度看, 各层级环境中不乏制约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因素, 需要建立合理的环境发展模式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4.

从科技服务业体系格局角度纵观其发展, 没有形成明确的格局版图, 没有明显的地域发展特色与地域优势, 没有做到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发展。[2]

三、区域一体化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的构架设计

(一) 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共享模式

通过建立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企业生态链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和共享。在科技服务业的上游, 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科技服务企业内部之间通过建立协同共享机制, 实现小范围的资源共享, 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有限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在科技服务业下游, 作为信息需求的消费者内部的共享机制主要体现在, 关于信息服务的评价及推荐, 信息消费者内部的共享可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分布失衡和消费失衡现象。在外部, 打造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作为两者之间的纽带及桥梁。对于上游企业, 可以将信息和技术放在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上便于企业间交流, 也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对于下游用户, 可以通过科技信息共享平台提取所需信息服务, 在信息服务使用后还可以将反馈评价存储在科技信息共享平台, 便于其他信息消费者借鉴。对于新注册的信息消费者, 需要先提取信息消费者的需求及相关信息, 存储在平台数据库中, 便于分析消费者需求, 为消费者提供、推荐能够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信息和服务, 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 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还提高了服务的效率, 为消费者节省选择时间。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共享模式通过建立科技信息共享平台这个桥梁, 加快了整个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流的循环, 提高了科技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成功率, 并且这个共享平台还缩短了科技服务企业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提升服务的便利性。[3]

(二) 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动力模式

科技服务业的快速稳妥发展需要内在机制的推动, 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动力模式就是充分调动各种影响因素, 合理调配各要素比例关系, 激发提升各要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为科技服务业提供收益保证。影响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在动力因素和外在动力因素。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消费者需求等, 外部动力因素主要包括信息环境、信息渠道、政策法规等。

1. 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服务业的收益、科技信息能力的推动作用和信息需求推动。

2. 信息需求不仅可以推动科技服务业企业自身发展, 还能推动科技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 最终又通过技术能力的进步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动力模式就是为了实现科技服务业收益最大化, 合理激励控制内在、外在动力因素, 鼓励和引导各信息主体的生态化行为, 以一种持续均衡的方式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动力和能量, 推动科技服务业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三) 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环境模式

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环境模式是通过整合信息生态环境中的各要素关系来规范发展环境, 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如图1所示。

1. 基础层。

基础层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信息的生产者、管理决策部门、科研人员等信息消费者、咨询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等。他们的行为直接作用于信息, 变更信息的内容和状态, 对信息存在与更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媒介层。

媒介层的要素并不直接作用于信息, 但对信息的流转和交换起到促进作用, 主要是传递信息的组织和媒介, 他们并不改变信息, 对信息只起到扩散作用。

3. 外部层。

外部层主要指科技服务体系的信息生态模型所处的环境, 包括区域内的信息技术、信息文化、创新能力以及政策法规、政治背景等环境。

从整个环境构成要素可以看出, 科技服务生态环境要素可以根据是否能够控制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类。基础层和相关层的要素基本都是可控制的, 而外部层中法律法规、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等都为不可控制因素。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环境模式就是各主体明确自己定位,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共同规范调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建立生态平衡。政府作为科技生态环境中重要的主体, 要负责不可控制因素的管理维护, 执行计划指导与宏观调控政策相结合, 引导我国科技服务业的整体方向, 也要对影响、污染信息的产生、传播的行为或个体采取强有力的制裁手段, 以维护科技服务业生态平衡。[4]

(四) 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区域集群模式

目前产业聚集基本成熟, 各地区也形成了一定发展重点, 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例如我国科技服务业仍然没有形成明确的格局版图, 许多区域没有明显的地域发展特色与地域优势, 没有做到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区域集群模式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城市-城市群落-区域体系三类地域形式模块来实现科技服务体系整体资源、基础设施的融合。将科技服务业整体规划同区域要素相结合、相一致, 遵循“局部突破, 区域集群”的原则, 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区域整体联动。如图2所示。

城市板块:在区域模式的第一层级是城市板块, 也是整个区域集群模式重要的基础环节。城市板块在此发展模式中主要充当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人才培养储备基地的角色。信息基础设施平台, 不仅是区域集群的基础, 也是区域一体化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城市板块还充当人才培养中心和人才储备中心, 负责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人才制度环境的建设。

城市群落板块:城市群落板块是由产业聚集而成的产业带或是由具有一定聚集因素形成的城市群构成。此版块在区域集群发展模式中充当的是信息集群和信息产业集聚的作用。城市板块将各资源基础打造完成, 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整合与利用, 完成信息的集群与集聚, 形成一定的区域化机构。[5]

区域体系:区域体系板块需要对前两个基础板块工作产生的效果尽可能延伸与发展。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率。完成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发展。在信息设施方面进行统一标准制定, 实现各环节和阶层的完美链接和信息化的集成。

摘要:科技服务业是服务业不断地融合、细分的产物, 主要依托高新技术、知识为服务对象提供智力服务, 发展科技服务业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具有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蓬勃发展, 但仍存在动力机制匮乏、缺少协同互动平台、环境发展不均衡以及没有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为建立与产业集群相配合的区域一体化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 需要通过共享模式、动力模式、环境模式、区域集群模式进行构架设计。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区域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刘晓峰, 周航.区域科技服务集成系统运营模式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 2013 (8) :93-95.

[2]李楠, 康健.信息服务集成系统实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3) :47-49.

[3]赵鑫, 王淑梅.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8) :140.

[4]周昌发.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J].中国软科学, 2011 (3) :72-8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相关文章:

区域生态产业链规划06-24

区域创意产业06-14

区域产业集聚07-12

区域产业优化07-14

区域产业分工08-06

区域产业集群范文05-31

区域规划产业布局07-12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06-22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08-08

区域体育产业05-24

上一篇:D投资效率下一篇:学生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