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层建筑结构

2024-07-21

城市高层建筑结构(精选十篇)

城市高层建筑结构 篇1

在城市建设和建筑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 高层建筑功能与体系的多样化和建筑结构的不断创新, 是高层建筑结构形成不断发展和丰富, 结构设计也从单一的设计指标向以性能为基础的方向发展[1,2]。在建筑创作中, 建筑形式和结构体系是既相互对立、相互矛盾, 又相互统一、相互融合的两个方面, 美的形式总是由合理的结构来支撑, 而正确的结构往往又具有美得形式。高层建筑创作中的结构构思使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更完美, 更恰当的融合到一起。

1 结构构想的涵义

结构是影响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 当代建筑结构设计已经突破了传统概念上的“结构支撑”, 越来越多的重视结构形态的表现性。结构表现成为建筑创作中形态构思的重要方法, 结构表现着重发掘建筑结构中的艺术因素, 寻找结构和艺术的结合, 变抽象的结构概念为生动的建筑语言。结构的表现不仅因满足功能要求呈现出来, 而且通过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的合作, 还能实现设计者的个人美好愿望。

2 高层建筑设计的结构构想方法

2.1 平面设计中的结构构想

2.1.1 受力特征与平面形式。

高层建筑因其特有的受力特征, 从结构意义分析其对平面形式的影响就具有重要意义。高层建筑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结构产生侧移, 其中整体弯曲变形占主导地位, 结构整体弯曲变形所引起的侧移, 与结构体系抵抗倾覆力矩的有效宽度的三次方成反比例关系, 以建造宽度很小的建筑物是不适宜的。因此, 在平面上加大建筑的有效宽度,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结构的相对侧移.所以, 从结构受力角度来讲, 高层建筑的平面形式最好是简单、规整的。圆柱形建筑由于它垂直于风向的表面积最小, 其风荷载比方柱形建筑可减少20%~40%。平面形式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修正三角形、正多边形等形式的高层建筑, 建筑沿纵横两个方向的宽度均较大, 有较好的抗侧刚度, 受风面积也较小, 是理想的高层建筑平面类型[3]。

2.1.2 结构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结构中的传力构件在平面中布置, 应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尽量满足从力学角度所提出的要求。从力学角度出发, 高层建筑的抗侧力结构应均匀布置, 避免由于抗侧力结构分布不均而导致水平荷载作用中心偏离抗侧力结构刚度中心而产生扭矩, 使抗侧结构处于非常复杂受力状态。

2.1.3 结构形式与特点。

高层建筑对内部空间的要求, 因其使用性质和功能不同, 建筑平面布置也就随之变化。小空间平面布置方案仅适用于住宅及旅馆;办公室要求大小空间兼有;餐厅、商场、展览厅等, 则要求有能灵活分隔的大空间;舞厅, 宴会厅和报告厅等, 又要求内部无柱大空间。各种结构体系所能提供内部空间是不同的, 它反映在建筑中也各具特色。随着结构技术的发展, 一些较新颖结构体系的运用, 为建筑师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形体, 提供使用上具有更大灵活性的平面空间, 满足各种使用功能要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巨型结构、悬挑结构、悬挂结构等既属此类。

2.2 剖面设计中的结构构想

剖面构思与建筑形式是紧密相连的, 而高层建筑的形式与结构体系又是相互制约的, 建筑形式的艺术性必须与结构体系的合理性统一协调, 才能充分发挥结构的有效性。因此, 不仅要很好地考虑和解决结构与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 还必须运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充分利用结构中符合力学规律和原理的形式来构成不同的空间轮廓与空间韵律。

2.2.1 传力体系竖向设计。建筑的空间形态是由结构传力体系

支撑的。传力体系的剖面形式, 直接反映结构沿竖直方向传递荷载的路径, 也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从高层建筑的受力合理性讲, 应注意控制建筑的高宽比;由于使用上的要求造成刚度变化特别大, 或结构布置发生变化时, 则必须设置结构转换层;高层建筑必须有相应的锚固深度, 此锚固深度可结合布置设备用房和地下停车库的需要, 作为一层或多层地下空间, 这对降低高层建筑的重心有利, 可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及抗倾覆能力。

2.2.2 创造优良体型。

高层建筑由于受水平荷载的影响较大, 所以建筑形体应力求简洁、均衡、稳定, 并具有极佳力学效益而不易屈服于侧向力的优良体型。上下如一型:板式高层建筑其形状多为一字形平面, 因其面积利用系数高、造型简洁、朴素大方、结构简易、施工方便、造价也较经济, 广泛用于办公楼、旅馆与住宅[4]。

2.2.3 合理设置结构转换层。

现代高层建筑向着多功能、综合用途发展。在同一幢建筑中, 可能上部楼层布置住宅、旅馆、中部楼层作办公用房, 下部楼层往往是商场、餐饮、文化娱乐设施。不同功能用途的楼层对结构形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上部需要的是多墙体的小开间;中部则需小的和中等大小的空间;而下部则要求是尽可能大的、能自由灵活分隔的大空间, 柱网要大, 墙要尽可能少。

2.2.4 增设加强层。

层数很多、高度很大的建筑, 如果靠增大截面尺寸或增设抗侧力构件, 必然影响到建筑的使用, 这时就可考虑在一定高度位置设置加强层。当未设置加强层时, 作为一般高层结构体系, 其位移类似于悬臂梁, 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大, 外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大部分由中央核心剪力墙或筒体承受。

在高层建筑中, 加强层的设计, 可结合设备层一起考虑[5]。由于设备层对采光要求较低, 可以不开或少开窗, 并可在不妨碍设备布置的前提下增设内部支撑, 或沿其周边局部加固, 因此设备层可以成为刚度很大的加强层。

结语

在建筑创作中, 了解和掌握各种结构体系在空间构成中的表现方式以及所能形成的内部空间、合理选择传力系的方式, 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内部空间、外观造型都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使我们在头脑里形成这样一个总的概念:既要选择的传力体系和方式, 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内部空间、外观造型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现阶段结构方案会在各方面如设计、施工上遇到什么困难、经济性如何等。

摘要:通过实例探讨了高层建筑创作合理进行结构构想的必要性, 提出了处理结构体系与建筑的功能、艺术形式之间的矛盾的结构构想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设计构想和结构宏观体系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结构构想,结构体系,艺术形式,宏观体系

参考文献

[1]霍小平.结构造型概念设计初探[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0, 4:20-25.

[2]吴景祥.高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17:29-35.

[3]抱世华, 方鄂华.高层结构设计[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55, 10:53-58.

[4]赵西安.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14:33-36.

各大城市的高层钢结构建筑防火措施 篇2

如今在中国的各大城市,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如雨后春笋纷纷比肩兴建。而钢结构建筑的防火,是建造摩天大楼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一旦遇到火灾,钢结构建筑会因高温快速熔化,导致主楼快速坍塌。在这方面,各地建设方、设计方和管理部门都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做法,下面和恒岳重钢一起看下!

北京国贸三期:摒弃全钢

北京国贸三期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主塔楼总高330米,地上层数为74层,地下为4层,钢结构截面大、单件重、连接复杂,总用钢量达5万多吨,抗震等级8级,设计难度和施工难度为世界超高层建筑结构领域所罕见,是目前北京的第一高楼。

在经过论证和修改后,该楼的建筑方案采用了4万吨钢筋、18万立方米混凝土与5.5万吨钢结构组合形成的钢骨型钢混凝土结构,并采用耐燃时间高达3小时的防火涂料对裸露钢结构进行防火处理。这样设计的结果是,大楼能够有效地减少诸如飞行器撞击所带来的损害,提高大楼自身的耐火性能。工程中采用石膏板隔墙顶部与结构楼板滑动连接,有效地消除了因结构层间位移墙体变形而发生开裂的可能。而在承重部位的墙体采用型钢加固龙骨,增加了墙体承载能力。为了确保人员安全,主塔楼分别在14层、28层、39层、55层和74层设计了5个避难层,避难层四周采用防火材料和加固结构,装有防火隔烟系统。并严格规定大厦投入使用后,避难层非但不能改作他用,不能加锁关闭,而且还可能会放置一些食品和水,并随时更

新。

深圳:定期“体检”

深圳市目前有高层建筑3657栋,其中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有100多栋。被称为世界十大建筑之列的深圳地王大厦高69层,总高度383.95米,建成时曾是亚洲第一高楼,也是全国第一个高层钢结构建筑。而98层、441.8米的京基100大厦已成为深圳这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又一地标建筑。

按照深圳市的规定,所有高层建筑必须在交付使用前都经过消防验收,符合国家关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规范才能投入使用。据了解,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局专门制定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暂行规定》,推动社会各单位实行建筑消防设施“每日一巡”、“每月一测”、“每年一检”制度,填写巡视、测试和检验记录表。督促社会单位建立完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在消防检查过程中,对当场有条件解决的建筑消防设施问题和故障,消防部门监督立即解决消防部门还重点对10年以上的高层建筑在消防安全通道、设施、管理、监督等方面是否做到位进行了检查。今年4月起,派出8个督察组,进行交叉检查。重庆:建立“消防户口”

作为全国高楼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山城重庆素有“钢筋水泥森林”之称,城市消防安全面临重大考验。重庆特殊的地理条件,也给大火灾扑救工作带来一系列困难。

重庆消防总队为此开展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以“全面摸排整改”为突破口,对全市高层建筑火灾隐患进行了大清查。在专

项整治活动中,重庆各级消防机构对全市已建成投用的所有高层建筑逐一进行摸排整治,并将设有商场、市场、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的高层公共建筑作为整治重点,为高层建筑建立“户口”,详细录入每一栋高楼的基本情况和动态的消防安全状况,实现了对高楼进行“实时跟踪动态管理”。

青岛:委托中介“免费年检”

青岛市海曙区委托中介机构对全区100多幢高层建筑商务楼宇消防设施进行“免费体检”,测出的安全隐患,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整治办公室向业主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逐一下发了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告知书,签订了消防安全承诺书。

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审核 篇3

关键词:火灾特点;审核; 消防;举措

高层建筑随着其建筑高度的不断提升,其消防难度和火灾之后人群逃生难度都会有所提高,要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则必须要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审核有更加严格的管控,笔者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存在于我国高城建筑消防审核中的诸多问题,并且结合这些问题探讨了一些内在原因,最后针对具体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期有效的解决和规避这些问题的产生。

1.高层建筑消防审核重点应注意的问题

1.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常见技术问题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的设置:

(1)有关规定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对此有规定如下:在最不利位置的报警阀应当设置末端试水装置,而对于其他楼层和防火区域则应该布置直径25mm的试水阀;试水阀和末端试水装置设置应该具有足够排水能力且便于操作。

(2)常见问题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试水阀以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设置需要重点防止四个方面的问题:①没有对“每个报警阀组均应设置末端试水装置”提出审核意见,针对设计院每幢建筑只设计一个“末端试水装置”的问题;②“末端试水装置”与“试水阀”相等同,因此认为“每个楼层与防火分区都应该布置末端试水装置”与审核意见不相符;③没有对“试水阀和末端试水装置设置应该具有足够排水能力且便于操作”提出審核意见,针对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设置于吊顶内、办公室、档案室、计算机房等不便于操作地点(有些地方根本不能进行排水试验)的问题;④没有对“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置末端试水装置”提出审核意见,针对每个报警阀组可以在任何位置设置末端试水装置的问题。

1.2 室内消火栓系统阀门的设置

室内消火栓系统阀门设置主要是通过看平面布置图完成审核工作,往往工程师在审核中会不重视平面图的观察,而导致阀门设置的数量不满足要求,竖管关闭数量超过一根,关闭两根或者以上的相连竖管。此类问题的产生往往都是因为审核过程中对于系统图纸观察不够,没有根据n+1的原则对阀门数量予以确定所导致的。针对单元式和塔式住宅而言应该在消防栓阀门设置时以单元来考虑布置,不应该直接以整栋住宅为一个设计单元来进行布置。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该要设置末端试水装置,并且在高层建筑中每一个防火分区和楼层的最不利点喷头处都应该要设置末端试水阀。

1.3缺水地区建筑工程消防给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对于缺水地区,消防设计与审核有其特殊性,往往消防给水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后,加之水源缺乏,就导致火灾发生之后的扑救工作困难增加,消防队调用大量人员和车辆用来运水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对于缺水地区的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应该重点对待。这种类型消防审核验收经常会遇到如下两个不合理的问题:一个是部分高层建筑工程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室外消火栓;另外则存在部分高层建筑工程未按规范设置消防水池或消防水池容量达不到规范要求。

1.4 住宅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建规》第8.1.6 条规定:除住宅外的储罐(区)、厂房(仓库)、民用建筑、堆场应设置灭火器;住宅宜设置轻便消防水龙或者灭火器。《高规》第7.6.9 条规定:高层建筑的灭火器配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没有要求在住宅公共部位设置灭火器的规定。

由以上相关规范和标准可以看出,对于高层建筑消防灭火器的布置和建筑规模无关,而要求在建筑中的公共场合均应布置灭火器也是不符合规范要求。对于消防审核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规范要求,正确布置高层建筑灭火器的消防审核。室内消火栓往往布置的距离十分靠近,在高城建筑消防设计中要使得两支水枪能够在相同时间到达室内必须要使用两口的消防栓,并且要能够和走廊和房间成对称的布置。选取的位置如果不合适的话就会导致消防栓布置在了密闭的楼梯中。

二、消防审核系统完善

1、确立高层建筑消防审核指标体系

高层建筑中和消防设计相关的规范比较多,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这些规范中每一部都是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展开,确保这些规范能够满足当地高层建筑审核指标体系,并且将高层建筑中需要进行消防审核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消防风险最大程度降低的目标。

2、严格依法实施审查,确保图纸审查的质量

1)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审查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违反消防强制性规定和《东莞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图纸火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标准,不得发行施工单位考核合格书。

2)经过消防设计图纸施工图审查机构必须改变,涉及安全性和强制性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原建筑的变化后发送,计划审查机构重新审查。

3)不合格的施工图审查,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变施工图审查机构,机构不得由其他审查机构不合格项目审查任务进行检讨。

4)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组织施工图审查,应当如实出具报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施工图经审查合格后,仍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检查问题点,施工单位造成损失的,审查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塑造高层建筑消防审核专业队伍

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审核是地方消防机构在得到国家授权的情况下所具有的行政能力,并且这项工作还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与使命感。这项工作的执行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一方面必须要熟悉和了解当前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另外一方面也必须要对高层建筑中相应的施工和设计要求相应的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分析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火灾之后的应急和救援工作应该如何展开。

3、创建高层建筑消防审核执行制度

高层建筑的消防审核由于其难度比较大,工程比较复杂,因此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期间、施工期间、使用期间这样整个工期中都有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消防审核部门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比较成体系的审核制度,一方面这项审核体系必须要包含各个指标的应用以及相应的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要对高层建筑在各个工程阶段的审核任务有一个规定。

参考文献

[1] 邓剑华.高层住宅消防设计问题的探讨.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7(9).

[2] 潘光泉.高层住宅小区消防设计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7(8).

城市高层建筑的概念 篇4

随着经济增长有效提升了人们生活水平, 高层建筑朝着功能多样化、体型负责的综合性方向发展, 进一步提升了结构形式的复杂多样。一直以来, 高层建筑以高度大、层数多、体型复杂以及施工难度大都特征, 要控制质量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管理和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和深入探究。对于高层建筑的质量上无论是施工还是管理上, 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因此在这种形势下, 探究高层建筑的施工及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二、高层建筑施工的基本特征

各行业都有其自身特征, 当然高层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但是相比其他的建筑施工而言, 高层建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高。高层建筑高度较高, 这就为垂直运输带来极大难处, 如没有合理垂直运输设备, 就会为施工带来困难;其次由于高空作业较多, 因此对高空的安全保护、用水、用电以及通讯、施工技术、消防、装饰、设备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 必须要确保方方面面高要求才能正常施工。

(2) 深。该特征主要体现在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 只有达到科学合理的深度才能确保整体的稳定性;一旦地基上没有达到合格要求, 必然严重影响到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3) 长。主要指高层建筑施工周期时间长, 而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季节性施工。

(4) 密。一般而言高层建筑大都处于密集建筑群之中, 故此施工用地十分紧张, 要想方设法压缩场地, 降低现场的制品、材料以及各种设备储存量;可以说, 高层建筑所处的环境用一个密来形容特别贴切。

三、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的生命线就是质量, 也是发展之根本。这也是高层建筑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要其施工质量管理也同样重要。因此, 以下从几个方面简单探讨施工质量管理。

1. 施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地质勘查, 拿出比较准确的地质数据与资料, 对调查详尽分析, 要全面考虑设计的图纸, 计算好荷载与内力分析, 了解清楚地下滑坡、软土层、孔洞以及墓穴等等底层的构造。只有得到详尽、准确的数据和图纸, 才能有针对性制定出预防措施, 及各方面充分准备, 避免出错。

2. 施工时处理好地基

地基是建筑之根本及建筑优良的重要标准之一。要依据地下实况处理好地基和上部的结构有机结合;对充填土、软土、杂填土、土洞等等不均匀的地基要做好加固处理。

3. 选择好建筑材料

优质材料是确保质量之关键。因此在购买建筑材料之时, 一定要择优选择, 最好是选用知名度较高声誉较好的厂家, 加强材料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4. 构建合格施工队伍,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高层建筑施工素质好坏关系着工程质量优劣, 一旦高层建筑项目被批准后, 就要经过招投标或者议标来选择合格施工队伍。因为拥有一支合格的施工队伍至关重要。

一听, 要仔细听施工队伍介绍各方面的施工专业问题。这是考核施工队伍重要方法之一。

二看, 必须到施工完成的工程去实地考察, 听取入住户的评价, 并监察所建工程的质量。

三查, 要严格考察招标施工单位设备、企业等级、技术力量以及资格证书。

四访, 对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进行走访, 询问使用单位为工程队伍进行评价, 便于了解企业的信誉。

5. 签订施工合同

一旦确定好了施工队伍之后, 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要签订法律认可的合同;合同一旦签订之后, 就要经过相关部门到公证处以及法律的监督, 在实施中发生问题就按照合同办事。

6. 制定完善的养护制度

混凝土一旦完成, 就要对养护措施及现场的养护情况实施记录, 保证养护有效性。

四、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从高层建筑施工的特征可以看出;确保工程质量做法上仅仅依靠合理管理是不够的, 还必须要从技术方面加强质量控制。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事实上,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能够从下面几个方面展现出来。

1. 控制建筑混凝土强度

由于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用量大, 施工周期长, 经常受到气候、环境条件等影响, 因此做好混凝土强度控制十分重要, 也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

(1) 选定配合比。在施工之前, 就要按照相关设计要求来配制出各种强度的混凝土。当然在施工现场, 还必须要依据实况进行适当调整含水率确定砼配合比。

(2) 完善养护制度;高层建筑施工之时大都使用泵送混凝土, 这种方式不但能够降低施工周期, 还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施工的性能。但是从实际使用中发现, 就是严格控制原材料、配比以及振捣情况下, 还是时常发生混凝土不足之现象。主要根源在于许多施工队伍抢工致使养护时间不足造成。因此养护上要从水源、时间、人员以及昼夜、覆盖等各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还要依据不同水泥品牌与砼的要求来决定养护的时间, 不能漏掉关键细节。

(3) 做好混凝土的强度评定;要依据相应的评定标准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评定, 评定之时最好实施分批分块评定;不能够什么都混合在一起进行评定, 走走过场而已, 这样的评定和没有评定相差不大;试验的混凝土块要在浇筑点进行随机抽取, 而不能够弄虚作假, 要确保试块真实性。

2. 控制高层建筑裂缝

(1) 设计措施。在设计措施上要做到放与抗方面的措施, 两者是缺一不可, 不能够只关注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两者结合使用就能够有效的控制高层建筑裂缝。

必须要加强构造钢筋配制, 提防结构断面发生突变造成应力集中;如果使用了混凝土的小型空心砌块等等轻质的墙体, 要加设出间距小于3 m构造柱, 而每层墙高中部都要加设出厚度为120 mm和墙一样宽的腰梁;砌体没有约束一段还要加设构造柱;在各种不相同的基体连接处, 要使用钢丝网处理等。还要科学设置出后浇带, 使用相应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而且对于混凝土中还要科学的掺杂进纤维素类物质。

(2) 施工措施。要控制高层建筑的裂缝, 早期对混凝土养护十分重要。在早期时要降低其收缩, 做好构件湿润养护的控制, 防止表面的水分过快蒸发, 要提防出现较大收缩导致内部约束而开裂。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 应该加强控制砼升温, 降低砼降温速率及收缩, 增强砼的拉伸值极限, 改善完善与约束构造设计等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

3. 控制施工的测量

高层建筑不但层数多、高度高而且还必须要求高测量精度, 因此施工之前就要制定出测量方案, 而且还要对该方案实施可行性分析。同时还应该选择好测量仪器, 依据施工的方案构建出施工控制网。对于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测量, 要依据实况使用切实可行方法实施, 还要对结果进行校对与复核, 保证结果准确无误。

当然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不仅仅体现在上面几个方面。

还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 比如日常的巡检、监理的严格控制、放线的垂直度等, 只有做好了方方面面的控制工作, 才能够确保建筑施工质量。

五、结语

城市建筑的发展最终必然是高层建筑, 而且建筑施工也要求施工各个部门之间有机配合和协调。全面做好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从施工、预算以及管理上入手, 统一管理与控制施工中存在的各种细节。当然还需要深入研究高层建筑的施工及管理, 改进施工技术, 提升施工中的管理与控制水平, 以优质质量推动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 加之土地使用量的快速增加, 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 建筑工程正朝着高层发展。随着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出现,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科技发展, 人们对建筑空间分布和结构布置的要求不断地提高。本文在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的基础上, 定义了高层建筑的概念, 并提供了高层建筑施工的基本特征以及质量管理。

关键词:城市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周舒.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 2008 (04) .

[2]龚礼明.浅谈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23) .

[3]方冬升.浅谈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及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20) .

[4]王央.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向导, 2011 (24) .

[5]陈建新.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 2011 (05) .

[6]周建平.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重点[J].建材与装饰, 2008 (08) .

[7]伞国涛, 高玉龙.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7) .

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论文 篇5

一、复杂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要考虑的问题

1.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问题

对于一个相对比较优秀的结构设计师来说,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第一步就要对建筑物的结构方案问题进行重要的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来说,如果因为在选择结构设计方案的时候没有恰当的选择,那么就很容易引起整个结构设计方案大幅度的调整。正因如此,设计单位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时,不仅仅要把专业的东西结合进去,还要对去其他地区的实例进行考察,结合多方面的东西,来对方案进行有效的确立。

2.建筑结构的类型问题

对复杂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在展开选择结构类型的时候,结构设计工作者不仅仅要对建筑所在的地区的抗震度进行充分的考虑,还应该对建筑地区的外部环境的地质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不仅如此,在一个方面还应该大量的减少建筑成本,对建筑工程造价问题进行充分合理的考虑,如果条件一样的话尽量选择成本比较低的借建筑结构。

3.防地震的烈度

对于有些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不同强度的抗震设防烈度相对于建筑物高度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正常的情况下,如果该地区的抗震防烈度在8度左右,那么这个地方的房屋建筑的高度就不能超过300米,相对来说,复杂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一般建在抗震防烈度为6度左右的地区比较适宜,所以,结构设计者应该把这些因素统统的考虑进去,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二、复杂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在结构上的设计

1.施工过程模拟

超高层建筑中在展开竖向构件的时候,会有相对比较明显的压缩变形和两者之间的差异变形等问题出现,这种压缩变形的情况,绝大多数的时候会对建筑物的建成形状以及建筑物受力分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为了对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安全性进行有效的提高,对一些超高的建筑在施工的时候进行模拟以及变形既有比较好的作用。

2.施工过程结构分析

在对建筑进行施工的时候,应该对建筑施工的结构设计进行合理具体的分析,并且对其做出相关模型,然后对其模型进行合理的分析,对所引起的结构刚度变化受力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精准的反应,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展现出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结构以及受力情况

3.施工过程对可实施性进行考虑

结构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复杂的地方的钢筋的可靠性应该的注意,主要把以下方法应用好:钢筋应该绕过型钢、钢板上面开洞穿钢筋、钢筋与型钢表面增加钢板使其相连接等等。

三、复杂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的关键点

1.构造设计要合理

在对复杂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主要是要对结构设计进行有效合理的保证,然后要对一些相对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行加强,以防建筑中出现一些薄弱的地方,对温度影响建筑物要进行充分的考虑,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进行严格的考虑,对构件的延性以及钢筋的锚固长度进行有效的计算,在对平面和立面进行布置的时候要保证相对比较平整。

2.结构方案要合理的.选择

结构方案的是不是合理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方案的合理性,所以在对结构方案进行选择的时候不但要对经济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还要对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结构体系进行充分的考虑,与此同时还应该把设计要求、施工材料、施工过程以及自然因素等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确定有效的结构方案,从而进一步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3.计算简图要合理

计算简图是对建筑物结构展开精密计算的前提,计算简图复杂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有着直接而且非常大程度的影响。正以如此,为了能够有效的对建筑结构安全进行保证,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首先要从建筑简图的合理规划开始,并且对其详细的研究,而且一定要把计算简图中的误差控制到建筑允许的前提下,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

四、结束语

分析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结合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城市空间;城市化;和谐

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很重要的组成一部分,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高层居民住宅和综合办公建筑数量越来越多,使得高层建筑在城市总体建筑中的比例不断攀升。因而,想要正确的理解并处理城市空间的和谐与协调问题,就不得不考虑高层建筑设计在整个城市空间系统中的作用。高层建筑设计包括的内容较多,既有选址设计、布局设计、外观设计,又有功能设计、沉降设计等。这些设计的合理与否将会对城市的正常运转以及城市环境的良性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特殊性,结合现阶段世界范围内高层建筑设计的典范和实例,探讨了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出入口的设计

城市空间主要是由建筑空间所组成的,因而要实现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和谐与协调,首先就必须考虑由建筑空间向城市空间过渡及转换的过程,这一点是进行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而高层建筑出入口是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过渡和转换的衔接点,是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环节。高层建筑出入口设计的焦点往往在外观上,但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外观因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一些特定的地域,高层建筑整体设计需要特别关注建筑的抗震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因此,留给建筑整体外观设计发挥的空间就会变得十分的局限。但高层建筑的出入口设计对抗震性与结构性因素的考虑不是显得那么重要,因而底层出入口的设计便成为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结合点处理的关注点。

高层建筑出入口的设计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1.出入口位置的合理选择

高层建筑出入口位置的选择应当重点考虑建筑内部功能的安排和人流的方向,要尽量与人流的方向相一致。出入口的设计既要保有足够的外部空间,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视觉观赏性,使其能够在视觉上缓冲高层建筑所带来的空间压迫感。

2.出入口外观造型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出入口设计在外观造型方面应当尽量做到突出、显眼。高层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其在功能和视觉感受上具有很大的区别。在出入口外观造型设计方面应当避免千篇一律,尽量做到多样化与独特化。

二、高层建筑裙楼的设计

有效的保持与地面的结合以及周围建筑之间的协调是高层建筑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高层建筑与地面的结合以及与周围建筑的紧密联系能够强化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形态,保持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和谐性。而要实现这种结合与协调,高层建筑设计单位就需要关注其裙楼的设计。裙楼是指从街道上以40°仰角能够看到的部分。根据建筑空间开敞度的不同,裙楼的高度有时会达到楼房的5~8 层左右。这部分楼房虽然在城市整体空间中所能占到的比例十分有限,但其对人们的视觉、感官和情绪的影响却十分,巨大。建筑的裙楼在立面设计方面与上部立面的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下部立面的设计应当重视人的尺度,使处于其中的人不会感觉到下部空间的单调与苍白。裙楼设计应当重视建筑的稳定性,应当尽量避免给人造成头重脚轻的感觉。

三、高层建筑塔楼的设计

楼身是高层建筑形式的主要表现,其在改变建筑与城市关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从基本的物质需求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精力关注生活环境。人们对环境问题关注力度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竖向上的开放空间不断增大是环保意识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体现,塔楼的出现为高层建筑的绿化、采光、通风、调节室内气候、开阔建筑视野提供了便利。

在标准层按一定的层数设置外向的空中庭院,并与建筑内部的中庭有机结合,是当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这类建筑被人们称作为绿色高层建筑,使得人性化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高层建筑屋顶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屋顶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关键部分,这部分对整个建筑的形象起着个性强化的作用。虽然屋顶设计在建筑生态改善及影响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但这部分对建筑的显著性以及标志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优秀的屋顶设计能够起到塑造建筑标志、丰富城市空间俯视形态的作用。高层建筑屋顶的设计应当紧密结合地面设计以及整体楼身的设计,突出建筑的整体美感。台阶式建筑设置是最早被采用,也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屋顶设计结构。台阶式屋顶设计主要利用高层建筑的退台形成台阶,这种设计方式使得建筑的空中设计变得空间开放、富于变化且深具简便易行的特点。因这种设计能为建筑师提供构筑城市立体环境创作的发挥空间,因而深受建筑师们的青睐。台阶式屋顶设计能够在城市建筑密度较大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采光效果,容易给人们带来较好的开放感。此外,对城市轮廓的丰富及空间围合效果的改善也有着突出的表现。

五、高层建筑结合式下沉广场的设计

位于美国纽约市的洛菲克中心的下沉式开敞场地是高层建筑结合式下沉广场设计的典范,该设计被赋予了为公共福利作贡献的形象。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了联系紧密的地下通道、购物广场、办公空间等,很好的体现了城市生活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功能的依赖性,并通过这些联系和依赖性极大的改善了城市的空间形态。

高层建筑与地下空间结合的设计,能够拓展人类活动的空间。地下购物中心、娱乐中心、停车场的设计,因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单位土地附加值,因而备受开发商们的青睐。

随着城市用地紧张状态的不断加剧,这种综合性的设计方法必将成为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六、高层建筑底部架空与局部改进的设计

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底层架空与局部收进是为了减少基底占地面积,可留一部分空地用做环境设计或帮助解决城市的交通和停车等问题。底层架空被看作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可以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

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入口处特有的各种矛盾的冲突。并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

七、结语

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其设计风格虽不断变化,但始终与城市空间环境发生着关联。任何设计风格的形成,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和意义,也有它的局限性和负面效果。因此,重视探究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环境的结合,有助于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完善、更新,是也推动高层建筑设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梅,吕辉.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我见[J]大众商务,2009(12).

[2]郭敏锋.新世界时代科贸中心超高层建筑前期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毕晓莉.浅析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J].甘肃科技,2008(16).

浅谈高层建筑与城市 篇7

不论是设计的或是缺乏设计的摩天楼或高层建筑物都已成为我们城市生活的既定景观, 它是几乎每个国家的主要城市都认可的一种国际技术!一幢高层可以是一个城市的特写, 例如说到世界贸易中心 (虽然已在911中倒塌) , 人们就很自然的想到美国纽约, 说到阿拉伯塔酒店就很自然的联想到阿联酉, 而佩重纳斯大厦, 也就是吉隆坡双塔, 也已经成为吉隆坡的地标性建筑。高层建筑已变成城市的本体部分, 并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及物质环境的充分影响也正变得日益明显。

1 高层建筑对城市街区的影响

高层建筑对其所在的城市街区具有重要的影响。仅以它绝对的规模和人口总量, 就对城市街区的集中化、对街上的行人以及街景本身都具有明显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这些归于高层建筑的环境关系, 它必须成为在一定位置上的有效的城市设计方面的主题。在这个层面上, 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由规划者通过地方规划来加以控制。一座高层建筑必须首先与城市达成的协议, 就是那里的现状, 例如:它如何决定体量的问题, 以及新的塔楼以何种尺度才能为整体联系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街区和周围的建筑, 最重要, 它必须决定如何适应于街道的边沿、周围的人行道尺度、现有的土地利用以及它所在街区的特点。

1.1 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由于其相对体量和高度, 高层建筑对城市已有的周围环境及尺度影响甚大。不论是独立的或是混入在城市环境里, 建筑物的体量越大, 影响也就越大。不断增大尺度的高层建筑的空前激增已引起环境条件不断的恶化, 因而变成城市生活质量的祸害。高层建筑插入到城市环境中, 这些大都市里深谷剥夺了城市居民的光线、日照、和自然通风, 对城市街区及其周围小气候环境的造成很大影响。诸如在阳光照到街面上的主要几个小时以内, 高层建筑可能投下的阴影。这些阴影可能极大地改变着该区域的性质, 影响着小气候以及遮断视景。塔楼也可能在底部造成强力的下行风和不舒服的旋风, 那是很令人讨厌的。还有这些大型建筑项目的能耗过大, 如空调、取暖和照明等需要较大的能量供应, 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 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热平衡关系, 加剧了城市的热岛现象, 恶化了市民的生存环境。

1.2 高层建筑对城市街区规划的影响

许多实例表明:什么地方的建筑物在其地段中从各方面都向后退进时, 它就变得与街道线分离了, 并可能变得与其环境失去联系。从地面形象方面来说, 在高层建筑物之间的地面场地不要仅仅作为行车道路, 那将由于与城市形式脱节, 可能变成对城市联系的一种威胁, 并且形成“孤岛”式建筑局面。城市街道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街道上行人与大楼之间的关系。高层建筑物必须形成与周围建筑物的联系以加强城市结构, 并促进在其底部的城市生活。假如这些被忽略而后大楼将孑然孤立, 缺乏与街区的任何联系, 或不承认自己属于城市街区, 而它却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高层建筑的立面正好位于街道线上, 而且在其门厅内部结合着过渡区的话, 那么, 这座摩天楼的底部就能将内部空间与外面的街道生活联系起来。

2 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所展现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2.1 高层建筑的文化与美学体现

高层建筑承担着城市的高级偶像的作用。高层建筑有提供天际线视觉趣味的独特的城市设计机会, 能够创造壮丽的天际线, 而在街道层上却以人的尺度行事。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 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高层建筑“联系于无限”之点, 是塔楼的一个特色。没有天际线的摩天楼大概就像空间里一大堆不引人注目的体快。像高度发达的纽约和弹丸之地的香港都是由高楼大厦堆砌起来的, 且看这两大城市的天际线, 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 间中穿插的塔楼, 为城市的天空勾画了优美的轮廓, 线条生动活泼、色彩缤纷多变。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维的立面边线为主的轮廓线, 可正如一幅艺术摄影, 照片是单向面的, 可它反映的是三维的城市空间, 以及整个城市风貌的特点。也就是说, 三维城市空间的布局, 不仅仅是功能性的问题, 也有个审美意向在内———对建筑风貌的选择与城市风貌的构建。城市天际轮廓线, 是城市规划宏观把握中必不可少的参照, 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与美学的体现。

2.2 高层建筑的历史价值

高层建筑的发展也能影响到现有城市的历史遗产。发展必须保证将不会危及地方的环境品质、原有的街道生活模式和亚文化群、原有的市景和风景。如果城市的传统结构就是由一群低层店铺组成, 并成为城市个性特色的话, 那么新的高层建筑体量就应该与原有建筑的尺度相调和, 并考虑将其保留、维护和改造利用等问题。历史风貌保护区和文物单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 城市的建设要沿着其历史的脚步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离开了历史, 那将是一座没有内涵、没有底蕴的城市。

3 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

高层建筑影响一座城市环境的平衡, 集中注意高层建筑对环境质量的责任, 对城市及周围的影响, 这和建筑本身的功能方案一样, 对设计者都是根本的问题。高层建筑设计必须用协调其形声的方法以尝试保持最少的环境干扰性。高层建筑是城市的主要建筑大厦, 创造着城市引人注意的轮廓线, 它们限定着创造城市活动场所的公共空间, 为城市中人们的活动提供布景。

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元素, 优秀的高层建筑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一个能创造人性的场所, 又融入文脉的关系, 不去破坏城市空间的和谐。优秀的高层建筑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 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在高层和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平衡, 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 才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健康地发展下去!

摘要:目前高层建筑物已成为城市生活的既定景观, 其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及物质环境的影响也正变得日益明显。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规划分析

1 前言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会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 就是城市的生活空间非常的狭小, 且随着一个城市的不断发展, 这样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和严重。现如今高层建筑已经在我国的各大城市掀起了热潮, 但高层建筑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给我们的城市空间问题带来影响, 使得城市的格局以及空间形态遭到破坏。所以, 怎样使得城市空间和高层建筑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加的规范和健康就成为我们接下来需要讨论的问题。

2 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之间的概念和关系

(1) 高层建筑的概念。所谓高层建筑就是指建筑物的楼层数超过一定值或者是楼层的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现如今, 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使得城市涌入越来越多的人口, 但城市的空间有限, 因此就是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城市开发单位的重视, 也慢慢地成为一个城市兴旺发达的标志以及人们眼中的城市美景。高层建筑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土地利用率以及为城市缩短了各部门的距离, 使得城市内部之间的联系加强, 此外, 高层建筑还使得城市建设的效率大大提高, 建设资金得到更有效的使用。高层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同样也需依托高层建筑的支持。

(2) 城市空间的概念。所谓城市空间在狭义上就是指城市的生活空间以及城市的占地面积, 但广义上的城市空间则指的是人们在城市当中生活所能够感觉到的种种感受。在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达程度的标志的时代, 在高层建筑已经对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极大影响的现如今, 城市空间问题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大问题。城市空间内不同高度的建筑聚集在一起, 形成了城市特有的外观, 也体现着城市的审美和特征, 是渗入到城市当中每一个人内心的感觉, 是城市给每个人的感受的总和。

(3) 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关系。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复杂, 他们之间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 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内部元素, 但城市空间的设计和规划又不能完全以高层建筑为主, 还需要考虑到城市中生活的人的心理因素。如何使得高层建筑的建设让城市空间以及城市的内部规划显得更加的合理, 以及人文、城市的关系得到均衡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探索的地方。

3 高层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的规划分析

(1) 城市的空间规划要点。我们都知道, 由于高层建筑在整个城市中所占据的比例非常的巨大, 大量的高层建筑无疑会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带来极大的压迫感和压力。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的空间规划设计时就需要尽可能的为这些压力和压迫感进行缓冲, 可以通过加宽道路, 增加城市绿化之类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这就告诉我们在进行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时, 需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高层建筑的高度问题而已。

(2) 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要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在我们进行高层建筑的建造之前就需要了解和认识到高层建筑的优劣。高层建筑虽然可以为城市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 发展更多的项目, 但是高层建筑林立还会使得整个城市的气息变得沉重, 高层建筑的兴起也不利于城市的节能环保的进行, 同时高层建筑使用的玻璃还会给城市带来极大的光学污染。所以, 我们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就需要对高层建筑的数量以及高层建筑之间的距离, 也就是密度做充分的考量, 切记不要使各个高层建筑之间过度的密集, 要有一个舒展的空间。

4 有关现代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控制原则

(1) 高层建筑外部尺度的控制。高层建筑之所以会给人们带来压迫感的原因有很多, 但大体上主要就是两点。一个是楼层太高, 使得人们对安全的威胁加大, 另外一个就是高层建筑的尺度控制不合理。而后者则是这个问题的关键。通过调查和分析世界上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的城市空间规划我们可以发现, 并不是楼层高的城市人们的压力就一定会大, 反而是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控制对人们的影响更大。当高层建筑之间的格局分配井井有条时, 人们对于高层建筑所带来的压迫感会小的多, 但如果高层建筑之间的外部体积以及空间位置杂乱不整, 则会加大人们的不安全感和压力。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空间规划时需要加大对高层建筑外部尺度以及空间位置的设计, 避免草草了事使得高层建筑的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产生, 要注意对高层建筑周围景物的修饰和和谐感的搭配, 高层建筑的尺度要有一个控制。

(2) 高层建筑数量的控制。高层建筑数量的多少既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高的标志, 但同时又是一个城市发展健康程度的衡量标准。并不是一个城市内具有的高层建筑越多一个城市的发展就会越好, 过多的高层建筑会使得城市的运作出现困难和阻碍, 所以我们在城市空间规划时需要把我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机要维护城市的形象, 但又要以一个最优的高层建筑数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保证, 使得城市形象得以保证。

(3) 高层建筑体量的控制。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一大标志自然成为开发商以及政府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如何使得自己城市的高层建筑更加具有自己城市的特色, 以及使得人们对该城市的高层建筑印象深刻就成为城市空间设计者需要关注的要点。在我们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 我们需要避免的就是不要为了外观的吸引而使得建筑本身的质量和功能受到影响, 高层建筑不能仅仅作为好看的城市标志, 还必须是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经营要求的。切勿为了噱头而浪费城市资源。

5 结束语

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得出, 在高层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快速, 城市空间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时候, 如何调整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关系, 就转变为如何使得我们自己的生活更加精致优良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城市规划的初期就入手, 将城市的优良规划和高层建筑有机结合起来, 给我们的城市生活增添更多的空间, 使得我们的城市更加的具有生机和格局。

参考文献

[1]刘爱华, 王世芳.多高层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规划的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冯锦瑞, 陈丹丹.城市空间规划和高层建筑探讨[J].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

[3]唐德阁, 刘力银.多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整合及案例分析[J].科学教育出版社, 2010.

[4]谢文祥, 王志峰.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J].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5]赵世栋, 周三多.城市空间规划与高层建筑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设计

1.高层建筑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理由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 它为居民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这个可以说是城市空间比较科学性的定义, 而本文提到的城市空间则更具体更形象, 主要指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 也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感受到的空间。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 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公众的感受, 简单的说就是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所以一位建筑设计者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 给予使用者的感受。

概括而言, 高层建筑类型可以被认为是土地经济、金融、城市运输、投资机遇和技术进步、再加上其他原因造成的结果。简单地讲, 高层建筑是在一个不大的底层上叠加许多层。从功能上, 它能使可用的楼层空间向高处堆积。从商业上, 它能使其所有者从土地上获利更多, 并且可以放置更多货物、更多的人, 和在一个地方收入更多租金。它在经济上的存在是土地高价的结果, 土地高价与城市交通便利密切相关, 也是配套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的必然结果。高层建筑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建筑类型, 它的开发将增加城市的就业及生产力, 促进城市的有益发展。同时由于它的发展也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建筑结构、技术、材料、交通等的发展, 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

2.高层建筑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高层建筑对其所在的城市街区具有重要的影响。仅以它绝对的规模和人口总量, 就对城市街区的集中化、对街上的行人以及街景本身都具有明显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这些归于高层建筑的环境关系, 它必须成为在一定位置上的有效的城市设计方面的主题。在这个层面上, 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由规划者通过地方规划来加以控制。一座高层建筑必须首先与城市达成的协议。例如:它如何决定体量的问题, 以及新的塔楼以何种尺度才能为整体联系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街区和周围的建筑。它必须决定如何适应于街道的边沿、周围的人行道尺度、现有的土地利用以及它所在街区的特点。由于其相对体量和高度, 高层建筑对城市已有的周围环境及尺度影响甚大。不论是独立的或是混入在城市环境里, 建筑物的体量越大, 影响也就越大。不断增大尺度的高层建筑的空前激增已引起环境条件不断的恶化, 因而变成城市生活质量的祸害。高层建筑插入到城市环境中, 这些大都市的深谷剥夺了城市居民的光线、日照、和自然通风, 对城市街区及其周围小气候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还有这些大型建筑项目的能耗过大, 如空调、取暖和照明等需要较大的能量供应, 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 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热平衡关系, 加剧了城市的热岛现象, 恶化了市民的生存环境。

总之, 在城市整体环境中, 高层建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大高度大, 在城市设计中主要控制高层建筑的高度和体量这两方面, 既建筑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尺度 (对城市、其系统和天际线方面) (2) 街道尺度 (对城市街区、人行道和街景方面) (3) 整体尺度 (建筑本身及造型方面) 。

3.建筑设计

3.1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

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 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 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 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所造成的对比。因此凡是处在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 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广场空间, 这个广场空间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而且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 容纳的人员较多, 出入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 后退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讲, 广场空间往往在街道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能够给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 也往往能成为城市的亮点, 这就是共享空间的好处。有的建筑大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 如日本建筑大师叽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 独特的广场空间造型, 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 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 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 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3.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 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 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 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的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 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 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 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 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今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 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随着近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 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 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 如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 就引入生态的概念, 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呈三角形, 宛如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 花茎部分为中空大厅。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用, 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而气候设计大师——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梅纳拉大厦则体现了利用空中开放空间连通建筑内外, 贯彻生物气候大楼思想, 引入了大量的植物, 立面上螺旋上升的垂直绿化和底部斜坡的绿化都有助于调节气候, 尽可能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较好地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 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

3.3巧妙的运用一些处理手法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 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 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 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 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 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 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 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 (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 , 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 缓解入口处各种矛盾冲突;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 这种入口后退架开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4.规划设计

4.1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 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 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 甚至是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 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 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 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4.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 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 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 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 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 加大其通行能力。

4.3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 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 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表明收益并不乐观, 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 提高城市知名度。

5.结语

高层建筑影响一座城市环境的平衡, 集中注意高层建筑对环境质量的责任, 对城市及周围的影响, 这和建筑本身的功能方案一样, 对设计者都是根本的问题。高层建筑设计必须用协调环境的方法以尝试保持最少的环境干扰性。高层建筑是城市的主要建筑大厦, 创造着城市引人注意的轮廓线, 它们限制创造城市活动场所的公共空间, 为城市中人们的活动提供布景。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元素, 优秀的高层建筑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能一个创造人性的场所, 又融入文脉的关系, 不去破坏城市空间的和谐。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 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美国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会著

[2]刘顺校、周湘津, 高层建筑设计,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研究 篇10

高层建筑是城市总体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迅猛推进, 高层居民住宅和综合办公建筑数量越来越多, 使得高层建筑在城市总体建筑中的比例不断攀升。因而, 想要正确的理解并处理城市空间的和谐与协调问题, 就不得不考虑高层建筑设计在整个城市空间系统中的作用。

高层建筑设计包括的内容较多, 既有选址设计、布局设计、外观设计, 又有功能设计、沉降设计等。这些设计的合理与否将会对城市的正常运转以及城市环境的良性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特殊性, 结合现阶段世界范围内高层建筑设计的典范和实例, 探讨了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出入口的设计

城市空间主要是由建筑空间所组成的, 因而要实现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和谐与协调, 首先就必须考虑由建筑空间向城市空间过渡及转换的过程, 这一点是进行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而高层建筑出入口是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过渡和转换的衔接点, 是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环节。高层建筑出入口设计的焦点往往在外观上, 但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 外观因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一些特定的地域, 高层建筑整体设计需要特别关注建筑的抗震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因此, 留给建筑整体外观设计发挥的空间就会变得十分的局限。但高层建筑的出入口设计对抗震性与结构性因素的考虑不是显得那么重要, 因而底层出入口的设计便成为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结合点处理的关注点。

高层建筑出入口的设计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1. 出入口位置的合理选择

高层建筑出入口位置的选择应当重点考虑建筑内部功能的安排和人流的方向, 要尽量与人流的方向相一致。出入口的设计既要保有足够的外部空间, 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视觉观赏性, 使其能够在视觉上缓冲高层建筑所带来的空间压迫感。

2. 出入口外观造型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出入口设计在外观造型方面应当尽量做到突出、显眼。高层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建筑, 其在功能和视觉感受上具有很大的区别。在出入口外观造型设计方面应当避免千篇一律, 尽量做到多样化与独特化。并在设计的高层中处理好与城市空间整体环境的融合, 做到在统一中实现多变。

二、高层建筑裙楼的设计

有效的保持与地面的结合以及周围建筑之间的协调是高层建筑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高层建筑与地面的结合以及与周围建筑的紧密联系能够强化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形态, 保持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和谐性。而要实现这种结合与协调, 高层建筑设计单位就需要关注其裙楼的设计。

裙楼是指从街道上以40°仰角能够看到的部分。根据建筑空间开敞度的不同, 裙楼的高度有时会达到楼房的5~8层左右。这部分楼房虽然在城市整体空间中所能占到的比例十分有限, 但其对人们的视觉、感官和情绪的影响却十分, 巨大。建筑的裙楼在立面设计方面与上部立面的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 下部立面的设计应当重视人的尺度, 使处于其中的人不会感觉到下部空间的单调与苍白。

裙楼设计应当重视建筑的稳定性, 应当尽量避免给人造成头重脚轻的感觉。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外部形态、线条组织、材料装饰的视觉结合, 尽量给人一种丰富而不单调的感觉。

三、高层建筑塔楼的设计

楼身是高层建筑形式的主要表现, 其在改变建筑与城市关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人们从基本的物质需求中解放出来, 有了更多的精力关注生活环境。人们对环境问题关注力度的不断增加, 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竖向上的开放空间不断增大是环保意识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体现, 塔楼的出现为高层建筑的绿化、采光、通风、调节室内气候、开阔建筑视野提供了便利。

在标准层按一定的层数设置外向的空中庭院, 并与建筑内部的中庭有机结合, 是当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这类建筑被人们称作为绿色高层建筑, 使得人性化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类建筑的典范, 如由Norman Foster事务所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这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环保”型的超高层建筑。整个建筑呈现三角形, 宛如一枝花茎托着三片美丽的花瓣。花瓣部分就是正常的办公区域, 而奇特的花茎部分即为中空大厅。中空大厅除了起到自然通风的作用外, 还为整个大厦提供了丰富的景观。除此之外, 由气候生态大师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梅娜拉大厦, 也秉持着“生物气候大楼”的思想。其利用空中开放的空间连通建筑内外, 引入大量的植物来调节气候, 尽可能的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使人在工作与生活的同时也享受到了自然的恩赐。

四、高层建筑屋顶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屋顶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关键部分, 这部分对整个建筑的形象起着个性强化的作用。虽然屋顶设计在建筑生态改善及影响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但这部分对建筑的显著性以及标志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 优秀的屋顶设计能够起到塑造建筑标志、丰富城市空间俯视形态的作用。高层建筑屋顶的设计应当紧密结合地面设计以及整体楼身的设计, 突出建筑的整体美感。

台阶式建筑设置是最早被采用, 也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屋顶设计结构。台阶式屋顶设计主要利用高层建筑的退台形成台阶, 这种设计方式使得建筑的空中设计变得空间开放、富于变化且深具简便易行的特点。因这种设计能为建筑师提供构筑城市立体环境创作的发挥空间, 因而深受建筑师们的青睐。台阶式屋顶设计能够在城市建筑密度较大的情况下, 提供足够的采光效果, 容易给人们带来较好的开放感。此外, 对城市轮廓的丰富及空间围合效果的改善也有着突出的表现。

五、高层建筑结合式下沉广场的设计

位于美国纽约市的洛菲克中心的下沉式开敞场地是高层建筑结合式下沉广场设计的典范, 该设计被赋予了为公共福利作贡献的形象。在设计的过程中, 加入了联系紧密的地下通道、购物广场、办公空间等, 很好的体现了城市生活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功能的依赖性, 并通过这些联系和依赖性极大的改善了城市的空间形态。

高层建筑与地下空间结合的设计, 能够拓展人类活动的空间。地下购物中心、娱乐中心、停车场的设计, 因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增加单位土地附加值, 因而备受开发商们的青睐。

随着城市用地紧张状态的不断加剧, 这种综合性的设计方法必将成为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六、高层建筑底部架空与局部改进的设计

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 底层架空与局部收进是为了减少基底占地面积, 可留一部分空地用做环境设计或帮助解决城市的交通和停车等问题。

底层架空被看作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 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 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可以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 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

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 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 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 缓解入口处特有的各种矛盾的冲突。并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

七、结语

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 其设计风格虽不断变化, 但始终与城市空间环境发生着关联。任何设计风格的形成, 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和意义, 也有它的局限性和负面效果。因此, 重视探究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环境的结合, 有助于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完善、更新, 是也推动高层建筑设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梅, 吕辉.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我见[J]大众商务, 2009 (12) .

[2]郭敏锋.新世界时代科贸中心超高层建筑前期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毕晓莉.浅析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J].甘肃科技, 2008 (16) .

上一篇:道路底基层下一篇:破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