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使命

2024-09-05

大学的使命(精选十篇)

大学的使命 篇1

主政者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不是在以大学的使命为基点, 以提升学生理性思考等基本方向的前提下来进行改革, 相反却是新招迭出, 导致无数新奇怪的课程。我担心在这样的改革思路下, 大学看起来非常热闹, 各门课程人气旺盛, 但与解释性能力的提升和追求真理这样的培养目标却是渐行渐远。

大学, 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任务, 就是要学那些貌似没用, 甚至并不实用的知识, 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 这样的大学不是要迎合世界, 而是去解释和改造世界, 用知识和思想, 或者说智慧和真理引领世界前行。

大学的使命与大学生的责任 篇2

资料来源:《文汇报》2006年6月18日 | 作者:杨福家 | 录入时间:2006-06-20

什么叫大学?大学是University,词根是universus,意味着普遍性、普适性、世界性、宇宙性。一流大学正是群英汇聚的殿堂。一个大学要达到一流,必须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聚在一起,在人类知识的宝库、而不仅仅是中国的知识宝库里,探索奥秘、追求真理、实现梦想。

一、大学的使命

我想先谈谈两所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

首先来看耶鲁大学,无论怎么排,它总是在世界最顶尖之列,连续几年在美国排在第三位,紧跟普林斯顿与哈佛大学之后。它成立于1701年,现有大学生(耶鲁学院)5316人,研究生(文理研究生院)2522人,专业学院学生(医学院、法学院、音乐学院等11个学院;均在大学毕业后进入)3552人,学生总数为11483人。它的使命是什么呢?在创立这个学校的时候,就有一个建校的使命: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它是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顿等五六个美国总统的母校,它也培养了530个国会议员,为很多一流大学培养了杰出的校长,为墨西哥和德国培养了总统,为韩国培养了总理,为日本培养了外交部长。后来又提出了它的基本使命:要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初看一下,它似乎只是词语的堆砌,但是,如果仔细品味一下,就能了解,假如使命只有“传授知识”这一条,那么这个使命就对美国3688所大学与学院都适用,若加上“推进和丰富”,马上只有3%的大学能够胜任,再加上“文化”两字,恐怕减到了1%,至于能够涉及“保护知识和文化”的,只怕不足千分之一。使命要有差别,有特殊性,如果这个使命什么学校都能用,那它的表述就不很贴切了。我今天特别着重谈文化,我感到我们很多地方对文化没有足够重视。

尽管我国是出口大国,但是唯独有一个例外,文化出口非常少。有着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家,她的电影、图书却很难走出神州的土地,这是让人遗憾和惭愧的事情。我们每出口1本书就有100本书进口。刚才提到“保护知识和文化”,耶鲁大学拥有的世界上最好的稀有图书馆正是承载着这样的使命。世界上有些孤本图书资料几乎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

那么怎么来完成这个使命呢?耶鲁校长说得非常精辟,第一,要有有形资产;第二,要有人力资源;第三,要有文化内涵。我们讲得比较简洁:大楼、大师、大爱。如果理解全面,那么意思是一样的。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讲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把重点放在大师上,而不是像我们现在的情况那样,总是把大部分钱花在造房子上,却并没有足够地注意到大师。可是,耶鲁校长的提法更加完整:有形资产不仅包括大楼,而且还有设备、图书等等。同样,人力资源也不仅仅指大师,还有学生和管理人员。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学生,他们同样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关键的是大学的文化内涵。不同类型的学校,侧重点和社会分工不同。加州理工学院就不叫大学,而是叫学院,很小,386位教师和研究员,大学生、研究生加起来2172位(2005年)。董事会一开始就规定:不管什么人做校长,都不能扩大它的规模。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是: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并造福社会。在一个单一的学院里,在交叉学科的气氛中,研究科学技术中最富有挑战性的基本问题,同时教育一批杰出的学生成为在社会中富有创造性的成员。

这里就没有提到文化。不是说这个学校没有文化,作为一个学院,它的使命在侧重点上与耶鲁大学有所不同。该

院出现了32个诺贝尔奖得主,这就是它对丰富人类知识宝库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火箭的百分之九十是在这里设计的,这就是造福于它的社会。今年它发现了太阳系的第十个行星,又进一步扩充了人类的知识宝库。而且,除了32个诺奖得主,还有一大批没有获得诺奖的杰出校友,包括我们的物理学元老、192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的周培源;原子核物理的中国奠基人赵忠尧,是该校1930年的博士毕业生;谈家桢,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1936年的博士毕业生;我国第一号科学大家,钱学森,1939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所有这些大师奠定了这所学校在世界的地位,不需要排名的肯定,它就是世界顶尖的大学,虽然它自称学院,不叫大学。

二、大学的文化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物质存在很简单,包括仪器、设备、大楼等等。然而,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的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

校训,是学校学术和文化的结晶,是大学精神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集中的体现。北京大学:“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同济大学:“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一次由4762人参加投票的媒体调查表明,在对“你认为中国的大学哪个校训最好?”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获第一名,拿了54%的票。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排第二。我们再来看看国外大学的校训。哈佛大学:“truth”(“真理”;有人译为:“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华盛顿大学:“通过真理取得力量”。都离不开“真理”两字。2005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引了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之所以重提这十六字,因为在我们大学,出现了很多造假的事情。

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加州理工学院的校训(“真理使人自由”)就是这种文化的体现。麻省理工学院崇尚理论联系实际,它的校训是:“动脑又动手”(Mind and Hand);诺丁汉大学的校训是:“城市建于智慧”,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大学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个城市要想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就必须拥有一流大学作为后盾,但是大学带给城市的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经济上的飞跃,还应该包含精神文明、文化修养的提升。大学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宾州大学,它的校训就讲到道德:“没有道德的法规是徒劳的”。上海交大的校训也体现了非常深刻的道德含义:“饮水思源,爱国荣校”。“饮水思源”用英文来讲就是thanksgiving,“感恩”。如今我们的媒体经常在说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自然。人在生活中,感恩情怀不可缺少。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感恩,使社会能更和谐,世界更美好。但是,也有些不协调的声音:在很多大学,包括名牌大学,一些农村来的学生不愿意见他的父母,觉得很不光彩。所以我想起了哈佛大学所提倡的,“一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不仅看智商,还应看情商,进而看德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迎接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会”,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在大会上讲:学校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learnto be),要让学生学知识(learnto know),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掌握这些知识(learnto howto l earn),还要让学生学习如何与其他人相处(learn todeal with the others)。

三、一流大学的启示

大学是群英汇聚的地方,因此我们既要走出去,融入到世界各地,同时又要请进来。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是看国际学生占了多少,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又占了多少。这是衡量融入世界的一个指标。耶鲁大学为什么能为国家和世界培

养那么多领袖?耶鲁校长谦虚地说:“我们是向英国学习的,吸取了英国的精髓。”

英国高等教育的亮点在哪里?从15世纪开始,牛津和剑桥就实行导师制并有了住宿学院。耶鲁校长说,所有后来成为总统的,都是在导师指导下,在住宿学院里组织的各种各样社团中担任过领导职位的学生。社会工作是同等重要的学习和锻炼,是重要的“第二课堂”!领袖人物都是从这些组织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精神就是融入在学校浓郁的气氛之中,而这种气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住宿学院正是这种精神存在的物质载体之一。

普林斯顿大学连续六年美国排名第一,目前有6677名学生,其中4678名大学生,1999名研究生。有人认为,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数量一定要超过本科生,一定要有医学院。这种看法对普林斯顿大学不适用。它没有医学院,研究生数量也不过30%,但绝对是世界顶尖大学。顶尖在哪里?除了造就了20余位诺奖得主外,校园中那种自由宽容的学术氛围确实让人啧啧称赞。

英国人安德鲁·怀尔斯1985年在普林斯顿升为正教授后,九年里基本上没有写出文章。从校长到教研组长,没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也不管他在做什么。九年以后,他解决了世界数学界360年没有解决的难题——费马大定理,获得了当今数学最高奖菲尔茨奖。

约翰·纳什患精神病30多年,他生病后,普林斯顿还是把他从MIT请过来,给他温暖。他的家人和同事对他无比关怀。三十年后,奇迹发生,他身体恢复,1994年拿了诺奖。这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魅力!纳什的故事被写成小说《美丽心灵》,拍成电影,拿了奥斯卡奖。所以,有大师还必须有大爱,在一流大学,应该到处可见美丽的心灵。

再来看“导师制”。牛津大学培养了那么多首相。它有这样一个说法:导师在学生面前“喷烟”,直至在学生心里点燃火苗。李开复在一本书里写道:“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你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火种在哪里,在导师、家长的帮助下把火种点燃,就有成才的可能。

无独有偶;三千年前,有哲人就说过:“头脑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种。”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关键是怎么发现这个才。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不叫学院,不叫大学,而叫学校。我们最看不起的名字,它却保留下来,不愿意改。但它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它的校长在北京说过一句话:“学校的任务是发挥学生的天才”。哈佛校长在哈佛350周年校庆时说,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奖,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他承认进入哈佛的每个人都是金子,他的任务就是让这些金子发光。

只要一个人头脑中的火种被点燃,那么,不管他(她)读大学还是读高职,他(她)都能发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3688所高等院校中60%是职业学校、社区学院,研究型大学只占3%;而我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居然超过美国,高职的数量却远远少于美国。我国的大学近些年来不断扩招固是好事,使更多年轻人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但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的不只是大学生数量的变化,还要使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合理。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高职上。但是,社会上很多的家长看不起高职,认为进高职没出息。其实高职与本科院校好似乐队中两种不同的乐器,都十分重要。两者对师资与设备的要求都不一样,为什么有不少高职院校能轻易“升格”为本科院校了?

社会上不少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博士,不成为博士不过瘾。最近一个医生跟我说,要去拿博士,否则在医院里站不住脚。在英国的医院,博士占10%,临床医生的地位、薪水很高,但是不必拿博士学位,只有从事学术研究的才去拿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是世界一流医学院,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报考该院的,每5700名考生中只有一人被录取(2005年数据)。现有1185名学生中,有700人想做医生(M.D.),有485人想做从事医学研究的博士(Ph.D.)。两者都是Doctor,但含义不同,目标也不同。前者译为“医生”,后着译为“博士”。两者无高低之分,但医生的工资待遇普遍高于博士。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有博士学位的约10人,不及医生的10%。

四、大学生的责任

大学为年轻人创造机遇,大学生为大学作出了贡献,从中也可以看出青年成才的一个重要要素:机遇。不管你多聪明,作出多大努力,如果没有机遇,要成才很难。我们国家现在形势大好,是一片希望的沃土,体现在为青年人提供了从来没有过的机遇。我们的大学,一直为年轻人提供舞台,始终为青年学生创造机遇。

机遇偏爱年轻人,这是不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发现都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年轻时期。这是一条普遍规律。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就是年轻人的创业史。例如,布拉格父子,因为儿子在剑桥读研究生时纠正了父亲的错误,两个人一起获得诺奖。至今,小布拉格仍旧是最年轻的诺奖得主,当时只有25岁。华生与克利克在1953年发现了DNA结构,是20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当时克利克是物理学的博士生。前年诺奖的三位得主,在1973年做出获奖成果时,一位是哈佛研究生,一位是普林斯顿研究生,一位则是普林斯顿的讲师。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年轻人成功的另一要素是好奇心、兴趣。兴趣驱动我们非常努力地工作,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此外,一流大学在一个人的成功中起很大作用。上面提及的这些诺奖得主都来自一流大学。同时,大学生又反过来为大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什么叫大学?大学是University,词根是universus,意味着普遍性、普适性、世界性、宇宙性。一流大学正是群英汇聚的殿堂。一个大学要达到一流,必须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聚在一起,在人类知识的宝库、而不仅仅是中国的知识宝库里,探索奥秘、追求真理、实现梦想。

耶鲁校长经常自豪地说:耶鲁实行普适教育,进耶鲁的学生可从1800门课程中选课。现在,我们国内的一些大学也开始行动,实行广博教育,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这样做必须有坚强后盾。耶鲁有1800门课程可供选择,几乎包括了全部人类知识。耶鲁还有极其非凡、尽心尽责的教师辅导学生。没有这两个条件,只是依样画葫芦,就会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我希望每个年轻学子都有一个梦,有大的梦,有小的梦;大的梦是一致的: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在世界上站起来,站得直,站得稳。

要成才,三个要素非常重要:人生观,兴趣,机遇。我们国家走到今天,可以说处于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需要年轻人开拓贡献。我们国家的GDP增长很快,但消耗的能源、造成的污染都很严重,所以中央非常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们正走在十字路口。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三句话。

第一,要发现自我,to be yourself。要了解自己,在导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真正了解自己。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使自己的火种被点燃,才会取得最大成绩。

第二,要有信心,to be confident。这一点英美学生做得相当好,他们非常自信,即使他不大懂,你要他做,他也会马上说,我能,I can do it。而中国学生太谦虚,这个我不行,那个我不能。今天的世界千变万化。作为一个名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学到的东西不可能完全一致。学校教的只是基本知识,真正产生影响的,不是具体知识,而应当是一系列的精神,所以应该自信。

第三,要学会享受周围环境,enjoy yourself。上世纪60年代我在丹麦实验室通宵工作时,看到这条标语就会有一股暖意。

当代大学的文化使命 篇3

邹广文,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基础理论、文化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海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当代文化哲学》等学术著作8部。曾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度经清华大学学生校园网络投票,被推举为清华大学“良师益友”。

大学,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在今天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校庆大会上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并且将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并概括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今天,随着我国文化建设在未来社会发展重要地位的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已成为引领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对于初、中等教育对人的规范性教育(中国古代称之为“小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更注重人性的涵养和健全人格的培育,也即使人真正“成其为人”。因为大学教育的结束即意味着人步入完全意义上的社会生活的开始,较之于此前的教育阶段大学所赋予的“成人”责任更大。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论教育学》一书中曾开宗明义指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一种存在”。按康德的看法,人之外的动物只需以本能的方式来运用他的天性,无需像人那样经受教育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使人与其他存在物区分开来。在这个意义上,东西方的大学教育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知道,《礼记·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的“大学”概念虽与今天的大学含义不尽不同,但本质是相通的,主题都是在讲如何“成人”、成为“君子”。作为君子不但要彰显自己心中明白无误的道德,而且还要向周围的人、向百姓去传播这种做人之道,在此基础之上,大家还要一起来保持这种状态,共同达到善的境界。毫无疑问,这个“成为君子”之学、成人之道在今天的大学文化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的确,高等教育更加凸显了教育的人文性。所谓“人的完成”,一方面意味着使人成为具有社会品格的人或“社会意义上的人”;与之相联系,另一方面,大学教育也是使人成为文化意义和文明意义上的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讲“成人”,就需要摆正“人才”和“人”的关系。一个大学首先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后追求的才是对于具体人才的培养目标。因为只有先成为人,才能不迷失方向。我们好多学校更多关注人才的培养,但人才的前提是做一个人,一个人人格不健康,则可能创造性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人才”是对学问学术的强调,着眼于“做事”,而“人”是对人的道德素养的关注,着眼于“做人”。我们常常讲“为人为学其道一也”,这个一以贯之之道就是“做人之道”。“人”和“人才”,前提是成为“人”,做事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这是最为根本的东西。

所以我们认为讨论大学文化建设问题,必须紧紧围绕着人的塑造来展开。这里我们拟具体讨论三个问题。

一、大学文化的基本结构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大学文化建设开始引起大家特别的关注,并且都在从不同角度进行设计和实践。经过了30年改革开放,大家开始克服急功近利办教育的心态,去静下心来反思和追寻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这应视为中国大学向大学理念的正常回归。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大学文化建设的层次性和规律性,就操作层面而言,我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实践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大学形象文化的建设,这是向社会展示大学环境特征的文化层面。它是反映该大学外在特征的视觉形象的总和,主要包括大学标志、大学标准字、大学标准色、大学校歌、大学网页、大学特有的标语口号等。这些相关要素的特定组合形式,就是大学的形象识别系统。并具体应用到校名、校徽、标牌、证书、宣传品、画册、办公用品、校园建筑、设施、园林规划、布局等方面,从而达到在各种不同场合鲜明有效地传达大学的形象的目的。

二是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主要是指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和礼仪规范。大学行为文化是学校风格、气质和人际关系的动态表现。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必然性”要求不同,大学行为文化主要是对于师生员工的“应然性”要求。通过这种倡导让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良好的素质品质。一个大学的气质如何往往是通过该大学师生员工的行为文化体现出来的。

三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主要指大学精神及其相关理念系统,如大学的校训、校风等。这点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大学文化最关键的环节。大学的校训、大学精神,标示着一个大学的办学方向、办学意义,所要回答的是“我们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大学”的终极问题。不管社会风向怎么变,但是作为一所有特色的大学,就要坚守一种不变的、持之以恒东西,而这一点是集中通过大学精神体现出来的。

所以,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培育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存在。大学的物质存在很简单,仪器、设备、大楼等等。然而,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他的文化和精神品质。大学文化所传达的是一种共性的东西,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精神之中。

所谓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的核心教育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它引导着学生的灵魂,表征着一个大学长期的文化积淀,反映着大学的历史特征、气质品质和办学方针。可见大学精神是标志一个大学的根本特点的。如清华大学,当年梁启超先生以《周易》里的乾坤卦语,提炼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是很富有特色的,也很深入人心,得到了清华师生的广泛认同。但是就目前我国大学的普遍情况来看,大学精神理念的政治化倾向比较浓厚,缺少特色与个性,往往都是诸如“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等标语性的口号。近年来国内好多大学都在某个时间节点(如逢10年的校庆)重新提炼了各自的大学精神,注重个性化表达,彰显特色性追求。这是值得肯定的。

nlc202309041237

精神折射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当然也折射了一个学校的性格与品质。每所大学都应该在各种场合向社会唱响自己的大学精神,比如可以在大学的入学通知书的显著位置把大学精神印上去,让学生在走进校门之前,就让他知道这是在传达着什么意义和信息。人生的第一次,记忆是最深刻的。总之要反复地去强化一个大学的精神,然后让大家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它该达到这样一个效果:一说起某所大学,首先想起的是它的大学精神。

二、大学文化如何“化人”?

现代大学教育在其根本点上应该是一个致力于人性完善的个性化培育过程。因此,个性、完整性、历史性——这是现代大学教育学生的三个基本着眼点。

个性化。个性是一个人的气质、兴趣、能力以及性格等特征的综合性呈现。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个人如果没有个性他也就没有创造力,其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往往千校一面,共性有余,个性不足,此种的办学观念,带来了文化趋同和学科设置的格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常常说要爱护学生的创造热情,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意味着要关注大学生个性培养。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强调要针对每个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哈佛大学校长在350周年校庆时说“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多少总统,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可见作为大学的校长,首先需确认的是进入大学的每一个人都是金子,他的任务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发光。要对被教育对象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创新能力等各种潜能进行有效地开发。

完整性。大学要关注学生完整性心智结构的涵养,以促使人格的健康成长。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心识所创化的世界里,都要通过对象世界来积极反应和呈现自我的心灵和思想。所以对人的教育培养,最基本的是建构人的完整精神世界,塑造人的完整人格,即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感情,使之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只有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说到人的完整性,当年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创始人之一冯友兰先生曾经讲过一句话,有人问他什么是哲学,他讲“哲学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而不是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成为某一种人就是专业人才,例如现在我们各个学科院系所培养的就是从某种专业角度要求的专业人才,这种技术理性教育仅仅着眼于人的专业特长的发展,但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前提就是成为人,即不能忽视对人的完整性精神世界的建设,成为人就是要达到有完整性的素质要求,既要有知识,也要有文化、有人文关怀。在清华百年校庆之际学校做了一个抽样调查,我们追踪了清华大学近二十年的毕业生,发现近三分之二的毕业生毕业以后并没有从事他所学的专业,但是他们仍然做得非常优秀。这由此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大学教育,你不要把你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强调得太过。为什么呢,这有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许多学生走出校门以后他真的可能就从事别的行业了,但不管他从事什么行业,我觉得他在大学这四年,他的个性、完整性人格的养成,可能是他终生受益的东西。我们倡导要在知识的极限处信仰,也就是说,知识在最根本的地方要以信仰为基础。基于某种信念人才可能开始求知,知识尤其是技术理性不能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人只有葆有超验的维度,其经验行为才有明确的目的指向,人的完整性才得以确立。

历史性。这里讲的历史性就是一个人的文化存在性。每个人首先应该是个历史的存在。人的一生一直要面对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我是谁?第二个是我从哪里来?第三个是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共同表征着人的历史性存在主体。“我是谁”实际上强调的就是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论语》讲“吾日三省吾身”,人只有不断反省自己,才不会忘本、才会葆有一颗平常心,不会犯大的错误走大的弯路。而“我从哪里来”其实表达的就是一个确立文化认同的历史感问题,例如传统文化对我们之所以重要,因为在传统中我们才得以“安身立命”;知道了我从哪里来了,才知道要到哪里去。因为一个人回顾过去有方向感,你往前看才有方向感。“我要到哪里去”就是通过确立人生价值给人生找到一个方向,以使我们的步伐更加稳健。人如果没有历史感,那可能就是一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方向感的浪荡鬼魂,这种人生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是不值得活的”。

总之,现代教育要致力于人性的生成和智力的提升,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品质和精神,使他们去自觉反思、拷问人生的意义,具有担当意识、肩负起社会责任。德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洪堡(Humboldt,Alexander 1769~1859)在谈到大学文化时,曾提出“由科学而达修养”(Bildung durch Wissenshaft)的理念,即通过学知识,来进一步解决修养问题。通过科学来达到人格养成,整个人的修养、教育、构成要发生这样的变化,由科学构成人格,是大学要来做,但要解决一个手段和目的的关联性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也说“大学的教育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任务就在于把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这些话我们应该很好地反思。

大学里诸多先进的思想观念有一种潜在的高贵向上的暗示性,激励学生往上走,去提升人格。请知名思想家、政治家、企业家等社会精英到学校进行讲座,不在于通过这两个小时学生学到了什么,而在于形式大于内容,让学生拥有一次零距离和精英们接触的机会,这会潜移默化地对他有影响。明天,这些从大学走出去的学生很可能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栋梁之才。

三、大学的当代使命

从文化功能的视角来看大学,我们可以说大学是人类最先进思想的集散地。各类文化精英们各种先进理念汇集到大学校园,又通过一届又一届毕业的大学生传播到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的文化应该是具有自主性、独立性的文化。大学精神体现着社会的良知,代表着社会的恒常价值追求。唯如此,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教书育人,大学必须努力保持自己的自主性、独立性,不管东西南北风,都要自觉肩负起社会批判的使命,提振社会的信心,培育社会的希望,引领着社会的风气。我认为今天的大学在其最基本的方面,肩负着承传文明、创新思想、守护社会基本价值等三项重要使命。

nlc202309041237

第一、传人类文明

在其根本点上,大学应该首先坚持文化上保守主义立场,保守者,保卫守护也,也可以称之为文化守成。现代人不能忍受一种无根的生活,心灵不能永远漂泊在荒原上,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首当其冲要履行好文化传承的职能,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大学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地,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对内传承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大学,应该明确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不可剥夺的存在理由,都为世界文化贡献着其他文化形态所无法替代的独特文化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大学教育工作者不能忘记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不能忘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意义,要在关注历史绵延性连续性的基础上,自觉提高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带着温情与敬意的眼光审视自己民族的历史与传统的文化态度。

第二、创新思想

创新与传承是大学前行的两个车轮。党中央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民族文化,要从创新思想开始。创新思想是民族文化转型的动力,对于大学而言,变革和创新那些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营造一个激发社会创新和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对民族、对国家和对人类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曾经认为,一种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其本质上说,是一个回应历史挑战的过程,回应新的历史挑战就表现出该文化的活性和发展。凡是对新挑战作出创新应答的文化,这种文化活性就高,国家就能持续兴旺发达;相反则必然走向衰败甚至灭亡。

中国传统求同排异的政治文化,把一切创造行为都视作异端和威胁,束缚了人们的创新追求。而今天大学精英文化在其本质上应具有具有摆脱思想束缚的潜能,具有启蒙和批判的品质。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陈寅恪先生呼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都表明了思想创新对于大学的独特价值。能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大学的生命力就强,才有可持续的竞争力。中国社会要想真正实现全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的跃升,中国经济要想真正实现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就必须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给予受教育者以自由生长的空间,容忍失败,鼓励冒险,标新立异,不拘一格。

第三、守护社会基本价值

我们这里所讲的社会基本价值,是指超越狭隘个体或集团利益之上的关注社会普遍命运、关乎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的价值。大学中的各种科学门类既是知识体系,也同时是价值体系。一所真正的大学应当自觉坚守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对社会基本价值的关注是知识分子建构其社会良知的基础。以此为基点生发开来,他才能自觉地保持卓然不群的精神姿态,并始终不渝地对世界秩序、对文化、对社会人生产生一种更为广阔恒久的意义关照。

在今天人类全球化的发展时代,我们认为社会基本价值的内容主要有:(1)对生命及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2)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关怀;(3)对人的整体性价值的认同;(4)对不同观念(只要有可说明的理由)的宽容;(5)对群体合作生活的真诚态度,等等。

一个人思想的独立性与批判性与对于社会基本价值的坚守是分不开的。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曾说过:“大学不是一个风向标,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要的。”一个健康的社会里,社会基本价值的守护是不可或缺的。大学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避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那种超越个体社会地位而去关注社会的普遍命运的人,像苏格拉底那样去守护这些关乎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走向、并具有人类性和普遍性的精神价值。通过这种守护为社会提供一种清醒的声音,展示人类生活的一种实践高度。

我非常欣赏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新教路德宗创始人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所讲的一句话:“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在于国库的殷实,城堡的坚固,或是社会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教养,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教育,人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尚”。公民的文明教养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标志,我国30年的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在辉煌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即要致力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壮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要在这个方面充分去用力,这也许是下一个30年中国整个社会要去充分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更是今天中国大学责无旁贷的使命。只有全体社会成员的人格、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我们这个社会才有希望。

(本文系作者近期在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高校所做的文化讲座基础上整理而成)

大学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使命 篇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美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使其在国际竞中主导着话语权,凭借文化影响力不断输出本国的价值观,为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意识形态造势。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尚未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做出的决策经常被欧美国家贴上意识形态的标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自身大国地位不相匹配。因此,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积极捍卫与抢占话语权,从而全面塑造国家气质与国民性格,对于综合国力以及国家凝聚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大学的文化使命及意义

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毋庸置疑大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组织,是推动整个国家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文化更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引领整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方向。大学文化建设是塑造一国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环节,因为文化之本质就在于以文化人,而以文化人又以教育为载体,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改善、发展、塑造人是大学的终极使命,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文化“化人”亦应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载体。大学文化之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作用往往终其一生。

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以一种非强制性教育的方式将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生活方式等内化为一种无形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正是国民性格最珍贵的元素。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缺乏此种元素,那么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中保持对本国文化的自信、自立与自强实在是困难重重。大学是坚守社会道德良心,民族文化希望,国家科学脊梁的最前沿阵地,亦是塑造、培育民族文化的中流砥柱。正如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劳伦斯.H.萨默斯所言:“全球化注定大学内的知识传统和社会资本的储聚将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所起的作用将超越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大学之于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既是大学的使命,也是大学文化建构的中心目标。

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建构

最广义文化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交往中所习得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学文化作为文化之一种,也应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具体细分,大学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大学文化的主体。一般而言,大学文化的主轴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内在的动力,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得以确立的物质结晶,而环境文化则是精神以及制度文化得以存在的载体。大学文化的驱动机制应该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能推动后两种文化的发展,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往往自动围绕精神文化来建构,但是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者抑制精神文化的发展。

所谓大学的环境文化是指依托于大学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校园环境所折射出来的文化气息。比如北大的未名湖、清华的清华园,一提到这些独特的校园风景给人的第一反应是其浓郁的文化气息,事实上未名湖、清华园只是物质载体,但是这种灵动的校园风景恰好印证了一个成语“钟灵毓秀”,在这样的育人环境中学习肯定会增添几分灵气。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这样告诉人们:“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一个肮脏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大学对学生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其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这就决定了大学可以通过改善校园环境来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和学生的文化素养。

制度本质上属于规范,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自由意志经过一定的程序上升为共同遵循之规范的结果,是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的和严格遵从的文化规范,如培养目标、教学制度、人才评价、考核标准等。美国学者P.K.博克认为:“制度文化有一种似非而是之处,它通过约束人的行为而使人获得解放。”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制度文化虽然具有强制性,但是一经认同就会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为大学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强保障。人的行为是习得的,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一直是世界各著名学府持之以恒的追求目标。比如美国弗吉利亚大学自从其创校开始就建立了荣誉制度,该项制度以学生宣誓为主要形式,即新生进校都必须在杰弗逊像前庄严宣誓,保证不说谎,欺骗和偷窃。弗吉利亚大学无论各种考试都没有监考老师,学校给予学生捍卫自己荣誉的最大信任与尊重。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毕业的大学生都将诚信、个人自尊视为安身立命之根本。正如二十世纪詹姆斯.黑二世在其创作的《荣誉之人》一诗中所言:“毕业于弗吉利亚大学就意味着我已经戴上代表荣誉的勋章。”无独有偶,英国爱丁堡大学亦设有类似的宣誓制度,新生入学都要签署不得违反学校荣誉制度的誓约。此种以宣誓文化为核心的荣誉制度就是大学制度文化的典型,不要轻视宣誓或者誓约对学生内在道德以及诚信形成的强大助推力。宣誓文化所传递的大学价值理念、教育思想逐渐会被学生内心接受,升华并凝固成一种坚定的信念,代代相传最终形成发生作用的大学制度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价值观、理想信念、思维模式以及道德情感等要素。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通过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大学的使命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大学使命最低体现为一种社会责任,更进一步应是文化使命,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键在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必须有文化底蕴,大学的真谛就在于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德才兼备亦需要文化作为支撑。世界著名学府耶鲁大学的基本使命是: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正是因为承载着文化这一使命,耶鲁大学得以长期屹立于世界最顶尖大学之列。大学校训往往言简意赅,十分精练的表达出大学的理想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校训亦是从精神层面上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训诫与要求。大学校训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通过长期的校园文化实践最终内化成为师生共同恪守的信念与价值目标,时刻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直是我国大学的精神向往和价值追求。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训是“博文明理,厚德济世”,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等等。教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领航者,与之对应的教师文化尤其是名师文化也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大学最宝贵的财富,在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枢纽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大学教师是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小的文化传递主体,大学教师严谨治学、崇尚真理的精神与态度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都直接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国学大师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反映了一种气度、一种胸怀,这需要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北京大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众多的学术、文化大师,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名师教育理念所传递的文化意蕴。

创新是大学文化建构的根本出路

尊新必威,守旧必亡,作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大学文化是创新的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文化。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大学文化创新无疑是一国文化创新的引领者,大学亦应承担起这一伟大而光荣的使命。大学文化的创新应当是大学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系统创新,特别强调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其中精神文化是向导与灵魂,制度文化是保障,而环境文化则是物质载体,三者不可偏废其一。社会进步需要文化底蕴,综合国力的提升也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而大学本身就是社会进步与国力提升的助推器,因此大学文化创新就是这一助推器永不熄灭的引擎,深厚、绵延而持续。

我的大学:热血青春 肩负使命 篇5

人们常说: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青春是一本永远读不厌的书。没错,而且也应该这么说:青春是一座屹立在民族之林的高峰,刻印千千万万青年的足迹。我知道青春是激情澎湃的代名词,青春让我无怨无悔,无怨的是那一份永恒的执着,无悔的是每一次心灵的选择。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名热血沸腾的青年,我知道青春让我轻狂,但轻狂是一种坚韧的自信,是一种“人不轻狂枉少年”的人生壮言;我知道青春让我纵横驰骋,纵横在楚汉棋局之上,驰骋于九霄云谲之中。这个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历史使命。大学四年是我们激情燃烧的岁月,是我们一生最绚丽的时刻。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位同学,学会聪明的读书,勇于实践,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发扬青年人应有的进取精神,读天下文章,看天下风景,交天下朋友。通过读书,丰富人生,开阔自己的胸襟,磨练自己的意志,实现自己青春的梦想,为世界增添一道属于我们的光彩。

正如一位哲人说的那样,如果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现在,是过去的继续;现在,是未来的开始。过去,它已经去而不返;未来,它只可令人憧憬;唯有现在,是我们完全能够把握的!“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当下开始是事业成功之道。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必须立志、发心、勤学、实践。我们的生命,是由若干个今天所组成,我们应该在一个暇满的人生中,努力完成每一个美好的今天,将每一个今天都不空过。

青春,我感受你,感受你清澈明朗的力量,感受你舞蝶鸳织的缠绵,感受你搏击风浪的勇猛,感受你扛起社会的脊梁。青春酝酿着奔腾的使命,我以血为墨,书写出最壮丽的宣言;青春,我以岁月为律,谱出最动听的乐章;青春,我以狂为刃,斩断那荆棘华霜。纷飞的梦想,是青春不变的情节;无尽的痴狂,是青春难得的赤诚坦荡;时代的激越,是青春奋进的力量!

让我们用青春,诠释个性的张扬;让我们用青春,燃烧生命的希望,让我们用青春,走出忠心报国的坦坦荡荡。

大学“第三使命”的内涵及认知 篇6

大学“第三使命”的内涵及认知

夏清华 张承龙 余静静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文章探讨了大学“第三使命”的内涵以及演变由来,并建立大学“第三使命”科学合理的认知途径,最后提炼出大学“第三使命”准确清晰的定义。笔者以为“第三使命”清晰准确的定义是展开后续研究的逻辑起点。

大学,第三使命,认知

引言

埃茨科维茨(Etzkowitz)在《三螺旋》一书中提出,现代大学已由社会次要机构上升为社会主要机构,成为与产业、政府同样重要的组织机构[1]。关于大学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三使命”,已经逐渐成为各国学术界、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但是,对于大学“第三使命”这一术语的认知还处在探讨和争论阶段,一些学者将大学“第三使命”称之为“the third function”(第三功能或职能)[2-3],另外一些学者称之为“the third stream”(第三潮流)[4]。那么,大学“第三使命”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大学“第三使命”是如何演进而来的呢?大学“第三使命”的定义该如何准确地界定呢?对于第三使命应该采用怎么样的认知程序呢?对于以上几个问题,学界及教育界并没有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以为,“第三使命”概念清晰、准确的定义是一切后续研究开展的逻辑起点,回答好以上几个问题能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者们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 大学“第三使命”的内涵

埃茨科维茨对于大学三大使命的区别与联系概括得极为精练:大学最初使命的“内在逻辑”已经从知识的传承(教育)拓宽到还包括知识的创造(科研)以及所创造的新知识的商业应用(创业)[1]。很明显,“教育”为大学最初使命;“科研”即为大学的第二使命;“知识的商业应用(或创业)”即为大学的第三使命。国外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第三使命”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大学“第三使命”——社会功能角色化。自20世纪的最后20年以来,大学作为知识引领者越来越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并挑战着人们对大学所形成的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和印象。阿弗列德·索内罗(Alfredo Soeiro)对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的关系概念称之为大学在现代社会变迁中活动主体和合作者角色再考量。阿弗列德·索内罗将社会角色划归为大学的“第三使命”并使其成为大学功能的一部分,他将大学社会角色内容概括为:参与社区活动,以社区为基础开展研究和教学、服务社会和地区发展、社区继续教育、工程技术转让以及其他知识共享和合作等[5]。

(二)大学“第三使命”——社区服务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极大鼓励大学及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去履行社区服务义务,开拓学术研究以外的知识,根据社区需求提供一些服务。英国罗素大学集团联盟(The Russell Group of Universities)将这些服务划分为十二个类别[6]:(1)技术商业化;(2)创业活动;(3)咨询服务;(4)大学设备的商业化和使用;(5)与非学术客户签订研究合同;(6)学术研究人员、科学家以及技术人员的自由流动;(7)学生就业和实习安置;(8)学习活动;(9)社会网络;(10)学术研究的非学术性合作;(11)满足社会和经济需求的教育联盟活动;(12)非学术知识外溢。

(三)大学“第三使命”——技术创新系统化。1997年,瑞典《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赋予研究型大学第三项使命: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发挥向广大的公共社会解读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十年间,瑞典社会见证了“第三使命”所催生出的众多技术转移办公室、大学衍生企业以及地方技术转移代理机构等。瑞典政府在2004年还将“创新瑞典”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来,并将瑞典国家的未来福利托付给大学,“着力营造国家研究和创新环境,促进瑞典国家社会各层面同国际、国家、地区等多水平的互动,以帮助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富有成效的创新系统”。2008年,瑞典“研究和创新法案”更是强调要将技术转移办公室(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打造成“区域技术转移的中心”[7]。

(四)大学“第三使命”——使命发展功能化。对于大学第三使命这一术语的解读,菲利普·拉雷多(Philippe Laredo)见解独到:他认为大学“第三使命”概念形成于二战后各国R&D政策推行过程之中,它是对大学自治——“学术共同体”和战后范式——“基础研究”(1945年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报告的主题“科学无疆界”)两个传统术语的归纳,以及默顿范式的知识开放要求以及“科学共同体”的再发展。基于此,他建议大学不应该努力构建三大使命,而应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履行好自身的三大功能:一是大众高等教育(以注重本科学士学位发展为特征);二是职业专家化的高等教育和研究(以注重职业专家文凭和应用研究为特征);三是专业学术训练和研究(以博士研究生培养和专业论文产出为特征)[4]。这种解释,忽视了三大使命明显的演变轨迹,将使命功能化。

(五)大学“第三使命”——要素内容维度化。舍恩(Schoen.A.)等主持的“欧洲大学观察研究”项目对大学“第三使命”的要素内容,从8个维度(4个经济维度与4个社会维度)上进行了详细的归类和测度(详见表1),4个经济维度是:人力资源、知识产权、衍生企业、同产业间签订的合同;4个社会维度是:同公共机构签订合同、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参与社会和文化活动、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度[8]。

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数字期刊网的检索,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对大学“第三使命”的内涵进行过正式准确的定义。那么,针对国外学者对大学“第三使命”内涵的解释以及内容的分类,结合我国大学的特点,本文将大学“第三使命”定义为:大学在完成教学与科研基本使命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推动自身社会服务功能的显性化,依靠大学现有的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同产业、政府组织开展多维互动式交流与合作,努力开展技术咨询或转让、合作研究、大学衍生企业创办等与教学和科研相关联而又区别的知识创新及商业化应用活动。该定义含有四层含义:一、大学推行第三使命的前提是完成教学与科研的基本使命;二、大学第三使命实现的方式:即依靠大学现有的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与产业、政府进行多维互动式交流与合作;三、推行大学第三使命的路径:技术咨询或转让、合作研究、衍生企业创办等;四、大学第三使命的特点:知识的创新及商业化应用,与教学、科研使命既相关联,又有区别。

表1

二 大学“第三使命”的演变由来

众所周知,世界大学发展史上,经历了两次学术革命、三种大学类型的转化。第一次学术革命是19世纪普鲁士的“洪堡改革”启动了大学从传播知识和为少数关键职业提供训练向“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转变,形成了研究型大学,实现了教学型向研究型的第一次转化(王雁,2005);第二次学术革命,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学除旧有使命又延伸出了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职能(埃茨科维茨,1998),研究型大学纷纷向创业型大学转化。根据哈维·A.葛德森(Harvey A.Goldstein)对美国大学历史三阶段发展模式的回顾,我们可以了解大学“第三使命”的演变由来[9]:

1.洪堡模式

洪堡模式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该模式强调大学的使命是教学和研究(阿尔特巴赫(Altbach),1999)。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作为普鲁士政府的高级公务员主要负责普鲁士整个国家的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改革方案的构建,他倡导的高等教育目的是通过研究来连通个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与有用教育、实用教育或以职业培训为导向的教育目的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洪堡的现代研究型大学坚持以下三个重要原则:教学和研究二者密不可分;绝对保障学者或教授们的学术自由(即使在当时德国低民主、高官僚和重特权的社会环境下也能做到);科学和学术探索保持总体上的一致。

2.大学参与模式

美国19世纪中期一种新的大学使命在赠地大学中渐行推广,并被吸纳到1862年的联邦立法当中去,该使命关注教授农业和机械技术(当然不排除传统研究),并向广大工薪阶层的子女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后,又增加了“扩展合作”,即早期的“公共服务”形式,并将其作为大学另一个主要的使命。“扩展合作”是指大学向农村地区派驻代表,给农村带去最新的农业研究成果,帮助增加农业产量;不久之后,该项活动又扩展到工业领域,即“工业扩展”,大学代表开始访问一些私人制造企业,帮助他们进行生产现代化、创新产品、推广最新的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上世纪90年代“美国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国家协会”组织了一系列的委员会和考察团,针对全美州立大学和其他公立大学,开展了大学如何应对和满足21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形势需求的预测和评估工作。他们采用24个维度的指标评估,通过调查和评估,赋予了“大学参与”(大学—产业、大学—政府)的定义:“参与就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即大学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设备等资源,会同那些公共的、私有的部门一起来充实学术、研究和创造活动;提升课程、教学和学习水平;教育准备、公民参与;增强民主价值和公民责任;发表社会批评言论;以及向社会奉献公共产品。”

3.三螺旋大学模式

埃茨科维茨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关系模式,是当前为了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大学传统的组织、文化、规范所造成的界限分割,排除重重障碍以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和更新技术效率,结合大学研究和教学使命重新设计自身学术结构和功能,从而发展出的一套全新关系模式,该模式是对大学历史演变的最好阐释。三螺旋关系模式不是对“大学参与”模式(大学—产业、大学—政府)的简单逻辑拓展,而是延伸出以下几点新的理解:

(1)大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以往传统的教与学,转变为一种如同教练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需要学生到“现实世界环境”中去检验和运用。

(2)知识的资本化,同知识的生产、传播一样重要。具体的衡量标准将会由教师个人、院系、高等教育机构来评估。

(3)研究及知识的产业化,将会由大学多个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战略联盟来组织完成,而不是主要发明人领导一群研究生、博士后在大学试验室开展的单纯试验工作。

(4)大学的中介和接口连接功能将会通过技术转移办公室、法律专家、合同专家和配套商等支持得到进一步放大,并有助于增强大学与产业、政府之间的无缝化对接和交流。

(5)大学将会成为大量公司产生和成长的发祥地,并有利于增长大学学者创立和运营新公司的经验,也能通过学者创业、创业激励机制来形成大学创业文化和氛围。

(6)创业型大学用经济理性替代认知理性,并将之视为调整大学内部成员(将学生视为顾客)同外部组织关系的主要原则。

三 大学“第三使命”的认知程序

借鉴王迎旭等针对新事物的认知处理程序,对于大学“第三使命”内涵和演变的认知过程可以分解为以下八个步骤[10](详见图1):(1)该步骤确定认知目标事物——“第三使命”;(2)“第三使命”概念的建立,该过程使用OAR(Object-Attribute-Relation)①认知模式在已有知识中搜寻相关的事物、属性及关系;(3)理解、领悟,该过程在短期记忆区间(STM)使用次OAR认知模式(Sub-OAR);(4)记忆、储存,该步骤中次OAR(Sub-OAR)模式所获“第三使命”概念连同全OAR(Entire OAR)模式中大学传统使命的概念共同保存在长期记忆区间(LTM);(5)认知结果的检验,如果所获第三使命的概念需要检验则进入第6、7步,并同时处理,否则进入第8步。(6)概念再建,该步骤用以重新形成“第三使命”概念;(7)事物再理解,该步骤对“第三使命”进行重新理解;(8)“第三使命”的认知结束。

图1 认知流程(根据Yingxu Wang et al论文图表资料整理而得)

四 结论

在知识经济社会,一个国家的强盛取决于它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诸方面的创新,同时也包括概念层面的创新[11]。同样,对于大学“第三使命”的定义,我们需要从概念层面进行创新。赵频、马向平指出在瑞典国内学术界,对于大学的“第三使命”的概念已经有了共识,即指涉及大学与工业的合作及科研成果的商业化[12]。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内学术界尚未对大学“第三使命”的内涵进行过正式准确的定义。那么,针对国外学者对大学“第三使命”内涵的解读和大学“第三使命”演变由来,结合我国大学的特点以及对“第三使命”认知程序,本文将大学“第三使命”定义为:大学在完成教学与科研基本使命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推动自身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依靠大学现有的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同产业、政府组织进行网络式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技术咨询或转让、合作研究、大学衍生企业创办等路径展开与教学和科研相关联而又区别的知识创新及商业化应用活动。该定义四层涵义:一是,大学推行第三使命的前提是完成教学与科研的基本使命;二是,大学第三使命实现的方式:依靠大学现有的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与产业、政府进行网络式的交流与合作;三是,推行大学第三使命的路径:技术咨询或转让、合作研究、衍生企业创办等;四是,大学第三使命的特点:知识的创新及商业化应用,与教学、科研使命既相关联,又有区别。本文认为,通过对大学“第三使命”这一概念进行创新性的界定,可以在学界形成统一的语义环境,而不会对大学“第三使命”的认知形成偏差或混乱,这也有利于我们展开后续的研究工作。

注释

①Object,它是由一串有限事物和原有知识概念的集合;Attribute,它是由一串有限子项事物集合用来解释目标事物作用及属性;Relation,它是由事物—事物、事物—属性、属性—属性内部联系或关联的有限集合。

[1]亨利·埃茨科维茨.三螺旋[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32-53.

[2]邵一华,杨玉宝.“第三职能”的扩张与中国大学的未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62-67.

[3]王雁,孔寒冰,王沛民.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挑战和机遇[J].高等教育研究,2003(3):53-56.

[4]Philippe Laredo.Revisiting the third mission of Universities:toward a renewed categorisation of university activities[J].Higher Education Policy special issue on“sustaining diversity:differentiating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a knowledge society”,2007(4):441-456.

[5]Alfredo Soeiro.CONTINU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THE THIRD MISSION OF UNIVERSITIES DEC-FEUP[C].10th WCCEE.2006.Universidade do Porto,Portugal.2006:234-239.

[6]Molas-Gallart J,Salter A,Patel P,Scott A,Duran X.Measuring Third Stream Activities:Final Report to the Russell Group of Universities[J].Science and Policy Research Unit,2006(3):143-167.

[7]Fumi Kitagawa,Caroline Wigren.From Basic Research to Innovation:Entrepreneurial Intermediaries for Research Commercialization at Swedish‘Strong Research Environments’[EB/OL].(2010-01)[2010-2].http:// www.circle.lu.se/publications.

[8]Schoen A et al.Strategic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research activities,methodological guide,PRIME project Observatory of the European University[EB/OL].(2006-10-12).http://www.enideurope.org.

[9]Goldstein H A.The‘entrepreneurial turn’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ission of universities[J].Ann Reg Sci,2010(44):83-109.

[10]Wang Y.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ognitive Process of Learning[C].6th IEEE Int.Conf.on Cognitive Informatics(ICCI'07),2007:470-490.

[11]路甬祥,王沛民.工业创新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2):7-13.

[12]赵频,马向平.瑞典大学第三使命的支持要素、成效及障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4):86-90.

Definition and Cognition of the University's Third Mission

XIA Qinghua ZHANG Chenglong YU Jingjing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defin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third mission”of university,the authors established the scientific process of its cognition.The authors concluded a concrete definition of the“third mission”,which definitely a logic starting point for further research.

university,third mission,cognition

N04

A

1673-8578(2011)04-0054-05

2011-04-20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自然科学项目编号:70972093;社会科学项目编号:09YJA630117

引领思想文化是大学的重要使命 篇7

一、引领思想文化是大学的本质属性

有史以来, 大学最显著的属性就是通过思想文化引领推进社会进步。如果作简单的划分, 大学在推动社会进步上有两大形态:一是通过科学技术发明推动社会物质发展;二是通过思想文化引领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同时, 这两者相互呼应, 相互影响。但遗憾的是, 最近几年, 我国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推动思想文化引领推动人的精神文明这个层面重视得远远不够, 不仅忽视了大学文化使命, 而且没有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这也是当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

与此相对比的是, 很多西方大学将引领思想文化作为自身的本质属性。从近代偏重教学的英国式大学到偏重研究的德国式大学, 再到集教学、研究与服务为一体的美国式大学, 无论何种大学理念和教育模式, 引领思想文化都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比如,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率先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 掀起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为欧洲历史的进程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又如, 1810年诞生的柏林大学, 在近现代德国风起云涌的改革运动中, 积极推行新人文主义教育, 面向德国市民进行文化启蒙和观念教育, 在德国崛起和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证明, 大学通过发挥这种引领作用, 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与国外大学相比, 是不是中国大学一开始不太注重大学思想文化的引领和大学的文化建设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100多年来, 每逢国家民族面临关键时刻, 这种思想文化引领作用显得尤为突出。20世纪初期, 北京大学在中华民族面临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 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发起并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向, 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1978年, 在中国面临又一次重大转折之时, 南京大学一位青年教师为主要作者, 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揭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中国大学的本质属性就是引领思想文化, 只不过我们现在对这方面重视不够、挖掘不够、总结不够。所以, 对大学文化的理解需要进一步提升到战略层面和全局高度。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界定

大学要更好地引领思想文化, 首先要抓好大学自身的文化建设。大学文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自身文化建设怎么抓?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 才能谈大学如何更好地履行文化使命, 才能说怎么去引领思想文化、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大学文化可以说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有一定的结构、自成体系的动态系统, 内容丰富, 包罗万象。如果根据从抽象到具象的分析方法和逻辑原则, 大致归纳起来, 大学文化主要包含以下相互关联的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民族和国家的主流文化, 其中包括主流的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大学文化的前提基础;第二层面是大学的组织文化。不同于企业和政府, 大学之所以是大学, 它是一个特定的行业, 有着自身的组织文化。大学组织文化的实质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承载着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而大学精神的核心是独立思想、自由精神。为什么大学的文化要强调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呢?是由于大学的知识生产规律决定的。大学是一个学术部门, 是知识生产传播的公共空间, 它首先是求真, 然后才是求用。大学强调独立意识、理性精神、平等观念、多元导向, 这是大学文化的特有标志。第三层面是每所大学的特定文化。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各个大学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且风格差异非常大。比如, 北大、清华是公认的中国两所最好的大学, 但是在大学文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性。由此观之, 在办学发展上, 特别是在大学文化建设上, 要兼顾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第四层面是校园文化活动。关于这各方面, 已有很多讨论, 这是因为大学在理解和抓文化建设时, 往往要先从校园文化活动开始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这虽是大学文化建设所必须的任务要求, 但不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最重要部分, 更不是其全部内容。

三、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 我国大学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推动大学文化发展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 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将大学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二是大学文化建设奉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正是由于在大学文化内涵界定上的片面化、狭隘化, 在大学文化建设上的功利化、实用化, 从而带来大学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障碍性、病态性问题。

在思维方式方面, 支配大学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是传统上“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观。因此, 在科学研究上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原本不同性质的东西笼统地合称为“科技”, 造成过于强调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的倾向。

在学术风气方面, 一些学者不能潜心研究、刻苦治学, 喜欢追风潮、赶时髦, 朝三暮四, 很多年轻人只是关注怎么评上一些重要奖项, 如何拿到一些重点课题, 而不是追求发现科学真理时带给自己内心的愉悦和舒畅。

在人才培养方面, 抱有功利主义人才观, 片面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而非人才“养成”, 片面注重依据产业行业短期需要而非依据教育长期规律培养人,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在中国大学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简而言之, 就是存在着急功近利地培养人进而导致培养急功近利的人这样两种现象。

在社会服务方面, 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技成果转化“显服务”、轻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潜服务”, 重物质经济支撑“硬服务”、轻文化引领“软服务”, 重一时之需的“当前服务”、轻百年大计的“长远服务”等问题。

四、大学如何更好引领思想文化

在界定大学文化内涵以后, 应当从如下方面来推进大学文化的建设, 履行大学的文化使命, 进而推进大学的思想文化引领, 发挥它的独特功能。

首先, 坚守理想主义是大学引领思想文化的根本内涵。大学要凝炼具有大学特色的价值文化, 这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所在, 它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 包括科学的批判精神、自由的主体意识、平等的多元理念、终极的人文关怀以及非功利的价值追求。大学精神的精髓是理想主义, 这种理想主义, 借用康德的话, 就是一种“非功利性”。他指出:非功利性是一切终极价值的条件, 大学和学者不能以功利性的态度来从事学术研究。

要尊重科学价值, 心无旁骛地“求真”。从科学史上看, 科学的诞生有几个条件:对自然界的惊异而产生的好奇心、有思考这些好奇心的闲暇时间、有不受束缚的思想自由。因此, 就其本原来说, 科学是只问真理、不计功利的学问, 工具理性只是它的一种自然延伸和外在表象。著名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认为, 科学的主要目的和它的主要报酬是对真理的发现, 而科学已经产生的和正在产生的无穷无尽的财富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已。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星空的人, 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 那是没有未来的。

要秉承学术伦理, 将学术作为一种志业。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指出, 学术所带来的实用性、技术进步等一般来说只对应用者有意义, 因此不可能从这里找到学术工作的精神动力, 利用学术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也不是学者要关心的问题。学者要认清自身的使命, 将献身学术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不畏浮云遮望眼, 千磨万击还坚劲。学生读书同样如此, 要以追求知识、研究学术为天职, 不应当以读书为升官发财的阶梯。

其次, 理论创新是大学引领思想文化的首要任务。理论创新是对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突破和观念超越, 包括对原有理论认识的修正和完善, 对新问题的科学理解等。理论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关键, 也是大学能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首要原因。大学作为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 一定适应如今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 顺应当代中国发展的宏观趋势。强化理论创新, 必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要瞄准学术发展前沿, 打开认识视野, 拓展思维空间, 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第三, 文化育人是大学引领思想文化的根本途径。当前功利化的人才培养违背了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同时也迷失了人才成长的正确方向, 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要以大学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上, 要反对功利性、暂时性和工具性。文化育人就是强调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教育意识, 弘扬理想主义, 重视人文关怀, 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条件下, 大学文化育人要正确处理知识育人和道德育人的关系, 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要正确处理通识育人和专业育人的关系,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相结合。

学校要以大学文化培养现代公民。当代中国,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立足于社会的长远发展的, 应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优秀的人才或最基本的力量, 而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是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具备的素养。现代公民教育不仅是培养科学家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 更是造就合格国民和普通公民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提倡的, 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管理精英, 而是要培养“负责任的公民”。

略论当代中国大学的德育使命 篇8

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是关系到培养社会中坚力量、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大事, 大学教育是一个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 也通常是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最后阶段。为了培养符合现代人才理念、具有时代先进思想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教育必须关注到学生的每一步成长, 对于学生发展、成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教育理念中进行人性化的教学, 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去接受中国最先进的教育资源, 学到对自身成长有用的东西。

在大学教育中, 必须深刻贯彻思想品德的教育, 积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优良思想品德、生活习惯, 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激情和创造能力, 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大学德育的使命是从大学教育之始就存在的, 是必须得到重视的, 因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观念已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人才是不仅要有专业才能, 还要有优秀的品德, 这样才能真正经受社会的考验, 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1 德育的重要性

当代教育已经开始进行素质教育, 是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领会其思想内涵, 充分利用课堂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 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渗透。而在一般的大学教育中, 注重专业知识的程度高于德育培养的程度。而德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学教育中的一个必要环节, 是需要学校、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落实和发展的。

1.1 德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大学生在接受最新学科前沿的知识培养和教育中, 必须首先保障其具备完善的人格, 这样才能真正是将大学生的培养做到了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现代社会已经对人才的观念和要求越来越广泛, 除了专业技能和知识, 良好的人格以及习性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通过在各个学科中深入德育的相关内容, 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 是学生产生思考行为, 建立学生对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能够使得学生具有踏实肯干、勤俭节约等的好品德, 从而不仅促进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成才的要求, 提高学习效果, 也能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和生活中, 始终保持当代大学生的昂扬风貌, 不断传播好的思想和观念, 促进旁人或者社会的进步。

1.2 德育是符合时代观念的先进教育理念

当代的最新教育理念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 用具有特色的教育手段进行相关的教学。不断更新陈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果, 使得教学内容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德育教育就是要通过情感、观念以及思想方面的教育, 来达到对学生行为习惯上的纠正, 活跃课堂氛围, 促进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 认识到学习成长的重要性, 将自身放置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中,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较快的成长。

1.3 德育对于丰富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中, 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上比较单一, 没有融合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从而使得整个课堂以及教育过程沉闷, 方法枯燥, 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

2 当代中国大学的德育现状

2.1 教育方法陈旧, 缺乏创新

大学教育是相对来说比较具有创造力以及更加轻松的教育过程, 但在中国当代的教育环境中, 大学德育还是存在着教学方法老套, 缺乏创新的问题。由于一贯的教育体制的影响, 使得大学德育并没有跳出以往教学过程中的应试教育模式, 课堂教学中注重对于书本知识的罗列和梳理, 不能联系社会现状, 没有较好的说服力, 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也较低。这种教学模式会大大降低老师教学的效果, 降低学生求知的欲望, 不利于我国大学德育的良性发展。

2.2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缺乏

由于部分大学班级在设置方面的不合理, 以及对于学生互动性观念的缺乏, 使得教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 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隔阂。这种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感, 会阻碍教学目的的达成, 同时也使得教育变得死板、机械, 将人的情感因素忽略掉, 是德育中的一个重大缺失。

2.3 追逐短期的市场利益

大学教育已经脱离了以往教育中对于升学等方面的目的, 而是真正为踏入社会做准备的阶段, 这使得在大学教育中, 由于是关于专业的设置以及课程的安排上, 注重短期的能达到的利益, 注重培养学生达到满足社会最新技能要求的培养, 没有长远的关于学生品德方面的培养计划, 缺乏完善的教育内容, 结果会培养出一部分片面的人才, 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

3 当代中国大学的德育使命

3.1 传播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在我国的当代国情和发展现状中, 思想核心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的思想、邓小平的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这些都是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思想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最新实践成果的又一理论成果, 在大学生教育中积极弘扬这些思想理论, 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核心机制体系的思想内容, 从而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在对这些理论成果的教学上, 不应停留在枯燥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上, 还应积极运用到各种具有特色的教学环节和小游戏, 加入学生的实践内容, 让大学生最大化地去亲身感受和理解这些思想政治观念, 从而更好地接受、理解和吸收。

3.2 加强学生的基本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学生发展和成才中的一个重要保障, 只有心理健康的人, 才能真正被社会所接纳, 也才能完成自我的成长。一个人在成长以及成熟的过程中, 难免会经历到各种挑战, 面对不同的困难, 从而造成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没有充分重视到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 只是把学生当作被教育的一方, 没有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使得部分学生因为一些心理障碍造成学习甚至人格发展上的阻碍。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是德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3.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

大学生是最具有激情和活力的一代, 教育不是要去压抑学生的这种创造才能和天赋, 而是要去鼓励学生的自由成长, 使得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只有具备了一个乐观的态度, 才能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时迎难而上, 不断取得进步。精神面貌是反映一个人心理状况以及思想水平等的一个入口,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是需要长期的素质培养以及德育过程的, 通过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受到这方面的感染, 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成才。

4 德育对于大学生成才的推动作用

4.1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是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以及对学习方法的较好掌握的, 通过德育的培养, 能够促进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引进优秀的学习方法, 不断加强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需要自己参与的过程, 课堂只是学习中一个很小的方面, 只有通过自己平时不断丰富的、不间断的学习, 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4.2 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

社会对于人才的观念除了才, 还有德方面的要求, 有才又有德才是真正的受到欢迎的高素质人才。而德行是在才之前的, 优秀的品德是保障一个人高速、全面地去获取知识的一个前提要素。品德是关系到社会风化的建设, 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品德, 才能真正向社会输入一股全新的、优良的风气, 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4.3 提高学生的思想内涵

通过德育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内涵, 使得大学生具备优良的思想文化基础, 提高个人竞争力。大学生是具备了一些专业素能的一群高素质人才, 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其思想内涵是展现一个社会内涵基础以及风貌的重要方面。具有较高思想内涵的人, 才能在行为观念等方面提高对自身的要求, 不断进行学习和探索, 不断去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从而具备更高的素质能力, 在社会的竞争中处于更有优势的地位。

5 结语

德育是我国在加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方面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当代大学生是承担起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是需要得到教育重视, 必须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的教学效果和方式。德育是结合了时代精神的, 是对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成果以及思想文化成果的重要发展。德育从精神、思想、行动以及人格方面对现代大学教育提出的全方位的要求,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是符合时代观念的先进教育理念, 也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 这些都是德育重要性的体现。而通过对现存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量, 了解到问题出现的根源, 从而认识到改进教育体制以及方法的重要性。德育的使命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等方面。德育能够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备优良的品德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 这些都是对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张时佳.当代社会道德变迁与大学生道德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 2007-10-15 (6) .

[2]曹林.沦丧的商业道德让人人相互伤害[N].中国青年报, 2011-04-14 (2) .

[3]杜作润.大学教育“德育为先”学、思录.大学教育科学, 2011 (5) .

[4]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289.

“微信时代”的大学教师使命研究 篇9

“从历史的角度和它们现在的核心价值来看, 高等学校是教师和学者集中的地方。从运作方式来看, 大学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教师”。 (1)

什么是大学的主要使命?是服务社会, 还是发扬和传承人类文明与民族文化?斯坦福大学前任名誉校长唐纳德·肯尼迪认为, “所有的大学机构都有, 或者应该有一种共同的东西, 即教育学生的使命”。 (2) 对学生负责, 是大学的主要使命, 也是教师的主要责任。唐纳德·肯尼迪进一步强调:在社会对当代大学的许多期望中, 最重要的就是大学能够教好学生。 (3)

二、“微信时代”及其给大学教师带来的挑战

根据维基百科, “微信”, 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支持多个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 《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 “在2015年第一季度末, 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 ……9.7%的微信用户来自学生, ……其中为了获取资讯的比例为41.1%, 为了学习知识的占13.7%。 (4) 《“微信”影响力报告 (第43期) 》显示: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 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 (5) 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称其为一个“时代”并不为过。

毫无疑问, “微信时代”的到来给大学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第一, 微信打破了教师的知识垄断权。传统的教学形式一直是教授法, 知识作为稀缺资源由教授掌握着, 单向的讲演始终占据着优势地位。然而, 微信使得知识以实时的方式流动, 全球会话不再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 受教者都可以借着微信即时获取他需要的教育资源, 享受各种教育服务 (教育微信产品、教育类微信公众平台等) 。由此,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来单向传递知识和观点的教学形式发生了质的改变, 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知识权威, 身上的光环逐渐消逝。

第二, 微信挑战也改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微信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深度交互、循环传播的环境, 如果在具体课程及教学环节中运用微信, 学生便可以随时且即时地与老师进行互动, 通过这一平台将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在课堂上表达的疑问表达出来, 逐渐地, 在这样的一个平等的平台上, 双方寻找到一种既可以尊重教师需求又能满足学生需求的解决途径, 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逐渐缩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所描述的那种“好的师生关系” (6) 逐渐形成, 教学的有效性也更容易实现了。

三、“微信时代”实践大学教师使命的路径

根据教育部网站统计, 截至2016年1月, 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中, 73所开通官方微博, 全部开通官方微信。可见, 面对微信时代的冲击, 大学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那大学使命是否也要因此而改变呢?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认为, “大学不是风向标, 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 (7) 因此, 无论大学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如何变化, “现代大学在最高层次上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增进知识、研究问题 (不管它们源自何方) 和训练学生”。 (8) 意即,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 大学的使命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仍然是“教好学生”。

面对微信时代带来的挑战, 大学教师应当通过什么路径, 去实践其使命呢?

第一, 角色转换。教师需要认识微信时代给自身所带来的新角色, 并积极实现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教学的主导者, 代之以信息的提炼者、教学的组织者;不再是学生面前的知识权威、真理代言人, 代之以他们的倾听者、鼓励者、关爱者。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的这种一对一交流的平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与辅导, 并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交互式反馈;注重个人教学网络资源的建设, 利用微信以及其他的技术交流平台来刺激创新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发符合本专业、本课程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与教学平台……

第二, 自我更新。“教育是一个高尚的词语, 它是知识的预备, 它是与预备成正比的、对知识的传授”。 (9) 微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社会:新方法、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 所有这些都要求更广泛的知识、技术以及能力。在微信时代, 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 以更新其原有的知识体系、技术理念和能力架构。

简言之, 在微信时代, 教师需要同时扮演专家、父母、老师、导师、顾问等等多重角色,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实现教学的目标, 他们必须具备多种新的能力:领导能力、技术能力、协商能力、资讯能力、研究能力、资源利用和整合能力、自我提高能力、激励能力……, 这些能力看似琐碎, 但却是一个完整的架构, 可以帮助教师成为微信时代的学习支柱。

摘要:大学教师最主要的使命是教好学生。“微信时代”的到来给大学及大学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它打破了教师的知识垄断权, 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然而, 大学教师的使命并未因此而改变。作为大学使命的实践者, 大学教师需要对“微信时代”作出回应——转变角色、更新自我。

关键词:微信时代,大学教师,使命

参考文献

[1]Clark Kerr (1963) [M],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JoséOrtega y Gasset,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oward Lee Nostrand (2009, 6th printing) [M], The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New Brunswic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John Henry Cardinal Newman (1899) [M],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London;New York:Longman, Green.

[4][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闫凤桥, 等,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5][美]托马斯·戈登 (Gordon.T.) , 伯奇 (Borch) .顶好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M].陈雷, 等, 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6][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 陈晓菲,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7]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E%AE%E4%BF%A1, [2015-12-28].

[8]Curiosity奇智睿思.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中文版[R/OL].[2016-03-25].

世界知名大学使命宣言的文本解析 篇10

不论东方西方,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具有了在社会中特定的位置和使命。今天我们谈论大学的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或者将大学使命作为一种“宣言”而明确昭示,则是大学日趋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大学的使命宣言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高度凝练了大学的目的、职能、核心价值、信念原则等自我定义的文本。在大学组织内部,使命宣言有助于形成价值认同,促成文化共识,产生组织凝合力,使大学内各部门及亚群体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并传承大学的精神文化特质。从大学与外部社会关系的视角来看,使命宣言既是大学对自身目标、职能和存在价值的宣告与承诺,也是人们对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和要求。[1]

世界上许多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都在其官方网站、简介资料上明确公布了大学的使命宣言。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大学使命与功能定位。如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都已历经百年,虽然中国的现代大学拥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但仍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调整自己的任务、目标。本文希望通过对世界知名大学使命宣言的归类解读,分析不同大学的发展战略,为我国大学设计自身的使命宣言提供借鉴,并为研究不同社会及文化背景大学的办学理念提供分析框架。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人们探讨大学使命的历史几乎和大学本身的历史一样悠长。有无数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们都讨论过大学的使命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它往往与人类如何教育下一代、如何追求真知的最高理想联系在一起。不过,当理念层面的“使命”落实到作为组织机构的大学,关于制定具体“使命宣言”的研究却不多见。使命宣言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传播要素,它的表述承载着该大学所处的特定时间、空间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现实要求。理想的大学使命宣言不仅要反映大学存在的经典目的与价值,而且还要能表现特定大学在办学目标与理念上的独特个性;不但能在大学内部形成很高共识,还要能在大学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很强的认同;不但能承载大学历史积累的精神遗产,还要能激励大学更有目标和方向地走向未来。考虑到大学的使命宣言并不完全等同于大学的使命,本文没有直接套用论述大学使命的既有框架,而是尝试以世界大学发展的历史视角来解读大学的使命宣言。

从中世纪的古典大学发展到直接服务于现代国家的大学是世界大学史上第一次剧变。13世纪左右,欧洲最早出现的大学奠定了其作为探索普遍知识的场所(studium generale)、以教师和学生团体(universitas)开展教书育人活动的基本属性。自大学诞生之日起,不论是否以明确的语汇公诸于世,这就是其经典使命。几百年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巨变催生了现代国家的产生,国家治理的变革和经济发展突破了大学的堡垒。现代国家凭借其前所未有的对国内各个局部的动员力和控制力,将大学纳入国家的教育体制,大学的性质、职能、任务随之发生巨变。从洪堡成功改革柏林大学开始,大学被赋予除了古典意义上的教书育人、传承智慧与文化等任务以外更丰富的使命,如学术研究、贡献国家、服务社会等。大学发展至今,规模变得异常巨大,职能也越来越丰富,与其最初的形态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当今的大学必须面对社会的多种目标需求。大学管理现代化、管理者职业化以及外部社会对大学的问责也日益加强。随着现代性的推进与市民社会的兴起,马丁·特罗预见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也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步入21世纪,全球化成为驱使大学调整发展方向的又一次革新的动力。于是,大学的国际化(1)、产官学联动和终身教育等理念成为了新时代的命题。

总之,大学使命陈述以高度浓缩的方式表现出大学的内在品质、文化精髓和独特风格,是大学确立自身地位、赢得社会声望、形成大学稳定特征的标识。通过特定的使命宣言有效地表达、说明、沟通和塑造大学的文化魅力,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一所大学的使命宣言总是在平衡多种目标和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人们对大学使命的清晰认识与把握体现在制定并陈述使命时的侧重和取舍。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大学发展3个时期所承载的使命任务分别定义为大学的“古典使命”、“现代使命”和“21世纪使命”,并在此基础上,将3类使命具体定义为下列二级9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详见表1。

本文的量化评价方法是依据每所对象大学的使命宣言文本,分别判断其中是否包含了上述9项指标,根据文本中对每项指标的表述强调程度打分:未涉及0分;略涉及或内含1分;明确提及2分;重点强调(2)3分。

由于大学使命宣言没有严格的格式、篇幅限定,研究大学的使命宣言也不应该求全责备,面面俱到。表1中9项指标的设定重在对大学使命关键特征的识别,评分高低所体现的不是使命宣言内容的丰富程度或者高下、优劣之分(所以不必作加总计算处理),而是该大学使命的相对倾向。具体操作时,在9项指标得分的基础上,对同一大类的指标求和,分别得出“古典使命”、“现代使命”和“21世纪使命”三个维度的得分。

关于研究对象的选定,由于语言和资料的局限,笔者将范围设定在可阅读宣言原文的美、英、德、日和港台地区这几个发达国家与地区的13所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至少在其所在国家、地区具有公认的典范表率意义。最终选取的学校是: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首批入选该国“卓越计划”的慕尼黑工业大、日本的两所顶尖国立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两所顶尖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此外还有港台地区著名的香港大学、台湾大学。

上述各大学的使命宣言文本主要从其官方网站上获取,也有部分来自于正式宣传册页。由于文章篇幅所限,下面仅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为例,具体介绍作者如何通过评分模型对其使命宣言进行识别和分析。

三、研究的展开

加利福尼亚大学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之一,现已发展成一所拥有10个分校并对加州发展影响深远的巨型大学系统。其使命宣言的直接受众广大,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较为成熟完备。[2]

该使命宣言的文本清晰地分为教育、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已经做了什么、要做什么以及所负有的责任。全文明显的特点是强调大学对整个加利福尼亚州的公益成就和对州民的贡献,这本身就是大学现代性的烙印。加州大学自诞生就是一所现代大学,这使它的根本属性在大学的使命、功能定位和目标的阐述中与诞生于古典时期的私立大学具有鲜明区别。如明确提出:教育是为了“创造受教育的劳动力”,以促进加州经济竞争力,增进加州人的“工作技巧、优化他们的生活质量”;“研究项目服从于加州各种各样的利益需求”,并以此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服务社会方面更明确提出科研成果转化、农业支援、开放设施、教育协作等对社会的直接贡献。整篇基本未提及大学超越社会世俗需求的理念和目标。现实主义、实用主义可以说是加州大学作为州立大学其使命宣言的重要基础,这种一心为公、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需求、教育贡献乡土的价值观正是加州大学值得标榜的核心价值和特色所在。实际上,以公立大学为主体的中国大学与之有不少共同点。

运用上述模式对其余12所大学的使命宣言一一分析识别,计分结果见下页表3。

四、大学使命宣言的归类与比较

在上述9项指标评分的基础上,按“古典使命”、“现代使命”和“21世纪使命”三项累计得分,可以得到特征一目了然的三向度图型。这13所案例大学的图形可以识别出如下三大类。

(一)继承传统型

归入这一大类的大学使命宣言从图1看,图形明显呈锐三角型,且最小锐角指向“古典使命”。其中,哈佛大学的使命宣言是本科生学院所提,鲜明表现出该学院在大学内的分工角色,并不一定代表大学整体,可以另当别论。其余的4所:台湾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京都大学,均是地处亚洲,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著名学府。其中公立的台大和京大、私立的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各占两所。基于上述量化文本分析,我们归纳出此类大学使命宣言的共有特点:

1. 这些大学拥有卓越的立校传统或伟大的创始人,使命宣言以尊重历史、敬重先辈为亮点,向世人昭示其传统精神、恒久文化与价值观。如早稻田大学秉持创立者大隈重信的精神和价值观:学问之独立(要保持“反骨精神”和“在野精神”)、学问之活用(以“进取的精神”实践早稻田曾经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模范国民之造就等[5];庆应义塾大学的使命宣言从立校精神、立校目的,到大学崇尚的价值(“义塾精神”、“独立自尊”、“崇尚实学”、“气节品德”、“帮助社会”、“半学半教”)都源自创始人福泽谕吉。[6]

案例大学使命宣言文本出处:“What is Harvard's mission statement?The Mission of Harvard College”.Harvard College[EB/OL].http://www.harvard.edu/-siteguide/faqs/faq110.php,2012-07-07.“Mission Statement”.Yale University[EB/OL].http://www.yale.edu/about/mission.html,2012-07-07.“The University's Mission and Core Values”.University of Cambridge[EB/OL].http://www.admin.cam.ac.uk/univ/-mission.html,2012-07-07.“Oxford University Gazette,University's Mission Statement and Strategic Plan”.Oxford University[EB/OL].http://www.ox.ac.uk/gazette/1998-9/supps/2_4484.htm,2012-07-07.“愿景”.台湾大学[EB/OL].http://www.ntu.edu.tw/chinese2009/about/vision.htm,2012-07-09.“香港大學抱負與使命”.香港大學[EB/OL].http://www.hku.hk/about/c_vision.html,2012-07-09.

2. 从维系和传播大学精神的角度看,这些大学在使命宣言中突出大学的文化根基,强调大学历史传统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团结、激励组织内成员,形成文化共识;对外有助于塑造大学根基稳健、不为外界所扰,有稳定理想和追求目标的形象。

3. 使命宣言作为大学向内、外部传播的精神文化信号,过度偏向古典、保守的使命表述也可能意味着该大学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地图中处于边缘位置,其有效受众将受局限。如外国人并不容易像本国人那样了解上述大隈重信、福泽谕吉的精神遗产意味着什么。

(二)务实进取型

图2中的三角形最小的锐角出现在“现代使命”端,表明这4所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剑桥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在使命宣言中比较倾向的是现代使命,即“学术研究使命,重视知识”和“社会责任、服务地区”、“现代管理方式办学”等。从图表上来看,这种偏向并不严重,体现出这些大学对其余两类使命也有涉及,其使命宣言是多种观点调合的结果。此类大学的使命宣言具有如下特征:

1. 使命宣言中对现代使命的倾向反映出该大学重视当下的社会需求、重视科研和讲求办学效率,或者可以概括为大学的使命和战略更体现“务实”的价值观。此类宣言行文朴实,这种脚踏实地、务实进取的姿态,使其与那些标榜人文底蕴、古典象牙塔式的大学明确地区分开来。

2. 重视社会现实需求、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是政府和社会对公立大学的基本要求。该特质集中体现在作为美国州立大学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使命宣言中:“通过社会服务和与产业界的合作,我们传播研究结果,将科学发现转化成实用性的知识和工艺上的革新,为加州和国家做出了有益的贡献……这些基础研究项目服从于加州各种各样的利益需求:数以亿计的税收,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创造工作岗位,设立企业,甚至开辟新产业,使农业增产,提升医疗水平等,发展经济,优化生活质量。加州大学的研究曾经在加州的因特网、半导体、软件和生物工程产业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7]

3. 重视科研和讲求办学效率的观念与工科类大学培养工程师、科学家的精神和思维模式不谋而合。比如,麻省理工大学提出“增进知识,在科学、技术等领域教育学生,使他们可以在21世纪服务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学术领域”。[8]慕尼黑工业大学提倡“国际化、商业化、世界顶尖的研究,杰出的、执行指向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并重,富有人性的科学———社会责任”等。[9]

(三)均衡稳健型

归入此类的也有4所大学,分别是:耶鲁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图3中可见的共性是三角形三边长差距较小,相对接近正三角形状且面积较大。这一类大学的使命宣言三方面兼顾,具有如下特征:

1. 这4所大学在其国家、地区中占据首屈一指的位置,并且学科门类齐全,地位和威望高,因此在发展战略的选择和使命宣言的陈述中均体现出大局观、整体性和稳健的前瞻性。

2. 这4所大学在使命宣言中,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体现出较好的完整性和综合性。它们既站在过去的传统精神和成功历史的基础上,又紧跟时代步伐和当下社会的要求,并且有意识地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在今后的发展和竞争中占有先机。如东京大学提出“要在至今为止所积淀的基础上,成为世界级的学术研究的发动引擎,同时为了实现社会公正、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造文化做贡献。目标是要让学生成为具备世界视野的市民社会的精英”。[10]

3. 此类大学的使命宣言不仅在“古典使命”、“现代使命”和“21世纪使命”三方面相对均衡,并且得分的绝对值都比较高。可见,这些大学在设计使命宣言时考虑周全详细,落实到文字上则较前两类显得篇幅长。稳妥周全之余,作为一种广而告之的文本,这些大学使命宣言的风格特色不明显,较不利于受众的辨识、记忆和传播,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影响力。

五、小结

综观上述对13所世界著名大学使命宣言的定量研究及其归类分析,我们还特别要强调以下几点:

首先,没有一所大学的使命宣言中未提及“古典使命”部分,特别是珍视大学文化传统,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强调研习普遍知识,自由探索真理等,均是大学古典使命之精华,也是大学存续和发展之本。有少数大学的使命宣言没有涵盖“21世纪使命”。但是所有大学均涉及“现代使命”。可见大学发展时至今日,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大学使命宣言中这一部分的突出,表现出大学与时俱进,对履行其职责的承诺。

其次,不论是直接表述,还是间接的隐含,上述大学所崇尚的精神文化都是鲜明的。使命宣言文本与精神文化中反映出的核心价值观互为表里。这些核心价值观有时还以校训的形式呈现,具有巨大的稳定性,而使命宣言的具体文本则在历史的发展中通过对核心价值的不断损益和再阐释,调整最佳的发展战略。比起企业注重“做什么”、“怎么做”等任务指向的使命宣言,大学作为人类文化与智慧的载体,其使命宣言具出更强烈的精神文化取向。

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尝试的定量分类研究模型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解释力的研究工具。这个工具所分析、归类的是大学的使命宣言,而不是大学所实施的使命和战略本身。对“古典使命”“现代使命”和“21世纪使命”的划分是基于对大学使命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的考量,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也不能完全涵盖大学使命(特别是“规定性”使命)的全部,只是提供了一种可供探讨的研究角度。在这个工具的应用中,就9项指标一一打分的方法可以看作对使命宣言文字的编码,但是由于大学的使命宣言并没有一定的格式、篇幅,而且原文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的文脉,其中的主观因素无法完全排除。在本文结束时,我们只能说这种编码是有意义的,但不能确保纯粹的客观。希望本研究所揭示的特征能提供有价值的发现,为我国大学使宣言的制定以及进一步研究表象下的实质内涵提供启发。

参考文献

[1]赵文华,周巧玲.大学战略规划中使命与愿景的内涵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6,(13):61~64.

[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 Miss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EB/OL].http://www.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aboutuc/mission.html,2012-07-06.

[3]“早稲田大学教旨”.早稲田大学[EB/OL].http://www.waseda.jp/jp/global/guide/mission.html,2012-07-06.

[4]“理念と歴史”慶應義塾[EB/OL].http://www.keio.ac.jp/ja/about_keio/history/fukuzawa.html,2012-07-09.

[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 Miss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EB/OL].http://www.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aboutuc/mission.html,2012-07-06.

[6]“Mission and Origins”.MIT[EB/OL].http://web.mit.edu/facts/mission.html,2012-07-06.

[7]“WIRBER UNS-DIE ZIELE DER TU MNCHEN”.TUMNCHEN[EB/OL].http://portal.mytum.de/tum/wir_ueber_uns/index_html_en,2012-07-07.

上一篇:飞机零部件加工制造下一篇:齿轮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