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重组

2024-07-22

空间重组(精选五篇)

空间重组 篇1

1 城乡生态环境

1.1 自然生态环境

城乡地质地貌、气候与大气、水文水资源、土地等组成物理环境, 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组成生物环境。其中, 城市范围内, 多以公园、绿地、开放广场等具象形态为居民参与其中的主要生态空间, 也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城市生态空间在满足服务周边一定范围内居民生产生活的前提下, 存在散点分布的必然现象。不同城市的区别在于散点数量的多少和规模的大小, 往往以人口为界定标准, 即在人均绿地指标基本一致的前提下, 人口规模决定了城市绿地总规模,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生态空间规模。结构上认为, 生态空间散点分布如果内在联系较差, 则不能形成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 这对城市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极其不利, 有必要进行调整重组。乡村范围内, 以耕地、林地、开阔场地等为主。与城市相比, 乡村生态空间结构单一, 形态多以独立区域为主, 即每个村落都拥有各自的农业用地, 村落之间用地联系割裂, 存在“各自为战”的格局。在新农村建设政策指引下, 村落面貌提升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其中建议规划设计与城市相似的生态空间, 如村落公园、市民广场、水系环境等, 提升文化氛围和交往质量, 形成文明和谐的生态与人文气息。

1.2 人工生态环境

城市设施、社会服务、生产对象等组成城乡人工生态环境, 如建筑物、交通、管线与环境设施、劳动力、科教、政法、医疗、文化、娱乐、工业、农业、商贸、金融等。城乡人工生态环境现状集中体现在城乡二元发展方面, 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不均衡, 人工生态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等情况严重影响一体化发展进程。完善乡村人工生态环境, 建立健全机构和政策引导, 逐步实现与城市接轨、消除差距的基本愿景, 形成“城市是农村的城市, 农村是城市的农村”的一体局面。

2 城乡生态空间重组构想

2.1 点、线、面形态

立足城乡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 开拓生态空间建设, 形成“点状分布、线状连结、面状铺展”的生态空间系统。在各级规划编制过程中, 都会在规划说明中加以提炼, 其表达说法虽不尽相同, 然而内在思想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这种理念。

具体而言, 点状生态空间即在城乡范围内规划设计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公共空间, 如公园、绿地、广场、水环境、开敞空间等, 控制在服务周边人口的范围内, 规模不宜过大, 数量做到全覆盖。多以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为主, 兼顾规划设计提升城市魅力的建筑和群组。

线状生态空间, 以交通道路和管线铺设等人工生态环境要素为主, 力争做到改善城乡交通联系, 提升道路等级和完善道路系统, 管线铺设达到城乡同一水平, 真正从硬件设施方面做到线状连结。此外, 线状生态空间还体现在以绿化带为主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方面, 在满足必要隔离功能需求的同时, 实现城市美化。

面状生态空间,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为乡村耕地、林地, 在规划区位之时考虑相邻村落、城镇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积极性。其二为城乡范围内的服务设施覆盖程度, 在劳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商贸、金融、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实现面状铺展和覆盖。

2.2 生态中心地结构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区域城镇体系及空间发展的主要视角和方法之一, 由克里斯泰勒于1933年首次提出, 以区域验证为研究重点, 同时这一理论应用于城镇体系、城市群、城市带、经济区等方面。在新时期, 多要素共同影响区域空间关系, 共同引导区域未来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新的区域特征。新的时代背景下, 多要素的注入势必影响中心地体系的演化与再布局, 从而出现空间关系及结构视图的变化。生态中心地构想是在中心地经典理论的基础上, 引入生态空间的考量元素, 重新审视区域范围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环境的分布关系及辐射影响, 建立一树层次分明、相互充盈的完整性生态空间体系, 针对研究对象的特定选择, 实现生态城乡一体化空间格局的重塑和完善。

立足点、线、面形态, 深入研究内部结构尤为重要。生态中心地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各部分形态的内在联系, 具体表现为在城乡范围内规划设计不同层级和规模的生态空间, 形成生态核心控制力和偏心诱导力, 使城乡生态空间得到相互吸引和动态融合, 最终达到人人平等享有生态环境的目标。

2.3 综合举措

城乡生态空间重组进程中,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需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景观生态学原理, 在大尺度上重视生态网络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在小尺度上提高生境质量和景观多样性, 提高土地整治生产力和生态景观服务能力, 从不同尺度维护和修复自然生态过程和生物链, 构建良好的生态空间格局, 提高生态系统的弹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使城市作为城乡发展重要的增长力和带动源, 使乡村作为城乡发展重要的绿色空间和生态屏障, 成为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空间。

3 以河北昌黎为例的生态空间重组模式

3.1 城区生态空间重组

昌黎城区总面积约为13607840m2, 其范围内共存在东山公园、怡园、勺园、霞园、黎园、双溪公园、励慧园、东园等自然生态空间, 总规模约为200120m2。根据河北省政府规划到2020年末城市绿地率不低于35%的规定, 考虑陵园、环境绿化和防护绿地等其他绿地面积, 现状绿地率仍然低于规定值。在分布方面, 生态空间多集中在城区中东部地区, 区位不均匀, 覆盖范围严重不足。就生态中心地规模而言, 仅有东山公园规模达到一级生态中心地指标, 其余规模与之相差较大, 列为三级生态中心地, 其间缺少适中规模的二级生态中心地。综合考虑, 应当在城区中南部至少增加一个二级生态中心地, 于城区西部、东北、东南区域增加多个三级生态中心地, 补全中心地层级, 修复覆盖范围, 建立有机共融的三级生态中心地体系。

此外, 在人工生态环境要素方面, 应当注重对建筑美观性的营造:于商业中心区域拓宽道路, 合理规划停车位, 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规划设计供居民休闲的开放场地和基础设施;重新规划设计火车站站前广场, 疏导人车动线, 规范管理;招引和建立支柱产业, 拓宽葡萄酒市场, 在过度发展商业的同时, 注重内涵建设, 如金融、科研、文化、工业等产业的发展。

3.2 村镇生态空间重组

昌黎境域内共辖16个乡镇, 耕地面积总计51581.8hm2, 人均耕地面积0.098hm2,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应当适当协调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 增加人均耕地面积。村落内缺少供村民社交活动的公园、绿地等场所, 仅有的村民广场也多以开阔土地为主, 基础设施和场地条件较差, 不能形成场所精神。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于村落中规划建设村民公园和广场, 营造自然生态空间氛围;提高道路等级, 规范和提升卫生所医疗条件, 覆盖网络和市政管线, 邻近村镇共同建设学校、工厂、商业等人工生态环境, 乡村中形成符合“点、线、面形态”的生态空间重组模式。

3.3 城乡一体化途径

在发展昌黎城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同时, 重点关注与村镇的协同发展。力争形成城区与村镇自然生态空间共建体系, 城区形成控制力, 村镇形成诱导力, 协调服务城乡居民;城区道路与乡村道路顺畅相连, 提高乡村可达性;乡村管线覆盖村域, 与城区管线建立协同管网;提升村镇建筑质量等级, 传承村落文化的同时注重时代文化特征的注入, 接轨城区建筑时代风貌;健全村镇行业产业, 建立城乡产业链, 提升文化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满足耕地要求, 服务城乡农业需求;提高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村镇吸引力, 缩小城乡差距。

4 结语

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 立足自然空间和人工要素对城乡生态空间的现实局面进行分析, 并提出适宜发展的改良和重组建议, 加快实现城乡生态空间一体化进程。城市与乡村实现自然生态空间系统化地联动服务和人工生态空间无差异化地全面覆盖, 在满足相互弥补的前提下, 达到相互吸引、共生共荣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王俊霞, 王晓峰.基于生态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 (8) :709-712.

[2]谭纵波.城市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空间重组与整合的模块化设计 篇2

关键词:空间重组与整合;模块化;经济性;科学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现有建筑的功能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以及使用者的需求,新功能性建筑亟待建设,但我们日渐严峻的城市污染与资源减少的社会现状,却已不容许旧时将建筑推倒重建的建设方法了。因此,一种可持续的改建方法应运而生,并且在建筑功能性改造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经济与科学的出发点,可持续的利用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对空间进行重组与整合是对建筑改造优化的最适宜方法。

1 模块化设计概念

模块化建筑,又称空间体系的模块式装配建筑,它是由模块化构件组成的一种建筑形式,所有的模块均应在工厂预制,所有的模块构件应该既是一个结构单元又是一个空间单元,结构单元意味着每一个模块都有其自身的结构,可以不依赖于外部而独立支撑存在(就相当于一个方形的盒子本身),空间单元则意味着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模块内部被划分成不同的空间,并根据要求装配上不同的设施(就相当于在盒子当中配置上生活所必需的设施)。

而本课题当中的模块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模块化,而是将其可持续设计的特有理念引入到空间重组中,这种特定的模块化设计是将原有空间进行结构的模块化,使空间在其既有结构下拆分为一个个的单元模块,在向新功能空间转化时,再将这些单元模块重新整理组合成所需要的空间。这里的模块不是一个先预制再装配的独立实体,而是在一个已具备框架结构的成熟空间内进行空间再重组的一种设计手段。

2 模块化设计特点

本课题当中的模块化设计,是要将原功能建筑空间划分为单元模块,用这些模块进行空间重组,继而形成新功能空间。当新功能空间再次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需要被再次改造时,设计者可以利用现有的模块进行再组合,生成崭新功能的建筑空间。这就是模块化设计最大的特点——可持续性,它是一种灵活多变的设计手法,并且,以一个个的三维空间作为设计因子,在对空间进行重组设计的过程中更整体化、条理化。

3 模块化设计原则

在对功能改变的空间进行重组与整合时,要遵循一些设计的原则才能做出完整有效的新功能空间,实现新旧功能空间的过渡。

(1)结构模块与空间模块。在功能改变下进行空间的重组与整合,也就是原功能空间到新功能空间的建筑结构是不变的,把这些已有的固定的结构空间看作一个个大模块,从中划分出用于重组的小空间模块,是进行重组的首要一步。

(2)单元模块与单元拆分。利用完整的建筑单元重复使用来实现空间重组的目的,整体的发展需要控制在一个完整的规划之下,对空间进行单元拆分时,应当根据各空间模块的功能配置,分析拆分后的单元模块是否能配合将来的使用,同时做适当的系统修正,以应对总体建筑空间环境的变化。

(3)组合模块与单元整合。在将空间拆分为所需的单元模块后,就要进行模块的组合与单元的整合,而模块如何组合才能整合成新的建筑单元,是模块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模块组合的方式千变万化,不胜枚举,但简化来看就是,所有模块的组合都可以用两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来表达。两个模块之间可以有许多组合方式:并列、错动、连续、旋转、重叠、滑动、交叠、竖立等等,而在两个模块组合后,若抽取相接触的面,便可以形成一个更大的体块。针对新功能空间中不同的建筑单元需求,模块要通过各种组合方式的使用,才能整合成新的建筑单元,实现新旧功能空间的过渡。

4 重组与整合的经济性与科学性

(1)重组与整合的经济性。引用模块化的理念,对空间通过重组与整合的手段来进行新旧功能的转换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考虑到它的经济性,但并不是说,仅仅用重组来替代重建的改造方式就已经是经济的了,还要在空间重组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经济性理念,也就是在进行设计时既要考虑空间功能上的需要又要考虑成本的支出还要考虑空间建成后的回报。模块化的重组设计节能可持续,将既有空间进行模块化重组设计,保证了低成本支出,建设完成后利用模块化的方法可以进行必要的后续再改造,保障了空间的可持续性。

著名的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经说过:“建筑师必须认识建筑与经济的关系,而所谓经济效益并不是指获得商业上最大利润,而是要在生产中以最少的(劳动)付出,获得最大的实效。”以最低的成本建造出符合要求的建筑才是经济的,但是,这里的成本指的并不仅仅是金钱成本,还有空间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等,最低的成本是资金的投入少、空間的利用率高、能源的消耗少、劳动力的付出少等基本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的,经济的空间重组与整合,是要能够合理地支配空间、资金、能源、材料与劳力等建设资源,并在长期的综合比较后能够保持数量、标准和效益三者之间适当平衡的相对经济的建筑。对于我国目前的快速的城市发展来说,寻求良好的经济性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2)重组与整合的科学性。我们在用模块化的原则进行重组设计时,要时刻注意设计的科学性,也就是要注意空间的合理性。空间的功能发生改变,形态必然发生改变,而形态发生改变,空间中许多设计指标的使用环境也就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新功能空间的使用情况是否合理,即重组与整合后,空间使用起来是否舒适,是否有考虑到使用者的生理感觉和心理感受来设计合理的空间路径及尺度,空间又是否安全,重组后的空间结构是否牢固,交通流线的组织、特殊需求空间的设置是否合理等等。

如果说重组与整合的经济性体现的是空间的经济价值,那么重组与整合的科学性体现的便是改造后空间的使用价值,即它使用起来是否好用,也就是空间的“健康”程度。就像是,如果我们现在要造一个“人”,我们注重的一定是保证他的器官健全、血脉通畅,所以,在对空间进行重组的时候,对于一些既定的指标必须要尊重,不能忽视,否则就像是拿钳子去钳着一个人的血管,那血脉怎么能畅通,人又怎么会健康呢。

(3)经济性与科学性的辩证关系。经济性与科学性看上去似乎是两个对立的个体,一个空间如果追求经济,似乎就不能兼顾到科学的“严密”,而如果一个空间追求科学似乎又不能照顾到经济的“低廉”。但是,在本课题的空间重组与整合中,经济性并不是绝对的“低廉”,而是合理地支配空间、资金、能源、材料与劳力等建设资源,并在长期综合比较后保持数量、标准和效益三者之间适当平衡的相对的“经济”,这本就是科学的。而在进行空间重组的科学性设计时,为了更“严密”,就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自然也就包括了经济,要将经济性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科学性设计的各个细节中,才是真正的科学。其实,这看似对立的两个个体也是统一的,二者叠加在一起便是合理性,一个空间的重组既经济又科学,不正是最合理的吗?秉承经济与科学的原则进行设计,是保证空间合理的必要条件,是完成一个成功的空间重组与整合的必需。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曾佳,傅凯.旧建筑中功能空间置换与改造模式探析[J].四川建筑,2012(2).

路权重组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分异 篇3

1 路权的定义及路权重组的意义

1.1 路权的概念

“路权”顾名思义指的是交通参与者的权利,即:人和车在道路上行驶的权利,亦包括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各行其道的职责。“路权”除了行驶行走权利之外,其中更暗含了公民生存、发展权的民生理念。

对于没有私车的中低民众来说,路权分配有着严重的不平等。

1.2 路权重组的意义

路权的不平等实际上是城市空间生产的一部分结果。在空间占有上的不公平,也使得国家政策对其进行空间分配上的修复,因此也就有了路权重组的现实意义。可是这场对道路空间的重新分配恐怕会给现已存在的城市空间分异注入一剂催化剂,使得其愈演愈烈。

不同阶层对于道路空间的抢占只是对城市空间主导权争夺的一个小小截面。对城市空间主导权的争斗呈现出同时进行的两种不同状况。一方面,它顺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信仰,占有具有优势条件的地段,租让其使用权,获得最大程度的级差地租。这一部分又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推进社会公平、缩小社会阶层极化差距、维持社会安定的努力一直都在无产阶级和国家政府的合力下不曾停止过。

2 交通与城市空间分异

2.1 城市空间分异演变

城市空间分异演变见表1。

2.2 城市空间分异中的交通因子

2.2.1 交通系统作为建成环境

建成环境是一种由多种元素构成的为人类提供生存、活动的人造环境综合体,它包括公共建筑、学校、医院、住宅、商店、办公楼、工厂、道路、码头等等。交通系统作为建成环境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与其他部分一样,具有不可移动性并长期存在,而且修建时需要一次性大量资金的投入,在维护时也需要大量资金。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道路的交换价值发生贬值,促使利润需求新的追求,新的交通扩展也拓展着新的城市空间。

2.2.2 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体系作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引导和支撑的骨干,影响城市资本的周转时间,运输系统的成本、时间和容量与资本积累直接相关。便捷的交通加速资本的流动,运输的投资与创新对资本具有潜在的生产价值,为生产服务,并且交通的畅达情况决定了城市规模的边境效益。一般而言,交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集聚力,集聚到一定饱和程度时,城市空间规模开始朝郊区扩大,带来对通达性和速度的需求,交通网络随之延展,城市生活的外部成本也相应增加,增至一个限度会磨合掉原本增加交通设施的盈利。因此,在特定时期特定技术条件下的交通模式,会有对应的城市边界效益,在这个范围之内,效益达到顶峰。陈立芳、郑卫民[2]在他们的文章中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边界效益。

区域的空间结构决定活动在交通系统内产生交通流,交通反应、影响特殊区位更能吸引资本,空间分异开始出现,弱势群体在空间的分布上也处于劣势地位。另外从某种程度来说,随着交通的边界和交通费用的降低,资本、信息流动过程中的空间障碍减少了,增加了城市扩散的能力。

2.2.3 交通系统对土地价值的影响

交通枢纽周围的土地价值随着与交通枢纽的距离呈反比例减少。大卫·哈维指出资本的次级环程对于资本的投资是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之前,土地由政府控制,住房实行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之后,资本摆脱束缚依据市场价值规律占据优势空间,城市的地理资源可以不断给资本提供投资机会,建筑物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之中,资本进入次级环程,这就造成了空间开发的不均衡性——中心地段的繁荣和房地产业的兴盛。集中表现在资本抢占城市优势地位,对于可达性良好的地段进行商业投资,开发各种商业街、写字楼和高档社区;对于优势景观地段则形成了对景观独占的高层“屏障”,当对城中的高价优势地段开发达到饱和时,资本便寻求其他的增值空间,城市要求新的扩张。

以轨道交通为引导组织的大量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站的建设,必将导致城市在总体上呈现一定的向心性,但是沿着交通轴线扩展成窄形区域,城市经济活动将大量吸引至此,此区域土地价值会呈现上升趋势。

3 结合交通政策的平衡空间分异模式

3.1 路权不公的原因

城市化的进程历来受到两个因素的控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不例外,一个是资本提出的要求——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一个是权力提出的要求——缓解国家矛盾,但还有一个是夹在其中被忽略的广大民众的要求。权力一方面对于资本引发的不平等性要做出修正,一方面又要支持资本追求利润。无论是在利润的追逐过程还是权力的平衡过程中,民众对于政策的制定是失语的。以上过程都在空间中完成,列斐弗尔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提出要从关心空间中的生产转为关心空间的生产。诚然,为了使得城市更有竞争力,政府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企业化立场”[5],不仅在土地开发上企业合作,更是塑造城市“特色”、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资本。对优势地段,如:风景美好之处、交通便捷之处,资本捷足先登,为获得高回报,高档社区孕育而生。城市在开发过程中,内城集中与郊区蔓延同时存在,在对乡村吞噬的同时,乡村并不能马上被消化为城市的一部分,于是发生城中村等一系列斑驳的状况,这与一系列的圈地行动将城市内部空间消解为支离破碎的不平衡,边缘人群在地理位置上也处于边缘。

毋庸置疑,城市空间秩序的不公也表现在路权分配的不公层面,这是路权不公的原因之一。再者,权力和资本主导的空间以空间收益为目标,开发达到一定程度,势必向外扩张,空间的扩张带来速度的需求,资本投入建成环境的建设,新的空间开发密度升级又将带来新的拥堵。

3.2 结合交通政策的平衡空间分异模式

良好的交通系统能够引导城市形态更好的发展,避免出现马赛克状的空间分异。要想挟制空间分异愈演愈烈,加建道路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因为正如上文分析,新的道路会将城市拉得更远,形成新的分异。笔者认为,空间分异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看来是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环节,但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一定的修正、改善。

1)依据城市现状,建设大型公共交通枢纽,采用多种复合式模式的运输。2)采用BRT模式,快速公交拥有优先路权。3)合理安排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将它们联系起来,使得大部分人能够步行或者自行车、公交车通勤。4)围绕公交枢纽,布置集中紧凑、功能混合的用地,设置不同类型的住宅,提高中低档住宅的比例。5)居住区内部创造宜人的步行空间,引导步行、非机动车为主导的绿色交通结构,并在一定步行距离内设置公交站点。

摘要:从路权不公现象出发,通过对历史维度下城市空间分异中资本和权力运作的分析,总结出空间分异过程中交通系统作为建成环境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对周边土地价值的作用,提出了一种结合交通系统的平衡空间分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期对构建新的城市空间形态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路权重组,城市交通,空间分异,城市空间形态

参考文献

[1]杨宇振.权力,资本与空间:中国城市化1908年~2008年——写在《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颁布百年[J].城市规划学刊,2009,179(1):62-73.

[2]陈立芳,郑卫民.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互动影响探索[J].中外建筑,2007(10):64-66.

[3]于海.民生理念下的路权分配与空间生产[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20-23.

[4][美]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柴彦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OX,UK;Cam-bridge,Mass,USA:Blackwell,1991.

空间重组 篇4

(一) 导入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是件多余的装饰品, 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契诃夫

未经思索的人生是不值一过的。———苏格拉底

每个人都需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而活着?又该怎样活着?

(二) 思考:你为什么而活着?

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你的感想, 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二) 赏析《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1.介绍作者, 以课件出示给学生。

2.理清结构:给学生5分钟时间略读全文理清结构。明确:本文结构为“总———分———总”。

3.想一想:作者一生的追求中哪一种是令他最执着最痛苦的?

明确:同情苦难, 对整个人 类和平、幸福 生活的追求!

4.深入体会作者这一追求。用多媒体展示以“非洲饥饿儿童, 战争, 地震, 海啸”等为内容的图片。

5.结合作者生平训练学生仿写。

罗素一生积极参 加社会政 治活动, 为维护世 界和平, 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 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 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

1955年初, 与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 89岁高龄的 罗素偕夫 人到英国 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 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在他逝世的当天, 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

要求学生仿写:

罗素的一生, 是渴望爱情, 热情浪漫、激情澎湃的一生;

是_____的一生;

是______的一生。

具有_____。

小结:记住,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 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己的光源, 找到自己活着的目标!

过渡:每个人都需要也都能找到自 己活着的 目标, 想清楚了“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 是否应该再想想我们究竟该怎样活?

(三) 赏析《美腿与丑腿》本杰明·富兰克林

1.介绍作者, 强调:作者学识丰厚。

2.学生自读课文明确: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他“对物、对人和对事”的不同观点, 是这些导致了他对人生的“苦”与“乐”的不同感受。

3.理清文章结构, 重点学习文中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4.思考:结合文章, 联系实际谈谈 我们该怎 样面对生活? (各抒己见)

5.多媒体出示图片:以“地震救援, 贫困学生, 残疾人运动员”为内容, 渗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6.小结: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我们要说, 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 有健康的时候, 我们依然可以微笑着说, 我很幸福。因为 我们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 我们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 我很幸福。因为 我曾经生活过。其实幸福很简单, 在于你是否用积 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

(四) 总结全课:我为什么而活着, 我该怎样活?相信今天的两篇短文已经给了我们不少启发。愿我们每天都能像太阳一样永远鲜亮地从东方升起;灿烂地微笑着, 时时用爱心去温暖大地;从容而执着地, 拨开乌云散发万丈光芒。

【教学反思】本课为高中第三册自读篇目, 因而在设计时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概括为主要内容。本课设计的创新之处其一在于重新组合了两篇短文, 调整了两篇文章的顺序, 这样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导入时提出的问题“我为什么而活着, 我该怎样活?”来组织教学, 整个教学思路更清晰, 目的更明确。

其二, 在高二就让 学生认识 并训练高 考中的仿 写题, 且较好地结合文章内容来进行, 有效地训练了学生仿写的能力。

空间重组 篇5

1 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在描述世界经济状况时被广泛使用,但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目前尚无被广泛认可的结论。由于三者均对世界区域空间结构产生影响,故有必要对其内涵加以考察,以便区分三者的不同作用。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

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它的本质是以投资、贸易、金融、技术、人才自由活动与合理配置,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是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一体化包括在不同层次上的经济联合过程:国家内部的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的根源和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它指的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很高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经济发展发展趋势称之为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临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同时并存的两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这两种趋势都是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在范围上比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层次上比经济全球化更高。两种趋势对以统一,不能相互取代。

1.1 区域空间结构及其重组的理论基础

1.1.1 区域空间结构及其重组意义

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是根据区域经济结构所形成的地域表现。其中的主要部分即为产业布局,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极核结构(点状布局)、点轴结构、网络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区域内外长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

区域空间结构一旦形成, 即会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称为宏观的“结构惯性” (Structure Inertia) , 这种宏观的结构惯性起源于微观的“区位惯性” (Location Inertia) 。社会生产力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一旦形成, 整个区域便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系统内部的自我协调功能会使区域空间结构保持这种结构惯性。只有当区域内外条件发生重大转型时, 区域空间结构才会缓慢地调整, 形成新的空间格局, 空间结构自身的这种结构转型功能可以称为“自组织功能” (Selfeorgani2zation) 。尽管区域空间结构具有自组织功能, 但空间结构的重组总是滞后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原有的空间结构不能按照新的资源空间配置逻辑组织和分配资源, 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样, 就对人为干预和科学引导空间结构的转型提出了要求, 这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意义所在。[1]

1.1.2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理论基础

(1)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重组是传统空间结构的继承和结构创新,空间结构理论是在区位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基本上沿用了区位论的思维方式,区位论是研究空间结构及其结构重组的重要理论依据

在众多的古典区位空间结构理论中,增长极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对空间结构重组具有很多的借鉴意义。增长极的极化是空间结构重组过程中新节点形成并壮大的根本原因;核心边缘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结构模式的变化,及其为何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具有完全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问题。

(2)地域分工理论

分工是探讨一切组织问题的基础。亚当·斯密 (smihtAdam) 在《国富论》中强调,人类社会组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分工。分工反映到地表空间上就是区域的空间结构。从绝对优势理论到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相互需求理论、H-O理论等古典区位理论都是经典的地域分工理论。运用地域分工理论进行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研究,可以使区域空间组织更有效。地域优势体现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产优势、市场优势和环境优势等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一方面可以指导各种经济客体在空间结构重组过程中进行空间再定位抉择;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区域空间内各地依据地域优势的变化情况重新定位产业发展方向。[2]

2 区域空间结构变换的时间序列分析

2.1 地中海经济中心时代到产业革命前。

在人类的地中海中心时代,出现了人类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和古巴比伦,标志着人类文明主宰地球的开始。人类从原始的游牧采集刀耕火种的时代进入传统农业时代,虽然在此人类文明最为漫长的时期里,人类的生产工具质地由石器改进为青铜再到铁器,但由于动力系统一直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生产的主要动力仍然为人力和畜力,所以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弱小。社会的生产门类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生产主要依赖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低下,可用于交换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少;而且交通主要以低级交通工具为主,运力和运具分离,速度慢运载量小,由于克服空间摩擦的能力弱,所以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主要限定在国家内部,区域之间几乎没有空间相互作用存在。只有较发达的国家才与外界有较弱的空间相互作用。

在全球尺度上区域空间结构表现为极化作用并不突出的均质属性。直到航海时代,大型帆船出现后,区际贸易才开始渐渐兴旺,主要以海洋贸易关系为纽带,但全球空间结构均质布局属性仍然较强,空间差异相对较小。

2.2 大西洋世界经济中心时代。

大西洋时代指的是从16世纪初到二战的历史时期,在这个阶段,人类社会进行了工业革命,建立了现代工业文明,对近现代世界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巨大作用。在漫长的中世纪, 通过丝绸之路出现的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交流, 中国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大陆,从意大利勃兴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地中海重商主义思潮对北大西洋沿海国家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大西洋东岸沿海国家工商业发展,从而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使以英国为代表的北大西洋东岸沿海国家,在工商业和航海业领域都超过了地中海国家和亚洲的沿海国家,走到世界的前列,英国实现工业革命,走上了近代文明的道路,成为大西洋世界经济中心的第一个核心国家。

在这个历史时期,区域空间结构改变和重组的动力机制就是人类的工业化。工业化使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经济社会跨入工业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成百上千倍的提高,在经济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工业革命引起的新产业转移;在中观尺度地理空间上表现为经济中心与腹地间紧密复杂的经济联系。工业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运输的动力结构,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使更多的劳动力被从土地上解放,社会劳动分工迅速细化,产业门类迅速增加,社会产品的盈余量空间提高,产生了对区域贸易的刺激。交通动力的大大改善不仅提高了运输的速度,而且加大了运输能量,这使社会大量剩余产品的区域贸易成为可能,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强度迅速明显增大。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增长率不同,区域空间差异迅速拉大,世界尺度范围的区域空间结构由均一结构向极核结构转变,其中的极核就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尺度范围内显现出点轴结构的雏形。

2.3 多极化世界经济中心时代。

二战后,人类进入了多极化世界经济中心时代。二战使世界满目疮痍,在西方国家战后重建的历史背景下,人类社会悄然进入工业化后时期,对信息、知识的占有成为影响生产力最为强劲的动力。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各国以各自的比较优势参加国际分工,逐渐形成了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即产业间的国际分工。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对知识和信息占有的不均等而使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大,区域不平衡发展现象表现突出,多极化成为全球区域结构的主流。全球产业以全球价值链的新形式重新进行空间组织,价值链的片段化也使全球地方空间迅速分异, 从而形成了地位不同、功能各异的等级产业空间。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世界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多级化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动态的发展趋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潮流。世界经济核心从苏美争霸发展到美国、欧盟、日本三极并存。该时期全球化趋势突出,表现在经济要素的全球流动及由此引起的生产过程国际化。要素的全球流动和生产过程的国际化不可避免使国家、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大大增加,连接极核之间、极核和低梯度区域之间的交通、通信、信息轴线发展成为综合性运输通讯大系统,全球尺度范围内的区域空间结构进化为点轴结构,在发达国家内部中观尺度上,区域空间结构表现为最高级的网络结构。

3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区域空间变动组合对中国区域结构的影响

3.1 西方产业革命前中国相对独立的经济格局。

在西方工业革命前的时期是东方中华帝国在世界的相对鼎盛时期,唐朝的繁荣把农业文明的水平推向极致。由于气候变迁、人口增长和战乱等,中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向长江中下游流域, 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文明为主体的封建经济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国家经济的主导部分,国内区域经济差异是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差异。中国的经济格局到这一时期主要是由内部人口和技术迁移决定的,这时候的生产力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虽然通过丝绸之路的大陆国际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但毕竟数量有限,规模极小,对国内经济格局和影响甚微,空间结构的均质性较强。

3.2 大西洋时代世界经济中心时代中国的区域结构分析。

大西洋时代世界经济中心对中国经济格局作用日益加强。这个时期殖民主义的全球扩张和中国数百年的闭关自守使中国由一个主权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沦为世界殖民工业体系的一分子,中国的经济必然受制于、服从于、服务于这一体系,农业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经济畸形发展,城市的极核作用仍然很弱。畸形的经济格局并没有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多大作用,城市的力量难以控制乡村,区域结构的均质性仍然较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革命才能够走“乡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中国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3.3 多极化世界经济中心时代中国区域结构阶段划分及分析。

这个时代对中国区域结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在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初步奠定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基础,但在新中国刚刚建立和困难的国际形势背景下,中国的工业化主要采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形式。中国进入工业化时期初期,与外界的空间相互作用主要通过海运和亚欧大陆桥,在前苏联帮助下,中国的资源消耗产业迅速发展,粗放型工业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差距开始拉大,城市的增长极作用明显,区域空间结构演进为点状极核结构。

第二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至今,这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时代的主题从战争转变为和平和发展,中国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国内改革开放和国外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背景下,中国区域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主要有外生的改革开放的制度和内生的科技教育技术发展因素。中国不但接受了发达国家的部分产业转移,而且靠自己的智力资源发展了很多新兴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工业类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综合性运输通讯系统日渐完善,但这些经济要素和资源、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拉大,所以在国家尺度上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状极核结构向点轴结构演进,但东部发达地区已经进化为网络布局态势。

4 结论

4.1 从历史的和国际的经验都不难发现,在社会、经济的大转型时期,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都会重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空间结构有一定的发展时序:即沿着均质性→点状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布局→均质性的发展路线不断循环,但后来的均质性的内容和意义都与前一轮的均质性有了本质的不同。

4.2 从世界经济中心的发展规模来看,世界范围内区域增长极核规模范围越来越大,从国家向超国家的地区一体化组织演进。

4.3 不同生产要素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作用重要性不同,空间结构伴随着主导生产要素的变化而变化,由主导生产要素决定。

4.4 基于产业地理惯性为基础的区域空间的结构惯性的滞后性使空间结构的变换是个渐变而非突变的过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空间重组】相关文章:

空间结构重组09-11

重组06-27

结构重组05-14

基因重组05-16

行业重组05-17

选择重组05-22

合并重组06-03

机构重组06-04

重组分析06-14

重组知识06-21

上一篇:二级C语言等级考试下一篇:追求语文教学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