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农业保险

2024-07-21

公共财政农业保险(精选九篇)

公共财政农业保险 篇1

关键词:农业保险,公共财政,机制创新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拉开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序幕。农业保险是后“WTO”时代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2010年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保险,其中大部分都通过公共财政支持农业保险。

一、我国公共财政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剖析

1.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联动,财政支持规模日益增进

我国2007年在四川、内蒙古、吉林、江苏、新疆和湖南推行保费补贴试点,拉开了公共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序幕。2007年~2013年的中央财政支持金额分别为21.5亿元、60.5亿元、79.8亿元、103.2亿元、94.06亿元、95.5亿元和126.88亿元,累计581.44亿元,年均增速24%;同时地方各级财政按照按照所属区域和补贴险种不同承担25%~40%的配套资金,2009年~2013年的地方各级财政配套支持金额分别为96.1亿元、99.4亿元、116.3亿元、120.8亿元和137.8亿元,累计570.4亿元,年均增速9.6%,各级财政支持金额以较高的增长速度逐年增加,力度不断加强。

2.中央和地方财政各尽其职,财政支持险种侧重不同

截止到2013年,我国农险品种近百个,仅人保财险开办的农险品种就超过60个。中央财政选择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保障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的玉米、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大豆、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以及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等15个关键性的种养殖业品种作为补贴险种,除此之外,还将开展制种、渔业、农机、农房保险等保费补贴试点。地方政府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根据各省农业产业政策、生产特色和区域风险特征,选取特色产品和高效经济作物开展保费补贴,目前约有300多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农险产品得到地方财政支持。例如宁夏除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的小麦、水稻、玉米、能繁母猪等6个险种外,自治区和市县区还对茴香、葵花、枸杞、红枣等13个险种提供财政支持。逐步建立了以中央财政支持主要农产品为主,地方财政支持特色农产品为辅的财政支持体系。

3.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因地制宜,补贴区域和比例相机扩展

截止到2014年,在各级财政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达到55%~80%的较高水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中央单位甚至全额补贴。以种植业保险为例,2007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各承担25%的保费补贴比例;2008年中央承担比例增至35%;2010中部10省和西部7省的这一比例又提高至40%,东部地区仍保持35%不变,财政支持体现出对中西部倾斜的政策导向,补贴区域推至辽宁、江浙等东部6省;2011年,保费补贴比例变动较小,财政支持区域继续壮大,增加了山西、广西和中农集团等;2012年中央财政对种植业保险补贴区域扩展至全国;到2013年公共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体系臻于成熟,形成了补贴品种涵盖种、养殖业和森林、天然橡胶保险,补贴区域覆盖全国的全面而稳定的保费补贴机制。

4.经营费用补贴、税收优惠、再保险支持,多种方式助力农业保险

保费补贴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财政支持农业保险方式,我国也建立了以保费补贴为主,以保险公司经营费用补贴、税收优惠、再保险、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制度为辅的财政支持体系。

在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方面,只有北京和江苏等少数省市实施,北京市2011年给予商业保险公司不超过当年经营政策性农险业务保费收入总额10%的费用补贴。在税收方面,对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印花税,对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免征营业税,所得税纳税基数减按90%计征,种植业保险可税前列支25%的巨灾风险准备金。同时,政府还通过建立健全再保险体系支持农业保险。200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2009年提出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2010和2012年提出健全再保险体系。另外,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2010年、2012年、2013年提出建立健全、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的和推进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并于2013年实施了《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大灾、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5.财政支持“杠杆作用”凸显,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助推器

公共财政支持农业保险一方面直接为农村、农业发展注入资金,另一方面调动和激发农户参保积极性,并撬动社会资本流向农村,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助推器。2013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从2.3亿亩增加到11.06亿亩,同比增加13%,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5%,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保险覆盖率达到了61.8%、64.9%和67.3%;在全国范围推广畜牧业保险,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2007年到2013年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为51.81亿元、109.52亿元、132.83亿元、133.76亿元、176.03亿元、239.18亿元、360.59亿元,分别是2006年8.5亿元的6.13倍、12.89倍,15.63倍、15.74倍、20.71倍、28.14倍和42.42倍;保险赔款分别为97.47亿元、62.86亿元、88.58亿元、92.02亿元、81.01亿元、129.06亿元、189.63亿元,累计740.63亿元;受益农户累计1.47万亿户次,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07万亿元。[1]

其次,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低,难以实现农业保险使命。多数地区农业保险推行目标是“低保费、低保额、低保障、广覆盖”,多以农作物在生长期内的直接物化成本为保险金额,对农户因产量风险和价格变动风险行程的损失无能为力。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也开始了收入保障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的试点,例如上海安信2008年为雪灾抢种蔬菜提供成本价格保险,2011年在国内首创“夏淡”、“冬淡”绿叶菜生产成本价格保险,安华农业保险2013年在北京试水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但赔付率过高又缺乏财政支持,发展状况不太乐观。

再次,农保覆盖率普遍较低,离“广覆盖”的目标差距明显。2010年~2013年我国主要粮油棉作物的保险覆盖率分别为35%、33%、39.14%和45%,而且农业保险覆盖率地区之间差别悬殊。一是粮食主产区、农业大省的农保覆盖率相对较高,例如黑龙江省2012年主要粮食作物的保险覆盖率为平均35.49%,垦区覆盖率为91.56%,非垦区的覆盖率仅为24.12%。农保覆盖率最低的重庆仅仅为0.04%。二是部分农业大省的“天花板效应”使得其农保覆盖率增加较慢。例如安徽和河南的农保覆盖率分别只有77.61%和31.6%,而种植面积较少的海南、上海覆盖率都在99%以上。三是高效、特色农业(如蔬菜大棚、经济林木)的覆盖率较低。例如2011年江苏省高效作物的农保覆盖率仅在30%左右,南京市高效农业的覆盖率仅为3.87%。

3.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率较低,缺乏差异化补贴措施

首先,我国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率比较低。随着各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率总体达到了55%~90%的水平,名义比例超过了美国(45%)、西班牙(70%)、日本(51%)、加拿大(50%~60%)[2]计算公式为:保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3)

我国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支持的比例在55%~80%,理想的保障水平应不低于60%,因而分别计算在补贴比例为55%、65%和80%时,不同保障水平对应的保费补贴规模极为理想规模(如表2所示)。

保费补贴理论规模=理想保障水平下保费*保费补贴比例

2.提高公共财政支持效率:合理确定财政支持品种、提高保障水平和农险覆盖率

(1)合理确定财政支持品种:中央财政保关键、地方财政保特色。在财政支持品种的确定上,要把握抓大放小的原则。一是继续实施对小麦、玉米、棉花、能繁母猪等主要农牧产品的补贴。二是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状况和经济、财政能力,适当将规模大、产值高、特色强的高效经济作物纳入保费补贴品种。三是对于单一风险、规模较小、损失程度较轻的风险,则可以通过寻求商业保险或者其他危险处理方式进行保障。中央财政支持的重心是全局性、关键性的重点品种,政府要逐步提高支持力度,尤其是中央财政要承担大部分的财政资金支持任务,降低省级的承担比例,根据省级财政能力承担和风险分布状况,适当确定承担比例,市县不承担保费补贴压力(直管县和直辖市除外)。省级财政支持的中心是地方性、经济性和特色性的地方农业特色品种,适当将规模大、产值高、特色强的高效经济作物纳入保费补贴品种。

单位:万吨(头)、百万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注:由于资料原因,大豆、马铃薯、奶牛采用2012年产量,水稻采用的是稻谷产量,市场价格采用2014年12月全国农产品现货平均收购价格。

(2)提高保障水平:增强创新型农保险种的财政补贴力度。首先,各级财政要坚持不懈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三农”保险,按照中央支持保大宗、保成本,地方支持保特色、保产量,有条件的保价格、保收入的原则,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拓展“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保障水平提高主要体现在保险金额由“保成本”向“保产量”、“保收入”转变,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能力、农民实际收入和农险保障需求,有步骤、分阶段的实现保障水平向保障产量和保障收入的阶段性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提高保障水平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同时使农险赔付率过高,保险组织不能满足正常利润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差额累进的补偿方式,合理确定保险组织和参保农户的损失分担比例,使农户自负一定的风险损失。

其次,要鼓励和支持创新型的农保险种,如收入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等的财政支持力度。创新型的农保产品虽然有省区试点实践,但由于缺乏政府保费补贴和再保险补贴等财政支持举步维艰,政府财政支持的缺位是创新型农保险种发展的短板。未来一段时间,要稳步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生猪和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创新研发天气指数保险、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险种,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看展特色优势高效农产品保险试点。

3.财政支持的保费补贴比例:实事求是制定差异化的保费补贴率

首先,提高财政支持的保费补贴比例是激励农户参保的必要手段。在各级财政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达到55%~80%左右,但是补贴是以生产的物化成本和较低的保障水平位基础,因而绝对规模比较低,并不能起到刺激增加农户保险需求的作用。例如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2015年将小麦、玉米和棉花的保费分别调整至15元/亩和30元/亩,保险金额分别为375元、350元和500元,费率分别为4%、4.29%和6%。按照山东省财政支持的比例,农户需要承担的保费分别为6.75元/亩和13.5元/亩。如此,农民承担的实际费率达到1.8%、1.93%和2.7%,是一般财产险费率1‰~3‰的数十倍。

各保险公司一般对不同省区制定不同的农保费率,政府财政也应综合考虑各地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风险区域分布状况、农民的保险意识、收入情况、人口结构等因素,结合地方财政能力确定差异化的保费补贴率。而目前仅仅按照东部和中西部的地理区域不同粗放的区分补贴比例,失之于实、失之于细。

4.财政支持方式多样化:健全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

首先,按照保险公司的赔付率确定不同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标准。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是一把双刃剑,即是政府支持农业保险,刺激保险组织增加市场供给的手段,同时又给政府带来过高的财政压力、引发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使保险公司产生依赖心理。政府应该根据保险组织承保危险的性质,视赔付率不同制定随赔付率超额累进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率,不同阶段的赔付率采取与之相应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率:赔付率越高,经营管理费用的补贴率就越高。

其次,提高对保险组织涉农保险的税收优惠力度。加大对保险组织涉农业务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的税收优惠力度,并长期坚持。2014年12月我国的两项农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保险公司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的保费收入,按90%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和县域农村金融机构保险业收入减按3%征收营业税已到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长至2016年12月31日。同时扩大税收优惠面,我国目前只对种、养殖保险采取营业税、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在此基础上可以给予其他的税惠政策。

再次,加快建立财政支持再保险机制。政府对通过对保险组织投保再保险提供保费补贴,对再保险组织提供经营费用补贴等方式,灵活运用比例再保险和事故超配再保险、险位超赔再保险、赔付率超配再保险等非比例再保险等多种形式,恰当安排多层再保险,在国际市场上分散风险。对于超出再保险保障范围的损失,由政府财政兜底,充当最后的支付者,当然政府也可以利用再保险基金或者寻求保险支持。

参考文献

[1]肖卫东,张宝辉等.公共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2013,(07).

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启示论文 篇2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摘 要: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虽然国情不同,他国 做法仍可以为完善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启示。

关键词: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国际经验启示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国际上无不把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作为支持和保护农业、保障农民收益的主要宏观调控手段。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我们不仅要立足国内现实,从我国以往的作法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且应放眼世界,认真总结其他各国经验,并从中提炼出对我们有用的启示。从国际上看,在WTO《农业协议》允许的框架内,各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可分为政府一般性服务、农产品价格保护和直接补贴。

一、公共财政对农业提供的一般政府服务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农业的一般服务支持是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般服务支持是指为了给农业发展以及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农业科研等方面进行的投资服务。

(一)美国

第一,直接投资或资助农业基本建设工程和环保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投资大、周 期长、外部性强而直接短期经济效益低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种类似于公共物品的准公共物品,完全由私人提供易导致供给的不足。虽然美国州和地方有独立的财政预算权,但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农田水利建设补贴,以及大量的跨地域、跨流域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都由联邦政府承担,中小型灌溉设施由农场主个人或联合投资,农业部也要给予一定的资助。政府还在全国兴建交通运输、电力、能源供应等,不仅为农业提供方便的商品流通条件,还为农业生产和生活供应有利于环保的高端能源。

第二,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美国农业部及各州的市场新闻局定期免费为农场主、批发厂商、经销商提供农产品的价格、供需情况的最新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覆盖美国农产品主要集散中心及产区。

第三,实行政府领导、学院为主体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体系。美国农业部联邦推 广局是全国农业科研和推广作的管理机构,它指导推广部门制定和执行推广计划,协调各州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美国各州立大学的农学院不仅从事农业科技的研究和人才培养,还是美国合作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州农学院为依托建立的农业推广中心,是美国科技推广工作的中级管理机构。农业推广中心下设若干办公室,分别负责本州农业科技推示范工作。州下面的每个县或地区也都设立个农业推广站,负责本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工作。

第四,财政对农业信贷的支持。美国政府成立了规模庞大的农业信贷体系,向农场主提供不 动产抵押贷款、生产和销售的中短期贷款,以及向各种农业合作社提供贷款。农场主家庭管理局是政府向农场主提供担保经营贷款和直接贷款的最重要机构,提供的直接贷款主要包括紧急灾害贷款、经济紧急贷款、农场经营贷款、土壤和水贷款、农场所有权贷款等。2002年新农业法将原来经营贷款从90%的担保额度提高到95%。

(二)欧盟

第一,欧盟发达的农业与各国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密不可分。凡是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土地改良和兴修水利等,欧盟提供25%的资金支持,其余75%由各国政府自行决定给予资金支持。法国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道路建设、自来水、农村用电等。在水利和土壤改良方面,政府成立各种专业化的公私合营公司,吸收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资金,政府统筹管理共同承担农田水利和土壤改良工程。在法国没有土地公司的地区,由市政府出面,在各市之间组成联合公司来进行土壤改良,并为公司配备挖土机、推土机等必要的机器设备。

第二,欧盟国家大都建有比较完善的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如法国有23个国家公益批发市场,还建有发达的市场信息网络,极大活跃了欧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市场。

第三,欧盟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农业科研与教育。如法国拥有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和科研,政府 对其投入了大量资金。2001年,法国政府对农业教育和科研的公共投资为18.6亿欧元,主要包括农业技术教育、农业研究和技术支持、就业前学徒培训和就业后继续培训等。意大利实行以政府领导为主的农业科研、生产、咨询、推广一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以法律形式固定农业技术推广员的培训费和划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用于推广的经费,并为推广人员增设奖金。英国实行国家和地方协作推广的管理体系。并通过立法,运用法律的效力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咨询推广的范畴、技术规范和奖励方法等。丹麦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把农业研究与开发看作是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科研、试验与咨询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广服务体系。农业部用于农业研究的公共资金占农业部预算的比例高达65%。欧盟运用银行信贷手段,向农民提供大量优惠贷款,农业贷款利率比较低,银行的利息差额由财政负责补贴。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地区农业互助信贷银行是面向农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利率大约是非农业贷款利率的50%,利差由国家财政负责贴息,补贴金额随贷款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第四,扶持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法国政府对服务于农民的合作社,给予25%的投资补贴。法国、荷兰和丹麦政府参与合作社的教育和培训,每年都通过农业合作院系培养大批农业合作社经济管理人员。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使欧盟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和工农的融合。欧盟通过的《2000年议程》,突出强调了农业发展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财政支持重心从农业经济的增长开始转向农业发展的多功能性,食品安全、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地位,使农业、农村、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三)日本

第一,对农业基础设施、农田基本水利建设项目和土地改良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 包括农地的建设、为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农村道路的建设和网络化、为避免工业污染保证农产品高品质的农业新水源开辟、水环境治理等。对于大型的水利建设骨干工程,由政府直接投资兴建。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依照工程性质和规模大小,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以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担为主。只要经过一定审批程序并达到一定标准,中央财政即会承担其全部投资的50%左右,都道府县财政和市町村财政还要分别承担25%和15%,农户自身仅负担剩余的一小部分,对农业的稳定高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购置农业机械、建造农用设施方面的费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贴极为相似,50%可从中央财政得到补贴,25%可从都道府县财政得到补贴,其余25%从接受国家补贴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土地改良包括排水灌溉、土地平整、耕地区划扩大、土地开垦等基本建设,其所需经费的95%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资助。

第二,加大对农业科技服务支出国家预算。日本实行的主要是政府统一组织和指导的农业技 术推广体系,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在组织上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管机构是农业水产省、农蚕园艺普及部,主要负责制定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相关制度,并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广工作,培训推广人员等。同时,把全国分为9个区,在每个区设立地方农政局,负责监督和指导都道府县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及发放推广经费。2000年前后,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2%左右,日本农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政府对农业科学技术开发和普及的重视。

四、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国际上运用政府投资、价格保护、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益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有许多启示和借鉴。我国必须按照WTO《农业协议》允许的框架对财政农业支出政策进行调整,以保证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目标的实施,实现农业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不断提升。

(一)坚持财政资金的导向功能

从对各国财政农业政策分析中可以看到,政府一系列农业财政政策改革都朝着发挥市场机制的方向进行。政府遵守市场机制的规律,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为市场的有效运行创造激励机制。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是很自然的,美、欧盟、日农业财政支出政策的实施体现了财政支农方式应当是有利于而不是阻碍经济主体市场行为的作用,完善政府与市场的相互补充关系是二者共同拥有的演进逻辑。

中国政府应发挥财政资金导向功能,选择合适的支农政策培育和加强农业市场体系的成长,在提供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信息与教育等农村公共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积极引导和推动农业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生产区域结构和生态环境的调整和优化,重点培养农业的市场主体和农民市场意识、风险意识,通过建立和扶持农民合作组织为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和农工一体化的演进提供市场协调机制,在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初次分配的过程中,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地方施以适当的干预和补充,以此来影响农民而不能替代和阻碍市场的成长,并对农业施以适度的政策保护。

(二)通过立法手段实现政策目标

发达国家农业财政政策目标和实现政策目标的措施,一般都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较少依靠行政命令。法律法规对政策目标、预算支出规模、政府执行机构的职责范围均作出明确规定,行政机构只能在授权的职责范围内进行调整。保证了农业财政支出政策的稳定性和公开性,降低了政策制定的随意性,政策可操作性强,政策效应比较明显。美国、欧盟、日本等都依据经济、政治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动而不断调整农业法,先后制定颁布了各个时期的农业法。

1993年我国建立《农业法》以来,从总体来看农业政策缺乏法律基础,农业立法还非常薄弱,涉农的相关规定更多的是以文件、条例等形式发布,许多涉农政策政出多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甚至相互矛盾,大大减少了政策应有的效能。更为严重的是,不管以何种形式出台的政策大都只有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差。我国应以《农业法》为依托,在农业政策目标指引下建立完备的法规体系,将合理的政策内化为法律制度,将各级政府支出职责、财政农业投入的项目、份额、投向、使用原则、资金来源纳入法律规范,用健全的立法手段在制度源头上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三)在WTO框架约束下调整农业财政支出政策

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框架下,各成员国都充分合理地利用WTO规则,积极调整本国农业财政支出政策,近十年来,美国、欧盟、日本的农业财政支持政策一个显著变化趋势是各国在减少了对农产品的价格保护同时,加大对政府一般性服务和生产者直接补贴的投入,逐步实现由黄箱向绿箱政策转变。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匮乏、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应该借鉴多国财政支农政策经验,建立一套适应WTO组织规则的农业财政支出政策体系。首先,加大绿箱支农总量,调整绿箱支农结构。《农业协议》规定的12项绿箱政策措施目前我国只使用了6项,在市场营销服务、收入保险和收入安全网计划、生产者退休计划、资源停用计划和投资援助计划上还是空白。今后在政策设计上应切实加强政府一般性服务,加大对与农业生产力密切相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农业培训、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增设市场营销服务、农作物保险以及对农业结构调整援助补贴,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其次,建立有效的黄箱政策。世贸组织将我国定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农业综合支持总量(AMS)不超过种植业和畜牧业总产值的8.5%,现阶段我国黄箱政策的支持水平不足1%(用综合支持量AMS衡量),远远低于8.5%的承诺,应该从我国实际出发,用足用好黄箱措施,完善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政策,建立富有弹性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四)财政支农政策目标、手段不断演变

从考察其他国家的政策经验可知,当本国农业生产供给能力尚不能满足本国对农产品的需求时,政策目标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中心,突出粮食安全地位,财政支持农业重点主要包括投资农业生产发展的水利、交通、电力、教育、科研以及科技推广等,以提高本国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并相应增加农民收入;政策手段的中心为支持生产领域,并采取最低保证价格措施,稳定农业生产。随着农产品生产过剩,如何稳定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水平,缩小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收入差距就凸显出来,政策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长效性的农业生产能力为主,兼顾保护环境。调节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及维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政策手段从农业生产领域向农产品流通甚至加工领域延伸,资金注入的规模越来越大,注重运用投资、贴息、补贴、债券等多种政策工具发挥财政支农的引导机制,提高财政支农效率。

(五)直接补贴与保护性收购并用,发挥政策整体效能

从美国、欧盟等主要成员国的经验看,随着WTO《农业协议》约束力的加强和市场化进程推进,农业保护和发展由价格支持转向收入支持、由间接补贴转向直接补贴政策的趋势更加明显,但价格支持这一保护手段并没有彻底取消,价格干预仍然是各国稳定农产品供给的财政支出政策手段。美国2002年新农业法中有关农业补贴方式主要采取“黄箱”措施,构建了以收入支持为目标、以价格支持为核心的农业补贴三大支柱,即贷款差价补贴、固定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欧盟2002年农业政策改革虽然降低了价格保护的水平,仍然保留原来的价格政策。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严重,面对我国小农生产和粮食市场发育不足的现实,考虑到我国粮食需求缺乏弹性的特点,财政农业支出政策设计上不能缺少价格保护这一职能,不能简单的以直接补贴代替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价虽然属于黄箱政策,却能够直接、快速、明显地稳定农产品供给,通过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来稳定农产品供给,维护被保护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又能适当增加农民收入价格支持,目前我国黄箱政策的支持水平不足1%,远远低于8.5%的承诺空间。在出现粮食生产过剩时,粮食价格的下降便会抵消直接补贴带给农民收入增长的部分,调动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无法维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适当产量;尤其在受到财力制约而直接补贴不能进一步增加的条件下,其边际效应递减特征难以形成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长效机制。现实做法是应借鉴国外的价格保护政策经验,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建立重要农产品的保护性收购与直接收入支付相结合的农业补贴体系,发挥政策整体效能。调整保护价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和两种补贴的资金比例,既保护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又适当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申学锋.部分国家促进农民增收的财税政策与经验借鉴,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5,(26).[2]周建华,胡跃红.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及启示,求索[J].2006,(02).[3]张正河.美国政府农业公共政策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07).文 章

来源莲山

公共财政农业保险 篇3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财政支出;现代农业发展

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条件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十三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三农”工作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目前,“三农”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农业水平逐年提升,但基础设施制约的问题不断显现;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十一年增”,但农业生产成本在不断攀升,财政的补贴效应在减弱;农业生态环境在改善,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破解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需要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

一、认识新常态,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

(一)找准切入点。在新常态下农村改革要有新作为,现代农业要有新境界,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信心、凝共识,科学分析,积极剖析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把公共财力用到刀刃上,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创新的着力点,用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现代农业建设上寻求新作为和新突破。要用新常态下的新思维、新境界、新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现代农业发展形势,统筹兼顾,观大势看长远,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二)把握着力点。在新常态下开创现代农业的新局面,必须以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为先导,牢牢把握新常态的总体特征和表现形式,顺势而为,做到认识上到位、观念上到位。要调整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精准发力,主动应对新常态,用好用活公共财力,在“十三五”开局中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先机,探索求新求变。

(三)抓好落脚点。新常态的实质是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期,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要坚持农村基础地位不动摇,加速培育和壮大现代农业的增长动力。要发挥好公共财政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突出重点,抓紧谋划和启动现代农业的重大工程,大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要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提升,形成发展的新优势,让“老树发新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筑牢基础。要坚持“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大引擎协调驱动,抓好落脚点,用新思维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用发展的新理念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正视新挑战,剖析现代农业发展新问题

新常态派生新机遇,也带来新风险和新挑战。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不断变化,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一)生态环境的失衡。目前,我国是世界农药化肥施用量最大的国家。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严重污染了农产品、土地、水源。有害生物泛滥、有益动物锐减,蛇类、蛙类、益虫类等有益动物在农村数量和品种很少,其生存、繁殖的环境条件也面临挑战。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物排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土地达耕地总面积的20%。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人均耕地逐年减少,农村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产生的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对大气、农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使得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开展环境治理、优化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二)基础设施的制约。农业是天然的亲水性产业,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病残”运行,功能普遍衰减,全国仍有1万多座小型病险水库。现代农业已经扬帆启航,但基础设施的现状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

(三)农民素质的隐忧。相对较高的打工收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出农村,2015年我国外出农民工1.68亿人 ,大多数农业劳动由留守的老年、儿童、妇女承担,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日益成为弱质产业。加上农业科技进步缓慢,老年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认知、接受能力较弱,加大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难度,“70后不愿种田,80后不会种田,90后不谈种田”, 农户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当职业农民,农业发展“后继乏人”,成为了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

(四)比较效益的困惑。近年来,农资价格不断攀升,粮食生产成本呈刚性上升态势。但粮价却没有“水涨船高”,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在逐渐递减,导致种粮效益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补贴机制,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发展现代农业,国家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扶持与支持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现代农业建设拓宽新的支持途径。

三、把握新机遇,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当前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以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为抓手,确定合理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奠定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基础。价格是调节农产品供求有效的手段,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动力。经过多年的实践,在扶持现代农业生产的政策中,通过国家公共财政补贴,实施最低收购价,农民从中受益匪浅。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必须健全价格体系,实现粮食提价与农资控价。国家财政应当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综合考虑居民收入与物价等民生指标,适时、合理地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进一步增加农业补贴,努力形成务农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要进一步改进公共财政补贴方式,逐步完善补贴办法,尤其要将补贴的增量部分投向农产品生产大户。

(二)以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为导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注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能量。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是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要着力突破薄弱环节,重点支持和推动现代农业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瓶颈制约问题,优先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全程监管。要完善灌排渠系与田间配套建筑物,着力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强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要把机耕道路、灌排设施、电网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等硬件设施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来抓,提高田间交通配套水平,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覆盖率。要强化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基本农田整理,提高基本农田的标准与质量,优化农田结构布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做到基本农田总量与质量不减、不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现代农业稳步推进。

nlc202309031515

(三)以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为目标,坚持科技兴农,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现代农业是高科技支撑的农业,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现代农业发展只有不断提升科技含量,才可从外延的增长方式向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为此,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纵深配置农业科技要素,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持续推动现代农业稳定发展。一是加快推广成熟适用技术,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沃土工程建设的公共财政支持力度。要鼓励农民多种绿肥,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施沃土工程,提升地力。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实力。重点围绕节本增效、省肥节水抗旱、抗镉等重金属污染、优质高产等问题,开展综合性基础研究,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三是拓宽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渠道,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突出农业行业特色。建议对高等院校学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或部分免费教育,不断提升农业教育整体水平;同时,加大对提高农民素质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科技能力。四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扩大范围, 拓展内容, 增强推广服务的能力,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改革与完善农技推广队伍,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方便实用的农技服务,切实提高科技应用率与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

(四)以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为载体,抗灾减灾并举,搭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平台。现在多数农业多依赖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过程,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与生俱来就有自然风险。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下大力气做好抗灾减灾工作,应对气候变化,科学指导, 落实抗灾救灾措施,降低灾害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提高抗御灾害能力。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落实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林草植被、防风固沙、改善气候等自然保护措施,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通过公共财政投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继续坚持可持续治水思路,保护水资源,加大保护水环境力度,保护好大湖大河大江的水源和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各级财政应当建立健全农业灾害物资储备制度和救灾专项基金,以应对突发性灾害,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五)以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为驱动,完善服务体系,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空间。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抵消了一部分国家财政对农民的补贴、减免税和其他政策效力。对于大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国家要实行政策倾斜,实行财政补贴,降低农资生产成本,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要建立农资淡季储备制度,由国家补贴淡季储备的利息,确保现代农业发展。要大力发展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农资金效益,为农民从农资的供应到农产品的产、供、销提供信息与融资等全方位的服务。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科学统筹安排国家公共财力投向,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实施产业链延伸,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切实增强其品牌创建与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杨中柱.新常态下转型创新助力我国粮食产业发展 [J].上海,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4):61—67

[2]田艳春.利用新媒体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治理[J].北京,中国国情国力,2015(11):36—37

[3]谢天成、施祖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6):921—926

[4]潘孝武等.新形势下长江流域稻作发展的思考[J].长沙,杂交水稻,2015(6):1—5

[5]夏孝勤.农村劳动力老年化现状和问题调查研究[J].上海,上海农业科技,2015(3):8—9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农林局)

责任编辑:洪峰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问题探究 篇4

农业保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保险品种, 是基于农业灾害导致农作物损失而出现的一个保险品种。它的单位保险标的价值低又广泛, 投保农户分散, 使得保险管理费用高。如果政府不出面使用公共财政手段支持农业保险, 就不能提高农民有效需求, 不能健全全面的有意义的农业保险市场。

1.1 财政补贴是农业保险形成的重要因素

经多次调查得出农民几千年来种庄稼就是靠天吃饭。如果没有政府补贴, 保险公司会放弃农业保险这个市场, 而农民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是不会把农业保险排在第一位的。

1.2 财政补贴是农业保险的价格组成部分

财政补贴不论是只补贴农民, 还是农民和保险公司都补贴, 这种补贴都只是保险价格的组成部分。补贴保险公司是为了管理费用或交易成本降低, 补贴农民是承担了部分应当由农民自己承担的均衡保险费。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 都是属于农民投保的资金, 所以这种资金以三合一作为保险费用的一部分补贴给农民。

1.3 财政补贴是国家宏观政策的一部分

财政补贴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补贴调动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最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本身有足够的理由听天吃饭, 即使贫困地区靠种田也能解决口粮问题。但是如果田都不愿意种, 还谈什么农业保险, 农民可以通过种田自给自足, 或打工买粮食, 但是国内的市场是需要农产品的, 这就使得我国必须立足国内解决最基本的产品供给, 通过保险的财政补贴, 帮助农民进行灾害防损, 为农民纺织一张安全的农业生产的网。

1.4 财政补贴是反哺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国已经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历史阶段, 国家通过农业保险补贴建立和发展我国农业保险制度, 承担部分费用就是反哺手段之一。主要是帮助农民进行灾害预防, 并在农民遭受到灾害时给予赔偿, 使农民不因灾害而中断农业生产。这张被多国证明安全的农业保险补贴网是我国政府绝对需要的。

2 前郭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影响, 政府财力有限

前郭县的财政收入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受经济影响, 政府的财力也是有限的, 随着农业保险补贴范围扩大, 政府财政需要支出的补贴也随着增加, 对于财力薄弱的前郭县来说, 保险补贴是一项比较大的负担。

2.2 参保率低

不仅前郭县, 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一样, 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比率较低。由于受思维习惯和实际能力影响, 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推行财政补贴后, 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由于农民投保意识不高, 制约了农业保险工作的发展。

2.3 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

前郭县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对农业保险的补贴进行管理, 不能保证补贴资金按时发放、使用。同时保险的相关法律规范也不完善, 缺乏法律支持以支持农业保险的有效开展。

2.4 补贴力度不确定

农业保险补贴主要针对的是农户, 对保险公司的补贴力度是不足的, 在这方面也降低了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同时, 由于缺乏数据建立和分析, 对于补贴力度不确定, 导致政府、农户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不平衡。

3 前郭县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基本思路

3.1 补贴对象

农民和保险公司都是农业保险的参与者, 都是财政补贴的对象。通过对农民的补贴, 可以提高农民购买保险的能力, 提高农民农业保险的投保率。通过对保险公司的补贴, 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提高其承担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3.2 补贴品种

对于前郭县的农业保险补贴品种要因地制宜, 在财政收入逐渐增长的基础上要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可以尝试气候指数保险和农业收入保险等保险品种。

3.3 补贴方式

补贴方式主要是保费补贴、经营管理费用补贴和农业保险配套制度补贴。保费补贴主要是针对投保的农民, 也是农业保险补贴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支出。可以将保费补贴比例提高到60%左右。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主要针对的是保险公司, 是为了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以及保障保险产品的价格。经营管理费用的补贴面提高了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 降低了资金投入成本。农业保险配套制度补贴是开办农业再保险, 建立一套风险保障配套措施。农业再保险是通过保险公司的分保, 以更好地应对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高风险性。主要是国家层面建立一个再保险公司, 并投入一定资金, 同时给以经营方面的支持。

农业保险是保障农民安全生产的安全网, 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业全网, 对于前郭县来说, 一定要推广好农业保险, 以保障前郭县农民生产的安全性和推动前郭县粮食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动因与效果分析 篇5

关键词:农业保险,财政支持,保费补贴,动因,效果

从2007年开始,农业保险补贴陆续在我国各地区开展,到2011年,又开始试点补贴绩效,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农业保险补贴的承保范围从基本的粮食作物逐渐发展到各种农作物和养殖业等。截至2015年底,获得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产品已达到738个,其中包含15类农作物和6类养殖品种。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分为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级,政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保费补贴从2007年的21.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50.7亿元。为响应国家号召,减轻产粮大县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负担,财政部在2016年初特别发文表示中央财政将继续提高对产粮大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加大对产粮大县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1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动因分析

1.1农业风险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农业风险由各种自然灾害带来,这些灾害来自于大自然的运动变化,具有显著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风险损失会以乘数效应波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导致整个社会的损失,这种损失不仅会严重削弱农业经济基础,也容易扰乱民心,严重危害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农业风险又具有社会属性。控制农业风险将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农业保险的多种功能

1.2.1保障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保险有转移风险、经济补偿的功能。农户通过投保农业保险,支付小额保费就把农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转移给了保险机构。若遇农业风险带来经济损失,可以依据保险合同获得经济补偿,从而有效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1.2.2进行收入再分配。农业保险的收入再分配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户交给保险公司的保费会在受灾农户和非受灾农户之间进行再分配;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的方式支持农业保险,也使得农业保险成为一种实现政府转移支付的手段,使财政收入以保费补贴的方式转移到农户手中。参保之后,农民收入趋向稳定,特别是对于小规模的农户,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效应更加明显,因此,农业保险的这种收入再分配效应,能够平衡农户之间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进而减少贫困人口。

1.2.3实现农村的社会管理。农业保险可以有效控制农村社会风险,起到农村社会风险管理的作用;另外,农业保险的互助性可以改善农户之间的关系,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

1.3农业保险兼具“生产”外部经济性和“消费”外部经济性

“生产”农业保险的主体是经营农业保险产品的保险机构,“消费”农业保险的指购买农业保险产品的农户。保险公司在提供农业保险服务时,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从而减少农户的灾害损失,这些措施既让投保农户受益了,但同时也让未投保的农户搭了“便车”,这就是农业保险“生产”的外部经济。另一方面,农户投保以后,农业生产的风险成本降低,更多的农户愿意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农产品供给随之增加,按照供求规律,农产品的价格将会下降,这将有利于所有的农产品消费者,这就是农业保险的“消费”外部经济性。除此以外,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保障了农户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是由于保险企业“生产”农业保险的边际私人成本大于其边际社会成本,农户“消费”农业保险的边际私人收益小于其边际社会收益,这也是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根本动因。

2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效果分析

2.1各地农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支农惠农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以河南省为例,截至2015年,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在河南省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已达9家,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险种17个,保费收入16.8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保费收入自2008年开办以来年均增长77%,养殖业保险保费收入自2007年开办以来年均增长18%。已向152.16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7.78亿元,简单赔付率为46.31%。保费规模的不断增加,顶层制度设计的逐步完善,国家重视程度的大幅提高,都促进了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大发展。特别是2015年5月8日,河南省首家地方保险法人机构、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验收开业,标志着河南省的农业保险开始从商业化经营模式向专业化经营模式转变。

2.2保费收入迅速增长,农业保险渗透度逐渐加大

2007年政府开始对农业保险进行保费补贴,我国农业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1.8亿元,到2014年,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25.7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66万亿元,参保农户2.47亿户(次),承保主要农作物突破0.13亿hm2,承保覆盖率接近50%,主要粮食作物承保覆盖率超过65%。2007年至2014年,我国农业保险深度和密度以及农业保险的渗透率都呈逐年增长趋势。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分别从4.03和0.2增加到28.47和0.5。但如果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保险的各项发展指标均较落后。因此,我国农业保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2.3农户的损失补偿程度不断提高,但损失补偿总体水平较低

农户所得赔付与其保费之比即损失补偿率,这个指标能够反映农户从农业保险中获得的补偿程度。2007年至2014年,农户的损失补偿率从1.26%增长到6.45%,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作物损失补偿程度取得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但总体补偿水平并不高。一项针对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情况的调查表明,七成以上农户认为赔付金额较低,仅有1.4%的农户认为较高,能全部弥补损失,恢复生产。这说明当前河南粮食作物保险的保障水平确实比较低,与农户的理想预期还存在较大差距。

2.4农户参保率逐年提高,但参保率总体水平较低

农业保险参保率能够反映农户对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认可度和参与积极性。虽然农户参保率逐年提高,但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目前的农业保险财政支持还未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补贴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全国来看,各地区的参保率差别较大,上海发展较迅速,在2009年就已经达到99.97%,但广东省一直到2012年却只有5.17%,贵州、海南、甘肃和宁夏就更低了,且承保品种还需要进一步扩充。

3我国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对策

3.1规范承保机构操作程序,维护市场秩序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农业风险的复杂性和保险机构“惜赔”等原因,出现以村或乡镇为单位平均赔付,或者协议赔付(由保险机构和基层政府经过“讨价还价”商定赔偿金额)等不规范的做法。另一方面,农业风险的复杂性导致农业灾害后查勘定损困难,在加上目前国内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普遍缺少先进的技术与方法,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到理赔金额的准确核算。而投保农户大多对保险条款、理赔流程和理赔条件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很多地区都存在理赔时间长、赔偿款不能及时到农户手中等问题。

要规范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操作,首先要对违规经营的承保机构进行清理,只要发现承保机构有套现财政资金等严重违规行为,立即取消其承办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资格。成立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带领保险机构靠服务占据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另外,通过引入新技术手段,规范农业保险的理赔工作,提高查勘定损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确保投保农户能够利用农业保险有效转移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补偿农户损失,有效保证农户的正常生产与生活。

3.2加强监管

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监管不仅涉及被保险人和保险人,还需要对政府部门的行为进行监管。而目前主要是对承保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管,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对保费补贴资金的监管。对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对农业保险的不当参与,目前尚处于监管真空。比如基层政府不考虑保险机构服务网络与水平,人为分配农业保险市场,导致保险机构经营主体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对政府的寻租,从而引起腐败。甚至出现地方政府与保险公司合谋以虚假承保和理赔套取财政保费补贴,或者地方政府截留保险赔款挪作他用或者私分等情况。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农业保险监督管理局,负责协调与农业保险相关的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负责制定和修改各项财政支持政策,监督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与分配,规范承保机构操作程序,对农业保险进行全面监管。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3.3加强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宣传

调查显示,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对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缺乏了解,购买农险的农户也并不都清楚保费补贴财政政策。通过宣传农业保险和财政支持政策,可以提高农户的保险意识,在农户和保险公司以及政府之间搭建互通的桥梁。也可以提高基层农业保险工作人员对农业保险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可以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其传达信息,比如戏曲、农村题材的电影和歌舞剧等,也可以通过电视节目加强宣传。通过宣传提高农户的保险意识和政策认知能力,增强农户对农业风险意识的效果;让农户认识了解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相关知识;明白农业保险的承保、补贴、防灾、索赔等操作流程;提高农户参保的积极性。

3.4培养农业保险人才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专业人才极其缺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通过培养一大批农业保险专业人才促进农业保险发展,这是支撑我国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必由之路。首先,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应该对农业保险方面的科研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其次,在高校开设农业保险专业,或者在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农业保险方面的课程。另外,要注重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培养适应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情况的专业型农业保险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壬元.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政策[J].理论探索,2013(1):60-64.

[2]张晓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战略定位、发展困境及选择[J].财会研究,2014(6):78-80.

[3]黄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的国际经验述评及对中国的借鉴[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9):25-29.

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有新规定 篇6

日前, 财政部发布2013年度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有关事项通知, 在补贴区域和补贴比例上做了明确规定。

通知在补贴区域上要求, 在2012年的基础上, 2013年自主开展、自愿申请并按规定新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的地区包括:一是养殖业保险。中央财政奶牛保险保费补贴区域增加海南、大连, 育肥猪保险保费补贴区域增加福建、河南、广东、广西、新疆、大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中央直属垦区。二是森林保险。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区域增加山西、内蒙古、吉林、甘肃、青海、大连、宁波、青岛,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上述新增加的补贴区域应选择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地区先行试点, 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开。此外, 已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的地区可自主开展相关险种, 按规定获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

通知在补贴比例上指出, 种植业保险:在省 (区、市, 以下简称省) 级财政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补贴比例为40%, 对东部地区的补贴比例为35%,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垦区、中储粮北方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补贴比例为65%。养殖业保险:对于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保险, 在地方财政至少补贴30%的基础上,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补贴比例为50%, 对东部地区的补贴比例为40%, 对中央单位的补贴比例为80%。森林保险:一是公益林保险。在地方财政至少补贴40%的基础上, 中央财政补贴比例为50%, 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的补贴比例为90%。二是商品林保险。在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 中央财政补贴比例为30%, 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的补贴比例为55%。藏区品种保险:在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 中央财政补贴比例为40%, 对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补贴比例为65%。

公共财政农业保险 篇7

关键词:财政补贴视角下,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财政补贴政策是随着国家整体政策方针的改变而改变, 因为它与国家的财政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 财政补贴政策的改变一定要充分反应民情顺应民意, 我们想要快速的能在财政补贴视角下进行农业保险的创新改变, 就需要了解清楚我国目前的财政补贴政策以及究竟何为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提及的保险其实大同小异, 人身保险保护的是人身安全, 而农业保险设立的目的则是为了增强农业的抗击自然灾害等的能力, 充分促进农业深度发展, 一旦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导致了田地以及庄稼等受到损失, 那么农业保险能尽可能的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财政补贴政策想要真正顺应人民意愿, 就需要真正了解农业保险的保险方向, 真正为农民服务, 这才是我国财政补贴视角下的农业保险发展的大方向。

一、对农业保险的简要介绍

(一) 农业保险的概念及内涵

上文已经提及农业保险的基本概念, 农业保险也是保险的一大分支, 其他分支类似于人身保险, 意外事故保险等等, 前二者的保险对象都是人民群众自身, 而农业保险的保险对象则是广大的农田, 庄稼等与农业有关的事物, 在农民进行日常农田劳作的时候, 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无法控制的事情导致农田等受到损失, 直接让农民的经济遭到损失, 这些不可避免的情况有很多, 例如自然灾害, 意外事故等等, 为了让农民因为这些不可抗力导致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保险的一大分支--农业保险应运而生, 农业保险也是分为很多的种类的, 日常中常用到的有三种, 针对种植业就使用种植业保险, 而针对养殖业则用养殖业保险, 针对林牧业则应用林牧业保险, 每一类有专用的保险类别, 当然, 具体按照农田等的损失的程度也有具体的保险区分, 受灾严重的可使用综合险亦或是整体险, 而受灾在局部的则可以使用基本保险种类, 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 我国的农业保险还是由社会上的某些保险公司提供这项服务, 与某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承担农业保险责任来相比, 我国的这种农业保险类型和方式还是不够成熟, 根据具体的财政补贴政策营改增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二) 追溯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农业保险相对比其他的发达国家来说, 发展的历史相对短暂, 并且发展模式比较不细致, 但是, 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 进入了21世纪, 农业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 农田的面积也越来越大, 但是, 这些都在扩大的过程中, 不可改变的是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等给农田造成的影响将更大, 经济损失将更明显。这也成为了农业从事者的首要问题, 为了缓解这一情况的再次发生, 政府开始规划颁发农业保险方面的法律, 最开始的农业保险法的试点省份是安徽省, 时间距离我们现在也不是很久远, 准确来说是在2007年正式实验, 农业保险试点办法发行之后, 安徽省的农民可承担费用有了明显的下降, 与此同时, 反应在菜价上, 也趋于正常了许多, 归根到底, 这项政策的受益者还是我们人民群众, 正是有了试点的大获成功, 农业保险法才得以正式确立, 现在就全国来说, 农业保险法已经有了大面积的推广, 尤其是在安徽省为首的江浙一带以及以黑龙江为首的黑吉辽一带, 农业保险法尤为受到重视, 在黑龙江的绝大部分农区, 应保尽保的理想情况已经得到了实现。

二、随着财政补贴政策的改变农业保险的改变

(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我国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时期, 我国成功压制了混乱的官僚, 进行了拨乱反正, 成功进行了改革开放以及建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 当然, 农业在这一时期也进行了划时代的改变, 我国的农业保险准确的来说是在1982年正式开始重新发展, 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但是重新发展的农业保险也迅速发挥了成效, 在这一时期, 政府开始对农业方面进行改革和帮扶, 政府为了让农业保险能够重新发挥作用, 把这项工作都全权授予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具体的财政补贴政策也有很多, 如减少税费的征收, 种植行业养殖行业短时期合并, 一定范围内亏损国家给予补贴等等, 政府给予保险公司如此大的支持, 保险公司开始快速壮大农业保险这一分支, 但是, 虽然我国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壮大农业保险推动农业发展, 但是, 政府投入农业保险上的人力物力财力过多, 导致最后入不敷出, 农业的这一领域严重超支。尤其是在1994年这一年中, 农业保险的投入额甚至已经超过预计的98%, 这是相当不可观的数值。

(二)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我国政府没有在农业保险上投入适量的精力和资金, 最终导致了过分投入, 于是,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迅速进行了整改, 在农业保险这一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整合, 保险出资额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但是, 由于我国正在进行走出去, 改革开放也处于大浪潮中, 我国在农业的发展上也过于盲目, 八十年代的陋习还没有完全剔除, 虽然最初也把保险出资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但是, 进入1998年后, 我国为了快速发展农业, 又开始大量投掷保险金额, 保险额度得不到控制, 虽然农业的事故发生率也有所降低, 但是, 产生的利润也很难抵下投入的大量保险出资额, 可以说, 这阶段的财政补贴政策已然是不合理的, 国家过度补贴, 资不抵债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这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在1994年, 我国的农业保险费用收入达到了五亿元, 农业的保险费用占整体保险费用的1.4%, 而最为震惊的是农业的保险赔付率甚至已经达到了102亿元, 在举出1998年的具体数值, 相比较1994年又有了很大的改变, 当时的保险总收入已经达到了1310亿元, 达到了1994年的4倍, 农业保险费用占整体保险费用的0.6%, 农业保险的整体赔付率达到了80亿元, 这十年期间, 整体的农业保险赔付率已经达到了80%, 这足以反应当时的情况。

(三) 进入21世纪后的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进入21世纪后, 可以说农业保险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在2003年, 国家明确提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说法, 而且也把这种政策性保险形式在全国进行了试执行, 政策性保险就是在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的前提下, 政府提供政策性建议和手段, 来将农民的损失降到最小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经过试用, 很快引起了关注, 也有了很大的成效, 为此, 我国开始大范围的推广这种新型农业保险方式, 在2007年, 我国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 在那一年我国在农业保险上投入的资金共近29亿元, 但是, 农业保险得到的回报却也高达50亿元, 这相比较八九十年代来说农业保险已然走上了正轨。

三、在我国财政补贴视角下的农业保险发展的合理举措

(一) 根据国情及民意投入合理的财政补贴

我国的财政补贴应该充分的反应国情和民意, 这样的财政补贴才有意义, 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来说亦是如此, 我们要结合国家发展的具体情况, 以及人民群众的民意, 合理的投入财政补贴, 不能过分投入财政补贴, 那么就会出现类似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样的状况, 财政投入过多, 久而久之, 农业保险不仅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还有可能出现资不抵债入不敷出的情况, 这对于国家财政来说是种危机。同样的, 在农业保险上也不能投入过少的财政补贴,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多, 如果不投入合理的财政补贴, 农业的损失会只增不少, 农业保险的意义也将很难发挥出来。所以, 总的来说, 为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我国财政补贴要合理适度。

(二) 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发展手段, 政府给予充分支持

对于我国来说, 农业保险的开始时间相对较晚, 尤其中间还经历了一段混乱时期, 农业保险为此经过了暂停, 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得以恢复, 但是, 恢复后的农业保险也总是出现各种问题, 为了能让农业保险发展的更好, 理应向各个有充分经验的国家线学习借鉴, 例如美国加拿大, 尽可能的把政策性保险融入各个省市, 在那之后, 政府还要给予充分的帮扶, 但是资金的投入要合理, 我国的农业保险现在还是建立在商业化保险公司基础上, 保险公司过度在意资金的收入, 这也成为了现在我国政府应该改进的问题, 政府应该拿回农业保险承担的权利, 充分推动农业发展。

四、结语

我国财政补贴视角下的农业保险发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例如政府投入财政补贴力度不合理, 这是最为严重的问题, 一旦政府财政补贴力度过大, 那么就会出现农业保险费用过多, 入不敷出的问题, 而一旦政府财政补贴力度过小, 农业保险又发挥不了预期的作用, 所以, 在我国财政补贴视角下, 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还有很多要做的, 我们要更加积极去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张晓云, 我国财政补贴视角下的农业保险发展研究[J].财政研究, 2015.6 (9) :12-31

[2]宗宇翔.关于新时期财政支农事权及支出责任的探讨[J].当代农村财经.2014 (09)

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财政补贴探讨 篇8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探讨

1 我国政策性农保中财政补贴政策现状

1.1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财政补贴政策的现状

自2007 年以来, 我国中央政府就在不断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持, 每年财政预算中用于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资金不断增加, 且保险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多, 农作物保险、林业保险、养殖业保险等都在农保的范围内。农业保险的地域覆盖日益广阔, 其补贴的比例也在逐年上涨。比如, 种植业的保险逐渐从最初的6 个省扩大到现在的几乎全面覆盖。再比如, 森林保险的补贴从最初的30%, 增加到50%。

1.2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财政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1.2.1补贴方式存在的缺陷。首先,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财政补贴主要采用的是“联动补贴”的方式, 这种补贴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钓鱼”问题和道德风险, 但是也存在着保险财政补贴资金拨付滞后、不公平等问题。其次, 补贴品种较少。地方财政资金压力较重。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财政补贴需要地方政府有配套的地方财政, 部分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压力过重, 而选择不开展农业保险, 或是选择承担县级配套资金的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 导致其农业保险畸形发展。

1.2.2 补贴政策存在的缺陷。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财政补贴政策自身也存在缺陷, 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重要灾害专项资金建立缺乏资金保障。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难以预计, 一旦发生重大灾害, 单靠保险公司将难以承担。由此可见, 建立健全农业重大灾害风险分散机制的重要性。第二, 对保险经营机构经营费用的补贴空缺。我国缺乏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费用补贴导致保险机构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 不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2 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财政补贴的对策

2.1 完善现有的中央财政补贴政策

要完善现有的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 要降低甚至是取消地方政府保费补贴的配套要求。农业大省往往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需求量大的省份, 其地方政府有可能因无法承担保费补贴配套的负担, 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品种等进行限制, 导致农民的投保需求得不到满足, 进而产生矛盾。降低乃至取消地方政府保费补贴的配套要求, 能够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积极性。其次, 扩大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地域, 提高其补贴的比例。最后, 加强对地域特色农业的保费补贴。根据地域特色, 选择当地农业的特色和支柱产业, 并加强对相关产业保费补贴的比例, 保护地方特色产业的同时, 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为重大农业灾害设立专门的基金

农业产业所面临的风险往往具有不可抗拒性, 农业产业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损失, 则有可能产生保险机构无法承担的后果。因此, 政府部门有必要为重大农业灾害设立专门的基金, 以应对不可预测的重大自然灾害。一方面, 为面临重大自然灾害的农户挽回损失;另一方面也要帮扶农业保险机构渡过难关。笔者认为, 农业巨灾专项资金的筹集应当坚持“中央主导, 地方辅助”的原则, 具体的筹集包括了财政拨款、防灾减灾专项资金、国家粮食风险基金等渠道。财政拨款指的是从农保公司往年的保费结余中抽取一部分用于巨灾专项基金, 其中还包括了农保公司的税收。

2.3 增加经营管理费用补贴和再保险补贴

相对于其他保险而言, 农业保险具有经营难度大、赔付率高的特点, 再保险的方式是其分摊风险的重要举措, 但这部分保费往往由农保机构自行承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也增加了其自身的负担。要促进我国政策性保险的发展, 保障农民的收入, 就必须要增加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费用的补贴, 这里强调的是给农保公司的补贴和再保公司的补贴, 另外, 对于农保公司再保险的保费也要进行部分补贴。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财政补贴进行探讨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时代不断向前发展, 现有的补贴政策也会逐渐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 望更多相关专家学者深入该课题的研究中, 以促使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公共财政农业保险 篇9

我国是遭受巨灾比较频繁的国家。据统计,从1950到2008年短短不到60年时间里我国发生巨灾事件达13次,平均4到5年发生一次;期间发生的巨灾事件发生次数约占同期世界的1/3,造成的人口死亡数量约占世界40%。典型巨灾事件包括:云南通海7.7级地震、河北唐山7.8级地震、四川汶川8.0级地震;1954年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特大洪水,1998年长江、松花江、珠江特大洪水等。如此频繁的巨灾让我国的国家和社会承受着巨大的发展压力,以2008年我国发生的巨灾为例,新年伊始的雪灾使受灾地区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100亿元,而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给汶川当地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元。面对如此频繁的巨灾,我国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原因就是我国并没有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为充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图形来分析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巨灾一旦出现,群众首先是寻求自救,之后是保险公司根据巨灾保险相关条款展开理赔,最后是国家财政兜底,这个程序基本上是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大概模型。但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尽管保险公司在关联业务范围内展开了理赔,对降低灾害损失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这两次巨灾中,保险公司的损失赔付覆盖率分别是不到3%和不到5%,这与发展中国家发生巨灾后保险公司在巨灾保险制度存在的前提下可承担30%以上、发达国家甚至可达60%——70%的损失赔付覆盖率形成鲜明了对比。由于巨灾保险制度缺失,所以巨灾风险的分散重担就落在社会救助与捐赠以及国家财政的肩膀上。社会救助与捐赠虽然在这两次巨灾中都显示了巨大的作用,但它毕竟是一个临时性的救助措施,具有救助起点低、水平低、效率低等特点,不能完全承担救灾责任。所以当前我国社会的大部分救灾责任最终还是由国家承担。市场机制本应拥有的风险分散机制没有起到作用反而由国家承担较大部分救灾赔偿责任,这有悖于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共财政理念。

从图示和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关键还在于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通过巨灾保险来降低国家负担。

二、公共财政支持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理由

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的关键在于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所以,公共财政支持建立巨灾保险分散机制的理由就可以体现为公共财政支持巨灾保险制度的理由。

从巨灾的特点来看,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主体如保险公司、组织和个人能单独面对巨灾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即使保险公司提供了相关的巨灾保险业务,如若没有政府的支持,结果是相关保险公司在履行赔偿责任之后直接宣告破产。典型事例就是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它造成的直接经济赔偿金额达到500亿美元,如果巨灾保险业务完全是纯商业业务,没有再保险和政府支援,这会导致承保公司直接进入清算程序。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也应该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进行,这个角度就是巨灾保险的公共产品属性问题。由于巨灾预防和救助服务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的,同时也是普通居民愿意接受的,是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服务有可能是公共产品。结合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来看,只要居民参与了巨灾保险,那么在巨灾到来之时,保险公司就应对这部分人群履行赔偿义务;对某个居民的赔偿并不会影响到公司对其它居民的赔付工作,据此我们认为巨灾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公共产品。根据公共产品理论,一种产品是公共产品,政府就应承担相关的供给责任。

三、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公共财政政策取向

构建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最根本要求在于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因此,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公共财政政策取向可以从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公共财政政策取向这个角度来考虑。

(一)在财政政策方面

针对巨灾保险制度所开展的财政支出安排是一个未雨绸缪的过程;而面对巨灾实行财政兜底责任则是巨灾发生之后由于各方面能力的不足和责任的有限,财政在适当范围内兜底,二者皆是财政降低巨灾灾害在不同时期内的不同表现形式。前者具有前瞻性、计划性特点;后者则显得有些仓促和盲目。以汶川大地震为例,中央财政在抗震救灾前期向灾区的直接拨款为882.98亿元。882.98亿元的财政资金在本年度的预算安排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它是通过挤占其它财政支出项目而形成的,所以不可避免会导致其它支出项目受到影响,进而使财政支出目标受到影响,降低了预定的财政支出效益。这就是财政兜底“仓促和盲目”性的直接体现,如果在地震发生之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巨灾保险制度,或许这么大规模的财政资金就不会用在救灾上面。因此,财政政策在支持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上必须要有所作为。

1. 在保险费缴纳制度上,财政应予以扶持

巨灾保险属于一种保险业务,因此它有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保险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保险公司,而被保险人则可以是参加巨灾保险的居民个人、企业组织和其它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在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过程中,被保险人应履行必需的缴费义务。建议在保险费缴纳过程中,坚持财政支出在缴费比例上占主导地位、个人缴费居次要位置的原则。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在于公共财政应主动承担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而现实参考则是我国在以前年度推行的农村基础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去年在农村地区实行的生猪养殖保险中保险费用缴纳原则。在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中财政的保险费补贴比例应该达到70%甚至更高的水平,也只有在这个水平之上才能称之为“主导地位”。

2. 对经济较为困难的被保险人应当予以特殊照顾

根据分级财政理论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建设目标,经济较为困难的被保险人在接受特殊照顾后所显示出来的效用应当属被保险人和当地政府。所以,地方政府应对这部分群体予以特殊照顾,对他们的巨灾保险费用予以适当的财政补贴:在财力比较充足的地区地方财政可以实行全额补助,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方补贴比例适当降低;同时对部分经济效益比较差的企业涉及到巨灾保险的贷款利息实行财政全额补贴,降低相关企业的财务费用。

3. 建立巨灾基金适时发行巨灾债券和巨灾特种国债

建立巨灾基金实际上是实现国家承担巨灾最终赔付责任诺言的财力保障,它的性质相当于我国财政部管理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巨灾基金的建立可以由中央政府每年安排预算支出时单独列支,并作为特殊基金单独由相关部门予以保管。具体的基金规模则根据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巨灾发生的总体概率、损失大小、保险公司责任界定以及社会应急捐赠规模而定。国际上建立巨灾基金制度比较成功的是日本和美国,日本主要是针对地震建立巨灾基金,而美国主要是针对洪水建立巨灾基金。在建立巨灾基金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巨灾年份发行巨灾债券和巨灾特种国债。由于巨灾债券或者巨灾特种国债发行时段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购买者为诸如社保基金之类的机构投资者,同时也可以允许有政府担保背景的机构投资者购买。两种债券的发行在发行规模、发行期限上都要与当年的国债整体发行计划相结合起来,以免增加国家的债务负担。

4. 对巨灾保险承担最后的财政兜底责任

财政政策支持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不单体现在补贴保险费和建立国家巨灾基金方面,而且还应表现为对巨灾保险承担最后的赔偿责任。我国目前的救灾制度基本局限在这个阶段。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碰到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地震、海啸以及诸如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这样的风暴时,如果保险公司已经竭尽全力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后仍然无法支付相关保险赔偿,这就需要政府财政资金兜底。财政兜底的范围仅限于支付参加巨灾保险的组织和个人,没有参加巨灾保险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意义上讲没有权利享受这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同时财政兜底可以通过对保险公司临时注入财政资金的形式来展开工作,因为保险公司相比较财政而言有较为充分的信息,能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不公现象。

5. 强化预、决算的监督功能

由于财政资金在支持巨灾保险过程中涉及到财政支出和相关财政支出结构安排问题,因此,强化预、决算的监督功能也是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必然要求。在每年预算报告中,财政部门应将财政资金用于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具体项目予以明示;而上级财政部门也应主动监督下级财政部门相关财政支出情况,并对当年巨灾保险中财政支出的大概数量做出预测。在决算报告中,应着重强调相关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当前存量情况,并对这部分资金有无被挪用、被挤占以及其它违法违规情况做出判断。

(二)在税收政策方面

税收政策支持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从事与巨灾保险相关的活动或行为所产生的税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减轻税收负担,提高巨灾保险的参与积极性。税收政策实施对象以保险公司、被保险人(主要是个人和企业组织)为主,兼顾其它经济实体;直接涉及到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和所得税。

1. 免征保险公司营业税

保险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其业务活动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由于我国各大保险公司考虑到巨灾保险风险太大、保险成本高昂、财政支持力度较小等方面的原因都基本上放弃巨灾保险部分业务,现为了提高保险公司参与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可以对保险公司举办的相关巨灾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同时免征因营业税而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由于巨灾保险的保险风险系数较高,保险公司肯定会对巨灾保险进行再保险,为了鼓励再保险公司支持保险公司参加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对再保险公司对巨灾保险进行再保险时所产生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也一律免征。

2. 免征相关纳税人的所得税

就保险公司而言,它完全有理由拒绝办理有关巨灾保险的业务,但出于对社会发展负责、积极履行社会职责,保险公司成为了巨灾保险的经理者。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在免征营业税及其附加之后可以对其巨灾保险营业利润免征企业所得税,同时免征再保险公司巨灾保险再保险业务企业所得税。

基于免征营业税及其附加税费以及免征所得税,经营巨灾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可以降低其税收负担,这实际上是政府通过执行税式支出来减轻企业税负、间接增加企业利润,必然有利于提高保险企业参加巨灾保险的积极性。

3. 对个人和企业实施税前扣除政策

为了鼓励普通居民、企业参加积极巨灾保险,可以对参加行为实施税前扣除政策。具体表现为:个人和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可以将其按规定缴纳的巨灾保险费从应税所得额中如实扣除。

以上两大方面是关于公共财政政策支出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取向问题。财政政策的设计主要是基于增加保险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保险公司自身的赔付能力;税收政策的设计则考虑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二者存在的根本目的还在于鼓励保险公司、企业、个人积极投身到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中来,使巨灾保险制度得以有效运行。从我国当前的国情来看,如果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能有效建立起来,则我国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也基本上构建完毕,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需注意:一是单纯依靠财政和税收政策来支持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其效率肯定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使之有利于保险制度的有效建立。二是明确国家、保险公司、个人(或企业等其它被保险人)三者的关系。考虑到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特殊性,国家应在其中应居于主导地位,保险公司则起到一个中介组织机构的作用,被保险人则承担依法缴纳保险费用的义务、依法享受相关保险待遇的权利。三者协调统一,缺一不可。三是社会救助与捐赠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地位问题。社会救助与捐赠是在面对巨灾时社会成员承担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处于辅助地位,但国家不能因此忽略它,应在政策上及时予以扶持。直接做法是能对企业和个人在巨灾救助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实际捐赠实行税前扣除,提高企业和个人救助与捐赠积极性。口

摘要: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是新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农业、保障农民收益的选择,也是顺应时代发展与历史潮流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巨灾及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现状,认为在我国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并因此提出支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公共财政政策取向。

关键词:巨灾风险,公共财政,巨灾保险

参考文献

[1] 杨宝华.中国发展巨灾保险债券的构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 聂峰.探索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救助的新模式[J].农业经济,2008,5.

上一篇:坐标系旋转下一篇:老年性骨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