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策略

2024-08-30

欣赏策略(精选十篇)

欣赏策略 篇1

一、选择欣赏内容激发兴趣

音乐实践活动的最主要形式是音乐欣赏课, 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音乐欣赏在整个音乐欣赏课中是作为音乐创作与表演活动的接受环境而存在的, 围绕着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音响本身, 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内涵, 启动学生的联想、想像, 丰富听觉感知, 扩大音乐视野, 发展音乐思维, 从而达到启迪智慧, 陶冶情趣。也可采用表演、身体动作、演奏、歌唱、绘画、语言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 从而达到让学生积累感受与经验、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与热情的目的。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欣赏音乐作品, 接受美的熏陶, 萌发感受美, 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创造性, 教师课前备课要充分, 还要特意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欣赏的环境与气氛, 巧妙设计入题,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学习阶段, 学生的心理发展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欣赏音乐时能将情感体验、身体感受和活动思考融为一体, 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 所以要尽量选择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及风格特征鲜明的精品和音响品质精良的版本给学生欣赏。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热情和兴趣。另外, 对于内容相同而表演形式不同的版本也可同时选择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 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热情和拓宽学生的欣赏视野。

二、把握欣赏方法培养美感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养成聆听的习惯, 亲身的体验、感知音乐, 从中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才能在欣赏音乐的活动中表现音乐, 表现美的情趣。现在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的是听众, 那么培养听众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就是聆听音乐。不管将来是否以音乐为职业, 我们都应该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良好的聆听音乐习惯的养成, 不是一件小事, 一个人能否爱好、欣赏、经常安安静静聆听一段音乐, 代表着一个人的品位和素质。

聆听大量的声音作品和器乐作品正是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听才能熟悉, 熟悉了以后才能喜欢, 喜欢了才有情感, 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多听的基础上。同时学生可欣赏的作品相对于可演唱或演奏的作品量要大得多, 远远高于孩子们能够直接去演奏的作品。

正因为这种听觉与感觉的统一, 在教学中, 要把“听”放在突出位置, 选择切合实际的“听”法。听的方法大体可分为:整体听、局部听、反复听、对比听、重点听等。在教学中要根据作品结构的不同, 乐曲的长短, 旋律、节奏、和声配置的差异, 情感表现手法的不同认真选择切合实际的听法。同时在进行欣赏教学的时候, 还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和表现。

三、关注欣赏心理展现个性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因为音乐中的情感是以音响、节奏、旋律等塑造艺术形象, 是由声音表达、体现的, 学生可从音乐欣赏中读到音乐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引起学生的听觉活动, 同时可以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情感共鸣, 又以音乐审美经验为条件, 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发现联想、理解判断等等。

音乐欣赏的心理活动首先是音响感知。音响感知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必须要从音响感知入手, 将音乐音响, 结构形式作为音乐欣赏的直接对象, 通过对旋律起伏, 节奏对比, 音色变化等音响感知引发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 使学生在心理感受过程中得到听赏感官的直接满足。

其次是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的感知和体验活动构成欣赏中的想象联想材料。欣赏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情感体验和意境想象的心理过程。

第三是想象联想, 欣赏音乐作品, 除了完成情感体验的心理活动外, 还要有想象、联想, 同时也要参与理性认识的活动。因为音乐不仅是一门抒发情感的艺术, 而且还能通过音乐形象的逻辑性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性思想。

四、结语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论文 篇2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又有其特定的内含和规律。笔者通过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开展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理性认识与实施策略。

一、选好题材和内容是“前提”。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从而一味地追求“纯艺术”,忽视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

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

2、把所要欣赏的内容进行“童化”的加工、处理。

3、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关键”。

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往往在课始出示范作后,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而通过教师的讲,学生充其量只是对作品作解剖麻雀式的理解而已。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

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

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

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三、规范教学流程是“保证”。

欣赏要达到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介绍作品的背景与作品内在艺术性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达到通过上述“内外”结合,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能结构,提高对艺术形像的审美感受能力。欣赏教学过程须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规范。为此一般可采取以下策略:

1、形成可操作的欣赏程序,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艺术作品,避免欣赏的随意性。大致的环节为:

(1)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

(2)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

(3)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

(4)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在这个操作流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必要的美术术语,以帮助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如欣赏色彩时渗透“色调”的概念,在欣赏构图时,讲解一下“构义”的含义。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术语后,既能深入地赏析,又能自如地表达欣赏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扣准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反观“自我”来欣赏。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你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另外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和自由交流与表述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欣赏中作出创造性的“理解”与“评价”,从而在规范的欣赏过程中提升欣赏的层面。 四、欣赏与动手相结合是“外力”。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一般可采取以下策略:

1、在欣赏时安排操作活动。

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我在“民间竹编工艺”欣赏这一课中,首先展示许多本地的和嵊州的竹编工艺品,在学生被工艺品所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竹编工艺的录像,讲解竹编的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面对教师给他们准备好的篾片等材料,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艺儿”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看那学生的喜欢劲儿,仿佛是什么伟大的创造。这时我就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图片上的作品和欣赏的实物进行比较,然后作出评价。学生在动手中兴趣盎然地欣赏了竹编工艺。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入欣赏。

(1)课始导入欣赏:在工艺、绘画课的开始部分安 排一些与本课有关的欣赏内容。如上《剪纸》一课时,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一下剪纸―――“窗花”;

(2)在实践中穿插欣赏,在指导学生练习时穿插欣赏,提供练习的范例,以欣赏帮助练习,以练习促进欣赏;

美术欣赏教学四策略 篇3

教师面对教材中如此大量的作品,该如何选择,如何解读,又该如何一改教师的解说模式,带着学生一起真正把一幅作品看透、读懂,读出“美”味来?我们认为:教师应当创造性地对艺术作品进行处理,呈现美术作品的魅力点、制造作品的矛盾点、寻找作品解读的破解点、激发对作品的共鸣点,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品读作品,读出“美”味来。

一、文化品读,呈现作品的魅力点

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是文化共性特征和创作者个性表现的集合。例如,青花瓷件件虽然都是不一样的,但都又呈现出青花“高冷”这一共同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在欣赏教学时,除了要让学生多看,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同时更要让学生看出门道来,就是要找到作品背后的东西——作品的文化特征或是艺术家的艺术风格。

例如:《青铜器》一课,所展示的青铜器的造型各异、纹饰精美、色彩青绿;而《金银器》一课,所展示的金银器同样也是造型各异、纹饰精美、色彩金黄。倘若我们在欣赏时只是将一件件作品逐一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说说造型是怎样的?纹饰是什么内容?色彩是怎样的?那么青铜器和金银器,就会让学生感觉除了颜色有所不同,其他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显然,青铜器和金银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艺,所传达的时代特征和美术文化特征也是不一样的。然而,我们欣赏来欣赏去,出现了明明是不一样的两类作品,却说不出美在哪里。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挖掘出这类艺术作品共性的文化特征,欣赏停留在外在形式上,就色彩说色彩,就造型说造型。所以,要挖掘出所有欣赏作品背后共同的文化特征,展开文化品读,有意识地呈现出作品的魅力点,开展基于文化的美术欣赏。

如:《青铜器》其文化特征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厚重。其一,造型之厚重。无论怎样的造型,从整体来说我们可以感受到大部分青铜器器型之厚重,尤其是以后母戊鼎为代表;其二,色彩之厚重。青铜呈现出青绿色,色彩本身传达出一种暗沉、厚重的感觉,其绿色的形成本身同样也是一种历史厚重感的体现;其三,纹饰之厚重。从青铜纹饰来看,纹饰虽然精美,但纹饰的线条多以粗线条为主,造型大胆粗犷,体现一种威严感,这些都传达出一种厚重感。所以,在青铜器欣赏教学时,就要善于挖掘出青铜器“厚重”的这一文化特征,围绕“厚重”的文化灵魂,在图片选择、欣赏体验、问题引导时要呈现出青铜器的厚重魅力。而《金银器》其文化特征和艺术灵魂就是富贵华丽,那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色彩、纹饰、造型上找到金银器华丽之处,并将之呈现出来。

正如《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所以当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不能一件件作品单独进行欣赏,而是要将这些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挖掘作品背后的艺术共性,提炼出反映艺术作品灵魂的关键词,从美术文化入手进行品读,呈现作品的魅力点,真正深入解读作品。

二、替代品读,制造作品的矛盾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会看到教师为了让学生能理解一些“好词”的妙用,经常用“我们换一个词再读一读,看看哪个更好一些”,从而体会“好词”的妙用,这就是替代品读。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同样可以通过“替代品读”来体会美术作品中的“好词”,感受美术语言的妙用。

通过艺术作品的局部替换,制造作品的“矛盾点”,促使学生思考、感受“为什么没这样画”。例如有教师在教学《格尔尼卡》这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毕加索对于画中的“嘶鸣的马”的语言处理。用局部替换的方法(如图1),制造了“矛盾点”,通过直观的视觉对比冲击,学生更充分地理解了毕加索将“嘶鸣的马”的头向后扭转所表现的痛苦和愤怒的意象美。

图1

欣赏,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发现不同的美。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使视觉体验更为有效、更加深刻。这种做法一般用于理解某些视觉艺术语言比较合适,如理解有关造型因素中的点、线、面、构图空间等。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不足,经过讨论交流,从而能深刻感悟艺术语言,提高审美能力。

三、重构品读,寻找作品的破解点

重构,就是把作品进行重新分解、构成。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寻找作品欣赏的破解点,通过破解点对作品庖丁解牛,进行重构,构建新的角度去欣赏作品,通过比较能更深刻地感受作品的艺术形式。

如在《奇特的梦》的教学中,欣赏夏加尔的《我和我的村庄》作品时,如何通过作品画面理解画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怎么感受构图的不平衡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所营造出梦的感觉呢?教师对作品进行了重构,并通过故事的形式,依次出现画中的场景,让重构的画面与原画进行对比。

图2

课件如图2出示夏加尔作品的局部,从自己到村庄、父亲、母亲……

师:夏加尔的梦是对童年和家乡的美好回忆,他把这个平常的梦画成了一幅画。但是他的画却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梦。仔细观察这幅画,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个梦呢?

生:脸的颜色看出来的。生活中的脸是黄色的,而画中的脸是绿色的,那肯定是梦里的脸。

师:嗯!梦中的颜色与生活中是不同的,是梦幻的颜色。那么你在梦中见到过颜色古怪的场景吗?

师:谁还能在画面中看出是梦境。

生:那个人倒着走的,这肯定是梦里的。

师:对,梦中的人和村庄都会倒过来,你在梦里见到过这样的场景吗?

生:见到过的,我梦见自己有时飞起来了。

师:嗯,我们在画中把场景倒过来,这种方法叫倒置,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感觉是梦里的!

……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看出画家画的是一个梦境。画家夏加尔就是通过夸张的造型、梦幻的色彩、自由的构图等方法给我们营造了一幅美妙的梦的画面。

通过对《我和我的村庄》的重构,还原一个现实的世界,让它和夏加尔的“梦境”进行对比欣赏,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形式,以及作者在对作品艺术处理时融入的艺术思想。

四、诗意品读,产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点

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感悟、领略,产生共鸣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面对作品时产生的感悟和情绪共鸣都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美术欣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少一些解说,多给一些学生感悟的机会。特别是诸如意境等玄妙的情绪,可以通过诗意品读,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让欣赏成为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

如《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对《晖光》《筠月》等作品进行放大、缩小、移动等动画处理,并配上舒缓的古筝音乐,同时配有教师深情并茂的诗意朗诵:

《晖光》

在落日的余晖里,

一切慢慢的静了下来,

河塘边的人们踏着晚霞回家了,

荷塘里慢慢升腾起一层水雾,

远远望去荷叶变得模糊起来,

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尤为婀娜……

《筠月》

夜深了,

一切变得安静了,

月光下的荷叶呈现出淡淡的蓝色,

四周安静极了,

远远的能听到细微的蛙声,

感到深夜阵阵凉意……

配合音乐,通过教师的深情朗诵营造出一种诗意般的意境,可以快速地带着学生走进作品,感受作品的意境,产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得到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效果。

总而言之,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欣赏教学的方法,欣赏还是学生的欣赏,教师最终要把欣赏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视觉上的愉悦,由表及里地感受艺术品的丰富内涵,体验到作品中体现的情绪和思想感情,从而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文化特征,提高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唤起创造美的意念。

初中体育欣赏教学策略研析 篇4

一、体育欣赏教学的必要性

1.体育欣赏教学 能够增强 学生信心,开阔学生 视野。体育欣赏教学是美学教学的一部分,它有着与其他艺术教学完全不同的特点。体育欣赏教学以独特的身体特质展现艺术魅力的美学形式,它传递着听觉、视觉以及触觉等多方面的信息。体育欣赏的内容也极其丰富,它既包含对运动员动作美、品德美、临场发挥美的欣赏,也包含对竞技比赛中裁判执法水平的欣赏,还包含对教练员指挥风格的欣赏,还有对解说员、评论员精湛解说的欣赏等。在欣赏教学中不仅包括欣赏他人,也包括欣赏自己。学生通过欣赏他人,不仅可以领略世界优秀体育健将的风采,开阔视野,而且可以以他们为榜样来激励自己。而欣赏自己则是指学生在完成某项技术动作后,给自己加油打气,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

2.体育欣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是一门用动作说话的艺术,比如在篮球运动中,运球、传球以及投球等技术动作在高水平运动员的演绎下带给人们的都是一种艺术享受。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欣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鉴赏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欣赏高水平运动员的高超球技之余,自觉地去模仿,从而不断提高个人技术 水平。这样,学生就算没有 教师的督 促也会积 极地提高 个人能力。在学生自愿学习的情况下,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3.体育欣赏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由于当前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体育锻炼时间比较少,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比较差。而体育欣赏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当学生在欣赏一场酣畅淋漓、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时,他们的身心能够得到全面的解放,不仅能够释放他们文化课学习压力,而且能让他们深刻感悟体育运动之美。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意志品质也能启发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要有能吃苦的精神,在顽强的体育精神的感召下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个人道德情操。

二、初中体育欣赏教学的实践策略

1.初中体育欣赏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体育欣赏教学要确保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以学生为本。比如,在一些体育项目中学生完成某些动作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先从简单动作入手,让学生们循序渐进地完成预定动作,要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 在课堂上“以 学生为本”还体现在要关心学生们的身体状况,比如在进行较为激烈的运动之前,教师先要 让学生做 一些简单 的热身运动,以免学生弄伤自己的身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之美,让他们真正对体育产生兴趣,这样学生们才会自觉投身到体育运动中来。

2.初中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能闭目塞听,闭门造车搞教学,而是要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最近热播的体育赛事,并给学生讲解技术要领以及战略战术,还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优秀运动员艰辛训练的故事。让学生不仅学习他们的高超技术动作,而且学习他们默默付出、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最新的体育赛事的脉搏,而且能够让他们在体育风云人物的精神感召下,提高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并学习体育风云人物的高尚品格。

3.初中体育欣赏教学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将体育课堂扩展到课外。初中体育欣赏教学要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教师要在理论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欣赏能力,让学生掌握相关体育运动的技术要领以及规则要求。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运动 中的表现 相应加强 理论方面 的指导。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体育运动以及体育精神带到课堂之外,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改装成运动器材,将运动延伸到课堂之外;鼓励学生带领身边的家人朋友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

中考古诗词欣赏解题策略 篇5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诗歌赏析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这些能力,虽然诗歌赏析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中的基本解题技巧是共通的。

一.借助题目、作者、注释以及诗作背景

古诗词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是诗词的核心,能揭示诗歌写作的事件、地点、主旨等,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往往可以初步感知诗词大意,帮助我们迅速理解诗歌。如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送别”二字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江亭”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夜”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据题就可知写作事件和全诗感情基调。

中考的诗歌赏析一般选用浅显的诗或词,因而一般不用注释。一旦有注释,里面的信息就相对重要了,一般是交代诗作背景、写作事件,甚至隐含写作主题,考生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没有注释,考生也应牢记鉴赏诗词要因人论诗,因时论诗。读诗要练习诗人本身、创作背景以及创作风格,如果鉴赏苏轼的诗,就要想到他的《水调歌头》,特别要想到诗人虽然仕途不顺,但他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再鉴赏陆游的诗歌就应联想到他是一个一生抱负、壮志难酬但又矢志不渝的爱国诗人。由此或许能找到破解诗词大意甚至主旨的钥匙。

二.抓住关键词句

古代诗歌特别讲究用词用句的准确与凝练,有“推敲”佳话。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为一个个凝练的词句,古代文人尤其喜欢用系列字词来塑造一定的意境。孔尚任《桃花扇》:“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中便以“残”、“废”、“瘦”、“空”等词营造战后荒凉的气氛。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大”、“孤”、“长”、“落”、“直”、“圆”等词描绘塞外雄奇瑰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诗词中有些词语往往包含者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赏析诗词时一定要留意。比如王昌龄的《送魏二》:“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诗中的“凉”就是一个敏感的字,它既写出了秋雨被江风吹进船舱使人产生寒凉之感,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诗人送别友人,内心难免会有几分的悲凉。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结尾写道:“断肠人在天涯。”这断肠人是什么人呢?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明明白白地表露出来了。而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而卓绝千古。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学生答题时就能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现象。

三.找出诗句运用的修辞

古代诗歌在书写对象、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时候,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比喻、象征、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毛泽东词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用采莲比喻彩虹,张养浩词句“一轮飞镜水磨?照澈乾坤,印透江河”,用飞镜比喻中秋明月。赏析诗歌时,常要求考生就诗词中的某句话进行分析,这时考生可以先考虑句中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对偶、引用、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常在诗歌中使用,有时使用其他说法,如对仗、用典、比兴、移情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等便是移情于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等便是对仗。找准修辞,联系作者情感就容易得分。

四.留意诗词的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一连叠用了几个意象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苦闷的情怀。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要善于搜集一些有较为固定的意义意象。梅:清芳高洁、傲雪凌霜。荷、兰:高洁。菊:隐逸傲然。柳絮:离散、飘泊。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露:人生短暂,生命易逝„„需要注意的是,相同的意象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有时会再现出不同的情感。同是秋景,中国古代诗歌大多寄寓了悲秋的情怀,而刘禹锡却是“我言秋日胜春朝”,生机勃勃的“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意象,蕴含着乐观豁达的情感。毛泽东“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融入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五.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

诗歌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自然,体味一首诗的深远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首先要从景物的描写着手,分析诗中写了那些景咏了什么物,进而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比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通过这迷梦的景色,就能感受冷寂的气氛,起到了烘托渲染的作用。解答此类问题学生要扣住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借景抒情等说法。有些诗词虚实相生,如李商隐的《无题》“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诗人的想象,采用了虚实相映的手法。

诗歌是语言与情感堆筑而成的艺术宫殿,愿大家能用情感这把钥匙去打开诗歌这座美丽的殿堂。如何赏析,要根据诗歌材料本身而定,考生复习时要多阅读课外诗词,陶冶情操,美化性灵,提升综合素养。考试时不草率下笔,要认真推敲,定能交上满意的答卷。

美术欣赏教学有效开展策略思考 篇6

一、积极教前准备

近几年来,在全国“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各地编写了多种版本的美术课本。这些教学文本在总体体现大纲精神的基础上,又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剖析这些教材可以发现,这些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编排进了一定体现审美教学主线的有关欣赏教学的内容。实践表明,要想让欣赏教学得以有效开展,使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堂更富一定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对于这些新鲜的教学文本进行深入地预习与挖掘,从而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1.学生——欣赏预习

在欣赏课前,教师应教育学生做好充分的欣赏预习,可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做到有备而赏,激发欣赏的兴趣。

2.教师——充分预设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深入研读教材,创新教学预设,在上课前的这一阶段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具体实施欣赏教学时往往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1)深入钻研教材,做好备课工作。然而,据笔者调查发现,由于受美术学科主体性的限制,部分教师对待备课态度不够端正,文本钻研不够深入充分,备课时只是拿着参考书随便抄抄,有的甚至干脆不备课。同时,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融合方面做得不够,在具体教学中,仅表现为专业的美术教育。

以笔者教学《外国美术鉴赏》一节中的《新的探索——现代绘画,现代设计》一课内容为例,考虑到本课的知识容量过大,设计教案时,笔者就灵活地将该课内容分成两部分:《新的探索,现代绘画》和《新的探索,现代设计》。同样,教学《美术鉴赏》一部分中的《西方现代艺术》一课时,考虑到教材内容的不够具体,预案时,笔者又设计增补了“超现实艺术”、“艺术的演变与猜想”等教学内容。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如准备好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教学资料。如此则能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反之,如果缺乏充分的资料准备,仅靠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空手走进课堂,进行空洞的口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将是单纯而零散的。如此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材知识的吸收率。

二、激发欣赏兴趣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激发孩子对美术学习兴趣,是把美术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许多教师淡化了对欣赏课的教学要求,教学时缺乏一定的方法,把欣赏课上成图片介绍课,老师讲学生听,枯燥无味。老师把图片照着教参一个个介绍完了,学生也就听完了,根本没有学生探究、讨论、表达的条件和环境,学生学得兴趣索然。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欣赏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等创新教学的方法,变换各种形象的手段,让学生在浓郁的欣赏氛围中激发其兴趣和求知欲,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熏陶。在具体欣赏美术作品时,教者应在注重学生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美术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等等。

三、关注欣赏方法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对我们的欣赏课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和方法。”实践表明,关注学生多角度的美术欣赏,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智慧呈现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文化信息的交流之中,充分体现出思维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宽泛性。同时,能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作品涵义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在欣赏课上,介绍品评每一幅作品的艺术风格,具体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关注:(1)从文化的角度来欣赏,即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中同一类的题材放在一个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去分析,用文化比较的方法,从而了解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不同历史、文化、经济、情感等信息,更好地看清诸多相异文化背景中所存在的不同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不同的面貌。(2)从传记的角度来欣赏,即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了解其作者、及其创作的相关信息。如,作者创作该作品的原因、何时创作、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此作品在作者的创作生涯中占有何种地位等。(3)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来欣赏,即欣赏时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明暗、肌理等因素,体会这些因素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或围绕作品的主题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的。(4)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欣赏。即在欣赏作品时不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艺术语言上,而是通过借助某一作品来介绍某一历史背景或某一历史事件。如,欣赏《马拉之死》时,可借其介绍法国革命及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欣赏油画《开国大典》时,可借其向学生介绍中国开国大典的盛况。

【参考文献】

[1]邓福星:《美术教育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6.

欣赏策略 篇7

误区一:范图板上挂, 教师尽比画, 口干舌燥, 学生看了看, 兴趣淡又淡, 神色更漠然, 难怪乎老师大发感叹:欣赏课难, 你干学生他不干。

分析: (1) 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 学生才能兴致盎然,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 (2) 美术欣赏是主客体的统一, 欣赏活动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主体的直接参与, 主体的审美感受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都是建立在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实际水平基础上的。所以, 过早、过细地讲解, 不利于学生对眼前作品本体的真切感受, 抑制了他们的不同观点和看法。

策略: (1) 课前给学生充分的预习, 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来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联的资料, 让学生有备而“赏”, 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 萌发兴趣。 (2) 出示欣赏作品后, 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一到两分种, 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3) 转化教学形式, 变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 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采用小组合作或辩论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开展欣赏评论,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误区二:钻电脑, 扎书房, 名画骇作堪不少。学生恶, 意难懂, 一腔热情, 几宿难眠。错!错!错!春如旧, 人空瘦, 望尔兴叹鮫绡透。

分析: (1) 不能否认小学美术欣赏课适当地增加一些欣赏内容, 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儿童的欣赏具有以下特点: (1) 强烈的色彩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欣赏时注重局部或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略整体感知。 (3) 儿童凭第一印象欣赏作品, 无意识属性强, 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 (4) 与他们生活接近的作品, 他们大多能够接受。 (5) 音乐伴奏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 (2) 选好题材、内容是我们欣赏教学中的关键, 应注意三点: (1) 作品要与儿童生活实际相贴近。 (2) 要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相接近, 能激发儿童的兴趣。 (3) 艺术作品本身要富有童趣, 易于理解的。

策略: (1) 课前对收集的各类资料进行挑选、归类,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题材, 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趣味性。 (2) 把所要欣赏的内容进行儿童化的加工、处理。采用他们乐于接受的讲故事、看录像等形式进行教学。 (3) 引导学生从画面的精彩地方入手, 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鼓励学生提出欣赏中的疑问, 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于对名家名作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 增加自己对欣赏内容的理解和艺术感受。

误区三:如欣赏, 佳作一幅事一桩, 再看此三赏, 一赏图片背景, 二赏技法神形, 三赏如同桌上菜, 餐餐相见。唯不见, 学生的操作实践。

分析: (1) 美国教育家艾斯纳的DBAE教育理论把美术教学分为美术创作、美术史、美学、美术评论四个领域, 主张四个领域融会贯通成为有机的整体。并特别看重美术评论的作用, 认为在小学生没有建立起历史概念的情况下, 美术评论对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就很重要。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 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 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2)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 我国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小学阶段的专题欣赏与中学、大学的美术欣赏有很大的区别。小学美术欣赏注重内容的广度, 对各种艺术门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3) 学生在大量的美术欣赏后, 视觉审美能力和品味会得到提高, 优秀、丰富的美术图像信息, 使学生通过欣赏之后的记忆储存积累逐渐增加。

策略: (1) 在专题欣赏中适当安排操作实践活动。这样, 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 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 (2) 根据教学的需要,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安排适当的随堂欣赏内容。

误区四:观画作, 畅谈奇闻趣事, 构图色彩悄悄迷失;殊不知, 多么绝妙的创意, 也离不开表现的方法和形式。

分析: (1) 现代美术欣赏教学认为, 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使受教育者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 逐渐提高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 其目的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能对艺术和艺术以外的一切美的因素进行审美感知的, 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公民。由此可见, 小学的美术欣赏教学不应只注重内容的趣味性, 艺术作品表现形式和方法了解也是不容忽视的。 (2) 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能从千百万张作品中脱颖而出, 得到人们的认同, 成为广泛流传的优秀作品, 这固然与作者的技艺高超有很大的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作品所反映的美的因素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才是作品得以流传的原因和值得赏析的美点。教师在作品直观感受、技法分析的基础上, 适当的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深层思想和作者的艺术经历开展讨论, 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提高他们对作品的评论能力。

策略: (1) 形成可操作性的欣赏程序。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使用易于操作的欣赏程序指导教学, 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艺术作品, 避免欣赏的随意性。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欣赏课不可避免地遇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 我们不能认为语言能力是语文课应当承担的责任, 当美术老师发现学生在美术课上由于语言能力的低下, 影响到对作品的描述与思想表达时, 应当把他语言能力的培养看成自己应尽的职责。

误区五:轻轻地图片资料走了, 正如多媒体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敲敲手, 整节课全让我占有, 一不小心你将是我永远的奴仆。

分析: (1)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确实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并不是万能的, 无论多么先进, 它也只能作为一种工具来辅助教学, 评判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作用只有—条, 即教师如何合理的运用, 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 在教学中老师们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不变的课件是不适合不同班级同样使用的。 (3)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运用, 并不只局限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一方面, 除此之外, 还可利用多种媒体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欣赏教学, 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受来接受信息, 突破传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素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尽管小学生的学习以儿童画为主,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认识水平理解能力的提高, 素描教学逐步渗透到小学美术课程中, 但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强, 很容易被素描这门枯燥而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吓倒, 而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主动探索素描表现规律呢?下面就美术素描教学谈一谈个人的一点思考。

一、重视过程激发兴趣

素描就本质而言是以客观真实的表现对象为目标, 通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手段再现客观对象, 给人以真实空间环境, 一定的光感、质感, 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质的变化, 是一个转折点, 也是提高他们绘画能力和技巧的必由之路, 但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强, 再加上小学生中低年级主要以儿童画为主, 单一的黑白灰调子比起多彩的儿童画显得更为枯燥, 这往往就造成了小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如何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 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在学生一开始学习素描时, 安排简单的几何体训练, 如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等开始进行讲解教学, 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是由这些基本形体组成的, 并从基本形体入手学习, 用光线的明暗调子来表现空间但都不能复杂, 以免让学生因无法达到目标而丧失兴趣。通过降低难度, 循序渐进, 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摸得着,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2. 教师注意示范, 让学生注意感受素描美感

教师扎实的素描功底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基础, 教师通过示范素描作品让学生感知一幅素描完成的全过程, 让学生感受到一幅素描的完成是在不断地调整之中, 是作画的人不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巧表现所看到的对象, 同时感受素描作品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让学生明确了素描习作的目标, 从而产生强烈的动手表现欲望, 兴趣也自然得到了激发。

3. 重视过程辅导, 让学生掌握观察表现方法

学生在了解素描作画步骤后, 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独立完成, 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作画的过程, 适时辅导, 通过教师讲解, 在某一过程如何比较、如何观察, 让学生逐步掌握素描作画的观察方法, 让学生感受不同观察方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应单独给予辅导, 对存在因观察方法而导致的错误情况, 教师应一一对比讲解, 帮助这部分学生学会如何观察, 学会如何比较, 通过反复讲解演示以及对具体某个环节的观察让学生真正掌握观察比较的方法。掌握了观察比较的方法学生作画的自主性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学生会在完成作业的统教育媒体线性特点, 而以全方位立体的方式进行。

策略: (1)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媒体。就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而言, 主要分为认知领域目标和情感领域目标, 对于“识记”“理解”等层次的认知目标, 可采用投影图表, 电脑进行练习等方法完成。 (2) 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现代媒体根据功能一般分为光学媒体、音响媒体、声像媒体和综合媒体四大类。在欣赏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有利于全面形象、直观地呈现作品的内涵, 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 (3) 设计交互性良好的教学课件, 为学过程中不断运用方法调整画面情况, 直至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学习的兴趣自然得到保持, 也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素描有一定的作画规律, 在了解规律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对象,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对象, 通过不断的实践中, 来提高认识素描的技能技法。有些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 作画过程中遇到一点问题就让教师改,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否则, 学生无法体验素描完成的全过程, 造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下降, 甚至不敢独立完成作品。不同的观察方法、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以往的绘画经验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不强求作品效果的千篇一律, 对有个性的、有突出闪光点的应及时给予肯定, 以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品, 让学生学会始终整体观察自己的作品, 直至作品完成。教师在学生完成习作的过程中, 可给予方法的指导, 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把掌握的规律运用上, 这样学生自主性就会得到提高, 造型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彰显。

三、多元评价, 促进发展

1. 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成就进行评价, 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创作意图;学生互评是同学间的相互评价, 可以在同桌间、小组间或者全班之间, 以儿童自身的眼光来评判他们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 促进人人参与, 提高学习效率。自评和互评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再学习、再回顾的过程, 也是学习上升的一个过程。

2. 多元的激励评价

积极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对探究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冲动, 增强信心, 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下一轮的探究创造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应该是全面的、积极的、个性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宏观角度去评价学生, 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比如从学习态度出发评价, 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 个性化就是肯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方式方法, 保护学生的创造成果, 注重对学生个性角度的评价。

素描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护学生表现出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改变评价的单一模式, 运用多元评价,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一定会得到不断提高。

(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民族小学)

生提供良好的自学条件和练习机会, 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优化策略 篇8

1. 依靠感官直接欣赏

美术是以其特有的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形式构成具体作品而作用于人的。展子虔的《游春图》中, 以山川树木为主, 人物细小以作点缀, 运用勾勒填色画出山石, 画面大量使用石青、石绿, 为我们描绘了在明媚的春天, 人们踏青郊游的情景。虽然这一山、一石、一树皆是死的, 但是画得好的画能让我们通过直接的视觉感受体会艺术品之美, 使人有亲切的感觉。

2. 就作品的风格欣赏

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艺术风格, 它与作家的气质、个性、人格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就作品的风格去欣赏, 能够体会到不同艺术家在形、光、色、线、点、面、材质、肌理、体、量与空间等艺术语言方面的不同, 在均衡、对称、调和、对比等艺术手段上的差异。凡·高的作品《星空》, 在绘画技法上, 突出了印象派的特点, 创新性地运用点来表现物体的光影, 而不是用简单的线和面来表达;而我国文人画的代表人物苏轼则多以山水花鸟来描写“物象”, 正如《枯木图》一样, 作者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思。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欣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3. 通过作品相关背景去欣赏

我们必须要联系艺术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以及艺术家的个人成长过程、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 才能完整地去欣赏作品。徐悲鸿的《九方皋》《愚公移山》

肖建中

等作品, 只有首先了解了徐悲鸿的人和经历, 才能体会这些有进步思想的历史画;再如,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正是因为作者曾经拥有十年动乱和插队生活的经历, 才能刻画出这么一个皮肤黝黑, 牙齿脱落, 满脸皱纹, 手掌粗糙的农民形象的父亲。

二、多感官调动, 感受作品的人文内涵

1.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为了深化主题, 突出欣赏作品鲜明的时代、民族个性特征, 我们可以将美术欣赏课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影视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 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 提高审美实效。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中, 我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这些优秀的书画作品展示在屏幕之上, 再根据不同的画面内容配上不同的音乐, 如, 《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民族名曲, 营造出立体的欣赏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更好地融入到对美的感受之中。

2. 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 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美术的技巧和美术美感, 以达到欣赏的目的。在欣赏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时, 我将画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五绝诗《江雪》相对比, 看看诗与画有什么异同。正所谓:“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通过诗与画的对比和赏析, 更能在教学过程中使我们的学生获得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提升学生审美鉴美能力

1. 重视学生情感因素

绘画反映的是精神世界, 是自然物艺术化、抽象化的表现。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 如观察、判断和想象, 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 才能真正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 达到情感的陶冶、态度的激励。在《寒江独钓图》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画家匠心独运地在画面上留下的大量空白进行想象:这空白也许是代表水, 也许是代表山, 也许只是为了突出“寒”和“独”, 也许……让学生在想象中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在鉴赏美、品味美的过程中把握作者的感情。

2. 鼓励学生直抒己见

欣赏策略 篇9

如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充分运用和发挥“评述”的教育功能, 以促进学生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尝试侧重“评述”方面的美术欣赏教学。

一、情境中呈现, 初步感知并与自我对话

欣赏不是孤立存在的, 教学中任何呈现作品的选择都是依据教学的主题内容所确定的。在特定的情境下, 教师出示精心挑选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更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愉悦感。视觉是具选择性的, 在学生初步接触到要欣赏的作品时, 他们将自然地“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会产生相同或不同的第一印象, 然后让学生在内心与自己对话:我看到了什么?教师应该在欣赏之初, 强调学生对自己视觉感知内容的细化性的记忆与表达, 这种表达不一定要通过语言说出来, 而是在内心与自我对话, 将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在心中一一罗列出来, 看到的越多, 感知会越深入, 为接下来的对作品更深层的理解与评述做好铺垫。

中国花鸟画写意派强调借物抒情。清代画家朱耷的花鸟画作品画面简练, 姿态怪诞。当作品出示时, 学生可以看到的形象可能会感觉一目了然:一条鱼、一只鸟、一块石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提示学生:如从鸟的姿势、神态、构图、墨色的干湿浓淡、落款等方面去仔细观察, 将自己看到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在心中归类。这样, 从看似简单的物象中尽可能多地发现与作品欣赏有内在关联的视觉因素。

二、细化中分析, 鼓励大胆叙述所见所感

欣赏中, 对作品的题材、主题、表现形式等的了解是欣赏的基础, 让学生多问自己:“我还看到了什么?”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而叙述更能让学生对欣赏作品的可视化因素有清晰的了解和思考。而且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知道自己和他人看到作品的基本信息有哪些不同, 能够得到必要的补充和纠正。这比单纯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来得更为主动。但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进行有目标的引导, 使学生看到作品中不易觉察的细节, 以及与作品深层次内涵和思想意蕴之间存在联系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让学生对欣赏作品做初步叙述成为一种习惯, 在积累中掌握美术作品欣赏的基本方法, 学会运用专业的术语来表达作品所呈现出的一切有意义的信息。

在教学“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相关内容时, 欣赏到荷兰画家凡·高在1889年9月画的一幅自画像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形象与构图的主要因素外, 应更注重画面色彩关系的分析。有学生已经从画中发现:这幅画色彩运用很夸张, 背景色与人物面部的色彩对比强烈。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敏锐的眼光以及叙述中运用了色彩的专业术语, 紧接着再提示学生:是如何对比的?学生在教师明确的引导下不难发现:充满银灰、银绿和青蓝色的背景, 与凡·高暖色的头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面部刺目的绿色与须发的红色又形成了对比。这样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与流动的笔触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 我们似乎看到了凡·高被压抑的激情。在积极叙述的过程中, 学生们精彩的发现使欣赏中的观察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三、解释中剖析, 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

任何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时, 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 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意蕴。这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 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审美能力, 在对所见作品进行信息剖析时, 要带着思考和疑问向教师、同学或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 因为提问更能使自己深入地思考隐藏在作品表象之下的东西。同时, 教师也要对作品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 以便给予必要的关于作品创作背景知识的解释,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为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不一定直接给出答案,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去想象和猜测, 阐述个人的理解和情绪感受,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只有积极的思考才会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作者一再强调和鼓励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已有的想法可以提出来分享或共同深化,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和教师、同学一起探讨。通过长期的提问解答式思辨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这件作品引起我什么特别的感受?为什么作者有这样的表现?这些造型特色是如何表达主题内容的?在提问中又能引发自己的进一步思考。比如, 在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时, 有学生提出:“这类作品在不被当时的观众所接受后, 为什么又会成为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名作?”这样的提问无疑是对画家的创新追求的思考。

四、深入中发掘, 鼓励个性化的综合评析

经过观察、提问、表达和讨论, 学生已经具备了综合判断作品的知识积累, 从视觉语言与主题传达的关系上、技巧的成熟性、材料特性的发挥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思考。但作为欣赏者, 每个人的个性和认知都有所不同, 而处于现在这样一个艺术和思想多元的社会环境中, 教师更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甚至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写评论小文章, 将自己的想法经过更严谨的思考, 运用美术名词、术语, 结合个人的感受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形成个性化的评析文字。这样的“欣赏·评述”体验才更具教育特征, 体现了艺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保护了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中, 尤其是具有强烈的风格倾向的作品, 更易帮助学生注重自我感受的分析, 生成更新、更高层次的欣赏意义。如:西班牙立体画派代表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哭泣的女人》, 朱耷的《莲房翠羽图》, 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等, 都可以做这样的尝试。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 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多样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以上所述只是侧重于学生在欣赏中如何进行“评述”的教学思考。当然, 要上好美术欣赏课, 教师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如不同的选材、不同欣赏内容分析的侧重点等。

此外, 教师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个人素养。著名的艺术社会学家毫泽尔说:“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 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美术欣赏教学绝不仅仅是单纯地去看一幅作品, 更关键的是解决“看什么和怎么看”的问题。通过我们的美术教学, 教会学生正确的欣赏方法, 努力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的合格欣赏者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3]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

初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策略思考 篇10

一、让学生品味作品的感人语言

入选于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尤其是言语的美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就要去品味作品的感人语言。“鉴赏文学作品从品味语言入手,鉴赏过程也是品味语言的过程”是人们所公认的。品味作品的感人语言,首先必须是读。但实际上,不少语文教学的课堂却过多地忽略了学生的读,课堂上没有琅琅的书声,没有充满激情的书声。即使偶尔指名去读,没有声音,没有语调,没有情感,没有韵味。没有让学生的读甚至就是诵读,就是做一些毫无意义的语段分析,又能产生怎样的感悟效果呢?一些同仁所挂在嘴边上的创新感悟也当是名存实亡的吧!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学生能够品味到作品的感人语言,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读、多读、诵读。如朱自清的 《春》 充满着火热的情感,作者以诗的笔触,抓住春的特点,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创造力,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蕴涵的蓬勃向上、奋发创新的真挚情感。这样的作品,学生不去读,是接受不到作者内心所蕴含着的丰富内容的。只有让学生去读,学生才可以感受到作者说“春”从头到脚都是“新”的真实意义。

二、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大凡文学作品当应有着共同特征,都是作者通过作品的字里行间去传递着自己的情,这情有对自然的,有对事态的,也有对时局的。而读者去阅读文学作品,就是接受这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学生去阅读文学作品,也应当完全去自己产生情感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就必须让学生能够游离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怎样让学生穿梭于作品的字里行间,有讲究的必要。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用好的方法去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比从资料和老师的嘴里发现情感体验更重要。如教学茨威格的 《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写出来的事件,读来令人感奋。怎样让初三学生也读来感奋?让学生去关注作品的相关细节显得相当重要。作品中描写的细节比较多,可以说是十分感人。截取这些细节,让学生去细细品味,学生是可以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的。当科斯塔历尽艰险到达极点时,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斯科特这个失败者当时怀有一种怎样的心理?威尔逊博士专门负责科学研究,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这是何等崇高的科学精神?学生感受这样的细节,所体悟的情感是真实的。着实与作者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共鸣,科斯塔达到极点———死亡,是悲剧,但给人们留下的形象是伟大的,科学精神是崇高的。无论是故事叙述还是细节描写都十分切合“伟大的悲剧”。

三、让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感悟

上一篇:偶发事件下一篇:营销稽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