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分组教学

2024-07-21

中职语文分组教学(精选十篇)

中职语文分组教学 篇1

关键词:分组合作学习,中职语文教学,问题,成因,对策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及“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个性特长”,这给了教师很大的启发,在教学中要求转变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分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然而在实际教学运用中,我们却看到这种形式的运用并不是很成熟,效率并不是特别高。我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分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运用分组合作学习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学习形式容易停留在表面,出现一些运用不当的问题。现我结合教学实践运用情况,观察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过 于 强 调 合 作 形 式 ,分 组 合 作 学 习 流 于 形 式 。

分组合作学习能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思想, 但它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实践过程中发现,如果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不明确教授的知识点,对教材内容难以“一把转”,不清楚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习惯、品质,内容繁多且重点不突出,只是从浅显的认知层面组织合作学习,无论什么教学环节,一律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方式,一些原本比较简单的问题,偏要学生花时间、费精力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么一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但是时间利用率低,学习效果不理想。中职学生虽然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根本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标准,综合素质差,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差,语文基础薄弱,若将学习任务设置得太难,而不关心学生在讨论中是怎么讨论的, 是不是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是否在讨论中提高了认识、培养了能力,那么这种方式会使分组合作讨论不起来或讨论跑题, 不仅影响课堂实际教学效果,而且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实际效果,容易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不具有任何意义。

2.分 组 不 科 学 ,组 员 参 与 度 不 均衡 。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最常见的分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4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就我校实际情况,在不同班级教学时我观察到,人数多的会计班分为4人一组,组数相对多,在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时,耗费时间长。而且女生在会计班占大数,在四分之三的小组里几乎所有小组成员都是女生, 而语文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对学习根本不关注的男生被自然归到一个小组。对于人数不多的物流营销班,这样的分组方式显然非常不适用,一个班可能只被分为两三个小组,开展讨论相对困难。

由于学生教育背景、知识储备情况、学习习惯、接受能力及性格方面的差异,在分组讨论时,往往学习成绩及表现欲较强的学生处于讨论主导地位, 有的甚至包办了小组里所有的学习任务,而其中一部分成员并没有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在汇报讨论结果时,有的小组你推我让,没有学生愿意起来回答,有的小组有学生回答,说的也是个人看法。这就使分组讨论达不到预想效果,无形中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完全不符合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初衷。

3.分 组 合 作 方 法 规 则 不 明 ,活 动 时 纪 律 松 散 。

课堂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时,课堂气氛立即热闹起来。但只要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是无序的。有的小组两三位同学同时抢着发言,争论不休,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一个人垄断发言权,其实成员心不在焉、一言不发;有的小组特别是成员都为男生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做些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规则,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热闹的合作形式中浪费时间,这样的分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4.评 价 不 全 ,重个 体 、轻 整 体 或 轻 整 体 、重个 体 。

开展分组讨论后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讨论交流,此时教师的评价可能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一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如“你说得真好”等,其实忽略对学生所在小组的集体评价。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来说,这样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二在合作学习实际实施过程中, 以小组整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无疑是正确的,但若教师只将评价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结果上,而忽略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也是忽略个体发展,可能打击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综上,这两种评价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二、解决上述问题,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上述分析表明, 分组合作学习虽然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属于新的学习模式,但还是切实可行的,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通过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解决这些问题, 使分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结合学生 实 际 ,筛 选教 材 内容 ,保证 备 课 的 有 效 性 。

从分组合作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师备课是否有效,直接关系课堂分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

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及无学习兴趣的现象, 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到中职学校来是学习专业知识的,根本不需要学习语文这样的基础课程。面对如此复杂的教学对象,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学生进行把握,对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及知识储备进行了解。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内心,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如备课设置教学任务时,教师可以将相对较容易的学习任务交给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将较困难的问题交给综合能力较好的学生,这样既可为好学生提供拓展空间,又不打击后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语文教育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应试语文教育, 所以教师在探清学生思想和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差异之后,应当根据综合职业课程理论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定位筛选、整合教材内容, 不能一味枯燥地照本宣科, 更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同学生职业能力联系起来,以适应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如讲授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对高中学生来说要理解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是个难点,更何况中职学生呢? 如果教师一味解说时代背景,然后要学生理解“拿来主义”,就必定给学生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若将“拿来主义”与现在社会中国人开始过一些洋节日,渐渐忘记传统节日,学生持怎样的态度或者在现在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如何借鉴他人经验这样的问题结合起来,就能在讨论中得到解决,同时调动学生学习讨论的积极性。

2.科 学 构 建 合 理 的合 作 小 组 。

小组活动是分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合理分组、明确小组成员任务是有效实施小组活动的关键。教师在构建分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对于会计这样人数比较多的班级来说,可5~6人为一组。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交流及发挥个性,人数太少不利于学生交流和互助,在汇报讨论结果时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在物流营销这样人数比较少的班级,分组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形式也可以多样。如可以两人活动,这样的形式可应用在对话操练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本剧表演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全班合作改编课本剧,分配角色表演,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是分组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学习兴趣等综合考虑评定,让不同层级、性格各异的学生在一个小组,构成成员多样性的阶梯型小组。这样分组不仅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增强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 而且为合理评价学生打下基础。三是经过小组分组学习后,可以增加一些形式上的互换,如会计班因为男生少,可以各组男生互换,也可以各小组内学习任务轮换, 在时机合适的时候, 如某些特殊活动主题课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不仅可以增强分组合作学习的新鲜感,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建 立 有 序 的合 作 常 规 ,对 学生 进行 合 作 学 习 指导 。

在阐述问题时,分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怎样改善课堂教学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 就需要建立一套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养成习惯。

(1)合理分工 ,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组长、记录员 、汇报员各一名。应由组织能力较强、合作精神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要对本组成员的任务进行分工, 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开展讨论交流学习。记录员则负责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讨论的重要内容进行加工后记录下来。汇报员将本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组织好语言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角色, 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既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首先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的目的在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 而不是一味盲从;其次,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这方面,重点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再次,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语文学习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也没有绝对的对错, 这就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认真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想法观点,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不争不吵。

4.建 立 有 效 的 竞争 机 制 ,采 用 多 样 化 评价 方式 。

如何平衡好“整体”和“个体”间的关系,是分组合作学习评价中的关键问题, 对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合作学习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对结果的评价上,我们可以建立一套竞争机制。如制作评价表格,将评价物化为分数,一对各组之间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打分,二对学习过程中各组成员的合作方法、合作态度、参与程度进行评价打分,这样不但有小组之间的竞争,还有各组成员之间的竞争,每月统计,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给予充分肯定及适当奖励, 而分数最低的小组及各小组中分数最低的个人都有相应的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惩罚任务。这样做既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 又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中职语文分组教学 篇2

广西钦州商贸学校 龚琪琪

摘要:分组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在其中选择

一、两名综合素质较高并积极的组员作为组长,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同步共进法和异步共进法来把实际操作的内容进行层层分析,从易到难,从而达到培养“小老师”,减轻老师在同一操作问题上重复辅导的问题,并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水平的一种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精神。

关键词:分组教学法 美术设计 互动 提高兴趣 提升自信 鼓励 良性竞争 激发潜能 合作精神

由于中职学生本身整体素质和能力较弱,接受能力有限,并且班级人数较多,然而美术设计专业又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操作性太强导致学生进度较慢,致使有大部分学生难以跟上进度。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操作较难的“任务”,对于学生频繁的提问,就会导致老师难以及时一一解答,这必然造成许多学生处于“失助”的状况,长久下去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动力和信心,最后差的学生会越差,从而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水平。目前,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已经成为所有美术设计教师的共同课题,这个时候分组教学在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实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什么是分组教学呢?分组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在其中选择

一、两名综合素质较高并积极的组员作为组长,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方法来把实际操作的内容进行有机分割,化整为零,从而达到培养“小老师”,减轻老师在同一操作问题上不能及时解决重复辅导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水平的一种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精神。

由于学生之间的信息意识、知识水平、操作能力、接受能力的参差不齐,不能平均分配,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分组教学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教师在分组教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比如:分组要明确,为什么要分组?怎么分?分几组?分好后组与组之间、组内之间怎么开展教学和活动等等。教师还应该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

一、在准备阶段就要有意识地培养预备小组长,物色可以担当小组长的人选,并灌输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和提高其专业技能,并提升预备小组长的声望,以日后在带动组长时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教师还要提前让学生清楚明白个人只是小组的一部分,在学习和活动中小组又是班级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独立出来,要荣辱共进,确定好每个学生的责任和目标。在实施时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助。

三、在如何确定同一组人员也要花费心思,一定要组建起效果最好的组,每组人数应控制在5到7个,并在其中挑选出一到两个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当任小组长,由于美术设计是一门审美和功能、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能够担任组长的学生一定是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并且美术功底要比较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每个组里面还应有高、中、低三类学生,高带中,中带低,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每个阶段的学生的优势,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同学过程中增强了语言组织能力,锻炼了其思维能力,成绩较差的学生每天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在逐步提高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共同进步,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并不是只有组长处于主导地位,也不是一个组长长期当任,每组的组长都是有期限的,一个阶段后,如有更合适的人选可通过选票选出新的组长,并让每届的组长上台发言感受,既能鼓励同学又能锻炼口才和胆量,形成组内良性竞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能力。

最后,既然有分组,我们就要设置奖励制度来表扬、鼓励做得好的组,通过比赛完成项目来评出高低,比如共同完成一套房子的装修设计,从项目的现场量房、初步方案、平面布局、施工图、效果图、打预算等工作,要求组长组织、分配到每个组员身上,并定期在全班做项目进度报告,组长还必须带领组员到市场上去了解本专业的实际需求和到工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这样一来既可以发挥各个学生的独立性又能促进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在进行过程中一有发现其好的行为和见解,立马提出表扬并一起讨论,让其他组的同学一起参与进来学习研究,同时可以促进组与组间的交流,增强感情,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从而又可以让班级更有凝聚力。树立互帮互助的学习理念,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互助的精神,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逐步树立自信心,以后更加积极的参加身体练习,敢于去展示自己,敢于去参加同学之间的竞争。

分组教学在美术设计专业已经进行较为广泛的实行,并取得不错的效果,突破了以往教师说学生做的教学方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每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每节课的内容和项目都更加深刻,并在参与过程中相互研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学习,在团队完成项目过程中深刻明白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并做到和企业接轨,深入了解本专业要如何学习才可以得到企业的肯定,一个阶段下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突破,从以往的要我学转换成我要学,最终交出满意的作品。

分组教学在美术设计中应做全面的推广,打破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技能。

参考文献:

[1]罗能建.论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培养 [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6)[2]李艺峰.论美术教育中的新理念 [J].辽宁教育行政学报学院, 2009,(04):51 [3]香港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设计的精神 [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王剑、张炎.住宅室内设计的形式美——浅谈提高家庭装修中的形式美,成功(教育版)SUCCESS,2007年,第02期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分组学习法 篇3

一、分组方法

一般来说有两种分组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凭兴趣任意选择;二是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多方面不同的特点,把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安排在一个组。学生的特点应该包括年龄、性别、个性、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和语音能力等等。每组以四人为宜,最多不要超过六人分组完成后,可以指导学生以下面的方式排位:

注释:

小组成员类型:A.英语能力最好 B.英语能力很好 C.英语能力一般

D.英语能力一般 E.英语能力较差 D.英语能力较差

这种分组排列的方法有着不同于一般的小组活动,它的特点在于同时强调各人负责和小组集体负责两种责任制。每个小组必须首先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完成自己负责的一部分,成为这一部分的专家。然后在小组内跟大家分享自己得到的信息资料,介绍自己的成果。最后,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每个组员担任特定的“角色”,如:一个做主席,主持会议;一个做秘书,记录大家的发言;一个做小组发言人,准备到班上代表小组发言;一个做“法官”,维持小组纪律,注意小组内讨论时候的要轮流发言,低声交流,不可以影响别的小组的正常课堂活动。

小组分类完成后,有效的合作方式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

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将合作学习的策略应用于英语文化教学,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文化内容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导入。

1.小组问题讨论式(Group Discussion)

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或学生提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各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经本组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在讨论中设法使学生感到轻松,从而主动思索、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共同探究。学生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发言和争论。英语课堂上常用的讨

2.角色表演式(Role—play)

要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它可以使学习者在模拟的社交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交际能力,为以后在真实社会环境中运用外语打下基础。课文中许多交际文化项目如打电话、问路、看医生、就餐、谈论球赛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等,都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导入。

3.拼图组合式(Jigsaw)

拼图方法是一种进行文化教学、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将讨论的题目分成几部分,每个小组成员负责其中一部分。他们查阅资料,成为某一部分的“专家”,然后每组负责该部分的“专家”在一起互相补充、共享智慧,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并探讨如何将这部分的内容教给其他组员,之后他们回到各自的小组,将自己所掌握的各部分知识教给同伴,最后由一名组员做总结性的汇报。

4.团队游戏竞赛(Team Games Tournament)

团队游戏竞赛是合作学习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能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友好和合作的气氛,为外语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游戏竞赛有多种多样,如为了训练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课上常用“句子接龙( Sentence After Sentence)”游戏竞赛。以竖排六人为一小组,每人讲一句。最后老师在全班宣读每组写的内容,评出等第奖。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对别人和自己的发现、体会进行反思、评价,捕捉有用的观点和思想,找出其中的不足和问题,使认识深化,促使他们在宽松、开放的合作评价中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反思,学会评价。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评价,使学生有反思的机会;通过评价,使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各种技能。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要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度。小组合作学习应该用在重点上、难点上,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上。合作在数量上不应过多,时间不宜过长。

2.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合作学习不能代替个体独立思考,两者应有密切联系。

4.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浅析中职院校英语课堂分组教学实践 篇4

一、分组教学法简介

所谓分组教学法是指分组管理、分层施教的教学方法。事实上, 分组教学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 站在学生的角度, 它又被称为分组合作学习。总而言之, 分组教学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班级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来开展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分组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进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成绩, 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模式”。目前, 这一教学方法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学校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分组教学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将学生的座位由过去的“梯田式”排列形式, 变为现在的几个 (一般为四到八人) 学生围坐在一起。改变座位排列形式实际上是要在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便于交流、沟通、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习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除了自己积极努力以外, 还要帮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 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共同促进整个小组的进步。实践证明, 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采用分组教学法, 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进而大幅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中职院校英语分组教学的现状

(一) 英语分组教学的模式和成效

第一, 打破传统的学生座位组合, 重新分组排位。传统意义上的英语课堂中的“秧田式”座位组合,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这种模式下, 多半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几乎主导整个课堂, 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独立性,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 学生之间也缺乏合作与交流。所以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课堂座位排列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重新摆放桌椅, 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坐成“o字形”或“四字形”, 每组人数一般为四到八人。我们一般会采用同层异组的分组方法, 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将他们分为优、中、差三个档次, 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学习小组中, 合理搭配每个小组中的优、中、差生, 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各学习小组为了本组的荣誉, 小组成员之间会通力合作, 共同探讨、共同解决本组的问题, 进而促进整个小组乃至整个班级的发展和提高。分组教学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活起来了, 迸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第二, 教师走下“权威”讲台, 深入到学生中间, 与学生面对面的平等交流。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当中,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诚布公, 坦诚交流, 这样既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 扩大学生交往的范围, 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 也会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表现和一举一动, 从而获得更多的课堂教学反馈信息, 及时修正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适应课堂的进展和学生的要求。学生初来中职院校时, 其英语基础非常薄弱, 课堂教学活动几乎难以开展。实行分组教学以后,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 实行分组教学后, 学生的英语成绩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平均及格率达到了93%, 优秀率达到了36%。分组教学使学生不再害怕上英语课, 有部分学生甚至有了良好的英语语感, 逐渐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

(二) 英语分组教学步入的误区

第一, 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 缺乏深度。各小组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自主学习, 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其他同学要么是人云亦云, 要么是趁机聊天、玩手机, 根本达不到分组教学的真正目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可以说, 英语课堂上这样的分组教学是失败的, 其只能保障课堂教学活动得以进行, 其实质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 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第二, 不分情况均采用分组教学形式。中职院校的部分英语教师只是为了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活跃课堂气氛, 才采用了分组教学模式。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些问题并不具有探究性, 如背单词、读课文等, 没有必要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如果课堂教学不分具体情况, 均采用分组学习, 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也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

第三, 学生对小组学习的参与度差别较大, 存在少数人参与, 多数人凑热闹的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成绩好的或性格外向的学生在小组中是“绝对的主角”, 承担着本组的主要任务, 他们频频发言, 积极讨论, 等到小组汇报时, 担任主角发言的仍是那几个人, 其他学生则成了可有可无的旁观者, 他们或是坐在那里发呆, 或是三五成群地聊天、讲笑话。其结果是, 只有极个别学生真正参与了小组学习, 而大部分学生实际上已经被排除在外, 被忽略和边缘化了。这又如何能达成共同进步、共谋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 充分体现分组教学的真正作用呢?

三、走出误区, 落实分组教学

第一, 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首先, 在分组之前, 教师要确立一个分组的标准, 一般来讲, 要按照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效率来分组;其次, 教师要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小组数目以及每组的人数, 为确保分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以每组四至六人为宜, 并选出小组长;最后, 教师要综合考查全班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等方面的因素, 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技能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层次, 即A、B、C三类, 其中A类为优等生, 占20%;B类为中等生, 占70%;C类为差生, 占10%。然后再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中, 使每一小组的优、中、差生合理搭配、取长补短, 这也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 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教师要明确活动要求, 精心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 要把握好问题的“度”, 不能过难, 因为过难的问题, 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 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太容易的问题, 不具有探讨的价值和意义, 不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能力水平, 做到有的放矢, 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有可能顺利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三, 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评价, 充分发挥分组教学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恰当、具体、中肯。学生有了进步,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评价学生的语言要恰当, 不能过于夸张或含蓄, 也不能过于笼统或含糊不清, 要具体、形象生动, 不能老是用“good”“very good”“good job”等, 而应根据学生当时的表现评价得更具体一些, 要具有针对性, 可以说类似“Your pronunciation is pretty good.”;“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You are improving fast”之类的短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职院校英语课堂分组教学的实践告诉广大英语教师, 必须对分组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认清分组教学的真正内涵, 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切忌步入分组教学的误区。总之, 将分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是中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

摘要: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 但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分组教学能够有效弥补中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缺陷, 使中职院校的英语课堂迸发勃勃生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也存在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 不分情况均采用分组教学形式, 学生对小组学习的参与度差别较大等问题。要将英语分组教学落到实处, 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 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评价。

关键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分组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探索

参考文献

[1].梁承锋, 张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王铭玉.新编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分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篇5

摘 要: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是教育发展到今天出现的一种较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认识到这种模式的优势,掌握合理分组的原则,以促进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组合作; 优势; 合作;自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0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47

新理念、新思维对于语文教育的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育者,应该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眼前的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在将来的发展,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发展方向。这既体现了教育的内在功能――育人功能,又体现了教育的外在功能――社会适应功能。同时为了落实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思想意识、努力探索未知知识世界的精神,使教与学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快乐感受,我在教学过程中经过自己的经验积累,认为分组合作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起着以下的作用:

一、分组合作的优势

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是教育发展到今天出现的一种较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了原来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惯用模式。其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的大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那么即使教师再卖力地教,也无济于事。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灵丹妙药”,并非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其一是打破了原来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僵局,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学习程度、不同知识认知结构的学生,坐在一起,共同学习,形式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二是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互相用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思维,触发其他同学的思维灵感。

(二)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一个组内,有的学生善于言辞,有的比较内向,有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当这些学生坐到一起时,就会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激发那些不爱说话学生的说话的欲望,纠正那些表达不清学生的表达方式,这样无形之中,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学习氛围。

(三)使学生找到了人人有事可做的认可感

在一个小组内,因为每个学生会在组长的分配下,有自己明确的分工,会按照组长的要求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当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分内的事情,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也有被别人认可的闪光点。随着时间的增加,一些平时心里比较自卑的、不愿意和别人进行交往的学生,就会逐渐找到自信,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自信心增加了,当然学习也就更有动力,学习成绩也会不知不觉间得到提高。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在人类社会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任何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学习会与其他人进行合作,如果不会合作,在社会当中就会寸步难行,就会被社会所抛弃。所以,要想学生以后在步入社会之后能有较好的发展,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意识,这样才会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入真正的社会生活,为社会的发展与自己的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新课标也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而分组学习就为学生培养合作精神提供了合适的环境,使他们在学习当中懂得合作,学会分享,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要求,并且逐渐学会总结别人的发言,辨别正确与错误,提升自己错与对的分辨能力。在与他人的合作当中,既扩大了视听范围,又扩大了知识面,又养成了探究的能力与习惯,最重要的是逐渐养成与他人进行合作的精神、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方法,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组学习虽然要求学生学会在一个小组内共同学习,但是又要求每个学生要各抒己见,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上课分组的时候,就会无话可说,那么肯定会被其他同学所耻笑,而小学时期的孩子是十分爱面子的,这就会被他们难以接受。所以为了在小组内“不丢人”,他们也会在课下做足工夫,这无形当中就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时间一长,这种提前自学的习惯就会形成,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十分有利。

二、分组合作需要注意的事项

分组合作虽然是一种十分高效的学习、教学模式,但是也需要广大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管理,维护好课堂秩序

如果教师分好组后,只是放任学生自己去无序地探讨,一部分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就会不学习、不探讨,而是各行其是,这样课堂秩序会比较混乱,也就失去了分组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分完组后,要随时注意观察各组的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和管理,使每一个小组都在自己的监督下,顺利完成任务。维护好课堂的整体秩序,使课堂变得活泼而不失序,这样才能达到分组的意义。

(二)扭转部分学生的依赖性

在分组后,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懒惰,习惯于把自己不会的问题在小组内依赖别人解决,尤其是一些不爱说话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出现这种状况较多。这样的同学在小组内经常会让别人说,自己听;别人讨论学习,他玩游戏或者走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想办法疏解,鼓励小组长及时监督,并且为该生提供发言的机会,还要积极鼓励,对他的点点滴滴发光点进行表扬,逐步激发这样学生的积极性。

(三)分组要合理

有的教师在分组时不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简单地按照学生的作为进行分组,实际上这样分组是极其不合理的。其原因就是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状况肯定会有各种不同,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较差;有的性格开朗比较爱说话;有的就性格内向,不爱发言,不善于和别人进行交流。所以当分组不当时,就会把不适合在一起的学生分到一起。比如,把几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分到一起,因为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不会,都不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所以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就失去了分组的意义。所以教师分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成绩好的和差的、爱表现的和内向的,进行合理搭配,从而使分组达到合作的目的,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

中职语文分组教学 篇6

关键词: 中职院校 英语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 实践应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愈来愈多社会民众的目光投向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与之而来的是中职教育规模日渐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加。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务必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关注学生口语水平的提升,最好善于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切实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一、分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所谓分组合作学习,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教学方式,其以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以完成共同学习任务为目标,通过积极主动的组内交流沟通和互助协作,促进学生个体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并以团体成绩為评价依据选出最强小组。在整个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团体间有共同目标,小组成员有自己的责任分工,每个成员肩负着个体责任,这就要求每一位成员都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从而推动整体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的增强。

关于分组合作学习囊括的基本要素,笔者认为可分为六种:①分组合理,明确责任和目标;②积极互赖,要求小组成员互相鼓励、彼此互助、互相促进学习,共同协作直至取得成功;③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④掌握社交技能;⑤公平参与,机会均等;⑥小组自评。当然这六要素仅仅只代表笔者个人的见解看法,不代表整个学术界的观点。

二、分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应用

1.科学进行小组划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分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与取得成效的前提条件。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水平良莠不齐,学生个体表现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认知程度、智力因素和性格特征等诸多差异,这给英语老师的小组划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因此在小组划分工作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存在的这种差异,确保每一个小组内至少有一个成绩优异、性格开朗、责任心和自控力都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此保障小组与小组间的均等。与此同时,老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人数划分小组,尽量保证每个小组的成员最多不超过6人。授课时老师无须拘泥于小节,可依据实际分组安排小组成员聚集在一起,为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乃至情境会话等课堂做好铺垫。

2.丰实合作学习形式

要分组合作学习发挥真实成效,老师除了要科学划分小组之外,还必须丰实合作学习形式,让多样的学习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欲望,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效果得以强化。老师可结合英语教材内容分配好学生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并领悟英语课文内容,让他们轻松掌握英语知识。比如在谈论“NO smoking”这一话题时,老师可邀请班内的几位学生扮演不同类型的人,让他们分别用英语说说自己吸烟的实际情况,以及吸烟的危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充分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自己所学的词汇、句式很好地用到会话中,为后续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此外,老师还可开展一些交流讨论会、小组内部自测、小组竞赛等,真正将分组合作学习落实到具体实践。

3.合理定位师生角色

中职英语老师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时,必须合理定位师生角色,只有找准位置,整个英语教学才能顺利开展。对于老师来说,分组合作学习中老师更多地充当着管理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咨询者等,其责任在于推进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是学生学习新知的领路人和指明灯,更是督促学生学习、监控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因而老师必须明晰自己的地位,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价值和魅力;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更多地扮演小组成员、学习者、组织者等角色,但更应明白的是自己是分组合作学习的主体对象,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在此基础上努力完成自身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继而更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相信小组合作的效率会有效提高。

4.自主学习提高效率

据有关数据显示,现下中职院校的独生子女所占比重较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中职英语老师要着力培育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首先,要建立学生平等意识,使学生明确组内成员关系是平等的,应协同完成学习任务而非能力者独立完成;其次,要在分组之前明确组内各成员的任务,将学习任务明确分工,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最后,教师要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监督学生自主学习,为分组合作学习的完美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中职英语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全然不同,其更能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更重视学生的口语练习,真正将英语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所以广大中职院校老师务必要做好小组划分、形式丰实、角色定位及自主学习四方面的工作,真正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最终娴熟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若男.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8).

[2]荣艳复.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开展[J].学周刊,2013(09).

[3]杜薇.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中职语文分组教学 篇7

一、选项分组教学模式概述

选项分组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是根据中职体育教学的设备、人员、体育项目种类等作为分组标准,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利用选项分组教学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 可依据项目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了很大改观。例如, 教师可以根据体育项目所需器材、类型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教学小组, 如, 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将整个班级分为几组, 能为每个学生都寻找各自的擅长点, 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再停滞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是体育教学进步的重要体现。当然分组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不能完全按学生意愿分组, 避免出现项目过多而教师无暇顾及的现象, 最好是2-3组为宜。

二、分层教学概述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等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进行分层, 并给予不同的任务或不同的教学标准, 让处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进步和发展。在中职体育选项分组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 就是以选项分组教学模式为基础, 针对每个小组进行分层教学, 更具针对性, 充分顾及课堂中的每个学生, 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得到相应层次上的教育, 可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化的教学, 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计划和评价机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尝到胜利的喜悦, 培养学习体育的兴趣和信心,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教学模式趋于落后

通过对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了解到教学模式的滞后性成为困扰中职体育教学的关键。如今, 中职体育教学还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进行集体式教学, 不关心学生的兴趣和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 未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使得体育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不利于中职体育教学的开展。中职体育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始终保持着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二) 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对于中职体育教学而言, 教学内容的设置至关重要。中职体育的基础性相对较强, 但是由于过度地追逐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基础内容的丰富, 尤其是对技术类的体育项目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 像篮球、足球和排球等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很多学生对这几项体育项目的动作、规则还很陌生, 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应该在了解规则和基本要领的基础上再开展技术教学, 是教学开展的基本要求。

四、中职体育选项分组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按照学生体质进行分层

在中职体育选项分组教学模式下实现分层教学,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倾向性和兴趣上都已达成统一, 针对同一体育项目应根据学生体质情况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教学标准,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是教学人性化的重要体现。在体育选项分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提倡分层教学, 应从学生体质方面进行划分。每个学生的体质情况、身体指标等都有所不同, 男女生在身体对抗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必须进行区别对待, 根据学生体质的不同, 科学、合理地布置教学内容。因此, 应根据学生体质的不同, 设置不同的项目难度, 对男生或体质相对健壮的学生要设定体育难度相对加大、体力消耗大的动作或内容;对身体弱小或女生设置相对容易、体能消耗小的动作或内容, 可让处于每个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有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 根据学生体育水平分层

在体育选项分组教学模式下开展分组教学, 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体育水平和专业技能, 在同一项目小组中学生的体育技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对技术的掌控能力不尽相同。为此, 应再根据学生的体育水平展开分层教学, 让在各个水平阶段的学生都能有所突破。我们以篮球小组教学为例, 学生可能都会对篮球具有同样的兴趣, 但是其各自的技能水平不同, 对篮球技术中投篮、传球、运球、突破等要领动作的掌握情况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划分, 按照学生不同的层次开展教学, 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运球、传球等基本动作要领;二是投篮、运球上篮、突破等动作的学习;三是比赛要领、技术配合和规范的学习。将整个篮球项目教学分为不同的层次开展教学, 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动力, 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杜绝放弃学生的现象, 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 促进中职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 开展体育分层考核模式

开展分层教学, 应从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开始, 始终秉持着分层教学的观念, 对学生体育课堂内容的学习进行分层式考核, 针对不同体质、体育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 提倡考核的人性化, 对身体素质、体育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应提高考核标准, 严格考核学生的各项成绩, 以保证考核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对身体素质差、技术不强的学生应适当地降低考核标准和难度, 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实际情况。例如, 在快跑测试中, 同样的百米跑, 对身体素质高、对抗性强的学生时间定为12秒, 对体质弱、对抗性弱的学生制定的标准为15秒, 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百米跑全程则判定为合格。另外, 若参加同样难度的比赛, 在尾声的评价环节, 体育教师的评价标准要予以调节, 对体质较弱、技术水平较弱的学生适当放宽评价标准, 实现评价的层次性。

体育选项分组教学模式下, 按照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项目的分组, 开展目标性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体育教学的水平, 在此基础之上, 提倡分层式教学, 将学生按照体育水平、个人能力、个人体质的不同而下派不同的任务或提出不同的标准, 是人性化的重要体现, 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 对中职体育教学具有实效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祁威.中职体育课堂实施选项分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学习:下, 2014 (10) :20.

中职语文分组教学 篇8

1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分组游戏的作用

中职学校的学生,其年龄阶段都在十七八九岁,这正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正处于发展阶段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对身体与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如何通过课堂中的教学来促进他们身心发展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一般的中职院校中与普通高中、大学不同的是学生的叛逆性较强,对老师的抵触性较大。因此在中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中,教师更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对他们加强引导教学。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

1 . 1 分组游戏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

在我国大多数的中职院校中,学生们普遍具有以自我为中心、不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又具有一些自卑的情绪,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压力,让他们觉得自己比普通中学、大学的学生要低一等。体育教师要想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这些消极情绪,就只能通过运用分组游戏的方法,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他们在游戏中逐渐形成竞争意识,使得他们通过游戏获得自信感。分组游戏中相同小组成员为了本组的游戏胜利往往会加强沟通合作,不同小组之间则会形成较强的竞争关系。分组游戏的运用,提高了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 2 分组游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通过自身示范,让学生大量练习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难免会枯燥乏味,学生会产生一些烦躁的情绪,导致他们厌烦体育课。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是事倍功半。而运用分组游戏进行教学,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有可能会被一些有趣的游戏吸引,他们的好奇心就会驱使他们去学习。分组游戏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他们不再被枯燥的课堂学习所困扰,对体育课堂的新教学模式产生兴趣。教师通过分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的专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现代教学的重要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1 . 3 分组游戏促进学生深化记忆体育动作要领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让学生反复的练习一些体育课堂中需要掌握的动作,但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使得他们对枯燥乏味的体育动作感到陌生,这样就不能够使他们很好地理解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做不到位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重要问题。利用分组游戏进行教学,学生就会主动要求掌握一些动作要领。学生有了足够的学习兴趣,就会促使他们去主动地学习,这样一些动作要领就能深深的刻画在他们的脑海中。教师在对学生分组游戏中要适当的把一些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指导调整。动作要领的掌握与否,不仅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关,也与教师的授课方法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寻求有效地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应当做的首要工作。

2 中职体育教学中分组游戏的方法

在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分组游戏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怎样进行分组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中职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有效地进行分组游戏,能够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不适当的分组方法则可能会达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找到好的游戏分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2 . 1 分组游戏中恰当的分组类别

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来进行教学。在一些游戏中,可能会要求身体素质强的同学来完成,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配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位同学的不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的分配。在一些小组间有竞争性的游戏中,就要使得每个小组中所有学生的平均身体素质保持相同的水平。教师在分配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使得每个小组中既有身体素质较强的同学,也要有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而在一些需要锻炼性的游戏之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身体情况来进行分组,比如男生与男生一组、女生与女生一组、身体强的与身体强的一组、身体弱的与身体弱的一组。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也能使得学生有自信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不同身体素质的同学都能够在课堂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合适的分组类别,能在不同的教学目的中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2 . 2 分组游戏中合适的教学措施

2.2.1 教师加强动作的讲解

实施分组游戏的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同学能够较快的掌握动作要领,而有些同学就可能掌握的较慢,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够细心、有耐心,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理解掌握动作要领、游戏规则。教师的详细讲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

2.2.2 加强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应当是教学的主要对象,俗语有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加强学生自主练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想他们更好更快的理解掌握动作要领,没有一定的练习是不行的,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任务。在分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把适当的教学任务添加在游戏中,让学生反复练习,教师这时就要在旁边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让更多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尽快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2.2.3 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在中职院校中,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思维能力也是体育课堂的一个重要任务。利用分组游戏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用相应程度的分组游戏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训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特征,进行有侧重的训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3 结语

体育教学是中职院校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是中职院校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之间沟通合作的能力,也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适当的分组游戏运用在体育教学课堂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压力,也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更好更快理解掌握课堂中要求的动作要领。由此看来,运用分组游戏对学生进行教学是一个重要有效的教学方法。

摘要:在体育的教学中,通过分组游戏来提高教学质量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通过分组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收获更多的乐趣,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本文就是根据中职体育课堂中的实际教学经验来探索分组游戏对体育教学的作用,也进一步研究分组游戏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意义。

中职语文分组教学 篇9

关键词:计算机,传统教学,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顾名思义, 就是按照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活到老, 学到老”, 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在不断地增加, 但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不断更新的知识, 显然已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当前, 如何激励学生使他们快乐而富有激情地去学习, 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分组教学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被广泛运用。

一、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使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但是对于价值观、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却很少去分析, 过分的注重对认知能力的培养。所以, 它存在以下几种弊端:一是传统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缺乏情感活动;二是学科之间没有关联性;三是过分追求结论, 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 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大多数都停留与“教师讲, 学生听”的模式, 使学生缺乏合作意识, 对课上内容提不起兴趣。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分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 存在这一个共性:学习成绩差, 学习动力不足, 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是提不起兴趣。此时,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 在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大框架下, 注重教学任务的分层化, 这样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的强弱, 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 并安排适合的教学任务。这样, 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协作, 可以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如在计算机课程中, 不论是软件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Flash制作等都有不同的分工, 整个项目的进度需要靠一个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 这样可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分组教学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实践性。教师在课堂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在快速掌握知识的同时, 能够切身体会到学习此课程在社会中的实际用处。在计算机课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交流、协作, 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充分认识到未来的职业定位。

三、分组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

(一) 优化分组, 明确任务

传统的直排座位在课堂中很难进行交流和讨论, 直接妨碍了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的互动, 从而直接影响分组教学的效果。分组教学的第一步, 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教师可将位置排成圆形, 让一个小组的同学聚集在一起, 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但是, 由于教室本身环境的限制, 大多数教室的桌椅是固定的。这时, 教师可让两后两排合并, 前排的同学转身, 两排同学由原来的“面对背”到现在的“面对面”, 形成了有利于互动的环境。

位置等条件在课前准备好之后, 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组。目前, 在计算机课堂中小组人数以4-5人为宜。如果小组人数过多, 会达不到分组的目的。因为大部分中职学生都非常的厌学, 如果小组成员过多的话, 教学的任务就会很难细分到每位学生的身上, 学习能动性差的学生有着“抱大腿”的心理, 总是等着别人去完成。而且人数过多, 教师也会很难掌握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组后, 教师应根据每位学生的优势进行分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 分组教学不适合难度较大的项目, 必须要有可操作性。

(二) 教师演示, 学生模拟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以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进行教学, 先进行多媒体演示, 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模拟操作, 这样可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有机结合, 更好地汲取知识。

(三) 定时考核, 激发信心

除了学校规定的期末考试之外, 为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前期所学的知识, 教师在平时可以通过模拟训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还要对个人、分组、团队做进一步指导, 让学生除了学会独立思考外, 还要拥有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完成情况, 教师不仅要对优秀学生进行考核, 对于差生更要逐一指导, 保证人人过关。

(四) 合理评价, 提高动力

在主观能动性上, 每一位学生都存在着差异, 但是对于教师来说, 好生差生的比例是可以衡量其能力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用, 可以通过教学质量来检验。所以, 学生的评教和成绩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的指标。分组教学的失败, 通常是因为教师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名义上分组, 实际上分组任务私下已经被个人“包办”, 有的则是相互推脱, 导致任务最终无法完成。

为了激励学生, 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也必须给出合理的评价方案。对于每一个成长体, 小组中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帮多”“多帮一”的学习状态, 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学生, 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的发挥空间。在最后的评价过程中, 教师不要过分注重学生的所做出来的结果, 要对过程加以分析, 做到即时性。同时, 教师对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点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分组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更适合学生的个人发展, 符合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 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 分组教学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最终能更好地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素兰.合学教育:撕掉“差生”的标签[J].内蒙古教育, 2009 (12) .

[2]吴洪.如何发挥课堂分组教学的优势[J].文学教育, 2009 (2) .

[3]杜萍.课堂管理的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中职语文分组教学 篇10

1 分组协作式教学的概念

分组协作式教学是在课堂上遵循一定的规律的条件下将学生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的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分组不仅仅是一种组织表现形式, 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的手段。分组是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小组是基本的学习单位, 也是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基础。协作式学习是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的最主要内容。协作式学习是小组内成员通过团结互助、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这样学生能参与到学习的探索和发现中去, 相互分享收集到的资料, 在讨论、思考中不断进行深入研究,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力, 全面提高学生知识水平。

2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应用

2.1 学生要进行分组。

分组是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基础, 计算机老师在进行讲授新课之前要了解、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和学习特点等, 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做出客观评估, 这样才能确保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管理。教师要想了解班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来进行。在了解了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的条件下, 将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进行搭配分组, 分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学生性别、性格方面的问题, 尽可能的考虑全面些, 使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在教授新课程时, 教师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能力进行分析、了解, 在此基础上, 将班级内同学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内6-7人, 小组内推选组长, 组长要有凝聚力、亲和力, 实践能力强, 学习能力强, 能团结组内成员共同学习、解决问题, 而且组长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2 分组协作式学习实践过程。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中职计算机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 将计算机教学内容合理划分成若干部分, 讲完一个知识点后, 就让学生按照知识点教学要求进行分组学习。对于比较简单基础的问题, 要求每个组内成员独立完成, 难度较大的问题, 要求组内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高难度问题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没法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详细讲解。这样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学习效率, 更能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集体配合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多媒体教学与协作式学习教学相结合, 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能直接通过网络传达到教师处, 而且学习成果可以相互共享, 学生们共同学习, 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 做到更高层次的因材施教。计算机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考查, 根据考查结果, 合理考虑是否进行重新分组, 全班同学的学习效果好, 要继续维持, 学习效果不好, 要适度进行调整, 保证分组的合理性。

2.3 教师的监管和指导

学生分组学习时, 老师要适时的到各小组进行流动指导, 对于很关键性的基础知识点, 教师要亲自指导掌握知识点不是很好的学生。学习完一个阶段, 各小组要进行学习汇总, 教师要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提醒学生疏漏的知识点, 保证全面掌握大纲要求知识。由于学生的自律和专注程度不同, 在分组学习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控制好课堂纪律。整个教学阶段, 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鼓励进步比较大的学生, 对学习退步的学生要及时了解情况, 帮学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多鼓励少批评, 因材施教, 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 分组协作式学习的重要影响

3.1 能提高学生能力。

应用分组协作式学习不仅能保证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 而且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扩展课堂内容, 不断拓展知识范围, 增强自身学识。能力弱的同学可以对课堂上未完成消化吸收的知识进行弥补, 组长和组员相互合作, 也能很好的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树立信心, 共同学习计算机课程。

3.2 提升教学质量。

以前的计算机教学方法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教学目标一致, 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分组协作式学习教学时, 进行学生分组就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分组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 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3.3 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水平。

由组长组织、领导的小组之间相互进行学习、探讨知识, 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 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组内其他同学的带动下增强学习积极性。而且小组间会形成良好的互助竞争,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们在良好和谐的氛围下学习计算机知识, 提高了团结协作水平。

结束语:

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 计算机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分组协作式学习是一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能帮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知识, 学生们走上社会以后能很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完善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 不断寻求、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更好的做好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俞银花.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应用[J].才智, 2011, (35) :116.

[2]付伙强.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16) :182.

上一篇:资源动员下一篇:杂交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