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误区对策

2024-08-16

常见误区对策(精选十篇)

常见误区对策 篇1

1. 杂交仔猪作种猪。

有的养猪户认为杂交猪是良种猪, 留作种猪一定很好。殊不知杂交猪遗传性能极不稳定, 作种猪用其后代会出现严重的性状分离, 饲料报酬降低, 生长速度变慢, 抗病能力减弱。

2. 颗粒饲料用水和。

有的养猪户用颗粒料喂猪, 像用粉料一样, 加水拌成粥状, 使饲料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 营养价值降低。用颗粒料喂猪, 干喂后再饮水才是正确的方法。

3. 去势、防疫同进行。

去势和防疫一般应间隔10~15天, 若同时进行容易造成仔猪去势伤口难以愈合, 防疫效果降低。

4. 母猪怀孕仍防疫。

母猪怀孕后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 防疫又属于强应激。怀孕母猪进行防疫注射容易引起死胎和流产。

5. 治病迷信安乃近。

一些养猪户认为安乃近是包治猪病的良药, 一见猪食欲降低, 身体发热, 就立即注射安乃近。安乃近副作用较大, 易引起猪过敏性休克, 体温急剧下降, 导致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突然死亡。

6. 孕猪患病不用药。

一些养猪户认为, 母猪怀孕后用药易导致母猪死胎流产。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孕猪患病不用药往往导致怀孕母猪染病后延误治疗而造成损失。

7. 饲料营养不全面。

有些农户养猪不是根据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配制日粮, 而是怕麻烦、图省钱, 有啥喂啥。这样就造成饲料利用率降低, 出栏时间延长, 费用增加。

8. 生料熟喂浪费多。

生料熟喂, 一方面破坏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导致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另一方面, 费人工、耗燃料, 增加成本。

二、对策

1. 挑选优良种猪。

只有性能优良的种猪才能生产出健壮的后代, 养殖户一定要精心挑选, 合理留用种猪。

2. 合理饲喂全价饲料。

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配制不同营养含量的全价饲料, 实行干喂, 注意喂后饮水, 以确保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3. 防疫尽量避开三期 (孕期、产期、病期) 。

防疫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应激, 若在孕期、产期、病期进行防疫会加重猪的负担, 影响其健康。

4. 及时求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常见误区及对策 篇2

误区之一:把整合看成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要把教学内容整版整版地“刷”到屏幕上,追求所谓的“省时、省力”。表面上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大了题目的训练量,实际上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追求“高效率、大容量、高密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记忆负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显示的容量和速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看清、看懂,并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推理,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避免走过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的高度和谐、统一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不是“电(脑)灌”代替了“人灌”,不是“信息技术越多、越有滋味,整合就越充分”,也不是“制作一个课件或调出一段录像了事”,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

误区之二:课程与信息技术地位颠倒

按照现代课程观,课程不仅指教科书,还指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等整合而成的一种生态系统。从现代的课程理念出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否则会陷入“唯技术主义”的泥潭。

误区之三: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误解为“学习的自由化”

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构建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教”到现在同时重“学”的转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理念容易绝对化,走上一条“自由化”的道路。

误区之四:片面地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

综合题常见解题思维误区及对策 篇3

【例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1。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参考答案:(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基础设施薄弱。

误区分析:解答第(1)、(2)题易出现问题的是信息提取不全、答案要点丢失。该题图文信息十分丰富,文字信息:①“人口主要集中于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说明人口分布不均,甲地缺乏劳动力;②“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 ——说明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③“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 ——说明开发历史短;图像信息:④经纬度位置,此区域为西亚地区的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⑤海陆位置,濒临海洋——说明海运方便;⑥位于热带,沙漠广布——说明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⑦图例中油田、输油管——说明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等。

应对策略: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具体方法如下:①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仔细阅读试题文字材料,一边阅读一边将材料中关键词标出,特别是有关时间、空间和地理事物特征的信息。②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认真读图,重点从图名、图例、图中的经纬度、海陆分布、注记、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等方面入手读图。③从试题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仔细阅读各设问,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明确试题的问题是什么;注意设问中关于时间、地点、过程、原因等限定性词语的要求。

二、解答过程描述类试题逻辑混乱

描述问题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描述问题是建立在具体地理事象上的科学表述,如描述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等温线分布、城市区位特点及气候特征等,但过程描述类问题更强调对地理事象的运动与分布规律的考查。关注“过程”的形成过程,不仅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还要求考生能针对“形成过程”进行具体表述。

【例2】根据材料和图像(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参考答案:(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误区分析:此题侧重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明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然后结合图中信息,运用该原理分析三角洲位置变化的过程。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图例文字信息中的新、老关系。考生往往由于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整个过程分析难以形成整体的思维过程,逻辑混乱,语言表述词不达意,致使得分情况不理想。该题正确的思维过程是:第(1)题,湖泊的湖岸线大体可看作等高线,由于该湖面积不断减小,越靠近湖泊中心湖岸线海拔越低,从而可以判断出A地到B地的地势变化。第(2)题,比较不同时期形成的三角洲可知,新三角洲不断地向湖心移动,这虽然只是沉积现象的一种表现,但它与当地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的河流入湖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是气候、径流量等因素变化的结果,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应对策略:解答过程描述类问题时,一方面要了解此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考查方式,另一方面要掌握必要的描述方法。关键是“抓住过程,理清头绪”,一般可分两步走:一应知道所要描述的过程是哪一种,进行针对性思考;二应将该形成过程细化与分解,有层次地逐一表述。

三、解答区域比较类试题未找到着力点

以一幅或几幅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将一些地理事物加以呈现,要求考生分析区域特征和差异,对地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知识—能力—实践”为主线,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这是综合比较类试题的基本特征。

【例3】读成渝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图(如图3)和美国东北部地区示意图(如图4),回答下列问题。

(1)成渝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中,与北部产业发展带相比,南部产业发展带的城市分布特点和优势分别是什么?

(2)成渝经济开发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都具有发展工业的优势,试分析共同的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1)沿(长)江分布;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2)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质的水源;便利的水运;广阔的市场。

误区分析:第(1)题区域内部差异比较,因区域特点相同,相近知识干扰,考生易产生错觉,导致审题、答题出现错误。第(2)题比较不同区域,因比较对象(工业)的影响因素不确定,容易出现知识迁移错误、对比片面、答题要点不全等问题。

易漏点:①河流对城市区位影响不仅提供水源,还能在水运(以及防卫、旅游)等方面发挥作用。②资源只想到矿产资源,漏掉水资源,水源只想到水量而漏掉水质。

易混点:沿河流分布回答成沿交通线分布。

易错点:语言组织不规范,套用答题模板,比较时忽视材料、图像中的有效信息,不具有针对性。

应对策略:解答区域比较类问题关键是找准比较项、理清比较要求(如相同或相异或异同),确定比较关系(如正反比较、递进比较)。考生需分析被比较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地等方面着手,人文地理特征从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方面着手。在全面分析基础上,根据设问确定答题要点,避免张冠李戴,以偏概全。

四、解答区位分析类试题忽视微观分析

区位分析类问题要构建区位分析模式,体现区域宏观或微观分析的方法。如气候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若仅仅用气候适宜与不适宜进行评价,只能说是宏观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一般要从气候要素出发,分析其优势与劣势。气候要素包括:气温(冬夏气温、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降水(冬夏降水、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光照、昼夜温差等。

【例4】读图5,回答问题。

说明燕京在当时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误区分析:本题考查燕京城的交通区位特点,答题时思考方向很容易进入宏观区位分析的误区,如从各种交通方式入手分析其有利条件,而题图信息显示燕京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参考答案反映命题者的基本思路,着眼于扩展题图信息,强调古时陆地交通的便利性。答题时要以燕京城为中心点,顺着古大道的延伸方向,可延至周边区域。分析答题思路和命题特点,可看出命题侧重考查区域微观分析。这种命题思路,虽具有非常规性,但仍能很好体现高考能力考查的特点。

提升学生体能常见的误区及对策 篇4

体能提高与技能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提升学生体能是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为遏制学生体能下降的不良趋势,素质练习“课课练”是有效措施之一。

误区1:“课课练”时间过长,既让学生不堪重负,过度疲劳有损健康,又会影响主教材的教学;时间过短,则达不到提高体能的效果。

对策: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人体机能发展规律,适宜地控制运动负荷,才能达到超量恢复,逐步提升体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时间、次数、重量、高度、远度、组数、幅度等调节运动强度和密度,调控运动负荷。

误区2:将学生当做运动员进行强制体能训练。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基本条件不同,不能用唯一的目标和标准要求每一名学生。要区别对待,否则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消”。

对策: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身体肥胖的学生、不爱运动的学生和体能较好的学生进行分组或分层;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根据学生的某个弱势力量进行分组,从而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如,根据学生的整体的身体素质的弱势项目,可在形式上将学生进行分组,A组学生由于腰腹力量较差,可将此部分学生分为1组进行腰腹力量练习;B组学生由于柔韧性较差,可将此部分学生分为1组进行柔韧性练习;C组学生由于耐力较差,可将此部分学生分成1组进行耐力练习;也可以分层次练习,如,在做腿部力量练习时,分别设定半蹲起、全蹲起、全蹲起跳、俯撑起跳、单腿蹲起等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练习。再如,上肢力量好的做标准俯卧撑或加大难度的单手、手指、击掌俯卧撑、手倒立练习,上肢力量较弱的学生采用跪地俯卧撑、平板支撑或抬高上肢的俯卧撑练习。

误区3:“课课练”是对主教材的辅助、补充和延伸,不可随意安排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

对策1:有目的、针对性地弥补学生在主教材的学习中没有锻炼的方面,注意体能练习的针对性,保障学生各方面体能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如果主教材以下肢练习为主,“课课练”就要安排上肢和腰腹的练习。如,主教材为快速跑,则“课课练”可安排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

常见误区对策 篇5

常见误区与对策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硬件设施的改进,我们看到教师越来越多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日常的教学活动,这种变化无疑给传统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将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的介入,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逼真形象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地走进文本中,感悟文本。)

然而,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毕竟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目前,许多课堂对多媒体的使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开发与使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教师成了“电脑操作员”,学生成了屏幕前的看客与听众,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当前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使用误区。

一、装饰过分,严重分散学生注意力

由于对多媒体使用条件的认识不够深入,笔者发现,在多媒体课堂上往往过分追求一种“全程”效果。有的教师整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课件,从课时开始时的“欢迎光临”到课时结束时的“再见”,均以课件形式予以呈现,以致忘记了多媒体技术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件界面的美观或结构的新颖,不惜花费大量的创作时间,添加很多不必要的修饰,他们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内容之间的切换,用很多的效果。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每一张幻灯片的边缘都镶嵌了许多花花绿绿的图画与从网上下载来的动画,很多的语文课件在页面的角上都设计有一个活动的图标,它对理解课堂内容无任何帮助,但很吸引学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这些课件的确很“漂亮”,但恰恰是这一点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主次不清,无法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部分教师制作的课件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课本搬家,将全文的文字重新输入,复制到幻灯片上,课堂就由原来的“让学生看课本”变成了“让学生看屏幕”,无法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二是脱离教学目标,通篇动画,将教材演绎为剧本,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时常被牵引到不当之处。如此一来,本是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就成了课堂的主角,而本应成为主角的学生和教师却沦为了配角,不可谓不是角色错位。

三、情感消失,束缚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语文课堂的进行过程其实是一种言语与情感对话式的人际交往过程。教师的课堂语言,有些是预设的,更多的则是随着课堂的发展而生成的,它包含着教师的激情和机智,更包含着对一个学生的引导和点睛。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可能鼓励和感染学生,远比电脑制造出来的热烈掌声效果更好。当课堂的导入语不是由教师充满激情地讲出,而是对照着多媒体幻灯片读出,其渲染气氛、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的作用就消失了。语文课,特别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意境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如果用课件来展示美,等于是把语言所蕴含的美直接强加于学生,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由于多媒体教学内容是容纳在课前精心制作的课件中的,课堂上的课件的演示势必按预定的程序来进行。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意外的情况,如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或是自己授课过程中发现某一个必须要讲清楚的问题。每到这样的时刻,便是对学生学习兴趣予以维护,对其探求精神予以保护的最好时机,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与课堂效果的最好时候。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忽视这样的时刻,要么是对学生的问题敷衍塞责,要么就是“课后处理”,怕纠缠于这些问题会使自己这节课设置的内容讲不完,而仍以自己课件的成功演示为目标,按自己课前预定的顺序进行,使课堂变成了一种非常死板的机械性的操作。长此以往下去,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课题互动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

四、忽略板书,无法整理课堂的思路

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优势,解决了很多传统媒体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于是有的教师就认为,有了现代教学手段就可以摒弃传统媒体。事实上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学中,板书一直占了很大比重。通过系统、规范的板书,可以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有所侧重,明确哪些知识是老师讲解的重点,哪些只须一听而过。老师在边讲边写的过程中,也可以规整自己的思路,并可根据学生的听课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但老师的劳动量是很长大的,一节课下来,总是手腕酸痛。现在许多老师在上课时完全依赖课件,把教学的内容全打到课件上,上课时就让学生看大屏幕,而黑板上往往只板书一个课题甚至一个字也不写,直到下课都是一片空白。这样看似省心省力,但学生在听课时到底掌握得怎么样,老师心里没底,而学生则是一片茫然,不知道该记什么。一节课结束后,老师学生倒是轻轻松松,回头想想,却是什么都似是而非,想去复习,也不知从何开始。结果勤快的学生就什么都记,一节课下来劳累不堪,而偷懒的学生就干脆空着什么都不记。这样的学习效果就肯定不会太好。

无论计算机多么先进,课件设计多么巧妙,它终究是冷冰冰的机器。始终不是一位充满活力的老师。用课件上课,教师容易受到已定型的课件影响,完全围绕课件讲课,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把原本的“课件辅助教师”变成了“教师辅助课件”。课堂上的教师的随机应变,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计算机是无法与之代替的。讲台前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的大门。如果老师仅仅是把课堂上的主要活动变成操作鼠标,学生的主要活动变成了看屏幕,画面频频变换,学生目不暇接,而思维却处于休眠状态,学生除看到了几个好看的画面,记住了某个事物个别的、零散的特征外,一无所获,根本没有思考活动的参与,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依赖性”、“惰性”,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显示出它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实践当中,切实积累,深刻体会,采取恰当的对策,从多媒体教学误区中走出来,找准多媒体的最佳使用时间,使得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能。

一、摆正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旦掌握在观念落后的教师手中也会变异,成为“旧”教育的工具。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智力、知识、能力、习惯、情感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尽可能地使用多元化的超级链接,将教学过程变“线性结构”为“网络结构”,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可逆性,使课件的流程能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取,同时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教师要能把握好动静结合的关系,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指引。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进一步优化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只有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做、去思,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焕发活力。

二、尊从规律,合理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动用多媒体,适当地配合一些画面或音乐,借助声、色、光、电的特殊效果,可以使语文课上得更形象。但教师决不能只做放映员,更不能一味炫耀电教手段,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认知语文教材,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上,使他们获得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电教”方式,它姓“教”不姓“电”。将多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教师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因此,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应本着这样的原则:为教学目的服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件制作有针对性,小而精。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套用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原则:“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多媒体课件删去,毫不可惜。”

三、注重特点,创造美好的课堂交流氛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留给学生理解领会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去发现知识。教师可借助于电教媒体,为学生创设平等、自由、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电教媒体的帮助下实现并确立个体的主体地位,实现由自主学习渐至主动学习再至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特别强调情感活动,语文教育要努力形成教学风格,你只有渊博的知识还当不好语文教师,你必须会传达,能绘声绘色,以独特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来产生情感的共鸣„„”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多媒体工具,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机械、单纯地操纵机器,应随身携带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多地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误区与对策 篇6

一、对教材的理解不透,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案例】 这是一节校内的教研课,教学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5AUnit3 Hobbies的A部分课文教学。授课教师将A部分课文的教学安排在第一课时,首先教师利用图片引出hobby,然后用Do you have any hobbies?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爱好。接着通过出示一组朋友的照片引出三单句型的教学,其间穿插教学了take photos,collect stamps,go shopping,grow flowers等B部分的词组,并且归纳了一般现在时的语法知识。结果却出教师的意料,虽然是旧单词,但重新组合后的词组是新的,而且在运用中还要注意形式的变化(加ing),导致词组和句型的教学磕磕绊绊花了大量的时间。到了呈现课文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十分钟。教师让学生匆匆忙忙地看了课文的卡通片,回答了几个有关课文的问题,A部分课文的教学就草草了事。

【分析】 究其原因本节课的失败就在于授课教师对于本节课的课型和教学目标,授课教师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没有正确认识。她既要学生掌握本课的六个词组和重难点句型,还要求学生能够理清文中各个人物的爱好,并且自编对话表演,内容多而杂,学生一下子吃不下,单词句型没有掌握好,课文也没理解透彻,更不用说运用提升了。

【对策】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为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导航。A部分作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肯定比较多,教师应该在众多的知识点中有所取舍。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可定位为学生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中人物的爱好,学习文中出现的相关词汇,掌握重点句型,可采用略读、寻读、精读、填写表格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了解文本大意,获取具体信息,期间基于语境穿插教学文中出现的词汇,最后可让学生根据表格复述课文,自编对话交流兴趣爱好。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阅读教学的三个目标,即:Read for fun:read for information:read for language.

二、活动设计华而不实,缺少实效性

【案例】 三年级英语课,教师在教完了水果类单词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来巩固教学内容:全班分成8个小组,各组自选一种水果作为组名。然后每组的每一个学生轮流到黑板上画一种水果并说出相应的英文,哪一组最先完成,哪一组就得胜,教师奖励水果,获奖的学生展示奖品“This is my apple/banana…”。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兴致高涨,气氛空前热烈,活动的重点成了比赛哪一组同学跑得快,画得快,而水果单词的朗读、运用却被弱化了。

【分析】 在以上这个案例中教师把活动的目的局限于学生的兴趣培养,过分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使学生处于失控状态。其实,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前教师不遗余力的精心设计有趣味性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兴趣;课上学生走来走去,又是叫又是跑,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课后学生一知半解。

【对策】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活动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设计活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活”,“乐”,“玩”中,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活动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围绕学生的经验去展开,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学生能学以致用,环环相扣,自然地逐步提高语言的完整性、正确性和流畅性,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指导

【案例】 这是一节“生本”研讨课,教学内容是6BUnit7 A letter的E部分,是一封Liu Tao写给Peter的信。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相关单词、词组和句子,了解英文信的格式,并且自己也能写一封英文信。整节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自学交流新单词,整体感知,分段细读,学习英文信格式,讨论自己准备写信的内容,完成英文信。授课教师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了教学,每一个环节、任务都是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笔者作为听课老师在一旁观察了学生的小组活动,发现在“热闹”的表象下面其实是少数学生挑大梁,多数学生旁观,个别学生游离。

【分析】 在本节课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但由于是借班上课,该班平时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前教师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指导,因而每个小组中都是“好生讲,差生听”的局面,学生之间没有真正的合作和交流。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小组活动观察得不够仔细,不能及时发现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影响小组合作活动的效果。

【对策】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合作学习,是经过教师的指导和长期的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首先是合理分组,保证组与组之间的平衡以及组内成员的差异互补。每个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发言员、检查员等,并把小组荣誉与所有组员的表现联系在一起,如评选优胜小队,English Star等,使组内每个成员都能意识到“我是小组必不可少的一员”,让他们为了成功而彼此需要。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会思考,会倾听,会分享。在开展合作学习时,任务的选择非常重要。

初语课外阅读常见误区及对策分析 篇7

新课标对于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学生九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书籍和报刊。”比如, 要求从长篇文学作品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几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所以说, 课外阅读已经在中学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 研究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容易产生的误区和问题对于他们的课外学习非常重要。

那么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容易走进怎样的误区呢?

误区一:课外阅读只能利用课外时间, 课内时间不可用

现代教育容易将学生带入这样的误区, 认为学习只是为考试服务的。所以很多学生都很努力想要取得好的成绩, 对于课外阅读并不重视。这是因为, 在实际中, 很多人都认为有限的课内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汲取知识和文化的最好的时间。考试永远是课内知识。对于课外知识的考查可谓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想法就将学生带入了误区, 认为课外阅读只是课外的事, 课内时间是不能用的。同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只重视课内的学习, 因为课内学习内容才是考试的重点。同时因为时间精力有限, 他们可能对课外读物关心的少之又少。

误区二:因为“偏食”造成的阅读误区

中学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 各种综合素质还在慢慢地积累和形成过程中, 所以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 要知识面广而且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很多老师对于中学生课外阅读都采取放任的态度。任凭学生随着自己的兴趣遨游书海, 久而久之, 学生“偏食”的毛病自然养成了。

其实, 中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都还不够成熟, 阅读时本应该兼顾所有类型的文章, 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挑剔阅读类型。这样久而久之, 学生在语文综合学习的过程中, 就会存在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还感觉良好, 一到现代文阅读就觉得自己无从下手, 不知道从哪做起。有的写起记叙文非常顺手, 一到其他文体就无所适从了。

误区三:课外阅读过于休闲, 并不做深层次的思考

在很多老师的教学过程中, 都容易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 就是课外阅读仅仅只是阅读, 并不需要做深层次的思考, 否则会浪费时间。学生受这种思想和意识的影响, 也容易在阅读中形成一种休闲的意识, 认为阅读只是一种消遣, 一种休闲。所以读书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名人轶事或者骇人听闻的案件等闲书。这样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象上, 相对比较肤浅, 不可能有大的收获。

误区四:阅读时只求速度, 囫囵吞枣, 断章取义

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功利性, 他们进行课外阅读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寻找一些名言警句、古诗词、对联等, 在写作文的时候用一用, 以显示自己的文采。虽然这也是积累和运用, 但是对于整篇文章来说, 这样的阅读掌握的东西毕竟是少数的。有时候由于汲取的东西太过零碎, 并没有领会全文和整体立意, 所以很容易断章取义。

那么, 面对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 教师要加强指导。

虽然说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进行的, 但是我认为既然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同样需要老师的指导。将课堂和课外有效地结合起来, 才能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一些课外读本;每天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去自主阅读;每周做一次读书笔记, 让大家在课堂上相互讨论一下, 这一周都读了什么书, 有什么样的感受。在相互的交流中, 学生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 才能够慢慢成长。

其次, 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知识匮乏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阅读资源。对此, 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在开学第一堂课自我介绍的时候, 就告诉学生学校阅览室的查阅方式, 查阅方法等。同时还可以指引学生利用网络进行阅读。也可以建议学生利用手中的各种词典等进行阅读。

再次, 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需要安静的氛围, 不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 帮助他们读书。老师可以在班级里面成立读书小组, 每天下午抽出40分钟的时间让大家对于今天自己所读的书进行讨论, 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在相互的讨论中, 了解别人都读了哪些书, 在别人那里吸取知识。有了好的学习氛围, 即便是耳濡目染,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外知识也会得到提升和丰富。同时在相互的交流中, 学生们也能看到自己课外阅读存在的不足, 在以后的阅读中应该注意什么。通过相互学习, 也能够纠正学生在阅读中不好的习惯。

最后, 给学生以适当的奖励。

中药注射液常见使用误区及对策 篇8

1对高敏人群不慎重

中药中含有蛋白质成份, 可致变态反应, 有较多患者兼有多种药物变态反应史, 所以变态反应发生率比一般的高出3~8倍。如果在用药前不注意患者的变态反应史, 就很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对策:在用药前要仔细询问患者的变态反应史, 了解患者的病史, 用药史和基本生理状况及特殊人群, 特别是对年老体弱及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儿童、孕妇等慎用。

2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会因化学成份、pH值等变化, 引起局部栓塞出血、血肿、损伤和坏死, 产生血管炎症反应等。这些反应不仅降低疗效, 而且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对策:尽量减少配伍用药, 尽可能减少与多种抗生素药物联合应用。能口服的避免肌肉注射, 能肌肉注射的避免静脉用药分瓶点滴, 同时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产品。

3药量过大

部分临床医疗人员认为中药作用缓慢、温和, 盲目增加剂量, 发挥其好的疗效, 结果导致不良反应。特别是首次用药发生不良反应居多。

对策:首次用药应特别注意滴注速度, 不宜过快, 输入药量不能大太。例如:丹参注射液滴注时每次10 ml~20 ml加入5%葡萄糖250~500 ml, 注意控制滴速在45~60滴/min内, 1次/d。在用药时应加强用药监护, 密切观察, 询问患者有什么不适, 一旦有反应, 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4用过期药

因药物放置时间过长, 发生变质, 药房调配人员没核对时效期, 将过期药输入人体后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建筑防火设计中常见误区与防范对策 篇9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功能场馆、摩天大楼、豪华小区等各种公用、商用、民用建筑拔地而起,建筑业市场空前繁荣。蓬勃的发展背后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建群密集、布局凌乱、交通狭隘等这些都为建筑防火设计带来困难和挑战。如何做好防火设计,有效做好防火安全工作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重要问题。

经过调查研究,现总结现代建筑火灾发生的特点如下[1]:

1)火灾诱发因素多。

现代建筑内部布局纷繁复杂,通道出口交错布置。再加上现代化光纤,电缆及各种功能多样的系统化电器接入,楼层之间的线路错综密布,室内易燃设施摆放不一,线路短路故障,易燃物触发等这些因素,都会迅速引发火灾。

2)火势发展迅猛难以控制。

回顾多起火灾事件,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尤其是高层大型建筑,火势会在短时间迅猛蔓延,借助建筑内部设置的各种不同用途的贯穿通道,不到一分钟内火势就能到达顶层;再加上现代建筑多为横向通透布局,火情会毫无阻挡的遍及整个楼层,火势一旦形成,短时间内就难以控制。

3)消防救援难度大。

现代建筑巍峨高耸,内部风格结构复杂,火灾发生时,灭火救援设备难以迅速有效就位,对于摩天大楼之类的建筑,云梯不足以达到高层灭火的能力,必要时需要直升机出勤。

4)人员疏散困难。

由于纵向和横向跨度大,遇险人员难以迅速到达安全出口,再加上建筑内人员聚集,逃生通道狭长,安全撤离时间增长,有时甚至由于慌乱找不到出口,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5)助燃物和可燃物种类繁多。

现代材料种类繁多,建筑中的一些易燃易爆品如不妥善安置管理,就会诱发火灾,此外还有一些化工类材料,不仅极易引发火灾,且燃烧时会挥发有毒性气体,致人死亡。另外,已发生反应的材料如长期堆放在一起,也会诱发火灾。

1 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误区

1)建筑防火只需设备充足即可,与建筑本身布局无关。现在大多建筑物都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其防火设计主要依靠消防设施,而未将建筑布局纳入防火考虑之中,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a.建筑防火设施所处位置极易引起火灾;b.建筑间距小,火灾发生时会产生连锁反应。

2)大量多层建筑防火只采取常规市政管道供水[2]。对于设有室内消防给水的多层建筑,市政消防供水即可满足其出水压力,但市政供水服务区域比较大,容易发生故障,当其停水、发生故障或例行检修时,无法保证全天供水,存在潜在隐患。

3)使用双出口消火栓可满足建筑物室内灭火。针对消防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室内至少应布置两支水枪,控火需能遍及任意角落”,因此,有些设计者取巧的采用了双出口消火栓,殊不知当遇到故障时,其两口均不出水,无备用设备,从而“弄巧成拙”。

4)为求廉价在疏散走道、门厅及楼梯间铺设普通地毯。地毯洁净、美观,常见于现代高规格建筑的走廊过道,但大多商业建筑内地毯阻燃防火特性不达标,一旦起火,这些地毯极易成为“拦路虎”,对人员迅速逃生带来隐患。

5)发生火灾时,电梯照常运行。电梯为我们平时的上下楼带来了便捷,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贯通楼层上下的快捷通道很可能在中途停止运转,将人困在其中;即使起火时电梯可以继续运转,但“烟囱效应”会使烟火扶摇直上,有封闭空间的电梯此时则成为一只“火笼”,加速人员伤亡。

6)随意采用防火卷帘取代防火墙[3]。现代化的商业建筑为求美观大方,多在特定楼层采用贯通无碍的“大厅”型风格,按规定,这种大范围的区域需要分割为若干个小的防火分区,一些商家“活用”规则,“防火墙”全部由“防火卷帘”替代。一旦发生火灾,只有卷帘落定才能真正“变身为防火墙”,而卷帘落下需要时间,且极易发生故障无法落下,这样就在无形中增加了隐患。

7)“因地制宜”,将承重梁作为挡烟垂带。按照有关规定,走道及房间内设置排烟设施时,应从顶棚往下0.5 m的距离划分出防烟分区。一些人“因地制宜”———依靠凸出的承重梁作为天然的挡烟梁。然而,当“井”格内充满烟时会继续扩散至邻区,这种做法难以发挥挡烟功能。

8)公共建筑装修牺牲通风和采光条件追求效果。现代建筑装修效果多样,有些建筑,特别是一些会馆,酒吧,咖啡座等为追求立面效果和绚烂照明及飘渺隔断而破坏必要的通风、采光。一旦发生火灾,这些美轮美奂的“神来之笔”终将付出代价。

2 对应的改进措施

1)合理布局防火设计。建筑规划设计初始阶段,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所在的地势、地形、风向等综合考虑,避免火势在建筑物之间蔓延,设计时要保证建筑物间距,为大型消防车出入留出空间。

2)设置消防水池。对于大型多层建筑,要设计对应其用水量的消防给水系统,当用水超过一定量时,应设置消防水池,以防止市政给水管道停水及发生故障不时之需。

3)设置至少两只室内消火栓,用于建筑物室内灭火。室内灭火是消防防火的最基础单元,一般情况下,按照消防规范要求,室内需设置两只消火栓,灭火范围应该能达到室内任意部位,这样,即使其中一只发生故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灭火质量。

4)门厅、走廊需铺设符合要求的阻燃地毯。大型的商业建筑中,门厅、走廊需铺设地毯的,要求使用经国家消防中心检测合格的阻燃地毯,或者充足喷涂消防部门允许使用的阻燃剂。

5)安全疏散时,要停止使用电梯。发生火灾时,要立即停止使用电梯,逃生人员应沿安全通道紧急撤离。另外,发生火灾时,还应关闭通风井,垃圾通道等容易形成“烟囱效应”的贯通通道,并且应该贴示标识,不允许火灾时启用此类通道。

6)防火卷帘的使用需根据实地情况灵活变化。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墙的替代品时,需起到防火分隔作用,并注意其附近空间,安装间距等。

7)重视挡烟设施及防烟措施[4]。防、排烟设计是所有建筑防火设计中都要考虑的问题,建筑火灾中的烟气危害也是危害人身安全的第一杀手。“挡烟垂壁”的设计中,只有当主、次梁结构楼板的主梁凸出“顶棚”楼板0.5 m时,该主梁才能作为划分防烟分区的挡烟梁。大环境方面,要尽可能创造房间、走廊、楼梯间等环境的预防,预警,排烟的条件,有条件的装设机械排烟设施。

现代建筑都须具备一定的防烟,排烟功能,在挡烟设计中,只有当主次承重梁中的主梁下垂0.5 m时,该主梁才可作防烟之用,大多情况下,需专门设挡烟装置并与排烟设施结合使用。

8)建筑装潢应注意采光通风[5]。装饰设计必须保持建筑的防火安全功能,有条件的还要创造原本未有的防火便利,决不能无视消防安全,天马行空,任意为之。具体应该保证白天室内的充足采光,留出通风换气窗口,方便火灾发生时,紧急排烟和人员迅速疏散。同时,材料的选取也应注意其防火阻燃特性。

3 结语

建筑防火设计已成为当今建筑行业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我国目前的建筑防火设计还不完善,其中仍有一些认识误区,本文针对目前防火设计中存在的关于建筑布局,消防用水,室内灭火,地毯铺设,人员疏散,防火卷帘的应用,防烟排烟,建筑装潢等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能在这些方面有效保证建筑防火设计的正确合理。

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建筑消防系统也应该随之建立健全,本文只对一些较为普遍和常见的问题作了分析,建筑防火方法需要设计人员常立常新,不断优化,才能有效实现建筑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朱高勇.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4):88-89.

[2]李峰.建筑防火设计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J].消防科学技术,2002,21(3):15-16.

常见作文教学环节的误区诊断及对策 篇10

深入日常作文教学, 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老师作文教学的一般模式是“指导审题—交流素材—提供范文—自己试写—欣赏佳作—批改点评”。仔细探究, 我们会发现这中间的几个教学环节存在着不少误区, 在很大程度上, 把作文教学带入了死胡同。

误区一:急于交流素材

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有一个单元是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在指导学生审题后, 老师开始组织学生交流写作素材:“谁是你最敬佩的一个人呢?”学生在陷入一小会儿的沉思后, 一只只小手开始举起来。第一个学生说:“我最敬佩的人是清洁工人。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换来城市的整洁。”“是呀, 清洁工虽然很脏, 工作很辛苦, 但是他们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选材多好啊, 掌声表扬!”老师及时鼓励。第二个学生说:“我最敬佩的人是交警叔叔。他们不畏严寒, 维持交通。”“是呀, 交警叔叔与清洁工人一样, 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 为城市建设出力, 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后来陆续有学生发言, 有的提到医生, 有的提到护士。在改作时发现, 学生的写作对象就是课堂中发言学生提到的这类“地位并不高, 离学生并不近, 作文中讴歌次数并不少”的题材。“自己的家人, 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这一类学生天天接触, 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却很少进入作文题材。真的是在这些人中没有值得学生“敬佩”的对象吗?显然不是, 而是课堂上个别学生的发言限制了全班学生的思路。

诊断:

在作文教学中, 在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结果的时候, 这样的素材交流环节其实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相反, 它把学生的思路局限在一个框框里, 这个框框的大小由发言的几个同学确定。这样的教学环节安排最终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几乎千篇一律。

对策:

1.审题后, 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时间思考, 有思维的过程, 有思维的结果。老师还要留出时间, 让学生把思考结果写下来。这样在交流时, 才会有各种思维火花的碰撞。

2.审题后, 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考空间。如在教学《我最尊敬的一个人》时, 我要求学生从多方面、各个领域拓展写作的对象, 可以是亲人、朋友, 同学、老师, 也可以是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 更可以是一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3.审题后, 要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在上述基础上, 我帮助学生搭建好交流的平台, 再组织学生交流, 就会发现学生的写作对象范围大大扩大。学生有了可以交流的素材, 就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交流中。这个过程, 恰好给了学生一个甄别写作素材优劣的机会和经历。长此以往, 学生的选材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渐渐的, 就很少会出现上述现象。

误区二:过早提供范文

案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训练是写一篇发言稿。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这类文体, 因此在教学中, 很多老师都会在审题之后马上安排一个“范文学习”的环节。有一个老师提供了一篇《竞选班长的发言稿》。在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范文后, 老师开始指导学生概括发言稿的一般模式: (1) 表明发言的主题; (2) 为什么参加这次竞选; (3) 竞选成功后会怎样做; (4) 请同学给锻炼的机会。在这之后, 老师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发言主题写作。可想而知, 这样的教学结果, 虽然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发言稿的基本模式, 但作文没有独特之处, 都是用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翻版”。

诊断:

范文是学生写作时的借鉴对象, 是初学写作时的“拐杖”。在作文教学中, 范文欣赏固然有一定的作用, 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安排不恰当, 最终就会导致学生作文形式的单一、乏味。

对策:

1.把握时机。范文欣赏的环节要根据作文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况安排, 有时可以省去, 有时可以调整出示的时机。

2.有效引导。在审题后,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写作的思路, 可以怎样写, 可以写些什么, 让他们用提纲的方式记下来。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把学生的思维、点子一一记录在黑板上。接着指导学生筛选, 哪些素材可以安排在本次习作中, 哪些不太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这么多素材中, 该根据何种形式来编排?我们要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如果学生交流完后, 老师发现还有主要的教学内容没有落实, 这时再出示范文, 就会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3.选文恰当。在备课时挑选范文, 我们要考虑范文形式、内容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以便真正发挥范文的作用。

误区三:习作欣赏仅限优秀

案例:

在六年级一次习作教学———《我的理想》中, 教学进入了欣赏优秀习作环节。老师选中的是一位女同学的作文, 她展示的是她的作家理想。确实, 她的作文洋洋洒洒, 无论是未来生活设想, 还是现状描写, 抑或是结尾处引用的名人名言, 一切都是那样流畅、自然, 颇有小作家的文学功底。作文朗读完,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开始交流这篇作文好在哪里。教学环节似乎很顺畅, 但是交流完、欣赏完后, 学生仍然不知该如何写好自己的理想。

诊断:

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欣赏身边同学优秀习作的时候, 学生能感觉到这篇文章好。但究竟好在哪里, 学生谈的多是一些套话, 如:文章运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 使文章具有完整性;文章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 使文章生动形象。这些其实都是老师平时作文评语中用烂的语句。学生没有得到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教师安排优秀习作交流是期望学生能取长补短。但是大多数学生欣赏归欣赏, 修改归修改, “借鉴”的目的很难达到。相反, 被老师点中的几位学生往往是班中的“作文高手”, 他们的作文水平往往高出班中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这些同学的作文水平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在比较中, 许多同学最大的感受是自己这也不行, 那也不行, 反而失去了写作信心。

对策:

1.树立榜样。我认为以身边的学生为榜样, 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关键是榜样怎样树?树谁比较合适?我觉得在优秀习作欣赏时, 我们要注意选择层次的全面性。尽量多选择班级中的中等生, 一方面给他们亮相的机会, 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作文信心提高的途径, 另一方面给绝大部分同学一个心理暗示, 我们也能写出好作文。

2.找回自信。老师可以选择平时作文水平较弱的同学, 指导他交流作文中某一个片段, 肯定他的进步, 肯定他某一方面的长处。这样的习作欣赏, 才会使绝大多数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

误区四:包揽批改重任

现状:

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头疼, 花费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确实, 作文的批改被教师全包了, 当然就把辛苦全“包”了下来。那么这样做的效果是否好呢?我们会发现:学生作文写完后, 没来得及写上最后一个标点, 就匆匆合上本子, 就交给组长。当作文本发下后, 绝大多数学生关注的只是一个分数, 一个等级。对于老师呕心沥血的评语, 精雕细琢的删减, 却很少有人关注。老师一方面不停地抱怨学生辜负老师的辛勤付出, 另一方面仍不情愿地在批改作文上耗时许多。

诊断:

学生写作文, 老师改作文这种延续了许多年的作文教学批改模式, 始终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 会让学生丧失修改作文能力。

对策: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 叶圣陶就说:“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因此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全程关注作文修改。

1.成文前的修改。这个过程主要帮助学生确立作文主题, 在交流中指导学生筛选素材, 明确素材要有独创性, 千万不可人云亦云。指导学生如何从众多的素材中选择符合要求, 能凸显主题的材料事例。这是作文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也是避免学生走弯路的有效方法。成文前的修改, 要从整体着眼、大处入手。

2.成文后的修改。这主要是指对作文初稿的修改。修改时, 可参照原先的作文提纲, 从中心、思路、材料、布局等方面, 对初稿进行细致的审阅, 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手术”或小的修补。如果说成文前的修改是“定调”, 成文后的修改就是“检验”和“把关”。当然在这个环节中, 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 (1) 重视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可以按照“提出批改要求—教给批改方法—做好批改示范—指导学生批改—及时总结评价—设计补救作业”的环节进行。这一系列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明白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 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2) 组织互改作文的训练, 大到谋篇布局, 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 都可以直接在习作上修改或写出修改意见。事实证明, 学生评改他人的习作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 能竭尽全力、反复推敲、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学生互评互改, 扩大交流范围, 互相启发, 取长补短,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 而且能提高写作能力。

审视平时的教学, 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找到这些教学误区。要减少作文教学的“失误”, 切实改变“低效”的现象, 除了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恰到好处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要求, 不断地实践、积累、总结、反思, 使小学作文教学返璞归真, 沿着正确的轨迹运行。

摘要:作文一直是师生畏惧的难题, 作者结合日常作文教学, 分析作业教学的一般模式中的误区:急于交流素材;过早提供范文;习作欣赏仅限优秀;包揽批改重任, 以及相应的对策, 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治疗舒适度下一篇:技术标准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