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意义多重性

2024-07-09

语言意义多重性(精选五篇)

语言意义多重性 篇1

相对简单的事物的表述, 布龙菲尔德指出的三种方法。一种是指示法 (demonstration) , 通过用一个实物与语言形式的对等表达训练达到认知的水平。一种是婉转法 (circumlocution) , 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或共同认知加以描述, 从而让对方明白的纡回说法。一种是翻译法 (translation) , 即用对方语言中大致相等的语言形式翻译给他听。

从唯精神主义语言学家来看, “语言的作用是内在的 (immanent) 和构建性的 (constitutiv) , 语言宁可说是从人的本性之中独立自主地生成”, “语言和智力特性是从不可企及的心灵深处相互协调地一同产生出来的”[3]。鉴于鉴于语言是由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彼此交互的认识活动中的产物, 语言本身便与意识紧密相连, 因此在意识具有不稳定性的条件下, 实践过程中, 语言也具有其不稳定性的特点。

一、语境义和语义迁移下的多义性

索绪尔认为, 语言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完整符号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 语言符号由能指 (语音形象) 和所指 (概念内容) 两部分组成。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自然的或必然的联系, 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这种任意性决定了符号的意义并不来自于外在事物, 也不在其自身, 而只能产生于语言的系统中, 即产生于符号之间的差异。

语言意义是由语言符号的差异决定的, 没有差异就没有意义[4]。索绪尔对语言意义的差异定位在了“意义的指称论” (the referential theory of meaning, denotative theory of meaning) , 认为一个语词乃是通过它所指称的对象而具有“意义”。

不同于简单的书面意义, 相对困难的是转换语言 (displaced speech) , 那是一种说话人处于非常规定义的环境中, 改变了形式语言的意义, 而转换到另一种语境中的情况。语言是否因此缺失了稳定性?understand (明白) 是由under (下面) 和stand (站立) 两个基本词汇的复合, 在古英语时期, 这个词在新出现的时候必然不是完全承接的现代的意义, 由于under在用法上也曾使用于表示“里面, (深入其) 中”, I understand it (我明白了) 最初意义可以推测为“我站在 (深入) 这些事的里面”。从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中, 我们很容易找到类似的例子, 比如“ready” (准备好了的, 现成的) 最初形成的意义是“适合于跑马, 跑马的路了”。

但这样的推测并非总是正确的。由于词语的变意甚至语言使用情境的变意需要经历长时间, 或是因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的情境的变化让彼此无法完全感知对方生活中所出现的词汇亦是情有可原的。由于意义的转换,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与目的语对象进行交流时, 可能会导致无法沟通交流, 甚至同一语言使用群体中,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 可能产生误解, 导致摩擦。

二、文学语言造成的多义性

张世英 (2007) 指出“意义”一词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含义或者书面意义 (sense) 。二是观念层次上的意义 (meaning) 。后者比前者的内涵更高一个层次。“sense, 含义, 字面意义, 不涉及认识上的真假问题, 也不涉及道德意识上的善恶问题和审美意识上的美不美的问题;而meaning则涉及真假问题、善恶问题和美不美的问题。”[1]因此当主体与主体之间涉及到观念上的意义时,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第二层级上的意义的交互活动, 会造成信息传递的低效性或无效性。索绪尔说:“文字遮掩住了语言的面貌, 文字不是一件衣服, 而是一种假装”[4]。

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可得知, 文字分为两种体系, 一种是表意体系, 而另一种是通常所说的“表音”体系。文字的功能在于表意, 而文字的稳固性使其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 逐步承担起了文化的载体的角色。而文字的表意性又在历史时间与人类实践的加固下不断丰富和发展, 体现出极为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炫彩的思想火花, 正如洪堡特所说:“语言, 它与个性的关系极其密切, 二者十分频繁地互相影响。借助语言媒介, 极不同的个性通过互相传告各自的外向意图和内部感受而同一了起来”[3]。

索绪尔说:“自然语言受到文学语言的影响也可能破坏语言的统一”[4]。文学性的语言的固定性和成文性使得自然的语言受到束缚。由于语言是不断发展, 而文字具有停滞不前的倾向, “语言就其真实的本质来看, 是某种连续的、每时每刻都在向前发展的事物。即使将语言记录成文字, 也只能使它不完善地、木乃伊式地保存下来, 而这种文字作品以后仍需要人们重新具体化为生动的言语”[2]。人类不是一种“喑哑的动物” (mutum pecus) , (1) 尽管语言发展之初, 人类会笨拙的摸索, 但语言的发展是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延展性的。“语言是一种精神劳动, 这个表述单从下述事实来看就称得上是绝对正确和适当的:精神实际上只存在于活动之中, 除此而外我们无法想象它的存在”[6]。

文学语言会与自然语言互相影响, 也在某些程度会互相促进, 但是若在自然语言的语言流中掺杂过多没有共同文化背景的文学语言, 附加了太深的真假问题, 造成过多的含混不清, 语言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三、语言歧义现象的理解

理解在主体与主体的的各类智能活动中是种动态的心理活动, 洪堡特表示, “理解和讲话只不过是同一种语言力量的不同作用。相互间的交谈绝不等于相互之间传递同一种语言材料。理解者必须像讲话者一样, 借助自己的内在力量重新把握同一些语言材料;他所知觉到的, 只是能够引发相同感受的刺激”[3]。尽管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由于思想与情感上的一致与离异, 任何理解都不可能充分被理解, 由于主观内在性 (subjective Innerlichkeit) , 语言的理解在主体间存在一种自由性。在《诗中的语言》中, 海德格尔赞赏了特拉克尔诗中的“多义性” (Mehrdeutigkeit) :“白”可以表示苍白, 也可暗指纯粹;“绿”可指繁盛, 亦象征了腐烂等。但是这样的文学中常见的多义性无疑会在普通日常交流过程中带来一定的障碍, 除非对话主体共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程度。同时, “‘文学语言’不仅指文学作品的语言, 而且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指各种为整个共同体服务的、经过培植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语言”[4]。

由于“交际双方话题不唯一, 双方的预设心理不同, 或是一方主观上为了某种目的故意为之, 都可能造成歧义”[5], 会出现一系列的语音歧义、书面歧义或者两者兼有。不排除某些政治性外交性或是出于礼貌性合作性的语言模糊需要, 正常的言语交流中若是出现了语言歧义, 会影响语言流接受的顺畅, 有时会引起反馈的达意偏离。

四、语言多重意义下的有效交流

正如赫尔德说的:“人类不可能始终停留在所有的人全都群居在一起的阶段, 同样, 人类也不可能只用一种语言。”[6]随着世界化、全球化以及产业化的进程, 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固步自封到只学习本民族语言。正如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掀起的学习英语的热潮, 欧美国家也即将在他们的下一代教育中融入更多的东方文化。“获得了语言表达的观念为他人所接受, 于是便成了整个人类共有的财富, 而每一个人都拥有这种观念的变体之一, 在他人的观念变体的影响下, 这种个人的观念变体会朝着完善化的目标发展。在相同的条件下, 集体对一种语言的影响越强烈、越广泛, 该语言所获得的东西也就越多”[4]。

语言的有效性不仅是来自同一文化群体的人在正常生活中经常碰见的问题, 更将是在未来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过程中所无可避免的问题。人的所谓理性, 就是一切人类力量的总和形式, 就是人的感性本质和认知本质 (erkennende Natur) 、认知本质和意愿本质 (wollende Natur) 的结合形式, 或更确切地说, 是与某种机体组织相联系的唯一积极作用的思维力量[6]。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人, 能够尝试掌握语言及其形式的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一个极其细微的差异都会如同一圈波纹在语言中散播开, 但只有流动的文化精神传播才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世英.语言意义的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哲学理论, 2007, (1) :6-12.

[2][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袁家骅, 赵世开, 甘世福, 译, 钱晋华, 校.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56.

[3][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31-77.

[4][瑞士]费迪南德.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铭凯, 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56-273.

[5]邢凯.歧义现象和语言的不确定性[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3) :47-55.

BBC媒介融合的多重意义 篇2

一、生态位的细分

奥杜姆对生态位的定义是: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 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则决定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1]同样, 对于一种媒介来说, 媒介环境中有其特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也表现出与其他媒介不同的行为和作用。BBC对其属下的三种新闻媒介生态位的区分有着清晰的认识, 因而能在整合的过程中保证各种媒介的长处得以凸显。

1. 对媒介需求的细分

和所有进行融合的媒介机构一样, BBC将三个媒介归于一起是为了资源的共享, 但并非简单地将同一段素材分别放到电视、网络、广播三个平台上。BBC对于何种素材适用于何种媒介有详细的标准, 每一个采编人员也十分清楚媒介之间的差别。就视频素材来说, 电视新闻需要在短短几分钟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且对画质要求较高, 而网络视频更为原生态, 不一定有头有尾, 信息涉及范围更大更庞杂, 因此可以成为观众深度解读电视新闻信息的一个背景。对于广播来说, 声音素材有可能来自电视记者采集的视频, 也可能是专门为广播采集, 相比于视频素材, 需要经过更多的后期编辑和配音讲解。根据各类媒介的功能生态位的不同, 三个工作组对于什么新闻先在什么媒介上发布有一个协议, 一般说来突发新闻会先在网站上传播。

2. 对用户需求的细分

对三种媒介的时间、空间生态位的区别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 也就是各自的营养生态位精细定位。BBC对用户生活习惯做了大量详细的调查, 以一天为单位, 在四种主要的媒体电视、广播、网络、手机中, 吃早饭和早晨开车去上班的时段广播的使用量最高;中午用餐时网络新闻最为活跃;下班时段开车族使得广播的使用量再次攀到最高;晚上6点以后电视迎来了观看高峰;晚10点到11点, 人们临睡前通过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查阅新闻成为新的潮流, 占据各类媒介在该时段使用率的最高值。对于在不同时段使用同一媒体的用户, BBC也进行了细分。例如, 关于报道植物人治疗新突破的电视新闻, 在早餐时段画面会避免出现令人不适的病人画面, 格调相对轻松, 时长也相对较短, 而到了晚间新闻时, 更多相关度高的信息会补充进报道中。用户习惯改变, 营养生态位会随之变化, 媒介的生态位也会发生变化。

二、生态位的整合

从媒介生态学来说, 是对多个媒介种群依据与品牌核心生态位的相关度进行重新整合与改造, 在牺牲个别媒介组织的前提下从整体上保证了BBC这一大媒介机构的生存与发展, 是机构生态位的拓展。

1. 技术整合

BBC新闻机构的融合最先发生在技术这一微观层面。具体表现为传统媒体工作者将新媒体技术融合在工作中, BBC新闻中心和采编人员都明确知道如何利用新技术来提高新闻采编的效率和质量。BBC除了拥有高清专业的采访器材外, 给每个记者都配备一台i Phone, 以及配套的话筒、灯光、镜头、军用电池灯等。BBC还开发了一系列应用软件, 帮助记者随时随地采访, 获得高质量视频或音频素材, 并能快速剪辑和上传。此外, 记者可通过带“签到”功能的LBS网站的地理数据运用, 判断社交应用上的新闻发布者是否在事发现场, 来考核新闻的真实性, 也可以利用这项功能来联系新闻当事人或见证者。这种最直接的技术融合使BBC无需专门招收擅长使用新媒体的员工。从工作环境来说, BBC还打破了传统的采编部门与技术部门的界限, 让记者、编辑和后期制作人员在一起工作, 碰撞出新的灵感。除了自己的官网, BBC也与有影响力的社交网站合作, 通过这些平台推广节目内容, 形成一个外部生态系统来催生补足性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最初BBC希望用户在使用这些社交媒体后通过点击链接回到BBC的官网, 但如今BBC改变了观念, 无论用户从什么样的平台获取信息, 只要是从BBC这一品牌下获得信息就算是成功。这样开放的理念无疑为BBC从多方平台争取了用户, 拓宽了用户群。

2. 组织整合

组织这一中观层面的融合往往牵扯到许多利益关系的变动, 因而所受阻力较大。BBC的组织整合比较彻底, 主要采取部门迁移、简化机构和人员调整等措施。整合之后, BBC不再分为电视新闻、网络新闻和广播新闻, 三种媒体以工作组的形式共同组成BBC新闻中心, 在BBC新建大楼的同一层工作, 三个工作小组大致分为记者、编辑和技术支持三个区, 三个组彼此相邻, 记者们可以随时交流, 从对方那里学习经验, 获得启发, 并相互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和需求, 以便更好地共享资源。而以往各自为政的技术部门、管理部门也合并成统一的部门, 主要包括:News Gathering Room (总编室) , 负责人员安排、技术支持等;UGC HUB (用户创造内容部) ;SUB HUB (素材加工部) , 将新闻素材进行拆分, 以方便多个部门使用, 所有的BBC记者采回的素材都会进入这个部门。视频素材会被声画分离, 以便广播组的编辑使用, 声频素材会进行文字的整理, 方便网络编辑使用;Global Video Unit (全球视频资源部) , 负责将外国新闻视频翻译成英文;Visual Journalism (视觉工作室) 为电视和网络新闻提供可视化帮助, 包括对大量复杂专业的数据图表的动画演示制作;Future Media (未来媒体中心) 负责研发传媒先进技术, 也针对各个工作组的需求开发新技术。不同媒体编辑机构归并后形成一个能同时指挥各路媒介记者协调工作的统一体。每天, BBC新闻中心会举行两次核心会议 (Key Meeting) , 每次会议半小时。上午9点每个工作组的主要编辑到会, 对昨天的新闻做总结, 主编助理会列出当天10条重要的新闻源, 各部门也会提出当天欲展开报道的话题, 由策划部和UGC提供建议。新闻中心的总编对提案拍板。接着总编室为派出的记者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下午3点15分再次举行会议, 各组汇报工作进程, 交换采访所得资料。有时三家媒体会从不同的新闻线索和叙事角度来报道同一个新闻事件。三家媒体合并后员工人数精简至原来的80%。

除了自己的官网, BBC也与有影响力的社交网站合作, 通过这些平台推广节目内容。图为BBC官网首页。

3. 生态理念的融合

BBC集结了大批世界优秀记者, 他们成功的经验很有可能成为接受新观念的阻碍。只有从理念上进行融合, 机构才能真正融合, 尤其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学习新媒体的传播理念比强硬的学习其功能更有意义。例如新媒体最显著的功能生态位是互动性, 而电视平台和广播平台无法通过学习获得这一功能, 但是由互动性体现的受众参与的重要性却可以被电视新闻人运用到工作中去。UGC的成立不仅是网络新闻的必备资源, 也让BBC彻底转变了受众是被动接受者的思维方式, 将自己从传统广播电视内容提供商变成一个聚合型媒介平台, 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节目内容的制作, 交流讨论和创造。[2]BBC这一老牌新闻机构的整体传播特性从单向转为双向, 不仅提升了用户获得新闻的体验, 还将用户融入到整个新闻机构中, 从食物链的终端转为顶端。此外, 融合之后的新闻中心要求所有的记者掌握两项媒体的技能, 少数记者是全能型记者。这有利于采编人员了解彼此平台的需要并实现资源共享。组织融合为这种互通提供了条件。BBC所有的新闻媒介都从近年兴起的社交媒体那里学习人性化、地方化、即时和相关联的用户喜爱的特征, 使新闻产出更有效。

三、融合的效果与意义

2005年BBC高层第一次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规划BBC在数字时代的发展问题, 2006年BBC推出未来6年蓝图“创造性的未来”计划, 并据此重组了整个公司的机构。[3]2008年BBC最王牌的新闻机构开始整合。到2012年正好是检阅6年计划的时候。几个显著的效果表现为:BBC数字媒体使用率和收入的大幅提升, BBC高端品牌形象的强化, 为BBC的未来发展抢占先机。由于数字媒介获得了传统媒介在内容上的强力支持, 其公信力和权威度使得BBC继续领跑新媒体领域。根据BBC的官方统计, 伦敦奥运会期间累计全球有5500万, 英国有3700万用户访问了BBC官网的体育在线版, 全球平均每天有9500万的访问量, 国内达7100万, 轻松打破了之前的纪录。超过150万的苹果和安卓用户下载BBC的奥运手机软件, BBC的网站日均访问量有34%来自手机用户。[4]从而使得伦敦奥运会成为第一届真正的数字奥运会。这样的高关注度为BBC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 最重要的是, 在伦敦奥运后BBC的受众调查显示, 80%的年轻人对于BBC新闻的印象大幅提升, 认为其时尚、高端。而此前英国民众对BBC的印象多为保守、刻板, 只有中老年人才观看BBC的节目。此役之后, BBC争取到大批年轻人成为其长期忠诚用户。

BBC新闻机构的融合有多重意义。最显著的意义是节省资源, 保持品牌的一致性, 形成了“一个BBC”, 减少内部竞争, 创造一个更简洁、更具创造性的工作环境, 以及更完整的数码服务。整合之后, BBC认识到与其成立专门的新媒体部门, 还不如用已有资源。原有的技术人员分配到上述几大技术部门, 不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更节省了大量资金, 预计在未来二十年可节省七亿三千六百万英镑的成本。其次, 有助于内容质量的提高。BBC的国内部新闻工作者除了在新闻中心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还通过类似于国内电视台的OA平台进行联络, 在这个平台上驻外的记者也可以参与讨论。BBC的内部交流网站叫新闻入口 (Journalism Portal) , 主体部分包括:重大新闻, 竞争对手动态 (记者们可以在版面上根据自己的报道领域对关注对手进行个性化定制) , 编辑博客。在主页的右侧有大片留白是为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头条新闻预留的讨论版面。所有的记者编辑都可以在上面发言, 运用自己获得的信息或经验为进行报道的专题组提供意见和帮助。整合之后, 新闻报道可以从空间时间上进一步深度化。例如, 一个电视新闻纪录片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许多有趣的材料, 但不适合放在电视平台上, 可以先行在BBC官网上放置相关视频和文字报道, 为该新闻的电视播出做铺垫。随后电视早间时段播出一次简要新闻, 晚间新闻再补充报道, 在同一天内还可以在BBC的广播中与主持人以谈话节目的形式对该话题进行讨论, 表达个人见解。这样一条新闻贯穿了BBC全天的节目, 得到了全方位的报道, 也为不同的媒体提供了内容资源。其三, 为BBC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适应社会的变化。BBC从成立起就是依靠广大用户的收视费生存, 既不依靠政府也不依靠广告, 因而以独立、客观、公正为核心价值, 以提供高质量的节目内容为己任。时至今日, 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互联网等新技术出现, 传统的频谱准入壁垒逐渐消失。BBC在商业媒体的冲击和挑战下要继续保持用户数量, 需要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产品, 加大投资和合理谋利, 形成良性循环。近年来, “媒介融合”与早年新旧媒体同时出现的最大不同在于其与“信息商品化”的互为因果、互相促进。[5]BBC谋取经济利益是为应对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 也是对媒介组织生态位的再定位。

注释

1[1]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71.

2[2]唐荦.BBC的新媒体战略.视听界, 2011-02.

3[3]苏贝尼.提高报道质量实现华丽转身——BBC新媒体业务探索及整体机构改革.新闻记者, 201207.

4[4]BBC Sport breaks online records with first truly digital Olympics, http://www.bbc.co.uk/mediacentre/latestnews/2012/sport-online-figures.html.

法律语言的二重性初探 篇3

关键词:法律语言,法律性,准确性,模糊性,规范化

一、从语言到法律语言

语言和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息息相关, 法律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 更是与其密不可分。如休谟所说, “法与法律制度是一种纯粹的‘语言形式’。法的世界肇始于语言, 法律是通过词语订立和公布的。法律行为和法律规定也都涉及言辞思考和公开的表述和辩论, 法律语言与概念的运用, 法律条文与事相关系的描述与诠释, 立法者与司法者基于法律条文相互沟通, 法律语言的判断等等, 都离不开语言的分析”。可见, 法律以语言作为其思想内涵的载体及传承和发展的动力。

伴随着语言学研究的细化与深入, 法律与语言的日益融合, 以法律为特性的法律语言逐渐形成。“法律语言是以民族共同语为基础, 在立法和司法等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语言”。[1]法律语言是法律赖以形成和传承的唯一形式, 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 影响和传递着法律不可抗拒的力量, 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 当下重视对法律语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律性——法律语言的存在根基

法律性是法律语言的本质属性, 是其存在的根基和不断发展的生命基石, 它包括两层涵义:其一, 法律性是法律语言有别于其它语言的根本特性。“语言是法律中最为决定性的智能力量。”法律虽然以语言的形式承载其思想内涵, 但此时的语言已经渗透了法律的品性, 彰显着法律的精神实质, 体现着法律的内涵特征。“法律语言在各方面不同于日常语言, 更不同于大多数其他职业所使用的技术语言。”其二, 法律性是法律语言存在与消亡的内在动因。法律语言是法律社会的产物, 它依赖法律的存在而存在, 是法律与语言的内在融合, 离开了法律的土壤, 丧失了法律的品性, 法律语言便失去了其存在价值而不复存在。法律性是法律语言的生命之本, 是法律语言二重性的前提和基础。

三、法律语言的二重性——准确性与模糊性

(一) 准确性是法律语言的首要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得以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本身因代表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正而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的特点。作为法律活动载体的法律语言自然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的语言, 必须反映法律的特点和要求, 力求语言的准确严密, 无懈可击。“精确是法律的生命线”, [2]是法律语言的生命灵魂, 它要求每个法律语词都必须确切严密, 符合法律内容的科学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其用词造句也, 必使人人见之, 但生一意, 无余义”, [3]倘若我们的法律语言应用者未能将立法思想、公民的行为模式和契约双方的权力义务用语义明确、概念清晰的语词作出准确的表述, 而代之以含糊不清、歧义叠生的语言, 就势必会造成民众无法确定罪与非罪、应为与不应为的界限, 权力机关无法准确行使和履行分内的权责, 甚至可能造成为官者恣意行事、为民者无所适从、民事各方纠纷不止的危险局面, 最终也将使法律应丧失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而失去存在的意义。

(二) 模糊性是法律语言的重要特征

准确性是法律语言的首要要求, 它使我们在日常法律实践活动中的交流与沟通大致成为可能, 但另一方面, 也必须承认法律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性, “人类在任何的认识领域中, 非定量、模糊和不确定的认识形式并非个别的例子, 而是普遍存在的常规现象。”[4]法律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不仅体现在法律语词概念边际的模糊性, 法律语义环境的弹性以及语言自身的动态流变性等客观方面, 还体现在不同地域环境、不同认识水平的人对法律语言理解上主观方面的差异和不确定性。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一个构成要素”, 也是法律语言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模糊性作为法律语言固有的属性, 是客观存在的。它贯穿法律活动的全过程, 能否给予模糊性应有的态度和正确的把握, 不仅关系到法律语言的最终准确适用, 还关系到法律理论能否与法律实践的有效结合。

四、法律语言规范化——法律语言“一基两性”的必然要求

准确性与模糊性是思维反映在语言上的两个重要特征, 也是法律语言获得自身确定性的前提。法律语言的准确运用, 是对立法精神与价值追求的准确表达, 它为法律的适用、纠纷的解决以及判决的论证奠定了基础, 但是, 立法语境中有些看似准确无疑的法律规定在司法运作中也可能会面临因语义的模糊与变动、不同价值取向的指引和个体理解上的主观差异而带来的意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同样的, 法律语言的模糊应用, 不仅适应了法律内容本身复杂、变动的要求, 又给法律的解释留下了一定的回旋余地, 从而增强了法律语言的适用性、灵活性和权威性, 这无疑为法律语言的准确运用提供了保障。可以说, 法律语言是准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是对法律语言法律性的具体展现,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存在, 必然提出法律语言的规范化的要求。

法律语言的规范化, 即是在坚持法律语言的法律性前提下, 以准确性为价值追求, 以模糊性为重要最高实现方式, 在立法过程中, 通过严谨的选择、慎重的思考, 力争法律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防止模糊性负面作用的扩张, 同时通过对模糊语言的恰当适用, 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弹性和灵活性, 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在司法实践中, 通过法律解释、价值判断、利益衡量和法律论证等方式, 将概括性、模糊性的法律条文准确的运用到具体的个案中去, 从而确保法律语言能够完整准确的反映法律原意, 真实地再现立法者的内心镜像。法律语言规范化程度的高低, 是衡量法律语言价值的关键, 牢牢把握法律语言的规范化, 法律语言所承载的信息才会愈发接近其精神实质, 依法治国的步伐才会更强健有力。

参考文献

[1]邱实.法律语言[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9.1.

[3]孙懿华, 周广然.法律语言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736.

语言意义多重性 篇4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目标定向

1.同学们, 大家都应该见过飞机, 可能还有人乘坐过飞机。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新飞机———航天飞机。 (板书:航天飞机)

见过吗?坐过吗?想不想见识见识?那一起来学习课文。

2.你想了解它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扫除障碍, 感知全文

1.练习拼读生字新词。

2.各自练习读课文, 读通、读顺。

3.检查读生字新词。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比赛谁读得正确、通顺。相机练习易读错的词语、句子, 特别要把含有数字的句子读顺畅。逐段朗读的同时逐段理解课文, 感知各段大意。

5.这是篇童话, 童话中的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情感的。这篇文章中写到了哪些事物? (飞机、智慧老人、庞然大物)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多重扮演, 学用语言

(一) 一演飞机, 领会其本领

1. (出示绘制的飞机模型教具) 有这么一架飞机, 是世界上著名厂家制造的, 他性能优越, 天南海北跑过好些地方, 圆满地完成了很多任务。你看, 他今天又出发了。 (指名朗读第一段)

2.飞机在干什么? (飞, 在天空飞。) 怎样飞? (自由自在) “自由自在地飞”也就是怎样飞? (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尽情地显示自己的本领。)

3.是呀, 你看, 他有哪些本领? (俯冲、爬升、翻筋斗)

谁来做飞机, 把自己的这三样本领现场表演一下?

邀请学生用教师绘制的飞机模型教具表演“俯冲” (向下、低头冲, 从高处往低处冲) 、“爬升” (从低处往高处飞) 、“翻筋斗” (头朝下, 尾朝上, 身子翻转过来) 三动作。师生评议, 形象地理解“俯冲”“爬升”“翻筋斗”的含义。

(二) 二演航天飞机, 了解其外形特点

1.飞机正得意的时候, 突然——— (引读) “突然一声呼啸, 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

2.谁出现了? (庞然大物) 这是个怎样的东西?“庞然大物”的出现给你什么感受?

3.这大家伙什么模样?大家读课文中的句子, 仔细瞧一瞧。

这腾空而起的庞然大物什么模样?谁来介绍?

你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的? (翅膀、脑袋、机尾) 每一方面有什么特点?

这个庞然大物就是航天飞机。它的外观是这么一副模样。 (老师出示绘制的航天飞机模型教具) 我们就来试着做航天飞机, 作一番航天飞机外形的自我介绍:

我是一架航天飞机, 我可是个庞然大物。我的__________________

(三) 三演智慧老人, 领会航天飞机的本领

1.飞机不认识这大家伙, 就去请教谁了? (智慧老人) 智慧老人怎么介绍的?请大家各自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2.智慧老人介绍时说了几次话? (两次)

3.学习第一次。 (出示句子) 请大家再来读一读。

智慧老人笑着说:“刚才你见到的是航天飞机。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你能飞两万米高, 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 你要飞行四个多小时, 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

这里讲了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意思?讨论理解以下几点意思:

(1) 第一句讲了飞机见到的庞然大物是航天飞机。

(2) 第二句讲了航天飞机飞行的特点———比飞机飞得更高、更快。

(3) 飞得怎么高、怎么快?交代得清楚吗? (航天飞机能飞几十万米高,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他只需飞行七分钟。)

(4) 没有第三、第四句行吗?它们和第二句有着怎样的关系?

4.那谁来当回智慧老人, 介绍一下航天飞机? (练习说话)

航天飞机比飞机_______________

5.学习智慧老人第二次说的话。 (出示句子) 请大家再来读一读。

智慧老人停了停, 又说:“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 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 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 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这里讲了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意思? (航天飞机的本领)

6.航天飞机有什么本领, 谁再来当回智慧老人, 介绍一下?

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__________________

(四) 四演航天飞机, 完整介绍有关航天飞机的知识

1.我们现在合起来完整地介绍一下航天飞机。我们把自己当成航天飞机, 来写一份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你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 (外形, 飞行特点、本领)

(学生写《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

2.交流评议学生写的《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

四、总结收获, 延伸激励

1.听着智慧老人对航天飞机的介绍, 飞机感受如何? (不自在)

2.智慧老人怎么开导他的? (看到自己的长处)

3.齐读第四段。

4.学习了本课有些什么收获?长了什么本领?

5.拓展知识, 延伸激励。

我国现在还没有航天飞机。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七号”, 经过2天20小时27分钟绕地球飞行了45圈, 9月28日17时37分返回,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但这是宇宙飞船, 是一种运送航天员、货物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它能基本保证航天员在太空短期生活并进行一定的工作。

语言意义多重性 篇5

第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是确认和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基本手段。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利, 是国家法定的一种用益物权。长期以来, 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合同管理为主, 缺少严格规范的国家登记。虽然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比较健全, 绝大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归属是清楚的, 但是, 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对应的物即承包地块的四至界限不清晰、面积不准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国家对合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进一步确认。它要求以法律保护的承包合同、转让或互换合同为依据, 进行更为严格、规范、科学的调查、指界、测量、公示, 确认承包地块的归属、坐落、四至、面积, 并在土地权属证书和登记簿中加以记载, 解决长期没有解决的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的问题。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由政府确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意识, 提高全社会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性质的认识, 促进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为严格的物权保护。

第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是保障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基础平台。

农村土地承包以来, 国家从政策上一直允许农民流转土地, 但是由于没有严格进行确权登记颁证, 承包地块的权属界限不清晰、合同面积不准确, 农民以出租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后, 在收回土地时其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初始登记, 开展经常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 搭建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登记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存在、是否变动、变动内容等, 有利于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出租、转包、互换、入股等流转方式中双方的权益, 减少土地流转纠纷, 减少市场上的欺诈行为, 降低市场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费用, 提高土地市场效率, 有序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第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是完善和落实农业农村公共管理政策的重要工具。

许多农业农村公共管理政策都与土地联系在一起,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完善和落实农业农村公共管理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比如, 现阶段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就与土地承包合同面积挂钩, 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承包地块的权属界限不清晰、合同面积不准确, 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公平性、可操作性和有效落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建立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体系, 有利于为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开发、农业补贴、农村社会管理等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 并在政策落实中提高可操作性, 降低执行成本。

第四,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是改革进程并没有结束,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的地方。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需要在改革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有利于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落实长久不变的政策, 赋予农民长久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利于在开展土地产权抵押质押担保融资的改革中提供可靠的操作工具;有利于在确认和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配套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实现对被征地农民的公正补偿。

第五,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同时也是在农业农村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基础工作。

上一篇:掺水系统下一篇: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