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机遇

2024-09-04

历史发展机遇(精选十篇)

历史发展机遇 篇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正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机遇?

机遇之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显现: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产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更加突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靠简单组装拼装的产品受到市场的冷落。中小企业由此受到重创。然而, 国际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凸现出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因为, 没有中小企业的复苏, 经济复苏就失去了重要支撑;没有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促进就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我国经济扫除国际金融危机阴霾将以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标志。

目前,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基本见底, 如果没有新的问题暴露, 世界性危机今年末就会到底了。在后危机时代, 中小企业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第一, 后危机时代创新型经济将成为新的机遇和动力。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特征, 每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都有重大技术革命所产生的新产业出现。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意味着新的经济秩序的诞生, 世界经济由此走向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后危机时代必然产生具有新技术革命意义的创新型经济。当前已见端倪的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和环保技术在开发和利用上的突破, 将支撑创新型经济, 支撑下个增长周期。

第二, 后危机时代是一个产业重组的时代。我国产业集中度太低, 比如我国钢铁行业前十大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仅仅达到30%左右, 远低于美国的70%多。国家正在采取措施, 鼓励企业重组。很多企业因利润下降, 也有动力搞重组。

第三, 后危机时代是资本运作的时代。资本运作非常重要, 我国的资本市场正逐步发展成熟, 大量的资金会注入高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

第四, 后危机时代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 真正登上国际舞台的时代。我们有资金, 但缺少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和经验, 现在是走出去的好时机。

第五, 后危机阶段是最好的投资期。这阶段投资成本最低, 而且反危机扶持政策仍然在继续发挥作用, 正是最好的投资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佐证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分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 而对已进入21世纪的中国来说, 则不能再走这样的路子, 我国必须进行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尤其是如何把电子信息技术用在传统产业里去催生新的工业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将会孕育所谓的智能地球:互联网加物联网, 生产要素将得到优化组合, 工业潜能将得到空前发挥。工业化与信息化在当前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升传统产业, 它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这是后危机时代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制高点。

机遇之二:建国六十年, 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形成的巨大动力

建国六十年, 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如农村改革、国企改革、价格改革、加入世贸、建立经济特区, 特别是罕见的持久政治稳定、社会稳定,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正在从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制造大国和经济大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又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比如年6万多亿的财政收入、2万亿的外汇储备、几十万亿的居民储蓄、世界第一的钢产量、世界第一的煤产量、突破1000万辆的汽车产量等, 所以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发展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 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然而这些数据都不是最关键的、最核心的。三十年改革开放最大成就, 就是极大地释放了全国人民创造财富的激情和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最好的体现就在于成千上万的人走上了自主创业、争先致富的道路。以大学生为例, 过去的大学毕业生基本进入机关、学校、国有企业等有固定收入的铁饭碗单位;如今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已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 如北京市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有46%在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就业, 全国其他地区则更多。北京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规模是3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 其次是3001人以上的大型企业;有50%的本科毕业生被规模在3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雇用。此外, 还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发展的新径。

我国私营企业数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零户发展到如今的998万户, 个体经营户更是达到3000多万户, 他们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的60%左右, 上缴税收接近国家税收总额的50%, 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目前, 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这些中小企业完成的。

中小企业的迅速壮大加速了我国城镇化的步伐:截至2008年末, 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5.7%, 拥有6.07亿城镇人口, 形成建制城市655座,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 超大城市39座。

然而我国城镇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 从1978~2020年, 全国城镇年均增长就业636万人, 近几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如果今后按照年均新增城镇人口1800多万人计, 需要新增的就业岗位为年均800多万个, 任务非常艰巨。为此,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进一步发展城镇经济, 扩大规模, 开拓新的产业, 在结构调整上注意发展能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 生产链较长的企业。进一步支持餐饮、旅游、休闲、家政、物业、社区服务等行业拓展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方式, 促进扩大就业。

机遇之三:党中央、国务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9月22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36号) (下称36号文件) , 这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 又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文件, 既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 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渡过难关的有力措施, 也是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实现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为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的新政。36号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三个“重要”, 充分说明,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项战略性的工程, 是我们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战线上的头等任务。

提振信心的八大政策措施含金量高

36号文件的29项措施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其中不仅包括了含金量很高的多项政策措施, 更重要的是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 那就是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这无疑将大大提振中小企业的信心。

一是完善政策法律体系, 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36号文件明确提出, 对困难中小企业, 将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政策执行期限, 由2009年底延长至2010年底, 并规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在岗培训补贴等。

二是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36号文件确定了2个“不低于”原则, 即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量不低于实际经济的增长水平, 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长不低于其他各项贷款的增长。此外, 36号文件还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加快以中小企业为放贷主体的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股份制金融机构。在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上, 36号文件还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 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损失给予适度风险补偿;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 通过动产、应收账款、股权等方式, 缓解中小企业抵质押品不足问题。

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开市, 它将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平台和摇篮, 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 创业板市场也将随之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今年, 中央财政预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由去年的39亿元提高至96亿元, 今后还将逐年增加;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带动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 (含3万元) 的小型微利企业, 其所得税减半征收等。

四是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按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 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今年, 国家已从中央预算内安排的200亿元技术改造专项投资中, 拿出30亿元专门用于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 按规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提高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协作配套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 支持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发展。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在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网络动漫、广告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拓展, 扩大就业渠道,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36号文件明确提出, 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业务。同时, 落实出口退税等政策,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 加大优惠出口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六是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措施包括积极培育各类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全面清理并进一步减少、合并行政审批事项, 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七是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管理。支持培育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机构, 开展管理咨询活动。大力开展对中小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在3年内选择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 对其经营管理者实施全面培训。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 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八是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领导。成立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

应该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迎来了有史以来发展的最佳时期, 并且会越来越好。

当前, 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是市场准入公平问题。我们在许多产业领域准入的门槛和体制还需进一步改革。如军工、大能源、大交通、航天航空等领域, 以及文化、出版、教育, 水、暖气、电等城市管理、供应与维护领域, 都应该让更具活力的中小企业得以进入或进一步增加其份额。

二是社会负担过重问题。虽然从2008年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 全国对各类收费事项进行了清理整顿, 取消了190多个收费项目, 涉及收费金额360亿元, 为中小企业有效减轻了负担。但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仍然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

三是服务体系缺失问题。目前我国创办一个公司一般要3个月甚至半年, 最长的1年半还申请不下来。在香港, 只要你符合规定, 提交一个申请报告, 仅仅收取一块钱港币, 在一周内就可以创办一个企业。在美国和加拿大, 最快的3天就可以办理一个公司, 甚至当天就能注册。相比之下, 我们的服务体系还有相当的差距。

四是企业自身管理、技术、人才等问题。中小企业中不到70%能上网, 40%的企业能用计算机管理部分事务, 只有不到10%的企业基本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企业管理。落后的管理除了在计算机控制、企业节能等方面显现, 有时还造成了行业的恶性竞争。

历史发展机遇 篇2

——“转型升级与组织变革: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综述

傅胜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流通在促进经济增长、引导居民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但是,当前我国流通产业理论落后于流通实践,流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和组织变革面临多重困难,流通产业的战略地位尚未受到宏观管理层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作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中国新经济增长阶段的背景下贯彻落实流通科学发展观、发挥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实现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与组织变革、推动流通产业战略地位的确立,不仅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摆在中国流通理论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于2009年11月21日在杭州举办了“转型升级与组织变革: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与浙江工商大学等从事流通领域研究的20多名国内知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流通产业地位与转型升级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中国经济成长新阶段下流通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两大主题,就分析流通产业面临发展机遇、确立流通产业发展战略、推进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与组织变革、引入主流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流通理论框架,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加速流通体系现代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本次研讨会主要内容作一综述。

二、中国流通产业地位

与转型升级面临的历史机遇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它已经由社会再生产的末端产业变为先导产业,成为引导生产、消费和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管理层更多地关注制造业发展,而对流通产业发展、流通秩序规制等问题不够重视,使之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由于没有系统的基础理论作支撑,国内流通研究方向分散、研究力量弱、理论的系统性和方法的科学性较差,流通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工业制造业理论研究。近年来,一些国内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断言,在现代经济学中没有流通概念,流通不应进入经济学的视野。学术界对于是否存在真正的专门以流通为研究对象,并主要以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的流通

理论,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对此,浙江工商大学郑勇军教授认为,尽管在理论界,学者已经提出了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的“三论”,但从中央角度来看,并未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来认识流通产业的重要性,其中既有政治体制的原因,也有中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现实原因。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地方政府关注地更多的是工业产值、工业税收、财政收入等政绩指标,相对地忽略了流通。郑勇军教授指出,中国当前已初步具备把流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角度和实现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与组织变革的机遇:一是从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来看,由于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等硬性成本快速上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力变得越来越弱,要想继续保持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只有通过流通成本、商务成本降低这唯一的出路。过去传统理论认为,生产决定流通,因此是“重生产轻流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流通决定生产,流通引导生产。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生产成本较低,但交易(流通)成本很高,因此,发展现代流通业,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流通成本,不仅关系到中国流通业本身的转型升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关系到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重大问题。当前物流成本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我国为16.7%,而日本仅为6%-7%,因此,发展以流通产业为先导的现代服务业,提升流通效率,降低经济运行中的流通成本,实现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提升出口产品价格竞争优势的主攻方向。二是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产业升级的实质在于功能的升级,不能只停留在制造加工阶段,必须在功能设计环节、流通和销售环节升级。虽然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流通在国际上仍很落后,缺乏竞争力,如果流通渠道和品牌的话语权让给境外的公司,我国的发展将陷入一种“拉美陷阱”,因而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三是从国家宏观调控方面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如果没有流通的支撑,都将只是一句空话,流通产业只有实现转型升级,才能在战略的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来看,中国面临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和世界经济重心逐渐转移至亚太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双重机遇,有望助推中国流通业国际化、现代化进程,推动中国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速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对于流通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历史机遇,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教授认为,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加快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因此,当二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袭来时,中国流通产业也不可避免地经受着沉重打击。但是,流通与市场并不是经济危机纯粹消极的投影,中国经济的复兴离不开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离不开流通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当前,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防止经济增长滑坡的治本之策是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除了要依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还要重视活跃市场、促进流通、扩大营销,更有效地实现产销对接。流通在扩大内需、消费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铁生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内需的撬动、信息技术革命、资本输出、人民币国际化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都将给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未来5-10年内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研究员宋则从制造业角度阐述了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下,政府目光始终聚焦在能源和制造业,流通从来就不在视野之内。实际上,在新世纪“经济节奏较量”的新动向面前,在全球化竞争的新情况面前,流通业及其网络状流通渠道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和战略资源,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国际政治地位的坚实基础。从“惊险的跳跃”角度观察,市场经济也是“渠道经济”。“影响力滥用”的垄断性跨国集团通过超低价大额订单机制和巨额采购,已经掌控了国内产品的流通渠道。外资进入中国流通业的真正目的,是运用网状采购--销售渠道“影响力滥用”的垄断优势,以极低的采购价格倒逼中国制造业,使之屈从其构建的全球供应链,纳入其苛刻的产业控制体系,最终牟取高额垄断利润。轻视流通的传统以及缺乏流通渠道,已经使中国的许多制造业企业沦为一无知名品牌、二无核心技术、三无销售渠道、四无商业信誉、五无有效信息、六无盈利潜质的被边缘化的一个个车间孤岛。因此,在市场经济新环境下,具有高效率和强大竞争力的商品采购和分销渠道的流通同样是稀缺资源,同样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甚至是更重要的命脉,绝不可掉以轻心。

广东商学院王先庆教授通过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分析指出,未来中西部区域竞争力将取决于流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区已经相继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即人均GDP大多处于2000-3000美元阶段。区域内的生产制造业处于加速扩张状态,工业化进程开始向重化阶段升级转型;同时,区域内的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开始进入起步和初期发育阶段,即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必须在这一时期开始得到培育、扶持和发展。只有它及时得到发育成长,才能为工业化中后期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建立起强大的市场体系和流通体系,使工业化进程不会因为“流通瓶颈”而受阻,甚至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一个区域内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育成长有两条路径:一是内部生长;二是外部移入。前者更有利于本土经济的发展,但后者则更有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还正处于如火如荼的状态,原始积累没有完成,资本和资源大多投入到了生产制造业,本土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培育成长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因此,“内生型道路”必须和“外部移入”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外部发达地区的商业资本、流通技术、先进的流通业态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再和沿海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企业已经建立起来的流通渠道体系和销售网络进行“嫁接”。只有这样,才能使本土商贸流通业更加快速地成长。王先庆教授认为,五至十年内,中西部区域竞争力取决于制造业的话,那么,十年之后,将主要取决于流通领域的竞争力。

会议代表普遍认为,发展流通产业,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现在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到了相当程度,绝大多数商品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经济由生产约束型转变为市场约束型、由供给约束型转变为需求约束型。此时,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启动市场、满足需求、带动生产的关键。因此,要充分认识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

位,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片面观点,树立“工商并举”、“大流通”的观念,真正把流通业摆在先导性支柱产业、战略产业的位置上,给流通业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实现流通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发展现代化大流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中国经济成长新阶段背景下流通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动摇了世界经济的格局,推动了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转移,虽然也对中国造成了不利影响,但同时给中国带来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产业结构通常用三次产业的GDP构成来说明,这既可直观表现产业之间的结构特征,又可表现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阶段特征。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构分析,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速期,内需将在拉动经济增长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进入到一个经济增长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流通产业如何选择发展战略实现转型升级、政府如何选择产业政策来推动流通发展也变得日益重要。中国人民大学马龙龙教授指出,今后五年或者更长时间内政府应从以下方面关注流通产业:一是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正确认识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认识流通在有效配置资源、完善市场体系和经济体系、促进商品价值实现、引导居民消费、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应科学构建各主要类别商品产业链和供应链,进一步扶持专业化、规模化的大型流通企业和流通中介组织,构筑现代流通体系的微观基础,同时依托优势资源实现区域专业化,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形成流通体系的“成本收敛-流量扩张”效应;二是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30年以来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商品价格管理体制、产品质量与消费安全等方面流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应从发展实践中总结出经验,作为制定流通政策的依据;三是要在大国经济和大国流通新背景下研究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组织变革、技术创新、装备升级、资本运作等方面下大工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中国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健全流通法制建设。整饬流通法律体系的时空差异,整合不同时间、不同部门、不同地方针对具体流通问题制定的不同法律,并根据流通发展形势的变化对流通实践层面的市场失灵提出新的法律规制要求。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荆林波通过对宏观经济关注指标分析,指出应把消费作为流通产业发展和研究的主攻方向。当前,主流经济学关注的指标主要有GDP增长、进出口、就业和物价指数(CPI)等,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是GDP的四个构成要素。在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少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出口急剧萎缩,长期以来支持我国经济增长 “两架马车”的投资和出口拉动模式将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增长将由过去的出口和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拉动,消费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对GDP增长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也最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暂时困难,中央及时作出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搞活流通、促进消费”和振兴现代物流产业等重大决策,对商贸物流服务业寄予的厚望前所未有,如国家启动的“家电下乡”,“汽车补贴”等经济刺激政策。而在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流通在其中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消费密切相关的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这就对我国流通产业政策,尤其是消费政策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郑勇军教授认为,流通产业要振兴、要实现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打造微观基础,实现功能升级、产业集群转型与新型产业组织生成。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借鉴日本扶持流通企业发展的经验,促进流通产业重组与融合、培育流通大集团与世界级企业生成。中国流通产业发展同样需要威廉·鲍莫尔好的资本主义模式。如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作为一个国有企业,既经营物流,同时又是供应链,通过整合功能,形成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势,大大地提升公司运行的效率,目前在流通领域按销售收入已经全国排名第一位。郑勇军教授认为,中国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像浙江物产集团这样具有竞争力的流通产业大集团,也需要像阿里巴巴这样的无形市场里面涌现高科技流通业态。如果能在微观基础上做强,那么中国流通产业的振兴也就具备了基础条件。同时,郑勇军教授认为,流通产业理论的研究必须与主流经济学并轨,加入主流经济学分析范式,将流通理论的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战略相结合研究,只能引起主流经济学家关注,才能唤起中央政府对流通理论的重视,进而使流通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流通界学者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把流通最基本的概念、内涵、发展功能等一般规律形成标准的教科书和通俗易懂的简易读本,让政府官员看懂、让企业家读懂。

在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背景下,高铁生教授认为,中国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应当采取如下对策:一是要鼓励各种所有制、各种业态的多样化发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采取多样化的零售业态,鼓励流通资本输出,推动中国从商品输出向商业资本输出的转变,从输出商品向输出自主流通渠道的转变,使利润能留住而不再流失。大力发展由流通企业牵头的商社式的跨国公司,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中国需要更多的像香港利丰集团之类的流通大企业。二是要改进和完善政府对流通产业的宏观调控机制,完善流通法律制度,充分重视流通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改善流通基础设施。三是要创新理论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流通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国情和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流通理论来支撑。四是要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创新流通业,推进流通现代化,以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推进电子商务在流通产业中的广泛应用,改造和提升传统交易方式,借助现代物流配送技术,为用户提供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全天候的销售服务。高铁生教授认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和蔓延全球的经济衰退,中国流通产业必须勇敢地迎接挑战,沉稳地把握机遇实现转型升级,才能能够为中国经济的振兴和复苏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针对目前制造业与流通业不和谐的现实,从优化价值链的角度考虑,暨南大学陈海权教授提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变:一是要对“重生产轻流通”的文化观念反思和改造。长期以来,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下,“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在我国地方政府中根深蒂固。因此,首先要解放思想,没有发达的流通业做支持,再先进的制造业技术也难以提升地区产业层次,难以改变沦为“加工组装型”经济体的命运。

为切实促成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将主要注意力从以往侧重于制造业转向现代流通业,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创造产业和谐发展的“软”环境。需要以更加开放、务实的姿态,牢牢把握并用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尤其是运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不断通过制度的创新去构建产业创新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三是鼓励国内企业联合构建自己主导的网状流通渠道。制造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制造业与流通业是一种利益联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要充分利用本土流通企业的资源,携手合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最终形成制造业和流通业互惠双赢的格局。

本次学术研讨会集思广益,讨论热烈,碰撞出大量思想火花,取得了良好效果。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中国流通产业在新经济成长阶段下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流通业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大力推进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竞争力;流通学者应抓住机遇,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在转变陈旧的“传统制造业思维”、将流通产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主汽车迎来发展的历史机遇期 篇3

的,但那又怎么样呢?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选择我而

没有选择你就是核心竞争力。”就中国的制造业而言,

华为所专注的通讯产业技术含量更高,竞争更激烈,

但华为人能够从零起步,一路开疆扩土,或许在一系

列偶然与必然的因子中,整个企业所崇尚的这种“狼性”

是成功的关键。

这种“狼性”,我在早年的“汽车狂人”李书福身

上看到过,在近些年比亚迪的疯狂市场掘进中观察过,

去年也在上汽荣威“丈量边关,致敬英雄”的品牌活

动中体验过。“狼性”固然有破坏游戏规则,让竞争对

手倍感压力的一面,但这种“破坏”的背后是敢为天

下先的创新精神,只要消费者能得到更多实惠,且因

为实惠而不断增加认同,从而让企业获得加速成长,

这种“狼性”就是值得推荐和鼓励的。

“以品牌传播为导向,以客户管理为核心”,以此

重新构架我们的管理体系,而不是照搬跨国公司的职

能管理模式。外资品牌的传播模式是不值得我们照搬

的,因为它有上百年的沉淀,它只需要强调“外国的

月亮比中国圆”就可以了。它不需重塑,只是一味灌输。

按照外资品牌的传播模式,讲历史、讲实力,我们会

误入歧途。自主汽车要把品牌的根扎在中国的传统文

化上,讲价值认同,讲理想认同,讲担当,讲责任。

2012年,汽车业最值得推崇的品牌活动无可置疑

是上汽荣威的“丈量边关,致敬英雄”。从滇越边境老

山主峰到帕米尔高原“西陲第一哨”红其拉普,从满

洲里“红色国门”的七卡哨所到广西与越南交界处的

友谊关,每一次超过1.5万人报名的“丈量团”挖掘

出了一段段感人至深、催人警醒的英雄故事。这些故

事被无限放大,汇集成了汽车品牌推广2012年的“正

能量”,上汽荣威也由此收获了更多赞誉。

以“狼性”精神敢于去否定跨国车企的既定模式,

还包括技术卖点、营销模式的“敢为天下先”。2012年,

以吉利6AT变速器、比亚迪TID动力系统、上汽iVoka

语音云驾驶为亮点的自主核心技术产品纷纷亮剑。帝

豪EC7月销1.7万辆,荣威350、比亚迪速锐月销过万辆,

长安逸动月销破8000辆……在竞争更为惨烈的2012年

汽车市场上,一批自主车型在与合资车型的正面交锋中

脱颖而出。

2012年,上汽正式推出了“尊荣体验宅捷修”售

后服务,首开业内“上门式”服务体验的先河。车主不

用在酷暑天气或凛冽的寒风中驱车赶往4S店,也不用

被突如其来的汽车故障弄得焦头烂额,在家即可坐拥贴

心服务。把这个思路放大,投资巨大的4S模式必将在

未来寿终正寝,打破跨国汽车公司强加给我们的销售模

式,中国汽车才有裂变的机会。

从汽车业跳出去,无论是海尔还是华为,到海外

去开疆扩土都是企业发展历程中重要的转折点。在通

用经历破产保护,丰田全球大面积召回和大众DSG风

波之后,全球汽车业不再有神话。依然蔓延的“欧债

危机”所带来的全球经济不景气正在培植一个庞大的

低端汽车消费市场。依靠低成本和不断提升的品质保

证,自主汽车到海外去是历史给予中国汽车的机会。

2012年,奇瑞海外销售接近19万辆,吉利突破10万

辆,中国汽车整体出口过百万辆,这仅仅只是开始。

任正非爱说的一句话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

有南方。”自主汽车要善于在矛盾和平衡中寻找前进的

机会。

从2013年开始,自主汽车将迎来发展的历史机遇

期。经过多年的酝酿,公车采购自主品牌将驶上快车道。

上海、广州的政府领导已经率先坐上了荣威950和广汽

传祺。从中央到地方,党政领导带头乘坐自主品牌将成

为改变汽车消费格局的导火索。

车企“打铁还需自身硬”,舆论也要善待自主品牌。

中国汽车市场外资品牌一支独大的局面延续多年,“罗

马”不是一天可以攻克的。从最近围绕大众DSG的媒

体口水战中可以看出,不少媒体人怀揣的是一颗“外资

品牌的心”。

春天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自主汽车的春天已经

不远。

历史发展机遇 篇4

一、河南大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指导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部崛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也为河南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

1. 河南大学的发展受到空前重视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 河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近年, 江泽民、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学校, 对河南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2004年7月,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学校时还亲笔书写了“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把河南大学办成全国一流高校”的题词。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也十分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 一直把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高校之一, 按照“211工程”高校标准, 全力支持、重点扶植河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中也多次提出:“实施名校战略, 支持河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大学。”这次, 《指导意见》又明确提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 这是国家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角度对河南大学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 河南大学发展被提到新的高度, 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建设人才的历史眼光, 河南大学全体师生对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充满期待。

2. 河南大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 河南大学坚持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在建设高水平大学、实现百年名校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2008年10月, 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 共同支持河南大学建设, 教育部和省政府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 努力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今年上半年, 河南省人民政府又制定印发了《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 为河南大学的改革发展提供更为有利、更加宽松的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和外部环境。这次, 《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 河南大学在国家重点学科申报,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研奖项申报,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基地有关布点和建设, 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申报, 学位点建设和申报, 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 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3. 河南大学的发展拥有广阔空间

社会是高校发展的沃土, 我省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这个大背景。目前, 全省人民迈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坚定步伐。但我们也应当看到, 我省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实现中原崛起的历史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因此全省人民要锲而不舍地持续努力, 教育事业也要锲而不舍地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河南大学既是我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 又是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 更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 在我省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 起着引领作用,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指导意见》提出, “支持设立投资基金”, “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加强人文教育, 提升人文素质”,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鼓励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设立分支机构或建立成果转移中心”。这为河南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提出了新要求、发出了新召唤, 也为河南大学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河南大学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近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 河南大学紧紧抓住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开拓, 锐意进取, 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1. 认真制定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着眼于学校事业长远发展, 学校组织制定了《河南大学章程》《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河南大学党政工作规则》等, 修订完善、制定出台了69个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形成了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长效机制, 现代大学制度初步形成。为适应省部共建的新形势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需要, 2009年年底, 学校召开了第九次党代会, 提出了在省部共建的基础上, 争取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进而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 明确了“坚持一条主线, 实现两大突破, 实施五大战略”的工作思路, 即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线, 努力实现河南大学核心竞争力和服务中原崛起能力的重大突破, 确立质量立校、学科强校、人才兴校、开放带动、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 实现百年名校全面振兴。同时, 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 学校完善了《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 进一步提出了学校今后1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发展目标, 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思路。根据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结合学校第九次党代会和《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提出的远景规划, 学校制定了《河南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草案) 》, 进一步理清了学校今后5年的发展思路。

2. 认真推动科学发展, 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

河南大学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促进学校事业不断开启新机遇、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优质工程”, 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获得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果20多项, 获得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果60多项。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 不断促进科学研究实现新的突破:获批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多项, 获省 (部) 级项目550多项、省 (部) 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0多项, 并实现了以“973计划”项目、国家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大力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学校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农科院安阳棉花研究所联合组建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 改变了河南高校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历史, 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共享平台将更加坚实。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制定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积极整合资源, 开展学位点申报工作, 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顺利获批, 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不断加大师资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引进、聘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黄河学者、校级特聘教授等20多名, 新接收和毕业返校工作博士400多名,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师资力量进一步雄厚。河南大学办学视野、办学理念发生重大变化, 不仅立足于河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放眼全国、面向世界, 提出了坚持走国际化办学的发展道路, 正在郑州筹建一所现代化的国际教育学院, 努力打造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品牌。

3. 认真开展科技创新, 服务社会能力日益提高

学校瞄准河南省科技发展前沿领域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日益提高。人文社会学科坚持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长期致力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提出了“郑汴一体化”的构想, 解决了欠发达地区和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协调发展问题, 为中部崛起和河南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论证与研究, 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理工农医学科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主战场, 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的表面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粉体, 技术工艺居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内各大油田都有广泛应用。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学校成功解决了造纸黑液碱回收白泥二次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 为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领域, 学校不仅成功为中国民航总局设计制作了奥运会保障项目——航空气象综合信息处理平台, 还为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研制了空间信息系统。此外, 中国地球系统数据共享工程、黄河流域数据中心、天气预报系统等研究成果也在服务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标志性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果, 显示了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获得新的提升。

三、河南大学师生承担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是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扎实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高校之一, 河南大学要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新要求, 加快创建国内一流大学步伐, 坚定“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信念, 努力打造中原地区人才培养高地, 挺起河南高等教育的脊梁, 自觉服从、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 在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进程中有所作为。

1.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河南大学建校之初就提出“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 以科学开发民智”, 体现了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今后, 河南大学将继续坚持“立足河南、依托河南、服务河南”的方针, 根植中原文化沃土, 紧贴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 根据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建立与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使学校成为河南省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 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 调整学科布局, 凝练学科方向, 汇聚学科队伍, 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努力形成与全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变化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 大力培养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为我省培养和造就大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2. 不断提升科研创新水平,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紧密结合国家和我省确定的科学研究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原城市群建设、强化优势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服务业等问题开展科研活动, 着力提高学校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以及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积极参与国家和河南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及社会力量合作, 把创新优势结合起来, 把创新资源整合起来, 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重点建设现有科研创新平台, 集中力量申报国家级、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进一步带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全面发展, 使河南大学成为国家和河南省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创造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支持在重要科技领域开展长期系统研究, 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创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和创新型成果。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服务平台, 增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

3. 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主动、直接、有效的服务, 使“服务中原”成为河南大学鲜明的特色。成立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专门机构, 负责协调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关工作。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为我省提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研究河南省“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积极参与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 围绕文化强省战略, 扎实开展中原文化资源的调研、发掘、整合、研究工作, 就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出对策, 努力打造中原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河南风貌、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品牌, 增强中原文化产业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 提高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支持宋文化研究院开展各项工作, 力争使宋文化成为新的文化品牌。

历史发展机遇 篇5

金融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一直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工具。金融配置资源的方式和效率,决定了整个经济体系的竞争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样,中国金融业在改革开放中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因为只有改革开放,才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中国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十年来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梳理和回顾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保险业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做大做强;中国特色保险业的发展道路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机遇,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与时俱进,服务民生

中国保险业不断完善“又好又快”发展体系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如果从开放程度、市场主体数量规模的变化来看,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恢复保险业务,国有独家经营时期;二是国有公司、股份制公司多元化竞争时期;三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化竞争时期。无论是对内开放还是对外开放,中国保险业在金融行业中都是最早的,可以说领“开放”风气之先。每一次开放,都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扩大竞争领域,带来保险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

对内开放方面,1979年,人保恢复经营,国有保险公司独占市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平安、太平洋、泰康、新华、华泰相继成立,股份制保险企业蓬勃兴起,成为保险市场最有活力的新生力量。

保险监管机构的变迁历史,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保险行业的发展壮大。1990年,中国人民银行仅在非银行管理司下设立保险处,1995年,人民银行设立保险司;1998年,中国保监会成立,保险监管体系开始与银行监管体系、证券监管体系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中国保险业在监管部门的部署和领导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中国保险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一现实,提出了保险业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十六大以来的六年间,不仅是保险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六年,而且在事关保险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和监管体系上都有重大突破和建树,在服务改善民生方面正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保险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监管体系。在理论体系上,明确了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定位为保险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监管体系上,建立和完善了以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监管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构筑了以公司治理和内控为基础、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以现场检查为重要手段、以资金运用监管为关键环节、以保险保障基金为屏障的防范风险五道防线,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保险业发展实际的监管之路。这些都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保险业在改善民生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全面参与了解决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改善民生包含了一系列的具体内容,如学有所教,劳有所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这些需求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

广阔市场和用武之地。近五年来,中国保险业累计赔付达到7000多亿元,平均每年赔付超过1400亿元。在抗击“非典”、抗冰救灾、抗震救灾中,保险业都紧急行动进行快速理赔。在完善社会保障方面,保险业为人民群众未来的养老和健康积累了准备金1.9万亿元,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受托管理企业年金业务占全部法人受托业务的九成。在服务民生的同时,保险业在扩大消费、支持投资和保障出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保险业提供的风险保障有利于稳定人们未来的消费预期,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优势的保险资金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保险公司已经成为债券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股票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二、抢抓机遇,乘势而为

泰康人寿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十二年来,泰康人寿奉行“快速发展不失稳健、稳健发展不乏创新”的经营方略,抓住了三次历史发展机遇,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快速发展,创造了“泰康速度”。

第一次是获得寿险公司牌照,赢得发展先机。1996年,泰康人寿成为《保险法》颁布后首批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确立了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以专业化形象进入方兴未艾的人寿保险行业。2000年泰康人寿完成海外募股,并以此为契机,在中国金融业率先实现治理结构国际化,实行管理层首席制,引进独立董事,完善公司章程,使泰康人寿具有了长远发展的制度框架。

第二次是完成全国机构布局,建立业务网络优势。2000年,泰康人寿只有北京、武汉、广州I、沈阳、成都、上海5家机构,保费规模只有16亿元,总资产也只有50多亿元,泰康人寿一直徘徊在中小公司行列。加入世贸组织

前后,泰康人寿迅速展开从“沿海发展战略”,到“三线决胜战略”,再到全国机构网络布局建设工程,机构布局从沿海向内陆腹地纵深发展,新建23家分公司近200家中心支公司,搭建起总分支三级营销服务网络,奠定了泰康人寿“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2002年至2004年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三年,是泰康人寿发展最快的三年,当年规模保费接连突破50亿元、lOO亿元、150亿元;总资产从2002年的121亿元,到2003年的245亿元,再到2004年的逾400亿元,几乎连续三年翻番。

第三次是抓住资本市场回暖、全民理财时代到来、农村市场兴起的机遇,实现公司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保险公司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建设长期资金的重要提供者,成为资本市场最核心的机构投资者。泰康人寿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通过参与一级市场的发行和作为机构投资者参与二级市场的流通,实现收益最大化。泰康人寿2006年、2007年两年的收益相当于过去九年的10倍。2008年在资本市场低迷的形势下,泰康人寿仍然取得较好的投资收益,税后利润超过17亿元,创下了连续六年盈利,连续四年(2004-2007年)利润翻番的业绩。2006年以来,泰康人寿以银行保险为突破渠道,以投资理财型产品为拳头产品,实现保费规模、资本实力、客户数量和市场地位的快速提升。

1996年,泰康人寿成立的第一年,当年保费只有1.5亿元,资产总额不到8亿元。2008年底,泰康人寿实现保费收入578亿元,资产总额1800亿元,净资产近65亿元,内含价值210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213%。泰康人寿以6亿资本,发展成为拥有1800万客户,累计为国家上缴30亿元利税,提供40万就业岗位的持续健康发展的现代大型企业。“泰康速度”是中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缩影,它不仅印证了一家民族保险企业的成长壮大,也印证了改革开放创造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

成立至今十二年来,泰康人寿始终坚持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奉行快速发展不失稳健,稳健经营不乏创新的经营方略;严守不诋毁同业,不误导客户,诚信经营的经营“天条”;把握业务发展与价值管理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衡的运营原则。公司的文化理念已经渗透到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公司上下都充分认识到,品牌和服务是寿险业的生命线,财务稳健、信守承诺,打造百年老店,是赢得未来强大竞争力的关键。

在文化建设方面,2005年泰康人寿就提出建设执行文化、绩效文化、诚信文化、风险文化。随着公司的发展,四大文化建设又被赋予了更深更丰富的内涵。

执行文化的关键是战略与运营的结合。首先表现在公司战略思想、价值观清晰坚定;其次是战略思想经过反复酝酿形成管理层的统一决策;第三是公司运营要与公司战略接轨,要成为公司最高战略的具体体现。

绩效文化就是效率文化。绩效文化的关键是建立指标简洁、导向明确的KPI考核体系,KPI管理常态化,通过公正透明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营造为公司创造价值的绩效文化。

诚信文化和风险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诚信文化是风险文化的“软环境”,是防范风险的基础和前提。诚信以契约精神为根本,是市场经济之母,更是金融企业必须坚守的信条。风险文化则是企业的“纠偏”机制。在全球金融海啸引发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风险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更是被泰康提到重要位置。从宏观的战略高度,到中观的资金配置和产品设计,再到微观的销售行为,泰康人寿已经形成了三层次风险管理框架,对偿付能力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和业务经营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建立了以运营中心为核心的品质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指标纳入到KPI考核中。

在公司治理方面,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建立国际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泰康人寿以海外募股为契机,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散,董事会结构更加完备,业内首家引进独立董事,强化了董事会的专业化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经营管理机构的设置更加科学,形成了以首席执行官为核心的专家型管理团队,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授权授信体系。泰康人寿并非上市公司,但是公司治理结构完全比照上市公司来构建。

巨变下的历史机遇 篇6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必然出现消费升级,消费结构将逐步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当这种消费升级在人口数量为世界之最的中国发生,你能想象到这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

蒙牛的成长就是历史的明证。全国人民一夜之间突然都开始喝牛奶,它形成了一个无比“恐怖”的需求量。显然,蒙牛选对了产业,蒙牛的经销商跟对了庄。

很大程度上,成功不是因为改正了错误,而是抓住了机会。机会常有,而明辨机会、抓住机会实在太难。

对经销商而言,讲究的就是跟庄。跟对一个好庄家,基本上就是旱涝保收。但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鱼龙混杂、眼花缭乱的糖酒会上,独具慧眼选对庄家?

对企业而言,挑战更多。外贸型的食品企业,如何构建内销体系,如何抢占国内市场?中小型的食品企业,如何构筑生存之本,如何突破规模的天花板,从而走向强大?

对山东、河南等食品产业大省,如何在已有的生产大省基础上,打造一大批强势的终端品牌,从而从产业大省走向产业强省?

“一招鲜,吃遍天”一去不复返。随着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随着渠道形态、结构、操作模式的不断演变,中国的食品市场发生了结构上的巨变。产业巨变的来临,意味着创新、转型、上位的机会又到了。你或许错过了2003到2008年那段让人瞠目结舌的时期,但你也即将迎来人均GDP超4000美元的巨变时代。

历史发展机遇 篇7

各级领导非常重视

推动甩挂运输发展, 是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大举措, 符合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符合党中央、国务院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发展甩挂运输, 有利于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节能减排,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有重要意义。推行甩挂运输, 不仅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且是要贯穿整个“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

2009年底,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 确定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工作。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密切配合, 深入调查研究, 反复沟通协调, 研究制订了甩挂运输试点实施方案, 于今年10月份正式印发施行。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政策措施, 对调动地方政府、道路运输企业的积极性, 推动甩挂运输由点到面、广泛深入开展, 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和积极推动作用。

交通运输部党组和部领导高度重视甩挂运输工作, 在2010年初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 李盛霖部长专门强调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作, 并作为2010年度的一项重点工作, 进行安排部署。冯正霖副部长经常听取汇报, 研究推进试点工作, 并多次到有关部委协调相关政策。今天, 又全程参加了会议, 上午发表了重要讲话, 下午亲自主持会议。

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积极支持甩挂运输试点。解振华副主任先后多次作出批示。这次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谢极副司长莅临指导, 讲了重要意见。

这次会议上, 部分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试点企业的代表、美国世能达公司做了交流发言, 从不同的角度, 介绍了发展甩挂运输的做法和经验, 谈了做好试点工作的思路和安排。今天上午,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盛辉物流集团甩挂运输作业现场, 大家普遍反映很受启发, 也很受鼓舞。通过这次会议, 大家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也得到了很多启示, 值得大家重视。

各地加快积累经验

发展甩挂运输, 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不仅可使运输企业显著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而且还明显降低油耗、减少排放。福建盛辉物流集团通过开展甩挂运输, 货物运达时效性显著提高, 实载率达到90%以上, 车辆运行效率提高了50%以上。三年来, 累计节约购车资金2802万元, 每年节约燃料38.4万升, 减少碳排放1044吨, 单车毛利每年增加了24万多元。

南通交运物流集团自2008年开展甩挂运输以来, 已经形成7条货源稳定的甩挂运输线路, 车辆利用率大幅提高, 节约牵引车辆购置成本34%, 降低油耗24%, 提高运行效率35%。

烟台至大连航线开展陆海联运甩挂运输, 在东北、华东两地区间建立了一个快捷、便利的物流通道, 通过甩挂每车次可降低运输成本1000多元。这些生动的事例, 充分显示了甩挂运输的巨大优势。我国发展甩挂运输起步晚, 政策制度不完备, 各企业必然会面临技术、投资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所以, 发展甩挂运输不但企业要抓, 政府管理部门也要抓。交通运输部门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 在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支持下, 积极采取措施, 为企业排忧解难, 为甩挂运输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从先行发展甩挂运输的企业实践来看, 它们大都具有充足的货源、稳定的运行线路和较为完善的运输网络。从市场环境而言, 企业所在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制造业聚集、进出口贸易量大, 对甩挂运输具有强烈的需求。应该说, 现阶段我们的很多运输企业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管理水平, 很多地方也都具备了发展甩挂运输的客观条件。所以, 我们有条件、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甩挂运输开展起来。

甩挂运输对车辆、站场等运行技术条件要求高, 运营组织管理难度大, 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实力和水平。目前, 道路运输市场主体中, 中小企业占大多数, 需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的骨干货运物流企业, 进入试点范围。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导, 鼓励试点企业探索出适合不同区域、不同货类的甩挂运输运营模式, 通过示范效应, 引领和带动甩挂运输市场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 为甩挂运输在全国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甩挂运输试点工作要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行业组织、多方扶持;试点先行, 循序渐进”的原则, 注重引导和鼓励试点企业开展甩挂运输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充分发挥试点企业的主体作用。这次会议有几家企业介绍了经验和下一步打算, 值得学习借鉴。烟大航线陆海联运甩挂运输提出了以“信息联网、陆海联运、异地联合、物流联盟、产业联动”为重点的“五联”, 确立了“信息平台突破、试点层次突破、区域对接突破、甩挂数量突破、产业升级突破”的“五突破”总体发展目标, 积极组建以物流企业为代表的陆运企业物流联盟, 扩充陆海甩挂运输联盟规模, 提高甩挂运输的聚集效益。浙江百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根据企业实际, 开展了双重运输和循环物流, 通过加快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将外贸进出口企业、物流企业、海外客户的各项资源有效整合, 达到信息互通, 资源共享, 为甩挂运输发展搭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平台, 具有创新性。

着力抓好试点工作

这次会议的召开, 标志着甩挂运输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两部委文件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政策措施, 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积极有序推进试点实施。

一是加快完成试点企业推荐程序。在试点前期准备阶段, 10个省份的交通运输部门按照有关要求, 在企业自愿申请的基础上, 认真组织了试点企业、项目的推荐和申报, 并进行了实地考察、筛选、论证, 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了铺垫。但由于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时间较晚, 一些试点企业推荐程序尚未完成, 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和程序规定, 做好试点企业的推荐和申报工作。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当地发展改革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共同做好试点项目的申报推荐。

二是认真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企业开展试点的行动计划, 也是部和省两级交通运输、发展改革部门审定试点项目、确定投资补助计划的重要依据。各试点企业要在技术支撑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下, 精心研究制订方案, 省级交通运输部门要认真审核把关。编制试点方案要作深入调查, 根据市场需求, 特别是货源的预测, 结合企业的条件和实力, 合理确定发展目标。试点方案既要积极, 又要稳妥可行。要通过试点, 在甩挂运输的数量规模、设施设备、运营组织、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果等方面, 取得显著进步, 为行业树立表率。

三是加紧甩挂运输试点站场建设改造前期工作。11月5日,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和综合规划司召集了试点省份交通部门业务领导及规划部门的同志, 召开了甩挂运输试点项目货运站场建设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协调会。由于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涉及土地征用、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等因素, 技术复杂, 周期较长, 各地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进度不一, 尤其是东部沿海省份相对较慢。按照现行有关规定, 对纳入部里的投资预算计划有影响。因此, 相关省份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大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报批工作的推进力度, 力争在明年4月份前完成审批, 以便使货运站场建设改造列入部明年下半年的预算调整计划, 保证甩挂运输试点站场建设顺利进行。同时, 部也将加强对场站建设改造项目实施问题的研究。

货运站场项目的工可和初步设计方案要从实际需要出发, 切忌贪大贪全, 导致建设规模过大、标准过高, 脱离实际, 立项后难以实施等情况。要严控项目建设质量, 严格财务管理, 经得起审计和检查, 确保不出问题。

四是及时发布甩挂运输推荐车型。部推荐的甩挂运输车型具有标准化程度高、自重轻、承载量大、安全性能好、能耗低等技术优势, 能够有效提升道路货运车辆整体技术水平, 推进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车型的多轴化、重型化、厢式化, 对于甩挂运输的开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要抓紧落实甩挂运输推荐车型的发布工作, 鼓励试点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在对车辆经济性、技术性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 在车辆更新改造时采用推荐车型。

五是认真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对于制约甩挂运输发展的一些政策法规问题, 如交强险负担、挂车报废年限、挂车管理制度、全挂汽车列车法律限制等制度, 我们将积极协调有关部委, 争取早日修改和完善。要进一步加大甩挂运输车辆标准制修订工作力度, 解决目前牵引车与挂车之间链接和匹配问题。对于部最近将发布的两项行业标准《道路甩挂运输车辆技术条件》、《厢式挂车技术条件》, 我司将及时组织开展宣贯, 生产和使用单位要严格贯彻执行。

六是加强对甩挂运输试点工作的支持和指导。要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 积极拓宽政策渠道, 逐步形成支持甩挂运输发展的长效机制和适合甩挂运输发展的政策环境。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与当地发展改革、公安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形成工作合力。在试点企业甩挂运输车辆更新、站场及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 给予投资和政策支持。要按照部有关文件精神, 落实甩挂运输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要加强对甩挂运输试点企业的跟踪指导, 帮助落实扶持政策, 解决企业发展甩挂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 定期汇总上报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在推进既有试点项目的同时, 大力培育和发展新的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各地在部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积极开展省市级的甩挂运输试点, 促进甩挂运输的全面推广。

历史发展机遇 篇8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是要立足优化和升级结构

要切实在调整结构上有所作为, 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区域和地区结构上, 要在重点推动福州 (平潭) 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上, 进一步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区域重点项目带动的示范作用;在投资结构上, 要着力形成投资适度较快增长的机制同时要提高重点投资的回报率和社会效益, 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落后地区的投资分配比例, 进一步优化投资率。在产业结构上, 要重点引导农村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农业产业化;要通过增量方式致力于建设电子信息、光电、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以及新兴产业的新企业来优化第二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在进出口结构上, 加快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步伐, 着力提高国际市场拓展能力, 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抓手是要立足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

要切实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所作为, 要在以下方面着手:一要发挥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积极搭建平台, 推动高技术企业与大院大所、高等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加快建立健全“产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要坚持需求导向,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三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积极引导要素向企业集聚,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四要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加大政府财税扶持力度, 加快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要立足增强内生动力、扩大消费需求

要切实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有所作为, 需要在以下方面着手:一要培育消费热点, 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引导网上消费, 通过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二要改善初次分配格局, 以加快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垄断行业改革为突破口, 合理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加快服务业发展, 重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尤其要推出各种利民惠民政策, 提高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广大农民的收人水平,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通过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来扩大居民消费。同时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缓解贫富差距的严峻局势。三要在二次分配中, 加大调节力度, 有效抑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重点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医疗支出力度, 切实改善消费者预期。四要扩大就业,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吸纳就业, 给予其适税收优惠, 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五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 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严厉打击商家的违法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正常运行。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落脚点是要立足提升幸福指数、改善民生

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和贯穿着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注人的自由和发展, 具体体现在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 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政治因素等。为此, 要切实在提升国民幸福指数上有所作为, 福建省要着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 提升社会和谐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提升社会安全度;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提升国民的满意度;加快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加大对城市棚户区、农村危房的改造力度, 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 抑制投机性购房, 提升居民住房条件的舒适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升人民受教育度;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人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度;要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让人民不至于因病致穷, 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的健康度,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9-2010年福建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发展研究, 2010 (1) .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和战略对策 篇9

1.1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

1.1.1 国际货币体系简述。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 各国相继进行经济政策的变动与改革, 自由化的经济政策与浮动汇率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从最初的金本位制度, 到后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再到向浮动汇率制的过渡时期, 直到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牙买加体系。从含义上看,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 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形式适应各国国际支惯例;从内容上看, 国际货币体系以组织的收付、国际收支付调节, 并对一国支付货币和储备资产进行确定与保障;从目标上看, 国际货币体系致力于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促进资源共享与经济进步。

1.1.2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和含义。要想了解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就不得不了解其发展的背景和过程。回首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风雨历程, 大致可以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历程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 初步形成及“自由化推进”阶段 (20 世纪90 年代初~2003年) 。这一阶段, 人民币国际信誉逐渐提高, 人民币的亚洲货币形象初步树立。1993 年, 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 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1994年1月1日, 汇率并轨的实现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开端。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中国政府维持人民币的稳定被世界赞誉为“负责任的大国”。2001 年12 月11 日中国加入WTO更是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里程碑。而2003 年开始正式实施的QFII制度标志着人民币向资本项目可兑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由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第二, 与国际金融市场融合阶段 (2003 年至2008年) 。这一阶段, 人民币国际化的走向已十分明确, 世界金融市场的关系也日益密切。2003-2005年, 中国放开对外商投资的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趋势。2007年6月, 首只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 完善了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2008 年7 月10 日, 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 新设汇率司, 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将人民币国际化正式纳入官方政策范畴。

第三, 进一步发展阶段 (2008年至今) 。这一阶段, 人民币为真正实现国际化而努力迈进。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动摇了美元、欧元等主要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 为提高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同时, 我国也不断与各国加强贸易往来, 达成双边交换协议, 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北京时间2015 年12 月1 日凌晨1点, IMF正式宣布, 人民币2016 年10 月1 日加入SDR, 这无疑是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市场迈向国际舞台的新起点。

由此可见,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也可以从人民币的发展历程中推断出它的含义所在: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的投资工具;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 这意味着人民币必须在货币竞争中增加自己的替代性, 以在国家经济竞争中占取有利地位。

1.2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了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巨大缺陷,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存在着“特里芬难题”, 其不对称性与不稳定性导致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与流动性的泛滥, 终结这种不稳定性与不对称性迫在眉睫。

人民币国际化顺应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趋势, 是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它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平衡国际货币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1.3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国内外历史机遇

1.3.1 国际环境提供的历史机遇。一是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暴露了当前经济体内部存在的矛盾, 需要寻找新的国际化货币改善国际货币体系僵局;二是人民币已奠定了亚洲关键货币的基础性地位, 亚太地区经贸合作的往来扩大其流通性;三是跨境贸易往来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功能的扩展。

1.3.2 国内环境提供的历史机遇。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二是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我国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的形成;三是我国完备外汇市场的建立为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循环提供了重要条件;四是充足的国际储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1.3.3 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第一,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中国经济改革和制度转型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使得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接踵而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经济周期使我国卷入经济低迷的循环, 加上近些年来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内部结构性矛盾的暴露, 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严峻形势。第二, 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人民币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所要持续推进的过程,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为中国进一步经济改革减小阻力, 增强中国经济的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使中国不仅成为经济大国, 更成为经济强国。

2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优势和问题分析

2.1 发展优势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我国经济大国的特征开始逐步显现, 经济发展增长也趋于常态化, 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可预见的未来开放资本项目情况下, 人民币国际化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优势。

2.1.1 所占比重提高, 地位日益重要。近年来,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迅速发展, 我国也已启用跨境贸易结算试点, 与周边各国的中央银行建立起密切联系, 特别是2008年波动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人民币结算比率波动幅度较小, 人民币的稳定性与成熟性由此可见一斑。

2.1.2 国际贸易结构改善提供的良好外部条件。随着多次经济危机的爆发, 改善国际金融环境已在各国间达成共识。伴随着国际交易的风险规避机制的修订与完善, 国际贸易环境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2.1.3 我国经济发展规模扩大, 综合国力提高。在过去20 年中, 我国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 截至2010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越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中国以它良好的信誉为投资提供保障, 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2.1.4 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对人民币绝不贬值的严正承诺, 国内汇率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 都为奠定人民币的牢固地位打下了基础。使人民币成为完全自由兑换货币是我国政府不懈努力的最终目标。

2.2 主要问题

2.2.1 发展程度仍不成熟。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 人民币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汇率波动、稳定性降低等问题。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程度仍然较低, 在离岸金融市场中为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压力。

2.2.2 将受到强大的国际阻力。作为广泛使用的国际化货币, 美元、欧元等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不会视而不见。人民币国际化虽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但也对现有的国际货币造成了严重冲击。因此, 以美国为首的一批发达国家势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提出挑战甚至恶意阻挠。

2.2.3 我国经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有限。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完善而稳定的经济金融市场作为保障, 但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起步较晚, 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有限, 无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完全自由的宏观条件, 金融体系的滞后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制约因素。

3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道路选择

3.1 未来发展方向

3.1.1 发展目标。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通过国家对于人民币贸易往来、贸易支付、货币储备与投资机制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使得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 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使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相对应的国际地位。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地域化与货币职能扩大化两个方面:地域化是一个主动渐进的过程。它是指人民币从最初的在周边地区扩大影响力, 实现准周边化, 到后来提出货币替代, 实现正式周边化及准国际化, 再到启动国际货币化, 真正实现国际化。货币职能扩大对应地域化的发展历程, 在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中地位的推进起到重要作用。首先, 人民币应以发散状态从周边国家开始, 扩大人民币的货币影响力, 成为周边国家的结算货币。随着人民币结算涵盖范围的扩大, 逐渐成为区域性的投资与储蓄货币, 最终成为国际所普遍接受的储备货币。

3.1.2 未来发展阶段。第一, 进一步推进阶段。当前我国已与众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 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在国际贸易往来中扩大人民币国际影响力, 循序渐进, 重点突破, 提升人民币的国际替代货币地位。第二, 波动与冲击阶段。这一阶段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势必会引起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斗争。美元等老牌国际货币将通过干预国际金融市场, 对人民币展开持续性攻击。在这期间, 我国政府必须严防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不良干预, 并采取政策措施加以应对, 积极处理人民币与其他国际货币的关系。第三, 巩固与提升阶段。这一阶段人民币将逐步实现对其他国际货币的替代并实现区域化与准国际化, 与其他国际货币一起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货币间必将展开激烈的竞争。人民币更应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在维持现有国际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影响力。第四, 稳定阶段。这一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步伐逐渐平稳, 人民币币值持续稳定,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际储备货币与国际投资货币的地位已经奠定, 具备坚实的基础, 人民币成为世界关键货币之一。

3.2 发展道路选择

3.2.1 积极推进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合作关系。在与各国建立贸易往来关系的前提下, 以离线金融市场为带动标杆, 以亚洲地区作为初始突破口, 继续扩大跨境结算。同时, 加强海内外市场的联系, 拓展人民币的发展区域。

3.2.2 加强国内金融体系改革。众多实例表明,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相对慢于实体经济, 资源利用未得到充分优化配置, 因此, 要将我国金融体系向完善制度化推进。加快弥补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与遗漏, 完善国内经济监管体制, 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

3.2.3 扩大人民币影响力。不但通过货币替代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 同时通过经济援助、政策帮扶等效果引导输出资本和援助资金。以国际援助项目为带动点, 使人民币快速进入并很好融入当地市场, 并在国际多边援助体系中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4 结语

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程度有限, 人民币国际化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历程。因此, 还应实现循序渐进的战略目标, 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俊禹, 丁肇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当代经济研究, 2015 (9) .

[2]刘克, 王曦.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问题及最新进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5 (7) .

历史发展机遇 篇10

一、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回顾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 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以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地方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保护工作的开展,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

(一) 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评选, 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

1982年以来, 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0座, 我部和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四批共25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529个, 基本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为加强各地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 的交流与合作, 我部还先后在山西碛口和安徽黟县召开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联谊会, 起草了《碛口宣言》、《黟县宣言》, 强调了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的理念。

(二) 出台和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

继2002年《文物保护法》颁布后, 我部和国家文物局一直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完善工作。在2003年我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制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评选办法》基础上, 2007年正式出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为名镇 (村) 申报评选和实施动态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并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评选时得到了实际应用。为了加强对历史建筑比较集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 我部于2004年发布了《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主要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的划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进行了规定。针对一些城市在旧城改建中拆毁名人故居及老字号等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情况, 我部于2004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对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划定和颁布、规划编制、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等提出了要求, 同时, 2005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的保护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规定。

近年来, 我部陆续启动了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研究课题, 开展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办法研究》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办法》等管理办法的研究,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出台后的配套规章, 进一步细化和指导各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三) 及时发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中的问题, 严肃查处和纠正各地破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行为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现存明清建筑集中的地区之一, 是福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上世纪90年代, 福州市曾经准备将三坊七巷交给开发商进行改造, 拆除历史建筑修建高层建筑。在专家的呼吁下, 我部及时约谈福建省和福州市的有关领导, 要求立即制止拆除行为, 强调在三坊七巷的保护中要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福州市后来改变了原来的决定, 使得三坊七巷得以保留。在福州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三坊七巷详细规划的编制中, 我部均委派专家进行了专业指导。几年前, 专家反映成都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宽窄巷子正进行拆除。接到来信后, 我部领导立即与有关专家赶赴成都, 向成都市指出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及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市政府听取了我部的意见, 停止了拆除活动, 抢救了部分真实的历史遗存, 使宽窄巷子成为成都市仅存的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 我部还会同国家文物局先后对南京、天津、洛阳、开封等历史文化名城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进行了查处, 有力地挽救了一批濒危的历史文化遗存。

(四) 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从2003年开始, 建设部先后投入近200万元资金, 用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在加大部内资金投入的同时, 还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十五”期间, 国家财政共补助历史文化名城7500万元的专项资金, 支持了近40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 地方政府积极进行了资金配套和保护项目的建设实施, 既明显改善了街区内居民生活条件和周围环境, 又提高了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在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 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十一五”期间, 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编制了《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 国家共投入资金9.8亿元, 专项用于178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 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五)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已受到普遍重视, 成为各地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 提出要“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 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予以保护”, 不少地方政府开始加强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命名和保护工作, 如江苏省的周庄、同里, 浙江省的南浔、乌镇, 重庆市的双江、涞滩, 上海市的朱家角, 云南省的凤羽等镇分别被公布为省 (市) 级历史文化名镇。在命名的同时, 各地相继组织开展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江苏省人大于2001年出台了《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保护条例》, 加强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法规建设;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镇 (村) 保护的意见》, 提出了名镇 (村) 保护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山西、河北、福建、北京等省市开展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普查工作, 通过摸清家底, 抢救性地保护地方的优秀乡土建筑。

(六) 建立健全了派驻基层的规划督察员制度, 及时纠正了部分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做法

我部积极推进派驻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建立, 从2006年开始先后向51个城市派驻了四批城乡规划督察员。目前, 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有我部派驻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城乡规划督察员在支持、帮助和监督地方严格执行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驻西安的督察员及时发现和制止了在西安清真大寺文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违规建设办公大楼的行为;驻昆明督察员针对昆明官渡古镇、晋城古镇没有划定紫线, 导致违法建设出现的情况, 及时提出督察意见, 昆明市正认真整改;驻桂林督察员及时制止了某开发商拟调整处在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内地块控规进行房地产开发的行为;驻广州督察员及时向市政府发出督察建议, 使得即将被拆除的广州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2栋保护建筑得以保留。通过事前、事中的监督, 派驻各地的督察员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下发督察建议书和意见书, 有效地遏止了许多处于萌芽状态的违法违规行为。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颁布以后各地做了大量工作, 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认识不到位, 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对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 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对立起来, 在工作中重建设, 轻保护, 没能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二是依法行政力度不够。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保护规划, 随意修改保护要求, 结果导致部分古城的历史格局被破坏;历史文化街区被挤占, 有些名城内甚至已无一处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周围的历史环境被破坏;一些地方在建设中拆毁了一些尚未列入保护等级的历史遗迹。

三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滞后。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 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 在保护整治和建设发展中缺少必要的依据。在保护中往往只注重“点”的保护, 而忽视对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 导致整体风貌被破坏。

四是保护资金不足, 对历史建筑缺乏定期的维护。名城中历史文化街区内人口密度过大, 基础设施落后, 建筑年久失修, 居民居住条件差。由于保护专项资金配套不足, 这类地区的建筑或处于消极保护的状态, 或交给开发商进行建设改造, 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 其结果往往毁坏了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五是“旅游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部分历史建筑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 建造了一批毫无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某个地方, 为了拍电视剧, 竟然把原来单独的历史建筑全部打通串起来作为拍功夫片“飞檐走壁”的道具背景。这些做法, 实际是将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作为普通的旅游资源开发, 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毁坏了真实的历史遗存, 造成了“开发性破坏”。

六是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 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 导致在保护管理中缺乏科学的安排, 影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 讲问题比讲成绩更重要, 这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头脑, 提高贯彻和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紧迫性和积极性。

二、充分认识《保护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 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对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依法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管理

《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 为历史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确立了法定地位, 《保护条例》的及时出台, 则分别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的编制、保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提出了名城名镇名村的基本条件, 解决了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等方面的问题, 这对于正处在城镇化进程中名城名镇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中名村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二) 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传承延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 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地方绵延久远的历史文脉正在被无情割裂, 一些古老的城市、村镇不同程度地受到现代建设的侵袭, 传统风貌和历史格局受到一定程度地破坏等问题。《保护条例》强调了对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 以及名城名镇名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三) 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在漫长历史进程中, 遗留和保存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是城乡社会发展、民族地域文化融合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载体和历史见证, 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保护条例》的出台, 不仅有利于传承历史文脉、发展先进文化, 而且对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分发扬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人民群众世世代代生活的场所, 但由于形成年代久远,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 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因此, 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 逐步改善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保障原住民的人居环境, 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下一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措施

针对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的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结合各地保护实际, 探索出适合地方特色的思路和措施。总的要求是,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为先、合理利用、加强监管, 努力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健康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一) 进一步加强宣传, 提高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自觉性

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每年新建的建筑占世界新建建筑总量的40%以上。大规模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原有城市和村镇历史风貌、历史空间格局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 如果在这个时候不采取有力的措施, 保护好先人们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 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一些地方在短期利益的驱驶下、在“三年一大变”的强烈诱惑下盲目建设, 对城市的历史风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许多人对字画瓷瓶等古董十分珍惜, 而对历史建筑、千年古镇以及几百年的村庄被破坏甚至毁灭熟视无睹。这样做实际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毁坏了宝贵的历史遗存。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要多做一些实事, 少喊空口号。哪里有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行为, 就应当坚决制止。许多老专家不顾自己年老体弱, 还在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奔走疾呼。我们每个人都要向老专家们学习, 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尽责尽力。

(二)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培训工作

要加强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培训, 特别是加强干部的培训。现在的干部培训班很多, 但很少有涉及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内容。我们国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独树一帜, 非常有特色, 应该很好地传承。可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到国外考察, 看到的宽马路、大广场和西洋景, 不加思考, 完全照搬。结果建的建筑不是歪着脖子、就是裸着身子, 非常难看, 而自以为美, 这种现象在不少城市到处可见。照这样下去, 我们的后人看到的城市将充斥着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 但唯独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为了使市长、县长、乡镇长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 在我部与中组部联合举办的市长、县长培训班上, 将继续把遗产保护相关内容列为必修课程。我部还将继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 不定期地举办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培训班。通过培训, 提高领导及专业人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 并掌握保护的正确方法。

(三) 要防止在旧城改造和村庄整治中大拆大建

当前, 我们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各地的村庄撤并。村庄的撤并, 表面上看可以把宅基地腾退出来改为建设用地, 但却忽视了一个问题, 即村庄的发展和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同时, 在村庄中有劳动人民建造的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还有一些村庄, 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和重大历史事件。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一旦毁坏, 无法挽回。有一位同志写了本名为《再造乡村风貌》的书, 如果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历史空间和风貌不去保留, 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和历史建筑不去保护, 如此“再造乡村风貌”还有意义吗?不要以所谓节约耕地为名, 强行推进农村城镇化, 农业工业化, 强迫村庄搬迁, 农民集中居住, 甚至把农民自家养的牲畜都统一圈养起来。这样做貌似节约了耕地, 貌似能够改善群众生活, 貌似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 实际上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造成原有农村的农业生产关系、社会资本的破坏, 造成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是不讲科学发展观的做法。

历史遗存、传统风貌和历史空间格局要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要改善。但这些改善必须在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历史空间格局的基础上进行, 不能搞大拆大建, 而是要强调修旧如旧, 延年益寿。

(四) 继续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配套法规规范的制定工作

《保护条例》不可能囊括所有方面, 只能做一些原则规定。还需要对《保护条例》进行细化才能具有可操作性。因此, 要抓紧制定与《保护条例》配套的部门规章。比如: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因保护不利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 如何列入濒危名单, 需要制定管理办法;为了使保护规划编制得科学合理, 需要制定保护规划编制的具体办法, 需要将原有的《紫线管理办法》细化并延伸覆盖到名镇名村;如何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 切实做好保护管理工作, 需要制定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街区拆迁建设的特殊许可证管理办法;对违反保护规划, 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造成破坏的责任人, 如何追究其行政责任, 需要会同监察部制定相应的办法;还要制定优秀近现代建筑的认定与保护办法等。要抓紧在一两年之内出台这些配套法规, 只有完善相关的配套规章, 才能有效地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监管。需要强调的是,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内, 一定要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的一书两证制度执行, 各级规划部门和规划督察员要做好督察工作。

各省要结合本省的情况, 在一两年内出台本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 要比国家《保护条例》更严格、更具体、更细致, 更具有可操作性。要动员广大群众, 增强保护意识, 制定《乡规民约》, 只有调动民间的积极性,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五)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动态监管

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出台以后都必须靠人去贯彻落实。根据欧洲的经验,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特别是在二战后城市重建期间, 英国、意大利、法国等一些国家都建立了国家建筑师的制度。这一制度就是由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国家建筑师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修缮进行把关。如果有争议, 国家建筑师有权在当地召开听证会, 同时把听证结果报给国家主管部门。在英国, 靠这种制度已纠正了无数次错误。我国现在也已经建立了规划督察员制度, 这项工作的力度必须加大, 要发挥更大作用, 纠正工作中的失误, 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的失误。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一旦毁灭了就无法再弥补, 要再修复就是建假古董, 毫无价值可言。因此, 必须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现场监督落实。

今后几年, 我们要及时将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推广到所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集中的县市。要建立动态的遥感监管信息系统, 为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构建起更严格的保护体系。同时, 各地要开展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建档工作, 对历史文化遗存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状况和保护规划的实施进行跟踪监测, 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监管和保护。要广泛发动群众, 使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都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让群众了解到这些历史建筑、历史村落、历史景观风貌比祖宗传下来的坛坛罐罐更有价值, 有更大增值的空间, 是当地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资源。

(六) 争取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资金的投入

首先要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基金。各级政府要加大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和历史建筑修缮保护资金上的投入。同时, 应让有关部门制定减免税等有关政策, 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2010年将在全面总结《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尽快启动“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规划编制工作, 争取加大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我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切实发挥专项资金对于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作用。

(七) 建立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备案制

保护规划要全面覆盖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各省要加大对保护规划的审查力度, 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 要明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等基本信息, 建立相应档案, 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从2010年开始, 我部和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 陆续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成果进行备案审查, 凡不合格的规划要重新编制。

(八) 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要依靠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 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 为各地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服务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 结合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实际, 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保护对象的政策研究, 突出重点, 分层次制订保护对策。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适应名城名镇名村数量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专家保护名城的积极作用, 我部和国家文物局拟对1994年成立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进行专家委员增补工作, 并完善相关的专家工作规程, 更好地发挥专家在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上一篇:大学生代表下一篇:道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