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旅游

2024-07-25

文化生态旅游(精选十篇)

文化生态旅游 篇1

1 茶文化生态旅游中的生态视角

从茶的客观生态视角来说, 茶作为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几乎都有不同种类茶树的分布。茶树喜温喜湿, 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植物种类, 只要是酸性土壤和没有阳光直接暴晒的地方都可以见到茶树的身影。茶树根系深而长, 在其生长的区域有较好的土壤维护与巩固的功能, 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涵养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积极作用。茶树四季常绿, 其芽、花、叶、果都有一定的观赏性, 而且茶树分枝能力强, 树形朴素易于修剪, 因此, 茶树既可以作为摘制茶叶的经济作物, 又可以作为园林绿化的观赏类植物。茶树类型十分丰富, 有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 人工种植的茶树数量巨大, 野外自由生长的茶树也随处可见。大型茶树可以作为行道树或林荫路种植的植株, 小型茶树也可以被制成盆景摆在案几上供人赏玩。可以说, 茶树倾其所有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 却不要求任何回报。它利用最少的物质条件给予人类最大的经济与文化财富, 践行着“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般高尚理念, 这也正是古人将“南方嘉木”这一称号授予茶树的原因所在。

茶的客观特性相比其精神层面的丰富内涵来说则显得稍单薄了些, 事实上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早已超越了一种解渴的饮品的狭窄范围, 茶的精神与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三大哲学思想在远古就有了交集。古代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于茶的喜爱上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无论是被提升到“经”的层面的“茶圣”陆羽的《茶经》还是从宋代开始流行起的“斗茶”的雅戏, 抑或是历代诗词大家们作品中频频出现的与茶相关的语句如“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 浣溪沙) 、“少日春怀似酒浓, 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 茶瓯香篆小帘栊” (辛弃疾, 定风波) , 茶在中国人眼中早已成为一种以物咏情、咏物抒怀的文化与哲学思想。不仅是儒家, 包括佛、道在内的中国传统宗教中也随处可见茶的影子。佛门子弟最初选择茶作为打坐时的饮品就是看中了茶具有提神醒脑、强身健体的功效, 为了避免打坐时瞌睡而开始饮茶, 久而久之, 佛门中人逐渐养成了参禅时饮茶的习惯, 于是有了“茶禅”和“禅茶一体”的说法。日本茶道的茶具是一种“口不卷而底卷”的茶具, 这种古老茶具正是唐代饮“末茶”———先将茶叶研磨为末, 以水冲泡后形成混合的茶汤, 然后连末带汤一起喝所需。道家则将茶推上了几近乎“道”的高度, 老庄推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茶的天然无矫饰与自然之“道”莫不相合, 故茶几近乎“道”。

2 云南茶文化传承中的问题

2.1 茶文化传承的局限和现代文明的冲击

云南作为中国境内比较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自古以来的生产生活水平始终相对落后于汉族地区, 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够形成自己系统、规范、完备的文字体系。即便曾经出现过本民族独有的文字, 但由于使用人数少、流传范围狭小, 加之朝代更迭或遭遇战乱等因素, 这些文字也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不再为人所记忆。文字的缺失往往等同于文化传承的断裂, 尽管云南少数民族中存在着大量与茶有关的传统文化, 而且仍然有不少以歌曲、舞蹈等文化元素通过口口相传或父传子、母传女的形式保留至今, 然而缺少文字载体的少数民族茶文化既难以归根溯源厘清发展的历史脉络, 又无法形成规范、完整的文化体系流传子孙万代。因此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往往呈分散式、碎片化传承, 既不完整、清晰, 又经常出现人为的错误和疏漏。与此同时, 汉族地区愈发开放的社会环境让世界其他地区更加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毫无阻挡地进入了年轻一代的生活, 给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带来更大的冲击。现代化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追求个性、自由和自我实现, 这与传统茶文化的思想境界截然不同。年轻一代将前者视作先进和时尚的代表竭力追求, 而后者则被作为落后与陈旧的代名词遭到漠视。

2.2 观念相对落后

云贵高原多山险峻的地质条件让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交通闭塞、进出困难的问题, 直接导致了与外界交流受阻, 信息传递不畅, 除非能够走出大山, 否则终身受困。这种自然环境的局限也造成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相对封闭与保守, 尤其是老一辈人更加坚持着“火塘”文化的传承, 既不主动接触外部文化, 也拒绝非本民族文化的融入, 这种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南茶文化对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3 建立茶文化生态旅游模式

3.1 政府积极引导

转变长期以来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相对呆板、僵化的管理思维, 尤其需要首先改变“按部就班”、“等、靠、要”的习惯性思维。尽快建立健全配套的产业链条, 通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使产业升级和壮大。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壮大既需要“推出去”, 也需要“引进来”, 即云南本土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广泛宣传推向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 而全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优秀文化元素也需要适当引入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 开发和培育更加符合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需要的茶文化产品与服务。落后的管理模式不仅无法帮助茶文化生态旅游做大做强, 反而常常阻碍了产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3.2 打造本地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

促进本地中小旅游企业的合理融合, 形成一个具备领导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 通过资源共享壮大实力后打造一个或若干个本地大品牌。比如就茶马古道沿线开展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例,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共有五条, 分别是“官马”、“藏茶马”、“江莱茶马”、“旱季茶马”、“勐腊茶马”。五条茶马古道串连起了汉、藏、白、傣、东巴、古滇等传统文化, 也使北京、昆明、拉萨、丽江、普洱、香格里拉等大中小城市和地区因为茶文化被紧紧联系到一起。打造云南本地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可以采取先内后外、先小范围后大范围的原则, 首先将云南境内直接途经茶马古道的若干城市如丽江、普洱、香格里拉、下关、思茅、勐腊等全部整合起来, 可以先从“云南茶家乐”这种小规模的生态旅游试点入手。所谓“茶家乐”是在“农家乐”基础是以茶为主题和切入点的文化旅游的最小单位, 其基础和载体是种茶的农户, 游客在这些袖珍的茶文化生态旅游节点上感受采茶, 制茶, 品茗, 购茶的过程, 在身体上体验茶农充满茶香却仍然辛苦的劳作, 在精神上参悟茶由苦到甜、回味无穷的境界与人生的契合及“天、地、人”合一的禅味。

条件较好的城市或地区则可以在“茶家乐”基础上更进一步, 建设规模化、系统化的茶文化庄园与茶博物馆, 庄园与博物馆的文化积淀较“茶家乐”更为深厚。庄园里有专业的制茶师傅手把手地教游客炮制高档手工茶, 用山中的泉水冲泡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叶, 看茶艺表演, 学习茶道, 吃茶宴、品茶点等;博物馆里可以让游客学习茶树、茶叶的品种、差异、优势与特色, 了解茶在养生、保健方面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观看与茶的生产、制作、销售相关的历史古籍、出土文物, 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茶文化知识以及它们与中国茶的内在关联和传播途径等等。

发展到更高程度和更大规模后, 则可以参考“印象”系列的舞蹈与音乐艺术表演创造出“云南·茶”系列文化表演节目, 仿照“印象”系列的表演机制将云南的茶文艺表演节目推向国内与世界。

3.3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旅游纪念品

现有的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种类相对比较单一, 除了茶叶制成品和茶具外, 难得有引人注目的创新产品的出现。云南开展茶文化生态旅游应尤其注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旅游纪念品, 比如结合云南特有的白银艺术品或蜡染工艺制作与茶相关的茶具、茶包、茶枕等相对传统的产品;或者结合著名的滇药开发具有药用价值的滇药代茶饮、滇药减肥茶、滇药保健茶;也可以将云南地区的地方小吃结合茶叶或茶汤制成云南茶饼、云南茶饮料、云南茶小吃等;若技术条件具备还可以适当开发茶香水、茶化妆品等更为高档的茶文化生态旅游纪念品。

4 结束语

我国目前有相对成熟的四大茶产业区, 不少著名茶产区已经开发成为旅游景区, 但这些地方开展的茶文化旅游仍然徘徊在整个旅游大市场的外围甚至被边缘化, 没有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品牌化旅游产品。包括云南在内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目前仍存在开发形式相对单一、产品种类少而不精、始终未能建成规模化的大型产业链条、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其根源既有地区经济整体欠发达的客观原因, 也有管理者与经营者思想意识保守的主观原因。因此, 以云南为代表的文化生态旅游既需要从扩大产业规模、健全产业链、加大宣传力度这些“硬件”上着手, 也需要从开拓思路、以发展的眼光统筹安排旅游与其他产业综合发展的“软件”上努力, 两手一起抓才能促进整个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严力娇, 徐奂, 董平.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J].当代旅游 (学术版) , 2010 (2) :74-80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 篇2

人民网贵阳2月16日电(记者 张惠惠 刘又塽)记者从贵州省旅游局了解到,2012年,贵州省旅游工作将围绕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为战略目标,确保接待旅游人数达2.12亿人次,同比增长25%以上,旅游总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26%以上。

在16日召开的贵州省旅游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王富玉强调,2011年,贵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宏观环境的新趋势,旅游形势的新变化,使贵州既面临良好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为此,贵州未来将以国务院国发2号文件为指导,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围绕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战略目标,以品牌建设促管理创新,以项目建设促产品创新,以客源拉动促消费增长,以规范管理促质量提升,推动旅游业加快转型、创新发展。

届时,贵州将从旅游产业规划体系建设、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区域合作、服务质量、人才建设等10个方面,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另外,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贵州省承办2013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并将黔中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纳入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将有助于贵州进一步发挥旅游优势、促进贵州及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推动中国旅游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文化旅游发展新区

全国最佳避暑度假基地七大旅游基地

贵州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贵州省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规划

黔中经济区旅游发展规划

贵州省生态旅游规划

文化生态旅游 篇3

关键词:生态科技文化;实践文化;生态文明;认识论转向

中图分类号:B822.9文献标识码:A

现代科技以文化的方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物质产品与人居环境等诸多方面。那么,面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里各种源于科技而生的诸多问题,我们以何种文化价值观引导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以何种科技文化理念去创新科技,将是衡量科技进步的思考源点。

一、生态科技与生态科技文化

自从1923年美国巴罗斯发表《人类生态学》以来,生态学研究开始超出生物学领域而走向社会科学诸学科。学者们从自然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视域关注人类、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未来走向,主要是围绕科技功能与价值、科技与人类关系、科技与自然物关系出发进行探讨,由此产生了以保障环境良性循环的生态科技理论。阿格尔借用并改造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的“小技术概念”,提出了“小规模技术”概念,以既适应生态规律又能尊重人性,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马尔库塞提出用“美学的还原”原则“表现在对自然的技术改造上。在这种情形中,对自然的征服减少了对自然的盲目性、凶残性和掠夺性,这也意味着减少了人对自然的凶残性。”[1]202哈贝马斯也认为,要使自然界成为人的朋友,就必须控制科学技术的应用方向、发展速度,尽可能地避免科学的负面价值。从许多学者关于科技与生态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生态科技”在塑造生态社会、推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友好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生态科技主要指人们所创新与运用的科技活动过程及其运行规律能够尽可能地符合自然物的生长秩序与生态规律,最大限度满足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它不仅要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还需要追求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尽可能均衡发展,并在合理的基础上力求创造生态经济收益。发展生态科技所需要的资源主要来源于可更新资源与新型环保低碳性材料,形成源于自然、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后又回馈自然的良性循环路径,遵循“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其主要流程包括: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认证和绿色消费,最终使得“技术的发展不能以丧失人的自由、崇高和大自然相和谐等根本的人道价值为代价。”[2]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恰恰就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也是生态文明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诚然,任何形态的科技都必然会衍生或多或少的负面效应。然而,正负效应的比例多少、时间长短与影响深浅等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造者、科技活动操作者以及科技产物运用者持有何种价值理念的科技文化。莫顿说过:“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思想感情,属于那些永远影响着科学发展的文化变量。”[3]120科技文化是指以科技活动流程(包括科技理论、科技探究过程、科技成果)及其内在精神观念为中心而衍生的一种文化,包括科技精神与价值、科技发展动力与逻辑规律、科技与人性以及人的生存关系、科技与自然的作用方式等。其基本形态可以概括为“理论形态的科技文化既是人类观念地把握外部世界的思想成果,是人们对于外部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理性精神、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协作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实践形态的科技文化(即科学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文化样式),是人类用区别于动物的方式改变外部世界、不断建立属人的世界的活动中最具有人类学意义的部分。”[4]从科技文化的涵义可以看到,科技形态中价值观念及其情感对科技内容和发展方向、对自然影响的方式等具有主导性地位。生态科技文化是以生态理性价值观与生态情感为主导性的文化,具有三个维度的特征:以“人性”为本位的人文艺术性、情感性、人道性;以“物性”为本位的实体性、功能性、价值性;以“史性”为本位的发展性、社会性、阶段差异性。它们对生态科技的内容、扩展方向及其对自然、社会的影响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所强调的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协调融合发展正是吻合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即人与自然在规定的权力与义务内协调融合地共同发展,从而创造出社会与自然大系统可持续协同发展的文明社会。

二、生态科技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关系文明演化的必然趋向

人类社会基本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石器时期、古代农业社会的铁器时代、近现代工业社会的机器时代以及当代信息社会的芯片时代,每一时代起支撑性影响的技术与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生产模式、经济形态等,以及自然物的生存环境、生长规律,都起着主导性作用。随着每一阶段科技基本内容的转换,人对自然也经历着仰望式崇拜——对立与征服——贯通与协调相处的演化过程。

原始社会以石器、木料为主要技术工具带给人类极其狭窄的生活、生产空间与思维范围,刀耕火种的生存技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初级关系:仰望式崇拜自然物,对自然界各种现象充满敬畏与膜拜,呈现“天压人服”状况。人们进一步制造巫术工具、研究占星术理论,创造各种雕刻技艺、巫术神话以表征神奇的自然世界。后来初级冶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各种铁制农具、青铜类祭祀器具、马车类交通工具、合金类生活用具等广泛使用,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生物学、天文学、数学与几何学、占星术与医药学等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活动蓬勃发展。西方古希腊时期和中世纪,以及在此期间的古印度和中国都不约而同地以科技活动去诠释“上帝”、“天”、“自然神”等对人类社会的现实关照意义,这表现为生产活动中各种祭天活动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活动同时并存。在此期间,影响力较小的科技产物与“天定胜人”的主导理念进一步遏制了人对自然物的野蛮式掠夺,如中国浓厚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古代农业社会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生态思想基础。

但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机器的大面积作业并运用于世界范围,促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这表现在:其一,人的地位因文艺复兴运动而迅速高于自然神,人由“自然的仆人”而跃升为“自然的主人”;其二,科技的力量打破了自然对人的束缚。“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对人类历史变革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英国的煤炭业深度发展,促使研制煤炭矿井用以排水的蒸汽动力机不断创新,其后的瓦特机让工厂建址不必受水势限制,从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这就带动了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以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瓦特蒸汽机用于钢铁冶炼过程的鼓风机上,又使英国钢铁冶炼水平大大提升,18世纪末英国率先进入钢铁时代;依赖于大量钢铁的交通运输业蓬勃兴起,而纺织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制造硫酸和碱等化学物质和化工产品的化学工业及远程交通工具如铁路轮船等的创新。英国最终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业。人们依靠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完成系统性技术流程的发明创新过程,所解决的各种技术问题迅速推动其他行业加速度发展,科技进步与工业发展、行业扩张环环相扣,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前所未有地空前剧增。人们理所当然地认定人类对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界完全在人类机器的掌控之中。农业社会所积淀下来的自然资源和相对自主的自然环境在工业国家开始被强盗式掠夺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对立分裂状态,生态危机成为关注焦点。

康芒纳认为:“环境的恶化很大程度上是由新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介入引起的,这些技术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因为它们被用于解决单一的彼此隔离的问题,没有考虑到那些必然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的出现,是因为在自然中,没有一个部分是孤立于整体的生态网络之外的。反之,技术上的支离分散的设计是它的科学根据的反映。因为科学分为各个学科,这些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样一种概念所支配着,即认为复杂的系统只在它们首先被分解成彼此分割的部分时才被了解。还原论者的偏见也趋于阻碍基础科学去考虑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诸如环境恶化之类的问题。”[5]20世纪科学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兴的系统科学非常强调整体观念、系统观念、复杂性观念。量子力学提供的世界图景所展示的是一副主客体相互交融、彼此作用的世界,玻尔说到“在存在的这出伟大戏剧中,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6]贝尔定理展示的量子关联性也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表现在宇宙的过去与现在之间。这些新兴理论改变了古典科学注重世界的简单性和原子性。电子计算机和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论(用以解释生命如何从物理和化学层次突现出来)以及混沌学的理论进步,可以说整体性、系统性、循环性以及平衡性成为现代科学理论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此理论特征指导下的技术活动及其产物和结果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核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基因工程、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技术等在给人类掌控自然、获取宝藏提供超强技术支撑的同时,如若运用不慎也会带来物极必反的后果,其对人类生活的现在与未来、人类此代与今后世代的繁衍、世界生物生存及资源环境变迁、地球生命与文化系统等方面造成的危害将是毁灭性的。当前核爆炸和核泄漏事件所酿成的灾难已经远非当代人所能承受的。因此,如何更新与开发清洁能源、合理处置高新技术生产流程和废弃品等生态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势所必然。另一方面,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凸显了人的自主性、创新性、个性化特征,更加强调环境的参与要素。同时互联网技术、空间科学及生物科学等注重长远性、系统性、协调性下处理问题,其生态文明意义日渐凸显。当前的生态科技已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可能抑制和减少危害,如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等;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化生态的技术,如清洁生产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开发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等。当代生态科技渐渐形成一整套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生存论意义,关乎人类未来的生存境遇和地球文明的延续。

三、生态科技文化是科技文化实践的认识论转向

技术—科学—科技发展过程的各种内容形态对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产形式、经济形态以及生物进化等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而构成不同的科技文化发展历程:由古代人文性占主导及近现代经济理性占主导的科技文化转向当代生态理性占主导而构建生态科技文化。

古希腊自从泰勒斯开创了将探索自然界的科技活动和对人生与宇宙的存在本质之问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哲学—科学就始终互为支撑,构筑了延续至近代的人文性为主导的科技文化:科学的价值在于契合心灵单纯的求知欲,帮助人们得到现象背后的规则与秩序;科学气质注重人的精神自由与生命价值,远离世俗利益;科学内容融合自然科学、人文、政治学说等,紧密结合人性与德性幸福的关系。这种自然哲学家们的科学文化具有科学的独立性、非功利性与哲学性特征。所以泰勒斯不愿以科学知识谋取财富而甘愿受穷,曾从师于柏拉图的欧几里德才会让仆人打发走想从几何学捞取实利的青年。在这种人文性主导的科学文化中,人和自然各有独立品性,彼此基本处于平和状态,彼此尊重但又蕴含着人对自然界与宇宙的仰慕之情。理解自然及宇宙始终充溢在科技研究过程之中,探索自然的价值在于指导、服务于人类的精神幸福和道德行为。古罗马时期虽然看重技术在城市建设、建筑学以及各种外科手术上的运用,但其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技术活动范围小,它们并不能对自然界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影响。

近现代科技文化则由古希腊的科学、人文、生命特征走向科技、人本、经济理性特征。首先是文艺复兴重新激发了人对自身的热爱与尊重,期冀以人的理性与智力去理解自然。其次是科学家们使基于解决问题而兴起的实验科学崛起。实验科学技术为科技实用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让自然在人的预设目标与范围内为人所用的观念,导致了17世纪中期开始的科技实用性、经济性、利益性等功利意识在英、法等国度迅速抬头,这种价值取向导致文学艺术社会地位的下降。莫顿在《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中以详细笔墨分析了17世纪中期开始的清教主义、新哲学和科学的“共同之处就是具有日益增长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3]26“在这个世纪开始时,神学和人文诸学科比科学更受人们尊崇……到了该世纪中期,对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的评估尺度已明显上升……科学及其实用的技术分支对于资产阶级来说将变得日益宝贵……科学毫不含糊地跃升到社会价值体系中一个受人高度尊敬的位置”[3]3638与此同时, 17世纪中期开始,剑桥大学里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与人的实际生活与利益相关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宗教尤其是清教,也开始从科学是为多数人的善行及帮助人们更易理解上帝的旨意出发,来赞成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自然哲学家们寻求‘自然与工艺的结合,可以为人类生活的价值和利益带来一个幸福的结局。”[3]3638这正是弗朗西斯·培根所强调的将科学与人的力量结合起来,以人运用知识的力量去征服自然界,为生活在粗野境地的人谋取福利。在此引导下,18、19世纪科技文化最终走向全面工具理性与经济理性,科技与人文走向割裂状态,科技活动与科技产物只考虑经济利益需求,而忽视人文精神需求、宜居生活环境需求,忽略自然生物的生存需求。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功能以及对自然的控制力的科技文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造成诸多人为性自然灾害。阿诺德·汤因比通过考察人类与自然的发展史认为,工业文明以来,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增加了人类的财富和力量,人类作恶的物质力量与对付这种力量的精神能力之间的‘道德鸿沟,像神话中敞开着的地狱之门那样不断地扩大着裂痕。在过去的5000年间,这种巨大的‘道德鸿沟,使人类为其自身种下了极为惨重的灾难”。[7]

面对当代高新科技将对人类、自然、甚至地球生命都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时,世界科技文化出现了多样化价值观念思潮:一种是科学主义所主张的“科技至善至强”论,认为目前的许多问题都将由不断进步和完善的科技所解决;一种是由浪漫主义所主张的“拒绝工业文明”论,认为既然科技进步伴生诸多问题,那就远离“奇淫技巧”,拒绝相信科技求善力量,倡导放弃现代科技产品而回归过去。前者导致科技精英过于强调科技自身逻辑体系的发展而脱节于社会制度文化建设,将生活的幸福感完全建立在不断更新换代的科技产物上,最终引发科技控和物欲控。后一种观点则抹杀科技的社会整体价值与进步取向,在科技价值论上倾向于虚无态度。另外还有一些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异质性的科学反思,如“(1)20世纪70 年代以来逐渐渗透到科学哲学领域的欧陆反科学主义理论,主要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以福柯和利奥塔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科学哲学思想;(2)从分析哲学传统内部彻底走向正统科学哲学反面的叛逆,主要以费耶阿本德、罗蒂等人为代表;(3)借鉴另类思想反叛科学社会学(STS)传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借以为新兴政治运动辩护的激进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8]这些流派传达了对科技价值的质疑。科技文化内在价值观由单一的经济功利性向当代多元性转换,其中也逐渐认可科技文化的生态理性特征。构建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而生的生态科技文化势在必然,其基本思想表现为: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关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关系、注重当前与未来生活、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自然生态效益同存共赢。诚如高兹对“生态理性”进行研究后所认为的,“生态学有一种不同的理性:它使我们知道经济活动的效能是有限的,它依赖于经济之外的条件。尤其是,它使我们发现,超出一定的限度之后,试图克服相对匮乏的经济上的努力造成了绝对的、不可克服的匮乏。但结果是消极的,生产造成的破坏比它所创造的更多。”“目标是建立一个我们在其中生活得更好而劳动和消费得更少的社会。”[9]

四、生态科技文化是彰显社会幸福生存意义的实践文化

当前困扰乃至于威胁生存的两种危机在逐级上升:其一是自然生态危机,主要体现为物质资源的浪费性破坏乃至匮乏、人类生活环境日渐恶化、生物资源的演进渐失常态;其二是社会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主要体现为人受控于机器、芯片产品等的异化现象,人与人的沟通逐渐被电子芯片所支配,道德感、责任感、信任感、亲密感交付于各种科技产物与芯片制品,扑朔迷离的网络信息遮蔽了人们的真实意愿与面貌,人们迷惑于“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为何如此而为”并同时追问对方“你是谁、你真的在做什么”等诸如此类问题。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文明社会之愿望面临困顿。面对这种现代性的困境,马尔库塞提出以“人道化技术世界”重建技术理性来予以破解。他重视技术对社会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技术的媒介,人和自然才能成为可互换的组织对象。”[1]143但是,只有“人道化的技术世界,是一个技术的和自然的世界,是一个技术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这里可以看出,马尔库塞希望的是一个‘技术的和自然的环境世界,而不是仅仅有自然。”[10]这种世界依然需要以生态科技为实践基础,以生态文化理念为引领。由此,人类才可实现幸福感大于压抑感、自主性胜过物控性、自由度高于受限度的精神境界。

生态科技文化保障了人类的幸福生活之根,即自然大系统的有序演化。生态科技文化以互惠性价值观为支撑,强调地球有生命与无生命物体的整体生态系统循环生产意识,并贯穿于人类思想观念以及生活生产中。人生于自然、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这不仅指人的物质生存源于地球资源系统,还无法遗漏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界也是创作发明的灵感之源和精神生活的抚慰剂。对自然的抛弃性毁坏断绝了人的生命之根,剥夺了人对自然环境的精神享受,从而在根基上切断人类幸福之源。

生态科技文化提供了社会持续发展之核心价值观,即以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生态理性的价值观。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在一个主体内心进行对事物取舍时会起着主导和评价标准作用,因此,科学家的研究出发点也就会受到这种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也就是说,当生态理性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与科学的精神气质相吻合时,它就会成为科学活动持续发展的动力,生态科技产物对社会的回馈也会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生态理性关注资源的有限性与再生性,在平衡生物圈与人类之间权力与义务中注重创新较低的负面效应的高新科技。而过往的工具理性与经济理性则更多考虑现在的享有,忽略地球资源与人类后代的生活质量与发展,从而在物质与精神上削减了社会稳步前进的因素,降低了人类的幸福感。

生态科技文化促使人类回归科技创造自由之初衷。生态科技文化强调系统框架内思考科技活动,以消解人的异化现象,舒展个性自由。人类创造发明科学技术根源于对自由的渴望,然而自由是人与周遭环境协调相处的自由,它依赖于人的智慧在科技上的作用力与表现力。同时,科技所创造的自由应当基于大多数人的自由愿想,而不是少数商人、政治家、思想野心家拥有的利益自由。只有当科学技术“不再处于建立在多数人的不幸之上的生产体系以及理性化、内在化和理想化压力的强制之下时,心灵才意味着幸福的增长。”[11]大多数心灵才会有自由之感。当今几乎全球范围内确定并预以认可的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和相关制度条约,成为当代生态科技文化的观念层面与制度层面的主要内容,而创造发明则是体现自由个性的科技产物,开发清洁能源、探究整体科学理论活动等则构成了生态科技文化的器物层面,由此营造着科技与自然和谐、科技与生态文化的和谐,在这样的科技文化世界里,个性自由与社会整体多元化发展之间才能消解矛盾,以期实现个体的幸福念想。

五、结语

当今在生态科技关涉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现实情境下,由生态科技精神与生态理性价值观念所构筑的生态科技文化也必然渗透于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制度、科技产物等方面,而这终究也渗透于自然生命或无生命物质的演化过程,产生人与自然贯通互调的状态。这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基础。生态文明社会也正是指在系统论、整体论基础上以生态科技结束人与自然间对立竞争状态,协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其价值归宿于人民在个性自由、宜居环境、社会全面发展上所达到的心灵幸福。这正是当代西方科技哲学家、科技文化学者们所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也是后现代思想家们在批判现代性社会中所描述与憧憬的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2]代锦.生态技术:起因、概念和发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2):1518,10.

[3]莫顿.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 范岱年,吴忠,蒋效东,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4]杨怀中.科技文化软实力及其实现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7):118122.

[5]康芒纳.封闭的循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54.

[6]玻尔.原子论和自然的描述[M]∥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郁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6370.

[7]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M].徐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29.

[8]刘大椿,黄婷.科学技术哲学反思中的思想攻防:刘大椿教授学术访谈录[J].哲学分析,2011(3):155168.

[9]Andre Gorz.Capitalism,Socialism Ecology[M].Verso,1994:3233.

[10]刘晓玉,林志森.论马尔库塞的人道化技术世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69172.

[11]马尔库塞.马尔库塞文集[M].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62.

(责任编辑文格)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concerned with every aspect of human life.Ecotech culture composed of the spirit of ecotech and ecorational values has become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ecologycivilized society.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it is the epistemology of ecotech cultural practice;it is the practice to demonstrate human happiness.It can protect the root of happy life as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于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旅游的思考 篇4

关键词:中国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

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及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资源和基础,而旅游发展又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如何平衡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使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必须认真面对的挑战。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旅游”

理查兹(1996)认为,“文化旅游”是“人们离开他们自己日常居住地,到文化吸引地(目的地)的活动,其目的是搜集新的信息及经历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Richards, 1996a, p.24) 。1这个概念包含了文化旅游的态度、经验以及阐释维度。大多数百科全书将“文化旅游”定义为:“旅游的一个分支,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别是生活在该地理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艺术、建筑、宗教以及有助于形成其生活方式的其他因素”。

目前,对文化旅游最普遍接受的定义:旅游为了体验艺术、文化遗产以及具有独特地方的珍奇事物,包括艺术(艺术馆、画室、表演和视觉艺术)、文化活动(节日、庆典、仪式、事件)。众所周知,文化遗产是指一个族群或社会从上代继承的、目前被保持的、为了后代的利益而保留的物质器物和非物质特性的遗产。文化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如:文物、建筑群、遗址等),也包括非物质文化(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此外,当今的文化将是“明天”的文化遗产。

基于以上观点以及本文目的,“文化旅游”或“文化遗产旅游”,均可定义为:人们离开他们自己正常的居住地,到文化及/或文化遗产吸引地(目的地),完全或者部分由于受到自己对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社区、族群)的历史、艺术、科学、生活方式、文化遗产等情趣的驱动,为了搜集新的信息和经历以满足他们文化需求。因此,在本文中,“文化旅游”就是指“文化遗产旅游”。

二、中国文化遗产与旅游

首先,在地域广阔、多种多样的地貌与气候环境中,人们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域环境,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的同一个民族又享有不同的文化及遗产,因而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其次,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包容性、宽容性以及崇尚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与发展;与此同时,中华文化始终所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融合性,也使得在过去的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多种亚文化的共存并得到发展,各种优秀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因而,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多为包含多种文化因素的复合体。此外,在中国大多数地方,人们依然可以发现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宗教的足迹及文化遗址。

再者,中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传统特色鲜明,其较为原始、奇特的文化形态的构成要素没有明显缺失,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品质高,许多文化旅游资源独特,因此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有吸引力。因而,来访者在中国不但可以体验到56个民族各自多姿多彩的文化及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在同一地区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中国的文化及文化遗产是中国旅游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当今中国旅游业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各种各样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目前,虽然中国已经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只有40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4项;自然遗产:8项),以及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根据中国文物局公开发表的资料统计,从1950年开始,各地通过文物普查,初步确定了价值并且登记的文物点有30多万处;其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 831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2, 32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99座,历史文化名镇(村):87个;各省和自治区还分别公布了各自的省和自治区级文化保护名城。截至2009年底, 全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共计7, 109项。

这些文化遗产记载着中国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勇于创造的聪明才智,是中国最优秀的科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旅游的主要基础资源。中国的旅游业就是依靠这些文化遗产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来访者。而旅游业在满足来访者需求的同时,也改变着相关旅游目的地的命运。例如,兵马俑发现使该地区一夜间成为了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对于这些国外旅游者,最受欢迎的旅游活动包括参观历史古迹、博物馆、艺术馆以及观察和体验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尽管来华旅游者目的各异。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旅游都涉及到旅游目的的文化及文化遗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旅游就是文化及文化遗产旅游。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证明:文化遗产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无疑也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文化旅游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贡献和挑战

(一)旅游发展提升了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自己习以为常的文化与“过去”祖先的文化遗产对自己生活及社会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因而增强了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二)旅游发展促进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特别是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工作的开展。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一度濒危的民俗活动、民间歌舞、传统工艺等均因旅游开发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使原来鲜为人知的、甚至该文化的所有者习以为常的活动,通过旅游被全世界人们所熟知,并在相关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下得以保护、传承与发展。

(三)旅游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能和资金支持

文化不仅引导了旅游消费的方向,提高了相关文化遗址的知名度,促进了文化遗产展示水平的提高。

(四)旅游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意识

文化及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状况,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五)旅游促进了旅游者对自己文化、其他文化及遗产的了解与尊重

使他们在体验他人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文化,对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在与文化遗产的“传统拥有者”之间的沟通中,加深了他们对他人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六)旅游发挥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旅游作为一种媒介,使来访者了解到文化遗产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使人们对其他文化更加宽容,更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在实际上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不和谐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不但影响着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文化遗产的主要拥有者,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具有双重角色,即:旅游与文化遗产政策的制定者,旅游产品及文化遗产的管理者。在我国,国家拥有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绝大部分文化遗产,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业发展方面,政府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守护者/管理者,公共部门也对管理博物馆、旅游者中心、公园及文化遗址,以及对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旅游事业负有责任。

首先,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应帮助建立一个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平衡发展的社会及商业环境,并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具有突出的公共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永久性整体保护的有效制度。

再者,政府既要制定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还应实施一系列具体的实用性措施。例如:应该制定一个“旅游经营者、文化遗产管理者及相关社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指南”。该指南应该适用于旅游管理者、文化遗产管理者、社区以及其他需要了解旅游与文化遗产地之间关系相关问题的那些人。该指南包括对旅游与文化遗产部门中现有的、或准备参与的那些希望提供更佳服务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经营者的建议,同时保护那些具有自然、原住民及历史意义的场所的未来。

(二)增强所有参与者的责任

考古、旅游以及教育界专家学者应该参与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包括文化遗产价值的识别与鉴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市场营销、规划方针的制定以及公众教育。在旅游与文化遗产运营与管理、对经营管理者的培训以及旅游者的教育等方面,对他们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需求日益强烈。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均需要了解如何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合作者与贡献者。这些人的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三)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1. 认识遗产地的重要性。

旅游活动大多依靠具有自然、文化及历史意义的遗产地;这些文化遗址是旅游产品赖以开发的重要资产。认识、描述、理解和传达其意义是遗产地遗产保护及负责任的旅游业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理解其意义会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商业意识,这些意义是旅游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需要认真规划。此外,要尊重遗产地的文化意义,体谅那些对遗产地有特殊兴趣的文化团体。

2. 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地。

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保留遗产地的自然和文化意义。每个遗产地或地区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意义和保护要求。规划遗产地旅游活动的人们有责任采取一切合理的步骤防止对遗产地的自然和文化意义造成负面影响。

3. 发展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

在旅游经营者、遗产管理者、其他商业及地方社区之间需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联合及开放的沟通渠道是构建可持续的旅游业经营的最好方法。与当地管理、展示及经营旅游活动的当地人一起合作,会培养他们的拥有感和相互之间的理解,会提升对游客吸引力,并对当地社区会产生积极的成果。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与少数民族的伙伴关系,就展示少数民族遗产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

4. 遗产保护与商业经营规划相结合。

良好的商业规划是成功的遗产旅游经营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好的商业规划会明确地确定经营的性质与目的,以及如何实现商业经营与遗产保护双重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评估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在必要时调整计划。此外,应该对遗产地意义和游客市场进行不断的研究,以改进产品的目标市场、市场营销及产品的保护措施,并为商业计划的评估提供信息。

5. 加大对遗产地的投入。

涉及遗产地的旅游业应为文化遗产资产的保护和当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福利做出贡献。应该制定有利于遗产地、有关人员和当地及区域性社区之互利性策略,包括:保护倡议、技术援助、培训和教育项目、改造游客设施,以增进游客对遗产地意义的理解。

6. 负责任地营销和促销产品。

遗产地的意义可以是市场营销与促销的产品定义的根据。遗产地的市场营销和促销需要尊重当地社区的愿望,不给游客造成不切实际的期望。需要搞好满足旅游需求、满足遗产需求和满足游客需求三者之间的平衡。旅游需求涉及市场营销与促销及产品定位;遗产需求包括遗产地未来利用与形象适当利用的规划;游客需求是获得精确的信息。

7. 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

为游客提供令人愉快的、丰富的经历,旅游经营者和遗产管理者需要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动机,这是提供高质量游客体验的基础。在活动规划、人员培训、遗产阐释、设施与服务等方面,对细节的关注和高质量的承诺对企业和遗产地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8. 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和义务。

少数民族有权利和义务保护他们自己的特殊文化遗址,是其遗址意义的主要信息来源。旅游开发前,应该与相关的少数民族社区广泛地讨论旅游的发展目标及经营准则,并达成一致意见。在景点的进入、敏感信息的公布,以及在使用其设计图案、照片、表演和器物方面,都要尊重其文化习俗及对知识产权。此外,人们还需要了解这样的事实,即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方面通常与非少数民族有许多不同。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应该让少数民族参与旅游产品的内容和阐释的确定,认为合适的方式展示其传统习惯与当代价值,维护并准确地阐释其文化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其他合作者进行跨文化意识的训练,与相关社区分享旅游发展的利益,遵守少数民族社区的乡规民约、传统的“部落”土地和分界,与部落长辈咨询和讨论有关文化遗产意义问题,必要时还需采用少数民族决策程序,慎重处理少数民族法律、习惯、信仰及文化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旅游业可以抓住文化遗产的经济特性,并通过提供资金、教育公众以及政策扶持的方式利用这些特性到达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而且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所有相关方面的必要参与合作,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Richards, G: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M], Wallingford, Oxon, U.K.:CAB International (1996a) p.24.

[2]Bob McKercher, Hilary du Cros:Cultural Tourism:Thepartner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management[M], 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 Binghamton, NY, 2001, p.4

[3]Graeme Aplin, Heritage:Identification, Conservation, andManagemen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2, p.143-150.

[4]ICOMOS: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Charter (Managing Tourism at Places of Heritage Significance, 1999) [C], Adopted by ICOMOS at the 12th GeneralAssembly in Mexico, October 1999.

[5]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TourismHighlights[C], 2012 Edition.

[6]The Australian Heritage Commission (AHC) and theDepartment of Industry, Science and Resources:SuccessfulTourism at Heritage Places:A guide for tourism operators, heritage managers and communities[M], 2005.

[7]UNESCO: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 Paris, 17 October 2003.

文化生态旅游 篇5

来源:宁波市宁海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发布时间:2011-03-02

2010年宁海加快文化旅游开发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前童古镇相继建成了入口区游客中心及停车广场、鼓亭馆等主体项目,启动了老街延伸、南出口拆建和鹿山公园建设等工程,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顺利通过省局验收;十里红妆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完成投资5200万元,部分工程结顶;许家山石头古村完成一期保护与开发项目建设,形成初级旅游产品;徐霞客古道确定保护维修方案。二是全力申请“5·19”为中国旅游日,打响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品牌。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中国社科院、中旅研究院、徐霞客研究会等权威机构和葛剑雄、刘德谦等知名学者也很认同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作为“中国旅游日”。三是积极创建文化旅游品牌。2010年5月,宁海被命名为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宁海古戏台现有125座登记在册,是浙江省历史上第一个“戏台”名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家山石头古村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凭借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厚以及对旅游文化的高度重视,宁海县被命名为“中国首批旅游文化示范地”。挖掘宁海特色文化资源,举办休闲登山周、美食游宁海等活动以及农事节庆,打响特色文化品牌。下一步工作,宁海将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产品,放大文化旅游效应,全力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

一、加快开发,提升六大文化旅游产品。

一是以西门为首发地的徐霞客开篇古道文化。徐霞客古道是宁海与徐霞客相关的旅游资源中最具可塑性和集聚效应的旅游资源,2011年计划开始全面修复徐霞客古道,修复后将形成古道风光游览线,以及西门旅游综合服务区、梁皇山驿街文化体验区、松门岭驿道风光游览区、筋竹岭山地探险区“四区”的“一线、四区”古道总体结构,形成徐霞客古道乡村风情旅游带。

二是以前童古镇为代表的古村落文化。继续加大前童古镇旅游区的保护和开发,建成鹿山公园和入口区广场。推进沿白溪休闲农业项目开发,进一步完善提升许家山石头村,挖掘古村落的特色文化内涵,做好深甽清潭村、峡山渔村、龙宫村等特色古村落的旅游规划。三是以十里红妆为代表的民办博物馆文化。近年来,宁海县博物馆发展迅速,先后建成6座各具特色的民办博物馆。无论是建博物馆还是深度开发,把“十里红妆”打造成为宁波市乃至浙江省集保护、展示、研究、旅游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新亮点,从而更加有效地展示和宣传宁海独特的人文资源,更好地传承“十里红妆”民间风俗。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有自汉代以来的历代佛像艺术品、杂项、宁海三雕作品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金彩漆等艺术品共4400余件,要打造成制作工艺展示、精品展览、观众参与实践的综合性博物馆,积极谋划大佳何“博物馆之乡”。

四是以崇兴庙戏台为代表的古戏台文化。继续投入资金加强对该县古戏台的保护和修缮,对县古戏台保护实行动态管理,进行科学规划和建立文保档案,进一步做好古戏台及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开发工作。五是以慈云佛学院、广德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做好慈云佛学院、广德寺文化园规划方案,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六是以柔石故居、潘天寿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故居文化。挖掘现有景区及古村古民居、名人故居的文化内涵,加强名人故居的“软件”建设,加强对方孝孺故里坊、方孝孺生平事迹文化墙等的策划。

二、加强整合,促进四大资源融合一是将历史遗存与观光旅游相结合。对于前童古镇,邀请民俗学、历史学的专家学者开展多方位的研究,整合古民居、水系、建筑、鹿山、豆腐、元宵等一系列特有的传统元素。在徐霞客古道开发中,做足“西门”文章,在特定日子邀请专业演员来再现祭游、开游场景。

对于许家山石头村及古戏台等文化旅游资源,继续举办“石头文化节”活动在国保“古戏台”上演绎国保“耍牙”,使“国保”文化得到更好阐释,推出古戏台文化之旅等。

二是把现代生活方式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做深、做透宁海湾的海洋文化,因地制宜开发海鲜、垂钓、游艇冲浪、海洋采风等项目,满足游客体验现代时尚生活的需求。打响宁海县“登山之乡、温泉之都”品牌,温泉从洗浴疗养发展到以健康养生为主题,达到养生和休闲效果的时尚旅游,塑造符合现代消费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温泉文化;全面修建西部森林步道和徐霞客古道,通过徒步休闲旅游培育健身、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倡徐霞客旅游文化精神。

三是把本土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立足该县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挖掘该县本土乡村文化,根据特色创品牌,继续办好前童元宵文化节、长街蛏子节、胡陈桃花节、许家山石头文化节、越溪跳鱼节等节庆活动,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同时完善乡村旅游要素建设,依托特色村庄发展农家乐,建设产业特色村和村落文化特色村。

四是把文化体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形成旅游路线。宁海县森林、温泉、海洋、人文各具特色,加之建成了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在对外促销上,包装几条融合不同类型的线路,形成东部山乡观光、森林温泉养生度假、徐霞客古道乡村风情、三门湾农渔体验、环宁海湾休闲运动、西部森林生态健身等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六条旅游带,促进文化与生态的共同发展。

三、加强研究,提升三大产业功能

一是着力打造,发展旅游演艺文化。考虑编排一场展示宁海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表演,如宁海平调等,在城区或景区面向游客演出。在实现动态文化演出和静态旅游资源的巧妙嫁接中,促进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之间的融合与互动。

二是寻找突破,创新文化旅游商品。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比如围绕“中国旅游日”发祥地,开发徐霞客伞、鞋等徐霞客相关旅游产品,展现宁海的旅游风光、民俗特色。举办旅游商品设计比赛,组织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博览会,推进旅游商品的开发与推广。

发展丽水生态旅游文化增效的思考 篇6

丽水生态旅游文化发展中的问题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观念有误区。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明显不足,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重开发轻保护,重视经济成绩强调经济收入和游客接待数量,盲目扩大旅游人数,建筑数量,盲目发展机动车辆,致使污染增大,忽略生态文化旅游的本质要求,从经营管理者的理念来看,认为在原的大从旅游产品上贴上一个绿色文化标签,就可以打起生态文化旅游的旗号,招揽游客,生态旅游成为市场炒作下的换汤不换药的假产品。或者,为谋求自身利益,对资源采用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造就成了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从旅游者角度来看,在景区内留下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随意采摘、乱刻乱画等行为都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是生态平衡。

政府宏观管理不足。近年来,丽水生态文化发展很快,政府加强了对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但与其他省市相比,丽水对生态旅游和开发与管理还很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上。目前,丽水的生态旅游资源分属多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更缺乏有效的统一指挥,其次,法制建设不够。我市只相继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旅游行业规范文件,法制自身不完善,因而作为法定的行业管理部门的人流管理机构,强制性的行政命令缺法律的保证,使执法手段不严,执法渠道不通。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难以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由于旅游业发展猛,人才缺口很大,从事旅游行业门槛较低,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一方面难以针对游提供优质的文化的精神服务,使游客得到高品位的享受,另一方面,缺乏相就的生态知识,难以正确的引导旅游者,控制游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发展丽水生态旅游文化建议

生态旅游业现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的核心,市区旅游业是全市旅游业的中枢,要加大力度推进市区重大项目的建设,整合连线形成城市为中心生态旅游大景区,更好的促进城市建设和生态文化休闲生度假旅游为目的地建设。这一新的思路。找到了丽水旅游业发展的短板,解决了丽水旅游业发展一直以来的缺少发动机瓶劲,更好的推进丽水旅游业的发展。

布局完善市本级生态旅游文化和基础设施。把丽水市区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加快发展城市旅游,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旅游项目、城市建设交通网络、旅游购物,旅游休闲等方方面面。而目前市区旅游业发展还是薄弱环节,缺乏旅游龙头项目,如何破题市区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和各景点基础设施的完善,这都要经过精心的筹划布局。要围绕市本级“休闲度假、康体娱乐及商业零售”三大类城市旅游核心功能,谋划布局一批旅游服务、养生养老、度假酒店、生态居住、文化会展、创意研发、总部商务、特色商业、历史街区等业态项目。鼓励主城区周边街道、乡镇发展休闲街区、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拓展城镇休闲空间。要围绕本届景区品质提升,推进旅游景区功能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功能转型升级。

打造丽水旅游文化资源展示平台和特色品牌。加强立体化营销,全方位展示丽水生态旅游的优势。积极通过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合作,以及微信、网络、微博、微电影、省内高速公路沿线广告牌、旅游专列等方式创新营销,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要让丽水有文化的味道,还必须形式多样化,可以编一套旅游文化介绍丛书,其次,编印一份简单而双有鲜明特点的“丽水旅游指南”,重新设计各景点的景区人文宣传展示牌和宣传排匾,在各市县入口推出展示各自的人文旅游形象设计等。围绕民宿经济发展和“丽水山居”民宿品牌打造,立足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开发建设景区辐射型、古镇村落型、田园风光型、传统民俗型、养生度假型、湖畔人居型、山里人家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村镇和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依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谋划推进一批山水生态城市休闲度假、森林氧吧休闲度假、滨湖休闲度假、植物科普研学度假、传统村落农耕文化体验、民族风情体验、非遗文化体验、乡村民宿体验、红色旅游体验、农林特产购物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培育项目,着力打造丽水旅游特色品牌。

规划区域合作促使文化精品线路。随着旅游产业的日益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单个地区打造单一旅游目的地的路线已越走越窄,地区之间迫切要求联合起来打造共同的旅游品牌。建立精品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库,谋划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体验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带动能力强劲的景区提升项目。加快古堰画乡、遂昌金矿、缙云仙都、青田石门洞等创建国家5A级景区,积极谋划云和梯田、龙泉山、千峡湖等5A级景区创建,让精品线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构建文化氛围浓郁的生态旅游购物场所。丽水物产丰富,品种多样。工艺品如有龙泉宝剑,龙泉青瓷、青田石雕、云和雪梨,遂昌竹炭、石练米、处州白莲、庆元香茹、云和黑木耳、景宁惠明茶等等无不富含文化的物质。但目前除丽水有旅游产品购物和遂昌的竹炭博物馆外,其他县市基本没有土特产展示中心。如何做好旅游产购物产品的文章,也是旅游当中重要的一块,在购物当中,使游客了解到我们丽水的人文景观和历史,也增添了游客的游兴,让游客在购物当中享受文化

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刍议 篇7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 学习、研究、考察特定的文化景观, 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

文化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 它的目的地指向更多地偏向于独特的社会文化区域, 旅游吸引物为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除了可作为文化载体的民居建筑、宗教寺庙外, 还有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气氛、韵味、风格。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能促进生态平衡和文化完整性的保护。另外, 文化生态旅游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旅游开发的一种理念。当前,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文化生态旅游正方兴未艾。

二、高邮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必然性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文化景观为主体吸引物的生态旅游活动, 因此旅游开发地的定位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高邮湖湿地是以湖泊为特征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 具有系统健全、景观完善的特点, 既保留了水乡湿地的完整性, 又保持了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等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是一个具有相当潜力的旅游发展区, 具备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不可多得的条件, 对传统的景点也有明显的互补性。高邮湖发展文化生态旅游, 不仅使自然人文资源得到合理开发, 也会建立一座永久的湖泊湿地野生生物基因库, 为高邮文化生态旅游开辟一个新的亮点。

三、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湿地这块大环境, 高邮湖的水体、植物、动物构成的一个生态大网是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基础。

1. 美丽富饶的自然资源;

高邮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 湖面宽阔, 水量丰富,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湖区长48公里, 最大宽度28公里, 水域总面积为760.67平方公里, 水位5.55米时, 水面积648平方公里, 苇滩和堤坝面积112.67平方公里。2005年6月高邮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 它的建立, 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丰富的水产资源将推动高邮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拉动高邮湖的经济增长, 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奠定经济基础, 为增强休闲旅游的参与性提供便利。

2. 悠久厚重的文化资源;

高邮湖不仅拥有美妙的自然风光, 更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1) 历史遗存:

古高邮八景与高邮湖直接有关的有四个, 可以说是秦邮胜景, 尽在湖畔。其中“甓社珠光”和“西湖雪浪”最为出名, 它们是以高邮湖为轴心构成的景点, 恰位于湖的中心, 构成水乡文化的精华。高邮湖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景观都是值得挖掘的旅游资源。

(2) 渔家和渔船:

到高邮湖中去游玩, 船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现在常见的是泊在湖畔的小渔船。高邮湖的四周有不少渔民和养殖户, 故家家户户都有船。高邮湖边的渔家用小船接游人畅游高邮湖, 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北荡是高邮湖边最有名的村落, 端午节还保留着明清以来赛龙舟的习俗, “龙舟胜会”曾是著名的文化景观。湖边有一批专业渔民, 以船为家, 停泊在河道上的水泥船便是他们的家——船屋。渔民们在船头生火做饭, 烧的是砖砌的土灶, 这成为高邮湖渔家独特的生活方式, 更成为高邮湖独特的民俗文化。

(3) 名人遗迹:

高邮湖著名的名人遗迹有耿庙、玩珠亭、还珠亭、九里亭等, 不仅是风水宝地, 更是文人雅士留下珍贵墨宝的地方。《高邮州志》记载有许多高人逸士在湖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如秦少游、曾几、杨万里、萨都剌、蒲松龄等都在此挥毫泼墨, 对酒当歌。

名人遗迹无疑为高邮湖的文化加上了厚重的一笔, 这些既是高邮湖历史文化知识的主要承载地, 也将成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卖点。遗迹、渔舟等这些文化载体呈现出的特色文化景观都将成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

四、结论

对旅游开发而言人与生态是一对很难协调的自然关系, 如何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关系是发展旅游的重要问题。高邮湖论人文古迹不如扬州瘦西湖, 论自然环境也比不上杭州西湖, 然而它像一个盆景将人文与自然两种景观积聚于一小片水域之中, 体现出她独特的旅游优势。高邮湖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气息是相辅相成的, 开发高邮湖旅游绝不能破坏两者的平衡,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发展高邮湖的内在要求, 只有将文化与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来开发, 那么高邮湖才能成为“生态区内的博物馆”, 才能成为高邮旅游的新亮点。

摘要:高邮湖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 是我国著名的湖泊湿地, 已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保护名录。它水量丰富,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沟通了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湖内物产丰美, 景色怡人。高邮湖风景区有多处景点, 本文通过对高邮湖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遗迹进行分析, 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优势, 并对高邮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邮湖风景区,湿地资源,文化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施奠东:《湖山便览》,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2]肖笃宁:《生态旅游透视》,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3]赵魁义:《地球之肾》,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4]《高邮州志》

邛海湿地文化及其生态旅游开发 篇8

邛海湿地生态系统包括邛海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和邛海湿地人文生态系统两大类。其中, 湿地自然生态系统是湿地人文生态系统的基础, 湿地人文生态系统为湿地自然系统更好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含有文化底蕴的湿地人文生态系统所体现的美, 是比自然美更高级、更深层次的生态美。相对于单纯的湿地自然资源而言, 由当地人亲水而居所形成的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艺术、知识等, 其内涵丰富、人文气息浓厚、地域色彩鲜明而独具魅力。邛海湿地文化资源就是以邛海湿地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和依托, 形成的与之相关的、特有的、对人们能够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利益的精神文化内容。

1 邛海湿地文化资源概况

1.1 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邛海湿地文化的核心和主体。表现为一种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的文化, 生态资源系统稳定, 生物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共存。其所体现的“生态美”是此种文化的最高表现, 生态美源于自然, 包括自然生态美和人文生态美。两类都是“众多生命与其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其最重要的特征“和谐”, 是指自然界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支持、互惠共生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形式。邛海湖畔, 候鸟和人类和睦地相处着, 这里从未听过有人伤害候鸟的事。像这样的人与候鸟在一个画面中的风景, 在邛海边随处可见。

1.2 气候文化

邛海湿地所在的西昌市是全国有名的春城, “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已成为西昌市一张颇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冬春时节常常是天高气爽, 白天风和日丽, 夜晚清风皓月。西昌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酝酿了这里避寒避暑的“休旅”文化。晴天多、湿度小、雾日极少、能见度好的气候特点造就了这里的“赏月”文化。殊不知, 正是由于邛海水域的存在, 而造成了西昌异于周围陆地的一种局地性气候。湖泊对周边气候的调节作用巨大, 可改变周边环境的气温和降水量等。湖泊的水域面积和水深在调节气候中起到重要作用, 保护湖泊水域面积和水深与保护其生态环境同等重要。

1.3 耕作与饮食文化

昔日围湖造田对邛海湿地造成了巨大破坏, 那种完全依赖邛海掠夺式的田耕和渔业, 如今已被新型农业取代。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 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是邛海湿地耕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处淡水湖, 加之特有的彝族文化, 邛海地区的饮食菜肴独具风格, 其主要特色是水产菜肴和民族风味餐。醉虾、桑拿虾、银鱼煎蛋、油炸白条鱼、清蒸毛蟹、南瓜鱼头汤、凉拌蕨菜等水产菜肴美食, 以及乳猪砣砣肉、酸菜土豆鸡、荞麦饼、彝家馍肉、连渣菜、彝家辣子鸡等彝族风味菜。

1.4 渔业文化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的邛海, 没有人工开凿的痕迹, 清澈透明的湖水滋养着天然鱼类, 祖祖辈辈生活在邛海边的渔民守着静静的湖泊。沿湖“自由渔民”200余人, 如歌里所唱的一般, “心想打渔就下湖。”90年代的邛海捕鱼并没这么有序。按照当时规定, 每年有两个月是固定捕鱼期, 开海当日, 800多只渔船集中在邛海水面。间隔十几米就有一艘船, 不到两个星期, 鱼基本被捕完, 邛海水质明显恶化, 甚至出现蓝藻。现在, 捕捞方式由渔民各自为政转变为由公司承包, 放苗和捕捞都很有计划。邛海鱼的一放一捕产生了三重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旅游效应。如今, 人们仍能看到“开海”捕鱼时那蔚为壮观的场面, 体味渔民荡舟湖上撒网打渔的生活场景。不同的是, 鱼儿不会被瞬间打捞一空, 它们仍然是邛海的主人, 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生态净化作用。

1.5 民俗文化

(1) 草鞋文化。距邛海约有两三公里的高枧, 沼泽湿地多。席草, 属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 枝干为菱状, 中空, 高约50~80厘米, 是加工草鞋和凉席的好材料, 非常适宜在沼泽湿地生长。因为这里没有多少田地供村民们耕作, 于是便产生了种席草做草鞋的营生, 在高枧乡潘家院, 几乎家家户户, 男女老少都会这门草鞋编织手艺, 并成为了家庭的主要收入, 形成了特有的草鞋文化。

(2) 龙舟文化。中国大多有水有河的地方在端午时节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划龙舟属于体育竞技类比赛。邛海虽没有历来龙舟赛的习俗, 但如今随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旅游业的兴起, 邛海龙舟文化也渐渐形成。

1.6 山水文化

邛海湖周群山环抱, 绿树成荫, 形成了不可多得的山水相依的人间佳境。泸山海拔2317米, 与邛海相对高差807米, 山峦奇秀, 古木参天, 是西昌的天然绿色屏障, 林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 有二千年历史的十大“巴蜀树王”之一的九龙汉柏。泸山灵气所钟, 又为僧道赞为悟道佳山。密林深处高低错落地露出梵宇、佛宫十余座, 古刹殿宇因地就势, 各据幽境, 令人神往。

2 邛海湿地文化的旅游价值

2.1 多样的资源结构为旅游开发提供丰富素材

邛海湿地资源种类众多, 不同门类的资源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不同的素材。邛海湿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为游人观光和休闲旅游提供条件。邛泸山水文化、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则可为文人、学者们的游学旅游提供创作的灵感。

2.2 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旅游创造极佳条件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造就了邛海山、水、城相连的绝佳地理位置。邛海湿地公园距市中心仅5公里, 卧于泸山东北麓, 与泸山仅一条公路之隔。由于地处市郊, 本地市民常在周末或下班后来到这里, 或沿着弯弯曲曲的栈道穿行于湿地深处, 或沿着专门的健身通道疾步前行。这里已成为西昌人的后花园。

2.3 深厚的湿地文化内涵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人文精神的自然资源是死的, 没有文化底蕴的景区是无生命力的。邛海湿地不单纯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它更是一个内涵丰富, 承载了地方历史和文化精神的人文生态系统, 邛海湿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将是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源头。

3 邛海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

3.1 观光旅游

目前, 经人工恢复的邛海湿地主要包括“观鸟岛”湿地、“梦里水乡”湿地、“烟雨鹭洲”湿地、“西波鹤影”湿地四个部分, 主要位于邛海西北岸, 由湿地水上景观带和湖岸湿地生态防护景观带两部分组成, 整个景观充分诠释了自然、生态、亲水、和谐的内涵。湿地内有百余个人工岛屿, 有别致的景观小品、亭阁、文化长廊、小桥流水, 展示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巧妙融合。湿地内生物多样, 共有各类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灌木和乔木1080种, 其中本土珍贵植物12种;有鸟类97种, 其中有珍稀候鸟红嘴潜鸭和世界濒危物种黄嘴白鹭;有鱼类42种, 包含邛海特有土著白鱼、红!、邛海鲤等珍贵鱼类。邛海湿地是四川省第五批省级科普基地, 也是进行旅游开发的核心保护区。因此, 在邛海湿地主体部分主要进行观光旅游产品的开发。

3.2 民俗旅游

邛海小渔村是坐落于邛海北岸的一处半岛, 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 与泸山隔水相望。这里主要开发邛海民俗旅游产品。三面环水的小渔村中, 烧烤排档规模宏大, 村中的农家乐、度假村随处可见, 机动船停靠的码头“对泸轩”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渔村的竹林棕榈, 水景花园, 亭台楼阁, 栈桥长廊, 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目前而言, 邛海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 主要限于吃、住、观层面。利用邛海的水体和渔家文化, 可适度开发诸如垂钓、捕鱼、抓野鸡、采摘、赛龙舟等野趣十足的旅游项目和家庭趣味竞赛, 将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参与型旅游发展。

3.3 休闲度假旅游

邛海湿地由于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旅游开发条件, 非常适宜于开发深度旅游产品。随着近年来西昌旅游业的兴起, 到西昌的游客已不满足短暂的观光旅游。据统计, 邛海周边住宿床位约4080个, 其中滨海路上的星级酒店约15家。即便如此, 每到节假日, 仍不能满足住宿需求。目前, 邛海周围适宜开发休闲度假的区域主要有以下几个: (1) 月色风情小镇。小镇与邛海宾馆 (政府国宾馆) 毗邻, 小镇内及周边云集了数家星级度假酒店。 (2) 观海湾特色小镇。这里视野开阔, 邛海美景尽收眼底, 是一个适合人居、休闲度假的风水宝地。 (3) 青龙寺区。距离青龙寺景区200米的“田园会所度假木屋别墅酒店”是目前开发较成熟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4) 月亮湾。目前月亮湾区域没有大型度假酒店, 住宿主要靠农家乐。 (5) 老海亭。私人客栈集聚区, 但目前仍不能满足节日期间外地游客的住宿需求。因此, 应大力开发农家乐、家庭旅馆等小型客栈, 作为对大型度假酒店的补充。

3.4 饮食文化旅游

邛海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邛海湖水体和湿地水体组成, 蕴含着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许多资源与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 具有重要的物质生产功能。如鱼类, 沿岸分布的贝类、蟹虾等。其系统中许多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 如香蒲、慈姑、菖蒲等具有补血、化瘀和消炎功效;芦苇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生津止渴、镇吐等作用。邛海白条鱼、醉虾、毛蟹都是盛名在外的美食, 也是外地游客来此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目前, 邛海的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浅表层次, 食物虽美但缺乏内涵。饮食文化旅游重在“文化”, 指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 旅游者能够既了解饮食文化又能够品尝美食,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因此, 应将邛海湿地文化与当地食材相结合, 开发出具有原创性、区域性、民族性的菜品, 也可适当开发一些旅游者能够参与制作的菜品, 以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和互动需要。

3.5 旅游商品开发

随着西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传统手工艺产品也开始热卖。但目前, 邛海湿地没有能够代表其湿地文化的旅游商品。旅游者即使在景区内也只能购买到诸如彝族漆器、刺绣、山珍这类凉山彝族文化旅游商品。因此, 利用湿地自然资源, 开发能够体现湿地文化的旅游商品, 既能丰富凉山旅游商品种类, 又能够弘扬地方文化。例如,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升温, 湿地民俗旅游资源中的“草鞋文化”大有文章可做。潘家大院工艺精致的草鞋编织, 可将其开发成为旅游工艺品, 以此带动湿地民俗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云亭, 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2]耿英姿, 张鸿鸣, 刘昱.杭州西溪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2005 (5) .

[3]吴海伦, 王剑.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武汉琴断小河湿地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4]张小晓, 胡达维.鄱阳湖湿地文化资源分析与开发建设建议[J].江西林业科技 (增刊) , 2009.

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篇9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弘扬,建设

近几年来, 困扰北京等大中城市的雾霾如幽灵般缠绕, 2015年3月媒体人柴静制作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一经播出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 对空气污染问题的深深忧虑, 延伸到了对水污染、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保护等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反思。的确,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日益严重, 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深远。当前, 以破坏环境, 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与我国人均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的矛盾, 以“雾霾污染”为代表的环境问题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向往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矛盾。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刻不容缓!为解决好这些矛盾, 我国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发展战略选择。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发展布局, 并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选择

我国做出建设生态文明重大发展战略选择既基于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加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事实, 又有着以下事关长远发展的考虑:

(一) 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为了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发达的工业国, 一直以来走的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道路, 这不但严重脱离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国情, 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从自然资源上看, 煤炭、石油、水、矿产等大量消耗, 导致资源紧缺的问题愈发突出, 为弥补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甚至超过国际警戒线, 给国内生产和经济安全均形成压力。从生态环境上来看, 粗放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导致我国空气质量下降、土地污染、草原沙化退化、湿地萎缩消亡、水质恶化、土壤肥力下降,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冰冻雨雪等灾害发生。总之,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由“黑色”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转向“绿色”的新型化工业化道路,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更高阶段, 正如胡锦涛同志曾深刻指出的, “建设生态文明,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 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人—自然—社会”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如果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的自然遭受破坏, 将会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秩序, 影响社会稳定。目前, 我国有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如2015年发生的广州工厂污染臭气侵袭校园, 家长拒送孩子上学, 聚集学校门口讨说法, 陕西渭河遭污染河水突然变红, 广东练江污染严重超标居民不得不买水吃等事件, 这些地方暴发的环境污染问题, 给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伤害, 基本生活也受到影响, 近年来因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时见诸报端, 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两会”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是指出, 环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丽, 蓝天也是幸福,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群众对自然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愈加重视, 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放心的食品、优美的环境是人民群众获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评价指标, 要满足人民这些民生需求, 必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把环境保护和改善民生相协调融合, 创造出“青山就是美丽, 蓝天也是幸福”的优美环境, 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三) 建设生态文明是提升综合国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我国近现代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错失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展机遇,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才勉强赶上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尾巴, 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但是面对中国的迅速发展, 一些敌对势力大肆制造“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 误导国际舆论, 指责中国的大量能源消费需求是国际油价上涨的主因,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会抢占和消耗更多的能源资源, 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这将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和全球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我国反击这些歪曲事实的论调的最好战略选择是建设生态文明, 走绿色发展之路, 积极参与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 使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改变产业结构,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上有共同的历史机遇, 如果我们把握好这一重要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领域取得领先位置, 加之我国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巨大的投资需求, 未来必将形成与发达国家相比的成本优势, 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独特的技术优势, 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引领者, 那么将大大增强综合国力, 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弘扬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深入分析我国面临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缺乏生态观念和生态意识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这个不是单个人的行为结果, 而是整个社会缺乏生态保护意识的后果。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向一致, 二者的核心都是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观念和生态意识明显是生态文化的研究范畴, 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都是生态文化的重要意识形态表现, 这凸显了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弘扬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我们必须以弘扬生态文化为抓手, 唤醒人们普遍的生态意识, 增强大众的生态观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必须要抓住弘扬生态文化这个关键, 必须从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入手, 必须改变民众普遍缺乏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的现状。

(一) 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向一致。弘扬生态文化与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密切, 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都是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内涵说法众多,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 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人类既获利于自然, 又还利于自然, 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2.生态文化的内涵。生态文化的内涵: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理解是, 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 如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社会意识形态, 以及人民民主的社会制度;广义的理解是, 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生态文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明, 由此可见, 建设生态文明与弘扬生态文化有着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的核心内涵都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是生态文化的意识形态显现,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化这个理念动力, 精神向导。

(二)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必须要抓住弘扬生态文化这个关键, 建设生态文明。人类创造文化, 以文化的方式生存, 运用文化力量发展自己。人类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基础上发展的生态文化, 是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维, 承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结果。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 体现了党的新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的生态伦理道德。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是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我们必须以弘扬生态文化为抓手, 唤醒人们普遍的生态意识, 增强大众的生态观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必须要抓住弘扬生态文化这个关键, 必须从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入手, 必须改变民众普遍缺乏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繁荣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举措。

三、采取多种措施, 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虽然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 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探, 一定的方法可用, 一定的路径可循, 如何发展繁荣生态文化, 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我们有以下三个方面要做好:

(一) 做好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借鉴。主要内容如下:

1.深入发掘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 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因此,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 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不断充实和丰富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我国的生态文化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 在生态文化方面, 我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 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 强调人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 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交融境界, 佛家倡导“万物平等”思想, 认为众生平等, 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它们都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 在历经几千年历史积淀后, 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文化宝库中的璀璨宝石!它们所倡导的思想, 对当代人解决生态问题, 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些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思想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而且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为我国生态文化的深入发掘提供了历史土壤和养料。

2.借鉴吸收国外优秀的生态文化。“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们也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生态文化, 更要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先进生态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应当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 广泛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生态文化理念, 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文化领域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生态文化, 引进国外的先进生态文化, 结合中国的实际, 为我所用, 建立能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众多思潮中脱颖而出的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生态文化, 在世界从工业文明跨越到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中, 更好发挥我们兼收并蓄的优秀生态文化的引领作用, 以高度的生态文化自信和生态文化自觉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为世界其他国家,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以生态文化为抓手,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表率和典范。

(二) 做好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工作。一是要丰富生态文化宣传措施, 不仅要通过报纸、杂志、展览、墙报等无声传统媒介传播, 更要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 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推广生态文明理念, 增强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法治意识, 使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 人人都能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二是要组织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 加强环境国情宣传, 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 使人们意识到人人都是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的参与者。三是要利用我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 创作一批贴近生活的生态文化作品或创建一批教育基地, 通过典型示范, 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到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中来。四是要利用好国家级媒体每年评选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先进人物、年度集体, 进行表彰奖励, 并大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 弘扬他们的可贵精神。

(三) 做好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的教育工作。一要把生态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使之成为学生和干部的必修课。如将老子《道德经》、孟子《孟子·见梁惠王》、荀子《荀子·王制》等蕴含古人生态智慧、古代生态文化思想的篇章编入课本, 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同时积极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重要节日为契机, 广泛深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具体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 生态文明素质。在干部培训教育这块, 党校尤其应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专题学习、实地调研、专题研讨等方式教授学员生态文化, 树立生态发展、生态政绩观, 追求绿色GDP。二是要在教育过程中, 树立先进典型, 曝光反面事例, 以鲜活的生活实例来教育、警醒学生, 要养成爱护、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伟大的人民选择了伟大的党, 伟大的党一定会带领伟大的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之生态文明梦!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决心和信心、更有能力和智慧解决好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 鼓足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 以弘扬生态文化为抓手, 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给后人留下永续发展的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14.

[2]直面危机——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文化生态旅游 篇10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 (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imited, Head Office) , 前身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Head office) , 英文缩写:CITS, 成立于1954年, 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企业集团, 荣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 是500强中唯一的旅游企业, 现为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两大企业之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 旅游业界的前辈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在这短短的两三天的考察时间里, 我们一起漫步在这黔阳古城, 一起品读着这里灿烂的古城文化,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文化旅游资源如何与国际文化旅游对接的思考, 刚才听了林总的演讲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想用三个部分来阐述我的一个小小的意见和观点:第一是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来分析这个话题;第二是多元化旅游元素的渗透;第三是用国际化的视角来看待这个对接。

通过这两天的考察, 我们看到了黔阳古城的复苏与重生, 既有保留完好的建筑与古民居, 还有这个散落在民间的气息与古韵的民风, 另我们深深的体会到黔阳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千年的文化积淀。在这里我想要说的一个问题是文化资源不等于旅游资源, 那么文化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因以其旅游价值来评估, 与旅游吸引力为标准, 让文化资源有机的转化成旅游产品, 以推动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资源的转变。说道旅游产品我们就要引入下一个话题, 传统文化要得意发展就要学会借题发挥, 刚才林总讲的非常非常的到位, 非常精彩。林总充分演讲了文态的如何延伸, 如何提升品牌, 如何经营。我长话短说, 多元化旅游元素的渗透, 首先我觉得应该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为核心延伸发展这个多元化旅游元素, 比如像娱乐、休闲、生态养生方面的, 把这些往文化形式多元化利用, 从而使这个地方旅游不仅仅以门票方式兴起, 而使之产生第二次第三次消费, 留住客人的脚步, 从而使这个旅游文化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旅行社将以专业化的视角, 将多元化的旅游资源按不同的市场需求分类策划出不同的系列产品和大型的主题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客源。旅游资源只有通过旅行社专业化精细化的以人为本的品质服务充分旅游旅游行业, 庞大的专业的推广平台及渠道延伸才能更好更快的提升其知名度以及品牌品质形象, 还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带给游客的幸福感提高当地的幸福指数, 真正的把客人的心留住。

上一篇:质量管理软件工程下一篇: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