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异化

2024-05-02

现代主义异化(精选十篇)

现代主义异化 篇1

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文化批判, 本质上是基于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因此, 异化也就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现代主义抛弃了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追求, 转而重视对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人的主观心灵世界和人的异化主题, 在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的影响下, 现代主义作家更多的把目光从客观物质世界转向主观心灵世界, 表现在人的潜意识领域。现代主义作家发现, 20 世纪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使人处于严重的异化之中, 它造成人类精神的空虚感、虚无感、压抑感、威胁感与恐惧感。所以他们专注于描述人在异化情况下种种孤独失落的感受, 以此来批评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事实上, “异化”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文学中的异化问题就是对这一主题的深化、扩展与延伸。从哲学范畴上来说, 异化是指人不再占据社会活动的主体地位, 人的活动结果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而是转化为统治人且与人对立的力量。在文学作品中, “异化”主题主要通过荒诞和变形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以卡夫卡的小说为例。

在《变形记》中, 格里高尔作为全家的经济支撑, 生活充实而美满, 而他却一夜之间变成了甲虫, 丧失了劳动能力。父母、妹妹本来都是至亲的家人, 不仅没有好好照顾、爱护他, 反而将他视为全家的耻辱与累赘。他的存在给一家人带去的是恐惧与压迫, 他的死亡没有给家人带去悲伤, 反而是如释重负。可见, 在资本主义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转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变形记》的异化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人变成虫的异化, 格里高尔变成虫之后在思想上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 由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变成了自娱自乐到死的“甲虫”。另一方面是亲情的异化, 失去了价值的格里高尔成为全家人的眼中钉, 小说将人情的淡漠与人性的扭曲发挥到极致。又如《审判》的主人公约瑟夫·卡是银行经理, 小说写他在30 岁生日的那天早晨无缘无故地被法庭宣判有罪。他四处奔走申诉却处处碰壁。事实上, 他有没有罪, 而他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因此, K的一切努力最后都付诸东流。这个糊涂案的结局是两个黑衣人把他刺死。作品揭示的是“法”的异化。如果拿《审判》作对比, 《城堡》则是一部揭示“政”的异化的作品。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全陌生、混乱、荒诞的境况。主人公K作为城堡的土地测量员却怎么也走不到城堡, 城堡主人C伯爵人人皆知, 却谁也没见过。他与城堡的联系均告失败, 小说中主人公和城堡主人给人的印象都是不确切的、模糊的。小说最终没有完成, 卡夫卡设计的结局是K为了进入城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最后精疲力竭而死。

总的说来, “异化”属于哲学范畴, 不属于美学范畴, 若想成为文学的主题就必须通过美学的转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异化主题主要通过虚无、荒诞、孤独等形式得以实现。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 另一方面是社会与人的关系异化。前者主要是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并未带动精神文明的发展, 二者的不协调甚至是对立直接给人类带来了危机意识, 加上战争的创伤增加了人类精神的负担、虚无与忧虑, 在文学作品中也会不自觉地融入忧患感与焦虑感。如奥尼尔的《毛猿》, 人在社会中不再凸显出自身的主体地位, 地位低下, 价值等同于或者低于禽兽,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而后者突出的是人与社会的对立存在, 个体在社会面前的渺小、无力, 最终异化成惶惶不可终日的“虫”。在卡夫卡等人的笔下, 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在机械化、资本化的社会体制下, 人成为了物的奴隶, 成为金钱的追逐者, 成为欲望的行使者。所以人在社会中的形象定位是模糊的、荒谬的, 看似触手可及, 却又遥不可及, 就像K一样, 始终到达不了城堡。主人公们作为一个“局外人”, 在自我寻找中依旧孤独无依、苦恼郁闷。所以说, 西方现代文学中的异化问题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 更是一种让人沉思反省的悲剧美感。

摘要: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人的主观心灵世界和人的异化, “异化”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文学中的异化问题就是对这一主题的深化、扩展与延伸。西方现代文学中的异化问题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 更是一种让人沉思反省的悲剧美感。

关键词:西方文学,现代主义异化

参考文献

[1]马小朝.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化问题[J].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1) .

[2]马小朝.荒原上有诗人在高声喊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现代社会符号异化现象透视 篇2

现代社会符号异化现象透视

现代社会的符号已经包围了人.这些符号构成了自身的体系,使得人对符号的.依赖代替了人对人的依赖,人们所创造和使用的符号,反过来作为控制人的-种异己力量而与人相对立,符号异化犹如一张巨大无比的网笼罩着人们的全部生活.鉴于现代社会的符号异化状况越来越严重,本文从人的自我异化、日常生活的异化、符号关系的僭越以及人与符号的疏离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透视和分析.

作 者:卢珊珊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年,卷(期):15(6)分类号:B089关键词:现代社会 符号 异化 符号异化

生态主义异化和重构 篇3

关键词:生态主义 异化 重构 《野性的呼唤》 多重主题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因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程度进一步加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整体的生存及发展状态,继而演变爆发出一场社会运动——生态运动。生态主义思想在当时的生态运动背景下得以复兴,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各界对于生态危机所做的深刻哲学反思,生态主义核心思想在于将生态系统综合利益看作最高价值,而并非单单考虑人类自身利益,在追求人类自身利益时,需要思考其过程是否有利于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谐性、稳定性的维持和保护,这是一种衡量一切事物与一切过程的根本尺度,是评判人类个体与集体生活模式、科技发展、经济演变的终极标准。所以生态主义的观念在于:如果可以帮助维持生命共同体实现和谐与稳定,其行为便是正确的,否则无论如何冠冕堂皇,其行为都是错误的。生态主义的整体性说明了人类同其他生物间的和谐关系,说明了生态系统整体化保护的意义,这是对人类主宰观念的否定,需要人类站在生态系统全局利益角度平等对待所有生物,恪守自然规律。对于杰克·伦敦所著《野性的呼唤》这部小说来说,其母题与生态主义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却绝对不是对生态主义整体观念的简单颂扬,杰克·伦敦有其自主的思考,其小说中的多重主题都让生态主义思想得到了重构,每一种重构,都是作者思想光芒的闪现。

一 违背生态主义批判

违背生态主义批判的主题在《野性的呼唤》小说里面有两个表达侧重点:

其一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在小说中,人类这一“中心”对待狗的观念是为我所用,是仅仅将狗看作满足私欲的工具,这本身就是对人类中心的嘲讽。

在米勒法官眼里,巴克乖巧听话;在园丁助手曼纽眼里,巴克可以变成金钱。为了使自己的赌博恶习得以继续,曼纽将巴克卖给狗贩子,使得接下来巴克几次为人倒卖,尝尽苦头。其中那位穿红色衣服的人出于驯服巴克方便贩卖的目的,更是对其百般虐待,巴克始终坚持反抗,得到的却是更为酷烈的毒打。此时的巴克得不到别人的怜悯,而驯狗人却受到了称赞:“他可真算是一位老驯狗人!”种种事实均说明了一个问题,狗在这些人的眼中仅仅是受奴役的对象,却并没有得到一点儿尊重,违背生态主义的人类中心观点昭然若揭。

此后,人们都到北极淘金,而在这股淘金热潮之中,狗儿们受到了更多的压榨。赫尔一家因为盲目跟风、因为荒野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雪橇犬倍受折磨。过多的行李是雪橇犬所无法承受的,可是赫尔却将过错强加到狗身上:“这群懒狗,我就该给他们点厉害瞧瞧。”而在巴克感觉到河面有危险,不想过河的时候,等待它的却是赫尔那无情的棍子。

著名生物学家巴拉得利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任何生命,都需要对另一个生命有所依赖,如果一个部分出现紊乱,其他部分也难以完好。”人与万物都是生态主义观念下的普通成员,人类对其他自然物种的无情剥削,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平等性受到损害,是不符合整体利益的,杰克·伦敦的批判有理有据。

其二是对人类控制欲的批判。在《野性的呼唤》中,人类随心所欲征服自然,比如对那些淘金人来说,自然生态环境里面无限的美丽事物无法使其动心,他们的头脑里只有利益,大自然与黄金并无区别,亟待拓荒的不是美丽,而是财富。因此无数淘金人以自认为的主宰者身份涌入荒野,肆意地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控制欲。再者,虽然说巴克出于为挚爱主人报仇的目的对印第安人发怒滥杀,但是若没有淘金者的大量涌入,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后面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且不管巴克的主人桑腾对巴克如何好,毕竟他也是私欲控制下的淘金人中之一员。这些人让北国净土失去了往日的安宁,让那里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据说这里有过飞鸟野兽,可是现在却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人类为了自身私欲得到满足,无视生态规律,过度开发自然,这最终会让人类走到自取灭亡的死胡同。赫尔一家被金子晃花了眼睛,不顾春冰的危险,决定地冒险过河,最终葬身河底就是显例。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所以人类的发展不能同自然法则相违背,这是杰克·伦敦的感触,也是他在小说中的独特重构。

二 资本主义对生态主义的破坏

《野性的呼唤》这部小说创作与发表的年代,正是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年代,在20世纪初期,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财富欲望无限膨胀,为了使淘金的梦想变为现实,很多人到北边的阿拉斯加去,作者杰克·伦敦也是其中一员。在淘金时期,杰克·伦敦看到了《物种起源》及《进化论》等一系列科学著作,让其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粉丝”,由此《野性的呼唤》的基本构思开始形成,小说以宠物狗巴克在荒原上的种种遭遇为基本线索,讲了一个又一个串连起来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指向弱肉强食与适者生存的资本主义环境法则,在讲述中所流露的,是作者对人类文明难以抑制的的失望。

在小说里面,杰克·伦敦把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尤其是生态主义观念杂糅为一,用巴克的传奇历程表达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特质。故事从南方米勒法官的家里开始讲起,这是一处阳光明媚、树木茂盛的地方,巴克正享受着法官的宠爱,也忠心地保卫着法官的财产。可是因为人类欲望的牵引,因为站在资本主义的边缘,文明的堕落、人性本质的异化就成为必然,巴克被卖给了淘金者,从文明国度到冰冷荒原的转变,实际上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来临后人心的变化。在荒原之上,所有的一切全都改变了,不再有宠爱,有的只是饥饿、寒冷,有的只是危险和死亡。巴克在各种痛苦的折磨之下变得奄奄一息。就在这时,巴克遇到了桑顿,那个真正对它好的人。在桑顿的悉心照料之下,巴克重新获得了生命,还得到了此前在南方法官家里从来也没有感受过的东西。巴克的心里是感动的,它也知恩图报,一次又一次帮助桑顿从闯过难关。接下来桑顿为土著印第安人射死,巴克为此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最后,巴克得到了自由与幸福,这种自由与幸福是与人类和人类要求无关的,是不受约束的,是在记忆深处无法逝去的另处一个世界,巴克最终奔向了无际的荒野。

整部小说就像一则寓言故事,现代化工业文明使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极速膨胀、能力极速增长,资本主义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这却是对生态主义的显然背离,表面光鲜亮丽的现代文明,让人类和自然世界产生了疏離之感,人的心灵变成了荒原,人性在异化中越来越不淳朴,真正纯真的本性已经不容易寻觅。在小说里面,杰克·伦敦把地冻天寒的的阿拉斯加看作一种象征,它一方面是心灵荒原的表达,另一方面其野蛮、原始也象征了生机勃勃的原始生命状态,在这种生命状态之下,那些代表资本主义淘金人的出现,打破了生态的平衡。而最后巴克回归到了荒野,寻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属,寻找到了纯净的生命家园,这更是明白无误地表明了作者对资本主义乃至对现代文明的厌倦态度。

三 超人哲学与生态主义的联系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提出超人哲学的核心思想,在其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尼采细致地阐明了超人哲学所具有的内容,那就是超人普遍比普通人更加高大强壮、更加坚强睿智,超人可以跨越重重阻碍,克服面前的全部困难,并且可以统治与奴役不如自己的普通人。尼采所描述的超人无疑是睿智与完美身心的化身,其体质的强健更是无人可及,而在小说《野性的呼唤》里面,很显然杰克·伦敦是将巴克当作超人来写的,它是已经接近完美的北国英雄,巴克的父亲是圣伯纳种狗,母亲是苏格兰牧羊犬,两种狗都是贵族血统,所以巴克在体能上、在意志与智慧上,都远远超出同类,“皮毛就像丝绸那样闪闪发亮……会因为它的一举一动而或起或伏……当人们触摸它的肌肉时,都说那不是肌肉,是铁”,“巴克具有狼的狡黠,那是野性的狡黠,是一种可以放牧群羊的智慧”。总之,对于巴克,杰克·伦敦总是不吝惜赞美之辞,通过各种事件的衬托、语言的描述,将巴克视为超人的化身。

作家借助细腻的描写,让巴克呈现出群狼之王的形象,这种鲜活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当生命裸露在自然状态之下,一切文明社会的道德掩饰变得既稚嫩且可笑。杰克·伦敦用巴克这一“人物”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只有“野性”才是一个生命永恒的本质,而健康的生命就是要既简单且明快,过于复杂的人和事,只能会加速生命走向死亡。

而现在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作者所树立的超人形象,作者所信奉的超人哲学,和生态主义有什么联系。作者一面相信生态主义下万物的完整性,一面又单独提出超人形象,一对看起来矛盾的思想是如何在作者头脑与小说篇章中得以并存的。实际上,不仅这一对矛盾,像前面提到的人与自然,资本主义与原始环境,无一不是尖锐的对立体,可是在小说中却显得那么和谐与充满原始美感,作者是有其调节方法的。杰克·伦敦极为反对自私的“超人”,在其另一本著作《燃烧的白昼》里面,他便塑造了一位取得成功的超人,这个人把三千万美金扔在风中,仅仅是为了探寻更加伟大的事物——爱,也正是爱,才是化解各种对立矛盾的法定,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四 小结

《野性的呼唤》描述了大狗巴克从宠物到森林狼的转变,作者杰克·伦敦利用对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征服欲望的批判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利用对资本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矛盾,说明了原始野性是人类本质的道理,利用超人哲学说明了在生态环境中取得胜利的原则,但是又反对自私而取胜的行径,而是要将生命归结为爱,用爱化解一切看似不可能协调的矛盾。

注:本文系2015-2017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边际效用及贝勃定律的新疆高校双语与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XJYYBKXM2015-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言语社区语言资源评估体系的构建(xjedu2012S017);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语言资源的价值评估(12CYY096)。

参考文献:

[1] 顾琦:《〈野性的呼唤〉的语料库检索分析》,《海外英语》,2014年第12期。

[2] 吴恒:《从生态批评角度窥探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科技经济市场》,2014年第11期。

[3] 李艳叶:《谈〈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

[4] 黄睿:《杰克·伦敦作品中的生态呼唤——以〈野性的呼唤〉》,《语文建设》,2013年第12期。

[5] 郑冰冰:《浅析〈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的自然主义》,《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6] 黎杨全:《“经典重读”:生态视域下的文学教学模式探索》,《文艺争鸣》,2013年第3期。

[7] 戈小玲:《从三部英美文学题材电影赏析谈其对原著的继承与发展》,《大舞台》,2013年第2期。

现代主义异化 篇4

在弗罗斯特的众多诗歌中,异化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也是现代主义的中心术语。弗罗斯特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主要就是通过分析异化这一主题呈现的。

1 异化: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文化特质

从理论上讲,“异化是反映人的活动及其结果客观地转化为统治人本身且与人敌对的独立力量的哲学社会学范畴,以及与此相联系,人由社会过程的积极主体变为客体。”[2]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促使社会各个部分迅速成长壮大,并且也扩大了社会的总规模,使得环境失去个性和人性。正如麦尔科姆·布雷特勃莱所说的:“有一种现实抛开了人而独立起作用,它是无常的,或破坏性的,它使世界变得太大以致不能令人理解;发展的进程和物质世界本身似乎是在用一种超乎感觉世界以外的方法起作用”[3],必然结果之一就是人与世界的分离。

在这一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正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和复杂。人们在经历了人许多毁灭性的灾难后各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生存稳定感消失,生活自由程度大大降低,异化程度不断加深。与这种不合理的时代精神相对应的则是同样不合理的文化生活。文学上的最为显著的一项运动现代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现代派文学表现的异化是资本主义各个方面的全面异化。人的实践活动及产物,本应是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本质力量的对象,但反倒成了主宰人、束缚人的异己力量,人反而也成了自己行动和行动产物的奴隶,事物走向了自己本质的反面。西方现代派文学所表现的主要是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全面异化。

2 异化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体现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使人们筋疲力尽,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也摧残了人们对于西方文明仅有的一点信心和美好的理想。战后的人们“极为恐惧地生活在一个混乱不堪而又荒诞可笑的世界里。”[4]战后的美国虽然经历了短暂的经济上的繁荣,但是随之而来的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十年大萧条,失业与贫困又使人们陷入了另外一个深重的灾难。

弗罗斯特的一生正好见证了这一切巨大的变化:科技进步带来工业增长,两次世界大战的屠戮,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生活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弗罗斯特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相当敏锐。他的诗歌所创作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冲突。诗中的人物总是独自徘徊或孤单地死于寒冷。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漠不关心,甚至当另一个人死去的时候其他人也无动于衷。这个世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人们之间和谐的关系荡然无存,一切都被异化了。

2.1 人与自然关系异化

自然也是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因为他曾于1900年买下位于新英格兰新罕布什尔的一个农场,他一生的大部分都是在那儿度过的。然而,他的诗歌所描写的自然却与浪漫主义时期和谐而美好的自然完全不一样。现代社会,人们的欲望疯狂地膨胀,自然遭到了肆无忌惮地破坏,已经面目全非,再也不是可以寻求到精神安慰的理想家园,相反它已经变得冷漠无人性。在他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自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个与人类截然对立的冷漠的世界,对人类的爱恨情仇与生生死死都毫不关心。人与自然相互疏离。

《一堆木柴》是弗罗斯特的一部早期诗作,它生动地描绘了自然在遭到人类破坏后的荒芜和凄凉。诗歌以主人公“在冰冻的沼泽地散步”开启。“冰冻的沼泽地”象征残酷冰冷的自然界,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个时候,“一只小鸟飞在我前面”。然而,“当他停落时,它总小心地让一棵树隔在我俩之间,并且一声不响,不告诉我它是谁,而我却傻乎乎地去想它在想什么。”这只小鸟很警觉,因为它害怕人类会因为它的美丽的羽毛而加害于他。“它以为我在追它,为了一片羽毛”。此处小鸟可以说是自然地象征。它“小心地让一棵树搁在我俩之间”非常形象生动地让读者体会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再也不存在信任与依赖。

“它尾巴上白色的那片;就像一个人听到

别人说的一切,总以为在说他自己。”[6]

此外,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一些季节和自然的意象也总是阴郁和沉闷的,像“我的愿望之一是那些黑暗之树,那么古老、坚定、密不透风,”“月亮缓缓升起挂在树背后,光秃秃的树枝看不到叶子,没有鸟叫,也没有风。”“就像身边的花,瑟瑟发抖,又似另一些花,即将枯干,”“我看见一只丑肥的蜘蛛,浑身白亮,在一朵白色的万灵草上,捉住了一只似一片素缎子布料的白飞蛾——被揉和在一起的死亡和摧残的气息”。自然还常常具有某种神秘可怕性。黄宗英就曾经这样评价弗罗斯特诗中的自然:“大自然不仅常常显得对人冷漠无情,而且总是危机四伏、富有敌意。”[7]

在《荒凉之野》Desert Places中,弗罗斯特写到:“Snow falling and night falling fast,oh,fast/In a field I looked into going past.”[8]在寒冷荒凉的旷野中,雪花飘落,夜幕降临。这一幕景色不禁带给读者无尽的孤独。《曾临太平洋》是一首描述自然残酷的十四行诗。“天上的乌云低垂令人毛骨悚然,像黑色的乱发被风吹到眼前”“这本是大暴雨天生的脾性,当他向一座山区农场袭来,他总要强行索取一份力拼,总要对未来造成一点伤害。”[6]暴风雨的到来意味着农场遭到破坏,这样的自然毋庸置疑是令人厌恶和害怕的。自然带给人们的不再是浪漫主义诗人心中的静谧,而是恐惧和厄运。自然已经被异化了。

2.2 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虽然弗罗斯特的一生似乎都是在描写自然景物,但是每个自然风景背后都有一个人来填充,人才是他诗歌描绘的重点。在他的诗中,主人公总是孤零零的,人与人总是彼此冷漠,缺乏沟通。弗罗斯特通过一些细微的生活小插曲来反映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隔阂,工业时代现代人生活的悲惨可怜也被他刻画的惟妙惟肖。这一切必将导致人与人之间越发的疏离和越来越深切的异化感。

在《家葬》中,原本亲密无间的夫妻几乎变成了陌路人,他们本应在孩子死去后更加紧密地相互给予对方支持,然而他们却由于缺乏交流和沟通不畅分道扬镳,婚姻的解体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说《家葬》中的悲剧是由于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的,那么当人与人之间不存在这种交流障碍时是不是关系就融洽了?答案是否定的,《熄灭吧,熄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是一首带有死亡气息的冷峻诗歌,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描述了一个小男孩被电锯锯断手后突然死去的悲惨场景。一个孩子迫于生活的压力干着大人的活,操作着沉重的与其体力极不相称的电锯,根本没有任何空闲可言。更让读者感到可悲的是,在孩子死后,人们却都像任何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各自转身/去忙各自的事/,因为他们不是死者。”[6]人情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漠不关心在此刻画得一目了然。

诚然,现代社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和冲突,文明的发展走向了人性的反面。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埃里希弗洛姆敏锐地洞察到,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虽有巨大发展,物质财富也不再匮乏,但是人们生活的并不幸福,人们孤独,不安,机械化,人们同自己,同他人,同自然日渐分离,人被全面异化。

2.3 人与周围世界的异化

尼采所高呼的“上帝死了”致使人们失去了过去的精神依靠和追求,过去所坚持的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已经随着上帝的死去而荡然无存。就像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在《基督重临》中大声疾呼的一样:“一切都崩溃了;再也保不住中心”。[9]现代社会虚无主义盛行,人们的精神世界非常空虚,犹如行尸走肉般游荡在这个世界。在这种异化状态下,人们丧失了自我意识,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理想的破灭和对未来的强烈的不确定让人们感觉到这个世界已经面目全非。

1)梦想破灭。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曾一度使人们怀有启蒙主义时期特有的乐观,认为科技带来的丰富的物品和富裕的生活必将人们的生活引向更好的方向。然而这种乐观犹如昙花一现,现代人很快发现科技的发展并不总是朝向好的有利于人的方向,也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带给人类幸福,相反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却使人沦为科技和商品的奴隶,人类失去了真正的自我。更加现代化的武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战争的血腥、屠戮和无情将人们对社会的信心降到了最低点。启蒙主义所许诺的“理想王国”遭遇了现实的打击。对于这种由乐观向悲观的过渡,美好梦想的破灭,弗罗斯特的诗歌很有发言权。

以《梦中之痛》A Dream Pang为例,在这一首小诗中,作者唱着歌走进一座树林。其实弗罗斯特的诗歌中很多都涉及树林的意象,像《进入自我》In to My Own,《雪夜林边驻》Stopping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等,但是在这些诗歌中树林的意象总是阴郁的。惟有这一次诗中的主人公是在歌唱,很明显是想诱惑另一个人,或许是他内心渴望的一位女子,跟他一起进入树林。然而,沙沙的树叶声却吞没了他的歌声:“I had with-drawn in forest,and my song/Was swallowed up in leaves thatblew away.”[8]尽管诗中提到主人公心目中的那个人儿已经来到了树林边缘,然而她却迟迟不肯进去:“And to the forest edgeyou come one day/(This was my dream)and looked and pon-dered long/But did not enter,though the wish was strong.”[8]她只是摇摇头,说不敢进:“Shook your pensive head”and“I darenot.”[8]

诗中的冲突非常明显:主人公歌唱与沙沙的树叶响,梦想心上人追随与站在树林边上徘徊。最终,她也没有进入树林,美好的梦想以破碎告终。

2)强烈的不确定感。“不管我们是把上帝视为世界秩序、宇宙因果、历史目的的象征,以及历史理性主义的逻辑保证,还是把上帝理解为伦理道德的象征,理解为一种价值理性的终极悬设,上帝的死去终归是把西方人置于困惑的深渊。”[10]这种意义的缺失使人们对未来产生了强烈的不确定感。弗罗斯特的《摘罢苹果》After Apple-picking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And there’s a barrel that I didn’t fill/Beside it,and there may be two or three/Apples I didn’t pick upon some bough.”[8]诗中写到,还有一个木桶没有装满,并且枝头上还有一些苹果没有摘。这几句诗行表面上是是在描述作者因为未完的劳动而产生的后悔,实际上,结合弗罗斯特一生的境遇,此处在暗射弗罗斯特的创作生涯,他不把握自己的诗歌能否被众人所接受,对于自己以诗歌为生的未来非常不确定,而且后悔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才能没有得到完全开发。

另外一首《忧虑》Misgiving以眼泪开篇。被拟人化的叶子在哭泣:“We will go with you,O Wind[8]!”叶子一直想追随风而去并一直期待与风一起的旅行,然而当秋天到来时,叶子自由飞翔的梦想已经被温暖的佑护地所取代。在这首诗中,叶子的“来世”其实是作者的一个比喻。当叶子最终脱离树的束缚时是可以“fly free with the wind”,但最终却选择了放弃。诗的最后有一个词的使用非常明显“may.”“It may not seem better to me to rest.”作者暗含的意思是他自己并不把握,是听从于命运的安排还是继续前行?对于来世有一种期待但对于自己的选择又有一些担忧。

现代社会,人的异化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异化状态下,人的生存依靠的不再是自己,对于自己的选择人们也不再想过去一样确定,自身之外的某种力量左右着人们致使人们丧失了自我意识,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人已经不再是他应该成为的、潜在的那个样子。现代社会变成了精神的荒原。

3 结束语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危机意识,突出表现异化主题。因为在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已经走向了人性的反面,人们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都是对立的,弗罗斯特的诗歌恰好表现了这一主题。所以,弗罗斯特也是一位现代主义诗人,形式上的传统并不能抹煞他的现代性。通过对异化主题的描述,弗罗斯特表现出了他对所处时代和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

参考文献

[1]虞建华.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63-269.

[2]陆海林.异化问题(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3]麦尔科姆·布雷特勃莱.现代化与现代意识[M]//袁可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03-230.

[4]李维屏.英美文学研究论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8.

[5]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57.

[6]曹明伦.罗伯特·弗罗斯特集[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139-332.

[7]黄宗英.“不是没有修饰”——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语言艺术管窥[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7).

[8]Lathem,Edward Connery.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M].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1979:16-260.

[9]孙彩霞.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圣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8-76.

现代性和人的异化的关系的探讨论文 篇5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人异化超越性

论文摘要:现代性与人的异化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现代性究竟有着怎样的原罪。本文以现代性的摇篮工业化为始,以工业化对人的影响为线索,从一些关乎现代性的根基问题着手,探讨现代性与人的异化的关联。本文首先说明现代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进程本没有“定罪”的必要;进而阐述它尽管没有“原罪”却又面临被“原罪”的矛盾境地;进而说明“实用”与“控制”的现代运作方式,使得人的超越性让位于“技术”,主体性在工具化的彰显面前相形逊色。文章最后说明,“罪”或“无罪”,终究不是讨论的关键,避免异化的剧目在现代性带来的进步中上演,才是唯一的意义。

现代性这个不甚新鲜的话题之所以很有必要与人的异化这一话题相结合进行探讨,原因有二,首当其冲的原因自是由于现代性本身的性质仍未定论,应该给予它被讨论的可能,它是好?是坏?还是一个无须进行价值评判的客观存在?其次是鉴于对其本身性质进行探索,就需要以现代性对人造成的影响为观照。这就将人的异化带人了视线。因为,尽管人的异化这一话题在马克思视域中的时代背景虽已远逝,但问题却仍然存在。而新的时代布景――现代工业社会,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本文是在通过现代社会对人的影响来了解现代性,亦可以说是通过现代性来了解现代社会的人,进而了解我们所处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拙文愚思,不敢称有所见谛,谨愿为现代社会人文思索之花增肥添土。

何为现代性

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性不论是作为一个概念,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都没有所谓天然的正、邪之说,但又有着对它进行正、邪界定的必要。这样的一种矛盾现象的源头,本文将其在文字上表达为一种现代性的“原罪”。所谓“原罪”并非真的意指现代性有罪,而是对现代性对人的发展的促进的同时,所带来的对人的发展的桎梏的一种无奈的矛盾境地的形容。在了解这一矛盾境地之前,我们先需大致了解一下什么是现代性。

现代性作为一个概念是现代西方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思想反思时代的现实存在而获得的一个概括本质的产物,用来指涉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规模。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涉及[1]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实现世界向人类干预所造成的转变开放的想法;[2]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3]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它所带来的现象主要是集中在制度转变上,而这也造成了“断裂”――即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正是由于此,使得它与任何从前的社会秩序类型相比具有“更大的活力”。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出现的现代性――即是作为概念的现代性所涉及的社会生活或组织规模――在最初,是作为一种现代经济秩序出现的,指的是一个建立在机器基础上的,与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同步文明的发展。其出现和地理位置为十七世纪的欧洲,并在后来的时间里,不同程度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不论是作为一种概念还是作为一种现象,现代性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自然出现的,其本身并不是颗“恶性肿瘤”,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来到现代时所造就的“中性”产品,本无好坏之定性。既然说现代性是“中性”的,这就意味着现代性本无好坏。不仅没有硬性的定性,若同任何一种前现代体系相比较,我们还会发现随着现代性给人带来了不胜枚举的好处。

随着现代性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它为人类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享受安全的和实现有成就的生活的机会。就如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冲写到的,现代性在带来风险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中“信任”机制的完善;“脱域”也在其中成为可能,便利了人们信息上的获取;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在外延方面,现代性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现代性正在改变着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

马克思和涂尔干在把现代看作是一个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的同时也无比坚定地认为,由现代所开辟出来的使人获益的可能性超过了它的负面效应。比如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秩序中的产生根本性分裂的根源,同时他设想了一种更为人道的社会体系的诞生;涂尔干则相信工业主义的进一步扩张将建立一种和谐而完美的生活,并且这种生活将通过劳动分工与道德个人主义的结合而被整合。

“实用”――“控制”

现代性的“罪”,是包涵在它本身的意蕴之中的,好似一份“原罪”,是其本性使然。其无奈境地有如它在促进人的发展的同时,又将人推向了更窄小的发展空间一样。这份“原罪”,简单地说,就在于现代性所倡导的“实用”及由此而必然产生的“控制”,使得人的异化成为它无法脱离的阴影。鉴于有关现代性本身的许多问题仍然“在黑箱中藏而不露”,本部分将从现代性的出生地――工业化为始,从其着手了解现代性的“原罪”。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D・贝尔的观点,现代性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是“与经加工制作后的自然较量”并行的“人的服务,职业和技术服务”的过程。其特性,用比利时著名的经济学家E・曼德尔的话来说,就是在这一时期中的社会出现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一种无所不包的工业化状况――机械化、标准化、过分的专业化、劳动的集约化,这一切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理论家詹明斯又进一步解释和界定说,工业化最主要标’志是:科技优先地位的确立;科技官僚的产生;以及传统工业科技向更新的信息科技的过渡。

在这一背景下,人追求发展的欲望理所当然地膨胀,相应地就要求人的超越性被放到最大,以此来满足工业化进程中的动力问题。但当人将自身力量发挥至极,不断实现科技的高度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电脑化的同时,“进步”却带着人走上了“超越”的殊途。社会生产投人――产出的过程高度集约化和简单化;尤其是“机械化、标准化、过分的专业化、劳动的集约化”以及“科技优先”、“科技官僚”这些机制客观上要求维系这样一种状态,就是要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对物质世界的非生命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这势必会大大助长一种倾向的产生――“实用主义”(包括形形色色的功利主义、商业主义、相对主义)。不可置否的是,“实用主义”确是人发挥自身力量的结果,只是这种力量使得利奥塔所谓的“宏大叙述”土崩瓦解。(利奥塔认为,如果说“自然科学”是硬科学,那么人文科学就是“叙述”。其中,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诸如“绝对精神”、“全人类解放”等关乎“人文”这样一类的本质或终极理想,就叫做“宏大叙述”。它们从根本上主宰着人类的行为,而自身却不受质询,因而又被称为“元叙述”)。“宏大叙述”的崩溃使得有关“人文”的合理性变得相对化,有关“硬科学”的合理性却上升到了绝对化的境地,而“实用”则成为了丈量一切合理性的标准。正如尼可拉斯・卢曼所指出的,在工业化的社会中,法则的规范性被程序的运作可行性取代,……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使运作得到改进,这就能充当某重合理性,这是一种事实上的合理性。

变成了“实用的主体”(apracticalsu~ect)E]的人,在保证“实用”的“最大化”和“绝对化”的过程中,人的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手段”和“目的”这两个范畴成为唯一关注的焦点,“自由”这一目的被“产品”所取代,“超越”也就自然让位给盲目的“进步”。实用主义哲学家罗蒂就是所谓“实用的主体”的代言人之一。他直言不讳地宣称,应该放弃柏拉图传统哲学对于终极真实的追求,把“真理”看作是一个表示满意的形容词的名词化,而不是看作一个表示与超越的东西、不只是人类的东西的接触。将“真理”等同于“满意”这一现代社会下典型的真理观和知识观,是“实用的主体”们在现代社会工业化条件下价值观转向的生动说明。“财富一效益一真实”这一等值关系得到确立,“自由”成为让人不解的目的,“物质”、“效率”、“索取”成为构成生活的基本元素。这在客观上要求处在这座工业化营建的现代性堡垒中的人要比其他任何时代的人具有更强的“实用意识”,相比“超越”,人们需要用更强硬的手腕来达成“实用”的最大化,这一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人们对“控制”的渴望。 崇尚“成功”,成功即能解释一切的价值观的确立,加上为了维系“实用”最大化而产生的“生产的规范化社会组织”(它预先将机器、原材料以及相应的人的行为的投入和产出进行预设),对人在“控制”上的强势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而在人妄图“控制”所有一切来实现“实用”的最大化的同时,人自身也被“实用”所“控制”。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斯・韦伯把现代性下的社会看成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悲观世界的原因,他悲观地说到,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要在其中取得任何的物质的进步,都必须以摧残个体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官僚制的扩张为代价。除他之外,马克思和涂尔干也都看到了标榜“实用”的现代工厂工作对人的不良后果,它迫使许多人受制于寡然无味的纪律和重复的劳动。“超越”、“自由”陷入不堪的境地,人变成在“实用”这一既定轨道上运动着的原子,至此,依据迪尔凯姆的“均衡定义”,现代性下的社会被诊断为一个“病态”的社会,其原因就在于“组成社会的各部分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过程中失去均衡”引。过分强调“实用”成为这一病态社会的重要病症,而被“实用”操控却全然不知的人就是不断加重这一病患的病毒。

人就如此卷入了“控制”――“索取”――“再控制”的循环漩涡,并被这一循环所控制,生活从此脱离了“自然”(此处的“自然”是指一种不被控制的生活状态)。于是本应为人类所钦慕的现代性所具有的矛盾性就不可避免地将发展和桎梏发展同时带人人类社会。那么,这一“原罪”与人的异化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答案就在于“实用”――“控制”这一现代性的要求,将人必然带入的“技术”的生存方式,以及相应的主体的盲目扩大的境地,使超越性在被实现的同时,反倒成为制约人进一步“超越”的力量。

“技术”――“主体”

根据马克思对人的异化的描述:劳动产生于人,本该为人的发展服务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成为了一种他人定向性,进而侵占了人的自我定向性,这种侵占的后果,就是使人降格为工人,使人之为人的超越性退化为重复性或复制性。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性的也使人面临着相同的异化境地。原因就在于随着“实用”这一思维方式所要求的“控制”王国的强盛,人的“控制”越是不断地膨胀,“被控制”的枷锁就将人钳制的越紧、这种产生于自己的超越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种他人定向性;人被自己的力量带人了“技术”的世界,自我离人越来越远,异化的主题换了舞台重新上演。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技术”并不是作为区别于科学――人类“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且该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活动而存在的“为满足社会需要而利用自然规律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而是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更确切地说,是作为现代人在“控制”和“被控制”的拉扯中所形成的生存方式而被理解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本应使人的超越性得到更大空间的展示,但现代性天然蕴含着的“实用”与“控制”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使人的超越性变异为肆虐的“索取”,产生了技术――这种以主体取代自我的生存方式,超越和自由就此成为黄粱一梦。

具体地说,技术作为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是一种人自己揭示自己的方法,可以一个词来解释它的含义――“索取”或是“索出”。依海德格尔之见,除“技术”之外,人还有三种揭示自己的方式:手艺、艺术和语言。其中手艺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揭示,比如人们用骆驼托运物品;用柳条编制筐子;顺其自然地在揭示他物的时候显示自身的存在。艺术和语言也被认为是连通大地和世界之问的桥梁。而“技术”的残酷,相对于其他方式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海德格尔把它看成一种逼索型的揭蔽方式,也就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本真的“是”(存在的基本问题,即是“真理”的问题)而进行的“安排”。这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像掌控财产那般主宰自然,随时将其取用,它的欲望源头就是现代性的“控制”。但是这样的生存方式是否能带给人更大的发展空间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技术这一对自己最为残忍的,最不利于人认识自己的方式,会把人带入盲目的主体世界中,使人成为除了追求“实用”和“控制”就不知何为他物的生存机器,“超越”对“索取”的让步,就意味着主体对自我的取代,异化就此产生。

什么是自我呢?自我就是与“他人”或“他物”进行观照的产物。简单地说,自我必须是一个关系链下的产物,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场域中的概念,提倡的是与周身环境展开的富有成效的交融式对话中教会人的“主体自立性”的生存方式,使超越将人带离“给定性”。它所描绘的是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我们在大地之中生活,无数种可能性在自我与世界之间展开。在对存在“去蔽”的同时,人也自然而然地得到揭示,这时的超越性也是人自然而然表露的揭示人存在的力量(其实用“力量”也不太准确,应该说是~种类似于“力量”的东西,与物理学中的“场”很接近)而不是人所特有的某种权威。人在与环境展开的富有成效的交融式对话中,自由地存在。

信息在现代媒体中的传播和异化 篇6

【关键词】 信息 现代媒体 异化

1. 媒介载体

媒介载体在工业社会,就被人们高度重视和关注。莫克利针对媒介载体提出了三个极具影响力的定义:“ 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那么,继传统媒介工具之后,以新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以手机、移动PC为硬件工具的信息时代,新媒介会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惊喜呢?

1.1 从“仪式感”到“碎片化”

由于传播渠道和媒介功能的制约,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附带了过程正式化的元素,不管是什么样的的新闻内容,都需要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和场合来进行。然而,拥有高度移动自由性、便捷性特点的现代媒介工具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自由的选择接收和发布各类信息资讯,传统媒介工具的制约被有效突破。

在原始社会,信息传播通过口口相传来实现,因而口语占据了绝对的重要地位,也让人们对信息更加膜拜和崇敬。

印刷技术被发明后,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传播便捷化逐渐突破了社会阶层的限制,引发了社会广泛传播效应,并使文化在民间普及和流行。自此之后,各类思想文化开始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步入数字化时代之后,我们获得了更加迅速快捷的信息传播工具和方式,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此时,资讯传播的正式感以荡然无存,逐渐从高高在上的宝座走下步入民间捶手可得的公共资源,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个性化发展时期。当然,伴随着稀缺性与神秘感消失的,还有我们对待信息的信心和耐心。

1.2 从“媒介为王”到“媒介是人的延伸”

莫克利曾将报纸杂志提供的信息咨询比作成一个大澡缸,他这样做比喻,是为了更好突出信息对公众意识的引导作用和劝导功能。但以今天的文化发展特征来审视,却受到南辕北辙的效果,当代媒体技术给人们营造了一种 “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之类的感觉”。网络媒介所带来的信息膨胀更是名副其实的泡泡浴。一旦我们对其的需求超出简单的娱乐,需要寻找一些真正有用的信息时,就会发现媒介要么已不具备信息甄别的功能,要么本身正在制造垃圾信息,漫无头绪和茫然失措的资讯焦虑症就此开始席卷我们。

莫克利在讨论启蒙的作用时有感而发:“幼稚的状态是最舒适的时期。如果书籍能够丰富我的内涵,教师能够指引我的方向,医生能够保证我的健康等;那么,一切都变得简单没有烦恼起来。只要能对我合算,我就无需去思想;自有别人会替我去思考这类伤脑筋的事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理解被逐渐打破和升华,依靠便捷的网络环境,任何人都可以方便的获取所需的信息资讯,同时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发布源。

但在另一方面,电子技术的兴起将人类的眼界和心境无限延伸,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旧的时空概念,“整个世界似乎紧缩成了地球村”。麦克卢汉曾断言新的电子媒介是自然的,它使人类重新获得感官功能的整体性,“使人们重新体验部落化社会中村庄式的接触交流”。如果说文字印刷改变了人类的视觉方式,广播和电话改变人类的听觉方式,那么电子技术则改变了人本身。

苹果公司的产品覆盖了全球各地的市场,前公司总裁乔布斯曾指出,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受欢迎的。他将这种理念运用到产品设计当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苹果手机只有一个按键的设计,苹果认为这能够帮助用户根据自己想法随意点击,在尝试中发现设备中蕴藏的各类功能。苹果公司的理论听起来有些荒谬,但支撑他们采取如此放任态度的,正是其“以人文本”的功能设计,各项功能的实现一般就在用户第一感觉认为的那个地方,“即使是曾祖母也可以拿来即用”。如今,这种单键设计已经成为新潮流。

2. 效益VS 隐私——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社交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已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最初的宗旨是为了帮助人们增进了解和认识,提高人们交流效率和便捷性,但随着社交媒体普及范围的极速扩大、难以置信的功能优化速度和程度,让人们停留在上面的时间越来越长,即“粘性”增大。但由于其信息中涉及大量的用户隐私,以至于当大量涉及消费者行为、习惯甚至明确的消费喜好等营销数据,全部集中在一起,并可以随时提取出来分析、有针对性的应用时,营销专家们会对社交媒体的这一特性喜爱的发狂。

3. 接收者/ 发送者

3.1 信息发布者和信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正逐渐向开放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的束缚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制度和习俗逐渐被人们摒弃,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不断涌现出来,社会生活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和改变。网络新媒介利用互动参与使得内容阅读者同时成为内容提供者。“如此一来,作者与读者的基本差异越来越小,只剩下功能上的不同,而且会随情况而变。无论何时,读者随时可变成作者。”

3.2 现代媒体重构了人们的审美感知

3.2.1 视觉化

当前,人们的生活正逐渐被视觉文化所包围,任何一份报刊,最显眼的地方一定是一幅新闻图片,而任一个新闻网站的首页,也必定是由多幅图片覆盖,以语言播报为主导的电视新闻也涌现了专门的“看图识天下”、“读图时间”等模块。文字艺术和语言艺术更加间接和抽象,与直观、整体的视觉艺术相比,难免在一瞬间扑面而来的效果略逊一筹。

3.2.2 同质化

新的传播手段构建了开放的多元的社会文化,人们通过打破孤立隔絕的社会文化状态和封闭体系,共享彼此的文化元素。信息在交融中不断扩大外围,而其中核心的元素却未有增加,便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人们接触越多的信息,越会有‘事物皆同的感觉’。这种复制传播看似使大众感受到了文化的融合,实际上却使受众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范围不断缩小。

结束语

从高度依赖人力投入的工业时期,到机械化大生产阶段,再到今天的知识经济时期。借助媒体技术,我们在信息世界尽情遨游。随着新科技技术的不断出现,原本井然有序的信息世界开始变得杂乱无章起来,怎样面对这个新信息时代呢? W·D·弗林特在《信息视角》中提到:“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他往何处去,即使可以仰仗手中的枪,他也是不自由的。”

参考文献:

[1] 张晓晴.新时代背景下视觉传播技术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

[2] 张佰明 李志宏 蔡越越 编著《网络传播实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现代主义异化 篇7

关键词:希刺克厉夫,凯瑟琳,异化

《呼啸山庄》初问世时, 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一发表即成名相比, 它被冷落了四十多年, 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 人们才开始逐渐意识到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异化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突出特征及重要主题。在《呼啸山庄》中, 充满了人性的异化, 包括希刺克厉夫的自我的异化、与凯瑟琳之间爱情的异化以及社会对人的纯真感情的不容等等, 这都体现了这部十九世纪的作品具有现代主义特征。

一、希刺克厉夫的异化

希刺克厉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形象, 是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在利物浦码头捡来的一个弃儿。他得到老庄主的恩宠, 并与他的女儿凯瑟琳情投意合, 因此引起恩肖先生的儿子辛德雷的嫉恨。首先, 我们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希刺克厉夫自我的异化。在疼爱他的老恩肖死后, 辛德雷对他愈加欺负与虐待, 并将他贬为仆人, 禁止他与凯瑟琳相伴。慢慢地, 希刺克厉夫的性情变得冷酷、淡漠, 凯瑟琳成为他唯一的爱以及生存的希望, 并使他有着正常完全的自我。直到凯瑟琳的背弃, 爱的一切可能都永远的消失了, 他变得没有能力去感受爱, 并开始以某种毁灭性的方式将其扭曲。爱的反面即是恨, 这浓浓的爱意, 就在凯瑟琳嫁给了埃德加后, 变成了无穷无尽的恨。两个人不再是共同对抗蛮横的辛德雷的盟友了, 不再是深爱对方的恋人了, 而是相处于对立的状态之中。希刺克厉夫对凯瑟琳的温情也被残暴的复仇计划所取代, 他甚至把仇恨延续到了下一代的身上, 他逼迫小凯瑟琳嫁给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儿子小林惇, 以此来获得画眉田庄的庄园及财产。记得希刺克厉夫曾对凯瑟琳说:“我只是为你而奋斗”。至此, 他的奋斗目标已离他远去, 他由一个为爱而奋斗、忍耐的人, 转变为一个为失去的爱而疯狂复仇的魔鬼。

其次, 社会环境也是造成希刺克厉夫异化的原因之一。“当人性被恶劣的社会环境扭曲, 人的本能反应即是报复”[1]。希刺克厉夫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受害者, 是社会上普遍注重金钱财富与名利地位的现象使他疯狂地想要占有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 以及两家所拥有的财富, 借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恩肖和林惇两家运用他们的金钱和地位战胜了他, 他反过来使用他们自己的武器对付他们, 把他们剥夺得一无所有, 这才能让他真正获得报复的快感。一眼望去, 希刺克厉夫似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 具有残暴的性格。他插手毁掉辛德雷的人生, 又残忍地虐待伊莎贝拉和哈里顿, 他甚至绑架小凯瑟琳等等。这一系列的事件都说明, “他公然违反社会的法律, 践踏了社会的道德准则, 他不受一切道德的束缚, 以及社会惯例的制约, 如他在情妇的丈夫家与情人幽会, 当着凯瑟琳的面卑鄙而令人难以置信地追求伊莎贝拉等”[2], 这体现了希刺克厉夫作为个人与社会的异化, 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不信任以及公然的反抗。他已失去了人本真的天性, 异化成为残酷、自私、报复心重、极端无情的人, 可以说希刺克厉夫变成吃人的魔鬼是那个吃人的社会造成的。

在希刺克厉夫的痛苦中, 艾米莉融进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所承受的压抑、屈辱和痛苦感, 在艾米莉笔下希刺克厉夫最终又由异化的人回归到了人性的本真。他以绝食自杀的方式摆脱了异化的人生, 以死来找回失去了的自我, 并在另一个世界与凯瑟琳有一个新的开始。

二、凯瑟琳的异化

凯瑟琳是作者塑造的另一个心仪的人物, 她的性格充满了矛盾。一方面, 凯瑟琳出生在偏僻寂静的呼啸山庄, 从小在狂风呼啸的荒原周围长大。这使童年时期的凯瑟琳天真无邪, 保持着与大自然的一种亲切感, 骨子里更多的是原始的野性, 这也是她和希刺克厉夫从小就站在同一战线的原因之一, 他们身上都充满了狂野的本性。身为富家小姐的凯瑟琳非但没有因为他孤儿的身份而鄙弃他, 反而给了他很多关爱。那时的凯瑟琳非常单纯、善良而且活泼、开朗, 爱起来不顾一切后果, 她和希刺克厉夫的爱情是强烈而又独树一帜的。他们之间的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 而是心灵深处狂野本性的合二为一, 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

另一方面, 在她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中, 她致命的弱点开始突显, 她无法抗拒画眉田庄的优雅、舒适的上流社会生活的吸引。我觉得这是由于在她不断成长的过程中, 受到了“文明社会”的诱惑, 也就是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即对金钱地位的本能追求。在现实无情的蚀刻下, 她变得爱慕虚荣、贪图名利, 而不再仅仅是亲近自然的野性女子了, 社会与文明对她深深的异化显而易见。异化使她的心灵走向扭曲, 而从此背弃了自己心知肚明的真正本性, 即与希刺克厉夫合为一体的本性。

在社会制度以及思想的压抑下, 凯瑟琳慢慢失去了自我。凯瑟琳被社会异化, 以及自我的异化, 在爱情抉择时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是那样的深爱着希刺克厉夫, 可当她真正面临要嫁给谁的问题时, 社会左右了她的抉择。凯瑟琳在画眉田庄待了五个星期之后, 她开始意识到她和希刺克厉夫之间的阶级差别, 无情地投向了埃德加的怀抱。但婚后她才发现, 她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有增无减, 而婚姻违背了她内心最真实的意愿, 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 最后在抑郁、悔恨中死去。凯瑟琳彻底成为了“门当户对”的阶级观念的牺牲品, 她保住了上流社会的地位, 但却失去了自我本真的个性。

凯瑟琳没有选择嫁给希刺克厉夫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造成的。是社会使她的人性走向扭曲, 与自己的本真背道而驰。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凯瑟琳的悲剧也是她自己一手酿成的, 因为一开始她便违心地嫁给埃德加, 她知道这并不是自己的本意, 但却依然背弃了与希刺克厉夫的爱情, 实际上, 也是背弃了自己的爱情。最后, 她错误地选择只能以自我毁灭的方式踏上复苏人性的回归之路。

从主要人物的人性扭曲来看, 《呼啸山庄》的现代主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那种超越时空、超越生死、充满激情的爱情是那样吸引我们, 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相信在日新月异的未来, 它将不断被赋予新的现代意义, 突显出它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左金梅、申富英,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

[2]苏宜梅、袁本云, 《呼啸山庄》的现代主义解读[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2 (6) 。

[3]朱琳, 西方文学名家名作欣赏[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

[4]张同乐、毕铭, 呼啸山庄---一部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小说[J], 外国文学研究, 1999 (3) 。

现代主义异化 篇8

瓦尔特·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 20世纪德国著名犹太学者。在其一生颠沛流离的多舛命运中, 足迹遍及欧洲各大城市。对工业革命之后大都市的生活方式、经济结构、社会矛盾、人居环境、城市建筑等, 均有切身的感受。由此, 产生对资本主义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与文化特征的认识与思考。1927年开始, 本雅明开始研究一项“巴黎拱廊街”的写作计划。从中亦能清晰地了解、把握他通过“巴黎拱廊街”而挖掘的现代城市文化的深刻思想。

一 . 现代城市人的心理机制:反应和融化

在本雅明看来, 城市现代化所塑造的“城市人”性格, 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以下二个方面:

首先, 是体现在“城市人”对诸多新生事物的心理反映与快速融合方面。在工业化时代之前, 慢节奏的社会生活还没有将个人推到一个必须快速应对的境地, 社会关系以血缘联系为人脉纽带。现代化进程彻底颠覆了过去, 将单独的个体抛掷到一个别无选择的变化之中。感官视觉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迁, 必然带给人们心理世界以巨大的刺激!在此情形下, 随着新事物不断被人们逐渐的消化与溶解, 人的心理机制逐渐获得了一种快速应变的能力。本雅明认为, 这正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 也是城市人最显著的标志。例如, 他紧紧抓住了“都市中的人群”为观察对象, 其特点是:不是“前现代社会中朋友、亲戚或熟人聚在一起时形成的那种人群, 而是现代社会中, 互不相识、互不攀谈的人突然聚集在城市这么一个狭小空间”, [1]人们每天匆匆而过, 彼此陌生, 互不了解对方, 而又必须安然无恙地相处在一起。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他们彼此匆匆擦肩而过, 好像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地方, 彼此毫不相干一样。只有在一点上他们之间有一种默契, 就是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靠右边走, 谁也没有想到要去看一眼他人。所有这些人越是聚集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 每个人在追逐个人利益时的那种可怕的冷漠, 那种不关心他人的独往独来就愈让人难受, 愈使人受到伤害。”[2]这种体验是进入现代化时期特有的心理感受。

其次, 为了揭示这一心理机制, 本雅明以都市生活中“休闲逛街者”为例, 分析他们在“拱廊街”上的行为状态, 揭示生活场景对心理机制的影响。他认为:“漫步于这个专供行人通过的过街里, 个体遭际的是互不相识而簇拥着匆匆向前的人流, 为了能在这样的人流中向前行走, 个体就必须对行走中很快出现而又很快消失的各种意料不到的现象做出快速反应。惟有这样, 才能在势不可挡的人流总找到自己位子, 或是不断更换自己的位子, 以便继续向前行走”。[3]因为, 这些“闲逛者”并不是出于日常的实际需要, 而仅仅是为了追求漫步于人群所带来的刺激:不断遇到新的东西, 又不断对此做出快速的反映。他们虽然置身于人群中, 在人潮涌动中徘徊, 但又与任何人保持距离, 彼此陌生, 心理空间十分明显。他们要去观察和体会自己是怎样被人流簇拥而产生的一种“惊颤”;同时, 又要快速寻找自己的空间, 尽快消化这个“惊颤”。于是, 在不断克服“惊颤”的体验中去获得一种城市的心理感受, 这种感受就是他“参与建构”城市文化的必要过程。城市生活的经验也在此获得一种特殊的积累。[4]

对这种体验, 被本雅明称之为“惊颤体验” (chockerfahrung) 。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面临多变的现象”;二是“应对与消融”;三是形成“不断激活与再体验”, 这是“现代人典型的心理机制”。他“试图将‘拱廊街’现象解释为有关19世纪大众的理想景观, 并将之视为分析集体意识的基石”。

二 .“物的异化”━━“巴黎拱廊街”与“休闲逛街者”既统一又矛盾的同一体

本雅明描绘巴黎大都市人们的生活景象时, 将“巴黎拱廊街”, 作为背景“嵌入”到城市整体之中, 与活动着的人——“休闲逛街者”结合在一起考察。他指出:“假如没有拱廊街, 闲逛很难会获得它具有的吸引力”。

首先, “拱廊街”是展示资本主义商业化高度发展的建筑样式, 也是象征物质文明空前繁荣的物质载体。1852年的巴黎导游图这样写道:“这些拱廊街是豪华工业的新发明, 它们用玻璃做顶, 地面铺的是大理石, 这些大理石过道通向整个一大批建筑群, 那些建筑的主人们就以这种方式协同经营。通道两侧尽是些最高雅豪华的商店, 灯光从上面照射下来, 因此可以说, 这样的拱廊街是一座小型城市, 甚至是一个小型世界”。 [5]接下来的问题是:它是为谁而建?谁来享受它呢?这样,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链条”就出现了。于是, “休闲逛街者就在这样的世界里寻找得到了他们的场所”。这里, 成为“散步和抽烟的人喜欢逗留的地方, 使各种各样小人物发泄怨愤的地方”、“成了编撰故事和进行哲学议论的场所”。拱廊街的功能得以延伸:“是介于内室与街道之间的东西”, 成为“休闲逛街者”的居所, “他靠在房屋之间的外墙上, 就像一般市民在家里的四壁里一样安然自得”。而“休闲逛街者”的主体是城市的市民阶级:“这些我们曾在路边和商店橱窗前遇到的人, 这类似在非在、无足轻重而永远具有观望兴致的人, 这类总是期盼抽到大奖而除了碎石、马车、汽灯外一无所知的人……现在变成了农夫、酒商、纺织工、制糖工、钢铁大王。”[6]他们与“拱廊街”之间形成了一种“同一体”的关系。

其次, “拱廊街”这样的建筑物为什么会让人如此留恋往返呢?说到底, 是因为商品经济特有的魔力!像麻醉剂一样, 转移人们的感觉, 令人“移情别恋”。本雅明写道:“假如马克思偶然在玩笑中提到的商品灵魂真的存在的话, 那它就是灵魂世界中能碰到的最富移情能力的一种, 因为它必须能在每个人身上看到它想依偎在其手中和房内的买主”。“移情就是休闲逛街者跻身于人群中所寻找之陶醉的本质”。陶醉的对象, 不是别的, 就是商品本身。“商品潮水般拥在它们周围并陶醉于它们的人群那里具有着同样的效果。成群的顾客才真正形成市场, 而市场又使物品变成了商品, 这就提升了商品对一般购买者的魅力, ……这种陶醉的主体就是商品了。”[7]在这里, 本雅明揭示出资本主义城市的本质:商品的市场, 消费的天堂。“在商品的迷宫里漫游穿行, 就像他从前在城市这个迷宫里穿行一样”, 商品填满的是“灯红酒绿”的“拱廊街”, 而那些“逛街者”的人潮正是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

但是, 这样的建筑、这样的人群, 就意味着幸福吗?就象征着人类进步吗?就是人类最理想的城市图景吗?本雅明的回答是否定的。他从“物的异化”入手, 尽而深入到“人的异化”问题, 揭露了繁荣景象背后的肮脏、阴暗、自私、狭隘的一面, 使人们对现代城市有了更深层的破解。例如, 他分析了“巴黎拱廊街”的本质, 它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 而是资本与商品的肆意陈设, 是富人的天堂, 穷人的地狱。本身变成了体现资本灵魂的“外壳”而已, 其建筑样式、材质选择、环境设计, 无一不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在这里, “物的异化”现象通过一条华丽的购物街得到了表现。另一方面, 他还分析了“人的异化”现象。陶醉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 人是幸福的吗?人的欲望都能得到满足吗?不是的。他注意到了城市人的种种“不安”、“陌生”、“恐惧”的情绪, 以及城市中存在的“草原”与“丛林”的现象。“人人都变成了猎物”、城市的激烈竞争更像一个残酷的“斗兽场”。不是债主, 就是欠债人!人们必须去适应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 在大城市尤其如此。他谴责了城市中种种“人吃人”的不公正现象。

他深刻地指出:“越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方式是那种生产制度强加给他的——他越是自己无产化了——他也就越加被冷冷的商品经济所攫住, 也就越加不会移情于商品。他们分沾的顶多是享乐, 永远也不会是权力。”[8]

三 .“浪荡游民”与“小说工厂”——商业大潮下的文化现象透视

本雅明认可马克思的结论:19世纪的法国社会产生了一批“随着时势浮沉流荡而被法国人称为波希米亚人 (浪荡游民) 的那个五颜六色的不固定人群”。

本雅明指出, “浪荡游民”出自于马克思的“一段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文字”。马克思“将这些人称为职业密谋家”。他们形成于城市革命运动之中。在本雅明看来, 法国大革命后文人在社会中被边缘化了, 于是, 他们与以小酒馆为家的职业密谋家、沦落为流氓无产者的工人都属于社会的“弃儿”, 有着相似的悲惨命运, 于是, 产生了相似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情感共鸣。这类人群的特点是:“随着无产阶级密谋活动的出现便产生了分工的必要, 即密谋人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临时的, ……, 另一类是职业密谋家, 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密谋活动上, 并以此为生”, “对他们来说, 革命的唯一条件就是很好地组织密谋策划活动……他们醉心于能创造革命奇迹的东西……, 眼里所见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推翻现政府。”义愤情绪和造反精神, 是他们的显著特征。马克思指出“正是他们筑起了第一批街垒并进行了指挥。”[9]巴黎城的四千多个街垒“才是密谋者的固定活动场所”。“在公社的最后几天里, 无产者们像受了致命伤的野兽那样退回到街垒里面, 在后面摸索探路”。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对街垒进行过详细的描述,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波德莱尔也提及“那些筑起高高街垒的神奇石头”。例如, 像布朗基那样的无产者领袖, 也属于这一类人物。

本雅明还认为, 在“浪荡游民”阶层, 还包括“城市拾荒者”。“当新兴工业的发展使废旧物也具有特定再利用价值时, 越来越多的拾垃圾者便开始在城市出现。他们为中转站而工作, 并在街头形成一种家庭手工业”。[10]这些“城市人”, 是在工业化早期, 最先饱受资本主义之苦, 即剥削最深、处境最惨的那部分社会底层的无产阶级。本雅明认为“属于浪荡游民的人, 从文学家到职业密谋家, 都可以从拾垃圾者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处于一种反抗社会的躁动中, 并或多或少地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11]现代城市的兴起正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本雅明对现代城市出现的另一些文化现象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反思, 揭示出资本主义商业大潮对文学艺术的席卷、渗透, 形成了具有浓厚商业化色彩的现代文化产业。其中, 对“报纸副刊”的兴起尤为关注。随后, 以现代报业为纽带, 形成了一个层层相扣的利益链条:“签约作家”、连载小说、报纸广告……, 一系列的商业化的现代报业经营模式开始出现。“小说工厂”,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笼的。

本雅明论述道:约在19世纪30年代末, “文学通过报纸上的文艺副刊在日报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报纸上文艺副刊的出现, 典型地表明了七月革命给新闻出版业所带来的诸多变化”。其中, 报纸的订报费大幅度下降, 报纸的订户因而猛增, “1824年巴黎有47000个报纸订户, 1836年有7万, 而到1846年则达到20万户”。原因是什么呢?原来, 报纸的商业化运作是根本原因。“在这个递增过程中, 吉拉尔丹 (Girardin) 的《快报》 (La Presse) 起了决定性作用”。他采取了四个措施:一是降低报纸订费;二是登广告;三是在文艺副刊上刊登连载小说;四是用简短的信息报道新闻, 缩短了读者时间, 更便于商业效率的发挥。“这种信息报道由于可以商业化地被再利用而很快流行起来”, “广告是一种表明看来中立, 而实际却是由书籍商付费购得的通告”。所以, “报纸订费的下降与广告的增加以及副刊重要性的上升是有某种关联的”。[12]这样一来, 连载小说的需求数量大增, “小说工厂”便应运而生。1848年, 大仲马与《立宪党人》及《快报》签订合同, “如果他5年内提供至少18卷作品, 便可每年获得至少63000法郎的报酬。欧仁·苏由《巴黎的秘密》获得了10万法郎的收益。……日常文学交易的慷慨报酬不可遏制地泛滥起来, ……对一篇题为《小说工厂:大仲马家族及其成员》的讽刺小品, 《两世界》杂志当时写道:谁知道有多少书是大仲马写的呢?……大仲马在自己的地窖里雇佣了整个一支由穷作家组成的军队。”[13]

本雅明由此而揭露道:“报纸副刊凭借它的巨大市场给撰稿人提供的高报酬, 帮助这些作家在读者那里赢得了巨大名声。很自然, 有些人利用自己的名声开拓财源, 这样, 政治生活的大门便也朝他打开了。这导致了腐败的新形式, 它比滥用作家姓名更有危害”。在金钱的诱惑下, 虽然一些作家名利双收, 坐拥巨大财富, 富甲一方, 然而代价却是文学、艺术本质的丧失, 作家道德的沦丧!事物走向了其反面。文艺被异化成为资本的奴仆、商品的附庸。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产生的原因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异化,劳动

一、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劳动异化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 劳动 (自由自觉的活动) 是人的类本质, 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借助劳动异化概念, 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揭示私有制的本质和起源, 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二、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劳动异化存在的可能性

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存在劳动异化问题?在当今社会, 一部分人认为, 社会主义社会完全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劳动异化现象, 劳动异化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的特有现象。他们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存在极大的区别, 他们认为二者区别的根源就在于私有制, 异化现象完全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有社会现象,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完全消灭了私有制, 这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成功消灭了劳动异化产生的条件, 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同时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劳动者的自主劳动, 这和资本主义条件下发生的异化劳动有极大的区别, 所以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劳动异化问题。

但是, 社会主义社会到底存在不存在劳动异化问题, 并不是简单的逻辑性的命题判断, 而应在现实的实践中找到答案。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存在的根源就在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分工的缺陷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 分工产生劳动异化, 他们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 而且是自发的, 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 这种力量驱使着人, 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笔者认为, 劳动异化并不是私有制的必然产物, 在任何制度和生产方式下, 只要劳动过程处于一定的外在和内在压力之下, 劳动异化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事实上, 社会主义社会, 无论是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还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都存在异化问题, 存在异化劳动, 存在劳动与人相分离的情况。下面笔者就从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角度, 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三、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异化

(一) 劳动产品发生异化的原因。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劳动者生产的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可能存在相分离的情况。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凝结,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劳动产品是劳动者的价值体现, 应属于劳动者。但由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本身目前存在缺陷问题, 由于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 它仍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并不是直接的占有, 而是要通过国家、政府、企业等为中介来体现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占有。更多的时候, 我们看到的是, 公有制主体 (人民) 被代表、被虚化、被置换, 置换为政府和政府官员以及国有企业的掌权者, 他们成为真正的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使用者。所以, 在公有制条件下, 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仍存在相分离的可能性, 个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也不可能完全达成一致。这种不一致, 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的缺陷, 这种“缺陷”也是产生异化的条件。

(二) 劳动活动发生异化的原因。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社会主义情况下, 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产品中, 而且表现在劳动活动中。马克思指出, 劳动是人的本质, 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人在劳动中能够确认自己的本质, 自由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这样的劳动应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但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社会主义条件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平衡, 公有制尚未充分发展, 社会尚未达到“自觉的社会”的程度, 这为劳动异化提供了现实的土壤。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异己力量的支配”。在一些领域, 劳动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社会福利制度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尚不能满足广大劳动者的实际需求。一些劳动者还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勉强工作, 劳动已经成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 而不是目的, 在劳动中人们找不到快乐, 个人价值不能够实现。总会有一些劳动者在劳动中在生产中被动地劳动, 在他们那里仍然存在着“只要外在压力一解除, 他就会逃避劳动。”的心理状态。这正是在工人的自我异化过程, 也就是在这一劳动过程中, 劳动活动本身发生了异化现象。

(三) 人的类本质发生异化的原因。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活动, 但在社会主义不发达的条件下,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 一些劳动者还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者工作的分配依靠社会的需要, 而对劳动者来说, 劳动不再是自觉自愿的, 肯定自身、发展自身的改造世界的活动, 变成了外在的、单纯的谋生活动。把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变成了维持生存的手段, 从而失去了作为人应有的类本质。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 人变成了丧失人类本质的人, 从而人的类本质发生了异化。

四、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下的异化

(一) 劳动产品发生异化的原因。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凝结,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劳动产品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 应当属于劳动者, 但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下, 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与劳动者时常相分离。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 但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仍然存在缺陷。在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者与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并不是直接的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 依然要通过国家、政府、企业等为中介来体现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公有制主体 (人民) 被代表、被虚化、被置换的情况时有发生, 它被置换为政府和政府官员以及国有企业的掌权者, 他们成为劳动产品的占有者和使用者, 这样便发生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分离的状况。所以, 在公有制条件下, 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分离, 劳动产品便发生异化。

(二) 劳动活动本身发生异化的原因。劳动本来应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 是人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重要标志, 但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下, 劳动的这种特性发生了很多改变, 劳动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 人们已经失去了对于劳动的热情, 而是变成了一种机械的行为方式。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 生产力水平极高,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工人劳动的强度, 劳动条件有了极大的提高, 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缩减, 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程度高和生产力水平都极高的劳动活动。人们看起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内心却充满压力。由于劳动分工的细化以及管理者对劳动过程控制的加强, 工人在劳动中已成为被动的劳动工具, 失去了自主性。同时自动化、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劳动者已经失去了生产过程的主导地位, 逐渐丧失了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由于整个生产过程均需服从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程序, 工人只需按事先规定的动作, 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地点进行机械操作, 基本不需要工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他们是在为某种机器而劳动, 并对这种机器没有影响力, 而且劳动分工越专门, 他们的劳动就越僵化, 在劳动中人们只是在做某种规定好的程序, 虽然他们在工作, 却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体现自己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人在劳动中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在这个过程中劳动不再是创造性的, 不再是对普遍的力量的肯定, 由于失去了劳动者本真的愿望, 从而失去了劳动应有的本质, 劳动活动本身便发生了异化。

(三) 人的类本质产生异化的原因。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地创造性的活动, 但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 人的劳动不再是自愿的, 肯定自身、发展自身的改造世界的活动, 而变成了外在的单纯的谋生的活动。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 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 科技不断进步发展,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 技术分工日趋细致, 工人工作被归结成为一个专门固定的机械重复性工作, 使他们对自己生产的产品一无所知, 漠不关心, 劳动者失去了劳动产品带给他们的价值, 这不仅使工人失去了全面发展的可能, 也使工人成为片面的、本能的劳动工具。孤立消极的依附劳动使工人完全成为被动的机器零件, 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完全消失。这样, 人自由自觉的劳动变成了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从而与人的类本质偏离, 产生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五、结语

劳动异化并不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私有制的特有产物,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现象依然存在。不管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 还是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异化现象依然存在。只要劳动过程中分工还不能自觉自愿的选择, 公有制的缺陷还不能彻底修正, 劳动者处于一定的外在和内在压力之下, 劳动异化的产生就不可避免。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劳动异化问题, 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 它是历史性的产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认为异化是不可战胜的, 只要发现异化现象的病灶所在, 这残余的彻底废除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3]魏小潭.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2.

浅析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化 篇10

关键词:现代媒体,传统媒体

在现代社会中, 传媒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媒, 顾名思义, 就是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传播媒体又称“传媒”、“媒体”或“媒介”, 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 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收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 其中, 社交媒体尤为突出。近年来, 社交媒体的广泛兴起, 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也对我们自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何为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些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便捷社交平台的媒体的统称, 它们有时被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 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社交媒体跟传统媒体不同,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具, 在人群间分享信息和讨论问题, 通过不断地交互能够有效地对某个主题达成共识, 影响速度、广度和深度是任何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几乎不用任何花费。在新的社交媒体中, 微博、微信异军突起, 有时还被纳入外延更广的新媒体的概念。

社交媒体存在着两面性, 是把“双刃剑”。它是有益知识的传递者, 但同时也传播情报和暴力场面。美国社交媒体研究专家马克·德拉波博士说, 社交网站传播信息的步伐之快前所未闻,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交媒体的开放性、通信成本低廉等特性所决定的。在这个舆论社会, 人们每天都要接收无数的信息, 在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时就显得不堪重负并且迷茫。除此之外, 还可能有很多虚假的信息、过时的信息, 如旧的疏散信息、提供救援的地点, 过滤这些信息对人们来说, 是个不小的挑战。

一般认为, 社交媒体主要在两方面被骚乱者利用, 一是有人在“微博”、“QQ”等网站上发布各种骚乱信息和图片, 传播谣言并进行煽动。二是骚乱者利用信息加密、不易被外界发现的特点, 使用该通信服务来商量攻击目标和互通企业内部部署情况。而企业内部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与风险, 不论是内部布控还是外部会谈, 都可以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因此, 也有学者说, 社交媒体以新技术为支撑, “对各个领域的进行形成无差别挑战”。但是, 社交媒体身上又有一些传统媒体身上没有的优势,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应用, 为人们带来了社交方式的改变, 因与新技术的结合具有以下传播优势:

(1) 更人性化。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 充分利用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沟通方式, 建立起一种立体化沟通模式, 更加方便我们一键式传播, 舍去了许多繁琐的细节。例如, 微博客户端的实时传播, 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等, 受众不用打字, 只需说话就能进行信息的传递, 而且因为依靠网络传送渠道, 相比传统媒体来说, 它的信息传播门槛更低, 传播更方便、更人性化。

(2) 更个性化。因为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介结合了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功能, 它们在传播信息方面必然越来越尊重个体需求。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你既可以作为观众, 在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发布者, 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发布的内容一般较短, 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 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 从这个角度来说, 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 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 没有博客那么高。

因此, 凭借以上优势, 在新闻传播方面, 微博与微信等新的社交媒体正逐渐成为公共信息的发布源。虽然传统媒体以及门户网站、论坛等都在发挥着传递公共信息的职能, 微博以及微信依靠手机网络, 电脑网络的平台, 更快地产生了。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方便的同时, 让我们更加适应了这种社交媒体的产生, 使我们自身更加依赖这种自媒体的传播方式。今天的社交媒体大有想包围整个社交舆论圈的趋势。

那么传统媒体又该如何来应对这个严峻挑战呢?

第一, 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平台。社交媒体的崛起, 反映出传统媒体与网络融合的趋势。时下, 很多传统媒体已打起新媒体的主意, 从新媒体出发, 搞好自己独有的特点, 实现新媒体独有的优势。例如, 多数纸媒在新浪或腾讯网站建立了自己的微博。传统媒体也正在发生改变, 从以前追求发行量, 变为现在的一切为了用户;从以前闭门造车做新闻, 变为现在注重即时性、互动性。齐鲁晚报面对新挑战, 加快推进报网融合, 积极利用新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 全面提升齐鲁报系尤其是齐鲁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根据需要, 认真研究, 认真把握好传统媒体的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通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通, 真正实现传统媒体独有的特点。

第二, 做自己独有的价值观。曾经有传媒人士说过这样的话:“无论使用什么介质, 这个世界仍然需要高品质的媒体, 需要它们提供准确、平衡、高成本的报道和先进的思想观念。”社交媒体传播出来的信息, 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信息会比较零碎, 多数没有进行深加工。而假如都是这种零碎、片段的信息, 没有解读、分析、调查、思考, 大众又该如何把握和思考呢?只有做出自己独有的特点, 整合自己的优势, 为大众传播更有益的价值体系, 越是在信息膨胀的时代, 传统媒体就越应该发挥自己的这一优势, 做新闻伦理的守护者, 这也是对传统媒体的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更大挑战和要求。

上一篇:舞蹈鉴赏下一篇:武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