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

2024-08-24

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精选十篇)

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 篇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学科, 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 对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作用。因此, 分析高中数学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对策, 对于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 教师已形成了自己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 有些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也有些观念已经与时代发展的趋势不相吻合, 甚至是错误的。由此产生的问题就会严重阻碍数学教育的创新, 直接影响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 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现在的教学模式虽然花样繁多, 也强调新的教学理念, 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却仍未摆脱教师唱主角的现象。学生仍按老师预先设置好的教学模式, 一味听从的现象普遍存在, 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课堂活动基本上就是听与记, 缺乏主体参与, 丧失主体地位, 更丧失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应试教育现象广泛存在

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的功利影响下, 学生考试的成绩, 一直被误认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 教学的目的更多的是应付考试, 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探索获取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仍是数学教学中最明显的弊端, 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结论和考试的结果, 对于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不够, 对于学习方法也缺乏指导, 导致学生养成了用万能公式去套解学习中、生活中的任何问题的习惯, 养成了不知变通的机械学习方式。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个性发展,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二、改变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采取积极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以往那种单纯为知识而教的教学方式,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就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 不断完善作为育人的主要渠道的课堂教学, 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 坚持以生为本,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从根本上解决现行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转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尤为重要。特别是首先要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 逐步实现教师“主角”向学生“主角”的转变, 摒弃以“我”为主的教学模式, 确立学生作为学生引导者, 应该着重关注的是学生的获得, 而不是教学设计的完成, 要把学习的舞台主动让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思考、讨论、归纳、质疑、发问, 使教学过程成为兴趣培养的过程, 成为认知加深的过程, 成为能力发展的过程。

(二) 注重知识的深入拓展, 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 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一是课前要明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教材,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深钻教材, 把课本吃透, 掌握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充分认识学生、分析学生的情况, 准确地构建具有可行的、有层次的、可以评价的教学目标。二是课堂教学强调衔接性。高中数学知识是环环紧扣、节节相联的, 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三是讲课注重语言技巧性。高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易于理解打接受的知识, 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三、重视数学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是建立在对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 发展学生思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 很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首先想到的是套用哪个公式, 模仿哪道做过的题目求解, 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 无法解决。这就是学生思维固定的表现, 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运用多种技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学生多样性、有差异性的发展,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也决定了数学学习的难度, 要求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数学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2]陈爱华.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渗透[J].上海中学数学, 2003, (4) .

[3]刘兼, 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9.52.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25.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与对策 篇2

数学是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既是高考的主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主要阵地。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不浓,使数学丧失了它的特定功效。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数学的功能,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话题。我根据实际的一线教学经验,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数学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气氛不活跃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课程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因此,学生渴望活跃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希望能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数学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既没有实验,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因此,想要激活课堂教学气氛,需要老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有效利用课堂上的分分秒秒,大多数时候都在进行知识或者数学问题的讲解。这种授课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但是,数学学习是一种高强度的学习,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在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会出现大脑疲劳的现象,如果老师还是一味地进行讲解,那么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在新课程改革后,这些观念有的依然起指导作用,但有的观念已经无法与新的教学观念吻合,如果教师依然强调这些观念,将会严重阻碍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此外,新课程改革后,虽然强调采用新的教学形式和理念,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一些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依然在教学过程中“唱主角”。如果依然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将会仍然按照老师所规定的教学模式学习,只会一味地听从老师的安排,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占主体地位,只能被动的学习,将无法从根本上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3.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有时候,虽然学生对某一门学科不感兴趣,但是,如果他能投入大量的时间,最终也可能在该门学科上能取得好的成果。但是,这都是基于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大量练习而言的。对高中生来说,由于高考时间越来越近,他们已经没有时间打“时间战”,并且数学是抽象的,尤其是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大量的数学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思考才能加以解决,因此,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那么,数学学习将会成为学生的一个沉重负担。枯燥无味是很多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印象,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极为不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有效激发,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逐渐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 养,但由于学生成绩仍然是考核的主要标准,一些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提高解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在根本上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样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得大量的数学知识点变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改革的成果再次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如果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将会在知识点的认知和掌握方面出现漏洞,不能发现不同知识点、题型之间的练习,制约了成绩的提高。

二、有效的应对措施

1.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是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人,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作为教师对教学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一是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基于学生基本学情的教学才不会让学生感到难以接受、知识点无法理解,才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们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单纯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永远只会局限于书本,要让学生积极探究,再现数学真理发现与形成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学生学到的才是活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牢记于心,答题时才能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在做一些较复杂的综合性题目时,更是得心应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2.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数学的情趣,使厌学、苦学变为喜好、乐学,这必然推动数学的不断前进。

(1)创设情景,唤起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挥学习潜能的最佳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理解、爱护每一个学生,把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员,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真诚、坦率地与学生相处、交流,坚信学生是创新的主体,通过自己艺术化的服务,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真诚、理解的气氛。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就其本身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抽象于生活又无处不在服务于生活,将生活观引入课堂教学,符合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3.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改后,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合理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所有解题方法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解题方法,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内容时,新课改后教材删掉了一些三角函数的关系公式,只保留了基础的关系式。像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半角公式、辅助角公式等,这些公式虽然没有在教材中提及,但仍然会在习题中有所考察,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自行推导这些公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这些公式,还能让学生在自主推导过程中巩固三角函数的解题能力。这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练习,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与实践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问题;教材;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59-01

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问题是指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数学问题。应用问题来源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所以应用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非常重大,高中数学教师都很重视应用问题的教学。高中数学教材也把应用问题放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每一章节都是通过一个应用问题引入新课,典型例题中也有许多是应用问题,课后练习中也有一些应用问题,课后还有和应用问题有关的实践活动等。所以高中数学教材中处处都有应用问题的影子。

一、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问题分布及其作用

1、新课引入实例。纵观高中数学教材,每一个章节在引入新知识时,都要展示一个应用问题,而不是干巴巴地平铺直叙。比如引入空间立体几何时,教材上展示了许多实物的图片,有篮球、足球、电视机、金字塔、茶杯等,通过这些实物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将要学习的立体几何的结构不是完全抽象的,而是与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紧密联系的,将要学习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引入数列时,教材上呈现了一个棋盘放麦子的故事,这个问题不仅仅和将要学习的内容相关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个问题蕴含了深刻的等比数列相关知识,通过这个应用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教材上利用应用问题引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2、典型例题讲解。教材中有很多的典型例题,这些典型例题的作用是供教师示范讲解,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上的典型问题中有许多是应用问题。比如向量教学中就有探讨小船过河的问题,通过对小船过河这个应用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够掌握向量的实际应用,并且更加深刻地理解向量的加法法则。通过应用问题的训练能够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后习题练习。课后习题的作用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研究指出高中数学教材后面的课后习题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习题和实际生活有关,即为应用问题。可见教材对应用问题的重视程度。课后习题的应用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都很重视这些应用问题的运用。

4、课外活动实践和课后阅读材料。高中数学教材很多章节都有课后活动实践以及课后阅读材料。课后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一些小项目的研究,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可以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比如运用三角函数测量山的高度,学生运用知识要设计方案,还要进行实践操作,既提高了动手能力,也培养了数学思维方法。课后阅读材料也是由应用问题组成,虽然不是授课内容,但是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对学生的持续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二、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把应用问题用好用活才能使应用问题真正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1、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高中数学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教学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传统的数学教学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学生的数学技能,长期下来学生形成了对数学的错误理解,认为数学就是学习解题技巧,数学是一门和智力游戏差不多的学科。这些错误的想法妨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在数学上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变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的培养。

2、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应用问题因为来源于实际生活,都是基于一定的问题背景的,所以应用问题一般题干较长,使学生在解题时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应该先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一方面让学生认识都应用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指导学生从应用问题中提取信息的方法。第一步教师应该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观察教师是如何提取有用信息的。第二步应该教给学生应该提取信息的定式,比如先通读题目,然后分析每一句的信息,最后将信息圈画出来。提取信息的定式可以帮助学生成功地解决一些应用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信心。第三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题目,提取信息的方法。

3、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解决应用问题的关键是数学建模,如果能够成功地建立数学模型,基本上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数学建模过程是先分析实际应用问题,提取出应用问题中的数学内涵,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数学模型来分析实际应用问题。这个过程和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很相似,所以要加强培养。比如学习了等比数列,要求学生研究银行存款的复利问题,利用真正的数据让学生进行分析。学生既感兴趣也能够提高能力。

4、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问题。应用问题是来源于生活的,如果能够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挖掘出来,利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建模分析研究,对提高学生的解决应用问题能力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锻炼很有好处。教师可以先给有一些例子进行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找一个生活例子来研究。长期训练,学生就能够发现很多的应用问题。

综上所述,应用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应用问题的地位还将提升。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应用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研究应用问题,从而达到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施 丹.浅谈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应用问题的教学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 倪 萍.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5);

[3] 杨 俊.应重视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7);

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 篇4

一、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是一种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普遍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包括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提问的形式, 就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教学课堂的注意力。有科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课堂中可集中注意力不超过30分钟, 而课堂教学时间为45分钟, 要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高度集中精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无法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就无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这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此, 教师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提问教学策略的魅力, 时刻使学生对教学课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由此可见,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 这就可以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由教师提问学生, 教师从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正确性判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由学生提问教师, 就可以使教师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再次详细的讲解, 直到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为止,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以高中数学教师应用的有关“解三角形”教学案例“在Rt△ABD中, 角ABD为30°, 角ADB为60°, 过点A作BD的高交BD于点C, BD=2, 求AC的长?”有学生不仅直接用传统的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出了正确的答案, 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套用正余弦定理的公式解出了正确的答案。

从学生对题目的解法就可以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 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融会到当前学习内容中, 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系统, 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 篇5

【摘要】优质的课堂教学、融洽的师生关系、愉悦的学习情感、高效的课堂成效都与课堂的情境密切相关,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为每节课的成功做好铺垫极为重要。如何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数学教学情境,在每节课堂教学中,达到优质的、高效的课堂成效是我们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一种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1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和意义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学习主体通过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恰当程度的冲突,使之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意向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对课堂教学而言,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迫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状态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运用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过程为“情境—问题—探究”,其教学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从整个教学流程看,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起点是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是打破学习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产生明显的情感共鸣,使其心智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而且还能让学生体验领悟思维策略和方法,并“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应多创设一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特别是探究活动中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教师在思维、方法等方面的“点化”,使学生打开思路、拓展思维、找到探究方向,顺利完成探究任务,进而实现探究活动的目的。2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能给学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而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要讲究艺术和策略。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

2.1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以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使学生缩手缩脚; 1 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教师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相互融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现实意义与作用,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案例1在“算法语句”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教师:大家一起来看这个问题:编一个程序,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后的值。这是以后我们经常要遇到的重要问题,也就是如何交换A,B的值。 学生1:输入A,输入B,然后A=B,B=A。

教师:这样做行吗?大家再想想这样真的交换了A与B的值了吗? 学生2:不可以,这样输出的都是B或A的值了。

教师:这个问题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两瓶红、黑墨水,你想交换两者,可不可以直接把黑的倒到红的瓶里,再倒回来?

学生2:不对,应先把其中一瓶倒入一个空瓶,再交换。

教师:也就是说要借助空瓶才可实现交换,所以这

里也应该引进一个变量T。首先把红墨水倒入空瓶T中,再把黑墨水倒入原先装有红墨水的瓶中,最后把空瓶 T中的红墨水倒入原先装有黑墨水的瓶中,如图2所示(在黑板上画出图2)。因此上述A与B的交换问题该 如何抽象为数学符号语言?

学生:T=A,A=B,B=T(学生齐声说出了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借助生活中倒墨水的情境自然引导学生引入变量T,实现了抽象、具体再抽象的过程,从上面学生的大声且正确回答中可看出这样的设计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当学习情境来自学生认知范围内的现实生活时,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即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处于学生思维水平“最近发展区”,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即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教育家乌辛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案例2在“函数”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在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有一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看谁能到教堂的正前面,你猜怎么着?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

1896年,挪威生物学家揭开了这个迷团。他搜集了大量事例后分析说: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人自身的两条腿在作怪!长年累月的习惯,使每个人伸出的步子,一条腿要比另一条腿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人们走出了一个半径为y的大圆圈!设某人两脚踏线间相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在打圈子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为如下的关系:

上述生动和趣味性的学习材料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在这种问题情境下,复习初中的函数定义,引导学生分析以上关系也是一个映射,将函数定义由变量说引向集合、映射说。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乐于学习,有利于信息的贮存和理解。2.3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像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3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情境:

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图略),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

问题1: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颗宝石吗?即计算1+2+3+„+100。

问题2:图案中,第1层到第99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即计算1+2+3+„+99。问题3:图案中,第1层到第n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即计算1+2+3+„+n。问题4:如数列{an}是等差数列,如何求a1+a2+„+an?

因此,通过四个“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层层设问,步步加难,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高度。

2.4创设“实验式”问题情境

数学“实验”使教师真正改变“传授式”的讲课方式,学生克服“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学生对数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创设“实验式”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态度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的数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

案例4在“平面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教师先让学生取出一支笔和一个三角板(纸板也行)。

问题1:谁能用一支笔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且能绕教室转一周? 此时,所有同学的兴趣都调动了起来,并开始尝试,但都失败了。问题2:谁能用两支笔可以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吗? 学生尝试,结果还不行。

问题3:那么用三支笔可以吗?通过实验发现,现在可以了。那么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通过三个点的平面唯一确定。

问题4:任意三个点都可以吗? 教师把三支笔排成一排,发现无法支撑住。

问题5:那么我们添加什么条件就可以确保能撑住呢?

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要添加不共线的条件。

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学生的发现而不是教师的强给,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强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主动的、自觉地加入到问题的发现、探索之中,符合学生的自我建构的认知规律。2.5创设“数学史”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情境要尽可能的真实,数学史总归是真实的。因此,情境创设可以充分考虑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历史,以数学史作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文化熏陶。

案例5在“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以下史情:

美国历史上至今已有42位总统,其中第11任的波尔克和第29任的哈定生日都是11月2日,还有亚当斯、杰斐逊、门罗三位总统都死于7月4日,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还是很正常的现象呢?

究竟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情境入手,步步深入,自然的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2.6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

新、旧知识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因而都是用于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案例6在“复数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问题:已知,求的值,学生感到很容易,很快计算出,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为负数呢?

教学实践表明,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探索发现意识在“冲突—平衡—再冲突—再平衡”的循环和矛盾中不断强化,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观念冲突”,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数学观。

3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3.1问题情境的情感性

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是在启发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教学状态。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面对适当的难度,经受锻炼,尝试成功。借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之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卷入度的目的。案例

1、案例2和案例5都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例子,在某种程度上是数学教学与学生更贴近,减少了陌生感,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2问题情境的适宜性

情境的设计要体现数学的特征,要与学生的智力和水平相适宜,要设计好适宜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案例3的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3.3问题情境的探究性

探究式学习和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是“问题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此,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创设“微科研”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案例4通过五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发现规律,体会成功的喜悦。

3.4问题情境的简约性

设计的问题情境表达必须简明扼要,准确清晰;问题是学生内心真实存在的,是他们确实感到困惑,不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案例5与案例6,寥寥几句话就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既指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又揭示了数学的本质。正应了一句广告词:简约而不简单!3.5问题情境的发展性

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达到新的水平。案例

1、案例

3、案例4和案例6都吻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数学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整节课都处于问题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者的“角色”,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然而创设问题情境不能放任随意,流于形式,只有以数学问题的本质,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才能创设出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 篇6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数列 解题策略

1.数列的基本概念

4.累加(乘)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數列的学习中,进行等差等比数列推导经常使用的方法为累加法或者累乘法,在高考中,通项公式的求法也经常使用这两种方法解决,下面举一例.

5.总结

在高中阶段学习数列这一章节的知识需要牢记数列的性质及各种数列的表示方法、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熟悉数列的性质,注重基础,灵活使用,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白晓洁.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数列问题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2]戴桂良.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数列问题的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5,08:14.

[3]赵国保.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教与学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7:50.

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 篇7

1.教材问题

首先, 由于实行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 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 如二次函数在初中内容中较低, 但在高一函数中应用广泛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 少, 易”的特点, 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另外, 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 比较形象, 并遵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 接受和掌握。

其次, 新课改的教材内容容量大, 高一一学年就要学习4个模块, 这对与过渡期的高一新生来说, 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教法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 只是难度不大, 教学要求较低, 因而教学进度较慢, 对于某些重点、难点, 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讲解, 多次演练, 从而各个击破。另外, 为了应付中考, 初中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封闭被动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影响了学生发现意识的形成, 创新思维受到了扼制。但是, 进入高中以来, 教学教材内涵丰富, 教学要求高, 教学进度快, 知识信息广泛, 题目难度加深,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像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排难来释疑。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 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 进而产生学习障碍, 影响数学的学习。

3.学法问题

在初中, 教师讲得细, 类型归纳的全, 反复练习。考试时, 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立体类型, 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因此, 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 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满足于你讲我听, 你放我录, 缺乏学习主动性。而到了高中,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 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所以, 刚入学的高一新生, 往往沿用初中学法, 致使学习出现困难, 完成当天作业都破费困难, 更没有预习, 复习, 总结等自我消化, 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质量的提高。与初中生相比, 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 课内讨论不够热烈, 有时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 与教师的日常交往渐有隔阂感, 心理学上把这种青年初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称为闭锁性。高一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闭锁性, 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 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 呼而不应。

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采用的对策

(一) 搞好入学教育

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紧迫感, 消除中考后的松懈情绪, 使学生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首先, 给学生讲清高一在整个中学数学所站的位置和作用;其次, 结合实例, 采取与初中对比方法, 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中数学内容体系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特点。此外, 结合实例, 给学生分析 初高中教学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 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

(二) 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1.及时复习高中数学中常用到的初中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互相联系的, 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 但不是简单的复习。因此, 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 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 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联和沟通。

2.把握新课改下教材的教学

新教材的思想是螺旋式上升, 因此在高一必修模块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 不应过于强调难题, 偏题乃至高考题, 否则不仅学生难以接受, 而且内容也难以完成, 这些与新课改理念也是相违背的!为此, 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必须采用“低起点, 小步子”的指导思想, 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 恰当地进行铺垫, 以减缓坡度。分解教学过程, 分散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 通过努力, 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函数概念”, 可以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函数定义, 并引导学生加以区别和联系。每设计新的概念, 定理, 都要结合初中已学过的知识,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 优化教育管理环节, 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1.重视运用情感和历史成功原理, 唤起学生良好的数学热情

搞好初高中衔接, 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 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 注意用运情感和成功原理,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 少则怪学生, 更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 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 特别是差生, 帮助他们解决思想, 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 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 阐述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 尤其是在工农业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来引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充分利用新课改的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以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 编制的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 有声有色, 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 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激发学习兴趣, 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 使学生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 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 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同时, 新教材的设置也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将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 课前自习, 专心上课, 及时复习, 独立作业, 解决疑难, 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 合理安排时间, 从盲目地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 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 要求做到“心到”, 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 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 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 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 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 回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 查阅有关资料, 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以强化基本概念, 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要独立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切忌有点小问题, 或习题不会做, 就不加思索的请教老师和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 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 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 精辟的分析, 严密的推理, 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 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 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 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 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总之, 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 分析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 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 从而更高效, 更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和发展能力。

摘要:新课改下,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之一, 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基本的数学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但在愿望与现实, 教材体系与学生认知结构, 教师教学与学生考试等之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惑, 我们必须“直面问题, 寻求突破”。

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 篇8

一、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提问原则

在问题教学法中, 问题是重要载体, 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若想有效实施问题教学法, 教师首先需要把握提问原则, 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第一, 由学生兴趣点入手, 有效提问。一般而言, 在学习过程中,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着强烈的兴趣时, 才会产生思考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需要注意由学生兴趣点入手, 设置新颖、趣味性的情境, 巧妙提问, 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 调动学生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使其愿意思考, 乐于学习。如教师可由生活热点问题 (贷款购房、彩票中奖等) 、趣味数学故事等入手, 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

第二, 注意知识的衔接点与交叉点, 巧妙提问。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知识衔接点与交叉点, 可唤醒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实现温故知新。在有效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由已知事物入手来探究未知事物, 适时提示, 诱导学生质疑新知, 产生认知冲突, 激发求知欲望, 主动学习与把握新知。因此,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巧用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旧知, 灵活衔接新知, 以旧促新。如教学“对数函数”时, 教师可巧用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指数函数, 自然地进入对数函数的学习状态中。如通过与指数的对比, 引出对数的定义以及运算性质, 让学生学生体验推理与归纳的过程。

第三, 注意学生认知难点, 适时提问。对于高中生而言, 他们正处于感性思维逐步过渡到理性思维阶段, 在学习过程中, 因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思维定势影响, 因而对一些难点知识难以快速理解与把握, 造成思维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启发与引导, 以打开学生思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解决问题。

二、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当教师把握提问基本原则后, 则需紧扣提问原则, 围绕教学内容, 结合具体教学实际, 有效实施与开展问题教学法, 以问题诱导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探究。

第一, 注意问题趣味性, 诱导学生主动探知。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主体, 其课堂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在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中, 教师应利用趣味性、开放性问题, 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积极融入学习活动中, 使其轻松学习与把握数学知识。如教学“等比数列”时, 教师可利用古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事例来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知欲望, 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第二, 注意问题悬念性, 鼓励学生质疑纠错。在数学学习中, 有些同学常常难以准确理解与抓住数学定义所含的关键词, 易于出现理解偏差, 亦或混淆相近概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可灵活地设悬置疑, 唤起学生质疑意识, 提高学生纠错能力, 帮助学生解决难点知识。

第三, 注意问题层次性, 诱导学生步步深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采取问题教学法时, 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心理特点, 结合学生思维模式与认知结构, 设计梯度性、层次性的问题, 环环相扣,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各个击破。这样, 可降低问题难度, 为各层次的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提高学生思考与答问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 通过问题环, 可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直接的逻辑关系, 启发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质疑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 篇9

一、“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1、在一定的问题情境背景下, 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 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 通过意义建构主动获得知识。

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动力, 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3、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 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 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得到发展和发挥。

4、学生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

5、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认识的过程中,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

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 开掘创造性思维潜力, 培养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精神, 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 形成自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数字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

(1) 会审题——能对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和综合。

(2) 会建模——能把实际问题数学化, 建立数学模型。

(3) 会转化——能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化归。

(4) 会归类——能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 并能进行总结和整理。

(5) 会反思——能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6) 会编题——能在学习新知识后, 在模仿的基础上编制练习题;能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 编制数学应用题。

三、“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教学流程:

1、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从生活情境入手, 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 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 (1) 通过语言描述, 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2) 利用录音、录象、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 (3) 学生排练小品, 再现问题情境; (4) 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 (5)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

2、尝试引导, 把数学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

学生在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常常难以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向, 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有效、问题的解是否准确等,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常用启发引导方式: (1) 重温与问题有关的知识。 (2) 阅读教材, 学习新概念。 (3)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联想、猜测、类比、归纳、推理等。 (4)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3、自主解决, 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长远利益

让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 需要让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把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常用方式: (1) 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快乐。 (2)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应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 再进行尝试解决。 (3) 对于思维力度较大的问题, 应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 通过合作共同解决。

4、练习总结, 把知识梳理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合理选择和设计例题与练习, 培养主动梳理、运用知识的意识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1、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

(1) 能否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能否应用各种策略或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3) 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 (4) 能否证明和解释结果; (5) 能否概括和推广解法。

2、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方法:

(1) 观察学生解题过程的细节; (2) 聆听学生对解题方法的讨论; (3) 批改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考试卷; (4) 分析学生的学习体会或考试心得; (5) 阅读学生的数学小论文。

五、研究的成效

1、青年教师的课堂教育思想和观念从“灌输型”向“启发探究型”转化。

2、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化。

3、师生关系从“从属型”向“平等型”转化。

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 篇10

一、教师授课过程中引导作用的缺乏

新课标的精神中提出“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这使得课堂教学“听老师讲”的传统模式被打破, 进而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作为教师应该讲得少一点, 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呢?是不是只有这种办法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呢?是不是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主要精神呢?这种想法显然是一种很大的误读。再仔细地剖析一下新课标所传达的信息, 其实里面提到的所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并未摒弃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果课堂教学少了教师的引领, 也更会变成“无用功”。毕竟中学生仍处于缺乏相关知识经验的阶段, 并且他们的自主、自觉学习的习惯仍处于培养之中, 可能无法适应缺乏教师引领的学习方法。因此, 即使是在提倡自主学习的当下, 教师仍应该时常倾听学生的感想, 解决学生的疑问, 协调他们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摩擦。教师只有处在引导地位, 才能充分确保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高效和秩序。其实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并不能说学生就一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 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下也不乏主动学习的实例, 其实学习的主动与否不能完全与教学的形式挂钩, 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是否主动, 这样才是实质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综上, 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仍应该将自己设计在主导位置上。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主义

新课标提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这种形式设计确实使原本略显枯燥的数学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但是不可否认, 许多教师错误地把这种方式视作了课堂教学中的固定形式, 将“小组讨论”视作了教学的必要形式, 似乎新课改所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得到培养。但是再好的理论也得结合实践,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是彰显新课标精神的核心。

其实上述理念我们也不难从新课标的数学课本中窥见一斑, 其中最直观的呈现便是在每一单元课后的探究活动, 该环节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融入到课堂当中, 但是这一部分并不是要求教师将“合作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变成固定的课堂形式。另一方面, 新课标的核心能否在课堂中彰显, 主要的考量目标是通过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运用等方面, 并且能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 教师仍旧不能将一些必要、重点的知识下放给学生, 还是应该要加以讲授。

三、课堂教学任务模糊

尽管许多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标的精神, 但我们还是不难发现, 其中一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标理解还存在片面性, 经常可以见到教师在教学中擅自增加超纲内容、删减所谓“非重点”内容的现象, 缺少一套从质量上和效率上改善课堂教学的体系。目前, 数学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广为人知, 虽然这使得数学教育的目标变得积极明确了, 但这略显笼统的目标并没有直观地体现数学的学科特性, 使得教师无法准确定位教学的目标和指导的方向。此外, 在教学中还出现了新瓶装旧酒的现象, 虽然看似涵盖全面, 但无法抓住数学教学的核心特征, 无法体现数学教学的价值, 因此使得课堂教学任务变得模糊起来。

四、后进生群体不受重视

新课标推行至今, 许多教师从观念上有了质的改变, 其提倡的“自主学习”目标也在学生群体中有了较好的体现。可是我们也不能忽视, 部分教师只是片面追求形式上切合新课改的方向而脱离了实际情况, 忘记了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我们必须承认合作学习的模式确实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但是在这一尝试中为何仍有部分学生的成绩下降了呢?这一类的学生明显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无法得到其他学生的关注。所以我们在开展以小组讨论为形式的教学同时仍不能忘记这一类学生的需求, 应该为他们设计一套更合理的方案。

五、课堂评价渐趋架空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带有正面的、以鼓励为目的的评价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于是这种评价被教师们更多地引入到了课堂中。久而久之, “很棒”“能够想到这点很不容易”“很聪明的孩子”等语句几乎充斥在课堂老师与学生的问答中。但是我们都忘记了我们曾经倡导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我们都忘记了学生已经有了判断教师评价是否出于真心的能力。一味的鼓励、赞扬有时不仅无法达到原本的作用, 甚至还会使学生出现厌恶、逆反的负面心理。因此, 鼓励虽然很必要, 然仍需注意尺度, 以防过犹不及。

上一篇:仔猪流行性腹泻病防治下一篇:人物形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