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享受课程

2024-08-05

开发课程享受课程(精选九篇)

开发课程享受课程 篇1

一、音乐英语课———陶冶情操

英语课中时时有音乐, 能陶冶孩子们的性情, 让他们热爱生活。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音乐教学, 如, 在课前的热身环节, 可安排一些英语歌曲联唱,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也可穿插一些歌曲欣赏, 让学生劳逸结合。 (5A《Unit 3 At a Music lesson》教学片断) T:I can dance.What can you do?S1:I can sing.T:Can you sing“In the classroom”.S1:Yes, I can.T:Let's sing“In the classroom”first.Sing it together. (生齐唱, 师伴奏) T:Shall we learn the song“We can sing and dance”now?Please listen to the song.T:Sing after me, please.在教学这节课时, 我采用音乐课的教学方法, 在弹琴、唱歌中, 不知不觉引出了本课的新词句, 如“What can you do、together、learn the song、listen to”等, 并及时加以运用, 学生学得开心, 老师教得轻松。

二、美术英语课———培养美感

美术能够培养我们的美感。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利用简笔画教学, 与学生一起写写画画,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 (5A《Unit 9 Shapes》教学片断) T:Can you find any shapes?

S1:My desk is a rectangle.S2:The English book is a rectangle, too.S3:The sun is a circle.S4:The ruler (三角尺) is a triangle.T:Yes!Just now we have found so many shapes.Now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 (教师简笔画, 呈现一幅由许多形状组成的建筑物图) what shape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1:I can see some triangles, circles and rectangles.T:Good!Are there any other shapes?S2:There are squares and stars.S3:There are three hearts.T:Well done!Can you draw a picture like me?Use as many shapes as you can. (学生练习画图, 后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S4:This is a fish.It has two eyes.They are circles.It has a head.It's a triangle.S5:…这是一节关于形状的课, 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想想身边的物品, 说说它们的形状;然后运用简笔画, 把单个的形状融入整体, 让学生仔细观察, 发现隐藏的图形;接着让学生拿起画笔, 画出心目中的图画;最后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反复运用, 很快掌握了新知, 同时, 他们还学会了仔细观察, 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三、体育英语课———强身健体

当代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 运动时间偏少, 导致学生体质偏差, 容易生病, 耐力差。所以, 我们不妨借英语课这个阵地让学生做做运动, 强健他们的体魄。除了像之前所说的专门用英语上体育课外, 在平时的课前热身环节, 可以让学生听指令、做动作;在教完一些动词短语后, 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这样, 学生既学会了英语, 也锻炼了身体。

摘要: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课程, 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 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但是, 如果教师善于把英语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享受英语这道大餐。

感悟新课程 享受新作文 篇2

感悟新课程享受新作文

-------《我说你做》中年级作文课实录及评析

设计执教:江苏省金坛市实验小学 张春明

实录评点:江苏省金坛市教研室 周怡和

一、激趣

师(笑问):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生(大声齐答):好!

师: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猜一猜游戏的要求是什么,会做吗?(会)请大家做好准备。(学生很兴奋,产生跃跃欲试心态。)

师:“举手”,(有的学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学生很快放松了身心,神情自然。)

师:“生气的样子”,“高兴”呢?(完全进入了角色,忘记了这是课堂,有的还站了起来。)

师:好的。同学们,反应敏捷,神情丰富。喜欢这个游戏吗?(喜欢。生似乎余兴末哀,一双双眼睛期待地望着老师。)

师: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我说你做”的游戏。(板书:我说你做。)

师:当然难度要增加。怎么做呢?听我介绍。首先由我来给大家做表演,(“啊”生感到惊讶。)但表演前,我要暂时请一位同学离开教室。(“出去干什么”学生小声问。)其余同学请认真观察,尤其看看我在表演中有哪些动作、语言、表情,甚至可以通过表情揣摩一下我的心理,然后把它生动地描述出来,争取让这位没看到我表演的同学能根据你生动地描述,把我刚才的表演重演出来,听明白了吗?

师:谁愿意暂时离开我们?(生抢着去,目的是呆会儿可以表演。)

(选出王玉婷同学暂时离开教室。)

[评点: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者别具匠心的开头,不仅巧妙地叙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而且一扫学生往日作文的畏惧心理.使作文教学顷刻间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诱人的魅力.]

二、增趣

师:那下面我就开始表演了。(生个个拭目以待。)

(师表演小品,生仔细观察。)(随着老师表演中的一记耳光,听课教师与学生哄堂大笑。)

师:怎么样?看清楚了吗?还要不要再来一遍?(学生响亮回答:要。听课教师笑。)行,这下你们眼睛可得睁得再大点哦!

(师再表演,生再观察。)(生目不转睛,教室鸦雀无声。)

[评点:教师忘情的逼真表演,打破了以往严肃、死板的教学环境,使原本应该欢快愉悦的作文教学恢复了应有的生机。]

师:看清楚了吧?现在谁能把刚才老师的表演说清楚,说具体?

(生先是一愣,似乎在回味。)

师:那大家还是先自己练习着说说吧。

(生自由练习描述。)

师:谁来描述?好,其他人请仔细听,看看他什么地方说得特别好,还有什么地方不妥,呆会儿提出你的意见。

(指名表述)

生:一天,张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地备课,忽然不知从哪飞来了一只苍蝇,停在了张老师的脸上。张老师用手一拍,没打到,反而打了自己一个巴掌。这时,他火了,就一下子把苍蝇打死了。

(末等老师开口,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

生:他说得不具体。苍蝇一开始是停在张老师耳边的,并且张老师还用手一挥,说了声:“哪来的苍蝇?去去去!”这点他没说。

生:张老师那一巴掌打得很响,我听得很清楚。(生及听课教师大笑。)所以,他应该说:“张老师狠狠地用力一拍。

生:这时张老师很恼火,因为我看到当时老师眉头紧锁。张老师的表情也应该说。

生:当张老师看到苍蝇被自己打死后,十分高兴,还露出了笑容。这点他刚才也没说到。

……

(生交流的.气氛异常热烈。)

[评点:敏锐地调动学生的全部感觉器官来进行观察,是引导学生对生活的一种敏感。若长期地训练这种科学的、艺术的了解事物的方法,学生便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正是由于执教者有了这种强烈的意识与科学的方法,学生才观察得仔细、体验得真切、叙述得具体。]

三、孕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小作文本,把它写下来。好吗?(生笑答:好!且兴趣盎然。)王玉婷(刚才,离开教室的同学。),难为你了,从选你出去,到现在进来,你一定听到了许多,也想了许多吧?(生点头)那好,你就把这些写下来吧!(生欣然接受。)

(生写片断)

(指名王玉婷同学读心理活动的描写。)(言语间流露出迫切想知道张老师表演的是什么。)

师:真是惟妙惟肖。我们的所做是不是正如她所想呢?谁来帮她揭开“庐山真面目”?

(指名)

师(对王玉婷):你先别急于演,先听他读一遍,了解一下大概意思。一边听可以一边做做相关动作。

(生读第一遍,王玉婷练演,动作断断续续;生读第二遍,王玉婷正式演)(表演至打死苍蝇后,她大笑了起来)

师:看来,打死苍蝇后,你比我开心多了。(师生大笑)

师:同学们,看了他们的表演,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王玉婷表演基本上我认为是成功的,有些地方有了改变。比如,你刚才,苍蝇是在左脸,而她是在右脸。

生:还有最后你只是微微一笑,她却大笑了起来。

(还有许多同学想指出王玉婷的“不是”)

师:你们认为这都是王玉婷的错吗?

(生愣了一下,后恍然大悟)

生:是因为张倩婧在写的时候,没写仔细……

生:有的地方,写得还不够具体……

……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他们观察后的描述,又看了他们的表演。现在,你觉得要想让别人成功的模仿,作为我们描述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我认为我们只有在观察的时候,仔细点,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才能准确描述。

生:我发现在认真观察的同时,描述时还要做到具体、详细。

生:我认为在用词上还要做到准确,否则的话就会闹出笑话。

……

(相机板书:仔细观察、具体描述、准确用词)

课程整合:让学生享受英语 篇3

关键词:英语 兴趣 课程整合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牛津小学英语》强调整合优化,突出整体感悟。如果我们能巧妙利用这些课程资源,让英语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

一、音乐英语课——陶冶情操

英语课中时时有音乐,能陶冶孩子们的性情,让他们热爱生活。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音乐教学,如,在课前的热身环节,可安排一些英语歌曲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也可穿插一些歌曲欣赏,让学生劳逸结合。(5A《Unit 3 At a Music lesson》教学片断)T:I can dance. What can you do?S1:I can sing.T:Can you sing“In the classroom”.S1:Yes,I can.T:Let's sing “In the classroom”first. Sing it together.(生齐唱,师伴奏)T: Shall we learn the song“We can sing and dance”now? Please listen to the song.T:Sing after me,please.在教学这节课时,我采用音乐课的教学方法,在弹琴、唱歌中,不知不觉引出了本课的新词句,如“What can you do、together、learn the song、listen to”等,并及时加以运用,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轻松。

二、美术英语课——培养美感

美术能够培养我们的美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简笔画教学,与学生一起写写画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5A《Unit 9 Shapes》教学片断)T:Can you find any shapes?

S1:My desk is a rectangle.S2:The English book is a rectangle, too.S3:The sun is a circle.S4:The ruler(三角尺)is a triangle.T:Yes!Just now we have found so many shapes. Now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教师简笔画,呈现一幅由许多形状组成的建筑物图)what shape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1:I can see some triangles, circles and rectangles.T:Good!Are there any other shapes?S2: There are squares and stars.S3:There are three hearts.T: Well done!Can you draw a picture like me?Use as many shapes as you can.(学生练习画图,后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S4:This is a fish. It has two eyes. They are circles. It has a head. It's a triangle.S5:…这是一节关于形状的课,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想想身边的物品,说说它们的形状;然后运用简笔画,把单个的形状融入整体,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隐藏的图形;接着让学生拿起画笔,画出心目中的图画;最后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反复运用,很快掌握了新知,同时,他们还学会了仔细观察,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三、体育英语课——强身健体

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质量 篇4

笔者认为, 有必要进行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提倡教师树立课程资源意识, 努力成为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 走出课堂和学校, 让学生在大语文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语文, 感受富有语文情趣的学习过程。

一、教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让教科书不再是唯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 学校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过去那种单纯依靠一套语文教科书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开发教材, 创造性地改进教材, 为语文课堂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使语文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结合我校语文学科特色建设需要, 我们在开发教材性语文课程资源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 编写《各年级读写目标指导纲要》 (简称《纲要》) 。

在《纲要》的编制上, 采用横、纵坐标式。横坐标有阅读目标、阅读范围、阅读数量、读写指导、读书笔记、写作 (口语交际) 数量等;纵坐标有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等。一至六年级都构建了这样的读写目标指导纲要, 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读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活动是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 为学生推荐的都是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向上、有一定审美价值与生活情趣的文质皆美的作品。当学生与作品对话、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的时候, 他们的情感和人格都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唤醒与提升。如《爱的教育》、《儿童道德修养》、《影响中国孩子的100个经典童话》等书籍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 编写《古诗文背诵导读指南》 (简称《指南》) 。

《指南》共分十二章, 每章为一个年级的一个学期教学内容, 共收录古诗文144首 (篇) , 分为“必背古诗文”和“补充推荐”两个部分。必背古诗文以人教版《语文》中选入的古诗文为基础, 补充推荐《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列出的古诗文。每天清晨, 一阵阵悦耳动听的诵读声从各个教室传来, 校园中处处飘逸着书香。每年的“读书节”, 我们采取不同的形式对古诗文背诵的落实情况进行验收, 教师们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去年“读书节”上, 学生表演的“古诗情景剧”、“配乐吟唱”等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唱诵古诗文的声音取代了平时哼唱的流行歌曲, 经典古诗文在学生的心田落地开花。

3. 编写各年级校本教材。

现行的教科书中编选了许多经典美文,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使学生少做题, 多读书, 有效提升第三课时的教学密度, 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各年级《拓展阅读》校本教材。基本做法是:就语文教学中与某一阅读材料相关的主题, 搜寻更多的材料加以整理、组合。材料的选择力图做到新颖、可读性强;每篇材料后提供“阅读思考”和“链接”, 使学生读后有所思, 加深学生对课堂阅读材料的理解。通过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直接接触更多的阅读材料, 开展阅读实践。校本教材的使用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 成为我校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最明显的变化之一。

二、活动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让语文学习充满乐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结合新课程改革, 我校努力构建各具特色、形式活泼、新颖有趣的语文校本课程。在每周三的兴趣活动时间开设了动态活动课程, 如文学讲习、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电视演播、笔会、辩论会、时事发布会、读书报告会、时文赏析会……让学生从小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主要介绍三项活动。

1.“走进秋天”活动。

结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 (上) 第三单元“秋天的图画”的学习, 把学生的目光从课堂引向大自然, 让学生了解秋天, 围绕“自然之秋”、“文学之秋”、“艺术之秋”、“民俗之秋”四个专题, 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自然之秋”小组去郊外、公园等地, 走进秋天, 仔细寻找、捕捉秋天的足迹, 用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看见的秋景。“文学之秋”小组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写“秋”的诗词、谜语或美文片段, 以朗诵形式进行表演。“艺术之秋”小组寻找以“秋”为主题的舞蹈、歌曲等, 进行展示、欣赏、学唱。“民俗之秋”小组寻找与“秋”有关的民风民俗, 以故事、诗歌形式进行展示。通过活动, 激发了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学生学会了观察秋天的景物及气候特点, 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活动也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和搜集、选择、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 学生的观察、表达、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2.“月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

结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 (上) 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开展“月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第一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词语, 了解月亮的名称、别号。第二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诗词, 感悟中国文学中“月”的风姿和情韵。第三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散文, 品读咏“月”的美词佳句。第四组收集有关月亮的科普文章, 了解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第五组收集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 感受神话传说和古人对月亮寄予的深情。第六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歌曲, 聆听赞“月”的歌声, 用歌唱的方式寄托对“月”的情思。这次活动将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社会等其他学科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 在不同内容和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 开阔了视野, 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 就语文学科来说, 又将看、听、说、写、读、品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综合在一起。整个学习过程中,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处不在,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

3. 学古诗、创作诗歌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在于让学生得到尽量多的表现机会, 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结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上) 第五单元“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 向学生介绍了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作者的经典作品。“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的学习, 使学生沐浴在浓浓书香中, 尝试着诗歌创作。这里仅举两例学生习作:“密密麻麻风吹绿, 不怕暴雨与山洪。身躯折断根还有, 春雨哗哗一束丛。” (《小草》) “秋风吹散残存叶, 遍地弥天舞落枫。任怨任劳深入土, 来年只为树还红。” (《落叶赞》) 通过实践创作, 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到这样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观察和想象是写好诗歌的秘诀, 只要善于观察, 大胆想象, 生活中便处处有诗歌。学生的诗歌创意多多, 精彩纷呈, 叫人忍不住拍案叫好, 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的付出和收获喝彩。听着、读着学生们写的一首首小诗, 教师们的心一次次被震撼, 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惊叹, 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喜悦!

三、环境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让语文融入学生生活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图书馆等场所, 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 将其赋以生命的活力、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 从而熏陶学生的情感,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我们着力把教室建成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 在教室里张贴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 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里的图书角、评比栏、习字栏。在校园的草坪上树立“小草正在睡觉, 请不要打扰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提示牌。图书馆的标题性口号为“浸润书海”, 每天的借阅工作由各班的自主管理小干部轮流负责, 并将学生的读书感受张贴在“自主管理”园地中, 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 学习语文, 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 健康成长。

适宜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普遍受益。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人文气质得到培养, 举手投足文雅大气, 认知面得到相应拓展, 阅读习惯得到培养, 阅读兴趣得到激发。最直观的效果就是:校园里的书香气息越来越浓厚, 学生习作的水平得到提高, 学生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少儿刊物上发表优秀习作30多篇 (首) ……

课程的意蕴与课程的开发 篇5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笑话 :老师让同学们用“发明”和“发现”造句, 一位小朋友这样说 :“我爸爸发现了我妈妈, 我爸爸和我妈妈一起发明了我。”通过这个笑话, 我们知道, 在学生成才这个问题上, 教育既不能归学生成就的天功为己有, 也不能承担学生不成才的无限责任。“上帝的归上帝, 凯撒的归凯撒”, 教育只能帮助和促进学生成才, 不能包办和代替学生成才。教育用什么帮助和促进学生成才? 笔者以为是课程, 课程是学校的产品, 是教育的产品, 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于开发、提供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课程。从这种意义上, 课程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问题。

尽管课程问题是教育一个永恒的核心问题, 但课程本身充满歧义。比如, 《简明教育百科全书》中就列出了九种不同的课程定义。施良方教授归纳了六种类型的课程定义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作者认为 :“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 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 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 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而且,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

一方面, 只有对某些名称和术语形成共识, 人们才能以这些名称和术语为基础建立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平台, 为此需要对交流中的名称术语含义加以描述, 作出明确的规定, 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 这是统一定义的必要性。另一方面, 施瓦布曾经指出 :“课程领域复兴的希望在于把主要精力从用于追求理论转向顺应实践。”佐藤学也认为 :“‘课程实践’ (curriculum practice) 是课程研究的核心对象。”对课程定义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上的兴趣和交流的需要, 更要立足实践的需要和可能。从实践的角度看, 课程建设和提供是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 参与各方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从事着相互关联但又并不全然一致的工作。比如, 制定课程政策的行政部门对课程有自己的话语和课程建设行为, 编写教材的专家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建设方式, 一线的教师会有自己的课程观念和实践行为……因为彼此之间的课程概念和参与方式一定存有差异, 所以, “想要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 这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而且就实践的现实而言, 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放弃给课程做一个精确定义的梦想, 不谋求得到普遍的认同, 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 体现面向实践的价值取向, 这是我们思考、讨论课程意蕴的出发点和视角。

二、作为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的课程

讨论课程的意蕴, 可以从实践中的教育活动出发。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著名作家刘绍棠的一篇《师恩难忘》, 文章回忆了小学的田老师如何教他们语文: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 叫三年级学兄把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 又连起来讲一遍, 然后, 编出一段故事, 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一个小孩子, 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 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 只有四五户人家, 正在做午饭, 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 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 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 花开得很茂盛, 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 :‘……八枝, 九枝, 十枝。’他越看越喜欢, 想折下一枝来。妈妈拦住了他, 说 :‘你折一枝, 他折一枝, 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后来, 这儿的花越开越多, 数也数不过来, 变成了一座大花园。我听得入了迷, 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 我却仍在发呆, 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 我才惊醒。……田老师每讲一课, 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 有如春雨点点, 滋润着我。从事文学创作, 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 田老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 让我开了窍。”

刘绍棠记住了田老师讲的教学故事和这样的学习活动, 故事和学习活动对他产生了影响, 促进了他的成长和改变。故事是田老师对诗歌内容富有教育意义的加工和改造, 凝聚了教师智慧的劳动, 表现为教育的产品, 把这样的故事用栩栩如生的方式讲出来, 形成一种特殊的声音环境, 这是促进刘绍棠成长和变化的一种因素。人生活在环境中, 环境对人的影响直接而现实。孔子认为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焉得知?”荀子则说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与自然环境相比, 作为课程的教育环境经过了教育工作者的改造和创造, 杜威认为 :“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 :一是简化和安排所要发展的倾向的所有因素。二是净化现有的社会习惯并使其观念化。三是创造一个更加广阔和更加平衡的环境, 使青少年不受原来环境的限制。”

“个体的智慧和知识是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得以生长和发展的。”环境因素提供了促进学生改变的外在可能, 要将这种外在可能性转变为实现学生发展的现实性, 离不开学生参与, 教师需要把学生组织起来, 和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互动以实现学生的成长和改变, 课程的效益来源于人与周围环境交往互动, 并发现其中的关系和意义。在田老师的课堂上, 栩栩如生的故事内容成为吸引学生的方式, 学生对故事想象和思考, 体会和理解, 发展自己的想象力, 并理解道德的行为, 受到了审美的教育。

基于类似的现实的教育实践分析, 通过理性思考和论证, 我们能发现, 教育环境和学习活动是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直接而现实的因素。从这种意义上, 课程就是学校组织成员共同创生的、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 ;或者也可以说, 课程就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经过组织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 (这样的课程概念是一种大课程的概念, 它包含了作为课程实施的教学) 。教育的任务在于提供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在于组织学生参与能够实现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活动。利用和开发、提供和组织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 这是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三、从创设和提供教育环境的角度看课程开发

环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杜威认为 :“环境包括促成或阻碍、刺激或抑制生物的特有的活动的各种条件。”就教育而言, 教育时空、教材、语言、周围的人和刺激等, 都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从创设和提供教育环境的角度看课程开发, 学校和教师大有可为 ;而从创设教育环境的角度讨论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 又难免挂一漏万。在这里, 笔者仅以实践的个别案例略加讨论。

1. 把自身的榜样作用作为课程资源开发。有位教师新到一所班级当班主任, 这个班的学生不爱学习, 学习习惯很不好。刚开始教师采取批评教育等方法, 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新的一周开始, 当学生们走进教室时, 发现班主任端坐在讲台前, 不再干涉他们, 而是旁若无人、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喜爱的作品。学生们好奇地围在老师周围一探究竟, 很快, 一些学生被老师朗读的作品吸引, 另外的一些学生则回到自己的座位, 拿出了课本和自己喜爱的东西。一个月以后, 班上再没有迟到的学生, 教室响起的是教师和学生们共同的读书声。

什么是教育环境? 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一种最为直接的环境。教师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 不仅在于教师要提供和改造教育环境, 而且自身就是影响学生发展的课程。从这种意义上, 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教育意义, 使其更好地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 这本身就是一种课程开发。

2. 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笔者到一所小学观察课, 刚要在两位学生身边坐下来, 前面就有一个学生大声给我说 :“他们两个是我们班最笨的。”笔者注意到, 这两位学生深深地低下了他们本就不敢抬起的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 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中, 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 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中, 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在这里, 在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人际氛围也是学校和教师的一种课程开发。

3. 选择和组织合理的教学内容。“过去创造的文献, 只要人们现在还掌握并加以利用, 就是个人当前环境的一部分。”“显然, 学校课程的各门学科或教材和提供环境的事有密切的联系。……教材直接包含在社会交往的情境中。”相关文献、教材和由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种环境, 选择和提供合理的教学内容意味着开发和建设课程。

4. 合理运用教学语言。在诸多环境资源中, 语言“代表着为了社会生活的利益经过最大限度改造的物质环境——在变成社会工具时物质的东西已丧失他们原来的特性——所以, 和其他工具比较起来, 语言应起更大的作用”。在教室里, 有声是一种环境, 无声是一种环境, 不同的声音和语言构成了教室里的语言环境。教师说什么, 学生说什么, 怎么说, 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这些都构成了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四、从创设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看课程开发和实践

197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这样定义教育 :“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工作”。1997年该文件修订, 该定义变成了“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教育就是组织和提供促进学习的活动, 创设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践。

学习活动同样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 讨论创设和提供学习活动也是一个颇费笔墨的事情。就学习活动的参与性看, “教师要在课堂里, 把课堂环境设计成活动性、合作性学习的场所, 设计具备了教育内容的意义和魅力的学习经验, 促进活动性、自立性、合作性的对话性实践。”就学习活动的水平和质量看, “在理想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鼓舞儿童在活动时开动大脑, 运用观察和推测、实验和分析, 比较和判断, 使他们的手足耳目和头脑等身体器官, 成为智慧的源泉。”就学习活动的效果看, “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 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 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乐趣。”

摘要:课程是学校的产品, 是教育的产品, 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于开发、提供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课程。从这种意义上, 课程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问题。

开发课程享受课程 篇6

一、以目标为核心的课程开发范式

美国著名课程学者坦纳夫妇指出,“课程有一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历史。”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形成于1918年,这一年博比特出版了《课程》一书。他率先将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扩展到课程研究领域,并提出了“活动分析法”的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泰勒在美国“8年研究”的经验总结基础上,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他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认为是课程开发目标模式经典形态形成的标志。在此书中,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4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毫无疑问,该范式把课程研究的使命视为寻找普遍的课程开发模式和程序,它是主宰人类社会的“技术理性”在课程领域的体现。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课程开发范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推进了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进程,使课程开发过程摆脱了主观臆断、盲目低效。但它存在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1)坚持一种价值中立的立场,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机械的训练,人被物化,导致教育加工中的人性扭曲;(2)只关注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漠视非预设的或伴随性学习结果,歪曲了课程本质和功能;(3)教学评价也只是关注可预测的课程目标,造成课程内容在组织过程中的支离破碎;(4)知识被工具化,教学追求的是社会效用,课程成了控制的手段,缺乏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改造和重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总之,“课程开发范式”所提供的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模式,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课程领域岌岌可危”。

二、课程范式的转换——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

美国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失败以后,人们开始对“泰勒原理”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一种普适性的课程开发模式产生质疑。1969年,施瓦布(J.J.Schwab)撰写了《实践1:课程的语言》,建立了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这标志着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开发研究范式的衰落。课程领域正在转向功能重建——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

施瓦布的实践探究模式认为,课程理论是多元的,指导学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不是“单数”,而是“复数”。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某一种理论的直接应用,而是要根据对课程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根据地对所有有关理论进行分析、选择,施瓦布把这个过程叫做“择宜”。为此,他提出了实践一—准实践——择宜的运作方式。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L.Stenhouse)也对“泰勒原理”进行了系统批判。他认为,课程不应该以事先规定好的结果为中心,而应以过程为中心,即以学生的行为为中心。况且,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身就构成了目标,即目标内在于过程,具有生成性。“知识不是需要学生接受的现成的东西,而是要学生思考的对象;它不能被作为必须达到的目标来束缚人,教育是要通过促使人思考知识来解放人,使人变得更自由。”

与此同时,批判模式的兴起使得人们对课程的理解更趋于多元化。批判模式的代表人物阿普尔(M.W.Apple)通过描述学校中的“隐性课程”揭示了学校课程对社会的“再生产”。阿普尔认为,“学校之所以能够不依赖于(或不经常依赖于)强制性的外部统治机器就能发挥社会控制的功能,实现特定的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关键在于学校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这种以‘霸权’形式而存在的隐蔽课程。”批判模式的另一重要人物吉鲁(H.Giroux)认为,“一切文本都有其历史的以及文化上的局限性,其‘论述’或多或少都与一个社会的特定文化有关。”学校中的课程往往体现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从而忽视了其他的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课程越来越被理解为一种多维的文本:性别的、政治的、现象学的、审美的、自传的、制度化的、种族的、历史的、宗教的、解构的等。批判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其观点虽有所偏激或片面,但它却把与主流文化相异的价值、观念、思想引进了课程领域,打破了现有的学科界限,从而使学生超越规定教材的意义和价值,依靠自己的经验重新建构知识,创造自己的“文本”。

课程范式终于走出了传统的课程封闭体系,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新的体系正在形成。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代表人物多尔(W.E.Doll)认为,泰勒的四个基本问题是“局限于现代主义下线性的以及因果关系的框架中”。“泰勒原理”把目标的选择放在了首要和核心的地位,“评价涉及的仅仅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而不涉及目标的适应性问题。由于目标是预先精心选择的,它往往被提升而超越于或外在于教育过程。”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教育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客观真理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不断的对话与反思来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而是绝对平等的关系;课程亦不再单单是向学生传递人类已经发现和认识的真理,而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在这里,课程已经被赋予了学习者自身对它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由于学习者自身的独特性而更具有个性。

课程范式的转换是在社会大背景下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开发范式”的产生与20世纪上半叶科技革命的大发展以及人们对社会效率的追求密不可分。“课程理解范式”的形成也是基于社会的大变革。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复杂系统理论等新的科学理论为人们理解课程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在复杂系统的视野下,课程越来越表现出它的复杂性、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不确定性。课程再也不可能被局限在围绕目标进行科学化的课程开发的研究范式中,它越来越作为不同的文本被不同的人们来理解。

三、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课程范式的转换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 树立多元的、动态的课程观

课程不再只是课程专家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课程不仅体现了国家的意志,而且也渗透着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课程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子系统,它自身内部各要素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这种矛盾性推动着课程自身向前不断地发展;同时,它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也使得它处于一种动态的运动之中。具体到学校这个时时刻刻演绎着课程变化的小系统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将会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赋予课程不同的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方式也会使其在把握课程的过程中带上各自的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体的教学情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会使得课程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中。那种教条式地看待课程的观点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树立一种多元的、动态的课程观。

2. 建构崭新的整合课程范式

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超越学科课程和儿童中心主义课程这两种课程形态,建构一种崭新的整合课程。整合课程的实质就是采取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比如,相关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科际课程等。在整合课程范式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当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生活都将被整合到课程当中。那种课堂上教师灌输式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将发生重大的变革,课堂将成为师生真正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场所。

3. 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突显,学生的发展既是制定课程标准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也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真正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7.230

[2]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328.

[3]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75-176.

[4]威廉F.派纳等.著理解课程[M].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开发课程享受课程 篇7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化学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农村中学,没有较大经济投入、各种硬件设施相对市区学校来说较为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如何进行新标准下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呢?我通过多年的实践,得到一些启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现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一、努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学生的经验就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例如:在化学第五章《金属与金属矿物》的第三节,有关钢铁的锈蚀及防护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如果从自行车的钢丝在雨天比在晴天容易生锈,在家中切过咸菜的铁质菜刀用完后如果不擦会出现什么现象等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来讲解铁锈蚀的条件,再接着从自行车的各种不同色彩,防盗门窗刷涂防锈油漆等引出我们日常生活是怎样来对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的,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就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实践证明,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自己动脑设计的实验,动手制作的仪器,其体验要比教材设计的理想实验,教师提供成套仪器做的实验印象更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能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就不要用教学中的实验和老师的经验来代替。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我们的教学效果更优化。比如一些实验的设计,药品的选择,教学生自制仪器代用品,如废弃的饮料瓶或小瓶子做反应容器,自选低成本的药品(如贝壳或鸡蛋壳代替碳酸钙),消除实验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可以降低课程资源成本,培养学生的节约与环保意识。

二、努力开发教师中的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在交往与互动中,教师要凭着自己的学识、智慧和经验来组织、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对教育有用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尤其是作为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正是从这个意义来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所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的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上,从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过去的旧模式,通过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对课堂的控制方式上,教师应从强调学生对教材内容记忆的“结构化”、“封闭式”转变为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开方式”和“非权力型”。

2. 发挥自身特长,凝聚教育合力。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教师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专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注意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分享他人的教学成果,做到取长补短精益求精。最后,教师还要发挥群体合力,共同参与,才能合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3. 指出不足,及时反馈。

为学生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难点所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师甚至可以自己尝试收集学生常犯错误的资料,整理设计成各种特定知识点和技能方面的考察表,进行适时的反馈性考查,以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教师自己的教学。

三、贴近学生生活,开发校外资源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还要重视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而农村,对于校外资源的开发有着广阔的天空。

例如,在学习第四章《燃料,燃烧》中有关化石燃料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周末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深入当地的一些工厂、食堂、农民家中,看看这些地方主要以什么为燃料,并通过各种燃料的热值、价格等多种因素分析燃料的选择,提出合理利用的建议。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还看到烟囱冒的黑烟,汽车拖拉机排放的尾气,等等。通过这些现象,学生又认识到当地环境污染情况,提出治理的初步意见。我借此引导学生意识到化石能源面临的危机,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迫切性。

再比如,农村近几年正进行稻草返田,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该措施对补充农田氮、磷、钾等元素的作用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建议并可以在当地农机站的指导下,测定土壤的pH值,讨论适宜种植农作物或土壤改良的方法,以及化肥的生产与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物质所发生的变化现象,要注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对于微观或抽象的知识,如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离子间的转化等,这些内容仅靠教师的语言和文字描述很难使学生理解,但如果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化学教育过程更具有直观性和活泼性。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变抽象为形象,而且能演示一些课堂无法完成或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爆炸,这时可相应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设置图片和动画来完成,弥补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从而打破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不仅是教育专家与课程专家考虑的问题,而且是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并应积极参与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学教师,既要成为课程的成功实施者,又要成为教育科研的生力军,根据教学实践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院校大学, 2001.

开发课程享受课程 篇8

以派纳为主要代表的课程专家创立的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针对将教师排除在课程之外等问题,明确地提出了“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研究范式”。该范式强调人的解放,自我意识的提升,主体性的张扬,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开发主体等观点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尽管派纳甚至干脆反对“课程开发”的提法,但其核心精神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其课程观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从“工具课程”转向“理解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向“经验课程”,从“静态课程”转向“动态课程”。

一、以“理解课程”理念引领校本课程开发

“理解课程”是把课程开发从具体操作程序转变为对课程与课程事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意义的理解。这是“课程理解范式”的核心理念,“经验课程”、“动态课程”只是这一理念的延伸或解读。“派纳认为,就教育意义而言,个体解放的工作意味着个体与文本、教师、其他学生以及个体自身展开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与校本课程的特质有着广泛的适切度。在这里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校本课程开发,要突破冰冷的“工具理性”控制,赋予以校为本的课程以鲜活的意义,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学校和作为个体的学生,以实现弥补中央课程弹性不足而推行的课程策略;校本课程开发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生活、学生经历、学生的经验、学生的知识,最广泛地丰富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要成为师生自我生成、自我感受、自我理解、自我体验、自我升华的过程。总之,要使校本课程成为一种充满人的因素的、鲜活的、师生共同创造理解的课程事件。

二、以“经验课程”理念引领校本课程开发

“经验课程”关注的是“具体的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将儿童的经验置于课程的中心。这就告诉我们,校本课程开发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反思、批判和定义重建,让课程走进学生生活;广泛地从自我、自然、社会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一个可以体验和交流的“生态有机体”;确立师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观念,将课程知识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使之成为相互融合、互相交流,浑然一体的学习共同体。校本课程开发要关注学生的体验,“体验课程”指向人的自然性、自主性的健全发展,它以个人发展为依据,因而可以说是一种“个性化课程”;校本课程要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充分考虑其直接经验,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终极目标,使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以“动态课程”理念引领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民主课程的典范 篇9

关键词:民主,民主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

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 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更加和平、自由和民主的社会发展是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在当前教育国际化, 民主化的大背景中,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校本课程本身就蕴含着“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 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是重构和优化学校教育活动结构的主要依据。

一、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中的民主精神体现

校本课程开发上作为实施环节, 其精神实质是要以使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为第一要义, 坚持以人为本, 从根本上要求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 让教师和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开放性的家园中共同探讨交流、实施实践。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要给教师以充分的自主权, 较大的灵活性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 广泛吸纳合理的教学思想理论成果, 体现出知识学习的兴趣性、实用性和时代性, 且要尊重各方的宝贵意见。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好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标准, 基本精神要有一致性, 使课程改革继续深化, 最终推动民主教育的永续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 如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运行机制间的关系等等。

二、校本课程开发运行机制中民主精神的体现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运行机制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内部组成要素 (包括机构、组织、人员) 和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方法、原理和运行状态。”[1]校本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包括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运行机制, 内部运行机制包括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情境分析、制定目标、编制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的解释和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与修订等六个环节;外部运行机制包括校际之间的合作、专家——学校合作、研究机构-学校之间合作、地方政府) (包括教育机构) ——学校合作、公共服务机构-学校合作、家长 (家庭) ——学校合作、社区——学校合作等几个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运行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相互结合, 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复杂的课程开发的活动, 涉及到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的保证。这就需要调动校内外资源、各方力量相互协调, 共同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 使各方都具有话语权, 都具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潜力。

校际之间要展开合作, 互通有无, 资源互补、民主合作、协商共同进步、发展。在专家与学校间的合作中, 专家要多尊重和听取学校特别是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意见, 不能以权威自居, 要平等合作。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 家庭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在学校教育中应充分考虑家庭的力量, 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联系, 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合力中, 使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是校外教育的重要场所, 是学校可以利用的重要校外资源, 学校要积极与社区合作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师生间民主精神的体现

新型师生关系应是和谐融洽的,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 而成了课程的创造者。因为在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下, 所有与学校相关的人都有权参与课程开发, 而作为学校的教师成了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在学习活动中把学生从听课者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这个角色非常重要, 这一小小的转变, 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课堂上, 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校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由学生自己出题考查自己,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 并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的学习方式, 正是学生们所喜欢的, 学生们喜欢自己所学的课程, 近而也会喜欢自己的教师, 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 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机制中民主精神的体现

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 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 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在我国, 过去执行的一直是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教师和校长都习惯了听从外部的指令, 他们没有机会也不想有机会去参与课程的决策, 更没有资格去评议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和适用性。目前即使国家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在某些方面已下放了很大的权力, 但许多学校和教师由于缺乏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反而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照常规办事最省力。在这种情况下, 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十分有利于激发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意识, 也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参与, 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前提是政府给予学校的自我开发空间, 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全员参与, 集体审议。

根据“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评价总要求, 构建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2]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互动性, 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即以发展的眼光, 从认知、行为等层面, 多角度、多视点地分析评价;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即不仅要关注结果, 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 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 提高发展的欲望。

参考文献

[1]肖庆顺, 马金晶.校本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9 (2)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开发课程享受课程】相关文章:

课程开发06-01

软陶课程开发04-28

课程开发思路06-16

美术课程开发07-06

微课程开发05-20

课程开发步骤06-26

课程开发流程07-07

核心课程开发07-28

课程开发论文范文05-09

课程开发感悟范文05-29

上一篇:数学课程整合教学下一篇:报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