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

2024-07-10

中学信息(精选十篇)

中学信息 篇1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

很多人认为, 学生对学习电脑肯定有兴趣, 但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的特点, 如果从一开始没有正确培养学生们的兴趣, 就会被电脑里边的游戏所吸引, 甚至会沉迷于游戏。而对电脑的理论知识, 却觉得抽象、难学, 存在畏难心理, 结果就会出现学生对理论知识淡漠而对游戏狂热的现象, 从而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如果能够正确引导, 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和源泉,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编程类科目时, 我会故意在电脑里装一些有趣的游戏, 课前让学生玩一会, 一般他们会玩得比较热烈, 接着我就把这些游戏的程序找出来, 揭开它们看似神秘的面纱。用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有利于形成一种进攻型的学习态度, 从而会想尽办法学知识, 学方法。学生在巨大求知欲的支配下, 会非常积极地进入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 在平时讲课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电脑在未来社会的重要性, 补充讲一些有趣的电脑知识, 使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提高。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我觉得这些做法是比较成功的, 在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气氛, 并且上机练习时几乎没有发现学生偷玩游戏的现象。

二、激励探索,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索激励法”, 主张在生动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中, 学习者自己去探索发现, 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激励学生建造新的能力。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助、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首先, 教师要创设情景, 并提出适当任务或问题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个“探索点”既不能让学生对于其结果一目了然, 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 而是提出以后, 让学生觉得有思考的余地并围绕“探索点”展开讨论, 提出多种设想在围绕“探索点’组织讨论过程, 教师要抛砖引玉, 启发学生从以往的知识、类似的软件使用经验等角度展开思维, 防止出现离题千里, 不着边际的局面。对于学生形成的每一种假设进行分析, 去掉一些与本课程无关或难度较大的设想, 留下一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 让他们去“探索”。通过讨论, 学生得到一些他们“探索”出的知识, 然后相互补充、综合。其次, 由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结论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从而完成一次“探索”。

三、利用“任务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后, 可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 采用“任务式”教学。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 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 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生通过完成任务, 既学习了电脑有关的知识, 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采用“任务式”教学时, 我鼓励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完成, 从不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定标准答案。碰到有比较科学、思维比较新颖的方法, 我就介绍给同学们参考。例如:在编程练习时, 我先把要编的程序的功能和要求列出来, 让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编, 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 结果发现约80%的同学用刚学过的语言编, 而约20%的同学用其他语言来编, 在用同一语言里面, 编法也各异。这样, 既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又培养他们的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通过改变作业形式,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引导、点拨, 也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 适当改变学生的作业形式, 让学生自己动手, 通过实践掌握学习方法, 加深体会, 提高学习能力。比如:在学《Excel》中“单元格的格式设置”一节时, 我事先没有给同学们讲授, 而是让学生应用这一节的知识制作一张课程表, 学生们边自学, 边操作, 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任务, 有的学生还自由发挥, 不仅完成了基本的要求, 还在美观上下了一番工夫。对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学生带着问题听课, 效果自然好。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 学生模拟操作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是有效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 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 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 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 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 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时, 把它与工厂生产进行类比, 调度室相当于控制器, 生产车间相当于运算器, 仓库相当于存储器, 原材料购进相当于输入设备, 成品运出相当于输出设备, 调度室对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进行规划, 安排生产, 储存, 运输;相当于控制器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控制, 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 再把运算结果存回存储器, 需要时从存储器中取出运算结果送往输出设备。又如讲到文件对象的选择时, 可用Shift和Ctrl键结合鼠标选取连续和不连续文件, 也可用鼠标拖动法画出一虚框将所选文件围住进行选取, 在讲到Word时, 我要求学生选择文字块时, 也用选取文件的方法来试, 学生很快发现了相似点和不同点, 在对Word图形进行选取时, 也发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样学生不仅记得牢, 而且在以后学习中容易进行类比, 起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突破新知识的迁移作用。

五、通过多种手段,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 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 独立去获取知识, 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由此可见, 教师不要只教给学生一切现成的知识, 而要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获取新知识, 产生新事物。比如:在学习《网页制作》这门课时, 当学生学完基本的操作后, 可让学生充分应用所学知识制作自己的个人网页, 在制作过程中, 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他们会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进行资料搜集, 同学之间会进行合作或讨论, 所学的知识会得到进一步地巩固和提高。学习编程类科目时, 可让学生进行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小型系统的开发;学习办公软件时, 举行科技小报比赛等, 在一系列的活动中, 学生们不仅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奇迹”, 找回自信, 更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 老师要组织学生定期总结交流, 使学生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 启迪思维情境, 是学生产生兴趣, 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教学回收站的内容时, 放了一段录像, 录像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 有了一个新家, 搬家那天, 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斗车准备处理, 丈夫扫视一眼斗车里的废品, 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 随手从斗车里捡了回来, 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 搬到新居后, 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做废物处理了, 想找回来, 可垃圾车已走了, 她懊悔不已。这段录像虽然不很精彩, 但学生兴趣却很浓, 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 (1) 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 (2) 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 (3) 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 (4) 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5) 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 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利用情境教学, 能起到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的目的。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学科, 要加强对中学生学法指导的探索, 主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索、利用“任务式”教学、改变作业方式、通过多种手段等方式, 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

中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2

2012年9月

第1课 字体的动态效果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字体的动态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字体的动态效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使用常用工具栏。[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知道,字体的动态 教学过程:

关于字体,还有其他的多种修饰功能,特别是[字体效果]会引起小朋友的举,以下来看看[文字效果]都有哪些功能。

赤水深情 礼花绽放 七彩霓红 闪烁背景

单击菜单栏上的格式,单击字体

进入字体对话框,单击文字效果先项卡选定文本对象对象根据需要,从动态效果列表中选择一种文字效果。

第2课

版式的设置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学会在Word 中用打印预览来观察打印前的效果。(2)会根据预览的效果来进行纸张大小的设定。(3)通过预览掌握设置页边距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打印预览的使用,并能进行纸张大小的调整和页边距的设置。【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准备一篇文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编排好一篇文章,想把它打印出来,但又不知效果会怎样? 我们通过Word 中提供的“打印预览”功能,就能看到打印机“打印”的效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打印预览》。

二、教学打印预览

1.首先我们打开文件(教师演示)现在我们要使用“打印预览”,单击“文件(F)”菜单,选中“ 打印预览(V)”命令。出现一个窗口,这就是打印预览窗口,显示的就是文章的打印效果。

大家注意到这时鼠标变成放大镜形状,如果想看清文章某一部分的打印效果,可以单击文章的那一部分。要想回到原来的界面再次单击就可以了(教师演示)。

预览结束,单击“关闭(C)”按钮,返回到编辑文本窗口(教师演示)。2.学生操作“打印预览”这一功能,教师注意个别辅导。

三、纸张大小的设置

1.从刚才打印预览效果看,一张纸只用了上半页,下半页空的太多,不太好看,怎么办呢?在Word 中纸张大小是可以选择的,现在我们换一张小一点的纸试试(教师演示)。首先,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页面设置(U)”命令。在弹出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选择“纸张大小(S)”。接着,单击“纸张大小(R)”框右边的▼,弹出纸张类型列表。在表中选择适当大小的纸张。

最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束页面设置。再单击“打印预览”图标,预览打印效果。2.练一练

让学生根据自己文章设置一下纸张大小。

四、设置页边距

教师:刚才预览的结果下半页空的太多,不用担心,在Word 中页的边距也是可以调整的,下面再让我们来试试。

首先,单击“页设置”,在对话框中,单击“页边距(M)”选项卡。接着,单击“上(T)、下(B)、左(F)、右(G)”栏右端的上下箭头调整页边距,也可以在上(T)、下(B)、左(F)、右(G)框中直接输入页边距数值。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页边距设置。(教师演示)

五、巩固练习

设置不同大小纸张,通过打印预览查看《秋游》的打印效果,并通过调整页边距,得到满意效果。

六、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Word 中打印预览,并通过预览的效果,来调整页边距和设计合适的纸张大小。

第3课 美化你的作文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方法的技巧,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件和使用方法,理解“文字环绕”的设置。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各种方法。[教学难点] 图片工具栏的设定。[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Word格式的文档(约100字)。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图文并茂的文章,使人赏心悦目。同时能增强文章的表现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Word 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功能,以增强我们的文章表现效果。

二、欣赏作品

利用投影片展示图文并茂的一段文章。

三、图片的插入

在Word 中输入《

》一诗的内容。1.插入剪贴画

(1)单击“插入(I)”菜单,指针依次指向“图片(P)”,“剪贴画(C)...”,单击“剪贴画(C)...”,打开“Microsoft剪贴库3.0”对话框。

简介“Microsoft剪贴库3.0”对话框中各组成部分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单击“剪贴画(C)”右边列表中所需要的剪贴画后,单击“插入(I)”按钮,即完成插入图画的操作(也可直接双击所需要的剪贴画)。2.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1)单击“插入(I)”菜单,指针依次指向“图片(P)”,“来处文件(F)”,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简介“插入图片”对话框中各组成部分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在对话框中选取所需图片,单击“确定”按钮或直接在所需图画上双击,完成插入操作。

五、图片工具栏

当选取插入的图画后,会出现“图片”工具栏(如没有出现“图片”工具栏,可在菜单栏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取“图片”复选框即可)。

简介“图片”工具栏上各种按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重点简介:“图片”工具栏上“设置图片格式”图标按钮下的“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并示范操作。练一练

利用“图片”工具栏上的各种按钮调整《咏柳》一诗剪贴画的图片控制为“水印”、并调整对比度、亮度。

六、课堂小结

第4课、图文并茂的作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文本框、表格、图文框的作用。

(2)利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电教媒体形象化手段,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本框、图文框的插入。【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份WORD小报作品,你们想做到这么漂亮吗?

光靠平常的方式排版不能做到,我们必须依靠文本框或者表格才能做到。

二、新授:

1、插入文本框

文本框的作用主要是可以使文字以竖排的方式在版面上出现,可以使版面更加活跃。插入文本框的方法和插入剪贴画相似,对照书上的步骤自己插入文本框,并将《咏鹅》复制到文本框中。教师巡回指导,完成快的同学也下来辅导本组同学。

2、插入表格

Word提供了文档中表格的制作工具,平时,我们制作通讯录等就必须使用表格,这样比较方便,而且美观。对照书上的提示,完成表格练一练。教师巡回指导。

3、试一试:插入图文框

学生试做,结合学生作品讲解设置字体大小与图画大小等问题

三、小结:

今天学习了插入表格与文本框,这样可以使我们以后用WORD制作的作品更加漂亮,以后在使用WORD时,我们要用好这些功能,争取办一份自己的小报。

现在我们要使用“打印预览”,单击“文件(F)”菜单,选中“ 打印预览(V)”命令。出现一个窗口,这就是打印预览窗口,显示的就是文章《秋游》的打印效果。

大家注意到这时鼠标变成放大镜形状,如果想看清文章某一部分的打印效果,可以单击文章的那一部分。要想回到原来的界面再次单击就可以了(教师演示)。

预览结束,单击“关闭(C)”按钮,返回到编辑文本窗口(教师演示)。2.学生操作“打印预览”这一功能,教师注意个别辅导。

三、纸张大小的设置

第5课 艺术字的使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学习,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2)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对艺术字进行简单调整。(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插入艺术字。【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及插入艺术字的步骤,能使用所学方法进行文字的修饰加工,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分析] 文字修饰是文章排版的基础,应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Word 不但提供了改变字的大小、字体、字的颜色等文字修饰功能,还提供了加粗、斜体、下划线等丰富多彩的文字修饰效果,还可以在文章中插入多种样式的艺术字(出示效果图)。同学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利用这些方法做成的,漂亮吗?想学习这些方法吗?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1课

艺术字的使用》(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下面我们就针对《

》这首诗,边学边练,把它修饰成挂图上的效果。1.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

师: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可以使文章的版面更加漂亮,更有风格。怎样在文中插入艺术字,请同学自学书上“试一试”内容后回答。

(1)定位光标,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艺术字”按钮。

(2)在弹出的“‘艺术字’库”对话框中,单击需要的艺术字式样,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3)在出现的“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中选择字体和字号后,输入文字“江雪”,单击“确定”按钮。上机练习操作:用艺术字作为《

》一诗标题。师巡视指导。2.艺术字的简单调整(1)移动艺术字

鼠标器指向艺术字时,指针变为“十”字箭头时,拖动鼠标器可移动艺术字。(2)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在艺术字上单击,艺术字周围出现八个正方形的调节柄,指针移到调节柄上(指针成双箭头),拖动鼠标器可改变艺术字的大小。(3)调整倾斜或扭曲

选取艺术字,点击艺术字旁黄色小方块,拖动鼠标器来倾斜或扭曲艺术字。(4)旋转艺术字

选取艺术字后,单击“绘图”工具栏的自由旋转按钮 点,可以旋转艺术字。(5)修改艺术字

选取艺术字后,双击,进入“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这时就可以修改文字内容了。学生上机练习。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练一练”内容。1.按要求编排《

》一诗。2.将标题“

”二字换成艺术字,并将艺术字标题调整成合适效果。

四、课堂小结,在艺术字的四角出现四个小绿点,拖动小绿

第6课

制作课程表

【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表格作用。

(2)利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电教媒体形象化手段,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表格插入。【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四、导入:

出示一份WORD课程表吗?你们想做到这么漂亮吗? 光靠平常的方式排版不能做到,我们必须依靠表格才能做到。

五、新授:

1、插入表格

Word提供了文档中表格的制作工具,平时,我们制作通讯录等就必须使用表格,这样比较方便,而且美观。对照书上的提示,完成表格练一练。教师巡回指导。

快速创建简单表格

1.单击要创建表格的位置。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 3.拖动鼠标,选定所需的行、列数。

注意 可以使用“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命令来为表格应用边框、字体和底纹等格式,从而达到快速美化表格外观的目的。

六、小结:

今天学习了插入表格与文本框,这样可以使我们以后用WORD制作的作品更加漂亮,以后在使用WORD时,我们要用好这些功能,争取办一份自己的小报。

第7课 会当小板报编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文本框、表格、图文框的作用。

(2)利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电教媒体形象化手段,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本框、图文框的插入。【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份WORD小报作品,你们想做到这么漂亮吗?

光靠平常的方式排版不能做到,我们必须依靠文本框或者表格才能做到。

七、新授:

1、插入文本框

文本框的作用主要是可以使文字以竖排的方式在版面上出现,可以使版面更加活跃。插入文本框的方法和插入剪贴画相似,对照书上的步骤自己插入文本框,并将《咏鹅》复制到文本框中。教师巡回指导,完成快的同学也下来辅导本组同学。

2、插入表格

Word提供了文档中表格的制作工具,平时,我们制作通讯录等就必须使用表格,这样比较方便,而且美观。对照书上的提示,完成表格练一练。教师巡回指导。

3、试一试:插入图文框

学生试做,结合学生作品讲解设置字体大小与图画大小等问题

三、总结:

今天学习了插入表格与文本框,这样可以使我们以后用WORD制作的作品更加漂亮,以后在使用WORD时,我们要用好这些功能,争取办一份自己的小报。

第8课 初识 PowerPoint

PowerPoint 2000是办公自动化软件包Office 2000中的一个组件, 是一个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利用它可以制作出精美的电子贺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作品,而且也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影片。

1、启动PowerPoint 2000

⑴ 单击“开始”菜单 →“程序”→“Microsoft PowerPoint”→单击 Microsoft PowerPoint 命令。(2)、powerpoint启动好后出现一个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空演示文稿”,然后单击“确定”按钮。(3)、出现“幻灯片”版式选取对话框。单击“空白幻灯片”,单击“确定”按钮。

二、请同学们先看看PowerPoint的工作界面。

三、自定义显示工具栏

PowerPoint 2000中提供了很多工具栏,我们可以按自己需要隐藏或显示某些工具栏。

操作方法:

“视图”→“工具栏”上进行选择,在“工具栏”子菜单中有14个工具栏名称,前面带打钩的则在PowerPoint工作界面中不显示,在工具栏名称上单击。

四、PowerPoint退出

关闭PowerPoint的几种方法。

(1)、从“文件”菜单中关闭 PowerPoint

(2)、使用“关闭”按钮关闭PowerPoint

(3)、使用热键关闭。ALT+F4

第9课 综合测试(PowerPoint)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使用PowerPoint创建一个漂亮的主题式演示文稿

技能:主要复习使用版面设计、设置背景、文本框、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 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个性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情感: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协作互助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一、会熟练使用插入文本框和图片

二、会熟练地改变演示文稿的背景

三、会使用版面设计、插入艺术字、绘制自选图形

教学难点:经过修饰后的演示文稿应布局合理,色彩和谐,图文并茂。

教学设计简要:

一、回顾本学期学过的知识要点

二、教师以“我们的学校”为主题,运用知识要点设计一个演示文稿,给学生做示范

三、归类知识要点

四、学生以“我的简介”为主题,制作一个演示文稿,要求包含图片和文字

五、对学生作品评述

教学设计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powerpoint这个神奇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我们知道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出许多漂亮的幻灯片来。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很多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演示文稿来复习一下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要点。

二、以实例讲解:

1、出示课件《我们的校园》

教师:大家仔细的观看这个演示文稿,它包含了哪些多媒体元素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艺术字”、“图片”、“文字”、“音乐”等,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文本框”、“背景”等。)

板书:艺术字、图片、文字、音乐、文本框、背景

教师:很好,大家都观察的很仔细。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东西,由此可见要制作出一个美观的演示文稿,必须综合到许多多媒体元素。那么怎么把这些多媒体元素组合到一起呢?在这里我想起一件事,同学们每个学期都会做手抄报,有的同学的手抄报还做的挺好,我想我们班也有许多这样的高手。其实大家看看我们的演示文稿和手抄报,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它们都是用到了许多的多媒体元素。在这里我向大家讲讲做演示文稿的创作过程,看看是不是和手抄报很相像。

第10课播放小电影

知识目标:

1、学会用超级解霸3000截取电影片段。

2、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小电影的方法。

3、掌握在幻灯片中播放小电影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创作多媒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吸取别人长处的习惯。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2、体会古代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小电影的方法。

2、掌握在幻灯片中播放小电影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超级解霸3000截取电影片段。

教学准备:

1、自制教学课件。

2、局域网环境。

3、液晶投影机。

教学方式:

1、任务驱动式教学。

2、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兴趣导入:

我们生活在东北沈阳,这里的气候一年四季都有明显的特征,这是许多地区无法媲美的,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

春天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许多文人墨客都饱含着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用优美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那你能告诉老师你所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二、演示课件。创设情境:

最近你们都学了哪些赞美春天的诗词?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位语文老师精心制作的关于《游园不值》这首诗的多媒体作品。

三、讲授新知,设计操作:

1、学会用超级解霸3000截取电影片段:

好不好?在这里这位老师在作品中插入了电影片段,这个片段是从一部电影中截取下来的,那么老师今天就把截取电影片段的方法教给大家好不好?

教师讲解截取片段的方法,并重点提示如何准确找到开始点和结束点。

银幕演示:

(1)打开超级解霸3000。

(2)单击文件→打开→选定要选取的电影文件→单击打开。

(3)单击循环播放→找到你要截取的起点,单击选择开始点→找到你要截取的终点,单击选择结束点。

(4)单击保存MPG,给截取片段起一个与它有关的名称并选择好保存路径,最后确定。

学生活动模仿教师做:

(1)打开超级解霸3000。

(2)选取电影文件。

(3)选取截取的开始点与结束点。

第11课

走进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 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3)使学生初步了解文件的保存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2)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Word 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图文并茂Word 作品(激趣)。漂亮不漂亮?它们是用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Office 办公系统中的Word 做的。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Word。

二、新授

说出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小明发现这个窗口中还有这样的两行特殊的小按钮:

这是工具栏,上面一行是常用工具栏,下面一行是格式工具栏,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就可以完成指定的操作。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工具栏。

师: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师边说边出示各图标按钮的名称。)

打开

打印

剪切

粘贴

撤消

新建

保存

打印预览

复制

恢复

有了这些知识,小明写了一篇英文日记。出示:

练一练

请你按照小明的输入内容,输入在Word窗口中。视图模式是怎么回事?

常用工具栏中有一个框100%是哈回事? “插入点光标”是不是当前输入文字?

第12课

用word写作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掌握智能ABC输入法。

(2)学会输入一些特殊符号。(3)能命名并保存Word 文件。[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英文输入法与智能ABC输入法之间切换的方法,能正确的输入汉字和特殊符号。[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电脑、网络教学软件。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如何进入Word,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打开电脑,看一看自己独立操作能不能进入Word(老师巡视,并给以帮助)。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都会进入Word 了,可是要想在Word 中写作文、记日记,只会输入英文字母和数字是不行的,还要学会输入汉字和各种标点符号。这一节课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Word 中输入文章。

二、讲授新课

在电脑中,输入汉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汉语拼音输入法、自然码和五笔字型输入法。

在这些输入法中,比较适合我们学习和使用的有“全拼输入法”和“智能ABC输入法”,这两种输入法和我们语文课上学习的汉语拼音基本相同。下面我们来学一学智能ABC输入法。

三、巩固练习

(1)输入古诗《咏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在大多数学生输入完成后,提醒学生保存文件。方法是: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然后在文件名处输入你起的名字。记住保存位置后,按“保存(S)”按钮。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保存(S)”命令来实现的。(4)标题居中(5)字体、字号设置

(6)每个自然段开始,缩进两个汉字位

四、课堂作业

建立一个Word文件,文件名为“唐诗”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13课

文本编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汉字双字词组和多字词组的输入。

(2)学会选定文本内容及字体设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1)完整的输入完一个词的拼音后再按空格键。(2)隔音符的使用方法。

一、新授内容

一、词组的输入方法

(一)双字词组的输入方法。

1.师:怎样输入“学习”(请学生上台边讲边演示)?

生答:先键入“学”字音xue,不按空格键,接着键入“习”字音xi,按空格键,选择:“学习”一词。台下学生自己做一遍。2.通过练习检查自学结果。(学生做练习)练一练: 输入以下词组:

太阳

天空

科学

学校

青年

技术

西安 请一学生在讲台的计算机上演示。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学生看大屏幕:

师:我们不难发现前六个词组的输入没什么问题,为什么西安一词输入有困难。你们有没有遇上这样的情况?(生作肯定回答。)师提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生答:“西安”一词的拼音xian与“先”字的音xian相同。当完全输入时没有“西安”一词可作选择。学生看书寻找答案。

请用这种方法做一做我们刚才做的练习。撤消误操作

1.单击“常用”工具栏上“撤消”按钮旁边的箭头

Word 将显示最近执行的可撤消操作的列表。

2.单击要撤消的操作。如果该操作不可见,请滚动列表。

撤消某项操作的同时,也将撤消列表中该项操作之上的所有操作。

提示 如果事后又认为不应撤消该操作,请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恢复”按钮

改变文字或数字的字体

1.选定要修改的文字。

2.在“格式”工具栏的“字体”

三、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输入以下词组:

明白

微生物

刻舟求剑 虽然

美术字

少先队员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双字词,多字词的输入方法,回家以后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一篇文章或写一篇日记来练习输入。在你输入的过程中遇到什么特殊的情况下节课来告诉老师,我和大家一起解决它们。

第15课 文本编辑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框内,单击所需字体的名称。

掌握文本编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文本编辑的基本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使用常用工具栏。[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知道,常用工具栏的使用。教学过程:

文档中文字的选取/复制/剪切/粘贴

将鼠标移到要选取文字的开始的地方,按一下鼠标左键,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到要选取文字的末尾的地力、放开鼠标。这时被选取的文字反白显示。

在文档中选择目标文字,点击菜单栏的“编辑→复制/剪切”,“目标文字”已存入“剪切板”;在文档中,将光标放在要插入内容的位置。选择菜单栏的“编辑→粘贴”,“剪切板”的内容就粘贴上去了。撤消与恢复

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误操作,需要撤消刚才的操作,可以通过单击工具栏上的“撤消”按钮来实现。这个按钮分成两部分,左边弯曲的箭头按一次可以撤消最近一次的操作,右边朝下的箭头可下拉一个菜单,里面记录了最近几次的操作,可以撤消其中的任何操作。如果要重复以前的操作,可以按“恢复”按钮。

第16课 字形与字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学习,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2)符号的输入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字的步骤,能使用所学方法进行文字的修饰加工,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分析] 文字修饰是文章排版的基础,应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Word 不但提供了改变字的大小、字体、字的颜色等文字修饰功能,还提供了加粗、斜体、下划线等丰富多彩的文字修饰效果,还可以在文章中插入多种样式的艺术字(出示效果图)。同学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利用这些方法做成的,漂亮吗?想学习这些方法吗?我们今天来学习。

二、新授

下面我们就针对《

》这首诗,边学边练,把它修饰成挂图上的效果。1.改变文字的字型、字体及字的颜色

将古诗《

》的标题改为“黑体,二号字,颜色设为红色”。出示 的放大图。

师示范讲解设置字体、字型号及字体颜色的区域及方法。学生根据提示完成练习:(1)选定标题“

”。

(2)单击格式工具栏“字体”的选择按钮“(3)单击“字号”的选择按钮“

”,在字体列表中单击“黑体”。

”,在字号列表中单击“二号”。

”,在弹出的颜色块中单击“红色”。(4)单击“字体颜色”的选择按钮“试一试

四、本课小结

中学信息 篇3

一、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感兴趣的事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外界新异信号的刺激容易产生注意和兴奋。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观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改进教师讲(演示),学生模仿的单一模式,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富有个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通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学习、自主地探索、自由地发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1.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受用的基础能力。

教学中,要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阻碍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例:教学PowerPoint时,采用新旧知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尝试与创新获取新知识。如学习“插入图片”时,先让学生打开Word窗口,对照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大胆地进行尝试,通过归纳总结全体学生的结果,我们得到了五种插入图片的方法。

2.信息技术与个别学科的有机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整合课中的重要作用。如:利用中文打字巩固汉语拼音,加强记忆;利用CAI课件将抽象的数学题直观化,将英语、语文题形象化、情境化、游戏化;把“画图”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快乐地学;教学Word文字处理时,与语文相结合,利用文字处理功能写作文,利用美化工具设计板报等。通过这些整合课,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技巧,更锻炼了各种能力,特别是信息素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提高学习信息技术和技能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三、加强学生信息技术交流能力的培养

人的学习最初都来自实践,来自面对面的交流。信息技术教育中信息的交流应当是最基本的问题,所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同样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再应用到实际,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如:利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设计板报;利用Excel进行成绩统计;利用“画图”和Photoshop制作美术作品;利用Flash制作电脑动画;利用FrontPage制作网页;利用PowerPoint制作各种主题的幻灯片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作品,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由总结,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品质。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篇4

一、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为主导, 考试仍然是考评学生的主要标尺。计算机学科不是一门主课, 对学生的升学来说影响不大,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 只要及格就行。教师教学是为了应付学生的考试, 用满堂灌的方式, 教学计算机理论知识。学生学习感到抽象, 缺乏上机操作的能力, 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教学的教材版本很多, 造成了中小学教材杂乱无章的局面, 教师教学感到无所适从, 难以规范。面对计算机统考, 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内容, 无法进行统一评估。另外, 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印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修订稿) 》, 对中小学信息教学内容和课时等提出了较细的要求, 但这只是指导性的文件, 没有提升到教学大纲的高度, 所以没有约束力。

学校基础教育设施落后, 有的学校由于资金原因, 虽然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 但远远不能达到让学生都有上机的机会的条件, 教学主要停留在教师的讲授阶段, 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素质的提高。

计算机学科教师教学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本身信息技术素养不高, 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不熟练, 教学过程不可能有深入的钻研, 导致组织教学死板, 教学语言生硬, 教学方法欠佳。甚至有的学校让其他学科的教师代替上课, 这样的师资队伍无论如何都不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二、计算机教学的应对措施

1. 完善教学管理

对计算机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规范, 有一个科学的教学指导, 对教学的总体提出要求, 教学有目标;学校改善计算机教学的软件和硬件配置, 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加大对计算机教学的资金投入, 加强软、硬件、网络、多媒体的升级改造, 推动计算机网络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教育环境的形成。

2. 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 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 未来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学校要拥有一批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也要大力宣传在计算机教育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使教师们都认识到, 普及计算机教育已刻不容缓, 从而自觉提高对自己的素质要求。素质教育决定了计算机教师要具有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相关的信息技术素质。要从思想高度认识计算机教学的重要作用,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现代教育要求。比如,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 会用办公软件进行信息的处理、加工、排版, 能制作简易课件。

另外, 学校组织教师培养, 培养形式不拘一格。培训内容可以系统学习, 也可以分解练习。计算机教师一方面要朝一专多能方面发展, 通过学习实践, 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另一方面, 教师也应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 提高自己教育现代化的意识, 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 提高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撰写论文的水平,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进行教学教研活动。

3. 改革教学方法

(1) 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强调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讲理论知识, 学生的认知停留在文化的表层, 不会运用, 没有充分的练习时间, 计算机教学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反之, 如果教师不讲, 让学生盲目操作, 学习结果很低。学生没有正确的指导, 会损坏计算机配置。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正确运用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 教师少讲, 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 (如文件、目录、路径等) , 要有针对性地讲解,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精要简明地讲授, 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 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学生实验时, 我们加强巡回辅导, 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 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 无目的地实践。比如, 我在一节课的时间只讲1到2个内容, 每个内容用10分钟进行讲解、示范, 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 对难点重点解释, 让学生反复操练。学生在掌握以后, 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巩固, 记忆深刻, 熟练掌握。

(2) 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效果深受教师的欢迎。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再服役板书。教学过程比较单调, 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抽象、枯燥, 对学习不容易产生兴趣, 积极性不高。而多媒体课件通过强大的视听效果,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 使学生手、眼、脑、耳并用, 激发了学习的好奇心, 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求知欲,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 多媒体课件有演示和讲解的功能, 信息技术学科更方便应用它。比如, 在机房的局域网安装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辅助教学软件, 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自由选择练习。

(3) 进行分层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商不同, 家庭环境不同, 个性爱好不同, 理解能力不同等,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在关注面相全体教学效果的普遍性的同时, 必须重视面向个体的个别性, 避免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两极分化教学状况。要因材施教, 不能模式化, 采用分层次教学, 设置多元化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等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这样,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 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分层设疑、分层释疑、分层辅导, 再结合学生的分层练习、分层反馈, 努力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 充分体现分层导学课堂教学的差异性教学。如在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上, 针对优等生, 对有潜质、有才华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 让他们广泛参加计算机第二课堂、竞赛等活动,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精心培养这些人才, 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同时, 注意发展特长。对于后进生, 教师多辅导, 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手把手地进行操作指导。

总之, 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学科, 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学与城市教育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我们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创造信息技术教学的有利条件, 探索教学方法, 让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跟上时代的发展,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督导信息67柏树中学 篇5

第67期

崇 信 县 教 育 局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5年6月10日 【督导动态】

柏树督学责任区

督导检查柏树中学工作通报

2015年4月27日,柏树督学责任区督导小组对柏树中学进行了教育教学督导评估,主要针对教学常规和教研教改、教学质量等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突出了对新课改落实情况的检查调研。督导检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柏树中学有教职工25人,在校学生人194人,6个教学班。学校设有图书阅览室、计算机室、美术室、音乐室、理生化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等专用教室10个,学校有综合教学楼、教师办公楼、学生宿舍楼、餐饮楼、教师周转楼等,建筑面积5415平方米,达到省标准化学校。二、督查情况反馈

(1)柏树中学能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同时积极完善校本教材并努力组织实施。该校遵守教育部门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上下课,教学秩序较为规范,但还存在周五下午违规提前放学被反映到学区的现象。学校校园整洁宽敞,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但存在操场不平整、不能及时更换死绿化苗木,教学楼卫生较差等问题。

(2)各项制度齐全,安全责任书、护校和路队护送等都安排到位,建立值班日志,能坚持值班接交制度,值周制度基本落实到位。学校考勤制度齐全,但对教师早操、班会、集会、晨会、大课间等到岗考核坚持不够、要求不严。教学行为较为规范,无体罚学生现象,无严重安全事故发生。周日晚政治学习会议坚持经常,但周四的教研会不能坚持经常,而且会议内容单一,会议记录简单。

(3)学校管理力量薄弱,尤其是教导处教育教学管理不力,教务检查欠规范,教学常规工作存在漏洞。

(4)教案备写情况:学校教导处教案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检查表齐全,检查情况一目了然。但是对没有备写教案的教师,有检查登记却无处理结果和整改措施。个别科目的复式教案备写差别很大,部分教师不会备写,少数教师备写简单,缺乏对课堂教学指导的操作性。

(5)作业及配套练习的批阅:作业设置基本齐全,所有 学生都能完成学校布置的在校作业,书写较为规范。大多数教师作业做到全收全改,但存在个别科目配套练习批阅有拖欠批阅粗略的情况。

(6)档案资料建设:柏树中学教学常规资料收集齐全,各种安全预案及时打印归档。学生各科成绩册齐全,学籍资料健全,家长会每学期一次,有文字图片资料,有学校奖励学生决定和名单。但缺少特长生辅导、学困生辅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资料,功能室资料不能与教学时间同步。尤其是化学、物理、生物实验缺少必要的领借记录和实验报告。

(7)营养餐工作基本按照有关规定流程进行,今年的营养餐符合学生的口味,厌吃、浪费现象明显改变。但是由学生代领代发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制止,操作过程的卫生管理需要不断加强改进。

(8)新课改方面,柏树中学有新课改的安排意见和实施方案,为了推进此项工作,学校专门组织举行了教学大奖赛,对各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从新课改方面逐人留存了课堂评价和指导意见,此项工作做的较为扎实值得肯定。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克服老好人及惰性思想,沉下身子,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检查教育教学常规,善于发现问题,并认真思考,寻找问题根源和解决途径,及时解决教学中间的困难和问题。对常规教学要提出具体要求,让教师明确怎 么样做才达到标准和要求,经常帮助教师分析学情,找准症结,积极和教师探讨解决办法。同时对一些奉献意识差、态度不端正、工作不认真的个别教师要及时疏导教育,用制度和考核办法规范矫正,促使尽快迎头赶上。学校对教师的平时教学检查要详细记载,纳入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范畴,实行检查结果与考核评优挂钩。

2.学校要根据督导检查组下发的整改通知,认真梳理问题根源,寻找解决措施,制定个人整改计划,在整改落实上下狠招求突破,学区将适时跟踪回访复查。

3.激活教研组的职能作用,使教研组成为教师研究课改、专业成长的孵化器;要注重树立教学骨干,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发展的内动力,通过各种途径鼓励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工作主动性;严格落实班子成员责任承包制,发挥团队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加强过程管理,逐步提升教育质量。

浅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篇6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及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而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如:我在教学信息技术特征时,放了一段录像,录像的内容是美国“感恩节”时小孩的纸尿片销售特别好,国为“感恩节”这一天,在美国都是男人在家带小孩,所以很多美国男人在“感恩节”前一天去超市时,买啤酒或饮料时,都还会买小孩的纸尿片。所以超市管理人员发现这一信息时,就把小孩的纸尿片和啤酒或饮料放在一起,这样销售又更好了。这段录像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这里面包含有几个信息?2.最后管理人员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原来信息是可以处理的,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运用利用学生,实现互助教学法

“互助教学”是指由一个学生教另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同学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每当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是个“电脑盲”,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教师可以在课前把教学要求和内容要点公布给学生,上课时教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精解细讲,教师示范演示,然后将大部分时间回归学生,让他们互助学习。如在讲授计算机下载有哪些工具和下载方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同时选择学习成绩好、有耐心、有热情的学生作为“互助教师”,辅助教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前,要设计合理的任务。任务设计的过于简单,往往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的过于困难,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贯穿渗透学习内容。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Excel”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高一(1)同学期末考试成绩表”,如何知道自己的总成绩?这个任务就包含插入空表格、合并单元格、计算平均分等任务,学生带着问题逐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表格的插入、行列的删除等操作就会逐步熟悉,从而达到本课时“让学生掌握制作简单表格方法”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合课堂教学的相关视频或其他内容。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如:高一学生在学习WORD一章制作“学校运动会”电子版报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相关视频,还要知道学生在制作时,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呢?如艺术字的使用、文本框的编辑、表格的制作等学生是否能熟练运用呢?

四、上机实践

(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演示作用,指导好学生的上机实践。教师一要认真做好演示。教师的演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示范作用。如:在教学使用曲线工具,调整曲线形状时,如果只需要拖动一次鼠标,鼠标应原地单击一下,才能固定曲线,这一点教师必须重点讲解演示,要让学生看清。如果鼠标指针改变位置后,再单击鼠标,曲线就会变形。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不溢不流。教学上充分重视教师的演示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育向有利的方面发展。有时,在学生的心中还可能产生一种潜在的竞争意识:我要做得好,赶得上我们的教师。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二)要强调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上机时,只有采用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授人以鱼,仅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只有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学到了方法,才能终身受用无穷。比如,在指法训练中,必须保证学生采用了正确操作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盲打。

(三)明确上机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在一个学习阶段规定一个学习目标,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要规定新的任务,新的目标。这样,一环扣一环,一环紧似一环,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字母键指法练习中,先进行的是中排键的指法练习,然后是上排键指法、下排键指法的练习。最终目的是学会了所有字母键的指法操作。

(四)每次上机操作后,师生共同小结。通过小结,把上机操作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纳,而且对于操作中,好的给予表扬,有错的及时纠正。这样,才能提高操作能力。

中学信息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课程,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领域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基础教育原有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目前来看,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 正逐步成为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重点。为了适应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背景的发展趋势, 国家除了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外, 还特别强调要重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各学科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 和教育教学有密切的联系, 但相对来说又具有独立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说, 其不仅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还要强调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使其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特有的适合于交互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大量共享资源等环境, 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我国的大多数中学学校能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提出改进。教师在进行各个学科的教学时, 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一定的整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存在一些缺陷, 如整合课观摩课多、实际应用较少, 学科教学本质的淡化等, 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和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数种方式

信息技术与中学各学科课程的整合主要指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内部的整合。广义上的信息技术课包括主要的学科课程 (有专业教材和正规课表) 、活动课 (如平面设计、网络基础、动画设计、算法与编程等拓展性内容) 和一些隐性的课程 (如学校与周边的环境信息等) 。通过协调这些环节来调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法, 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总的来说, 主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 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信息技术与中学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主要有:

1. 利用现有工具软件, 如powerpoint等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整合。

一般来说每节课都需要制作一个独立的课件, 这种课件使用起来灵活性不大, 而且往往在教学实施前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作准备工作。

2. 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行教学整合。

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让使用者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再利用, 从而较快地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到有价值的部分。此外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的再加工能力, 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模拟的教学整合。

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其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以往受现实条件制约而无法开展的实验等教学活动, 现在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仿真模拟, 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引导学生发展思维, 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4. 利用学习类网站进行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 即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如参与调查、收集资料、选择研究专题、制定各种研究计划、到各个机构请教专家, 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学会学习和提升各种能力。

三、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分析

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而在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中, 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是学生辅导者和讨论的协调者、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成为学生的服务者和共同学习者, 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总结共同的观点,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由“向教师学 (Learning from Teacher) ”转变成“和教师一起学 (Learning with Teacher) ”。在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中, 信息技术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及创作实践创造了环境。中学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目的, 除了要求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信息工具的使用以外, 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 即灵活运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所以, 也需要按照课程整合的要求, 把信息技术作为常用工具, 与实际学习相整合。在课程整合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基本操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四、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实践

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地理教学课程———城市交通运输的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实践中, 选用Dreamweaver开发的教学网站为平台, 其中网站结构包括网站导航、教学专题、难点重点、同步教学、专题讨论、学生作业、参考资源和课下留言等。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地理教学课程———城市交通运输的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实践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是:

1.激趣导入, 观看有关武汉市及局部交通状况的录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2.同步学习, 学生以2~3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参考资料和图片, 在笔记记录区, 把小组的观点集中、总结、修改和完善。教师在该过程中是辅导者和协调者, 通过网上监控来监督和检查学生的进展, 随后做出及时反馈并适当地引导学生做出反应, 引导学生分享、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果。

3.知识巩固, 各小组的讨论结果经点评、修改可以抽象为新的知识, 学生完成反馈作业。

4.课外学习与交流, 学生在提供的相关网站进一步学习, 在留言板上留下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与其他学生进一步交流。

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足, 城乡发展不平衡, 农村学校条件较差,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教育信息资源分散, 利用率低, 有效资源总量不足。以地理学科为例, 信息资源内容陈旧, 跟不上新教材, 并且总量不多;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影响整合的程度。

笔者自身对整合只是一丝浅层的认识, 整合尝试也是一次浅层尝试, 信息水平也只局限于Photoshop, Authorware, Dreamweaver, Office等软件, 开发动画的水平急待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双向的互动, 教师、学生相互影响, 进行“整合”。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广义的学习系统也是一个广义范围内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学生和教师经过信息素养的培养, 利用信息技术,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支持下, 进行新型的课程学习, 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宁, 张彬.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和现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09, (02) :143-144.

[2]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M].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04) :22-28.

[3]章剑卫, 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M].中国电化教育, 2001.

中学信息 篇8

●通过转变教学模式,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常言道“授之以鱼, 莫若授之以渔”, 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 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才能终身受益。在学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营造交流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等更开放的学习氛围,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习目标的设计者, 学生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 创设“探究性”和“协作性”的学习情境, 为学生设计合适的问题, 通过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课程中相关的概念、原理, 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而且还可以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 在教师的帮助下, 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筛选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素养。

●通过丰富实践, 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中学生具有敏感的时代性、社会性, 而将对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局限于课程、课本和学校的做法, 在无形中割裂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展开, 一方面中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日益增多;另一方面,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中学生在参与课程 (尤其是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建设与开发活动的过程中, 与社区、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 在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思考, 并作出判断, 鉴别需要的信息, 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和组织, 并能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通过创新活动,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 教师特别要注重对学生信息活用能力 (创新能力) 的培养。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教学中, 将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是让学生学到真知的一条很好的渠道。平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及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 以锻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如用Word设计电子板报、用Excel进行成绩统计、用Photoshop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等。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以及相互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网络交流活动, 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

网络是信息交流的第一需要, 它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空, 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工作、学习、人际交流的变化。无论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活动中, 还是在日常生活或团体活动中, 网络的运用大大拓宽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 把信息技术教育从单纯强调个体的活动中解放出来, 融入到广阔的社会群体活动中, 这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促进了学生在信息社会的社会化。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技能的同时, 要留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辅导, 让学生学会明辨网络世界中的是非曲直, 树立良好的上网习惯,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 使其成为网络生活的驾驭者。

中学信息 篇9

一、引导学生在理论课教学中似懂非懂地“质疑”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式教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前课堂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按照现代教学运行机制,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培智, 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 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 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这一改革进程, 也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理论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创设质疑问题的宽松氛围, 课堂上积极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加勇气等于成功, 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使学生敢想敢说, 有疑就问;要以亲切的微笑, 温和的语气, 和善的目光, 激励性的语言, 实时的点头使学生放开胆子, 亮开嗓子;要创设情景, 优生引路, 以点带面, 使学生以平和的心境敢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敢于表述自己的见解。

二、引导学生在复习课上大胆“质疑”

“施教之功, 贵在引导, 重在转化, 妙在开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广泛质疑的能力, 教师的质疑职责在于有效引导。“教, 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某种意义上, 传授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比传授给学生单纯的知识更为重要。因此,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复习过程中, 充分发挥点拨、启迪、诱导等功能, 将学生导入探索真理, 追求真理的轨道, 提倡学生对于重要问题大胆争议、讨论和自由辩论, 是增强学生探索兴趣和提高探索能力的有效方法。要改变复习课中过去强调组织有序的倾向, 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 允许学生的某些“离题”“出格”、甚至出错的质疑行为, 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 使之纳入“正题”。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重视和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鼓励学生别出心裁的念头, 并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积极诱导学生打开提问的话匣子, 全面调动他们的思维, 力求全面参与, 全方位思考, 使整个学习、复习过程成为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造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了键盘鼠标时, 他们曾提出这样的问题:“键盘上的英文字母为什么不是按ABC的顺序排列, 而是杂乱无章的”“不用鼠标, 能操作电脑吗”。在了解网络之后, 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常听说‘网上购物’, 那电脑里真的有东西可以购买吗?”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听起来很是可笑, 很天真, 但我们还是要鼓励他们“质疑”并学会解决问题。

三、指导学生在上机操作时“质疑”“解疑”

在试验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对教学试验的参与性, 尽量调动和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尽量使学生能够进入创作、创新的自由空间,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培养思维能力。要以具体的实例引导, 以操作功能带动, 循序渐进, 逐步展开, 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信息技术课如果单纯地靠“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 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就会变成单纯的打字课、枯燥的培训课。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 可以将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融为一体, 增强学生的兴趣, 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 强化、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学的一大优势, 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可以手脑并用, 从理论到实践, 在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加深对事物规律的认识, 易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但是, 学生上机操作时, 有的目的不明确, 准备不充分, 只是充满新鲜、好玩的心理。或随心所欲乱打一通, 或人云亦云, 看到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 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 我们应该针对实际情况, 在上机操作前, 提出问题, 指出目标, 并在行动后检查结果。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 既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又可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 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向45分钟要质量。在理论课上学生学习了键盘、鼠标的使用后, 在上机操作时, 可以利用一些指法训练软件如“金山打字通”, 它非常方便, 而且直观易懂, 学生会很快体会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而鼠标的练习, 则可以借助“纸牌”“空当接龙”“扫雷”等游戏, 使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用不了多久, 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操作, 就掌握得得心应手, 收效显著。

俗话说得好:“问题是创造之源”, “疑问是创造之田”, 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问是开启创造之门的钥匙, 有疑问才会有探究, 只有主动地质疑探究才会有所创造。所以, 我们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驳问、敢于向教科书或现成的结论答案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对于不恰当的回答不要嘲笑, 要对其质疑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从而真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使学生敢于对一些观念、事物说“不”, 使课堂迸出创新的火花。

中学信息 篇10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开展的速度逐渐加快, 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目前教育的关键环节。其中,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中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促使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 在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过程中, 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 学生只有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以及正确的学习动机, 才能对自身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而且, 在教育工作开展的时候,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培养, 可以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因此, 在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 要注意对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培养,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创新能力以及知识水平的发展逐渐在由量变走向质变, 从而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其中,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设计性以及灵活性。因此,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开展的时候, 相关的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 在符合实际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设计, 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开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 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 教育工作者的态度极为重要。在一般情况下, 教师在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进行开展的过程中, 面对学生的态度不能足够端正, 总是对学生缺乏一定的信任, 感觉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本不存在创造力, 这一态度在信息技术这一门新型课程中尤为明显。因此,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际开展的时候, 一旦牵扯到具有探究性以及复杂性课程的时候, 大多是由教师完成的。教师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就是, 防止教学工作开展时达不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不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 而且害怕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没有效果, 导致其思维习惯以及品质受到影响。这种行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失误。因此,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实际开展的时候,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学中的教学任务, 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3. 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 相关的教师要注意对它的实践性进行充分的重视, 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表现机会,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得到相应的提高, 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 对这门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 这不仅可以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激发, 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发现、提出以及解决的能力。其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创新以及探索欲望也就不同, 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要注意紧密结合新旧知识, 在满足学生实际条件的基础上, 对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设计, 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从而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另外,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 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了难题, 相关的教师首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通过各种途径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搜索和收集, 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对其进行分析解决。如果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能对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 就需要相关的教师对其进行一定的讲解和引导。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 可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扩展, 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增强,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知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 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银.也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 (中旬) , 2013 (4) .

上一篇:检修人员下一篇:国有高峰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