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

2024-08-01

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精选九篇)

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 篇1

川南, 即四川南部地区自贡、宜宾、内江、泸州等的简称, 这些城市不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川南一代历史悠久, 水运发达, 人口流动较大, 这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 渐渐孕育出了许多题材丰富、脍炙人口的民间歌谣, 而这其中数量最多传唱最广的莫过于川南情歌。研究和学习川南情歌, 就是在研究学习最原始的川南民间歌谣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从其艺术特征还是旋律旋法, 川南民歌能保持数百年屹立不倒流传至今, 它的魅力和价值是无需置疑的。

我国的民歌发展历经了千百年的朝代更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一直呈现出一种递增的状态, 从最开始的一枝独秀到后来的百家争鸣, 其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有的民歌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文情怀, 有的涉及时政, 它们大多自由无拘束, 都是能够直接反应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的和心声。现如今,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 川南民歌的发展也有向流行方向靠拢的趋势, 借着当今流行音乐的编曲来和传统的诗词进行融合, 这种演变逐渐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 但无论民歌发展至何种状态, 它都是反映老百姓时下生活的活化石。

川南情歌作为民歌的一种, 也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产物, 从最初的口头传播, 一传十十传百, 代代相传至今, 但它的具体创作年代, 具体的曲作者, 却无从考证。经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 学界对于川南情歌的学术研究成果稀少, 当下这一时期,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使川南情歌陷入濒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这与它曾经的辉煌难以相提并论, 唯有对它进行整理和发掘, 使其能够流传于世, 生生不息。

二、川南情歌的艺术特点

(一) 川南情歌的创作特色

川南情歌发展至今, 在经历了无数朝代更迭和无数劳动人民的创作修改后, 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首先, 在歌词表现方面, 川南情歌多为爱情主题, 且故事内容轻松明了, 生活情趣生机盎然;其次, 它的语言使用一般采取易于上口的本地方言, 使得在这一地区能广泛流传并受人喜爱;再次, 它的结构基本没有固定格式, 但是讲究平仄对仗, 跌宕起伏, 多数歌词仿佛说话聊天一样娓娓道来, 使人倍感亲切。如《槐花几时开》:

“高高山上 (哟) 一树 (喔) 槐 (哟喂) , 手把栏杆 (啥) 望郎来 (哟喂) 。

娘问女儿 (呀) 你望啥子 (哟喂) ?我望槐花 (舍se) 几时开 (哟喂) !”

在创作手法方面, 川南情歌可谓是千姿百态, 无论是历经劳动大众集体创作的歌曲还是即兴编唱的歌曲, 都真实反应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川南地区位于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四川盆地, 自古以来这里的气候变化不太大, 常年青山水秀的;又因此地土壤肥沃, 物产丰富, 历代王中央王朝便将此地作为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区。因此当地民歌不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地方那样悲怆苍凉。它曲调悠远绵长, 慷慨阳刚, 娱乐性强的同时也体现了激情, 句逗分明, 节奏顿抑分明, 在唱词唱腔的手尾处, 往往还伴有四川独有的方言腔调穿插在当中, 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 川南情歌演唱的艺术特点

川南情歌的演唱形式总的来说比较简单, 和中国大多数的民间歌曲一样, 主要分为独唱、对唱、齐唱、帮腔等。演唱地点不限于特定的舞台, 或在田间劳作时、或在赶集聚会时、或在青年男女互表爱意时……只要有人所在之处, 必有歌声相随。可以说, 川南广袤肥沃的每寸土地都是情歌演唱的舞台, 它没有性别和人群的要求, 男女老少均可随时随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行演唱。川南地区的语调发音不像成都话那么软糯婉转, 而是平直起伏、铿锵有力, 因此在歌唱时也显得真挚炽烈, 欢快热情。演唱这些表达真情意切的情歌是, 声音要“到位”, 意为从演唱的第一个字第一个音开始无论是声音和情绪都要全部到位, 每句都要有迸发力, 节奏可以自由, 但音调明亮, 语言直白, 衬词松散, 只起帮腔作用, 在高音区以真声的使用为主。

三、川南情歌的艺术价值

我国最早有案可查的民歌选集是《诗经》中的《国风》, 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 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国风》中的民歌, 反映了普通民众百姓的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社会生活。川南情歌同样继承发扬了《国风》的特征, 以简明的手法展示了四川南部地区人民生活的面貌, 特别是川南人民的情感生活, 通过这些民歌, 把人们带入一个充满情趣的世界, 激发起人们对川南情歌的喜爱, 并带来美的享受, 从而产生欲罢不能的探索。

除了作为川南人民生活的调味剂和精神文化食粮, 川南情歌的功能还有其他多方面, 它能表达人类社会的一些共同道德准则, 如勤劳、勇敢、善良等, 也能表达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如爱情、友情、手足之情等, 以及对美和理想的永恒的追求。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 帮助他们抵御世俗的种种侵染, 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可以这么说, 川南情歌也是川南地区人文景观、文化背景的一个缩影。

传统民间艺术是人类精神的根, 无根之木会枯死, 无源之水会干涸。川南情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 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已经走过千百年历史,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明转型等种种原因, 出现了如今的濒危局面, 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当下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 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是四川南部地区文化中最基本、最朴实的组成和生生不息的传承, 它早以随着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融汇进了我们的血脉之中, 离开它, 也就是离开了我们最本真的民族文化。所以川南情歌在现代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四、川南情歌的保护和传承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 具相关资料显示, 历代研究川南情歌的论著和书籍并不多, 1956年, 西南音乐专科学校首次将川南民歌系统的编著成书, 名为《川南民歌》, 这是学界第一次系统的归纳整理川南情歌;1989年, 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协作编著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宜宾卷/歌谣分册》将川南情歌做出了具体分类。但此之后, 直到2011年, 仅有一篇名为《两性相缠之含蓄与直白——以川南情歌为例》的文章公开发表, 其作者为宜宾市委宣传部的刘火。

从歌曲流传范围和传承来看, 川南情歌目前所处的境地更为尴尬。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 流行音乐日渐成为大众音乐的主流, 很多年轻人都对川南情歌这种经过岁月沉淀的艺术经典失去兴趣了, 他们更愿意沉迷于层出叠现的流行音乐快餐文化当中。当然, 跟上时代的脚步, 体验与时俱进的音乐这也无可厚非, 可是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是, 像川南情歌这种传统民间文化该如何延续下去, 如何宣传出来, 如何让更多的大众知道, 才是当务之急。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走访, 结合根据川南情歌的现状, 我觉得应该做好一下几点。

第一, 加大宣传力度。选择易于上口传唱的川南情歌代表作, 从乡镇入手, 因为民歌最初就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 所以农民同胞对此应该尚存兴趣, 也愿意去学。第二, 加大挖掘力度。由政府、文艺部门、艺术院校组织当地田野采风, 把硕果仅存的川南情歌记录下来, 重新编曲, 让那些残留歌曲趋于完整性。第三, 结合当今音乐元素, 加入流行音乐的特有元素, 让大众更易接受, 如近来成功的例子《白水与鸟痴》。

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 篇2

古城遗址和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古城遗址和历史文化保护 开发情况的调查报告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的记录与再现,是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保护并开发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永恒关注的话题。**作为我市唯一一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委、县政府立足

全县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做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决策,这也是xx作为欠发达地区促进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此,针对惠民古城遗址及历史文化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如何做好古城保护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设。

一、灿烂的文化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历史悠久,秦朝置县,北宋筑城,____年来,历为郡、州、府治所,专署驻地。历史文化资源是**的巨大财富和荣耀,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也是应对区域综合实力激烈竞争的王牌和优势,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

一是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但保护粗放,破坏严重。在惠民这块丰饶的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和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遗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历史遗存。县境内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近处,有xx庄园、xx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余处。**馆藏文物丰富,现存文物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余件。xx博物馆以文物的藏量之丰、品位之高位于全省的前列。但由于历史欠帐等多种原因,**历史文化遗存的现状及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县内文物古迹或自然毁坏或人为破坏,多数已不完整,有的已荡然无存,一些文物建筑年久失修,甚直被占作他用,使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失去了价值,确认历史文化名城资格的重要证据正在逐步消殆。

二是名人先贤辈出,但研究有限,囿于民间流传。**被称为xx故里,xx兵学文化是xx一条清晰的文脉,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孕育了战国名将xx,西汉著名文学家xx,隋朝大画家xxx,元初杂剧家xxx,明御史李俊,著名女词人邢慈静,清朝名臣李之芳,近现代铁路工程师陈西林,著名生物学家xxx等。在解放战争时期,xx是xx区党政军机关驻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xx、xx、xx、xx等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诸多先贤,业绩辉煌,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话美谈。近年来,**充分挖掘xx兵学内涵,建设了xx故园和xx兵法城等一批纪念性建筑,并成立了xx文化研究院,举办了三届xx文化旅游节,初步打响了“xxxx故里,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但xx对其他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涉及很少,诸如关于清朝xx功臣、文华殿大学士xxx的轶闻轶事很多,他的府第也只是在文革期间才被毁。其他像xxx爬堂、大明英烈等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却也仅限于在民间流传。

三是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但后继乏人,处境尴尬。xx是xx民俗文化典型地区,民风淳朴、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中国三大书会之一的xx灯节书会,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xx镇木版年画,朴实传神的xx泥塑,相聚不衰的xxx庙会,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此外,舞龙耍狮、高跷旱船、花鼓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常年活跃乡村。但由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和商品文化的冲击,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手耳相传的艺术,艺人队伍整体老化,部分艺术面临失传。“xx张朝南门,家家户户摆泥人”曾红火一时,但如今xx张村余户人家中,能够坚持靠这门手艺吃饭的越来越少,去年制作泥塑的人家还有近户,而今年只有户了;xx镇的木版年画也只有xxx一人苦撑门面,其他的民间艺术处境也十分尴尬。

安岳特色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篇3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范围内形成和展现, 即人类在自然环境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而产生, 体现不同区域的地域特色。当今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设计的人文关怀, 即设计地域性的体现。在设计与开发中做到因地制宜, 根据景观本身所处的地形等条件设置景观节点, 对具体物质形态自身进行超越, 展现其文化形态则是一种良好的景观设计。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 因此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城市的建筑, 最能体现城市的风貌和形象,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包括城市建筑的结构和布局, 还有城市建筑的设计风格等等。

三、独具特色的县城安岳

安岳具有悠久的历史, 人文荟萃, 安岳是在北周建德四年 (即公元575年) 所设置, 当时名为普州,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滋养了无数的志士名人。除此之外, 安岳的人文风情以及自然风光也独具特色, 安岳拥有众多的名胜, 风光旖旎, 尤其是安岳的石刻, 具有“多特精美稀奇古怪”等特点, 安岳是中国的佛雕之都, 且盛产柠檬, 是“柠檬之乡”, 安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也是中国的绿色名县。

四、安岳特色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 政府行为。安岳石刻众多, 且作为柠檬之都的安岳, 其发展潜力巨大。作为政府应举办系列的宣传活动, 普及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相关知识, 对安岳特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推广安岳柠檬以及一些旅游观光景点, 着力推广具有安岳特色的文化, 增加安岳经济收入, 提高安岳的知名度。通过对安岳地区石刻文化等的宣传, 使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不断地提高, 有利于安岳的繁荣发展, 并能为安岳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而提高安岳的经济效益, 拉动安岳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一种新的产业链。

(二) 大众行为。作为大众的我们, 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去, 积极与政府一道为地域文化的宣传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主动宣传安岳的特色文化, 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观赏和旅游, 不但提升了安岳的知名度, 还能为安岳的旅游业增加收益。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努力的保护历经沧桑的石刻, 配合政府的工作, 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发挥集体的作用, 为安岳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 设计规划者行为。安岳的景观设计规划要对生态发展进行探讨与研究, 对安岳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对安岳城市景观设计进行改进, 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在景观设计规划中一定要对安岳本区域进行合理的开发, 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保护好环境,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维持生态平衡与稳定。

1、 对安岳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安岳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对其进行开发整合迫在眉睫, 安岳是石刻艺术之乡, 应整合开发旅游资源, 建设国际石刻文化旅游中心, 从而带动安岳县城经济的发展, 从多角度进行宣传, 打响“石刻文化”这张牌子。

2、对安岳城市景观设计进行改进

安岳很少或没有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因此也就不能将其与历史悠久的石刻艺术等进行结合宣传, 其宣传力度大打折扣。在未来的发展中, 安岳县城应对城市的景观设计进行有力的改进, 并依托城市建设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 加强安岳城市整体形象规划设计, 建设具有标志性文化元素和精神意义的城市文化符号系统;结合安岳具体设施进行开发建设, 打造高质量的城区文化板块;摆脱城区规划设计中道路绿化单一的设计手法, 在配置行道树的同时也配置一些灌木和草本的综合造景形式, 形成具有特色的统一的街道景观。

3、狠抓安岳特色, 走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安岳古朴的农村风情, 祥和的农民生产、生活场景, 优美的田园风光, 百余座中小型水库和数十条大小河流形成的独特水上风光, 60里通贤柚长廊, 30万亩柠檬海洋, 构成了我县上佳的生态观光旅游特色。烽火村、水观村、四方村、桂荷半岛、桂荷颐园、观景台等乡村旅游景点, 是绿色生态游的良好去处。因此, 应抓住安岳特色, 进一步做好乡村旅游开发, 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 包括休闲农庄, 观光果园, 茶园、花园, 休闲渔场, 农业教育园, 农业科普示范园等, 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结论

地域文化有助于一个地区城市文化个性和气质的塑造, 无论是作为政府、设计者还是大众都要对地域文化进行科学的认知, 并且主动参与到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队伍中去, 通过集体的努力, 不断扩大城市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彰显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 将地域文化一一展现在大众的视域范围内, 让人们去体验和感受。

摘要:安岳石刻众多, 且具有柠檬之乡的美誉, 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 保护和传承安岳的地域文化特征, 让人民与政府一起参与到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开发出更具创新的旅游产品, 大力宣传安岳的特色文化, 尤其是安岳石刻, 为安岳将来的发展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地域文化,安岳,特色,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杨世瑜, 庞淑英, 李云霞.旅游景观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篇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从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类型入手,可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4个方面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一提到“物质文化”,人们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表现在器物中的人类的创造和文化信息。在这些器物中反映出了少数民族的创造、意识和心理信息,因此它们虽然是物质、是器物,但又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2)精神文化,各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各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如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表现意识形态的各种文学艺术、绘画创作等等。不论在哪种经济类型的少数民族中,精神文化总体上是相似的。就世界观来说,一般表现为万物有灵、尊天崇神、祖先崇拜;就道德观念说,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好友重义、崇拜血缘;就价值观人生观来说,重诚崇信、重义轻利、乐天知足、重传统轻变革,重集体轻个人等。此外,还有形式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有很强教化功能和传承功能的说、唱、演、舞的表演和绘画、雕刻、塑造等艺术。

(3)制度文化,社会秩序的反映。在制度文化方面,不管哪种经济类型的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家庭、亲属、法律等制度。这种制度多以习惯的形式存在,以习惯的势力和群体舆论为保障,并且通过老年人及各种说唱等形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以社会制度来说,渔猎、畜牧型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氏族、部落制度,而农耕型少数民族的社会制度,则多以村寨、庄园制度为主。

(4)行为文化,体现在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群体行为之中,这种行为不仅是群体的,而且具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如语言、文字、婚丧嫁娶、节庆民俗、宗教等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趋势和应对政策

1、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趋势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东部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这种族际间、区域间的宽领域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在全国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业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逐步展开并会加快进程,农业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北京有全国56个民族的成员工作、生活,武汉、厦门、深圳、广州、南京等大中城市近年来民族成分增多,一些城市的民族成分达到三、四十个。随着少数民族成分的增多和少数民族人口的扩充,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被引进到城市生活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产生活变化给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快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这些要求表明,不仅要提高物质文明水平,也要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水平;不仅要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而且要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应对政策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开放中发展的,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不断吸收长处而前进的,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历史发展到当今信息时代,民族传统文化怎样适应新时代的生存环境,如何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向前发展需要认真研究。要充分利用集市和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大力开展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各族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状况。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

加强少数民族乡村基层的文化、体育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和壮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繁荣民族文艺创作。要把发展民族文化与振兴民族经济结合起来使文化与经济互促互进。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把保护民族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合理利用民族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扶持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及其资料的抢救、整理和研究。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和体制创新,传播先进文化探索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文化发展运行机制、经营机制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繁荣。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现实意义

1、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当今社会稳定快速发展,为了能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首先要做好分类工作,抓紧制定整体规划。即一是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深入开展民族地区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对各类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详细地调查摸底、登记、建档。二是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确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利用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根据轻重缓急确定保护发展的重点,制定保护发展的方案。民族文化体系繁杂,有些适合通过博物馆的形式保护,有些适合通过产业化的形式保护,这需要准确的分类。我们不能一刀切的全部产业化,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具有及其重要性。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准则,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这种社会事实,它涉及到国家与地方、政府与当地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产业化之后,还要涉及文化资源所有者与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系。因此,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正常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2、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少数民族文化拓展和引发大众的意识潮流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得东西部之间、大中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受和认同,求异求新是人类发展的本性。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那么同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籍,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及少数民族演员的表演己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促进了新文化的创造。作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为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图样和款式,设计出最时髦的时装,艺术家可以用少数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歌民谣,创作出最富现代气息的音乐歌曲。传统文化对于新文化的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没了它,新文化的产生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结束语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时代精神,尤其是各个少数民族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之中,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情感

折扇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模式探究 篇5

关键词:荣昌折扇,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1 荣昌折扇概况

重庆市荣昌县四宝之一的荣昌折扇,在经历了数代人的潜心钻研和创新下,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文化荟萃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符号标志,深受各阶层人民喜爱。古人曾有诗赞曰:“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金环并束龙腰细,玉栅齐编凤翅长,偏称游人携袖里,不劳侍女执花傍;宫罗旧赐休相妒,还汝团圆共夜凉”。荣昌折扇在荣昌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清朝光绪年间年产就达百万,辛亥革命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峰,年产愈五百万,创造了折扇历史的辉煌。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曾经的辉煌已不在,折扇成了夕阳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凋落。目前,弘扬和保护折扇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志在必行。

2 荣昌折扇的利用现状及当代群众基础的调查研究

2.1 当代荣昌折扇的利用现状研究

荣昌折扇作为荣昌四宝之一,在历史的沿革中承载着荣昌文化的重要积淀,于2007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民间艺术的珍品。但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工业化生产的日益推进,荣昌折扇的传承及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据折扇传承人李开军老师介绍,现在传统的荣昌折扇部分品种因为制作工艺繁琐,工期漫长等原因已经停产,如荣昌黑纸扇,以前在黑纸扇的制作和材料膏水、上色等都由制作人亲力亲为,但由于现代化学的进步,这些都可由颜料、化学成品代替,最终导致一些传统工艺濒临灭绝,甚至消失。在荣昌区,现在能够靠老工艺制作一把荣昌折扇的制作人不超过10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折扇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已经进行技术革新,使部分工种由手工制作改为半机械化的电动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减轻了工人的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通过对近几年荣昌折扇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荣昌折扇的生产进行了技术革新,折扇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逐渐形成机械产业化的规模生产,但是这种机械化的生产需要对折扇做严格的限制,如尺寸大小、扇面大小、扇钉的设计、扇坠的装饰等等。这大大限制了折扇制作人的创造力,严重影响了折扇的制作质量。

2.2 荣昌折扇当代群众基础调查研究

马克思曾说“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历史文化的主体”。因此,在现代文明填充人们生活的同时,为了能更好的利用荣昌折扇,我们就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文明下的传承主体。根据我们调查发现:对于荣昌文化传承代表之一的折扇,90%的人不清楚折扇的制作流程,89%的人不了解它的发展历史;在购买决策方面,出于对荣昌折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和促进其传承的目的购买折扇的人占13.87%,其中大学学历的占多数,高中学历及以下的人多是出于纳凉与装饰的目的购买折扇。

从总体研究来看,荣昌折扇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这严重影响了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荣昌折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地域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它的发展需要传承主体的实际参与,才能真实地反映生产生活的实际,才能充分体现在历史时期形成的审美观念,展现中华民族根植于基层社会的民族文化基因。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促进荣昌折扇的传承创新发展刻不容缓。

3 荣昌折扇文化保护和传承策略

3.1 转变大众对折扇的功能认识,促使折扇由实用向审美的思维转变

一般来说,在人们的认识中折扇就是夏天用来纳凉祛暑的工具,但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和对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折扇的审美功能便被挖掘出来。这样的一个功能性的转变其实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额过程。电力的出现使得空调冰箱进入千家万户,盛夏的炎热被这些现代化产品所征服,折扇的纳凉实用功能便必然被取代。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要,转而追求生活的享受,这个时候折扇的审美功能便进入大众的视野。在陈子福打造折扇品牌价值的经验中可以看到,折扇未来的发展趋势绝对不是固守传统,而是假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向艺术之路进发,把折扇打造成一个地区地地道道的工艺品,从而提高折扇的艺术气息,加强折扇的装饰价值,提高其附加值,促进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夏布折扇还是丝绸折扇的发明,都是对折扇本身功能的一种削弱,而把更多的焦点放在装饰功能上。所以,因时而变,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走大胆创新之路是折扇产业得以再次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

3.2 探索新的产业模式,避免恶性竞争

创意或者说是创造思维是荣昌折扇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折扇企业应该深层次挖掘折扇文化,赋予其人文气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引新的方向。此外,折扇企业的规模一般都很受限,主要以中小型企业和小作坊为主,所以荣昌折扇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共同打造品牌,形成规模效应,以点带面,共享发展。最后,由政府牵头制订行业行规,避免恶性竞争,保证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3.3 传统手工艺与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相互补充

荣昌折扇,从农耕文明走向信息时代,历经了400多年的悠悠历史。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积淀是折扇得以长存的灵魂。面对瑞纳信息化、工业化的大时代,荣昌折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传统手工业的精、美、妙和信息时代的快、准、稳有机结合,一方面确保荣昌折扇精湛的工艺和优质的品质,另一方面兼顾媒体宣传类折扇、舞蹈扇、普通扇等低端产品的生产,建立一条覆盖高中低端市场的全面发展模式。此外,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整合产业链条,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规模效益的手段,不过分强调手工制造,也不完全依赖与机械加工,只有将两者完美结合,荣昌折扇才能焕发新的活力,走新型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3.4 保障创新成果,激发积极性

高度关注创新成果保护问题,加快引导创新机制的建立健全。创新是产业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只有有力的创新保障机制,企业才会蓬勃发展。所以,在荣昌折扇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知识产权、商标文化的保护,严厉追究抄袭伪造企业的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整个产业的创新积极性,给这个产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3.5 建立多元化营销模式

一个好的企业要内外兼修。荣昌折扇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依靠自己精湛的技艺和品质,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企业要充分拓宽营销渠道,构建营销网络,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优势搭建特的销售平台,同时结合线上线下宣传,将现代媒体与传统展销相结合,充分利用荣昌折扇丰厚的文化资源,把荣昌折扇打造成一个集经济文化于一身的重要工艺艺术品。

4 总结

面对历史与未来,我们应该有所创新,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去继承,吸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求新求变,进而提高荣昌折扇在大众心中的审美价值和工艺品的形象,从而提高其附加值,顺应当下的生存环境。所以,荣昌折扇未来的发展和弘扬,需要顺应时代环境的变化,从思想观念的改变入手,转变固有发展观念;同时将传统手工业与现代产业链相结合,传承精湛的技艺,创新的工艺;最后,以传承、保护、创新的理念为主导,以多元化营销模式为手段,是荣昌折扇实现新时代的大飞跃。

参考文献

[1]杨可龙.“荣昌折扇”技艺及其保护的初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2]黄海燕.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工艺的文化品牌建构——以荣昌折扇为例[J].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05):70-72,66.

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 篇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拟定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划、政策并指导实施;负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审查报批和监督管理;组织审核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会同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审核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和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经达到187处,占国土面积的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57处;有24处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城市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资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城市园林和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认真贯彻“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在资源评价、规划管理、保护监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了遗产地法规建设和保护规划编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严格贯彻《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在遗产地保护方面,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强化了保护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不断加强遗产地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遗产地开发建设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二)强化科技保护,遗产地保护监管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分重视引入先进科技手段对遗产地实施监测。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大部分遗产地均建立了以景区卫星遥感监测、景区容量监测等尖端科技监管系统为代表的科技监管体系,实现了对遗产地土地利用、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火警突发、自然灾害、游览秩序等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时动态监测,尤其是景区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运用,大幅提升了保护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对遗产地规划实施情况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状况的定期与不定期监测。通过对遗产地实施大面积的景区卫星遥感监测,提高了遗产地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水平。

(三)坚持服务社会,合理利用遗产地珍贵资源。20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致力于引导各遗产地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服务社会,促进遗产资源永续利用。各地以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城市园林为主要载体发展旅游事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一些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的遗产地内外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安置了大批就业人员,带动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此外,各遗产地非常重视遗产的科普教育功能和展示展出功能,开展了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全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进一步加强我国遗产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尽管在遗产资源保护和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我国遗产保护管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针对目前我国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进一步加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和完善重大文化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体系,完成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科学划定核心景区,加强核心景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把核心景区划定作为强制性内容纳入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严格实施。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重大文化自然遗产监督检查和保护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加强对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保护管理状况的监督检查,优化重大文化自然遗产长效管理机制。做好《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研究制定《风景名胜区管理技术规范》和《历史文化名镇(村)遗产资源分类与调查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与规范,促进文化自然遗产资源的标准化管理。

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 篇7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在六个方面: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困境

在这个科技不断更新的社会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1)后继传承人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掌握在核心传承人手中,只有培养足够的年轻一代的核心传承者,非物质文化才能正常发展,不至于后继无人。2)传承和保护民众基础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常常出现“政府唱大戏,群众看大戏”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宣传动员没有真正激发起民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感。作为生活在这些非物质文化影响下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充分意识到保护非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3)物质载体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需要相应的空间和场所作为展示和传承的承载物。虽然政府加大了保护和宣传的力度,但基于工作大都只局限于表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没有得到全民重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现有的文化物质载体都只成了当代文化的展示和传承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属物质载体可谓凤毛麟角。4)新兴文化的冲击。如今文化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之路,IT文化、追星文化等新兴文化成为当代青年男女乃至中年男女的新宠。他们盲目崇拜新兴文化以及外来文化,而轻视本地区、本民族的最具特色和韵味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局面空前紧张。

3 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成为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它依托于人类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对于其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具有以上所述的特点之外,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由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故具有地区历史文化气息的建筑(如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等)较多、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群众基础较好等特点。其保护和传承与一般街区相比,具有物质、精神基础好的优越性,可塑性较强。

台山“二街”即台城的老城中心区、西宁市街区,于2009年成为了第二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两个街区典型地展示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社会变化,完整地保留了近代县城城区建筑的历史风貌(文保单位共八个,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数量占总建筑数量的60%以上),是岭南地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两个历史文化街区沉淀了丰富的人文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

1)“广东音乐”之乡。台山是“广东音乐”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广东音乐”发展的基础以及创作、表演载体的台山八音班,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台山侨乡形成以后,很多华侨从台城出发,将“广东音乐”带出海外。同时,一些华侨在“以文兴邦”思想影响下,把黑管、萨士风等西洋乐器传入家乡,使八音班融入了西方音乐文化元素,丰富和充实了台山“广东音乐”的音色。

2007年5月,台山“广东音乐”被国务院确认为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台城被文化部命名为“广东省音乐之乡”。

2)中国“侨刊之乡”。台城老城区中心区,是中国侨刊乡讯的发祥地。清宣统元年(1909)一月,中国第一份侨刊在这里问世。全国侨乡各地纷纷创办侨刊,资金主要来自华侨捐助,阅读对象也多为海外乡亲。侨刊历经近一个世纪而不衰,发向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联系侨情乡音的重要纽带。

3)中国“排球之乡”。台山的排球运动始于1914年,深受侨乡民众喜爱,排球运动在台山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近代以来台山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国内有“无台不成排”之说。1972年,周恩来总理更是用“全国排球半台山”这句话来赞扬台山排球人才辈出。

4)“小世界语”之都。台山华侨旅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乡亲返乡言谈中,常有意无意地讲出一些英语,外来语慢慢地融入了台山话中。比如:脱至白肋(blank)、老缅婆(man)、呵啰(all)等,既丰富了台山的语言文化资源,又加强了人们的开放意识,造就了“半唐蕃”的侨乡语言文化,因而被称为“小世界语之都”。

4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策略

1)建立回馈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必须关注和尊重当地居民的现实需求。由于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较为深入民心,但碍于经济层面的利益关系,居民大多只是局限于思想上的留恋,而缺乏行动的支持。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居民的参与机制,提高居民的话语权;建立社区回馈机制,如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庆典等,带来的部分收入回馈于社区建设。

2)加强教育渗透,树立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应从娃娃抓起,可以采取通过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有意识地渗透到课程内容中、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等方式,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民族传统非物质文化思想的熏陶。

3)加强与历史街区文化特色相结合。台山是“中国第一侨乡”,台山的侨文化,如侨刊、侨汇、“小世界语”等是台城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元素,因此这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围绕“侨文化”这个地区特色的文化元素展开,如围绕金铺银号保存较为完好的北盛街一带,串联南北两个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条重要的保护和发展轴加以主题塑造。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历史文化的精髓,让人置身于历史场景当中,自然而不造作。

4)创造更多文化展示的物质空间。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名人名居(如台城谭宅)、文物古建(如台山县政府大楼),名店老铺(如台城天桥大厦、东方旅店)、有特定意义的文化建筑(如陈宜禧铜像及纪念亭、台城人民电影院、台城基督教堂、溯源学校纪念堂)等文化的物质载体应在切实保护好的前提下加以利用,从而创造更多文化展示的物质空间,如老城中心区的台山县政府大楼可改造为老街历史博物馆(或展览馆),西宁市街区的陈宜禧铜像及纪念亭广场可作为音乐广场,作为“广东音乐”的传承地,西宁市街区的台城人民电影院可改造为曲艺社或者美食馆,规划增设的文娱用地可作为排球场馆或台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窗口等,使得优秀的民间文化有更多展示的空间,民众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民间文化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

5)进行产业化经营。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才会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例如可以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特色优势,合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或在特定的传统节日举办相应的文化节、美食节等吸引游客,又或者像豫剧、藏歌等等,通过举办竞赛等电视综艺节目,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运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大道。

5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文化街区是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突破口,应该对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大研究力度,塑造几个成功的范例,为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开创新的路子。

参考文献

[1]邢莉.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与文化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9-40.

[2]刘玉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J].价格与市场,2003(3):24-25.

[3]樊嘉禄,贾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2-74.

[4]肖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统教育的对接[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8(1):21-23.

[5]毛历辛.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J].商业研究,2004(19):169-170.

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 篇8

1 布依民族文化概述

布依族人民有着自己悠久而光荣的历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聪慧的布依族人民创造了自己极其丰富的布依族文化。布依族自古以来就使用本民族语言, 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布依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有其规律性和本民族突出的特点。布依族的“干栏”式建筑颇具民族色彩, 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干栏”式楼居建筑有“落脚型干栏”和“吊脚型干栏”两种。布依族八音座唱又叫“布依八音”, 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具有鲜明布依曲调的布依八音, 体现了盘江流域布依人的审美意识, 反映了布依族清新、优雅、淳厚、善良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新中国成立后,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八音乐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 被誉为“盘江奇葩”、“凡间绝响”、“天籁之音”、“声音的活化石”、“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布依族是我们伟大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布依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 共同开拓祖国的西南, 为发展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 保护和传承布依族民族文化的举措

在现代化进程中, 由于岁月侵蚀、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许多布依民族文化正面临被毁坏的危险。因此, 在城镇化进程中, 各级政府在注重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 应把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历史史事融入城镇化规划和建设之中, 狠抓民族文化这条主线, 结合实际, 发挥优势, 深入探索, 为全面促进布依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2.1 进一步深化布依文化的系统研究

政府应高度重视布依地区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历史史事等一系列具有布依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的系统整理、提升和研究。从事布依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布依族中的杰出代表要勇于承担此历史重任, 积极探索布依历史文化, 只有充分掌握了布依文化发展的突出特点和规律性, 才能更好地向地方政府提出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可供决策参考的理论性建议和实际操作的方法。各级政府及其制定规划和建设的职能部门领导也要成为布依地区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历史史事等方面的专家, 才能在制定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中, 更好地内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加强理论学习, 不断组织有代表性的布依族干部、群众集中学习布依族文化, 交流沟通, 促进布依民族团结, 弘扬民族自豪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并邀请国内、国际知名的民族文化专家、学者到布依族地区传经送宝、交流经验, 通过对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探讨, 全新交融, 为布依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达到布依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2 民族院校应为弘扬布依民族文化作出重大贡献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是繁荣民族文化、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根本性任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都负有不同的历史使命, 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高校更肩负着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为突出民族教育特色, 布依族地区民族大学应大力加强民族师资队伍建设, 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应积极营造尊重和弘扬布依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打造出一批热爱布依民族文化、热心布依民族事业的学术研究团体, 多出成果, 出好成果, 为布依地区城镇化建设中渗透更多布依民族文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注重布依民族特色这一主线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

2.3 布依族地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 城镇规划与建设应充分体现布依文化特色

随着城镇化的蓬勃发展, 布依地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 大大加强了城乡间物资、技术、人才、信息的交流, 现代优秀文化和先进文明也不断向布依地区传播, 布依人民经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与洗礼, 变得视野开阔, 逐步改变长期形成的较封闭、保守、传统的思想观念, 实现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的现代化。以致一些布依传统习俗发生变化, 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 一些独特的布依语言、文字和习俗在消亡;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布依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 布依族地区在城镇规划与建设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布依特色。在城镇化建设中修建的广场、剧院、电影院、宾馆、酒店、景区、机关、街道、学校都应科学规划和具有浓郁的布依民族特色。规划、结构、布局、建筑等文化传统和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人们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环境, 把现代布依人民和布依民族的久远历史连接起来, 使布依文化传统得以传承。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当前, 各级政府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来抓, 实施城镇化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然而推土机将大量富含历史文化信息的建筑推进了历史, 拆迁“蓝图”几乎把一座座城镇塑造成同一副面孔, 使许多布依地区的建筑失去了民族的特色和传统。如布依族地区具有布依特色的“吊脚楼”被今天钢筋混泥土的平房所取代。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布依村落、村寨、民居建筑群遭到破坏。因此, 布依族地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 应高度重视布依特色建筑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比如, 在南北盘江电站库区的建设中, 许多布依人民迁离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布依村寨到新的环境中生活, 在安置南北盘江电站库区移民区的建设中, 要有意识建造具有布依特色的房屋建筑, 尽可能充分保护和传承布依族的风俗与生活习惯, 让移民区真正体现“布依人家”的特色, 真正体现党对库区布依移民的关爱。

2.4布依族地区经济建设应依托民族文化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企业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 规划和建设好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工厂、农场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贵州省布依族地区的册亨、望谟等县, 气候适合种植早熟蔬菜, 册亨县的者楼镇疏菜种植已初具规模, 已形成布依族地区的者楼发展模式, 给布依人民带来实惠的经济利益。贵州省望谟县布依族同胞生活的地方, 多数依山傍水, 绿树成荫, 森林覆盖率和绿化面积远远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布依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 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开发的布依药业久负盛名, 以及灵芝、木耳、鸡枞都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布依族地区独有的自然风光等, 构成了值得开发和利用的传统的布依系列, 各级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 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布依民族地区产业的扶持和帮助, 给他们提供优惠政策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让布依民族企业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3结语

总之, 带有鲜明特色的布依民族文化, 推动着布依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布依文化为发展布依民族经济提供了智力支持, 我们要做的就是审时度势, 因势利导, 精心规划, 组织协调, 给布依文化发展提供相应的环境, 使其产生活力, 推动布依民族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应以优秀的文化思想为先导, 以保护、继承和发展布依传统文化特色为支点, 在规划和建设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提高城镇化建设与其地域特色、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的关联度, 注重文化特色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在城镇化背景下, 由于研究不够、重视不够和指导上缺乏前瞻性与科学性等因素, 许多布依民族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不断地发生变迁。本文就布依文化的特征, 对城镇化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布依族的举措做初步探析。

关键词:布依文化,保护,传承,举措

参考文献

[1]曹宏伟.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07, (01) :82-83.

[2]黄龙光.论民俗文化与民族凝聚力[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3 (4) :16-17.

[3]布依族简史编写组.布依族简史[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4.

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 篇9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 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是一个多山的省份, 盆地、河谷、丘陵, 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目前, 云南除汉族外, 还聚居着26个少数民族, 是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每一个民族有着自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 独树一帜的民族音乐文化, 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 多彩的舞蹈文化。其中有广为世人所熟知的用葫芦丝和象脚鼓来伴奏的傣族孔雀舞, 景颇族载歌载舞的目瑙纵歌节等等。

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地理条件、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及汉族文化的强大影响, 一些少数民族所特有的音乐舞蹈文化正在慢慢的消失。云南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在山地地区, 地理位置偏远, 交通不畅, 生活相对简单, 信息闭塞, 但随着公路、通讯的不断飞速发展, 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的大肆渲染、无孔不入, 引领着无数的少数民族年轻人改变着原来祖祖辈辈单一、稳固的音乐文化生活。开始接受并学习新潮的流行文化, 深受汉族文化取向的影响, 使得本民族原有的音乐文化正在逐步消亡。以景颇族祭祀舞蹈—丧葬舞为例, 最老的祭祀者已有70岁, 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人会跳, 这种边跳边唱的祭祀舞蹈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 有可能在几年成为只能在工具书中才能查找得到的名词。再如德昂族的泼水节歌舞, 由于傣族泼水节的影响力, 很少人了解或是感受过德昂族的泼水节, 德昂族不同于傣族的服饰、习俗和歌舞, 也在逐渐的被淹没。

二、国家深化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

1999年6月13日,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发[1999]9号) ,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标志着我国21世纪的教育, 将进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

为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1]21号) 。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在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中有选择的加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 可以实现对正在逐渐消亡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急需保护和传承的现实意义, 使本土文化得到宣传和认识, 实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后继有人。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还可以对青少年起到熏陶和培养鉴赏力的作用。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入课堂的价值与意义

现在, 昆明市的各小学都在推行大课间, 以昆明师大附小为例, 除广播体操外, 还在课间操中间加入了由民族舞蹈素材编排的健身操, 其中运用到了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素材, 通过集体课间活动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将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传播到儿童当中。这样可以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像一粒种子一样, 扎根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 最终开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瑰丽花朵。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消失的原因, 一方面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人才匮乏, 后继乏人;另一方面则是公众对这一范畴的了解、认识太少, 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感兴趣的群众范围不广泛, 从而制约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市场的发展。在中小学的音乐素质教育中加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元素, 对培养人才、培养受众群体, 推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实现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保护与传承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云南省可以依托本省独有的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 自主编写少数民族音乐教材。同时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承担起宣传、介绍民族音乐的媒介和桥梁, 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使之可以很好的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广大青少年儿童们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了解自己的家乡和民族, 了解中国, 进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国家、建设家乡、建设国家的远大理想, 这有利于各民族团结, 社会安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首先, 针对中小学学生的身心特点, 编写系统介绍少数民族民歌演唱和乐器演奏为内容的音乐教唱或者培养鉴赏力的音乐教学教材。

其次, 在中小学进行科学实验, 检验教材的合理性及缺陷, 及时修改和调整内容。

再次, 通过学校的实际教学实验, 得出科学的教学结论, 不断完善教材及教学手段和方法, 从而便于在全省中小学, 全国中小学乃至海外华侨中文学校中进行推广和宣传。

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们共同其心协力、艰苦奋斗, 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 利用好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 结合实际, 编写出教师和同学们乐于接受、有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的教材, 为全面提高青少年儿童的素质, 实现各民族大团结, 打好精神文明基础, 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发挥积极深远的作用。同时, 也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实现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德宏组采风问卷调查表:芒市第一小学、芒市民族中学、瑞丽姐告小学、陇川县章凤户弄小学等4所学校的问卷调查表。

[2]百度百科

[3]德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4]潞西市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5]云南德宏瑞丽市门户网站

[6]云南德宏陇川县宣传网

[7]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8]云南省三生教育网

[9]昆明师大附小网站

[10]《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史上的历程碑——首届“全国高校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作者:张天彤常飞《中国音乐》2009.4.18.

上一篇:急性脑梗死致精神障碍下一篇:现当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