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艺术

2024-07-11

传记艺术(精选七篇)

传记艺术 篇1

首先,我们要知道实用类文本中的文物传记,非常注重内容的的真实性,用形象化的手法记述人物特征、生活经历以及情感风貌,这类文体的特点是文学性和真实性。其次,记传片不同于一般枯燥的记录片,它具有文学性,写的人物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记传可以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就是指自己为自己撰写的传记,后者指的是他人为自己撰写的传记,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传记片以生动形象的细节刻画人物,可以使观众在荧屏上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起到独特的教育作用,带着看戏的人回家,优秀的传记片具有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音乐传记片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点:

1.综合性。音乐传记片是指音乐、舞蹈、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例如,为了表现情节故事或人物形象,常常会综合多种形式和风格。在《莫扎特》这部音乐传记片就体现了综合性,将莫扎特的人物形象进行综合,它获得七项奥斯卡大奖,该影片可以视为两名音乐家的传记,除了莫扎特,还有他的同行萨列瑞。

2.现代性。音乐传记片不再是传统的音乐舞蹈,同时也不是简单的电影技术,而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视角去看待传记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是将古老的事物,变得具有现代气息。现代性是音乐传记片不可缺少的艺术特色,随着电影纪录片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适应人们审美需求,不致于音乐片落后于电影纪录片。例如,《海上钢琴师》就是用现代化的手法,将音乐转变成音乐传记片,通过影片,人们似乎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音乐家创作音乐时的心理变化以及音乐家的成长过程。

3.灵活性。音乐传记片不拘一格,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安排上都不是呆板的,而是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传记片的需要,灵活的变动。例如,《仿佛我不在哪儿》打破了所有现实的窠臼,在主题上创造一种更有诗情画意的影像。还有《天鹅绒金矿》和《远离天堂》,在传记片的制作过程中都灵活的变动,使传记片更能让人们接受与理解,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家们的艺术精神,在发掘人性、阐释文学性上面,做到了灵活的变动,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将这些美的东西展现出来,其他的电影纪录片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4.多元性。音乐传记片不再是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科幻到神化,从老喜剧到重喜剧,不断的变化,将多元的艺术整合为一个整体。

5.表现性和再现性、虚构和真实的有机统一。这是音乐传记片内在特质的要求,把真实的东西再现出来,同时又有部分内容是在历史真实允许的前提下虚构的,给传记片增加了不少特色。例如,《海上钢琴师》里面的配乐优美动听,扣入整个剧情,整个传记片的镜头充满诗意,用镜头来诠释人物的感情和思想灵魂,传记片离不开镜头语言,也能够真切表现人物情感,《海上钢琴师》是以音乐为线索的,故事意蕴深厚,反映的哲理深刻,这里面的情节有虚构的、有真实的,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是一部有艺术魅力的电影,也是一部有影响力的传记片。还有其他几部音乐传记片也有同样的艺术特色,例如《狂恋大提琴》,这部是英国大提琴家杰克琳.杜普里的作品,她是根据她姐姐的传记改编而成的;《矿工的女儿》、《永恒的爱人》、《一往无前》等,这些都是音乐家们的杰作,是音乐传记片的典型代表。

音乐传记片也是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根据音乐家的真实事迹传记的。音乐传记片具有综合性、现代性、灵活性、多元性以及表现性和再现性、虚构和真实的有机统一的艺术特点。任何传记片的成功拍摄都是建立在对真实与虚构的掌握程度上的,还有历史与传记的美学之间的领悟,传记片最重要的是发掘人性美,阐释音乐的文学性,创造艺术和思维艺术的创新,能够为传记带来更新的元素,希望音乐传记片之路越走越好,带给人们艺术性的审美感受。

摘要:音乐传记片是用音乐作为主要剧情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作曲家、音乐家的音乐生活为题材或者是音乐在其中占有比重较大的影片。不同风格的传记片都有它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传记片也不例外,音乐传记片不仅具有传记片的一般特点,也拥有自己独到的特点。音乐是人物的音乐,是灵魂的音乐,音乐家将音乐用各种形式传达出来,表现剧情的同时,也为观影者在观看音乐传记片时营造一场耳朵的饕餮盛宴,本文针对音乐传记片的艺术特点做出几点概括。

传记艺术 篇2

一、 传记影片及《万物理论》

所谓传记影片,是结合知名人物生平所取得的成就与日常生活而拍摄的人物传记。影片的故事情节与内容皆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为了更赋予人物传奇色彩,通常还会在影片中添加一些虚构的内容。在20世纪80年代后,知名人物生平的传记影片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这些传记影片中的主人翁大多都具有不平凡的传奇人生与举世瞩目的成就,导演将这些伟人的成就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名人人物更具艺术特色。

影片《万物理论》改编自斯蒂芬﹒霍金第一个妻子简﹒王尔德的回忆录。该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伟人霍金的情感故事。在人生的21岁时,他经历了巨大的转折点。踌躇满志的霍金遇上了今生挚爱简,也正是21岁时他被检验出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往后的20年里,深爱着他的简不离不弃地照顾着他。虽然他的身体已经禁锢在了轮椅上,但是他的思想却翱翔在广阔的宇宙世界里。该部影视作品没有赋予霍金过多革新意愿,但是确是当代西方美学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二、 传记影片《万物理论》的情感营造

(一)以内窥的形式营造情感视野

对于大多数的观众来说,名人的实际生活更令他们好奇。影片《万物理论》不是对霍金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进行简单介绍,而是通过现实生活细节与个人情感来表现这个人物的特征与成就。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该部影片没有深入的研究价值。在影片中,当乔纳森来到霍金家做客时,简采用了土豆与豌豆的比喻向乔纳森介绍了霍金的科学研究,正是土豆与豌豆的比喻将全影片的情感贯穿起来。在影片的开端,即以霍金与简的相遇进行展开,从两者相遇就暗示了他们各自来自的世界不同。文科生的简比较少接触理科生。她对于没有宗教信仰,“有智慧无神论者”的理科生霍金充满了好奇,霍金也被专业是中世纪诗歌的简所吸引。他们两人由衷对对方身上的神秘感充满了好奇。[1]霍金理性,简感性,简非常喜欢跳舞,而霍金却不愿意跳舞但是会使她满足,他们两人性格截然不同。之后,经医学诊断霍金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无法言喻的爱情使得他们最终结合在一起。影片前面讲述了各种受到异性吸引的情节故事是为后续两人的婚姻做铺垫。霍金与简结合后,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学术上,他的研究成就逐渐被世人认可,在生活中,他的病情却逐渐恶劣,难以正常喝水、吃饭、说话。简不仅要照顾身患疾病的丈夫,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这让她将自己的生活都奉献给了丈夫和孩子,过早的失去属于自己的人生。霍金受到疾病的折磨难以表达对简的爱意,更无法拥抱爱人,这使得他感到无限的焦虑与烦恼,两人的痛苦与日俱增,而三个孩子的成长弥补了他们两人在生活上与精神上的空缺。

电影的前半部分大幅度地表现了霍金与简的爱情故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霍金与简已经离婚,影片中亦是。该部影视作品中着重强调了爱的力量,但是无论是多伟大的爱,也难以承受命运的折磨。健康正常的人的婚姻都会存在着琐碎的小事,更何况是患有严重疾病的霍金。如果霍金没有受到疾病的折磨,那么即使不能成为举世瞩目的宇宙学家,他肯定也能肩负起丈夫保护妻儿的责任。一开始,霍金与简两人的感情就不被看好,霍金的父亲说,他们两人的感情始终是溃败的。而实际上,他们两人败给的是命运。当他的研究受到认可时,女王授勋于他,而他们在家中的院子里看着幸福嬉闹的孩子,平淡的生活与女王授勋的轰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霍金说:“看我们做的这些。”主人公埃迪将霍金幸福的神情与心理表现得极其到位。霍金因此想与命运达成和解,同时也是向长久陪伴着他的简和解。

(二)以家庭叙事形式营造温馨情感

对于人们来说,只有家庭才是真正释放真性情与人性的地方。无论是谁,都有着属于自己别样的家庭。影片《万物理论》没有深入探讨霍金生平的研究成就和实验成就,而是通过他现实的生活行为与活动展现他的德性。对于所有的观影者来说,他们从家庭生活的这个大环境里寻找到了自身的影子,从而在影片中得到了感情上的共鸣。无论是哪一个个体,都充当着家庭中的个体角色。在自家的院子里,被疾病折磨的霍金不得不坐在轮椅上,但是此时的他看着院子里欢乐雀跃的孩子,让他感到了真正的幸福,他那幸福的微笑令所有观者为之动容。而无私照顾丈夫与关爱孩子的简令所有妻子与母亲深感共鸣,令孩子深刻地感受到了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影片中的家庭这个环境将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的极致到位。在影片里,展示的不是不入凡俗的伟大科学家,而是一位在妻子爱的力量鼓舞下与疾病顽强拼搏,攀登科学研究高峰的科学巨匠。[2]影片中将他自卑、胆怯、嫉妒的情感展现出来,让观者感受到他真实的生活与情感。该部影片通过霍金的真实生活与情感将人物真实再现,实现了低碳艺术的基本需求。通过霍金真实的家庭生活使得荧幕前的观影者产生极大的共鸣,感情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采用家庭空间再现人物的情感与生活,从而展现了一部经典的人物传记低碳影片。所谓的低碳艺术在于塑造人物的低碳情感与心灵,从而再现真实的艺术人生,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陶冶了观影者的情操,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影视作品。

三、 传记影片《万物理论》的叙事艺术

(一)叙事风格

《万物理论》采用了丰富的叙事语言展现了极富特色的影视作品。影片中的景深、景别,摄像机的摆动、画面的灯光色彩等都极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片的风格为影片的叙事语言服务,不同的影片有着各异的影视风格。《万物理论》放映后,著名影评家巴赞评价到,《万物理论》重视摄像机的方位、画面的灯光色彩、景色的布置、演员演技等,使得影片《万物理论》具备着独特的影响风格。

影片中,两人的单镜头影像频繁出现,使得两人形成显著的对比或平衡。著名导演林年同曾经说过,将互相矛盾的两者置于同一个构图上,能够有效的集中矛盾与激化矛盾。霍金经受疾病的折磨已经难以正常生活,其妻子把轮椅给霍金坐着时,两人同时出现的画面表现了某种矛盾。身受疾病不能吃饭、喝水的霍金与长桌对面端庄挺拔的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采用这种对比方式能够让观者深刻的感受到病者饱受疾病的折磨与伤害,并从内心深处泛起霍金的敬佩与同情之情,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得观影者更加感动,在家庭的环境渲染下也深感共鸣。

(二)叙事时空转换

个体电影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分析电影的叙事结构一般采用传统的叙事学观念。当霍金通过人生经历诠释了宇宙时空里的问题,影片导演灵活地运用了时空将影片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影片的构建来说,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空间所代表的是剧情展开的空间,也就是说是影片中环境空间。

影片《万物空间》中,重点强调了霍金对时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起初,霍金认为时间应当是有着起源的,而最后他将自己的一个又一个论证推翻,从而形成一个代表着科学研究的环形。当众人认可霍金的成就时,在接受英国女王授勋前,霍金与妻儿在家中转圈,这也表达了他一生的成就是通过科学环形造型的研究而获得的。[3]而这个片段是导演衡量真理的重要标志。霍金受到疾病的无尽折磨,身上的所有肌肉都不能受到掌控,主人公埃迪将霍金饱受疾病折磨演绎得极致真切,使得霍金的人物形象生动、饱满且深刻。主演埃迪通过细微的神情再现了真实的霍金。例如,在火车上当霍金在思考宇宙问题时,他往咖啡中倒入牛奶,使得牛奶在咖啡杯中尽情地旋转,此时霍金将牛奶与咖啡的混合物扩大视为广袤的宇宙。该部影片非常重视镜头的剪辑,并且极少使用离轴镜头,从而使得人物和事件显得更加流畅。霍金通过了长时间的研究与分析,最终收获了科学研究成果,从而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对制作经典的电影而言,空间无疑是影片构建中重要内容,该部影片中霍金对时间的深入研究与空间是分不开的,当霍金在传递有关宇宙中的知识时运用了空间进行了讲述。影片导演通过独特的摄影技术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霍金虽然身患疾病,但顽强的意志与不屈的奋斗精神最终促使他在科学宇宙研究中取得巨大的成就。该部影片讲述了简和霍金的爱情故事,简在霍金疾病缠身时积极鼓励他,在爱的力量下使得他勇敢的面对生命给他的挑战。

结语

影片《万物理论》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名人传记经典作品,获得了奥斯卡影片提名,同时也是一部非常难得的低碳艺术作品。这部影片改变传统名人传记的叙事形式,重点讲述了科学家霍金的现实家庭生活,采用全新的方式将霍金不平凡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与其他流行性的影视作品相比较,该部影片专注名人的真实的生活,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与情感营造,使得该部影片成为奥斯卡艺术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张宁.《万物理论》与《模仿游戏》之比较分析[J].电影评介,2015(15):132-134.

[2]焦勇勤.试论电影的空间叙事[J].当代电影,2009(1):34-36.

传记艺术 篇3

莫洛亚指出, 传记家通过传记这种媒介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 因而传记相比其他任何文学体裁都更接近于道德训诫。他是第一个在世界传记史上全面探讨了传记的基本理论问题, 并把传记书写和传记理论研究结合在一起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把严肃的传记理论研究和对人性的热情赞美结合在了一起, 在传记写作和传记理论研究领域开出了绚烂的艺术之花。

法国文艺评论家雅克·苏非尔曾写过一本关于莫洛亚的书。他在书中给予了莫洛亚作为一个传记革新家在文学体裁历史上一个极为崇高的地位:“莫洛亚是一种文学体裁的真正革新者。在

期, 可以称为是理性风格时期。

第三阶段, 是从唐代直至清代, 这个时期雕塑逐渐走下坡路, 出现了发展止步的现象。这个时期的雕塑失去了原来的创造力, 大多数是为了取悦人的, 是艺术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雕塑只是一味的追求形式、追去华美的雕琢工艺, 作为艺术品最终要的艺术原动力及个性的发挥却被忽略和扼杀了。

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雕塑艺术。不论是高峰时期的雕塑还是衰落时期的雕塑, 都是代表着一些特定时期的风格和艺术成就, 都是具有艺术价值的。

总之, 现代雕塑家拥有着一笔宝贵的财富, 秦汉作品的魅力, 唐代作品的精致, 都是的现当代雕塑家学习和领悟的。笔者他之前圣驳夫和泰纳已经将这种体裁抬到了一个完美的高度。”莫洛亚之前几乎没有一位传记家能够满足传记这种具有多种功能且需要多种文学技巧的严苛要求, 而莫洛亚则是这方面的大师。在经历了一段艰苦的探索和持续不懈的工作后, 终于莫洛亚在20世纪文学历史上革新并发展了一种伟大的文学体裁---传记。

莫洛亚在《传记面面观》里指出, 传记写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与人物性格的诗意美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把真实与诗意完美结合起来既是传记的最根本问题, 也是所有传记家共同面临的首要难题。传记家必须调动起所有相关事实, 才能够让个性之光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但是个性中的一些部分必须是耀眼的, 而另一些部分必须则是暗淡的。传记家必须得像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一样从他观察到的主体中抽取出本质特征同时又保留主体的完整性。传记家其实也是在相当精准地履行了一个艺术家的使命。虽然表面上坚持真实性和想要得到个性美好像是一个矛盾的无法达到的目标, 实际上科学和艺术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领域在传记体裁中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莫洛亚就极为反对忽略传记的艺术性。他认为传记应当是历史和文学的统一, 科学和艺术的统一, 传记家既应该写出历史事实真相, 同时也要力图表现出传主的个性和心理活动。

莫洛亚传记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勇敢地追求真理”, 即追求处于各种复杂性和矛盾性之中的人的真理。这就牵扯到如何把科学真实和艺术虚构相结合的问题。对此, 莫洛亚坚决主张:“传记应当既是历史专著, 又是艺术作品。”反对“为艺术而牺牲史实”。他说:“我所追求的是艺术和史实的统一。它既不是史诗, 也不是史实, 而是史诗加史实。”事实上莫洛亚在他的事业开端就努力调和这两个看似势不两立的部分, 那就是传记家对于作品中学术精确性的理解和传记家作为艺术家的风格体现。以小说家身份出现的莫洛亚时常会在作品中渗透进个人意见, 对作品进行艺术化加工处理。以学者身份出现的莫洛亚, 他的任何行动首先会在材料所给信息的范围内严格进行。因此他把一部伟大传记定义为这样一项工作:“这项工作中博学和诗意能联合为一体而重新创造出新的形象”。在一些具有戏剧性的强烈感情的书中, 莫洛亚深知这些书不需要美化就能获得激动人心的效果。一个传记家越是忠实于材料, 传记作品就越具有文学性和可读性。法国作家米歇尔·德洛瓦是这样看待莫洛亚的传记写作的:“他谨慎地使用材料, 仔细确认所有形象。事实上大部分的传记人物身上都有某种浪漫性, 并且传记作者是能够满足这种浪漫性的需

认为, 现代雕塑要想不是去艺术性, 应该在古人的作品中, 去参悟那种摸索和追求的意识形态的过程, 通过感悟去探求心灵美的意识形式。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追求原始的美不盲从潮流, 才是一个艺术家应该有的姿态。

参考文献:

[1]陈佳学.木雕艺术创作[M].艺术探索.2009.[2]陈佳.中国艺术史[M].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3]李由;以艺术触动生命[J];艺术界;2009年02期.

[4]阮雍崇;木雕的艺术与成因现状[J];雕塑;1996年02期.

[5]陈春阳, 陈春晖;木雕艺术创作[J];美术向导;2000年02期.

要的------如果他在描写中保留了真理的深刻印记的话。”

传记家在写作传记的时候其实是最需要自我约束的。他必须懂得如何把重要的材料和不重要的材料区分开来。莫洛亚在着手写作一本传记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完全就是一个勤恳而谨慎的学者。通常他会发现一些细小的事件反而更具有揭示性。一旦结束了评判和筛选材料工作后, 他开始勾画总体框架和人物的行动轨迹, 仔细地按照年月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事件。他的表现风格在三个方面突出体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用最生动鲜明的方式再现人物形象, 以最戏剧化的方式重述传主人生中的众多事件。

莫洛亚和他同时代人努力寻找中心人物的本质性格特征。他把人物生平中的各种琐事细节融合为一个整体, 并且深知一个公众人物的私人生活世界即使不是更重要, 至少也和他在公共场合的态度同等重要。莫洛亚的传记理论需要一个传记作者摒弃主观偏见, 不受作者个人感情影响, 凭借想象与直觉的绝对支配, 充分消化分析材料, 以足够的勇气和毅力, 在强烈的直觉迸发下抓住那些能够揭示传主真实自我的所有重要事实。正是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出莫洛亚把传记看做一门由科学依据作支撑的文学艺术。

莫洛亚的传记美在它富有诗意。诗意是自然形成美的演变结果, 由于加入了节奏和韵律而变得充满智慧。严格说来, 诗是由音节或押韵的方式形成的, 音乐是由多个主题构成的, 一本书正是因为有了诗意和节奏的存在而多多少少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作品主题的本质内容。但莫洛亚在追求浪漫诗意的同时不忘努力保持真实。诗意与真实作为存在于他心灵中的永恒情愫, 已完全渗透进作品中成为每部作品的精华, 深刻影响了他构思营造的艺术技巧。

莫洛亚在叙事模式上采用的是传统且自然的写法。他并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瞰人物, 而是从传主的角度出发叙述传主的内心世界, 让传主的际遇命运, 情感波动牵动读者, 也牵动着他的笔, 让读者跟随传主一起同呼吸, 共命运。传主的命运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共鸣, 情之所致, 分析评述就显得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

莫洛亚着力想表现浪漫派人物浪漫抒情的传奇生活。他的眼睛能够透视人的灵魂, 直视人物心灵世界的细微变化。莫洛亚传记中的人生悲剧是人类灵魂的悲剧, 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

莫洛亚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传记家, 他被冠以“传记之王”的美誉是当之无愧的。他观察问题时眼光客观犀利, 思维敏捷, 心胸坦然豁达, 然而工作时非常认真仔细, 勤勤恳恳, 不知疲倦。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对现代传记必要的深刻洞察力。莫洛亚赋予传记以诗意的境界与科学的真实性, 使之相比于普通的单纯模拟多了几分个性魅力, 从而与其他追求浪漫抒情情调的艺术家区别开来, 构成了他独有的传记文学特质。莫洛亚的传记是二十世纪西方传记史上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中蕴含了诗意与真实, 浪漫与现实的双重元素, 没有拘泥于简单的记叙, 摹拟史实, 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来探求传主的际遇命运和性格发展以及情感变化, 善于用心体味笔下人物的心灵, 从大量事实中挖掘出那些能够准确细腻地描绘人物激荡的内心世界和真情实感的材料来, 从而打破了西方传统传记流水账式的毫无生气的写法, 给严肃的学术作品增添了某种内在的文学魅力。莫洛亚传记中的诗意结构包含了他对笔下人物深厚的感情, 这是他合理地选择传主, 进行题材选取和艺术构造的纽带。虽然每位传主都是充满了鲜活生命力的独立个体, 具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态势, 他们的生活经历也是异彩纷呈, 各不相同, 却都能在莫洛亚的世界里组成一个连贯统一而又和谐融洽的完整体。传主们的灵魂和莫洛亚的灵魂相联系, 而莫洛亚的灵魂又沟通了现实世界, 莫洛亚的世界即成为了现实世界的一部分。

莫洛亚本人也是一名出色的历史学家, 出版了《英国史》《法国史》《美国史》等历史著作, 可他在《传记面面观》里却强调指出传记家不能长时间地扮演历史学家的角色, 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传记解释的是人类心灵演变的过程。传记家处理历史事件的方法同肖像画家作图的方法类似, 在构图时历史只能作为画家放置他模型的一个背景, 起着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而绝不能喧宾夺主, 遮挡住真正的主题。由于传记家描绘了一些与普通人截然不同的人生, 并且那些人物的个性在很高程度上显现出来。因此如何将历史的真实性和文学的生动性结合起来, 即人物塑造上的真与美的结合问题是每个优秀的传记家都会最先考虑的问题。通常一部优秀的传记会在历史性和文学性之间取得完美的平衡, 既准确完整地叙述了传主的生平, 同时又生动地叙述了传主的个性, 对他的性格命运和行为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虽然莫洛亚强调了传记文学与历史科学的不同之处, 但他更强调两者的和谐统一。莫洛亚选择的传主都是一些个性鲜明的传奇人物, 他在展示传主人生旅程时从未让历史背景去模糊传主的个性, 而是真实地叙述了传主内心的渴望、热情和理想, 真正做到了历史的真实性和文学的生动性之间的和谐统一。

阅读过莫洛亚传记的读者会发现他的传记里经常包含了大量的社会科学元素。比如人们想要了解普鲁斯特的人生就必须得了解围绕在他身边的人物生活的时代氛围, 以及社会经济和政治对时代的巨大影响。他的小说很多方面也反映了定居在蒙梭公园周围的那个社交圈子的社会经济和风俗习惯。莫洛亚巧妙地称呼那个圈子为“整个巴黎”。类似的, 乔治桑的作家生涯与十九世纪社会主义的涌起不无关联。小仲马的戏剧也从侧面反映了近代社会阶层的结构组织。即使像雪莱那样的诗人也受到了高德温社会哲学的影响。综合浏览莫洛亚的整个传记系统读者就会发现他的传记包含了许多诸如财政政策、银行业、社会秩序变化以及科学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身为传记作者的莫洛亚不仅仅是一位文学评论家, 他同样也是一位历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 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他认为传记家必须得掌握人类心理变化, 并且懂得观察人类对于外部刺激会作出何种反应:他们在成功和失败面前有着怎样的反应, 他们在高兴和失望的时候会采取何种行动, 他们如何爱、如何恨等等。总之传记家必须清楚促进或减弱艺术创造力的所有原因。法国著名作家扎克·德·拉科列杰里评价莫洛亚时说:“莫洛亚使传记成为艺术作品。他尊重历史, 厌恶空话, 推崇英雄, 热爱人民, 在纷繁的见解和未竟的事业中, 寻求思想的真谛, 运用写作技巧, 或讴歌时代精神, 或表现亲亲我我---所有这些都旨在一个目的: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感, 仿佛自己也生活在书中主人公所处的时代。”

莫洛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 既有属于过去历史的人, 也有和他同时代的人。但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都有独特伟大的性格, 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积极行动者, 某一方面的伟大人物, 都在历史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莫洛亚对欧美历史有过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 他渊博的历史知识功底对于准确地描写这些人物起了很大的作用。读者可以从中聆听到历史脉搏的跳动声。他们独具特色的鲜活个性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使他可以避免历史带来的沉重感, 从而给读者带来阅读的趣味和精神上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安德烈·莫洛亚.伟大的叛逆者雨果[M].程增厚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

[2杨正润.现代传记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纳尔基里耶尔.传记大师莫洛亚[M].靳建国.杨德娟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4]Andre Maurois, Aspects de la biographie[M].Paris, 1928.

大内档案流传记 篇4

载沣寻档欲仿多尔衮

清代内阁沿自明代,内阁大库收藏有清代皇家档案秘籍,弥足珍贵,常人难得一窥。其地在紫禁城东南隅,西临内阁大堂,北对文华殿,坐南朝北,共有二库:一为红本库,俗称西库;一为实录表章库,俗称东库。每库分上下两层,凡十间,总面积达1295平方米。

光绪二十五年(1898年),因年久失修,内阁大库渗漏严重,内务府准备修葺。内阁大学士李鸿章奏请,将红本库中多年潮湿霉烂的副本拣出焚化,以清库贮,数量可观的内阁题本与大库档案被销毁。年间,载沣命内阁意欲查找开国之初多尔衮身为摄政王举行典礼的旧档案,以便参照仿行。阁臣们入库后在堆积如山、蛛网尘封的档案库内遍寻无着,便回禀内阁大库积存旧档过多,请旨焚毁。无知的载沣不了解档案的价值,同意了这一荒唐的奏请。

学部参事罗振玉三次巧计护档案

宣统元年(1909年),内阁大库又有多处坍漏,为了维修施工,不得不把库档年代近的暂时移置别处。阁议“旧档无用”,奏请焚毁。各部闻讯,一些官员纷纷入大库“觅宝”,有的查找本人和历代科举名人的试策,有的探寻宋元旧藏。在抽检中,章梫无意中发现了宋写本玉牒残页,遂影照分赠同好,并呈大学士、管理学部事务的张之洞和学部尚书荣庆。

一次,在荣庆宴请张之洞的午宴上,学部参事罗振玉作陪。席间,张之洞向精于金石小学的罗振玉求证玉牒价值。罗振玉认为藏书虽残,也极有整理保存价值,并建议不妨奏请拨归学部,移存京师图书馆。此议得到张之洞首肯,并奏请移迁,得旨允行。

随后罗振玉到库中察看,发现内阁中书曹元忠、刘启瑞就地整理,仍在分别存弃,连清初绘制的“地图十轴”也被置于无用废弃之列,准备销毁。见此情景,罗振玉急中生智,搬出谕令中“片纸只字不得遗弃”之语,使许多档案幸免劫难。

一次,罗振玉又入库查看整理的档案,从正待销毁的文卷中随手取出两束,居然发现一件是管干贞督漕时的奏折,另一件是乾隆朝阿桂征金川时的奏折。想到如此重要的史料将付之一炬,他急忙找到张之洞,要求设法保留这批档案史料。奈不过罗振玉再三恳请,张之洞同意让罗振玉设法将这批档案史料秘密转移到学部,不得泄漏外间知晓。于是,罗振玉与内阁会稽司宗树柟协商,准备将这些档案史料用五六千个木箱运回学部。由于经费拮据,二人反复磋商,宗树柟建议改用废弃的麻袋,以节省费用。8000个麻袋将全部档案史料运回。几经周折,又转移到国子监敬一亭中,使这批珍贵档案史料避免了被毁的厄运。其后,学部先后派罗振玉、缪荃孙等人整理编目,成《京师图书馆善本书目》八卷。

13000块大洋换回“准”纸浆

民国以后,学部改为教育部。1916年,历史博物馆成立于端门,隶属教育部。这批档案史料又被移存端门门洞,其中比较整齐的另存于午门楼上。1921年,军阀混战不休,民不聊生,北洋政府财政奇窘,索薪事件屡有发生,为筹款发工资,以济燃眉之急,教育部和历史博物馆除把比较整齐的62箱1502麻袋档案史料借给北京大学进行整理外,其余的以“绌于经费”为由,全部卖给西单牌楼南路的纸笔墨老店,作为废纸按斤过秤,计15万斤,合计4000元,准备用作“运魂纸”的原料。动用了50辆兽力大车拉运,成为轰动当时的“大内档案与8000麻袋事件”。

1922年初,罗振玉从天津来京时听到消息,决心重价赎回这批内阁档案史料。当时,纸店已将8000麻袋中一批残篇断简的宋元旧本与奏折等出售给琉璃厂翰文斋书店主人韩自元。其余的已另备芦席渍水以机器打包,准备运往定兴、唐山等地化浆造纸。4月6日,罗振玉与前清遗老金梁一起,以每百斤大洋10元的价格,总数13000元,将剩下的全部内阁档案买下,并签了合同,使这批内阁档案史料在躲过“火劫”之后又免遭“水劫”之灾。

15万斤史料被虫蛀3万斤

由于个人财力有限,数量庞大的档案整理也非个人能力所及,罗振玉有意出让。消息放出,立即有外国人愿出重金购买。天津的藏书家李盛铎为保住国产,1924年将大部分档案以16000元的价格从罗振玉处购回。

1928年8月,斥资购得内阁档案的李盛铎也感到力不从心,难以维持下去。9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得知李盛铎有意出让,所长傅斯年慧眼识真,向院长蔡元培致函提出收购李盛铎所藏内阁档案。他认为“此事如任其失落,实为学术上的大损失,明史清史,恐因而搁笔,且亦国家甚不荣誉之事也。”年底,蔡元培筹得款项,最终以18000元从李盛铎手中购回这批珍贵档案。其间几经辗转迁移,鼠啮虫蚀,潮湿霉烂,原来的15万斤仅剩下12万斤。

这些劫后余生的档案被集中在午门西翼楼。1929年在京招募书记员和工人进行整理。从1930年起,由陈寅恪、朱希祖、陈垣、傅斯年、徐中舒组成的明清史料编刊会开始印行明清内阁大库残余档案。徐中舒写了《内阁档案的由来及其整理》与《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所藏档案的分析》,论述这一时期整理内阁档案的详情和经验。1933年,整理出的一部分重要档案文献曾随大批文物南迁,抗战期间饱经颠沛流离之苦。

解放后,1951年故宫博物院的文献馆改为档案馆,成为专门收藏、整理档案的机构,北京大学所藏内阁档案与故宫所藏内阁档案被合在一起,明清档案大量流散和损失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现存明朝档案3000余件,清朝档案1000多万件。在明清历史档案馆基础上充实扩建的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以后,对全部档案进行精心保存、修复,对现存内阁大库档案进行加工整理,相继出版了一系列有珍贵价值的档案史料。

莫洛亚传记文学观 篇5

一、关于传记文学的文体

传记文学与历史学长期存在着自然纽带关系。在我国古代, 存在着“史传不分”的传统传记思想, 在西方, 传记长期被看成历史的一部分。直到19世纪末, 西方的学者才开始注意传记的文学性。

莫洛亚是艺术传记的创始人, 认为传记兼具历史与文学双重属性。传记要以真实为基础, 真实如“磐石”般不可动摇;而传记作为文学作品为读者所接受, 就需要具有“彩虹”般的艺术魅力。

莫洛亚将传记与小说进行了比较, 认为传记在美感方面比小说具有优越性,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 要具有小说般的个性。

二、关于传主的选择

莫洛亚认为, 传者对传主的选择, 往往与传者内心某种隐秘的愿望相应和;或者是传主与传者本性相投;或者借传主的遭遇, 抒发执笔人的感怀。[2]莫洛亚选择的传主大多都与他性格的某些侧面相似:天生跛足的拜伦、受种族歧视的大仲马都使体弱多病又是犹太人的莫洛亚产生了“同情性理解”。莫洛亚的传主大多是浪漫派人物, 莫洛亚怀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愿望, 但商业化的社会使莫洛亚的理想落空, 无论是雪莱, 拜伦、还是夏多布里昂、乔治·桑、雨果、大仲马, 本身就是著名的浪漫派作家, 在写作这些浪漫派作家的传记时, 莫洛亚就像回到了浪漫主义盛行的19世纪, 这些旅行使莫洛亚忘却对现实的失望, 在传主的人生中找到了自我。“不管是浪漫情调的, 还是浪漫派, 在我身上, 都是强加克制的, 比较温柔的。浪漫派人物的生活纷繁喧腾, 比起我来, 情感更奔放, 抒情气愤更浓, 正像瓦雷里所说, 是对我辈平淡生活的补偿。”[3]

莫洛亚说:“大诗人不要大题目照样能写出好诗来, 但传者要写出精彩传记, 就非要抓个大人物不可。”[4]首先, 在材料搜集方面, 只有写“大人物”传者才能找到关于他的原始的资料, 书写他的一生。其次, 莫洛亚强调传记的教育作用和伦理价值, 在某些领域成绩显著的大人物的传记才会对芸芸众生有指导的作用。另外, 传记要有艺术个性, 除了写法上推陈出新之外, 传主也要有个性:纯真热切的雪莱、傲岸不羁的拜伦、犹豫的夏多布里昂、风流蕴藉的乔治·桑、雄奇奔放的大仲马等他们都是个性突出、名声显赫的浪漫主义巨擘。这些作家的生活和作品都充斥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即使用最平淡的方式去写, 写成传记都会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

斯特拉齐选择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名流作传主, 但是他旨在揭露其不为人知的隐秘特性而非“歌功颂德”;犹太籍作家茨威格写传记, 选择失败者或者具有悲剧色彩却保持崇高精神的人物为传主, 绝不以成败论英雄;与其他传记家相比, 莫洛亚多写文学家, 将历史背景与时代环境与传主的个性特色结合起来, 既写出传主性格的变化又解释个性变化的原因, 同时结合传主的作品来理解传主的个性, 对于我们更准确地品读作家作品帮助颇多。正像莫洛亚写雨果, “为什么要写雨果?因为他是法国诗坛泰斗;因为了解他的一生, 对于理解这个备受折磨的天才必不可少。”[5]

三、关于艺术性书写

怎样做能使传记不违背历史的真实而又接近于小说的艺术?莫洛亚做了以下要求:首先是一切方面都应遵循时间顺序。人生的魅力就在其不可知性与偶然性, 传记家应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 慢慢地把读者带入传主的生活。莫洛亚是“新传记“的代表作家, 他注重对传主的性格进行解释, 按照时间顺序有助于解释传主。

在突出传主的个性问题方面, 莫洛亚提出了选择材料的重要性。“实际上, 我割舍了许多信件, 尽管那些信件本身盎然有趣, 却不能给这本书增添什么重要内容, 必须避免让文证把主人公掩埋。”传记家写传记并不像科学家那样将知道的所有事都记录下来, 如果那样的话即使再小的书都会像生活一样冗长, 传记家既要顾及所有的资料, 又要选择最重要的东西。材料的选择应遵循这样的原则:什么样的材料与安排最能接近传主的真实性格, 就怎样选择和安排材料。也许有些安排并不完全忠诚于历史, 却比历史更接近本质的真实。

莫洛亚同时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 他认为“最小的细节往往是最重要的。”表现传主面貌的细节应该被传记家重视, 因为我们认识一个人都是从外貌、表情开始的。莫洛亚倡导传记家在众多的冗长繁杂的资料中抓住那些能表现传主生活的细节, 这些细节往往最自然地“出卖”了传主的本性。

莫洛亚认为传记的写作有三种叙事视角:以传主眼光看待一切、轮流采用每一个人的观点或者采用小说家的立场。莫洛亚坚决采用第一种视角, 历史是时代与环境的宏大叙事, 传记不同于历史, 传记只能用一个人来填满画布, 而其他因素只为传主服务。

莫洛亚非常注重结构艺术, “他 (传记作家) 应该朴实无华地开始写, 不追求壮丽辉煌, 只关心把读者带进一种能使他理解日益成长的主人公的最初的感情世界。”即使再伟大的人物在初生时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婴儿, 没有人能在当时就看得出他的伟大来, 所以传记家在写传记开头时不应采用“伟大的”“…家”这类词语为传主定下基调。莫洛亚的传记开头都是平平起笔, 追根溯源, 确立传主性格发展的出发点。即使再伟大的人物, 也得以死亡告终, “要使人生显得壮烈, 应以失败告终。试以拿破仑的生平为例, 如果没有圣赫勒岛的流放, 他的一生便会失去全部的悲剧力量。”莫洛亚认为以悲剧结尾会使传记增添“悲剧之美”他主张传记的结尾, 应具有《葬礼进行曲》的情调, 使人读完一本传记, 象看完一出伟大的悲剧一样, 心境趋于旷达高远。

最后莫洛亚说要使传记具有诗意, 就要用书中经过较大的间隔重复出现主要主题来形成。莫洛亚用“水”最为雪莱一生的主题:雪莱青年时在河岸上幻想、在河边他把不结实的象征性的纸船放进水里、他的一生在小船上度过、他的第一个妻子哈里埃特被淹死……水这意向不定期的出现在雪莱的生活中, 关于水的一切记忆形成了雪莱的主要性格。

在《传记面面观》的末尾, 莫洛亚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未来的传记采取什么形式, 它总是难度最大的艺术形式。我们要求它具有科学的精确、艺术的魅力、小说的感性的真实和历史博学的虚构。”

参考文献

[1]杨正润.《现代传记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

[2][法]安德烈·莫洛亚.《一个叫“我”的朋友的写照》.第96页.转引自罗新璋.《莫洛亚研究》[M].桂林:漓江出版社, 28.

[3][法]安德烈·莫洛亚.《传记面面观》.《莫洛亚全集》.第6卷.第59页.第25页.转引自罗新璋.《莫洛亚研究》[M].桂林:漓江出版社, 29.

[4]罗新璋.《莫洛亚研究》[M].桂林:漓江出版社, 24.

传记艺术 篇6

一、生动的人物刻画

对创作的执著使茨威格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不断增强。在他创作真正走向成熟的阶段诞生的这两部传记作品———《玛丽·安托内特》和《玛丽·斯图亚特》中, 我们看到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如此的丰满而栩栩如生。

1.对女性心理的准确把握

茨威格一向被公认为心理描写的大师, 他的好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他是“灵魂的猎手”。对于他的妙笔生花, 自然不得不提到, 他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

对于玛丽·安托内特、玛丽·斯图亚特这样有着悲剧命运的人物, 他是特别偏爱的。“我从来不喜欢为‘英雄人物’歌功颂德, 而是着眼于失败者的悲剧。……在我的传记文学中, 我不写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就的人, 只写那些具有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比方说, 我不写马丁·路德, 而写伊拉斯谟;我不写伊丽莎白一世, 而写玛丽·斯图亚特……” (1) 正是这种偏爱, 使茨威格热衷于探索这类人物的深层心理, 所以刻画起来游刃有余。描写这样的人物, 他并没有任何功利的现实目的, 只是单纯对她们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感兴趣, 想要了解她们坎坷命运的背后, 复杂有趣的内心世界而已。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在写作上的主要志趣, 一直是想从心理学的角度, 再现人物的性格和他们的生活遭遇。” (2)

对女性心理的准确把握, 弗洛伊德理论及其他心理学知识的纯熟运用, 使得主人公的爱恨情仇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看到在王后、女王的尊贵身份背后, 她们作为女人的天性。在《玛丽·安托内特》的第18章《攻陷巴士底狱》中, 三级会议上王后备受冷遇, 革命的火苗已在熊熊燃烧。在出席国民议会开幕式上, 玛丽·安托内特美丽又不失庄严。人们都认为她正积极密谋反对国民议会。而细心的茨威格注意到王后的心思在别的地方, 在华丽的外表下表面上尽着王后的义务, 在人民面前炫耀王室的尊贵, 可内心却备受煎熬, 孩子的早亡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已经淹没了她。在这几个星期里, 不晓内情的人们纷纷揣测她正在策划反对议会的多重阴谋, 没有什么比这样苍白的谣言更愚蠢的了。

在《玛丽·斯图亚特》一书的第11章《爱情的悲剧》中, 女王无助地爱上了她野心勃勃的下属博斯韦尔, 她知道这样的爱是罪恶的、毫无希望的, 但是爱情一旦占据一个女人的心, 她就无力再反抗了。“激情迸发出空前巨大的力量。……在她身上突然产生了一个恶魔般的‘超我’, 它超越了她原有的力量, ……她可以失去一切, 可以为了他而牺牲, 她的幸福包含在这种痛苦之中。……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 她都敢于走这一条毫无前景的道路。” (3)

茨威格在此处还引了玛丽·斯图亚特所作的十四行诗, 高高在上的女王为了情人甚至愿意抛却荣誉、疏远朋友、献出一切。这里运用女王亲手写下的卑微言辞去展示、呈现她内心的迷狂, 确实证实了这段无望的爱情, 出乎意料的是———这看似疯狂的情欲冲动却也显示出了女王在情感上的纯洁与坚贞, 让读者理解了玛丽为何会身不由己地参与了对自己丈夫的谋杀, 并且敢于挑衅整个苏格兰, 在谋杀后匆忙嫁给了谣言的中心———杀害前夫的凶手。名誉扫地的女王倘若愿与博斯韦尔的关系隐秘地保持一段时间, 让世人逐渐淡忘整个谋杀, 那么也许她还有望安然地嫁给心上人, 但是玛丽选择了会让自己走向毁灭的这条路, 可以说在第14章《走投无路》中茨威格完美复现了她在谋杀案后的精神状况。

借助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我们看到这两位王后和女王虽然身世显赫, 但与每个平凡女人一样, 无私地爱孩子, 在恋爱中变得盲目。她们都是内心极为温柔的女性, 热爱自由和艺术, 为爱而生。在应该好好把握的时刻, 她们却游戏人间;当危险来临前, 她们都缺乏警觉, 容易轻信别人是她们的缺点。她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尊严感, 处于危难之中时会不自觉地以王者的一面示人, 死亡也不能让她们低头。她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英雄, 她们的人生的确劣迹斑斑, 人性中的弱点正是把两人引向最终毁灭的导火线。但就在悲剧即将成形的那一刻, 她们却站了起来勇敢面对, 瞬间蜕变成为悲剧中真实的英雄。茨威格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准确把握了这样的瞬间, 使这种脆弱心灵的自我超越被赋予了无限意义。

1.2妙用配角

在人物的选择上, 除了主角之外, 茨威格还描写了多个历史舞台上的小人物。这样默默无名的人物, 在他人的传记里恐怕连提都不会提起, 但茨威格却深谙其中的奥妙。

《玛丽·安托内特》第14章《悲剧开始上演》中对博马舍费了番笔墨, 这个靠写低俗小册子诈骗为生的人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 王后在最辉煌的岁月里, 是如何轻率地面对生活, 逃避责任和义务, 沉醉于穷奢极欲不顾体面的玩乐中, 甚至要以王后的身份亲自演出一场嘲笑王室的戏剧。王后干的蠢事正如考尼茨所说的“越来越多, 越来越精彩”了。

最后几章中, 从典狱长妻子里夏德夫人细心为王后布置牢房, 女佣罗萨利照顾王后并记录她生命中最后77天真实感人的资料, 因搀扶王后而被检举的宪兵队长德·布斯尼, 再到最后冷酷的刽子手山姆森却向王后脱帽以求宽恕, 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位曾经挥霍青春, 狂放妄为的王后, 在大难临头时却显露出了应有的尊严和骄傲。若不是天性贪玩, 热爱自由, 若不是在年幼时就嫁到异国他乡, 如果她能早一点收敛, 显露这种能轻易笼络人心的优雅尊贵, 又或者命运没有这样绝情, 恩赐她一点点的幸运, 她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在茨威格独具匠心描绘出的配角身上, 我们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惋惜, 对哈布斯堡的眷恋之情又一次帮助茨威格描绘出了如此感人的画面。

《玛丽·斯图亚特》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次要人物显然是另一位女王———英格兰的伊丽莎白。除了女主角之外作者对她着墨最多。这个人物的成功刻画, 让我们强烈感觉到随着情节的推进, 工于心计的伊丽莎白一直躲在暗处, 静静窥视着她的妹妹, 伺机挥出那致命的一剑。在书中通过对她复杂心理的反复描摹, 我们看到权力的迷人光芒是如何激起她们的热望, 磨蚀了两个女人的灵魂。

二、人道主义的出发点

茨威格的传记在情节设置上与别的作家有明显差别, 这就是他作品中真切流露出的人道主义关怀。许多温暖的、残酷的细节使我们一再被感动。这些情节中, 有一部分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 但大都符合历史脉络及人物自身的性格发展。可以说, 这些情节的设置为整部传记增添了一抹触动灵魂的亮色。在两部传记中, 巧合地都涉及了这几个情节:当王后和女王身陷绝境时, 她们的儿子都无情地背叛了她们。玛丽·安托内特年幼的孩子受敌人的教唆竟出庭指控自己的母亲;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早已被教育成一味追求权势的君王, 毫不犹豫地帮助母亲一生的宿敌, 亲手将她推上了断头台。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 茨威格用事实谴责了这样的亲子背叛行为。众叛亲离、早已不得人心的她们终于走上了断头台。她们之前的人生也许并无多少值得称颂的地方, 但她们面对死亡时流露出的王者之风和巨大的勇气着实让人敬佩。尊贵的王后和女王都是在死前的几个小时, 才被匆匆告知死亡宣判的, 但两人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惊慌, 只是默默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她们甚至还被剥夺了向自己的神甫或牧师临终忏悔的权利, 对于虔诚的教徒而言其痛苦可想而知。茨威格正是抱着对死者灵魂的深刻理解, 借助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向我们描述了这悲壮一幕。

死刑结束后, 还加入了特别的细节:玛丽·安托内特的尸体终于入土, 王后死了, 整个法国却没有一个人想起她, 没有一个人为她伤心落泪, 只有在最后的那几天陪伴过她的那只小狗还在寻找她。它不停地在狱中来回寻找, 一个一个房间地嗅着, 在王后睡过的床垫上跳来跳去……玛丽·斯图亚特被斩首后, 人们在她的衣裙底下发现她的爱犬, 它紧紧依偎在她的身边, 好像是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当刽子手想把它抱离尸体的时候, 这个沾满鲜血的小东西向他狂吠不已。王后和女王都死了, 没人敢为她们伤心或奋战, 就连自己的儿子和那些成千上万曾宣誓效忠的人也没有能再做些什么, 却有这样两只弱小的生灵, 在此刻显示了它们的忠诚和英勇。正是这些不同以往的细节描写, 让我们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历史, 发掘出了在冰冷的现实下掩埋着怎样的脉脉温情。

茨威格在对历史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总体把握上可以说是客观公正的, 他没有刻意地以个人视角来左右读者的价值取向, 而是巧妙地将读者引向相似的审美判断。就这两部作品而言, 关于绝对的历史真实, 我们只能见到一条粗略的时间线索和众多散乱的只言片语。作为一个文学家, 茨威格所建筑的这个相对艺术真实, 其整体结构是符合历史发展轨迹的, 而它之所以能给人丰富完满的感觉, 是因为茨威格建构的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过去的模型, 而是一个温暖的、充满文学语汇力量的心灵世界。他让历史人物在艺术世界里重生, 随心而动。他的客观科学打下了可信度的基石, 两个世界变得如此亲近;他的心理现实主义技艺纯熟, 为人物注入灵气, 使沉睡已久的心又开始跳动, 诉说着她们曾经的故事;即使是那一点在正统传记中会被认为是瑕疵的宿命论调, 在这个灵动的世界里也化为一抹神韵, 平添了一股让人叹服的悲剧气质。

摘要:作为一名传记大师, 斯蒂芬·茨威格在创作方法上可谓是自成一家, 将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得近乎完美。精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茨威格, 将心理学知识融入了艺术创作, 在忠实于历史的基础上, 将人物性格刻画到了极致。他塑造的形象各个鲜活丰满, 不仅真实描绘了他们的生平经历, 而且向读者展示了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以《玛丽·安托内特》和《玛丽·斯图亚特》两部作品为例, 分析和论述茨威格是如何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这两段心灵的发展史的。

关键词:茨威格传记作品,心理现实主义,传记创作,女性心理,人道主义

参考文献

[1]斯蒂芬·茨威格.昨天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9, 1.

[2]斯·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上海:三联书店, 1986.

[3]臧乐安译.三人书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8.

[4]勒诺特尔.法国历史轶闻.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5.

[5][瑞士]亨利·瓦洛通.玛丽亚·特蕾西亚传.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传记阅读训练 篇7

钱穆: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潘剑冰

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其《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之一。1949年秋,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1950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90年去世,是当代中国声名赫赫的一位文化宗师。

在《国史大纲》的引论中,钱穆说:“唯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唯对现实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浓厚之感情,必须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经之历史有深厚之认识。”余英时认为钱穆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宗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历史的人总是好旧的,所以女人嫁给历史学家肯定是不会错的。钱穆在北京教书时,中式的长袍已经成了一种落伍的标志。但是钱穆看到好友陈寅恪穿长袍,他也改穿长袍,并把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宣布自己将坚决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的。

钱穆在燕京大学的时候,作为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大学,燕大的水电费催缴单都是用英文写的,对此,大家也觉得很正常。但是钱穆不干了,他每个月接到水电缴费单后都把它扔到一边。后来学校派人来质问这个“老赖”,钱穆告诉来人:“我是学校聘用的一个国文教师,不必要认识英文。为什么你们在中国办学校要用英文发通知?”

钱穆在中学执教时有一段时间兼过英文课,他的英文水平看懂水电单绰绰有余,他的理由无非是外国人在中国办学校就得用中文,这种行为是一种保护民族文化的本能。为此,他不惜当刺头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与教师的宴会上,钱穆大胆直言,批评燕大各楼的起名问题,说入校门即见M楼、S楼,不伦不类,既然在中国,就应该起个中国名字才是。司徒雷登最终接受了钱穆的建议,事后,他按照各楼美国捐建者名字的汉译,将M楼改为穆楼,S楼改为适楼,办公楼命名为贝公楼。有人跟钱穆开玩笑说:“正是因为你的提议,学校以你的名字来命名一座楼,与胡适各分各占一楼,你真是荣幸啊!”新中国成立后,燕大并入北大,北大搬到了燕大的校园,现在北大校园的未名湖,就是当年钱穆起的名。

在钱穆的心目中,一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髓首推其历史,他认为一个国民只有充分了解本国的国史,才能建立起对国家民族的“信仰”。

钱穆欣赏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亡国”与“亡天下”有着本质的区别,“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则意味着一国精神文化的消亡,这才是最可怕的。

1950年秋,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期间历经坎坷与打击,艰辛难为外人道也。彼时已经功成名就的钱穆完全可以不用去自讨苦吃,但他看到许多流亡到香港的青年人彷徨无着,失去精神支柱,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经世救国的责任,借由在百年殖民之地上办校之机,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

1986年6月9日,九十二岁高龄的钱穆在台湾自己的寓所素书楼讲完最后一课,从此告别杏坛。他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了最后赠言:“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毫无疑问,钱穆心中的“中国”正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

1990年8月30日晨,风雨之日,钱穆于台北杭州南路新迁寓所去世,享年96岁,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1992年,钱穆魂兮归来,归葬太湖水滨。而他留在岭南的足迹,也被历史一路仔细搜集,成为后人阅读钱穆时一个绕不过去的章节。

钱穆的学生余英时在他逝世后写下了这样的挽联:

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

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选自《名人传记》2014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学生余英时认为,作为一代文化宗师的钱穆是以阐述和发挥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为毕生治学宗旨的。

B.“女人嫁给历史学家肯定是不会错的”一句看似闲笔,且有明显戏谑意味,但活跃了文章气氛,也自然引出了关于钱穆的逸事。

C.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总是非常直接地宣布自己坚决捍卫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

D.钱穆同意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亡天下”远比“亡国”要可怕,因为“亡天下”意味着一国精神文化的消亡。

E.钱穆创办“新亚书院”时,已然功成名就,之所以要自讨苦吃,是要倡导中国文化,进而可以获得在殖民地香港办校的机会。

2.全文以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钱穆先生一生奉行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余英时的挽联非常准确地概括了钱穆先生一生的治学和情怀,试进行简单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联系现实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钱穆捍卫民族文化的思想及行为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承认自己是“神经病”的章太炎

□苏 文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大同书局出版了一本名为《革命军》的小册子,作者为年仅十八岁的青年邹容,书前并有章太炎作序。由于此书宣扬反清思想,向来鼓吹反清革命的《苏报》特地刊文介绍,并获得广大回响。然而对清政府来说,此举不啻叛国行为,于是派人前往逮捕邹、章二人。

据章太炎于坐牢期满出狱、东渡日本后所撰的《邹容传》记述,当时他正在整理学社事务,且“志在流血”,所以不肯离去,坐等巡捕前来捉拿。而邹容原本已从后门逃跑,躲在一英国传教士住所,但听说章太炎被捕下狱,立刻到衙门自首。

后来,这对忘年之交以平民的身份与清政府在上海租界法庭当庭对质,痛斥朝廷的腐败。虽然清政府想以“毁谤朝廷”“大逆不道”“图谋不轨”的罪名将他们凌迟处死,但在强大舆论的压力与租界当局的干预下,只得分别判处邹、章二人两年及三年徒刑。审讯结束后,章太炎与邹容被送回牢房,不想沿路观者如堵,章太炎见状,即高声吟道:“风吹枷锁满城香,都市争看员外郎。”回到牢里,他还与邹容互吟诗相赠。不久,邹容因无法适应狱中恶劣的环境而病逝,章太炎则刑满出狱,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袁世凯窃取大总统宝座后,曾聘章为总统府高等顾问。章太炎看出袁有称帝野心,拟效方孝孺故事,执丧杖,穿麻衣,痛哭于国门,以哀共和之将亡,为同人所劝阻。然而“章疯子”的名声,由此传开。

章太炎就是这样喜欢特立独行,当听到有人说他是“疯子”和“神经病”时,他非但不以为忤,还赞成对方的说法,自认是神经病,且希望他的同志、朋友,都能带点神经病。他在东京加入同盟会时,曾有过一段演讲:“大几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亦不能说,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神经病。近来传说某某有神经病,某某也有神经病,兄弟看来,不怕有神经病,只怕富贵利禄当面出现的时候,那神经病立刻好了,这才是要不得呢!”

章太炎被袁世凯幽禁于北京龙泉寺时,因愤怒而绝食以示抗议。由于正逢隆冬,滴水成冰,绝食两天后,他又冷又饥,躺在床上已奄奄一息。门人朱逖先、吴承仕、钱玄同等闻讯,纷纷跑去劝他进食,但从早到晚,不管大家怎么劝说,章太炎都摇头不理会。

就在无计可施时,吴承仕突然灵光一闪,问:“您比祢衡如何?”章太炎两眼一瞪,哼声道:“祢正平(祢衡)怎么比得上我?”吴承仕于是告诉他,刘表欲杀祢衡,但自己不想背罪名,所以将祢衡送到黄祖那里,让他下手当恶人;如今袁世凯比刘表更厉害,因为他不须利用黄祖那样的人,就可让先生(指章太炎)自己把自己杀了。龙泉寺软禁中的章太炎一听,赶紧从床上翻身坐起,斥道:“这是什么话!”众门人见状趁机苦劝,并拿出荷包蛋等章太炎爱吃的食物,终于让他恢复了饮食。

胡适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最早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书籍。书出来后,胡适特地送一本给章太炎,并在封面里写上“太炎先生指谬”,署名“胡适敬赠”。其中“太炎”和“胡适”二词右边都加条黑线,表示是“人名”。然而,章太炎不懂新式标点符号的应用,所以看到自己名字旁的黑线,即骂说:“何物胡适!敢在我名上胡抹乱画!”继而发现“胡适”两字旁边也画一黑线,这才笑说:“他名字边也有线。就彼此抵消了。”

章太炎晚年居住上海时,离家五十公尺之外,即找不到路回来。偏偏他又记不得自家地址,只能沿途问人,其问法是:“我家在哪里?”被问到的人,常当他是疯子。某次,他从南京返回上海,由于家人记错班次,没接到他,他只好雇一辆马车,并告诉车夫说:“到我家里。”车夫无法,只好在街上穷兜,转了半天才被家人寻获。此外,章太炎也不会用钱,只知一张钞票可用一次。所以他叫佣人买烟一包,给五元大洋;儿子想买大衣,他给五元大洋;后来要在苏州盖房子,他也只拨了五元大洋。

(选自《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民国成立后,章太炎自日本返国,担任孙中山的总统府枢密顾问。宋教仁遇刺后,因参与讨袁活动而被袁世凯禁锢。1924年脱离国民党,并在苏州设立“章氏国学讲习会”,从此以讲习为业。“九一八事变”后,积极赞助抗日运动。后病逝于苏州。(《承认自己是“神经病”的章太炎》)

②在《革命军》中,邹容开宗明义地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并为这个国家定名“中华共和国”。(《历史上的今天》)

③《革命军》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孙中山赞誉它为“排满最激烈之言论”,“能大动人心,他日必收好果”的作品。当时《苏报》主笔章士钊著文说:《革命军》“诚今日国民教育之一教科书也”。可见其宣传鼓动力量之巨大。(《历史上的今天》)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苏报案”中,章太炎因为志在流血,所以才坐等巡捕前来捉拿;而邹容到衙门自首,是因为听说章太炎已被捕入狱。

B.章太炎在审讯结束后回牢房的路上,见围观的群众很多,于是高声吟诵诗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唤醒民众反清的意识。

C.章太炎对别人称自己为神经病非但不以为忤,还自认就是神经病,是因为他认为只有特立独行的人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成就大学问、大事业。

D.章太炎性格开通,并不固执己见。听到劝说有理便停止绝食,看到书中胡适的名字旁也有黑线便怒气平息,就体现了这一点。

E.邹容在他的《革命军》中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得到了包括章太炎在内的许多革命志士的积极响应。

2.本文是章太炎先生的传记,但文章开头为什么却写了邹容之事?请结合全部材料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作品中章太炎的哪些革命行为可能让人们觉得他是“神经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章太炎听说别人称他为神经病时,他并不以为忤,并自认是神经病。请你结合对“神经病”内涵的分析,谈谈你对章太炎的这种态度的看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传记艺术】相关文章:

传记鲁迅06-27

传记文学08-04

文言传记09-04

传记答题方法04-23

家谱传记范文04-30

个人传记范文06-13

名人传记05-19

“传记选读”教学07-12

高考传记阅读题型06-30

高考复习传记阅读06-30

上一篇:建构注意理论下一篇:影像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