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稻田养鸭技术推广

2024-07-19

寒地稻田养鸭技术推广(精选四篇)

寒地稻田养鸭技术推广 篇1

1稻鸭共作机理

现代稻鸭共作模式属生态型立体式种养殖结合模式之一, 即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和生活习性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刺激生长;同时, 稻田生态系统为鸭子提供劳作、觅食、生活、休憩、运动的场所和大量的动植物饲料等。这样, 使现代水稻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转化为发挥水田综合生态功能, 使现代规模集约养殖转为更符合鸭子生活习性的自然养殖, 饲养出来的鸭子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 生产出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优质大米及优质鸭肉的两种完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以田养鸭, 以鸭促稻, 使鸭和水稻共栖生长, 从而实现稻鸭双丰收局面。

2主要技术要点

稻田养鸭之前, 首先我们对养鸭场地的稻田进行了一些改造,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便于管理和防止鸭子逃窜, 添置了养殖鸭子的围栏。围栏的建筑材料选取了木条、尼龙网、编织袋, 围栏高度在55厘米。二是搭建栖架, 供鸭子上岸休息使用, 在田埂上搭建, 材料为木条, 栖架上设有顶棚, 可以遮阴避雨, 栖架高出稻田20厘米左右, 面积以每平方米6只鸭计算。

2.1挑选适宜品种

宜选择体型较小、全生育期较短的野鸭或觅食力较强的麻鸭, 与普通养鸭不同, 稻田养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 更接近于野生状态, 因此, 根据用途和市场需求, 我场放养品种选择了抗病力强、适应性广、浑水性好、田间活动时间长的麻鸭和北京白鸭。

2.2确定规模数量

根据稻田饲料生物繁茂时期和程度, 确定了放鸭规格和数量, 每亩稻田放鸭10-15只, 放的密度过大, 会增加后补饲料, 容易踩坏稻苗;密度过小, 造成稻田饲料资源浪费, 没有真正起到浑水、除虫、 除草的作用。

2.3适时放鸭进田

稻田放养鸭子的时期以水稻生长的时期确定, 水稻插秧返青后, 进入分蘖期即可放入鸭雏。放入过早, 容易损坏秧苗;放入过晚, 鸭子除虫、除草效果会欠佳。

2.4稻鸭共栖与科技技术结合

今年, 绿色农业正式进入“减农药、减化肥、减除草剂”的“三减” 阶段。作为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基地, 我们积极开展“三减” 探索、技术普及等工作。一方面加大新型机械和新技术推广力度, 在全管理局推广应用插秧机侧深施肥技术。在插秧过程中, 完成一次性带肥、带药作业程序, 有效减少后期作业程序, 节约物资投入和劳务成本;另一方面, 农场全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增加配方肥、水稻专用肥、有机肥、生物粪便等肥料的用量, 减少“三大肥”常规配比用量, 有效降低了肥料流失率。同时, 农场还要求各作业区加大有机稻米和绿色稻米的生产力度, 强化科学管控手段, 实行废弃农药瓶袋有偿回收制度, 减少残留药品遗留在土壤中, 造成生态环境的二次污染。

3稻田养鸭的意义

3.1提高稻米品质, 用较少量的农药和化肥取得水稻高产, 达到改善稻米品质的效果。

3.2提高生态效益, 稻鸭共作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用量, 增加有机肥投入, 减少对水源、土壤的污染, 有效保护土壤、保护水稻害虫的天敌, 改善生态环境,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3提高鸭肉品质, 目前市场上的鸭以高密度圈养为主, 鸭肉品质、风味远远差于放牧的。而稻鸭共作鸭子的食物来源和活动条件近似于放牧, 鸭肉品质好、风味佳、符合市场需求。

4稻田养鸭经济效益

试验饲养稻田鸭1500只, 因为稻田里养的鸭子质量好, 所以价格要比正常的鸭子贵一些, 按照每只成鸭40元来计算, 1500只稻田鸭就可销售6万元, 除去养鸭的费用, 1500只鸭子的纯利润在2万元左右, 效益相当可观, 鸭稻米的市场价格为6元/ 公斤。

摘要:结合实际, 谈谈寒地稻田养鸭技术推广。

关键词:稻田养鸭,技术推广,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基保, 王光和.稻田养鸭技术示范推广及思考[J].中国家禽, 2007, 29 (16) .

[2]范丽萍, 周兴凯, 关文福, 张秀珍.寒地稻田养鸭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S1) :151.

稻田养鸭技术要点 篇2

【关键词】 稻田 养鸭 技术

稻田围栏养鸭,在不中耕、不除草和不施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情况下,较不养鸭的稻田亩增收稻谷40~50kg,鸭50~60kg,亩纯收入最高可达600元。农民称稻田围栏养鸭为“治虫的突击队,除草的活机器,天然的肥料厂”。

1.育 雏

1.1雏鸭选择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1.1.1 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署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1.1.2 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最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1.1.3 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1.2 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下面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1.2.1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梢、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便于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1.2.2 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同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度。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1.2.3纸箱育雏 利用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可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活适时分群转移, 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1.3 饮水和饲料

1.3.1 饮水 雏鸭出壳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净雏鸭放入1cm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温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湿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洁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1.3.2 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要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1.3.3 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实500g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茎、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g以上,可放入大田。

1.4 一般管理

1.4.1通风 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湿度和显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1.4.2 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20只/m2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1.4.3 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波动。1~3日龄,温度为28℃~30℃;4~6日龄,温度为24℃~26℃;7~10日龄,温度20℃~23℃;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1.4.4 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温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氣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1.4.5 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1.4.6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1.4.7 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与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

2.稻田放鸭管理

2.1 入田时间

稻田养鸭需注意下田时间,雏鸭孵出20天,体重约100g以上。水稻抛秧15天,移栽12天以上,可放入大田。成年鸭应适当推送2~3天下田。

2.2 田间饲养设施准备

2.2.1 设防逃圈 每个稻田准备优质尼龙网25kg左右,不规则稻田和狭长稻田应准备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层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60cm,每隔1.5~2m树一支撑杆。

2.2.2 建鸭舍 在田的一角按每10只鸭/m2的大小折算建一个鸭舍,舍顶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三面作档,但必须通风透气,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舍下挖一个2倍于鸭舍大小50~60cm深的水涵。

2.2.3 挖丰产沟 稻田间开挖35cm宽、30cm深的丰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2.3放养密度 大鸭放养密度为每亩15羽左右,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2.4 采食训练 鸭在育雏期间没有放牧的习惯,下田前的应进行采食训练。稻田放鸭主要采食稻田里的杂草、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先调教采食落地谷子后,将谷子撒入浅水中,让鸭去啄食,多次后形成条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会主动寻找食物。

2.5 补饲每天每只鸭用50~100g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注意定时、定点饲喂,、视情况增减饲喂量,不可过足或过少。杜绝用发霉、发臭的的植物饲料及发臭、生蛆的动物饲料喂养。

2.6 合理安排放牧时间

2.6.1 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 稻田放牧,通风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气温超过30℃时,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凉爽的时候进行。

2.6.2 适当轮流放牧 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复放牧,适当休闲几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长期和收获期,最好进行搭配。

2.6.3 集中放牧 水稻收割后,稻田有大量遗粒,这时可集中放牧。

2.7 稻鸭共栖 放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因此,鸭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础上,保持鸭舍通风,并设置一些遮荫树枝或小凉棚。丰产沟应满水,让鸭多嬉水,起到防署降温的作用。

2.8 给合治虫进行放鸭 先摸清虫情,如虫害较重时,减少补料,让鸭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采食害虫,充分发挥防治害虫的目的。

2.9 水稻喷药前,把鸭子引诱在鸭舍圈住

2.10 后期管理水稻乳熟期收鸭,以防鸭吃稻穗。为方便收鸭,平时喂养时就让鸭子养成听到某种声音集中的习惯。收回的鸭子可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

3.常见鸭病预防

稻田养鸭属开放性饲养,容易感染疫病和传播疾病,应十分注重鸭子防疫工作。

3.1 鸭瘟

肉鸭:7日龄,鸡胚亿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3.2 鸭病毒性肝炎免疫

雏鸭:1~3日龄,鸡胚化弱毒苗,0.5ml/只,颈皮下注射,2天后产生抗体,与天达到离水平。

3.3 鸭霍乱免疫程序

鸭霍乱的疫苗为禽巴氏杆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种2日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达三个半月;禽霍乱氢气化铝胶苗,用以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2ml,间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个月;禽霍乱油乳剂灰灭活苗,用于2个月全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2ml免疫期为6个月。

4.注意事项

建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尽可能的不使用农药; 田间鸭舍建造时,应考虑防止鼠类侵害; 稻田施药期間,应及时收鸭起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下田放鸭。稻田施药安全间隔期内,鸭子饮用水与稻田水应分开,防止鸭中毒和鸭产品污染;发生过鸭瘟或带传染病鸭子走过的地方,以及被矿物油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养鸭。

在水稻分蘖盛期,让鸭群昼夜生活于稻田,以田养鸭,以鸭促稻。适当补充少量精料,使鸭和水稻共栖共长。经50~60天的饲养,稻穗成熟,仔鸭体重可达154g。,

4.1 雏鸭选择 选中小型品种,雏鸭能在稻田中自由穿行觅食。选生活力、适应力、抗病力均强的品种,适应昼夜露天食宿的生活环境;长势快的品种也是稻田养鸭的关键一环,以选用麻羽系中体型较大的杂交鸭为宜。

4.2 稻田选择 范围较广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离家较近的田块,以便于管理;选择大肥田,水生饲料丰富,特别是动物饲养多的田块;水源有保证的田,田四周插好围栏,高35cm ,严防鸭子窜出。

4.3 栖埂 栖埂是供鸭群栖息的地方,应垒在田中央,以预防天敌侵害。栖埂为双埂一沟形状,由中间捞泥向两边垒埂,埂高出水面17~27cm,宽33cm,沟宽67cm,深50cm。栖埂的长短,按每只鸭33cm计,每亩养鸭25只,亩用栖息埂58m。

4.4科学放养 一般每亩田放养25只为宜,过多过少都会影响仔鸭的生长发育。放鸭应在插秧后的20天,恰在水稻分蘖期。雏鸭放田后,要开始人工补料,每日早晚各补1次,早上喂1/3,晚上喂2/3。

4.5巡田管理 日常注意查点鸭数,围栏有无缺损,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稻田生态养鸭技术 篇3

1 稻田养鸭有利于增加效益

1.1 对水稻的好处

稻田养鸭可形成水稻和鸭子的种养结合,形成互利互补的生态环境,实现水稻、鸭子双丰收,综合效益双倍高。首先,鸭子具有好动的生活习性,利用其在水中活动可以进行活水,起到松土、透气的效应,为水稻根部提供氧气,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不易被病虫侵害;其次,鸭子在稻丛间不断觅食,能消灭多种水稻害虫,减少农药用量,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使水稻单产增高,而且稻米品质得到提升、口感更佳;再次,鸭子排出的粪便能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质,降低肥料成本,提高水稻产量;最后,鸭子的粪便多,能够培肥土壤,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减少化肥的使用,尤其减少氮肥对人体的危害。

1.2 对鸭子的好处

利用稻田里的生物饲料可降低养鸭成本,为鸭子提供活动的场地,增强鸭子的体质,使鸭肉口感更好、价格更高。

2 稻田养鸭生产技术要点

2.1 鸭子放养技术

1)单位面积放鸭数量与土质、水质、浮游生物和杂草有关。鸭子数量过少稻田杂草去除率低,害虫数量多;鸭子数量过多稻田中的杂草无法满足鸭子的采食量,使养鸭的饲料成本增加。根据试验研究,放鸭数量以35只/667 m2比较合适,也可根据养殖情况适当调整,这样既节约饲料成本[1],又能很好地达到除草和防害虫的目的。

2)放鸭苗就地取材,以当地笨鸭为好,麻鸭亦可,鸭龄适宜。稻田养鸭放鸭苗时最好放入出生7左右的鸭苗,鸭龄不宜超过15 d。鸭龄过大会压倒水稻幼苗,鸭龄过小对稻田环境难以适应。

3)建鸭棚。可在稻田边的空地上建造中型鸭棚,面积60 m2左右(7 m×8 m×1 m),每公顷可建造2个中型鸭棚,每个棚中可放养500余只鸭子;也可在稻田边建造18 m2左右(3 m×6 m×1 m)的小型鸭棚,每公顷可建造3~4个小鸭棚,每个棚中可放入150余只鸭子;鸭棚要高出地面,达到可以为鸭子避风、避雨、避寒的目的;平时注意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和通风,每个月最好给鸭棚消毒1~2次[2]。

4)架设围网。既可防止鸭子跑走,又可防止天敌的侵害,如老鼠、黄鼠狼等。围网可用尼龙绳编织网或细铁丝网,围网高度50 cm,每公顷约需400 m长围网。

2.2 放鸭时间

水稻秧苗返青后1周左右可放鸭。放鸭过早会压倒稻苗;过晚杂草过大,不易于小鸭子的食用。

2.3 鸭子的喂养

鸭子白天在水田中活动,以杂草、昆虫为食,傍晚鸭群上岸后需要喂养精饲料,如豆饼、碎米、玉米面等。放养前半个月由于小鸭的觅食能力较差,需要补喂营养全面的鸭饲料。

2.4 放鸭技巧

鸭子比较胆小,每次从鸭棚里放鸭时,只要小心把鸭棚门打开即可,让鸭子自行出棚觅食。放鸭后不可以在稻田喷洒农药,最好不给水稻施肥。

2.5 收鸭时间

在水稻即将抽穗时收回鸭子,这时的鸭子体重一般已长到1.5 kg左右,因鸭子有极强的采食能力,如不及时收回鸭子会采食稻谷,造成水稻减产。

3 抓好鸭子的饲养管理

3.1 场地要安静

稻田周围要保持安静,严防鼠、蛇、狗等兽类进入鸭棚及稻田中,防止各种噪音,工作人员也不可以在稻田周围大声尖叫和惊吓鸭群。

3.2 管理好鸭群

每次喂食都用同一种声音呼唤鸭子,驯化鸭子集中取食,这样有利于管理鸭子并观察鸭子的生长情况和异常情况。

3.3 搞好鸭棚卫生

要经常保持棚内干燥,每天对鸭棚进行打扫并清除鸭粪,勤换勤晒棚内垫草,定期对食槽、用具、运动场所和鸭棚内外进行冲洗消毒。

3.4 对鸭群进行免疫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并采样进行监测,了解免疫效果,定期进行驱虫。

4 小结

稻田养鸭是一项很好的生态技术措施,一方面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种养经济效益。对大力发展有机水稻和绿色无公害鸭子,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有很好的推广价值[3],有待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基保,王光和.稻田养鸭技术示范推广及思考[J].中国家禽,2007(16):43-45.

[2]宋尚莲.稻田生态养鸭的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7):150-151.

稻田生态养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篇4

1稻田生态养鸭的好处

(1)可充分发挥鸭子好动、勤觅食的生活习性,起到了中耕除草,吃虫增肥的作用。鸭群能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发生,能有效解决水稻与杂草争肥、争光、争气的矛盾、能改善水稻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纹枯病的发生。

(2)鸭粪是优质的有机肥,鸭排粪数量多,每只鸭每天排350g左右粪便,一只鸭排泄在稻田里的粪便在10kg以上,鸭粪养分丰富,10kg鸭粪相当于:N47g、P70g、K31g,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稻田肥料消耗,提高水稻产量。

(3)能充分发挥鸭群昼夜觅食的习性,使昼夜活动的害虫均有机会成为鸭子的食物,对水道秧苗的生长有保护作用。

(4)充分利用稻田生产的生物饲料,降低养鸭成本。活泼好动的鸭子能广泛采食稻田中各种浮游动物、两栖动物和落入田中的谷粒,能变害、变废为宝,显著降低养鸭的成本。

(5)可充分利用稻田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养殖业。稻田养鸭能够充分利用稻田的自然环境、水体环境、空间和田地青饲料资源发展养鸭业。

2稻田的选择

适合养鸭的稻田应选择离住房较远、环境较安静、形状比较方正、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灌排水比较方便的田块。土质保水力强,土质以黏壤土为宜,浮游生物多,不受洪水威胁的稻田,稻田水面以1.3~2公顷为宜。

种植的水稻应选择株高中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抗逆性好的中、晚稻品种。培育适龄壮苗(秧苗在30d左右,叶龄6叶左右)。水稻适宜种植密度既要有利于鸭在稻丛间的活动不伤害稻苗,又要有利于高产和栽秧习惯。

3建造鸭棚和围栏

可在稻田地边空地上建造20㎡左右的小型鸭棚,每公顷约建造3个鸭舍,鸭舍内高出地面,防止鸭只受潮湿。每公顷稻田放鸭100~120只。用50cm×50cm角铁焊接底框,床面采用养肉鸡用的弹性塑料网;建围栏一方面是防止鸭只跑失,另一方面是防止老鼠、黄鼠狼等天敌的侵害。围网可用尼龙绳编织网、细铁丝网或用竹篱、树枝等编成围栏,密度以刚放养的雏鸭不能通过网眼为宜。沿田埂四周设围栏,围网高度50~60cm,并用竹竿固定,使鸭只不能跃过跑出田外。

4做好鸭子放养技术

4.1放养品种的选择

稻田养鸭要选当地笨鸭品种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放养中小型肉鸭和蛋鸭品种,如绍兴鸭、麻鸭等活动能力强,体质健壮、无病、无残疾、无畸形、体重达标、活泼有神、挣扎有力、羽毛光亮、肛门周围干净、脐部收缩良好。耐粗饲、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善于觅食、觅食力强、生长速度快、容易跨越小型障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合稻田饲养。

4.2放养时间和饲养密度

雏鸭孵出20d,体重在100g以上,水稻抛秧15d或移栽12d以上,水道秧苗扎新根缓苗返青后,水稻分蘖盛期,正值气温逐渐暖和,稻苗生长季节也是野草和害虫开始繁殖的时期,6月10日左右及时放鸭,每亩(667㎡)稻田可放养雏鸭20~30只,育成鸭10~15只,成鸭5~10只,浮游生物多的可多投放一些。

4.3放养设备

田间饲养设施设备齐全,在稻田中所建鸭舍是鸭子休息、避雨淋、日晒、采食精饲料的场所,必须注意通风透气,地势稍高。

4.4定量补充精料

注意每日补饲精料,应根据稻田内的杂草、水生小动物数量,肉鸭的生长情况确定每日补饲精饲料数量,全期平均每日为50~70g,在雏鸭进入稻田的前2周,早、晚为小鸭补饲配合饲料。从肉鸭5周龄开始,减少饲料补饲量,促使肉鸭下田觅食。在肉鸭出栏前15d开始补料,每天每只肉鸭补饲100g饲料。

4.5防止农药、病毒污染

在稻田喷洒农药期间禁止放牧。稻田养鸭期间一般不给水稻施肥,也不用使用农药杀虫。在喷洒农药的稻田禁止放牧;在发生过鸭瘟的地方,或有其他传染病的地区,以及被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养鸭。

5抓好鸭子管理5.1场地要安静

要保持饲养场地及环境的安静,严防鼠、蛇、狗、猫、兽类等动物窜入饲养场地,防止各种噪音、惊吓等,都会影响鸭群的正常生长发育。

5.2适应新环境

给鸭子提供栖息和躲避风雨的场所,在稻田边用石棉瓦、竹竿等搭建一个3~4㎡的简易鸭棚,在搭建鸭棚的田角建一个10~20㎡的雏鸭初放区,隔3m打1个竹桩,将围网固定在竹桩上,网高70~80cm。

放鸭前,在鸭棚地面上铺以干稻草或稻壳。雏鸭放养时在鸭棚附近铺上数个1㎡编织袋,放上雏鸭饲料,并将雏鸭先放养在初放区活动2~3d,使其尽早适应新环境,自动吃食和下水游嬉。此后可将鸭子放入大田,但初放区周围不要拆除,以便回收鸭子使用。

5.3管理好鸭群

为培养鸭子唤之即来的习性,每次喂料时,可用喇叭声对鸭子进行调教,驯化雏鸭汇集取食,便于对鸭群观察和管理。

5.4做好夜间补饲

鸭有夜间觅食的习性,晚上要供给清洁的饮水和食料,在日粮中加入2~3%的骨粉或贝壳粉及0.2%的食盐。喂料时要现拌现喂,保持饲料新鲜、不发霉变质。饲料不能突然改变。

5.5搞好鸭舍卫生

上一篇:安全态度下一篇:无功优化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