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非正式群体

2024-07-13

学生非正式群体(精选十篇)

学生非正式群体 篇1

一、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点

笔者结合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的方式发现,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呈现一种无序性和无意识性。调查显示, 积极型群体、中间型群体和后进型群体在高职院校所占比例分别为25%、45%和30%, 中间型和后进型非正式群体在高职院校所占的比例, 充分说明了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更具有无序性和涣散性的特点。通过考察我们发现, 由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等原因, 中间型和后进型非正式群体并不是与积极型相对立的反面群体。作为学习型较弱势的高职高专学生群体更多地把中间型和后进型非正式群体看成是真我个性的再现和对学习无力的宣泄, 与传统观点相反, 他们不仅不具破坏性, 反而热心于智力开发, 动手动脑。如男人BBS, 由一群学习成绩一般, 热爱生活, 具有英雄主义情节的愤青们组成, 没事时他们针砭时弊, 但一遇大事, 他们必先挺身而出, 如汶川大地震、抗洪抢险等都有他们矫健的身影。这些无一例外地说明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较普通本科学生非正式群体而言, 更具普遍性、复杂性、开放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1、自发趋群性更加明显。社会心理学认为, 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 生活方式越先进, 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青年时期的趋群倾向性更加明显。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而言, 他们边缘化社会角色的存在更加呈现出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特点。调查表明, 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非正式群体的学生比例在被调查大学生中最少达40%, 而这一比例在不断升高。目前, 本科院校非正式群体在校园群体中约占55%;高职院校在校生的非正式群体保守数据为75%, 对于新生而言, 数据一路飙升为90%。这意味着, 高职高专的大学生在经历了高考后, 失落纠结好奇的内心更需要轻松无压和新鲜的非正式团体予以慰藉, 这个时期的他们自发结群的主动性更高, 更加容易在交往中主动了解, 相互认同, 结成对自身具有不同意义的群体。

2、社会助长作用更加明显。所谓社会助长作用, 又称社会促进现象, 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 个体行为效率有提高的倾向。也就是说, 在做某一项工作时, 个体和他人一起做往往做得又快又好, 比一个人单独做时效率高。大学阶段, 学生对自身和他人的关注度都比较高, 由于进步的动力之一在于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都有欠缺, 他们更容易相互影响、相互模仿和学习, 彼此之间容易产生共同的感受, 相互激发情绪。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能突显这一特征。害怕孤独的大专生更喜欢群居生活, 而集体生活使他们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更愿接受非正式群体成员尤其是群体领袖的刺激, 这为他们叛逆而孤独的内心找到一个支点, 从而融入其中, 成为团体中的一分子。如联谊舞会, 在新生中尤为受欢迎,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热衷于此, 正因为这个自发团体不仅能展现各自的魅力, 而且能自由选择交流榜样, 从而模仿学习, 客观上利于自身能力提高。

3、从众行为倾向更为突出。所谓从众行为, 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 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社会心理学证实, 人们具有从众心理 (conformity) , 当决策者行动时, 常常考虑他人的判断和行为, 即使知道其他人是一种从众行为, 完全理性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并采取类似的行为。如果脱离了大众, 会让人产生不安感, 尤其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时候, 这种心理效应会更加显著。人的从众行为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情绪的稳定性、自尊心强弱、社会认可需求以及对他人的依赖性几个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自我认识较不完善, 较本科生而言, 这个时期的他们情绪稳定性较差, 自我维护的欲望强烈, 对他人的评价敏感也容易接受暗示, 因此他们对群体的依赖更加强烈, 从众行为倾向也更加明显, 包括表面和内心都从众的行为和表面从众内心抗拒的行为。

同时,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从众性还表现在对团体领导者的从众上。非正式群体中没有法定的领导者, 其核心成员是在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为成员公认而自然产生的, 完全依靠自身的威信来领导并影响群体, 是所谓的“天然领导”, 在非正式群体中有很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 自信不足的高职院校学生更能相信并依赖他们团体中的“头头”, 且跟随团队的意愿十足。调查显示, 80%的学生都非常欣赏并听从领导;个案回访更让我们惊异发现, “比起班主任, 更愿听团队领导的话”大有人在。我们不得不惊叹,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情感约束力更大。情感约束力主要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受到外界的压力影响而造成感情上的自我被约束力。情感约束力是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普遍而突出的特点。非正式群体本身可能没有明确的行为准则, 而是以情感来维系其成员之间的联系。密切积极的交往、相互信任、相互依赖被默认为群体接纳的信号;相反, 则会产生被群体排除在外的感觉。这种软性约束力影响着成员的行为。

普遍而言, 高职院校学生更讲义气、重友情, 这往往是他们有意无意渲染与信守的规范。这种群体一般不带有政治色彩, 多以兴趣相投或情感、友谊为基础。如内蒙古老乡会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这个群体的理性联系大多不够深刻、稳定, 但其感情强烈而真挚, 因其很强的凝聚力与行为的一致性使其一直生存至今, 日趋欣欣向荣。

5、信息沟通更加频繁。这是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本科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共通之处。由于非正式群体积聚力强, 群体意识强烈, 成员之间感情融洽, 活动名目多, 思想交流特别顺畅, 因此凭借人际沟通网络, 交流更加频繁, 沟通更加便利, 成员间更加相互依赖。

另外, 我们要着重提出的就是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 网络文化的盛行对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发展影响深远。调查数据显示, 高职高专学生把80%的业余时间都花在网络世界里。网络中他们做的最多的三件事从高到底依次为:QQ聊天、网游和网页浏览 (如看小说、八卦杂志和灌水等) 。在更深入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传达交流已突破了传统的口口相传的交流方式, 他们在彼此熟识之后的更长岁月里用一种更便捷、更随性、更深入的交往工具来代替, 那就是——网络, 如QQ群, 这是每个非正式群体几乎必备的交流武器。

同样, 网络及网络文化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播种进步和文明的同时也负载了倒退和糟粕。网络带给这些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不仅是具体事物, 更多的是一个世界、一种思想、多元文化。更让人咋舌的是, 因网络的介入, 自由开放的高职校园里, 曾掀起一股股网络联盟, 如寂寞哥联盟、恶搞帮等等。网络非正式群体的兴起在繁荣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的同时, 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担忧。担心的是懵懂的大学生如何经受得起网络花花世界的诱惑和考验, 并能理性应对;忧愁的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一线的老师如何帮助无助的大学生渡过重重危难, 最终自由徜徉网络虚拟世界, 与真实世界完美接轨。这无疑加重了高职院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错综复杂的新情况面前, 如何正确而妥善地解决这些棘手的新问题, 对高职院校来说至关重要。

二、加强对高职院校群体组织的管理和建设

1、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正式群体组织的建设。面对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的现状, 高校的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加以教育和引导, 应重视并加强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分析。虽然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自身特点和情况错综复杂, 但问题却出在高职院校正式群体上。正因为正式群体的弱化和淡化, 才有了非正式群体的泛化和强化。因此,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大学生文化社团建设,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合理有计划地建设正式群体以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发展需要, 使正式群体真正被个人接纳, 成为个人全面发展的依托, 减少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同时, 加强正式群体内涵建设, 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最终使其真正成为校园团体生活的龙头老大。

2、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组织的教育和指导。对于积极有益的非正式群体, 我们应该支持鼓励并保护其存在。一方面, 可以通过正式群体的认可, 赋予非正式群体更高意义;另一方面, 通过对非正式群体权威个人的表扬认可, 积极吸纳他们, 使之带有双重身份, 这样无形中使这些非正式群体向正式群体转化, 同时对其他非正式群体也提供了参照与榜样。

另外, 我们应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除加强正式群体建设外, 立足于非正式群体自身建设才是有效良方。不仅鼓励支持积极有益的非正式群体, 而且踊跃建立其他有益的非正式群体, 以完善充实非正式群体队伍。其中, 有效方法之一是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弱势群体, 更易受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 这使他们的心理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而最正面积极高效的办法就是请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能有效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 而且能正面解决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 急他们所急, 想他们所想, 从内心上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从而迎得他们感情的一票, 客观上减少了他们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 也避免了其消极影响, 最终使他们形成这样的共识:遇事去找专业咨询师, 而不再是小团体。

(注: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批准号 (2008d159) 。)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较普通本科学生非正式群体而言, 更具普遍性、复杂性、开放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相对于本科院校非正式群体的缓慢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发展日益呈现壮大、繁多且持久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特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 1960.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 1981.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论文 篇2

2.1正确认识,重视影响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出现和存在是一种客观必然现象,是对大学生正式群体的一种有益补充,它的存在有其积极合理性。满足了大学生求知与好奇的需要,可以学到在正式组织中某些无法学到的东西,正确加以引导就会有利于大学生正式群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之间迅速敏捷传递信息等。所以,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接受其存在,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性质和类型,了解和掌握其运行机制和基本状况,科学地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纳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而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小帮派”,“小团伙”对其严厉打击,坚决禁止和非法取缔。

2.2区别对待,艺术引导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中要做到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恰当有效的管理策略,注意引导和管理艺术。首先,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给予保护,鼓励和支持。如有积极意义的娱乐兴趣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大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和爱好的广泛性。有科学价值的学术研究型的非正式群体也要以资鼓励,予以表扬,唤醒和提高大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其次,对中间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要坚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如网络虚拟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引导和管理时注意发挥其传递信息迅速快捷和信息沟通量大,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的积极功能,同时又要注意克服在传播信息中的虚拟性,不现实性,以及小道消息和不健康信息的传播等负面影响。再次,对消极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要严肃处理,坚决予以解散和取缔。

2.3重视“核心”,以点带面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会自然形成“核心”人物,这些“核心”人物一般综合素质和活动能力较强,对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大的感召力,同时对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实现和群体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也是无容置疑,无可厚非的。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核心”人物的管理教育,以点带面。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管理和导控:

首先,注意加强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使非正式群体成员自觉的服从和信任学生干部的领导。其次,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加强对“核心”人物的思想教育与引导。对思想品德良好,活动能力较强的“核心”人物要动之以情,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和说服教育。引导其主动号召非正式群体其他成员服从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再次,高校管理者和班干部要多参加小团体活动,积极主动的了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并与非正式群体成员积极沟通,与重要成员维系良好的关系。

2.4加强联系,利导转化

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和作用渗透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和班干部在教育管理中要调整和改变非正式群体中与社会要求和正式群体规范制度不一致的部分,尽可能协调二者利益,做好非正式群体向正式群体的转化工作。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积极影响,赋予更高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比如,将非正式群体公开化,提供其与正式群体相同的条件或待遇;将非正式群体与相类似的正式群体合并等。

2.5创设环境,丰富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正确的舆论环境。在大学校园中要积极开展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还可以将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吸引到正式群体的活动中去,减少非正式群体的消极性和破坏性,增加正式群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向上,风味有趣,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既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是一种实然,那么高校教育管理者在从事其管理工作是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认识,但是也要注意发挥管理者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大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所以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科学指导,艺术领导,人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涛,崔德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分类管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3]黄明睿.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7).

试析班级非正式群体与学生成长 篇3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需要;学生成长;个体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 G45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11-0069-04

班级犹如一个“小社会”。班级在形成之初,成员的组成是随机的,每个班级成员都有着独特的经历与成长过程,有着不一样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有着自己的认知。班级,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社会。当他进入一个班级以后,他的成长发展便会受到班级这个“社会空间”①的影响。就像社会中除了官方、政府机构,还存在着大量的民间组织和社会小团体一样,在一个班级当中,同样存在着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所谓的班级正式结构,就是按照学校的教育政策和教师的教学要求,为了服务于班级工作而建立的结构,如班委会、团支部。班级非正式结构主要是建立在班级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是为了满足各自不同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这两种结构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班级非正式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与学生成长的关系。

一、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当某些同学在班级正式结构中无法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时,他们就会寻求在其他群体中实现自己的这些需要。这样,在班级当中,基于情感和需要的驱使,就自发的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的小群体。

二、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1.凝聚性

每个非正式群体内部一般都有一个核心人物,核心人物在小群体内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这种凝聚力不是来自于行政命令,而是由核心人物本身的能力、威望、气质等因素自然形成的。而且在这样的小群体里面,沟通效率特别高,核心人物有什么动作,在整个群体内部立马有所回应。

2.稳定性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是在共同的兴趣或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按照自愿的原则组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意愿和心理需求,因此,结构相对稳定。

3.和谐性

群体成员是自愿结合,出于共同的心理需要而活动,不受外界压力的影响,活动非常自由,在群体内部可以自由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被重视的需要得到满足。因此,群体内部非常和谐。

4.排他性

在非正式群体内部,有他们自己特有的亚文化和沟通方式,他们喜欢在群体内部活动,且集体性和凝聚性特别强,团体意识强烈,某个非正式小群体形成之后,就不喜欢外人再加入他们,显示出一定的排他性。

5.竞争性

非正式小群体形成以后,为了满足他们成功或优胜的心理需要,都试图去争取一种优势地位,为了获得或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不同的小群体之间会有意无意地展开竞争。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班级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是支撑和激励个体行为的力量。当一个学生在班级正式结构中被忽视、找不到归属感的时候,他就会介入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它在心理、道德、知识、个体社会化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由于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多样,所以非正式群体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除了有积极的一面外,也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容易滋生小团体主义,不利于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二是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他们的一些价值观和道德观可能不正确,如果引导不好,会导致学生误入歧途。但是,尽管如此,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学生的成长仍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1.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1)对学生情绪和动机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能激发人们认识的积极性,激起不断进取的信念;相反,消极的情绪能让人变的意志消沉,心情沮丧,丧失生活的热情,更谈不上去追求创新和创造了。而非正式群体的出现,使得三五同伴能够经常在一起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且这三五个成员往往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就会激起他们探索、发现和创新的热情,找到自己的价值追求。另外,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本来就是以情感或者共同需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样,这些小群体正在做的事情、要实施的行为恰巧就是他们喜欢的、想要做的事情,这样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内驱力。

(2)对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影响

参与非正式群体的学生大部分是在班级正式结构中处于偏远地位或被忽视的学生。他们在班级当中没有担任任何职务,成绩一般也是排在后面的,位次甚至也是在教室的边缘地带。教师不器重他们,成绩好的同学有时也对他们流露出不屑的情绪。而在他们的非正式小群体里面,他们每个人都会得到群体内同伴的认可和尊重,有些在教师和同学眼里表现很差的学生,在非正式小群体里却能成为核心和权威。在这些非正式小群体里,他们的特长得到展现,能力得到发挥和锻炼,更会有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甚至会感觉自己的存在是特别重要的。马卡连柯认为,“尊重儿童的人格,就是相信儿童自身的发展力量,就是把社会通过教育提出的各种要求交给儿童,变成他们本身的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尊重人格就是最基本的要求。”② 在这种非正式小群体里面,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很好的尊重,有助于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精神走进新的社会生活。

2.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其中每种水平各有两个发展阶段。在道德发展的后习俗水平(即原则道德水平)中,道德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以社会契约中个人的权利为导向的阶段——充分认识在社会中每个人各有其多样的价值,从事各种生活。立志与周围的人一样,在社会的潮流中维护自己的生活方式。”③班级中各种各样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让每个学生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在班级正式结构中无法体现其价值的学生,可以在非正式群体中获得价值体现的机会。并且在班级中的价值体现和非正式群体中的价值体现是不同的,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具有多样的价值,并且有能力做好多种事情。能够激起学生一种认真做事的愿望,在社会形形色色的潮流中,找到自己的最佳生活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使得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追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后习俗道德水平的发展。

3.对学生知识获得及构成的影响

班级中的很多非正式群体是一些兴趣小组。比如,足球小子、绘画爱好者、棋牌爱好者、音乐爱好者、运动爱好者,等等。这一系列的兴趣都是这些非正式群体的课外生活,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彼此交流、合作,研讨他们共同喜欢的主题,获得了他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扩展了他们的知识结构。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除了合作、交流,还会有比赛、竞争,为了获取比赛的胜利,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这样,不仅增加了知识储备,还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他们自学的能力。另外,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都是同辈的,处在同样的成长发育阶段,感兴趣的话题和领域也基本相似,交流起来会更方便,彼此从群体成员之间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多,而且他们往往也乐意从群体同伴那里获取某些知识。有调查发现,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同伴。

案例:“从对6092例中学生和3360例大学生的调查得知,他们大部分对父母和教师在这方面不够信任。我们曾经问他们,‘你认为谁对你传授的性知识最丰富、有用?回答是父母的占9.1%,是兄弟姐妹的占3.8%,是教师的占0.6%,而回答是同学、朋友的却占80.7%。”④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学生个体从非正式群体的同伴成员那里获取的知识是否正确,只从获取知识的途径这个角度来看非正式群体的同伴成员对学生某些知识获得的重要影响。

4.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⑤ 班级犹如一个“小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组织和结构。班级成员之间的交往、不同角色的承担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第一,每个非正式群体内部都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为群体成员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这对个体的社会化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非正式群体的产生,不同的群体亚文化也会出现,在这个群体内部也会出现不同于班级大氛围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这有利于学生个体体会到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的多样化,并且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从而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第二,角色习得的过程就是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过程。非正式小群体中的学生在班级正式结构中所承担的角色可能是被忽视的、边缘化的,但是在他们的非正式群体内部,却能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价值,而且有可能还是小群体里的核心和权威,因此,他们很自觉、很乐意遵守他们自己小群体中的一些规范和要求(这些规范和要求往往是不成文的,是在不自觉中形成的一些群体行为的潜规则)。相反,他们可能会对班级的某些守则视而不见、不理不睬。两种不同的群体,让他们感受到了角色和地位的差异,有助于学生步入社会后很快适应自己可能会承担各种不同角色的现实。

第三,为个体独立踏入社会进行职业谋生做相应的准备。不同的非正式群体有不同的目标追求,而且往往有他们共同的理想和兴趣爱好。比起在班级这样一个大环境里,在他们自己的这个非正式小群体内部,他们的追求和目标更容易实现,在其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他们很可能会找到自己将来所适合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这无疑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进行职业谋生作了准备。

第四,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可以自由交流社会信息,有助于增加他们的个体社会经验,增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非正式群体内部沟通信息的效率特别高,有什么信息一般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共享。由于非正式群体内每个成员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经验不同,他们所获取的信息和对信息的思考也会存在差异,通过交流,就会增加他们的间接社会经验,而且会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

由于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独特的特点,并且对学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也不能一味排斥或强行取缔,而要认真分析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性质、作用等,给予正确的评价、积极的引导,积极关注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动向,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纳入到班级集体活动当中,使其与班级正式群体协调一致,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为班级整体组织和目标服务,让他们成为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积极力量。对于那些具有不良风气的小群体,教师更应以满腔的热情赋予更多的关心,耐心疏导,做好其核心人物的工作,通过核心人物带动其他成员的转变,让他们回到班级正式群体当中来。只有班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协调一致、互为补充时,班级工作才能很好地开展,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

注释

①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页

②魏国良:《学校班级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③钟启泉:《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④黄白兰:《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页

⑤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74页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学生非正式群体 篇4

学生非正式群体广泛存在于学校教育生活中,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们以往的教育往往只强调个体学生及正式群体的教育而忽略了对非正式群体的关注, 有时甚至把学生非正式群体简单斥之为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 往往冠之“小团体”“小帮派”的不公正称谓。这种简单的教育方法显然与现阶段的教育要求不相符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非正式群体, 承认它存在的合理性, 寻找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科学方法。

一、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和类型

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内生性, 是一种自组织的群体, 是学生之间以多样的组织形式自发形成的, 形成原因相当复杂。学生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地位、习惯、处境, 乃至于地域、文化、偶然事件, 都会催生出学生非正式群体。笔者在多年的学生工作实践中, 把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主要成因概括为以下几种: (1) 时空因素。时间因素在于同一班级内大多数同学有共同的自由支配时间;空间因素在于彼此的生活、学习地点比较接近或是共同的, 如教室的座位, 家庭居住的地点等。 (2) 心理因素。这个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一些同学由于观点态度的一致性、兴趣爱好的共同性、交往需要的相辅性和性格气质的相容性, 往往很容易聚集在一起。 (3) 外界压力。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尚处于不成熟状态, 思想和行为易出现盲目、冲动, 但又趋向独立、趋向摆脱学校和家庭的束缚, 一旦受阻易结为一体。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有着非常多样的体现。

根据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和表现, 可以把学生非正式群体分成若干类型———以求知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 如各种科技活动组织、学习组织等;以时空和亲缘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 如同乡会、同学会等;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 如文学社团、书画协会、音乐协会等;以感情交流和友谊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 如交友会、联谊会等;以某一核心人物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 等等。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也具有合理性, 当前很多研究是从学生心理需要的角度分析, 认为是中学生情感交往的需要、中学生心理安全感的需要、中学生心理相融的需要等, 当然也存在一些外部因素。学校教育原本就是应该满足这些需要的。

下面我就从学校教育、非正式群体、学生个体发展三者关系状态出发, 基于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取向, 在多维的关系中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

第一种状态是非正式群体满足了学生成长中的某些需要, 而这一需要状态在学校教育中被忽视了, 或者学校教育本身缺乏相关教育资源, 因此, 这一类非正式群体成为学校教育的合理补充。例如交朋结友、相互倾诉、交往与沟通等非常自然的需要。

第二种状态是学生非正式群体不仅满足了学生当前成长的需要, 而且具有更明显的自发性, 较明显地促进着学生的成长, 这是与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方向一致。现实中大量存在着的以文化学习、科技制作、个体兴趣发展等为核心的学生非正式群体, 都具有这一特征。

第三种状态是学生的某类合理需要在学校教育中难以得到满足, 从而不得不通过非正式群体的形式寻找满足。这种状态在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学业失败的学生中容易形成, 而且, 形成的具体形态也会很不同。例如高中某班的一些学生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 但其谈论的题目有时不正确, 如赞成早恋, 认为现在的道德规范压制了人的个性。

第四种状态是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群体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其危害性明显, 往往是外部社会不良因素大量介入后所形成的。例如有一些纪律差生构成的小群体和外面的“小混混”经常一起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欺负同学等。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复杂性、不确定性, 要求教育工作者确立“大育人”的理念, 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 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作用, 促进其科学发展。

1. 优化社会环境生态, 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学生非正式群体毕竟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 与家庭、学校、社区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因此, 我们需要并且可以通过对社会环境生态的整体改造与重建, 在根本意义上高质量地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科学发展。在家庭中要有和睦的气氛, 使孩子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受到熏陶, 培养出具有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的健康个体时, 他们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与判断, 在一定程度上自主把握自己在非正式群体中的所作所为。在学校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和谐的学校环境, 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 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 相互之间自由、轻松地交往。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 通过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等形式使学生充沛的精力得以正确的引导和释放, 以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调节自身行为,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不仅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道, 而且会催生出新型的学生非正式走向群体。在社会大环境中, 应当加强社区管理和文明建设, 创造和谐的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 大力开设一些青少年活动的场所, 如青少年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吸引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谐社会氛围一旦形成, 会通过家长、教师、各种活动等, 全方位地影响着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科学发展。

2. 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

首先, 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鼓励学生非正式群体之间互相交往。通过学校相关组织和人员的介入, 有意安排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一旦发现学生非正式群体内有好的创意或活动, 应有意识地把它纳入到集体活动计划中来。这样不仅让其成员有成就感、荣誉感, 还促使他们走出单个群体孤立封闭的状态, 使群体内成员淡化在单个群体内的归属意识, 逐渐形成以整个班级为基础的大集体主义的意识。

其次,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生正式组织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沟通。每个学生既是整个班集体的成员, 又是某个非正式群体的一员, 容易成为正式群体的干扰力量, 发生离散现象。教师及管理者都要深入现实, 防微杜渐, 提防消极性群体活动的出现和中性群体向消极性过渡, 并在必要时将正式组织的教育力量介入学生非正式群体之中, 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科学发展。

最后, 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的生成和涌现。学生非正式群体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其发展过程中, 教育工作者的一次推动、一次鼓励、一次意见的吸收, 就有可能促进他们生成大量对学生个体发展、对学校教育而言有意义的资源, 从而提高学生非正式群体发展质量。

3. 提升教师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

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科学发展关键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的理性自觉, 在于教师的实践智慧。提升教师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有以下几条重要途经和策略。

首先是一种实验的态度。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融合了普遍性和特殊性, 它不排斥关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理论的价值, 但它要求教师放弃“搬套”式的应用, 以实验的态度, 审慎地看待这些理论的效用。教师应从教育实践出发, 融合来自其他学科的科学知识。

第二, 实践性学习。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是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方面靠教师个人的自主和自觉, 有意识地向他人学习, 领悟他人的实践智慧;另一方面教师应深入学生非正式群体中, 在处理问题中获得实践智慧。

第三, 实践性反思。这是获取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的重要“抓手”。教师从直接的、具体的个人经验出发, 通过系统地观察学生非正式群体和理性的反思, 实现个人实践的概念化或概括化, 进而验证这种经过个人概念化或概括化的理论在实践中的效能, 然后这些理论又回到新的实践情境中, 通过行动形成新的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经验。

第四, 策略性思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实践是如此的纷繁复杂、变动不居, 教师应形成自己的策略性思维, 在面对动态、发展、不确定的过程中, 在迎接各种可能的过程中, 有效提升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 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程亮.“实践智慧”视野中的教育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3) .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4]孙秋兰.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4) .

[5]刘川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国高等教育, 2008, (22) .

如何正确对待班级的非正式群体 篇5

班集体的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一位班主任都深知影响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易被班主任忽视的因素: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所谓的非正式集体就是那些因个人爱好相同,个人情感深厚,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接近的一个小群体,他们喜欢一起完成作业,一起参加非学校组织的活动。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因素很多:有些是由于地域的因素,上学结伴而来,放学交流当天的感受,这使得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有些是胆小怕事,长期缺乏安全感,在非正式群体中有被保护的感受,不再孤单;有些是学习成绩较差,但其他方面,比如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较强,想通过在群体中得以展示,被人关注,谋求个性发展等。这些非正式群体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在核心人物的带领下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那些积极向上的非正式群体能够增强班级的向心力,使班集体向着更好更强发展,而那些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由一些老师眼中所谓的差生组成,他们将会成为班级中一个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合理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就显得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实践、反思,下面浅谈一下正确疏导非正式群体的一些做法。

一、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需要教师的理解与信任,更需要教师的尊重与关爱。

无论是积极或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教师都要公平,公正的对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曾经教过一个班级,班级中有几名男生对篮球格外的偏爱,自发组成了篮球队,形成了一个有共同爱好的非正式群体,但他们常因留恋打球而迟到、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针对此事我和他们进行了交流并为他们购置球衣,鼓励他们既要玩出水平又要学出水平,校园艺术节期间我送给他们一

个篮球,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他们与其他球队切磋。在我的理解信任下,他们也不辜负我的期望,球技越来越棒,学业成绩非常理想。

消极的非正式群体,就需要教师更多的细心、耐心、爱心。

消极的非正式群体在集体中缺乏温暖,学校与教师的排斥与厌恶让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常以抵触的心理做一些违背常规的事情,严重影响了班级的班风。我交过这样一个四个人的非正式群体:下课总是在一起,科任课喜欢捣乱,对于严厉的教师他们对着干,对于不理睬他们的教师,他们则呼呼睡大觉。他们还经常光顾网吧,在游戏中寻找快乐与自信。这几个人不但缺少家长的认同,更缺少教师的尊重与关爱。认识到这一点,我决定用爱心感化他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的方法。利用他们劳动不怕脏、不怕累的优点将他们集中到一起,带领他们到社会福利院义务献爱心,福利院领导将表扬信送到学校,我把其粘贴在学校的公示栏中,来自领导、教师、学生的赞扬让他们倍感骄傲与温暖。以这件事为契机我又分别给每位家长打去电话,将他们所做的好人好事放大,给家长一份惊喜,也给孩子一份礼物。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挖掘他们每个人的闪光点,对他们给予尊重与信任。批作业时,我不忘在他们的本子上写上一句真诚的鼓励;劳动时,我不忘亲自擦去他们额头的汗水;课堂上,我不时地向他们投出鼓励、肯定的眼神,不忘趴在他们耳边耐心的指导。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与关爱。这样的做法又怎能不使学生向着良性发展,与班集体共同成长呢。

二、转化核心人物,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

“牵一发而动全身”。核心人物的转化可以调动其他群体成员共同转化,如果核心人物不能有效的转化,会让消极的非正式群体阻碍班集体的正常发展。

我教过的班级有这样一个群体的核心人物,他个性张扬,做事情有主见,但易走极端。一次物理课上,由于他玩弄手机,被老师批评后便怀恨在心,导致群体成员都与老师对立起来,甚至想出赶走老师的方法: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写了一封状告老师的匿名信,班级多数学生在核心人物的鼓动下在匿名信上签名,他们把匿名信投进意见箱。当我了解情况后决定从他入手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隐患。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而是利用吃中饭后聊天的时间,轻描淡写地问了问此事,主要是肯定了他个性中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他的错误做法。在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后我经常有意与他座同一辆公交车回家,车上与他交流班级的一些不良现象及解决方案,他的正义感被激发出来,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转变,能够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出谋划策。群体成员在他的带动下积极向上的情感被极大的调动,一段时间后他被选为班级的宣传委员。

三、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群体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不同的群体间由于沟通少,往往会因小的事情而意见不统一,产生矛盾,使班级出现对立群体。一些积极向上的群体成员常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消极的群体成员,在学习中瞧不起他们,活动不愿意让其参加;一些消极的群体成员则故意捣乱,处处搞破坏。所以加强群体间的相互交流就显得至关重要。我采用的方法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拔河比赛、象棋比赛、诗歌朗诵、长跑接力赛、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展示他不为人知的长处,群体成员产生良性竞争,他们相互欣赏、团结协作。积极的群体成员看到消极的群体成员所展示的风采会由衷的佩服,不再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消极的群体成员在活动中可以逐渐找到自信,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的关注,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确定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样班级学

生便会团结一致,向着教师确定的目标共同成长。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班主任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研究所教学生的时代特点,个人性格,做到与时俱进,继续不断的探索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我相信,祖国的未来会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

如何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哈尔滨市第四十五中学

学生非正式群体 篇6

【关键词】需要 非正式群体

一直以来,老师们都强调班集体的作用,而对班上存在的各种非正式群体往往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斥之为“小团体主义”“小集团”等,对其存在和发展加以限制或取缔。马克思说过:“存在即合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思想动机支配的,而思想动机又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的。”人的行为就是不断产生需要,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其需要紧密相连。因此,认识学生的需要、研究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限制、消除其非正当需要,有利于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五个层级:(一)生理需要:是个体为了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需要。(二)安全需要:是个体希望自己能在干净、安全、有序的环境中生活。(三)社交需要:人们有归属于某个团体,希望从中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和友谊的需要。(四)自尊需要: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人品给予承认的需要。(五)自我实现需要: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力。不同的人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侧重点不同。

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人的一生中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速度总的来说相互协调,它使个体的身心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时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带有一系列过渡期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开始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亚里士多德曾抱怨青少年是“暴躁的,易发脾气的,易于为冲动所驱而失去控制”。青春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变,使青春期呈现出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特点。

(一)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进入初中后随着成人意识的增强,学生想独立走向社会但又面临社会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力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但实际上仍然依赖父母。在独立与依赖、反抗与自责、爱与恨之间波动。他们希望寻找一个可以重新寄托情感的对象,而同龄伙伴是情感寄托的首选。

(二)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闭锁性是指青少年随着内心世界的日趋复杂,开始将自己的内心活动隐藏起来不向外人表露出来。这种闭锁性主要是针对父母、教师等成人。由于闭锁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十分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理解,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同龄人,他们对同龄伙伴是开放的,是愿意敞开心扉的。

(三)情感的动荡性

有人对青少年的情绪用“暴风骤雨”来形容。随着脑和神经系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大脑的兴奋性较高,情绪容易冲动,有明显的两极性,表现为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暴风骤雨。由于自身社会经验和知识经验的有限,所以学生的情绪体验不够稳定,转换的速度也较快,充分体现了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通过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看出学生之间因兴趣爱好、相似的心理特点、相同的境遇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是合理的,它满足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我们如果强行将其取缔不仅不利于班级的管理,还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为了发挥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

三、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

(一)发挥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影响力

非正式群体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也就是领袖,他们在知识、技能上有某种特长,或是在其他活动领域中有某种才干,在群体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群体成员无形中会按他们的意志和行为行事。因而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信任他、依靠他,并授予他相应的权力,让他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做事,往往能带动其所在的群体一同前进,对整个集体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情感密切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非正式群体是靠情感为纽带形成的,成员之间互相信任、说话投机、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爱好,可以引导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由于成员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对朋友的批评和意见都愿意接受,引导他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缺点,发扬优点。老师通过成员间的情感交流,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以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采取措施给予帮助。

(三)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区别对待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多数属于积极型的。如:各种兴趣小组、文艺社团等。在这些群体中,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精神有所寄托,身体得到锻炼,才能得到发挥,能力得到培养,对学习和个性的发展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这种群体应加以支持和保护。对消极型的群体如:扰乱课堂纪律、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群体给予引导和改造。学生的可塑性强,对这种群体我们要有爱心、耐心和诚意帮助其转化。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3]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 北京大学出版社.

[4]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非正式群体 篇7

一、理论产生及概念界定

1924年,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 (George Elton Mayo) 教授开始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 (Hawthorne Studies, 1927~1932) , 实验结果表明: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 而不是工作条件;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 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惊人发现使管理学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管理学派把管理学从以物为中心带入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阶段。梅奥第一次提出了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 他认为人是社会人, 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是人最重要的需要, 而以人际交往为基础, 以情感为纽带, 组织中必然会形成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会对组织的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梅奥认为, 非正式群体是指企业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戴维斯 (K.Davis) 认为:“非正式组织并不是由正式组织建立或需要的, 但由于人们互相联系而自发形成的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网络。”根据一般社会学的观点, 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 无固定目标, 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

笔者认为, 就中学班级管理而言, 正式群体是指师生认可, 为完成班级所赋予的任务而产生的, 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 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群体, 如班委会、团支部。而非正式群体, 是指它是自发形成的, 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 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情感色彩, 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的群体。

二、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就中学生而言, 非正式群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 形成的自发性

中学生在日常交往中, 观点、态度、兴趣、习惯等相近的几个人相互吸引, 相互认可, 自然而然地结合成一个个小群体, 无需学校班级认可, 也无需社会正式承认。

(二) 有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在非正式群体中, 起支配作用的价值标准是感情逻辑, 他们以特有的精神导向和共同的感情制约着组织成员的行为, 要求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基于成员之间共同感情而产生的行为准则。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些准则, 就会遭到其他人的指责和讽刺, 冷淡和疏远, 甚至以武力报复。

(三) 群体的凝聚性

在非正式群体内部, 成员之间关系融洽, 相互信任, 交流频繁,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所以信息渠道畅通, 传递迅速。成员之间团结互助, 步调一致, 具有很强的内聚力, 甚至在与班级的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他们宁可自己挨批, 也不损害本群体或群体成员的利益。

(四) 核心人物的权威性

在自然交往过程中, 有些人会由于个人的能力、品格、学识或者社会背景等被成员们所公认而成为“头头”。在非正式群体中, 这些小“头头”一般受人拥戴, 号召力大、威望高、权威性强。他能代表群体执行一种不成文而行之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从而控制其他成员。

三、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机理

(一) 内在条件 (根本原因) :未满足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braham h.Maslow, 1908-1970) 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他认为, 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第一, 人的需要会影响其行为, 但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第二,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第三, 只有人的某一级的需要满足后, 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 如此逐级上升, 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以上所讲的未满足的需要, 是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本质上来讲, 这是心理学上的“刺激-反应”模式 (如图1所示) 。中学生正是生理心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 渴望学习以外的交流、沟通、友谊、被理解与归属感。由于我国大部分学校尚处在应试教育阶段, 班级往往不重视满足学生某些正常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化的需求, 再加上集体活动少而过于呆板, 这样正式群体逐渐失去了对中学生的吸引力。正因为中学生有这样的社会交往、情感、归属的需要, 如果这时有一定的非正式组织的“刺激物”, 那么, 中学生就会立即产生“反应”, 其行为是:把情感和注意力移向非正式群体, 从而满足“归属”“安全”等心理需要。

(二) 外在条件:中学生具有共同的时空

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来说, 时空条件完全是外部的, 但却是必需的。正如前文所述, 非正式群体具有交往频繁、关系融洽的特点。这要求群体成员之间必须有相同或相似的时空条件。时间条件是指有共同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空间条件是指有共同的学习生活地点。中学生有着共同的学习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有着共同的学习生活空间, 这些共同之处, 为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 核心条件:成员间具有共同的要素

这是各种非正式群体差异化的核心, 也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直接原因:群体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要素。这些要素有很多种, 如:共同的爱好、兴趣和信仰 (比如爱好武术、军事兵器, 爱好电脑或棋类, 或者对某明星有共同的崇拜) ;大家有共同的看法或利益;有类似的经历或背景;有同乡、同学、本家、邻居、亲属等亲缘关系。

(四)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机理的综合模型

普通心理学认为, 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 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动机的作用下发生的。而人的动机又是由于某种需要引起的。在以下两个条件下, 需要会转化为动机:第一, 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就是说, 某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 迫切要求得到满足。第二, 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适当的客观条件, 即诱因的刺激。

综合心理学理论及前三点分析, 我们可以构造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机理的综合理论模型。

1. 数学模型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机理的数学模型可以表述为:f (x) =f[x1, (x2, x3) , x4]。

其中:函数f (x) 表示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行为, 它由四个变量决定, x1表示内在需要, x2表示吸引力, x3表示排斥力 (排斥力和吸引力共同作用, 形成刺激) , x4表示外部环境。

进一步, 可以把以上函数关系表述为线性形式:f (x) =ax1+ (bx2+cx3) +dx4。

其中变量含义同上。具体的系数可以在具体的群体中, 通过调查统计获取。

2. 逻辑模型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行为, 是由四个变量决定的, 首先是学生有情感与归属的内在需要, 该需要在正的吸引力 (即上述的共同爱好、利益、亲缘等核心条件) 和负的排斥力 (正式群体对群体内个体个别需求的忽视) 作用下形成刺激, 刺激使得需要变为动机, 动机在时空环境 (个体间有共同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下促发了最终行为的发生 (如图2所示) 。

四、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一)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非正式群体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说:“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 习惯可以决定班级的命运, 决定一个班级的管理绩效。

而如何能有一种好的行为呢?原来, 威廉·詹姆斯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话:“播下一个思想, 收获一种行为。”所以要找班级管理绩效差的原因, 最终要归根于没有一种正确的观念与思想。一个班主任要管好一个班级的非正式群体, 首先, 他 (她) 必须重视它, 并从理论上厘清它的性质、特点、类别和表现形式, 才能对症下药, 采取相应的办法去管理。

(二) 找出成因, 对症下药

从安全与紧密两个维度来分析,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分为消极、破坏、中间、积极四个子群体。对不同的子群体, 班主任切不可不分性质, 眉毛胡子一把抓、搞一刀切。班主任应该找出其不同的形成原因与群体运行模式。

(三) 制定严厉的制度, 规制对班级有害的群体

有两种子群体, 他们是消极或破坏型的。一种是不安全, 也不紧密, 它的活动总是与班集体的发展有一定的小摩擦, 具有消极作用。如经常迟到旷课者、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者、聚集抽烟者, 等等。对于这种子群体, 他们一般关系不紧密, 班主任一方面要用严厉的制度来规范他们;另一方面, 可以控制模型中的外部环境, 即打破该子群体形成的时空条件, 在时间、空间方面找出办法来隔离群体成员;最后, 还要借以和谐的班级文化来感化他们, 达到教育与成长的目的。

而对于破坏型的, 成员间非常紧密, 群体成员对“小头头”言听计从, 凝聚力极强, 破坏性大, 如学校里的盗窃、赌博等非法群体。学校应该坚决打击这种小团伙, 特别是带头者。对于小成员, 班主任也应该说服教育, 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四) 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 吸引有益的群体

有两种非正式群体, 他们是亲班级型的。一种是如互帮互学群体, 课题攻关小组等, 他们既安全又紧密型;另一种是如篮球、棋类爱好者群体, 他们是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的团体, 成员之间是为了自娱自乐。这种群体很安全, 但不紧密。对于这两种群体, 班主任首先要控制排斥力的产生, 注意尊重甚至是支持鼓励 (即鼓励吸引力) 这些小群体成员的活动。另一方面, 班主任应该积极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 尽量把这些群体行为吸引到有利于班级绩效管理的轨道上来, 即把排斥力变为一种班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李靖.管理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斯蒂芬.P, 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3]海因茨·韦里克, 哈罗德·孔茨.管理学—全球化视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4]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孙秋兰.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 (20) .

[6]吴玉莲.班级管理与非正式群体[J].理论观察, 2002 (4)

[7]张成有.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班主任, 2004 (3) .

[8]张天春.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及对策[J].洛阳师专学报, 2000 (19) .

[9]王玉婷.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评价与引导[J].宁波大学学报, 2000 (1) .

学生非正式群体 篇8

一、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概念界定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梅奥 (Mayo G.E) 就在芝加哥霍桑工厂的实验中提出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概念。他认为, 学校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主要功能在于满足学生个人的心理需求。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常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通常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关系, 其成员的地位、角色及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不明确, 是自发组成的, 无明文规定的目标与职责分工, 缺乏稳定结构及明确规范的团体。

从那以后世界各国的教育研究者对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和功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所述:“非正式群体指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 无固定目标, 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这种没有明文规定, 无固定编制和完备的规章制度, 由学生个人的好恶、兴趣等因素自发形成的小团体就是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及特征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既有一般非正式群体的共同特征, 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一)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对于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下面着重介绍以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为标准进行的划分。

1. 积极型:

这类小群体的目标与班集体的目标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 配合班主任及班、团干部搞好工作, 对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中间型:

这类学生群体对于自己小团体的关心往往更胜于对班集体的关心。他们对于学校活动的开展及班集体的建设, 有时起着积极的作用, 有时则起着消极的作用。

3. 消极型:

这类学生群体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 与班集体的目标不一致, 但行为尚未越轨而构成破坏活动。

4. 破坏型:

这类群体与学校持对抗的态度, 并与班集体有利害冲突, 其活动具有较强的破坏性, 会干扰、破坏班级正常工作的开展。

(二)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1. 以情感为群体的纽带。

由于非正式群体都是学生自发形成的, 在群体情感的作用下, 学生个体容易感情用事, 义气用事, 而较少考虑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2. 结构上的不稳定性。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由于是以个人情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 因此他们往往缺乏长远而稳定的奋斗目标;同时, 中小学学生正处在感情不稳定期, 外界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左右小群体, 因而他们具有不稳定、易变化的特点。

3. 有自己的核心人物。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往往有一二个自然形成的中心人物或“领袖人物”。他们在群体中起着指导、协调、激励和榜样等作用。

4. 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排他性。

非正式群体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内部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内部成员在很大程度上能保持一致性。群体之间具有抵触性, 一个非正式群体不会轻易接受来自其他群体的影响和领导。

5. 因年龄、年级不同形成层次的递进性。

越是年龄小、年级低的学生, 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就越不稳定, 可塑性也越大;反之, 越是高年级、年龄大的学生, 与学校、班级的向心力就越小, 心理距离加大, 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也就比较隐蔽和稳定, 目的性比较突出, 对其成员的影响也越大。

三、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极其复杂, 既有一定的客观环境因素, 又有一定的主观心理因素。

(一) 个人的心理需要。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增强, 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我的作用, 萌发了成人感和独立意向, 要求被别人理解、认可, 并与他人交往, 这种种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朦胧逐渐变得清晰、明朗。同时, 由于中学生心理“闭锁性”的特点, 他们希望寻找一些与自己情趣相投的朋友倾心交谈, 吐露真情——这就是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必要性。

(二) 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

在一个班集体中, 爱好兴趣相投的人渐渐聚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个较小的人际群。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 他们心理相互交融, 因志趣相投而相互产生好感, 并产生对其他群体的排斥性, 即具有了群体的排他性。

(三) 班级的特质。

一般来讲, 在民主型领导方式的班级内, 容易形成比较多且健康的非正式群体, 并与班集体形成良性互动。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成分来看, 在班级中位置比较接近的学生更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四) 环境条件的影响。

1. 学校、班级等组织的一些临时性的活动。

2. 在同一群体中活动。

3. 家庭条件相似。

四、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中小学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而言, 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 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目标是否与班级集体的总体目标一致。

(一) 积极作用。

1. 沟通情感和满足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

与正式群体相比, 由于学生是同龄人, 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交往可以得到各种特殊心理需求的满足。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对于调节学生之间的感情, 淡化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及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 丰富学校、班级生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完全由群体成员自己做主, 信息能够迅速地传递, 学生能够自由地开展各种他们喜欢的活动, 使各种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同时, 这也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 有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3. 增强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扩展学生的知识经验。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了解他人和社会的一个“窗口”,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小学生缺乏知识和经验的缺陷, 但由于非正式群体组织的信息来源复杂, 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则会干扰正常的宣传和教育。

4. 激励学生相互学习与竞争,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非正式群体中, 一方面学生通过和别人进行交流和探讨, 对自己不明确或无把握的看法加强了解, 另一方面通过交往看到别人的长处与进步, 学生可以找出自身的不足与缺点, 从而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这就营造了一种你追我赶、相互激励、相互竞争、共同提高的氛围。

(二) 消极作用。

1. 容易偏离教育的发展方向, 使受教育者畸形发展。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学生是自然形成的, 具有极大的权威性。一旦核心学生的意见和决策产生偏差, 则这一非正式群体内的所有成员就会随之产生行为偏差。

2. 削弱班集体的凝聚力, 影响班级管理的力度。

当非正式群体与班级集体的利益、观念相冲突时, 学生有可能选择团结在非正式群体的范围之中, 而与班集体的利益、观念相对立。

3. 妨碍学生的正常交往, 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具有排他性的特点, 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只限于小群体内部进行, 而对于其他同学在某种程度上有一些排挤的倾向, 这样就妨碍了他们更大范围的正常交往, 导致形成不良的交往小圈子。

4. 内部信息交流随意畅通, 容易制造谣言。

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频繁地交往和沟通, 很容易传播、扩散信息, 且受各个成员感情好恶的影响, 很容易使流动的信息失去其真实性, 甚至成为无根据的谣言、谎言。还有人为维护本群体的利益, 故意主动传播、制造一些小道消息和谣言。这会给正式群体和组织埋下不安的种子, 使正常信息的传播渠道发生障碍。

五、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对策

教育者必须从认识上和实践上重视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从而正确引导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

(一) 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研究。

每个班级中都存在某些小群体, 其中有的表现得较为明显, 呈显性状态出现, 而有的则表现得比较隐晦, 呈隐性状态。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 特别是参加学生的各项活动, 才能真正摸清小群体存在的情况, 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具体的工作方法。

(二) 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的正向积极功能。

首先, 要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情感性、自愿性的特点, 引导他们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互帮互学, 逐渐树立起勤奋、踏实、团结、进取的良好风气。其次, 要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强, 能较好地发挥各自特长, 满足他们自我实现需要的特点, 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各种兴趣小组, 开展各种有益活动。

(三) 限制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

在一个班集体中, 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发生的, 有时还会处于直接对立的状态, 破坏班集体的和谐统一, 而且, 学生非正式群体有时还会成为产生和传播谣言的温床, 造成人心浮动, 破坏组织凝聚力。因此, 当一个非正式群体堕落为消极型或破坏型群体时, 就要坚决地限制并进行瓦解, 可采取分化手段破坏其聚合力, 消除其影响力。

(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 帮助他们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使非正式群体成为团结广大同学, 搞好学习的主要阵地;对于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积极引导、热情帮助, 挖掘其积极因素, 引导其朝着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发展;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对其成员主动接近, 了解他们, 与他们建立起感情, 加以引导, 从而使其树立起正确的生活目标;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则要采取果断措施加强管理。

(五) 注意发挥和引导好学生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

任何非正式群体中必定有其核心人物, 他们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好这些人物, 经常与他们接触交谈, 通过他们把握该群体的思想动态, 听取他们的呼声, 还可以给予他们适当信任、依靠, 并授予他们相应的学生干部的职务, 利用他们去做好其他成员的工作, 从而把整个非正式群体纳入实现正式组织目标的轨道。

(六) 积极引导、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师要尽力与学生协调起来以建立一种有利于群体转变的良好氛围, 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班级的温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 同时把学生的各种正当爱好、情绪纳入集体的运行轨道,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从而形成一个师生齐心、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七)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有关方面的作用。

学校应与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 共同商讨教育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同时要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配合, 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优良的教育管理条件和环境。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密切配合, 形成教育合力, 才能提高教育、管理、引导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效。

六、结语

总之,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在中小学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产生的原因既有来自客观环境的影响, 又有学生主观心理方面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既有正面积极的影响, 又有负面的影响, 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正确教育、引导学生的非正式群体, 不仅有助于学校、班级的管理, 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 在当今教育环境中, 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掌握其活动规律, 因势利导, 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管理和教育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 总结经验, 更好地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 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集体面貌及学生个人的成长等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类型和特征, 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安晓玲, 王小惠.班级内青少年非正式群体认同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 2006, (1) .

[2]陈秀玲.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利弊及引导[J].安徽教育, 2003, (20) .

[3]王东华.怎样对待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J].湖南教育, 2001, (12) .

[4]朱前永.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和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3, (02) .

学生非正式群体 篇9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们只重视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 而对学生非正式群体则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 忽视和否定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 导致教育和管理上的失误和偏差。因此, 必须重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加强对它们的教育和管理。

一、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学生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一样, 都属于群体的一种类型, 因此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但由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结构、功能等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因而具有与正式群体不一样的独特性。

1. 学生非正式群体规模小、人数少。

学生非正式群体往往是自发的、通过其成员间的相互交流而形成, 所以这些非正式群体不可能具有很大的规模和过多的人数。如果成员较多, 则很难进行他们所期望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 这种群体也就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

2. 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无形性和隐性的规范。

学生非正式群体虽没有正式群体所具有的各种管理规定 (如条例、守则等) , 但这并不等于它没有规范, 只是这种规范是无形的、隐性的, 是从各自群体利益、需要、情趣和爱好出发而约定俗成的, 它对群体的每个成员都具有指导和调节作用。而且, 群体成员对这些规范有着很强的认同感。

3. 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很强的心理凝聚力。

一般来说, 学生正式群体正常开展活动主要依靠外部因素, 如各种明确的规范、条约、权利义务等;而维系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主要是内部因素, 如成员之间一致的情感利益、相同的爱好特征等。不过, 有时这种因素还突出地表现在这些群体的集体自卫性和排他性上。

4. 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 (领袖人物) 的权威性。

学生非正式群体像正式群体一样有自己的核心人物, 但这种核心人物不具有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那样的“官方”背景, 也不是由群体成员推举产生的, 而是凭借其本身固有的内在影响力如知识、经历、特长、能力、品德、体力等成为其群体的核心。因此, 由于核心人物具有这种无形的吸引力, 群体的其他学生就多以他为中心而无条件地自愿接受他的指挥和安排。

5. 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群体极化和去个性化现象。

所谓群体极化, 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 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 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而所谓的去个性化是指, 个人在群体压力和意识的影响下, 一定程度上丧失个人身份和责任感, 从而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群体成员担心决策过于小心而被其他成员轻视, 而倾向于鼓励或赞同群体中比较有冒险性的见解。同时, 在这种情况下, 群体成员认为个人应承担的责任会相应减少, 从而消除对不良后果的恐惧心理。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

1. 学生非正式群体能使其成员获得在正式群体中无法得到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

一般来说, 学生正式群体是为了满足全体需要而组织活动的, 而这些活动必然无法满足和照顾到每一个成员的需要, 为了弥补正式群体这一不足, 学生非正式群体自然形成。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如果引导得当, 非正式群体就能具有满足其成员需要的功能, 具体体现在: (1) 满足了成员精神生活的需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志趣、情感及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 而且希望得到他人的共鸣, 以获得同情、理解和支持。但在正式群体中则往往缺乏恰当的渠道和方式让学生宣泄心理不满, 消除心理紧张。 (2) 通过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有效地安排其闲暇时间, 从而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保护其旺盛的经历, 提高其适应能力。

2. 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增强成员的群体意识, 有助于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巩固。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一般是其成员之间约定俗成的, 是无形的, 各成员必须自觉地遵守这一规范, 否则就必然被群体驱逐或抛弃。同时, 这种规范的行为把群体的信息和群体价值观传递给群体的每一个成员, 并使之意识到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就必须以群体的利益为主。从这一点来说, 学生非正式群体有利于正式群体的巩固和发展。

3. 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彻底的物质和精神援助。

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特征可以看出, 其成员之间的交往是密切而彼此信息互通的, 所以当任何一个成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群体的其他成员能在第一时间得知并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援助, 在时效性上往往优于正式群体。另外,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这种援助是无条件的、非借贷性的、全面的, 所以从援助的广度和深度上来说, 正式群体是无法做到的。

4. 学生非正式群体有利于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从而能促使成员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在学生非正式群体中, 成员彼此间的交往是频繁的, 了解是透彻的, 他们相互之间既可以看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能力、知识水平和品德个性, 又可以从中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映, 既能对其他成员有更全面、正确的认识, 又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有利于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另外, 非正式群体不受正式群体的约束, 其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行为主要依靠情感道义和共同喜好维持和制约, 所以他们之间不仅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观点, 而且可以自由行动, 有利于成员个性和谐地发展。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

因为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活动对成员个体和群体具有两面性, 所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 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 使之走上健康正确的轨道。

1. 消除误解和偏见, 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同正式群体并存的, 因此,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 不能只看到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 而忽视或无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 (2) 要像对正式群体那样, 细心观察, 深入调查, 认真分析各类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活动、特征及其利弊, 为发挥其正能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要区分各类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 实行目标改造, 使之纳入班级和学校管理的正式轨道

学生非正式群体多种多样, 性质各异, 且鱼龙混杂, 这也正是很多老师所担心的。但只要认真调查、区别对待, 就能很好地为我所用, 发挥其正能量。如对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给予支持和保护, 以促进其发展;对于中间型的, 要积极引导, 使之向积极型和正向目标目标转化;对于消极型的, 要密切注视, 及时防范和提醒, 争取用恰当的方式改造其目标;对于极少数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 要依据相关规定, 对关键人物应予以惩处, 对其他人员应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原则, 助其改正。

3. 开展形式多样、种类齐全的校园文化活动, 尽量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特长和才干, 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多层次的需要。

青少年学生的各种需要, 一旦在正式群体中无法满足时, 就会动用其非正式群体这一辅助渠道。当然, 正式群体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所以我们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尽量让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都能在正式群体的舞台上得以发挥和展示, 使正式群体扬长避短, 增强其凝聚力和向心力。

4. 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 (或领袖人物) 的作用, 重点引导, 以点带面。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有特殊的威信, 他们说话灵、能力强、影响大, 他们的举止言行往往决定着整个群体的变化。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应创设一个有利于调动这些核心人物优点和长处的环境。一旦这些核心人物发生积极转变, 就可以达到“教好一个人, 带好一帮人”的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需注意的是, 对这些核心人物的教育切忌简单粗暴、强施压力, 否则会招致这类群体所有成员的强烈不满, 甚至反抗对立。

5. 向外延伸, 建立立体的育人网络, 优化德育环境。

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 如果仅靠校园文化建设单方面地推动, 往往事倍功半, 甚至毫无效果。所以, 社会各方面应相互协调, 大力合作, 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也是如此。因为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 而是触及社会的很多方面。因此, 我们要努力争取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配合, 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创造优良的教育管理条件和环境。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比赛、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 一方面可以发挥群体成员的一技之长, 另一方面可以让其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的教育和监督, 强化优良行为, 提高自身素质, 从根本上消除非正式群体潜在的不良影响, 使之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综上, 学生非正式群体并非成员简单地组合, 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超过个体能力和影响的总和。所以, 我们应正视各类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全面看待和分析其影响, 以科学、恰当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 使学生非正式群体既能促进成员个体的发展, 又能满足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万成.浅论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变化的新趋势及其引导[J].景德镇高专学报, 1998 (1) .

[2]周永平, 袁婷.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 2006 (12) .

[3]祁会昌.正确看待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J].学校管理, 2011 (4) .

学生非正式群体 篇10

一、调研思路

本次调查选取了水产学校在校学生共计150名, 其中男生99人, 女生51人, 以及班主任12名。水产学校是一所省属重点中专, 职教示范学校, 采用2+1学制, 即第一二年级集中在校学习, 第三年进行顶岗毕业综合实习, 具有中职学校的共同属性。本研究选取了4个在校班级的学生作为被试。调查发放问卷150份, 收回问卷150份, 问卷回收率100%, 剔除无效问卷11份, 有效问卷139份, 问卷有效率为92.7%;班主任主要采取访谈调查的形式。

二、中职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忽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及其积极作用

在中职班级工作和活动中一般由班主任一手包办,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导致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 进而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实际效果。只有教师信任的或担任班团支委干部的学生得到锻炼和重视, 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和建设, 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得不到发展。即使有的班主任意识到非正式群体的客观存在, 也大多缺乏对这类群体的正确分析和认识, 更谈不上合理地引导其健康发展了。在对待这类群体的态度和做法上有偏差, 要么都打击压制, 只看到它的消极作用, 看不到其积极作用;要么就放任自流, 虽承认它的存在, 却不予理睬, 不闻不问, 当破坏型群体给班级或学校造成不良后果后, 才想办法进行管理。这些做法不利于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应予以改正。

(二) 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非正式群体采取“一刀切”做法

长期以来, 班主任工作都处于经验水平, 科学化的程度远远赶不上学生的变化。从调查发现, 85%的教师不是很愿意担任中专的班主任, 即使当班主任, 80%的教师是“因为要评职称”, 5%的教师是“政治任务”。水产学校的班主任都是兼职的, 除了要进行班级管理, 还要进行教学或是其他行政事务, 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也就没有对非正群体进行区别对待, 所持有的态度都倾向于一致, 即只看到其消极作用, 认为这些小团体是一种破环力量, 不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来管理。甚至横加干涉和强制瓦解, 结果导致班集体管理上的混乱, 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

(三) 不善于利用班级中的“核心人物”

受到社会风气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中职学生把班团支委干部看成“当官”的, 有一些干部比较固定, 使得这部分学生成了“老干部”, 进而养成了官僚作风, 不能平等地对待同学, 权利欲望强, 随意指挥同学做事情。班主任也把干部当成是自己的助手, 认为他们就是为老师和班级做事情的, 忽略了班级中人缘型人物的辐射作用, 也没有注意到群体核心人物的引导, 导致非正式群体和班集体产生距离感, 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和班集体建设。

三、中职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 管理者应该正确认识, 并能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限制消极作用, 对于破坏型群体, 经引导教育无果后应果断瓦解。

(一) 正确认识中职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和作用的双重性

但凡有群体的地方, 就一定存在非正式群体。作为管理人员, 应该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性质有正确的认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中职学生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有一些教师缺乏对非正式群体的正确认识, 从而在对待它的态度上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不能只看到他的反面作用, 将它与正式群体对立起来, 不能歧视非正式群体的成员, 更不能重伤、压制和轻易的瓦解, 这样会导致班级矛盾的激化;也不能对其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 虽然承认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但看不到它的消极作用, 当消极型、破坏型群体给班级、学校乃至社会带来不良后果时才来管理。要能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的客观存在, 全面分析它的功能和影响, 要尊重学生, 包容学生的缺点, 能客观、科学地处理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使非正式群体在正常的轨道运行。

(二)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因为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不同, 所以在协调和引导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采取不同的方法, 扬长避免, 发挥所长, 使其成为班级建设的正能量。

1. 支持并保护积极型群体, 关注中间型群体, 发挥其积极作用

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是积极向上, 有健康的兴趣爱好, 这种群体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因此要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 在班上树立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使学生有机会发挥所长, 增强归属感和成就感, 但是这种群体也有小团体思想, 有时思想比较幼稚, 目光不长远, 热情过火, 因此除了要支持保护外, 还要给予必要的引导, 使之与正式群体协调一致, 为班级建设添砖加瓦。

同时要允许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并引导其确定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化消极为积极。关注他们的存在, 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 并把他们的兴趣和主要精力引到班级正式群体中来。

2. 疏导消极型群体, 瓦解破坏型群体

对于消极型和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必须坚持长抓转换工作, 当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这两类群体都是不利于班级发展的, 他们与班级“对着干”, 对班级利益和荣誉都有较强的破坏力, 同时也可能会影响一批有消极情绪的同学蜕变, 拉拢中间型群体向其转化。更为严重的是, 如若不及时转化, 这类群体处于犯罪团伙的萌芽状态, 所以做好这两类群体的疏导转化工作相当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坚持民主集中, 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导向作用, 扬善抑恶, 让这类群体慢慢瓦解。

对于已经形成的这类群体, 在转化工作中要投入耐心、恒心以及感情, 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对于恋爱型非正式群体, 不能简单地粗暴的强拆, 因为处在这一时期的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越拆反而越紧密, 可以进行目标导向或者兴趣转移, 利用正面活动作引导, 扩充群体规模, 同时加强交流与合作, 为他们的友谊提供交流的体会。

注意发掘学生的优势, 并予以肯定。中职学生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都有其闪光点, 我们应当看到其优点, 鼓励发挥其特长, 因为适度的表扬能满足缺乏表扬学生的心理需要, 在表扬的同时, 把他推向为班集体服务、为集体争光的层面上, 让其觉得“英雄有用武之地”, 以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多方配合, 加强管理, 这类群体成员大多数因为家庭关心不够, 所以要主动和家长联系, 密切配合管理, 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不然会适得其反。

(三) 注意对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引导

中职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尽管不像正式群体那样有明确的组织机制, 但一般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核心人物一般有能力强、性格随和、不计较、开朗外向等特点。他们在群体中起着榜样、调节和领导指挥作用, 他们的这种地位和作用是群体成员在交往和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所以, 对核心人物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对非正式群体的“领导”, 我们可以用真挚的关爱之情感动他们, 用简而易懂的道理教化他们, 并且做好“身教”的榜样作用, 充分发挥人物的优势特长, 并为班集体建设服务。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来影响其他成员, 促使大多数成员积极进取, 并且身心都能健康发展。

(四) 强化正式群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由于中职学生生源的特殊性, 作为班主任, 更应该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能够在班集体里感到温暖和爱, 如果学生处在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 那么参加或组成非正式群体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因此, 班主任在对班级正式群体进行管理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想方设法满足学生合理的健康兴趣爱好或者公益等方面的需要, 使他们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爱, 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并感到“心理平衡”。其实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保持正式群体的活动, 多下工夫使正式群体开展的活动更加多样, 有新意, 有层次, 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加, 正式群体在学生心中就不会弱化, 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同时在开展活动中, 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相互接触, 互相了解, 沟通, 关系更加密切, 还有助于非正式群体在目标和行动上与正式群体趋于一致, 从而使非正式群体能够融入到正式群体中。

除了做好上述工作外, 还应该与家庭、社会联系起来, 形成一种立体化的教育网络, 实现对非正式群体的全方位教育和控制, 只有这样, 才能使中职学生在正式和非正式群体中和谐一致, 全面健康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该充分认识到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及其双向功能, 区别对待, 使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协调一致, 互相补充, 让每个成员都能在群体中拥有归属感和满足感, 只有这样, 学生和班级才能真正的“张扬个性, 和谐发展”。

摘要:根据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理论,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通过选取水产学校在校学生和全体班主任为研究对象,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 对中职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 进而剖析目前在中职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路宏达.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崔海英.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影响力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3]杨静光.古今管理理论概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5.

[4]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王艳华.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现状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 2010.

[6]郝文兰.农业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J].甘肃农业, 2010 (4) .

上一篇: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下一篇: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