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史

2024-07-26

美国文学史(精选十篇)

美国文学史 篇1

研究美国文学, 首先接触到的是美国梦---美国文学的主题问题。“美国梦”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广义的方面来讲, “美国梦”指的是作为“民主、平等、自由”的国家理想;从狭义的方面来讲, 它指的是个人通过自我奋斗而获得成功的梦想。“美国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从17世纪第一批移民登上美洲大陆之日起, 赤贫的欧洲农民到这里后无须奋斗便可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南北战争后, 机会一个个接踵而至, 掀起全国性的疯狂, 美国成了一个‘牛奶加蜜糖’的国度, 大批做着‘美国梦’的移民蜂拥而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美国梦形成的自然基础, 《独立宣言》的颁布使美国梦有了思想基础。《独立宣言》规定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者赋予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 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美国梦’的驱使下, 美国迅速发展, 特别是1848年加州的“淘金热”, 引发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 “美国梦”得以进一步发展。正因为如此, 在美国文学中, “美国梦”也就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美国梦的幻灭

斯格特·菲茨杰拉德 (F·ScottFitzgcrald, 1895~1940) 和西奥多·德莱塞 (TheodoreDreiser, 1871~1945) 都是伟大的美国作家。他们出生于美国不同的时期, 身世背景截然不同, 但是他们的代表作品都表现了一个相同的悲剧主题---“美国梦”的腐朽和破灭。

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梦”幻灭的代表作。小说写了主人公盖茨比与苔西的爱情悲剧, 深刻地揭示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美国梦”的幻灭。贫家子弟盖茨比在服役期间爱上了豪门之女苔西, 苔西却不愿下嫁一无所有的盖茨比。战后盖茨比对苔西难忘旧情, 通过非法买卖发了横财后与苔西重温旧情, 而苔西却仍无勇气放弃她已拥有的财富和地位。在一次车祸后, 为保护苔西, 盖茨比主动承担责任, 而苔西的丈夫汤姆借死者丈夫之手谋杀了盖茨比, 然后与苔西一走了之。盖茨比以毕生心血构筑的美好梦想, 就这样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破灭了。盖茨比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美国梦”的幻灭。菲兹杰拉德借故事叙述人尼克之口, 把盖茨比的梦和美国早期移民的梦联系在一起, 追溯了美国梦的渊源。美国的早期移民憧憬依靠个人奋斗创造财富, 盖茨比把苔西视为自己的梦想的化身, 也曾想以自己的努力重新赢得她。但社会的现实迫使他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盖茨比的发财之路说明了美国精神的腐败。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20世纪前期最有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创作代表了美国现代文学的进步和光明。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悲剧》对美国贫富对立的社会作了深刻的剖析。小说主人公克莱特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 他不甘心忍受困苦, 离家自谋出路。资本主义社会污秽腐蚀, 使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吃喝玩乐, 对贫穷的母亲置之不理, 为了和大资本家的女儿结婚, 挤入上层社会, 竟溺死了自己的情人洛蓓达。作品通过克莱特从追求、挣扎到堕落、毁灭的一生, 指出了这一悲剧的根源所在, 即以金钱为中心的美国现代生活对克莱特世界观的形成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产生的决定性影响。而且, 只要这种环境和这个制度不改变, 克莱特的悲剧, 同时也是美国社会的悲剧就将一代一代重复地继续下去。

三、破灭的“美国梦”的主题意蕴

这两部作品写作年代不同, 写作风格迥异, 但是主题却是惊人的相似, 那就是“美国梦”的悲剧表现。

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一个青年人的追求和幻灭。在西方文学史上, 这是一个经常重复的主题但作者融入了自己对美国生活的深刻而冷静的体验, 将它写成一部蕴意隽永的“美国梦”破灭的悲剧。盖茨比的追求也是很多美国人的企盼, 小说最终为盖茨比送终, 也是为他们的“美国梦”画上句号。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美国悲剧》是根据1906年切斯特·吉莱特谋杀格蕾丝·布朗的真实案件改编的。德莱塞进行提炼加工, 把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悲剧变成了一个国家的悲剧。他所涉及的既是一个悲剧人物, 又是一种悲剧文明。德莱塞把克莱特作为由环境所造就, 受环境逼迫, 并为环境所毁灭的人物来进行塑造。他怀着怜悯的心情去探索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在实现自己的梦想, 追求财富和地位的过程中, 扭曲了自己的人性, 而堕落成一个残忍的杀人凶手的经历。《美国悲剧》采用了纯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 以尽量客观化的叙述和朴实的语言揭示了个人人生毁灭的悲剧, 使作品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文本。它塑造了一个对金钱和地位充满向往的下层青年自我毁灭的悲剧,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剧, 更是一个国家、一种文明的悲剧。

四、结语

纵观以上两部小说, 虽然内容不尽相同, 但是“美国梦”的主题却是不断发展的。盖茨比无论多么富有, 依然不能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所接纳;而克莱特的个人悲剧已经不是一个人的悲剧, 而是整个美国的悲剧。所以, 如果仅仅把追求财富和名利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并且到达了非人病态的程度, 这也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的梦想早晚都要破灭, 两位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也是不可避免的。除了菲茨杰拉德和德莱塞这两位作家, 很多知名作家的创作也深受“美国梦”这个主题的影响, 例如海明威和福克纳在作品中把人们对“美国梦”的失望引申为对美国这个国度的失望。“美国梦”再也不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憧憬和奋斗的力量, 它的美丽光环早已消失殆尽。“美国梦”破灭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和审美价值。无论是两位作家本人还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他们一生都在孜孜以求虚无缥缈的“美国梦”, 一生都在追逐着能够体现自我身份和价值的财富、金钱和权力。残酷的现实促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物质奋斗和享乐主义的毁灭作用, 表现出了带有悲剧性的时代幻灭感。

摘要:“美国梦”是美国文学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资本主义危机之后, 大量文学作品紧扣文学作品中对“美国梦”这一主题开展全面的反省和批判。本文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悲剧》的文本细读, 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角度揭示了“美国梦”的腐朽和破灭。

关键词:美国梦,美国悲剧,幻灭

参考文献

[1]刘保瑞等译, 《美国作家论文学》 (M) , 北京:生活, 读,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984;

[2]董衡巽等编, 《美国现代小说家论》 (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3]F.S.Fitzgerald.The Great Gats by.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1992.

美国文学史梗概 篇2

一、殖民地时代和美国建国初期

最早来自这片新大陆的欧洲移民主要是定居在新英格兰的清教徒和马萨诸塞的罗马天主教徒,二者虽然在教义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他们都信奉加尔文主义:人生在世只是为了受苦受难,而他们唯一的希望是争做上帝的“选民”,死后进天国,相信“原罪”。这时的文学作品也主要反映了这些思想,和欧洲文学一脉相承。

代表作家:考顿·马瑟,乔纳森·爱德华兹,安妮·布拉兹特里特,爱德华·泰勒。

二、18世纪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经济社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是启蒙主义文学运动的时期,主要文学指导思想是“自然神论(”Deism),强调理性,认为“宇宙的运动始于上帝”;自然万物是“神的体现”,人生在世,不再是受苦受难以换取来世的新生,而是要消灭种族、性别和信仰的不平等,建立自己的“人间乐园”。

主要特点:作家多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积极拥护者和参加者;文学指导思想除了自然神论之外还有“唯理主义”和“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还开始萌发了“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种类主要有历史、日记和政论,也有诗歌,讽刺小品和劝人向善的故事,18世纪末还产生了话剧。

启蒙运动中出现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并多出自开国元勋之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潘恩,以及托马斯·杰斐逊。

三、19世纪南北战争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学先后发展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浪漫主义:18世纪70年代-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发展的初期,南北战争前30年(1830-1860)为极盛时期,南北战争后10年逐渐衰微并向现实主义过度。浪漫主义注重“想象”、“激情”和“个性解放”,认为人本质是善良的,铲除邪恶和拯救人类的手段是抛弃一切传统束缚,摧毁一切陈规陋习而回归到“自然的原始状态中去。超验主义是其一分支,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上帝、人类和自然都是“超灵”的组成部分。

代表作家及作品:爱默生《自然》,索罗《瓦尔登湖》,霍桑《红字》,麦尔维尔《白鲸》,惠特曼《草叶集》。

现实主义:是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西部开拓运动、工业化、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促进了其发展。现实主义的作家一般为实用主义和民主主义的信徒,他们追求和反映的是具有显而易见效果并被经验证实了的相对真理,他们创作题

材的是普通人平常事,是中产阶级艺术的最高表现。

豪威尔斯是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发现了马克·吐温,鼓励和帮助了亨利·詹姆斯,影响了自然主义作家弗兰·克诺里斯和斯蒂芬·克莱恩。

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发展和继续,是现实主义与19世纪科学所强调的“分析法”和“因果律”互相结合的产物,有时被称为“悲观的现实主义”,认为人是一种软弱无能的动物,被置于机械化的世界汇总而成为这一世界中难以驾御的几种势力(包括环境、自然、遗传等)的牺牲品

其里程碑是:19世纪70、80年代左拉的小说的出版,90年代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徽章》,1900年德莱塞《嘉莉妹妹》,1912年《金融家》,1925年《美国的悲剧》。

四、20世纪美国文学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跨越了三个时代

a)斯文时代(1880-1914,The Genteel Age):这是一个跨世纪的,美国经济繁荣的时代。此时的美国文学与欧洲文学之间有着某种暧昧关系,本质上是欧洲式的和美国的小欧洲新英格兰式的。此时以西奥多·罗斯福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在文学上有着强烈的反映,人们还念念不忘美国与欧洲的文化联系与差异。

b)爵士时代(1918-1929, The Jazz Age):一战后,产生了一代不受约束,幻想破灭了和玩世不恭的年青人,被格特鲁德·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

c)经济萧条时代(1929-1941,The Depression Era):20年代的玩世不恭的态度在此时转化为一种愤愤不平的悲观主义,30年代美国文学转向了“社会抗议文学”,“心理之学”和追求人的精神世界。

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

现代主义:一战后到50年代,是一场自觉地反传统的文学艺术运动,表现无意识的荒谬心态,如斯坦因,乔伊斯的小说,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如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在组织构架上偏爱用神话,如艾略特的《荒原》,庞德的《诗章》,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风格上以“意象”为主,语言上主张简洁、准确;题材上主要反映一战参与者的生活、思想、感情和前途命运,如多斯珀索斯的《三个士兵》,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描写了精神崩溃与幻想破灭的一代人。

邪恶是这是文学的主要题材之一,艾略特、弗罗斯特、奥尼尔、卡明斯、埃利森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后现代主义:在二战后,纳粹极权主义大屠杀、原子弹、自然环境的破坏、世界人口过剩和饥荒造成西方人的精神摧残与危机,作家继续进行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文艺实验,而且企图与当时业已形成规范的现代主义文艺形式决裂。后现代主义

主张否定社会秩序,表现支离破碎的世界,认为文艺批评就是现象学形式的理论。此时,美国黑人文学,犹太文学,南方文学,反战文学和女权主义文学竞相发展。

小说家托马斯·品钦,诗人西尔维亚·普莱斯,戏剧家艾玛穆·阿米里·巴拉卡为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

索尔·贝娄,艾伦·金斯伯格,拉尔夫·埃里森,田纳西·威廉斯,阿瑟·密勒和爱德华·阿尔比是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著名作家。

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两个特征:

1.现代主义作家一般是反对传统观念而提倡“个人主义”的或者说他们打破了美国社会、道德和文学的常规。

美国文学史 篇3

那么,何谓“文学”呢?在英语的概念中,“文学”(1iterature)一词原本指所有的创造性写作(creative writing,亦有译为“创意写作”的),但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作品”,则有着较为严格的内涵,通常是指“美的作品”(beaufifial writing),即主要指那些具有持久而重大的价值、写作手法优美、能够激发读者身心愉悦的作品。这样一来,它就把美的作品与通常意义上的“流行作品”区分开来了。前者往往被人们称为“纯文学”、“严肃文学”和“精英文学”等,而后者则通常是指迎合市场和大众读者的流行作品,一般被统称为“通俗文学”。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本书的好坏乃至爱憎之说,完全取决于阅读者的思想、立场、情感、偏好等,应该说这是带有主观倾向的。因此,对于何为“好”、何为“坏”,实在是难有统一的定论,也因此,对于何为“严肃文学”、何为“通俗文学”,也很难有特别统一的定义。但是,无论在文学教育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两者还是有着严格的区分标准的。比如在大学中,教授会为学生列举许多书目,并告知大家哪些是名著,更会教导学生说,好的作品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超越我们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的,是试图反映和解决我们人类生存的困境的;而所谓流行作品,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文学史上,确有很多当时的“流行作品”最终成了“经典”而流芳百世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媒体开始迅猛发展并高度发达,这直接影响了人们欣赏和接受文学作品的态度和方式,也逐渐模糊了“严肃文学”与“流行文学”之间的界限。特别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这种影响甚至已经进入并辐射到学术研究领域,并且导致其体制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标志之一就是“文学研究”迅速滑向“文化研究”,使得文学研究成为泛化的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问,何为文化呢?关于“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说有成百上千应该不为过,但根据有关专家的论述,可以笼而统之地概括为: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包括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虽说近30年来,在学术研究中,“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界限已经不太清晰了,但在各种“文学史”的记载中,这两者应该还是有着严格的区分的。但随着一本书的诞生,这种格局被打破了。正是这样一部打破了“文学史”与“文化史”之间区别的著述,在美国学术界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这本书就是由美国著名音乐学家马尔库斯(Greil Marcus)和哈佛大学教授索勒斯(Wemer SoUors)共同主编、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9月出版的《新美国文学史》(A NewLiteraryHistory 0,A122erica)。

该书的主编马尔库斯不仅是作家、音乐学家、历史学家,还是音乐评论家和文化批评家,而索勒斯则是哈佛大学的非裔美国研究、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的教授。不仅两位主编在各自领域颇有声望,该书还汇聚了12位编委,也基本上都是美国各界相关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而全书的撰写者,更是达到了200余位,且大都出自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美国名校,也有来自海外包括加拿大、英国、德国的众多名校的专家学者。这些知名的专家学者为该书撰写的文章(essay)多达225篇。因此,该书虽然只有一册,但正文页数达到1095页(全书总页数共计1128页)。

该书出版伊始,就受到了学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包括《纽约时报》、《纽约书评》、《华尔街日报》、《出版商周刊》、《观察家》、《芝加哥论坛报》、《财富》、《高等教育纪事》在内的媒体纷纷刊发书评,对该书进行了详细的评论,同时也发表了很多争论性文章。该书被评为2009年度“最佳非虚构类书籍”(A Best Non-Fictionof 2009)。

那么,这本以“新”命名的美国文学史,究竟“新”在哪里?它与以往的文学史又有何不同?何以引发人们广泛的关注?争议又在哪里呢?

首先,该书所探讨的内容不单单包括了诗歌、书信、小说、回忆录等传统形式的文学作品,还把演讲、电影、音乐、艺术等囊括在内。这一点无疑是该书最大的特征,也是引发学界巨大争议之所在。严格地讲,该书所探讨的众多主题,似乎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比如:拳击比赛(boxing matches)、电影、私刑(lynching)、控制论(cybernetics)、里根(RonaidReagan)、奥巴马(Obama)等。正因为如此,很多学者质疑:这还是“文学”史吗?或许称之为“文化史”更为贴切一些。

其次,该书是迄今为止美国文学史中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它所涉及的最早年代是1507年,也就是“美国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地图上”的时候;最晚则一直探讨到“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也就是到奥巴马获选美国总统那个时期为止。这凸显了该书的新颖和当代性。

再次,文学史写法不同凡响。过去的文学史,通常都是采用编年史的写作方法,即或以时间为主,或以作者或者流派为主,或以文学主题或者文学术语去勾勒。而《新美国文学史》主要是以时间为经、按主题去写作,即主要选取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时间段,进而去探讨相关的主题。这个时间段,可以是年,比如,“1507:‘美国’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地图上”;也可以具体到月或者日,比如“1925年6月,刘易斯(SinclairLewisy”、“1666年7月10日,布莱德斯特律(Anne Bradstreet)”;甚至还有具体到几点几分的,比如“1906年4月18日凌晨5:14,旧金山大地震”。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新美国文学史》的编者何以要“这样”去写作“文学史”呢?第一,在该书编者看来,他们要去探讨的问题是:文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如何产生出来的。或者说,其意义在于“通过文学看历史”;当然,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通过历史看文学”。正因为如此,他们试图要“透过文学的透镜重新审视美国的经验”。文学在他们的眼里,不单单指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文本,而是凡是与美国经验有关的,或者说,凡是透过文学的透镜能够看到的美国经验,都应该是可以被讨论的对象。这样的“文学观”,自然会导致非同一般的文学史的写作方法。

第二,编者认为,他们要书写的新的美国文学史,是一个“人为制造出来的国家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在很多方面都先于美国社会就存在了。“美国文学不是继承而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在美国历史

上,没有什么传统能够独领风骚,也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文学形式(form),美国历史包括了文学史、社会史、政治史、宗教史、文化史、技术史等,但它们一直都是一个“人们如何理解”的问题。这就是他们眼中的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第三,编者毫不讳言,他们自己就把这本书称作是“一部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史”,而且明确表示,在该书中,“文学并不单单指那些被书写的文字,而且还应该包括人们的言说和人们的表达、人们的创作,而不管它们采取的形式是什么”。按照这样的理解,所有与美国有关的表达形式都被收入在内了,这自然包括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这些传统的“文学”形式,并且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地图、历史、旅游日记、布道、公开的演讲、私人的信件、政治辩论、高等法院的判决、文学史与文学批评、民歌、杂志、戏剧表演、布鲁斯、哲学、绘画、战争回忆、博物馆、图书俱乐部、爵士乐、乡村音乐、电影、广播、摇滚乐、卡通、说唱等,不一而足。

对这样“新的”文学史,人们最自然而然的反应就是:这哪里是“文学史”,这不是“文化史”吗?美国《华尔街日报》在2009年11月26日发表了题为“满是语词的大熔炉”的书评,其副标题或许相当有代表性:“一部厚厚的文集抹去了文学、历史和流行文化之间的界限”。确实,人们的疑问恰恰就聚焦在:《新美国文学史》究竟是“文学史”还是“文化史”的争论之中。

当年的11月1日,美国埃默里大学英文教授波尔林(Mark Bauerlein)与杜克大学英文与女性研究教授沃尔德(Priscilla Wald),应邀在《高等教育纪事》(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Review)上专文讨论了这部著作。而主编之一的索勒斯也参与进来,在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波尔林在文章申说,这部书已经完全是“文化史”了,而且,就连过去原有的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之间的区别也烟消云散了。他质疑说,在这里,《深喉》中的艳星拉弗雷斯(Linda Lovelace)所占的篇幅居然与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一样多,而美国著名摇滚歌手贝里(Chuck Berry)的篇幅甚至超过了克莱思(Hart Crane)o而旧有的主要叙事与概念在其中却没有位置。最后,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不是美国的文学史,而是多元文化主义浮现的戏剧性事件。

沃尔德在回应中承认,这确是多元文化主义浮现的戏剧性事件,但她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她从《新美国文学史》中看到的是一种无所不包的精神,或者不妨看做是巴赫金所描述的狂欢。她认为文学史是棱镜的,并举出克罗福尔(Joshua Clover)所撰写的关于迪伦(Bob Dylan)的一章为例,说明克罗福尔笔下的迪伦就是一个观察文学史转折点的绝佳棱镜。她认为两位主编提供了一种文学史的范式,即允许读者去观看那些发生了演变了的事件、观点,以及文学形式、人物和创新的发展进程。

主编索勒斯在简短的评论中,特别提到了“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的概念,认为是这一概念开放了他们的选材,凡是与美国制造有关联的,全部可以入选。

在人们有关该书是“文学史”还是“文化史”争论的背后,实际上蕴含着这样的问题:21世纪的文学史,应该如何写?那么,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我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在书写“文学史”的时候,人们应该对“文学”与“历史”的理解与认识、特别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持有更为开放的态度。其实,文学史的写法并无固定的模式,也不会一成不变。文学史的写作,当然是以记录文学的发展为主线,但不能因此就把文学同其他种类割裂开来。当人们把文学定义在文字、写作、表达这样更为宽泛的意义上时,把文学同历史、文化等放在一起来谈并加以记载,那就并无不可。《新美国文学史》让我们看到了编者看待文学与历史之间关系的一种新的思想和理念。这,对我们当下理解和书写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同样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浅析美国当代文学 篇4

关键词:美国当代文学,“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

美国文学的历史不长, 但发展较快, 20世纪以来, 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尤其是美国的当代文学。一般认为, 美国当代文学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后美国的政治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逐步走向一个分歧与反常的时代。美国文学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遵循这一发展过程, 各个流派的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角度描绘出美国现代社会万花筒般的世界。这个时期的美国文学璀璨夺目, 但又光怪陆离, 无奇不有。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尽管同盟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但是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罪行、原子弹的使用等都使美国公众一时难以摆脱战争带来的恐惧和不安。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和迫害知识分子的麦卡锡主义进一步加剧人们的紧张心理。由于原子弹的使用, 人们对50年代氢弹实验成功、人造卫星上天等技术革命和科学成就感到不安, 怀疑技术进步不能造福人类。60年代以后, 美国人民的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女权运动等一系列政治事件, 加上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使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 也更为混乱。总的来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在美国作家的眼里, 历来向往的“美国梦”变成了梦魇;民主的理想、个人的追求、宗教的信仰不复存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失去了作用;现代人和历史失去了联系, 没有前途和未来, 又无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 只能永远处在孤独异化的困境之中。这一切反映在文学上, 产生了50年代排斥一切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垮掉的一代”作家。60年代以后, 无论小说还是诗歌都以人的异化为主题, 用夸张的手法、荒唐可笑的情节表现人的困境。“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等流派相继出现。

在小说方面, 一般说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小说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新小说的主人公们不相信任何政治原则、社会理想、宗教教义或道德准则, 但他们又为失去这一切而深深地感到惋惜和不安;他们竭力逃避现实却又永远漫无目的地四处寻找并无不明确的东西。最典型的作品是5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其次, 现代小说中, 幽默有了新的意义。在作家眼里, 世界和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荒唐、怪诞、不合情理的。人生在世是极端荒诞可笑的。于是, 他们用怪诞、幻想、夸张的手法力图再现混乱的、难以捉摸的现实。他们笔下的主人公是疯狂的。这种令人痛苦的现实通过极端的讽刺加以反映, 幽默变成歇斯底里式的狂欢, 含着眼泪的欢笑。“黑色幽默”的代表作是海勒的《第二十三条军规》。其他著名的黑色幽默作家还有巴斯、品钦等。第三, 寻找自我成为这一时期小说的最重要的主题。作家们纷纷提出“自我本质”的问题, 努力探索对“我是谁?”、“人的本质是什么?”等一类的问题的答案, 但往往没有结论。最为典型的作品是黑人作家埃利逊的《看不见的人》。

20世纪60年代出现一种新型的“非虚构小说”, 又称“新新闻体小说”, 这种小说把事实和猜测糅合在一起, 以社会上轰动一时的事件为基础, 掺杂作家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卡波特在1966年发表的《凶杀》是第一步非虚构小说。

在诗歌方面, 出现了一批青年作家和诗人, 他们以颓唐放纵的生活, 反传统的文学形式反对美国文化和价值体系, 形成名噪一时的“垮掉的一代”文学。他们在诗歌中采用松散的结构和大量的傻语。这场运动的代表诗人是金斯堡, 他的诗集《嚎叫》反映美国青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感到幻灭后追求刺激以麻痹自己的情绪和反对一切权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金斯堡受英国诗人布莱克和美国诗人惠特曼与威廉姆斯的影响, 采用自由诗体, 诗行较长, 充满激情和想象力。

“垮掉的一代”的诗歌改变了战后诗歌的面貌, 使诗歌开始带有较浓厚的个人自传性质。精神失常、性爱、离婚、酗酒等个人生活事件都成为诗歌的题材。洛威尔的《人生写照》是一组自传性诗篇, 介绍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变化, 开创了“自白诗歌”的先例。

这一时期的诗歌还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洛威尔愤怒抗议对越战争;里奇拥护女权运动;黑人女诗人布鲁克斯支持黑人解放运动;黑人诗人勒鲁伊·琼斯则进一步, 提出“黑人权力”的口号, 他甚至换了一个新的非洲姓名, 伊玛姆·阿米拉·巴拉卡来表明他已彻底抛弃过去的自我。

在戏剧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美国出现了四位优秀的剧作家:英奇、威廉斯、米勒和阿尔比。英奇擅长描写小人物的失意, 作品颇多象征手段, 但深度不够。代表作有《回来吧, 小希吧》和《野餐》等;威廉斯主要描写南方的没落, 普通人的失意和痛苦, 追求幸福之艰难。他一生创作很多, 最著名的是《欲望号接车》、《玻璃动物园》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米勒是战后最著名的美国戏剧家, 成名作是社会道德剧《全是我的儿子》, 但他的《推销员之死》被一致公认为二次大战后最优秀的剧本之一。主人公洛曼一生追求成功与幸福的美国梦, 但始终未能如愿。米勒通过洛曼和他的美国梦的幻灭证明, 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悲剧式人物。此外, 《炼狱》无情地揭露与讽刺迫害左翼人士的麦卡锡主义。《堕落之后》和《代价》等剧本则表明米勒无论在主题还是技巧方面都是个多面手;另一个杰出的剧作家是阿尔比, 他的著名作品有《动物园的故事》、《美国梦》、《谁怕维吉尼亚·沃尔夫》等。阿尔比运用象征、暗喻、夸张等近乎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美国社会, 主题往往是美国梦的破灭、人的孤独和追求自我本质的困难。

以上对于美国当代文学的浅析, “就好比为一块大陆写一本简略的导游手册。你只能标明重要的地方, 画上线路, 为极其复杂的风景区勾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并且在信息发达、思想开放的今天, 美国当代文学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不断涌现新的文学思潮, 从而使它更加丰富充实, 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新.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导读.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1

美国文学史作者的写作特点 篇5

3.文字质朴幽默

4.易于读者接受。

Thomas Paine 托马斯〃佩因(1737-1809)英国人民将他视为“最受爱戴”的“政论家”,他的书“被看作穷人的圣经”。拿破仑称他为“共和国的火炬,一切传奇中最伟大的人物”。

写作特点:支持独立宣言,语言精炼,层次分明,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抒情和说理有机结合

Thomas Jefferson 托马斯〃杰弗逊(1743-1826)

主张:主张追求幸福,人人生而平等,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4.Philip Freneau 菲利普〃费瑞诺(1752-1832)Father of American Poetry" 美国诗歌之父,政治方面的新闻记者

写作特点: the poems of Freneau fall mainly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of description of nature, and one of expression of his political ideas.备注:菲利普〃弗瑞诺作为一个自然诗人,在时间上介于布拉兹特里特和布莱恩特之间;作为一个哥特式作家,介于威格斯沃斯和爱伦〃坡之间;作为一个原始主义者,介于莫顿和库珀之间。

5.Washington Irving华盛顿.欧文(1783-1859)the fathe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first great belletrist 第一个纯文学作家,美国第一位浪漫主义散文文体作家,重振了没落的哥特式浪漫主义小说。

写作特点:1.Humorous: the function of his writing is to amuse, to entertain instead of teaching or instruction

2.Vivid and true character portrayal

3.Finished(refined)and musical language, thus regarded as “the Amn.Goldsmith”.James Fennimore Cooper 詹姆斯.芬尼莫.库珀(1789-1851)长篇小说之父,开创了边疆传奇小说和海上传奇小说。

写作特点:1.Strong points: we can see a variety of incidents and tensions, complicated plot and structure and a beautiful description of nature.2.Weak points: characterization is weak.There is unsatisfactory description of characters(esp.female).He is not free from syntactical awkwardness, heavy-handed attempt at humor.“Where Irving excels Cooper is weak.” Dialect is not authentic.7.William Cullen Bryant 威廉.卡伦.布莱恩特(1794-1878)a poet of nature,“American Wordsworth”,第一个获得美国主要诗人称号的作家。特点:

His works demonstrate some British influence and American characteristics.He was good at using blank verse.无韵诗体

He possessed a simple dignity and an impeccable, restrained style.8.Edgar Allan Poe 埃德加.阿伦.坡(1809-1849)father of detective novel短篇小说之父

特点:1.Brevity

2.Single effect 3.Originality in theme

Ralph Waldo Emersion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1803-1882)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验主义引入新英格兰的先驱。

特点:1.tendency to restate 2.varied illustrations 3.epigrammatic quality(警句式风格)10.Henry David Thoreau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19世纪美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特点:1.文章简洁洗练,纯朴自然,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意象主要选自神话和祭礼,偏爱古代神灵,东方英雄,希腊、罗马和斯堪迪纳维亚的文化。

Nathaniel Hawthorne 纳萨尼尔.霍桑(1804-1864)a great novelist,心理小说的开创者

特点:1.Unique gift was for the creation of strongly symbolic stories which touch the deepest roots of man’s moral nature.独特才能主要表现在他能够通过一些极具象征意义的故事来触摸人类灵魂深处的道德品质。

2.His ability to create vivid and symbolic images that embody great moral questions appears strongly in his short stories.短篇小说里,通过活生生、极具有象征意义的想象来体现人类社会的一些重大道德问题。

3.to make a story exist in its own right but at the same time appear as a moral symbol.杰出之处在于他能把一个故事安放在自己设置的正义标准之中来讲述,他书中的正义标准成为当时人们的道德参考。

12.Herman Melville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novelist and poet

13.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1807-82)1.1st American poet who has his bust put in Poet’s Corner in Westminster Abbey.2.The most popular poet in the 19th century 3.A schoolroom poet(academic)

美国华人文学 篇6

在美国的华裔知识分子多专业于科技,从事文化工作的占少数,这是由于文字修养方面的问题,在美国从事文化工作需得精通英语与英国文学,对艺术有兴趣的人也必须稍微熟悉西方文化的发展。对文艺极有兴趣,而仍旧忘不了祖裔文字的人们便创办了一个文艺刊物《秋水》。由于需在香港印刷,校对稿也需来回寄送,时间上的拖延,使《秋水》一年仅只能出版两三期。

在美国也有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人士,但是他们多半是前几代便生长在美国,对中国的认识甚是隔阂,对中国的感情也比较淡漠。在美国仍旧用中文写作的作者,几乎都是对祖国文化有深厚感情的,并且也确信祖国的故有文化有继续维持下去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对西方文化也抱有浓厚的兴趣,不停地阅读新出版的文艺书刊。

美国社会的特点是人们都极其忙碌地追求物质生活,这种情况不能不影响到文艺的发展,许多文艺基金均是大的企业公司作为逃税的一种方式,因此名闻全球的纽约歌剧团、交响乐队、芭蕾舞剧团,每年的经费都得靠企业公司提供,如果对它们交纳所得税有利,他们便大量捐助,否则就减少捐助。政府虽然也有少数拨款援助,但大部分基金仍来自美国工商界。当然,也有极少数企业家是热心支助文艺发展的。笔者之所以要指出这种背景,意在于指出创办一个中文的文化性刊物是完全不合乎一个极端商业性质的社会的。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当纽约歌剧团一旦陷于经济困难时,它仍然会不顾实际困难而继续练唱排戏,不放弃它的生存方针。在同样精神的鼓舞下,中文刊物也坚持奋斗下去,这表现了人类对文化的渴望和追求自古至今基本上是永存不朽的。

如果笔者不曾有在英国康桥的一年,《秋水》也许不会问世。在英国康桥闭门修学的环境中,笔者开始写作,先后在香港的杂志上发表过一些作品,回到美国以后便和几个兴趣相同的老朋友计划在美国创办一个杂志。我们原来的意思是办一个学术性的综合性杂志,可是写稿的朋友都是对文学有兴趣的,对其他方面有兴趣的也不爱写稿,我们又不愿意办谈论时事政治的杂志,结果《秋水》这个杂志便越来越偏重文史方面。

在印刷方面,由于余英时教授的介绍,我们找到香港的友联印刷公司,这个公司给予我们不少帮助,各方面都为我们尽力。如果没有余英时教授的指导,《秋水》也难于问世。余英时教授虽然没有亲身参与写稿、看稿,但是由于他的精神上的鼓励,笔者也就鼓起勇气来创办这个刊物。

余英时教授虽然先后执教于哈佛和耶鲁大学历史系,但他是典型的中国文人,他对文学、历史两方面都很有造诣和成就。他的历史论文,红楼梦的评论文章等都是杰出的汉文作品,他的著作基地主要是在美国。

唐德刚是另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他在历史、文学两方面的成就都很可观,他的著作《胡适杂忆》是一部如行云流水的散文集子。他的文章富有智慧的诙谐,讽刺里面又夹入仁慈的同情,读之令人兴味盎然。他的散文著作有深度,因为他有历史修养,文内自含有不同角度的综合观点。譬如他在《胡适杂忆》中写道:“那是五十年代的初期,也是纽约地区中国知识分子最感窒息的时代。当年名震一时的党、政、军、学各界要人,十字街头,随处可见。”“干脆当难民,就在纽约定居吧。但是长安之居,谈何容易!加以当时排华之律未全除,种族歧视犹健在。那些挂冠部长,解甲将军,退职学人,到此际才了解本身原来力难缚鸡,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谋生乏术。”唐德刚的《胡适杂忆》不仅是忆胡适,也是对五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纽约生活的极好记载。

另外一位与《秋水》诞生有密切关系的学者文人是普林士顿大学的中国文学教授高友工。《秋水》的英文名字是李绍兰起的,代表我们同时感受中西文化的交流。笔者苦于将此名翻译成适当的汉文,便在电话中与高友工谈论此事。高友工顿时智急的对我说:“不必直译,可以意译。你记得庄子的《秋水篇》吗?里面有一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笔者听了惊喜拍案,《秋水》这名字便诞生了。高友工是一位用美学观点研究文学的学者,可惜他不大用中文写作。

在《秋水》中常出现的两位诗人,其中一位是心笛,她是五十年代来美国的,在大学时代,她写了不少诗。有人曾经称她为“新诗前途的象征”。她的诗清颖如早春,字句内全是诗境的形象,至今她的诗都含有青春的单纯。譬如她在五十年代所写的《贝壳》就是这样的:

来自海底的深处

却沉默无言

褪了色的光彩

诉说着当年

浪涛冲淡的歧路上

流露着强坚

在砂粒闪烁的梦幻里

带我走近了海边

她最近写的一首《谁不》却有这些字句:

不寂寞

告诉我

有谁

不寂寞

大树

小草

山岗

海洋

谁不

寂寞

这首可属新诗形式,却有些新诗形式的危机,我想这危机是每一个读者都会感觉到的。心笛最近可能受了台湾新诗潮的影响,形式便越来越象贝壳本身,诗意便越来越空洞。或者她的新诗代表美国极端物质社会的空虚感。

秦松是活跃港、台、美国刊物的诗人,最近因为他的“左派诗人”名声也不能在台湾发表作品了。他的诗充满纽约市的污尘和车马声,有时也有抒情诗出现。他的诗主要是有社会背景的诉说呐喊,关于他的诗,笔者曾在香港的《海洋文艺》上有过详细的评论。此处不妨从他的《黑色纽约》一诗摘引几句以为例:

冒然踢出一脚

猛然推出一掌

如咽不下的乳酪文明

李绍兰是《秋水》的发起人之一,她的文章多介绍和评论西方英美文学。她的文笔简洁和具有提要性质。她的长处在于她的观点正确,常持“平心而论”的态度。她的短处在于她的篇幅,由于生活上的忙碌,她不能作长文。

渝是写妇女问题论文的作者,经过笔者的再三鼓励,她重新用中文写作,这对她来说是一个突破的步骤,在用中文写作中,她又再次的与中国接触了。我们希望在美国有更多的华裔作者能向她学习。

笔者除了经常写些文学评论和散文,在香港和美国杂志刊物上发表外,正在从事一部长篇小说《竹林引幻》的写作。这是一部历史幻想小说,是由于笔者读到竹林七贤的历史而引起之灵感。魏晋之交风和药酒之习使笔者想起美国六十年代兴起的“嬉皮士”文化。“嬉皮士”(Hippis)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反抗正统社会的文化。笔者在《竹林引幻》的序中曾有这一段话:

六、七十年代,欧美社会经过一个“文化革命”,青年们由于越战问题而引起对“成年社会”失望而作反抗。他们采取的反抗方式如不是积极的示威和破坏性极端行为,便是吸毒,过着披发褛衣的流浪生活;对社会传统,他们故作愤世嫉俗的言行。虽然他们之间,有些是一窝蜂的追随者,但多数是纯良智志高洁的青年。

这西方的“文化革命”与魏晋时期的文化思潮有极相似的地方。魏晋时,儒学的衰退,功用文学变为个人自然的形式文学。六、七十年代也是西方形式艺术的全盛时期;在文学、美术、音乐、电影、舞蹈上都强烈的反映这艺术哲学。魏晋时代因为政治社会上的紊乱与人命的危险,文士们故意装聋卖哑,寄托酒醉人生。这也是老庄哲学复活的时代,他们均“精老庄,通周易”,清谈玄学风靡一时。这与西方六、七十年代吸取易经,和其他东方宗教哲学的风气相似。魏晋名士们多讲养生阴阳,寄情山水,炼丹求寒食散之方;这又类似西方青年食毒和群居郊野乡旷。

除了《秋水》外,纽约出版的《华侨日报》上的海洋副刊也有不少著作出现,秦松,木令耆,夏云,楚红,伊犁也不时有作品登载。楚红是写华侨生活的小说作家和散文作家。她最近的著作《为谁辛苦?为谁愁?》是一部描写纽约华侨血汗生活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女主角是缝衣厂的缝衣女工,男主角是在馆子里作事的男工,这在美国唐人街几乎是带有普遍性的男女职业。他们早晚忙碌地工作,在社会上受人歧视和受人欺侮,由于他们不熟谙英语和美国的复杂社会组织,只有困守唐人街过着牛马的劳工生活,可是他们在香港的亲戚却不时来信索钱,误认美国满地是黄金。楚红是富有社会意识的作者,她的作品描写社会上的许多矛盾冲突。她工作在唐人街范围之内,因此她描写她最熟悉的社会故事。

纽约也有《新士》杂志,每月出版,陈宪中是发起社长。登载秦松、荣维、菊孙、木令耆的作品。这杂志是综合性质的,主要是政治论坛,文艺在其次。可是就因为它的政治论坛能吸引人而销路甚广。《秋水》多靠订户订阅,其中以美国各大学东方图书馆,如哈佛,耶鲁,普林士顿,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史丹佛大学及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为主要订户。

在上述一些杂志和在香港《海洋文艺》上发表过作品的作者之中也有李黎和伊犁。李黎写散文、诗,文笔流畅。她的诗《守护天使》中有“当月升灯灭星渐沉”和“长夜有千眼的网”等句。她最近在《海洋文艺》发表的散文《大漠》是一篇旅游新疆的记叙,她将大沙漠的情调用活泼的笔法点亮了。伊犁已将她的十五篇小说汇集成书,名为《泥土》,多是描写在美国泥土上的故事,如《博士开餐馆》,《感恩节聚餐》等。她的小说是她对美国社会各阶层的观感,笔式近乎散文,甚为优柔。

这篇拙作只是提及笔者比较熟悉的作品或作者,因此不免会遗漏不少其他笔者所不知悉的作者,这是笔者感到极其遗憾的。美国如同中国一样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从事写作的作者也分散在四方,拙作的范围仅限于在美国的用中文写作的作者,并且是将他们的作品发表在美国刊物上的。至于身居美国而在台湾发表作品的作者则不在本文介绍范围之内,因为他们已进入台湾作家之列了。

在美国的华人作者虽然用中文写作,但在文字表现上却流露出他们受过西方文化的薰陶,他们的观点感受也不能避免他们所生活的美国社会的影响。他们描写的人物事物也大多属于美国社会。美国华人文学前景如何,它将会维持多久,这还是一个疑问。但是,只要美国不停的有从亚洲移居美国的华人,便继续会有华人文学。在不能完全放弃母系文化以前,在美国用中文写作的作者便成为美国少数民族的文学工作者。

于美国波士顿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概览 篇7

近年来, 作为与美国华裔文学创作者同根同源的中国读者, 对美国华裔文学的诞生、发展和繁荣付诸了极大的关注。通过探寻和挖掘华裔文学在美国文学中呈现出的深意和内涵, 人们可以充分体悟到美国华裔文学所表达的阶级、种族、性别、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美国华裔文学中, 女性作家的作品和成就举足轻重, 华裔女性作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从多角度揭示出华人在美国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身份, 以及性别意识等的百态人生。它由华人文化养育, 经历了认同西方文化传统, 再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最后超越了种族、身份、文化和性别的界限, 从边缘走向主流。[1]

二、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发展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为开创阶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转折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可谓走向繁荣阶段。[2]

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60年代, 是历史上第一次华裔大规模的移民于美国的重要时期。美国政府大量招募移民中的华人作为淘金、修路、农业等行业的劳动力。当美国的淘金、铁路建设等工程接近尾声的时候, 美国政府出台了《排华法案》, 美国政府、媒体等对华人形象的扭曲宣传, 导致美国民众对华人的种族歧视蔓延到社会各个阶层, 迫使华人为捍卫自己的权利挺身而出。精通英文的美国华裔女性不断地发表作品以抗议在美遭受的种族歧视和虐待,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也呼之欲出。在华裔女性文学的创作初期, 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要数中英混血儿姐妹温妮弗莱德•伊顿和艾迪丝•伊顿。尤其是艾迪丝•伊顿努力致力于维护和弘扬华裔文化, 她的作品始终以表现和探索华裔的历史、命运和境遇为主题, 为美国亚裔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艾迪丝•伊顿, 笔名水仙花 (Sui Sin Far) 于1912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春香太太》 (Mrs.Spring Fragrance) , 小说首次介绍了亚洲人与白人结合所生的儿童的困境, 提出了当代移民的传统文化变迁、种族与文化混合等一系列问题。水仙花被称为早期华人文学中为数不多, 真正为美国评论界所认可的一位作家。还有第二代华裔作家黄玉雪, 出生于旧金山唐人街, 她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 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当时华裔女性的遭遇创作而成。此作品虽然遭到过小说家、戏剧家等的批判, 但是却对被誉为“亚裔写作先驱”的汤亭亭、谭恩美等女性作家的创作影响深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是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巨大转折期, 到90年代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 华裔文学开始从边缘走向主流。许多女性作家获得了文学界的褒奖。汤婷婷以古老中国的神秘、奇异的历史和现实为背景于1976年发表自传体式小说《女勇士》 (The Women Warrior) , 被评为20世纪70年代最佳作品, 小说以旅美华侨日常生活为主线, 穿插着中国的神话、风土人情、奇闻异事、家庭琐事等, 成为脍炙人口的畅销之作。体现传统西方文学形式和中国元素结合的《中国佬》 (China Man, 1981) 是汤亭亭的另一部作品, 获得普利策奖提名。小说从女性的角度为读者建构了女性眼中的男性英雄传统和英雄形象, 由此在美国社会引起了轰动。上述的两部作品均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重新塑造并歌颂了身处于这种文化冲突中的真正的中国人形象。1989年, 谭恩美出版小说《喜福会》 (The Joy Luck Club) , 小说采用了章回体的形式, 讲述了四对母女之间微妙的关系, 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构建了中西方文化从对立到消解的范式, 使小说更具艺术魅力。以家族史和华裔身份认同为题材的作品还有刘爱美的《云山》, 邝丽莎的《金山》, 伍慧明的《骨》, 李雷诗的《苦甜》等。90年代, 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的标志性人物是任碧莲, 曾发表小说《典型美国人》, 《希望之乡的莫娜》 (1996) , 《谁是爱尔兰人?》 (1999) , 在同年获得莱侬小说艺术奖 (Lannon Literary Award in Fiction) 。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经历了一个被忽视、被发现、被挖掘又到被整理并受人关注的过程, 它最终超越了种族、身份、文化的界限写进美国文学的历史。这些作品尽管时隔百年, 仍彰显着活力, 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者参与其中, 衍生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如:程爱民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 (2003) ;尹晓煌教授执笔的《美国华裔文学史》 (2006) ;学者吴冰主编的《华裔美国作家研究》;范守义教授主编的《通往金山之路华裔美国作家英语名篇系列》;刘婷婷的《从〈典型美国人〉看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新动向》等著述。

三、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意义

综上所述,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存在的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对自身族裔女性意识的思考与把握, 对推动华裔文化、文学的发展与沿革功不可没, 她们以其自身特殊的经历、细腻的情感、跨文化的思考、才华横溢的语言、微妙的文学意象等, 向我们展现了更加多元化和更为客观的美国华裔文学。

参考文献

[1]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美国文学史 篇8

关键词:工程水文学,水文学,美国

“工程水文学”和“水文学”课程涉及水力学、土壤学、气象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水文地质学、程序设计和测量学等方面的知识[1,2],是水利水电工程、水务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农田水利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等课程的基础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和实践性强的特点[3,4,5]。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广泛的水科学教育[6,7],开设的“工程水文学”课程,与我国水利类和土木工程类专业课程同名, 是专业最为核心的基础课程,它也是我国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必考科目,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作者在美国Texas A & M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旁听了土木系“工程水文学”的教学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查阅了密歇根州立大学P. Mantha教授,阿拉巴马大学Bob Pitt教授,科罗拉多州立大学Jorge A. Ramirez教授,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Daene C. Mc Kinney教授,David R. Maidment教授,德州农工大学Tony Cahill教授,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Sankar Arumugam教授“工程水文学”和“水文学”的教学资料,分析了“工程水文学”和“水文学”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总结了美国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和水文水资源方向这一课程的教学特点,以期为我国 “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一、必读书目、阅读文献与软件

(一)必读书目

美国一般没有统编的教材,由教师指定书目和参考书目。“工程水文学”和“水文学”课程必读书目主要有Ram S. Gupta主编的《水文与水力系统》、Richard H. Mc- Cuen主编的 《水文分析与设计》、Ven Te Chow,David Maidment和Larry W. Mays主编的 《应用水文学》、S. Lawrence Dingman主编的《水文学原理》等。

(二)参考书目与阅读文献

参考书目主要有George M. Hornberger主编的《水文学原理基础》,Wilfried Brutsaert主编的 《水文学导论》, Peter S. Eagleson主编的 《动力水文学》,Vijay P. Singh, John Wiley和Sons主编的《水资源运动波模型》,Jack R. Benjamin和C. Allin Cornell主编的《工程师概率、统计和决策》,Rafael L. Bras主编的 《水文学———水文科学导论》,Warren Viessman,John Knapp和Gary Lewis主编的 《水文学导论》,V.P. Singh主编的 《水文学基础》,W. Viessman,Harper和Row主编的《水文学导论》,D. Maid- ment主编的《水文手册》,Bedient和Huber主编的《水文和河漫滩设计》,Linsley,Jr.,R.K.,M.A.,Kohler和J.L. Paulhus主编的《应用水文学》,Gleick,P.H.编写的《水危机———世界淡水资源指南》,Shiklomanov,I.A编写的《21世纪初的世界水资源》。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地质勘查局、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和美国环境保护署研究报告、标准和规范等,自编讲义材料等,以及“Water Resources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Hydrological Process- es”、“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Hydrological Sci- ences Journal”、“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Hy- 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Hydrogeology Jour- nal”、“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Journal of Contami- nant Hydrology”、“Journal of Hydroinformatics”和“Quarter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等期刊的文献。

(三)计算语言与软件

包括MATLAB;Microsoft Excel、Microsoft Word、Mi- crosoft Power Point;NRCS和HEC,Arc GIS和Arc Hydro等。

二、教学内容

(一)密歇根州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P. Mantha教授“工程水文学”教学内容

包括绪论(课程目的、水循环、质量守恒、水量平衡、 静止和运动的水);陆气交互作用(降水形成、观测和时空分析,降雪,观测和融雪,蒸散发);地表地下交互作用与地下水文学(土壤水分与下渗,下渗模型,地下水含水层,含水层特性与储水量,地下水水流理论,流网,井水力,不稳定水流Theis求解,井场,含水层试验分析,污染物运移模型);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于地表水文学(流量观测,山坡水文学,径流过程分割,径流模拟技术, 径流曲线法,单位线法,延迟法,S曲线法);水资源规划设计与管理(极值流量计算,过程合成,洪峰流量计算, 汇流时间,暴雨污水设计,降雨强度历时曲线,推理方法应用,设计计算,汇流,槽蓄汇流,PULS法,水库法,暴雨蓄洪池设计,可持续与区域水量平衡,成本效益设计原理,职业资质的重要性,工程管理概念)。

(二)阿拉巴马大学土木结构与环境工程系Bob Pitt教授“工程水文学”教学内容

包括绪论,流域特性和土壤分布图,降水,下渗,蒸散发,野外流量观测,应用推理公式法、AL DOT回归法、 NRCS TR- 20/55和Hydro CAD进行洪峰流量计算,流量过程分析与合成,考虑未来水质要求的雨水和排水设计,流域水文模型COE HEC- HMS等。

(三)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土木工程系Jorge A. R amirez教授“工程水文学”教学内容

包括线性系统分析和降雨径流分析(单位线理论, 瞬时单位线,瞬时单位法,谐波分析,傅氏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线性河道,线性水库和Nash模型);河道和水库洪水演进(洪水演进,水库洪水演进方法,线性马斯京根法);分布式和坡面汇流(分布式汇流—波运动、运动波和坡面汇流解析求解与数值解,空间入渗变异下的坡面汇流,扩散波和动力波汇流);水文设计(设计尺度,设计等级,风险分析,贝叶斯决策分析);降水资料分析(数据分析、模型、面降水量计算法,Kriging,具有协方差的Kriging,具有半协方差的Kriging,具有广义协方差的Kriging、Co- Kriging、地形影响及其分析);设计暴雨(设计降水,强度—历时—频率曲线,设计降水过程,极限暴雨估算,频率分析)。

(四)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环境与水资源工程系Daene C.Mc Kinney教授“水文学”教学内容

包括绪论,水循环,质量守恒,动量和能量守恒,水传输过程,大气水,降水,蒸发,下渗,径流过程,水文测验,单位线,径流过程计算,水库和河道汇流,洪水频率分析,洪峰和水文设计,HEC- HMS介绍等。

(五)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土木结构与环境工程系Sankar Arumugam教授“工程水文学”教学内容

包括绪论(水文时空尺度变化与水资源管理关系, 水文流量估算的挑战);水量平衡和水循环(连续方程, 区域水量平衡,水库质量平衡模型应用,储蓄理论);水量平衡模型—率定和校正(水量平衡模型,率定和校正, 流域模型率定);统计回顾(随机变量,概率分布,超越概率,重现期,相关,一阶滞后相关);径流时空变化(时间变化—流量历时曲线;空间变化—点和空间估算);全球气候系统与水循环(地球能量收支—CO2作用于气候变化,湿度与能量平衡集成—全球和区域尺度,气候变化ENSO);降水及其估算(水蒸气观测,降水形成,降水机制,季节降水问题与量化,Lake Wheeler ECONET基地参观);雪和融雪估算(储雪作用,特性—密度,雪水当量, 基于能量平衡的融雪计算,温度指标法);蒸散发物理基础与估算(蒸发物理基础—潜热传输,质量传输,估算质量传输,能量平衡和复合方法,器皿蒸发,潜在蒸发, Penman- Monteith方法);流域模型(集总式、半分布式模型回顾—文献,质量、能量集成模型—VIC,DHSVM)。

(六)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土木工程系David R .Maidment教授“水文学”教学内容

包括地表水文学导论,水文系统和连续体,动量和能量,大气水,降水,蒸发,下渗和土壤水运动, Green- Ampt下渗方程,径流过程,水文测验,Brushy Creek流域实习,单位线,水库和河道洪水演进, HEC- HMS介绍,Brushy Creek流域HEC- HMS应用, Brushy Creek流域实习,HEC- Geo HMS和HEC- Geo- RAS,Brushy Creek流域HEC- RAS应用,水文统计,洪水频率分析,水文设计和风险分析,设计暴雨,雨量图与洪水图,防洪水文设计,供水水文设计等。

(七)德州农工大学土木工程系Tony Cahill教授“水文学”教学内容

包括水循环,流域和水量平衡,全球水循环,降水机理和热动力学,降水观测,降水空间分析,频率分析,蒸散发,降水损失,径流模型方法,径流过程,单位线,水文过程合成,汇流,流域模型HEC- HMS,地理信息系统与GIS,高等水文模型。

三、教学环节与方法

课程采用讲课、课堂讨论与答疑、作业、小组工作、 课题方案与报告、实验和实习、计算机上机等环节,所有这些包含在“工程水文学”或“水文学”教学大纲中。与我国课程教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内容动态化

教师可以根据水文学最新理论发展增加教学内容, 每一轮授课的教学内容都有所差异,体现了美国水文水资源教育的灵活性、可选择性,课程教学具有高度的弹性。

(二)无统编教材

教材是辅助学习工具,不是考试标准用书。没有任何一本教材包含所有的教学内容。许多原理方法、实例和最新理论方法,包含在参考书目、期刊论文、研究报告等阅读文献之中。

(三)学时与内容少,作业多,课后任务重

教师上课讲授内容少,线条较粗。对一些内容,教师一般不详细讲解,主要依靠学生阅读文献和作业来掌握知识。因此,课后布置作业和阅读大量文献,任务量大, 学生需要花费时间用功学习和完成。大作业则通过学习小组工作来完成,小组成员工作积极认真,共同讨论,共同工作,相互协作,诚实完成各自的任务。

(四)教学方法灵活

除一些基础课外,教学班规模通常较小,一般规模在20—30人。教学设备齐全,配备有黑板、幻灯机、投影仪和计算机等,教室桌、椅均可以移动。根据教学需要, 桌、椅可以进行灵活组合,大多数采用板书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有的教师也采用圆桌会议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围坐在自己的周围,拟定一些命题进行讨论。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经常给出一些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和发言积极,课堂表现计入总评成绩。这种谈话式、探讨式表达形式,使学生感到轻松和很有亲和力。

(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程水文学”或“水文学”课程都有课题方案(Pro- ject)训练环节,通常是由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给予学生应用水文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培养学生的解决专业问题、表达技巧和交流能力,理解和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的包容心态、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

(六)课程成绩评定综合化

“工程水文学”或“水文学”课程测验较多,除规定的测验和期末考试外,课堂上也设定几次不定期的小测验,测验不同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一般来说,平时成绩大于期末考试成绩。考试试题题型灵活、开放,不仅有概念和基本运算,而且还有许多最新难点、热点问题, 综合理解题型,无标准答案。这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花费时间理解和贯通课程内容,阅读大量文献等才能完成。

四、对我国“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的启示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以“大工程观”为理念[8],工科院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和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经过100多年来的发展,美国聚集了一批国际上著名的水文学和水资源专家,是水文科学体系最主要的贡献国家之一,“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相比我国的课程教学,作者建议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1)不宜采用固定教学大纲限制教学内容,鼓励教师讲授水文学最新研究难点和热点问题。(2)课程设计是我国课程教学的特色,类似美国的“project”,但是,两者考核有差异,美国大学考核较为客观和全面。建议除按书面报告考核外,增加向全班做发言介绍,鼓励自由提问和回答,把现场答辩表现和课程设计实际完成质量综合作为评估依据,训练学生的表达技巧、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接受不同意见的包容心态。(3)与美国课程作业相比,我国现有教材章节习题较为简单,工作量较小。教材修订时,应重视具有系统性和实际工程背景的大作业编写,增加课后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应用水文学原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4)增加课堂参与表现评估、不定期测验等考核,取消按教学日历检查教学课堂内容的做法,给予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设计的自由权利,达到真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5)改革现有考试试题题型数目的限制,增加考核学生理解能力和没有严格标准答案的试题,给予教师一定的权利,合理地评定学生成绩。

参考文献

[1]詹道江,叶守泽.工程水文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1-3.

[2]陈家琦.论水资源学和水文学的关系[J].水科学进展,1999,(3).

[3]高等学校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规范[R].2006.

[4]黄伟纶.“水文”词源初探[J].水文,1994,(5).

[5]左其亭,窦明,马军霞.水资源学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2.

[6]陈元芳,芮孝芳,董增川.国内外水文水资源专业教育比较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7]梁忠民.水文水资源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与回译 篇9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翻译,回译

华裔美国作家是出生在美国的中国人, 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最初源自于他们父辈的讲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借助各种书籍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华裔美国作家作品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翻译并不是精细缜密的, 它们是基于美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的加工的产物。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就是将蕴含中国文化的英文书籍翻译成中文版本, 是一个重新品位中国文化与欣赏文化创新的过程。由于原著已经脱离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原始面貌, 所以在回译时一定要注意具体细节的描绘, 不能按部就班地再将中国文化复述下来。

1华裔美国文学的翻译

华裔美国作品的翻译是作家将中国文化引进自己作品的形式, 不同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由于作家创作的初始目的和宗旨不同, 所以对中国文化的翻译也不同。

(1) 华裔美国文学翻译的特点

华裔美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吸收的一大特点就是异位加工, 即经由作者发散性思维将源自中国不同历史、故事和传说中的人物或者事迹综合到一部作品中去, 华裔美国文学家依据其纯美国式的思想价值观念, 将故事或小说塑造成符合美国大众的阅读要求。如, 著名的华裔美国文学家汤亭亭的《女勇士》, 作者综合地将中国古典文化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樊梨花与薛丁山》中的樊梨花拜师学艺及与薛丁山私定终身、《说岳通俗演义》中岳母为岳飞刺下精忠报国四字等历史或神话故事, 塑造了一个不输于英国的撒切尔夫人、中国的梁红玉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形象。而汤亭亭的同学与对手赵健秀则把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看成了姊妹篇, 还认为两部作品综合讲述了帮派斗争、残杀与报仇的故事。

(2) 中国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具体翻译

研究中国文化在华裔美国作品中的具体翻译要详细地从不同的作品中进行详细的研究, 从吴冰女士的文化结构四大层次的角度综合分析, 黄玉雪于1945年创立的早期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华女阿五》充分体现了四个层次的综合作用。

黄玉雪的《华女阿五》是一部类似于饮食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自传体, 书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例如如何焖制米饭。书中详细地从大米和水的用量、锅的选用、焖制时间的长短、如何在不开锅的情况下确定米饭已经熟了等步骤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物态文化层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黄玉雪在书中多次提及父母不苟言笑的教育制度, 其父将女子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家中的天是儿子等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强硬地坚守下来, 致使黄玉雪心中充满了对父母亲的仇恨。书中的“唯夫”“唯父”之命是从的父权至上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在书中黄玉雪借由四姐结婚的场面说开去, 从中国的婚嫁仪式谈论到丧葬仪式。书中作者多次强调中国丧葬、嫁娶是大事, 极力强调仪式规格和排场, 以及仪式的各种摆设、位置、程序等的重要性。这一部分充分显示出华裔美国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行为文化层的翻译;黄玉雪女士在经受了家庭严重的精神伤害过程中毅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给父母看:作为女子她并不比男孩差。经过不懈的努力, 她成为了美国华尔街上第一个开上小轿车的华人代表, 父母从此也改变了对她的态度。“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是封建社会为束缚女子思想、保障男子绝对社会地位的手段, 而中国古代很多女性就用实力证明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例如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黄玉雪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她要求平等、要变得与众不同的思想, 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心态文化层又不谋而合。华裔美国作家中有很多作品都从不同的文化层面展现了中国文化, 例如汤亭亭的《女勇士》、谭恩美的《喜福会》等。

2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

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就是将被翻译成英文的中国文化再次译成汉语, 它不仅是展现原著与译文的相关联系, 更重要的是其客观地阐述了原有的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1) 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的特殊性

华裔美国文学是随着华裔美国文化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 从血缘关系讲回译是翻译的胞弟。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原文的隐形、文化的独特性两个方面。

原文的隐形即最初的根植于华裔美国作家构思出来的文本、真实的客观存在于作家的意识中, 我们却无从看到。一部作品其原著和作者最初的思想往往是存在出入的, 我们强调的原文隐形就是完全没有经过任何人后期改动过的文本的虚幻存在;文化的独特性源自原著中中美两种文化的冲击。华裔美国作家思想上是美国人, 很多文学作品却都是以中国人物或事迹为原型, 导致文化的独特性。华裔美国文学既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也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所以阅读欣赏时要明确视角。

(2) 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的意义

1回译是哲学批判意识的体现。华裔美国文学的翻译与以往外文书籍的翻译不同, 其中蕴含着很多中国文化元素。虽然原文已经将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 其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每个译者对华裔文学作品中中国文化的翻译的看法不同导致他们在回译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性, 即参照原著或参照原型。持第一种观点的回译人员充分地尊重华裔美国文学特殊的存在及其作品的创新, 而持第二种观点的回译人员则认为华裔美国文学与中国文化殊途同源, 不应该对中国传统形象进行改编。两种不同的思想作用于回译上, 回译就有了批判意识。

2回译是强调客观存在的产物

所受思想教育的不同使华裔美国作家的思想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所以作品表现不同是正常的。回译往返于中美两种文化之间, 立场的差异导致译本存在差异。偏离正轨的译本则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著与原型的第三种文化表现形式。所以华裔美国文化回译要求译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抛开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的束缚, 依据原著进行翻译。从此角度讲, 回译便成为强调客观存在的产物。

3回译是更灵活的文化交流活动。翻译本身就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流, 而由于华裔美国文学的特殊存在, 回译的文化交流便更加的灵活多样。成功的翻译是将原著从自己原有的文化环境中抽离出来, 依据译入国的文化背景重新梳理。而成功的华裔美国文学回译则是隔断中国原有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依托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将融合中国文化的原著客观灵活地翻译成本汉语译本, 这对译者的要求很高。

4回译为本国文化重新设置落脚点。回译并不是完全的将原著的故事进行翻译, 而是通过翻译为本国文化重新设立一个朝向, 将译入语文化看成一个剔除中国文化糟粕的过滤器, 使广大读者更能明了文化取舍的重要性。

3总结

华裔美国文学的翻译与回译均是中美两种文化在相互交融与相互碰撞下形成的历史产物。翻译主要是依据美国本土文化结合中国文化元素的创新, 而回译则是以客观的视角将一部文学作品译成汉语使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实现重新定位、促进中国文化发展。本文以不同的角度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翻译与回译进行分析, 旨在使更多的华裔美国文学的读者或研究者可以进行客观地阅读与赏析, 促进中国文化与华裔美国文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杰.回译——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汇处[J].上海翻译, 2008 (3) :55-59.

[2]靳小燕.浅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人物形象[J].作家杂志, 2011 (9) :42-43.

[3]李凡.华裔美国文学回译的特殊性——以《喜福会》为例[J].语言研究, 2012 (1) :139.

[4]王晶.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解析[J].大众文艺, 2009 (3) :91-92.

美国生态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篇10

随着美国进入工业时代, 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 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如市场垄断、贫富差距过大、工业废弃物对大气、水资源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以及水灾、旱灾、地震、海啸和核战争等灾难的相继发生, 灾难过后人类才真正认识到濒临灭绝的生态环境, 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高度发展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与舒适, 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了苦闷与麻木。为了使人类能够意识到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真实状态, 使人类具有生态意识, 从而修复生态环境,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于是美国生态文学终于在19 世纪应运而生。

一.生态文学的定义

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学也称“自然写作”或“环境文学”, 名称不同, 内容大同小异。而笔者更倾向于王诺在《生态思想与生态批评》中所主张使用“生态文学”而非“环境文学”一词。要使读者能够真正地了解生态文学, 首先应该明确生态文学与自然文学或环境文学的关系。若从广义的范畴归纳, 只要是描写自然和环境的文学都可以将其归纳为生态文学的范畴。但是从狭义的范畴看, 生态文学又不等同于自然文学或环境文学。生态文学应该具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 生态文学是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学。生态文学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传播生态思想, 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生态文学要求人类面对现实, 向人类揭示一个真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文学告诫人类不能将自身利益作为判断某件事情是否有价值的最高准则, 而是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进而使人类意识到只有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出发点, 才能真正地化解生态危机。第二, 生态文学是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生态文学通过倡导人类提高生态意识, 进而培养和增强人类的生态责任。生态文学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起初, 人类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思想, 认为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为了达到人类的所谓的利益, 人类肆意妄为地征服、控制自然, 毫不留情地掠夺自然资源, 自然被摧残得体无完肤。随后, 人类开始意识到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从而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渴望修复已被人类过度开发的自然环境, 人们开始赞美自然, 重新审视自然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作用。生态文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就是倡导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自肺腑地赞美自然、保护自然, 最终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第三, 生态文学是弘扬生态文化的文学。生态危机已经引起了人类文明的自我反思与拯救, 探索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 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不是自然生态系统本身, 而是在于人类的文化系统。化解生态危机、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提高生态意识。生态文学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来培养读者的生态文化, 使人类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 从而达到人类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生态文学是一种结合生态学的文学形式, 生态文学所弘扬的生态文化正是要求人类能够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生态环境、剖析生态现象、解决生态问题, 培养科学的生态文化思想。

生态批评家、生态文明研究学者王诺教授在《生态思想与批评》一书中, 将生态文学定义为“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 考察和表现人与自然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 传播生态思想, 并从事和表现独特的生态审美的文学。生态责任、文化批判、生态思想、生态预警和生态审美是其突出特点。”[1]学者王岳川, 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文论》中提到生态文学, “可以说, 生态文学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提倡自然中心主义,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为旨归, 其文学特征在于以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为出发点, 将自然为本的文学和以人为本的文学相并列。”[2]232, “在我看来, 所谓生态文学主要是指那些敏感地对现代世界生态危机加以揭示, 对其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加以批判, 对导致生态危机的现代文明加以反省的作品。”[2]234

笔者认为, 生态文学主要是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 以整体生态观为出发点, 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且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描写启发人类去探索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去修复已被人类破坏的生态环境, 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增强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弘扬生态文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批判性的一种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

二.美国现当代生态文学的渊源

虽然生态文学兴起于19 世纪下半叶, 但是当人类面对生态危机, 对其进行反思、探索其成因之时, 我们却惊喜地发现原来“生态思想”一直陪伴在人类的身边, 只是我们太过专注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 沉浸于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而忽略了早期文学作品对自然的领悟, 其所蕴含着的生态思想。早在1836 年爱默生在《自然》一书中表达了人类应该从生存层面上做到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性, 把人类视为自然的一部分, 而且还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到精神领域中去。梭罗深受爱默生思想的影响, 在作品中提倡回归本心, 亲近自然。于1854 年出版的《瓦尔登湖》, 梭罗为我们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景象, 大自然给予人类纯净的空气, 没有工业社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他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反对喧嚣的城市, 而赞美树林和溪流的自然世界。1923 年, 诺尔曼 · 福斯特《美国文学中的自然》被认为“为美国文学研究开创了新的学术领域”。[3]《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记载着美国文学作品早在殖民时期就“存在一种广义的倾向, 一种与地理环境紧密结合的文学。在作品中, 我们第一次感受到自我与大自然的融合、个性与环境的交融。自然环境在美国文学中不仅仅是纯粹而简单的地理环境, 而且被赋予精神上的意义”。[4]早期的生态文学作品以赞美大自然为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阿诺德 · 汤因比 (Arnold Toynbee) 于1976 年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 叙事史《人类与大地母亲》也很大程度上促进美国现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这本书展示了人类以及与其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 将人类历史置于自然界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真实且严肃的反映了地球的生态情况, 记载了全球性生态灾难的相继发生, 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令人毛孔悚然。阿诺德 · 汤因比在书中提到, 人类的力量“已经使生物圈变得不适宜居住, 如果地球上的人类不采取及时、有力、一致的措施来控制人口的激增, 制止由于人类的贪婪和目光短浅而导致的对生物圈的破话, 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引发自杀性的后果”。[5]

三.美国现当代生态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进入20 世纪, 生态文学作家们基于生态环境现实, 在作品中开始展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表达人与自然间的和谐意愿。20 世纪美国生态文学的代表人物非约翰 · 塞缪尔和阿尔多 · 利奥波德莫属。约翰 · 缪尔是早期环保运动的领袖之一, 他关于加利福尼亚的内华山脉的探索和描绘被广泛流传。1902 年, 缪尔的《我们的国家公园》出版发行, 该书记录了全美最经典的国家公园, 描绘了瀑布、小鸟、岩石、洪水、风暴和雪崩。这对于生活在都市疲惫不堪的人们来说, 《我们的国家公园》是人们净化心灵、亲近自然的理想精神之地。阿尔多 · 利奥波德是美国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 被称为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以及“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同时, 他又是一位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1949 年出版的《沙乡年鉴》表达了一种几乎是不朽的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 此书被誉为是一部堪与《瓦尔登湖》比肩的生态文学杰作, 并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20 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在书中, 利奥波德以美国威斯康星州农场一个贫瘠、荒废的沙乡农场为背景, 记录了他在农场进行生态修复的经历, 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然美景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其对生态平衡产生的微妙影响, 用实例证实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性的介入, 深入探讨资源保护、人和自然关系、土地伦理等问题。从书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利奥波德的生态思想发展脉络, 作者从哲学、伦理学、美学以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具备的和谐关系。“土地伦理”代表了利奥波德生态思想的精髓, 他说“一个孤立的以经济的个人利益为基础的保护主义体系, 是绝对片面的”[6]。利奥波德的卓越贡献在于将文学批评的视野转向自然, 倡导人们关爱自然, 注重生态整体性, 挽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

20 世纪最初20 年, 美国工业化基本完成, 全社会财富急剧增加的同时, 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各种批判美国政府的运动也随之而来, 其中包括劳工运动、女权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在美国现当代生态文学中, 我们不得不提到蕾切尔 · 卡逊, 她是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的一名海洋生物学家。1962 年, 蕾切尔 ·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在从环境污染获利的人们的反对声中面世, 这本书首次揭露了美国农业、商业为追逐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 对美国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杀虫剂而造成生物及人体受害的情况进行了抨击, 使人们认识到农药污染的严重性。在该书的出版, 从此使美国社会再也不能寂静下来, 她的声音永远不会沉寂。《寂静的春天》的影响可以与《汤姆叔叔的小屋》媲美, 改变了我们的社会, 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培养人类生态意识指明了方向, 卡逊让我们重拾在现代文明中几乎消失殆尽的基本观念: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寂静的春天》激发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燃起了人们与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抗争, 倘若没有《寂静的春天》的出版, 生态环境保护运动在美国历史上可能会被延迟很久。

结语:

美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日趋繁荣, 为生活在高速发展的工业社会背景下的人类展示了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 使人类对和谐、平衡的生态环境充满无限向往。 生态文学不仅促使人们去理解文化对自然的影响, 把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视为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深层内涵和动因, 帮助人类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解放出来, 提高人类生态意识, 赋予人类生态使命感, 做到一切以整体生态观为行为准则, 从而根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并从自然生态中寻求走出生存困境的深刻智慧。

参考文献

[1]王诺:《生态思想与生态批评》,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年, 第220页。

[2]荆亚平:《中外生态文学文论选》, 转载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文论》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32、234页。

[3]劳伦斯·布伊尔:《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 刘蓓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15页。

[4][美]埃默里·埃利奥特主编:《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 朱通伯译,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年, 第18页。

[5]Arnold Toynbee, Mankind and Mother Earth (New York:Oxford UP, 1976) 9.

上一篇:地理读图能力培养下一篇: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