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财务会计比较分析

2024-06-25

银行财务会计比较分析(精选十篇)

银行财务会计比较分析 篇1

一、商业汇票业务的会计核算比较

商业汇票是指由付款人或存款人 (或承兑申请人) 签发, 由承兑人承兑, 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的不同, 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商业承兑汇票是指由存款人签发, 经付款人承兑, 或者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的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 并由承兑申请人向开户银行申请, 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汇票。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不同, 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一) 商业承兑汇票的会计核算比较

在财务会计中, 收款单位使用“应收票据”账户, 付款单位使用“应付票据”账户。而银行会计中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核算有所区别。商业承兑汇票使用“吸收存款”账户, 银行承兑汇票中使用“应解汇款”账户。

财务会计的会计核算: (1) 付款人。付款人向收款人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时, 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应付账款”账户等, 贷记“应付票据”账户。票据到期时, 借记“应付票据”账户, 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如果票据到期付款人无款支付, 则借记“应付票据”账户, 贷记“应付账款”账户。 (2) 收款人。收款人收到商业承兑汇票, 借记“应收票据”账户,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等账户。票据到期时, 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账户, 贷记“应收票据”账户。如果票据到期付款人无款支付, 则借记“应收账款”账户, 贷记“应收票据”账户。

银行会计的会计核算: (1) 付款人开户行。借记“吸收存款—付款人户”账户, 贷记“清算资金往来”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账户。无款支付或拒绝付款则要出具未付款项通知书或拒绝付款证明。 (2) 收款人开户行。借记“清算资金往来”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账户, 贷记“吸收存款—收款人户”账户。

[例1]甲公司2011年3月1日销售A商品一批,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 000元, 增值税款8, 500元, 共计58, 500元。对方开出为期3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抵付货款。2011年6月1日甲公司向自己的开户银行提交本日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及委托收款凭证, 委托银行向异地乙公司开户银行收取汇票款。异地乙公司开户银行收到甲公司开户行寄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及商业承兑汇票。通知乙公司付款, 乙公司同意, 当日将款划出。甲公司开户行收到异地乙公司开户行划回的邮划贷方报单及商业承兑汇票, 经审核无误予以收账, 并通知甲公司。其中甲公司开户行和乙公司开户行属于系统内联行。

财务会计:

乙公司的会计核算如下:

2011年3月1日:

承例1, 如果到期时乙公司拒绝付款或无款支付, 则乙公司开户行将付款人未付款通知书或拒绝付款理由书寄给甲公司开户行, 甲公司开户行再将付款人未付款通知书或拒绝付款理由书退给收款人。此时, 银行会计里的付款人开户银行和收款人开户银行则不做会计核算。

而收款人做如下处理:

(二) 银行承兑汇票的会计核算比较

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区别在于:承兑银行要办理汇票承兑, 要向出票人收取手续费, 并在汇票到期前向出票人收取票款。对于收款人来说, 到期时一定能够收回票款。

财务会计会计核算: (1) 付款人。付款人向开户银行申请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时支付承兑手续费时, 借记“财务费用”账户, 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将银行承兑汇票交付收款人时, 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应付账款”账户等, 贷记“应付票据”账户。票据到期时, 借记“应付票据”账户, 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无款支付。票据到期时无款支付, 借记“应付票据”账户, 贷记“短期借款”账户。 (2) 收款人。收款人收到银行承兑汇票, 借记“应收票据”账户,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等账户。票据到期时, 借记“银行存款”账户, 贷记“应收票据”账户。

银行会计会计核算: (1) 付款人开户行。收取承兑手续费, 借记“吸收存款—付款人户”账户, 贷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账户。票据到期前向付款人收取票款, 借记“吸收存款”或“贷款”账户, 贷记“应解汇款”账户。到期支付票款时, 借记“应解汇款”账户, 贷记“清算资金往来”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账户。 (2) 收款人开户行。借记“清算资金往来”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账户, 贷记“吸收存款—收款人户”账户。

[例2]甲公司2011年3月1日销售A商品一批,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 000元, 增值税款8, 500元, 共计58, 500元。对方乙公司开出为期3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一张抵付货款。乙公司向自己的开户银行支付票面金额万分之五的手续费。2011年5月28日乙公司开户行向乙公司收取票款。2011年6月1日甲公司向自己的开户银行提交本日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及委托收款凭证, 委托银行向异地乙公司开户银行收取汇票款。异地乙公司开户银行收到甲公司开户行寄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及银行承兑汇票, 当日将款划出。甲公司开户行收到异地乙公司开户行划回的邮划贷方报单及银行承兑汇票, 经审核无误予以收账, 并通知甲公司。

财务会计:

乙公司的会计核算如下:

2011年5月28日乙公司开户行向乙公司收取票款。乙公司账户余额不足, 则视同银行借款给乙公司。乙公司的会计核算如下:

二、银行汇票业务的会计核算比较

财务会计会计核算: (1) 付款人。付款人填写“银行汇票申请书”将款项交存银行, 借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账户, 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持银行汇票异地购货收到有关发票账单时, 借记“材料采购 (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账户, 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账户。采购完毕收回剩余款项时, 借记“银行存款”账户, 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账户。 (2) 收款人。收款人收到银行汇票, 根据进账单及销货发票等, 借记“银行存款”账户,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账户。

银行会计会计核算: (1) 付款人开户行。受理申请人提交申请书时, 转账交付的, 借记“吸收存款—申请人户”, 贷记“汇出汇款”账户。现金交付的, 借记“库存现金”、贷记“汇出汇款”账户。结清票款时, 借记“汇出汇款”账户, 贷记“清算资金往来”账户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账户。有多余款退回的贷记“吸收存款”等账户。其中出票行和代理付款行如果是系统内电子汇划业务则使用“清算资金往来”账户, 如果是非系统行同城票据交换则使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账户。 (2) 代理付款行的处理。收款人在代理付款行开户, 借记“清算资金往来”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账户, 贷记“吸收存款”账户。如果收款人未在代理付款行开户, 借记“清算资金往来”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账户, 贷记“应解汇款”账户。

[例3]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向开户银行甲银行申请办理银行汇票用以购买原材料, 填写一式四联的银行汇票申请书, 将款项250000元交存A银行作银行汇票存款。甲企业向乙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 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原材料价款为200000元, 增值税税额为34000元, 已用银行汇票办理结算。乙企业持银行汇票要求自己的开户银行B银行解付。B银行将汇票解迄通知寄给A银行。A银行多余款项退回开户银行, 企业已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银行汇票第四联 (多余款项收账通知)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财务会计:

甲企业的会计核算如下:

通过上述例解, 汇票业务结算方式在财务会计和银行会计核算中使用的账户比较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温红梅:《银行会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银行与会计师事务所之比较 篇2

好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会计师事务所crazily busy,银行不能说是清闲,只能说是比较正常。事实上确实如此审计部有忙季和淡季,忙得时候天天熬夜到2,3点,没有周末,有时候从一个城市直接飞到另一个城市,在家一天都住不了。淡季的时候很闲,胆子大的不去公司都可以,去了也可以自己看书什么的。所以审计部的好处是:忙得时候挣钱挣假期,闲的时候是复习考试的好时机。税务部没有明显的忙季和淡季,但是一直会很均匀的忙,连续工作到十一二点 也是常有的事。其实在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在税务部,忙不忙和个人性格也是很有关系的(审计部没有选择,一定会忙),也就是说,总的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很忙,但是也有些人是可以几乎天天按时下班的。 通常作ssociate,是公司里级别最低的,也就是说公司里所有的人都可以让你帮他们干活,不过不管是经理还是senior,都会和你很客气的说,“你有时间嘛,能不能帮我一个忙”。这个时候,心软的人即使自己已经忙的要死,也会答应下来,这样苦的是自己,很可能连加班费都没有。有些人就会说自己没有空,经理和senior们通常也不会强求。有些很强硬的associate会死活说自己忙,不接新活,以保证自己可以按时下班。不过如果总说自己忙,别人就不太再会把工作交给你做,evaluation的时候就要自己掂量了。所以如果想做top performer, 拿top pay,以后有机会升经理,就要努力表现,也就很可能是最忙的 。当然top pay不是看谁最忙,吃力不讨好的也有的是。 外资银行在这一点上没什么可说的,通常7点的时候已经没什么人了,7点半回家可能就是最后一个了,大部分人可以6点多下班(假设5:30为下班时间)。而且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内,也没有会计师事务所那么紧张,通常可以悠闲和优雅的工作,不用像会计师事务所那 样打仗一样的工作。

(二)-人员构成

1) 男女比例 这一点上外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几乎一样,都是女多男少(大概男:女是1:3或4), 但是级别越高,男的越多(唉,真不公平),最大的老板就几乎全是男的了。相对来说,普华算是男性最多的。

2)员工年龄 因为都是外企,所以都以年轻人为主。相比之下,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构成更为年轻。 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升一级,如果到senior两三年还生不成经理,估计就要走人了,再加上还没到senior就辞职的,会计师事务所时保持着年轻人为主。同时因为本身四大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很长,所以三十五岁以上就算是大龄了,而且都是以级别高的manager和partner为主。 银行相对年龄跨度大一些,虽然也是大部分年轻人,三十好几还做staff的大有人在。因为银行并不希望员工离开银行,所以员工本身没有太大的离开公司的压力,加上工作并不太繁忙,工作时间长了的员工也并不很愿意离开银行。

3)员工级别 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associate, senior, manager, partner 德勤在associate和senior之间还有一个cultant的级别,必马威是associate三年,之后就是assistant manager,实质上是senior,assistant manager二三年后生manager。manager有大有小,与业绩和做经理的年头有关。但是不同级别的manager都是manager,都是report给partner,除了工资的差别,并不存在管辖关系,也就是说最大的manager也没 权利管即使最小的manager,除了senior manager,所有的manager在对外的title上都一样,都是经理。外资银行staff和executive staff是一般的职员,但是staff又分好几级,要一级一级得升。executive就是一般所说的经理,有权签字和作决定。但是executive的级别分得非常细, 不同级别的经理直接存在的管辖关系,一级管一级,级级相扣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财务指标比较研究 篇3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指标;商业银行;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0.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0-18-03

一、引言

一国经济的繁荣和强大必将带动该国金融业的兴起和腾飞,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 是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作为社会金融体系的核心,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本文将从财务指标角度对我国的商业银行进行评价,以期找出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指标体系。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度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评价结果前5名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中国银行;2009年度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排名前五位是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而在我国的上市银行中,招商银行连续两年被《亚洲银行家》评为“中国最佳零售银行”及“中国最佳股份制零售银行”,被《亚洲货币》评为“中国本土最佳现金管理银行”称号,是国内惟一获评最佳的商业银行,获得了大量机构投资者的重点关注。但是在综合考虑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过程、主要财务指标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发展空间等因素之后,到底哪一家的发展态势更好呢?

二、几大商业银行的财务指标分析与比较

(一)银行的选择

目前,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数量繁多,本文只选取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银行10家在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银行进行分析比较。

(二)具体财务指标的分析与比较

1、最基本经营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商业银行经营分析的财务指标纷繁庞杂,在复杂的财务指标体系中挑选出一套切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准确、合理、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的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准则,也是具体指标选择的基本依据。

(1)盈利性。在考虑银行的盈利能力方面本文主要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以及非利息收入比率3个指标,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招行的净利润增长率是较好的,其非利息收入是同行业中最高的,这样的数据很符合招行中国最佳零售银行的称号,同时也说明招行的竞争策略取得的成绩,这也是招行与同业的竞争优势所在。

(2)安全性。资本充足程度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因素。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资本充足率的最低限制值为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选择这一指标是因为核心资本是银行资本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各国银行来说是唯一相同的部分,具有资本价值相对稳定,其数据可以在其公开账目中查找等特点。

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比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低则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银行不良贷款,是中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所在。国际通行标准认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警戒线为10%。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工行的资本充足率高于招行,但从其发展的时间及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来看,这也是不足为奇的。而从数据的相差不多来看,更可以说明招行的发展速度之快,且招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低于工行,说明招行在寻求一条稳步发展的道路,安全性较高。

(3)流动性。流动性比率指标是在侧重资产管理方针下,商业银行衡量流动性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比例越高,表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小,但同时也意味着其盈利能力在降低。良好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提高降低经营风险防范的保证,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不得低于25%。

存贷款比率指标是用各项贷款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来计算的,用以反映商业银行保持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规定存贷款比率不得超过75%。

从银行的流动性来看,招行依旧位于前三甲,这与招行的经营策略密切相关。

2、市价比率分析

(1)市盈率

(2)市净率

(3)市盈率增长比率

3、理财能力分析比较

4、商业银行综合成长性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研究所得构建以下的商业银行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总资产收益率(X1)、净资产收益率(X2)、净利息收益率(X3)、成本收入比(X4)、不良贷款率(X5)、拨备覆盖率(X6)、贷款总额准备金率(X7)、核心资本充足率(X8)、资本充足率(X9)、总权益对总资产比率(X10)、总资产增长率(X11)、净资产增长率(X1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3)、每股收益增长率(X14)、资产流动性比例(X15) 、拆入资金比(X16)、拆出资金比(X17)。该指标体系共1 7 个指标,只要考察商业银行以下几个方面: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性、成长能力、资产流动性,以上5个方面的指标完全可以反映商业银行的成长性状况。根据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成长性的分级排名如表8所示。

由上述表8、表9、表10可以看出,招商银行的发展潜力一直位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前列,且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招商银行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且发展态势良好。

三、总结

如前所述,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实力较强、排名最靠前的两家,但从上述数据来看,这两家银行缺乏发展潜力,落后于其他的商业银行。相关数据显示,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的发展潜力较大。且在综合考虑以上10家银行的发展历程、发展速度、总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市价比率等财务指标,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之后,可以看出,我国最好的商业银行为招商银行。

同时,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工商银行位列87位,中国建设银行位列116位,中国招商银行位居121位。这更是对招商银行为我国最好的商业银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招商银行可以超过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财务实力,更加坚定其作为中国基于财务指标的最好的商业银行的位置。其人性化的服务,会为其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 胡观林.基于财务分析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探索——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J].浙江金融,2009,(02).

[2] 董岩.如何利用经济增加值评价商业银行绩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11) .

[3] 郑明川、金漫.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四川会计,2002,(06).

[4] 周波.我国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现状与对策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01).

[5] 徐建斌.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性目标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J].金融论坛,2001,(03).

[6] 徐为人.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指标贫困化增长的成因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院报,2001,(01).

[7] 戎志温、李德海、减玉青.实行定量分析 正确评价商业银行经营业绩[J].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1999,(01).

[8] 傅胜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财务指标比较[J].上海金融,1999,(09).

[9] 王明华、黄治峰.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简介[J].财会通讯,1996,(09).

[10] 陈成富、梅宙本.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情况的四类指标[J].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11]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指标选择[J].湘潭金融,1996-4:16-18.

国外中央银行财务报告比较研究 篇4

根据中央银行的传统职能 (货币发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 , 标准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如下表所示。和其他所有的机构一样, 央行的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就是它们必须公允的呈现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由于各家央行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和功能, 因此, 全球没有一套统一的央行的财务报告框架, 甚至可以说差异巨大。针对央行的财务报表而言, 资产负债表相比于利润表而言显得更为重要。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类型可以分为贷款和投资, 每一类根据交易对象, 又可分为对政府的贷款和对银行的贷款 (广义为“对金融机构的贷款”) , 对政府的投资和对外国官方机构的投资 (即对非居民的投资和要求权) ;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项目有中央银行发行的通货 (钞票和硬币) 、存款 (存款货币银行、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存款) 及借贷 (主要指中央银行发行的证券) 。

(一) 发行货币

作为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 央行的其中一项基本职能就是货币的发行, 但各央行的流通货币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比例大不相同 (图1) 。

(数据来源:各国央行2007年年报)

欧元体系包含了欧洲中央银行和使用欧元的欧盟成员国央行, 流通欧元总量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根据钞票分配方法划拨至各行。欧洲中央银行占流通欧元总额的8%, 其他欧元体系央行 (如德意志联邦银行和法兰西银行) 按其在欧洲央行的实缴资本比例分得欧元, 该比例又由各欧盟成员各人口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指标决定, 各家央行的流通货币量占总资产的比例均维持在相当水平。对每家欧元体系的央行来说, 分得的欧元价值和实际投入流通的欧元价值的差额产生了欧元体系的内部余额, 成为其资产负债表中最大的资产项目和主要收入来源。

(二) 外汇储备

各央行之间在外币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上也差异甚大 (图2) 。发行主要国际储备货币 (如美元、欧元和英镑) 的央行在资产负债表内的外币持有量一般较低, 在选择资产上主要以支持本身发行的货币为主。保加利亚银行的货币制度规定保加利亚列弗与欧元挂钩, 根据法规, 该国不能发行超过国际外汇储备总额的保加利亚列弗, 一般情况下也不向政府或银行提供贷款, 此外, 除欧元、特别提款权和货币黄金外的外币资产与对应的外币负债的偏差不能超过2%。

(数据来源:各国央行2007年年报)

(三) 部分资产和负债的会计处理方法

过去, 许多央行一般依据历史成本法对其资产、负债进行核算,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国家改进财务核算制度。IMF鼓励各成员中央银行采用“国际财务报告标准” (IFRS) 或公允价值法对资产、负债进行会计处理。

1. 有价证券

对于有价证券主要有五个基本的处理方法:三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处理方法、欧元体系的会计原则以及“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根据欧元体系会计原则, 未实现的收益不确认为收入, 而是直接转入重估负债科目, 而如果未实现亏损超过以往在相应重估科目中录入的重估收益, 则计入损益账, 任何一项证券中的未实现亏损不得与其他证券中的未实现盈利抵消。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持有的证券是以摊销成本列账, 有关有价证券的交易决定是根据货币政策的目标而不是利润来决定的。法兰西银行对其所持有至到期的证券, 未实现盈亏不会再财务报表中入账。俄罗斯银行在回购交易中获得的政府证券和其他俄罗斯发行者的债权是以证券买卖交易的方式入账。

2. 外汇储备

很多央行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 目前多数的央行都是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外币资产或负债项目:交易折算使用交易日当天的汇率, 资产负债表项目在期末进行重估, 由此产生的亏损计入损益表。根据欧元体系会计原则, 未实现的外汇收益不确认为收入, 而是直接转入负债重估科目, 如果未实现的外币亏损超过以往在相应的重估科目中入账的重估盈利, 则计入损益账。根据《南非储备银行法案》, 南非储备银行对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固执收益和损失则计入政府账户:因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价值变化而引起的所有利润和亏损均转入政府的黄金和外汇应急储备账户。外汇储备的投资回报和外币贷款支付的利息在银行账户的损益表入账, 黄金和外汇应急储备金账户的结算安排根据银行和政府间不时更新的协议进行。在印度储备银行, 因外币项目折算产生的汇兑损益会计入货币和黄金重估账户并持续进行调整, 这个账户的余额代表外币资产和黄金估值的累计净收益。

从以上中央银行的特征和各国央行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 在不以利润为导向的模式下, 中央银行必须选择审慎作为首要目标, 以避免提前分配未实现利得而导致被动增加流动性, 但同时又要克服传统会计观念下不确认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弊端, 兼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特别是金融危机导过后, 各国央行更深刻地认识到,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既是其履行职责的手段, 又是其履职的财务保证。近年来, 我国作为新型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 发展出口导向型策略, 贸易收支的巨额顺差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剧增, 外汇占款迅速增长, 如何借鉴别国中央银行的有益经验, 在宏观审慎的大框架下进一步强化我国央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做到中央银行资产负债持续健康发展, 是在新的时期我们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重要课题。

三、中央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

一般来说, 央行的信息披露的类型和细致度各不相同。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财务较为透明。

(一) 信息披露的性质和范围

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的西班牙银行除每月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外, 每天还要向欧央行报送现金流量表以反映其现金的流动性。其月度报表信息和年度财务报告均向社会公开。

英格兰银行的业务从信息披露角度看可以分为发行部门、银行部门和外汇储备业务三部分, 它遵循1998年颁布实施的《英格兰银行法》的有关规定, 其披露的年报, 主要包括了会计政策、风险管理情况、产负债情况、预算安排、交易成本、经营成果及董事会成员薪酬等信息, 但不包括经济状况等相关信息。

俄罗斯银行每月会对外公布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中, 主要包括贵金属、存放海外资金、发放的贷款、持有的国债和购买的海外发行证券等资产项目和流通中货币、商业银行存款、政府存款等负债项目。俄罗斯银行的年报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等报表和对报表的附注。附注一般除了对会计政策和资产负债项目进行说明外, 重点会对储备和资金的变化情况、有价证券和股份的投资情况以及人员成本情况、资本投入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分析说明。

匈牙利国民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遵循《匈牙利中央银行法》、《会计法》, 其披露的财务报告主要可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其中:月报主要提交给董事会和财政部, 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内容较为简单, 季报除月报内容外, 还包括财务分析, 此外, 匈牙利央行还需每周向财政部报告外汇储备经营状况。

针对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IMF注重提高各国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的透明度, 公布了《货币和金融政策透明度的最佳实践标准》, 指出央行应定期公布资产负债表, 以详尽、系统地披露其财务状况及, 财务的处理应遵循高质量的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 央行财务报告应符合谨慎、重要和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如:印度储备银行在公布财务报表的同时会公布一份财务分析报告, 对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深入的分析, 同时在财务分析报告中披露近五年的比较数据, 以突出关键领域的发展趋势、总收益、支出的明细信息, 以及向政府转移的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

(二) 或有负债

各央行对或有负债的披露存在差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披露或有负债, 但各国的做法大都以部分披露为主。如英格兰银行在财务报表中就有声明表示不会全面披露或有负债, 因为该行是“最后的贷款人”;德意志联邦银行则根据《德意志联邦银行法案》的规定, 在财务报表中“可以不披露负债结构”;新西兰储备银行披露的或有负债主要披露未决诉讼的信息, 包括停用货币 (已发生但未确认的负债部分) 和收藏的货币。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 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大势所趋, 促使中央银行必须公布更具有可比性的财务报表。通过对中央银行会计报表的及时披露, 一方面能使政府、市场经济主体和自身领导层及时了解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提高中央银行各类资产的透明度;另一方面, 中央银行的会计报表间接体现了政府的货币政策意图, 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 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从国外经验来看, 各家央行信息披露的类型和细致程度各不相同,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般被视为对信息披露的要求较高,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加上中央银行必须维护独立性, 这些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财务报表的问责性和透明度, 因此, 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是大势所趋。鉴于目前我国央行现行会计标准下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整的实际情况, 建议在改革人民银行会计标准的同时, 同步考虑人民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问题。在保持人民银行的特殊性的基础上, 根据中央银行的业务特色, 与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 在维护国家利益、市场稳定以及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之间进行均衡。

参考文献

[1]王新利, 吴明涛.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研究.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8, (01) .

[2]安庆钊.中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01) .

[3]王信, 崔莹.央行准财政职能调整和财务处理的国际经验, 2010, (09) .

中外银行业贷款比较分析论文 篇5

根据巴塞尔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的调研报告,目前国际银行界关于风险分类的方法可归为三类:

1.以统计为基础的方法

打分卡、信用打分模型、违约模型以及KMV公司的信用经理人模型等,均属于以统计为基础的方法。为构建模型,首先要识别能够反映违约概率的财务变量,并运用历史数据估计每一个变量对违约的影响程度,即变量的系数。然后,将要考察的贷款有关数据输入模型,得出该笔贷款的违约概率,进而得出相对应的贷款等级。这些方法大多是用于一些中小客户,少数银行用于大客户。

2.有限的以专家判断为基础的方法

同上述纯粹的自动处理方法相比,有些银行的分类以统计方法为基础,但是允许分类人员对分类结果依据一些判断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具体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首先利用打分模型得出分类结果,然后分类人员对分类结果依据一些判断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最后得出最终的分类结果;另一种是将所有要考虑的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都分别赋予一个最高的分值,用于有效地限制某一具体因素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程度。

3.以专家判断为基础的方法

即依靠专家的个人判断能力对贷款进行分类.有超过一半的银行在对他们的大型客户进行分类时采用的是这种方法,另外有超过一半的银行在对他们的中小型客户进行分类时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统计模型在这些银行里的作用差异是很大的。总之,采用这种无任何客观约束的专家判断方法,在所有情况下,评级人员在进行评级时有权偏离统计模型的评级结果。

二、花旗银行贷款分类做法

花旗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即是其内部评级系统,应当说花旗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技术领先,功能完善,不仅拥有和处理了大量的样本和数据,而且使用了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先进的科研成果。正是依靠这一系统,花旗银行得以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和管理,确保其各项业务的安全、有效。

1.主要评级方法和技术

花旗银行风险评级体系由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构成。其中客户评级是通过使用验证过的统计模型(债务评级模型)、外部评级机构打分模型或主观判断方法得出的。债项评级使用客户评级结果作为起点,然后再考虑其他一些影响贷款损失的因素.

债务评级模型(DebtRatingModels)是花旗银行自有的。基于统计的信用风险模型,建立于大量的数据和经验基础之上。该模型从1990年开始使用,到目前已经过15年的检验和数据提炼,模型目标是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之间,在缺乏有效的资本和股票市场的情况下,在缺乏外部评级的情况下,采用一致的评级框架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在风险评估方面获得较大的一致性.通过对地区和行业违约概率及损失率的度量,把风险评级和客观的损失度量联系起来。花旗银行还建立了自己的预警体系。据介绍,其预警体系较早地对安然事件、东南亚金融危机.阿根廷危机等进行了报警,大大减少了该行的损失.花旗银行已经将特定违约损失率(IGD)作为债务评级模型的一部分,对贷款违约时的损失进行了度量。对LGD的研究是按照地区和行业进行的.目前已公布了美国和拉美地区的LGD数据.数据表明:LGD的使用占全部美国资产组合的33%,而占拉美地区资产组合的32%.

2.内部评级系统的应用

内部评级在花旗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对全部风险进行识别,检测和分析,即报告风险;二是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在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创造和提高风险收益。

总之,花旗模型体系的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该行自身多年的经验和计量技术的结合.另外花旗银行不仅具有世界各地各种金融产品的经营经验,还有一支由具有高学位、研究经验相当丰富的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其实力与任何顶级评级机构相比,毫不逊色.为了保持和发展其研究实力,花旗对其研究人员按职责和贡献确定薪酬。

三、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贷款分类的差距

1.分类的.基本思路不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有关要求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关评级维度的规定,内部评级法下合格的评级体系有独立的、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维度一是借款人违约风险,二是特定的交易风险。第一维评级必须针对借款人是否有违约风险,同时借款人不同贷款的评级必须一致,而不管每笔交易性质是否有差异;第二维评级必须反映交易本身特定的风险要素,如抵押.优先性、产品类别等。目前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的分类方法与上述要求相差甚远,只有少数商业银行的分类方法是符合上述要求的。

2.客户分组不细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评级(包括授信)基本不对客户进行分组,对所有类型的客户评级(授信)采用的基本是同一个模型、同一个公式、同一套方法,这必然会导致评级(授信)的定量计算结果仅对部分客户群适用。

3.行业因素考虑不够

国内商业银行在对客户进行评级时对行业因素的考虑远远不够.如某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评级系统在对客户进行评级时,对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是通过企业财务指标与行业标准值的比较来实现的,对企业所在行业的风险状况是通过定性部分对行业发展状况给予了1分的权重来实现的,上述方法虽然对行业因素有所考虑,但方法欠科学,尤其是对不同行业的风险状况评估做的还远远不够。

4.规模因素考虑不够

国内商业银行在对客户进行评级时对规模因素的考虑方法上尚欠科学,力度不够。如某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评级系统,它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个部分,其对规模因素的考虑也是通过上述两个部分来体现的。在定量评价(权重75%)部分,不同规模的企业按照各自所对应的标准值(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三种)来确定各项财务指标的得分。得分的高低取决于企业所在规模分组中的相对地位,这样会使得不同规模企业的得分缺少可比性。

5.缺少对区域因素的考虑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评级系统均缺少对区域因素的考虑,造成不同地区同样评级企业之间的违约概率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类别贷款的违约损失率存在很大差异。

四、改进的建议

1.通过科学的客户分组完善客户评级体系

国有商业银行应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并结合国内实际,在分类前首先对客户进行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选择不同的模型和方法进行分类。只有客户分类准确性提高了,建立在客户分类基础之上的贷款分类才可能准确。

2.将行业因素的影响科学地反映到贷款分类中去

行业风险和客户在行业中相对于竞争者的地位对债务人的信用质量有很大影响。建议将行业因素的影响科学地反映到贷款分类中去。首先根据一定标准(如盈利和增长、稳定性和外部环境等)将不同行业分为低风险行业、中等风险行业以及高风险行业;然后,根据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将企业划分为四类:产品领先者、重要的国内或地区市场竞争者、中下层的竞争者和弱竞争者;最后对客户分类进行调整,一般处于低风险甚至中等风险行业中的高端客户将不被降级,高风险行业中的低端客户一般属于问题贷款类别,其他根据情况对分类进行适当调整。

3.重视规模因素对客户评级的作用

规模因素是衡量企业风险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规模较小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一些国际性大银行在对客户进行评级时,规模因素通常是作为一项单独的因素,赋予了较高的权重。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在对客户进行评级时参照国际大银行的做法,将规模因素作为一项单独的因素,赋予合理的权重。

4.将区域因素的影响反映到贷款分类中去

鉴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等方面差距较大,而上述因素对企业的违约概率以及违约损失率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在评级及分类时选择适当的指标将区域因素考虑到评级和分类中去,以准确反映企业的违约概率以及贷款的违约损失率,保证同一评级客户在不同地区违约概率的一致性,同一分类贷款在不同地区的违约损失率的一致性。

5.加快国别风险的研究,建立国别风险评价体系

国内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加紧国别风险的研究,建立自己的国别风险控制体系,将国别风险运用到客户评级。贷款分类等环节中去,为下一步的资产全球化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6.统计方法和技术的应用

银行财务会计比较分析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80-02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大规模兴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其后,随着金融市场、信息技术、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在监管法规变革、市场竞争加剧、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融资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原先必须依赖银行的客户,可以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帮助下,采用大规模证券化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商业票据、债券的大量出现,挤占了银行的传统信贷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大量介入商业银行原有的业务领域。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促使商业银行调整风险偏好,大力发展低风险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促进了中间业务等新兴业务的发展以及利润来源的多样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快速增长,对银行总收入的贡献多在30%以上。中间业务的发展,使银行获得了资本消耗低、不承担或较少承担信用风险、有稳定现金流来源的银行收入。

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995年至2000年为存款导向阶段,发展中间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客户关系,稳定和增加存款,相应地,中间业务创新主要集中在代收代付、委托贷款等业务领域;2000年以后,逐步过渡到收入导向阶段,以防范风险、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与此相适应,代理保险、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高收益中间业务成为创新的重点。近几年来,中间业务发展加快了步伐,中间业务新产品不断被推出。尽管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为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利润,但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存在差异

中国建设银行在中间业务的经营理念上对中间业务的盈利作用重视不足,中间业务的服务功能比较单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和现代经营理念尚未牢固地树立起来;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才刚刚开始,国内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需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因而,中国建设银行在经营管理水平方面还未形成健全的经营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效率偏低。

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发展中间业务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中间业务的发展遵循经济效益原则;西方商业银行由于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了完善和健全的经营管理体制,有着明确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化服务网络系统。

二、中间业务品种相差悬殊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品种虽有较大增加,但与外资银行相比,与市场需求相比,品种仍然较少。中国建设银行现有的中间业务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产品上,这些约占中间业务种类的60%。而在利用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服务方面,则还比较欠缺;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中间业务发展明显不足,覆盖面窄,未能形成规模效益;特别是现金管理、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组织安排、收购兼并顾问等政策允许、市场需求较大的业务发展水平较低,结果导致同质化产品多,品牌产品和特色业务匮乏,单个产品创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种类繁多,其中间业务范围涵盖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已形成结算及其延伸类、避险类、信用类等为主体的完整的中间业务体系,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差距较大。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以美国银行业为例,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2%上升到90年代初的39%,而到2000年,达到将近50%,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40%~50%。中间业务收入正逐步成为西方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三、政策环境对中间业务发展影响程度不同

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这种制度限制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制约了金融机构之间业务领域的交叉和扩张。中国建设银行已经拥有了众多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和大量员工,在以存贷款为中心的传统银行业务竞争激烈、发展缓慢的环境下,利用已有的客户关系来销售保险及投资理财等其他中间业务产品,不仅可增加收入,而且也能分摊费用。

西方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实行混业经营制度。混业经营管理制度不仅使金融机构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规模效益,而且也使广大客户更方便地获得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金融机构通过混业经营能够更好地发挥金融中介的职能,向更多的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实现信息和监督成本最小化,减少经营风险,获得商业化发展的巨大空间,并建立稳定优质的基本客户群。

四、信息技术支持平台不同

中间业务尤其是新兴的中间业务需要高科技的支撑,中国建设银行的信息科技水平支撑不足,影响了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进度和技术含量。中国建设银行的数据集中应用程度不够,虽然主要的业务操作都实现了电子化,但各项业务系统大部分还处于分离状态,不同种类的业务使用不同的系统,兼容性不够。中国建设银行信息管理系统,还处于以账户为中心的系统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转变过程中,数据仓库也有待于建立和完善。西方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了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具有强大的业务处理、客户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功能,做到业务和管理决策有机结合、客户服务和信息分析有机结合,并已建立了完备的数据仓库。

五、市场有效需求不同

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市场需求基础还未成熟和稳定,客户对中间业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以及由于经济水平、管理水平等原因,客户对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需求还普遍存在局限性。中国建设银行对客户的开发力度也不够,还没有实行客户细分策略。西方商业银行已经形成自己成熟、稳定的客户群体,对银行有偿服务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对新兴中间业务的接受能力较强。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分析很透彻,西方商业银行的私人客户对象普遍为中高收入阶层,其原因就是该阶层对银行的贡献度较高,对金融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强。

六、中间业务产品开发与营销方式不同

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开发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市场调研,对客户的真正需求、潜在需求的研究、论证工作不够深入和透彻,中间业务产品开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对业务的营销也相对滞后。中国建设银行系统的营销策略和营销体系常常不能配合新业务、新产品的推出,只重视推出新产品,营销工作却不到位。在创新业务的成本核算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对创新的成效缺少监督评价。外资银行的金融创新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体,方向明确,效果显著,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创新中间业务产品能及时得到全行系统的营销策略和营销体系的支撑。

西方商业银行在保险、证券、投资银行等非利差产品销售方面注重策略联盟。证券、保险越来越注重策略合作和联手营销。以欧洲保险营销为例,近十年来由于银保合作已有相对的发展,甚至出现了“银行保险”这一新的专业名词。银行保险业务迅速发展,其表现就是银行所占的保费收入占社会保险费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产品开发营销等多方面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发挥整体优势进行综合营销。在机构设置方面,许多银行均设置专门经营管理中间业务的综合部门,并且近年来先后采用了以客户类别划分主线的机构设置体制。在人员配备方面,调整劳动组合,减少内部人员,增加与客户接触人员,即客户经理。在产品开发方面,认真研究市场,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而进行开发,如美国的花旗银行有一套客户需求系统和客户数据仓,客户可以通过客户经理、电话、邮件、数字电视、網上银行等任何一种方式进入客户需求系统,向银行提出需求,银行则可通过客户数据库来了解客户,从而在产品开发和销售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需要。在产品营销方面,除在外部注重策略联盟以外,注重行内各部门通常密切合作,注重发挥整体优势,综合营销,如英国巴克莱银行的零售客户部门在为客户办理按揭贷款时,常常向客户推介相关保险产品。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在业务种类、发展水平、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创新机制等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存在差距,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功的经验,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细分客户,产品准确定位,建立品牌产品,锁定营销;加强金融集团联盟,互补优势,在巩固和完善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不断开发新的中间业务;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加大科技投入,确保服务渠道多元化、自动化、网络化;正确评价和有效防范中间业务风险,积极创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经营模式。

银行财务会计比较分析 篇7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因子分析法

1财务竞争力的内涵

财务竞争力是从企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从财务这一视角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力,是财务理论的一个新方向。对于财务竞争力的概念主要有以下观点: 朱晓认为财务竞争力是指一种以知识、创新为基 本内核的,公司理财 专有的、优异的、 扎根于企业财务能力体系中的、有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整合性能力,是企业各项财务能力高效整合后作用于企业财务可控资源的竞争力,包括财务生存力、 财务发展力和财务潜力等层次。刘桂君等认为财务竞争力属于核心运营能力的组成部分,是核心运营能力在财务方面的具体体现。其体现了企业财务的综合优势,体现在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中,体现在财务控制中, 体现在财务关系的协调中。

2数据的选取及模型的构建

2.1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界定

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指经人民银行批准的,在全国性范围内开展商业金融业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有: 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广发银行、恒丰银行共12家。由于缺少恒丰银行资料,所以选取其中11家银行为样本进行研究。我们会基于财务的视角重新研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通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的研究深入地了解我国金融行业的情况。

2.2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财务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分析财务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大都从财务生存力、财务发展力和财务潜力这三个层面来分析。同时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其经营所面对的对象不同也有着其特殊性。我们选取15个有代表性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变量,见表1。

2.3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价方法

我们选取因子分析法来进行分析。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这样,在尽量减少信息丢失的前提下,从众多指标中提取出少量的不相关指标,然后再根据方差贡献率确定权重,进而计算出综合得分的一种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确定权重的随意性,使得评价结果唯一,而且较为客观合理。

3实证分析

3.1因子分析过程

首先将会对我们所选取的11家银行样本进行数据收集, 利用spss软件对因子分析过程进行重点解释分析。

我们从解释的总方差分析中看出提取因子的特征根值、 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前五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90. 322% ,表明这五个因子代表了我们所列取得15个变量中的绝大多数。其中第一个因子贡献率为40. 007% , 第二个因子的贡献率为21. 193% ,第三个因子的贡献率为14. 292% 。由此看以看出前三个因子为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的关键因子。

为了可以更好地对各个变量进行分析,通过对成分矩阵进行最大旋转,我们得到了成分旋转矩阵。在个因子上我们选取数值较大的载荷,得到各因子更加明确详细的解释 ( 见表2) 。

第一个因子其中主要包含: 净利息收益率X2,净利差X3,拨备覆盖率X6,净利润增长率X11,营业收入增长率X12。它主要表现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和增长能力。第二个因子主要包含: 净资产收益率X1,成本收入比X4,不良贷款率X7,营业利润率X15。这几个变量主要表现了商业银行的收支情况,反映了银行的盈利,获取利润的能力。第三个因子主要包含: 资本充足率X5,资产增长率X10,资产负债率X14。这个因子主要代表了银行的资本的管理能力和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第四个因子为: 流动性比例X8,贷存款比率X9。这两个变量代表的是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第五个因子为: 每股收益X13,虽然只有这一个变量,但贡献率达到7. 190% ,它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由成分的分系数矩阵我们可以得出各主因子的得分:

3.2综合排名

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来计算个样本的综合得分:

经过计算我们就得到了2012年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财务竞争力的整个排名情况。从表4中我们可以详细看到11家银行的整体排名。在总分的排名上兴业银行和渤海银行以较高分分别排在第一名、第二名,中间的排名差距不是很大,广发和中信以较低的分数排在最后。相比之下,说明在2012年,兴业银行的各方面指标较优,在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有着很强的财务竞争力。而我们从各个因子的排名中,我们看出总排名成绩较好的银行因子一的排名也比较靠前。从而推测出因子一是财务竞争力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据上文分析因子一主要包含了净利息收益率X2,净利差X3, 拨备覆盖率X6,净利润增长率X11,营业收入增长率X12这些指标。这些指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银行的收入情况, 银行当年的经营业绩,同时含有银行的利润收入的增长情况。这些都从正面或侧面表现出对一个较有竞争优势的银行来说它的业绩,盈利能力都非常重要,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是否有竞争优势,是否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4结论

从15个变量中,我们提出了五个公共因子,这五个公共因子所代表的指标可以概括为: 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收入获利水平、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这五个方面决定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财务竞争力的强弱。 其中前三个因子在财务竞争力的评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盈利能力更多地反映的是企业可以赚更多钱,可以获得更多利润的一种能力,这是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比如开展更多的金融业务,向其他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贷款方式,为客户提 供更多服 务,像理财、电子银行、 网上银行等。

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也是提升财务竞争力所不可缺少的。我们要使得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都协调合作才能获得了良好的收益。同时我们也需要有较高的资产管理能力。减少不良贷款率可以使得资金可以更加安全的运转; 有着良好的现金流,可以使各个项目得到正常运作; 较适当的资产负债比率,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企业的盈利亏损情况,为各个项目的开展做出指示; 较低的成本收入比,降低成本支出,使得获利更多。

银行业作为一个以风险为盈利前提的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企业懂得如何运用风险,如何掌控风险,改善内部控制体系,有着良好的流动比率,掌握适当的负债比率。使得企业可以更加安全的情况下得到稳健发展。

总的来说,每个财务指标在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发挥着它 不可或缺 的功效,我们不仅 要统筹全 局, 还要着眼于这些细小 的环节,挖掘自己 的优势,改善那些被我们忽 视的漏洞,才能进一 步提升企 业的财务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荣.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J].金融研究,2002(8).

[2]朱晓.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来自新疆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8).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比较分析 篇8

自我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做出了5年开放国内银行业的承诺,根据相关协议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客户范围和经营区域的限制。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开放过渡期宣告结束,政府停止5年过渡期内对中资银行的保护,取消对经营人民币业务执照的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向本地公司客户以及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从此,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将在平等条件下展开全方位竞争。同时,未来也将会有更多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参与国内市场竞争。

二、在华外资银行发展现况

(一)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营业性机构扩张较快

截至2007年5月末,共有42个国家在华设立了75家外国银行,在25个城市开展业务,已批准改制的外资法人银行12家,外资银行的营业性机构186家,其中,改制后的法人银行分行79家,外国银行分行95家,中外合资银行3家,外商独资银行7家,财务公司2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86家,法人银行12家,16家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截至今年5月末,外资银行的营业性机构家数比2001年12月末减少了4家,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机构家数增加了67家。

(二)各项业务发展较快

自2006年12月份底以来,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效应明显。外资银行的资产迅速增长,人民币资产增长迅猛。截至2007年5月末,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为9896亿元,比2001年末增长1.62倍。其中,人民币资产总额为4077亿元,比2001年末增长7.43倍;外汇资产总额为5819亿元,比2001年末增长0.77倍。

统计数据显示,东亚银行法人银行存、贷款业务快速扩张。截至2007年5月末,外资银行的各项存款余额为3050亿元,比2001年末增长4.27倍;各项贷款余额为5143亿元,比2001年末增长2.39倍。

外资银行的盈利稳步增长,人民币业务的盈利能力大幅度提升。2007年前5个月外资银行累计实现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42.72%,2006年的累计利润比2001年增长了2.52倍。其中,人民币业务累计实现利润13.39亿元,同比增长120.96%。

(三)各项业务在整个银行业中的市场份额略有提高

截至2007年年5月末,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占全部金融机构的份额为2.1%,比2001年末仅提高了0.3个百分点;各项存款占全部金融机构的份额为0.9%,比2001年末提高了0.5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的份额2%,比2001年末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金融机构的份额为3.0%,比上年末下降了0.4个百分点。

2007年前5个月,外资银行的累计利润占全部金融机构的份额为1.23%,比上年末下降了0.5个百分点。

三、中资银行(大陆地区)发展现况

2006年度,中资银行进入全球1000家大银行由2005年的19家上升到25家。按一级资本排序,2006年度进入全球1000家大银行前20名的中资银行有3家,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356亿美元),排第11位;中国工商银行(317亿美元),排第16位;中国银行(304亿美元),排第17位。

2006年度,14家中资银行名次调升,其中以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调升幅度最大,建设银行由2005年的第25名上升到第11名,居亚洲(日本除外)银行榜首,交通银行由2005年的第105名上升到第65名。

2006年度,6家中资银行首次进入全球1000家大银行,分别是天津市商业银行(第672名)、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第683名)、杭州市商业银行(第821名)、大连市商业银行(第896名)、深圳市农村商业银行(第927名)、南京市商业银行(第1000名)。

《银行家》杂志特别分析了中国主要银行的一级资本变化情况。该杂志认为,由于中国主要银行的几起上市行动,直接提升了中资银行在亚洲(日本除外)前25家大银行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四、外资银行的优势分析

(一)规模优势

我国对于在华开设分行的外资银行,要求其一年前的资产规模达到200亿美元,对于港澳地区的外资银行要求有100亿美元的资产。因此,凡在中国设立营业性机构的外资银行通常都是世界著名银行,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如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其中,美国花旗集团的资产就达7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总和。这些大规模的跨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筹资能力很强,筹资成本较低,这是中资银行难以匹敌的。

(二)业务优势

外资银行技术设备先进、信息网络健全、创新能力强。在金融业务和产品方面显现出了全球化、自动化、电子化、标准化的趋势,并且在技术手段创新和衍生金融产品等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他们能在我国经营部分中资银行尚未开展的新金融业务,如金融租赁、投资组合、商业代理、保险中介及消费信贷和金融衍生工具等,外资银行凭借其操作规范、管理先进的优势及与跨国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争夺风险小、成木低、利润高的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这方而中资银行竞争能力明显较弱。

(三)管理优势

外资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灵活、培训条件良好、工作环境优越、工资待遇优厚,对我国银行业的各类优秀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其结果将会使我国银行业新一轮优秀业务骨干及一批优质客户流失。以1999年为例,外资银行人均年薪14.5万元,而四大国有银行人均工资及相关费用仅2.4万元,导致在外资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中中国公民有169人,其中原中国各银行的职员就有32人。

(四)监管优势

外资银行在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监管方式手段、信息披露、组织体系、市场约束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均处于良好状况。我国银行业监管仍主要停留在文件监管的单一行政方式上。缺乏法律法规或操作性差,尚未真正实现持续性和审慎性监管,缺乏规范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有效的市场约束。

五、中资银行的优势分析

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外资银行的许多优势国内银行通过一定的努力也是可以达到的,而中资银行的优势如网点和人民币业务方面,而且还有主权信用、民族认同和社会基础等方面是外资银行无法匹敌的。可以说中资银行在国内竞争中占有相当的天时、地利、人和。

(一)本土优势

中资银行根植于本国,具有本土经营优势。中资银行立足国内经营,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了解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只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完全可以吸引客户并继续保持业务关系。而外资银行对我国情况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并且缺乏国内的客户基础,也存在着因贷款失误可能导致的资金损失。例如日本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加拿大皇家银行是较早进人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由于种种原因,在1998年4月关闭了在中国的分行。由此可见,外资银行在中国未必都能取胜。

(二)市场优势

目前,外资银行在内地都是“一市一行”,基本上没有分支机构及同城营业网点。而中资银行有厚实的客户基础和庞大的经营网,其中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就有13.9万家营业性机构,这是外资银行不可比拟的。如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有约1亿个人客户和810万法人客户,全行拥有2.2万多个营业网点和40余万名员工。此外,中资银行类机构的存款约占99.4%的市场份额,其中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存款占有82.3%的市场份额,外资银行仅占有0.6%的市场份额,并且外资银行的总资产只占跨国内地金融资产的2%。

(三)金融实力

英国《银行家》杂志指出,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10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后,筹得92亿美元,使其以356亿美元一级资本跃居亚洲银行榜首,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的排名也由去年的第25位上升为第11位。中国银行2005年度居亚洲银行之首。通过今年6月份香港首次公开上市,筹得97亿美元,成为过去六年来世界上最大的一起上市交易,这足以使该行恢复第一名。另外,该行7月份已在境内成功上市,又筹集了一部分资金。

(四)政府支持

在一段时期内,政府仍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支持和保护中资银行,尤其是占行业主导地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国有银行还有国家信誉的支持和保障,凭借这一优势,中资银行的业务尤其是本币业务经营要比外资银行广泛得多,可经营许多外资银行不可能经营的业务,如行政事业单位、国防单位的金融业务等。客户对国家信用担保的银行有安全感,有利于中资银行增强存款吸收能力,并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

六、中资银行应对策略与建议

(一)建立战略联盟

中资银行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同外资银行的战略联盟。中外资银行进行战略联盟。

(二)推动金融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金融竞争是知识获取、占有和利用的竞争,而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谁先获取领导金融潮流的新技术,谁先创新金融产品,谁就可能占据市场的主动权。中资银行必须正视中间业务相对落后的现实,向外资银行学习先进的业务思路,大力推动金融部门的业务创新,积极增加业务品种,开展代理业务,开拓中间业务。同时,应及时作好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应用和监管工作。

(三)优化人事机制

开放后的金融市场的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中资银行应对人力资源进行战略投资。为迎接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挑战,中资银行在抓紧培训提高符合国际金融市场需求的金融高级管理专业人才的同时,还应当改革现有的人事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实现收入与贡献真正挂钩,稳定优秀员工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并以此吸引海外高素质人才的加盟。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本土的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银行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经营体制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国际化竞争能力。中资银行既有本土经营的优势,也存在经营管理体制上的严重缺陷。面对银行业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中资银行应同外资银行建立战略联盟,推动金融创新,优化人事机制,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缩小与外资银行存在的差距。

关键词:外资银行,中资银行,比较优势,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生柳荣.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优劣势比较[J].西部论丛,2006,(8).

[2]朱慧彬.外资银行的优势及借鉴意义[J].中外企业家,2007,(3).

[3]余利民.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的比较[J].河南社会科学,2006,(9).

银行财务会计比较分析 篇9

关键词:危机,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比较分析

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 我国私人银行业已经慢慢成为了中外资银行竞争的重点对象, 不管是对国外还是国内银行来说都是金矿。当金融危机发生之后, 这个被视为金矿的私人银行, 它的存储量并没有因为危机的发生而出现降低的情况, 而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优势, 整个竞争也因此变得十分激烈。作为中资银行, 为了应对这激烈的市场, 要对自己的优势以及劣势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才能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 发挥自己的优势, 避免劣势的产生,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1 危机前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状况

我国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第一次在上海以及北京正式出现, 是在2007年3月。私人银行就此也成为了第一家推出了高端个人服务的银行, 在私人银行业务上来说,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跟随着中资银行的脚步, 中信、招商以及建设银行等也开始陆续进行了私人银行业务。这些业务主要的区域属于较为发达的地区, 比如北京、东部沿海地区等, 这些城市都属于中心城市。设定门槛时, 该门槛的标准比较高, 一般是100万美元, 如果使用人民币作为计算标准则达到了1000万人民币。中资银行在开展私人业务的同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适应中国银行业改革, 以及商业银行经营战略上的转型, 同时还要符合银行金融业发展的创新要求;二是要注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 同时还要满足外资银行开展的竞争需要。2006年3月, 美国花旗银行的首家私人银行部开始出现, 该行以该种方式第一次在中国登陆, 而登陆的城市是上海。其对客户的要求十分明确, 即拥有资产超过一千万美元的企业家。随后, 法国也在我国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有巴黎银行以及瑞银银行等。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将是未来十分大的新兴增长市场, 其发展潜力也将在以后的五到十年内发生变化。

2 危机后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优劣势的比较

2.1 危机后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势

危机后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 信誉得以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资银行中含有较多的国有成本, 虽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 但其资本结构, 使得其不管是在体制监管还是外汇管理体制方面都较为严格。自从我国实施金融体制改革之后, 国有银行成为了较为独立的经济体, 该经济体的特征表现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直以来,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 采取的策略是稳健经营、健康发展。中资银行的商业信誉已经十分不错,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拥有不错的名誉。金融危机发生之后, 随着中资银行业受到了一些损失, 但是这种损失同其盈利水平进行比较, 还不太重要, 即对整个银行的经营发展还没有产生严重影响。但与此不同的是,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则损失惨重。这种现状也使得中资银行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 信誉进一步提高。

第二, 人才储备较多。将中资银行同国外较为先进的商业银行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中资银行不管是在网络经营、经营经验还是在资源共享方面都存在很明显的不足。同时在世界范围内, 这种竞争仍然是处于劣势, 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 外资银行出现了很大的亏损, 不少银行随之破产, 这也给中资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机会, 各种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开始涌向中资银行, 能够更好地弥补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

第三, 资本充足率能够得到保证, 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客户在发展过程中比较倾向于商业银行。在我国国内, 除了商业银行之外, 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还有证券、信托以及投资公司, 这些机构同样开展这些金融理财业务。虽然这些业务不一定是绝对的私人银行业务, 但是在提供财务、资产信托等方面能够吸引到高净值客户。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 瑞银以及瑞士信贷等银行还遇到很多打击, 这些打击都使得银行在抗风险能力提高很多。

2.2 危机后中资银行私人业务的劣势

第一, 中外商业银行竞争激烈。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经营网络较为广泛, 拥有较为丰富的经营经验, 集团内部能够较为便利地实现资源共享, 能够为他们在中国开展庞大的私人银行业务提供前提。这种优势对中资银行来说是非常难超越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 虽然国外不少银行受到了冲击, 但是这些冲击并没有使得国外银行失去了这些优势, 这些优势的存在, 使得中资银行处于劣势, 这也便是中资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难点所在。

第二, 道德风险案例。根据《华尔街日报》相关报道显示, 不少客户由于金融危机损失惨重, 随之因私人银行业务而起诉银行的案例不在少数, 从这个角度来说, 金融危机的产生使得客户对私人银行业务的信心大大降低, 因此这成为了中资银行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所面临的难点。

第三, 分业经营的劣势显现。金融危机发生之后, 雷曼兄弟的破产以及市场上的动荡, 使得不少私人银行的客户都损失惨重, 拒绝风险经营的心理加重。在配置资产的同时, 使得私人银行客户对信托、股权投资以及艺术品等更加关注, 而一直以来, 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管理, 这种金融体制使得中资银行处于弱势。

3 危机后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相关市场调查结果以及2014~2018年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研究报告显示, 危机后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面临了机遇与挑战。机遇在于未来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 国内的竞争主体都将会十分愿意去拓展私人银行业务领域, 这时的竞争十分激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全球的发展趋势所在。在金融危机中, 私人银行业务相对于非私人银行业务来说具有优势, 主要原因在于费用收入十分稳定。同时, 私人银行客户分散化的资产配置方式, 使得客户资产不断琐碎, 私人业务收入也开始减少。至此, 私人业务收入成为了全能银行收入中较为稳定的方面。第二, 中国市场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全球的财富开始向东方聚拢。目前全球经济增长开始减缓, 中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市场上表现为潜力最大、增长最快、机会最多。根据相关预测表示, 中资银行高净值人士人数增加会减缓, 到2016年有可能达到320万。但是超高净值人士也将会大幅增长, 人数将达到13万。虽然中资银行不管是在业务的熟悉程度、被考虑的几率还是购买率等方面, 相对于外资银行来说都具有优势。但是将这些银行同相同行业银行进行对比, 可以发现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挑战。比如产品种类、服务种类仍然比较单一, 组织结构也还处于不稳定状态。

4 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

从管理角度来看,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参与者唯有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 才能够保证自己拥有比较好的竞争能力。综合上述分析,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根据相关调查表明, 客户服务质量是吸引客户的第一因素, 而投资顾问质量在服务机构中也十分重要。中资银行要不断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还要保证投资顾问质量, 实现自己的服务工作目标, 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 (2) 注重人才建设, 中资银行不仅要立足于本土人才建设, 还要注重高端人才的引入, 做到双管齐下。不仅能够避免高端人才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不适应性, 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服务定价的不确定性, 也能够使高端人才的成本花费尽量降低。 (3)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借鉴其他银行的集团管理模式, 比如中信、平安以及光大等。在各种方面不断提高集团内资源共享, 比如信托、投资银行、金融租赁等方面, 这些方面都是国有银行的弱势所在。

参考文献

银行财务会计比较分析 篇10

(一)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截至2010年年底,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769家, 营业网点19.6万个, 从业人员299.1万人, 数量取得了大幅度的增加。

(二) 外资商业银行发展情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 伴随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外资商业银行在中国凭借其金融创新产品、高质量的服务与灵活的发展策略获得了大量的客户, 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中国取得了迅猛发展。

截至2010年底, 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5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16家代表处, 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37家外商独资银行 (下设分行223家) 、2家合资银行 (下设分行6家, 附属机构1家) 、l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 25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90家分行。其中, 台湾土地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合作金库银行和彰化银行成为首批进入大陆地区设立分行的台资银行。截至20l O年底, 44家外国银行分行、35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56家外资银行获准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这些外资银行大部分集中在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地。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充足, 拨备充足, 流动性充足, 资产质量较高, 主要的指标略高于监管部门要求。

二、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分析

(一)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分析

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与国内外资商业银行相比存在一定的优势与劣势。其中, 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包括:具有良好的业务基础, 具有强大的银行网络优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巨大。此外, 与外资商业银行相比, 具有巨大的本土优势;在本币的经营业务上具有优势, 可以在对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中主动参与。其劣势则包括:在经营理念上与外资银行相差甚远;其经营活动容易受到国家政策的干扰;资本充足率较低;核心竞争力较低等。

(二) 外资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分析

外资商业银行的优势包括:1.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2.强大的金融产品竞争力;3.全能的银行经营模式;4.服务手段优势;5.实力雄厚、人文环境宽松;6.熟悉国际金融领域。

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比, 外资商业银行在中国发展的劣势主要包括:1.网点少、业务范围窄、收费贵、贷款审批慢;2.在华业务的规模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还存在较大差距;3.国有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竞争的加剧压缩了外资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空间;4.次债危机使外资银行在理财产品领域的不再具有特殊优势;5.对于以存贷业务为导向的外资银行, 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和网点扩张速度。

三、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制定一系列措施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 来提升相对于外资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一) 改善宏观环境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是作为独立的主体进行运营的, 因此, 它需要是政府制定政策进行间接干预, 间接的宏观调控。在政府不直接干预的情况下, 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就需要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加强与协调, 提高对自我的约束能力。

(二) 优化并完善组织结构

1. 内部组织结构推行扁平化

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繁冗复杂的上下级管理组织结构进行改革, 改变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 对管理层级进行压缩, 尽快与外资商业银行在内部组织结构水平方面持平。

2. 外部组织结构推行产权多元化

在银行股权结构上, 在保证国有控股的前提下, 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放开, 将其进入大市场中接受市场的检验。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 从多个角度对资本市场进行多层次发展来将资本市场做大。

(三) 完善银行创新机制

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当前在金融创新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面对市场与客户的创新机制以及在产品与服务开发中的创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应当加快完善自身的创新机制, 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外资银行创新方面的挑战。

(四) 加强风险管理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力度, 建立风险识别系统来及时发现银行面临的风险, 并建立风险评价系统进行风险评价, 全面分析银行面临的风险, 并向外资商业银行学习创新能力, 加强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 以此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五) 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需要重视人才的潜能开发, 并引进外部人才与开发内部人才相结合。以此对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人力资源系统进行管理, 提高银行的人才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成春林, 余璐, 吴雁.外资银行进入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J].决策与信息 (下旬刊) , 2011 (6) .

[2]苏虹, 胡亚会, 张同健.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上一篇:前列腺癌根治术下一篇:继电保护检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