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就业能力

2024-06-20

提高就业能力(精选十篇)

提高就业能力 篇1

一、高校中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分析

高校中的就业困难群体, 在学术界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论。因为在公众的潜意识里高校毕业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本来是有就业优势的, 所以就业困难群体一般不包括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 而常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 同时也包括城镇隐性失业人员、临时工、农民工, 以及农村中大量存在的剩余劳动力, 甚至女性就业者”。但在今天的高校中确实存在由于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或因自身条件限制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境地的就业困难群体。也有学者将这类人群称为高校中的就业弱势群体, 常指“应届毕业大学生中, 在通过‘双向选择’进行择业和求职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被用人单位认可或易于遭受就业挫折的群体”。综合各种观点,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可界定为:求职和就业中容易遭遇挫折和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从当前高校来看, 就业困难群体比较集中在专业技能不突出、综合素质不高的学困生、冷门偏门专业学生、学校声望不高的民办大学学生、学历层次不高的专科生和高职生、贫困生、农村生源学生及部分女大学生。

就业能力一般常指人在求职活动中能促使人顺利获得工作岗位的一种综合能力, 它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的综合素质。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 是一种可以塑造和培养的能力。当前,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学困生综合素质不强, 难以获得用人单位青睐;高职生、专科生求职业定位不准确, 求职优势不突出;冷门偏门专业学生专业适用范围不广, 就业潜力未能充分挖掘;贫困生、农村生源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够强, 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女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不足。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社会环境因素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1999年以来, 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 我国大学毕业学生人数骤增, 使得我国高等学历毕业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需求数量。而且随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减员增效措施, 使过去接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越来越窄;由于机构改革的深入, 公务员队伍精简分流, 事业单位精简人员, 也使得大学生在此领域内选择就业的机会大大减少。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我国的劳动人事、工资、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改革滞后是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城镇劳动力在就业方面享有社会保障, 农村劳动力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 毕业生通常更愿意留在城市而不愿意到农村就业。又如在户籍制度的影响和限制下, 一些非本地学生失去了比较大的发展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再看我国职工工资没有拉开档次, 不同学历之间工资水平相差不大, 因而许多单位更愿意录用高层次人才, 从而形成大量专科生的人才积压。

3.从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来看主要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用人单位都十分注重自己的经济效益。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在同等条件下总是优先考虑男性职员。再加上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不建全, 使得这些单位钻法律的空子, 从而造成歧视女性的现象在所难免。

(二) 高等教育因素

近年来,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问题, 经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正在逐步解决。但由于多种因素一些高校对市场经济缺乏深刻了解与适应, 急功近利地竞相开设各种热门专业, 导致部分专业结构失衡, 供过于求。同时有的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复合性、创新性认识不足, 专业划分过细, 培养的学生以单向型人才为主, 导致学生就业困难、教育资源浪费, 出现部分毕业学生难以就业的局面。另一方面,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本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目前虽然大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但在实际操作上工作缺乏全盘性、针对性和个性化。

(三) 毕业生自身因素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许多大学生择业不考虑自身条件, 只想到大城市、大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高薪水的岗位就业。有的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用人要求也不作详细了解, 盲目求职;有的是有业不就。其次就业困难的学生专业知识不能让用人单位满意, 缺乏社会实践能力, 动手能力差。最后该群体学生在语言表达、仪表风度、应变能力、待人接物等方面存在缺陷等。

三、提高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的对策和途径

基于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欠缺、就业困难, 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就业能力, 应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们的重视。

(一) 社会

各级政府应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各种服务。国家应进一步深化改革,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加大我国的劳动人事、工资、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改革, 保证不同层次, 不同区域的学生都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 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人们的法律素质, 创造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

(二) 学校

1.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综合型人才。

应根据专业特点, 不断提高教材和教学的适时性和适用性, 努力做到教材、教学内容贴近市场, 贴近社会。同时,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要具有多样性、复合性、创新性的要求, 因此在学生中开展跨专业、多形式、高水平的技能培训,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 也能够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如有的学困生虽然理论学习成绩不理想, 但并不代表其其它能力不行, 可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训练, 提高动手能力来弥补其理论考试成绩较差的缺陷。

2.高校要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程来抓, 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 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当前已逐步形成一种共识, 仅靠短期内努力提高应聘技巧与策略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路, 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的问题。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 在大学生活中进行全程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低年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初步树立职业生涯理念,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中年级学生侧重对自我的全面、深刻认识与把握, 深化职业生涯理念, 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深化与完善;高年级学生应该学会收集、管理和使用就业信息, 强化职业生涯理念, 重点学习掌握求职择业的各种技能。学校还可以根据就业困难群体学生的需求, 提供一些个性化的职业培训, 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如可开设和举办一些培养职业礼仪、提高就业心理素质、关于女大学生就业、解释《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合同的签订等等方面的专门课程、讨论、讲座。

3.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提高就业困难群体健康的就业心理水平。

与就业顺利的学生相比高校中就业困难群体较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 各高校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 切实完善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针对大学生就业中不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缺乏对一般心理学知识的了解以及诸如抑郁症等常见心理问题, 邀请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场, 为大家提供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倾诉和排解心理积怨的机会, 并为学生之间交流感受、经历和经验提供舞台。

(三) 毕业生

1.就业困难群体首先应加强职业道德素质修养, 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积极主动收集和掌握就业信息, 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职业道德修养来看, 大学生能否具备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美德、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 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预期成就的因素之一。

2.就业困难群体尤应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客观公正的评价自我和认识就业压力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只要他们在学校的指导下全面客观了解整个就业市场, 客观地评价自己, 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克服攀比、自卑等盲目的就业心理, 有目标地求职。他们也一定能在职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3.就业困难群体尤应注重提高自己应聘、面试的心理技巧, 提高其应聘和面试的成功率。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尤应重视如何提高自己的应聘成功率。学生本人应多参加一些个性化的应聘技巧培训, 如怎样与人更好的沟通, 怎样更好的展示个人魅力等, 扬长避短, 发挥自己的特点和长处, 积极的参与就业竞争。

总之,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给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带来很大挑战, 也促使我们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为切入点, 进一步探索从各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社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保证, 高校面向市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渠道, 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只有多方形成合力, 才能切实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提高综合素质, 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张小健.2007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会议中的谈话.教育网.

[2]邵海燕, 胡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索.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 (9) .

[3]徐献红.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经济师, 2007, (8) .

[4]许慧敏.谈谈求职中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 (3) .

夯实通用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篇2

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 杨淑华

摘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就业能力不仅仅取决于从业者所掌握专业技能,而更多的取决于学生的通用能力。所以,中职学校必须加强通用能力培养,努力探究通用能力的培养途径,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

关键词:中职生、通用能力、就业能力

中职教育是就业教育,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中职教学模式已逐渐由学科本位为主转向能力本位为主。许多中职学校在理解和实施能力本位为主的过程中,把能力本位等同于专业技能,过分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业越来越趋向综合化,跨行业、无边界、转岗、换岗就业越来越普遍,对就业者的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笔者认为中职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应强化学生的通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通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关系

就业能力,就是从业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郭志文在《提升就业能力:一种人力资源发展观》中提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具有劳动力市场和雇主所需要的和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1〕。他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一种新的心理契约》又提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和意愿。从个人行为的角度来看,就业能力意味着个体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资质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倾向〔2〕。

通用能力,通用[ in common use]指可以在各处使用;公共使用;普遍使用的意思。通用能力不是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和岗位,是各行各业或者说一个行业或职业群体所必需具备的、共通的一般能力。李兴志在《BTEC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中提出通用能力是指那些与具体的的职业和专业无直关系,可迁移的,对于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它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对职业能力的发挥以及个性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3〕。唐朝莉、谭宏在《试析职业通用能力的课程评价标准》中提出:职业通用能力是一种跨职业、可转变的、可发展的、有助于个人独立的终身不断学习进步所必备的能力,是体现一般素质的、作为岗位技能基础的一般性能力〔4〕。

从社会发展和职业变迁上看,就业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具备从事某种具体工作的专业技能,即职业岗位能力;另一方面是具备适应岗位和岗位变 1

化的一般能力或综合能力。通用能力是个人的综合能力或者综合素质,是维持就业或者转岗必须的一般能力。所以,就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二者的关系实际上一个包含一被包含的关系,就业能力包含了通用能力,通用能力是就业能力中重要能力之一。

二、通用能力的构成及特征

英国BTEC课程将职业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通用能力归纳为七个方面:

*Managing and devloping管理和发展自我的能力、*Working with and relating to others与人共事相处的能力、*Communieating交流通讯的能力、*Managing tasks and soIving problems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pplying numeracy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Applying technology运用设备和软件的能力、*Applying

〔5〕design and ereativity 创新和设计的能力”;唐朝莉、谭宏在对职业通用能

力培养目标确定为三大类能力:基本能力,即能为就业、上岗、取得工作进展以及获得最佳工作成绩奠定基础的能力;个人管理能力,即就业、上岗、取得工作进展及获得最佳工作成绩所必备的能力、态度和行为的综合;团队工作能力,即在工作中与他人共事并取得最佳工作成绩所需要的能力〔6〕。孙正明、高光辉在《中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提到,所谓通用能力表现为自我管理、与人合作、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数字运用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的能力〔7〕。蒋乃平把“宽基础阶段”称为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阶段,即学生的通用技能,他概括 “政治文化类板块、工具类板块、公共类板块、职业群专业类板块”四大板块〔8〕。

就中职生的培养目标和现代社会对从业者的要求上看,笔者认为,中职学生应具备以下主要的通用能力:一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和基础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作为当代教育的方向,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就业所必须的能力。二是执行能力。是从事在生产、管理、服务的工作者通过执行预定目标的操作,把目标转化成为效益、成果。可以理解为工作能力、办事效率、经营能力等。三是个人管理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也包括对工作的意愿、态度、兴趣、价值等。四是社会能力。包括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公关能力、合作能力、社会责任心等。五是信息能力。就是操作电脑和处理各种信息和数据的能力。六是身心理承受能力。指身体素质和心理抗压能力。七是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设计和创新。

从通用能力的构成来看,它具有以下特征:普通性,可迁移性、隐形性、自主性、工具性、可持久性、综合性等特征。普遍性,就是对于所有职业或者同类职业群都适用;可迁移性,从一种岗位到另一种岗位的适应能力,或者说是用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解决另外一个问题。隐形性指不像专业技能那样可见,可

测试性,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显现出来的。自主性,指强调自身、自我的发展。工具性,指掌握其他能力的手段和基础。可持久性,它不容易过时,或者说终身享用。综合性,多种能力的集合,是“博一片”的意思。

三、加强中职学生通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果中职生只有“一技之长”,怎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多样的世界,未来的发展变化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中职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劳动保障部在二十世纪末更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的职业教育的新能力观: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中职业教育“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达成以上的目标,就必须强调通用能力培养,做到“博一片”。

其次,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提高现代就业能力的需要

目前中职生就业相对比较容易,但守业难,稳定性差,转岗、换岗较困难。2007年我到深圳对我校毕业生作跟踪调查和回访企业。通过调查发现,离职或换岗的学生较多,而找到更好的岗位或自己理想岗位的却不多,有的换了无数次也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岗位,后悔者居多。学生就业不稳定往往不是掌握不了企业生产操作技能,而是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吃不了苦,或者不能和同事很好相处主动离职;有的因为违反工作纪律或者工作不细心造成损失被开除;更有甚者受传销者的迷惑上当受骗而离职的。可转岗到另外的单位仍然要面对前单位面对的问题,仍然感到困难。用人单位也明确表示,他们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身体好、心理健康、能吃苦耐劳,守时、守纪、有团队合作精神,特别强调吃苦耐劳精神。现在的中职生缺乏的也是综合素质,他们在家娇生惯养,在学校更是缺乏锻炼,没有吃过苦,到了工作岗位干不了几天就吃不消。美国一份有关失业的报告说,失业中的90%的人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而是因为不能与同事、上司友好相处,或者经常迟到。这一切都说明了通用能力对提高就业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地调整,生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线岗位工种和技能也是不断变化,社会固定工作减少,职业流动加快,工作范围拓宽。据专家预测中职生在校学习的专业技能最多5年就要更新,有的甚至更短。那种谋一份工作干一辈子,靠一种技术吃遍天下已成昨日黄花,传统的终身

就业保障思想已成为历史。转岗、换岗是经常的、必然的事情。只有那些拥有持久的通用能力的劳动者,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职业的嬗变和技能更新的需要,获得生存和职业成功。所以不拥有扎实的通用技能,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职业变迁的需求的。我们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我们培养出来的现代中职生几年下岗后就失业。

再次,是奠定终身学习、促进个人发展的基础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公告中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职业教育必须贯穿的主线。中职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者,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正是夯实基础的阶段。中职生年龄较小,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评价等能力还没有形成。加上起点低,学生的个人知识和能力发展空间很大。通过加强通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掌握制订职业规划与发展、开展自学、寻找工作、自我评价、自我创新等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接受继续教育奠定一个较为宽厚的基础,促使学生个人持续的发展,也是为持续提高就业能力做铺垫。

四、培养通用能力的途径研究

1、克服中职教育学制“短斤缺两”现象,为通用能力培养提供时间保障中职教育学制“短斤缺两”现象比较普遍,目前许多中职生在校学习一年半、一年、有的甚至半年或者更少,就出去顶岗实习或者就业了。大多数学校采取只开专业技能课,不开或者少开设通用能力课。更有甚者打着半工半读的口号,学生在校只学几个月的文化课程,暗渡陈仓,就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当学徒学技能了。《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中明文规定: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还规定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顶岗实习各占1/3学时,平分秋色。这个规定就是充分保证通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教育的“短斤缺两”是对学生严重不负责任,不利用于就业能力发展。我认为要保证学制,克服“短斤缺两”现象,教育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社会媒

2、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通用能力培养提供平台。

中职学校要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及知识框架的束缚,以现实职业岗位的需要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为出发点,本着“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并举,实现就业和后劲发展并重”的思想。课程设置按照“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式,开足、开齐体暴光、学生、家长抵制等督促来保障通用能力的培养。

通用能力课程。加强学生的德育、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法律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书法、公关礼仪以及专业基础知识等课程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有效的学制,克服学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的弊端,采取模块式教学,以满足市场、职业对学生要求的必须、实用为度展开教学。在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采取多种教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自学,创新、时间管理能力。

3、寓通用能力于实践教学,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通用能力

实践教学即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是中职教学必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顶岗实习工作,有意识地锻炼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严明的纪律性、吃苦耐劳的精神,细致的工作作风,与其他员工的交流合作能力。做到了“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中提高通用能力。这是学习理论无法替代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式。

4、学校提供多平台、多渠道,加强通用能力的培养。

学校定期进行DACUM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一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请企业家、专家、优秀员工等到学校来讲解各专业各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让师生了解职业或职业群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和通用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提供教师进修学习和下企业锻炼的机会,让教师更新知识和技能,了解企业文化和素质,了解企业对通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建立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档案,有针对性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要经常性地组织演讲、书法、普通话、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应用文大赛、职业礼仪表演等各种活动和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通用能力;班主任通过日常的教育工作,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责任感等;校团委通过一系列的团队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自己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来锻炼通用能力。

本文参考文献

〔1〕郭志文提升就业能力:一种人力资源发展观〔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5年第5期

〔2〕郭志文B.I.J.M.范·德·赫登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一种新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 2006年第29卷(第2期)485-486

〔3〕李兴志BTEC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J〕消费导刊2010年01期

〔4〕唐朝莉 谭宏 试析职业通用能力的课程评价标准〔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4期 总第42期

〔5〕于传璋 冯伟国 徐静缪 英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产品”---BTEC课程〔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3月 第三卷第1期

〔6〕唐朝莉 谭宏 试析职业通用能力的课程评价标准〔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4期 总第42期

〔7〕孙正明 高光辉 中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 年第31期

〔8〕蒋乃平

年 19-20

开展就业培训 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篇3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这其中有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的原因,也有家庭、个人的原因,但最本质的原因是毕业生就业能力低下、大学生就业培训不够完善。因此,本文以高职高专毕业生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通过开展就业培训,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培训;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65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相关激励政策,高校也积极配合,不断寻求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本身就业能力的强弱是影响能否顺利就业的根本原因,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才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企业需求角度,与高校一同发挥协同效应,通过开展就业培训,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培训的意义

从国家的层面来看,现在毕业的大学生整体质量与以前相比有较大的不同,毕业总人数不断增加,就业率增长缓慢,大学生就业不稳定必将引起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培训,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中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科研单位都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需要用人单位与高校达成共识。因此,大学生就业培训势在必行。

从企业的角度看,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多的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用人单位的条件与标准,应让更多的毕业生通过就业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力。

从高校层面来看,毕业生就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该校的招生规模、办学水平、专业设置调整、办学水平评估等,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与美誉度。

从大学生本身来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今后所从事的工作以及未来的发展,就大学生自身来说,也迫切希望通过大学生就业培训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能力,以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适应社会需求,课程安排与职业岗位能力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专业设置应紧密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做出适当调整。学校应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校企合作,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培训与指导。

对学生的教育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从高校方面来说,许多教师一毕业就从事教育教学,缺少企业实践经历;从企业方面来说,每个企业都希望毕业生一毕业就直接胜任工作,很难有空闲的岗位来接受大学生实习。从主观上讲,大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精,实践能力不强,导致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扎实。

大学生求职技巧训练不够、对就业选择认识不足。各个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都是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情况分学期设置的,但学生对其重视不够。虽然有一定的实训练习,但是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认为就业指导教授的内容大多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可操作性。

社会需求。通过历年用人单位招聘会来看,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与工作经验。但是数据调查显示,尽管学生有一定的实习经历,但他们完全胜任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还需要进一步丰富。

求职心理有待加强。大学生相对比较单纯,生活阅历简单,因而对自己缺乏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主要表现在自我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心理承受力较弱、部分学生过于理想化、部分学生只看岗位或薪资待遇,而不去考虑个人与岗位的匹配性等。

三、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培训的对策

(一)深化校企合作,实施有效对接

学校培养的人才需要符合社会的标准,企业需要学校培养适合自己的员工。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要充分吸纳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切实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实行“订单培养”或者开设“冠名班”等,实现校企合作育人。也可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来校授课,重点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也可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或参与研发技术。同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进行见习或实践,有利于企业和人才之间双向选择。

(二)重新审视自我,调整心态转变观念

高校要通过医道大讲堂、优秀毕业生交流会、职业教育等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要结合自身实际包括性格特点、能力、专业水平、兴趣爱好、择业观、价值观等,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可以开设就业心理咨询专线,每周有一天对就业学生进行专门咨询与辅导。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正视挫折。

(三)精心设计各种大赛,以赛促进学生就业力

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培训的力度,精心设计各种大赛,通过比赛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比如,在模拟面试大赛中让学生模拟进入面试现场,从而增强求职自信心与求职技巧;通过PPT制作大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与审美;通过职业规划大赛让学生树立规划意识,明晰奋斗目标;通过创业大赛培养参赛者团队意识和创造力;通过多站式考核大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四)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增加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将国家的最新政策与精神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实用。课程设置中包括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与就业政策的指导,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的引导,择业方法和求职技巧的实训,择业心态的调整等等。就业指导教师也可根据求职经验交流会等非课堂渠道拓宽就业指导的广度与深度,重点向大学生介绍未来人才的需求预测、企业用人标准及能力的要求等帮助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将课堂所学与社会所需恰当结合,进而最大限度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和社会价值。

(五)对接企业,提前进行综合培训

很多企业对于新招入的大学生,都会进行二次培训,主要内容涉及培训和实践两大块,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工作流程、沟通技巧、团队建设、积极心态、职业礼仪等;实践的内容主要是到企业的各个相关部门或车间进行工作实习,一般每个部门都会指定人员对新进大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只有培训和实践都通过了,才可以正式上岗。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差距。很多高校在学生下去实习前,均会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综合实训。这时,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人员来校进行综合培训,同时也可利用两天的时间到企业进行见习,减少校企之间的摩擦,有效对接,达到校企合作双赢。

(六)战略联盟型培训运作模式

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并得到大学、政府支持的第三方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能力培训体系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指导职业能力培训体系的补充。第三方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学习”与“实践就业”系统,可包括多家同地和异地的各类型企业、高校,理论上联盟规模越大,可获得的总体协同效益越大。企业可以要求开发课程,共享优秀老师,学生可以学到高校所不能够提供的企业知识,还可直接到企业里参加实践。培训完成后,由企业进行面试,根据合格录取人数支付培训费用,或者由录取者从上岗工资中逐步支付。这种模式解决了企业难以招聘到合格的员工的难题,也解决了高校难以提供切合企业实际需要师资的问题,还解决了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总之,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要不断研究新方法,开拓就业工作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邵丹.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湖南省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13.

[2]张威.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探究[J].经济社会研究,2011(2).

[3]李翠霞,黎雨苗.有效开展模拟面试以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J].社会研究,2015(4).

[4]王致和,卢月萍.关于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李伟.基于择业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

[6]谢俐,何勇,杨洲.浅析如何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能力[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7]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

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就业能力 篇4

一、改善办学条件, 健全管理体系,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在办学模式上, 充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提高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主发展的能力。我校先后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高校联合办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先后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天津新港船厂等3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 这些单位也成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 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 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长班与短班相结合, 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社会、灵活开放的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短期培训、技术推广、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

2.在质量管理上,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内抓质量, 外树形象,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注重素质教育, 把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技术开发、技术的推广联系起来, 既重视文化课的教育, 又突出实践技能的教学,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活动中, 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 不断强化教学管理, 严格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实行考试、考核标准化管理, 制定严格的理论与实践课考核标准和办法, 编制、建立试题库, 健全教学评价体系;规范技能考核和证书发放工作, 严把质量关, 使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到96%以上。

3.在学生管理上, 学校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 构建了自校领导到学生, 自校内到校外的立体化德育教育网络, 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先进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了学生管理教育的各个方面。

4.在招生与就业上, 学校高度重视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安置工作, 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大力开展“订单”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人力和资源优势, 建立起了统一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

二、完善专业课程建设, 推进教学改革, 突出办学特色

学校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社会需求, 坚持市场调查和专业研发, 突出骨干专业建设, 逐步建起了以汽修、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艺术师资四大类中专专业为主体, 以成人学历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为补充的专业群, 进一步增强了学校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

1.突出办学特色是办好中职学校的生命线。学校根据新的形势, 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 加大专业开设和调整力度, 突出骨干专业建设, 优化特色专业, 调查、添加新专业。使专业紧贴市场, 紧贴就业岗位, 适应了市场对人才需求发展的变化, 进一步凸显了专业特色和品牌效应, 提高了办学的竞争力。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校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教育, 正行风、修师德、树师表, 进一步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学校采取“调、聘、培、转”相结合的办法,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优化师资结构。“调”就是在全县教育系统挖掘潜力, 调进各类专业课教师。“聘”就是从企业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培”就是选择优秀毕业生留校, 并选派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进行业务进修。“转”就是鼓励文化基础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过渡。通过以上途径, 使学校专业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大大加强, 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发挥资源优势, 强抓劳务培训, 服务地方经济

1.进行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培训服务。我校作为全县专业技术人员和党政机关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 与教育、农业、财政、科技、建设、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加强协作, 组织骨干教师培训各类人员。

大学生如何提高就业能力 篇5

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

近年来,在我们大学生身边经常发生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马家爵一怒之下砍死自己的室友,起因竟是打牌这样的小事,几句争执、一场误解便上演了一出震惊全国的恶性杀人案件;大学生自杀、虐待动物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升学的压力和父母的期望,无数学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却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才有了“马家爵”,“涌现”出为数众多的高分低能者。大学生不仅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素质体现着一个社会综合素质的高低。而当代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直到达到胜利的彼岸。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课程体系 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23-01

2013年全国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比2012年的680万人数增加20万左右。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就业显得非常严峻。如何提高和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显得非常重要。

1 就业能力的内涵

目前,对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比较认同的有以下几种观点。著名学者郑晓明教授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获得的满足社会需要,体现自身价值的本领。知名学者谢志远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通过知识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与职业相关联的能力。

2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数量规模、综合素质和发展前景。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实际上也决定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桥梁。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清醒认识到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就业能力,才能为自己找到理想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景,达到服务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统一。

3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青年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念更加理性化、自主化和多元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综合素质不硬。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目前,部分大学生中出现文化素质欠佳,人文精神缺乏,这些都在无形中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竞争力不够。就业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主要方式,就业能力的高低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经过社会的检验,得到社会的承认。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与现实有很多的落差,对自身定位存在脱离现实的情况。这些都表明青年学生职业转化能力较差,竞争力不够。

(3)人文素质不高。当前,用人单位往往将本单位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以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基础扎实、技能过硬,而且要意志坚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部分大学生不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不注重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

(4)就业技能不熟练。就业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这就要求大学生应该充分准备、准确定位、转变角色。个别大学生职业意识不清楚、自我定位不明确、求职材料无特色、职业心理准备不充分,从而出现过于理想化、瞻前顾后、眼高手低等现象。

4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优劣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形象,也关系到高校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景。

4.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最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将近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高校应该面向市场,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这样能帮助高校将就业和专业设置紧密结合,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企业的横向拓宽结合起来,提高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4.2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高校更应该加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如我们学校药学专业和检验专业与劳动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进行合作,为广大学生考取卫生检验员(三级)、中药(西药)药剂员(三级)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使他们接受职前培训提供服务,实现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向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转变。

4.3 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就业理念

高校应该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和习惯,实现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向主动的就业理念,最终实现他们的就业能力。

4.4 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提高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成才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学会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通过构建合理的知识构建,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充分体现个人特色,做到既能满足专业要求,又能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既能发挥群体优势,又能展现个人专长。

4.5 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成长进步

用人单位相当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从中可以判断出该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经验。因此,在校期间,大学生要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踊跃参加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如组织或参加运动会、辩论赛、歌咏比赛、“大学生三下乡”、“求职企业面对面”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青年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与观摩,提前适应社会,把自己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过硬的专门人才。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和青年学生共同承担的责任。高校应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构建科学课程体系;青年学生更应该刻苦学习,不断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就业才能充分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光辉.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初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6).

[2]陈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人民论坛,2009(18).

[3]李迎春,艾宏伟.浅议如何提升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能力[J].科技信息,2008(36).

[4]吕秋薇.关于提高高職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究[J].商业经济,2008(12).

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7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就业困难增加,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不仅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个人问题, 而且标志着整个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关系到高校是否能够持续的、健康的生存和发展, 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 随之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就业市场需要具有广博知识及技能型人才。对于企业雇主而言, 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等软性技能、非专业性技能和工作的技术性要求同等重要。

因此, 大学生仅仅依靠书本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必须培养自身职业化的素质, 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 开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实践, 可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高校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才能提升考生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信心, 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3)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 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不好, 大批毕业生失业, 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和谐发展。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学生就业政策相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不断的调整和适应,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 部分大学生对工作稳定性, 对收入水平的期望值, 都表现得更加务实。

诚然, 上述观念的转变是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整, 就业能力提高的显著表现, 但不容忽视的是这只是一小部分大学生的观念, 并且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仍然差距很大,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专业知识研究不深, 相关专业知识面不宽。

大学生在校期间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 而无意识在非专业就业能力开发及自学能力方面的培养, 面临跨专业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盲目和被动。

(2) 综合素质不高, 职业适应能力差。

部分大学生虽然在校期间成绩优秀, 但在自我就业能力开发的过程中表现为技能单一, 发展不全面, 就业效果不理想, 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职业适应性差。

(3) 求职、择业技能缺乏, 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等能力差。

部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 虽然专业技能水平较高, 但由于缺乏沟通表达能力, 不会营销自己也是得不到招聘主管人员认可的, 结果导致面试失败。

(4) 缺乏核心竞争力, 职业发展怠慢。

部分大学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意识, 竞争优势不明显, 虽然成功就业, 但是在工作中总是感觉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工作压力大, 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3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3.1 学生自身方面

(1) 受传统观念影响, 自我开发不足。

很多大学生仍然有着“等、靠”的思想, 自我学习、时间管理能力较差, 学习生活散漫, 错过了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所以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 就业能力低下的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最终被社会淘汰。

(2) 忙于应付学业考试, 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较少, 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开发。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 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 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比较差。一味专注在各种过级考试、认证考试上, 忽视了社会对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 缺乏社会工作经验。

3.2 高校方面

(1) 高校职业指导课没有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 还没有将之提升到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高度。造成大学生在校期间到课率不高等现象。

(2) 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需求, 职业指导老师必须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劣势, 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而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往往是大班授课, 高校职业指导形式单一, 课程针对性不强, 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专业性的辅导要求。

4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4.1 大学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实行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以后, 大学生面对各种就业压力如何才能够冷静面对, 在激烈人才竞争中游刃有余, 脱颖而出。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整就业心态, 树立现代就业观。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应当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首先, 不能被动的“等、靠、要”, 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其次, 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 实现多元化就业。总之, 只有大学生转变观念、面对现实, 就不难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2) 认识自我资源优势, 培养核心就业竞争力。

大学期间, 不仅仅是学好专业知识, 最主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 自学的能力, 还必须着重培养自己的核心就业能力。大学生可通过职业指导理论、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 了解自我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根据自身特点, 有针对性地培养自我核心就业能力。

(3) 开展职业生涯人物访谈, 积累相关就业经验。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是大学生了解职场信息, 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最值得推广的一种方式, 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计划、有选择的开展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对提高就业能力, 积累就业经验有很大的帮助。

4.2 高校要积极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高校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首先要提高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职业指导工作能力, 其次要根据大学学习时间安排的特点分时间段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职业指导,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加强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建设。

①职业指导教师要提升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所需的职业素质, 不断学习与职业指导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

②高校要创造条件帮助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开展职业指导的工作实践, 培训研讨, 业界交流等实际工作。

(2) 加强职业指导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①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应热爱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并愿意投入精力, 具备一定咨询指导能力、实践经验等综合能力。

②职业指导团队的建设要充分重视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问题, 让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参与相关职称的评定,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 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 大部分高校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忽视了把职业指导从时间、内容上进行系统的安排, 根据大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来开展职业指导。

以高职院校为例,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在这个时期进行行业、专业发展介绍, 就业形势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对大学生合理安排大学学习内容, 提高就业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新生进入大学二年级这个时期要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素质拓展教育, 重点培养大学生对除专业知识以外, 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③毕业班学生的职业指导首先要更侧重于就业政策、法规的介绍, 求职应聘技巧, 模拟面试等一些实用技能的培养。其次, 注重开展岗前培训, 加大对大学生入职前职业适应等方面就业能力的培训和提高, 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社会环境的变迁,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 找到理想的工作, 实现自身价值, 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更是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此, 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应该形成互动、合作的机制,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培训与教育, 2005, (6) .

[2]肖建中.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 :131-133.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途径 篇8

关键词:就业能力,实践,就业指导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就业能力概念由英国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 英国教育和技能部 (DEFS) 将就业能力定义为“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需要的能力”。就业能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就业时寻找工作的能力;二是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社会因素、企业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 个人因素离不开学校的培养, 本文主要分析学校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1. 基本技能储备不足

从现阶段劳动力市场对于大学生的要求看, 基本技能是就业的基础。基本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环境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应当根据社会和职位对应聘者的不同要求储备专业化的知识结构, 必要的基本技能。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毕业生还不能在在校期间储备求职的基本技能, 部分大学生的理论专业课不扎实, 又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工作中, 造成理论与现实脱节。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重点在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传统基础知识的学习上, 但是社会高速发展, 对人才需求呈多样化、精细化发展趋势, 对人才的要求更是“苛刻”。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就业市场, 高校要迎合市场需求, 高标准、严要求地培养人才, 但高校扩招等原因让人才培养力不从心, 这种矛盾日益突出。

2. 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脱节

从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来看, 专业知识仍然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框架而存在, 专业的设置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论证与修改, 对于专业的设置与调整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也并非一个静态的概念。在现实中, 一些高校盲目开设热门专业, 甚至对于陈旧专业更改时髦名称吸引招生, 然而对于专业背后的师资力量, 大多数考生和考生家长是无法鉴别的, 这也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就业困难, 考生和家长对于专业课满意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我国高校目前的培养模式中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对于学生最末端的培养, 这种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设置和大学生就业存在着统一、对立、制约的复杂关系, 应该形成以就业制约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促进就业,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式。

3. 大学生就业观与社会需求错位

我国大学生存在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错位现象, 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源于结构性矛盾,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同时企业招聘不到员工的现象并存。就业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 大学毕业生受传统思想束缚就业时追求一步到位、体制内就业等, 不愿意到艰苦地区工作, 造成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不一致, 大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错位的现象。

大学生就业地区集中, 劳动力资源不能合理流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就业人数较少。受传统就业观影响, 大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家乡就业, 更愿意到大城市打拼, 即使大城市的就业资源有限。

4. 就业过程中依赖性极大、缺乏创新

据调查, 目前有90%以上的大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5个人中 (包括网络社交) 父母排在前五名。一部分大学生每天都会和父母通话, 一周2~3次与父母通话是大多数大学生的频率。由此看来父母在大学生成长中占据主要地位, 这造成大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极强。我国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体现出依赖性强、缺乏创新等特点。首先, 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 成长过程人际关系相对狭小, 家庭成员的意见对其影响较大, 导致盲从依赖, 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就业是父母的事情, 应该给安排好, 希望父母动用社会关系为自己找就业单位。其次, 我国大学教育的特点是重知识传授, 轻方法传授。以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 思考能力较差。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显现后劲不足、工作缺乏创意等弱点。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方法

1.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应当根据社会和职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综合考虑自己的性格、特长、禀赋,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储备广博的知识, 加强能力素质的培养,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为今后适应市场、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高校应当在完成对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和专业课教育之余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完善就业指导, 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要不断调整和更新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 在做好求职技巧、求职心理辅导的基础上, 重点向大学生介绍国家社会转型、人才市场供求状况以及就业格局的变化趋势, 使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 引导大学生结合就业市场和自身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目标, 鼓励他们到中小企业以及基层急需的地方去。大学毕业生还应当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 尽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 找准自己的位置,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确立自己发展的坐标, 制订正确的学习计划, 从而保证大学生就业的成功。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在大一学年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讲授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四年和未来职业愿景;在大三学年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倡导大三学年暑期实践, 指导就业求职方法、技巧, 使大学生了解目前就业现状, 并逐步建立对大学生的专业化就业指导体系。

2. 注重专业设置

高校必须树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教学中要实现从强调知识传授到重视就业能力培养的转变, 注重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同时, 高校应改变培养模式,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应保持对就业市场中的人才需求的灵敏反应和积极响应。我国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过于刚性的缺陷, 面对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和变化做出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太低;课程的广泛性或总量太少, “可拼装性”低, 难以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 也难以应对经常变化的社会需要。高校应根据变化了的市场需求, 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注重文科与理工科的交叉、综合与渗透, 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

3. 重实习实践

毕业生就业受多种因素影响, 比如学校名气、学习成绩、学历、户口、人际关系、实践经验等。但是最终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为就业最重要的筹码, 如何能体现出你具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呢?相关实习可以直接展示你的工作能力。同时, 实习作为学生了解职场、增加社会经验、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的一种方法是最受大学生喜欢的。目前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实习, 部分高校把一年两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 除“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外增加“夏季小学期”, 夏季小学期主要的任务是社会实践, 学校统一安排一系列的暑期实践项目供学生选择, 学生也可参加校外其它暑期实习计划, 大学生只有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暑期实践获得实践学分才可以毕业。参与实习, 不仅仅是对于自己专业的实际检验和实地应用, 使得书本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真正的活学活用, 而且可以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的情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 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部分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实习的重要性, 积极开拓实习基地, 整合实习资源。

我国高校教育应当完善就业指导服务, 促使大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并加强实践环节, 为每个同学提供一次实习岗位;同时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鼓励创新;高校各学科之间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使“出厂”的大学生尽量满足社会的需求, 实现大学生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宣平.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浅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0 (16) :46-47.

[2]马鹏.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 2010.

[3]王建华.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与引导[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于长伟, 李艳, 沈鹏.浅谈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J].学理论, 2009 (3) .

提高就业能力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高

近年来, 因为实行高校扩招政策, 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手持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人越来越多, 这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取得

了重大成果, 高等教育普及度越来越深。但是, 随着而来的是高校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示就业有压力, 这给我国的高校教育带来了思考。本文从四方面探讨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希望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有帮助。

一、以学生职业规划为切入点, 落实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职准备等, 对其毕业后进入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决定了其在市场经济配置中是否能抢占先机。通过对本科应届毕业生的采访与调查发现, 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参加人才招聘会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对于自己希望从事、适合从事的职业没有基本了解。同时由于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程度不深, 更多的还局限于书本知识里, 对工作待遇等要求过高, 但自身能力却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的水准, 造成“高不成, 低不就”的现象。这给大学生求职造成了障碍。这都是因为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并未做好就业准备所导致的。

现今的高校教育, 每学期都会安排“大学生职业规划”等课程, 并准备相关教材, 对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面试对策、着装要求、国家政策等进行讲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许多学生将其当作“非专业课”, 态度随便, 逃课现象屡禁不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未接触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最初对社会工作的系统性的课程安排, 对于提高其就业力能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学校必须从课程安排入手, 严抓逃课现象。教授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 应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 不拘泥于书本, 讲解一些在求职过程中切实有用的知识。

二、加强训练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

大学生难就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自身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不达标。“入学难、毕业易”是现今许多大学的真实写照, 大学内的环境轻松自由, 对学生的管理也比较轻松。导致许多学生考入大学后对自己疏于管理, 荒废学业。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应提高其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培养主要包括自我管理、应激水平、耐挫力、适应力等, 这些内在软实力对于其情绪调节、二次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等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育不仅应提供专业素质良好的“偏科”毕业生, 更应该为社会提供有独立思想的全方位技术人才。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现代大学生身上肩负的不仅仅是自我的理想, 更是一个家族的期望。受父辈影响, 许多人对大学生的含金量要求过高, 认为大学生就是“铁饭碗”, 家庭与社会的渲染使得许多大学生对就业理念产生了错误看法, 这直接影响了其就业。高校应注重在平时的课程中, 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 这不仅仅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的责任, 也是班级导员、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等的责任。在择业目标上,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并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动态, 分析就业局势等。班级也可就此问题进行班会探讨, 以加强学生们对此看法的了解。打破大学毕业生的光环, 使其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正确理念。

四、加强大学生与当地人才市场的联系

学校应和企业加强合作, 大学生在校期间, 为其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 以了解社会、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 修正自己的就业态度和目标。高校同时可以和当地的人才市场取得联系, 定期为大学生举办专门的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 便于本校学生取得更多就职机会。高校也可以根据人才市场的招聘情况和反映, 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 调整方向, 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五、结语

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是新今高校和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就学校与大学生自身来说, 要提高自身就业力及专业能力以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高校要对大学生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以满足日益苛刻的市场要求。

参考文献

[1]魏素珍, 王燕.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质量[J].教育与职业, 2009 (9) .

[2]胡广云.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质量[J].赤峰学院学报, 2015 (1) .

[3]陈均士.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12) .

[4]张淑珍, 刘春拼.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与提高[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院学报, 2012 (4) .

提高农民工的创业就业能力 篇10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就业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然而农民工进城和城市化的模式, 还只是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加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实现农民工在城镇化中的角色转化, 关键的是提升农民工的素质, 增强其稳定、持续的就业能力, 促进农民工在城市生产、生活中获得平等就业机会和广阔发展空间, 进而实现从人居环境、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保障等全方位地由农村到城市的转变, 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生产和生活中, 并实现在城市稳定就业和长期生活。

一、要把促进农民工就业作为根本之策

就业是城镇化的第一要素。农民工只有在城市有稳定的就业, 才称得上市民化。稳定的就业, 是就业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当前, 我省农民工进城就业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认识误区。农民工文化素质不高, 职业技能总体较低, 因而主要集中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 不仅收入水平较低, 而且就业也不稳定。这种现象被认为是自然而然, 其认识误区在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只需要高技能劳动力, 而不需要低技能劳动力;其实, 高低技能者在城市中具有互补作用。研究表明, 一个高科技产业的就业可以带动两个高端的服务业人员 (比如律师和医生等) 三个消费型的服务业人员 (如餐馆服务员或售货员等) 。而当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时, 伴随着高技能劳动者的增加, 对消费性服务需求 (比如家政和餐饮) 也不断增加。据此, 在城镇化进程中限制农民工进入城镇, 是不明智的政策。近年来, 在低端劳动力中, 外来劳动力的工资上涨速度超过本地城镇劳动力, 原因就在于低端劳动力的供给相对受到了限制。

二是制度约束。我国户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土地管理制度是制约农民工充分就业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农民工不能享受与城市人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差别的二元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使农民在就业过程中, 存在很大的心理障碍和后顾之忧, 这影响到农民的充分就业。另外, 由于土地产权的不明晰, 妨碍了土地的规模经营, 同时外出就业的农民既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 又不愿或不能耕种土地, 直接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也影响和束缚了农民的就业和转移。

三是就业压力。当前, 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 城市本身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 而城市失业的下岗工人与大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之间形成了“僧多粥少”的现象。同时, 近些年来, 我国每年面临几百万的高校毕业生, 与这些高素质的大学生相比, 农民工在就业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此外, 由于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服务市场重视不够, 农民工获取相关劳务信息的渠道不畅, 使农民工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一些劳务中介机构以收取高额中介费的形式, 挫伤了农民利用正规就业市场渠道就业的积极性, 影响到农民工就业效率的提高。

四是管理问题。多年来, 一些地方政府及工作部门利用各种收费项目为农民工就业制造障碍, 忽视对农民工应有的服务。尽管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工作, 加强了各方面的管理, 使种消极行为已有所改善, 但农民工在就业上遇到问题时, 各职能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如电视、报纸上屡屡报道的农民工“跳楼”讨薪事件, 一再用血的教训向人们展示了农民工在就业维权上的心酸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转换农民身份, 而且要让他们在城镇住得下来、上得了班、过得下去。必须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作为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根本之策。要想方设法优化就业环境和人居环境, 帮助农民工解决好就业问题。要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 逐步解决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二、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和就业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工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素质、身体素质等仍然很低, 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据《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统计, 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中,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为5.30%, 小学程度26.07%, 初中程度53.03%, 高中程度10.01%, 中专程度2.66%, 大专及大专以上2.93%, 大多数农民都缺乏一技之长。由于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使农民工进城就业, 更多地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不高, 层次较低的行业。受传统的小农意识和就业观念影响, 因循守旧, 碍于面子, 使他们在就业中缺乏主动性, 多数农民工宁愿相信“马路招工”, 不愿意进劳务市场等正规职介机构进行就业。

近年来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总体上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依然偏低, 就业空间依然狭小。要千方百计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为农民工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 培养和提高良好的就业能力, 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全面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既有数量的扩大, 更有质量的提高。

一是强化培训促进就业。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首先是一种职业的转变和工种的转变,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 构建政府引导、多层次、市场化的就业培训机制, 支持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校企合作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起示范作用。根据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和结构变化, 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培训, 使农民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职业技能, 让他们有一技之长, 实现稳定就业, 从根本上解决因农民工缺少技能形成的就业招工“两难”的局部性矛盾, 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力支撑。企业要把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坚持注重实效、实用原则, 采用“职业先导”型创新模式, 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 逐步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二是开发岗位帮扶就业。一方面, 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拿出工作岗位安置被征地农民;结合社区管理、公共服务等工作需要, 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 优先安置农业转移人口中就业比较困难的“4050”人员。另一方面, 大力发展农民工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实现农民工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统筹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 特别是支持那些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发展。

三是统筹城乡就业政策。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 加强相关中介机构的管理建设, 建立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加强对农民工就业的指导, 促使农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合理、有序流动。要加强就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同时, 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 进一步提高就业效率。要保障农民工平等就业的权利, 推动农民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 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 让农民工摆脱被决策、被支配的弱势地位。

三、积极鼓励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力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发展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 开发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 运用财政支持、创投引导、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生产经营场地等扶持政策, 促进农民工创业。

一要营造创业氛围。应加强对创业知识的宣传, 树立“理性创业”理念, 发展创新文化, 活跃创业氛围。鼓励和支持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相关培训课程和创业大赛等, 让更多的人了解创业。举办创业大讲堂、组织创业项目推介活动、建立创业项目发布机制、提供创业咨询服务等。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试点, 形成了“主体多元化、项目多层次、对象全覆盖”的创业培训体系。加强劳动就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发展环境, 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婚姻、子女升学等方面的问题。

二要完善创业政策。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将农民工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建立健全扶持创业机制, 为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创业服务, 鼓励引导他们自主创办小微企业, 充分发挥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乘数效应;针对农民工创业特点, 创新贷款担保方式, 出台实施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场地支持、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

上一篇:控制税收下一篇:穴位按摩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