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

2024-07-04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精选九篇)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 篇1

1、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有:

1.1、挫伤

损伤原因:在活动中发生身体各个部位的碰撞、身体碰到硬物等;处理方法:停止活动、练习, 先冷敷, 过24小时后才能用热敷, 或按医生的要求用药;预防方法:活动或练习前, 教师要强调注意事项, 做好准备活动。做练习时, 老师一定要指出练习时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注意细小环节, 如篮球传接球练习时, 教师一定要强调传接时手指、掌心的朝向, 传接球的位置。这些常识性的东西, 教师不着重指出, 学生体会不到, 练习时稍一松懈就易造成伤害事故。

1.2、擦伤

损伤原因:擦伤是皮肤受摩擦所致。例如, 田径及球类运动时摔倒擦伤, 体操运动时被器械擦伤。擦伤是外伤中最轻又常见的一种;处理方法:小面积擦伤, 可以用2%的红汞溶液或1%-2%的龙胆紫溶液涂抹, 不须包扎, 暴漏于空气中即可痊愈。损伤面积较大, 创面有异物污染, 则需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净伤口, 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 局部擦以碘酒或紫药水即可。但关节及面部擦伤不宜用紫药水, 最好用5%-10%的磺胺软膏或青霉素软膏涂上, 并给予弹力绷带包扎;预防方法:上体育课要穿合适的运动服装, 鞋子要合脚, 不戴尖利物品 (例如:校徽、首饰等) , 做好热身活动, 强调练习时学生之间不开玩笑, 不互相推拉。

1.3、摔倒

损伤原因:身体协调性差、注意力不集中或激烈的身体碰撞等;处理方法:摔倒时能及时降低重心, 顺势缓冲, 千万不要用直臂去支撑;预防方法:多强调注意事项, 活动时减少剧烈的碰撞, 平时可做一些前滚翻等技巧方面的练习。

1.4、拉伤

损伤原因:身体肌肉力量不足, 柔韧性差;处理方法:先冷敷, 过24小时后才能用热敷、按摩等, 或按医生的要求用药;预防方法:多做一些肌肉力量方面的练习, 特别是易受伤部位的练习, 合理的运动量,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 肌肉有感觉不适的情况下, 可停止练习并且及时跟老师反馈, 或找校医诊治。

1.5、扭伤

损伤原因:身体部位在受到力的作用下, 关节的活动超出正常的范围, 造成过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处理方法:先冷敷, 过24小时后才能用热敷、按摩等, 严重的需到医院拍片和治疗;预防方法:提前做好安全教育, 练习时注重踝、膝、髋的肌肉力量和韧带拉伸方面的锻炼, 特别是在篮球、足球等活动中, 一定要再三强调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以下列举几个最近几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学生和教师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比较典型的例子。

2.1. 受伤对象:同事

受伤名称:右小腿跟腱断裂;受伤过程:学校组织跳长绳比赛, 年段进行选拔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 在正常情况下 (无绊到、碰到) 后小腿突然剧烈疼痛, 经医务室医生冷敷后, 送到医院检查, 诊断为跟腱断裂, 最后住院开刀做手术, 休息恢复了3-4个月才康复。

分析原因: (1) 受伤前晚只睡1-2个小时, 过度疲劳。 (2) 年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机能下降, 岁月不饶人。 (3) 准备活动不充分, 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建议意见:多锻炼, 多休息, 运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 练习要循序渐进。

2.2. 受伤对象:学生

受伤名称:右腿膝关节脱臼;受伤过程:在体育课上做准备活动, 当做到行进间正踢腿练习时, 由于重心不稳, 向后摔倒, 导致右腿剧烈疼痛, 不能移动, 后打120送医院诊断为右腿膝关节脱臼。

分析原因: (1) 身体不协调, 平时缺乏锻炼。 (2) 身体过胖, 重心不稳。 (3) 安全防范意识不足, 注意力不集中。

建议意见:多锻炼, 多运动, 多做一些协调性方面的身体练习。

2.3. 受伤对象:学生

受伤名称:左腿小腿骨折;受伤过程:在午休前活动时, 在操场上踢毽子, 不慎摔倒, 后送医院诊断为左腿小腿骨折。

分析原因: (1) 平时缺乏锻炼。 (2) 未做准备活动。 (3) 安全防范意识不足。

建议意见:平时要经常锻炼、运动, 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

3、针对现在中学校园当中比较经常发生, 同时后果也比较严重的骨折现象, 重点分析如下

3.1 骨质连续地断裂即称为骨折

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 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 则往往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 常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破坏。如车轮撞击小腿, 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2) 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如从高处跌下足部着地时, 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 胸腰脊柱交界处椎体受折刀力的作用而发生压缩性骨折 (传导作用) 。

(3) 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 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3.2、骨折应该如何预防

部分病人是可以避免发生骨折的, 这需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以安全第一, 时刻注意就能减少骨折发生。儿童走路不稳, 容易摔倒, 尤其不能到高处玩耍, 要教育和看好儿童, 避免摔伤。少年玩耍较多, 好奇心强, 家长及老师要做好教育工作, 不要爬墙上树, 体育活动时要做好从分的准备活动。中青年在工作及骑车时要精力集中, 事事处处要注意安全。老年人手脚活动不便, 雪雨天及夜晚尽量不外出。外出时要有人挽扶或持拐杖, 夜晚外出要有照明工具。

3.3、康复措施

(1) 加强功能锻炼。长期卧床的病人, 如不适当的活动常会导致肌肉萎缩, 关节强直, 肢体末端肿胀。因此, 应将伤肢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置, 在床上活动, 如做大腿肌肉收缩, 足趾和踝关节运动。也可将房梁上或床头、墙上拴一绳索活动上身和上肢, 并尽力让病人自己梳洗、吃饭, 手中可握握力圈、健身球、健身棒锻炼, 以达到活动的目的。

(2) 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 病人可扶持他人或借助双拐的力量, 早期下床, 早活动, 晚持重, 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进行, 切忌急躁。

教师、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尽管体育锻炼常有损伤现象发生, 但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相信会有效降低体育锻炼的损伤率。要从讲政治的高度, 以对祖国、对人民、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高度负责的态度, 确保教师、学生人身安全, 把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

摘要:学校体育是现代体育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 使学校体育很快进入正常发展。建国初期, 针对学生健康状况极差的情况, 毛泽东于1950年6月19日和1951年1月15日两次写信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 主张“健康第一”。另外, 当前中学生包括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和活动方式也越来越多, 同时伴随着运动伤病也逐步增加, 经常的伤病也会照成恐惧的心理,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也影响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因此如何行之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 以及了解、掌握运动损伤的康复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体育锻炼,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荣湘江, 孙绪生, 杨霞.体育康复运动处方医务监督[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徐亚琳, 苏肖晴.中外名人健身之道[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

[3]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常见脊柱疾病的诊疗与康复 篇2

1、关于椎间盘突出及其治疗,叙述有误的是()E

2、以下关于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叙述有误的是()C

3、以下关于Valsava试验的叙述有误的是()B

4、通过椎体和间盘可承受()轴向应力E

5、椎间盘突出的4步不包括()A

腰椎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1、以下关于腰椎术后康复锻炼的叙述有误的是()D

2、脊柱手术后对恢复腰椎间盘功能最重要的是()D

3、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康复期的康复锻炼以()为主C

4、腰椎后路手术术后中期的康复锻炼以()为主B

5、成人的腰椎共有()B

老年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微创治疗

1、老年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E

2、关于老年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微创手术,叙述有误的是()A

3、以下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叙述有误的是()D

4、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不包括()E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 篇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徐州市业余网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的预防及康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到国内外各高校现阶段针对网球运动所引起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方面调查研究现状,并参照了部分国内近几年的有关刊物、研究著作和专题资料,以及体育专业课本,对关于网球损伤及其预防方法有相关文献进行研究。

1.2.2 访谈法

就该文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向有关专家者征询意见和建议,提出对业余网球爱好者网球常见损伤的预防及其康复的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网球爱好者在网球运动中造成机体损伤的种类及损伤的原因

2.1.1 非运动技术伤选例

(1)抽筋引起运动损伤。网球运动时最容易抽筋的部位在人体的足底和小腿部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冷刺激。二是肌肉连续的快收缩而放松不够,也会引起肌肉痉挛,这在运动水平不高的新手中更为常见。

(2)韧带撕裂引起运动损伤。在网球运动中激烈的训练、和比赛时,强烈的急停、变向,因运动量过大跟腱韧带劳累过度,很容易引起韧带撕裂,虽然脚部表面没肉任何异常现象但有剧烈撕裂疼痛。

(3)关节错位引起运动损伤。网球运动需要较多的脚步移动,所以扭伤是网球运动最为常见的突发事件,最容易扭伤的部位是脚踝、腕关节膝、腰。其中最为常见的损伤是踝关节扭伤,表现为踝关节内侧激烈疼痛、水肿,所以活动会受限制,甚至行动都很困难。重者足内翻或外翻畸形,足背与踝部有皮下淤斑,局部压痛明显。

2.1.2 运动技术伤选例

(1)肩部运动损伤。运动员在打网球时,运动幅度较大和承受最大冲击力的是肩部,肩部在长期过度发力下磨擦或过度活动,会使肌腱与腱鞘的摩擦增加,造成腱鞘滑膜慢性损伤导致炎症或急性水肿,严重可导致局部发生渗出、变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从而运动员不得不退出训练和比赛进行修养。

(2)肘部运动损伤。人们常说的“网球肘”指的是网球运动中造成的肘关节损伤,从而产生的疼痛。网球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网球运动的项目特点:网球运动是一项周期性长、全身活动量大、要求全面的体育项目。在打网球时肘关节会受到强烈的外力被迫外展或内收,此时韧带很容易过度牵拉或肌肉收缩过猛,击球次数多了就会造成肘关节侧副韧带受伤。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运动员有不同程度的“网球肘”,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不标准,过多地用前臂发力,造成肘关节的过度伸展。此外加上肘关节的力量比较薄弱。

(3)腕部运动损伤。运动员在网球运动击球过程中,腕部运动负荷过大或突受冲击力,很容易损伤到腕关节以及肌腱、韧带甚至到骨。

(4)腰部运动损伤。网球运动中长时间使用腰部集中肌肉群发力,肌肉长时间的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产生疲劳,使肌肉的机能下降,导致腰骶部的肌肉、韧带合筋膜扭伤,长时间的损伤将会造成腰肌劳损。

(5)膝部运动损伤。快速变向、旋转、急停、快速起动等动作是在网球运动中脚步脚法,打网球时出现的膝部软骨和韧带拉伤就是因为上面的动作用力过猛或长期训练造成的。一般扭伤表现为伤部疼痛、压痛、轻度肿胀,功能无明显障碍;若伤部剧痛、肿胀、活动受限,膝关节活动不便、受限制,则有可能是膝关节韧带断裂。

(6)踝关节运动损伤。网球运动在练习中频繁的改变技术动作和方向,要求运动员急停急起,前后左右不停跑动和变向,这使踝关节受到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冲击力很大,踝关节既负重又活动,韧带多,相对的关节面也很多,所以很容易出现关节扭伤、骨折、韧带拉伤、或关节软骨摩擦出现各类炎症。

2 . 2大学生在网球运动中造成机体损伤的预防措施

2.2.1网球运动前进行充分足够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为了帮助运动员进入运动状态,并且对于避免运动损伤也有很好的效果。据调查和有关数据研究证明,1/3的运动员因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导致运动损伤。网球运动中正确的准备活动有慢跑、伸展运动、专门性准备活动等。

2.2.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运动员预防意识

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解剖、生理与心理特点,把安全教育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教练员在训练中要对网球各种技术动作常见的损伤进行安全教育,并相应的提出预防措施,让运动员了解并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同时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这是避免运动损伤的重要保证。

2.2.3 对训练计划的合理调整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由于疾病、意外事故、意外受伤、出差或恶劣的天气等原因而中断一定时间的运动训练。那么,再重回到训练场时,就要根据中断运动训练的原因、时间长短和训练者的身体状况,调整运动训练计划来适应自身的现实情况,使训练朝向最终目标努力。损伤一旦出现,往往需要充分的休息,恢复要秉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确保运动员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2.2.4 网球运动后解除疲劳及恢复体力的方法

整理活动是及时消除网球运动过程中产生乳酸的最好方法,时间可以不长,但是不能删减整理活动的基本内容。运动员打过球后,最好先进行伸展练习,以腰、肩、腿作为重点伸展的对象,然后进行适当慢跑,或跟同伴做个放松的小游戏,如果还是觉得很累很疲劳,可以适当的进行相互按摩放松,及时恢复到良好的身体状态。

2.2.5 选择适宜的网球运动装备

网球运动要求具有平整地网球场,场地周围不得有障碍物,避免发生碰撞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网球拍是运动员参与网球活动的最基本装备,需要装备一个合适的网球拍。力量小的人应用轻拍,力量好的,可选用较重的球拍,网球拍的重量及球拍穿弦的磅数控制在自身控制的合理范围内,并且配有适合的减震装置,这样可有效的减少网球运动员腕、肩、肘、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

2 . 3网球爱好者网球运动中造成机体损伤的处理及康复

2.3.1网球运动中造成的急性伤的处理与康复方法

(1)造成损伤的早期的处理原则。早期(伤后24~48 h)处理原则。1制动:伤肢休息,能不活动最好不要活动,伤重者更应该制动。2止血:水肿或淤血严重者,可口服消炎药物,伤轻者一般不用。3防肿:重伤者或淤血明显者,应加压包扎伤处,24 h后拆除。休息时抬高伤肢体,也可贴相关膏药。4镇痛:受伤肢体可冰敷或使用喷雾止痛药反解,重者吃口服药。

(2)造成损伤中期的康复。中期(伤后48 h以上)处理原则。更重要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让机体更好的新陈代谢,使淤血、渗出液及无菌性炎症吸收,防止粘连,让机体修复再生更快。伤者也可采用热敷、按摩理疗、痛点注射药物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淤血及肿胀不是特别明显者,可以适当康复运动。

(3)造成损伤后期的保健。后期处理原则,主要是增强和恢复功能。如针对功能要求进行恢复锻炼、理疗、按摩等。

2.3.2网球运动造成的慢性伤的处理与康复方法

(1)慢性损伤的原因。就其慢性损伤的病理学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是急性损伤后由于治疗不当,不及时或伤后过早运动所致。二是慢性损伤是重复过度而导致的微细损伤,从而身体某一部位出现损伤炎症。

(2)网球运动造成的劳损。所谓肌肉劳损,它是一种长期累积起来的一种微损伤。一般发生于肌肉活动频繁以及肌肉持久静态性紧张的部位。可分为急性劳损和慢性劳损两种。腰、颈、腿部的肌肉较多出现。对于慢性肌肉损伤,可采用推拿按摩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气血循环。外部牵引能较好减轻劳损肌肉的张力使得到充分休息,从而恢复正常机能,通过热敷也能有较好的疗效。

(3)陈旧伤。对于陈旧伤,可多做按摩、揉搓旧伤处,能有效促进疤痕部位的血循环。对身体的局部按摩能增强旧伤部位对湿冷环境的耐受力。当旧伤部位发生疼痛等不适情况时,伤者可在医师的监督下进行药物治疗,旧伤部位的疼痛或不适感如仍无好转或伤情加重的应该去医院进行针灸或做红外线照射等理化治疗。

4 结语

我国网球运动起步晚的不争事实,虽然发展迅速,但也决定我国在网球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环节与西方相比较还是有这较大的差距的。从网球运动推广范围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及技战术理念上的差距,可以预测,我国在网球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方面还有极大的研究潜力与发展前途,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网球运动的进一步推广,在预防损伤与康复的研究环节,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参与进来,将会得到更多、更全面、更详细、更科学的研究结果。

摘要:运动损伤在网球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中是时常会遇到的问题,因此损伤的预防和康复尤为重要。该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常见网球运动损伤的原因、种类、预防措施及损伤的处理与康复措施,皆在为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锻炼者更好的认识网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运动后的疲劳恢复、选择适宜运动装备以及制定合理的运动损伤和康复措施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运动康复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 篇4

运动康复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掌握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人体运动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现代康复医学和健康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各类康复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及健康服务与管理的高级康复治疗师。

要求学生熟悉国家体育卫生的工作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中外运动康复与健康方面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思考、合作精神和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实际能力。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 篇5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脊髓损伤患者57例, 男性40例, 女性17例, 年龄21~68岁, 受伤时间1~4个月, 其中颈髓损伤7例, 胸髓损伤31例, 腰髓及马尾损伤19例;患者均做过骨折复位, 减压内固定术。根据SCI分类表 (American Injury Association, ASIA) [1], 本组57例患者:A完全性损伤4例;B不完全性损伤17例;C不完全性损伤21例;D不完全性损伤15例。所有病例均过了疾病急性期, 但均有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 大小便失禁, 生活不能自理。

2 康复健康教育方法

2.1 调查问卷评价教育需求

采用浙江省康复中心康复健康教育课题组设计的系列表格《SCI患者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2],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诊断等) ;SCI相关知识认知调查 (分4部分, 1~4题为SCI基本知识, 5~8题为康复治疗方法、9~12题为并发症预防、13~16题为回归社会家庭康复) , 以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作答。每题2分, 总分32分;知道2分、部分知道1分、不知道0分3个标准。见表1。调查由护士统一培训后发放问卷, 讲解填写要求并当场收回。

2.2 康复健康教育[3]

根据患者SCI的程度、个体差异及住院不同阶段制定出康复健康教育不同内容, 给予有目的、有计划、个体化的康复健康教育。

2.2.1 入院教育:

疾病知识、康复医学知识、心理康复知识和健康相关行为等;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安全措施、康复饮食的指导教育;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等。

2.2.2 康复治疗中的指导教育[2]:

(1) 功能重建的教育:床上各种正确体位、翻身、坐位、转移、站立、行走训练指导;在轮椅上完成洗漱、进食;使患者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2) 预防并发症的教育:a自我观察压迫部位皮肤的颜色、尿道口是否清洁干燥, 定时翻身, 预防压疮形成。b预防肺部感染:定期变换体位, 翻身拍背;指导胸腹式呼吸及有效的咳嗽排痰。c预防泌尿系感染:指导留置护理、膀胱训练、间隙导尿方法及注意事项。d肠道护理:指导家属合理饮食, 避免便秘或腹泻。e预防废用综合征:保持抗痉挛体位及肢体的主动、被动活动, 防止关节变形、强直、肌肉萎缩。要求依从康复处方完成每天康复训练项目。

2.2.3 出院前阶段的教育:

如情绪的稳定、排泄的通畅、足够的休息和营养及在家中训练时的安全、发生情况时与医院联络的信号和方法等。指导家属掌握ADL护理技能, 帮助患者和家属制订康复计划和要求, 持续康复训练, 定期到医院评定、复查等。

2.2.4 心理康复教育:

(1) 采取有效的沟通, 康复人员、亲属、单位等要达成一种默契, 对患者的每一微小进步都给予及时的鼓励, 使患者在心理适应、配合训练, 进一步增强康复信心, 消除不良情绪, 达到良性循环。 (2) 协助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3) 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提高康复疗效。

2.2.5 对患者家属的教育:

教会家属康复训练操作技能, 如肢体的被动活动、肢体正确摆放及体位转移方法、安全保护方法、营养膳食及心理疏导。通过康复健康教育使家属明确, 康复训练过程艰苦而漫长, 可能终生伴随, 需要有爱心、信心、耐心、恒心。

2.3 康复健康教育方法

由康复科医生、治疗师、护士组成复健康教育小组。 (1) 入院时当天的健康教育及指导; (2) 康复科医生查房时、康复治疗师治疗时、康复护士在患者回病房时, 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康复知识, 告知康复治疗的情况, 康复训练指导; (3) 每月由康复医生或护士集中上课一次, 教育相关疾病知识、康复知识、训练方法、注意事项等;发放统一编制的《SCI康复健康教育手册》。由护士监督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督促患者每天按计划完成康复训练, 定时评价效果。

2.4评价工具、标准

2.4.1采用《SCI患者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入院时进行问卷调查;在患者接受康复健康教育指导后2个月, 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2.4.2采用ASIA对57例患者入院时、出院前SCI分类比较。

2.4.3采用 (Rehabilitative nurs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RNADL) 评定量表[5], 按评定标准、评定方法对SCI患者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基本日常生活内容进行入院后、出院前评定。RNADL评定量表满分100分, 评定内容分衣、食、住、行、个人卫生处理五个大项, 每大项满分20分[6]。

2.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5.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问卷和量表测评得分用x±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次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患者SCI疾病知识认知水平提高, 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上升 (P<0.01) 。见表1。

3.2 患者ASIA分类比较

通过入院、康复治疗中、出院前的康复健康教育, 患者的ASIA分类比例明显好于入院时 (P<0.01) , 可见康复健康教育可提高SCI患者康复治疗疗效[7]。患者康复治疗SCI分类比较见表2。

3.3 患者ADL各项目总分比较差

入院时与出院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从总分分析看, 患者ADL自理能力全面提高, 生存质量提高, 减轻社会、家庭负担。见表3。

注:ASIA分类比较:χ2=9.45, P<0.01。

4 讨论

4.1 康复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疾病康复知识主动参与康复训练

康复健康教育是指对特殊人群, 带有伤、残、病的患者, 在疾病康复阶段时进行的康复医学、康复护理知识、技能的教育[3]。SCI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 患者伤后障碍多、并发症多, 是残疾人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群体。而患者对疾病康复知识了解较少, 导致患者康复训练缺乏主动性, 康复治疗效果差。SCI是一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康复治疗的疾病, 患者疾病康复知识的缺乏会明显影响疗效、结局和回归社会[8]。通过康复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疾病康复知识是SCI康复的关键。采用多种方式、方法, 分阶段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9], 使患者正确认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努力刻苦参与康复训练, 才能达到康复最终目标。本组疾病康复知识、预防并发症知识、康复治疗方法等均高于入院时。

4.2 康复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疗效

SCI患者自理能力下降, 需长期卧床, 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对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知识教育,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的翻身技术, 按摩的技巧, 避免拖、拉、推、擦动作,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鼓励患者多饮水, 预防泌尿系感染, 减少并发症。心理康复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不仅使患者对疾病有更正确充分的认识, 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与决策中, 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膀胱, 且使其解除了因排尿障碍带来的生活社交的困惑, 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及抵触情绪, 主动参加康复治疗、护理, 减少并发症, 减轻痛苦, 提高康复疗效。57例患者通过ADL训练指导、康复护理, ADL入院时与出院前比较得分明显增加。患者看到自己ADL得分增加, 生活自理能力不断提高, 自信心增强, 重新鼓起回归社会家庭、开始新生活信心及勇气。

4.3 对患者家属康复健康教育指导提高康复依从性

家属是患者的陪护者、监护者和重返社会的支持者, 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积极争取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可提高康复训练效果[10]。进行康复健康教育指导时不能忽视对患者家属的指导, 期望获得健康教育[11]。身心康复不仅依赖于患者自己, 也依赖于他们的家庭内在经济、心理方面对患者的支持;积极的关心和照顾是对患者的安慰与鼓励, 对于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提高康复治疗依从性是非常关键的。向家属、亲友解释感情支持和经济支持的重要性, 使家属能够主动支持、鼓励和疏导患者, 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信心, 为患者提供有利于康复训练的社会氛围, 使患者感受到自己生存的价值。让患者及家属接受康复训练的理念, 掌握康复训练的技能, 建立伙伴式的康复训练模式[12], 动员家庭成员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来, 营造一个互动的治疗环境, 共同提高SCI患者康复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57例脊髓损伤患者在入院后、康复全过程中、出院前进行康复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入院时、出院前疾病康复知识、预防并发症知识、ADL各项目评分比较。结果:患者出院前疾病康复知识、预防并发症知识均高于入院时;ADL各项目评分比较均高于入院时,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康复健康教育对提高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有较大影响;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康复健康教育,脊髓损伤,康复疗效,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泽兵, 脊髓损伤预后评估方法及其标准[J].中国康复医学, 2002, 17 (4) :240.

[2]郑彩娥, 李静虹, 张荀芳, 等.不同人群康复知识问卷调查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28 (8) :493-494.

[3]郑彩娥.实用康复医学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4) :155-158.6-7.

[4]王亚琴, 郑彩娥.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1) :25-27.

[5]郑彩娥, 潘克勤, 丁燕萍, 等.康复护理ADL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 26 (3) :165-167.

[6]张荀芳, 郑彩娥, 李静虹, 等.康复护理ADL评定量表简介[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6) :471-472.

[7]郑彩娥, 林伟, 叶洪青.在康复医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8 (30) :133-135.

[8]Andrejak M, Genes N, Vaur L, et al.Elect ronic pill boxes in the evaluation of antihypert ensive t reatment compliance:Com parison ofonce daily versus tw ice daily regimen[J].Am J Hypert ens, 2000, 13 (2) :184-190.

[9]贾勤, 张晓英, 戴雅琴, 等.循证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护理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2010., 30 (5) :178.

[10]刘延锦, 郭秀丽.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3) :279-281.

[11]王少群.金华市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2012., 32 (6) :120.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 篇6

1、病历资料

患者, 男性, 45岁。在渡假村进行空中跳水运动时因水深过浅颈部撞及池底, 受伤, 并沉溺水中。入院骨外科, 诊断为颈椎损伤, 双肺吸入性肺炎。5日后器官插管全麻下行C7锥体爆裂性骨折经颈椎前路减压, 肽因填塞骨块植入及钢板内置术。26日后转入康复科。

体格检查:T 36.5°, HR 70次/min, BP 100/60mm-Hg

磁共振 (MRI) :颈椎压缩性骨折

入院诊断:颈椎损伤伴肢体截瘫, 颈椎压缩性骨折伴吸入性肺炎

功能诊断:进食、穿衣、修饰、床上活动完全依赖, 行走完全依赖, 大小便失禁, ADL完全依赖。

2、康复治疗方案:综合治疗12周

(1) 物理治疗:

1) 斜床:

30°-50°, 20min/次, 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每周十四次

2) 功能性电刺激FES:

双向指数曲线波, T 400ms, R 5s, 各10min, 每日一次, 每周七次

双下肢:左右臀中肌, 股四头肌;左右腓骨长短肌;左右伸趾肌, 伸拇肌

3) 痉挛肌治疗仪:

4) 双路输出, 20min, 每日一次, 每周七次

双上肢:A路:左右桡伸腕肌、伸指肌;B路:左右屈腕肌、屈指肌

5) 中频治疗仪:

84#, 膀胱区中心交叉对置 (22m A) , 30min, 每日一次, 每周七次

(2) 运动治疗:腰腹肌呼吸功能训练;上肢肌力训练;下肢被动运动;被动桥式运动

3、评定方法

(1) 运动功能Brunnstrom评定

(2) 肌力MMT评定

(3) 肌张力Ashuorth评定

二、结果

SCI患者治疗前、后Brustrom、MMT、Ashuorth评定比较可见运动功能有所改善, 肌力提高, 肌张力明显降低 (表1)

三、讨论

患者经过12周积极配合的临床康复治疗, 患者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肌力提高、肌张力下降, 关节活动度得到一定改善。功能得到显著恢复。

脊髓损伤后造成截瘫, 一般伴有运动功能损伤甚至丧失、肌力下降, 肌张力增高导致痉挛等现象。在物理治疗中, 低频电流每一周期都有可能使神经肌肉发生一次兴奋、具电解作用和不产生热效应等特点, 采用了FES和痉挛肌电刺激这两种低频治疗手段:通过FES作用于已丧失功能或功能不正常的器官或肢体, 刺激运动神经肌肉的同时, 也刺激着传入神经, 经脊髓并投射高级中枢, 向心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和适宜的无数次重复的运动模式信息, 刺激本体感受机制, 这有助于皮层中心兴奋痕迹的建立, 对FES所引起的步态和姿势的改善起永久效应;痉挛肌治疗仪作用于双下肢伸肌, 可降低肌张力, 增加关节活动度;另外, 双向脉冲波直接刺激肌肉, 增强肌张力;使用痉挛肌治疗仪, 采用两组电流交替刺激痉挛肌和拮抗肌, 刺激痉挛肌时, 通过兴奋神经肌梭和张力感受器, 反射性地引起痉挛肌本身抑制;刺激拮抗肌时, 交互抑制亦对痉挛肌发生抑制性影响。两组电流交替出现, 使痉挛肌在治疗期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 达到松弛痉挛肌的目的。同时促进肢体血液循环、肌力和功能的恢复。根据中频电流的双向且无电解作用、电阻小电流大等特点, 采用了中频电疗机的84#处方作用于患者膀胱区。干扰电流能在机体深部产生, 可促进内脏平滑肌活动, 提高其张力, 改善内脏血液循环, 调整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改善术后尿潴留及尿失禁问题。本案还利用斜床进行站立训练, 对髋关节屈肌、膝关节屈肌和踝关节屈肌能引起良好的牵张作用, 从而抑制痉挛的发生。

运动治疗方面本案采用了呼吸训练, 能增大肺活量, 增加吸氧量, 改善全身状况;采用了抗阻运动被动的练习肌力, 通过抗阻力来提高自身肌力;通过被动训练来增大关节活动度, 防止关节的挛缩及肌肉的萎缩;通过桥式运动锻炼腰背部力量和机体的平衡性, 也能预防褥疮的产生。

小结

脊髓损伤 (SCI) 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 具有明显的致残性。本文跟踪一SCI患者, 收集、整理数据及资料合成临床康复报告。从中不难看出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功能。另外, 树立患者的信心, 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相当一部分还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和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 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恢复患者的智力和体力,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这是康复的最终目的。

摘要:脊髓损伤 (SCI) 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情况大多不乐观。康复早期介入, 中后期以理疗和功能训练为主, 另配合必要的矫形器使用及一定的心理治疗, 可以较好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为患者成功地重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恢复功能

参考文献

[1]胡永善、李泽兵:《脊髓损伤康复的研究进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1 (2) , 209-210。

[2]刘跟林、郑樱等:《脊髓损伤患者肌痉挛的临床治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4 (9) , 229。

[3]黄杰、陈勇:《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11 (25) , 679。

三种常见眼病患者视力康复情况 篇7

关键词:视力,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炎

眼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 如白内障、角膜炎、青光眼等的治疗效果和视力恢复各不相同。本文报告了我院2005年8月至2008年5月间收治的上述患者118例, 共159眼, 临床资料, 并对其视力恢复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为2005年8月至2008年5月间住院治疗的白内障、角膜炎、青光眼病例, 入院时患眼盲或低视力, 若双眼同时罹患, 则记录为2眼, 未经治疗之患眼不统计入本组资料。选择资料完整病例共118例159眼, 男53例61眼, 女65例98眼, 年龄5~79岁, 平均 (51±21) 岁, 住院天数为7~60 d, 平均为 (21.6±12.1) d, 单眼罹患88例, 双眼罹患, 30例;白内障47例59眼, 青光眼32例32眼。

1.2 视力标准 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盲和低视力标准, 以患者视力或矫正视力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0为单眼盲, 以患者视力或矫正视力低于0.3而高于0.05为单眼低视力;②以出院时患者最好视力或最好娇正视力高于0.3为视力康复, 高于0.05而低于0.3为部分康复。

1.3 方法 ①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 视野检查采用电气投射弓形视野计;检查者均为专业眼科医师;②以上述3种眼病和为一组, 然后就其视力恢复情况进行统计科学分析, 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视力恢复情况118例 (159眼) 视力恢复情况见表1。

159只患眼入院时盲87眼, 其中无光感11眼, 低视力72例, 经治疗, 出院时康复58眼, 低视力68眼, 盲33眼, 康复率36.5%, 其中入院时盲87眼, 出院时康复或部分康复44眼 (50.7%) 入院时低视力72眼中出院时康复15眼 (20.8%) ;159只患眼出院时视力情况较入院时有明显好转 (P<0.001) 。

59眼白内障中, 20例入院时合并其他眼疾, 全部白内障手术治疗, 36眼同时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出院时视力康复率44%, 未康复4眼均为先天性白内障, 余皆有合并症。青光眼康复率较低, 为14.7%;角膜炎康复率68.75%。

2.2 上述3种眼疾视力康复情况分析

入院时159只患眼盲和低视力情况存在差异 (P<0.001) , 白内障较青光眼、角膜炎多, 而后二者低视力患眼较多。

出院时上述3种眼疾视力康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其中白内障、角膜炎的视力康复情况不存在差异 (P<0.005) , 均优先于青光眼的视力康复 (P<0.001) 。

3 讨论

白内障、角膜炎、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疾, 其中白内障为首要致盲病因[1,2], 随着现代白内障治疗手术的不断改进, 白内障超生乳代技术的应用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推广应用, 使白内障的康复率大幅度提高;但各型先天性青光眼和存在严重合并症的患眼视力康复情况则不乐观, 本组4眼先天性白内障在治疗后仍为低视力眼, 有作者认为其视力康复与疗程有关[3], 而有严重眼科合并症的白内障患眼, 一方面合并症的存在使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难度增加, 成功率下降;另一方面业已存在的屈光间质和眼底损害也严重影响患眼的视力康复。

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结果, 角膜病致盲率在盲目流行病学调查中排第二位[4]。角膜炎是最常见的致角膜盲病因;随着新的抗生素、抗病毒药和干扰素的应用, 以及治疗性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的开展, 使角膜炎致角膜盲的复明率也大幅度提高。本组病例中青光眼的视力康复明显较低。迄今, 青光眼的发病还不能预防, 在临床症状明显时, 多数病例已存在严重的、不可避免的视力损害, 抗青光眼术后视力康复不佳, 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最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梁轩伟, 李发忠, 丘武新, 等.广东省梅县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眼科杂志, 2001, 37 (1) :12-15.

[2]李娜, 汪苓壁, 王丛亮.云南省个旧市盲人调查和治疗.中华眼科杂志, 2001, 37 (4) :218-221.

[3]李根林, 李荣德, 张士元.不同病程对先天性白内障术前和术后视力影响的研究.中华眼科杂志, 1997, 33 (2) :106.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中男23例, 女13例, 左下肢18例, 右下肢18例, 年龄51~78岁, 平均年龄61.6岁;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2例, 左下肢19例, 右下肢17例, 年龄52~77岁, 平均年龄6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和运动疗法, 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相关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康复指导和运动疗法

2.1 克服悲观情绪

为患者和家属树立乐观的生活信念, 增强治疗信心和勇气。当照护问题从医院转回家中时, 家属担负着日复一日、24小时的照顾责任, 面临着患者生理、情绪及社会等多方面需求, 而其心理反应与压力适应力与受照顾者的照护质量密切相关。

2.2 加强功能锻炼

脑卒中患者常因康复问题及并发症, 需持续在医院治疗, 但目前编制的康复住院病床数暂无法满足如此多患者的需求, 患者与家属必须返家独自面对治疗后的康复历程。可利用共同运动、联合反应、保护性反应来引发反射性活动, 如利用健侧上肢的伸展训练患侧上肢, 利用健侧下肢的抗阻夹腿来训练患侧下肢等, 一旦出现抗重力肌痉挛的表现, 必须停止此类训练, 改用抗痉挛的训练方法, 并教会患者尽可能在放松状态下进行主动性训练, 以防全身用力增加抗重力肌的痉挛。对于抗重力肌的拮抗肌, 如肱三头肌、旋后肌、伸掌伸指肌、腘绳肌、胫前肌等, 由于相对无力, 仍可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保护性反应及快速牵拉、扣击肌腹等神经生理学方法, 以无痉挛为度。

3 结果

观察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实施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4 讨论

脑卒中早期是指发病的最初几天, 以临床抢救和治疗为主。若患者清醒, 又无进行性卒中表现, 输液、吸氧、鼻饲, 甚至手术等都不能成为康复医疗及早介入的障碍[3]。此时的康复护理目标以预防继发性损害为主。脑卒中早期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 于脑卒中初期在不妨碍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第2天就可做被动活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待意识清醒后即可按医嘱做主动活动[4]。此外, 患者住院中照顾者将重心放在患者身上, 时刻关注其病情与治疗, 往往忽略自身感受, 病情稳定后, 患者会对照顾者产生依赖, 使其没有自主时间, 照顾者易出现身体疲惫、失眠等, 感受到与环境互动的限制, 产生照顾者负荷, 而这个问题早在患者住院期间即产生, 医护人员应重视这方面的护理问题。本组资料显示, 康复指导联合运动疗法, 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恢复, 提高恢复率。

摘要:目的 观察和探讨康复指导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对照组基础上的综合康复训练和运动疗法, 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实施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康复指导和运动疗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得到有效恢复, 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康复指导,运动疗法,脑卒中,偏瘫

参考文献

[1]王春艳.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22) :269-270.

[2]杨红, 朱世琼, 李亚梅, 等.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12) :1466-1470.

[3]吴运景, 韩丽雅, 许林海, 等.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 :56-59.

浅谈运动员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治疗 篇9

1 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

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这不仅仅和运动员的心理、生理有关,同时和运动员的性格、年龄、训练情况等等因素有关。运动员和外界环境的接触和运动损伤的出现情况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在长期的训练中间运动员可能出现超负荷训练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就会大大的提高。另外,运动员对于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是直接挂钩的。只有掌握有良好且扎实的运动技能才能有效的降低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此外,从事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造成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可谓是千差万别。但是,总的来说却也是有迹可循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进最大的可能降低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以保证运动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2 关于运动损伤问题的预防

虽然造成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损伤也千差万别。但是,总得来说还是有迹可循的。总体来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主要包括有这一趟三个特点,那就是大型的损伤情况比较少,急性的运动损伤情况也比较少而慢性的比较多。在慢性的运动损伤情况中间有一部分是因为运动员在进行运动的时候出现了运动损伤但是没有进行及时的医治或者是进行了简单的医治之后就恢复了训练。有的则是因为运动量过大,超过了运动员合理的承受范围。总而言之,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遵守这样一些原则。

2 . 1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

运动员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系统性。教练要制定系统、科学和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训练项目。对于运动员来说,其所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适合其本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也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这样才更加的稳妥和有效。单纯追求眼前的一点成绩而不顾运动员的实际状况是不对的,也是万分不可取的。

2.2 拉伸训练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之前还有在平时的生活中间一定要注意尽心拉伸训练。通过拉伸训练运动员的肌肉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松。在不断的拉伸过程中运动员的肌肉能够恢复的更好。可以有效的缓解运动员的肌肉疲劳情况。这样,运动员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就能够降低出现肌肉拉伤的几率。此外,通过拉伸运动运动员的肌肉会更加的富有弹性。这样运动员在进行运动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出现动作僵硬不到位的情况。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运动员的人体温度可以得到科学的调理,这样在进行训练之后运动员就可以更加快速的进行恢复。肌肉的酸痛感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

2.3 注意保护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自身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保护。教练要教导运动员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采取科学的方法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这样,在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运动员就有可能将受到的伤害降低到最低。

2 . 4 对可能出现损伤的部位进行重点训练

为了更好的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员应该对其更可能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进行更好的训练。要对这些部位的功能进行提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有效的降低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完成训练任务。

2.5 小肌肉群训练

教练员应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对其小肌肉群进行训练。众所周知,人身体的肌肉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肌肉群,另外一种是小肌肉群。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注重对大肌肉群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小肌肉群的训练。这样一来运动员身上的肌肉力量就会出现不均衡的情况。因此在进行训练或者比赛的时候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就会更大。因此,教练应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对其小肌肉群进行训练。

2 . 6 训练运动员的稳定性

运动员稳定性的提高也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降低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因此教练员要帮助运动员对其自身的稳定性进行训练。稳定性运动员进行一系列复杂运动的关键所在,但是当前的训练运动员稳定性的方法存在有一些问题,比如仰卧起坐等,其对稳定性的提高功能相对来收并不是很到位。

2.7 自我监督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或者比赛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自身的情况,一旦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反应。不能因为暂时没有事情就不重视继续进行训练。对于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妥善的进行处理,避免这些因素造成令人遗憾的后果。

2.8 改善运动环境

运动员的训练环境应该干净整洁。运动员使用的训练器材应该安全有保障。只有为运动员创造安全干净的训练环境才能够更好的降低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女性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身上的锐利物品摘除。进行训练的时候运动员使用的辅助器械一定要和运动员相“合拍”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进行训练。

3 康复治疗

所谓康复治疗指的就是在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后得到有助于运动员进行恢复的一些手段。一般来讲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之后除了十分严重的需要进行休息之外其他的情况都是进行一定的康复治疗之后继续进行训练。合理科学的训练对于身体的恢复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3 . 1 进行康复治疗的建议

3.1.1 诊断

对运动员的诊断必须科学正确。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够科学合理的治疗。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的基础就是诊断。一旦出现误诊情况,那么运动员不仅仅会浪费大量的实践还有尽力,有时候甚至可能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情况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在进行诊断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科学正确,保证诊断的精确性。

3.1.2 实事求是

对于不通的情况教练员要做到区别对待。对于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一定要区别对待。考虑到运动员的损伤情况和年龄、身体情况等等因素。对于造成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情况的原因也要进行了解以帮助运动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法。

3.1.3 注意休息

在康复治疗之后运动员不应该马上恢复正常的训练,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先恢复一部分的训练内容。然后根据运动员表现出来的情况进行科学的调节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恢复。

3.1.4 康复计划的制定

康复计划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到运动员的实际心理状况还有生理状况,做到循序渐进。不能够因为眼前的一点成绩就盲目的恢复正常训练。康复治疗期间运动员的运动量和运动频率都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身体状况进行制定。既不能让运动员因为长时间不进行训练荒废了原本的技术使得即使水平下降也不能因为训练的不科学造成运动员在此出现运动损伤。要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实际判断。

上一篇:通用小型汽油机下一篇:冬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