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分析图

2024-07-22

学习内容分析图(精选十篇)

学习内容分析图 篇1

《中药制剂分析》是中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3,4]。该课程综合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等多学科知识[5,6], 牵涉面广, 知识细节多, 如各剂型的一般质量要求, 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分析, 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少[7]。学生难记忆, 学习兴趣不高, 加之课堂学习时间很有限, 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点, 借助目前学生普遍持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设计制作该课程的微学习内容, 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强化课堂知识, 提升学习效果很有必要。

微学习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学习材料[2]。基于《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的特点及教学内容要求、考核要求等, 从以下七方面对《中药制剂分析》微学习材料内容进行筛选、制作。

1 研究教学大纲, 明确课程及各章节内容的学习要求

教学大纲对课程目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说明, 同时对各章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因此, 在制作微学习材料之前, 研究大纲内容尤为重要。微学习内容设置需与大纲要求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道德和职业素质等要求相呼应。此外, 大纲对各章的学习内容有较详细的规定, 为使学生明确应掌握哪些知识、熟悉哪些内容, 在微学习材料中, 可将学习内容设计成条目状, 供学生参考。

2 研究教材, 梳理教学内容, 图表反映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

微学习的内容通常是一个单一的主题, 如一个知识点, 简单明了。同时, 微学习的内容以模块形式设计, 各知识点之间紧密联系, 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1 教材总体结构、知识组成研究

我校《中药制剂分析》课程采用的是梁生旺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首先要充分地读懂读通教材[8], 全书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为绪论, 是中药制剂分析的总概, 介绍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任务和特点, 药品标准的概念以及国家药品标准, 强调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程序;根据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一般程序, 分别讲解鉴别 (第二章) 、检查 (第三章、第六章) 和含量测定 (第四章) 三项质量标准中的内容, 主要介绍测定方法、原理和特点;第五章讲解对含有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成分的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第七章介绍以上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在体内的过程, 以上这些章节的学习为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基础。第八章学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 第九章介绍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和评价新方法。

为将本书全部内容及知识结构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现给学生, 拟采用框架图的形式, 反映各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对《中药制剂分析》知识体系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将框图作为微学习材料的一项内容, 其他各项知识围绕这个大的知识框架进行展开。

2.2 章节结构、知识组成研究

以章节为模块, 根据学习进度安排, 将各知识点以树形图或框图的形式有机组合起来, 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如第三章中药制剂的检测项目非常多, 且细节繁琐, 学生不容易掌握, 可以设计框图反映该章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的关联。学生可将框图储存在手机上, 随时随地回忆课堂内容, 强化概念、原理, 使零散知识系统化, 学习思路变得更为清晰。

3 重点、难点学习内容的提点

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也是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 需要进行整理、设计, 用简洁的文字进行表述, 有些可以直接引用课本内容。

例1: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在建立分析方法或改变原分析方法, 或处方、工艺等变更时, 均需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例2:验证的内容主要包括:准确度、精密度 (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 、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

除文字外, 各章中重点、难点内容也可以采用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 如古蔡氏法砷盐检查装置、结构、试剂试药。

4 精选案例展示, 配合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案例为基本素材, 将学生引入特定的场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5,9]。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通过微学习材料, 将基本案例情况先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开展课外学习, 查找相关资料, 回到课堂后围绕案例进行剖析, 引导学生讨论,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习热情,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如牛黄解毒片的鉴别, 先给出该制剂的处方、制法, 请学生思考各药味如何进行鉴别。课堂上, 针对给出过的资料, 邀请同学参加讨论, 围绕制剂处方组成、药味选择、鉴别方法选择、具体操作细节等问题展开讨论, 既节省课堂时间, 同时又让学生有所准备, 课堂讨论不至于出现冷场现象。该类案例可以选择某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或质量标准, 可以考虑选择有代表性的剂型, 如丸剂、颗粒剂、注射剂等。

5 知识考察

在微学习材料中设置一些思考题, 作为学生课后作业。该部分内容将在随后的课堂中进行提问、讨论或测试, 以配合学校的学习考核, 反映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 也为教师提供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的依据。这些思考题多为综合型, 如:如何理解中药制剂分析的复杂性。回答这道题首先要对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有一定了解, 明白中药制剂的生产从原料药材开始, 原药材的品质会影响到制剂的质量, 而原药材的品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次, 制剂生产要用到辅料, 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制备。辅料和生产工艺对中药制剂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再次, 了解中药制剂的组方规律, 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多样而复杂, 成分之间相互影响;最后, 理解基础研究对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通过多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结合其他检测项目, 达到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目的。此外, 对各章节设置练习题, 以简答题、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 考察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6 实验操作点评

《中药制剂分析》的学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实验课实践性强, 需要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才能完成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及质量监督等步骤。为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采用微格教学[10]。在学生进行实验时, 除及时对学生的操作错误进行指正外, 还可通过手机照相, 拍摄实验中典型的错误操作画面, 课后通过QQ发布, 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 并讨论正确操作方法。

7 课外知识拓展

密切关注相关专业网站上一些关于中药制剂的质量问题等, 引导学生关注药学问题, 了解药品质量现状。如网站上关于活取熊胆的争议, 引导学生了解熊胆的组成、质量控制问题, 讨论熊胆的替代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有毒胶囊问题, 使学生关注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铬含量严重超标的情况,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责任意识, 提高职业素养。此外, 对教材中旧的、过时的内容及时更新, 及时补充现行版药典中增加的新技术、新方法[11], 并与现行方法进行比较, 评价优缺点。

8 结语

《中药制剂分析》微学习内容可通过图片、文字、微视频等形式, 根据学习进度, 选择学生空闲时间发送到学生的QQ群或微信群中, 供学生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随时学习, 或事后调取进行学习, 简单方便。该微型学习材料经过应用和完善, 学生反映良好, 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中药制剂质量控制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冈萨雷斯.数字图像处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1-20.

[2]吴金红, 周来.微学习在高校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 2014 (18) :73-77.

[3]梁生旺.中药制剂分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1.

[4]梁生旺, 王淑美, 吴明侠.中药制剂分析教学内容的设定[J].药学教育, 2003, 19 (3) :27-28.

[5]夏苗芬, 程斌.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药制剂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 (8) :97-98.

[6]张明昶, 麻秀萍, 徐文芬.中药制剂分析案例教学的探索[J].药学教育, 2011, 27 (3) :42-45.

[7]邹海艳, 赵晖, 陈筱清.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2012:118-119.

[8]折改梅, 石任兵, 刘斌.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方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11) :2986-2987.

[9]王术玲, 曾元儿.对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2) :9-10.

[10]谢景力.数学微格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28 (3) :82-84.

第二节_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 篇2

一、归类分析法

归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主要用于对各种言语信息的分类。在确定分类的标准后,把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1此方法适合对具有包含关系的知识的学习进行分类,也可在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时使用。通过下面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归类分析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2-2-1】利用归类分析法对“网络的传输介质”进行分析(图2-2-2)

【案例2-2-2】利用归类分析法对“软件及其种类”进行分析(图2-2-3)

【案例2-2-3】利用归类分析法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进行分析(图2-2-4)

二、层级分析法

层级分析法(hierarchical approach)是利用教学目标的层级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揭示了为达到教学目标,必须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层级分析法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从最终教学目标向下一级一级分析,直至最基础的教学内容;而实际进 1 李龙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行教学时,则是从下而上,从实现最基础的教学目标开始,逐级实现高级教学目标。它主要用于分析智慧技能这一学习类型的从属技能(“从属技能”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掌握的那部分技能)。

3在进行层级分析时,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1)从属技能是否同确认基本概念有关,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信息”;(2)从属技能是否包括了要求学生通过下定义的方式确定事物的抽象特征,如:学生能说明什么叫“人工智能”吗?;(3)从属技能是否包括了要求学生能运用规则,如:学生能否正确使用逻辑命令(如AND、OR、NOT)进行资源检索?;(4)从属技能是否包括了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以证明其掌握了教学目标。

下面通过两个实例了解如何运用层级分析法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智慧技能类的知识进行分析。

【案例2-2-4】用层级分析法对“使用循环语句进行程序的编写”进行分析(图2-2-5)

2【案例2-2-5】 运用层级分析法对“数据表的编辑”进行分析(图2-2-6)

三、信息加工分析法 23 李龙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盛群力、李志强主编:《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信息加工分析法是对学生学习后的终点行为——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以揭示顺利完成该目标所具有的外显和内隐的过程。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算法的表示过程、采用全文搜索引擎进行信息资源搜索的过程等需要将内隐的知识外显出来,这类内容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信息加工分析法进行分析。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进一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此方法进行内容分析。

【案例2-2-6】在学习“搜索引擎”这个知识内容时,运用逻辑运算符限定检索范围时可以用信息加工法进行如下分析(图2-2-7)

4【案例2-2-7】在对“任意输入的三个整数x、y和z,输出其中的最大值max。”这个算法问题的学习中,可以用信息加工法进行如下分析(图2-2-8)

【案例2-2-8】在学习“运用电子公告板进行在线交流”这个知识内容时,可以用信息 4李龙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加工分析法进行如下分析(图2-2-9)

四、程序分析法

程序分析(procedural anaysis)用来确定同动作技能目标有关的从属技能。在对心理动作目标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说明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当完成这一步动作时,学生必须具体做些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以说学生要完成第一步动作,实际上涉及了若干项具体活动。它们合在一起,代表了对第一步动作进行了程序分析。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完成“建立数据表及表间的关系”这个内容的第一步动作是“创建数据表”,那么它包括了“定义表的结构”、“选择字段的数据类型”、“设置主关键字”、“保存表”等四项具体动作。所以,从这个意义说,四项具体动作是对其目标所规定的该技能所作的更详细的说明。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进一步认识如何运用程序分析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案例2-2-9】

在“信息的获取”这个知识内容的学习中,要将整个网页的内容保存到本地计算机的硬盘上,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图2-2-10)

5【案例2-2-10】

在“下载网络信息”这个知识内容的学习中,“下载保存网页中文本”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在网页上选中需要的文字,单击右键;

(2)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复制”项; 5盛群力、李志强主编:《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3)在Word等字处理软件中执行“粘贴”命令;

(4)如果下载的文字被表格分割,可在Word中单击“表格/转换/表格转换成文本”项,去掉表格;

(5)在Word中选择“文件/另存为”选项,将修改后的内容保存到指定的分类文件夹中。

【案例2-2-11】在“收发电子邮件”这个知识内容的学习中,使用浏览器发送电子邮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图2-2-11)

综上所述,可以把教学内容的分类,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综合如下6(图2-2-12)

第三节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内容分析

一、课程结构分析7

高中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期,这一阶段要让学生把握信息生活,增强信息能力,理解信息文化。即增强学生在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实践中,在对信息生活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中,实现信息文化的内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管理有所不同,这就是高中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学习经历与学习成绩,所有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于是,高中课程的管理形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在选修课程设置上,可以不必处处考虑课程内容的“人人学有价值”问题,适当设置一些向技术分支靠拢的、专门化取向的内容。而这在小学和初中都是无法做到的。8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应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分析,整体了解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从宏观的视角把握此门课程的内容结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模块结构如下图2-2-13所示:

67李龙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会编:《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李艺主编:《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133页。

由该图可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包括六个模块。必修部分 只有一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着重强调在大众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

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 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模块内容设计既注意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前沿进展的适度反映,同时关注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信息技术应用专题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

《信息技术基础》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 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为必修模块。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本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本模块为选修模块。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接,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本模块强调的是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

《多媒体技术应用》是针对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而设置的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改善人机交互效果、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促进合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本模块教学要密切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注重利用多媒体表现创意、表达思想,实现直接有效的交流。

《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介绍网络的基本功能和因特网的主要应用,是选修模块。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本模块的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兴趣;要结合实际条件,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要充分体会网络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展示网络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

《数据管理技术》是针对数据管理技术应用而设置的选修模块。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大型专业数据库,初步学会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本模块的教学,要突出对数据库技术中“关系”这一核心特征的理解,着眼于数据管理技术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关注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介绍一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人工智能初步》模块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领域易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是选修模块。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描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会使用一种人工智能语言解决简单问题,把握其基本特点;能利用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知道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通过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本模块的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体验若干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根据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要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本模块对采用的人工智能语言与专家系统工具不作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二、教学内容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总体上说,教学内容体现在各级各类 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说,教学内容是一堂课的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最后使之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东西。很多教学一线的实践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组织

9和呈现好教学内容就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通过不同学期的学习,最终完成总体的教学目标。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模块组成,在了解把握整体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学期的地位和作用、甚至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处在什么地位,和其它内容的学习有什么关系,这就涉及到对学习内容的微观层面的分析。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明确信息技术课程中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地位,把握好每节知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够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同时,这也体现了教学设计中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的思想。在组织某一节课的内容时,不能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割开来,而应系统地进行考虑。通过下面的实例进一步体会对每一节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的重要性。

【案例2-2-12】 教学内容:“信息及其特征”(内容选自: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 第一节 浙江教育出版社)

分析:本内容是本书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是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 9迟艳杰主编:《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拓展和加深,希望本内容能激发学生对今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此,本节共设置了信息和信息的基本特征两部分的内容,是全书及整套书的基础。该内容从认识信息的基本含义出发,进而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既包括言语技能又包括智慧技能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归类分析法归纳总结信息的形态和特征。本节旨在帮助学生在理解信息内涵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讨论等方式,了解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拓宽学生对信息文化的形态和内涵的认识。本节内容的目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探讨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利用信息创造财富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

【案例2-2-13】 教学内容:“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内容选自: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 第二节 广东教育出版社)

分析:必修模块强调学生在经历信息获取的过程中,掌握信息获取的思想与方法,因而信息获取就不仅仅是网络上的信息获取。但在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的今天,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必然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将为本模块其他内容和选修模块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该内容属于智慧技能类的知识,教材着重要求学生学习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归纳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并引导学生关注使用网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合法手段,可采用层级分析法进行分析。

【案例2-2-14】 教学内容:“筛选与查询”(内容选自: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 《数据管理技术》第三章 第一节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必修模块数据库管理的基础上的延伸与深化,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据库的查询、筛选的具体方法。该内容中数据筛选、排序和查询的概念,检索、查询的基本方法等属于智慧技能类知识。此内容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实际的任务操作与实践应用,让学生体验日常应用中筛选、查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验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是如何提供满足各种筛选、查询要求的功能。学生在理解、掌握这些功能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敢于探究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的更多的使用方法,并在碰到各种相关的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增强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

【案例2-2-15】

教学内容:“视听制作”(内容选自: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 《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图出版社)

分析:视频、音频是多媒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信息表达处理方面有其独到和特殊的用处。本内容是在必修模块中对视音频信息加工的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学习,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续。该内容从整体设计开始,经过各种素材的获取与处理,直到后期的视听作品制作的全过程。其中,采用视音频工具软件进行素材的加工、处理属于动作技能类知识,可以采用程序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感受、体会、理解视音频在作品的思想表达上的特殊效果;并且认识到视音频与其他媒体在信息表达方面各有所长,树立只有多种媒体共同使用才能最有效地表达和处理这一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正确态度。

【案例2-2-16】

教学内容:“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内容选自: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 第一节 广东教育出版社)

分析: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以图文混排等方式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本内容中使用信息加工工具软件进行文字、图片的加工属于动作技能的知识,适合于采用程序分析法进行分析。本节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文字处理工具软件使用方面的概括与提高。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指教材中集中体现教学目的的那部分内容。它和教学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重点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目标又主要靠讲授教材的重点部分来完成。在突出重点的时候,不能把重点变为孤点,要找出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联系,既突出重点,又

10照顾一般。教学难点,指的是头绪较多或较艰深的内容,即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那部分教材。

确定任务的重点有两个依据。一是在全部学习任务中必须优先完成的任务(或者是优先 满足的学习需要。)所谓优先,是指教学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条件的创设都应给予充分保证。因此,任务的重点不应该也不可能游离于教学的全部目标之外。也就是说,重点不在教学目标之外,而在其中。二是任务的重点应尽可能满足相对较高层次的学习需要,这样的学习目标才真正值得我们充分给予时间和精力保证。

教学难点不仅是学科逻辑中的“瓶颈”,同时更应该聚焦于学生心理意义理解上的便利与否。当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相一致时,难点的确定较为容易些;当两者相矛盾甚至截然冲突时,心理逻辑(即心理意义的理解)应被置于优先的位置。学生心理理解上的难易,实际上同他们对新任务的“熟悉度”有关,即有多少旧经验可以用来支撑接受新经验。越有熟悉感,就越有亲和力,就会越有学好弄懂的信心,就越没有陌生感和惧怕感。11因此,教学难点的确定不仅要考虑教材,也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状态”。

通过下面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例,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案例2-2-17】 教学内容:“信息及其特征”(内容选自: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 第一节 浙江教育出版社)教学重点:

(1)能理解信息的含义。在认识信息含义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在信息应用中所蕴藏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深入了解信息存在的形态及其内涵。

(2)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从信息的基本特征可以更加了解信息的本质内容,但信息的特征远远不止教材中所述,同时还要注意信息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问题。既要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又要让学生更有兴趣探讨认识信息的其他特征。

教学难点:

信息的具体含义。要意识到准确理解信息的本质内涵,仅仅靠这一节课来完成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在整个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具体落实,并在学生今后的实践运用中加以体现和理解。在本节课中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具体例子,从不同层面来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从而对信息有一个大致认识,以便于今后的进一步学习。

【案例2-2-18】

教学内容:“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内容选自: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 第二节 广东教育出版社)

教学重点:

(1)掌握搜索引擎的分类查找、关键词查找方法。不同类型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搜索策略可以获得高效的检索结果。

(2)根据不同的下载目标与下载环境,选择不同的下载策略。下载网络文件会一直伴随着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而进行,而网络中的各类信息正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起来的,因而针对不同形式的文件选择不同的下载策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搜索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难以依靠教师单纯的 1011 周春元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5页。

迟艳杰主编:《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教”来得到更多的技巧。

【案例2-2-19】 教学内容:“筛选与查询”(内容选自: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 《数据管理技术》第三章 第一节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筛选和查询这两种数据检索的方法。通过学习该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使用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大大提高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和速度,从而能够自觉地将数据检索的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

教学难点:

(1)筛选和查询的条件设置。由于这些条件的输入格式与学生常用的数学条件表达式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学生往往不能适应这种输入格式,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比较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2)多个表的查询。教师要从多个表查询的前提条件、查询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解,通过多个表的查询,让学生理解数据库中各个表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理解关系型数据库。

【案例2-2-20】 教学内容:“视听制作”(内容选自: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图出版社)教学重点:

(1)依据主题分析需求,设计作品的内容。

(2)体会音频、视频在思想表达上的特点,并能从不同渠道获取音视频素材,对其加以合理的管理。

(3)对各种素材进行恰当的处理,有效地表达作品主题。教学难点:

(1)让学生认识到视音频在信息表达上的作用。(2)能够根据作品的主题恰当地对素材进行处理。

【案例2-2-21】 教学内容:“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 《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 第一节 广东教育出版社)教学重点:

如何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效果表达意图。

教学难点:

置外语学习于内容学习之中 篇3

【关键词】CLIL;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路径;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16-02

【作者简介】陈巍,江苏省盐城中学(江苏盐城,224000)教师,英语教育硕士。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过于偏重对词汇、语法的学习,而对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仍不够重视。这种孤立的语言教与学的实践方式,有碍于中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内容与语言综合学习”流派(即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以下简称“CLIL”)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芬兰诞生以来,迅速风靡全球,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其内涵。近二十年来的应用实践表明,CLIL已经显现出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鲜明优越性。它完全跳出了传统外语教学的窠臼,通过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的互为语境化,为二语习得创造自然的社会认知语境,体现了外语教学法的社会文化转向,为我国的中学英语外语教学展现了全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

笔者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2)Unit 3 Amazing People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 & Reading I: The curse of the mummy为例,探讨CLIL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与方式,并进行分析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内容目标:掌握阅读策略——预测,并掌握部分与木乃伊相关的词汇,熟悉木乃伊诅咒的不同解释。(2)认知目标: 了解图坦卡蒙木乃伊的发现者——Howard Carter的个人简介;掌握在图坦卡蒙墓穴发现后的一系列离奇死亡事件;从课文中学习目前对这一系列离奇死亡事件的三种解释。(3)交际目标:在辩论“是否相信木乃伊的诅咒”时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汇报发言时,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小组成员对历史不解之谜的研究;能够用英语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对探索精神的理解。(4)文化目标:了解埃及金字塔中关于木乃伊诅咒的传说;用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所谓的木乃伊的诅咒;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二、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Step 1 Lead-in

1.Play a game to guess some amazing people.

2.Discussion: What kind of people can be called “amazing people”?

3.Introduce a famous explorer Howard Carter to students.(In which,vocabulary study is based on CLIL:explorer;adventurous;curious;jewels;persevered;mummy;curse.)

4. Play a short video:The curse of the mummy.

(意图:紧扣文章主题Amazing people, 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和竞争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自然地习得生词;通过播放视频,调动学生学习和讨论的热情。这个教学过程与CLIL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Step 2 Reading strategy — Prediction:Can you predict what is likely to be talked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意图:通过一道简单的选择题既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又通过阅读书本的阅读策略指导,学会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技巧——预测,读标题可预测文章大意,读第一段可知细节。)

Step 3 An analysis of the text(T: We came back to the year of 1922 to follow Howard Carter to have an exciting adventure. Lets start our adventure.)

Task 1 Make a resume about Howard Carter (Paras 1-3 An introduction to Howard Carter)

1.Fast reading & discussion: What kind of personality do you think an explorer has to have?

2.Listening (Paras 1-3 ):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listening material.

Howard Carter ( —1939)

Character: Education:

Hobby: Occupation(job):

Greatest discovery:

3.Careful reading: Finish the resume

Task 2 Report:How did the curse show its power?(Paras 4-5 Strange deaths after the discovery)

1.Fast reading: Team members of our adventure.

2.Careful reading: Show the report.

Task 3:Debate—Do you believe the curse of the mummy?Why or why not?(Paras 6-8 different explanations)

1.Careful reading

coincidence(some people)/ the result of the mummys curse(others believe)/ virus(scientific explanation)/ The curse of the mummy remained a riddle.

2.Summary

(意图:在文本解读与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Carter,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课堂转化成一次去埃及寻宝探险之旅。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发现图坦卡蒙的时间和地点等细节性信息,将历史知识与英语语言学习综合起来,以体现CLIL的内容学习与语言综合进行的“双聚焦”(Dual-focused)的教学主张。

接着,学生扮演记者角色,报道离奇死亡事件。通过快速阅读,学生找出探险中涉及的所有人物,并了解图坦卡蒙之墓的发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将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语言能力转化为对历史史料的了解、探究的工具。这一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符合CLIL用目的语学习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主张。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充分将自己的历史知识用目的语表达出来。CLIL所倡导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目的语自主编码并输出话语的语言教学理念得到了落实,学生的目的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自然获得了语境载体。)

Step 4 Group work

1.Task 4 Presentation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unexplained things

2.Conclusion

Significance of exploration & proper attitude to historical relics.

Albert Einstein once said,“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one can experience is mysteries. They are truly the basis of all arts and sciences.”

Step 5 Homework

1.Watch the film The mummy returns and write an article about your views.

2.Preview the language points in the article.

三、不足与困惑

第一,如果笔者在课前能够运用Widowson的“前语篇”(Pretext)学说,让学生结合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这本教材中关于UFO或野人或百慕大三角洲等神秘事件,选取一个未解之谜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并在进入文本教学之前交流研究结果,那么必将促使学生把目的语(英语)的运用与地理、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有效地综合起来,CLIL所倡导的语言学习理念将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第二,学生在运用目的语(英语)进行涉及具体的非语言学科的学科知识表达时存在困难是必然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前瞻性地预见学生的这些困难,并创造性地采取相应的预案来规避和积极应对这些困难,尚需要教师做出努力,而不可以将这些困难的存在归咎于CLIL本身,因为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New London Group.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2000(1):60-92.

[2]盛云岚. 欧洲CLIL模式:外语教学法的新视角[J]. 山东外语教学,2012(05).

学习内容分析图 篇4

恰当运用这套教学模式,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俗话说“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事。在长期的摸索与实践中, 笔者归纳总结出一套基于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分析”的教学模式。

一、学习内容分类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中, 将初中信息技术划分为四个模块: (1) 信息的识别与获取; (2) 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3)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4)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 (必修) 教材共11章, 根据学习内容所属模块, 可以将这11章分为六大类, 分别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二、主要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更科学, 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来决定, 同时也要考虑课程的性质、具体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环境、设备条件等。基于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分析”的教学模式及典型流程如表1:

下面, 分别对这六种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一) 以讲授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1章走进信息世界》和《第10章走进网络世界》的主要内容为信息、网络的概念, 以及对学生信息意识和网络规范的培养。其中专业术语较多, 理论性较强,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重要性不可忽视。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教学中, 不宜直接使用一些抽象的名词, 而应以感性认识为主。可采用“问题导入-互动讲授-巩固练习-小结拓展”的教学流程,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问题导入”部分, 创设什么样的情境,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要做精心的准备。如:在“网络基础知识”课上,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过网吗?再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网络吗?三问:除了因特网和计算机网络, 人们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网?由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入手, 通过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及数字网络的概念, 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陌生感。

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要求教师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制作精美的课件, 对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做清晰的梳理,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的信息, 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在“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中, 针对“信息的含义和基本特征”这一教学难点, 教师给出《美国兰德公司情报》、《马拉松的来历》、《空城计》等一个个小故事, 让学生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 以体验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二章管理计算机》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实际接触计算机,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协作能力, 教学中应以感性认识为主。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计算机组成部分知识较为复杂, 可以采用“观察演示-实践体验-交流感悟-练习巩固”的模式。

观察演示:学生观看硬件、软件的相关录像 (教材自带光盘) , 进行模拟学习;实践体验:学生接触实物部件, 增强感性认识, 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的知识。交流感悟: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内容、学习收获、学习经验, 提高学习能力;练习巩固:以填图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三) 以创作作品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三章设计应用文档》、《第九章制作多媒体作品》和《第十一章设计主题网站》的主要内容为Word、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的使用, 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

这几种软件学生一般都有些操作基础, 学习起来不是太困难。教师要做的是选择好的实例, 将零碎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以便在一节课内生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 让学生学习了马上就能应用, 就有成果。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这三章均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来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可采用以创作作品为主的教学模式, 通过作品创作渗透内容的学习。

完成一个任务往往有多种方法, 教者只介绍一种方法,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点综合应用, 学生有了作品就有了成就感, 使课堂流畅。可采用“整体感知-对比分析-实践创作-点评小结”的四步模式开展教学。

第一步:“整体感知”, 首先展示精美的作品, 明确学习内容, 同时将分组、分层、激励等要求一并提出。展示的作品注意渗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等。告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要进行的评价并呈现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围绕评价指向的预期学习目标展开学习。

第二步:“对比分析”, 在充分了解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新知的探究, 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总结。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 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和交流,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在PowerPoint软件教学中, 因为PowerPoint窗口的整体布局与Word较为相似, 所以, 所有新知的引入均从Word出发。如:打开PowerPoint窗口、插入图片、艺术字等等。

每个知识点的探究均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提出问题或要求———回忆Word中的操作———文字提示———学生操作———评价。利用已有的知识自然过渡到了新知, 使学生学得很轻松。新知学习完成后要及时梳理, 在教师的带领下, 停下匆匆的学习脚步, 静静回想所学知识, 为接下来的学习蓄势。

第三步:“实践创作”, 教师给出恰当的素材, 恰当的素材主要是指素材的数量与质量。素材的量太多了, 让学生看花了眼, 白白浪费了时间, 太少了, 让学生“无米下锅”。素材的质量也需要教师认真把关, 精心筛选。

第四步:“点评小结”, 点评要有一定的深度, 好, 好在哪里?不足, 哪里可以改进?怎么改进?评价时多采用鼓励性语言。

(四) 以综合主题活动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的主要内容为以Exce为主要工具, 以数据收集、整理、运算、统计、分析、描述等为主线, 系统介绍数据统计与分析的一般过程。核心内容是《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Excel的基本特点就是表格中可以带入计算公式, 并且结果会根据修改的数据实时变化。由于涉及到大量的数值以及数学知识, 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一些课堂就知识讲操作, 出现了“教者吃力, 听者无心”的现象, 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Excel教学的关键。

建议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以“主题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将一个主要活动细分为一连串的小活动, 将整章内容组织到活动中,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实践、讨论、总结等多种方式, 提高学生利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可采用的教学流程为“确定主题———设计问题———自主探究———交流点评”。

如:针对现在初中生攀比心很强, 对物质生活要求高的现状, 用“小小理财家”作为本章主题活动, 把中学生理财与艰苦朴素的教育融合到教学中来。以学生超市“购物”为引子, 用“我是小小理财家”的主题将数据的收集、录入、处理、统计以及生成图表与分析这些内容串联到一起。

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一些活动问题:

活动一:创建一张Excel表, 列出你购买的商品!包括序号、名称、单位、零售价、数量等项目。

活动二:看看大家都买了些什么?你买的是健康食品吗?你会注意生产日期与保质期吗?你买的是最需要的商品吗?你给家人与朋友买东西了吗?

活动三:修改、完善你的表格中的内容……

活动四:算一算, 这次逛超市, 你总共消费了多少钱?……

活动五:美化你制作的表格……

对于公式的概念、组成, 教师一定要讲清楚;对于Excel中的函数的概念、引用形式, 教师可以从数学中的函数知识进行迁移;对于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的引用, 教师可以巧设“陷井”,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对于数据的查找、排序、分类汇总等操作, 教师要讲清楚操作目的, 通过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比较, 让学生体会这些功能的作用。

(五) 以比较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五章体验多媒体技术》和《第七章音视频获取与编辑》的主要内容为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及音、视频的原理、采集、播放和编辑。

对于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的初中生来说, 这两章内容正是他们喜欢和欢迎的。但由于教学中所需的设备比较多, 软件较复杂, 课时也较紧张, 对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都有一定难度。在教学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并鼓励学生参加到课前准备活动中来。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虽然学生对这两章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 但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新名词、新技术, 如果教师仅是简单灌输概念, 则学生的兴趣很快就会消失殆尽。

所以, 要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思考和体验, 让学生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下探究知识点, 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 在体验中学会技能。

这两章中, 较多地用到以比较为主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一般流程是“比较设计———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巩固拓展”,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设计比较的内容。例如:

(1) 让学生下载并阅读一份自己喜欢的“电子读物”, 你觉得和“纸质读物”相比, 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填写下表 (如表2) :

(2) 在“声音的加工与获取”部分, 准备4个不同格式的声音文件, 比较不同格式和容量的音乐有何区别, 填表 (如表3) :

(3) 在“视频格式与播放”教学中, 教师准备3段视频, 请学生选择正确的播放软件来欣赏它们, 并在完成后填写下表 (如表4) :

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比较学习, 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感受到多媒体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 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六章图片的获取与加工》和《第八章动画制作》的主要教学内容为PhotoShop与Flash两种软件的使用。它们的界面与学生熟悉的Office有许多不同之处, 尤其是动画制作软件Flash中特有的“帧、层、元件”等。因此, 需要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地理解和掌握。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学生往往对Flash、Photoshop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但由于软件界面相对复杂, 专业名词较多, 这种热情往往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

教学中, 一要注意循序渐进, 将新的名词的讲解贯穿于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二要科学地分散知识点, 基本概念及常用工具不必在本节集中讲解, 可以在后续的实例制作中各有侧重地进行介绍;三要注意操作步骤简明扼要, 让学生体验动画创作过程中的成功与快乐。

可运用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模式, 它的一般学习流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反思”。

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它是把教学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 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实际的、真实的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问题的解决进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组和协作, 在教师的帮助下, 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 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 并以作品展示等形式对问题解决和学习成果进行表达。

虽然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要上好一节课, 需要科学有效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决定了它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 所以信息技术的教学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实际上, 将信息技术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等封闭起来, 是学不好信息技术的。所以, 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信息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在课外, 应鼓励学生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指导学生用Excel软件帮助妈妈管理家庭开支;用学过的网络知识排查家中计算机不能上网的原因;用Photoshop修复家中的老照片;把家人一次外出旅游的经历制作成PPT, 并展示……总之, 信息技术有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真正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

学习内容分析图 篇5

八都小学

谢娟娟

【内容摘要】:

数与代数部分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比例是最大的,更重要的是这部分学习内容是整个数学学习和学习其他的学科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概念、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等。选学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才发现,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知识,而且讲的比较详尽,把新旧课标的变化都罗列出来了。我的收获概括为以下几点:

1、明确了“变化”;

2、关注了“估算”;

3、知道了“常见量”。

【正文】:

选学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才发现,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知识,而且讲的比较详尽,把新旧课标的变化都罗列出来了。我的收获是:

1、明确了“变化”;

《课程标准》较《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数与代数”部分,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大的变化,其中数的概念从自然数扩充到有理数,会使学生不断增加对数的理解和运用。数的运算也伴随着数的形成与发展不断丰富,从最基本的自然数的四则运算,扩展到有理数的运算及正比例和反比例。

在具体内容上略有修改,例如:第一学段在数的认识中新增“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和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数的运算中新增“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二学段内容虽然总的条目数没有变化,但具体的内容还是有一些重要的调整。主要包括:小数、分数、百分数,重点强调理解它们的意义及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不再要求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把养成估算的习惯,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移至第一学段。增加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关注了“估算”;

在专题五《估算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我重点阅读了一下,它首先谈到:为什么要教估算,我们如何把握好估算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标准》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段提出估算的要求以及交流算法的要求。同时,两个学段对于估算的要求侧重点是不同的。

还谈到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单纯地让学生去记住某一种估算方法,而是要使学生逐步地去理解估算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对比中选择估算方法,二是要帮助学生进行整体的规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选择好合适的估算单位;三是要选择好素材,提出好问题;四是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进行估算,鼓励算法的多样化,重视同学之间的交流;五是要鼓励学生,用估算去验证计算的结果,养成好的估算习惯;六是要教师重视估算,要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最后一点就是对估算要做好评价,包括对估算意识的评价。

3、知道了“常见量”;

原来对于这部分知识知道的并不多,但在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却是学生常常遇到瓶颈的地方,很难一下子掌握,相关方面的问题也不能正确解决。

常见量的内容,在小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是和数量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也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这个活题要重点介绍怎么样理解常见量的教学目标,怎么样设计和组织常见量的教学,怎么样在常见量的教学中体现一些数学基本思想,常见的量在《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有相关的规定。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关于常见量的教学设计和组织:

(1)常见量要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上面介绍的常见量无论是货币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的认识,还是重量单位的认识,都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单位的建立也是在人们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现实的情境来让学生去感知这些常见量的来龙去脉,如这些单位它是怎么样建立起

来的,单位之间有怎样的一种关系,然后在这里渗透一种探索的创造的并且了解人类文明的一个过程。比如说1年,1年有多少天,这不是简单的一个规定,而是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一位教师在关于秒的认识教学中,该教师为了引进秒这个时间的基本单位,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经常是先让学生通过听觉,或者视觉来判断出某个动作过程时间的长短,比如说举一下手,或者说敲一下东西,让学生领会到时间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一旦依附于某一过程,就能感觉到时间的存在,也能感觉到这个时间存在的长短,在此基础上再设计用数一数的方法,来测量时间的长短,使学生意识到数一次就是一个单位,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统一这个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出秒的单位。这种引入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分、时,还有克。总之,这些计量单位都和实际问题紧密联系,教师需要结合现实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

(2)常见量要在实践活动中加强直观教学。常见量中的数量单位、特别是计量单位的学习和掌握,一般是从具体的思维到认识抽象的一个过程,而中间的桥梁就是实践活动。比如说认识重量的教学,不能简单地说这个是1克,这个是1千克,而是要让学生去掂一掂,用肌肉的感觉,来体验出1千克物品的实际重量。再如上面时间的教学,也是让学生先去体验一下,数一数后再让学生看一看钟表,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逐步从感性的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再如有的洗衣粉1袋是1千克,精盐1袋是1千克,奶粉1袋是1千克,都可以让学生来看一看,来掂一掂,这样就为学生形成1千克重量观念提供了一个形象的支持。还有一个较大的重量单位吨,学生没有办法去直接感受,此时,老师可组织一些活动,通过让学生抬一抬10千克重的物品,并且告诉学生,100个10千克合起来就是1吨,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让学生看一看成袋的大米,水泥和面粉,然后想一想,多少袋相同重量的物品才是1吨,通过这样的间接手段,使学生体验到较大重量单位吨的感受。所以常见量要在实践活动中加强直观教学。

(3)常见量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打造在线学习“好内容” 篇6

“内容为王”是一个伪命题

稍加研究便可知,“内容为王”一说最早是由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在1996年提出来的。盖茨在当年一次讲话中指出,电视革命和互联网革命诞生了很多行业,与硬件设备制造比起来,利用这些媒介传递内容(软件也是其中一种内容)和娱乐的行业才是长期的赢家。这是“内容为王”的基本含义之一,这与在线教育中谁更重要没有任何联系。

其实,对于在线教育或学习,除了“内容为王”的提法外,还有“技术为王”“场景为王”“体验为王”等多种说法。我个人认为,在线教育或学习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它离不开技术、内容、学习设计,也离不开学习者的动机、参与热情以及知识结构、学习风格,以及与他人的互动,甚至组织乃至社会环境等要素。

按照德内拉·梅多斯的看法,对于一个有多个要素和反馈回路同时在运作的系统来说,“只有那些居于主导地位的回路才能决定系统的行为。”(Meadows,2008)而内容所在的反馈回路,何时处于“主导地位”,并没有固定答案。试想一下,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如果内容不好,将无法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对学习者产生吸引力,形成口碑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学习者、支持者以及内容的生产者—这是一个自我增强的反馈回路,会影响(推动或制约)在线学习的成长。这种情况下,内容这一因素明显制约占据主导地位的反馈回路,就可以说是“内容为王”。相反,如果内容没问题,但是学习者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体验极差、背景嘈杂,也没有应用转化的环境,学习效果会好吗?在这些状况下,谈什么“内容为王”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内容为王”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对于在线教育或学习系统,我们要有系统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摒弃线性思维。

判别内容好坏的两个维度

不管内容是否“为王”,它都是在线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对于内容,的确存在好坏之分,只不过我们需要梳理、明确判别内容好坏的标准。对于任何一项内容,都有生产者(创作者)和消费者(需求者)两种角色,二者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候则存在相当大的时空距离、心理距离。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我认为“好内容”要符合专业、精炼、有教学设计(便于学习和应用转化)等标准;从内容消费者的角度,我认为“好内容”要符合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特质、尽可能贴近学习者的应用场景等标准。

基于上述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将内容划分为四种类型,以食品为例,如下所述:

奶酪:内容精准、专业,有相应的学习设计和应用指南,而且符合学习者需求、与其应用场景相匹配。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这类内容是大家最期望和公认的“好内容”,正如美味、营养、易于消化吸收的奶酪。

鸡肋:从内容质量上看,精准、专业,也有相应的学习设计,但是不符合消费者需求、与其应用场景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能完全说内容不好,但实际学习与转化、应用效果可能不理想(因为若不符合学习者的需求,难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为学习场景与应用场景的差异影响学习转化),恰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粗粮:虽然这些内容符合学习者需求,应用场景也与其实际相匹配,比较有用,学习者也愿意学习,但遗憾的是,内容的提纯度和专业度不高,比较初级或粗糙,没有进行学习设计,如同粗粮,虽然可以填饱肚子,但营养不够。

垃圾:有些内容不精准、不专业,纯粹是胡乱拼凑起来的,或完全经不起推敲;无学习设计,用比较单调的方式交付,而且不符合学习者的需求、与其应用场景不匹配。这类内容就像垃圾食品,虽然成本低廉、生产快捷,但没有营养,没有价值。

打造“好内容”的四项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打造“好内容”的策略包括以下四项。

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其量身定制最适合其需求的内容。没有人会否认,内容是为学习服务的,因此所谓内容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只能是学习者,评价标准只能是学习效果。毫无疑问,对不同学习者,内容的好与坏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关键看是否满足其需求。

当然,要想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内容,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成本高昂或不太现实,但是也并非不可能。一方面,要激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让其去自主搜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内容;另一方面,尽可能细化内容,或以员工的工作任务为基础,为某一类人群提供定制化内容,提高内容的针对性。

加强知识的萃取和提炼。在前面提到的比尔·盖茨的讲话中,盖茨指出:互联网最令人激动的事情之一就是任何人只要拥有个人电脑和调制解调器,就可以发布他能创造出的任何内容。这话的确不假,尤其是随着Web 2.0时代的来临,我们如今正处在“自媒体”时代,不仅通过免费的微博、微信、博客等可以很方便地发布任何内容,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也可以搜索到几乎任何内容,而且有免费、公开的百科可以实现“众包”,有免费的教学网站开设课程和学习。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从学习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互联网上的“内容”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拿我个人研究比较深入的组织学习领域来看,随便到百科或微博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大量肤浅的、断章取义甚至是错误的言论,而且完全没有结构、缺乏全貌。因此,要想打造“好内容”,必须加强对知识的萃取和提炼,或者找到“内容专家”。

注重业务场景匹配。时代光华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最佳实践表明,内容的设计应以情境为依托,基于学习者的业务场景,模拟真实环境,不仅有助于直接帮助员工解决问题、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习的转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学者相信,知识不同于信息,它依赖于特定的情境,并与行动能力相关联。因此,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结合其业务应用场景来设计和交付内容,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才叫作“做出好内容”。

精心设计转化策略。内容是为学习服务的,因此,好内容要有相应的应用指南和转化策略,即如何促进学习者消化、吸收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促进其能力和行为的改变。从这种意义上讲,“好内容”不能只是“裸内容”,还应该包括教学转化策略设计、学习路径规划以及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适应不同学习对象的需求。

(作者系时代光华副总裁、首席知识官、研究院院长)

如何确定“恰切的学习内容” 篇7

对于教材来说,教师应是积极的开发者。现在有个流行的说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我看来,更为紧要的事还不是用教材教,而是开发教材。开发教材首要的工作是深入解读文本,充分发掘其潜在的教育和教学价值。其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教材中蕴含的种种学习价值进行筛选,找出最具学习意义的东西。最后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加工,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一系列活动把自己的劳动对象化于教学内容,制作出学生能够消化和吸收的,又饱含智慧成分的教学内容衍生物,并借助适当的方式和媒体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衍生物。这个工作不仅在课前,而且贯穿课的始终,是一个典型的动态生成过程。课前备课固然重要,课中的调节也必不可少。教师要根据课的实际进展,对教学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做适当的调整。这有赖于教师良好的课堂决策能力。“我觉得现在小学生的阅读环境和教材有些糟糕。和我们上小学时所用的语文教材相比,现在的教材是有进步,但进步得比较慢。虽然达标了,但还不能算出色。”有人呼吁:“我们现在就是把教材的地位放得太高了———‘权威’、‘统一’,不容置疑。从现在教材的编写质量来看,到了把教材也从‘神坛’上拉下来的时候了。”所以,我们要用一双批判的眼睛审视教材,找出它的不足,弥补它的不足,抑或将这种不足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直接加以利用。

教师还要做教材的知音。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步入作者的心灵,聆听作者的心跳。一篇冰冷的教材,在我们的脑海中神奇地焐热了,复活了。文字的高尚浸润着我们的心灵,涤荡着我们的灵魂,升华着我们的思想,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身在其中,我们有缘品尝文本的滋味,享受学习生活的快乐,提升文化生活的品位。我们不仅在为学生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工作,而且在享受生活,体验生命的意义。这种体验越充分,教材就变得越鲜活,越有灵性,我们传递给学生的也就可能越多。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许多老师上课时身在课文外,缺乏应有的激情,问题多半出在这里。

教师面对的“本”不限于课本,还包括教材之外的许多东西,比如教育、教学理论,比如和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甚至包括许多和教材不相干的东西。这种占有越充分,对教材的理解就会越深刻,对教学要求的把握就会越精准,对教学的处理就会越自如。这样的教师,面对课程的现实生成过程会表现出庖丁解牛般的游刃有余。所以,教师必须自觉地成为终身学习者,永远占据知识的制高点,成为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有位教育家说:“知识通过积极的思维得来才是真正的知识。”我们由此引申开来:“知识只有通过自主的学习过程得来,才能增进学生的智慧,成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

书籍,尤其是教材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引领学生像崇敬神灵般崇敬眼前的每一种课本。犹太人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很重视读书。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让孩子意识到书本是“甜”的,从小爱书。犹太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说法,那就是书柜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要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感到书籍是增进我们智慧的不竭泉源。走进书本,即是走近哲人,走近大师,走向成熟和高尚。这种观念一旦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就注定他们会一辈子和智慧结缘。孩子一旦和智慧结缘,就肯定会远离野蛮和愚昧。

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如何定位呢?一句话,是“帮助学”和“主动学”的关系。我认为,教学是教与学两个过程协同运动的矛盾统一体。学是教学这个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教学在实质上仍然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学内容或教学内容的衍生物。这种特定条件下的学习过程的机制与一般学习过程不二。所以,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真正把学生看成人,看成智慧成长过程中的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存在,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要尽可能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展开我们的课程,让每个学生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只有当教师的教的行为根据新的学生主体观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之后,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才会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也是主体,是教的主体。教的客体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学生和教学内容(包括教学中产生的知识衍生物)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教在矛盾统一体中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是学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排斥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要主动地教,着眼点要放在更有效地促进学上。要认真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和措施,要努力寻求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教师要主动地寻找自己在教学中的立足点,要自觉充当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激励者。在更多情况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的伙伴和向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而言,其作用不是主宰,而是主导。要把学生导向省时高效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要甘心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生活,并且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热情地帮助他,在学生需要指点迷津的时候及时地指点他。

准确聚焦预期的学习内容 篇8

一、变易理论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变易学习理论来源于现象图式学,是以马飞龙教授为首的一批瑞典哥德堡大学学者所创立的一套学习理论。变易理论认为,学习内容指的是学生要“学什么”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是首先指向学习的开始而非终点,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这学习内容还是会改变的。

学习内容是多层面的,有结构的,具有可变性的。

1.预期的学习内容(intended object of learning)。教师凭借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再加上以前测和访谈从学生身上取得显证,会探寻到一个较清晰明确而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作为教师,上课之前必须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科学前概念,设计出一份方案,这份方案能够让学生对溶解现象进行仔细观察、使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判断出某一种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这一份方案就叫预期的学习内容。

2.实践出来的学习内容(enacted object of learning)。教师通过课堂活动,期望学生能聚焦于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但因为课堂上的种种互动情况,学生可能仍未体验到这些关键特征,又或可能体验到所学事物的其他特征。还是《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课,预设时教师期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明白: 某一种物质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水中,肉眼看不见,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但是,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实验设计不到位,也可能是学生科学前概的问题)使得实际教学偏离了原来预设的内容。这时候的学习内容叫做实践出来的学习内容。

3.体验到的学习的内容(lived object of learning)。学生实际上学习到的,取决于他在课堂上经验到什么,同时也跟每个学生不同的背景和经验相关。还是《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课,最好的情况就是,学生学到了老师希望他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溶解是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有的学生注意并识别出了另外一些东西:过滤时,为什么要用玻璃棒引导溶液,不能直接倒?

二、变易理论对“学习内容”三个层面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的正确把握

变易理论对“学习内容”三个层面(预设的、实践的和体验到的)的理解使我们明白,学习内容是否恰切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否有效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正确把握这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根据变易理论,实践中, “学习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学科学习内容。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成的教学设计(教案)。这个层面的学习内容是预期的、预设的。

2.在课堂互动中呈现出的学习内容。这是课堂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内容。这个层面的学习内容是实践的。

3.学生个体体验、体悟到的学习内容。这是学生经验到的学习内容。这个层面的学习内容是体验到的。

三、准确聚焦“预期的学习内容”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准确聚焦 “预期的学习内容”至少还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1.“教”教材

师:桌上有四只杯子,其中一只装的是凉水,一只装的是热水,还有2只装的是温水,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判断出来吗?

生:有。

师:什么办法?

生:用温度计测量。

师:嗯,是一个好办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用手摸。

师:好的,你上来摸一下!

《温度和温度计》一共有四个教学活动,上面是一位老师教学第一个活动———“比较水的冷热”的片断。

我们知道,教材安排这一活动的意图是:

(1)生活中,对于一个物体的冷热情况,孩子们都有用手触摸、身体感受的经验,而直接用温度计来测量的学生估计会很少。

(2)通过用手来触摸这四杯水,使学生明白,用手触摸来判断物体的冷热,只是一种相对的感觉,不一定正确,要想比较精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这就必须借助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测量。

虽然课程改革进行这么多年了,但是有的老师还是简单地以“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教参”为本,视教科书、教参为权威,这种不顾课堂实际、学生实际的“教”教材致使“预期的学习内容”出现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

2.忽视学生的“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确定“预期的学习内容”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科学前概念。要对学生进行访谈和前测,不能单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确定“预期的学习内容”,这样容易造成“预期的学习内容”不精准。例如《水和水蒸气》,学生虽然对“蒸发”“水蒸气”已经有了一些正确的认识,但“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是绝大多数学生的认识,甚至学过这内容的学生也一直这么认为。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在确定“预期的学习内容”时忽视了学生的“学”。

3.以“我”为主

在确定“预期的学习内容”的时候,老师往往是单兵作战,缺少交流与协作,学科之间更是缺少整合,不能有效运用教研组每个老师的经验。

四、如何准确聚焦“预期的学习内容”

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虽然关注的是最后一个学习内容———体验到的学习内容,但预期的学习内容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实践出来的学习内容和体验到的学习内容,所以说, 只有预期的学习内容准确,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做到有效、高效。

(一)集体备课,初拟学习内容

这里所说的初拟学习内容,是指教研组的每个老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总结出来的学生的需要,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科概念本身的重新钻研、对教材内容进行的再度开发,从而形成的新的学习内容。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只有集众人智慧采百家之长,初拟的学习内容才能起点高,为准确聚焦“预期的学习内容”打下科学合理的基础。例如:在探讨交流《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时候,有的老师认为,对于“溶解”这一概念,在课前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溶解”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太了解,所以, 课堂上,我们应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描述食盐与沙在水中变化的异同,知道食盐颗粒在水中看不见了,没有沉淀出现,就是溶解了,而沙正好相反,沙的颗粒在水中是能看见的,而且有沉淀出现,那就是不溶解。而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对“溶解”的前概念已经有了相对准确的表述,我经常在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说说什么叫“溶解”?学生的回答:“溶解是物体在水中看不见了,物体变没有了,融化了。”这样的表述已经比较准确了。

(二)访谈前测,修改学习内容

对“溶解”的理解,学生的前概念到底怎么样?为了准确找出学生的学习难点,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访谈和前测。我们邀请了四年级6个班18名学生(每班代表不同学业成绩的3名学生),还邀请了五年级3名学生、六年级3名学生(了解这批已学习过“溶解”内容的学生,在理解“溶解”时,有没有明显的差异),通过访谈和前测,我们发现,四年级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日常生活中,把糖或者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都见过,有的还亲手做过。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溶解”一词,甚至在讲话的时候也会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什么是溶解,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溶解。而五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学过“溶解”这一概念,但他们也没能深入理解,“均匀的分布在水中”这一关键特征没有一个学生能说出来。

访谈前测的问题:

1.把食盐倒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搅拌,食盐颗粒会有什么变化?

2.把干净的沙子倒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搅拌,沙子颗粒会有什么变化?

3.把面粉倒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搅拌,面粉会有什么变化?

(三)找到关键特征,确定学习内容

变易理论认为,学习必然指向某事物,同时学习者需辨识该“事物”相关的关键特征,学习才会发生,此处所说的“事物”其实就是指学习内容,如果要让学生审辨到学习内容,老师教学时便应该把学生的注意引导至关键特征,其他会转移学生对关键特征的关注的东西,便应该让它退至背景,以免学生混淆。

溶解是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其关键特征是“颗粒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审辨到这一关键特征,教学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在观察、比较和描述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颗粒是如何变化的”,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颗粒是如何变化的”。

研究课流程(预期的学习内容):

活动1:

(1)观察食盐、沙颗粒的情况(放入水中前),并请学生进行描述。

(2)让学生同时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放入水中), 并提出关键问题:食盐和沙子在水中分别是怎么变化的?

(3)让学生同时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搅拌后),并请学生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仔细的对比后会发现:食盐在水中慢慢地、慢慢地变少了,最后看不见了;而沙子在水中却没什么变化。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小情景,在日常生活中,谁都见过,每个人都有经验。但如果这样一个生活小情景不在课堂上再现,或者再现了,没有老师“仔细观察”的要求,又有几个孩子会那么静心地、郑重其事去观察呢?如果孩子们没有那么静心地、郑重其事去观察,又怎能体会到食盐在水中慢慢地、慢慢地变少了,最后肉眼看不见了的变化过程呢?体会到了,假如没有老师“请孩子们描述”的要求,孩子们能深刻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没有沉淀;物体的颗粒在水中仍能看见,而且有沉淀出现是“不溶解”。

活动2:

(1)观察面粉颗粒的情况(放入水中前),并请学生进行描述。

(2)观察面粉在水中的情况(放入水中),提出问题:面粉在水中是怎么变化的?并请学生进行描述。

(3)学生继续观察面粉在水中的状态(搅拌后),并提出关键问题: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像沙子还是更像食盐?

学生仔细观察后这样描述:没有放入水中时,面粉颗粒很白,很细,大小差不多的;放入水中时,面粉是一块块的往下掉,就像下雪一样,还不时有一些泡泡出现;搅拌后,面粉在水中就像牛奶。当老师提问:“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像沙子还是更像食盐”时,矛盾出现了,有的学生认为,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像沙子,有的学生认为面粉在水中更像食盐,还有的学生认为面粉既像沙子又像食盐;还有的学生认为面粉既不像沙子又不像食盐,单凭肉眼看是无法判断的。

活动3:用过滤的方法,分别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中学生观察到面粉和沙子一样留在了滤纸上,而食盐没有;原来面粉是不溶解的,最终学生明白了。

“预期的学习内容”是否精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在关注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教材的内在联系、 学生的体验、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预期的学习内容”,只有“预期的学习内容”充分,才有“实践出来的学习内容”的精彩,才有“体验到的学习内容”的高效。

摘要:变易理论认为,学习内容是多层面(预设的学习内容、实践的学习内容和体验到的学习内容)的,有结构的,具有可变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虽然关注的是最后一个学习内容——体验到的学习内容,但预期的学习内容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实践出来的学习内容和体验到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初拟学习内容;访谈前测,修改学习内容;找到关键特征,确定学习内容这些步骤来准确聚焦预期的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探究 篇9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就是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 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这些小组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观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和合作能力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影响, 这种合作模式学习对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实现合作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得到共同发展目标的学习.

二、当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 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有时候在实际合作学习中, 可能是为了完成任务把孩子放在一块, 学生自己都还不清楚为什么分成小组, 以及分成小组后的合作任务和合作目的, 学生不知道老师要求自己做什么, 导致合作学习就跟走形式一样, 学习小组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学生也没有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导致学生默不作声, 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讨论.

(二) 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及合作技能

因为我国传统教育是为了应付考试, 学生学习考试排名已经形成了竞争形势, 一下子合作学习学生心理并没有合作学习的概念, 而且小学生还处在贪玩的年纪, 合作学习注意力就转移道和同学说话打闹上去了, 不具备与人合作的技能.更别说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何有效地与别人沟通、如何解决冲突等, 以至于合作学习受阻, 无法继续进行.

(三) 教师缺乏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

教师有时候对于合作学习不重视, 没有合理设计合作学习方案,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 对于小学生有点难度, 在实施合作学习前, 也没有明确给学生探讨方向, 导致学生没有一个中心目标, 导致合作学习低效或无效.

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对策

(一)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技能

小学生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 因此,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平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技能, 教导学生一个降级能力的概念, 比如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 谦虚有礼表达自己的观点, 陈述自己的想法, 与人和善.

(二) 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调控

教学模式是否有效与教师的指导关系很大, 有的教师只设计问题, 而不加强指导, 尽管问题设计得很好, 但学生“自由”合作的成果却不是很理想, 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 发现学生不积极参与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时, 要及时引导, 提出明确要求, 当学生交流讨论停留在表层不深入时, 教师要及时加以诱导, 让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确保合作顺利开展. 学生交流过程中常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 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发现, 及时给予肯定. 在学生出现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合作时, 教师要及时点拨, 帮助学生尽快排除障碍.

在合作学习前让学生有时间独立思考, 只有在经过思考之后, 学生才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 进行深入地探讨,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 教师务必提出明确的探讨目标, 不然学生会变得比较盲目, 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而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高.

(三) 协调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 合理安排学生成立小组讨论把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安排在一块, 让学习优秀的学生辅助其他同学, 其次, 在小组内多给学困生先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机会, 从而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再次, 让学困生认真地听取他人的见解, 然后动手操作, 认真地探究这个过程. 最后, 教师需要重点地指导学困生, 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及时给出表扬, 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增加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交流, 对老师和周围学生产生信任感, 和谐教学的氛围.

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教育更好的发展, 它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但是合作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诸多问题, 我相信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只要不断地学习, 改进自己的工作, 一定可以更好的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冯春花.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 2014.

[2]张正玉.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胡春艳.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选择探究性学习内容激发探究欲望 篇10

1. 该探的不“探”

这不“探”, 主要是指两个方面, 一是指数学中很多有探究意义的, 值得探究的内容没有探, 而是教师轻描淡写, 以授代探.这样,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 有如燕子点水, 一跃而过, 只留下一圈一圈的波纹, 不一会儿就淡化了;二是指在探究的广度上、深度上不够.“抛出一个问题, 草草收场”, “浅尝辄止”就是指的这种现象.因为教师都非常清楚, 探究性学习的环节要花很多的课堂时间:为学生设置探究的情境, 建立探究的氛围, 促进探究的开展, 把握探究的思路, 交流探究的内容, 总结探究的结果……有时甚至一节课的时间还不能探究好一个内容.于是老师们担忧, 这样的探究会“浪费”多少课堂时间!久而久之, 探而不实, 实而不探, 使探究性学习流于一种形式.

2.不该探的也“探”

有些教师认为现在提倡探究式学习, 就不管什么内容都戴上“探究”的帽子, 以显示其先进性, 其实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 也不需要样样都探究, 探究式学习只是学习方式中的一种, 它需要和其他几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使用.以前的传统学习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 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 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的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

我们现在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们应该走“中间地带”, 让那些真正适合探究的内容不至于被冷落和忽视掉, 只要组织好这些内容的探究, 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发展.

怎么样的内容才值得探究呢?我们不妨从值得探究和可以探究的两个维度进行衡量.值得探究, 指的是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要有利于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 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 要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可以探究, 指的是学生有探究这个内容的能力, 也就是说提供的学习材料应当位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果子.具体地说, 在小学数学中, 我认为与常理相冲突或有争议的内容适合探究;方法或答案不唯一的内容适合探究;空间感较强的或操作性较强的内容适合探究;隐含某种规律的内容适合探究;新旧知识联系较紧的内容适合探究……

1.与常理相冲突或有争议的内容———“冲突式激探”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痕迹, 但是数学又高于生活, 是生活的一种理性化的分析、思考因此往往有很多的学习内容经过探究会出现与常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样的学习内容会给学生造成强烈的思维冲突, 烙下深刻的印痕, 留下清晰的知识表象.

2. 方法或答案不唯一的内容———“开放式激探”

现行的新课程非常突出算法多样化, 一道题目往往有好几种算法,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的不同, 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多种多样的策略.选择这样的探究内容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而且可以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相互间的交流会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 空间感或操作性较强的内容———“猜想—验证式激探”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 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儿童的智慧来自手指尖上”,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 忘记了;看见了, 记住了;体验了, 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例如, 在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中,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一段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圆柱形的胡萝卜削成等底等高的圆锥.并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实践操作的感知和学生内心的好奇心, 促使学生提出了多种猜想 (如5立方厘米、3立方厘米、4立方厘米等) .学生对自己的猜想怀有特殊的感情, 于是逼迫创造性地进行探究, 提出了“称重量”、“浸入水中”、“找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等多种验证方法.学生提出的各种猜想是课堂生成的教学内容, 学生的这些验证方案同样是鲜活、丰富的教学内容, 从而丰富、拓展了学生的数学空间.

4. 隐含某种规律的内容———“发现式激探”

世上万物都有规律, 而规律又是隐含在某种表面的现象中, 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透过现象, 深入到里面找到其中隐含的规律, 真正了解、领悟、掌握这种规律, 并在实践中运用这种规律, 这才是我们教学最终达到的目标.

以《商不变性质》为例, 教师创设情境, 提供正反材料, 如“32÷8, 320÷8, 3200÷8, 32000÷8;72000÷9, 7200÷9, 720÷9, 72÷9”引导学生口算并仔细观察, 围绕“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时, 商才不变”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学生在情境中感悟, 在探究中体验, 最终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并通过对一些变式材料的进一步探究, 加深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 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

5. 新旧知识联系较紧的内容———“迁移式激探”

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进行新授内容的教学,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自觉地获得数学知识和情感的体验.以《梯形的面积计算》为例,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 (割补转化法)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类推探究, 运用先前获得的方法围绕“怎样割补能够将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合作探究, 鼓励学生想出多种转化的方法, 并讨论转化前图形的异同, 通过揭示联系, 发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探究内容不仅使学生得到了知识的更新、递进, 而且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没有探究活动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材料, 选择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教学内容, 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的空间,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发现、创造数学,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探索、创新的摇篮.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 对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选择探究性学习内容来激发探究欲望谈几点看法.

上一篇:英国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下一篇:数字化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