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担保

2024-07-12

上市公司担保(精选十篇)

上市公司担保 篇1

一、我国企业对外担保现状概述

总结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现状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法律法规对公司担保行为的规定不明确、银行的信贷体系不健全、 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以及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都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市场混乱的重要成因。此外,缺乏完善而有效的内部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体系,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健全也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的原因。

当前,随着企业之间经济交往增多,对外担保的总量和总额呈上升趋势。究竟是何种利益驱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呢?在对外担保的经济关系中,担保人和被担保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双方的最终目标。但对外担保行为似乎违反了交易的对称性原则。当担保方提供担保时,必然要在提供担保的成本与受益之间衡量。从形式上看,提供担保只有利于贷款人和借款人,因为对外担保并不收取费用, 而第三方的担保人并不能获得任何显性的收益,可一旦借款人出现违约时,它还不得不承担连带责任。陈宏(2006)认为虽然对外担保对担保人并无直接的显性利益,但它的隐性利益却十分巨大,因为互保不仅能促进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而且一旦公司有债务融资需求,它也需要其他企业为其提供担保。

二、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2月26日在深圳证交所挂牌上市,注册资本8.64亿元,总资产53亿。现辖ST海龙博莱特化纤有限责任公司、ST海龙纺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海龙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四个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营粘胶长丝、粘胶短丝、棉浆粕、帘帆布和无纺布。其中短丝、棉浆粕、涤纶帘子布生产规模居国内首位。

(二)公司违规担保情况简介

2011年9月2日,ST海龙由于违规担保,公司被深交所特别处理。 其对外担保额高达31亿,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21.79%。公告显示,2010年末ST海龙未履行及时披露义务,所涉及对外担保金额高达4.23亿,为2010年期末经审计净资产的43.9%。截止2011年6月25日,潍坊特钢与ST海龙相互提供了过亿的担保额。

与巨额的担保相比,ST海龙的业绩就显得十分糟糕,ST海龙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实现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34.3%,亏损3.72亿元,同比下降-477.98%。2011年一季度,ST海龙继续亏损5600万元, 2011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4.0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6940%,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37元。同样,在这一担保圈的新疆海龙化纤有限公司2010年也出现了巨额亏损,并一度停产。难掩的颓势使得公司高管相继出走。

三、案例分析

ST海龙巨额担保为何频频发生,这些担保将会造成什么影响?本文将从山东海龙违规担保的特点以及成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ST海龙违规担保的特点

1、各上市公司间巨额互保,形成担保圈

担保圈,是指大股东和其上市公司相互担保,从而连接多家上市公司形成的以资金为链条的利益体集合。这种担保圈就犹如一条“食物链”,只要其中一家上市公司资金链断裂,就会使得圈内上市公司受到波及,甚至影响到整个金融和证券市场。

资料显示,短短10年期间,ST海龙为没有任何关联关系的11家企业提供担保,并互为担保,如山东巨力集团,歌尔声学等。为其他公司提供贷款担保的同时也得到了同样的“实惠”。2010年ST海龙为潍坊特钢提供的担保余额累计达56000万元,同样潍坊特钢为其提供了78045万元的担保。可是一旦企业出现问题,首先影响的行业必定是银行。围绕ST海龙形成的担保圈也涉及到很多金融机构,如中行、建行。

2、担保金额远远超出公司的净资产或者盈利能力

在2011年上半年,ST海龙实际发生担保金额10.59亿元(包括公司于子公司相互提供的担保),为报告期末净资产的172.78%。到2012年,ST海龙因担保产生的负债总额已经超过了资产总额十几个亿,更是远远高出行业均值。

一直亏损的ST海龙公司,却拥有超高比例的担保额,这在A股上市的公司中实数罕见。2010年公司亏损3.72亿元,表内负债率85.49%,2011年第一季度亏损5615万,负债率87.17%。远远超出盈利能的巨额担保是导致其停牌的直接原因。见图1

3、担保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关联互保

仅在2010年6月30日的公告中,ST海龙就确定了3亿多的担保额。协议生效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额为上升至309643.5万元(包括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担保),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了2010经审计净资产的321.79%。详细情况见表1.

4、披露担保事项不及时

此次违规担保中,几乎百分之百的上市公司都没能够完整而及时的披露担保的相关事项,存在恶意隐瞒的情况。

2011年9月,ST海龙的公告称,由于2010年末公司未履行担保程序亦未履行及时披露义务对外担保所涉及额达42300万元。仅2011年一季度功盖显示2010年隐瞒担保额就高达430万元。201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违规对外担保10000万元,ST海龙被实行股票其他特别处理。

资料来源:2011-2012年ST海龙年报

(二)海龙违规担保成因

1、市场因素与制度背景

2000年以后,政府部门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监控力度不断加大, 并且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额限定的十分严格。在这种宏观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的扩张必然会导致大量的资金缺口,而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多依靠于银行,这就必然要求担保。又因为利用股票市场的方式筹集资金限制比较严格,而银行对信用贷款的限制也很多,因此,为了融通资金,这各种各样的限制使得正常的担保活动演变为获取信贷资金的唯一重要形式,继而引发了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和连环互保的普遍现象。

资料来源:ST海龙公开披露公告

2、缺乏风险管理

ST海龙由于盲目追求产能扩张而导致巨亏,内部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流失,违规巨额对外担保引来担保责任重负,种种表现足以见得ST海龙财务缺乏真正的风险管理,由此导致漏洞频出,危机一触即发。

根据山东证监局的认定,ST海龙在信息披露方面已经有过一些劣迹。例如,存在“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担保情况披露不完整”,“对外披露不及时”等问题。

3、银行信贷监管的缺失

银行业自身结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理。银行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某种程度上,银行在恶意担保中的责任更大了,它是结果发生的前提。尽管银行在贷款方面有抵押、担保等方面的严格限制,但在具体的识别过程中,也未能识别出贷款对象的一些相互担保、连环担保、重复抵押等问题,未能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根源上制止担保圈的形成。

四、讨论与结论

本文通过对ST海龙进行案例分析,着重考察了其违规担保的动因与特点,显示出我国在违规担保方面教训十分深刻,因此加强管理和防范显得十分必要。

(一)企业内部管理

企业内部对于对外担保的管理,首先,要从公司的治理方面入手, 股东需要使公司的管理层与其站在同一高度,致力于企业价值的保值增值,损害公司价值的行为才会制止。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公司结构不规范,一股独大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在担保业务中的表现为董事长或者公司高管签订对外担保合同时不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的批准。因此,要想从根源上杜绝“担保圈”问题需要要加强晚上公司的治理。

其次建立一个制度健全的企业担保风险防范体系,全方位权衡担保业务风险系数,通过对风险识别和评估,健全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公司的资产以及盈利能力,确定担保额的限制区间,建立对担保风险的预警机制。

(二)政府管理

针对日益增加的担保问题,政府应从多方面改进管理方法,首先: 建立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严惩明显损害公司价值,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行为,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对外担保政府规范。对于ST海龙担保圈而言,仅仅以破产告终,相关责任人也只是受到公开谴责。因此,应特别突出法律的威慑作用。

最后,建立贷款担保全方位动态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银行的信贷监管作用,增强对贷款抵押担保各环节及全程管理风险的控制能力。金融机构的严厉监管态度,将会对对外担保市场产生强大的威慑作用。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它在中国证券市场中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变化的问题,并时常引发争议。所以规范上市公司担保行为与活动成为了治理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目标。本文以ST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深入探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背景、成因及动因,为其他上市公司进行对外担保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违规担保,担保圈,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Barro R J.The loan market,collateral,and rates of interest[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76

[2]邢云川.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风险成因及规避[J].金融与经济,2006

[3]郑海英.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及其风险分析——基于啤酒花事件引发的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

上市公司担保 篇2

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有1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398项担保事项,母子公司互保,也有上市公司之间互保,担保金额超千亿元,仅半年多时间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担保金额。在整体经济下滑、借贷危机频现的时候,企业之间相互担保这种抑制风险的行为,已犹如踩在脚下的地雷,显得格外惊心。

担保金额已破千亿元

有统计,截至7月18日,100家浙江上市公司共有1036.58亿元担保金额获股东大会通过,涉及398项担保事项。而去年全年,上述数据是856.18亿元,涉及的事项是403项,涉及的企业为106家。

按照这个趋势,今年浙江上市公司担保金额将极有可能超过去年一倍以上。

若以今年一季度末净资产为准,在上述100家公司中,宣布的担保金额占净资产之比超过50%的公司达30家,占比超过70%的公司有22家,占比超过100%的公司有12家。

在去年全年,宣布的担保金额占净资产之比超过50%的公司为27家,占比超过70%的公司19家,占比超过100%的公司11家。

50%的担保额占比,是2003年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规定的上限,2005年12月,该规定取消。有分析师表示,担保总额超过了净资产,其实是一种潜在的“资不抵债”风险,对于个别公司是相当危险的。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上述100家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共计16家,其中华夏幸福、京投银泰、物产中大分列前三;而在上述16家公司中,今年上半年宣布担保金额占净资产比例最少的也有30%。

担保圈盘根错节

目前,数百起担保事项已令浙江上市公司担保圈盘根错节。

6月20日,民丰特纸发布公告,称拟继续与新湖中宝及其控股子公司签订互保协议,涉及金额为3亿元。如一方要求对方为其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其应同时向对方提供等额反担保。

今年4月,新湖中宝发布公告称,拟与美都控股建立以2亿元额度为限的互保关系、与加西贝拉建立5000万元额度为限的互保关系、与济和集团建立以1亿元额度为限的互保关系、与绿城中国继续建立以3亿元额度为限的互保关系、与华立集团继续建立以2亿元额度为限的互保关系、与新湖集团和新湖控股以及新湖公司建立16亿额度为限的互保关系。

而民丰特纸继续与浙江嘉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6000万元额度为限的互保关系、与加西贝拉建立1亿元额度为限的互保关系。截至2011年12月31日,新湖中宝为新湖集团、新湖控股及其控股子公司担保3.85亿元,对外担保余额合计8.66亿元。

另外,海越股份拟为盾安环境、千足珍珠、海亮集团三家公司提供的最新担保余额分别为1.2亿元、6000万元和2.5亿元。而海亮集团与海亮股份及子公司存在11.66亿元担保关系,千足珍珠与盾安集团也存在1亿元的担保。此外,尖峰集团与凯恩股份、菲达环保与浙江富润之间都存在着互保关系。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民间借贷市场发展以及联保、互保等担保工具的应用,企业在受益于外部融资担保体系之时,风险也被捆绑到一块。提供担保的上市公司就很容易被履约能力不足的被担保公司造成财务恶化,一旦其中一家公司资金链断裂,就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房地产成重灾区

从这些担保事项中,可以看出房企的担保显得尤为明显,比如新湖中宝、广宇集团、滨江集团、莱茵置业等。

自身主业非地产,而为房企融资担保的上市公司,数量就更多。以美都控股为例,杭州鼎成、德清置业两公司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美都控股分别为上述两公司1.6亿元和3亿元的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这些房地产公司一直以来是担保事项的高发群体。截至去年年报,包括宋都股份、浙江广厦、滨江集团、数源科技、华夏幸福、卧龙地产、荣安地产、京投银泰、广宇集团、新湖中宝、刚泰控股、美都控股、万好万家等13家发生担保事项的房地产公司合计担保余额合计达50亿元。

报告其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平均比例为59.34%。其中,宋都股份、浙江广厦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超过100%,分别为129.13%和122.03%。滨江集团、数源科技、华夏幸福、卧龙地产四家上市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超过50%。

光伏企业隐忧渐显

除了房地产之外,在浙江上市公司担保圈,由光伏行业自身不景气引发的资金链危机也开始星火燎原。

今年上半年,绍兴的光伏企业向日葵和精功科技上半年预计将出现首次亏损。以向日葵为例,该公司最新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将亏损1.6亿元至1.7亿元,较去年同期盈利13亿元下滑了221.25%至228.83%。而在4月25日的一季报中,向日葵曾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下滑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两家企业外,超日太阳、维科精华也进行了业绩修正,且均为向下修正。

伴随产品价格和利润的大幅下滑,光伏企业现金流的问题愈加凸显。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79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从去年四季度的117亿元大幅减少至2.95亿元,而同期其存货则从去年四季度末的587亿元进一步上升至628亿元。

不过,尽管业绩大幅下滑、现金流日益紧张,但两家上市公司自身却存在巨额的对外担保。其中,2011年向日葵对外担保为1.92亿元,精功科技对外担保为1.85亿元。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精功科技还向子公司浙江精功新能源提供最高达5000万元的财务资助。

32家公司违规担保超亿元

违规担保在浙江上市公司也时有发生。浙江去年共出现46家违规担保上市公司,其中32家公司违规担保超亿元,有7家公司违规担保超过10亿元。这6家公司中有5家属于房地产公司。

一位市场人士表示,如今我国关于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各项法律法规都相对完善,但上市公司未经董事会、股东大会等适当程序审批的对外担保现象仍屡禁不绝,为控股子公司或绕圈为大股东的控制股东提供担保的现象也远未根除,对外担保的总额巨大,甚至远超上市公司净资产承受的能力,对外担保的期限过长,特别是担保事项信息披露可能缺失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给判断担保所带来的风险评估增加了困难。

关联担保达500亿元

据统计,2011年浙江上市公司关联担保余额合计为504.78亿元,比2010年的345.8亿元增长了49%。

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杨文柳认为,关联担保与子债母保的金额皆较大是为了避开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去占用资金以及转嫁风险。对提供担保的上市公司而言,由于担保合同的连带责任条款使其要承担财务发生危机的风险。

有分析人士指出,哪怕只对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也同样存在风险,贷款逾期或者展期,很可能是贷款企业出了问题,上市公司的担保责任和连带赔偿责任一般无可逃脱,若出现财务危机,上市公司很可能会陷入财务困境。

上市公司担保 篇3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 农业担保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显得尤其重要。2009年起, 四川省按照“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 在省财政资金的引导下, 采取以奖代补、政府注资、金融资本注入、整合国有资产、民间资本投入等多种方式, 不断增加农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 构建了做大做强农业担保公司的长效机制。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 四川省国有资产经营投资管理公司出资组建了四川现代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四川农业担保公司) 。目前,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在扶持三农和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加大了对农户的金融扶持, 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 保证了市场供给, 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取得了贷款农户、担保机构、银行、地方政府多赢的良好效果, 其模式的创新不仅体现了中央的精神, 符合当地的实际, 更对我们今后完善农业担保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四川农业担保公司的做法与创新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从成立到现在, 在搭建“银、企、保”融资担保平台、培养高效精干职工队伍、推动全省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和直接为涉农企业与农户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发挥优势, 搭建银行担保互动深度合作新平台。四川农业担保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即高度重视大型银行的担保资质入围工作, 全力构建为三农融资服务的银、企、保合作平台, 现已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具备担保入围资质的银行已达13家, 与在川业务量位居前列的主要金融机构普遍建立了合作关系, 上述金融机构为四川农业担保公司提供的担保授信额度达30亿元。

自2011年国家开始对担保行业清理整顿后, 市县农业担保公司和民营担保公司普遍难以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担保入围资质, 这就造成了为涉农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数量和能力的严重不足。在此情况下,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能够快速搭建起完善的银担合作渠道, 主要优势在于:一是积聚了一批经验较为丰富的担保专业人员和管理团队。二是国有担保公司符合担保业清理整顿行业趋势。三是公司担保业务操作与市场接轨。四是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在为银行服务的同时,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以公司信用为保证努力推动合作行信贷资金下乡, 满足涉农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截止2012年底, 公司融资担保客户遍布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广安、南充、遂宁、资阳、眉山、阿坝等市州, 且大量分布在生猪养殖、屠宰、茶业加工、食品加工、种子培育、花木种植、植物油加工、水果种植、饲料、肥料、农药生产等农业生产领域, 客户以中小企业和农户为主。

2.加强合作, 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新机制, 努力推动四川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全省参照“资阳模式”先后成立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的专业农业担保公司已达19家, 覆盖全省的农业担保体系骨架已基本形成, 这样的规模和体系在全国来说也是处于领先的。但是, 现有农业担保机构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新成立的市级农业担保公司多数在人力资源、制度建设、风控管理等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 制约了担保放大机制的发挥。二是银行准入门槛越来越高, 除成都农业担保公司以外的市级农业担保公司普遍难以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担保入围资质。三是全省农业担保体系内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各自为战, 有点少面, 业务、信息、管理经验等资源没有有效整合, 缺乏系统的创新能力。针对以上情况, 在省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积极推动全省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工作, 采取分类试点、逐步推进的方式, 2011年初与乐山、蒲江等市县农业担保公司开展以业务合作为纽带的试点工作。主要对其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等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户, 灵活采用联保、分保、信用反担保等方式,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担风险的合作模式。通过试点,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与市、县农业担保公司在合作方式、担保费结算、保证金缴存、担保责任承担、业务操作流程、合作协调机制等六大方面, 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成熟的合作模式。目前,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已将这种合作模式推广应用到成都、眉山、凉山等市州和新津县。

3.突出重点, 全力培育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排头兵。在省财政厅的领导和支持下, 2001年省国资经营公司率先参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资参股试验工作。2004年, 财政部以四川省的经验和成效为典范, 在全国推广。截止2011年底, 四川省国资经营公司共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46个, 企业38家, 累计投资金额约6亿元。四川省国资经营公司始终坚持以投资农业为主, 对省内多数重点涉农的优质企业有较深的了解,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以此作为依托, 抓住优质客户, 引导银行资金加大投入, 加快了企业做强做大步伐。截止2012年底, 已对四川四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五友农牧有限公司、四川七环猪种改良有限公司、四川龙都茶业 (集团) 有限公司、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等优质涉农企业进行了融资担保, 促进了四川省优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做强做大。

4.直接惠农助农, 通过农村合作组织的形式, 探索对个体农户进行小额贷款担保新模式。公司对涉农项目制定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 主要包括:一是担保费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30%~50%。二是免收客户的银行保证金。三是对助农增收效果明显的项目, 在控制担保风险前提下扩展反担保措施的品种和采取相对灵活的保证方式。蒲江县于2009年被农行四川省分行确定为四川省唯一的金穗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整体推进试点县, 而推进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农户贷款的抵押或者担保问题。农户作为最小的农业生产单位, 自身可以提供的抵押物非常匮乏, 无法满足银行贷款的要求, 因此, 必须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该项惠民工程才能得以顺利推进。为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分散担保业务风险, 进而增进担保机构信用, 2012年初, 四川省农业担保公司与蒲江县农业担保公司开展了担保合作试点, 通过“农行+政府+担保公司”模式积极开展农户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大力支持三农发展, 有效解决了农户融资无财产抵押的难题, 全县共办理农户小额贷款担保3270户, 金额9405万元。受保农户的覆盖面是蒲江县域全部的12个乡镇, 100多个村, 受保农户涉及生猪养殖、花木种植、服装、水果种植与运输、饲料生产、农家乐等农业生产相关领域。四川省农业担保公司和蒲江县农业担保公司对农户的小额贷款担保, 取得了显著的农户增收效果, 贷款发放3年来, 大部分贷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促进了蒲江县生猪、茶叶和猕猴桃产业及农村商、建、物流的发展。据蒲江县农业担保公司初步统计, 蒲江农户贷款前2010年的户均年收入为7.1万元, 支出3.4万元;户均贷款担保2.88万元后, 带动农户自身户均投入3.7万元, 实现户均年收入12万元, 支出5.7万元, 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增长78%, 年收入增长达73%。

5.多措并举, 筑牢农业担保风险防范新屏障。开展涉农融资担保业务, 既要实现帮助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户解决融资难、担保难的实际问题, 体现扶农助农的政策导向, 又要尽最大可能降低担保公司自身的担保风险, 使其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四川省农业担保公司与蒲江县农业担保公司合作的农户小额贷款担保项目中, 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优惠至1%,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直接的收入仅3万元, 各项费用及代偿支出预计将超过100万元, 收入、支出与承担的风险是严重的不匹配。公司以其它担保项目的收入以及财政部门的担保补贴收入弥补本项目亏损。

二、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

经过几年农业担保业务的开展,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开创了财政支农新模式, 实现小杠杆撬动大资金。政府注资引导成立农业信贷担保公司, 实现财政资金由单纯的无偿补助向提供信用担保扶持方式转变, 显著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 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构建了产业新支撑, 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通过建立农业担保公司, 促进了龙头企业的集群发展, 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三是培育了经济新增长点, 促进农民显著增收。发展农业担保, 突破农业发展融资“瓶颈”, 做大做强了一批农民增收项目, 显著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批新型农民应运而生,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统计, 截止2012年底四川农业担保公司共接受担保申请480户、申请金额达47亿元, 已为88户企业和3270个农户提供了153笔融资担保业务, 累计担保额近10亿元, 在保责任余额8亿元, 受保客户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0多亿元, 新增和带动农民工就业10多万人。

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 四川农业担保公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的开展和工作的成效。一方面, 资金本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的发展。四川农业担保公司首期注册资本金2亿元, 相对全省农业融资担保的综合实力而言财力较弱, 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资金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担保公司业务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 企业的政府性质使其背负巨大的市场压力。虽然农业担保公司由政府全额出资, 但由于采用的是独立于政府的完全市场化、公司化运作的方式, 不仅要实现社会效益, 还要保证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 这样才能做到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其从事的带有政府导向的涉农担保, 特别是创新进入农村经营组织和农户个体贷款担保领域, 风险较高, 如果代偿风险完全由担保公司承担, 将会影响到担保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三、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的对策建议

1.增资扩股, 壮大资本实力。

一是积极加快建设全省农业担保体系的步伐。在现有省、市、县级农业担保公司的基础上, 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行业指导协调, 逐步形成市、县级担保公司区域内直接担保, 省级担保公司联保与再担保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分担的担保体系。二是建议省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加大对省农业担保公司的资本金注入, 使其具有担保与再担保的实力, 由省农业担保公司以业务合作和投资参股的形式逐步将市级、县级担保公司纳入省农业担保体系中来, 使市、县级农业担保公司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性融资担保职能。三是采取“政府牵头、民资参股、市场运作”的办法, 通过增资扩股壮大公司实力, 通过股权多元化吸纳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一些种、养殖大户的投资来扩充农业担保公司的资本金。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形式 篇4

项目完工担保主要属于仅仅在时间上有所限制的担保形式,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项目完工担保人对贷款银行承担着全面追索的经济责任。

完工担保的提供者主要有:

一、项目的投资者;

二、承建项目的工程公司或有关保险公司。

完工担保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完工担保的责任;

2、项目投资者履行完工担保义务的方式;

3、保证项目投资者履行担保义务的措施

2、无货亦付款合同

它是国际项目融资所特有的担保形式,它体现的是项目公司与项目购买者之间的长期销售合同关系。无货亦付款合同有不同的方式,主要是产品购买方同项目公司签订无货亦付款合同,项目公司以此为凭进行项目融资。

无货亦付款合同是长期合同。

“担保公司”卷走4000万 篇5

丹东市公安局振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在“百日攻坚”行动期间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达4000余万元的高额利息诈骗案,目前在逃的主犯荆某已被立为网上逃犯,其余涉案人员全部被抓获。2015年11月7日,犯罪嫌疑人王某、朱某、张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丹东市公安局振安分局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800多万说没就没了

2014年底,振安公安分局陆续接到多起报案,报警人均称在一家名为“金鑫信用担保公司”投资,但对方已违反合同,数月没有支付利息。振安公安分局局长于淼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责成主管经侦副局长许洪波主抓此案,迅速成立专案组,尽最大努力给受骗群众一个满意交代。

专案组民警经工作了解,丹东市民梁宁旭(化名)是投资人之一,她告诉民警,有一天,她的父亲要她去这家担保公司投资,理由是这家公司给付的利息很可观。起初梁宁旭不相信,也没去存钱,但是在父亲多次要求下,她还是去担保公司了解情况。“公司员工接待了我,后来见我有顾虑,就说出公司在哪个地方还有其他项目,我就相信了。”于是,梁宁旭从银行里取出12万元,当天就存进该担保公司,预存6个月。

按照当时双方签订的合同,梁宁旭的投资可以每月为她带来1500元的利息,6个月后可以将本金取走。如此看来,利息比银行高很多,但是这条“赚钱路”只通畅了1个月,之后梁宁旭就再也没领取到利息。

经侦大队大队长刘丹介绍本案时说,有一个受害者是一名老人,年轻时做外贸生意赚了不少钱,这次在“金鑫信用担保公司”先后共投资900多万,最后拿回利息不足100万。

“合作伙伴”其实都是同一人

经过详细调查,民警很快掌握证据,“信用担保公司”的真面目渐渐浮出水面。

经调查,该“信用担保公司”的“一把手”荆某是河南人,他在河南省有一家电子产品公司,来到丹东后在金海路租了一家门市店,以自己女儿的名头开了一家金店。同年在古楼子镇某村,以建设“牡丹园”为名花30万元租了一片地,在土地上设了一些工程材料,设立“牡丹园”的最终效果图,还像模像样地办了剪彩仪式。最后,荆某在振安区开办了“金鑫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所有“道具”都已备齐,荆某也将他的“计划”付诸行动。

刘丹告诉记者,“牡丹园工程”和金店都成为荆某吸收资金的幌子,承诺给予高额利息,并可以带投资者去“牡丹园工程”和位于金海路的金店观看实体,谎称都是自己的合作伙伴,有时河南的电子产品公司也担纲“客串”。“这些实体实际上都是他的,互相之间打掩护,投资者看不清其中的局。”同时,按照公司规定,公司员工每月还有揽存任务,完成任务指标领取奖金。

说得天花乱坠,但投资者其实只领取了几个月的利息,后来就再也没有收入了。

运营资金只有8000元

振安公安分局经过侦查,认为“金鑫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有诈骗嫌疑,今年年初的一天上午,振安公安分局数名民警联合振安区工商局对位于丹东市珍珠街4号楼的丹东市金鑫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和他们的所谓金店及牡丹园进行突击检查,将正在现场的丹东金鑫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的王某、朱某、张某等20余位工作人员带回珍珠路派出所进行审查。根据民警事后调查,共计226名投资者陷入其中,涉案金额超过4000万元。

刘丹告诉记者,实际上荆某早就盘算好了,金店被查封时,店内的纯金制品早已被其转移;公司会计供述出的几个银行账号,里面全是空的;公司简介上所谓1000万元注册资金也是假的,实际运营资金只有8000余元。目前,荆某携款出逃,被立为网上逃犯,另外3名主要涉案人员已经被提起公诉。

不少投资者想不通为啥被骗,明明“金鑫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呀?民警介绍,该营业执照的营业范围只有担保、咨询等职能,并不允许荆某这种吸收资金的行为。

在上当的226人中,上年纪的老人约占八成,他们拿来投资的基本都是自己的养老钱,甚至向亲戚朋友借钱投资。“高额利息”的“馅饼”突然消失了,本想赚钱的老人们面临更大的困境——有病看不起、退休金拿去还债。刘丹说,这是丹东市公安局振安分局近年来破获的最大的一起担保公司诈骗案。在此,警方提醒市民,任何时候都不要动贪念,像荆某给出的这种高额利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摘自《辽宁法制报》)

上市公司担保 篇6

一、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农信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概况

据统计, 截止2009年底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有31家农信担保公司, 注册资本金达到3.35亿元, 除绍兴外, 其他地市均已组建农信担保公司, 有效地解决了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贷款难的问题, 推动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2010年2月份我们针对经营期1年以上的25家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农信担保公司, 进行了担保业务开展情况的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5份, 回收21份, 有效问卷20份。从调查结果来看, 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农信担保公司在担保风险控制方面做到了以下几点:

1.担保相对集中于讲信誉、有实力的对象。基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 (2007) 1号文件精神, 进一步扶持和服务“三农”的宗旨, 为了确保降低担保风险, 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各农信担保公司在成立之初, 将担保对象首先定位在一批讲信誉、有实力、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影响力, 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从调查来看20家农信担保公司的担保对象均集中于此, 个别公司的业务还包括农家乐、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农产品购销大户、农业科研单位等担保对象, 极少数公司担保对象为乡镇企业。由于这些担保对象实力强、信誉高,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信担保公司的担保风险。

2.担保业务流程规范。规范的业务流程关系着担保风险的高低。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各农信担保公司均为有限公司制, 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各公司按《公司法》成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 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负责。各公司在运作过程中, 均能够遵循积极、稳健的原则, 确定业务制度, 规范操作规程, 对担保项目做到一申请、二调查、三审批, 实行调查、审批相分离。在对担保项目实施担保后, 各农信担保公司还能够继续对担保对象进行动态监管, 从而使公司的担保风险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

3.综合分析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担保项目和反担保措施的全面评估和综合分析, 有利于担保公司降低和控制担保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是定性、定量分析和静态、动态分析。只有将各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被担保对象的行业情况、市场情况、自身素质、财务状况和反担保措施, 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才能科学正确地判断其偿债意愿与能力水平。而将分析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则更能真实地、及时地反映担保项目、反担保措施的主要风险点和水平, 以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和对策。

虽然供销社系统的农信担保公司拥有供销社农业网络资源提供的各种信用信息, 但各担保公司仍然坚持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 动态分析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对担保对象从担保前、担保中、担保后, 持续不断地进行分析与评估, 以随时掌握担保对象的风险信息, 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风险防范措施。各农信担保公司从公司领导到每位员工, 遵循“到户调查”和“眼见为实”的原则, 对担保对象坚持做到至少1~2个月回访跟踪调查一次, 以掌握担保对象的最新信用信息。

4.风险控制体系较完善。较为完善的业务经营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 是有效防范担保风险的有力措施。在农信担保公司创立之初, 浙江省市政府、供销社相关部门均十分关注农信担保公司风险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根据财政部 (2003) 88号和浙江省财政厅浙财外金字 (2003) 51号文件规定, 各级财政从预算中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做风险补偿准备金, 并由财政部门建立专户, 实行专款专用;同时, 还对农信担保公司进行考核奖惩, 督促和检查其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各农信担保公司也根据业务经营情况积极进行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各农信担保公司均不同程度地建立了项目评审制度、风险控制机制、绩效考核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风险责任制度等, 对担保调查人员经常进行农信担保操作风险防范、反担保措施实务操作等培训, 增强员工风险意识, 加强内部管理, 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

由于大部分农信担保公司都能够坚持做好以上各方面的工作, 因此浙江省供销社系统的农信担保公司基本都能够在较低风险水平下经营发展。

二、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农信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人员兼职者居多。

担保公司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担保机构的风险水平, 而稳定、专业化的员工队伍是抵抗担保风险的基本保证之一。然而, 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各农信担保公司担保专业骨干队伍现状不能适应农信担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农信担保公司经理大都是由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负责人兼任, 业务管理人员也多数由国家工作人员兼职, 专职人员主要是会计、出纳。没有专职从事担保业务的金融管理专业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任公司领导和业务人员, 虽然节约了费用、降低了成本, 但易使担保业务受到行政干预, 或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公司工作中。缺乏专业金融管理人员, 容易使公司经营管理的产生漏洞, 造成较大的经营风险。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责任心较强且相对稳定的农信担保专业骨干队伍, 对于农信担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2.反担保资产评估难。

农信担保公司的担保对象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种粮大户、农业种植、养殖规模经营户, 其财产主要是房屋和宅基地, 土地属集体所有, 为无权证资产, 无法进行贷款抵押, 为此, 农信担保仅凭个人的信用担保, 风险很大。农业又是弱势产业, 对市场变化、天灾人祸的抗风险能力又相对较弱, 自然的、市场的和主观的因素相互发生作用, 对反担保资产难以准确评估, 担保公司也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担保风险。

3.反担保方式、措施较单一。

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调查数据全面性、客观性、系统性缺失, 加上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狭窄, 反担保措施单一 (几乎都是信用保证反担保) , 使风险防范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在担保低收费、贷款低利率等情形下, 担保贷款移花接木、骗保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加大了担保的风险压力。调查结果显示, 供销社系统农信担保公司的反担保的方式主要是抵押和信用反担保, 措施主要为第三方担保和不动产抵押, 反担保的方式和措施较为单一,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担保公司业务范围的拓展, 加大了担保风险。

4.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

农信担保公司的担保对象较为复杂, 除了具有加工企业性质的龙头企业外, 还有集体性质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具有个体性质的种养大户, 担保的标的又是弱质产业、产品, 仅仅依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农信担保风险是远远达不到风险控制目的的。

在科学技术不断翻新的今天, 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性, 无疑也加大了风险系数。旧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适用于种植、养殖大户的、农业合作社的风险评价指标尚未建立, 信用风险评估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尚不能科学地相结合, 而各农信担保公司又非常缺乏真正懂行的专业人员。

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完善, 不仅使农信担保公司不能准确评价信用风险, 并且对反担保措施的实施也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减少风险, 农信担保公司往往制定较严格的反担保制度, 从而将一些潜在的客户拒之门外, 导致农信担保公司在担保业务范围、额度上严重受限, 影响了农信担保行业的发展。

5.盈利空间有限, 抗风险能力弱。

浙江省各农信担保公司开展的农信担保业务是“纯农业”的服务, 几近公益性, 均按月1‰的收费标准, 减半收取手续费, 即农信担保公司实际向农户收取的费率仅为0.5‰ (万分之五) 。由于财政担保基金投入有限, 缺乏资金补偿机制, 政府对农信担保公司的政策支持常常不能或不及时到位, 单靠农信担保公司自身积累难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加之担保机构规模小、利润空间相对有限, 自我滚动发展能力不足, 如遇到担保贷款的代偿, 将会直接影响到担保机构的正常运作。

目前, 已有部分农信担保公司就遭遇了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如椒江农信担保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就亏损了9万多元 (还不含代偿的风险) 。其他一些县市在担保越多亏损越重的情形下, 只得将农信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规模控制压缩, 以减少成本支出和运行风险。椒江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蔡灵江2009年初就向浙江省委递交了《农信担保机构普遍亏损, 建议出台扶持政策以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的报告, 以期政府给以大力支持, 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农信担保公司加强担保风险管理的措施

农信担保公司是联结政府与农民、城市与农村、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是建设新农村、引领金融服务“三农”的一个创新平台。要稳健、持续、长久地为“三农”服务, 农信担保公司必须加强担保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笔者认为农信担保公司除了做好提高担保项目评审水平、建立科学的项目决策程序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在保项目的动态跟踪管理、加强代偿项目的管理和追偿等控制风险的工作外, 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提高抗风险能力: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引进民间资金, 多方参与。农业信用担保是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 尚属新生事物, 仍处在探索阶段, 且具有公益性, 加大政府对农村信贷担保体制建设的支持力度, 除包括明确政策性担保机构性质、政府为主出资、帮助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按业绩补助运行经费外, 还应包括减免税收和工商规费、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简化农村有效担保物确权登记手续以及减免抵押登记收费等一整套政策措施, 扶持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健康发展, 以使其在微利甚至无利的状态下仍能够经营发展壮大, 持续为“三农”提供担保服务, 解决“三农”融资问题。

农村信贷担保体制建设是这一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需要政府在多方面给予优惠和配套政策支持, 还需要社会多方支持参与。农信担保公司在资金方面除需要政府更多财政支持外, 还需要引进更多民间资金的注入;在建立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络机制方面, 除利用供销社自有网络资源外, 还需要农业相关单位的参与;在信息信息共享、联合工作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等方面, 需要担保放贷银行的支持;在打击失信行为方面还需要司法、工商、税务等部门联手;在农村有效担保物确权、抵押登记部门简化登记手续, 减免确权、抵押登记收费, 扩大反担保范围、强化反担保措施等方面, 工商、房管等部门的支持。

2.打造服务“三农”的专业化人才队伍。针对目前专业人员兼职现象, 农信担保公司应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引进既有丰富金融、担保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又有丰富农业生产经营实践经验的人才, 以充实决策层风险控制的决策实力。引进信用管理、信用担保专业人才, 充实信息调查员队伍, 提高其信用信息、担保信息的鉴别能力和对担保风险的判断能力, 以提高担保程序的操作效率, 降低成本和风险。

目前, 我国不仅在研究生、本科生中开设了信用管理、信用担保等专业, 还在高职层次开设了信用管理、信用担保专业, 为社会各信用管理、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人才。为了配合供销社参与“三农”金融服务工作, 浙江和广西经贸职业学院两所供销社系统的高职院校于2007、2008年先后开设了信用管理专业, 并在信用担保课程中增设了农村信用担保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且浙江省供销社参股或入股的农信担保公司均为浙江经贸职业学院信用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为学生长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 培养适合农信担保工作的人才。农信担保公司也应打破国资企业只录用本科以上人才的条框, 大胆引进高职人才从事基础工作, 既可以降低人工培训和使用成本, 又可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

当然, 对现有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随着农业经济、农信担保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总会有各种新知识、新经验需要学习与更新。而员工的职业操守也是需要随时进行教育和强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之, 农信担保公司应通过引进和培训的途径, 在服务“三农”人才队伍建设上, 不断提升决策层、员工的素质与能力, 从而从人员角度控制和降低能力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3.采取多种形式的反担保措施。采取多种形式的反担保措施, 既可以扩大担保范围, 争取更多客户, 又可以降低担保风险。对于信用等级高、有资产可抵押的龙头企业等, 可以采用抵押、质押、信用担保;对没有可供抵 (质) 押资产, 可要求其寻求第三方担保;对既没有可供抵 (质) 押资产, 又不能提供合适的担保人, 可采取两人以上联保、互保;对可供抵 (质) 押资产不足, 且第三方担保能力也不足的, 则可以要求其既提供物的反担保又提供人的反担保。

目前, 浙江省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研发的保证保险配套贷款产品“保贷通”, 初步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银保合作机制。各地方政府已经着手研究配套政策, 推动这一试点从商业化模式向政策性模式转变。农信担保公司应密切加以关注, 在适时时机积极引进这一机制, 以降低担保风险。

4.健全与完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农信担保公司除参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运作经验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外, 还应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特点, 对项目风险评价指标、风险控制指标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对农村信用担保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估, 降低整个担保风险。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坚持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对影响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细致、科学、客观地分析, 选择适用于农信担保的指标项目, 并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恰当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正有效地服务于风险控制。

5.创新业务新品种, 提高抗风险能力。农信担保公司和许多其他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一样, 如果公益性、社会效益性过强, 则必然影响其生存与发展, 其发展趋势也必然是逐步商业化。担保机构要独立发展, 就必须具备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 而良好的抗风险能力来源于其强大的经营能力。

农信担保公司也应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 积极发展和壮大自身经营能力, 根据“三农”发展需求, 优化业务组合, 创新业务品种, 为“三农”不断提供有效服务。一些发展较快、较好的农信担保公司已看到农信担保的未来, 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如杭州 (余杭) 农信担保有限公司创新业务新品种, 增加履约担保、票据担保及票据贴现等业务品种, 增强公司服务能力、抗风险能力, 拓展业务范围, 在确保农业企业担保的前提下, 为工业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农信担保公司在加强内部经营管理, 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基础上, 还要与各级政府、基层组织相联合, 大力宣传信用知识, 健全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共创良好信用环境, 降低担保风险。

摘要:农业信用担保是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 帮助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农业投入难, 资金短缺、农户和农村中小型企业贷款难等问题, 但是农信担保的对象是弱势农业和农民、弱质农业产品, 农信担保机构在经营和发展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本文欲在对浙江省供销社系统近30家农信担保公司调研的基础上, 就农信担保公司面临的担保风险进行分析, 并提出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担保风险的措施。

中小企业与担保公司的担保博弈 篇7

信用担保机构(公司)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这一概念由原国家经贸委在1999年提出,之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都是用这一概念。在国际范围内类似的概念有很多,常用的有Loan Guarantee Programs,Credit Guarantee Schemes,PCG、MGI、SBEO等(殷志军,2011)。此外,对中小企业的概念,一般指的是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SMEs,也有直接用“小型企业”来代替“中小企业”这一概念的。

在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活动中引入信用担保机构作为第三方,对缓解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解除“信贷配比”、提升我国信贷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小企业与担保公司间的担保行为属于一种博弈行为。

二、模型设计与分析

1. 模型假设。

本文主要考虑两类企业:业务风险较高的EH类企业和业务风险较低的EL类企业,两类企业均可能向同一担保机构申请担保。担保机构根据自身对其风险水平的判断决定是否予以担保。模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上建立。

假设1:信用担保模式完全市场化运作,排除政策干扰因素。

假设2:企业申请担保需要付出担保费用和保证金,其费率分别为f1和f2,其中保证金可在偿还贷款后退回。

假设3:企业不偿还贷款,除了保证金不能收回,还将受到银行追索和其他商业担保机构孤立,这部分损失记为F。

假设4:担保机构承担的代偿风险占总担保金额的比率为θ,剩余部分由银行和再担保机构承担。

假设5:担保期限为一年,两类企业的贷款申请额度均为A,企业在得到贷款后一年一次性还本付息,银行利率记为r。

假设6:低风险企业获得担保贷款后投资总能成功,获得投资收益R1,高风险企业取得担保贷款后由于投资成功率低,不会选择投资,获得非投资收益R2,且不会偿还贷款。

博弈的第一个阶段,确定企业的风险类型。模型中用L和H分别表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种企业类型。博弈第二阶段,企业选择是否申请商业担保,用“申请”和“不申请”表示中小企业的两种选择;最后担保机构选择是否提供担保,模型中用“担保”和“不担保”表示担保机构的两种战略选择。

由于低风险企业更容易获得担保机构的担保,在提出担保申请时,EL会提供企业真实材料,以反映真实的情况;而EH会通过伪装成低风险企业来提高获得担保的可能性,记伪装成本为D。担保机构无法分辨企业类型,以相同的概率p向企业提供担保。模型中用U1、U2分别表示低风险企业获得担保贷款时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的支付,其中由于低风险企业盈利能力稳定,假设U1>0;用U3、U4分别表示高风险企业获得担保贷款时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的支付。在这些前提下,可以得出本模型的博弈树:

在模型假设的基础上,可以分别计算得出U1、U2和U3、U4的表达式:

其中,rf表示无风险利率。

2. 模型分析。

(1)博弈第一阶段,选择企业的风险类型。这个阶段决定的是企业的真实类型,只有企业能清楚掌握自身的风险类型,担保机构和银行则无法获得企业真实风险水平。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在申请担保时可能通过伪装来实现风险类型的转变。

(2)博弈第二阶段,企业决定是否进行担保申请。由于两类不同风险类型企业不申请担保贷款的支付均为0,其决定是否申请担保贷款的依据是申请担保后的期望收益是否大于0。

对于低风险企业,其申请担保贷款的期望收益为:UEL=pU1+(1-p)·0,将式(1)代入表达式,则可得:

由于U1>0,得UEL>0,即低风险企业申请担保贷款的期望收益大于零。因此低风险企业会选择申请担保。

对于高风险企业,其期望收益为:UEH=pU3+(1-p)(-F),将式(3)代入表达式,则可得:

通过式(6)无法判断UEH>0的大小,其是否大于0主要取决于非投资收益R2、伪装成本D和违约惩罚F之间的大小关系。

首先考虑非投资收益R2,高风险企业获得担保贷款后不投资于企业业务,而是通过各种其他方式获得收益,但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无论什么方式,其总收益R2>(f1+f2)A必然成立。而伪装成本D通常较小,企业在申请担保时可通过篡改财务报表、提供虚假现金流凭证等获得担保机构信任。在目前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下,伪装成本D远小于担保贷款额A,判断UEH的大小时,D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看来,高风险企业是否申请担保的关键就在于其违约后遭受惩罚力度的大小F。在当前信用环境较差、没有完善的失信惩罚机制的条件下,少数投机的企业若想通过一次的信用担保贷款获得利益并非不可能。在只寻求一次担保贷款的情况下,违约所受损失F中银行和担保机构对其未来的制约将不用考虑,F的值也就大幅下降。综合上面的分析,UEH>0的概率较大,即高风险企业申请担保贷款在多数情况下可以获利。

(3)博弈第三阶段,担保机构选择是否为申请担保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其决策的依据是提供担保的期望收益大于0。用PL和PH分别表示申请担保的企业中低风险企业和高风险企业的比例,并且PL+PH=1。因此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期望收益UEG可以用下式表示:

代入PH=1-PL并简化,可计算出UEG>0的条件:

其中,PE是一个均衡点,当式(8)成立时,商业担保机构选择向申请担保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

当PL≥PE成立时,博弈模型有混同均衡,商业担保机构对所有申请担保的中小企业以相同的概率p提供担保。这种情况不利于商业担保机构控制风险,为部分低信用高风险中小企业提供了投机的机会,降低了商业信用担保的效率。当PL<PE时,商业担保机构为避免损失选择对所有申请担保的中小企业不予担保,商业性信用担保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失效。

从式(8)可以看出提高商业性信用担保有效性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提高PL的值,即提高低风险企业在申请担保的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这样可以降低商业担保机构担保业务的整体风险水平;二是降低均衡点PE,也即通过担保机构自身的调整提高风险承受能力。

三、均衡解影响因素分析

从式(8)中得出:。可以看出,对模型均衡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担保费率f1、银行利率r、风险承担比例θ、无风险利率rf和保证金比率f2。其中银行利率和无风险利率在商业性担保机构的控制之外,剩余的因素中,与PE正相关是风险承担比例θ,与PE负相关是担保费率f1和保证金比率f2。

进行进一步分析之前,首先对各个比率的选取做出说明:(1)无风险利率rf取我国一年期记账式国债利率,本文按2012年6月财政部新债中标价2.15%计算;(2)银行利率r取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取6%(截至2012年9月23日);(3)据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中的规定,担保费基准费率f1取当期银行基准贷款利率的50%,并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施行上下浮动30%~50%,本文将担保费率的研究区间扩大到浮动100%,即费率区间为0~6%;(4)担保保证金f2在行业中一般在0~20%(部分担保公司对老客户可能不收取保证金,对不同资质的担保申请人施行不同的保证金费率),此处本文取0~30%这一较大的区间进行研究;(5)商业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比例θ一般大于0.5,本文在0.5~1这个区间内进行研究。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f1、f2和θ对PE的影响进行分析。

1. 担保费率对均衡的影响。

首先讨论担保费率对均衡点的影响,f1与PE线性负相关,要降低PE的值,可以通过提高担保费率来实现,在rf=0.021 5,r=0.060,担保保证金率取研究区间中点,即rf=0.100,θ取值分别为0.5、0.6、0.7、0.8、0.9和1时,可讨论PE对f1的敏感度,敏感度分析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θ取值如何变化,PE都随着f1的增加而降低,且f1与PE有线性关系,其敏感度并不随着f1的变化而显著变化。在商业性担保机构承担风险为50%、担保费率为6%时,PE比最高值降低18.82个百分点。考虑到现实因素,并不能简单通过增加担保费率来降低PE。目前暂行的担保费率管理办法在规定的基准利率上施行30%~50%的浮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担保机构针对不同的客户对象若能更自由商讨担保费率,也即扩大浮动范围,对提高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抵抗能力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2. 担保保证金率对均衡的影响。

担保保证金率对均衡点也会造成重要影响,f2与PE呈负相关关系,要降低PE的值,可以通过提高担保保证金率来实现,在rf=0.021 5,r=0.060,f1=0.030,θ取值分别为0.5、0.6、0.7、0.8、0.9和1时,可以讨论PE对f2的敏感度,敏感度分析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f2的增加,PE逐渐降低,并且降低的幅度逐渐增大,也即PE对f2的敏感度随f2的增大而增加。这种趋势在f2>0.1时显得较为明显,结合减轻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考虑,担保保证金比例不宜过高,0.1~0.2是比较合理的保证金费率。

3. 担保机构风险承担比率对均衡的影响。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无论f1或f2如何变化,PE总是随θ降低而降低,并且PE对θ的敏感度随θ降低而增加。除对PE的直接影响之外,担保机构的风险承担比率也通过担保费率和保证金率影响均衡水平的值,随着θ值的降低,PE对f1的敏感度增加;同样,θ值的降低也影响PE对f2的敏感度,随θ值的降低PE对f2的敏感度增大。根据表2中数值的界定,可以画出不同θ值下PE和f2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图2)。为便于观察θ对函数的影响,将f2的值域放大至0~1。

从图2可以看出θ值较小时函数曲线更靠近圆心,也即商业信用担保能在更低的担保保证金水平下获得更好的风险抵抗能力。因此,降低商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承担比例是商业性信用担保发挥功效的有效途径。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银行和担保机构之间的风险划分,并通过给予再担保支持,将θ值控制在50%~70%是较为合理并可能实现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 结论。

通过模型分析得知商业性信用担保模式发挥应有功效面对的主要问题存在两个方面:一是高风险企业参与商业性信用担保并违约所带来的风险较高;二是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自身抵御风险能力不足。

商业性信用担保可集结社会多方面资金,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担保规模,为高风险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但商业性担保机构的风险过于集中,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过程中风险在信用担保公司和银行间的划分不够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业务的开展,使其在面对高风险业务时会陷入两难境地。在担保费率、担保保证金率和担保机构风险承担比率均在合理范围内时,商业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式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2. 政策建议。

对于降低易违约高风险企业参与商业信用担保的参与比例,从上文对式(6)的分析可以看出关键在于提高这类中小企业的伪装成本并加大其违约时的惩罚力度,另一个途径是降低其非投资收益。

(1)以商业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核心,完善并匹配各方面支持。商业性信用担保能保证市场的公平,在更大的担保费率浮动空间下,担保机构能对更多样化的客户提供担保服务。完善的再担保体系能加大商业性担保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有利于其健康持续发展。

(2)由于企业的非投资具备多样化灵活化的特性,具体控制存在很大的难度。而增加企业伪装成本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大监管的广度和力度,也就要求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提高在企业申请资格审查上的投入,但单靠担保机构一方的审查是不够的,政府监管和执法部门需给予担保机构更多的支持。在提高对违约企业惩罚力度方面,需要政府部门、银行、行业协会等各方的联合,建立更全面的信用体系是根本的解决方式。

摘要:商业性信用担保模式是近年来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试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基于风险的不同,探讨影响商业担保可靠性的各个因素,并结合实际数据加以说明,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博弈分析,风险

参考文献

[1] .殷志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机制和效率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 .张艳花.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结与解.中国金融,2008;3

[3] .付俊文,赵红.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数理分析.财经研究,2004;7

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防范 篇8

一、完善公司对外担保的法律规范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 我们确实需要重新思考怎样重构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中。原来还存在股权分置的问题, 面对的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化的市场, 现在有很多格局都发生了变化, 如原来的大股东可能不关心股价, 现在大股东不仅关心股价, 并且有能力去操纵股价。因此, 新的监管体系必须要针对这些新问题和新风险进行调整。同时, 在今后的市场发展过程中市场主体越来越多, 如何有效地进行监管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很显然, 中国证券市场仅靠证监会的监管是不够的, 我们要培养一个立体化的监管体系。这个监管体系包括证监会、行业自律组织和所有市场参与主体的内部监督等, 后两者是市场约束力量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再有, 监管体系也要市场化, 要把监督责任分散到自律组织、市场参与主体中去。另外, 监管体系的监管标准要越来越接近成熟市场的一些监管标准, 这样才会更加具有竞争力。

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要知道, 任何法律法规都是事后追究, 但对金融机构来说, 最重要的是事前的内控机制建设,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监管到位。如果出事以后再追究, 最多是追究个人的责任, 对公司、市场来说已经是追悔莫及了。因此, 现在的监管理念是把监管口往前移, 深入到市场中间, 深入到上市公司中去。

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健全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 实现担保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 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信用制度。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短期或长期的资金需求是正常的, 现实经济生活需要有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途径。但是, 由于担保对象的评估难度比较大, 很难把握风险, 因此关联担保、母子公司担保盛行。上市公司需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对被担保企业的资信评估, 尽可能缩短担保期, 降低未来风险。因此,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改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众所周知, 2007年中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 就是包括次贷乃至更大范围内贷款发放标准的放松。证券化相关参与者未能提供或获得足够的披露信息, 信用评级机构对次级住房按揭支持证券 (RMBS) 和其他复杂的结构性信用产品的评级存在缺陷。一些大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薄弱, 相关监管措施未能弥补商业机构风险管理的不足。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 银行信贷经营对象———货币、经营方式———信用的特殊性, 其经营具有高风险性。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机构逐步实现商业化运营, 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能力越来越小。银行应当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 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 在审核担保贷款时严格把关, 在发放贷款时对资金安全负责, 并制定相应的量化指标保护银行资金的安全性, 以避免产生新的不良贷款, 并尽快建立并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以达到信息共享、提高贷款安全度、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

四、上市公司自身规范对担保行为的管理

担保应体现平等、自愿的原则。上市公司在行使对外担保时, 首先应考虑的是担保事项的利益和对风险进行充分分析, 为他人提供担保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信、互利的原则。既不能“强人所难”, 也不能为顾及情面而随意和盲目担保。

对外担保要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控制, 决不能由大股东或内部领导一人说了算。建议在公司章程中对担保事项进行明确的授权和程序规定, 并对担保金额予以适当的限制。具体措施包括: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批对外担保的权限必须有明确的划分, 超过一定金额的对外担保必须由股东大会讨论通过;涉及上市公司大股东关联企业的担保或互保行为时, 有关联关系的股东应回避表决: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对于担保出现问题和造成损失的, 管理层、董事会和监事会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对担保金额予以适当限制, 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不得超过其总资产或净资产一定的比例, 也不能超过被担保方总资产或净资产的一定比例, 从而降低贷款担保对担保企业风险的放大倍数。

五、加强行政监督力度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时刻提醒我们, 要发挥央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 同时要培养一个多成分立体化的监督体系。

目前,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履行金融稳定的职能, 但由于缺乏一些必要的手段, 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 缺乏维护金融稳定的全面信息, 对证券、保险等方面跨市场系统性风险大都是事后处置而不是事前预警, 容易丧失处置风险的最佳时机, 维护金融稳定的成本较高。尤其是在监管理念上, 鉴于长期存在与分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的争论, 在对金融综合经营发展的支持与规范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在今后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发展中, 市场主体会越来越多, 在可预见的未来, 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成为全世界最大、最重要、最有竞争力的市场之一。从监管的角度来说, 要培养一个立体化的监管体系, 包括央行、证监会、行业自律组织和所有市场参与主体的内部监督等, 监督体系也要市场化, 把监督责任分散到自律组织、市场参与主体中去。

六、对出现问题的ST上市公司的处理

2007年新《破产法》使得ST上市公司保壳成功。以2007年为例, 纳入174家ST类公司中实现了利润总额1.26亿元, 总资产报酬率达到了0.06%, 总市值为4, 588亿元, 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71%。ST类公司能有如此业绩, 主要得益于新《破产法》的实施。S*ST海纳被认为是新《破产法》实施以来首例成功重组的上市公司。该公司2007年9月份破产立案, 至11月底公司的破产重组计划已获得债权人会议通过并宣告成功。更为迅速的是S*ST朝华, 为了保壳, 仅用38天就完成了破产重组, 成为ST公司破产保壳的奇迹。S*ST朝华负债10多亿元, 高额债务不解决, 之后的借壳上市、资产注入根本无法进行, 但是通过破产重整后, 该公司2007年债务重组损益和预计转会收益就高达11.9亿元, 使得公司从2007年预亏几千万变为实际净利润10.68亿元。

根据新《破产法》, 有明显丧失偿债能力的企业可以申请重整, 这使上市公司的破产重组具有可操作性。新《破产法》的出台之后, 经历了一段被认识的过程, 随着不少企业通过这一途径得到重生, 破产重组的方式正在逐步得到认可。

七、发展专业担保机构,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大力发展专业担保机构, 可以防止担保行为和风险过度集中于上市公司和商业银行身上, 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我国信用担保业的环境仍不完善, 业务和产品尚不成熟, 业务创新和风险管理任重道远, 因此需要同业担保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 一起推动担保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1、政府给予财税和利率的支持。

信用担保机构的功能是信用增级, 通过管理和经营风险获取收益。高风险是担保业的固有属性。鉴于担保业是高风险行业, 因此参考各国的做法, 政府应对专业担保机构实行优惠的财税政策。例如, 在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减免税全额增补专业担保机构的资本。对于贷款利率的优惠, 应当规定凡是由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 银行的利率应控制在人民银行控制的基准利率范围内。这既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又可以增加专业担保机构对企业的吸引力, 起到银行、担保机构和企业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

2、建立健全担保行业的风险控制机制。

专业担保机构经营的就是风险, 而且面临着多方面、复杂、变化中的风险。其中, 重大风险包括不可控制、被动接受的系统性风险和可主动管理的非系统性风险两大类。系统性风险是由公司外部系统性因素变化引起的, 主要包括经济周期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和国际宏观环境风险, 该类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是世界性难题;非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

对于一般专业担保机构而言, 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信用风险, 最难于管理的风险是系统性风险。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体系, 就应该树立一个全面风险管理 (ERMS) 的概念。担保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 是机构经营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由全员参与的、各级层共同识别和管理风险、确保实现机构既定战略目标的过程。

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专业担保机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存在与担保机构的方方面面:担保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进行风险的专业管理过程, 包括风险识别、评价、控制、检测、化解等;担保机构经营的过程中, 又面临战略规划、业务策略、资源配置、决策管理、组织构架、财务预算、员工管理等方面的风险控制, 涉及担保机构前、中、后台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因此, 全面风险管理涉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它是担保业务发展的坚固基石, 也是担保机构金融性质所要求的不可或缺的根本方法。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前, 全面风险管理受到了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3、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

目前, 中国的资本市场总体是以股市为核心, 股市和债市“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中国的债券市场还很落后, 规模也很小, 但是品种已经很复杂了, 只是有很多不能直接称之为债券。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制约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利率尚未市场化;二是企业信用水平不高;三是政府管制太多, 主要部门在指标、额度上一直沿用行政审批制度。对于第一个影响因素, 我国正在逐步推行利率体制改革, 利率市场化已有了一个初步的日程表, 因此,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的外部条件正趋于成熟。对于企业信用问题, 则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构筑一个有效的信用征集、评价、发布系统, 并建立起严格的违信惩罚制度, 借以解决企业债券和票据在发行上市过程中的信用识别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兆宏主编.中国证券法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郑顺炎.证券市场不当行为的法律实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3]任兆璋.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上市公司担保 篇9

关键词:融资担保,担保公司,合作层次

1 银行与担保公司业务合作实践情况

1.1 保证金比例较高

中西部地区银行对融资担保公司的保证金比例仍在10%左右, 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保证金比例要求更高, 这既影响了担保业务的效率, 又不利于担保公司赢利水平的提高, 客观上也增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而在东部沿海地区, 商业银行根据融资担保公司的评级情况, 收取保证金比例不同, 对运行规范、风控能力强、信用水平高的担保公司收取比例在5%左右, 对部分大型政策性担保公司甚至不收取保证金, 这使担保公司更能有效地提高业务效率和赢利水平, 增强抗风险能力。

1.2 风险分担机制未建立

在沿海发达地区, 银保合作更为平等, 很多银行与担保公司都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 使业务发展中“银保合作、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得以充分体现, 大大减少了银行工作人员道德风险出现或为完成业绩盲目推荐项目的概率, 为担保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更为良好的环境。而在中西部地区, 除少量的地方性银行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 认同与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担机制外, 各大商业银行对于风险分担机制普遍不予认同, 造成担保公司对银行推荐的客户仍要严格审查、严控风险, 既增大了运行成本也加大了业务风险。

1.3 贷款发放后联合监管及预警机制缺乏

沿海发达地区风险分担机制已初步建立, 使得银行与担保公司在担保贷款投放后, 对中小企业经营情况能有效地进行联合监管, 实现信息共享、定期沟通的贷后管理机制, 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加以预警, 采取必要的风控措施。而中西部地区, 由于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建立, 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考虑到担保公司已介入业务担保, 反而容易放松对企业的贷后管理, 甚至在出现业务风险时回避应尽的职责, 导致担保公司对客户采取的风控措施滞后。

2 银保合作层次分析

2.1 适当合作, 转移风险

在与担保公司合作初期, 由于对担保公司业务水平和风控能力的不了解, 银保合作多数建立在以下基础上:担保公司的介入, 可为银行增加保证人, 转移贷款风险;同时, 有保证金存款, 有利于提高业务回报。仅此而已, 故可以适当加以合作。

2.2 加强合作, 分担风险

随着银保合作的深入和担保行业的不断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高涨, 银行从业人员逐步意识到担保公司的风控能力, 开始加强与担保公司的合作, 通过风险分担, 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快速发展。这时, 银行或担保公司对客户进行筛选, 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将业务互相推荐进行合作。

(1) 客户第一还款来源较好, 而第二还款来源不足或不符合银行审批要求时, 担保公司介入;

(2) 客户第一还款来源存在不确定性, 第二还款来源较好, 但从银行审批要求来看, 存在还款的不确定性, 担保公司介入;

(3) 客户新建项目未来市场看好, 但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且建设期间反担保较弱, 为规避市场风险和建设期风险, 担保公司介入。

2.3 强化合作, 共控风险

(1) 政策背景:

目前, 国内担保行业中, 政策性担保公司仍占主导地位, 其以国家和地方宏观政策为指引, 积极扶持优质中小企业的融资;同时, 财政资金和政策性资金对担保行业起着重要的支持, 如资本金投入、保证金补偿和再担保体制的建立等, 有效地促进了担保行业规范运作, 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

(2) 业务外包:

上市公司担保 篇10

关键词:全资子公司;反担保;董事连带责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担保是企业间往来的颇为频繁的商事行为。我国《担保法》第1条规定:“为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本法。”担保一方面可以促进资金需求方解决融资困难,丰富融资方式;另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债权的实现,降低债权人的交易风险。

一、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利弊参半

在所有公司中,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尤其受到银行的青睐。首先,上市公司拥有雄厚的资本做支撑,大大降低了还款不能的风险,另外,上市公司还具有一般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即无法偿还贷款时还可以通过发行新股来筹资资金。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还常常因为业务往来或是政府出面而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甚至负担着以担保来救助当地企业的重任。

然而,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并不能高枕无忧。在证券市场,中小股东众多,股权分散,本身就具有高风险性。而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却无法介入其经营过程,不能对其经营决策实现有效的监督,公司之间还相互担保形成担保链或担保圈,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行业间、区域间产生连锁反应,甚至还会冲击到区域内的实体经济。

二、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对母公司担保的法律解读

近年来,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为母公司提供担保的效力问题受到颇多争论,现行法律对此问题的规定存在冲突之处,其效力究竟如何值得商榷。

首先,我国《担保法》第7条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全资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与母公司相互独立,原则上其对母公司进行担保的效力应得到法律的肯定和承认。

同时,我国《公司法》第十六条还规定: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前文已经讨论,公司对外担保具有较高风险,应加以程序性的限制。如果涉及到为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担保时,为避免出现该股东任意甚至恶意处置公司财产,或是将公司财产满足私人目的,法律规定该担保必须召开股东大会,经股东表决通过,以充分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由出资者共同参与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同时,该股东作为利益相关者,应当回避该事项的表决。

我国证监会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第 2 条规定:“上市公司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股东的控股子公司、股东的附属企业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信、互利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上市公司对强令其为他人提供担保的行为有权拒绝。”该条明确禁止上市公司为股东担保,母公司作为全资子公司唯一的股东,自然也不能接受其担保。同时,上市公司可以拒绝违背其意志,强行要求其提供担保的行为,为上市公司免受政府和具有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的干预,自主决定本公司事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另外,《关于证券公司担保问题的通知》中规定,证券公司净资本额必须达到人民币2亿元以上,才能为他人提供担保,且所提供的担保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额的 20%。即为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设定了门槛,只有满足一定的资金条件,才具备对外担保的资格,并且担保额不得超过净资产额的一定比例,严格控治对外担保的风险,保证本公司的资金安全。此外,《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还规定:“上市公司全体董事应当审慎对待和严格控制对外担保产生的债务风险,并对违规或者失当的对外担保产生的损失依法承担连带责任。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不得强制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更是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审慎对待对外担保,严控风险,必要时应当追究董事的民事责任,加重公司管理层的责任。

实践中,上市全资子公司为母公司提供担保的情况比比皆是,原因是证监会的规定属于行政规章,其法律效力的层级较低。证监会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禁止性的规定只能用做行政执法的依据,并不能用做法院判案的依据。

三、相关立法建议

通过分析,现有法条并未禁止上市子公司为母公司担保,法律应当鼓励母公司合理利用子公司的担保筹集资金。然而,现有法律法规对此内容的规制尚属空白,本文建议:

(一)提高担保标准,加强风险评估。参照《关于证券公司担保问题的通知》,明确在《公司法》中增加条款:“证券公司净资本额必须达到人民币2亿元以上,才能为他人提供担保,且所提供的担保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额的 20%”。这样,即使子公司承担了担保责任,也不至于面临灭顶之灾,仍然有能力继续生产经营。

(二)利用反担保制度。2003年8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出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必须设立反担保。按照该规定,上市子公司为母公司担保时也应当由母公司提供反担保,一方面,有利于平衡子公司因承担担保责任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督促母公司更加慎重的利用子公司担保,理性筹资。

(三)完善我国刺破法人面纱制度。刺破公司面纱,或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在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情形下,为了防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暂时的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打破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关联公司中,控制公司滥用控制权,损害被控制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刺破法人面纱,由控制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当母公司恶意利益子公司担保,子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严重危害,债权人可参照刺破法人面纱制度,直接向母公司提出偿还请求。

(四)建立公司董事连带赔偿制度。“双罚制”是指法人承担了民事责任时,有过错的公司管理层也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目前,多数国家都规定了“双罚制”,我国公司法仍未规定追究管理层的责任。如果母公司董事滥用控制权致使子公司破产却不必承担任何责任,未免有失公允,规定其连带责任,则能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督促其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尽到更高谨慎和注意的义务。因此,母公司董事利用子公司担保应当基于集团的整体利益,不得任意牺牲子公司利益。如果董事的过错、重大失误或故意,给子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则应承担连带责任。从经济理性的角度讲,应当鼓励上市子公司为母公司提供担保,充分发挥集团优势,然而现有的法律制度并不能很好的规制全资子公司为母公司担保。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务之急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母公司进行必要的规范,才能实现母子公司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金剑锋.关联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2005

[2] 刘向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法律问题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经济法系,2005

[3] 卢风帆.论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系,2014

上一篇:“传记选读”教学下一篇:大隐静脉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