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速

2024-07-11

阵发性室上速(精选三篇)

阵发性室上速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男11例, 女9例, 年龄20岁~55岁 (42岁±10岁) 。其中左侧旁道10例, 右侧旁道3例, 房室结双径路7例。所有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胸片及心脏彩超正常。

1.2 研究方法

采用常规的心腔内记录和电刺激方式进行电生理检查, 分别记录高位右房、右心室、希氏束和冠状静脉窦电图。射频消融大头导管为7F4级温控导管, 电极间距2-5-2 mm。单极标测采用将大头导管头端电极与胸前导联V1相连或将高右房电极拉入下腔静脉作无关电极的方法[1]。右侧旁道和房室结双径路采用静脉途径行三尖瓣瓣上及慢径路消融, 左侧旁道采用主动脉逆行法二尖瓣瓣下消融。分别记录消融放电次数、放电时的功率、电极头端温度、阻抗变化、放电前单极标测AV比值变化率和ST段上抬值。放电过程中当射频仪阻抗突然持续升高, 报警且停止放电, 同时拔出大头电极可见焦化的心肌组织包裹电极头端视为心肌炭化。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各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 t检验及方差分析, 几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q检验 (SNK) 。记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消融结果

20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 共对73个靶点进行了134次放电消融, 靶点数 (3.4±2.7) 个, 放电次数 (7.8±3.6) 次, 放电功率 (25.5±6.7) W, 消融时间 (302±114) s。共有14次放电造成心肌组织炭化。

2.2 心肌炭化与射频电流的各项物理学参数和单极心内电图变化的关系

心肌炭化组的放电功率、温度、阻抗和单极心内电图ST段的上抬值均超过无心肌炭化组。而单极心内电图AV比值变化率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3 3种消融途径间心肌组织炭化、单极心内电图变化

左侧旁道消融心肌组织炭化的发生率增高 (16.7%) , 单极心内电图ST段上抬显著 (3.3±1.2) mm。详见表2。

3 讨论

消融电极头端温度过高是导致心肌组织炭化的主要原因, 所以, 心肌组织炭化多发生于放电功率较大时。目前广泛使用的温控型导管已经使心肌组织炭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但在实际操作中心肌组织炭化仍时有发生。这是由于温度传感器所感知的温度并不是靶点组织内的温度, 而是电极头的温度。动物实验发现, 在放电过程中, 电极导管温度传感器所感觉的温度低于靶点组织内的温度, 两者的温度差与放电电极长度、靶点组织周围的血流量、电极与组织的接触方式等因素有关[2]。在某些情况下, 即使温度传感器所感觉的温度远远低于100 ℃, 而在靶点组织内已有高温蒸汽形成或出现爆裂, 造成过度的组织热损伤。

消融导管顶端过度接触心肌组织时, 即使在较低能量下放电也可使局部温度迅速上升, 而温控射频仪反馈调节能量的滞后性难以完全避免心肌组织炭化的发生。当大头电极与心肌组织接触过紧时, 会对局部心肌产生可逆性的损伤, 从而出现局部单极电图ST段上抬, 由于放电中阻抗突然升高时, 心肌炭化常常已经发生, 所以, 放电前单极电图ST段上抬预示将会发生心肌炭化。本组病例发生的14例心肌炭化单极电图ST段上抬达到 (3.0±1.1) mm[3]。

采用温控方式放电, 当电极头与组织接触松弛时, 电极头的温度较低, 此时, 射频仪将以大功率输出放电。随着心脏搏动或导管尖端轻度移位, 在某一瞬间, 电极头端与心肌的接触会突然紧密, 这时, 大功率的电流可在短时间内造成较重的组织损伤, 甚至发生心肌炭化。放电前心内电图AV比值的变化率反映大头电极导管不稳定, 理论上可能使心肌炭化的发生率增加。本组试验未能得出次类结果, 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左侧旁道采用经股动脉逆行法二尖瓣瓣下消融时, 大头电极头端与心肌的接触紧密甚至过度, 此时, 如不适当回撤导管使单极电图ST段下降, 必然会增加心肌炭化的发生率。右侧旁道消融时, 由于是在三尖瓣瓣上, 大头电极与靶点接触较差, 为达到有效消融温度, 术者往往逐步增加放电功率, 当某一瞬间接触变得良好时, 也会发生心肌组织过度损伤。本组房室结双径路消融造成的2次心肌炭化均是由于在其他区域放电无效时, 采用冠状窦口内放电, 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冠状窦口内血流量较少, 散热较慢, 采用温控方式放电时, 射频仪在开始的几秒输出功率很大, 短时间内可导致局部温度过高, 从而形成组织炭化[4]。

摘要:目的记录射频电流的各项物理学参数和单极标测心内电图的变化, 了解其与心肌炭化的关系。通过比较左右侧旁道和房室结双径路的消融, 分析不同消融途径间发生心肌炭化的差异。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射频电流的物理学参数由射频仪记录。单极标测采用将大头导管头端电极与胸前导联V1相连或将高右房电极拉入下腔静脉作无关电极的方法。结果射频消融术中心肌炭化组存在放电功率偏大、温度偏高、阻抗增加、单极电图ST段上抬, 而心内电图AV比值的变化率与心肌组织炭化无关。与右侧旁道和慢径路消融不同, 左侧旁道二尖瓣下消融途径心肌炭化的发生率偏高。结论射频导管单极标测ST段上抬是预测心肌组织炭化的良好指标。

关键词:心动过速,单极标测法,射频消融,心肌炭化

参考文献

[1]Franklin JO, Oeff M, Langberg JJ, et al.Arrhythmias during uni-polar and bipola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in the canine ventricle[J].PACE, 1988, 11 (4) :489.

[2]Kongsgaard E, Steen T, Jensen O, et al.Temperature guide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myocardium:Comparison of catheter tip andtissue temperaturein vitro[J].PACE, 1997, 20:1252-1260.

[3] Haines DE.Determinants of lesion size during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The role of electrodetissue contact pressure and duration of energy delivery[J].J Cardiovasc Electrophy, 1991, 2:509-515.

阵发性室上速 篇2

1.1 一般资料

60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中, 男34例, 女26例;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 (60.6±11.3) 岁;体重40~80 kg, 平均体重 (61.2±11.2) kg;平均心率 (120.5±21.6) 次/min;平均收缩压 (127.7±16.5) mm Hg (1 mm Hg=0.133 k Pa) ;其中高血压26例, 心脏瓣膜病14例, 肥厚型心肌病11例, 慢性肺病7例, 另外2例原因不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都要进行一定的治疗处理, 吸氧、支持性治疗也必不可少。观察组用普罗帕酮注射液进行治疗, 具体用量是70 mg的普罗帕酮结合30 ml 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注射;对照组患者静脉推注胺碘酮, 用150 mg的胺碘酮结合20 ml 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注射。两组都是静脉给药, 时间控制在20 min之内[1]。在心电监护下分别记录两组的转律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 效果评定标准

显效:转律时间在10 min以内。有效:转律时间在20 min之内。无效:病情无改善, 甚至有加重情况。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采用普罗帕酮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为93.3%, 与采用胺碘酮治疗的对照组一样,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注:两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的复率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复率时间 (14.46±5.52) min,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复率时间 (27.32±8.81)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中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 观察组:心悸4例, 胸闷、血压下降、头晕、心动过缓各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对照组:心悸1例, 胸闷1例, 心动过缓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普罗帕酮见效快, 患者耐受差, 不良反应率高;胺碘酮见效慢, 不良反应少, 适应证更广。当前,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很多, 本次研究表明,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过这两种药物治疗后, 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 采用普罗帕酮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与使用胺碘酮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一样,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与张慧萍等[2]人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疾病的药物, 能够通过阻滞Na、K、Ca通道, 达到减慢心脏传导的效果, 其作用机理较为复杂, 起效较慢;普罗帕酮就属于Ic类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 可明显阻滞Na通道, 重度抑制0相除极及减慢传导, 起效快速。本次研究结合马康胜等[3]的研究成果, 发现普罗帕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尤其以心悸最为明显, 对人体心肌有负性心肌作用;而胺碘酮的药理作用时间较长, 可以对心脏周围的阻力血管和冠状动脉进行扩张, 患者的不良反应也较少, 适应证也较为广泛。

总之,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各有特点, 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 对比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注射液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临床效果。方法 阵发性室上速患者60例,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静脉滴注普罗帕酮, 对照组注射胺碘酮,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3.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平均复律时间 (14.46±5.52) min, 对照组的平均复律时间 (27.32±8.81)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普罗帕酮见效快, 患者耐受差, 对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较为适用;胺碘酮见效慢, 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适应证更广。

关键词:普罗帕酮,胺碘酮,阵发性室上速

参考文献

[1]霍秋玉.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照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19) :105-106, 109.

[2]张慧萍, 郭伟民, 魏晓霞, 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科不同治疗方法比较.临床医药实践, 2010, 19 (1) :23-25.

阵发性室上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0年8月至2013年6月间在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其中男64例, 女54例, 年龄18~71岁 (39±14) , 有阵发性心悸病史, 病程1~26年, 发作时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频率153~196次/min) , 排外风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扩张型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 患者术前已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情况分为CARTO治疗组 (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 和常规组 (在X线下行射频消融) 。其中2008年8月至2012年4间主要为常规组, 计49例, 年龄18~64岁 (38±15) , 男性21例, 女性28例。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主要为CARTO组, 计69例, 年龄21~71岁 (41±12) , 男性38例, 女性31例。两组之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常规组为在X线透视下进行常规电生理检查标测。CARTO组为在X线辅助下, 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建立感兴趣区的三维空间, 窦性心律下标识希氏束-冠状窦口及三尖瓣环显示Koch三角, 然后进行射频消融。消融温控放电和消融终点两组相同。具体为消融靶点确定在Koch三角内, 标测到稳定的小A、大V波和 (或) 慢电位 (消融慢径路) 。设置温度50°~55°。功率10~30瓦。消融过程中实时观察导管的位置及方向, 每次放电部位均以标识为准。消融终点为慢径路消失或有双径路现象, 但无回波及心动过速发作。记录两组标测与消融过程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1个月。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1.5软件统计包,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采用成组t检验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 无气胸、心脏穿孔、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死亡等并发症, 常规组中2例手术不成功, 后再次使用CARTO标测下视频治疗成功。CARTO组全部成功完成手术, 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但CARTO组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 (P<0.05) , 放电次数显著减少 (P<0.05) , 放电时间显著缩短 (P<0.05) 。见表1。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1个月随访均无房室传导阻滞出现及复发。

#表示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已经是室上速治疗的经典复发, 90%以上的患者可以一次性通过此方法达到治愈, 但也存在了少部分患者需要2次以上消融, 或者有患者消融治疗不成功, 而且由于是二维平面消融, 在术中需要定位时使用X线照射时间较多。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广泛使用的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可通过实时重建三维电解剖图来标测心动过速复杂的折返环路, 指导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徐瑾[1]曾报道在CARTO指导下成功消融3种形态的室上速。提示了CARTO系统稳定且可重复的记忆功能对患者感兴趣区域精密标测, 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X线曝光时间。我们的研究也显示在常规X线下射频治疗失败的患者通过CARTO系统指导, 也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治疗。通过本研究, 可以发现, CARTO与常规X线下标测射频消融比较有减少X线曝光时间、减少放电时间和次数的优势。这和CARTO系统能够清楚地显示放电部位与希氏束之间的距离、实时观察导管的位置、方向及稳定性和可多角度旋转图形以便清楚暴露标测或消融区域有密切关系。正确靶点的放电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尤其是降低了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危险性[2]。除了CARTO, 三维标测系统 (Esite Navx) 标测指导也同样可达到减少X线曝光的积极作用[3]。

使用CARTO系统在减少X线爆射、放电时间及次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在总手术时间上却无优势, 这可能和本研究中每次都需对CARTO系统重新安装, 多数人员处于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学习曲线初期阶段, 操作的经验尚少, 估计随着技术的成熟将会缩短手术时间并进一步缩短X线曝光时间[4]。当然使用CARTO系统增加了治疗费用, 在指导高度复杂和放电部位距离希氏束很近的危险患者中具有指导价值, 但在普通室上速的常规使用中的优越性需要更大规模的手术来证实。

摘要:目的 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对射频消融室上速的指导作用。方法 118例室上速患者分为CARTO组 (69例) 和常规组 (49例) , 比较两组标测与消融过程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8例均完成射频治疗, 2例常规射频失败患者转为CARTO指导下成功完成治疗, 两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 CARTO组较常规组在手术时间中无显著性差异 (118±36min VS 119±52min, P>0.05) , 但在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 (9±3min VS 17±6min, P<0.05) 、放电次数显著减少 (4±2次VS 9±3次, P<0.05) 、放电时间显著缩短 (196±73s VS 402±84s, P<0.05) 。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室上速安全有效, 可明显减少放电次数和时间, 缩短X线曝光时间。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术,CARTO系统,电解剖标测

参考文献

[1]徐瑾, 陈颖敏, 李洪波, 等.CARTO系统指导下成功消融复杂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 37 (11) :1044-1046.

[2]杨平珍, 吴书林, 方咸宏, 等.CARTO系统标测和指导射频消融快速心律失常[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 12 (3) :174-176.

[3]李宾公, 王梦洪, 郑泽琪, 等.三维标测指导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J].江西医药, 2012, 47 (5) :451-452.

上一篇: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下一篇:分析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