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

2024-07-12

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精选十篇)

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 篇1

一、韩国“一源多用”的文化产业经营模式概念

“一源多用”是西方营销学概念, 英文“One Source Multi Use”缩写为OSMU。就是“一个来源, 多种用途”。所谓一源, 即一种文化资源, 在商业环境下通过对知识产权的经营, 与影视、出版、游戏、漫画、主题公园、观光旅游等结合起来。比如, 把一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 通过电视剧的传播效应, 衍生出旅游项目、主题公园、美食文化、时尚服饰等, 从一个创意题材, 衍生出许多小项目, 每个小项目既可以是独立的产业链, 又可以形成一个面, 经济效应可以递增。

目前, 发达国家把它运用到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 其优点在于:第一, 打破产业之间的传统界限, 使各不同门类的产业跨界融合。第二, 通过这一模式, 不仅使某一文化产品的传播效应最大化, 而且创造出更多元的文化附加值, 大大拓宽回收投资、获得盈利的渠道, 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由于产品多元化, 避免了单一产品滞销的风险, 增强了经营获利的保险系数。第三, 一个创意就可形成一条产业链, 由点及线到面, 可同时衍生出图书、漫画、动画、游戏、人物形象等多个项目, 甚至扩及周边的电影、电视剧、美食、观光及其他产业项目。各项目间既独立又紧密联系, 在投资、上市、推广宣传计划上相互配合、相互推进, 产业的成长空间得以拓展。

韩国政府把西方营销理论“一源多用” (One Source Multi Use) 引入文化产业发展中, 在动漫、游戏, 尤其是影视剧制作发行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

二、韩国“一源多用”文化产业经营模式之成功案例

韩剧在韩国国内是一项主要的文化产业, 在亚洲乃至世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电视剧, 如《秋天的童话》、《冬季恋歌》、《大长今》、《继承者》、《来自星星的你》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2002年由裴勇俊主演的《冬季恋歌》, 不仅在韩国国内引起了轰动, 在亚洲特别是日本也引起了极大反响。《冬季恋歌》2003年当选日本NHK卫星频道20周年最经典作品, 不仅创造了韩剧在亚洲的鼎盛, 也把裴勇俊推向了事业的最高峰。此后, 韩剧成了盛产旅游景点的噱头, 据韩国广播公司报道, 《冬季恋歌》在日本NHK卫星频道开始播放的2003年4月, 访问韩国的日本游客达15万8000多人次, 10月达到25万6813人次。比日本游客访韩高峰期的2002年10月人数23万6235人次还要多。据调查, 日本游客在韩国平均每日消费16万日元, 2004年一年的统计, 日本游客在韩的消费达到299亿日元。加之波及效应, 使韩国GDP提升0.1%个百分点, 相当于出售现代轿车5万辆、三星29英寸电视357万台的金额。可见一部电视剧的成功, 给文化产业带来的收益非常可观。据纽约时报2004年12月23日称裴勇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达23亿美元。

韩剧《大长今》2003年9月15日在韩国播出时, 全剧平均收视率为42.3%, 最后一集的收视率高达55.5%。《大长今》播出十几年来, 陆续登上90多个国家电视荧屏, 成为韩剧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作品, 为“韩流”风靡全球做出突出贡献。《大长今》成功走向世界, 要诀在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细致入微的创作理念。该剧成功的经验表明, 只有根植于本民族最为质朴的生活方式, 所创作出的作品才能获得国外观众的情感认同, 使文化产业走向世界。

《大长今》播出十几年来, 仅在出口和广告上就获得380亿韩元 (约合2.1亿元人民币) 的收益, 衍生效益高达1200亿韩元。韩国MBC电视台台长金钟国说, “世界上凡是《大长今》热播的地区, 对韩国商品的进口量就会相应增加, 旅游、服装、外交等领域都会随之产生积极的连锁效应。”前任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部长刘震龙引用数据说明文化产业对韩国经济和就业所起到的引导作用:“韩国文化产业出口每增加100美元, 就能带动其他商品出口增加412美元。半导体行业每投入100美元能带来4.2人就业, 而这100美元放在文化产业则能带来12.6人的就业效果。”

韩国旅游发展局在《大长今》拍摄基地挂起“MBC大长今村”的招牌, 将外景基地包装成旅游观光景点。在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大长今村, 随处可见大型剧照、经典片断的播放。《大长今》在中国上映的2005年, 中国不少旅行社都专门打出了“大长今”实景旅游线路的招牌, 吸引韩剧迷前去观光, 当年前往韩国的中国游客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了15%。

最近的成功例证是韩剧《来自星星的你》, 它引发的“追星”风潮从韩国刮到中国。对于那些在网上收看该剧的中国年轻人来说, “吃炸鸡喝啤酒”已成为追捧韩国文化的时尚。由于《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 韩国首尔市政府因势利导地推出了一条由该剧经典拍摄景点组成的韩国游线路,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宣传, 吸引韩国及国外的粉丝们前去参观。韩剧以“一源多用”的经营模式, 精心设计, 大力推广跨行业融合。餐饮、服饰、美容、旅游、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等, 看似各个行业毫无关系, 而实际上却有着缜密的内在联系。男主人公都教授睡前看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从一本普通作品瞬时变成畅销书籍。韩国政府鼓励企业以一部成功作品为契机, 进行多载体、跨产业经营。韩国在开发制作电视剧、电影等文化产品时, 都会将韩国的传统文化、美食、服装、旅游项目等要素融入其中, 在剧情中加以大肆渲染。“一源多用”的营销模式, 在韩国文化产业中取得巨大成功。

三、“一源多用”经营模式给我国的启示

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 我国已经从人口资源第一大国, 发展成为货物贸易出口第一大国。三十几年前, 我们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原油、原木、原煤等资源性产品;三十几年后的今天, 我们以机电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实际上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还很低。我们是出口大国, 但并非出口强国, 如果想从出口大国转变成出口强国, 支撑它的力量不仅仅是人力、科技、金融, 还一定要有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更是国家发展的原动力。我们不难发现, 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文化产业都是发达的, 目前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大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 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这一优势, 兼容并蓄其他国家的文化精华, 适时调整我们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 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当时的金大中政府发现仅凭传统的物资出口, 对于资源匮乏的韩国来说, 无疑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而战略性地将目光转向文化产业, 力求以文化带动本国经济的复苏, 将文化产业作为促进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推动文化产业更好地发展, 韩国政府做出了不懈努力, 包括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创作环境、充分保护创作者和相关制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创作者放眼全球市场等, 以促进韩国文化产业更好地发展, 走向世界。我们可以从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中, 汲取有益的经验。

1. 鼓励企业跨界融合, 打破传统观念

在科学技术, 尤其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各个行业跨界组合已经是当今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韩国将原来的单一小说, “一源多用”, 改编成影视作品, 待其成功后, 继而推出一系列的衍生品, 将品牌的价值最大化, 并把多个产业融合成一条产业链。各行业的单一性特征被迅速打破, 从前“各自为战”行业壁垒逐渐成为过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 国家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 推动文化产业与体育、信息、物流等融合发展, 增加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 拓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2.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创造新的营销模式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摆脱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旧观念, 就必须创新。要使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首先要不断修改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 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 加快文化市场发展的步伐, 坚持文化企业发展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模式,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制定优惠奖励政策。同时还要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积极主动地将新思维、新观念引进来, 结合我国民族特色, 开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也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鼓励引进外资, 促进国内的文化企业走出去, 提高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 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作为目标的。创造的文化产品既要反映历史, 又要具有时代气息。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还是内容上, 都要有新意。韩国文化在创新方面有一系列成功的举措, 这一点《大长今》和《来自星星的你》都是很好的范例。

3. 培养人才, 储蓄创意能量

文化产业欲先人一步腾飞, 关键是崭新创意的体现, 落实在企业, 就是人才资源的储备是否雄厚。一支能吃苦、肯钻研、协作性良好的科研队伍是不可或缺的。人才的配备需全方位、多元化, 既要有开发创意人才, 又要有从事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形成集约化的队伍, 相互紧密配合, 不可偏废。要达到跨行业融合, 人才的合理配置是关键。好的政策、好的环境、好的待遇是人尽其才的基本条件, 只有这样, 专业化创业型人才能够施展才华。同时, 作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开发的基础, 大专院校配置相应的专业学科愈发显得重要。只有在大学阶段夯实基本功, 步入社会, 开创美好未来的前景才会灿烂。为适应这一需求变化, 适当调整已有的教育体制迫在眉睫。鼓励多方位思维, 挖掘人的潜在能力, 激发年轻人驰骋想象力和创造力, 竞争一切之可能, 唯此才能造就出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文化专业人才。

摘要:以韩剧为代表的韩国文化, 近期在我国的影响甚嚣尘上, 尤其在年轻的粉丝中间, 其覆盖面几乎无所不及。韩剧的影响效应如此之大, 值得我们对其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进行深深层次思考。韩国政府把西方营销理论“一源多用” (One Source Multi Use) 引进文化产业发展中, 在动漫、游戏、尤其是影视剧制作发行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我们应继续发挥这一优势, 从韩国文化产业营销模式当中学习有益的经验, 调整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关键词:韩国,文化产业,经营模式,一源多用

参考文献

[1]王尧美.韩国“一源多用”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对我国出版业的启示.编辑之友, 2004 (10) :109-112.

[2]马菲《.大长今》热播10年质朴叙事推动“韩流”风靡[N].人民日报, 2013.

[3]向勇.工艺美术品的价值转换与商业模式策略探究[J].艺术设计研究, 2014 (3) :78-81.

[4]张志宇, 苏锋, 常凤霞.韩国政府对韩国电视剧产业国际化经营的支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6) :45-55.

[5]http://cafe.daum.net/study-park/9mlC/74?q=%B9%E8%BF%EB%C1%D8%20%B0%DC%BF%EF%BF%AC%B0%A1%C0%C7%20%B0%E6%C1%A6%C0%FB%20%C8%BF%B0%FA&re=1

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 篇2

应日中交流促进会和韩国内容学会的邀请,为促进大兴区与日韩两国新媒体产业的交流合作,2006年4月23日至5月3日,由大兴区常务副区长金树东率队专程赴日本、韩国,对两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考察期间,通过对日本东京东映动画公司、大阪设计师专修学院等地的参观交流,和与韩国内容学会和韩国文化振兴院等部门的座谈研讨,对日本和韩国新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启示,对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建设具有积极借鉴意义,拓宽了基地与国外新媒体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渠道。

一、参观考察情况介绍

(一)东京东映动画公司

东映动画,1948年1月23日正式成立,是日本目前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动画制作公司。东映动画拥有庞大且具有实力的制作团队,过去50年共制作了超过9000集的TV动画,这在全世界也是为数不多的。在日本动画发展史上,东映公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作了日本史上第一部长篇彩色电影动画《白蛇传》;培养了如宫崎骏、“动漫神手”手冢治虫等世界顶级动漫大师;给人们留下了诸多如《龙珠》、《美少女战士》、《聪明的一休》、《海贼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目前,在国内畅销的日本动画音像制品,过半数为东映动画出品。东映动画多年来坚持走精品路线,优秀的原创团队以及成熟稳健的商业模式使它在亚洲动画领域里长期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2006年全年出品了原创动画300多集,每集30分钟。公司在2006年7月与日本沃特迪斯尼国际电视公司签订协议,联合进行电视动画片的制作。

东映动画的商业模式值得借鉴:公司在东京的总部仅有员工270人左右,主要负责开发制作原创动漫产品,作品加工则选择在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香港等地,现在上海也有它的制作的公司。公司利润主要由广告收入、动漫及其衍生产品著作权分成、半成品加工收入等几部分构成。

(二)大阪设计师专修学院

大阪设计师专修学院,位于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市。学校规模适中,每年培养动漫人才和与文化创意行业有关的人才共几十人。该校教学环境良好,设备设施先进。大阪设计师专修学院与新媒体产业基地的成员单位––北京实用技校,在规模、培养方向、产业环境等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此次出访,两所学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座谈,预计将合作开展长期的互派师生计划,旨在促进双方的教学交流活动。大阪设计师专修学院还表示要在明年组团参加北京奥运活动,并将考察大兴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发展。

(三)韩国内容学会

韩国内容学会,总部设在韩国首尔,是一家拥有1800多会员的民间文化促进机构,业

务涉及教育、旅游、游戏制作、音乐和设计等多个领域。在韩考察期间,与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和内容学会,就共同推进在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建设韩国数字内容中心(KDCC)项目和进一步促进中韩新媒体企业交流进行座谈。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与韩国内容学会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双方都表示,需要不断加强交流,开展新合作,寻求中韩企业的共赢模式。

韩国数字内容中心(KDCC)设立在国家新媒体基地内,可以提升新媒体产业基地的知名度、影响力和促进产业发展;可以为基地内外的中国其他原创产品,提供各种高水平的制作服务;可以利用畅通的国际化渠道和平台,为相关国内企业产品的出口提供服务;可以集聚更多有实力的韩国企业进入园区,把“韩国数字内容中心”培育发展壮大,提高对大兴区的经济增长和税收贡献。

二、日本、韩国内容创意产业分析

通过对东京东映动画和韩国数字内容学会的考察,了解了日本、韩国内容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体会到动漫、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过分析日、韩文化产业现状和成功原因,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新媒体产业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日本动漫产业发展

日本的文化产业在亚洲甚至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现在,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内容产业”渗透到日本的各个领域。动漫和游戏已经成为日本娱乐产业的中流砥柱,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动漫电视节目和几十部动漫影片问世。日本政府预计到2010年,娱乐产业的出口额将增加5倍,达到138亿美元,动漫产业将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个:

1、动漫作品在日本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

日本国民十分喜爱漫画,漫画文化非常发达。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有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

2、运行良好的产品开发投资模式

产品开发的投资联盟体系是日本动漫走向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在日本,一部动画作品往往是由几个方面来共同投资的,这其中包括:电视台或电影公司、广告公司、玩具商、游戏软件公司、动漫作品原创的出版商等。通过各方的共同投资,一方面分散了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另一方面拓宽了资金的筹集渠道。

3、拥有国际顶尖级的动漫大师和动漫制作机构

拥有一批国际顶尖级的漫画大师是日本动漫近年来在世界上扬名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中包括《铁臂阿童木》作者手冢治虫、《千里千寻》作者宫崎骏等动漫大师。另外,日本大量优秀的动漫导演、制作人员以及动漫制作公司,是打造成功动漫产业的根本保证。

4、政府的支持

日本从政府到社会各界都普遍认识到内容产业的美好前景,加大了对它的支持力度。2003年,政府在知识产权战略总部建立了专门工作组织,并且把内容产业作为一个战略部门,精心策划和打造,从而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性。

5、顺应国际市场要求,调整产品定位和风格

目前,产品输出成为日本动漫产业的战略定位,因此,很多动漫产品在策划和制作之初中,就充分考虑外国观众的习惯和口味,将日本民族风格的外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日本动漫能够顺利地推进国际市场。

日本动漫产业能够领跑于国际市场,除了以上原因外,衍生产品的成功开发,电视和网络传媒的普及和发展,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等等,也都是日本动漫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原因。

(二)韩国文化产业发展

韩国是亚洲较早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国家。早在1990年,韩国政府就设立了“文化产业局”,负责出版等相关事务,后经政府内部整并,文化创意、观光事务等合并成立了“文化观光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以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危机,韩国实施经济转型,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战略。经过多年的实施之后,设计和创新在韩国开花结果,韩国已经拥有三星、LG等全球著名品牌,韩国也从制造国家成功转型为设计创新国家。

韩国政府制定专门法律法规确立“文化立国”的国家方针,从国家意志高度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韩国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以游戏最为重要,在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方面都位居亚太地区前列,也是韩国政府确定的“十大新引擎产业”之一。

近年来,文化产业成为韩国新的经济增长点,2003年出口额首次超过钢铁,数字内容产业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产业。韩国自称已跻身世界文化产业5大国之列。

三、几点启示

现阶段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建设,需要不断深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学习先进经验,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开阔思路,力求使基地高起点建设,快速度发展。通过对日本、韩国的考察,获得如下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学习先进原创水平,提高设计能力

日本考察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日本动漫产业非常发达,原创能力强,衍生产品的开发工作非常到位。在日本街头,随处可见以动漫形象代言的产品广告,以漫画形式出版的读物,和出售动漫衍生产品的商店。日本动漫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优秀原创作品的价值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动漫制作公司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制作人员创

造力。制作人员通过分析观众不同时期的喜好,创作出富有时代性的主题,并不断加入新的构思与制作元素,创造出新的深入人心的动漫作品。作品一旦有了知名度,衍生产品的开发会迅速跟进,全面体现出原创作品的价值,同时带给企业更丰厚的回报。

比较之下,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整个行业原创能力弱,作品内容少,质量不高,加上销售渠道不畅,导致整个产业没有进入良性循环。对此,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更加坚定,要致力于打造完整的动漫产业链。通过建设动漫产业孵化平台,提供先进制作设备,降低企业制作成本,促进动漫“产、学、研”一体发展,以提高国内动漫行业的原创水平,设计能力。

(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立节约型创意园区

日本、韩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非常令人钦佩,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在东映动画公司参观动漫制作的过程中,强烈的体会到,制作人员在处理每个细节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细致、到位。并且,公司每间工作室布局紧凑,最大限度节约空间资源。

新媒体产业本身具有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智力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在打造新媒体产业基地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体现绿色生态、产业生态的良好布局。

(三)拓宽合作渠道,探寻双方共赢模式

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让身在日韩两国的海外华人感到振奋和自豪,他们都表示愿意尽可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比较而言,日本国人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一种很矛盾的心理。在交流中,可以很明显感觉出部分日本人对中日合作的敏感,在愿意开展合作的同时,又有很强的危机意识。

这就需要我们在与日本机构和企业的交往合作中,充分考虑中日关系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学习,以双赢的模式展开合作。尽量消除日本人的顾虑,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

(四)注重引进高水平技术和人才

从日本、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看,我国的新媒体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大兴新媒体产业基地要想吸引企业集聚,发展内容产业,就要为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重视原创内容和销售渠道建设,搭建好动漫孵化平台和销售播出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设备、技术支持和畅通的销售网络,有效形成产业的聚集。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技术、设备、高端人才,使基地在发展之初就面向高端层面发展,抢占国内动漫领域制高点。

(五)政府加大对文化创意行业的支持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满足社会需求基础上产生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是在制造业发展和服务业壮大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竞争的终极竞争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财政和政策支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突出,这就更需要政府加大对新媒体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相关产业政策,给产业发展营造积极良好的环境。实现我国经济从制造业向新型产业的过渡,这对创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

在大兴新媒体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国内外优秀产业园区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优势,转化为切实可行、走在国内外前列的实施方案。新媒体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园区的建设要体现出发展创新,建设思路也要走在其他传统行业前列。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阔眼界、打开思路、突破传统,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产业实际,建成一个有特色、高水平、促发展的新媒体产业之都。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

国家新媒体

产业基地 曹辉

韩国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及启示 篇3

关键词:韩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163-02

文化产业是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现代经营行业,文化产业以文化为产品核心,通过商业化运作,制售文化产品。由于其低消耗、无污染、高利润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政府也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意义,通过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韩国与中国同属政府推动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改变经济发展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韩国文化产业已居世界前列。从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过程。本文通过探讨韩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希望以此为我国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的依据。

一、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

国内关于文化产业集群研究时间较短,但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例如周国梁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大量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个人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聚和集中。欧阳友权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相关联的多个文化企业或机构共处一个文化区域,形成产业组合、互补与合作,以生产孵化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部落。向勇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通过协同作用,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本文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大量相关联的文化企業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在技术上的相互支撑,在生产上的相互协作,进而形成竞争优势的现象。

二、韩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有力证明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能够形成强劲竞争力,而且文化产业集群不同于其他产业集群,它有着不同其他产业集群的独特之处。

(一)人才集聚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

1990年6月韩国发布《文化发展十年计划》,在文化发展计划的指导下,韩国政府和民间共同建立了大量的文化设施,包括多样化的音乐厅、电影院、剧场、展览馆、美术馆、文化街、文化广场、会展中心等文化设施,进而形成了如大学路、新村、仁寺洞、宏大等集实验性、商业性和传统性于一身的大众文化园区。这样的文化园区既是创意人员的工作的场所,也是生活的场所;既是生产文化的场所,也是消费文化的场所。创新型的文化园区便是韩国文化产业形成集聚的前提条件。

空间上的集中和结块是引起产业集聚的重要模式。创意资本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一个区域内创意资本的密度越高,人才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就越频繁,从而使创意的产出效率越高。当人们将创意与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结合之后,就可能产生创新型的文化产品,并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同时,这些文化产业集聚地距离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较近,学者、科研人员以及艺术家的参与也增加了区域内文化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加快了知识的集聚和交融,推动了知识的创新和进步。

(二)文化生产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

韩国政府在制定文化发展计划的同时,以文化产业为先导开拓海外市场,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然后大力发展外贸输出商品。韩剧便是比较成功的例子。韩剧不仅本身受到了追捧,同时也为韩国的旅游、饮食、整容、化妆品、服饰、电子产品等产业培养了大批的潜在消费群体。以文化内容为引导的消费力量随着韩剧的热播而迅速增长。文化内容先行的文化产业集群模式,成功带动了韩国影视及相关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文化产业集群是由若干个行业组成的一个产业集合。在这个产业集合体中,各个行业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化产品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前后影响力和旁侧影响力。一个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够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创意元素也往往能够渗透到其他行业之中,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文化产业集群中涉及的行业较多,产业链也较长,但是并非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成为文化产业集群的中心。如果产业集群内部仅仅是由文化产品的制造商组成,那么这一集群仅仅是制造业集群而非文化产业集群。所以,文化生产才是文化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融合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

20世纪90年代,韩国的电影产业率先在文化领域打破了行业垄断,允许私人财团介入投资和发行影片等相关业务领域。此政策出台后,韩国三星、乐天、现代、大宇等私人财团迅速将巨额的资金投入到影片的制作领域,并依托其固有的商业营销体系宣传并发行影片。这不仅促进了韩国的电影产业的飞速繁荣,同时也打破了产业界限,使不同的产业相互协作,彼此推动,形成了以电影业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集群。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壁垒日渐消除,产业间的融合日益加强。尤其是随着跨国家、跨行业的大型媒体集团的形成,进一步加速了文化产业子行业之间的融合。因此形成了在特定区域中,某一行业集群形成后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的现象。

三、韩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启示

通过对韩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特点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与制造业集群不完全相同,它对人才素质、政策环境、文化内涵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的要求较高。韩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源于专业化的人才集聚、完善的政策环境、品牌化的文化内容、全球化的服务市场。

(一)专业化的人才集聚

专业人才的积累和集聚是文化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文化产业是技术含量、产业附加值较高的产业,人才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际交往及相互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能促进相关产业信息的交流。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集聚,而人才的素质的提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仅是人才教育培训的问题,还包括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用人制度的制定和改革等问题。适合专业人才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舒适的人文居住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搞好文化园区规划才是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策略。

(二)完善的政策环境

完善有效的政策平台是促进文化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对文化园区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能积极引导文化产业集群快速成长。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需要有效的空间载体也需要健全的制度环境提供保障。完善的制度环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与全球经济接轨的市场经济制度、管理制度、市场交易制度体系。这样的制度体系可以保障市场交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企业获益更多。此外,积极的产业向导政策、针对性的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都能有效地引导文化企业集群发展。

(三)品牌化的文化内容

品牌化的文化内容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韩国集中力量开发品牌文化产品,这为韩国提升国家形象、传播传统文化、开拓海外市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是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在厚重的文化底蕴之上加以现代化的技术制作手段,便可以打造出独特的品牌效应。这样的品牌价值是一种无形的资本,能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使文化企业集聚发展。

(四)全球化的服务市场

韩国之所以能形成现代文化产业集群,这与韩国经济的高度发达密切相关。大量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汇聚于韩国的经济发展中心首尔,使得巨大的文化产业活动网络能够对全球的文化产品生产进行控制管理。这样的网络针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当地的市场,更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市场网络。强烈的市场需求诱发有关文化企业的崛起和发展,从而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篇4

“设计韩国”战略取得巨大成就

韩国属发展中国家,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还只是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 人均GDP不到100美元。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韩国政府开始改革, 提出“设计韩国”战略, 把文化创意产业视为2l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政府大力扶持下, 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游戏软件产业在1998-2001四年中增长一倍;电影出口在1995-2001年六年中成长近50倍。2003年其影视、音乐、手机及电子游戏4个产业都有二位数的增长, 出口额首次超过钢铁。韩国自称已跻身世界文化产业5大国之列, 尤其是数字内容产业已经超过传统的汽车产业, 成为韩国的第一大产业。2005年韩国游戏产业市场规模达到43亿美元, 占世界游戏市场的5.3%, 其中网络游戏占31.4%, 手机游戏13.3%。韩国现已成为继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动画片制作和出口国, 世界动画片80%的背景画出自韩国。当年世界第三大钢铁企业——韩国浦项制铁株式会社大门上的标语是“资源有限, 创意无限”。设计和创新已在韩国开花结果, 韩国已经拥有三星、LG等全球著名品牌和一大批领导潮流的时尚明星, 以《大长今》为代表的韩国影视剧在世界范围特别是我国国内, 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韩流,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已跻身大国之列。韩国已实现从制造国家向设计创新国家成功转型。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一) 搭建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出台了《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创新企业培育特别法》、《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等一批文化创意 (创新) 产业国家大法, 制定了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跨国生产合作、建立区域前沿据点、加强流通现代化建设等政策, 对以资讯技术与文化创作相结合为特点的电子游戏、音乐及电子网络等新兴产业进行倾斜扶持, 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二) 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制

变革文化管理机构。设立文化产业局、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文化产业振兴院, 分别履行主管文化产业、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方向和发展计划、文化产业具体扶持工作的职能;设立游戏综合支援中心、游戏技术开发支援中心、游戏技术开发中心、卡通形象文化产业协会、卡通形象产业协会, 分别主管政策和规划、游戏产业园区建设和管理、游戏产业技术开发、创作及市场开发。这些机构的建立, 有利于文化产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 形成了国家整体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

设立了文化产业局, 成立一系列的产业振兴院,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1998年成立游戏产业振兴中心 (壮大游戏软件产业) , IT业振兴院 (壮大数字内容与软件) , 2001年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 (扶持动画、音乐、卡通) 。

(三) 建立资金税收扶持机制

韩国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 即使在受金融风波影响, 其它投入减少的情况下, 文化产业的投入仍有所增加。文化产业预算占文化事业总预算的比例由1998年的3.5%增长到2003年的17.9%, 文化产业基金由1999年的549亿韩元增加到2002年的2329亿韩元, 四年间就增加了四倍。为推动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创新企业的发展, 在税收上对创新企业实行两年内免除各种税务调查和75%不动产取得税, 5年内免除财产税和综合土地税, 6年内免除50%所得税。

(四) 创新市场经营模式

将现代经营理念运用文化生产经营。实行优化资源组合, 形成规模优势, 切实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明确在2001年之后10年内, 建立一系列不同种类的文化产业园区, 并形成全国文化产业网络;建立数字化广播共同制作室, 以减少重复购置设备投资;建立全国唱片物流基地和若干地方物流基地。瞄准国际大市场, 把以中国、日本为重点的东亚地区作为登陆世界的台阶。通过驻外文化院、一些机构和企业的办事处以及网络等多种手段, 加强调研, 针对地区特点, 开发不同产品。集中力量开发名牌产品。安在旭、金喜善、RAIN等影视明星、HOT等歌星、流氓兔等名牌产品为提升国家形象和传播韩国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极举办和参加国际性展销洽谈活动。仅2002年, 韩国政府就拿出17.1亿韩元支持企业参加在中、日、美、法、德、芬兰等国举办的12项音乐、动漫画、游戏、数字化文化产品的展销活动。在西班牙等6国举办7次文化产业投资洽谈会进行招商引资。

(五) 创新人才培养措施

韩国人认为, 21世纪是“靠人脑战争的时代”。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仅三星电子一家企业就拥有39000名研发人员、19000名博硕士生。在培养人才上, 他们有一整套较为可行的措施, 既抓像安在旭、李英爱等国际著名影视明星的重点培养, 又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尤其强调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建立专门人才数据库, 实行文化产业教育机构认证制。积极同外国的人才进行交流与合作, 造就具有世界水平的各类文化人才。

对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建议

(一) 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产业竞争的终极竞争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突出, 这就更需要政府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 增加资金投入, 完善相关产业政策, 加快完善市场准入政策支持, 切实做好激励政策支持, 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创新激励, 投资激励、项目激励。拓宽投融资渠道,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利用政府资金引导、银行贷款筹资、民间资本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 实行多元化投资。从全省政策层面上给产业发展营造积极良好的环境, 实现广东经济从制造向创造的新型产业形态的过渡, 这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二) 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要构筑创意产业链,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则是大量的创意主体 (设计师、工艺美术家、画家、创意策划人, 等等) 、创意产业化载体以及各种为创意产品的生产服务的政府、企业、学校等在一定地域内的有机融合的系统工程。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以借鉴韩国经验, 走产业链经营的商业模式, 构筑文化创意产业链, 做大、做强、做活文化产业园。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制造、品牌营销形成核心产业链, 充分开发围绕“创意为王”的文化产业特质, 探索开拓包括影视剧制作、动漫制作、特色文化旅游及高科技衍生产品开发等领域, 构造高科技、高文化为特征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链。广东已创建不同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要从完善创意产业链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 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资源整合, 集中体现“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

(三) 政府搭台推动文化创意走出去

省级层面积极实施文化创意“走出去”战略, 出台扶持政策搭建支撑平台, 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开拓国际市场, 争创广东文化国际性品牌。瞄准国际大市场, 开发原创, 促进出口, 以国内市场为基础, 大力拓展海外市场。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积极开展跨国生产合作, 举办和参加国际性音乐、动画、漫画、游戏、数字化文化产品展销洽谈活动, 利用文化产业投资洽谈会进行招商引资。构筑海外营销网, 逐步构建起国际营销网。集中资金支持重点出口项目, 为重点文化创意出口企业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强粤港澳的合作互动, 提高承接较高层次国际外包业务的能力, 为文化创意产业走向世界打下坚实基础。

(四) 吸引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

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 篇5

刘 忠 郭妍琳

2010年第6期 ——他山之石

2006年,江苏确立“文化强省”发展战略,自此,江苏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江苏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795.3亿元(现价),比上年净增20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9%,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高16.7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16.3个百分点。其对全省GDP增长量的贡献率达到了4.55%。文化产业园是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目前,各地文化产业园经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一大批不同主题、形态多样、功能互补的产业园区。这些具有苏南、苏中、苏北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集聚效应、窗口效应、辐射效应,优化了全省的文化产业结构。纵观江苏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色。

特色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

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倚重高级生产要素,都具有知识密集、资源能源消耗低、增加值高的新兴产业特征,两者的结合为促进产业繁荣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按照“产业集群”现象之说,一个优势产业通常会与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起个性化的产业模式,生成文化产业园的自身特色和产业竞争优势,进而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以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为代表,江苏的文化产业园建设非常注重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2008年底,常州中华恐龙园、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常州软件园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定位于长三角一流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这是一个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意结合的大手笔,近400家软件和动漫企业入驻,包括日本OKI、富士通、美国芯安、和佳软件、国光软件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以及卡龙、宏图、小樱桃、仁永影视、暴雨等知名动漫和网络游戏企业。现在,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在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优势和行业互动优势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以软件、动漫、网络游戏为特色的创意产业集群。园区内,相关的文化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高密度集中,共享国家级二维无纸动漫技术、软件公共测试技术、影视动画制作技术、数字娱乐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国际交流合作、衍生产品研发、产品产权交易、投融资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新兴文化业态产生及其在文化产业中比重的增加,对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的品牌建设和长足发展,乃至常州“创意之都,动漫之城”城市目标的实现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特色之二:政府引导资金撬动民营资本跟进

在江苏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发展中,伴随着政府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注入,民营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7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中接近25%为民企项目,投资额为27亿元。2009年,民企项目占47.9%,投资额超过110亿元。在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引领下,民营资本逐渐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南京市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2007年至2008年,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中民营企业占会员总数比例从69.2%提高到76.8%,数量由56家发展至83家。南京动漫行业协会中72.7%的会员为民营企业;南京演出市场近2亿元的投资总额中,民营资本占到了70%。南京正在建设和已经开园的42家文化产业园区中,由民营和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占到69%,由民营资本投资兴建的企业占园区入驻企业的半数以上。民营资本已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园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振兴的重要力量。

特色之三:立足地域文化资源优势铸就特色品牌

江苏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各地的名胜古迹众多,根植于区域特定的文化而兴建的文化产业园区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成为城市文化展示的一个窗口。当园区的发展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民俗、工业遗产保护等结合起来的时候,这样的园区不仅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因为是当地特有、其它地方不可复制而独树一帜,吸引着众多的眼球。在这方面,江苏有许多亮点可圈可点。

苏绣历史悠久,素以“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驰名中外,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之首。近年来,苏州市政府对苏绣实行生产性方式保护,使其不断发挥着积聚与延伸的双重作用,逐步形成了集生产、销售、展示、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保护基地。2006年,在国家文化部命名的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苏绣被命名为“苏绣文化产业群”。目前苏绣的年销售额已达到近10亿元,仅镇湖街道一年的产值就有5个亿。有关苏绣的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取得初级资格以上的各类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生产企业近100家,产品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常熟市沙家浜原来只是一个小镇,凭借一出样板戏“沙家浜”而闻名全国。2004年底,为配合30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的拍摄,常熟市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沙家浜水乡影视基地。恢复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遗迹,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旅游的承载能力,增强了红色景点的可看性和教育性。如今,常熟沙家浜影视产业园集多种美誉于一身,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同时,还被多家影视剧组确定为拍摄基地。

特色之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托。江苏文化产业园的振兴不仅需要大批的优秀文化人才,更呼唤一批优秀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在江苏省文化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各园区不断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

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依托常州科教城以及常州各高等专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同时引进一批国内外的知名动画学院,为基地搭建了人才培养平台,提供了相应的人才支持。园区集动画研发制作、人才培养、动漫体验等诸多功能为一体,重点对动漫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进行培训,每年相关院校可向园区企业输送动画人才近1000人,基本能满足园内的人才需求。

无锡市以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园为龙头的1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以当地科教资源、创新型人才为依托,根据园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特点,以技能提高为重点,建成一批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群,形成了产、学、研融合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其打造在国际上有后劲的、有影响力的、现代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供了人才支撑。■

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 篇6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首先对李载昊院长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魏玉山回顾了我院与韩国出版界的友谊和长期的合作历史,详细介绍了研究院的历史现状、工作职能、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等情况。魏玉山指出,在出版研究方面,研究院正逐步从过去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向与科学技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一系列重点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目前,研究院已经成为研究、出版、会议论坛等多方面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希望今后能够与韩国出版文化产业振兴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韩国出版文化产业振兴院院长李载昊介绍了韩国出版文化产业振兴院的主要情况。他表示,中韩两国近年来在文化领域交流合作更加频繁,未来在文化产业方面可以有更广泛、紧密的合作,希望双方共同探讨,寻找中韩合作的机会,共创两国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

会上,双方还就课题合作、出版交流、学术活动等具体事项进行了商议,并初步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篇7

一、文化产业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通过开发利用文化内容知识产权,生产有形或无形的艺术产品和创意产品(或服务)的新兴产业。各国在界定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时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角度,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共识。

韩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动画、音乐、游戏、出版漫画、卡通形象、电视、电影等内容。随着数码技术的兴起, 文化产业的行业范围进一步拓展到电子书籍、互联网信息和手机内容等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增长潜力的领域。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 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所以,中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于国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

二、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韩国文化产业相对于其他国家发展较早,在1960年前后韩国政府出台了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韩国政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的战略提出。在此将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前期阶段:1986- 1998年。1986年,在韩国政府的第六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中为“文化立国”战略奠定了基础而提出了“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化”。 1990年,韩国政府在新的规划中提出来了“文化要面向全体国民”的方针。1993年,韩国政府把文化产业开发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而审议通过了“文化繁荣五年计划”。1994年,韩国政府设立了文化产业政策局归文化观光部所辖。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8- 2008年。期间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政府时期:金大中政府时期和卢武铉政府时期。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韩国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波动。在金大中上任后,韩政府正式提出了 “文化立国”战略,即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21世纪文化大国、知识经济强国。在卢武铉政府时期,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此外还提出了 “援助但不干涉”的原则,针对这一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则指导。

第三阶段,稳定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虽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这对韩国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是韩国文化产业还在保持着增长。

三、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一)政府层次

1.韩国政府在战略上高度重视文化产业。韩国政府在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即21世纪韩国的立国之本,是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这在国家战略层次方面为文化产业进行了定位,使其在发展政策上能够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

2.韩国政府完备了文化产业法制管理。韩国政府把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韩国政府于1999年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制基石。为了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需要,韩国政府还对以前有关文化的律法进行了修订。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都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3. 韩国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在财政上的扶植力度。韩国政府在税收、贷款等方面对文化产业都进行了支持,这也刺激了一些民间资本和风险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市场壮大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此外这也解决了文化产业研发及海外推广等方面的资金困难问题。

(二)企业层次

1.做强自己,提高文化的产业化程度。在全球竞争不断激烈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发达国家通过各类兼并来不断巩固其市场垄断地位。面对如此巨大的外来压力,韩国文化企业也提出“做大做强”,通过规模效益来提升竞争力。一些大财团在韩国政府的政策鼓励下对投资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热情,像三星等所投资的文化产业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都实现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为财团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走出去”。韩国利用东亚共同的文化背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其国际化程度,以此增强其知名度,为其文化产品发现消费者。当今“韩流”风靡亚洲正是这一战略的结果。通过“韩流”使更多的东亚国家的消费者投入到消费韩国产品的热潮中去。

(三)国民层次

韩国的国民对于韩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热衷,在吸收其他国家先进文化的同时,非常注意对韩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正是由于这种民族危机意识和保护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抵御了西方文化的侵略,这为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同时,韩国的高素质人才储备比较多为韩国文化产业提供了人才上的支撑。

四、对中国的启示

(一)从战略上重视文化产业发展

十八大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以文化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造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的文化建设和改革,这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加强文化体系建设

法律的保障能够使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维权可用、违法有法可惩。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坚实主要包括文化立法和执法两大方面。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框架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立法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法律体系。在执法的过程中存在多个执法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文化产业主题的利益, 挫伤了文化产业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创新融资渠道

资金的支持是一个产业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需要政府资金政策上的支持,但是更多的应该进行市场融资,利用市场资金,让更多的企业和财团投资文化产业。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应该完善文化产业市场的融资环境及政策,根据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渠道,形成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的融资途径。

(四)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中国应该借鉴韩国人才培养的模式,把企业需求放到人才培养中去;引进国外文化产业方面的先进人才;派遣国内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这样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满足企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

(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文化产业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文化发展战略不是一个空洞的、抽象的思辨性命题,它应是一个普遍性的、甚至是日常性的问题。文化产业企业需要针对市场结合中国文化资源发展市场上受欢迎的文化,使文化产品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

摘要:韩国文化产业取得的瞩目成就,成功掀起了全球的“韩流”。其成功经验是:政府战略上高度重视、财政上大力扶植;企业做强自己、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国民在吸收其他国家先进文化的同时,非常注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加强文化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融资渠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策,韩剧,播出制度

一、韩剧产业链构成及主要环节

产业链是指是指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 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电视剧从生产拍摄到最终播出需要经历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发行、播出等流程。在这一流程中需要电视行业中的节目制作商、发行商、电视台、广告商密切分工合作, 才能让观众收看到优质的电视剧, 最终实现电视剧的价值增值。

韩剧产业链下游主要由媒介提供商、广告商、观众构成。下游环节的媒介提供商负责将购买的电视剧以最优的平台播出给观众, 从而获得观众的“注意力”。随后, 媒介提供商将“注意力”进行包装, 销售给广告主, 最终使整个产业链价值得以实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目的在于为整个产业提供良好的播出环境。因此, 三大电视台会对剧本策划、导演和演员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韩国文化产业政策对韩剧播出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立公共广播体制、实施多元化播出平台政策等方面。

二、公共广播体制保障制度

为保障韩国广播电视业的公共性, 韩国政府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便是根据《广播电视法》的规定, 设立韩国广播委员会和广播广告公社。

(一) 广播电视委员会

韩国《广播电视法》明确规定成立广播电视委员会, 行使对广播电视的管理权, 并对广播电视委员会的职能作了界定:

韩国广播委员会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广播电视委员会, 它既不是行政监督机构, 也不是相关政策的制定机构。委员会主要决定以下事项:

关于广播的基本计划的事项;

关于广播节目及广播广告的采用、编排的事项;

关于广播经营者、中继有线广播经营者、音乐有线广播经营者、电光板广播经营者的许可、再许可、推荐、承认、登记、取消等事项;

对于广播经营者、中继有线广播经营者、音乐有线广播经营者、电光板广播经营者相互间的共同事业及纠纷的调整;

关于广播节目流通需确立公正交易秩序的事项;

关于视听者意见处理及请愿的事项;

关于广播发展基金的构成及管理, 运用基本计划的事项。

从上面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 广播委员会接受韩国政府机构的行政领导, 主要负责审核节目、人事管理等一系列事物, 因而属于具有国家机构性质的不完全自治的广播电视机构。

(二) 广播广告公社 (KOBACO)

与其他国家一样, 韩国允许在公营广播电视台播放广告。但是与其他国家又不同的是, 韩国政府专门设立了“广播广告公社”来全权负责公营广播电视台的广告业务。韩国政府成立广播广告公社的目的在于控制私营企业过度商业化, 从制度上制止过度追求营利的现象, 使广告最大限度的公益化。

广播广告公社全权负责韩国电视台的时段销售、广告计划和广告费的分配业务, 并有权从中预留6%的广告收入用于广电发展基金[1]。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将广告收益的一部分回馈公益领域, 保证公共广播体制。但是实际运作过程中, 广播广告公社由于缺乏权力制衡, 已经演变成一家垄断性经营机构, 且将受益用在与广电事业无关的地方, 缺乏对公益广电事业的帮助。另外, 广播广告公社“人为”地将电视台经营收入进行“中介”, 使得电视台无法自主进行收支分配, 抑制了电视台的创作热情, 降低了电视台对生产效率的追求。

通过公共广播体制, 政府获得了约束广播电视业的主动权, 成为明显的受益者。这一体制给韩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都非常突出。

韩国公共广播体制的积极影响体现在:第一, 抑制了韩国电视台过度追求商业化。在利益的驱使下, 媒体很容易为迎合公众口味而放弃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因此, 韩国政府成为制约媒体过度商业的关键力量。第二, 普及国民教育及公共教育。公营电视台的首要任务是将利润收入用来服务社会, 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普及公民教育和公共教育理应是媒体分内的职责。第三, 有利于媒体获得来自政府资金的支持。全球化背景下, 来自政府的支撑和扶持, 是韩国电视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

公共广播体制除了积极的影响之外, 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一, 为抑制媒体商业化趋势所付出的代价过高。第二, 韩国政府在这一制度实施过程中, 以公益之名, 行私立之实。第三, 政府偏向性扶持政策造成市场垄断。如在韩国, 三大电视台垄断了电视剧80%左右制作和播放。

三、促进播放平台多元化的政策

1997年, 金大中当选韩国总统, 韩国政府开始调整韩国广播电视业的市场结构, 力图打破三大电视台的垄断, 激活韩国电视市场, 增强韩国电视剧的国际竞争力。调整的内容主要是在韩国大力发展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为此, 韩国政府制定的《广播电视法》对韩国媒介提供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以保障韩剧播出平台的多样化。

(一) 针对从事电视业务的公司做出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在允许外资对韩国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节目提供和网络运营投资参股33%的同时, 禁止外资对地面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新闻节目投资参股。

韩国大型综合性企业和通讯社允许持有有线电视系统或卫星电视33%的股份, 允许拥有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公司100%的股份。

允许多媒体公司间交叉持股, 但不允许地面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系统之间的交叉持股。

有线电视节目公司的执照制度将于2001年能改为登记制度。

新建立的广播电视委员会将负责行使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权, 与文化旅游部共同制定广播电视政策, 并有权颁发广播电视执照。

(二) 实施内容分级制度

韩国于1998年实施了分级制, 取代以前政府对电视剧的审查制度。当前, 在韩国播放的电视剧的第一个画面必须是分级提示, 而且播出当中也要按照规定出现分级标志, 甚至在网站的节目预告中都要有分级提示。在讨论到韩国影视发展时, 所有人都承认分级制对韩国影视业具有促进作用[2]。

《广播电视法》的以上规定, 对韩国电视剧播放平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开始进入韩国电视市场, 打破了三大电视台对韩剧播放平台的垄断。新《广播法》的颁布有效打破了有线电视各自分散经营的局面:第一, 新《广播法》允许有线电视业者转变为有线电视系统商;第二, 放宽进入有线电视业的限制。

韩国政府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的同时, 积极发展卫星电视。发展卫星电视能够活跃韩国电视市场, 扩大韩国影像市场, 实现电视剧市场多样化, 从而增强韩国电视剧的国际竞争力。1999年, 韩国政府正式开始实施卫星电视政策, 规定了参与卫星电视的限制, 如大企业和报社参与卫星电视持股须在33%以内;允许外国资本参与;等等。为了扶持卫星电视发展, 韩国卫星电视还政策制定了一些卫星电视广告的优惠政策。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在韩国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韩国无线电视台对电视市场的垄断, 增加了市场上电视剧的播放平台, 使韩国电视剧呈现多样化的局面, 繁荣了整个韩国电视剧市场。

四、鼓励设立下游文化产业公司

韩国政府不仅大力扶持韩剧走出国门, 进军海外市场, 还大力扶持韩剧衍生产品的开发。为更好地开发韩剧衍生产品, 韩国成立文化产业专门公司负责衍生产品等相关事宜。《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在第六章中对文化产业专门公司作了详细规定, 为执行文化产业之特定事业, 而可设立文化产业专门公司。

第四十九条规定文化产业专门公司执行下列之业务:

1.属于文化产业之文化商品的企划、开发、制作、生产、流通及消费等以及相关服务;

2.属于文化产业之文化商品的管理、运用以及处理;

3.执行第1号及第2号所规定之业务, 所必要的契约缔结;

4.其他附属于第1号至第3号的业务。

文化产业专门公司的出现, 促使韩剧衍生产品开发更加专业化,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2013年, 《来自星星的你》更是将剧中韩国产品大大地宣传了一把。服装方面, 该剧热播期间, 剧中同款服装在淘宝网的搜索指数上涨132.1%;化妆品价格上调8%后, 仍挡不住中国游客对韩国化妆品的购买热情;2014年3月, 韩国啤酒对华出口额同比增长201%, 达到103.6万美元;甚至连剧中出现的一本书——《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在半个月内售出了5万册, 而在这之前5年间仅仅售出了1万册。

韩剧的热播对韩国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韩国的济州岛、南山塔等拍摄地点, 如今都是热门旅游景点。韩国旅行社甚至为一部电视剧专门设计一条旅游线路。

五、结语

媒介提供商则通过将电视剧免费播出给观众, 获得观众的“注意力”, 并将之销售给广告商, 通过广告费实现盈利。产业链下游的媒介提供商则将广告费中的一部分用于再次购买发行商的电视剧, 这样, 资金就回流到韩剧产业链中游环节。产业链中游的发行商则将资金用于购买产业链上游制作商拍摄的电视剧, 以获得足够多的内容资源, 资金则再次回流到产业链上游环节。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制作商则将获得的资金用于新作品的拍摄, 再次为中下游环节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如此, 韩剧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主体形成一个互相联系、循环作业、密不可分的整体。

参考文献

[1][韩]姜锡一, 赵五星.韩国文化产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 篇9

1.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予以高度重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亚洲金融危机给世界,尤其是亚洲国家留下了沉痛的教训,那就是如果一国的金融经不起外部的冲击,必然会造成货币贬值;如果一国在国际贸易上出口品种单一,附加值低,并产生巨大逆差,那么国民经济就岌岌可危。韩国在遭受金融危机,出现韩元大幅贬值,国内资产大幅缩水的状况后,的发对展文化产业的有关政策予以调整。

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就对发展文化产业有了初步的打算,并制订了有关的政策,那么随着上世纪80年代,电子技术的兴起,韩国文化产业范围已延伸到具有高潜力和高附加值的互联网信息、手机内容和电子图书等领域。而2001年韩国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方针之后,为了促进“文化立国”重要国家战略的实施,韩国建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韩国的文化产业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韩国在电影、电视剧、游戏、音乐等方面的文化产业成就在亚洲已令人瞩目。如果细分一下的话,韩国的文化产业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 ~ 1998年。

1986年,韩国提出了“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化”战略;在第六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中提出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化。这一重要的政策目标为文化立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 990年,韩国政府颁布了《文化发展十年规划》,提出了“文化要面向全体国民”的政策理念。1993年韩国政府出台了“文化繁荣五年计划”,将文化产业的开发作为重要目标之一。1994年,韩国文化观光部设立文化产业政策局,并着手准备文化产业的法律体系;同时颁布各种文化政策综合计划,进一步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韩国是继日本1995年提出“文化立国”方略后,又一个通过实施国家战略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其中包括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等发展战略。

根据5年计划,韩国近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是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重点培育战略性文化产业;实行“选择与集中”的基本政策;集中力量支持重点产业和重要项目,力争使国家扶持政策产生最大的整体效应。

1997年,韩国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为新创办的文化企业提供贷款。同年韩国文化观光部、产业资源部、信息通讯部通力合作,建立各自下属的“游戏技术开发中心”“游戏综合支持中心”,重点扶植游戏产业。文化观光部和产业资源部还分别设立韩国卡通形象文化产业协会(负责创作等)、韩国卡通形象产业协会(负责市场开发),共同推动卡通形象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金大中政府阶段(1998 ~ 2003年)。

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l世纪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但是当时有许多人并不理解发展文化产业对韩国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政府认为只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民众对发展文化产业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作用的认识,以及对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加强对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搞活投资与流通体系,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进入国际市场同等对待,那么文化产业在世界上就具有竞争力,文化产业也就不会是仅仅处于被国内维护其独立性,而进不到国际市场的尴尬。

1999年,韩国政府首次制定有关文化产业的综合性法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

2000年,韩国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方向、发展计划及文化产业振兴基金运营方案,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开展有关调查研究等。2001年,韩国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下属于韩国文化观光部,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文化立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全方位地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经费支持,确保经费上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了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2000年至2005年,韩国政府共投入2000多亿韩元,培养复合型人才,重点抓好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产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加强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扩大文化产业与纯艺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2002年,韩国政府还通过国家预算拨款、投资组合、专项组合、专项基金共融资文化产业事业费5000亿韩元。韩国还设立多个专项基金,分别有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等。

韩国在加强立法、完善组织管理、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开拓海外市场等各个方面提供配套服务,充分发挥立法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2年7月,文化观光部又决定组建“文化产业支持机构协议会”,旨在避免业务重复,加强信息交流,将原来分散组织的活动大型化、集中化。

由于一系 列的努力 , 2 0 0 2年,韩国的文化产业市场规模达188388亿韩元,约合157亿美元。其中 广播电视7 3 0 0 0亿韩元 , 卡通5 2 7 7 1亿韩元 , 游戏34026亿韩元,电影6237亿韩元,漫画6033亿韩元,动画3650亿韩元,唱片2861亿韩元。海外出口额5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中国《经济纵横》2009年第6期)

2001年韩国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3兆韩元,2002年达到18. 3兆韩元。从1999年到2003年间,韩国文化产业的年均市场规模增速高达27. 7%,这一速度要远远高于韩国的GDP增速。

(文章来源:韩国文化产业绩效,原文地址:http://lunwengc.com/news_list.asp?id=16589)

第三阶段是卢武铉政府阶段(2003 ~ 2008年)。

韩国作为一个较早认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亚洲国家,在发展文化产业一开始就意识到,要拓展文化产业就瞄准国际市场。2006年1月17日,韩国国务总理李海瓒主持国务会议,专门讨论了“韩流”世界化的问题。韩国政府认为,要以中国、日本为重点的东亚地区作为开启世界市场的台阶,利用国内市场收回制作成本,通过海外市场盈利。

当时整个世界市场的增长率约为3%,文化产业的增长率近6%。美国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位居第二,首位是军事工程。在出口方面是第一大产业,日本仅次美国,其文化产业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日本的动漫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游戏领域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在清醒认识国际与国内文化产业的情况下,韩国政府与企业更加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韩国坚持“文化立国”国家战略不动摇,提出了“新艺术产业”、“创意韩国”、“文化强国”等一系列想法, 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韩国政府还规定,从事游戏产业的高科技人才可以免除两年兵役,政府公开减免游戏公司的税赋负担,从业人员甚至每月能领到政府相关部门为鼓励网游行业发展而发放的补贴。

2004年11月,韩国软件振兴院为加快韩国中小游戏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而建立了网络游戏全球测试平台,成功帮助了多款游戏进入商业化运作,并帮助一些小公司走出国门发展。韩国政府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企业打探市场提供免费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此,韩国软件振兴院在很多国家都设置了客户端下载服务器,韩国企业在当地只要连接当地的服务器就可以进入网络游戏全球测试平台。企业走出国门的所有费用都由政府承担。政府甚至还承担一部分游戏的翻译费用。

韩国政府给动漫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如韩国政府对韩国动画片与进口动画片在电视台的播放比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韩国动画片占45%,外国动画片占55%。此外,任何一个国家动画片在韩国的播放额度不能超过该国动画片播出总量的60%。同时,韩国在动漫制作机制上逐步实现了从“以集体制作为中心”向“以个人制作为中心”的转变。

为了防止动画片在电视上的播出时段缩小甚至消失,韩国政府修订了《广播法》,从2005年7月起采用韩国动画片义务播放制,按规定,各电视台要保障用总时间1%至1.5%的时间播放韩国动画片,这使韩国动画片有了稳定的国内市场。

韩国政府设立了“国务总理奖”“文化观光部长官奖”“出口奖”等奖项,激励动漫产业。还为获奖单位提供国内外经营出口的多种优惠。动漫产业实施了一整套激励机制。这些措施使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动漫产业大国。

此时,虽然韩国经济总量并不在世界前列,但是,韩国文化产业已经跻身世界前五名,其中游戏产业排名在世界第3位。2007年韩国国内游戏市场总产值达到51436亿韩元,2007年韩国游戏产业出口7.8亿美元,比2006年的6.7亿美元增长了16.2%。(《韩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与野心》中国文化报2014年3月15日 )

2008年韩国国内游戏产业产值为5.6亿韩元,比2007年增长了9 % 。在韩国 的游戏产业 中 , 网络游戏 的份额最 大为82%,游戏机为9%、手机游戏5.4%。2008年韩国游戏出口额为10.9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40.1%。占包括书籍、音乐、电影、电视等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据韩国2 0 0 7年文化产 业统计显示,韩国2006年的文化产业的市场总销售额为57. 9万亿韩元,占当年韩国GDP比重升至6.86%。2003年至2006年的平均增速高达9. 4% 。2006年,韩国在线游戏销量达到17768亿韩元,比2005年增长了18.9%。可见其发展速度令人叹为观止。(韩国文化观光部《2009年游戏白皮书》)

显然,在文化产业中,韩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游戏产业。同时,韩国的形象产业也获得了较快增长。2006年,韩国形象产业中的形象开发以及版权的市场规模达到3068亿韩元,比2005年增长1%;形象商品制作规模为20433亿韩元,增长11.9%;形象商品消费市场规模为44109亿韩元,增长2.9%。韩国在2006年的文化产业的实际出口额达到136336万美元,而进口额为86274万美元 , 文化产业 实现贸易 顺差50062万美元。

韩国知名的“天堂”游戏风靡了亚洲,已经在国际游戏产品市场与微软和索尼等巨头形成对抗态势。2004年,影视剧、网络游戏等为代表的韩国文化产品形成一股“韩流”几乎席卷整个亚洲,使韩国获得了9.18亿美元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充分挖掘数字化的巨大潜力,开发了多种类型的数字文化产业, 2006年至2007年,韩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表现在数字广播、视频游戏和移动网络等部分。2007年,韩国数字文化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0067亿韩元,比2006年增长2.2%。其中,新媒体发展显得尤为突出。针对网络多媒体迅速发展的态势,2007年,韩国制定了《网络多媒体广播法》,允许通过宽带网络播放电视节目。2008年,IPTV服务开始在韩国正式启动。截至2008年1月,韩国注册的市场人数已经达到了124万人。

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为消费者提供了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服务。韩国还研发了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截至2007年底,韩国国内销售数字多媒体终端机869万部,消费人群已经超过1千万。韩国的在线漫画制作和流通市场也呈现稳步增长,2006年比前一年同比增长了32.5%,其中网络及手机在线漫画服务的销售额为727亿韩元。在线音乐服务业,2006年达到899亿韩元,比2005年增幅高达240%。以电子图书、手机书、有声读物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出版业,从2004年至2007年,实现了56.7%的平均增长率。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大量应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开拓新兴文化产业是分不开的。存在的问题则在于韩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贸易的相互交流方面显得不足,强烈的单向输出特征也引起了亚洲以及其他文化圈国家的反感。以中国为例,2005年4月,中国进口的电视剧产品中韩剧占到31%,但2007年则降至6.6%。这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双向交流,互通有无。

第四阶段是2008年至今。

这一阶段韩国文化产业发展非常迅猛,韩剧等文化产品风靡亚洲成为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这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金大中总统提出了“文化救国”方针,将文化产业列为21世纪国家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了“韩国文化世界化”的口号,并通过文化产业推动国家经济发展。2010年初,韩国设立了文化综合性组织委员会,同年,为了对文化产业进一步扶持,文化产业振兴院计划完成200个项目,政府预算投资2000亿韩元。在这些政策的扶持下,韩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继汽车后为韩国赚取外汇最多的第二产业,跻身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2008年至2011年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规模以每年22.5%的速度飞速增长,2012年出口规模达43.2亿美元,同比增长34.9%。

于是,新的一波韩流再次来袭。韩国电影不仅在国内屡创纪录,在海外电影市场的成绩也比以往有所进步。2012年韩国电影的海外输出总额达到416亿韩元,比2011年上升8.4%。而由于韩剧等文化产品席卷全球,韩国产品也得到了国际的青睐。文化产业出口每增加100美元,就能使韩国商品出口增加412美元。据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预计,2014年韩国游戏产业销售总额可望比去年增长11.2%,达到12兆1028亿韩元,输出总额可望比上年增长15.6%,超过34.4亿美元。

韩国还组建了韩国游戏支持中心,向韩国游戏产业提供从资金到技术等多方面支持;成立游戏投资联盟,每年向游戏产业投入500亿韩元以上的资金,并为游戏企业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设立信息化基金和文化产业基金,为游戏产业服务;对指定的风险企业实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甚至免除游戏企业的税务负担;建设游戏产业基地以扶持中小游戏企业的发展。

朴槿惠总统在2013年就任典礼上将弘扬韩国文化作为国策之一,强调创造型经济是经济兴国的重要辅助手段,希望演艺圈内的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为韩流文化的传播作出贡献。并认为这是推广国家名牌文化的捷径。此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布文化技术中长期计划,明确指出要提高对应用在电影、广播、游戏、动画、演出、展览等文化产业内容上的技术的研发投资。计划目的就是提高文化技术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为实现“文化隆盛”的国策基调打下基础。2014年3月,这一计划得到落实,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宣布,将投入384亿韩元(约合2.26亿人民币)支持文化技术研究,将以音乐、电影等五大重点文化产业为中心。该部下属的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将为此设立20个新课题,为相关研究人员或团队提供2年至3年不等的研究经费,覆盖演出、音乐、电影等10个门类。

2.创新是韩国文化产业得到显著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内,韩国为什么能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呢?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外汇储备落到谷底。众多大财团解体、三分之一的银行关门、失业人群剧增。为什么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韩国的经济增长就反弹至10%左右,而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韩国却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一,尤其在文化产业方面名列前茅呢?

首先是韩国政府认识到进入后工业时代后,世界经济进入了新的时代。那就是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所说的“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时代”。而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人类价值取向的不断趋同,文化产业成为了最活跃、成长最快的产业。文化产业作为媒介,不仅介绍了各民族以及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等,而且还像潺潺的激流,激活了国家的经济,激活了人类的思维,从而调整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尤其是网络社会的来临,语言、通讯、交通、甚至思想都不再能隔阻人类社会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信息交流、思维交流和生存价值的交流。因此,文化产业作为桥梁与纽带,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联系。韩国政府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二十年来始终不渝地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进而将“文化隆盛”作为国策。在这个指导方针的引导下,韩国政府二十年来坚持政策创新,全方位地不断推出有利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无论是1998年金大中任总统后,认定文化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通过的“文化产业促进中心”,设立的“文化产业基金”,提供的新创文化企业贷款,成立的游戏产业振兴中心,还是2001年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都是从政策上保证了文化产业在国内的地位。

而朴槿惠总统弘扬韩国文化作为国策之一,强调创造型经济是经济兴国的重要辅助手段,希望演艺圈内的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为韩流文化的传播作出贡献,则进一步从推广国家名牌文化的高度上认识文化产业,看到了文化“软实力”在网络社会的重要作用。

其二是韩国政府高屋建瓴,在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并用科技引领文化产业由“韩国制造”推向“韩国创造”,并将韩国创造推介到电子、汽车等现代制造业方面,这实际上是通过创新思维,提高了文化产业在众多产业中的地位。这说明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英国曼彻斯特市在其文化产业的战略咨询报告中,提出了“文化变成了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的战略都将越来越维系于这个文化轴心”的理念。提高了全民族对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源泉,是发展的原动力的认识。如韩国在动漫制作机制上逐步实现了从“以集体制作为中心”向“以个人制作为中心”的转变;如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为消费者提供了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服务。

同时,在税收上韩国政府不仅对动漫、游戏等产业实行减免税,而且还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使用上予以大力支持,如免费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从事游戏产业的高科技人才可以免除两年兵役,政府公开减免游戏公司的税赋负担,从业人员甚至每月能领到政府相关部门为鼓励网游行业发展而发放的补贴。

其三,在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交汇、融通中不断进行创新,实施无缝对接。产业融合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在网络社会中,文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形成强大的经济竞争力。文化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现代通信业、乃至生命科学等的结缘都使文化产业张开了科学的双翼,起到了复合的作用。而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结合也使文化产业进一步充满活力,如影视、文艺表演和旅游结合促进了文艺与电影艺术的提高,而旅游则给交通、餐饮、宾馆业等带来了兴旺。正是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交汇、融通中不断进行创新,实施无缝对接和衍生产生了良性互动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创新的过程中,特别重视思维创新。近年来韩国围绕“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基础”、“扩大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拓展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公正交易环境”5个发展课题,加速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布局就是思维创新的具体体现。

由于思维创新和行动扎实,韩国正在努力实施的“建设文化繁荣和创意经济领袖的文化强国”目标已见端倪,具体行动也在创新中得到落实。如:

——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建设,韩国政府将提供一站式创意孵化系统,支持和创意综合信息服务,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并与相关服务产业之间促进创意交流与合作。经过创意孵化系统培训的文化创意企业,一旦通过专家的市场评估并获得认证,可以获得总资金5000亿韩元的支持基金。对于企业规模为1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每人每年还将获得约720万的政府补贴,支持和鼓励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

——借助新媒体技术,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将得到更好发展。如“电视创意频道”、“文化创意网络媒体”、“自媒体服务中心”等平台,由于技术和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将引起更多的企业和公众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

——改善投资环境和建立金融平台正在落实。韩国政府将通过建立总金额在500亿韩元的“文化创意小微企业10-10-10基金”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通过这种以政府主导结合民间资金辅助的金融平台,预计每年将有100家以上的企业可以受到帮助,获得约为5亿元韩币的融资,为发展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保障。

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 篇10

1 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的表征及原因分析

1.1 文化产业成为韩国的龙头产业

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经济危机,让韩国的传统产业遭受重创,韩国政府开始致力于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升级,追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探寻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于是“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和领域。从文化立国战略的确立,稳定的资金支持,相关人才的培养,到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韩国文化产业逐渐崭露头角,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经营,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潜力和空间无可估量。韩国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造的经济产值逐年攀升,形成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韩国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后起之秀,其快速发展的势头让人刮目相看,韩国的文化战略是与其整个国家的战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内在一致的,韩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让韩国的饮食业、旅游业、电子业等相关产业也打开了销路。韩国文化产业充分发挥了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逐渐成为韩国的龙头产业。

1.2 韩国文化在亚洲乃至世界形成持续不断的“韩流”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为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塑造了韩国的形象,让世界进一步了解韩国,看到了韩国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大大增强了其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韩流”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文化现象,“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韩国商品及其大众文化出现在我们身边。从最初的流行音乐、影视剧到服装、饮食,以及化妆品、日用品,韩国的大众文化正铺天盖地向我们涌来。”[1]特别是在中国等亚洲国家,跟韩国同步追剧,吃韩国料理,穿韩版服装,用韩国化妆品,买韩国品牌的手机,到韩国旅游,某种程度上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大长今》播出之后产生的效能,让韩国美食养生打出了知名度;《江南style》的走红,带火了韩国的江南旅游;《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后,韩国饮食、旅游火爆,韩国手机、服装畅销,知名企业热衷韩国明星做代言。韩国文化发展战略准确定位流行文化,把握住了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借助流行文化的宣传影响力度,韩国文化已经在相关领域产生连锁反应,在全世界形成轰动效应。

1.3 韩国文化成功的深层原因

一种文化的流行、红火必然有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尤其是自身文化在异国他乡仍然热度不减,那就更说明问题。韩国成熟的文化战略和政策,健全的文化体制和机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这是韩国文化产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丰富的文化资源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的必要条件,韩国将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技术制作手段巧妙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品牌效应。遵循和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现代文化特点,让韩国具备了文化创新的基础,具备了引领潮流的能力。韩国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也是韩国文化产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表面看是一部或几部作品的成功,其背后却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投入和倾注,是对文化发展高度重视、长期专注、不懈努力的反馈和结果。

2 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变得司空见惯,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自变量,还受诸多因变量的影响,民族文化已不再是文化发展演化的唯一逻辑,文化间的相互借鉴、影响在文化发展演化趋向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韩流”对中国的影响已经有几十年,在中国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市场,这是一个持续作用、不断发酵的过程。韩国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对于中国文化、中国民众意味深远,因而,在对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的羡慕之余,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韩国文化产业成功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我们能够借鉴哪些成功的文化经验,“韩流”的形成又会产生哪些消极作用,如何化解这些不利因素。

2.1 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给中国观众带来了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节目模式

中国有庞大的文化市场,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大众的文化审美需求不断提高,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在技术、理念等方面相对滞后,文化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给中国观众提供了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韩剧的唯美、剧情的跌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从央视到卫视多档韩剧热播的景象并不罕见。韩国综艺节目的制作模式令人称赞,中国电视荧屏上相当一部分知名综艺节目都与韩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真正男子汉》,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谁是大歌神》,江苏卫视《我们相爱吧》等节目的版权都是引自韩国,或通过与韩国联合制作、共同研发等形式进行,从而使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2.2 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成功经验

韩国自20世纪开始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已经累积起相当成熟的经验,形成一定的优势。韩国文化产业前瞻性、创新性的做法和举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韩国文化产业之所以成功,在于其充分利用了文化产业大众化的特质,韩剧从制作手法、团队效应、创意营销等方面,体现了对观众的尊重、对市场的调查,能够根据反馈、评价、期待进行创作和播放。韩国也充分利用自身民族传统文化,虽然韩国文化产业定位为现代流行文化,但民族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弘扬是推动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韩国文化产业的另一个成功经验,在于其顺应现代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科技化特点和属性,以保障韩国文化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和水平。韩国文化作品能在异国他乡引起轰动,还在于其能够充分把握深层次、共通性的人性特点,传达超乎民族、国别、文化之上的生命感动,以及超越商业化、功利化之外的审美愉悦,这是韩国文化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2.3 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对中国也存在负面效应

毋庸讳言,韩国文化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而一种韩国文化占优势地位的互动关系,无疑更有利于韩国文化的传播。文化是最好的广告,也是最好的展示,文化带来的魅力、影响力是无比强大的。文化一来一往之间,不仅是文化的简单流动,文化的消费更是一种精力、情感的投入,而文化认同一旦形成,就会衍生出一系列的变化,形成连锁反应。韩国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已经产生了一种效应,在民众中也形成了一种“软实力”,而且这种效应和实力不断累积、发酵,其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无法估量。“韩流”让我们分享文化创造成果的同时,付出的代价可能不仅仅是金钱,它还影响到对文化的理解、判断、选择和认同。因而,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化的盛宴,它也一直刺激着我们的文化神经,激发出我们的文化意识,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文化思考。

3 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对中国的借鉴价值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纳入世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行列。作为韩国的近邻,中国与韩国拥有相近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可以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取人之长,为己所用[2]。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在技术、理念等方面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产业化发展、商业化运作、公共化服务、大众化教育等方面与文化产业强国存在一定差距。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制定、发展思路、标准要求提供了一面镜子。但借鉴韩国文化的经验和做法,绝不是照抄照搬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做法,而是要结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进行有效比较、合理选择以及综合创新。

3.1 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和力量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是“先遣军”,文化的传播往往是更大战略的一部分,文化也是生产力,它生产的可能是潜在的消费对象,文化也创造价值,它创造的是难以估量的衍生和附加价值。一个国家最低成本的、最有效的广告就是它的文化,优秀的文化符合现代传播特点和要求,具有很好的广告效应,能够走出去,也能引进来。文化产业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作品本身、产业之内,更有它衍生价值、附加价值,这是文化产业的最大魅力之所在,人们之所以说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朝阳产业,可能也是基于此。文化认同是一切国际交往的前提,当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心存畏戒时,这个国家的其他方面就很难被接受;只有文化被接受和认同,其他方面才能顺其自然地被接受。因而,对于中国而言,必须重视文化的建设,让中国的优秀文化作品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为中国文化创造良好的文化交流、交往的环境和条件。

3.2 应增强文化的自觉和意识

当今时代,文化的竞争和经济的、意识形态的较量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与以往时代完全不同的特点。现代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在让文化有了更大魅力的同时,也让文化的辨识能力有所下降。民族文化与以往时代相比丧失了本体性、唯一性的地位,民众有了多样文化的选择权利和机会。因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绝非自然,而是十分紧迫的文化责任。当今中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广大民众的文化期待和要求与国际同步,但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这种目标诉求和现实情况的不一致,将长期困扰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意识,有赶超先行者的勇气和魄力,要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从而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3.3 要立足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韩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还在于文化产品的内容突出了本民族的特色[3]。中国文化需要学习、借鉴,也需要融入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但是作为一种文化更需要有独立的逻辑、体系、个性、特质,也需要有独特的价值、意义、路径,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使命。但是,立足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因为任何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都有其时代背景,都是与它存在的那个时代相符合的,文化的传承绝不是简单的流变,而是不断地融入新的时代元素,打上新的时代烙印。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发挥传统文化资源和底蕴的作用,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注入动力。

3.4 重视文化产品的品味和质量

韩国通过发达的美容业,塑造出大量青春偶像和完美的青春形象,而影视剧作在创造之中、播出之前、成功之后都做足文章,可见,韩国文化产业走的是塑造明星、打造精品、重视质量的路线。我国的文化产品要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重视文化产品的品味和质量。文化创新是提升文化品味和质量的根本途径,文化企业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产品,才能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形成发展的新高地。另外,“细节决定成败”,提升文化产品的品位和质量要从细微之处着眼,从点滴累积做起。当然,从文化管理的角度看,还要调整文化产业的评价标准,正所谓“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要逐步完成从以“数量为王”向以“质量为王”的方向转变,才能为文化产品的品味和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3.5 要兼顾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化产业的出现,使文化和经济之间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但不能就此将经济与文化等同起来。文化是外化与内化的统一,进行文化建设决不能一味地、片面地重视所谓的文化GDP,不能只重视文化的物化方面的内容,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素质修养、人文教化的水平才是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对民族文化的弘扬,重视文化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引领作用,强调文化产业发展对韩国形象的提升,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这是韩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因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也一定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果文化产业异化为单纯的经济行为,变成了单纯的赚钱工具,那么也就丧失了文化的属性、功能,从长远看是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

4 结语

总而言之,当今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文化,还要懂产业;不仅要面向国内,还要面向全球;不仅要了解传统,更要熟通现代。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强大的“韩流”,但不意味着这是一条唯一正确的路线图,我们不要简单模仿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在积极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时,还需理性引导“韩流”引发的盲目崇拜,科学分析“韩流”的双重效应,从而结合自身文化的实际情况,走出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孟凌云.“韩流”现象及文化启示[N].吉林日报,2002-10-31.

[2]张显.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河北企业,2015(07).

上一篇:舒适医疗护理下一篇:水利工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