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数感培养

2024-08-07

一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精选十篇)

一年级学生数感培养 篇1

一、利用生活经验, 建立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它来源于生活, 并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历、体验,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建立数感。

例如, 在教学第一册1—5的认识时, 教材采用了“快乐的家园”“球赛”这些孩子们常见的、喜欢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数一数各种物的数量, 1棵树、2个人、3只小鸟、4个气球萝卜、5号队员, 从而引出1—5这五个数。当学生认识了这五个数后, 让学生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 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教室的黑板上面有4个字, 教室里有1面红旗, 国旗上有5颗星、我家里有3个人……这样通过让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 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 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

又如,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 教材提供了大量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如:买文具、买衣服、小小商店。在教学时我再现了这一个个生活情境, 让孩子们在这些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进行换钱、算钱、付钱、找钱。在课后我还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外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从而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计算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生活经验”是对一类具有同样性质的生活情境结构的抽象, 这种抽象是以自悟的形式在生活环境中积累下来的。孩子从呱呱落地到今日课堂中的主人, 每一天都在快乐成长, 成长的日子中有他们听到的、想到的、看到的, 生活经验对他们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其数感, 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

二、开展游戏活动, 发展数感

学生在头脑中一旦形成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就会有意识地运用它们理解和认识有关的问题, 从而逐步强化数感。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在这个老师的带动下, 学生更容易主动地获取知识。“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如果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加入游戏的成分, 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 孩子们就乐意学、主动学。于是就会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不知不觉就培养了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2~9的分与合时, 其中一个内容是:9可以分成1和8 (或者分成2和7及其他很多分法) , 枯燥机械地记忆或背诵对学生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没有太高的效率。在教学中, 我还采用对口令的形式, 老师要合成9, 老师:“我出3。”生:“我出6, 3和6合成9。”这样, 师生、生生对口令。虽然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游戏, 但引入游戏之后, 学生兴趣陡增, 对于9可以分与合很快就掌握了。对与“10”的分成, 我用了这样一个手指游戏:一双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弯下1, 剩下9;弯下2, 剩下8:弯下3, 剩下7……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在玩中巩固新知, 又可以作为课间休息,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开心的事情。

又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时, 我们组织了猜数的游戏。我们请一位学生写一个数字, 让另一位学生猜他写了什么数。游戏中部分孩子提醒同伴“我想了一个两位数, 比你说的多得多, 再少一些, 多了5, 少了2……”另一部分孩子在帮助下所猜出的数不断接近目标数, 直到猜中。在游戏中学生逐渐理解了数的大小, 数感得到培养。

这三个例子说明, 简单的小游戏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 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玩”中体验数的分与合, 增强了对数与数之间转换关系的理解, 也即发展了数感。

三、通过动手实践, 强化数感

“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皮亚杰。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因此, 我在教学时, 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数感。

在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获得积极的数感体验。

教学中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都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小学生在动手操作时, 眼、耳、口、手相结合, 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 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 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运用小棒操作, 认识11-20各数。请小朋友抓一把小棒, 问小朋友能一眼就看出是几根吗?想个什么办法就能一眼看出来呢?只要数出10根, 用绳扎成一捆, 这样就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了, 从而认识了十位和个位的区别, 理解了数位的意义, 培养了学生的数感。通过实践操作, 还可让学生估计一下一把小棒大约有几根?一小盒葡萄干大约有几粒?100页纸大约有多厚?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一册《比大小》时让学生面对三只猴子和四只梨、三个桃子、二只香蕉, 通过对一对, 分一分中真实地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形象地与大小、等于符号挂钩, 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挂钩。这样, 把数感培养落实到了具体操作活动中,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使学生对数有一个鲜明的表象, 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 他们会在头脑中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 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动手操作活动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展现, 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实践探索活动获取数学知识。这样, 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活动中, 可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强化数感。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几点体会 篇2

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极其重要的。

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说,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起联系的桥梁。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与要求,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些构成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和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任务。同时,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表明,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是经过学生对具体情境的数量及关系的感觉、感知及情感体验的结果。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一些体会。

一、在生活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会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如“数铅笔”一课中,请学生说说一小把瓜子可能有几颗。学生估计:30颗、18颗、25颗、10颗„„。学生的这些估计是没有什么正误之分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逐步提高估计的能力,而发展数感。

再如“估一估 量一量”中,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步长和一丈的长度是多少?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一下10米、50米、100米的距离?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教室长、宽、高各是多少?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又是多少?

教学中有必要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有个正确的认识。如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可能是100个;一把小棒不可能是5根;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不可能是2米;爸爸的年龄不可能是80岁„„。这样有一定的现实感悟,也就会有了一些正确的认识。

二、在表达交流中形成数感。

让学生学会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是数感的具体体现。如每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说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让学生用数来描述自己所得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再如请学生写一写(说一说)数学日记,如有一位学生写到的:今年我7岁了,我是1(2)班的学生。又如一个学生写到的:我家里有4个人,妈妈今年30岁了,爸爸比妈妈大3岁„„等。

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如“小小养殖场”中,做猜数游戏活动时,学生兴趣大增,争先恐后地描述着自己的数。认真倾听、思考的同学几下就猜对了;有一些则需要别人多次的表述,才能解决问题。在这样的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到别人是怎样描述问题,怎样表述自己的想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学会了知识,也增进了数感。

三、在比较估算中发展数感。

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题目,领略到可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计算。如“发新书”这节课,问到:你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方法。再问:老师给每人发一本新书,40本够吗?通过思考,学生可能会用种种方法去想:①女生19人加上男生18,一共是37人,37<40,所以够发了。②女生19人<20,男生18人<20,20+20=40所以够发了。③一组10本,有些组还没有10个人,所以也够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理解数的概念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这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等知识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估算方面的“数学现实”,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估算,其方法往往是灵活多样的,估算的结果是不唯

一、开放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估算的结果正好是一个正确答案并不一定比指出一个大致范围来得好。估算的结果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是由于估算方法的不同而带来误差大小而已。如让学生估算44+18,学生的方法五彩缤纷。生1:40+10=50,4+8>10,所以44+18的和比60多一点。生2:40+20=60,44+18的和大约是60。

生3:44<50,18<20,因此,44加18的和比70小。

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估算策略,或简约,或转换,或补偿,这些方法都是合理的、正确的,教师要鼓励并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展示自己的想法。

四、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浅谈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 篇3

什么是数感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感的具体体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由此可知,数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集中表现为:对知识教学的充分感知,对思维训练的快速反应,对个性教养的深刻感受。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学情境能反应迅速、准确、敏捷和思路简缩,能自然地运用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因此,教学中培养学 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呢?

一 、學生进行生活体验,形成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的、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 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重要的是上学生自己去感知、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有关的情景和实例。

如,去超市看看,称称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观察糖精、奶粉、洗衣粉、方便面等物品的标注重量。感受100克、1千克、5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可通过拍照、收集包装或收集图片等进行信息收集。让学生互量身高、测量黑板、门、教室的长、宽各有多长?1米有多长?一步大约多少米?教学《位置与顺序》时,我设计了些游戏活动:“贴鼻子”——同桌两人一起玩,一人蒙眼睛,另一人用上下左右前后的口令告诉同伴,贴鼻子的正确位置。“送信”把算式写好后发给同学,按得数找到信封,然后按信封上的要求送到目的地。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近数学”行为,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建立数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是一种“思维的知觉。”学会观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知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例举出:1根小棒、1本书、1串糖葫芦、1个国家……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个糖葫芦是一串?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一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从而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

我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说一句有关数学的话,如:我们家有三口人,我买了一支铅笔,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车牌上、日历上、电话上有数字,我家住在一单元201,买了5本书等。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开始自己放眼观察门外面的世界。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建立了数感。

三、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增强数感

“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皮亚杰语)。动手操作活动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展现,使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动手操作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例如:教学“8+()=12”时。为了鼓励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我问道:“你认为这道题该填几,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不一会儿,小朋友们各抒己见,出现了以下情景。老师,我先画了8个小圆圈,接着又画了4个小圆圈,这样加起来就是12个小圆圈了,所以该填4.。另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先画了12个小圆圈,接着去掉8个还剩4个,所以该填4.”老师,我是一个一个地数,8+1+1+1+1=12。.老师,也可以倒着数12—1—1—1—1=8。老师,我看到8想到2,2再加上2等于4,老师我用小棒摆的,应该填4.。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四、让学生大胆猜想,发展数感

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游戏活动有着天然的心理趋向,教师应该顺应他们的年龄特点,有意识的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感的意义和作用,积累经验,建立良好的数感。在认识“20以内的,数”后,组织学生玩猜数游戏,采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关系,既锻炼了学生在结合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本领,又渗透了“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 篇4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 数的认识占了很大的比例, 学生的第一节数学课就是数一数, 紧接着出现1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又将数的认识发展到100以内的数。这些数的认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也是开启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门的重要途径, 因此, 注重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亲身体验, 数一数

一年级学生大都在入学时已经会数很多数, 有的甚至会书写100以内的数了, 但是, 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学生只会机械地数数, 对这个数具体表示多少在头脑中并没有实际的印象, 因此, 要让学生充分地数一数, 在数数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数的多少, 使每个数在学生头脑中都形成生动的画面。

在一年级学生眼中一切事物都是那么新奇, 因此, 我们要使用具有童趣的语言和情境, 提供丰富的数数资源, 激发他们数数的兴趣, 让他们感受到数数的快乐。比如:让学生数数自己和同伴衣服上的扣子有几个, 自己小组的同学有几个, 老师准备要奖励给同学的小红花有几朵等, 这些活动学生既熟悉又新奇, 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还可以培养学生用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再比如: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或学校的绿地上开展自主活动, 数一数体育器械和学校的花草树木, 能让学生用数字了解校园, 也能充分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无论让学生数什么, 一定要注意给学生充分数的时间, 只有充分地数, 才能保证学生充分的体验过程。

数数过程中, 我们还要注意观察学生数的过程和方法。刚入学的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顺口就数, 即数与物不相对应, 同一种东西数出的结果是五花八门。因此, 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数数的过程, 教给学生数的方法。分析数错的原因, 大多数学生是对要数的事物不会观察或在分类上出现差错。比如:图上的小兔子在草地上玩, 有的兔子在上方, 有的在靠下方, 还有的在左面一些, 所以在数的时候, 要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往右指着去数, 这样就不会产生少数或多数的现象;还有, 几种事物在一幅图上, 学生数数会受到干扰, 在这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先数一种, 再数另一种, 有条理地数才不会出错。特别是对一些数数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方法的指导, 可以让他们用数一个就做一个记号的方法帮助他们数准确, 获得正确的数的多少的表象, 同时要给这些数得慢一些的学生多数一数的机会, 在他们逐渐熟悉和掌握数数的方法过程中, 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亲自动手, 摆一摆

动手操作活动贯穿在一年级数学的整个教学中, 特别是在数的认识中动手操作使数“形象化”, 符合6岁学生的年龄特点, 使他们对数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课堂上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化为相应的小棒根数 (或其他实物的个数) , 这是一个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 是学生认识数多少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一活动, 还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和数的分与合。比如:5可以用5根小棒、5个小三角形、5个苹果、5根手指等去表示, 5还可以分解成哪两个数或哪两个数可以合成5, 通过操作很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数的多少。

不仅认识数的多少需要摆一摆, 在认识数的顺序时也要摆一摆。比如:摆一摆小棒, 先摆1根, 再添上1根就得到2根, 2根再添1根就得到3根等, 这样通过实际的操作, 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后面一个数是前一个数添上1得到的, 而且也能初步感受到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体会使学生对数序的排列就更加有条理和有根据了。

数的大小的比较也是数感所包含的内容, 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利用摆一摆的方法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使学生鲜明地感受出数的大小。例如, 教学2、3、4这三个数大小的比较时, 可以让学生摆出学具卡片:2根香蕉, 3只猴子, 3个桃子, 4个梨, 然后采用情境教学摆一摆:3只小猴要吃这些水果, 请你把每一种水果和3只小猴一个对一个地摆好, 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哪种水果正好够吃?在具体的情境中得出这三个数大小的比较。这种大小概念的形成是经过学生操作而得出的, 是很具体生动的。

在学生摆一摆的过程中, 可以多采用同桌合作和小组合作的形式, 加强同伴之间的交流学习, 丰富学生对数的感觉。比如, 在教学《认识几和第几》时, 同桌开展“一个操作、一个说”的游戏, “说说我拿的小棒是第几根”, “说说我的手里有几根小棒”, 或者采用小组合作, “先看看、再猜猜, 我的第几根小棒不见了”, 这些合作交流, 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也加深了对“几个和第几”的理解认识。

三、实际活动, 用一用

数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可以说数无处不在, 小学生可能已经有所体会, 但仍需要我们教师加以引导, 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字的用处。比如:学习了认识数字后, 可以问学生, 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呢?学生根据日常积累的经验一定会找到许多出现数字的地方, 如:电话号码、车牌号、房间号、书的页码等, 他们会感觉到生活中数有很大用途。教师还要设计学生自己用数字的活动, 让他们在实际用数字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用途。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能用学过的数字为我们班或家里做点事吗?如果学生有困难, 教师可以进行帮助, 如我们为班里的同学编学号, 为小座椅编号, 整理家中的电话号码等, 使学生体会用数字可以很方便、很条理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再如:让学生体会用数字可以进行交流, 也是数感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学时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 比如介绍我自己:我6岁了, 在1年1班上学……用数字介绍家庭情况:我家有3口人, 住在4单元5号, 妈妈33岁, 爸爸35岁等等, 这些游戏一定会让学生体会出用数字还可以告诉别人一些情况和信息呢。

在实际用数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 要抓住时机及时提升学生对数的作用的认识, 要随时进行关键性的点评, 如上面举的小椅子编号例子中, 教师要点明数字还能帮我们知道几号椅子是谁的座位, 一个数字里藏着好多信息。这样有效的点评, 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5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10个核心概念,数感就是其中的第一个,这不是新增的概念,这是在课标实验稿中就已经提出的核心概念。这次学习了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知道数感的内涵和以前的提法有所不同,我对数感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数感的认识和体会。

一、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第一学段是重点。2011版课标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第一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并在数感培养上处理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在第一学段的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提供实物,联系身边具体事物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操作、游戏等都是较好的方式。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及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数概念的建立不是一次完成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比如一年级刚入学的儿童认识10以内的数,就要通过数实物(摆小棒、圆片、红花等)将数与物对应起来,然后从实物过渡到抽象些的图片,再过渡到更为抽象的算式。学生只有在亲自操作学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数。在认识100以内数时,可以对具体实物,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数100粒豆子、100根小棒,估计全班学生数、估计一堆水果的数量等。又如,我在教学2012版的新教材第一册中“多些少些”时,我觉得图片和课件的感知没有实物那么直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于是,我把彩色的珠子装在3个同样大的透明瓶子里,并贴上写有58、15、10的标签,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在说的时候,我还引导学生用上手势,“红球比黄球多得多”,就用大动作比手势,“蓝球比黄球少一些”,就用微小的动作比手势。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倍感兴趣。学生在观察、实物感知以及动作表演中,不知不觉就形成了对这个数的大小的感知,这个活动过程,就是数感形成的过程。

二、在数的运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数的运算中,对于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及其合理性的解释,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学习计算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应该提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2012版的新教材第一册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时,我创设了全班学生最熟悉的“比红花”情境,小林得12朵,小婧得7朵,小林比小婧多得几朵红花?我把这两位同学得的红花分两行一一对应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学生从黑板贴出的红花图上,很形象直观地感知比较的结果。这时,我问:12与7哪个数大?小林比小婧多得的红花朵数会比12大吗?在图中哪一部分是两人同样多的,哪一部分是比另一个同学多出的?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求小婧比小林少得几朵红花呢?计算结果会比12大吗?这样的教学情境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可从中感知学习“比多少计算”的意义,又避免了学生用加法来计算的错误,学生可从中悟出:比多比少的结果,不可能比大的那个数大。又如:这一册中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例题24+9,我创设了联欢会发矿泉水的情境,然后先让学生估一估计算结果,24与9的和是二十多呢还是三十多,为什么?学生通过摆小棒以及看分解式弄清算理后,我又让他们比较“和与两个加数的大小”,从中发现:这两个数的和33,比两个加数24与9更大。所以如果把和算成23,结果比第一个加数24还小,这肯定是错的,因为没有把进位算进去。当然,仅在一个例题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是远远不够的,在进位加法的练习中,还要继续渗透。为此,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算完得数后,引导他们把计算结果与更大的加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这个加数还小,结果就是错了。估计不是有例题才教学估计,在整个数的运算教学中都应当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估计的方法,经常为学生提供估计事物的数量和运算的结果,用不同方式检验同一个计算的结果,能使学生逐步形成习惯,形成对不同运算结果的感知。上例中类似习题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不断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既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需要,也是形成数感的具体表现。

三、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标中指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数的感悟环境,也能让学生在数的认知上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发展学生关于数的思维。反之,学生数感的提升也使得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世界。

比如,在数量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长度、质量、时间、速度、路程、周长、面积等等,无一不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下面以《克和千克的认识》为例来谈一谈。上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去超市做个小调查,了解自己喜欢的物品的质量,并做记录。上课时,带几样来观察。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苹果、鸡蛋、饼干、牙膏等)进行教学,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联系起来。当学生认识1克(或1千克)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重大约是1克(或1千克)的呢?”学生立刻举例说明(如一粒扣子或一个药片大约1克,一包面粉、一袋地瓜干、一个小西瓜大约1千克),学生自觉地将克和千克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使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贴近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也十分重视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如认识“克”后,让学生估一估一个鸡蛋大约有多重,一个苹果大约有多重;认识“千克”后,又让学生估一估自己的书包大约有几千克。先估一估,再进行称一称的验证,让学生比较估计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还使学生从中学会了一些估测的方法。这一系列的做法,就是在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数感提升了,他们就能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世界。在数量的教学中,学生对数量的感和悟,不是靠我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能够得到的,而是要靠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实践和体会自觉形成的。

四、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谈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培养 篇6

学生数感生活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数感”是数学学习最基本的内容。数感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数学能力的高低,是人的数学水平的基本要素。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恰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小学低年级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作为低年级教师,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怎样把培养学生的数感落到实处呢?

一、体验生活,启蒙数感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想象,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于生活,启蒙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能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体会、感受数的大小,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

比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操场上,让他们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先让学生看一看学校的操场,说一说一圈是多少米(一圈200米),在算一算这样的5圈是多少米。通过简单的换算,使学生领悟到沿学校操场跑5圈就是1千米。然后,在组织学生走一走1千米,同时还通过请几位学生走1千米所用的时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1千米实际观念的知识体验。

二、动手操作,形成数感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亲自动手是知识形成,经验内化的过程。所以,强化学生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启发学生“怎样摆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摆的方法:①1根1根地摆;②2根2根地摆;③5根5根地摆;④一边是10根,另一边是2根等几种摆法。但是一边是10根,另一边摆2根的同学很少,部分学生操作时无从入手,他们不理解“这些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能很快看出是12根”,根本无法体会到10根捆成一捆的优越性。此时,我安排了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的眼力最好!”师生一起观看课件,第一幅画面,1根1根地摆,画面出现2秒种后马上消失,问:刚才画面上出现的是几根小棒?学生无奈地摇摇头。第二幅画面2根2根地摆,方法同上,学生又是无奈地摇摇头。第三幅画面,把10根捆成一捆,当课件一出现时,学生兴奋异常,异口同声地叫起来:14根。“其实三幅画面上出现的都是14根,現在你喜欢哪一种摆法?”“我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我也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学生的意见基本统一。通过比较体验,学生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的,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然后通过摆小棒说组成,在脑子中想小棒说组成,看数说组成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体验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清晰的数感。体验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在交流中优化数感

在数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优化。

比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请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此时,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列举如下:我家有3口人,爸爸、妈妈和我;我们教室有6盏日光灯,20张桌子,40把椅子;我们班有40名学生,男生23人,女生17人;语文课本里有整体认读音节16个;教室的墙面上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我用的水彩笔有18色;我爷爷今年62岁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学生眼中的数学真实、亲切,不再枯燥。在富有情境、具有活力的数学交流中优化了学生的数感。

四、在比较中发展数感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几倍的认识。如18、20、68、60,这些数,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词语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再比如,组织猜数游戏:师写出15,盖住,让学生猜一猜,生:10;师:小了!生再猜:18;师:大了!生再猜:14;师:小了……逐步逼近这个数。这种游戏,使学生提高了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本领,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在应用中升华数感

数感的建立来源于生活,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良好的数感能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综合应用,进而达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创设各种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不可分的,通过应用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比如,四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烙3张饼,每次只能烙两张,两面都要烙,每面需3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有多少种烙法,哪种比较合理?学生探索3张饼的烙法方案。方法一:一张一张地烙,需18分钟;方法二:先烙两张,再烙一张,需12分钟;方法三:先烙1、2号饼的正面(3分钟),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3分钟),最后烙2号和3号饼的反面(3分钟),共需9分钟。经过比较,发现第三种方法最合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通过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只有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培养数感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学生的数感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探索 篇7

一、在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

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 更多的接触和体验实例, 会使学生更多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 建立数感。第一册数学教材将一个一个的认识数改为集中地认数。先集中认识1~5各数;然后认识0;6~10的认识。在每段认数教学中, 都要教学数的基本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在教学中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以帮助学生发展数感。

二、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为学生保留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选用算法的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 为解决问题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方法, 独立研究算法, 培养学生的数感。特别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 避免单一的程式化的算法传授和机械训练。允许学生从实际出发, 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加强估算, 也能加强学生的数感培养。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如: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 某校组织97名学生去玩。带800元钱够不够?这样的估算题可以充分反映一个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 培养数感远比算出97×8更灵活更重要。

三、加强动手实践, 培养学生数感

学生的数的概念来自于直观实践。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 是动手做数学、用数学, 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学生数感的培养和发展, 更离不开实践活动。

四、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

数感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数学问题, 可以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发现数学问题的眼睛, 让学生眼里的世界变成“数学的”世界。

五、在游戏中, 培养学生的数感

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 做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事情。如果能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渗透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数感, 不是一举两得吗?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 带孩子们一起来玩。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8

1.创设趣味情境, 体验“数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还停留在具体的形象事物中。因此在教学中, 要善于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 有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和已具备的知识体系中感知数学, 理解数学。这样我们就能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使抽象的数字形象化。

如在一年级“数一数”的“认数”教学中, 可以创设一个较有童趣的情境:“大家还记得在幼儿园教室外上活动课的场景吗?那时我们一起玩滑滑梯, 快乐地荡秋千, 还高兴地骑木马……”三言两语一下唤起了学生在幼儿园里的美好回忆, 这时运用多媒体设备适时将一个温馨欢乐、自由自在的幼儿活动画面呈现出来:“同学们, 我们一起来数数幼儿园里的活动设备有多少, 好吗?”学生在教师的调动下, 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 从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抽象出具体的数, 这种数数的过程, 就是理解数的意义的过程。

2.利用生活实例, 启蒙“数感”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逐渐认识、成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需要长时间地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认识、成长。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 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扎根在学生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中;在生活背景下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思考、探究、感悟等途径, 认识身边的事物, 用数学思维、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在此过程中形成对数的敏锐直觉, 启蒙学生的“数感”。如在认识数字“0”时, 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 学生想起了自己的生活经验, 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纷纷回答:“我的直尺板上有0。”“爸爸在超市的购物发票上有0。”“手机上有0。”……通过学生的回答, 教师可顺利地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0”的意义, “0”不仅表示没有的意思, 而且可以表示起点、分界点或者和其他数字合并组成电话号码等, 学生对“0”的感知有效生成。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例增强数感, 培养数学思维。

3.学生综合运用, 增强“数感”

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应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灵活运用, 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了解掌握新知识, 形成新技能, 从而使“数感”得以进一步的增强与发展。如可让学生将自己身份证号码抄下来, 引导学生解读, 当明确了身份证号码各位数字所代表的信息后, 请学生扮演一次教导主任, 按照身份证号码的设置方法, 为全校学生设置学号, 这种运用能让学生明白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实践有效连为一体, 增强学生的数感。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日渐积累的过程, 需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篇9

关键词:数感,小学数学教学,低年级学生

新课程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 并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 充分表明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 而有了良好的数感, 学习数学时就不会害怕, 就能喜好数学, 进而学好数学。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 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 这阶段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关键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引导, 让学生适时地发展“对于数及它们间关系的良好直觉”。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 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数感。

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 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大面积参与, 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 紧张的情绪轻松化, “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因此, 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 获得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例如在执教一年级“数一数”的教学过程中, 我创设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小朋友们, 我们带来了一个节目 (《数鸭子》音乐响起, 10个小朋友正欢快地在台上跳舞) 。今天, 我不是叫你们数鸭子, 我请同学们帮我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跳舞 (出示挂图, 数出10个小朋友) 。然后进行实物操作 (用圆形代替小朋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数字是10, 你能用10说句话吗?先小组内说一说, 然后游戏:写10比赛。充满乐趣的教学活动情景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动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 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加深对数的认识, 建立初步的数感。

二、体验生活, 在生活中感受数感。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充满好奇、想象。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培养的,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 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让学生自己试着感知、发现, 主动地探索, 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运用数学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1.联系身边 事物 , 建立新的 数感认识。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 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才能更多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 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下感受体验、内化知识、深化数感, 为建立数感奠定基础。

2.培养估算能力, 发展学生数感。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 其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计算前进行估算, 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 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 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及时纠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

三、活动激智慧, 在活动中发展数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而数学活动又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 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以表现。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 始终把儿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 提供广阔的活动时空, 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等活动的空间, 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学生对数学一般有枯燥无味、神秘难测之感,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放活动时空,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使之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在认识厘米、米以后, 我带学生走出教室, 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结合估算实际丈量校园内某一地方的长度, 进一步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往后我又随机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 让学生以绳子当篱笆, 去围一块地, 开展“看哪个小组围得多”操作活动。学生很有创意地想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围法, 有在操场上围成长方形的, 有靠一边围墙的, 还有找一个角靠了两边墙围的……学生通过相互比较, 最后择优选定了操作方法。这样让学生在学中玩, 玩中学, 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单位概念教学“鲜活”了起来, 从而更喜欢数学, 更好地应用数学, 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综合运用, 在解决问题中增强数感。

1980年美国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 , 这个口号一直被人们广泛接受, 至今依然是数学教育的中心问题。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 学生提出问题, 引发讨论,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新知识, 形成新技能, 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

如在《数铅笔》整个教学过程中, 是按照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展开的。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表现自 我, 而且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途径 篇10

关键词:数感,体验,实践,构建,培养

球员打球有球感, 歌手唱歌有乐感, 学生学数学也要有数感。数感, 狭义地讲是指学生对数的感觉, 对数的敏感性。它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 是一种自觉的态度与意识。实践证明, 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做出最有效的数学判断, 为解决数学难题提供有效的方法。

数感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而是基于多年学习经验的数学知识体系构建。这些因素之间密切联系, 它们的先决条件是要很好地掌握概念与技能, 如对基本数学运算的理解, 掌握相关基本知识。这种经验涉及大量多样的情境和活动经验, 因此我们要把数感作为一种方法渗透到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

一立足生活, 品味数感

数学产生于生活实践。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 如果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 教育教学的质量必定大打折扣。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童话、花朵、动物、故事不一定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但是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因此, 在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努力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向学生展示数学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具体应用, 积极创设轻松易懂的教学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质, 把握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积极探索, 体验数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有一种天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法。在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将静态的数学知识或概念转化为动态的数学探索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趣味性数学探索活动。教师要在数学探索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体验数的内涵和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三动手实践, 发展数感

古语云:“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习”的本义是指雏鹰练习飞行。从这个角度上说, 数学学习可以转化为低年级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低年级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参与方法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 是亲自动手做数学、用数学, 不局限于听数学、背数学。科学合理的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自由天地, 活泼有趣的实践活动可以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平台。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儿童天性活泼好动, 趣味性较强的实践活动能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中多设计实践活动, 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完善学生的数感。

四交流品味, 构建数感

构建主义心理学认为, 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 立足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并非是被动的接受过程。教学经验表明, 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仅仅依靠听见、记忆和习题, 而且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合作。各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各自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 即使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 各个学生所理解、感悟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因此, 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 所形成的对数的理解和掌握都是带有鲜明个性的, 反映了各自的思维特点。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离不开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 共同进步。

五综合运用, 发挥数感

从本质上讲, 数感是一种心智技能。动作技能依靠肌肉运动实现, 表现形式为外部行动;心智技能则以人脑作为形成的基础, 依靠意识活动实现, 表现为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数感的发挥是一种下意识的活动, 并非是刻意而为之。具有良好数感的人, 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 它就会自然出现。数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生动活泼、形式新颖的学习实践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学习生活中, 教师应该多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 哪些是用数字表示的?哪些事物是用数或数码描述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 指导学生运用数的知识来描述身边的事物。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数的应用, 如手机号码、车牌号、楼号、学号、身高、体重等。学生的数感基本形成后, 教师便可以开展一些有关数的交流活动。

在数感培养过程中, 学生应该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 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例如,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测量学校长方形领操台的长和宽。在测量过程中, 交流具体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采用直接测量;有的学生先测量一块砖的长度, 再数出长和宽分别有几块砖, 然后计算得到长度;还有的学生使用步测法。在交流学习中, 低年级学生可以充分了解他人的想法, 从不同的角度体会数的作用, 完善数感的构建。

上一篇:档案管理存在问题下一篇:城市生态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