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制度的创新

2024-06-20

环境治理制度的创新(精选十篇)

环境治理制度的创新 篇1

一、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环境

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建立了以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为主体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

近年来,央行主要以利率市场化进行政策调整。存贷款利率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目标,推出了中国货币市场基准率Shibor,以及差别性货币政策、基准利率体系的逐步形成对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等产品定价机制的健全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目前,银监会推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等一套规范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保监会表示将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遵循“放松事前监管,加强事后监督,强化公司责任”的原则,并积极支持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和服务创新。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法鼓励证券行业进行创新,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对利率、汇率、资本等因素的监管将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定价和交易带来障碍,只有在有序放松的监管环境下,才能有效地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

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随着日益深化的金融创新和电子金融,金融市场出现信息高度不对称,不断发展进步的互联网技术使监管当局越来越无法管制监管对象的经济活动。因此,以效率为标准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可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社会稳定的经济安全系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效率的前提与保障,金融体系的动荡与危机会影响以至从根本上损害金融的创新效率。我国金融创新已是不可扭转的趋势,全面推进金融监管制度创新具有划时代意义。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需要建立一体化监管制度。一体化监管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健全的监管内部制度。

在达到预定的监管目标下,机会成本最低的金融监管体制才是最优的。总的说来,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是全方位的和多层次的,但其监管目标必须通过健全的金融机构有效地经营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应置于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地位。其核心工作是确保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实行以双向互动和间接监测的监管制度,以发挥安全、有效和稳健的作用,避免出现监管真空。这种加强监管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以及现场与非现场的间接外部督导机制毫无疑问会极大地促进现代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被监管者充分了解最新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从而抵消和分散金融创新的风险效应,并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环境。

(二)实时的监管程序制度。

一体化监管制度需要对创新过程实时监管。因为综合经营下的金融创新普遍是跨行业和跨市场的,一般融合了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在多重领域性的监管体制下,往往只对单一领域的机构和业务监管,很难让金融监管机关识别和管理金融创新中的风险。加之杠杆工具的运用使金融创新中的风险更加集中,则进一步增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实时监管是对金融机构和业务进行全过程的监管,重视的是过程,强调的是重点监管。更有利于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及时的引导和规范,支持和激励金融创新的发展。有力的实时监管还应包括对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筛选以及倒闭和清算,做到有始有终,实现金融监管的全过程监管。

(三)有效的监管法律制度。

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决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法律制度。建立各种有效的相关的法律及监管制度,并形成确保这些法律及监管制度得以执行的执法体系,这是金融监管机构履行好职责与义务的基本前提。国内监管法规和制度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和意义就显得特别重大。在短时期内要实现与国际通行惯例的接轨,需要更新现有的监管法律法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应该公开透明化。根据相应的法律原则,金融监管机构应该确立监管的标准和范围,并尽力尊重金融机构的自由创新,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主要采取法制化、间接化监管方式。对电子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在尚无法可依的情况下,要参照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应我国的法律,以规范监管者的金融活动,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四)规范的监管行为制度。

杜绝分业监管机构间竞相放松监管的“管理松懈的竞争”的恶性局面,增强我国金融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转变。规范的监管行为制度应该是目标导向型的,其目标就是要确保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的经营,即监管者不规定明确的做法,但是规定具体的目标。目标导向型监管不仅赋予监管者充分的监管手段和职能,以加大监管力度和提高监管水平;而且,也规范了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制约了对监管行为的行使。目标导向型监管是实现由合规性监管主向金融机构自主管理为主转变的必然路径。

因此,在达到相应的监管法规和标准下,金融机构便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活动。监管机构也没有为金融机构指定一个明确的经营行为的必要。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316.

城中村治理的制度创新 篇2

何慧丽 李向群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之中,城中村因征用土地、分配财富等引发了一些社会治理问题。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将村民自治与基层党建结合起来,使村民受益、村庄相对稳定,并服务于城市全局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厦门市海沧区通过实行村级文书制度,促进了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机统一,改善了村两委关系,达成了一定程度的村级良性治理。

【关键词】村级文书制度;城中村;乡村治理;村两委关系;基层党组织建设

近些年来,我国积极推行村民自治制度,乡村治理不断完善。但在一些村庄,也出现了村两委关系不和谐、利益纠葛复杂化等问题。[1]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在某些城中村,因征用土地、分配财富等引发了一些社会治理问题。[2]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将村民自治与基层党建结合起来,使村民受益、村庄相对稳定,并服务于城市全局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城中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2005年厦门市海沧区试行聘用村级文书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2007年,该区颁发了《海沧区村级文书聘用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村级文书制度。本文拟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村级文书制度与基层民主制度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和分析。

村级文书制度与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在某些城中村,“财大气粗型”的村委会主任在与村支书的利益搏弈中居于上风,党组织很难对其进行管理。许多村庄存在利益冲突,由于村务不公开,出现了村民“不能看”“、不会看”、“不愿看”、“事不明”“、气不顺”等问

题。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制度,改善村支书、村主任、村民之间的关系,推动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村级文书制度就是这样一套制度。

村级文书聘用的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的中共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一般不由村两委干部兼任;《暂行办法》颁布前已聘用、工作成绩突出的年龄可放宽;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公文写作能力和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群众基础较好,所在村的党员群众评价较高;遵纪守法、公道正派,无不良社会反映和违法违纪行为;身体健康,能完成农村基层组织安排的各项任务;愿意为村集体工作,乐于为村民服务。

村级文书在镇(街)业务部门指导下,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集体领导下,履行以下职责:村务公开资料的收集、公开与管理及其他日常事务性工作;文件、资料的上传下达与管理;村两委联席会及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及村委会的会务与记录工作及会议记录本的保管;村党支部、村委会印章的保管,凭会议记录和村书记、主任的签字使用印章;信息联络工作;村级组织的文秘和日常行政事务,实行坐班制;完成镇(街)、村党支部、村委会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从制度设计上,文书员不由村两委干部兼任,这就与村干部没有利害关系冲突,不属于既有村级权力集团的范畴。另外,素质较好、有一定群众基础、乐于为村民服务,这是文书员尽责的一个基本保证。从文书员职责上看出,它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协调人、事务人、监督人以及村级事务的发言人,起着村两委“办公室主任”的角色。村两委按照上述职责使用文书员,使平时工作做到了会议有人记、制度有人定、资料有人存、印章有人管、公开有人提、事务有人抓、群众意见有人答复。村级文书制度的绩效,从推动村级

民主制度建设方面来看,表现为如下四方面:

1.保证了村务公开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全镇村务公开栏按政务类、事务类、财务类及回音壁四块进行了统一规范。文书员通过日常工作,对公开栏进行经常性的清理维护,公开内容做到了应公开全公开:村财务收支明细账和村干部工资补贴每月公布一次,民政、计生、发展党员、征地拆迁、村干部工作分工有变动随时公示公开,所有工程建设和各业承包招投标的全过程全面公开;文书员也主动向村两委了解并索取公开资料及时进行公开;村文书员严格按照“提议—审查—确定—公布—建档”的程序公开各项村务。海沧区东孚镇东埔村还针对村民对小组财务也应该公开的要求,进一步把公开栏建至村民小组,在全村六个村民小组全面建立了公开栏,把涉及各小组的财务、组务,特别是征地等村民关注的事项公布到各小组,涉及到全体村民重大利益的公示内容均被制卡存档,受到村民的欢迎。

2.有利于村两委工作的有力开展,促进了村两委关系的改善,保证了村两委换届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村文书员的配备,改变了“村主任抓着村委会公章、书记锁着党组织公章”的不良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村“两委”主要干部从许多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力地推动了村两委工作的科学性和明晰性。施行文书制度以来,文书员管理着印章和登记薄,清楚地记着各项社会治安管理事务、社会救济、优抚补助事务、计划生育、独子证明等事务、种粮补贴事务、土地征用相关事务(如征地面积各户情况公示、征地综合补偿款分配发放清单公示、房屋拆迁、租地承包合同、土地经营权确认等),以及其他村里公务,比如身份证明、分户申请证明、义务教育证明等。村文书办公室里井然有条地陈列着农村经济相关材料存档、换届管理相关材料存档、村务公示材料存档、党支部文件存档、劳动保障部门相关材料存档、村委会有关事务材料存档、合同存档、征地材料存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远程教育相关材料存档、医疗保险材料存档、土地款分配方案存档,等等。对村务管理的文书资料,特别是集体经济合同文书,全部建档管理,使村务管理过程有据可查,减少了过去村干部间的相互猜疑现象,逐步培养了相互沟通、交流与配合的好习惯,也为换届移交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提高了村民参政议政的意愿和能力。有了村文书员这个“常驻代表”和“发言人”,村部的办公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到村委会办事反映情况有人接待,问题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或答复,群众更愿意到村部去坐一坐、看一看、聊一聊,村“两委”干部与群众的交流多了,信息渠道通了,村干部感到事情好办多了,同时在群众的面对面监督下,村“两委”的工作作风、施政方式得到了改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在东孚工业区的一、二期开发建设中,东埔、山边两村征地近3000亩,莲花村在日月谷项目的征地也近500亩,未出现任何群体性上访。由于文书制度的周到和及时,群众对村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做到了然于胸,主动参与决策与管理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此外,通过文书制度这一制度化建设,还减少了村干部因侥幸而犯罪的机会。

可见,村级文书制度的设置,弥补了村级组织既有权力结构的缺陷,有效促进了村民自治制度建设。

村级文书制度与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许多城中村,党组织工作被动,软弱无力,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难以保持和发挥。大多数村庄的情况是村两委合不来,“兜不拢”:村委会成了村民自治的主体性力量,村支部在处理村里大事、财权、事权和村务时只属配角,失去了核心领导作用。如何加强城中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使村民自治在党支部的领导和上级党委的指导框架下进行?文书制度就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强化上级党委对村民自治制度有效领导的机制创新。表现在:

1.文书员的选择范围限于村里的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有助于保证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如上所述,文书员候选范围是: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的中共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一般不由村两委干部兼任。就实际情况来看,全区所聘用的27名文书员中有24名属党员,占89%。给村全体党员在村两委之外一个重要的角色位置——村两委“办公室主任”,其实是在一个关键的位置上起到了加强党的力量、制衡村民自治委员会的作用。

2.在实际操作中村级文书推荐聘用,是由镇(街)党(工)委视情况决定的,其中村支部及村支书的作用相当重要。

村文书推荐聘用的程序中,有个人自荐环节,即符合聘用条件的对象向村党支部报名;然后,是村两委推荐环节,主要是村党支部根据报名情况,对有关人选进行初步考察,召开村两委联席会研究分析,确定不少于三名人选,并排序上报给镇(街)党(工)委。这种程序安排,也有助于提高村支部的地位和作用。

3.从村文书员的待遇、管理制度安排来看,村文书员是上级党委和政府加强村级党建的好抓手。(1)关于待遇:村级文书实行固定补贴制。固定补贴由区级财政承担,按村两委副职的标准发放(1100元/月)。(2)关于管理:镇(街)党(工)委和政府(办事处)为村级文书聘用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村级文书的聘用、业务指导、学习培训、考核和日常管理。如果采取招考聘用的方式聘用文书员,从发布信息、组织报名、公开考试,再到组织考察,择优聘用等程序,其执行主体均是镇(街)党(工)委和政府(办事处)等相关上级部门。(3)在相关规定中,特意强调村文书员的监督职责:村级文书在日常工作中,如发现村两委的工作要求有明显的违法违纪现象,应及时予以制止,并迅速向镇(街)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如认为村两委的工作意见有不妥之处,应向村两委提出建议意见,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但报告后上级未予以明确答复的,应执行村两委意见;镇(街)党(工)委、政府(办事处)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意见不一致时,执行镇(街)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的意见。可以看出,文书员作为在镇(街)业务部门指导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集体领导下履行职能的村务专职工作人员,其经济补贴和管理考核均来自上级党委政府,其受权来源和成本支付均来自于上级,其具有向上级负责“通风报信”等监督村两委干部的“特派员”职能,这是村文书员不同于其他村干部的特殊一面。将村民自治与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是农村基层制度创新的方向。厦门市海沧区的村级文书制度,已经实施了五年多时间,在促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对于其他地区的乡村治理,特别是城中村治理,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姜秀杰.村民自治制度背景下(农)村“两委”关系问题研究——基于济南市天桥区的实地调查[D].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9.3.[2]邓春玉,王悦荣.我国城中村问题研究综述[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1).何慧丽: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后

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制度环境探析 篇3

[关键词]大学创新能力;制度环境;组织创新力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3-0032-04

当前大学处于一个被称为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吸收、运作、转换与创造成为个体、组织 及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米歇尔•波特(Michael Porter)也在钻石体系四大要素中的生产因 素,强调生产高等专业教育人力的大学院系的重要性——能提供产业高层次及持续性的竞争 优 势[1]。在全球化以知识为本的经济社会中,经济及国家竞争力系于创新,而创新 有赖于新 知识的创造与利用。大学作为新知识与技能的首要来源,不论在教学或研究方面皆有创新的 品质,通过对研究人员与学生训练的积极改变,使其具备创新的技术与能力,教师及学生都 能成为创新的承载者,进而对区域发展与国家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2]。有鉴于 此,有必 要辨识大学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并探究大学所处的内外部制度环境要素,这将为建设大学创 新能力提供方向和路径。

一、大学创新能力的涵义

与大学创新能力相关的概念包括创新力和组织创新力的概念。从词源学看,创新(create) 的拉丁文是creare,意思是产生或者引起生理上的意识,也具有发生或者产生的意思。使用 词源学作为导引,创新力作为一种创造力,和各种形式的思维能力,例如观察力和洞察力、 猜测力区分开来。而组织创新力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成员的角度,这受社会心理学理论 的影响。例如英国学者加菲尔(Jaafar)认为关于创新力的理论基础有三:原过程认知理论 、发散思维理论以及联想谱系理论(意思是联想以前没有意识到相关的事实,使之建立关联 的过程)。此种以个体为中心的界说方式,在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间甚为流行,例如有关 性格因素的探讨,或是研究认知能力与人类创造行为的关系,研究并发展客观的评量工具来 加以测定,或进一步地提出提升创造能力的训练课程[3]

传统的个体导向研究过度重视人的因素,在八十年代逐渐受到学界的质疑,并开始将焦点转 移至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的酬赏给予方式、作决定的选择性、竞争的环境、他人的评 价等等,将使受试者的创造表现受到影响。艾姆比认为,组织创新力是许多个体在一个复杂 的社 会系统下合作工作,产生有价值的、有用的新产品、服务或者程序[4]。因此,组 织创新力 的概念就意指在组织背景下的行为以及行为的产物。维德曼等人把组织创新力定义为一系列 广义上的创新,创新以广义上的组织的变化为特征。对组织创新力的理解包含创新过 程、创新产品、创新的主体、创新情景及以上因素的相互作用[5]

相对于组织创新力研究成果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大学创新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襁褓之中。除浙 江大学于2006年在国内首次发布的国际大学创新能力客观评价报告之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非 常少见。但徐小洲教授课题组报告未对大学创新能力做概念界定,而是直接以创新实力、 创新活力和创新影响力三项大的指标来评价大学创新能力[6]。此外,张慧洁教授 从大学的 特点与规律上探讨了大学创新力的要素, 论述了这些要素形成的原因, 大学创新力与知识生 产力、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不同层次大学创新力要素的内容、结构、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 创新力形成的制约因素——内部系统机制、外部系统机制、体制、制度、文化、管 理、政策之间的关系。本文则借鉴组织创新力研究的成果,把大学创新能力界定为大学现行 的组织、规划、用人、领导与控制等各项活动的管理创新能力,以及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创新 能力,而且组织创新已被成员所接受。

二、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要素

1大学外部制度环境的维度

(1)教育政策对大学创新能力的抑制。近些年,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大学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处于扩张时期,政府出于 提 高效率的需要,对各种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分类指导政策,虽然 对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变革,增加了地方政府的统筹权,但是拨款、科研、评价等政 策缺乏针对性的分类,仍存在着简化对象的倾向,这在客观上造成了院校的趋同。此外,大 众化高等教育时期,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明显,这也会迫使政府的教育政策要体现出平等 主义倾向,这也造成了院校的趋同[7]。而且,政策上的区别对待仍然 可能导致 院校趋同,因为对高水平大学的重点资助可能激发其他学校追求更好的心理,容易使得学校 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而放弃自身优势,向某一类型大学看齐。教育政策向精英教育的倾斜, 缺乏对其他类型和层次的院校的鼓励,造成了处于中下层的院校缺乏政策动力。由此,在目 前本身就缺乏市场竞争传统的高等教育机制下,大众型高等教育组织的主动性被进一步抑制 了。而重点建设政策向各层次的师范院校释放的信号是,越是学科齐全的综合型、研究型院 校 所得的资源就越多,获取资源就越容易。由此导致教学型学院和教学科研型大学为了有更多 的资源维持生存和发展,就自然努力向上一层次的大学发展。除此之外,专业设置政策也是 导致大学趋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规范指导作用,带 有很强的指令性和权威性,学校招生必须按照专业目录的规制进行。这样,各层次的院校专 业设置必然有很大的相似性,其连带效果是,致使各层次院校的教学计划、大纲、对学生的 要求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此,造成了大学的高度趋同,“千人一面”致使大学创新力难 以实现。

(2)大学评价对大学趋同的诱导。社会机构和官方的大学评价或大学排行榜对大学组织结构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调查高考 生对大学排行榜的认知发现,大学排行榜对考生起到了报考大学的参考标准作用。在高 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高校千方百计吸引满意的生源,这是当前大学社会排行榜之所以受 到大学重视的原因所在。此外,由于本科教学评估指标并未根据院校类型进行区分,所以评 估指标中的内容被各类型的学校所重视,其引导大学趋同的作用不言而喻。尽管评估指标中 设置了办学特色一项,试图对所有的被评院校在办学特色方面都以相同的指标进行评价,但 可 能会出现一个悖论。这正如王英杰教授所说:“我们期望通过评审‘特色’,使大学办出特 色来,但是结果可能是大学的‘特色’都相同。实际上,一所大学在办学思想、发展战略、 校园文化、培养目标、教学和课程等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有特色就很不容易了,就应该给予充 分的肯定,在评价结果中体现出来,这样就可能促进大学办出特色来。”比较当前的大学社 会评价的指标,我们发现科研、规模、学科齐全和师资等指标都使研究型大学在大学排行榜 中占有先天的优势。其导向作用是所有的大学只有向研究型大学发展,才能在排行榜占优, 从而吸引优质学生和更多的资源。目前社会评价的问题是,虽然有多种类型的机构,但是 评价方法大同小异,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最终的导向是院校的趋同。

从外部制度环境的维度分析发现,无论是某些教育政策还是社会评价,都无形中对院校办学 定位 带来了消极“导向”作用。虽然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目前的资源配置政策 使低声望的院校面临着向“上层"发展的压力。特别是在官方的和非官方的高等教育分类法 和 大学排名出现之后,分类和排名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院校对自身排名和身份的关注。面对环 境压力,院校通过升格,或者通过合并、改名等形式,不断追求更高的地位和身份,由此造 成了当前高等院校趋同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2大学内部制度环境的维度

(1)大学组织资源动员的不足。组织资源是影响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因素。组织资源不仅包括办学条件等实体要素,还 包括对个人的动员。只有具备充分的资源动员能力,大学组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目前的问题是大学对政府的依附性导致组织自身的主体性不足,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比较差 。大学总是依靠政府给予办学资源,由此也影响到组织机构的设置,导致大学普遍采取科层 同构 的组织形式。这是单位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会导致大学组织在其他资源方面(社会资源、 校 友资源、个人捐助)获取能力不足,筹款能力低下。单位制下成员的依附性导致激励困难, 成员总是试图获取更多的回报和个人资源,而事实上,只有组织得到足够的贡献,并且能提 供足够的回报以获得这些贡献时,组织才具有主体性,才会继续存在。

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大学自身也在进行一些变革,国家对大学组织的直接控制减 弱,近些年人们讨论的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人事改革、学生权力等都从侧面反映了单位制 下的大学组织中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组织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获取资源时处于不利境地,一方 面是合法化权力得不到组织确认,另一方面不能依靠原有权力形成非制度化的关系,这些都 影响到了教学人员和学生参与组织资源分配。这种由于分配的失衡,给大学组织激励带来严 重的问题,使得大学组织在成员资源的动员和获取上能力不足,使大学组织不能有效地运 用物质激励、团结性激励和目标激励来动员成员资源,而这将直接影响大学创新能力建设。

(2)大学过度科层化。从大学组织属性看,它不同于工商企业组织和政府部门,尽管也具有科层组织的部分属性, 但就其主要的活动内容而言,它是属于专业化的、学术性的机构。正如著名的社会学家彼德 •布劳(Peter M.Blua)所指出:科层化的刻板与纪律性同学术组织是不相容的,它要求自由 地采取一个更富于弹性和想象力的途径从事教学活动,即激发学生去探求事物本质的兴趣; 大型的学术机构,不同于一般组织,它要求具有更复杂的管理。对预算和日常程序的过分关 注往往易为学术探求带来危险;无疑,大学在诸多方面同企业组织根本不同,这里没有8小 时工作制,没有直接的监督,没有清楚的效益测量评价以及其它;尽管教员彼此间存在等级 以及对学术事务的影响作用不同,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彼此监督的等级关系,所有人员都是 操作者[8]。问题是中国目前的情况和布劳的论述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中国大学存 在过度异 质化的科层问题。大学作为一种单位存在,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大学校长由教育部或者省 级政府任命,也具有一定的行政职务级别。尽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确立了高校的法人 实体地位,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办学自主权等,但旧体制积留下来的官僚组织特征依然比较突 出,组织内部的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受到太多的约束,高校作为专业化组织的学术属性不能 得以真正、充分地体现[9]。科层制的异化造成了大学组织中官僚主义严重,抑制 了大学学术属性的发挥,严重阻碍了大学的创新力建设。

在20世纪80 年代,大学组织结构与政府机构具有较强的同构性,在21 世纪初,大学组织结 构的多样性增强,反映了社会的直接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政府放松管制和办学自主权的扩 大,大学越来越追求效率。在既定投入条件下,努力扩大产出,或在既定产出条件下,尽量 减少投入。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成为大学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显著方面。大学组织机构变化 透视出大学逐渐趋于效率主义的价值取向。其行为强调绩效和政绩,而大学组织的另一个维 度——学术结构,则强调追求真理,遵循学术发展的逻辑。这客观上加剧了学术文化和行政 文化 的冲突[10]。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造成了组织核心目标的偏离,大学 校长要花 费相当的精力去协调两种力量的平衡,无疑会使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受到影响。目前,中 国高校存在的过度科层化的问题将成为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障碍。

三、结 论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革新与多元社会需求的变化,大学作为知识首要来源的角色遭 到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外部制度环境对大学的创新发展存在着 一定的障碍。而且,大学组织资源动员力不足以及组织内部的过度科层化也相应地影响了 大学的创新力。大学创新能力的建设既需要各院校自身的努力,同时在宏观上也需要 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

首先,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 是如何保证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问题。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变政府对大学实行计划管理 、大学是政府的隶属机构而不是利益主体的局面,使高等教育形成“卖方市场”,增加大学 的危机意识,从而形成大学自主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形成自主性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同时,财政、科研拨款、专业设置以及大学评价政策要根据院校不同的特征,进行有针对 性的分类。组织理论认为,任何组织的存在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和特定的职能定位,并以 此 作为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和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根据。只有完善外部制度环境,才能正确 引导大学组织自身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

其次,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外部制度环境的变革必然要求大学内部治理构与之相 适应。内部治理主要是指大学举办者对大学经营者(主要指校长)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激励 约束的一整套具体制度安排[12]。一方面,大学校长要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 中起到平 衡和协调作用,应就学校本身的组织能力与定位运筹帷幄,进行策略性的规划,以促进创新 作为。另一方面,大学需要对内部的单位制度进行改造,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要在 组织内部 构造良好的激励体制,把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和团结激励结合起来。创新力的增长与管理 者的支持和干预程度,以及创新主体被管理者所理解、尊重而得到的学术劳动的安宁程度成 正相关。正如原哈佛大学校长德里科•博克所说:大学的进步除了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研 究设施之外, 还要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授们能够在一个不受 约束和外界干扰的自由环境中开展工作”,因为在集权化的限制与指令下, 人们不能发挥出 最佳的工作状态[12]。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将为创新主体提供一个适切的利益分配 机制,并促进创新主体与人才群体效应环境密切融合,为大学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Porter M,Linde C.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 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5 (4):9 7-118.

[2]Ropke, J.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Innovation, academic kn owledge cre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ized economy. [EB/OL].http://stepcenter2.myftp.biz/Lehrstuehle/VWL/WITHEO3/document/entreuni.pdf, 2006 -11-12.

[3]Stein, M.K. Stimulating creativity[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4.35 .

[4]Amabile, T. M.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8,(10): 123-167.

[5]Woodman,R.W,etc. 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J].Th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3,18,(2): 293-321.

[6]大学评价国际委员会. 国际大学创新力客观评价报告[J]. 高等教育研究,2006,( 6):25.

[7]赵婷婷. 大众化进程中高校的分化与趋同[N]. 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版),2005-7 -15(003).

[8]Blau, P. M. The organization of Academic Work [M].Piscataway: Transacti on Publisher,1994.48.

[9]阎光才. 高等学校内部的组织特性探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81.

[10]王英杰.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解析——一个文化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 育评论,2007,(1):56-66.

[11]马廷奇. 大学发展与大学制度创新[J].煤炭高等教育, 2004,(2):17-20.

[12]张慧洁. 论大学创新力要素[J].现代教育科学,2007,(3):32.

(责任编辑 黄建新)

On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University Creativity

WANG Zhan-jun

(School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Abstract: As the chief source of new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in the times of kno wledge economy, university creativ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etitive ness of nation. However, the deficiency i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 l governance system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ll restrain the developm ent of institutional creativ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university c reativity,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s must be developed, as well as the refo rm of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对徐州环境制度创新的思考 篇4

徐州生态环境问题很多, 主要问题有:

1. 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破坏。

徐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长期高强度资源开采造成了较严重的生态破坏。首先, 矿产资源的开采占用了大量耕地, 截至2005年底, 徐州矿产资源开采共占用土地面积49656公顷, 其中耕地38408公顷。其次, 矿产资源开采掏空地层造成了地表塌陷, 直接破坏了耕地和地面建筑物。据初步统计, 至2005年底, 徐州市采空塌陷面积累计14323公顷, 塌陷深度一般在2~8米, 并以每年200~530公顷的面积继续扩展。同时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很多废弃物 (如煤矸石山) , 占用了大量土地, 破坏了自然景观。

2. 地下水资源开采造成生态破坏。

徐州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地下水资源一直是徐州重要的水源。在市区供水中, 地下水和地表水比例高达1.57:1。近年来,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 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 市区的3个地下水源地均已超采或严重超采。地下水过量开采不仅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和区域降落漏斗的形成, 而且也促使受污染的地表水向地下渗透, 使地下水受到污染。此外, 地下水超采还造成了城市地面塌陷, 据不完全统计, 从1986~2005年共发生了11次岩溶塌陷。

二、制度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失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 即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而政府配置是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1. 生态环境的外部性与制度。

外部性是指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之下有些成本或收益对于决策单位是外在的一种事实。外部性有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之分, 正外部性指存在外在收益的情况, 负外部性指存在外在成本的情况。由于决策单位在做出行为决策时, 总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而在有外部性时, 决策单位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出现了偏差, 其结果必将是社会利益的损失。这些损失常被称为"外部利润", 即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状态给定的情况下社会所无法获得的那部分利润。外部利润不仅来源于外部性, 交易费用、规模经济等也是外部利润众多源泉中比较重要的来源。外部利润是社会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 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将这些外部利润内部化, 以增加社会总体福利。

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产生并愈演愈烈, 其根本的制度原因就在于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环境存在着强烈的外部性。环境污染与破坏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 污染者及破坏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 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及破坏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与破坏超出社会最优量, 即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 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 仅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如是在环境污染与破坏泛滥, 环境保护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不出现环境问题倒是怪事了。在环境问题上, 我们的制度最根本的失败就在于没有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当制度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内部化之后, 决策单位的私人收益率将等于社会收益率, 进而其行为必将与社会利益一致, 诸如环境污染及破坏等与社会利益相背的行为将受到控制, 环境问题也将逐渐被解决。本文将主要遵循这一进路来展开分析。但这不是本文的唯一分析进路, 制度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与它将外部性内部化的作用同等的重要, 关于交易成本的分析也是本文的分析进路之一。另外, 关于制度效率的分析也是本文的分析进路之一, 这里的制度效率有两种含义:一是制度本身的运行效率;二是制度对社会经济活动效率的影响。这三种进路的统一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关于外部利润及其内部化的讨论。

2. 产权的模糊与残缺。

我国的环境产权状况。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及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 环境的净化能力及优美的环境已成了一种稀缺的资源, 需要相应的产权制度来约束和引导人们的相关行为, 以促进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我国至今还没有国家一级的环境产权立法。环境在我国是一种共有物, 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地取用, 不具有排他性。在人们贪婪的逐利心理的驱使下, 出现了环境版的"公地悲剧", 环境为短视的人类所践踏, 蓝天白云, 碧水青山, 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三、政府职能缺失———环境问题的另一种制度根源

一个市场, 无论它有多么地完善, 其功能总是有限的, 既使我们前文所述的那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我们也决不可指望仅靠市场去解决环境问题。当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时, 政府便需伸出其“有形之手”与市场之“无形之手”合力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但政府与市场的联姻仅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在环境问题的处理上也同样。由于其特殊的偏好及有限理性, 政府的干预有时未必能有效遏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 这种状况常被称为政府失败。就环境问题而言, 政府的失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污染防治, 轻生态保护。

与污染防治法规的纷繁复杂相反, 生态保护方面的法规寥寥无几, 且很少得到认真地执行。环境污染由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比较受民众及政府的重视。生态破坏则由于远离人们的生活而被忽视

2. 重点源治理, 轻区域治理。

这是我国环保政策的另一个失败之处, 它忽视了自然界中物物相关性及环境的整体性, 将各环境要素看作是孤立的, 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 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盲目短视之举, 导致我国环保工作出现防不胜防的局面

3. 重浓度控制, 轻总量控制。

这是一种失败的污染控制政策, 它忽视了环境容量的有限性, 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忽视了污染程度是由污染物总量决定的这一事实, 忽视了污染的积累效应。结果非但没有有效地控制污染的扩散, 反而造成了污染状况的恶化。

4. 重末端控制, 轻全过程控制。

末端控制是一种污染控制战略, 因其将控制的重点放在污染物产生后的排放限制或废物产生后的处置方面而名之。在此, 我们将末端控制作扩大解释, 使其涵盖类似的生态保护策略。我国虽在法律上确立了预防为主原则, 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一些预防性制度, 但这些制度都不甚完善, 且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 沦为软约束性制度。而直接体现末端控制的一些制度却有良好的执法依据和实施基础, 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这种立法状况充分表明了立法者的末端控制思维模式。

四、制度创新:构建绿色市场制度体系

我们所将构建的绿色市场制度体系, 目的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以完善的产权制度、价格机制及交易规则, 将环境的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 降低交易成本, 以使市场机制对人们的行为能形成合理的激励, 引导人们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资源及环境。

1. 强化产权约束

我们构建绿色市场制度的第一步是强化产权约束, 因为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市场良性运作的前提。我们所应努力的方向是明晰和强化资源的所有者及其各级代理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以使他们各司其职, 避免所有权主体的虚设。其次, 完善资源使用权的初次分配。在资源所有权不可让渡的情况下, 我们以资源使用权制度来弥补这一缺憾, 以打开通向资源有效配置之门。据科斯定理, 在不考虑交易费用及收入效应的情况下, 只要可以自由交易, 产权的初始分配并不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资源交易管制较严, 交易费用高昂的社会, 产权的初始配置对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为此, 我们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资源使用权的初级配置市场, 严格按市场化运作, 将资源产权从资源管理部门行政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恢复其经济激励作用, 以使资源达到优化配置。再次, 完善资源的使用权制度。我国资源使用权制度的主要缺陷在于缺乏让渡性, 许多资源的使用权是不可转让的, 少数可让的使用权又多有不得以谋利为目的等限制, 这显然有违产权制度的创设初衷。为此, 我们必须开放和完善资源的二级市场, 解除资源产权流转的限制, 让资源在自由的市场上找寻自己的位子。最后, 尽快创设、完善环境产权制度。我们目前国家一级的环境产权立法仍是一片空白, 而环境的稀缺性越来越大, 供需严重失衡, 急需相应的产权制度来引导人们的行为。环境产权主要有两类, 一是环境容量的使用权, 也即排污权, 二是享受优美环境的权利。

2. 矫正制度, 为环境付费

所谓环境税, 是指对一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环境要素) 及环境的单位及个人按其开发、利用程度征收的一种税。大体分为两类:即资源生态税和污染控制税。 (1) 资源生态税对自然资源价格的矫正作用。如前所述, 自然资源价值包括两部分:即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相对于决策单位而言是内在化的, 可以通过供求关系表现为价格, 即只要有完善的资源市场, 自然资源的价格便可以充分地反映其经济价值。而生态价值相对决策单位而言则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无法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充分反映为价格, 也就无法通过市场使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得到补偿。但要达到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生态价值必须得到充分的补偿。这便要求我们通过市场之外的途径补偿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 使其内在化。资源生态税以资源的生态价值为计税依据, 目的是补偿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价值的损失, 为生态保护筹集资金。由于生态价值难以确定, 做为替代的方法, 一般按生态的恢复成本确定资源生态税的征收额度。 (2) 污染控制税对排污费的替代。针对前文所述的排污收费制度个体化责任的局限性, 本文认为应以污染控制税替代排污费, 实现环境责任的社会化。这样做的优点如下:首先, 增加了财政收入, 实现环保资金的集中和更有效的利用;其次, 同时具备约束和激励的双重功能, 能更有效地引导企业以有利环境的方式生产;最后, 既可以涵盖生产活动, 也可以涵盖消费活动。所以, 污染控制税可以有效克服排污费的局限, 更好地为环境付费, 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内部化。同时, 以税收的形式为环境付费, 也符合环境做为公共物品的属性, 税收其实就是民众因享用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 (如环境) 而向国家支付的对价

3. 完善交易规则及相应的制度

在建立了完善的产权制度及合理的价格机制之后, 交易规则及相应制度的完善必然被提上日程, 因为这些制度是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对于自然资源市场而言, 其规范体系除了产权和价格制度以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关于交易主体及客体的规范, 交易规则, 市场中介制度, 关于市场管理组织的规范, 监管规范, 国家相关宏观调控规范, 法律责任及纠纷处理规范。

所谓的技术性环境问题实际是由环保领域中技术的不对称性引起的, 即技术主要流向工业生产、资源开发领域, 而歧视环境保护领域。这种技术不对称本质上是人们行为的不对称, 其原因在于有缺陷的市场力量。因此, 本文认为, 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制度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根源是制度的失败, 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有赖于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 完善相关的制度。

参考文献

[1]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2]熊彩霞, 刘明, 刘沂轩.徐州市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苏地质, 2003, 27 (1) :34-36.

环境治理制度的创新 篇5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存在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两种不同的制度,如何有效的结合这两个制度并且使其更加促进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不仅是各企业建设的难题,更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难题。我国政府和各企业管理者都非常重视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和谐发展,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投资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促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研究。

关键词:企业党建;和谐发展;制度创新;公司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建工作一直处在不断的改革完善中,与此同时,企业的经济发展机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但是,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党建工作的建设完善和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所以,加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非常有必要性,其既是解决企业党建工作现实问题的需要,又是协调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制度冲的需要,同时也是研究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理论的需要,下面本文具体介绍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的几点必要性。

一、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1)解决企业党建工作现实问题的需要。由于企业党建工作和公司治理制度存在很多冲突,而且党建工作中的许多弊端都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导致企业的实际管理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今大部分企业的党组织地位都被虚化,党组织干部在公司中空有其职,没有实权,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后,很多党组织干部对党建工作的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只要企业法人合理的管理建设,企业就能够有效发展。其实不然,党建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很多国有企业早已不重视企业的党建工作,更有甚者,有些私营企业的党组织职位早就被撤销,很多企业的党组织干部甚至都成为“地下党”,暗地里对公司进行调查和管理,还有的公司虽然设有党组织职位,也只是管理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企业党组织作用被弱化,干部形象被矮化的表现,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党组织干部的工作开展需要一定的保障制度,而这也正是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的制度创新所要完成的任务。

(2)协调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制度冲的需要。公司治理实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制约下的企业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发展体制改革之后,优秀的公司治理制度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其有效发展。

如今国内所有的公司治理制度在西方国家早已应用了一般多年了,这种公司治理制度就是始终保持公司经营者的全部经营权,同时又保持公司所有人对经营人的掌控权,但是西方的这一公司治理制度,没有融入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内容。

但是,在我国企业不只是一种盈利机构,它同时也是党组织的一个载体,公司既要进行有效的盈利发展,同时也要主动为党组织的党建活动提供有利条件。这样一来,企业党建工作就合法的和公司治理制度联系在一起了,而有的企业党组织不是隶属于企业内部的.,而是听命于企业外部另外党组织的一个组织。但是,两种制度体系共存于同一个企业管理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些矛盾的存在,促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和谐发展,对其进行制度创新非常有必要。

(3)研究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理论的需要。一个党组织如何能够有机的、和谐的应用在企业的管理建设中,党建工作如何有效的运作,这是需要眼前的工作体系和制度的。但我们现有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根本无法难于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实际需要,所以,我们更应该就如何有效的开展党建工作,如何正确发挥党组织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如何让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采取做出更多的理论研究,建立全面的、普遍性的管理制度。我国企业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制度的和谐发展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我们的党建工作理论建设需要更多的实践工作,而且国外先进国家的公司治理中几乎都没有融合党建工作,我们无法借鉴,企业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制度的和谐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研究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二、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1)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创新。首先,规范企业党组织财务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我们应该明确党组织干部参与决策的原则,建立完善的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制度,并且规范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形式,决策期间,党组织干部提出的每一条建议和意见,都必须保证正式,用书面、文本的形式认真记录。其次,我们要充分实现企业的党组织干部的专业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灵活、方便的特征,我们应该及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变化,提高党组织人员的专业素养,或者适当的让企业管理人来领导开展企业的党建工作,既有效避免了党组织人员的不懂行、乱指挥的现象,又可以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企业管理发展都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

(2)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创新。首先,党组织在人员配置上要有话语权,党组织可推行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等掌管公司的职位,这样党组织在具体情况下就可以利用这些职位有效行使话语权。其次,党组织要争取干部和人才配置的主动权,这样,一方面,党组织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接触,掌握到企业管理建设中的人才空缺,从而制定有效的人才配置策略,并且提供合适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良好的人才配置阶梯服务体系。

(3)企业党组织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要创新。首先,党组织干部应该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高度为企业管理服务和负责,将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解决,积极主动的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光宣传口号不干实事。其次党组织应该高度负责,对决策失误的后果承担责任,如果企业有些重大问题的决策没有经过党组织的参与就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反应。但是如果党组织参与了重大决策的研究讨论,并且被董事会、管理层实施,造成严重后果,党组织就必须站出来主动承担责任,并做出有效的补偿。再者,企业党组织的奖励以及工资制度要足够明确,党组织干部的公司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效益联系起来,给予党组织成员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充分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企业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企业党建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对于企业有效发展和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定要认识到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的必要性,认真分析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说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创新、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创新以及企业党组织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要创新,从而加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的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和谐发展,加强企业的建设发展。

推进制度创新 优化创业环境 篇6

竞争压力、政策环境、社会舆论压力……中国创业者们面临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要大得多。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或者曾经得到过的“成功瞬间的欢乐”看上去遥遥无期。

创业者们普遍承认经营企业本身的压力无可厚非,比如决策、竞争等等,这是他们乐于承受的。而政策的不确定和弊端、社会对此阶层不应有的负面评价等外在因素令他们身心疲惫。更有甚者谈到自己的生存状况时,用到了“如履薄冰”一词。

2004年企业领袖年会上,复星董事长郭广昌说他最大的期望是跟大家一起呼唤“宽容”。比如项目审批制,郭的疑问是:“一个项目的审批往往需要三到五年,还不一定能批下来。而三五年后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还能上这个项目吗?”

“我们实在没能力承担企业经营之外的那些压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创业者告诉记者。他认为,在中国,创业者是弱势群体。创业者的地位远低于那些 “子承父业”的集团公子哥儿。“一犯错误,各种帽子都给你戴上,所有的声音都是抨击你的。好像选择创业的人都是没自知之明的傻子。老百姓的心理都被引导坏了,他们从一开始就仇视创业者。”

企业是协调社会分工的组织形式,是社会就业的吸纳器,是社会财富的孵化器,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要促进创业,就必然要求创业环境的优化,而创业环境的优化,就必然要求制度创新以消除一切不利于创业的体制障碍。

一、制约我国创业行为的制度性因素

(一)创业文化的相对淡薄

由于创业过程涉及到财富的创造、众多的交易和巨大的风险,所以这里我们特别强调“三观”:财富观、信用观和成功观。

财富观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工商业长期受到压制。“文革”期间,大讲“财富是罪恶之源”,大力宣传“越穷越光荣”的论调,儒家的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等思想至今还在束缚着很多人的头脑。专制主义的长期影响滋生了比较浓厚的财富分割文化,社会的兴奋点常常集中在如何对他人的财富的分割上,很少有人对创造财富保持兴趣。追逐权力、分割财富成了社会风行的“潜规则”,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往往鄙视实业而青睐官场,那些当不了官的普通百姓也常常幻想如何通过种种手段来“杀富济贫”。时下学术界探讨较多的“仇富心理”就是这种财富分割文化的典型表现。

信用观发达国家,由于长期实行市场经济,有关制度历经漫长的演化而比较健全,社会公众的守信意识较强,普遍地将信誉看作是个人的无形资产,大多数的人宁愿丧失巨大的额外利益也不愿意失信而自绝于社会。在我国,尽管有“言而无信而不知其可”的古训,也有很多一诺千金的典故,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较晚,加之有关制度建设滞后,人们的商业信用意识比较薄弱,加之部分政府部门公信力的降低,使得创业的风险加大,创业的交易成本激增。

成败观由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及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等众多的原因,创业是充满风险的过程,失败在所难免。在美国许多企业都曾经历多次失败,但人们对创业的失败比较包容,认为创业失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社会允许失败的创业者重新创业,屡败屡战的人往往能赢得更多的尊重而不是嘲笑。我国在这方面就显得苛刻得多,“王寇”观念影响深远,“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次胜负定终生”,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一旦失败,不但舆论滔滔,而且将失去众多的援助。对于失败者人们不是“雪中送炭”,而更多是“墙倒众人推”。创业文化的相对淡薄,使得人们对创业的收益预期降低,成本预期提高,从而提高了创业激励条件满足的门槛。

(二)正式制度安排的错位与缺位

要满足创业的激励条件,在正式制度安排方面必须要求有适当的制度安排保证创业的收益和相对降低创业的成本。在这一点,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正式制度安排的错位与缺位,突出表现在:

1.从企业准入制度看

在发达国家,企业准入很多采用的是注册制和备案制度。准入的门槛较低,常常一元钱就可以注册一个企业,企业的设立程序也比较简单。张维迎教授曾举例说,他的一个朋友在美国注册一个网络公司通过网上注册只用了几分钟。

在我国,企业准入还搞的是审批制度,甚至摆个小摊、当个小贩也要由各个部门来审批和制约,公民创业的权利受到政府部门的严重约束:有高额的资本金限制,注册一个小企业也要上万元的注册资本金;有所有制的划分;有行业领域的限制,有些行业,如邮电、电讯等仍由国家垄断经营,广大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无法进入;有繁杂的程序,有各个审批环节的限制,创办一个企业往往要盖十几甚至几十个公章,上到工商、税务、公安、法院、电力,下到街道办事处、甚至居民委员会都要照顾到,还经常受到有关部门的刁难,比经营企业还难。审批制使得创业初期的交易成本十分高昂,降低了人们的创业热情,制约了经济发展,带来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情况就越严重。有学者断言:“如果把审批制改为注册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至少提高30%,腐败现象至少可以减少50%”。

2.从信用管理制度看

创业过程涉及大量的交易行为。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它能够降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给失信者以有力的惩罚(如采用“黑名单”方法,将企业或个人的失信记录正确列入“黑名单”中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公示,使其丑名远播,人人避之不及),同时给诚信者以实在的奖励(如采用“红名单”方法,将长期诚信经营的企业的美名广泛传播,从而使更多的企业与之交易,借此获得更大的合作利益)。

我国目前尽管有些地方如上海等在金融、税收等领域进行了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探索,但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管理制度还没有确立,还存在着诸如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信用中介服务市场化程度低,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等诸多问题,结果一些企业便利用我国地域广阔的便利,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扩张自己的失信行为。失信行为的扩张加大了创业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不少创业者就是因为他人的失信行为而不得不半途而废。

3.从规费管理制度看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规费构成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的重要部分,发达国家为了鼓励人们创业在规费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健全的制度措施:(1)财政补贴。在法国,中小企业每新增一个就业机会,政府给予2万~4万法郎的财政补贴,对3年内新增6名职工以上的中小企业,每名新增加职工由地方领土整治部门补贴1.2万~1.5万法郎,对3年内增加30人以上的服务行业,每增加一个员工由地方领土整治部门补贴1万~2万法郎,对每个雇佣学徒提供1.6万法郎的补贴津费;英国政府为了鼓励失业人员开业,对小企业实行补贴政策。为了帮助失业者自谋职业,鼓励他们开办小企业以减少失业,英国政府制定了企业补贴计划,对自主开业的失业者,每周补贴40英镑。(2)税收优惠。1984年联邦德国政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始实行特别优税条款。政府对50%~60%的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在落后地区的新建企业,可以5年免交营业税,对所消耗完的动产投资,免征50%所得税。实行特殊折旧,即4年内按新购置或生产的设备资产成本的20%进行折旧,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对中小企业中占据相当比例的合伙企业,工商所得的免税额为4.8万马克,对4.8万~14.4万马克工商所得,实行1%~5%的等级税率。加拿大制定了不少适应于中小企业的减免税收特别条款包括资本所得税扣除、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投资减税、可允许的商业投资损失等等。

在我国,针对创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由于不少政府财政紧张而难以落实,加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创业过程中的“三乱”现象比较突出,很多所谓的“民心”工程甚至变成了“伤民心”工程。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优化创业环境的对策思考

综上所叙,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优化创业环境应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大下功夫:

1.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关键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利于激发人们创业热情的财富观、信 用观和成败观,宏扬“四个尊重”精神,使创业成为一种时尚,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千方百计想创业、一心一意创大业、齐心协力创成业”的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2.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加强和完善正式制度建设。

理顺政企关系、政社关系、政市关系,缩小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放宽企业的市场准入,变审批制为注册制,降低注册资金的底线,取消对创业者的身份、户籍、所有制等的限制;拓宽创业的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尽可能减轻创业企业的规费负担,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注:本文选编于《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创业环境优化与南京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专辑中《制度创新与创业环境的优化》一文)

编者按

15天的调查统计显示,参加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69人,参与调查的创业者为31人——这个数字与预计参与创业者数量差距很大,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种症结的所在。

生命不能承担过重。此刻,我想到了另外两位创业家的眼泪。李海仓生前,每当海鑫集团完成一件大事,他都要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而王均瑶临终前的落泪让人心生惨恻,因累生疾,生命之不可挽留让人徒唤奈何。

或许,我们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创业者一切的身体疾病,源于有着巨大压力的创业经历。而这巨大的压力,除了经营本身之外,便是创业环境、是你、我,加注的。

环境治理制度的创新 篇7

环境就是生产力, 这已经是时下的一种社会共识。近年来, 石家庄作为省会, 在发展环境尤其是政务环境上下了很大工夫, 也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是, 政务环境优化永无止境, 我们还需要在改善发展环境上继续解放思想, 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通过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促进法制环境的公平正义, 信用环境的诚实守信和创业环境的宽松和谐, 以此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助推省会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一、目前石家庄市政务环境优化的经验、做法

建设服务型政府,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动政府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这是目前摆在各级政府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石家庄自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及“两个环境建设”以来, 提出的要求之高, 力度之大, 在石家庄市史无前例。各级政府部门在优化政务环境方面不断探索, 实施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 取得的成效主要有:

在行政审批方面: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 规范、公开、优化办事流程和办理时限;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 促进行政审批权力重心下移;推行“一站式办理制、超时默认制、缺席默认制”等十项审批制度, 提高行政审批效能。近年来,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列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 全力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2011年共削减审批事项39.5%;2012年共削减审批事项31%, 精简审批环节40%, 压缩办结时限50%, 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2013年为了更好地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 石家庄市还将进一步清理、削减行政审批事项, 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 优化审批流程。

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方面:加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提升行政服务水平。石家庄市对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目标、职能定位、管理体制、运行规范、市县联网和组织领导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规定。加快推进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制定了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网络互联互通工作方案, 以石家庄市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为基础平台, 逐步实现市本级适宜在网上运行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项目实现网上办理和联合审批。实施并完善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制度, 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 建立重点项目工作台账和推进机制, 对所有重点项目提供全程优质服务, 简化办理程序, 缩短办理时间。

在提高法治化水平方面:为推进法制石家庄建设进程, 在全市行政执法部门深入开展执法标准化建设活动, 规范基层执法行为。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建立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 对行政执法机关查办行政执法案件情况进行“三位一体”联合监督。

这些工作经验与好的做法有效地促进了石家庄的政务提速、环境改善与作风转变。

二、石家庄市着力改善政务环境的瓶颈问题及原因剖析

目前, 石家庄政务环境优化成效在全省发挥出了应有的表率作用。但是在改善政务环境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以根除的瓶颈问题, 其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关办事环节繁琐、办事拖拉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还有让办事群众不方便、不满意的地方;二是政务公开还缺乏广度和深度, 一些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还没有做到全面、及时、深入、细致的公开, 存在重基层轻上层、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应付轻持久、重公开轻查处的问题;三是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电子政务水平还不能适应政府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制约了全市整体行政效能的进一步提升;四是行政审批事项的削减从理论上讲尚有空间, 但目前市场或者社会本身实现“自治”的能力尚且不足, 亟须大力扶持与培养;五是行政投诉处理缺乏强度和力度, 对部门职能交叉、互相推诿等问题的督办和制约力不足, 惩治威慑力不够;六是依法执政在操作层面上还有不规范的现象, 部分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 离公正执法、廉洁执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 一是行政管理理念保守, “官本位”思想仍然大有市场。办事人员工作素养良莠不齐, “衙门作风”的旧习尚难根除;二是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效率意识不强;三是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用制度管人、管事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前, 化解政务环境优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的根本问题在于制度的创新与落实, 抓好制度建设就是抓住了政务环境优化的“牛鼻子”。

三、创新制度建设, 着力改善省会政务环境

优化政务环境离不开制度作保障。优化政务环境实质上是政府的“自身革命”, 需要不断地创新制度建设, 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加民主化、公开化、规范化、法制化, 成为高效、务实、清廉、阳光的政府。

1、创新规范审批行为的长效机制建设。

在大力推进石家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减少审批项目的同时, 下决心、花力气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运行, 在现有制度基础上, 建立健全规范审批行为的长效机制, 促进审批再提速, 审批效能再优化。如建立并将审批公开机制、集中审批机制、现场审批机制、限期审批机制、网上审批机制、联合审批机制、审批事项动态管理机制等落实到位, 努力做到依法审批、高效审批、责任审批、廉洁审批。利用信息技术创新, 不断提高集约式电子政务建设水平, 最大限度地发挥“一站式”办公、“一网式”审批及省、市、县一体化办理的高效性、便捷性, 并做好审批项目的上下衔接。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 对不按规定条件、程序进行审批甚至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及由于只审批不监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

2、创新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的运行机制建设。

创新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 统一体制机制、进驻部门、办理事项和运行模式。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 推广应用行政服务标准化系统, 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 在标准化、精细化、综合化上实现再优化。落实好“窗口首席代表制”, 不能“只当班不抓药”, 实现各窗口单位对本单位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置的窗口的充分授权, 凡经市政府审定进驻中心的事项, 各部门和单位一律不得另行受理, 严禁体外循环, 坚决杜绝“前店后场”现象。创新方式方法, 拓展服务功能, 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人性化的特色服务, 将提前介入、联合审批、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机制长期坚持下来, 切不可一阵风了事。强化重点项目全程帮办、代办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优质化。创新监督检查, 实行办件回访机制, 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并列入日常考核。建立动态跟踪问效制度, 进一步提高重点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建立和完善窗口效能建设制度、登记注册人员廉洁自律制度, 推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绩效管理考核制度等, 保障各环节工作有定量有标准, 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实现从制度化管理向标准化管理的提升。

3、创新监督检查机制建设。

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篇8

根据国家商务部门的统计数据, 截止到2013年底,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 同比增长29.9%。其中, 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2万亿元, 同比增长31.2%。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 同比增长42.8%。电子商务这一名词正切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中, 并为我们带来巨大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电子商务使企业经营方式与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流程, 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强有力工具。

二、企业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有关于制度创新的理论, 学界存在不少不同的观点。比如:舒尔茨认为, 制度是有关社会行为、政治行为与经济行为的一种行为规则。笔者认为, 对于普通企业来说, 面对企业管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从制度创新广义的角度进行分析, 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调整政策。

企业制度变革主要源自与制度的不均衡。在现实社会中, 制度的非均衡普遍存在, 当社会中出现的新制度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所付出成本时, 人们就有意愿推动制度变革, 就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那样。当然, 这种企业制度变革的动力并非单单来自于外部压力, 很多时候企业内部经营矛盾的聚集也会带来制度性创新。

三、影响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制度创新的因素分析

1. 经营管理者认识不到位

很多适合发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因为其固有思想不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改变企业制度, 必然会束缚企业的制度创新和发展。还有一部分企业误把企业经营的电子手段或电子环境作为电子商务的中心去运作, 不能准确地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整体消费特点, 不能真正发展电子商务。

2. 企业自身的软硬条件不足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 企业要想进行制度创新就必须拥有适合其发展的软硬条件, 软件主要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发展战略和企业管理制度等软性因素, 硬件则是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团队素质等因素。

现阶段大部分国内企业还没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企业的管理方式没有向符合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扁平化管理方式发展。企业在信息化水平方面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企业虽然积极融入了电子商务的环境, 但其自身的制度创新却出现乏力。

3. 宏观发展环境和运营安全环境不佳

社会的宏观环境与企业的现实发展和未来方向紧密相连, 对企业的制度性创新产生重大影响。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网络安全问题的愈演愈烈, 信用问题是困扰用户参与电子商务的最大问题。除此之外, 电子商务缺乏安全有效的网上支付手段和信用体系, 信用危机也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制度创新。

4. 企业内部制度创新乏力

部分企业在企业产权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上缺乏及时调整和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能力, 不能及时适应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 导致企业内部制度创新乏力。同时, 电子商务企业组织形式的因循守旧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制度创新对策建议

1. 创新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最主要的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 加强交流。与已经取得成功制度创新经验的电商企业进行交流, 学习对方的有益经验; (2) 引进人才。企业要积极引进有创新思维且颇具能力的人才资源; (3) 注重培训。在培训中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发展远见。

2. 加强企业内部软硬件建设

首先, 投入资金, 购买硬件设施, 建立公司数据分析团队。其次, 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分享和反馈机制。同时, 还要听取基层员工的建议, 为数据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帮助。最后, 加强宣传, 推动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

3. 深化市场经济改革, 构建公平安全的电商发展环境

政府是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构建公平安全电商发展环境的主体, 有关构建公平安全的电商发展环境, 政府的第一要务是推动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 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不仅如此政府可以构建一批网上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 推出税收优惠政策, 为当地企业进行一些更专业化的辅导, 如电子商务培训等。

4. 强化企业内部制度创新

企业不仅要从内部, 而且要从外部组织中实行全面创新, 以达到面对多变的市场、广域的市场, 实现快速响应、提高服务质量、全面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目的。

有关电商企业的管理创新的研究较多, 笔者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电商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向, 也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鲜明特征。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核心企业的性质往往并不相同, 供应链的性质也因此而不同, 供应链的类型很多, 有基于生产为主的供应链, 还有基于销售为主的供应链, 还有生产经营一体化的供应链, 对于不同性质的供应链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由于电商企业面临着新的竞争环境、技术环境, 在适应这些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与传统的企业不同, 电商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的不同导致企业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现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生产经营方式对企业文化内涵与建设方式影响的角度来看, 正在形成中的网络文化是电子商务中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做好网络文化的发展工作对电商企业的制度创新有重要的精神推动作用。

摘要:近几年来,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但是, 准备进入和已经进入电商领域企业的制度性障碍越来越明显, 制度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从管理理念、企业自身条件制约、宏观环境等四个方面揭示了制约电商企业制度创新的不利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 管理者要不断加强自身认识, 强化企业软硬件建设, 塑造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企业文化。同时, 政府要加强电子商务信用建设, 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环境治理制度的创新 篇9

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及其实施现状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力推动,中小企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中相当活跃的细胞,发展为确保经济中高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以天津市为例,截至2013年底,中小企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超过50%,实现税收占全市总税收的60%,就业人员占全市就业总量的80%,中小企业在实现中国经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中居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努力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因此,我国将在“十三五”时期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以天津市中小企业为例,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已成为中小企业的主流做法,更多企业选择主动调整,致力于企业转型升级或进入全新产业。中小企业虽然有较强的转型升级意愿,但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目标的中小企业仅占少数。如图1所示(根据天津市信息中心数据整理):43.9%的企业有向上下游延伸拉长产业链条的意愿,但付诸实施的企业仅占15%;39.3%的企业有提升产品质量走高端化产品路线的意愿,但仅有26%的企业提升了产品质量;27.7%的企业有升级机器设备或进行技术改造的意愿,但仅有14.3%的企业进行了设备升级与技术改造;23.3%的企业有设立自主品牌的意愿,但仅有7.2%的企业设立了自主品牌;此外,还有少量企业通过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降低成本。

二、中小企业税负特征分析

1. 经营环境恶劣,中小企业税负承受力弱。

从理论上看,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所适用的税率基本一致,但大型企业多处于垄断性行业,利润较为丰厚;而多处于竞争性领域的中小企业利润相对微薄。因此,即使面临同样的税收制度环境,中小企业的税费与利润之比要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可见,经营环境恶劣、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税收负担较重,表现为其税负承受力也相对较弱。

2. 累退性税收遵从成本使中小企业隐性税负更加突显。

累退性税收遵从成本负担不均衡,表现为税收遵从平均成本与企业规模呈反向变动关系。有调查表明,为了配合税务部门检查,中小企业同大型企业一样需付诸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此外,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付诸的税收遵从成本与利润之比相对较高。因此,受税收遵从成本的累退性特点影响,中小企业隐性税负更加繁重。

中小企业隐性税负还体现在附加税费上。目前,天津市普遍存在的附加税费有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防洪费,并且附加税率高达13%。因此,对于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附加税费将使其隐性税负更加突显。

3. 避免“触碰”税务预警线,中小企业呈现“迎合性”税负。

为了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避免纳税人虚构经济业务,税务机关对税负偏低的纳税人进行重点控制,通过对辖区内所有纳税单位进行调查得出一个平均税收负担率,将其设置为行业税务预警线。以天津市某区钢材行业为例,假定其增值税预警税负率为3.5‰。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的税负率若在预警线3.5‰以上,税务机关将不予过分监管;若税负率低于预警线3.5‰,该企业就会面临税务机关的纳税评估及税务稽查。因此,为了防止税务部门的过度关注,一些中小企业会避免“触碰”行业税务预警线,从而出现“迎合性”税负现象。

4. 特定行业中小企业进项税额不足,“营改增”致使税负不减反增。

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营改增”是否会加重企业税负,取决于其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营改增”后,特定行业的进项税额不足,造成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减反增。以物流、运输等行业的企业为例,由于在可进行进项税额抵扣的运输车辆购置费、燃油费、修理费等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车辆购置费,而企业通常在较长时间内不可能频繁购置大量车辆,从而导致其获取增值税发票的难度较大,进项税额抵扣就不充分。

此外,在诸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鉴证咨询机构,由于其成本构成涵盖比重较大的工资薪金、业务信息费、交通食宿等都为非采购成本,不能产生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可进行进项税额抵扣的项目所占比重又较小,仅涉及办公用品、水电、设备维修等。因此,鉴证咨询行业内的中小企业由于进项税额不足,税负也会过重。

三、制约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因素

1. 流转税所占比重较大。

我国所构建的是流转税与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模式。流转税不同于所得税,其大小与企业的经营所得无关,而是针对企业商品或劳务销售额进行征收。我国现行“双主体”税制模式导致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只要其存在流转额,即使获取的利润较少,所缴纳的流转税也不会减少,从而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2.“营改增”政策的影响。

现行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局面,将使部分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税款抵扣通道不畅,不利于促进产业分工专业化与精细化。比如,目前天津市中小企业在工业与批发零售业较为集中,且随着中小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其在社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和住宿餐饮业等领域的占比呈上升态势,如图2所示(资料来源于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然而,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使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税款抵扣链条中断,从而造成企业税负加重。

3. 税收遵从成本较高。

税收遵从成本(Tax Compliance Costs),也可称为纳税遵从成本、奉行成本,是企业为遵从税收法律规定,因办理纳税事宜、缴纳税款活动所发生的除税款之外的费用支出,如人工成本、沟通成本等。中小企业由于存在规模较小、账务不健全、财务核算不规范、税收知识比较薄弱等问题,使其纳税难度和成本有所增加。同时,税务部门对中小企业纳税人大多采用分类管理的办法,而中小企业对税收法规和纳税事宜熟悉程度不高,存在拖延纳税的现象,从而使中小企业在纳税过程中承受更大的压力,所承担的税收遵从心理成本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纳税程序较复杂,主观随意性较大。

四、国外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

国外一些国家主要利用减免税及多种优惠手段,在中小企业建立、发展到重组或升级的整个过程中构筑了适宜的税收政策扶持体系,涵盖了中小企业创办、技术创新驱动发展、资金融通与积累及人才培养与教育等各环节,重在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如下页国外税收激励政策汇总表所示。

注:根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相关资料整理编制。

从上表可以看出,税收政策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中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在组织结构安排上比较灵活,具有相对融洽的上下级关系和宽松自由的组织环境,各个国家均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在税收政策中给予其不同形式的优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五、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制度环境优化建议

1. 加大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每个企业在发展初期,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生产经营的税收敏感度更高,对政策扶持的需求更大,中小企业尤其如此。因此,为了维持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其返还一定比例的政府税收分成成为税收政策的必然要求。

2. 加快推进“营改增”改革,有效解决进项税额抵扣不足的问题。

随着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元化,其逐步从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向运输仓储业、技术服务业、医疗保健、文化休闲等服务业领域扩展。2014年1~9月,天津市税收收入达1127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17.5%,其中,天津服务业税收“领跑”全行业,实现税收769亿元,占全部税收的68.2%,增长了19.1%。

为有效解决部分中小企业在“营改增”进程中税负不降反升的问题,我国需继续加快推进“营改增”改革,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更新改造,另一方面鼓励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加速折旧,允许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物耗成本均纳入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刺激中小企业投资,加快设备更新。“营改增”作为我国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在减轻企业税负、降低企业成本及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利于打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税款抵扣链条,促进工业企业将仓储、包装、配送等业务有效剥离,推动产业分工专业化和转型升级,为从事现代服务业和物流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3. 优化税收征管方式,确保税收政策落实。

第一,税务机关应优化税收服务体系,定期对中小企业展开问卷调查,走访部分中小企业,及时反馈中小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税收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税务代理中介机构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税务咨询与代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由于不了解税收法规而造成的纳税失误;在同一纳税年度内,对同一纳税人的纳税评估、检查、稽查不超过一次,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尽量减少税收政策调控的时滞性和局限性。第二,税务机关应督促企业健全账证和规范纳税核算,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用好用足税收优惠;同时,提高中小企业税法知识水平,定期组织建账建制的辅导培训,增强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通过广泛开展税法宣传,为中小企业提供税务咨询服务,促使其依法遵章纳税。第三,借鉴国外税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相关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推动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我国税收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税收减免、费用扣除、投资抵免、延期纳税等多种方式,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科研技术开发,增强其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王洁.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3.

李子彬.中国中小企业2013蓝皮书--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蒋小平,叶子荣.税收结构与中小企业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3(2).

环境治理制度的创新 篇10

人类发现了火可以吃熟食, 熟食增加了营养、增强了体质、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人类发现了食盐, 盐提高了人的智商, 人比动物聪明就在于吃盐, 盐是人类无可替代的食品。人类发明了蒸汽机, 产生了巨大无比的动力使生产力产生了飞跃, 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人类发明了电, 电力、电话、电报、电视、电脑、手机、电气化、网络化使人类社会发生了革命性的升华, 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今日创新的步伐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快。

创新就是先进, 是路标, 是前进的方向。创新就是走向科学, 走向文明, 走向自由民主。创新是动力, 是人心所向, 是必然趋势。创新应是全社会全方位的观念、理论、管理、组织、体制、制度创新;材料、能源、信息、科技、教育、文化创新;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创新;人的尊严、社会形态、国家体制的创新。如果某一方面受到压制, 社会就会畸形发展。

创新首先需要价值观的创新。历史的发展进程告诉我们, 所有时代的进步, 新兴理论的产生, 新的生产模式的实行, 新的管理体系的形成, 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 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创新为基本前提的。只有实现了对旧的哲学、道德、伦理、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科技水平、法律法规, 特别是对旧的价值体系的突破, 并以这种突破为先导, 以新的价值观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才能到来。只有实现了对旧的社会形态的改革, 并以这种改革为动力, 新的社会形态才能形成。创新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

创新需要创新者有自由的思维, 敢于冲破旧的理论束缚, 敢于向传统的权威挑战, 敢于大胆的批判与探讨, 敢于经受任何失败, 敢于承受各种压制。

创新需要有合适的土壤, 使创新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 能为创新的种子提供足够的养分, 抵御病、虫的侵害, 创新的土壤就是人民大众。创新需要有适合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减少干扰和阻力, 使创新的幼苗能结出创新的果实, 创新的环境就是社会制度。创新需要有体制、法律、舆论的护航, 确保公民拥有创新的权利, 保护他们的自由创新, 保障他们的人身权益。创新要靠全社会所有的成员, 不分职业职务更不能靠少数人。创新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 是一个人对社会最大的贡献。社会是否鼓励容纳创新, 是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

创新产生的地域、产生的几率应该是均等的。创新成果频出的地方一定有适合创新产生的土壤、创新生长的环境、创新发展的空间。创新难产生的地方是因为创新受到了遏制, 但创新终究会产生。创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部分, 缺少创新就会落后, 就会被外部的创新席卷着前进。这已不是是否愿意接受的警示, 而是历史的告诫, 只不过是发生的时间早晚而已。没有永远的稳定, 只有永远的创新。创新的意识是扼杀不住的, 创新不是人为的力量所能抗拒的。

上一篇:企业合并与股权转让下一篇:磷酸盐缓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