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说教学法

2024-07-15

视听说教学法(精选五篇)

视听说教学法 篇1

一、课程设置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我国基本上没有专业英语,培养的英语人才大多数语言基础扎实、文字功底深厚,但在为专业服务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比较薄弱,能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的专业人才也相当匮乏。医学学院校的学生在进行了两年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的学习后就过渡到了医英语的专业课学习。医学英语作为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有着其固有的学科内容和特色,并且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和专业医院的重视。

但是目前大部分医学院的医学英语课时安排都比较少,远远不及大学英语的课时量,大多只开设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医学英语的课时数是大学英语的1/6。因此英语视听说课程利用有限的课堂课时完成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布置相应的课外讨论,来弥补课时量的不足和增强医学英语视听说中“说”的环节。

二、教材选择

目前全国范围内,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匮乏,国内院校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高水平的教材。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选择的医学英语教材都是以临床各科疾病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教材,这些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有些学校直接订购英文原版教材,确实原版的优点明显,如“信息量大、内容新、语言生动、实用性强、语言规范、专业词汇准确”,但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难度太大,可操作性低。医学英语教材首先应当突出医学英语语言特点及运用,并以此为线索进行编写而不能拘泥于阅读的教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

三、教学模式

1.背景语境框架。改进教学方法医学英语的教学要在更多的真实情景中进行,医学英语能力是由医学专业知识,交际情景及语义功能等相关成分相互作用来提高的。语境框架对于提高医学英语能力非常有帮助,而其中的背景语境主要指医学基础知识,比如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及运作原理。使学生逐步习惯于将医学背景与英文表达联系在一起,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介的辅助,帮助学生较快的调动起已掌握的医学知识储备,掌握其英文表达,并通过英文的语言输入,使学生巩固并灵活扩展原有的医学知识储备。

2.交际语境构架。医学生使用医学英语是在特定环境下对语篇进行理解、推理,比如医患间的对话,医护间的对话等。这种对话充满了大量的医学专业术语,要想进行有效的对话,除了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句型的表达外,还应该在教学阶段就将实际对话情景纳入进来。在语境下进行教学,讨论分析病例,模拟护理查房等。

3.网络资源的使用。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中的录像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4.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正如18世纪一位语言学家说过:学外语啊,就像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推到池子里边去;有两个可能,一个是淹死、一个就是学会了游泳……淹死的可能呢,百分之一都没有。英语视听说的学习是一种过程,而语言学习是学习者对目标语建构自己对之理解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体验、主动探索、进行“分析—思考—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就必须遵从“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并使二者相结合。

5.师资队伍。目前教授医学英语,大多为公共英语教师转型过来,从事医学英语教学,语言基本功扎实,但医学基础明显欠缺;而从临床转过来的老师,更倾向于PPT模式的诵读教学,对于口语教学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医学英语专业化人才需要得到足够重视和培养。医学英语教学应该以英语作为载体,向学生传授医学方面的知识与相关信息。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医学英语作为专业英语的特点,作为引导者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宜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与医学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又扩展了专业知识,以适应更高的需求,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合格的医学从业人员,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但应该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传授能力,还应该具有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评估建立

视听说教学法 篇2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 新型 英语试听教学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也在新型英语试听教学中开始发挥着作用。但在实际的英语试听教学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网络信息资源下的新型英语试听教学方法。

一、进行正确的信息检索

(一)合理选择搜索网站。在网络世界中,存在数量庞大且品质不一的英语视听资源网站,教师在进行视听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地进行资源搜索,选一些知名度比较大、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英语视听资源网站来进行视听资源的检索以及下载。当前,网上一些知名度比较大并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网站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的英语教学网站。在这些知名的网站中通常会有该大学的英语教学资料,能够为教师提供最为直接的教学资源。

2.国内外的外语教研科研机构所创立的网站。外语教研科研机构是专门从事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组织,他们能够为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向指明方向。

3.外国电视台节目的专有网站。国外的电视台节目涵盖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它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对于西方国家的了解,从而才能够学好西方国家的语言。同时,国外电视台节目中的英语发音均为地道的美式口音,利于学生掌握纯正英语的发音,能够更好地锻炼其听力。

(二)利用国内网站上的专业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选择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具有普遍性的搜索引擎,例如百度等。利用这些搜索引擎可以很快地根据其他人搜索的频率按照由高到低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利用专业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时,教师要学会如何利用关键词来进行检索。对于检索方法,本文以外研版初中二年级的《初中英语》为例,其中有一节讲的是western music(西方音乐)。一般来说,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讲解课程都会借用一些中英文资料,在进行资料搜索时,可以输入“西方音乐+作者(课本中重点提到的评论对象)”的关键词,从而缩小搜索范围以更快地找到自己想要检索的内容。如果只输入“西方音乐”这四个字,那么就会将西方音乐的所有内容都显示出来,不利于教师的查找。综上,教师在利用专业引擎进行检索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要用整句话来进行搜索,要用关键词来进行搜索;第二,在进行关键词的选择时,要选择具有个性的关键词;第三,为了能够更为准确地进行搜索,可以采用多个关键词进行搜索,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利用“西方音乐+作者(课本中重点提到的评论对象)”这两个关键词的叠加进行检索。

二、对检索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与提炼

网络上的信息丰富多样,面对如此丰富的网络资源,如何对检索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与提炼是教师在进行试听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在对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析与提炼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方面:第一,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既有质量非常好的教学资源,也有一些存在明显错误容易误人子弟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第二,网络上的试听信息资源并不全都适合用来作为试听教学的资源,教师在对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进行选择时,要以课本内容为依据,选择紧扣课本内容同时语速以及难度都适合初中教学的试听信息资源;第三,对于不同类型的试听信息,学生在试听过程中采用的试听方法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资源的筛选时,筛选完毕之后要将其进行分类,例如新闻类的试听资料、文学性质的试听资料等。

三、针对检索的网络信息进行备课

对于不同类型的试听信息,学生在试听过程中采用的试听方法不同。文学类的试听资源多是进行影视欣赏,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们的鉴赏能力。新闻类的试听资料,教师大多都是从外国新闻网站来进行选择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生活类的试听资料,一般来说,教师很难在网站上找到现成的网络资源,教师多是对一些影视题材进行剪辑,将剪辑部分用于课堂教学。不同类型的试听资料具有不同的试听要求,教师在进行试听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新闻类型的资料的试听时,要求学生在进行试听的过程中,随手将听到的新闻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原因等要素记录在纸上,以免漏掉关键内容;第二,在进行生活类的资料的试听时,要注意外国人的习惯用语以及发音,要求学生边听便模仿,具备西式的思维,同时,在课堂中,也可要求学生自动组成小组进行情境演练;第三,在进行文学类的资料的试听时,教师也可以采取新闻类型资料的试听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除了以上三方面的问题之外,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在进行试听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试听规则的讲解,要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听取本段试听资料以及在试听过程中有什么试听技巧可以使用。教师的适时指导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试听能力。

第二,在进行试听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试听兴趣。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存在学生刚开始很积极但时间久了就不愿意学习的现象。为此,教师必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创新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教师在进行试听教学时,方式要灵活,根据授课目的以及课本内容能够及时灵活地对课堂中的教学进行把控。

结语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也在新型英语试听教学中开始发挥着作用。教师必须要重视网络信息的选择与处理方法问题,重视对网络信息技术下的新型英语试听教学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视听说教学法 篇3

一视听说教程设计思想及理论基础

Krashen (1980) 年的语言输入假说指出, 语言学习必须经过三个必要阶段, 首先学习者要获得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才能吸收必要的语言材料, 奠定语言输出的基础, 语言学习者需要接收足够的语言输入, 才可以习得语言。语言输入的三个必备条件是:第一, 语言输入必须是能够理解的;第二, 语言输入必须是大量的;第三, 语言输入应该是有趣的、关联的。视听说教程的听说设计包含了大量的语言材料, 音频、视频材料穿插其中, 编写贯穿了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是以一定量的语言输入为前提的指导思想。教程中针对不同的主题设计了大量的交际练习, 使学生在掌握了足够量的语言输入后, 有机会可以锻炼语言输出。

二教材设置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改变了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 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使其在课堂上能够围绕某一主题多说英语。该教程的每个单元设置情况如下: (1) Starting point:以调查问卷、趣味测试、话题讨论等多样的口语练习导入单元主题。 (2) Inside view:专为中国大学生量身定做视频故事, 以3个大学生在英国的生活情景为主线, 讨论日常生活、兴趣爱好、关注热点、思想感情等, 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 熟悉不同语音, 学习地道表达方式。在这部分包括与视频内容相关的导入性练习, 形式多样的听力练习, 泛听与精听有机结合, 各有侧重。在语言与文化版块中讲解视频中的重要语言文化信息, 在每日英语版块中提炼视频中的日常口语, 帮助学生理解与应用, 并配有按功能分类的常用表达和口语练习, 引导学生灵活使用。 (3) Talking about: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口语互动引导学生探讨单元主题, 调节学习节奏。在交际活动中巧妙设置信息差, 营造真实语言环境。 (4) Outside view:选取真实视频材料, 展现社会万象, 开拓学生眼界, 引发深入思考。本部分视频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涵盖纪录片、新闻、访谈、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听前的导入练习, 帮助学生理解视频主题, 进行语言准备;听中的听力理解练习, 考查对视频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听后的讨论题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创造性思维并总结视频材料中突出的语言特点, 深入分析, 提高学生的听力策略。 (5) Listening in:选取两段与主题相关的真实听力材料, 包含各类问题, 从不同角度探讨主题、介绍文化讲话者身份差异, 语音自然生动, 语言鲜活地道。本部分也配有听力策略讲解和多种形式的听力练习。 (6) Presentation skills:以本单元视频、听力材料为基础, 引导学生进行某一形式的presentation, 不仅详细讲解表达技巧, 还提供相关表达用语。 (7) Pronunciation:以本单元视频、听力材料为例, 讲解和训练学生发音及听力中的弱点和难点。本部分包括辨音与跟读练习, 逐步纠正学生发音, 提高语音技巧及进行语音技巧讲解, 帮助学生有意识、有策略地训练语音。 (8) Unit task: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完成一项实践活动。学生可课下准备, 课上演示。

三选材内涵丰富,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在选材上结合新一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点, 主题内容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 涵盖生活、学习、情感等日常话题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等深层问题。所选视频材料注重语言质量、文化内涵。以第一册视听说教程为例, 第一单元Staring out, 符合学生刚进入大学生活的背景;第二单元Food、glorious food, 以新颖的西方食物引起学生兴趣;第三单元Learning to think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学习模式;第四单元Person to person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电话以及网络为主题, 使其感到有话可说;第五单元All you need is love以人类永恒的爱情话题为主题, 其交际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尽兴投入;第六单元Shop till you drop以购物为主题, 向学生展现西方的购物环境;第七单元Family affairs以家庭为主题, 从现代家庭男性、女性承担的角色转变来引导学生讨论;第八单元Arrivals and departures以旅游为主题, 向学生展现全球不同地域的美景;第九单元Body and mind以身体健康为主题, 讲解健康方面的英语表达方式;第十单元Environmental matters以环境保护为主题, 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持续关注。

四视、听、说三者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

《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在练习与活动设计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每一单元内各版块环环相扣, 内容彼此联系, 技能互为补充。丰富的语言材料、形式多样的活动、具有启发性的训练, 既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创新思维能力。尤其在听说训练上, 始终围绕着培养学生整体理解及摄取特定信息能力这一宗旨, 在题目的设置上着力训练学生从听懂某一主题的内容到可以表达相关的思想和观点。同时, 编者结合四级考试中听力的考试题型, 针对考试中失分率最大的复合式听写这一题型, 反复锻炼学生的听写与速记能力。

五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学习平台

《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提供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所需要的立体化资源。学生可根据个人需要, 通过多媒体光盘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网络课程拓展学习内容。在网络平台中,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进程, 选择相应的练习, 加强语言训练;也可以在线完成作业、参加测试、查询练习记录、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个性化、自助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

总之, 《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在教材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引发了新的思考, 探索了新的标准, 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参考文献

[1] (英) Simon Greenall、文秋芳.新标准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Ellis 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4]Nunan David.Second languageTeaching and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5]Nunan David.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视听说教学法 篇4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材编写,多模态输入,多模态输出

一、研究背景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代英语学习者接触英语的途径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多模态化。

大学英语早在2008年就开始大学英语四级网考试点, 网考的最大变革是增加了对视频理解的考查, 这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举措。目前, 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多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 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课也增加了视听说方面的教学内容。

英语专业方面, 早在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视听说课程就已经成为全国精品课。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英语专业仍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 即影视、听力和口语分别作为三门必修课, 这造成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脱节, 也导致影视课和听力课上学生只是单调的被动的输入, 口语课缺少多媒体条件只能局限于课本。造成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针对英语专业的视听说教材屈指可数, 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是空白。可以说, 不久的将来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必须包括视听说方面的突破。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英语专业自2009年开始筹划视听说课程的建设, 根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实际研发适合学生特点的视听说教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于2012年编成《英语专业视听说教程》上下两册, 并在2012~2013学年试用一年, 教学效果很好。

二、教材理念

1.社会认知主义认为, 语言是在服务于参与性思维和行为中历史地发展起来的形式和意义统一的社会共享的符号系统。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而是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 教材的功能在于创造能够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 一方面激活学生旧有的语言结构和知识经验, 一方面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并使其融入和更新旧有的知识框架。教材的内容不应以灌输式的知识为主, 而应更多地突显学生如何参与学习过程, 如何从较低的认知层面到达较高的认知层面。

2.输入输出理论与多模态理论。Krashen的输入假说强调输入的重要性, 认为可理解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前提。Swain的输出假说则指出了输出的三种功能:输出能促进学习者注意到他想说的与他能说的之间的差距, 即能激发提高有意识的学习;输出是检验理解力与语言符合规范假说的一种方式;输出为元语言学机能服务, 能使学习者监控并使语言知识内化。两个理论似乎是完全对立的, 但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入与输出是密不可分的, 输入为输出提供原材料, 输出是输入的最终产品, 输出又反过来作用于输入提高输入的质与量。语言学习中的“视”和“听”是输入, “说”是输出, 视听说课程使输入和输出相结合, 使课堂教学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更有效率。视听说教材的设计要自然地融合“视”“听”“说”三个元素, 使多模态的输入转化为输出。

三、教材编写原则

1.视听说有机结合。“说”为“视”“听”做铺垫,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听”为“说”提供话题和语料, 让学生言之有物。每单元的第一部分都是口语活动, 以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激活学生的已有语言基础和知识框架。每个人的语言程度和知识背景不同, 这使课堂成为学生间和师生间互相学习和分享知识的平台, 口语活动不是机械的为了说而说, 而是真实的有意义的表达和交流。各单元其他部分的口语活动放在视听任务之后或穿插在视听任务中, 这些部分的口语输出建立在对听力或视频材料的理解的基础之上,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同造成学生间信息真伪和信息量大小的区别, 这样不同语言程度的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都有贡献, 使每个学生保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语言材料和课堂活动的真实性。目前国内的视听说教材, 包括大学英语使用的视听说教材的视频材料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取自原版电影电视剧, 通常时长较长, 观看耗时较久, 若截取影片片段又缺乏衔接性。一类是编好对话和场景请演员来演, 整套教材都是有限的几个演员表演, 形式比较单调。一类是引进国外教材, 虽经过本土化改编, 仍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有距离。这三类材料大部分是非真实的语言材料, 不能很好的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英语专业视听说教程》中的视频材料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视频, 包括采访视频、新闻视频、广告视频、普通人录制的视频、专业研究机构录制的视频等。视频来源多元化, 包括了世界各地多种方言, 语言类型多样, 发音方式多样, 有利于学生接触多种多样的发音。

通过课堂内容的设计为学生创造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比如刚开始大学生活的大一新生对自己的学校、专业、课程、同学等都有好奇心, 《College Life》放在第一单元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第五单元是《Special Days》, 因为11月和12月中外的重大节日较为集中, 趁着节日气氛浓厚的时候进入这个话题, 对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都有促进作用。假期要出去旅游, 旅游要选择交通工具。第六单元《Transportation》和第七单元《Traveland Tourism》很自然地进入学生的视野。最后第八单元《Family Life》, 因为寒假在即, 家庭生活在放假之前讲也很应景, 而且和第一单元《College Life》相呼应。

3.课堂教学操作性。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使不同程度的学习者都成为自觉有效的学习者, 这需要教师注意调动不同程度学生的积极性。单元之间主题相关, 单元内各部分之间具有逻辑性, 内容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单元内主题相关而角度不同的听力或视频任务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内容难度的设计要能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需求。既要照顾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跟上课堂, 又要让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有所提升。

4.培养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英语学习能力。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并重, 在夯实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知识面的拓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其他现代传媒方式, 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英语学习的热情从课堂拓展到课外, 从大学延伸至一生。

四、教材特色

本教程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进行编写, 结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1.应用创新型。任务的设计和语料的选择紧密结合大学生现实生活, 话题新颖, 教学可操作性强, 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与人沟通, 用英语做事。比如关于《Housesand Homes》的单元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填写租房协议的任务, 很多英语专业学生以后要有出国留学的经历, 到外国后的第一件大事是租房, 因此此任务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关于《College Life》的单元有一个任务要求学生去学校图书馆, 找到图书馆的基本信息, 了解其各部分的功能, 并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三本最感兴趣的书。这部分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图书馆, 以便在日常的学习中会使用图书馆的资源, 因为大一新生刚入学时还不能完全从高中的学习方式走出来,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目标不止步于技能培养的层面, 更注重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培养, 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2.多模态输入。《英语专业视听说教程》除了在传统听力课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的内容, 还编排了很多图片。图片生动信息量大,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调动教师 (特别是外教) 的主观能动性, 可以拓展很多话题内容。比如第一单元的主题是College Life, 第一部分热身活动包含三张本学校的照片, 让学生谈谈这些照片什么时候在哪里拍的。关于Weather的单元设计了一个Reading Weather Information的任务, 六张图片是六个国家和地区天气的手机截图, 学生要从每张图片中读出尽可能多的信息。

3.多模态输出。视听说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努力和进步, 因此每单元的口语活动都很丰富, 而且每单元末都设计了一个大型的个人口语展示任务, 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口头报告、讲故事、诗朗诵等形式多样。比如第一单元的任务是以视频的形式做自我介绍。要求学生课下录视频作业有以下好处:可以节省课堂时间,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需要耗时很久;可以积累学生的作业样本, 可以有选择地在课堂上展示和讲评, 也可以课下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 学生可以反复录制和改进自己的作品, 在这个过

五、结语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有其独特特点, 英语基础偏差, 英语听说能力参差不齐。我们有必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研发适用的视听说教材。基于社会认知主义、输入输出理论与多模态理论的英语专业视听说教材应该符合四条原则:视听说有机结合、语言材料和课堂活动的真实性、课堂教学操作性、培养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永兵.张会平社会认知主义视域下的外语教学与传统外语教学的关系思考与定位[J].中国外语, 2011, (7) .

[2]聂清浦.语言的输入、输出与外语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 .

视听说教学法 篇5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2000) (以下简称《大纲》) 强调要“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并对“英语视听说”这门课程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描述、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手段。而现有的英语视听说教材和教学现状离《大纲》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这既是压力又是动力。

另一方面, 以《大纲》为依据的全国统一教材以大多数学习者的需求为依据, 很难充分考虑到某一特殊群体或某一地区、某一特殊时期的学习者的需求 (庄智象2006) 。广西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是属于西部民族地区、介于一本、二本和高职高专的特殊群体。专任教师职称偏低、缺乏经验;学生基础差、主动性不强;地处西部民族地区, 部分学生受到各种方言的影响, 语言面貌欠佳, 听说能力较弱, 距离《大纲》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 广西独立学院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 使用全国统一本科教材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而目前的几套应用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 与全国统一教材并无太大区别, 也没有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因此, 该文通过对广西3所独立学院224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并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英教学语专业教学大纲》按级划分的教学要求、克拉申“可理解性输入”理论、教材评估体系理论、及立体式教材的理论, 提出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视听说教材分层设计的构想。

1 分层设计的依据及实施

1.1《大纲》按级划分的教学要求

《大纲》在教学要求上按级划分, 每学期为一级, 针对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各项技能列举了入学要求和第二、四、六、八级的单项要求。对照《大纲》的听力和口语的入学要求和二到八级的要求, 笔者发现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听说的入学水平和毕业水平与《大纲》要求差距很大。要达到这些要求, 在教材和教学设计上需要分层设计,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需求设计难度、信息量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 只有真正提高视听说教学的效果, 才能逐步缩小和《大纲》要求的差距。根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 只有极少数学生达到教学要求的八级水平。那么在课程设置上, 针对这些尖子生, 独立学院可以在大二开完《英语视听说》后, 这部分学生达到四级要求后, 为其增设《高级英语视听说》, 并收集相应的教学材料, 帮助其毕业时达到八级要求。对于其他学生, 可按实际水平要求其达到四级或六级水平。

1.2 克拉申“可理解性输入”理论

Krashen (1982) 的二语习得“i+1”输入理论认为, 学习者通过理解略高于现有水平 (“i”) 的语言材料 (“i”+1) 而习得语言, 即语料输入必须是满足学习者需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只有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 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起积极作用;当语言输入大大超出学习者现有的水平时, 此输入在习得中就没有价值, 必将导致语言学习低效或无效。“i+1”输入理论强调语言提供者的重要性, 这对于英语教材的编写时有启发意义的。英语教材编写者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起始水平“i”究竟是多少?语料输入“+1”以多少为宜? (秦欢华, 2008:3)

笔者对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三所独立学院2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几所学院在下文简称学院1、学院2、学院3) 。参加问卷的224名学生来自3所独立学院的大一、大二学生, 其中大一学生占半数, 少数民族学生55人, 占24.6%。在听说能力自评中, 学院1只有16.6%和15.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听和说的水平达到优, 其余学生认为自己在听和说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学院2学生听说能力自评中, 优的比例分别是8.5%和7.1%。由此看来, 这几所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起始水平”i”远低于全国英语专业学生的平均水平。并且, 学院1采用的教材内容陈旧、问题设计单一;学院2采用的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新颖, 但难度较大;学院3采用的是原版教材, 难度更大。这些教材的语料输入词汇量、信息量大、难度上没有梯度衔接, 显然“i+1”的量也不合适。

因此,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现有水平, 用满足学习者需要的“可理解性输入”语料编写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视听说分层教材是很有必要的。现有视听说教材所使用的听力材料, 大多选自英语国家人士录制的对话、原版电影或原版有声材料、VOA、BBC、甚至CNN新闻, 这类难度的材料显然大大超出独立学院学生的现有水平。因此, 在材料的选取和编排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阶梯式呈现难度不同的材料, 并增加生词注释、背景信息以及句型识记等辅助手段。

1.3 教材评估体系理论

先进的教材评估体系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了评价教材的五大方面: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其他。Breen和Candlin提出的教材评估体系分为两个评估阶段。在第一个阶段, 评估者就三个方面对教材的效度进行考察:一、教材中语料和内容的主要目标;二、语料要求学习者和教师所做的任务;三、语料的功能。第二个阶段有三个中心:一、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方法;三、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 (常远, 2014:77) 这两个教材评估体系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更系统、全面的要求, 并且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更对教材的具体使用提出了准则。J.Harmer的教材评估体系提出了教材预评, 即在教材使用前对教材潜在的效果进行预测性的评估。这对修订、完善教材起到关键的作用。

1.4 立体式教材理论

随着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发展, 立体式教材和立体式教学的提法开始盛行。陈坚林教授总结出立体式教材的概念:立体式教材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技术实践的新型、动态的教材系统, 也是一种体现教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新型教材。它的主要特点在于:1) 以多媒体、多模态、多介质方式来存储和呈现教学资源;2) 以一体化、系统化策略来设计教学内容;3) 以多元化、互动式方法来实现教学过程。最终目标是形成教学能力, 完成教学任务。 (陈坚林, 2011:4)

这一理论对编写视听说教材的启示是:1) 立体式教学作为全方位、多极化的教学, 应注意语言是语音、语法、词汇的统一。因此, 编写视听说教材不应只是一个个音频、视频的堆砌, 而且在每一个视听材料都应融入这些语言要素的训练;2) 利用立体化教材多元化、多媒体、多介质的技术优势, 为教材提供更丰富、更直观、更贴近时代的教学资源, 以丰富、直观、生动的输入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输出活动;3) 利用立体式教材开发网络学习平台,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2 分层设计的案例——以一个单元为例

笔者依据以上理论, 设计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视听说分层教材。

教学对象:广西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学生 (视听说1—4册)

广西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大四学生 (视听说6—8册)

教学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听力、口语2—4级教学要求 (大一、大二) ;6—8级教学要求 (大三、大四部分尖子生)

教学内容:按主题分单元, 每册8个单元, 每个单元每一部分在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中各自体现学习者的任务和教师的任务

单元教学目标:分主题目标和交际目标

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在教师用书各单元中体现

笔者以第1册第1单元作为分析的案例。

主题:大学生活

主题目标:专业和课程;交朋友;社团活动

交际目标:询问;建议

Section A (以输入为主, 输入材料由浅入深, 内容包括语音、词汇、句型及音频、视频材料)

Part I语音 (3对6个音标, 以帮助大一新生巩固语音, 并为下节课的情景会话奠定基础)

Part II会话 (选自热播的美剧, 包括《绯闻女孩》等, 由文化背景、生词、听力练习、句型操练组成)

Part III短文 (难度加深, 生词增多、篇幅变长)

Section B (输入与输出活动各半)

Part I VOA慢速英语 (与高等教育主题相关, 练习为做笔记、复述)

Part II VOA标准英语 (与高等教育主题相关, 练习为选择题)

Part III情景会话 (选自热播的美剧, 主题为课程和专业、课上和课下, 由看视频、分角色表演、情景会话、抽查对话、师生互评组成)

Part IV英文歌曲 (选取经典或流行的英文歌曲, 由文化背景、生词、听力练习、试唱、演唱组成)

以上单元设计参照了《大纲》的听力、口语的分级要求, 并根据克拉申的“i+1”输入理论, 选取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 (入学水平) 的材料、难度循序渐进、从输入到输出;包括教材评估的五大方面: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材内容 (按主题分类) 、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 及其他, 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立体式教材的原则, 教材内容包含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形式、教学材料包括音频、视频、网络资源等多媒体、多介质的手段。

3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当然, 该教材的构想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例如:参照的理论、体系比较多、但这些理论是否有交融性、同时使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是否会导致自相矛盾尚待考证。其次, 教材编写之前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但由于各种原因、调查和访谈的面不够宽, 只有广西3所独立学院参与, 因此教材的代表性不够强。第三, 问卷只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做, 而没有了解来自广西各地高中毕业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因此, 可理解性输入的“i”和“+1”的值估计可能有误差。最后, 教材没有经过预测, 其质量有待提高。

以上问题, 修订时应按以下措施改进:1) 加强关联理论的学习,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2) 拓宽调查和访谈的面和深度, 改善问卷的效度和信度;3) 修订前进行教材预测。

4 结束语

根据《大纲》, 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具备以下五方面的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宽广的知识面, 一定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这些目标的实现, 需要质量过硬的教材和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为支撑。广西独立学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应逐步缩小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差距, 以培养符合《大纲》要求的21世纪外语人才为终极目标。希望对于广西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这个群体而言, 这个目标不是遥不可及的梦;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 理想终究能够实现。

摘要:教材编写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循序渐进地进行。该文通过对广西3所独立学院224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并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英教学语专业教学大纲》按级划分的教学要求、克拉申“可理解性输入”理论、教材评估体系理论及立体式教材的理论, 提出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视听说教材分层设计的构想, 并以1个单元为例, 详述了分层设计的案例。希望对缩小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与大纲要求的差距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学大纲,独立学院,视听说教材,分层设计

参考文献

[1]庄智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J].外语界, 2006 (6) .

[2]陈坚林.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改革——第五代教材研发构想[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5) .

[3]陈坚林.试论立体式教材与立体式教学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 2011 (142) .

[4]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秦欢华.输入理论与英语教材的分层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8 (4) .

[6]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1985.

[7]常远.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对国内英语教学材料使用的启示[J].海外英语, 2014 (6) .

上一篇:人事代理制下一篇:设计洪水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