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施叶面肥

2024-05-01

喷施叶面肥(精选十篇)

喷施叶面肥 篇1

1、肥料种类

要看苗用肥, 若植株生长缓慢、瘦弱、矮小, 叶色发黄, 属于缺氮, 叶面喷肥应以氮肥为主, 搭配少量磷、钾肥;反之, 若植株高大、嫩绿, 节间长, 氮素营养充足, 叶面喷肥就应改为以磷、钾肥为主, 不能一成不变。

2、肥液浓度

不同作物, 在不同时间, 对不同肥料耐受能力有很大差别。肥液浓度过高, 常常会造成肥害烧叶, 尤其是温度较高时叶面喷肥, 在适宜浓度范围内, 应把握“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另外, 在植物苗期, 叶片组织幼嫩, 喷肥的浓度要适当低一些, 出现脱肥缺素症时, 浓度要适当高一些;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浓度宜低一些, 喷施常用元素肥料浓度可适当高一些。不同叶面肥, 喷施浓度一般为:尿素0.5%~2.0%, 过磷酸钙1%~5%, 磷酸二氢钾0.2%~0.5%, 硼酸0.1%~0.5%, 钼酸铵0.02%~0.05%, 硫酸锌0.05%~0.2%。

3、喷肥时间

从喷肥时期上讲, 一般应当在生长发育中、后期叶面积较大时喷肥, 效果最好。在植物叶面积较小时喷肥, 不仅肥液浪费多, 而且效果也不太理想。钼肥宜在大豆开花前喷施, 硼肥和锌肥则宜在大豆初花期喷施效果最好。从喷肥时间上讲, 应在无风的阴天或晴天上午叶面露水干后, 避开烈日高温时段早晚喷施。若喷肥时叶片上有水珠或露珠, 会降低肥液浓度, 达不到施肥效果。若在烈日高温时喷肥, 空气湿度小, 不仅肥液挥发浪费多, 而且肥液喷施后很快变干, 叶片难以吸收, 会使肥料利用率降低, 有时还会因叶片上的肥液水分蒸发过快, 浓度迅速增高造成“烧叶”。

4、喷施次数

不少农户认为, 叶面喷肥的次数越多越好。事实上, 一般喷施2~3次, 且每次喷施一般应间隔7~10d以上。对微量元素肥料, 喷施次数不可过多, 浓度不可过大, 否则不仅起不到增产效果, 反而会造成微量元素中毒。

油桃叶面喷施沼液肥效对比试验 篇2

油桃叶面喷施沼液肥效对比试验

沼液是腐熟的沼气发酵液,含有动植物所需的多种水溶性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为了验证其增产效果,探索它在果树生产上的增产作用,走生态农业之路,宝丰县农技中心土肥站于4月20日至6月6日在油桃上进行了喷施沼液、磷酸二氢钾的`肥效对比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喷施沼液是节约成本增加果树产量,提高鲜果口感的有效技术.

作 者:孙志永 岳素芳  作者单位:宝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宝丰,467400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15(4) 分类号:S662.1 关键词:油桃   沼液   磷酸二氢钾   肥效试验  

浅析农作物叶面肥科学喷施技术 篇3

关键词 叶面肥;种类;特点;施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S14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22

叶面肥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学肥料,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我国使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种农作物上。叶面肥,是指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用喷洒肥料溶液的方法,使植物通过叶子获得营养元素的措施,称为叶面施肥。

1 叶面肥的种类

1.1 营养型叶面肥

以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为主,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各种必需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调节作物的生理代谢,对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上具有重要作用。营养型叶面肥有无机肥料的简单混合和高浓度的螯合态[1]。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有类型有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和含腐殖酸水溶肥料。

1.2 调节型叶面肥

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作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膨大剂、增红素、增糖剂和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节并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新陈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抗逆性,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延长存储期,提高蔬菜瓜果的产量、质量等。调节剂有吲哚乙酸、2,4-D,赤霉素、萘乙酸等。适于作物生长前期和中期使用,在作物苗期到开花期效果最为显著。

1.3 复合型叶面肥

复合型叶面肥是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中微量营养元素。品质好的复合型叶面肥不仅可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还可节能减排,改良土壤;不合格的肥料则起相反作用。因此,对农民来说,土壤及肥料质量对于农产品品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 叶面肥的特点与作用

2.1 肥效利用率高

叶面肥不受土壤因素的制约,肥效利用率高,有效率是土壤施肥的6~20倍。其中某些肥料,如磷、铁、锰、铜、锌肥等,如果作根施,易被土壤固定,有效性受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如果直接喷施于叶面,避免了有效养分被土壤吸附固定、淋溶、被生物降解等引起的损失。例如,一些果树和其他深根系作物采用传统的施肥方法,营养元素难以到达根系吸收部位,其肥效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叶面肥直接作用于叶面,则可取得较好的吸收效果。

2.2 作物吸收快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作物在某一生育期表现出缺素症,土壤施肥需要一定的时间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不能及时缓解作物的缺素症状。叶面施肥避免了土壤施肥的缺点,具有吸收速度快的优点,有效缓解作物生育期间所表现出的缺素症,如氮肥中的尿素施入土壤一般需4~5 d才能见效,而叶面施肥1~2 d就能有明显的效果,有些肥料在几个小时内就能见效,如喷施2%浓度的过磷酸钙浸提液,经过5 min后便可以转送到植株各个部位。

2.3 补充土壤施肥的不足

在作物生长发育中后期,由于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土壤环境发生改变对作物不利于营养吸收时,如缺氧、水分过多、干旱、土壤酸碱过度,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土壤施肥不能及时满足作物需要,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此时采取喷施叶面肥,能迅速补充营养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2]。一些作物生理性营养对某种肥料特殊需要而进行叶面施肥,如葡萄缺镁能引起茎部枯萎和果实凋落,只有叶面喷施镁才有效。

2.4 减轻对土壤的污染

由于叶面施肥课根据不同作物选择相应的叶面肥直接喷施于作物上,避免了土壤中大量施肥后通过淋溶引起土壤和地下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在盐渍化土壤上,土壤施肥可能使土壤溶液浓度增加,加重土壤的盐渍化,尤其在保护地中施用大量肥料,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采取叶面喷施,根据不同作物选择不同的叶面肥,及时补充了作物养分,又节省了施肥量,从而减轻了土壤、地下水的污染,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施肥技术。

2.5 经济又安全

叶面施肥用量少,既经济又有效,减少了肥料的投资。例如钼肥,每亩施用量仅几十克,土壤施肥不仅施用量大而且容易施肥不均匀。一般叶面施肥的用量是土壤施肥量的10%~20%,肥效比土壤施肥高出几倍,避免了施肥过大造成的肥害。叶面肥可以与农药配合施用,可降低人工成本。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浓度易控制,不会发生中毒,比较安全。

3 合理施用叶面肥

3.1 选择与作物品种相适宜的叶面肥

要选择适宜的叶面肥,根据作物的种类及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叶面肥,鲁虹农科生产的系列叶面肥,如在幼苗期、开花前或幼果期、着果期都有相应的叶面肥。含有中、微量元素及多功能因子(维生素B族化合物),不仅能促进作物平衡生长,而且有利于提高抗逆性,间隔10~12d/次,可有效不补充中微量元素,改善品质,增加抗病性,延缓衰老,提高产量。

3.2 浓度要适宜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浓度过低肥效太低。微量元素肥料,作物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应严格控制;对于调节型面肥,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防止调控不当造成危害。对叶面施肥反应比较敏感的蔬菜,如黄瓜、菜豆和辣椒,施肥浓度应低一些;对叶面施肥反应比较迟钝的蔬菜,如茄子、西葫芦等施肥浓度相应高一些[3]。

3.3 喷施要均匀、次数不应过少

喷施要对转有效部位,叶面喷施要求雾滴小、喷施均匀,应注重喷施在生长旺盛的叶片和叶背面、幼叶、功能叶的背面上,因为上述叶片新陈代谢旺盛,较快吸收溶液中的养分二提高肥料利用率。喷施次数应有一定间隔,叶面肥的浓度相对较低,每次吸收量很少,远低于作物的需肥量,所以次数不少于2~3次,间隔期至少1周以上,次數过多会造成肥害。

3.4 叶面肥要混合得当

作为叶面肥,将2种或2种以上的肥料混合施用,可节省喷洒时间和用工,但是肥料混合后必须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如挥发性很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如果做叶面肥喷施,喷施后遇到高温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灼伤叶片,所以不能做叶面肥施用。另外,很多微肥不可与农药混合使用,酸性化肥与碱性化肥混合使用,应有针对性的进行肥-肥、肥-药混配混施,起到“一次喷肥,多种效果”的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很多农户认为,农作物或者蔬菜生长过程中,施加的肥料越多越好,有的甚至出现叶面肥或者其他肥料一起施加效果更佳,其实不是这样,只有采用的方法合理,才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

参考文献

[1]王迪轩.新编肥料使用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2]王少鹏,洪煜丞,黄福先,等.叶面肥发展现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4):96-98.

[3]李燕婷,李秀英,肖艳,等.叶面肥的营养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9(1):162-172.

茶树喷施叶面肥技术及应用 篇4

贵州是全国茶叶资源大省和传统产茶大省,是中国最适宜种茶区域之一,是优质绿茶的重要产地。贵州省茶园面积已达24.67万hm2,茶叶年产量7.1万t。作为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的重头戏,茶产业发展迅速,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成为最具比较优势、最具增长潜力、最能促进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十二五”期间,贵州省茶园面积将达33.33万hm2,预计产值将达300亿元。加强茶园施肥管理,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必将给茶农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1 茶园叶面肥施用现状

在我国,因叶面肥生产进入门槛不高,从而导致目前市场上叶面肥生产厂家、种类繁多,其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和含氨基酸叶面肥所占比例较大;但广大茶农对茶树叶面肥认知度还不够,选择针对性施用的现象较少。在市场上叶面肥价格普遍较高,茶农购买力还相对低下。在施用时,一些原因也导致施肥效果不明显,包括有的叶面肥本身技术含量低,质量较差,养分指标不合格和施肥技术不到位,许多厂家对产品夸大宣传,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相关的技术培训,导致茶农对叶面肥盲目使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我国广大茶区,应用机械化程度还较低,施肥操作上基本靠喷雾器人工喷施,耗费劳动力,经济效益低。

2 茶树叶面肥种类

根据形态、功能、组分对茶树叶面肥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以下类型:按产品剂型,可分为固体(颗粒、粉剂)和液体(清液、悬浮液)2种类型;按组分,可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叶面肥和含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糖醇等水溶性叶面肥;按作用功能进行划分,可分为营养型和功能型2类。

2.1 营养型叶面肥

由大量、中量和微量元素中的1种或1种以上配制而成,其主要作用是有针对性地提供和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大量元素叶面肥为茶树提供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主要是氮、磷、钾三大元素),适宜于后期营养的补充;中量元素叶面肥一般指含钙、镁等成分的叶面肥料;微量元素叶面肥常见的包括含硼、铁、锌、钼、铜、锰等,微量元素叶面肥,可提高作物的高抗逆性、活化生理功能等;对作物补充微量元素,对茶叶有明显的增产提质效果[2]。

2.2 功能型叶面肥

由无机营养元素(1种或几种)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糖醇等生物活性物质或农药、杀菌剂及其他一些有益物质(包括稀土元素和植物生长有益元素)等混合配制而成,从而达到一种相互增效和促进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种类。

(1)复合营养元素叶面肥。复合营养元素叶面肥混合形式多样,种类也很多,营养与功能全面,还具有针对性。在茶树生长过程中,为了利于茶树吸收利用,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整合剂等,促进其铺展在叶片表面。唐明德、黄惠华等[3]研究表明:复合有机肥对茶叶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其增产幅度为15%~29%,且有利于改善秋茶的品质。

(2)氨基酸类叶面肥。氨基酸类叶面肥的主要成分是微量元素氨基酸,存在形式为游离态或络合态,其特殊形式更有利于植物吸收和利用。谭正初[4]、谭济才[5]、楼基道[6]等研究报道:茶树喷施活性氨基酸增产效果明显,尤其是春茶前喷施可显著提高名优茶产量和品质。

(3)海藻酸类叶面肥。海藻酸类叶面肥是一类天然有机叶面肥料,主要原料是海洋藻类,对植物根部发育、新陈代谢、水分与养分吸收等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利于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还可增强茶树抗逆性,提高鲜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7]。

(4)含糖醇类叶面肥。天然糖醇是光合作用的初产物,可从植株韧皮部提取获得,属于功能性糖类。糖醇与中微量元素形成的螯合物分子量较低,有利于作物吸收利用,加之糖本身具有渗透和湿润功能,叶片喷施后能较好地附于叶面并迅速扩展,从而增大叶片的吸收面积。含糖醇类叶面肥能提高植株抵抗力,减少日灼、盐害、淹水、干旱等逆境胁迫的影响。

(5)含腐殖酸叶面肥。腐殖酸类叶面肥是以腐殖酸含量较多的泥炭、褐煤、风化煤等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氮、磷、钾和某些微量元素所制成的一类多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增加营养物质的贮存速度,促进生长发育,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8]。

(6)药型叶面肥。在叶面肥中,除了营养元素成分外,还加入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农药等制剂,不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还具有防病虫的功能。

(7)稀土型叶面肥。稀土类叶面肥是一类肥料的统称,一般指肥料中含有稀土元素或者化学性质相似的金属元素。该叶面肥具有增加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9],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根系生长,提高生理活性、酶活性的作用。

(8)益菌素类叶面肥。益菌素类叶面肥是一类利用与作物共生或互生的有益菌类,通过人工筛选培养制成的菌肥。施用该类叶面肥,可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如菌肥、根瘤菌肥等。

3 茶树叶面肥的特点

国内外关于叶面喷肥的研究结果均表明:无论是单一种类还是综合类型的叶面肥,对茶园环境安全、茶叶产量产值的增加和优良品质的形成都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可以将茶树叶面肥的优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吸收快,用量省,污染少

茶树叶面肥避免了养分在土壤中被固定或转化,直接被叶片吸收,与土壤施肥相比,用肥量少,仅为土壤施肥的1/10~1/5[10],从而减少了茶园中化肥用量,减轻污染。叶面肥施于叶片上,通过筛管、导管或胞间连丝进行转运,而不需要经过根系吸收、茎杆运输等漫长的运输过程,因此一般叶面肥比根系施肥见效快,有研究表明,喷施2%浓度的过磷酸钙浸提液,经过5 min后便可运转到茶树植株的各个部位,而土施过磷酸钙,15 d后才能达到此效果[10]。

3.2 增产增值效果明显

幼嫩芽叶产量及品质是茶叶生产的主要目的,茶树喷施叶面肥后,光合强度有很大提高,直接促进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与物质代谢,缩短萌发时间,增加芽头密度,提高百芽重,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感观品质[11,12,13,14]。贵州茶叶研究所试验表明:采茶前10~15 d喷施“想不到”SOD有机生物微肥180倍液,可使茶叶提前开采,并增加茶树发芽密度及百芽重,提高茶青产量10%以上;且能调节茶树生理机能,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酚氨比,提高绿茶品质[15]。

3.3 具有防病抑菌效果

施用叶面肥后可有效激活植株体内抗病酶的活性,诱导抗病因子产生,增强茶树抗逆性,防治某些病虫害及气候灾害。例如茶园喷施“想不到”有机生物微肥能够控制茶白星病[16];茶树遭受冻害后施用有机叶面肥有利于茶树恢复树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茶树冻害造成的损失等[17]。

3.4 茶树叶面肥的局限性

茶树叶面肥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叶面吸收养分受角质层厚度影响较大,角质层厚度越大的品种,叶片吸收的养分越少,蜡质层具有防止病毒侵入、降低水分损失、减少害虫咬噬及太阳辐射等[18,19,20,21]作用,但也是养分进入叶片内部最重要的障碍[22]。其次,施肥时必须严格掌握施用浓度,否则易灼伤叶片;且所用原料必须是水溶性的,原料组分之间不得产生沉淀反应;由于叶面肥多数为液态,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较高,且一般需要多次喷施,导致使用成本也较高;另外,施用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高温时施用易使水分蒸发,导致叶面肥浓度过高而灼伤叶片,下雨时易冲刷叶片而施用效果差,风速太大使不能肥料很好地附着于叶片。因此,温度、光照、湿度、风速等环境因素均可以影响叶片养分的吸收效果[23]。

4 茶树叶面肥的关键施用技术

茶树叶面肥作为茶树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因此必须在根部施肥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叶面施肥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叶面肥的增产、增收作用。施用时需掌握以下主要技术。

4.1 科学选择叶面肥,严格遵循适宜剂量

根据茶树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叶面肥,在茶树生长初期,为促进其生长发育选择调节型叶面肥,若植物营养缺乏或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应选用营养型叶面肥。此外,应当严格按照推荐浓度使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产生肥害,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茶树营养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更应严格控制含有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亦应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以防调控不当造成危害。

4.2 适时喷药,注意安全间隔期与喷药方法

掌握适宜的喷药时间及季节,不宜在高温、强光下使用叶面肥。叶面喷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 min为宜,因此叶面喷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且要求施肥后6 h内不下雨。不同季节喷施对茶叶也有很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以4月上中旬[24]芽叶生长较为旺盛的季节,施用叶面肥对芽叶重量增加较为明显。喷肥选择在茶芽鱼叶展到一芽一叶期,喷后10 d以上采茶,有利于叶片吸肥同化,增加肥效。注意叶面施肥的安全间隔期及喷洒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喷施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3次,但应注意各次喷施间要有合适的间隔期,间隔期至少应在7 d以上,防止施肥次数过多造成的危害;喷施时一定要均匀周到,正反两面均匀喷施,且着重喷洒茶树上部的新生叶片。

4.3 恰当进行叶面肥混用及交替使用

将2种或2种以上的叶面肥合理混用,可节省喷洒时间和用工,其增产效果也会更加显著。但肥料混合后应保证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否则达不到混用目的,肥料混合时也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溶液p H值在7左右中性条件利于叶部吸收;另外选择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在不同季节、不同茶园交替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益。在叶面喷施肥液时,适当添加助剂,可以提高肥液在植物叶片上的粘附力,促进肥料的吸收,叶面肥中有些营养元素容易变质,要随配随用,不能久存。

5 茶树叶面肥研究应用建议

针对当前茶树叶面肥研究应用上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肥料生产企业要做到高效化、专用化、复合多功能化和绿色环保化相结合,即在生产中既可加入所需的大、中、微量营养元素,还可加入生物活性物质腐殖酸、氨基酸,也可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可根据防虫治病的实际需要加入不同种类的抗病抗虫药物;同时有目的的添加助剂,使叶片更好的吸收养分;改善叶面肥包装,减少运输成本;创建知名品牌,提升企业自身影响力。

喷施叶面肥 篇5

大白菜、青菜叶面喷施硅肥的增产效果初探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白菜、青菜生长中期叶面喷施水溶性多效硅肥1.5kg/hm2,能促进蔬菜生长,延长叶片寿命,提高光合势,有利于大白菜结球充实和青菜生长,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分别为11.8%与10.1%.

作 者:束爱娟 陈晓东  作者单位:束爱娟(江苏省通州市骑岸镇农业服务中心,226343)

陈晓东(江苏省通州市石港镇农业服务中心,226351)

刊 名:上海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6 关键词:大白菜   青菜   硅肥   叶面喷施  

喷施叶面肥 篇6

关键词:茶树;叶面肥;新梢生长;内含物;品质

中图分类号: S571.1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7-0170-03

茶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饮料之一,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无乙醇饮料[1]。春茶是国内主要的消费形式,加快提高春茶产量及品质有利于茶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茶产业已从“重数量”过渡到“重质量”的发展阶段,茶叶品质成为影响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2]。鲜叶中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是茶叶品质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茶叶质量优劣的关键特征[3],其中茶多酚、黄酮、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等化学成分为国际公认的具体评价指标[4]。茶园施肥管理是形成茶鲜叶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茶树生长的食粮,是茶叶增产、提质的物质基础,合理施肥对茶树生长、茶叶增产起着重要作用[5]。叶面喷施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强化作物营养、防治某些缺素症、调控生长发育的一种施肥措施[6]。当根际施肥不能完全满足作物优质高产的需求时,往往通过叶面喷施营养元素或活性物质来补充作物养分、调控作物生长、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的目的[7-8]。有关茶树喷施叶面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类型叶面肥及其浓度差异对茶树品质的影响[9-10]。本研究采用大田控制试验,于春茶采茶期内的不同时段对茶树树冠进行喷施叶面肥处理,以探讨不同时段喷施叶面肥对茶树新梢生长特性及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主要化学品质成分的影响,旨在为科学合理施用叶面肥、提高春茶鲜叶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样地

试验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中山陵10年生“龙井长叶”茶园(海拔55 m)中进行,树高70 cm,树幅100 cm,茶园田间管理一般于春茶结束后进行深修剪,秋季沟施基肥。选择地势平缓、茶树长势均匀处作为试验样地。茶园土壤质地为黄棕壤,土壤性质:pH值5.61,有机碳18.70 g/kg,全氮 1.05 g/kg,全磷322.80 mg/kg,速效磷32.00 mg/kg,交换性铝340.20 mg/kg,阳离子交换量196.73 mmol/kg。

1.2 供试肥料

茶叶专用特效叶面肥为生命素Alpha Greed(总氨含量147 g/kg);1%尿素(N含量46%)。

1.3 田间试验方法

试验设3个处理:清水(对照组);1%尿素溶液;茶叶专用特效叶面肥生命素Alpha Greed按使用说明稀释800倍。各处理设3次重复,各小区面积20 m2(10 m×2 m),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平均分为3小块,分别于07:00、12:00、18:00进行喷施,用电动喷雾器均匀喷于茶树蓬面上,至肥液欲滴为止。于3月11日开始喷施,之后每隔5~7 d喷施1次,共喷施6次。试验茶园田间管理与当地常规生产一致。

1.4 产量与品质相关因子测定

1.4.1 春茶发芽密度及百芽质量

春茶萌动发芽后,调查小区内处理小块茶树的新梢发芽密度,随机选3个点,每点选取33 cm×33 cm,统计各处理总芽头数和芽头长度。

待新梢长到一芽二叶时,于晴天早晨随机采取一芽二叶,及时称取其百芽质量,每处理小块随机采取3次。

1.4.2 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测定

最后1次叶面喷肥1 d后,选择新梢第2叶,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合速率;用95%乙醇提取法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11]。

1.4.3 茶样茶汤制备

将新梢一芽二叶置于微波炉中处理 2 min,剪碎并称取3.000 g,转移至500 mL锥形瓶中,加 450 mL 蒸馏水,沸水浴浸提45 min(每隔10 min摇动1次),立即减压抽滤,冷却后将全部滤液定容于500 mL容量瓶,保存备用。

1.4.4 测定方法

茶多酚含量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酸总量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咖啡碱含量用碱式醋酸铅比色法测定[12]。

1.5 数据统计处理

使用Excel 2007程序以及SPSS 17.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茶树新梢萌发的影响

于不同时段分别喷施不同叶面肥后,对茶树新梢生长产生了明显差异。喷施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的茶树新梢芽头萌发密度、长势均优于对照组,其中18:00喷施叶面肥对茶树新梢作用最为显著。经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處理后,芽数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18:00喷施生命素Alpha Greed增量最大,达33.81%。喷施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均可略微增加新梢芽头的长度,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叶面喷施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对新梢芽叶数量影响较为明显,并于18:00喷施最为明显;对芽头萌发长度影响较小(表1)。

2.2 不同处理对一芽二叶百芽质量的影响

喷施叶面肥处理期间,对不同处理茶树新梢的一芽二叶百芽质量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升高,茶树新梢百芽质量逐渐增大。与对照组相比,喷施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处理组的新梢百芽质量均有一定提升,但差异不显著。而不同时段各处理组之间,07:00、18:00 施肥处理对新梢百芽质量的提升高于12:00(表2)。

2.3 不同处理对光合生理的影响

阶段性分别喷施叶面肥后,茶树新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组成具有一定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喷施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使茶树新梢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均有一定提升。不同时段处理组中,07:00喷施叶面肥后叶绿素含量最高,其中以07:00喷施生命素Alpha Greed处理组的含量最高,达151 mg/g。与对照组、喷施尿素处理组相比,喷施生命素 Alpha Greed能略微降低叶绿素a/b的值(表3)。

于不同时段分别喷施不同叶面肥后,茶树新梢叶片净光合速率具有较大差异。12:00喷施叶面肥处理组的茶树新梢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以喷施尿素处理为最高,增加率达到41.35%。这可能是由于叶面肥内营养元素是植物体内促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转化的“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13]。与对照组相比,07:00、18:00喷施叶面肥处理的净光合速率略微增加,且18:00处理组高于07:00处理组(图1)。

2.4 不同处理对茶叶内含物的影响

不同时段喷施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使茶树新梢芽叶内多酚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12:00喷施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对多酚类含量提高效果最好,分别提升了8.08%、9.53%(图2)。07:00、18:00喷施尿素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提升最显著(图3)。与对照组、喷施生命素Alpha Greed处理组相比,喷施尿素处理组的新梢中酚氨比值有所降低,其中18:00喷施尿素降低幅度最大。

喷施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处理后咖啡碱含量均有所提高,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其中,07:00喷施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处理组增幅最大,分别提高2.40%、2.67%;12:00次之,18:00增幅最小(图4)。

喷施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也有一定提升,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12:00喷施处理组增幅较大(图5)。初步分析试验数据可知:喷施尿素、生命素Alpha Greed可显著影响茶叶品质,并不同程度提升内含物的含量,其中18:00处理对茶叶内含物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春茶施肥是春季新梢形成和萌发生长的物质基础,而叶面施肥可避免养分在土壤中的淋溶、固定、化合等影响,目前茶园叶面施肥大多富含微量元素、尿素、植物激素等,对促进茶树的萌发和增产有较大作用[14]。氮是茶叶品质成分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茶叶的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增加氮肥可提高茶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从而提升绿茶的鲜爽度和品质。于07:00、12:00、18:00喷施尿素和功能性葉面肥,茶树新梢长势更好,对新梢发芽密度、百芽质量、芽头长度均有一定提升,其中18:00喷施增加效果最显著,发芽密度最高,增加率达33.81%,07:00其次。喷施叶面肥亦能促进新梢叶片净光合速率,其中12:00喷施增幅最大,18:00其次。可能是由于早晨叶片有露水且光照较弱,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低;中午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增幅较大,但高温使叶面肥浓度发生改变,影响芽叶对肥料的吸收。因此,春茶芽头初展时,于傍晚喷施一定浓度的叶面肥对春茶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茶鲜叶片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糖、有机酸、芳香物质等代谢产物,这些组分共同决定了茶鲜叶的品质特征[15],通过施肥可对上述内含物产生显著影响[16-17]。茶叶品质与氨基酸、茶多酚含量的关系最为直接,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是品种的适制性和绿茶品质的一项化学指标。叶绿素类是茶叶干茶色泽及叶底色泽的组成部分,加工绿茶时以叶绿素含量高为宜,在组成上以叶绿素b比例大为好[18],且叶绿素b是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的提高可促进叶绿体对光能的吸收[19]。本试验研究发现:喷施叶面肥能降低茶叶中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其中18:00喷施叶面肥处理的比值最低;对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亦有一定降低作用。于傍晚喷施叶面肥可降低酚氨比及叶绿素a/b值,从而对春茶的绿茶品质具有良好的提升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春茶新梢生长特征指标与主要品质成分,春茶生产期间于傍晚喷施叶面肥对春茶增产及品质提升具有良好效果;但喷施叶面肥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代替根部营养。因此,叶面营养只能作为辅助调节,在生产过程中应重视土壤施肥的基础作用,将两者相结合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茶叶产品。

参考文献:

[1]Trevisanato S I,Kim Y I. Tea and health[J]. Nutrition Reviews,2000,58:1-10.

[2]江用文,陈霄雄,朱建淼,等. 中国茶产业2020年发展规模分析[J]. 茶叶科学,2011,31(3):273-282.

[3]Venkatesan S,Ganapathy M. Impact of nitrogen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quality of CTC teas[J]. Food Chemistry,

2004,84(3):325-328.

[4]黄 媛,段小华,胡小飞,等. 模拟酸雨和铝调控对茶叶主要化学品质与铝积累的影响[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1,19(3):254-259.

[5]林新坚,黄东风,李卫华,等. 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营养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2):151-157.

[6]张艳玲,潘根兴,胡秋辉,等. 叶面喷施硒肥对低硒土壤中大豆不同蛋白组成及其硒分布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26(1):37-40.

[7]徐国华,沈其荣,潘文辉,等. 叶面营养对黄瓜生物效应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3(1):36-42.

[8]Helda M,Ivette P,Bruce F. Traditional fertilizion and its effect on corn insect populations in the Guatemalan highland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01,84:145-155.

[9]谭正初,程 孝,单武雄,等. 3种氨基酸叶面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07(6):113-115.

[10]夏先江,罗仲兴,吴新荣,等. 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茶业通报,2013,35(2):73-74.

[11]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實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4-197.

[12]商业部茶叶畜产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 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3]李瑞海,黄启为,徐阳春,等. 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32(2):76-81.

[14]蔡利娅,肖力争,肖文军,等. 茶树喷施生物叶面肥效果[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1):60-62.

[15]杨亦扬,马立锋,黎星辉,等. 氮素水平对茶树新梢叶片代谢谱及其昼夜变化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13,33(6):491-499.

[16]Ruan J Y,Gerendás J,Hardter R,et al. Effect of root zone pH and form and concentration of nitrogen on accumulation of quality-related components in green tea[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7,87:1505-1516.

[17]Han W Y,Ma L F,Shi Y Z,et al. Nitrogen release dynamics and transformation of slow release fertiliser products and their effects on tea yield and quality[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8,88:839-846.

[18]宛晓春. 茶叶生物化学[M]. 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浅谈农作物喷施叶面肥 篇7

一、喷施叶面肥时间要适宜

肥料溶液在农作物叶片上停留的时间越长, 越有利于叶片对肥分的吸收, 从而提高利用率。叶面肥的喷施效果受高温、光照强度、雨水等因素的影响, 喷施应选择在无风的阴天和晴天早晚尤其是傍晚进行, 因为此时光照不太强烈, 温度较低, 喷施后在叶片上湿润的时间长, 有利于吸收而增进肥效。一定要避开晴日正午、特别是高温烈日天, 避免肥液在短时间内挥发, 影响吸收。雨前也不要喷施叶面肥, 防止肥分被雨水淋失。要在温湿度适宜时喷施。气温高湿度低时溶液易干, 叶面吸收效果差。

二、选择适宜的肥料

叶面肥的种类很多, 要根据营养元素的缺乏情形选用适当的肥料。缺氮时喷施叶面肥和0.3%~0.5%尿素溶液。缺磷时喷施1%磷酸铵液。缺钾时可喷施0.4%硝酸钾, 或0.3%~0.5%磷酸二氢钾。缺钙时可在新叶期喷施0.3%~0.5%硝酸钙液, 或0.3%磷酸氢钙液。缺镁时可在新叶期喷施0.1%~0.2%的硫酸镁。尿素和其他物质混合时, 还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吸收。对新梢喷施叶面肥, 通常用0.3%~0.5%优质尿素加上0.3%~0.5%磷酸二氢钾, 适当加些微量元素。

三、喷施浓度要适宜

不同的叶面肥喷施浓度不同;不同的作物种类喷施浓度不一样;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喷施浓度也有差异。因此, 在进行叶面喷肥时要依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配制适合的浓度。否则, 浓度过低作用不大, 浓度太高会损伤茎叶。在不产生肥害的情况下, 适当提高溶液浓度对吸收有利。在多种肥料、农药混合时, 浓度应按比例下降。春季进行喷施, 浓度可略高些;夏秋高温干旱季节喷施, 浓度应适当降低。

四、喷施的液量要适宜

喷洒时要有足够的喷洒量, 适宜的喷洒量是肥液在叶片上呈欲滴未滴的状态或稍见滴水即可。

五、喷施次数要适宜

氮肥、钾肥被叶面吸收后, 运输迅速, 能较快到达作物各个部位, 因此, 在需肥关键期喷施1次即可。磷肥和其他微量元素移动速度较慢, 一般要喷施2~3次, 每隔7~10天喷1次, 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微量元素铁的移动性更差, 在喷施含铁肥料以3~4次为宜, 间隔5~7天喷1次。

六、喷施的部位要最佳

嫩叶、叶面较大的叶、幼果等角质层较薄, 吸收养分较易, 幼叶的吸收能力比老叶强。叶片叶背气孔多而大, 细胞间隙多, 吸收养分比叶面快, 吸收能力比叶面强。所以叶面肥喷施在嫩叶上效果最佳, 喷施时宜以喷叶片背面为主。不少农户往往只将肥料溶液喷布在叶片正面而忽视叶背面, 收效往往不理想。因为叶面肥主要是通过气孔扩散被叶片吸收, 而气孔在叶片上的分布, 一般叶背面多于叶正面, 因此, 喷施叶面肥, 要注意叶片的正反面都要喷到, 以扩大吸收面, 尤其是双子叶植物更要重视喷湿叶背面。

七、喷施的最好是混合液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喷施叶面肥应喷施混合液。混合液可以“二合一” (叶面肥+杀虫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 , 或“三合一” (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 , 或“四合一” (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但要注意这些肥料和农药各自的性能, 看看是否可以混合使用, 否则会降低肥效和药效, 甚至还会引起肥害和药害。农药和肥料有酸性、碱性和中性之分, 一般只有同性之间可以混合使用, 如果酸性和碱性混合, 会降低或失去效力。速测农药肥料是否可以混合使用, 可各取其一点放在少许水中, 如混合后溶液均匀没有任何反应时, 可以混合使用;如出现沉淀、分层、翻泡或浮有油状物等现象时, 则不可混合使用。

不同叶面肥喷施红薯效果比较试验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万州区熊家镇古城村5组一农户的包产地, 前作小麦套玉米, 肥力中等, 土壤质地壤土, 土层≥40 cm, 地形缓坡, 坡度<30°, 海拔350 m。供试红薯品种为南薯88。供试肥料为国光氨基酸、稀土、磷酸二氢钾。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 分别为:国光氨基酸600倍水溶液 (A) ;稀土500倍水溶液 (B) ;磷酸二氢钾250倍水溶液 (C) ;以喷清水作对照 (CK) 。5次重复, 随机排列, 每个小区面积13.33 m2, 小区间距、重复间距均为30 cm。在红薯块根膨大期间叶面喷施2次, 间隔时间为8 d, 每次施用水溶液量为750 kg/hm2。

1.3 试验实施

试验于2009年6月7日栽插, 密度为25 cm×28 cm, 每个小区栽插红薯苗190株, 7月12日结合中耕除草, 每个小区用3%克百·敌百虫100 g拌砂土撒施防治蛴螬。各处理于9月21日喷施第1次叶面肥, 9月29日喷施第2次叶面肥, 11月9日收获。红薯收挖以后, 分别进行分级、称量、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处理A、处理B、处理C鲜薯小区平均产量分别是21.47、20.56、21.70 kg, 分别比CK的18.72 kg增产2.75、1.84、2.98 kg, 各增长14.69%、9.83%、15.92%;大薯比例分别是82.81%、78.50%、82.58%, 与CK的82.53%相比, 处理B比CK低4.03个百分点, 处理A、处理C与CK差异较小。

各处理红薯小区产量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施肥处理F值=183.6>F0.01 (F0.05=3.49, F0.0 1=5.95) , 区组 (重复) 间F值=2.4

注:同列不同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在0.05、0.01水平差异显著。

多重比较结果表明, 处理A、处理B、处理C与CK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处理C与处理B间存在显著差异, 处理B与处理A、处理C与处理A间均没有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初步表明, 在红薯栽培中, 推广根外叶面施肥具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红薯叶面施用500倍稀土水溶液增产较少, 而且大薯比例不高, 不宜推广。国光氨基酸虽增产极显著, 大薯较多, 但不及磷酸二氢钾效果好。选择25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在红薯膨大期施用2次, 间隔8 d喷施1次, 产量最高, 大薯较多, 效益好, 值得大面积应用推广[6]。实际生产中, 在不施基肥和不撒施、浇施根际追肥的情况下, 增加根外施肥次数, 或延长喷施间隔期, 或改用其他营养液施用的效应, 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摘要:不同叶面肥喷施红薯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红薯根外喷施国光氨基酸600倍液、稀土500倍液、磷酸二氢钾250倍液的处理分别比喷施清水对照增产14.69%、9.83%、15.92%, 以施用磷酸二氢钾效果最好, 值得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叶面肥,红薯,产量,大薯比例

参考文献

[1]覃正国, 刘小玲, 袁永召.红薯叶面施肥增产增收效果初探[J].作物研究, 2008 (3) :194, 196.

[2]胡启山.红薯高产施肥技术要点[J].北京农业, 2008 (22) :45-46.

[3]鲁剑巍, 陈防, 万运帆, 等.湖北省红薯生产现状及高产平衡施肥研究[J].土壤肥料, 1999 (4) :22-25.

[4]邵春英.甘薯高产施肥技术[J].种业导刊, 2007 (6) :26.

[5]雷慰春.红薯叶面施肥增产增收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 2009 (4) :6061.

喷施叶面肥 篇9

1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设在村头镇前村头村朝坞垅畈余宗阳的承包田上, 面积720 m2, 该田土壤肥力中等, 排灌条件好, 属培泥沙土, 前作为单季杂交水稻。试验油菜品种为浙油50。选用的叶面肥料有:新美洲星、98%磷酸二氢钾、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 以清水为对照。

试验共设4个处理, 每667 m2叶面喷施:A1“新美洲星”60 m L;A2“磷酸二氢钾”100 g;A3“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20 m L;CK叶面喷施清水。各处理设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各处理小区面积均为40m2, 四周设保护行, 重复间、小区间以畦沟隔离, 防止串喷。各处理均于油菜主轴始花期 (2015年3月10日) 按设计用肥量对水30 kg/667 m2细喷雾, 其中对照只喷施清水30 kg/667 m2。

试验于2014年10月12日进行免耕直播, 播种量为250g/667 m2, 播种次日用乙草胺进行土壤除草处理。施肥情况为:每667 m2施底肥三元 (3个15%) 复合肥20 kg, 硼肥1 kg;苗肥尿素10 kg/667 m2;薹肥三元复合肥10 kg, 持力硼0.5 kg。其他管理措施各处理小区均一致。5月18日进行经济性状调查与取样, 5月20日收获, 按小区进行单独收获, 单独脱粒和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经方差分析, 处理间F=11.333>F0.01=7.59, 表明4个不同处理平均产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见表1) 。采用SSR法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处理A1产量极显著高于处理A2和CK;处理A3产量显著高于处理A2和CK;处理A1与处理A3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处理A2与CK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2、表3) 。

2.2 经济性状

由表1可知, 处理A1比对照ck和处理A2在株高、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和角果粒数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角果粒数的增加更加明显。

2.3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4可知:每667 m2油菜处理A1比CK产量增加10.1kg, 产值增加60.78元, 成本增加21.50元, 纯收入增加39.28元, 投入产出比为1∶2.83。在4个处理中经济效益最明显。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薹花期叶面喷施新美洲星对油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其原因主要是: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和角果粒数上都有明显的提高, 尤其是角果粒数的增加更加明显[5,6,7]。每667 m2油菜籽产量比CK增加10.1 kg, 产值增加60.78元, 成本增加21.50元, 纯收入增加39.28元, 投入产出比为1∶2.83。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薹花期喷施“新美洲星”叶面肥处理比对照 (叶面喷清水) 每667 m2油菜籽增产10.1 kg, 增幅7.87%, 达极显著水平, 增收39.28元;比喷施磷酸二氢钾处理每667 m2油菜籽增产8.1 kg, 增幅6.21%, 达极显著水平, 增收45.66元。可见, 油菜薹花期喷施“新美洲星”叶面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油菜,“新美洲星”叶面肥,产量,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龚猛, 江勇.油菜喷施“美洲星”叶面肥的效果[J].农技服务, 2011 (1) :62.

[2]葛建军.美洲星.庄福星在早春小麦、油菜上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3) :304.

[3]杨德金, 陈明桂.美洲星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6) :24.

[4]陈翻身, 吴新德, 朱勤.油菜应用新美洲星多功能液体肥料试验示范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3) :352.

[5]王本豹.油菜使用“美洲星” (世纪星) 技术及效果[J].安徽农业, 2002 (10) :40.

[6]郝永俊.美洲星在油菜上的使用效果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5) :144.

喷施叶面肥 篇10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土壤潮沙泥田,土壤p H为5.02,有机质39.5 g/kg,碱解氮119.0 mg/kg,有效磷8.7 mg/kg,速效钾171.0 mg/kg。

1.1.2供试作物杂交稻,品种为赣鑫203。

1.1.3供试肥料广西北海喷施宝有限公司研制的“喷施宝”叶面肥,该肥料含有机质≥80 g/L,N+P2O5+K2O≥170 g/L,Mn+Zn+ B≥30 g/L。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在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办事处槎市村委一农户责任田中进行。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40 m2,四周围设1 m保护行。处理1:常规施肥+清水对照(CK);处理2:常规施肥+喷施宝(1 000倍液);处理3:常规施肥+喷施宝(2 000倍液)。

1.2.2主要田间管理措施3月25日播种,4月20日整地,4月24日施基肥,4月24日移栽。在6月6日和7月2日,处理1用清水叶面喷施1次,处理2和处理3用“喷施宝”叶面肥300ml/hm2分别加清水稀释1 000倍和2 000倍叶面喷施各1次。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水稻成熟及时收获后,分小区单打、单收、单计产,同时获取有效穗数、 每穗粒数、千粒重,稻谷完全晒干扬净后称重。

2结果与分析

2.1 “喷施宝”叶面肥对早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与对照相比,处理2、3的株高、有效穗、穗总粒数变化不明显;处理2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高4.09% 、7.80% 和7.71%;处理3的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高2.26%、3.14%和7.71%。数据表明,喷施“喷施宝”叶面肥对水稻株高、有效穗、穗总粒数影响不显著,但对水稻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提高有较好的效果。

2.2 “喷施宝”叶面肥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2、3分别比对照增产463.5、351.0 kg/hm2,增幅分别为5.75%、4.35%,达显著水平,处理2、 3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喷施“喷施宝” 叶面肥对提高水稻产量效果明显,稀释1 000倍和2 000倍对水稻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2.3 “喷施宝”叶面肥对早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对照相比,处理2、3分别增收1 020.0、772.5元/hm2, 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70、1∶2.07, 数据表明,喷施“喷施宝”叶面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注:折合产量后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达0.05显著水平。

注:复合肥2.72元/kg, 尿素2.00元/kg ,氯化钾3.20元/kg, 稻谷2.20元/kg,喷施宝78.00元/hm2。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喷施宝”叶面肥对水稻株高、有效穗、穗总粒数影响不显著,但能提高水稻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喷施“喷施宝”叶面肥对提高水稻产量效果明显,稀释1 000倍和2 000倍对水稻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水稻喷施“喷施宝”叶面肥的净增产值和投入产出比有较好的变化, 说明喷施“喷施宝”叶面肥对提高水稻单产、经济效益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摘要:为探讨“喷施宝”叶面肥在江西早稻上的应用效果,设置喷施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分析其对江西省早稻产量、产量构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叶面肥能显著改善早稻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增产率达4.35%~5.75%,可增收772.5~1 020.0元/hm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喷施叶面肥】相关文章:

上一篇:法技术意义下一篇:声乐技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