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服务开放平台

2024-09-04

位置服务开放平台(精选六篇)

位置服务开放平台 篇1

随着定位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 , 大众愈来愈依赖移动终端开展基于相互位置的群体活动 , 探险、围捕、救援等。公众位置及其变动是进行群体活动的重要因素,目前微信、QQ等社交工具还主要针对两人之间的位置共享,支持多点位置共享的软件或平台还未出现,因此需要研发新一代的支持多点位置共享的协作平台 - 基于位置感知的协作服务平台。

1 平台定义

定义3.5.1基于位置感知的协作服务平台 - 能够自动感知用户位置及人与人、人与物空间关系变化 , 并据此进行任务分工、组织建设、过程协调和控制 , 共同完成任务的协作服务平台。

2 平台特性

本平台是基于多人位置共享提供协作服务,从基于位置的协作角度,本平台具备以下特性 :

(1)移动性 :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接入协作平台参加群体活动 ;

(2)动态性 :协作平台能够动态适应通信情况,支持组织结构灵活变动,根据上下文和活动规则的变化进行协商管理。

(3)位置感知性 :用户的位置及时空关系是活动的重要上下文,是制约通信、协商管理和组织的重要条件,平台必须实现位置感知服务 ;

(4)安全性 :活动中需发布个人位置信息,而此涉及隐私,必须提供位置隐私策略。

3 平台服务

从服务分类看,基于位置感知的协作服务平台提供以下协作服务 :

(1)通信服务

根据用户位置变更,探测当前通信手段及其能力(如带宽、延迟、稳定性等),自适应调整服务质量,实现在不同位置下通信服务的无缝转移。

(2)场景服务

物理场景是基于位置活动的重要上下文,不仅要提供在线的活动空间,还需要把物理世界的场所映射到虚拟空间,让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位置感知服务

用户位置是基于位置活动的重要上下文,必需为用户提供探测、收集、分析和发布人与人、人与物的位置服务。

(4)交互服务

通用的协作服务平台包含诸如IM、协同浏览、程序共享、文件共享等服务 ;但基于位置活动的特征是规则会因用户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需分析规则与用户位置的逻辑关系,如基于时空约束的资源使用控制模型,基于空间公平的发言控制模型等。

(5)组织服务

组织随用户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包含以下内容 :

1)组织定义 :含命名、任务、角色、人员、活动安排等 ;

2) 组织释放 :活动完成时,根据相关条件,释放成员所占的资源 ;

3) 角色管理 :根据活动的总体目标,定义活动角色,实现人员和权限分配 ;

4) 组织变化 :1)用户在满足特定时空条件时,自动以某种角色加入组织,或者自动退出组织。2)组织的变化包含角色实例的数量变化,也包含组织架构的调整,从而影响任务信息的传导路径。

综上所述,本协作平台的通信、位置感知、场景、交互和组织服务都应随着用户位置变化而变化。

4 平台关键技术

根据基于位置感知的协作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需解决下表关键技术 :

5 小结

本文从理论角度,提出了基于位置感知的协作服务平台的定义和特性,分析了平台的5类服务 ;最后,阐述了实现这些协作服务的8大关键技术,将对此类平台的设计、研发和实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将大力促进基于位置感知协作服务的大力发展。

位置服务开放平台 篇2

摘要: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实证分析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合同治理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核心生态主体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不同治理模式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平台企业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而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较少;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采用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也越好;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提升,进而正向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取得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比其他治理模式更好。

关键词:平台企业;关系治理;合同治理;商业生态系统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5.17

中图分类号:F270;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5-0078-04

Abstract: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tract governance,relationship governance and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value creation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siness ecosystem.The data of core ecological body from investigation is adopted,and the inner connection of four governance models and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process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to create value is implor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factor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variance analysi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Results show that,firstly,the governance mode of equal importance both in contract and relationship is more popular than other modes.Secondly,the more strong is the contract governance level for platform enterprises responding to other species,the higher is the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d so is the relationship governance.Thirdly,Relationship governance promotes the level of contract governance,and then affects the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positively.In the end,the platform enterpris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quivalent importance between contract governance and relationship governance,the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other governance modes.Key words:platform enterprise; relational governance; contract governance; business ecosystem

价值共创需要平台,平台企业更需要价值共创;中国平台企业正向价值共创模式转变,但没能很好协调商业生态系统中各生态主体,且治理机制不完善,因此,提高平台企业价值共创治理水平,是平台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由于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产品同质化矛盾,平台企业逐渐认识到开放式服务创新的重要性,但关于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到底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缺乏实证分析。因此,治理过程中面临诸多复杂问题。比较突出的一是如何结合中国管理情景,将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无缝嵌入到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二是如何选择有效治理方式使各物种方接受和适应;三是哪些因素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提高中国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至关重要。

根据成员关系紧密性和重要性,平台商业生态系统可分为核心生态系统、竞争系统、支持系统、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系统等四个子系统[1];核心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平台企业、服务提供商、产品提供商、物流、顾客,平台扩展是生态系统成长的重要方式[2]。本研究从核心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平台企业视角出发,针对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机制,探讨其对其他物种方多采用哪种模式的二元机制,单一机制是否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关系治理是否影响合同治理进而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以及哪种治理模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作用最大,为平台企业价值共创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帮助。文献综述

1.1平台企业合同治理

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不仅将价值链末端顾客力量引入进来,还将商业生态系统中所有物种方整合进来,导致整个系统多方参与复杂性和物种健康牵连性,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产生,在此情形下,为保证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克服机会主义,合同治理就不可或缺。它是多方共创前默契的产物――共识,合同能降低价值共创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3],实现从价值共创到共赢的跳跃[4]。一方面,多方参与使开放式服务创新更为松散和复杂,发生投机主义行为概率增大,须在共创前签订完善的合同;另一方面,商业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群以自发巧合性、特有自组织性和偶然集成性聚集到一起,共创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始料未及的事件,所以灵活、详尽的合同会缩小各物种方之间的风险范畴,保证价值共创活动顺利完成。

1.2平台企业关系治理

合同治理天然不完备性、约束不平衡性和强制履约的高诉讼成本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合同治理提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成效降低,合同刚性会降低各物种方之间的信任,阻碍各方知识交流与共享;由于物种方天生逐利性,合同治理结果往往不欢而散,而有效关系治理可维持价值共创连续性[5]。关系治理是保证价值共创协同优化、对生态主体起制衡与调解作用的非正式宏观行为规范与微观运行规则的综合[6]。关系治理维护机制和整合机制对企业生态位、生物链间关系以及整个系统健康都有重要影响[7];关系治理分为联合规划和联合求解[8];联合规划是制定措施避免危机出现的前摄性行为,与合同治理异曲同工,只是缺少明文规定的法律保护;联合求解是危机出现后共同应对的被动性反应行为,规避合同治理不完备性,致力于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1.3平台企业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整合分析

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整合形成二元治理机制,孰强孰弱又形成四种治理模式;已有学者对互联网环境下二者动态演化路径及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治理平衡进行研究[9];还有学者对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耦合的供应链知识协同机理进行研究[10];更有学者提出二者是否具有互补性、替代性以及同时兼有互补性和替代性[11]。平台企业开始聚焦于外部关系治理,而忽视了正式的合同治理;合同治理在新的环境下被弱化,其是否对平台企业开放方式服务创新绩效产生影响鲜有学者研究;在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的结合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无学者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实证分析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模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假设

2.1 合同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使物种间协作频繁、非正式治理机制活跃,这种灵活关系容易导致失控现象;因此,合同治理有其成长的肥沃土壤;合同已成为生态主体间建立关系链接的必要形式;详细无漏洞的合同可以抑制不法分子钻空子,抵制机会主义;由于多方参与复杂性、信息不对称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等,无法订立完备的合同;因此要签订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很强的合同,但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严格按照合同内容执行[12]。违约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会破坏生态主体在系统中的声誉,一旦被逐出系统,就难有机会再次融入,违约导致的声誉损失远远大于一次违约所得;生态主体预期未来合作收益是合同治理的根本动力,从而达成合作共识,产生价值共创的法律依据;正式合同可以对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威慑,敦促各方按约履责,提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假设1:平台企业对其他生态主体采用的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

2.2 关系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仅靠合同治理无法预料价值共创中的风险和协调物种方之间的信任关系,更不能使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最大化,因此,关系治理至关重要。关系治理是随着价值共创时间延续和开放式服务创新实践展开而不断修正的契约,具有动态性和不断完善的特征;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形成的时候,物种之间的价值共创只是一个合作框架,甚至没有实质性内容,逐步依靠各方交易、交往和协作才形成大家一致默认的关系氛围,正是由于关系治理的动态性和过程性,才防止“敲竹杠”等机会主义行为再发生。价值共创是嵌入社会网络的重复活动,会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有利于增强现时合作和促进未来预期;关系嵌入性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13]。关系治理就是物种间关系的选择与调整,关系治理可以提升服务创新绩效和增强竞争优势[14],使企业获得1+1>2的利益模式,从而促进企业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15]。

假设2:平台企业对其他生态主体采用的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

2.3 关系治理、合同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在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中,合同治理总是内嵌于一定社会环境之中,因此,关系治理影响合同治理。首先,价值共创本质是一种“社会网络组织”,从合同激励、执行到适应,每一阶段都是在信任、沟通、共享等关系协调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生态主体间容易形成联盟型、信任型和共享型关系,通过供应链管理、战略联盟、众包等网络化组织形式提高资源的外部整合能力,进而更好履约;最后,合作性交易关系有利于合同执行,关系维持有利于重复性交易,可避免单次交易囚徒困境。此外,合同修订依赖于关系治理;由于环境不确定性导致合同适应性不足,各方出于对长期利益、信任关系连续性考虑,通过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争端而不是终止合同。良好的竞合关系可以增加彼此信任,不仅降低合同签订和监督成本,也能促进合同适应性;可见,联合规划、联合求解和协同优化等关系治理有助于合同治理水平提高。

假设3: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的提升;

假设4: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影响合同治理进而提升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2.4 组合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商业生态系统强调彼此依赖、协同创新、技术融合、义务协作及对市场及时反映等能力,单凭合同治理不足以应对,需要关系治理加以补充。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交互式影响。二者并重治理机制既强调关系治理在价值共创中对开放式服务创新风险规避作用和信任强化作用,又重视合同治理在价值共创中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保障作用和对机会主义的遏制作用。二者关系是互补或是替代的,更有可能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哪一种关系,如果能在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中统筹兼顾二者,必定能更好发挥二者规避风险、强化信任、保护各生态主体利益的作用。可能较强的合同治理会带来相对的不信任和强势等问题,但如果有关系治理作补充,这些问题都会缓和甚至消除[16]。因此,在双强型治理模式下,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会有更明显的提升。

假设5:平台企业对其他生态主体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比其他模式取得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要好。

实证分析

3.1 研究设计

选取核心生态系统中平台企业、服务提供商、产品提供商、物流和顾客五个关键物种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收集到的数据验证假设。为了得到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数据,采取多种方式对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进行管理,并选取对价值共创与开放式服务创新有比较理性理解的调查对象,主要有平台企业管理人员、淘宝蓝冠及以上卖家、金冠及以上买家,以及EMS、顺丰、“四通一达”等七家快递公司管理人员。问卷主要包括:(1)背景资料;(2)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治理变量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关系;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级打分法,在问卷少量回收修改的基础上,从2015年6月开始进行正式发放,截止2015年9月收回问卷389份,通过检验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剔除错误数据,最终有效个案303份。

3.2 因子分析与信度分析

Bartletts球体检验均显著(P<0.001),KMO值分别为0.839、0.884、0.857,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在关系治理中,提取“联合规划”、“联合求解”和“协同优化”3个因子,共解释了82.263%的总方差;在合同治理中共提取“合同激励”、“合同执行”和“合同适应”3个因子,解释89.326%的总方差;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共提取“市场绩效”、“服务绩效”和“协作绩效”3个因子,解释87.294%的总方差;效度很高,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5,均通过信度检验。

3.3 聚类分析

基于二元机制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孰强孰弱治理模式进行分类。将关系治理水平界定为其包含的19个指标的得分均值,将合同治理水平界定为其包含的19个指标的得分均值,以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作为维度,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把这303个项目样本划分为四类(表2)。

大部分企业采取双强型治理模式(占比48.51%),相当一部分企业采用强关系治理模式(占比30.36%),而采取强合同治理模式的企业占17.82%,极少数企业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占比3.31%),符合中国当前平台企业价值共创环境下开放式服务创新治理的实际情况。

3.4 方差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治理模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程度大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的治理模式群组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进行比较分析(表3)。

四组不同群组变量与市场绩效、服务绩效和协作绩效之间关联强度系数分别为52.4%、48.7%和54.9%,表明治理模式差异对市场绩效、服务绩效和协作绩效水平有较强解释力。三个绩效因子中,3组均值最大,4组均值最小,说明双强型治理模式给平台企业带来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最大,而并弱型最差。从市场绩效来看,1组和4组、2组和4组、3组和4组(1组>4组、2组>4组、3组>4组,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四个群组里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的市场绩效水平最差。2组与3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强合同治理基础下,无论关系治理程度高低与否,都不会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市场绩效水平产生影响。同时2组和4组以及3组和4组之间显著性差异特别明显,反映出平台企业对其他核心生态主体采用的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就越好,初步验证假设1。从服务绩效来看,3组和4组(3组>4组,P2组,P2组,P4组,P1组、3组>2组、3组>4组,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平台企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比其他三种治理模式获得协作绩效水平更高,初步验证假设5。

3.5 结构方程模型

将调查数据载入AMOS17.0,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L)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拟合指标见表4,x2/df指标值小于2表示模型的拟合度可以接受,同时模型的拟合参数GFI、AGFI、NFI、IFI、RFI、CFI均大于0.80,而RMSEA小于0.08,因此整个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分析结果如图1和表5所示。合同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Beta=0.535,p<0.001),表明平台企业在与其他生态主体价值共创时,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假设1得到验证。关系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Beta=0.562,p<0.001),表明平台企业与其他生态主体价值共创时,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假设2得到验证。关系治理对合同治理具有显著正向作用(Beta=0.487,p<0.01),通过正向影响合同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具有间接驱动作用(0.261=0.487×0.535),表明平台企业在与其他生态主体价值共创时,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合同治理水平也越高,进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也越好,假设

3、假设4得到验证。

3.6 交互作用

检验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之间是否有交互效应,以及这一效应是否促进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把关系治理、合同治理以及二者乘积作为自变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做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关系治理×合同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b=0.097,τ=1.542*),说明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之间存在交互效应,且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假设5得到验证。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治理模式分为四类:双强型、强关系、强合同和并弱型。我国平台企业大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2)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的提高,进而正向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3)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或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比其他治理模式取得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要好,并弱型最差。

本文研究启示如下:(1)合同治理在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作用依然很大。生态主体之间健康具有关联性,合同防止一损俱损局面出现;合同不但具有法律效力,更具社会影响力。(2)要与其他生态主体保持“和谐共生”的竞合关系,打造协同优化的商业生态系统。实力和竞争力来自“共同体”,重视商业生态系统嵌入性,把生态系统扩展至更大范围。(3)合同治理全过程要重视关系治理,构建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的互补机制。价值共创准备阶段达成共识――合同治理为主,价值共创前期重视(信息、知识等)共享――关系治理为主,价值共创过程中要两者并重,才能形成开放式服务创新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位置服务开放平台 篇3

本报讯 基于位置服务(LBS)的独立供应商deCarta公司日前宣布,其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基于“云”的LBS服务平台。deCarta现在为独立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平台以及白牌搜索和导航应用,不仅可满足中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的搜索和导航需求,也满足了它们在境外时的相关应用需求。与中国市场上的其他大多数地图平台供应商不同,deCarta提供了允许国内开发商使用自己内容和品牌的全球化方案。deCarta全球销售副总裁Mike Cottle表示:“deCarta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全球众多用户的认可,并被普遍应用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中,包括地图、导航、本地搜索、移动广告、社交网络和企业级应用等。”deCarta中国总经理杨莘农表示,中国市场拥有如此庞大且迅速发展壮大的手机应用群体,用户对于LBS应用服务的需求正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在中国市场,deCarta将结合在全球市场上的成功经验,并携手本土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符合中国用户应用需求的LBS解决方案,以共同推动中国LBS市场的发展。”

《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技术白皮书》发布

位置服务开放平台 篇4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让LBS大大便利了移动终端用户的生活, 这种服务是从地理位置出发的, 而究其在移动时代的传播特点则是以位置定位为中心, 以各种非商业式的签到和位置表达或商业性的促销信息推送为表现形式, 从个人到群体交织而成的宏观的用户行为路径。其营销特性如下:

1.移动终端的发展让用户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现实, 这种满足和快感推动了基于LBS的签到与分享。

2.商业信息的精准推送或者搜索提高用户忠诚度。LBS技术让精准的营销信息推送成为现实,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主动地搜索周边商家的优惠信息, 也可以被动地等待身边商家信息的云推送。

3.虚拟真实的游戏。建立在LBS上的游戏模式和现实世界的物质奖励的结合让用户屡次陷入虚拟真实的游戏中, 乐此不疲。

营销战略的每一个节点, 都要考虑到用户的卷入度, 并且让卷入其中的用户参与营销互动过程, 以此重复这个互动的过程, 让用户成为具有“黏性”的受众。

二、LBS的营销平台整合与发展瓶颈

LBS的存在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独立的地理位置服务应用, 还有一种是整合在其他的应用程序之上的位置服务。移动运营商或者是营销代理公司凭借LBS就能时刻追踪到用户的行踪, 建构起基于人口统计学和行为路径的大数据库, 进行精准化的营销。而这种数据库的建立正式基于运用程序的平台之上的。

1.独立的LBS应用

在独立的LBS运用程序中, 位置服务的提供主要是通过基于地理位置的判定而获得的。现在看来, 这种服务主要的表现形式就在于签到模式的成功推广和商家信息的推送。移动互联平台上LBS应用程序打开呈现的主要界面就是定位服务和签到模式, 这种类似于展现个人运动痕迹的签到一方面是个人感知和心态的主观表达, 在另一个方面上则会让相似的群体发生聚合效应。LBS通过地点发布建构起了一个虚拟的集群, 在相互的作用中, 这个集群的圈子不断拓展, 影响力越来越大。圈子的拓展, 则让更多的用户卷入这种服务中, 单个的人的行为聚合就建构起了宏大的用户行为路径交互图。这就突破了传统营销的时间、内容和对象, 直接把用户锁定于具体的空间中, 推送符合于用户实时心理的周边信息, 更好地实现线下的购买。

2.搭载于其他平台上的LBS服务

以个人维度为线索的LBS服务让用户直接将签到共享到基于人脉圈子建立起来的社交网络中, 而社交网络则让LBS成为了标配。位置服务采用各种信息服务实现了社会个体行动的即时自我呈现与信息分享, 这种应用插件式的整合可以归纳出如下特征:信源的地理定向性、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个体的显现性、信息载体显示的移动性和传播个体迅速聚合及意见表达的可能性。

从签到到分享的流程都是在线上完成的, 即使是在实现购买的行为过程中也是实时地运用互联终端进行信息的比对和分享。这种集群效应的出现和强化, 让其他的消费者不断地卷入这个消费地点和消费过程。当宏观的以店面和商家为截面的消费者行为路径建立起来后, 商家可采用相应的活动激励, 建立更加庞大的虚拟集群, 适当地进行购买引导, 培育起客户的忠诚度和使用黏度。

3.LBS的风险和瓶颈

移动互联网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获取和发布任何信息, 这大大便捷了营销代理商和商家的信息推送, 也大大便利了用户的即时信息的获取,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被终端绑定的技术特征造成了用户对隐私和人生安全的忧虑。服务提供商通过宏观行为数据的分析汇总可以进行以个人为线索的行为预测, 用户的隐私就可能被服务商掌握。数据库的漏洞如果被其他人攻击, 则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用户损失, 用户的信息被贩卖, 用户的账户等信息被交易。

即使基于GPS的地理定位为用户锁定了即时周边的各种服务和签到原点, 但是未经过规范的或者垃圾信息的推送, 也会造成用户的信息焦虑, 进而对LBS产生一种潜意识的反感。

目前, LBS服务还未成为主流的营销工具, 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得不面临很多瓶颈, 主要表现在:智能移动终端普及率低、安卓微软和IOS的系统兼容性难题和位置服务的后续产品不完善等等。

三、研究结论

我们身处于一个数字技术频繁更新的时代, 当今移动互联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发展趋向, LBS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传播技术的存在, 突破了传统营销传播的内容和对象的界限, 让地点的精准定位成为现实。这项应用促使用户反复的签到和分享, 不断地让新的消费者卷入整个营销传播过程, 建立起了一个基于需求和用户行为的二维数据库。作为一种正在发展着的应用, LBS需要考虑如何卷入更多的消费受众, 培养其客户忠诚度, 不断地思考其盈利模式, 才可能将LBS的功能得以最大化的发挥。

摘要:LBS技术的运用为用户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依靠移动互联网终端存在的这种技术运用让碎片化的时间轻松地整合在用户手中, 即时定位与消息分享和推送成为可能。不论是独立的LBS运用还是搭载于其他平台上的综合运用都为商业营销提供了一种现实借鉴, 如今LBS需要考虑如何卷入更多的消费受众, 培养其客户忠诚度, 不断地思考其盈利模式, 才可能将LBS的功能得以最大化的发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LBS,营销工具

参考文献

[1]程士安.数字营销战略[J].泛媒时代——媒介创新与未来[M], 李海荣,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位置服务开放平台 篇5

位置服务(LBS)又称定位服务,LBS是由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被应用在不同的领域。相比于GIS平台的周期长、过程复杂、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高等弊端,Baidu Map(百度地图)作为开源平台为LBS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开发资源和快捷开发途径。

基于GPS/Baidu Map的位置信息服务平台旨在建立一个LBS基础性核心平台。该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扩展或者选择不同的硬件方案;可以根据无线数据传输距离需求选择无线模块;可以根据数据量的大小选择数据库或者文本存储;可以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在Baidu Map上扩展其他功能(轨迹显示、距离测量、实时路况等)等等。这是该平台强大的生命力所在,本文给出一个试验性平台实例。

1 平台总体结构

1.1 平台的构成

平台的构成如图1所示,由GPS核心工作单元、服务器以及客户终端组成。GPS核心工作单元负责将GPS数据(以及其他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将数据进行开发应用,并根据客户终端的请求将数据发送到终端。

1.2 平台的工作原理

平台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其虚线作为不同独立工作单元的分界线),GPS芯片接收到卫星的报文信息,由UART串口传输至单片机,单片机将报文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地理位置信息并通过SPI接口控制无线模块将数据这些信息发送出去。在服务器端用无线芯片将无线数据接收,通过SPI接口传输到单片机,利用RS232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串行端口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由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存储更新,一方面通过Socket通信将数据传给Android移动终端,Android移动终端利用Baidu Map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和其他应用,另一方面利用Baidu Map开发网页并进行发布,供PC客户端访问。

2 平台硬件设计

2.1 平台硬件结构

硬件设计如图3所示,分为“GPS数据处理与无线发射模块”设计和“无线接收与串口传输模块”设计两大部分。

GPS数据接收与无线发射模块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GPS模块,NRF24L01P无线发射模块以及8051加强型的低功耗的单片机STC11F02E。其工作电压为3.3 V,在需要隐蔽的场合可采用纽扣电池供电,以减小体积。

无线接收与串口传输模块,用到的数据接收模块也是基于NRF24L01P的通信模块,通过SPI接口传输到单片机,经过电平转换后通过RS232串口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

2.2 无线模块

无线芯片采用NRF24L01P,工作电压为1.9~3.6 V,融合了高速、低功耗、低成本的2Mb/s工业级嵌入式2.4G无线收发芯片,传输时间短,降低多点碰撞现象;NRF24L01集成了所有与RF协议相关的高速信号处理部分,比如自动重发丢失数据包和自动产生应答信号等,应用成本低。NRF24L01P是通过SPI接口与外部控制器交换数据,可用I/O口模拟无线模块内置2.4G天线,通信距离在30 m左右。若要提高数据的传输距离,无线模块可采用NRF24L01P+PA+LNA方案,其通信距离可以提高到1000 m以上,或者采用GPRS等模块。

2.3 GPS报文解析

GPS主芯片采用U-BLOXG6010,报文按照NMEA-0183标准格式输出,输出的帧如表1所示。

单片机从接收到的帧中解析出地理位置信息,其包括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速度、UTC时间、GPS状态,定位类型,定位有效性等信息。

2.4 无线发送数据

为了较少数据传输的错误率,将数据分块传输,其格式为“ID;数据块N;数据编号N;校验码”,增加ID是为了在多个独立的GPS模块工作时区分不同的GPS信息。服务器端接受到数据时再对数据进行整合,得到完整的数据信息。

3 平台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是平台的核心部分,整个平台的软件包括3个部分,一个是服务器端软件,一个是Web应用程序,一个是移动端应用程序(目前是面向Android用户)。采用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三层结构进行设计。

3.1 服务器端软件

服务器端用Java语言开发,可以跨平台运行。服务器端主要实现三个功能,一个是通过串口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整合并存储于数据库中(或者直接更新数据),但数据量比较少时可以用文本文件进行存储;一个是根据移动客户端用户的访问需求将数据库中的有效数据发送给用户;另一个是用Baidu Map开发网页并进行发布。

3.1.1 串口接收数据

串口开发采用Java编程语言,串口通信API采用由SUN公司发布的comm2.0.jar(Windows下),另外也有针对Linux/Solaris系统的comm3.0.jar。

串口接收的数据格式由无线发送端的数据形式决定,这里格式为:“ID;数据块N;数据编号N;校验码”,利用后台代码将数据校验整合并存储到数据库当中,数据量较少时利用文本存储较为节省资源。其运行界面如图4所示,包括串口基本参数的设定,接收的原始数据,解析得到的数据等。

3.1.2 Web应用程序

该部分的采用HTML以及Java Script和Baidu Map开发(基于浏览器的网页版地图应用),其流程图和界面在本地运行如图5和图6所示。

利用百度地图开发接口将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可视化动态标注,并以一定的频率读取数据库信息以刷新地理位置信息。点击标注时触发鼠标点击事件弹出信息框,显示具体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海拔高度、速度、方向、UTC日期时间等,也可以根据需要所要发布的信息。程序关键语句如下:

3.2 移动端应用软件

移动端的应用软件是针对目前火热的Android平台开发,主要是结合百度地图API,效果和Web端类似,以设置频率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请求来获取目标数据并刷新地理位置信息。满足移动设备使用者得到该平台提供的服务。Android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Socket通信,Android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TCP连接,在TCP的连接中指定了要连接的服务器端口号,获取数据之后断开连接,利用Baidu Map对地理位置信息做可视化显示。运行界面如图7所示。

在添加标注物时采用Overlay Item item=new Overlay Item(p,str,ID);//p为经纬度,通过服务器发送获取;str为标题(即要显示的信息),把标题作为显示信息的载体,极大方便后面点击事件的处理;ID为区分不同的标注物的标号,方便查找特定标注物。

点击标注物事件如下(其效果可如图7所示):

3.3 BaiduMap API

百度地图(Baidu Map)API是由Java Script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接口,为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目前产品涵盖Javascript API,Flash API,Android SDK,IOS SDK,Web服务AP等,大部分为开源的,大部分源代码可以通过官网获得。其提供的服务包括路径、交通状况、测距、多种定位方式等。百度地图API通过地图服务应用接口将应用开发平台和地理信息数据捆绑,将复杂的地理信息系统底层进行封装,用户可不必了解它的技术细节就能在应用中快速构建基础地理底图。相比于GIS开发,Baidu Map具有开发资源分布、功能齐全,服务涵盖范围广泛等优势。

4 结语

基于GPS/Baidu Map的位置信息服务平台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而开发的基础性核心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工作单元体积大小、数据传输距离、服务对象、服务范围等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模块或者在Baidu Map上做扩展性应用。所以该平台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摘要:位置服务(LBS)在生活和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GPS数据,结合Baidu Map、Android与网络通信构建起来的位置信息服务平台,以单片机为控制芯片处理GPS数据,以无线芯片和网络构建数据传输途径,Baidu Map作为可视化平台。其稳定性好,可扩展性强,运用前景广阔,可大规模应用于停车场、物联网、定位测量等。

关键词:GPS,位置信息服务,BaiduMap,无线通信

参考文献

[1]刘宇,朱仲英.位置信息服务(LBS)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J].微型电脑应用,2003,19(5):5-7.

[2]杜传明.百度地图API在小型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2):152-153.

[3]李洪淘,许国昌,薛鸿印,等.GPS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陈兰香,许力.云存储服务中可证明数据持有及恢复技术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49(z1):19-25.

[5]Paradiso J A,Starner T.Energy Scavenging for Moblie and Wireless Electronics[J].IEEE Pervasive Computing,2005:19-26.

[6]张肖汉,陈以,李伟明.基于PIC16F726和nRF24L01的短距离无线传输系统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2,31(21):82-84,87.

[7]NMEA Reference Manual,NMEA参考手册[S].

[8]赵文雪.百度Map API在气象自动站监测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5):9.

[9]Yuan M J.J2ME移动应用程序开发[M].梁超,王延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耿东久,索岳,陈渝,等.基于Android手机的远程访问和控制系统[J].计算机应用,2011,19(2):559-561,571.

[11]百度地图API主页[EB/OL].http://developer.baidu.com/map/.

基于开放云平台的空间信息处理服务 篇6

为实现地理信息系统 ( GIS) 的数据和功能的共享与互操作,GIS朝服务化方向发展。ISO与OGC等组织近年来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地理信息Web服务标准。这些标准中,空间信息处理服务 ( Web Processing Service,WPS) 的主要目的是将空间信息处理算法封装成Web服务以实现GIS功能共享与互操作,其主要服务模型如图1所示,单一WPS可以进行服务组合。目前国内外有学者针对WPS服务软件平台实现进行了研究[1,2]。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并开始普及,形成了新一代互联网的技术环境。借助云计算和部署于云平台上的GIS Web服务,可使GIS系统充分利用云平台的可伸缩性、高可靠性和天生的分布式计算能力,可以有效避免GIS重复建设和节省投资,大幅提高GIS数据和功能的共享与互操作性能。

针对某一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建设专门云平台设施,需要大量软硬件投资,且工作繁重,而一般GIS服务的建设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建设私有云平台。因此采用开放云平台建设和部署GIS服务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效率。本文着重研究采用开放云平台建设和部署空间信息处理服务,提出一种基于SAE的WPS构建模型并进行实现,分析了利用开放云平台开发和部署WPS服务的优点。

1基于开放云平台的WPS构建模型

1.1开放云计算平台与SAE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软件和交互服务完全与硬件无关,也无需关心硬件维护,具有超大规模、 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和高可伸缩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的特征,分为 “公有云、私有云、混和云和行业云”四种类型[3~6]。云平台的搭建需要耗费昂贵的资源,但目前各大软件厂商均提供开放公有云计算平台的产品,这些云平台提供搭建好的云计算平台,用户只需要按需购买即可在平台上部署和使用平台服务。由于公有云平台天生的虚拟化和开放性,一般GIS研究者可以基于这些公有云平台实现和部署地理信息服务; 也正由于云计算模式的优点,云计算被引入GIS领域并形成了云GIS的概念。

Sina App Engine ( SAE,http: / / sae. sina. com. cn) , 是国内较早的公有云计算平台,SAE借鉴了国外Google、Amazon等公有云平台经验,在提供一定额度的免费使用资源的基础上,按应用的实际使用资源情况计费。SAE从架构上采用分层设计,Web计算服务层延伸出SAE附属的分布式计算型服务和分布式存储型服务,具体又分成同步计算型服务、异步计算型服务 、 持久化存储服务 、 非持久化存储服务,各种服务统一向日志和统计中心汇报 ( 参考图2及文献 [ 7 ]) 。

总之,SAE所提供的计算资源与云计算服务, 降低了各种分布式应用、Web应用与服务的开发与部署成本,提高了运营的效率和可靠性,为部署地理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开放云平台。

1.2基于SAE的WPS服务构建

利用SAE构建WPS服务,可充分利用SAE所提供的硬件资源和云计算服务,因此本文基于新浪开放云平台SAE,提出一种空间信息处理服务构建模型,具体如图3所示。

WPS服务器运行于SAE的虚拟Web服务器环境中,可以利用PHP、Java或者Python语言实现, 也可以采用现有开源WPS服务器,如基于Java实现的52north WPS服务器,WPS服务器完成空间信息处理服务的算法功能,对客户端调用暴露三个标准接口,与客户端之间通过GML传递空间数据。

基于SAE的WPS构建模型中,WPS服务调用SAE云存储类服务来提供空间数据和过程数据的临时或永久存储,可以采取关系数据库或键值对数据存储 ( Key-Value DB) 等多种形式; 同时WPS服务可以利用储入分布图像处理服务 ( SAE Image) 在内的SAE云计算类服务来支持空间信息处理; 也可以利用SAE功能类服务来完成WPS服务器的设置和管理。

在上述WPS构建模型中,WPS服务同时可以借助SAE外部扩展类服务来辅助完成空间信息的处理,如调用已纳入SAE平台扩展服务的地理位置信息服务 ( SAE Location) 、第三方通过SAE平台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务 ( 如高德地图通过SAE提供的地理编码服务等) 。

部署在SAE平台上的WPS服务,通过自主实现和调用云服务来实现功能算法,最终运行于SAE的分布式硬件计算集群,可以充分利用开放云平台的负载均衡、高可靠性和高计算效率,同时因为云平台具备分布式虚拟化特性,部署在SAE的WPS服务还可以在处理空间数据时采取合适的并行算法 ( 如SAE可以为同一应用提供多个Java虚拟机) 。

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SAE的WPS模型来构建空间信息处理服务,只需要关心WPS服务算法的实现,不需要考虑云平台软硬件的建设和投入,便可以实现WPS服务的云平台部署和发布,这个过程只需要按使用资源情况缴纳极低的费用甚至免费使用,性价比和建设效率极高。

2基于SAE的WPS的实现实例

在基于SAE的WPS模型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小型原型系统 “Philmap WPS”,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原型系统可以提供少量空间信息处理服务,遵循OGC WPS ( 1. 0版本) 标准,原型系统中,采用Java语言实现了WPS服务器,并运行于SAE虚拟Web环境, 对客户端 调用暴露Get Capabilities、 Describe Process和Execute三个标准接口,可以直接使用浏览器 ( Web Browser) 浏览WPS服务信息, 如图4所示。

可以使用支持OGC WPS规范的客户端调用部署在SAE的WPS服务,以原型系统提供的坐标系转换为例,可以使用52 North WPS发布的u Dig客户端来调 用该服务 ( 如图5 ( a) 所示) ,通过Get Capabilities和Describe Process接口来查询服务, 将客户端图层中的空间数据和输入的转换参数以GML格式通过POST方式提交至SAE中的WPS服务器 ( 如图5 ( b) 所示) ,WPS服务器将转换后的空间数据以GML格式返回给客户端 ( 如图5 ( c) 所示) 。

需要说明的是,在坐标转换WPS服务实例中, 虽然算法简单,但WPS服务利用了SAE的云平台特性,该服务除了可以直接将处理后的空间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外还可以先将处理结果临时存储在SAE云存储中,只返回结果链接地址以供纠结调用; 同时WPS服务器还可以利用SAE的云存储功能存储和发布服务的XML文档信息。

3基于开放云平台的WPS服务的优势分析

通过应用实例可以知道,利用开放云平台开发和部署地理信息服务,相对于在一般服务器和虚拟主机上发布WPS服务来说,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

( 1) 易部署易维护。像SAE一样,开放云平台往往提供开发者熟悉或易于掌握的开发环境,支持主流的开发程序语言,开发者可以按平时的工作习惯开发地理信息服务,然后利用开放云平台提供的部署工具将服务由本地迁移至开放云平台。在有些情况下,开发者甚至可以将某些现成的服务程序迁移至开放云平台。另外,在开放云平台上部署地理信息服务,不需要考虑硬件建设和维护工作,更不需要进行任何复杂的服务器集群、数据库管理及云计算和虚拟 化架构,就可以直 接享用平 台级的功能。

( 2) 低门槛低成本。在开放云平台开发和部署地理信息服务,具有低门槛低成本的优点,大小应用服务均可部署,同时按需使用、按实际使用资源情况付费,不论科研实验或是商业运营,开放云平台均能很好地满足应用需求,某些开放云平台甚至提供充足的免费资源以供开发者部署应用服务。

( 3) 高可靠高性能。开放云平台不同于单一服务器和传统的虚拟主机,平台具备动态伸缩特性和高度的硬软件可靠性,支持云计算,支持海量用户,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开放云平台的这些云计算特性非常适合部署空间信息处理服务,满足海量空间数据的高效并行处理要求。

4结语

本文对开放云平台与空间信息处理服务进行了简单介绍,说明了利用开放云平台开发和部署WPS服务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国内典型开放云平台SAE的WPS服务构建模型, 并给出了实现实例, 该服务构建模型也将实际应用于 “基于开放云平台的地铁监控信息平台”。文中所提出的基于开放云平台的WPS模型考虑了开放云平台的技术特点, 给出的WPS实例对文中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利用开放云平台开发和部署WPS服务具有低成本、易实现和高效率的优点,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上一篇:管道监控下一篇:经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