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配置效率

2024-07-23

市场配置效率(精选十篇)

市场配置效率 篇1

20世纪中期, 多元化和多部门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出现, 导致了内部资本市场的产生。企业中拥有不同投资机会的部门, 为了争夺资源展开竞争, 而总部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将集中起来的资金进行重新分配。这样的过程就使得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内部的资本市场。Alchian (1969) 、Williamson (1975) 将这种企业内部围绕资金展开竞争的市场称为“内部资本市场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ICM) ”。内部资本市场的出现,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外部资本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问题而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底下的缺陷。然而, 在拥有信息、监督和激励等方面优势 (Richardson, 1960;Alchian, 1969;Williamson, 1970;Williamson, 1975;Gertner et al., 1994;Stein, 1997) 的条件下, 内部资本市场仍因代理问题和寻租现象 (Rajan et al., 2000;Scharfstein and Stein, 2000;Wulf, 2002) 以及滥用现金流 (Jensen, 1986, 1993) 等问题而出现配置低效率。

2影响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因素分析

2.1ICM融资较外部融资在配置效率方面有很大提高

(1) 内部资本市场具有信息优势。

信息不对称是外部融资的根本问题所在, 它使得企业在融资中需承担较大的交易成本, 并面临较大的风险。此时, 企业极易陷入“逆向选择”的困境。而在ICM融资条件下, 一方面, 作为投资方的总部在长期积累中获取了大量有关被投资部门的信息;另一方面, 总部所获得的信息大多是各部门的专有信息, 通常不向外部市场公开。这就使得总部能同时拥有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优势, 减少了信息失真所带来的问题, 从而改善了信息环境的对称性。在较为对称的信息环境下, 总部将资本在集团内部进行统一调配, 将有限的资源投人到投资收益率高的项目上, 以使集团整体收益最大, 融资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幅减少, 融资交易的效率因而得以提高。

(2) 内部资本市场的监督激励更为有效。

在外部资本市场, 投资者通过契约的方式获得固定收益。他们的监督行为不会为他们带来额外的收益, 所以他们通常不会在监督方面做出太多的努力。然而, 在ICM中, 总部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他们所能获得的收益随着监督工作的加强而增长。这就会促使总部出资者在监督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 在合理设计和利用激励的情况下, 在集团内部可以形成总部和部门之间的交叉监督体系, 使各成员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公司治理活动中来, 有效地提高了公司治理的水平。当然, 由于监督同样有成本, 监督也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一般而言, 在监督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上, 监督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3) 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更低。

ICM中, 总部通过在集团内部建立良性的、互动的信息交流系统, 从内部获取更真实、完整和及时的信息, 其成本较外部信息大大降低。同时, 由于总部所获取的信息可以多次在多个领域进行运用, 信息成本也得到了分摊。此外, ICM融资避免了过多的股东和债权人的介入, 所花耗费的代理成本也相应减少。

(4) 内部资本市场有助于增加企业外部融资的渠道。

企业在寻求外部投资特别是银行贷款时, 常常因为不能提供足够的信用证明而得无法获得贷款。而总部对成员企业的投资往往被银行的机构看作是企业质量良好的信号。因此, 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等资金的机会大大增加。此外, 集团总部处于长期战略和产权结构的考虑而引进的战略投资者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外部融资渠道。

(5) 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实现资金的重新分配。

总部对项目的投资往往是多期进行的。一些在前期拥有较高投资收益率的项目, 可能会因为自身原因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收益率大幅下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外部投资者一般只能选择将资产折价出售, 承担相应的损失。然而, 在ICM中, 由于总部拥有控制权, 当某个部门业绩不佳时, 总部可以选择将其资产进行重新分配, 是整个集团的收益最大化。因此,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其收入的资金并非自动流向其生产部门, 而是通过竞争由总部重新加以分配。这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2.2ICM融资低效的问题亦愈发凸显

(1) 代理成本的增大。

ICM是从公司组织结构发展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 简称M型结构) 的时候开始的。多层制是M型结构的重要特征。而随着企业多元化程度的发展, 其组织规模迅猛扩张, 组织层级也不断增多。然而, 当企业多元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过大的组织规模和过多的层级, 使得集团内部代理链条延长, 严重影响了信息在集团内传递的效果和效率, 并引发了信息失真等问题。同时, 企业集团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增加也使得其代理结构更为复杂。由于大股东、管理层和中小股东之间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 他们的行为势必会因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导而出现冲突和矛盾。而外部资本市场信息不流畅、外部中小股东监管困难, 大股东和管理者极易通过集团内的非公平关联交易、高风险交易等方式掠夺公司财富、侵害中小股东权益, 以此来满足个人的利益需求。这些都使得代理成本急剧增加, 资源配置效率大大降低。

(2) “寻租”现象日益严重。

寻租就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 (丹尼斯?缪勒) 。在ICM中, 部门经理没有剩余控制权, 其权利被大大弱化。这就造成了部门经理的激励缺失。部门经理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或为自己寻找“退路”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外部公关活动, 放松在经营上的的努力。这些“寻租”行为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扭曲配置。并且, 资源配置的扭曲会进一步弱化对部门经理的激励, 加剧“寻租”行为的发生。同时, 在随着企业多元化的急剧发展, 各部门间的竞争会更加的激烈, “寻租”现象会更为的严重, 资源配置的扭曲程度也会因此而加深。

(3) 跨部门补贴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张, 子公司、分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 各部门间投资机会的差异也不断增大。这就容易产生“社会主义”现象 (Scharfstein和Stein, 2000) , 即公司的现金流并不遵从资产收益率来进行分配, 而是呈现出一种“平均化”的现象, 对于相对好的投资项目投资不足, 而对于相对差的投资项目却投资过度, 从而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 损害公司的整体价值。Berger和Ofek (1995) 发现, 公司过度投资于收益较差的部门的这种交叉补贴, 是造成公司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4) 自由现金流的滥用。

由于ICM的“多币效应” (Stein, 1997) , 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不仅可以从外部取得更多的资金, 也可以实现内部现金流的互补, 从而有能力进行资金的自由调配。这极易引发管理层滥用现金流、过度投资的行为。此外, 企业多元化程度的加深会增加决策的难度, 管理层资源配置决策失误的情况也愈发频繁。

3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控制机制

3.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成本是影响ICM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 合理的公司治理体制是减少代理成本、提高ICM融资效率的重要环节。建立合理的治理体制, 关键在于解决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双重代理问题。企业应当完善内部组织治理结构, 规范大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任和权力关系;在制度安排上对利益各方, 特别是大股东和管理层予以必要的制衡;在董事会下设立必要的部门对资金的分配进行战略规划, 制定有效地管理政策;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加强集团内部的信息传导体制的建设, 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3.2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管理层与部门经理作为理性主体, 都追求着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当激励不足时, “寻租”行为和“社会主义”现象便更容易出现, 从而导致ICM的低效配置。因此, 企业可以采取适当提高工资报酬、股票期权计划等激励措施来提高部门经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积极性;以投资回报率为标准对集团内部各部门产生的现金流进行再分配, 增强部门经理努力工作的积极程度。当然, 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的同时, 企业也应当建立相协调的控制约束机制来规范部门经理的行为, 防范“寻租”活动的发生。

3.3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

“寻租”行为的泛滥往往是由于没有良好的监督。为了规范ICM的资本配置行为, 提高配置效率, 企业有必要建立有效地监督体系。具体而言, 企业应加强董事会对内部资本预算和分配的控制;完善监事会制度并设立审计委员会, 对内部资本的配置效率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计;鼓励各级经理人员和职工积极参与监督管理层和部门经理的行为, 并以此提高他们对决策的执行力度;增强与外部监督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和外部监督控制力度, 从而规范大股东的行为, 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害。

4总结

ICM的出现, 弥补了外部资本市场的局限性, 规避了外部资本市场上投资项目的信息披露和困扰外部资本市场的激励等问题。在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 外部资本市场不发达、公司治理问题突出, 建立内部资本市场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然而, ICM由于受制于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激励、监督机制, 也会给企业的治理带来新的问题。因此, 我们既要认识到ICM的优点, 也要能意识到它的不足之处, 建立相应的措施、规范相关的行为, 使ICM能够真正发挥出它在融资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1]Alchian, A.A.Corporate Management and Property Rights[J].Henry Mannered Economic Policy and the Regulation of Corpo-rate Securities, 1969.

[2]Berger, Phillip, G.and Eli, Ofek.Diversification’s Effect on Firm Valu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5, vol.37:39-65.

[3]Jensen.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The American Economics, 1986, vol.76:323-329.

[4]邵军.代理成本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9, (4) .

[5]王峰娟, 邹存良.多元化程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基于分布数据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 2009, (4) .

市场配置效率 篇2

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不完善及由此引起的`一些非市场的交易行为对资源配置机制的扭曲,是当前中国股票市场因寻租导致低的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原因.因此,文章提出,解决股票市场寻租问题必须从完善制度体系入手.

作 者:田金火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刊 名:沿海企业与科技 英文刊名: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2) 分类号:F832.6 关键词:寻租行为   股票市场   资源配置效率   制度安排  

市场配置效率 篇3

关键词:资本配置效率;金融市场发展

1引言

资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融资源。资本总量与资本配置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投资增长对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资本存量不断增长、投资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我国资本的效率却不高,呈现粗放型的经济特征,这对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不利的。

投资往往是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关,从发达国家来看,经济发展过程中,证券市场的融资和银行的信贷决定着投资。从国外相关研究来看,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有较强的相关性,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促进投资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从我国来看,近10年来金融市场发展非常快,直观上这种发展提高了我国的资本配置效率,然而关于金融市场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的问题仍有争议。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资本配置效率未必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可能存在许多国情方面的特殊性,有一些金融体制之外的因素。某省资本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模型设定及指标说明:Jeffery Wurgler(2000)提出了基于行业衡量资本配置效率的模型:

其中,V为利润;I为固定资产存量;c为国家;i为工业行业编号;t为年份;η为第t年内c国家投资增长对利润增长的弹性指标,即资本配置效率。

有的学者认为,固定资产投资额追求的是长期利润而不是即期利润,利润额并不能说明行业未来的成长性。他们用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和工业增加值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利润的替代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选取某省1996~2007年36个工业行业(由于数据不全,剔除了其他采矿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弃材料回收加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年度数据,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FANV为各行业工业增加值;IVA为各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i为工业行业的编号;t为年份;ηt为第t年资本配置效率的弹性指标;εt为随机误差项。数据来自于《吉林统计年鉴》。

ηt>0时,意味着该年度某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提高1%,此行业固定资产存量增长率提高ηt%,即更多的资金流入了成长性更好的行业;ηt<0时,意味着该年度某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提高1%,其行业固定资产存量增长率降低ηt%,说明资金流入了成长性弱的行业之中,从而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资本配置效率。

2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市场发展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2.1数据及指标说明

为得到金融市场发展和资本配置效率的相关关系,本文选择以下指标衡量金融市场发展规模:以人民币信贷规模对名义GDP的比例(CRED/GDP)来衡量银行部门发展;以历年股市筹资额对名义GDP的比例(STK/GDP)来衡量股票市场发展;两者之和FD(CRED/GDP+ STK/GDP)。

本文采用的某省金融市场指标均以单位GDP为基准。即信贷市场规模CRED等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除以GDP;股票市场规模STK等于某省流通股筹资额除以GDP。数据均来自于《吉林统计年鉴》、《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由于数据缺失,时间跨度选择为1997~2006年。

2.2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市场发展的线性回归

采用表一所列出的1997~2006年某省历年资本配置效率的数据与金融市场发展的相关指标分别进行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见表1,

(1)式表明1997~2006年,某省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市场发展呈正相关性,但金融市场发展综合性指标FD仅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而且R2仅为0.336,这说明还存在其他非金融发展的解释变量未引入到模型中。

(2)式反映信贷规模指标CRED/GDP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尚且与η值不相关,这说明指标CRED/GDP不能成为某省资本配置效率的解释变量。

(3)式反映10%的显著性水平下STK/GDP与η值有一定正相关性。

(4)式将指标FD分为CRED/GDP与STK/GDP两个指标,分别代表信贷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CRED/GDP对资本配置效率无显著影响,而STK/GDP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为0,反映了股票市场筹资额增长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有较大正相关性。从理论上,这种关系可能是因为股市的价格信号和融资功能对投资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总体来讲,从(1)到(4)R2均较低,说明某省金融市场发展规模只能是影响资本配置效率变化的部分解释变量。

3实证结论及分析

3.1实证结论

3.1.1某省资本配置效率较低

nlc202309050006

用Jeffery Wurgler资本配置效率模型,按截面数据衡量某省各年资本配置效率的动态变化,结果标明,资本配置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各年份变化不稳定。将本文结果与Jeffery Wurgler(2000)的研究结果相比,某省资本配置效率仍较低。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表3)也处于低水平,可见某省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是由于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某省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尚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水平低,所以投资受地区间资本回报率差异的影响还不大,投资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很大。

3.1.2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市场发展相关程度较低

由计量分析可知,考察时间序列,1997~2006这10年中,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市场发展呈现弱相关性,金融市场的发展只能解释资本配置效率变化的30%~40%,因此,推断其仍受政策、制度等非金融因素的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指标不能很好解释资本配置效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表1(1)式来看,这10年间信贷与股票市场不能非常好的解释资本配置效率的变化。

第二,从表1(3)式来看,近10年间股票筹资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正相关较大,但影响较小。也就是说股票市场能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但股票市场对资本配置效率变化的解释度较低。这是因为某省通过证券市场发行流通股的融资规模非常小,股票市场还很不发达,股市的资本配置功能效率很低。由于股市主要是为大中型国企筹集资金,再加上股市监管存在较大漏洞,恶意炒作和披露虚假信息的情况大量存在,扭曲了股票市场的资本配置行为,降低了股票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

3.2金融市场发展未能有效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的原因

3.2.1资本市场结构失调

某省资本市场主要由中长期信贷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组成。在过去的10年中,银行资产占金融资产总额90%左右,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这是失调的表现之一。失调还表现在证券市场。融资和优化资源配置是证券市场的两个基本功能,这两个功能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合理的融资结构可以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而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实现合理的融资结构。但从融资结构来看,证券市场一直处于非均衡状态,股票市场、国债市场发展迅速,但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另外,前文也曾提及,某省股票市场融资规模过小,导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股市的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有比较强的正相关性,但可靠程度不高。

3.2.2金融市场功能不健全

从信贷市场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信贷市场,导致中长期信贷效率低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业的金融资产高度集中在效率低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二是有限的信贷资金集中投向缺乏效率的国企,致使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大量堆积。

从股票市场来看,国有股、法人股的不流通,无法通过竞争性股权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从债券市场来看,政府垄断债券市场,发行了大规模债券,但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二级市场,同时使企业被排挤出债券市场,导致企业债券市场的严重滞后。这种滞后一方面使大量追求安全性的资金无法投资于企业债券,只能选择存入银行或进入股市,使得本应承担高风险的股市资金并不具备承担高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迫使企业只能选择通过股市筹资,企业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盲目争取上市。

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使得金融产品缺乏多样性,金融市场层次不明显,投资者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工具,这也影响了资本配置效率。

3.2.3金融市场发展表现为数量增长迅速而非质量、效率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某省金融市场发展数量上扩张非常快,但某省通过金融市场发展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条件尚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贷规模和投向受到政府的干预。政府对金融部门实行“指令性贷款”和其他多方面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经常成为政府工程筹集短缺资金的来源,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金融部门并未完全掌握经营自主权。政府的干预使信贷活动违背了效率准则,在政府干预下资源流向低效率部门,造成资源浪费,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直接导致金融部门资本配置效率低下。

第二,利率配置资本的杠杆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我国利率市场化与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的主要利率仍是官定利率。这种利率管制对资金配置效率影响很大。首先体现在我国差别利率体系的不合理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差别利率本应体现为低风险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而高风险企业需要承担较高利率。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差别利率主要是政府的政策优惠,这使得金融部门不能根据贷款人的风险来制定适当的利率,高风险缺乏高利率的补偿,风险收益不对称。所以利率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无法有效发挥。另外,我国利率浮动幅度小,无法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变化,无法有效引导资金流动。

第三,金融部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能力差。 这主要体现在金融部门没有全面真实地掌握企业的历史资料,内部缺乏合理科学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和信用管理体系,这使得金融部门在放贷时很难对企业的收益与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存在信息不对称,信贷资本的配置效率低下,金融部门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的职能受到限制。

综合上述因素,某省的金融市场发展只能是数量增长,而不是效率的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就无法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4以金融市场发展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提高措施

4.1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

转变政府职能,使银企都能按照市场化原则经营。政府只通过宏观经济政策间接调控经济发展,而不是直接进行行政干预。此外,政府还应加强金融方面的立法,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4.2消除资本市场体制性缺陷

第一,改变资本市场内部的非均衡发展。某省资本市场的结构失衡体现在信贷市场占主导,债券市场发展滞后,而债券市场中国债占据垄断地位,而企业债数量很小,这种严重失衡的结构使金融市场不能很好地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不能解决企业资金融通的问题。虽然企业债券市场不为人们关注,处于萎缩状态,但却可能成为一个突破口。

第二,丰富资本市场层次。资本市场缺乏层次性,资本市场主要组成部分的中长期贷款市场,其资金供给主要来源于国有商业银行,而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门槛高,这使得资源无法迅速而有效地配置。因此,需要丰富资本市场层次,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第三,加快证券市场发展,健全金融市场功能。要优化二级市场的投资结构,发展机构投资者,以对上市公司实行有效的监督。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种种问题使上市公司筹资成本大于向银行贷款的成本,且不如银行贷款便捷。所以,加强监督,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通过上市公司真实的经济效益引导资源流动,才能提高股票市场资本配置效率。

4.3优化金融制度,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效率

以上案例来看,现行的融资体制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从间接融资来讲,大中城市的金融机构明显偏好大企业,而地县一级的金融机构则主要服务于中小国有企业。普通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匮乏。从直接融资来讲,资本市场是为了增加国有企业的外源融资渠道,促进国企改革,而且政府行政权力的介入限制了民营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所以必须改善金融制度与结构。此外,国有商业银行很大程度上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贷款并不是按市场原则放出,稀缺的资源并没配置到高效率的企业中,信贷资金仍然倾向于国有企业。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信贷市场在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中的作用,必须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市场配置效率 篇4

一、内部资本市场的特征

相对于外部资本市场 (ECM) , 内部资本市场表现出如下特征:

1. 出资者拥有剩余控制权。

Gertner、Scharfstein和Stein (1994) 认为ICM与ECM (以银行贷款为例) 有本质区别, 在内部资本市场, 公司总部 (出资者) 是资金使用部门资产的所有者, 拥有剩余控制权;而在外部资本市场, 出资者则不是资金使用部门资产的所有者。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的主要区别集中体现在对资产的剩余控制权上。对资产的剩余控制权的不同, 导致ICM和ECM在激励、监督、重新配置资产等方面的能力和作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

2. 资本配置的双重机制。

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是依附于某一特定企业组织模式而存在的, 可以说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科层组织设计。依照科斯的企业理论, 资源在外部市场上是通过价格机制进行配置的, 而在企业内部则主要凭借权力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之所以不同于市场价格机制, 是因为这种权力的实施是无法列入合约的。冯丽霞和杨鲁 (2009) 在分析不同类型组织载体的共同特征的基础上, 明确将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载体界定为中间性组织, 并引入中间性组织理论来探讨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契约性质, 认为内部资本市场从本质上看是在权威机制和价格机制双重调节下的一组资本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

3. 双层委托代理结构。

内部资本市场通常依附于M型或H型企业组织存在, 这两种组织形式共同的特点是“多层次”, 公司总部与分部经理之间的代理冲突凸显。而Scharfstein和Stein (2000) 则认为存在双层代理关系, 即公司总部追求自身利益, 并不代表追求股东利益。代理链条的复杂化, 导致企业集团相对于独立经营企业存在更严重的代理问题。同时, 新兴市场中外部市场的不发达和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也会导致内部资本市场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

二、国外M型企业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研究

作为一种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本配置方式, 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核心和焦点。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M型企业展开的, 已有文献对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观点:内部资本配置的有效论和无效论。

1. 有效论。

此观点认为ICM具有信息和激励优势, 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激励, 从而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配置效率。Alchian (1969) 和Williamson (1975) 认为, 相对于外部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 内部资本市场企业总部在监督和信息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企业总部将现有资金在各投资机会间重新配置、规避投资项目信息的披露等。

由于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当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约束 (包括信用约束) 较强时, 存在正净现值的投资机会可能被外部投资者低估, 企业可能会由于融资不足而被迫放弃这些投资项目, 而内部资本市场能够削弱这种融资约束。内部资本市场的自由资金缓解了企业对外部资本市场的依赖, 可以有效解决上述企业投资不足的问题, 而且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企业的价值。多元化公司内部资本市场的现金流整合功能可以产生更大的外部融资效应, 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 满足净现值为正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哈洛克、雷加特和托马斯则从企业多样化策略和企业股权融资相互关系的角度考察了构造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企业内部资本配置能够放松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投资不足, 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多钱效应”。

Gertner、Scharfstein和Stein (1994) 在Grossman和Hart的所有权理论基础上, 构建了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型。他们认为, 与外部资本市场的出资者不同, 在内部资本市场上, 企业总部是资金使用部门资产的直接所有者, 并拥有剩余控制权, 这将激励企业总部对资金进行分配并对部门管理者实施有效监督, 使内部资本市场在信息传递、监督和激励等方面产生不同的效果, 这就产生了所谓的“活钱效应”。此后, Stein (1997) 建立了一个“胜利者选拔”模型, 从集团总部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内部资本配置问题。他发现处于信息优势的企业总部会对企业内部各投资机会按回报率高低进行排序, 并将有限的资本分配到边际收益最高的部门。

2. 无效论。

此观点认为由于代理问题等的存在, 使得ICM在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方面是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的。尽管上述研究对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性给予了充分肯定, 但具有内部资本市场功能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却存在着普遍的折价交易现象。Lang, larry和Stulz (1994) 的研究数据表明,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多元化公司的托宾Q值要明显低于相同投资组合的专业化公司。一般认为, 大企业的组织结构可能会因为代理问题而导致投资的无效率, 进而导致内部资本市场的失效。一种情况是经理人有对剩余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倾向, 而大企业的组织形式为经理人提供了更多的现金流, 从而容易导致过度投资;另一种情况是大企业内并没有太多的现金流, 但由于内部资本市场在资金分配方面的效率比外部资本市场更低, 出现诸如交叉补贴的问题, 使得在不该投资的项目上投入过多, 而在该投资的项目上投入不足。Stein (2002) 发现, 由于企业内部存在较多的现金流可以自由支配, 经理人出于控制权私利的考虑, 很可能会出现过度投资、盲目多元化等扭曲性资本配置行为。

Harris和Raviv (1996) 认为过去的研究忽略了激励问题。Brusco和Panunzi (2000) 对部门经理人的控制权私利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后发现, 由于企业总部拥有内部资本的重新分配权, 可以将某一部门的现有资源在下期分配到另一部门中而削弱该部门经理对资源的控制权, 导致部门经理将资金投向能提升自身控制权的项目中而非拥有更好投资机会的最佳投资项目中, 从而降低了企业价值。Brusco和Panunzi (2005) 后来又直接将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上的资源优化配置行为和管理者的工作激励联系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

Lins和Servaes (2000) 认为在缺少投资者保护的国家, 由于外部资本市场信息不通畅、监管不到位, 控股股东更容易为满足其私利而利用金字塔等股权结构进行利益输送, 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这种利益侵占大部分是通过占用资金、转移资产等方式在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中进行的, 使得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异化, 严重影响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及公司治理水平。

三、我国系族企业 (H型组织) 内部资本配置分析

1. 系族企业的涵义。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可的观点是系族

企业属于企业集团的一种形式。蔡琳 (2003) 把“系族”定义为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控股结构至少持有两家上市公司股份并且至少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属于“系族”的标准为“系族”成员是否进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肖星、王琨 (2006) 认为企业集团采取下属公司上市或参股、控股上市公司的方式, 将一些上市公司纳入旗下, 这种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称为系族企业。蔡卫星、李湛 (2009) 认为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控制了两家或两家以上上市公司, 规模非常庞大, 实务界将这种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通称为“系族”。

2. 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特征。

区别于M型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 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具有如下特征: (1) 复杂而松散的股权控制结构。处于转型阶段的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 具有明显的“一股独大”和国有股所有者缺位的特征。虽然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状况有所改变, 但相对控股甚至绝对控股股东仍然存在, 我国系族企业不仅拥有或控制多家上市公司, 而且拥有许多非上市公司, 其成员企业数量多、关系复杂。总的来说有三种控制方式:水平式控股、金字塔式控股和交叉持股。金字塔式控股结构一般分为四层:第一层是系族企业总部, 第二层是系族企业控股股东投资设立的非上市成员企业, 第三层是上市公司, 第四层是一系列由上市公司单独投资或上市公司与其他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公司。 (2) 特殊的委托代理问题。当前, 我国上市企业仍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阶段, 其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尚不完善, 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都比较严重, 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 企业内部不仅存在着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传统委托代理问题, 而且存在着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在所有权层面上的代理问题。

3. 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

目前, 国内关于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研究范围比较狭窄, 研究方式还比较单一, 研究结论与国外现有研究结论一样, 存在有“有效论”和“无效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周业安、韩梅 (2003) 以华联超市借壳上市为例,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 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资本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探讨, 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以国有股为主的股权结构特征促进了内部资本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他们发现企业采取内部资金与外部资金相结合的融资方式, 不但有利于减轻企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 而且有利于企业在长期投资与短期收益之间进行利益均衡。他们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可以利用内外资本市场的互补性或替代性来创造价值。宁向东 (2005) 认为系族企业股权集中度较低, 有利于降低控制成本。曾亚敏、张俊生 (2005)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收购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 他们指出1998~2000年间我国进行股权收购的动因在于滥用自由现金流而不是构建ICM。

当然, 认为我国上市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无效的研究文献也较多。邹薇和钱雪松 (2005) 从内外部资本市场的互补角度构建了一个两层次委托代理模型, 分析了我国上市企业内部资本的扭曲配置行为和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 发现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偏低不但使企业经理人扩大了融资规模, 而且使得其更关注控制权私利, 经理人的寻租行为是导致我国上市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无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控股股东侵占则是导致我国上市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无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郑国坚和魏明海 (2005) 从控制权私利的角度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决策, 发现内部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重要渠道。杨棉之 (2006) 通过对华通天香集团的个案分析发现, 我国“系族企业”所构造的原本为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而存在的内部资本市场已被异化为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渠道, 已经成为集团内关联公司间进行非公允关联交易、资金占用和非法担保等违规操作的平台。万良勇 (2006) 认为, 由于信息不对称及代理问题而存在利益侵占、过度投资、风险扩散以及低效率补贴等诸多潜在陷阱, 完善的法律规制体系将有助于减少机会主义的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饶静、万良勇 (2007) 研究发现, 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决定了上市公司所处的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具有典型的机会主义特征, 而大股东的这种机会主义行为是由大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所引起的。郝颖、刘星和林朝南 (2006) 从固定资产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分析了控制权收益问题, 发现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其内部资本配置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行为。魏馨、徐荣 (2008) 的研究也表明, 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问题导致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非有效性现象非常突出。

要实现内部资本市场和外部资本市场的互补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公司治理问题。卢建新 (2007) 通过强化不同分部之间的生产力差异, 重视管理激励, 从而把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率论”和“无效率论”结合在一起分析。对于系族企业而言, 要充分发挥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势, 避免其无效率现象, 除了要加强外部制度监管, 最重要的是完善系族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 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容易发生异化 (涂罡, 2007) 。

四、启示与展望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轨过程中, 由于金融体制仍存在诸多缺陷, 外部资本市场还不完善, 内部人控制与行政干预、现金流充裕企业与资金瓶颈约束企业、经理人寻租和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等现象并存, 严重地扭曲了我国上市企业的内部资本配置行为, 导致资本配置效率低下, 迫使我们不得不审视微观资本配置体制。因此, 完善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程度、降低两层次的委托代理成本、健全监管机制、深入研究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 关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行为和配置效率问题的研究仍在不断丰富, 尤其在新兴资本市场上, 许多未知领域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未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 在我国, 公司治理尚不完善、代理问题严重、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 存在着股东与管理层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在外部资本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 控股股东有很强的利益侵占动机, 同时也使公司治理问题更加复杂化。因此, 可以把内部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问题联系起来考察, 从公司治理视角对我国内部资本市场的病根进行深刻透视与剖析, 探讨影响内部资本市场的因素和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冲突与激励机制, 通过恰当的组织架构设计来引导企业各层次管理者的行为, 减少寻租行为、权力争斗等因素对资本配置的负面影响。

第二, 内部资本市场是外部资本市场的补充和替代, 外部资本市场的完善又有利于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比如, 对企业信用约束的放松会影响到一国经济的信用通道和货币传导机制, 最终会波及整个宏观经济。因此, 综合研究内外部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 根据资本市场发达程度制定相应政策, 相机调整内外部资本市场作用的范围, 对于充分发挥两种资本配置方式的各自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考虑到不确定性在资本配置决策中的重要性和内部资本市场的利益相关者复杂程度, 将实物期权理论、行为金融学和博弈论与内部资本配置理论相结合, 有助于进一步加深企业对内部资本配置的理解与认识。

参考文献

[1].冯丽霞, 杨鲁.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载体和本质.财会月刊, 2009;15

[2].肖星, 王琨.关于集团模式多元化经营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 2006;3

[3].安青松, 祝晓辉.民营企业控股多家上市公司的问题探讨.证券市场导报, 2004;12

[4].许艳芳, 张卫华, 文旷宇.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及其经济后果——基于明天科技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 2009;1

[5].巴曙松.中国系族企业的金融之殇.现代商业银行, 2005;12

市场配置效率 篇5

一、三个配置文件的差异分析。

在微软的操作系统中,其默认提供了三种配置文件,分别为本地用户配置文件、漫游用户配置文件、强制用户配置文件等等。这三个配置文件各有各的用途。作为微软的系统工程师,要了解这三个配置文件的特点以及差异,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置文件。

当用户第一次登录到操组系统的时候,系统便会为用自动创建一个“本地用户配置文件”。也就说,操作系统会把用户桌面、网络文件夹等配置保存在本地用户配置文件中,以供下次登录的时候使用。不过本地用户配置文件它是随着计算机不同而不同的,换一句话说,每个用户在不同的计算机内(即使用户名相同)各有其不同的本地用户配置文件。故这个配置文件不能够满足上面的需求。

强制用户配置文件是系统管理员预先配置好的,用户登录后对用户生效的配置文件。当员工登录后虽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桌面设置,但是当用户注销时,这些改变并不会保存到强制用户配置文件内。也就是说,使用强制用户配置文件后,员工每次登录操作系统时都是使用固定不变的桌面设置,其后续做的调整都会丢失。为此这个配置文件也不能够满足上述的需求。

如果系统管理员希望域用户无论到域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登录时,系统所采用的都是这个用户自己的工作环境,既能够使用相同的配置文件以便拥有相同的桌面设置时,就需要采用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漫游用户配置文件。当员工从系统中注销时,桌面配置的更改(如添加了一个指向某个网络共享文件的快捷方式)将会自动保存到漫游用户配置文件中。故当员工下次再次登录这个操作系统后,系统就会以这个更改过的漫游用户配置文件来设置桌面环境。这正是笔者要向大家推荐的一个配置文件,它可以让企业员工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有相同的工作环境。

二、给域用户指定漫游用户配置文件。

通常情况下,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为某个用户指定漫游用户配置文件,分别为给用户指定一个空的漫游配置文件和给用户指定一个预先设置好的漫游用户配置文件。由于两个方式其配置过程大同小异,故笔者就以“给用户指定一个空的漫游用户配置文件”为例,谈谈这个具体的配置过程。

假设现在企业有如下的需求。企业有个销售经理其域用户帐号为SA001。由于其工作的需要,销售经理希望其利用帐户SA001在企业内部任何一台的计算机登录时,都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桌面环境,

要实现这个需求,该如何配置?

第一步:笔者先在文件服务器上设置了一个共享文件夹“UserShare”。这个共享文件夹就是用来存储企业内各个域用户帐号的漫游用户配置文件。同时为了保证用户的桌面配置更改能够保存到这个共享文件夹中,笔者还调整了相关权限。让用户对这个共享文件夹有更改的权限。由于笔者采用的是NTFS文件系统,故默认情况下对域用户是没有更改权限的。为此笔者强调一下,一定要允许用户对这个文件夹中的内容进行更改。否则的话,用户桌面更改配置将无法顺利保存到服务器上,甚至导致桌面配置丢失。

第二步:建立用户信息。共享文件设置好之后,系统管理员要用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到域控制器中。然后依次打开“开始”、“管理工具”、“活动目录用户和计算机”窗口。然后在这个窗口中创建用户帐号。帐号创建完成后选择“属性”,打开配置文件标签。在配置文件路径处,指定存储漫游用户配置文件的路径,即刚才第一步设置的共享文件地址,如192.168.0.3UserShareSA001。其中192.128.0.3是文件服务器的IP地址,UserShare为共享文件夹的名字,SA001是系统管理员自行指定的文件夹名字。为了便于管理,这个文件夹名字最好跟域用户名字相同。这个文件夹不需要预先存在,只需要指定文件夹的名字即可。到时候系统会自动进行创建。

第三步:漫游用户配置文件初始化。上面两个步骤完成之后,当销售经理以SA001帐号登录到域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时,操作系统就会从第二步定义的共享文件处,创建一个漫游用户配置文件件夹。这个文件夹的名字就是上面指定的文件夹名字。需要注意的是,在用户第一次登录的时候,这个文件夹中不会有任何数据。也就是说,此时用户采用的是其默认的用户配置文件,而不是漫游用户配置文件。如果销售经理室第一次在这台计算机上登录,则此时其工作环境是有系统的默认配置决定的。如果销售经理以前在这台计算机上登录过(设置漫游用户配置文件之前),则此时采用的就是本地用户配置文件。然后当用户注销操作系统时,其桌面设置(可能没有进行任何更改)就会被存储到漫游配置文件中。以后销售经理无论到网络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登录到域时,系统都会读取这个漫游配置文件,并利用这个配置文件中的参数来初始化用户的工作环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用户的桌面配置除了会保存到漫游配置文件中,还会保存到本地配置文件中。如此的话,即使由于网络等原因,导致漫游用户配置文件无法访问时,用户仍然可以利用本地用户配置文件来初始化用户的桌面环境。

三、用户漫游配置文件的使用限制。

由于漫游用户配置文件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因此当用户无论从域内的任何也一台计算机登录时,他都可以读取到这个配置文件。而当用户注销时,其桌面的更改会自动保存到服务器上漫游用户配置文件中。企业用户无论下次到哪一台计算机登录时,就会以更改过的设置为其配置工作环境。不过漫游用户配置环境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主要受到三个应用限制。

提高创新效率重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篇6

搞科研创新,科研的目标应该明确。

首先基础研究力度要加大;其次需要针对行业重大技术的突破;再次针对一些部门管理需要的技术支撑。面对不同的需要,科研技术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针对每一类科技需求,应该有相应的创新主体。对于基础研究,最有条件的就是大专院校、中国科学院;然后针对行业技术突破,就应该以企业为主。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加大企业创新的主体。但是对于一些行业管理支撑的技术,应该由行业院所来决策。

真正要在科研创新获得突破,还应该由三个“稳定”做起:一是稳定科研方向,二是稳定人才队伍,三是稳定经费支持。稳定方向是保证科研的持续性,不能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那样肯定无法做好。

科技成果转化,一种是成果确实实用有市场,能够产生效益的,肯定能够转化;另一种是提出了研究成果,取得效益还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创新的平台,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使之能够转化利用。

钟志华

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摆在全局核心位置的话题,我们在工作规划方面要大大加强,否则就会形成缺陷。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调研方面,应该下更多的功夫。

大家都讲创新驱动,但创新驱动的内涵是什么?这个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从国家层面到具体部门、到每个科研人员,都讲创新驱动,它应该是一个大的战略,贯穿在很多方面。

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在谈到科技创新时,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如科技立项与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不紧密,投入分散,且低水平重复、效益低;科技人才和成果评价导向出偏,且自娱自乐;院所和高校没有有效地建立为企业服务的机制和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对经济的贡献不够大,等等。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正在得到缓解和不同程度的解决。但是,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仅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远远不够。因为,即使科技体制改革完全到位,并让现有的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投入都发挥了应有的效益,也满足不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更何况,没有“经济”对科技创新更加积极的作为,“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实际上,创新驱动发展面临一个更大、更难的问题,那就是“经济”与“科技”脱节,具体表现在政府工作计划、政府预算、政府部门职能定位与分工、企业与院所和高校的合作、“经济人”与“科技人”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

市场配置效率 篇7

关键词:内部资本市场,组织机构,配置效率

自从20世纪60年代内部资本市场 (ICM) 这一概念提出以来, 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尽管不同学者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有不同的角度和重点, 但我们发现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问题是不可回避的焦点。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外部资本市场资本配置效率受到质疑。学者们发现, 在企业组织内部资金的配置行为始终存在, 且有一定的优势。内部资本市场可以作为外部资本市场的替代。

内部资本市场存在于多单位的M、H型企业集团。分权程度不同、产权特点各异, 运作模式等方面有共性, 也有各自的特点。两种类型的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都是控制权在财务方面的体现, 其效率如何取决于“剩余财权”的配置效率。不同组织结构的企业集团“剩余财权”的配置也各有特点。

一、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微观环境

(一) U型组织结构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大企业普遍采用的是U型结构, 也叫一元结构, 是按企业内部生产、销售、开发等职能, 划分成若干部门的纵向一体化组织。这种单一企业的组织机构保持了直线制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U型结构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组织结构单一, 其内部资金流动并未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在此也不做赘述。

(二) M型组织结构

20世纪初, 通用汽车公司针对U型结构的缺陷, 创造了M型组织结构。M型组织结构, 又称为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是一种多单位的企业体制, 按产品、客户、地区等设立半自主性的经营事业部。较之U型结构, M型组织结构的分权程度高。但各个事业部并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 仍然是企业的内部经营机构, 如分公司。

20世纪中期, 美国的联合兼并浪潮造就了一批采用M型组织结构进行多元化经营的联合大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急剧膨胀, 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规模也随之上升。以Alchian和Williamson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在对联合大企业内部资金流动的研究中, 提出了“内部资本市场”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的理念。此后, 学者们以联合大企业为研究对象, 对内部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行为、效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后续研究。M型组织结构是目前学者研究内部资本市场最多的类型, 并以此为基础得出丰硕成果。

(三) H型组织结构

H型组织结构即控股公司结构。母公司持有子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 以产权为纽带, 凭借对子公司的控制权, 控制和管理企业集团的资金运动和生产经营活动。较之M型结构, H型结构由于各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 独立性较强, 因而分权程度高。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整体资源战略, 尤其是内部资金的整体规划, 由于涉及到控制权等诸多问题, 无法通过简单的行政命令达到目的。

早期的研究认为H型组织结构不存在内部资本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学者们开始认识到H型公司也是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组织形式。与西方国家H型组织的特点不同的是, 在我国大股东股权集中的H型企业集团远多于股权分散的企业集团。其中以国有企业集团和民营金字塔式的“系”族企业最为典型, 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二、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

(一) 交易类型

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是指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财务资源的交换与分配, 这依托于内部资本市场交易行为。

Triantis (2004) 将内部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分为五种类型:一个项目的现金被用于另一项目;出售一个项目的资产, 所得收人用于另一个项目;以一个项目的资产作抵押, 为另一个项目进行贷款融资;两个项目共同负担一笔支出;项目之间以内部价格进行产品和服务的交易。魏明海和万良勇 (2006) 指出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9种方式:集团内部的借贷, 集团内属于资本配置行为的产品或服务往来, 集团内资产、股权转让, 集团内担保, 集团内委托租赁存款, 集团内委托投资、增资, 集团内票据贴现融资, 集团内部的资产租赁, 代垫款项。

内部资本市场交易既包括交易双方直接进行, 不通过第三方中介的直接交易行为, 如资产的担保、转让等;也包括依托集团内的中介组织作为资本市场运作的载体, 按照特定规则进行的间接交易行为。

(二) 运作载体

企业集团内的承担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功能的中介组织主要是指结算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等, 它们作为内部资本市场运作载体承担了企业集团内部的大部分交易。

内部结算中心通常设于财务部门内, 不具法人资格。以吸收存款的方式集中集团内各企业暂时闲置的分散资金, 以发放贷款等形式分配给集团内需要资金的企业, 主要承担资金结算、信贷、投资和筹资以及监管和信息反馈功能。同样, 内部银行也是集团“总部”的一个职能部门, 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 其职能主要体现在集中资金并调剂余缺、加速流动资金周转、疏通内部结算渠道以及实施资金监控等方面。

由于M型企业集团中, 各分部都是单一的法人实体, 不具备法人资格, 且“总部”集权度一般较高, “总部”对各个分部有较强的权威, 控制能力更强, 因此“总部”在外部资本市场上以企业集团的名义进行集中融资, 再通过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分配给各部门或分部。

最适合H型组织结构的是财务公司模式。财务公司除了一般的存贷款、结算等现金管理服务, 也承担为集团公司募集资金, 评估和监督业务单位的业绩、评估融资计划并决定资本配置, 监控子公司和投资项目资金使用的功能。

H型组织结构企业内部多法人, 控股企业和子公司都有资格独立地在外部资本市场上以各自的名义进行融资, 也可以由“总部”集中融资。各子公司具有完全独立的财权, 集团公司“总部”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资金取得和使用。财务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 按照市场竞争机制与其他企业等价交换, 符合外部法律制度的规范, 更容易被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集团成员企业接受。

(三) 配置中心

无论是否通过以上平台进行运作, 企业集团均存在一个“总部”作为配置中心对集团资金实施管控。内部资本市场是企业集团内部各部门配置资金的机制, M型组织结构的集团“总部”及H型组织结构的母公司 (或控股公司) 便是拥有这一配置决策权的机构, 在此统称为“总部”。

无论企业组织处于何种形式, “总部”这一权威在集团企业整个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过程中起着支配性的作用, 但控制力度和方式不同。外部资本市场配置资金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 内部资本市场更多的是依赖于“总部”依靠权力或权威、等级制度并配合使用价格机制。

M型“总部”对各分部的控制力更强, 对各个分部的财务配置进行全局管控, 甚至可以通过依靠权力或权威、等级制度以行政命令对资源进行直接配置。H型组织的子公司对资金配置有高度的分配权, 集团“总部”在资金上的控制力度比M型组织弱。由于拥有控制权, 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对子公司的财务具有较大配置权, 以间接配置形式为主, 但配置往往更具隐蔽性, 方式更灵活多样, 并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 以各种方式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

从交易中资金的流向来看, 内部资本市场运作体现为资金的流入流出, 具体体现为资本集聚和资本配置。这也是内部资本市场被称之为“资本市场”的原因之一———具有资本集聚和资本配置的功能。资本配置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将集聚的资金配置到各个相互竞争的项目中。

(一) 制度经济学的角度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企业和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机制, 可以相互替代。内部资本市场就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内部资源配置机制。

市场配置资源需要付出交易成本, 包括搜寻交易对手的费用、监督费用等;企业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形式, 当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 人们倾向于用企业代替市场来配置资源, 交易活动便会从市场转移到企业内部。但企业配置资源需要付出代理成本等内部管理成本, 当企业规模过大时, 管理成本过高, 企业会通过市场交易来购买而不是自己生产。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则是以内部中介组织为载体, 用内部市场交易来替代纯粹的市场和单一组织, 以降低市场失效和组织失效。一方面, 它替代外部资本市场, 节约净交易成本, 通过统一管理以较低的内部交易成本替代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独立法人, 受集团行政干预较少, 又可以节约管理协调成本。

(二) 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有效性是企业财权配置效率的体现

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历来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如果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效率的, 就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后果。然而目前的研究结论相悖, 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论与无效论都有大量的数据支持。实际上, 内部资本市场并不必然具备经济性, 其是否有效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是企业集团内部治理的内容之一, 有效性是企业财权配置效率的体现。

何进日等 (2007) 认为企业财权是企业产权的核心权能, 是体现财务权责结构的一系列权利束的总和;它是侧重从财务关系方面反映财务本质属性的核心概念。“财权=通用财权+剩余财权”。发轫于不完全财产契约中非完备部分的“剩余财权”就传承了剩余公司治理所强调的企业效率价值观, 最大化企业组织租金, 以效率价值观为导向。

内部资本市场是否有效取决于企业集团财权配置的效率如何, 是企业“剩余财权”配置效率的体现, 也是企业集团控制权在财务方面的体现。如果企业集团的控制权配置是有效率的, 那么拥有“剩余财权”的“总部”将以效率为导向, 引导内部资本市场将资本配置到最适合的投资项目上, 内部资本市场将是有效率的;如果企业集团本身由于代理等问题导致控制权配置无效, 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也将失去经济性, 甚至成为利益输送的工具。

M型企业集团“总部”对分部的有绝对的控制权, 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不高源于“剩余财权”的配置效率不高。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内部人控制导致的代理问题。内部管理者的寻租行为导致企业过分扩大融资规模, 资本配置不当、投资缺乏效率的不良后果。

H型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之间是以产权为纽带的独立法人, 有独立的财权, 内部资本市场配置需要较高的协调成本。但由于“剩余财权”的存在, 无论财务公司等内部组织如何完善, “总部”总能通过各种不断创新的手段实现对子公司进行财务控制, 实现内部资本运作。H型企业集团主要的代理问题是母公司作为大股东与子公司的中小股东之间由于控制权导致的代理问题。

从形成机制来看, 不少H型企业集团在形成之初就是通过企业重组和借壳上市形成的, 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机会主义倾向, 母子公司之间代理问题突出、内部资本市场先天不足、沦为母公司利益输送的隧道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 M型企业集团主要是内部人控制导致的代理问题。H型企业集团主要的代理问题是母公司作为大股东与子公司的中小股东之间由于控制权导致的代理问题。关注不同类型企业集团“剩余财权”的配置特点, 将为内部资本市场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冯丽霞.内部资本市场:组织载体、交易与租金[J].会计研究, 2006 (8) .

[2]冯丽霞, 孙源.不同组织结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比较[J].财会通讯, 2008 (2) .

[3]左和平, 龚志文.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结构、机制与有效性[J].会计研究, 2011 (3) .

[4]邹薇, 钱雪松.融资成本、寻租行为和企业内部资本配置[J].经济研究, 2005 (5) .

市场配置效率 篇8

从1999年开始, 中国陆陆续续出现了大量的造系集团, 控股集团通过直接或间接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形成了所谓的“企业系” (1) 。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 金融工具缺乏和融资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 造系运动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控制上市公司来增加融资渠道的可能性。针对中国企业集团的大批涌现, 特别是集团财务公司的纷纷涌现, 在这些企业集团内部是不是也客观存在着ICM, ICM是否又客观地发挥着配置集团内部资本的作用呢?这是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 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论

相对于外部资本市场而言, 内部资本市场在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监督激励和放松融资约束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1. 缓解信息不对称。

William s on (1975)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势。第一、传统的外部资本市场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种外部控制工具, 由于规章上的限制, 使得其在审计方面会遇到重重困难, 并且其也没有参与到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当中去。而内部资本市场通过等级和权威可以对保存的资料和各分部的账面记录进行审查, 并且对于企业总部对投资项目实施有效监督也是很有利的。第二、内部资本市场能降低投融资的交易成本和节约信息的搜寻成本。第三、ICM增强了企业规避法规限制的能力及避税方面的能力等, 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适应性。

2. 提高监督激励。

Raviv和Harris (1988) 以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并存为假设, 得出结论认为由于掌握丰富的资源可以替代经营上的努力, 部门经理更倾向于获取更大的资金配额。Gertner (1994) 基于新产权理论构建了一个模型来探析内部资本市场在监督激励和资本配置上的有效性, 结论认为, 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企业总部会付出更多的监督努力, 使资金配置到投资报酬率最高的项目上, 这就是ICM的优势所在。

3. 放松融资约束。

Alchian和Wlliam s on (1975) 认为ICM具有“活钱效应”。这种“活钱效应”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一是企业总部对各分部的投资前景掌握有充分的信息;二是总部以其掌握的高质量信息来进行“挑选胜者”的活动, 即将资本分配给具有最佳投资机会的部门。Ste in (1997) 认为企业总部能在不同分部间按照投资机会进行排序, 当企业总部按照外部股东的利益行事时, “活钱效应”就会扩大。Lamont (1997) 分析了美国石油业中被称为“公司内负债溢出”的现象, 证实了“活钱效应”的存在。

(二) 内部资本市场低效率论

Stulaz和Lang (1994) 的研究表明多元化企业的托宾q要明显低于相同投资组合的专业化公司。Ofek和Be rge r (1995) 对多元化企业的价值进行了计算, 得出其价值要低于投资组合专业化公司价值的14%左右。从20实际80年代开始, 美国出现了多元化企业向专业化和归核化的转变, 许多学者都认为这是ICM配置低效率所造成的结果。其中, Jesen (1986, 1993) 运用自由现金流假说作出了解释, 认为作为代理人的经理有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倾向, 而联合大企业拥有更多的现金流, 因而更容易导致过低投资, 降低联合大企业的价值。Stein和Rajan (2000) 则从多个角度阐释了ICM的配置低效率问题。他们认为即使联合大企业内部没有更多的现金流, 也会由于代理问题、寻租行为和交叉补贴、平均主义等问题的存在而促使ICM配置低效率的发生。

三、实证研究

(一) 研究样本的确定

本文以2003~2006为数据窗口, 选取我国资本市场上20个民营系及其旗下沪深股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利用EWIEWS软件来分析企业系中ICM的配置效率。原始财务数据均来源于色诺芬数据库。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尽量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 本文按照以下步骤对原始样本进行筛选:

1.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选取活跃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民营系属上市公司。

2. 剔除数据缺失、所有者权益为负值和金融类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值, 意味着企业已资不抵债, 属于非常特殊的公司。根据本文的选样标准, 符合条件的民营系属上市公司共有53家。

3. 为每家民营系属上市公司选取一个可比上市公司, 组成对比上市公司样本, 通过这两组样本的比较, 可以验证我国民营系属上市公司ICM的配置效率。

(二) 系属公司与对比公司ICM配置效率的对比分析

本节利用三个变量, 即投资支出、托宾Q和现金流支出的相关性方法来检验ICM的配置效率问题。托宾Q表示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一种判断, Q值越大, 表示企业的发展前景越好。为消除行业差异的影响, 本文中的投资支出、托宾Q和现金流水平均经过行业调整。

按照Stultz&Shin (1998) 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方法, 我们得到修正的实证模型如下:

(1) 式中, 各变量的定义如下:

回归结果如下:

民营系内研究公司:

对比公司回归模型: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民营对比公司的投资支出对现金流的敏感性要高于民营系属公司, 说明企业系中的ICM发挥了重新配置资本的功能, 但由于系属上市公司对托宾Q不敏感 (系数为负) , 故系属上市公司中的资本并没有有效率地配置给市场前景较好的投资项目。

四、总结

本文对民营系属上市公司和对比公司进行了对比分析, 来研究中国民营系是否存在着内部资本市场, 同时对其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1) 我国民营系内存在着活跃的资本市场, 民营对比公司的投资支出对现金流的敏感性要明显高于民营系属公司, 说明企业系中的ICM发挥了重新配置资本的功能。 (2) 由于系属上市公司对托宾Q不敏感 (系数为负) , 故系属上市公司中的资本并没有高效率地配置给市场前景较好的投资项目。

摘要:本文以2003-2006为数据窗口, 选取我国资本市场上20个民营系属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利用EWIEWS软件对企业系中ICM的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民营系内存在着活跃的资本市场, 民营对比公司的投资支出对现金流的敏感性要明显高于民营系属公司, 说明企业系中的ICM发挥了重新配置资本的功能。②由于系属上市公司对托宾Q不敏感 (系数为负) , 故系属上市公司中的资本并没有高效率地配置给市场前景较好的投资项目。

关键词:民营系,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Alchian, A.A.1969, Corporate Management and PropertyRights.in:H.Manne, ed.:Economic Policy and the Regulation ofCorporate Securities[M],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Washington, D.C.:337~360.

民族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异分析 篇9

一、文献综述

当前理论界对资本配置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国家宏观层面研究和区域配置效率研究。Wurgler (2000) 首先利用65个国家在33年的总投资及其增加值数据, 运用数学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国家在资本配置效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 发达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韩立岩和蔡红艳 (2002) 首次运用Wurgler (2000) 模型, 使用1991年~1999年间39个工业行业为样本, 发现我国资本配置效率的年平均值在0.0311~0.0375之间, 水平较低;潘文卿和张伟 (2003) 运用1978年~2001年28个省区的数据, 对我国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后发现:我国资本配置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但波动性很大, 而且呈东、中、西梯度递减的特征。刘赣州 (2003) 对我国工业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度量, 发现我国资本配置效率不仅很低, 而且有下降的趋势。沈能等 (2006) 对我国地区间的资本配置效率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东中西部边际产出资本率差距逐步上升。曾五一和赵楠 (2007) 通过2003年5月至2005年3月间我国工业行业近11万个月度数据, 拓展Wurgler (2000) 模型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我国各区域的资本配置效率, 结果发现, 我国各地区的资本形成更加依赖于金融机构信贷的支持;不同省份间金融要素对固定资本形成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说明我国地区间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本流动障碍。蒲艳萍和王维群 (2008) 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对2001年~2006年我国32个工业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我国工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整体较低且波动较大, 工业内部各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差异大, 具有行业垄断性质的能源资源产业资本配置效率高, 传统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配置效率低;我国工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 中部地区工业资本配置效率最高, 西部次之, 东部地区最低。谭明鹏和韩文丽 (2009) 结合我国1999年~2006年经济统计数据, 对我国各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以及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地区之间资本配置都是有效率的, 但资本配置效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国内相关研究基本上是从国家和区域层面进行的, 而且结论并不一致, 数据都集中在2006年以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投入逐步加大, 那么这些民族地区对资金的使用状况如何, 资本配置是否有效率, 国内学者并没有对各民族自治区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研究。因此, 本文拟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个自治区为样本, 基于Wurgler (2000) 模型, 研究各个地区及其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

二、研究设计

(一) 模型构建Wurgler (2000) 度量资本配置效率的研究模型

得到了理论界的认同, 被广泛地运用于度量国家、地区或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Wurgler的弹性系数反映了资本增长率对于产出增长率的敏感性。本文基于Wurgler (2000) 模型基础上展开对民族各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量化比较, 模型如下:

其中Ici, t为地区c内行业i第t年固定资产净值, GDPci, t表示地区c内行业i第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系数ηc, t表明资本增长率对于产出增长率的敏感性, 它的值作为衡量资本配置效率的指标。如果ηc, t>0, 表明该地区第t年产出增长率的变化将带来更多的投资增长变化, 表明更多的资金将流入产出更多的地区, 而相对较少的资金流入产出较差的地区。如果ηc, t<0, 表明该地区第t年产出增长率的变化将带来较低的投资增长变化, 表明产出较差的地区会追加更多的资金。

(二) 数据与样本来源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2008年年度统计数据。

其中2004-2008年的固定投资为各地区按主要行业分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7年~2003年的固定投资为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基本建设投资;GDP为各地区行业国内生产总值。另外, 为保持“各地区按主要行业分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各地区行业国内生产总值”中行业的一致性, 对行业数据进行了一些归类处理, 最后将国民经济整理为八个截面数据, 分别为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他。共取得440个观测值。

三、实证检验结果

(一) 民族地区1998年~2008年整体资本配置效率民族地区1998年~2008年期间8个行业, 共有440个观测值。

将同时具有时序特征和横截面特征的440组观测值代入公式 (1) , 建立普通最小二乘模型, 其回归结果如下:

上式表明, 我国民族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为-0.1962 (R2=0.1652, D.W=1.2125) , t检验效果很显著。表明民族地区产出增长率的变化会带来较低的投资增长变化, 即民族地区的资本配置无效率。而谭明鹏和韩文丽 (2009) 的研究表明, 西部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为0.42, 与整个西部地区相比,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资本配置效率是无效率的。

(二) 模型回归结果分别用民族各地区、各行业以及各个年度的数据对模型 (1) 进行回归, 回归结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从表1的回归结果来看, 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资本配置效率值都大于0, 而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资本配置效率值都小于0, 这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资本配置有效率, 而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资本配置无效率。在五个民族自治区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资本配置效率最高, 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本配置效率其次, 而西藏自治区资本配置效率最低。

表2是民族地区各行业资本配置效率, 从表2可以看出, 农、林、牧、渔业, 工业和建筑业资本配置效率值都大于0, 并且民族地区农、林、牧、渔业和工业的资本配置效率系数都大于1, 这说明民族地区农、林、牧、渔业和工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比较高。而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 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他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系数为负。民族地区行业配置效率产生如此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民族地区一直以来以农、林、牧、渔业为主, 而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 特别是交通运输和金融业, 这就造成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与产出不匹配, 从而造成第三产业资本配置无效率现象。

表3是民族地区各年度资本配置效率, 可以看出, 从1998年~2008年, 民族地区资本配置从无效率逐步转入有效率状态, 2000年资本配置效率处于最低点, 而2006年资本配置效率处于最高点。这说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我国民族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在逐步提高。但是到了2007年和2008年, 民族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又有些回落。

四、结论及建议

(一) 研究结论我国民族地区资本配置整体处于无效率状态,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民族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在逐步提高;

在民族地区, 农、林、牧、渔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较高, 而交通运输和金融业的资本配置无效率;另外, 在五个民族自治区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资本配置效率最高, 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本配置效率其次, 而西藏自治区资本配置效率最低。

(二) 相关建议上述研究结论给提高我国民族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出如下启示:

一是加快民族地区市场化进程, 充分发挥市场的要素配置作用, 实现资本配置合理优化;二是大力促进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 使资金能够向产出较高的行业和地区流动;三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使第三产业的资金有较高的产出;四是国家在加大对民族地区资金投入的同时, 要加大民族地区人才投入和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韩立岩、蔡红艳:《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与金融市场关系评价研究》, 《管理世界》2002年第1期。

我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分析 篇10

1.1 制度原因

现实中之所以导致林业生产要素低效配置的众多原因中的一个从政策与体制方面来看, 缺乏对林农营农的激励政策, 造成商品林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现实中的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林地使用费用根本不能与林业生产经营环境保持相互协调的局面,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的提高。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 采伐制度在是定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木材的生长周期与村民的升级需求, 倒是限额采伐制度在实际中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与此同时, 还有研究人员在研究分析林业政策与不同因素对商品林投资效率与投资风险, 进而在实际中难以控制投资风险。不同的研究人员针对当前林业制度的影响, 都进行了分析。

1.2 非制度原因

林业生产的周期较长, 前期投资较大, 回收较慢, 自然依赖性较强。这些因素直接造成了在研究林业生产的过程中不可沿用普通的农业生产规模。导致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高低的原因主要取决于自然光、水、热以及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等[1]。投资对促进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林地生产的过程中, 单个农户所掌握的市场信息与反映市场的信息能力明显不够, 并且在林业生产的时候极容易受到资金与技术的约束, 导致农户经营林业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当然, 针对林地生产的特殊性, 经营人员的文化知识程度也会影响林业生产要素配置。如果林地经营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程度、认为经营风险较低, 则会将土地转为林地, 并且如果家庭收入已非农林地收入为主的农户, 林地转出量将高于其他结构的农户。

2 提高林地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方式

林地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自然生长周期较长、林业生产劳动时间短, 促使正林地生产形成正规化的经营生产。在林地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明白的一点就是, 小面积不能合理的财富森林, 对森林的保护难度非常大。在过去, 人们普遍采用集权化的方式来经营管理林地, 但是在集权化的改革模式, 均山化的模式促使每家每户林地规模面积较小, 难以形成规模经营。而要想形成规模经营, 就需要在资源的基础上宣召合作经营模式。从这就可以看出看出, 集权化的方式限制了林地生产要素的配置, 而在集权化的方式下进行改革, 均山化的林地生产经营模式逐渐诞生。采用均山化的林地生产经营模式, 通过合作经营的方式, 能够有效解决每家每户林地范围小的问题。另外, 除去合作经营的模式, 可以采用吃上交易、合作的方式加快林地流转平台的建设, 这对促进林地经营权的流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扩大经营规模, 可以有效达到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高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将规模经营的思想带入林地生产,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 由于受到参与农户自身因素的影响, 导致该种经营模式出现多种矛盾。在此种情况, 可以选用经营模式。要解决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就需要有一个技术性与管理性能力都非常强的服务机构来推广当地的教育水平, 进而提升技术服务, 这样对科学研究人员与林地决策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为能够在实际中真正的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就需要加强这几方面的政策支持, 即社会经济、环境、制度与法律[2]。对于法律可以通过税收让与、稳定的可靠金融支持法律规定鼓励投资人员加大对林地的参与投入, 法律的支撑能够推动林业的发展。对于经济方面可以在树种选择、病虫防治、技术购买方面提供长期稳定的经济支撑, 这样才能够保证经营模式长久的生命力。制度方面就需要在当前政策制度的基础上,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促使决策人员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林业经营模式生产中。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林权抵押嗲款的政策, 这对低收入人员扩大林地流转具有现实性的意义。最后就是环境方面, 在根据是一林种与培育方式方面, 应当加强生产控制监督, 通过完善营林规划等方式来减少环境负面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3 结语

在分析当前林业生产的紧张局面的基础上, 寻找出有利林业生产的措施。从这就可以看出, 通过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能够有效提高林业林地生产率, 进而可以缓解当前林业生产的紧张局面。

参考文献

[1]钱文荣, 张忠明.农民土地意愿经营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调查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13, 6 (5) :28-34.

上一篇:酿酒葡萄收获机下一篇:最佳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