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出境制度

2024-07-14

限制出境制度(精选三篇)

限制出境制度 篇1

一、法哲学理论基础

法哲学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就是什么是正当法以及如何认识和实现正当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来考量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正当性在法哲学上的意义。

1. 卢梭的“社会公益”理论。

卢梭的财产观的核心是“社会公益”, 公益就是公民多数的意思, 因为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 总要考虑到社会多数人的利益。卢梭主张财产和正义的概念同时产生, 把正义和财产结合在一起, 其意义在于创立一种规范。在卢梭看来, 所有权一经确定, 就使财产成为真正的权利, 也同时产生对个人的限制。财产权制度的目标是公共利益, 财产权的依据来自于公益, 公益必须从全体出发, 才能对全体都适用。因此, 对专利权制度进行限制是为了社会公益也体现了社会公正。专利法本身就是国家进行利益衡量和利益选择的结果。

2. 扎霍斯的“抽象物”理论。

扎霍斯通过对英国法的分析, 阐述了专利权制度存在的正当性理由, 同时他也指出:“一个发明或一个作者只能期待某种高于其他人的暂时优势, 这一优势的性质乃是一特许权, 绝不能超越这一特许权。如果超出这个特许权, 会危及他人自由和威胁分配正义。抽象物上的独占性权利增强了个人力量的派别倾向和危险程度, 因此有理由对这些权利的范围加以严格限制, 或者将其中的一些加以废除。”专利强制许可等制度正是对专利权这种个人财产权的一种限制, 通过限制专利权人的权利行使期限和范围, 确保公众对专利的接触和使用, 促进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3. 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

洛克认为, 劳动成果无论作为劳动者所有物所产生的孳息, 还是作为对痛苦劳动的回报, 劳动者对其享有所有权都是正当的。所以他认为只要不涉足于其他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劳动者拥有劳动果实的所有权, 是劳动者的自然权利。但是正当性的劳动必须考虑社会公共利益, 不能在占据劳动成果的同时阻碍他人在公有领域取得劳动成果的机会。如果不对专利权进行限制就会出现大量的劳动成果被少部分人占据, 在公有领域中可以自由利用的创造性劳动越来越少, 会阻碍社会的技术发展和整体进步。

二、经济学理论基础

法律经济学的供给-需求规则和成本-效益规则为我们解释专利权限制的经济理性提供了理论工具, 也为进一步分析、评价以及朝着实现最大效益的方向改革专利权的各项具体的权利限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1. 运用供给-需求规则分析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正像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所说“供给和需求分析是经济学所提供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它和瑞士军刀一样几乎可以完成任何简单的任务。”供给-需求分析构成了对商品及其生产要素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专利制度为专利权人创设了一个市场权力, 为专利权人对相关市场的垄断提供了可能性。这个权利的排他性阻碍了他人进入这个市场的机会, 丧失了对专利的使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的技术开发。从市场的角度讲, 市场需要大量的专利技术产品, 需要专利技术的广泛传播。专利制度的垄断性可能会使这个正常的市场供求出现失衡, 可能出现一方面市场呼唤专利的大量投入, 另一方面专利权人却出于市场垄断战略无意实施专利, 引起市场的不平衡发展。就专利权人来说, 他的投入是进行智力创造活动, 其产出是在取得专利权后实施专利或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所带来的报酬。在绝对专利权的情况下, 对专利权人表面上有利的因素在两个方面:第一, 取得专利权的限制要求低, 所以在取得专利的程序环节的成本较低。第二, 由于享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专利产品可以垄断高价进行交易并获得利润,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因此, 对专利权的限制可以使供给与需求保持平衡, 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2. 通过成本-效益规则分析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依法清晰地界定产权, 可以为各种产权交易创造良好条件。专利制度清晰地规定了专利权的归属以及专利权的转让的条件。根据科斯定理, 我们可以遵循这样一个通则:当双方能够一起谈判并通过合作解决其争端时, 无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他们的行为都将是有效率的。当专利权人通过协商把专利权转让给他人时, 通过法律对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确认分配、救济, 促进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满足社会经济主体的最大需要和利益, 并促使社会生活更富有效率。阻碍帕累托效益实现的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产权不清, 从而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专利权权利限制的经济理性就在于明晰产权, 遵循交易成本最低化的原则, 以调整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利配置关系, 从而实现专利权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保护, 并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专利权交易中, 通过无交易成本的制度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社会学理论基础

社会学理论的产生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社会中的专利制度可以表现出学科的综合与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综合。我们可以用社会学理论研究专利限制制度作为一种文化范畴所具备的合理性。

1. 从达伦多夫的辨证冲突论分析专利限制制度的合理性。

德国的社会学家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充满冲突, 冲突促进社会的变迁, 冲突的调节则维护着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不是一个产生于共同愿望的系统, 而是一个强制合作的联合体。在强制合作联合体中, 作为资源的权力与权威, 其分配不可能是平等的, 于是就形成了支配与服从两种角色。这样一旦冲突形成, 企图压制和消灭冲突是徒劳无益的。在现代社会中, 只有通过制度化来调节冲突。”专利权限制制度就是在专利权人与专利使用人之间的冲突下产生的。专利权人与专利使用人作为不同的团体拥有不同的价值, 追求不同的利益, 彼此对立。一旦双方发生摩擦, 就会产生社会问题。国家通过法律直接规定了对专利权的限制, 这种限制避免了专利权人与专利使用人在价值交易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冲突, 节省了不必要的社会冲突和社会成本。对专利权限制也是政府通过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对社会中可能出现的摩擦和冲突直接解决的过程。

2. 从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分析专利限制制度的合理性。

限制出境申请书 篇2

申请人:,被申请人:姓名,住址,国籍:,护照编号:,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

申请事项:

依法扣留被申请人持有的有效护照,并限制出境。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8条、公安部《关于实行对法定不批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制度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问题的若干规定》的规定、依法申请被申请人因存在未结案件,限制出境。

特此申请

某某人民法院

申请人:

限制出境申请书 篇3

申请人:李XX,男,汉族,1972年4月29日出生,住址:安徽省

利辛县胡集镇李塘村前李XX户

被申请人:袁XX,台胞证:001313XX,住址:台湾台北市建国路

97巷XX号,曾居住:本市闵行区七莘路XX号,联系电话:139 0190 XXXX

申请事项:请求对被申请人采取限制出境的措施。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提供劳务者受伤责任纠纷一案,贵院已立案受理。鉴于被申请人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如不限制其出境,将导致案件无法顺利审理,或有效裁判将来无法执行。为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二)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特向贵院申请限制被申请人出境。

此致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李XX

特别授权代理人:王景林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限制出境制度】相关文章:

45申请法院对他人限制出境04-08

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出境申请书04-26

出境工作06-08

出境消费07-12

出境体检须知09-09

退休干部出境规定07-17

出境领队实务试卷04-14

出境担保书08-10

进出境管理07-04

中国出境旅游08-12

上一篇:嵌入式PC/104下一篇:联系实际地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