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应对策略

2024-08-16

文言文断句应对策略(精选三篇)

文言文断句应对策略 篇1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断句,策略

文言文断句是训练学生语感和培养学生文言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当前文言文阅读测试中常见的命题形式。大部分高考考卷以及高考模拟试题中都出现了相关的考题设置,其成为高考备考的重点。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几种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一、近五年高考文言文断句题特点分析

1.文言文断句考查的命题省市逐年增加。2015年全国高考卷由18套减为15套,而断句题有增无减。用考查断句来考量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已成为一种趋势。

2.设题形式呈现两大类型。一种是选择题,给出四种断句选项,选择用“/”标注断点正确的一项;另一种是主观型试题,即用“/”标注断点。近几年主观题明显增多,逐步与客观题平分秋色。从试题难度来看,主观型试题难度明显大于客观型试题,对学生语感和文本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

3.文句选材特点。选用叙述性和议论性的文句都有。一是选自文言文大阅读文本中的语句,二是选用独立文段或独立小文段中的句子。

4.从试卷分值来看,一般为3~5分。

二、高考文言文断句题的策略

1.通读全文,弄清文体。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正确与否,而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因此要正确断句,一定是建立在对文章全面理解、透彻分析的基础上的。我们在做文言文断句题时,首先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通读全文,熟读精思,然后运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搞清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最后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2.标名(代)词,定主宾。在文言文中,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3.找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开的地方。找到了这些虚词,了解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断句也就准确迅速了。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4.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5.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例: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6.用语法,辩句式。不管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都存在着一个句子结构分析的语法上的问题。分句间语意关系的判断,实际上就是复句结构关系的确定,而在理解句意,也就是句子翻译方面,也应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简单地说就是句子成分的分析。如“吾谓汝知天下之理”的正确理解,我们必须分析为:“吾”是句子的主语,“谓”是谓语,“汝知天下之理”为宾语;而“汝知天下之理”又必须分析为:“汝”是主语,“知”是谓语,而“天下之理”为偏正结构充当宾语,则选项中“天下的道理”及“治理天下”的选择必须确定前者。

7.明修辞,巧判断。古人注重文气,讲究语句整齐对仗、音韵和谐、意思对举,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而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2015年四川卷第12题)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限画8处)。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塞型整墨生/甚?偊b鱼/垂翌囤/迅速冀蕉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选自《隋书?偊b经籍志四》)

解析:语言标志“乃、因、卒、遂”连接词一般在句首,然后扣紧语境,“言、申、明、讽、冀、卒”逻辑层意层层递进,根据整句的句式特点明显———多四字短句,即可准确断句。

总之,文言文断句,旨在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能力。文言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课内外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积累古代汉语知识、熟知文言文用词用句的基本特点及规律、熟悉古代历史文化知识,这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参考文献

《文言文断句策略》参考答案 等 篇2

夜半/邸人犹闻其诵吟喟叹声/因隙窥之/则张灯危坐/苦矉执卷以至曙/用是贷其资/母丧/徒跣自负榇成葬/日诵《孝经》/《丧记》/未尝观佛书/饭浮屠氏也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E(C项“把当将军的愿望寄托在了女儿的身上”原文无依据,属无中生有;E项“说明‘哥’有着极强的好胜心”不准确,应该是体现了“哥”的深谋远虑。)

2.①高中毕业参军不成只好当学徒。②努力执着、精心筹划,最终战胜师傅。③准确预测嫂子工厂的前景。④周密分析职工新区拆迁的必然性。⑤坦然面对女儿惨死、嫂子截瘫的家庭变故。

3.嫂子粲然一笑既写出了嫂子对哥哥的鼓励、欣赏,同时也表明嫂子受哥哥处变不惊心绪的影响而变得能够坦然面对不幸了;哥哥吐烟是从容达观的心态和对人生风浪的坦然。

4. 主人公虽然因为时代的特殊原因没有从军乃至当上将军,但他赢棋的谋略、分析问题的远见、面对厄运的乐观等表现,他能屈能伸、目光敏锐、意志坚强、达观从容的素质和心态都是一个将军应该具备的。主人公虽不是“将军”,却俨然是个将军。以“将军”为题发人深思,能力与身份的反差增强了人物的悲剧意义,同时体现了普通人的胸怀与智慧,彰显了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二、文言文阅读

1. A(估:价钱)

2. D(①句是写旅客抢占活动方便的床铺;④句是写赵季和推辞吃早点,躲在门外偷看;这两句都不能直接反映诡异变幻的特点。)

3. C(三娘子使用法术把旅客变成驴子,赶到店子的后面,而不是店子的前面。)

4.(1)一会儿三娘子给旅客供应了丰盛的饭菜。夜深了还送来酒,她和旅客一起吃喝,极其尽兴。

(2)她又安放好小磨子,磨成面粉,这一切做完后,再收拾起木偶放回箱子里,立即拿面做成好几个烧饼。

【译文】

唐代,汴州西边有个板桥旅店,店里的女老板叫三娘子,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她孤身守寡,三十多岁,没有子女,也没有亲属。有房子好几间,以卖饭为职业,然而家中很富有,养了很多驴子。来来往往的公私车辆,如有脚力不够的,她总是把这些驴子降低价钱出售来帮助他们。人人都说她仗义,所以远近赶路的人很多都愿来她店里投宿。

唐宪宗元和年间,许州的旅客赵季和,打算前往东都洛阳,经过这里时也慕名住在她店里。旅客中有先到的六七个人,都占了活动方便的床铺,赵季和最后到,只能住到最靠里的一个床铺去,这个铺紧靠着店主人房间的墙壁。不一会儿三娘子给旅客供应了丰盛的饭菜。夜深了还送来酒,她和旅客一起吃喝,极其尽兴。赵季和一向不喝酒,也不同他们一起谈笑。到了二更左右,旅客喝醉后困倦了,各自去安歇,三娘子也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熄掉了蜡烛。人们都睡熟了,只有赵季和翻来覆去睡不着。隔着墙壁听见三娘子那里窸窸窣窣,像移动东西的声音。他偶然透过墙缝看过去,只见三娘子从盖着的东西下,拿出蜡烛挑亮。然后从放头巾的小箱子里,拿出一副翻土的农具,和一个木牛,一个木偶。这些东西各有六七寸大,她把它们放在灶前,含水喷它们。这两件东西就走动起来,小木偶便牵着牛驾着翻土的农具,随即耕种床前一片地,来来去去好几遍。她又从箱子里取出一包荞麦种子,交给小木偶种,只一会儿便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并成熟了,她又让小木偶收割后践踏脱粒,能获得七八升。然后她安放好小磨子,磨成面粉,这一切做完后,收拾起木偶放回箱子里,立即拿面做成好几个烧饼。过一会儿鸡叫了,旅客们将要出发,三娘子先起床点灯,把新做成的烧饼放在饭桌上,给客人当早点。赵季和心里动了一下,连忙推辞,开门离去了。随即他又躲在门外偷看。却见旅客们围着饭桌,烧饼还没吃完,突然一齐倒地,发出驴叫声,不一会都变成驴了。三娘子把他们全都赶进店房后面,将他们的财物全都据为己有。赵季和也没告诉别人,心里有些羡慕她的法术。

一个多月以后,赵季和从东都洛阳回来,将到板桥店时,他预先做好荞麦烧饼,大小和三娘子做的一样。到达之后,重新住宿在这里。三娘子和从前一样高兴。这天晚上再也没有其他旅客了,主人的供应招待更加丰盛。夜深时,她殷勤地问他需要什么,赵季和说:“明天早晨动身,请随便做些早点。”三娘子说:“这事不用担心,请您只管安心睡觉。”半夜过后,赵季和偷看三娘子的勾当,和从前的做法完全一样。天亮后,三娘子准备盘中食物,果然在盘子里装满几块烧饼。当三娘子再去拿其他东西时,赵季和乘机赶过来,拿事先做好的荞麦烧饼换了三娘子的一块,她并没有察觉。赵季和将要出发,前来进餐,他对三娘子说:“刚好我自己也有烧饼,请把你做的拿走,留着招待其他客人吧。”随即取出自己的吃了,正在吃的当口,三娘子送茶出来。赵季和说:“请老板娘尝尝我的一片烧饼。”便拣了换来的那块烧饼给她吃,三娘子才吃了一口,便趴在地上发出驴叫声,立刻变成了驴,很是健壮。赵季和便骑着它上了路,同时带走了木偶、木牛等,然而掌握不了她的法术,试着干都没有成功。

高中文言断句教学策略浅探 篇3

一、培养语感是提高文言断句能力的重要途径

王尚文教授指出:语感是言语者的重要心理活动,是文言断句学习的培养目标。有了良好的语感,就能保证文言断句的准确与速度。因此,对文言语感进行深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把语感论引入文言断句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为促进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为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提出新的课题。培养文言语感应贯穿于整个文言断句教学。文言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诵读, 强化文言文诵读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1.培养文言诵 读的兴趣 ,让诵读成 为习惯。 教师应多利用一些灵活的方式,如分角色诵读、配乐诵读、诵读比赛等,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例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可以采取分角色诵读的形式,读出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廉颇的嫉妒、秦王的蛮横无理,从而使学生感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有利于文言诵读兴趣的培养。对文言诵读有了兴趣,才会养成阅读习惯。

2.品文言的音乐 美感离不开诵 读。文言断句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文言音乐美感的培养,培养文言的音乐美感离不开文言诵读的训练。古代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先生说:“中国语词具有弹性作用。中国语词流动性大,可以为单音,同时也可以为复音,随宜而施,初无一定。”可见文言文具有音乐美,这种音乐美感通过培养可形成语文素养。

二、总结文言断句技巧以提高文言断句教学效率

文言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提高文言断句水平需要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形成文言语感。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要想提高文言断句的教学效率,还必须不断总结文言断句技巧。有了语感,再加上文言断句技巧的训练,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文言断句 时需关注文言文句式 整齐对称 的特点。 文言文章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断句时要关注文言的整齐句式。文言文行文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有时甚至几个文言语句的字数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其中“天地享之”与“百姓戴之”的句式是一样的。高中学生在通读文言语段时要善于顺着话语的走势,判断文段是否有句式整齐的特点。如果有,就可以以此作为文言文断句的一个依据。

2.从动词入 手进行文言 断句往往柳暗花 明。高中生进行文言断句时, 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动词。动词往往在句中作谓语, 大多数句子又都会有谓语。文言断句时以谓语动词为中心,再考虑句子的其余成分,会更准确。但当一个句子有几个动词时,还要搞清楚句子的结构特点。如2013年江苏高考文科断句题: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6分)

自是之后,以至于秦,卒并海内。答案: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此题中“贵诈力而贱仁义”中就有两个动词“贵”、“贱”,但是因其为并列关系,中间由“而”相连。这样的句子虽然有两个动词,但中间无须断开。文言断句技巧有很多,掌握这些文言断句技巧有助于高中生文言断句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在文言文教学中注意总结文言断句技巧,并让学生不断练习。熟练应用这些断句技巧, 对于提高文言断句教学效率会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三、通过开发文言断句课程资源来培养高中生的文言断句能力

高中生文言断句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中师生的关注,有的省份还专门把文言断句写入《考试说明》予以强调,如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的文言文考试要求就包括:“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遗憾的是,一方面高考越来越注重文言断句能力的考查, 另一方面文言断句课程资源却很有限。要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就要开发文言断句课程资源,只有有了丰富的文言断句课程资源,才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课程资源,教材中给提供的很少,教师可把一些简单的课外古文开发成文言断句课程资源。我们可以找一些有趣的、简易的课外古文,去掉标点后,作为训练学生文言断句的教学资源。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义犬》就可作为高中文言断句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上一篇:知识产权系统下一篇:偏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