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2024-07-19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精选十篇)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篇1

1 自动监控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输内容问题

传输内容问题集中表现在传输内容仅对数据传输作了相关规定, 而未规定其他的传输内容。自动监控系统在传输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协议规范, 但目前仅限于数据, 未对自动监控站房、监测设备参数、环境条件、日常运行维护信息等进行规范, 导致传输工作的可信度受到影响。

1.2 信息内容不统一

对于自动监控系统而言, 虽然现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信息内容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例如, 当前省、市、县以及被监控企业均有一个自动监控平台, 用于查看自动监控数据, 但受平台传输协议和硬件设备处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同样的信息展现的内容不统一, 可能存在因数据缺失、小数点取舍不同和数据计算方式不同而导致的二次数据出现不一致等情况。

1.3 对接需求得不到满足

目前, 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获得了业界的高度重视, 行业的需求虽然为自动监控系统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但自动监控系统依然未有大的成就。当下, 不同管理层级的管理重点不同, 对平台的建设重点也不同。一些管理层级有对接的需求, 而当这种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时候, 就会使自动监控系统形同摆设。对接是自动监控系统的一项基础功能, 良好的对接可以确保自动监控系统不漏掉任何数据、内容, 使其在多方面体现监控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内容丰富性。

1.4 共享问题

自动监控系统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自动监控平台和其他环保业务有数据信息共享需求, 如果这种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甚至出现了信息闭塞的情况, 就会促使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需求大幅提升。这对自动监控数据的共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但涉及到各种业务平台之间的对接, 该系统还缺少一个有效的共享机制。

2 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化整合与管理

自动监控系统的问题比较突出, 虽然都在可控范围内, 但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经过讨论与分析, 笔者认为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化整合与管理是比较有效的措施, 且能在短期内看到效果。

2.1 信息化整合

虽然自动监控系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该系统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否则将影响自动监控系统的发展。笔者认为, 应在现阶段的工作中对自动监控系统实施信息化整合的策略, 从整体上把控问题的走向, 并逐步消除各种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笔者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 认为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化整合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优化传输协议。在已有传输协议的基础上, 新增满足现实需求的协议标准, 用于保障监控数据的可信度。②完善数据统计评价方法体系, 规定数据单元和数据修约取舍的要求。统一数据计算方式, 确保各级平台的计算方式一致。③规范数据信息展示模式, 统一数据状态的着色。例如信号灯, 看见何种颜色即可知道该数据是否可信、是否存在环境风险隐患、是否违法排污等。④建立规范的数据共享方式和途径, 使各个需求方按照规范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获取和推送。

综合各方面的需求, 将自动监控系统融合成一个综合大平台, 然后根据各方的关注重点和管理需求设定账号, 并根据角色权限进行管理。通过以上的信息化整合措施, 有效解决了传输内容、信息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并且在应用自动监控系统时形成了工作上的良性循环。

2.2 信息化管理

在自动监控系统的日常应用中, 即便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整合, 仍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经过信息化整合后, 自动监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均有所提高,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为操作者提供了较多的便利。但是, 自动监控系统是一个整体, 属于企业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 应为其他工作提供帮助。企业应对其进行全面管理, 确保自动监控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笔者认为, 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 管理报警功能

任何一种自动监控系统, 报警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能。在环保工作中, 如果出现了雾霾或其他恶劣天气, 抑或是因火灾造成的滚滚浓烟, 在进入到监控区域后, 自动监控系统都应该报警, 提醒工作人员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 自动监控系统的报警功能是信息化管理的重点部分。在实际操作中, 要合理设置所监控应用服务器性能参数的阈值, 当所监控的参数值超过预设值时, 系统就会发出邮件报警, 具体来说, 是将该报警信息通过固定的模板形成短信, 最终以短信形式通过电信运行商的设备发送到相关管理人员的手机中, 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2.2 系统测试

自动监控系统信息化整合完毕后, 不能直接投入使用, 而要经过一定的测试。如果测试不合格, 则要根据测试结果对自动监控系统进行相应的调试;如果测试合格, 则要将测试结果和相应数据记录下来, 以便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具体的测试方法为:测试系统的可用性, 即通过该系统添加网络中所要监控的节点, 添加成功后, 就能对所添加的网络设备的性能进行监控。系统可以监控网络中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操作系统、Web服务器、网站等在内的网络设备。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开源监控软件, 但是它们的监控范围有限。

3 关于信息化整合与管理的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自动监控系统已经走向大众化, 即使是一个小店面, 都可以应用自动监控系统来搜集数据和信息, 并防止偷窃行为的出现。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 例如公路、车站等地, 利用自动监控系统可以更好地观察车辆、行人的动向, 避免违法犯罪行为。总之, 经过信息化整合与管理后, 自动监控系统发生了较大改变, 并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 我国在自动监控系统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 主要探讨了多种技术的应用和多个环境问题的解决, 相信在未来, 该系统会有更大的发展。今后, 相关人员应从自动监控系统的客观需求出发, 寻找系统功能的多元化应用方案, 满足人们各个层面的需求。我们要让自动监控系统不断进行信息化整合, 实现多层次的良性循环, 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总之, 污染源自动监控是实施环境监管的先进手段, 能够提升环保工作的效率, 有着传统环境监察监测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监控内容传送、对接、数据共享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不但要解决这些问题, 还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日常监管和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为充分发挥自动监控系统的作用, 加强环境管理和治理, 实现对污染源的监控、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打下基础, 从而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摘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监控污染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 是国家加快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重要保障。指出了自动监控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自动监控系统的信息化整合与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以促进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信息化整合,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备萍, 陈志斌, 徐敏, 等.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 2014 (22) .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验收申请 篇2

XXX环境监控中心:

我公司按照XXX环保局相关文件要求,已于2012年4月28日完成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在线设备已经于2012年7月15日委托XXX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现场比对,比对结果表明设备精度满足环保要求;在线监测数据能够按照环保要求上传,现该套设备已经连续稳定运行两个月有余,相关验收材料已经按要求上报;为完善我单位下一步环评工作及加强我公司内部环保治理设施管理,特申请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敬请批示!

XXX有限责任公司

车载天空光污染自动测量装置研究 篇3

关键词:BH1750;Arduino;光污染;天空亮度

一、引言

天空发亮是城市光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近年来,城市夜间照明直接射向和经地面反射到天空中的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夜间天空的亮度,因此也严重破坏了天文爱好者及普通市民对城市星空和银河的遥望和观察。天空发亮是来自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气溶胶的散射(包括可见和非可见)光线,反射在天文观测方向形成的夜空光亮现象。它主要是由自然天空光和人为天空光两部分造成的。其中自然天空光是指天体和地球大气上层辐射过程引起的那部分天空辉光,它包括五个方面:月光、高层大气辉光、黄道光、散射的星光、星际尘埃和气体等引起的背景光;人为天空光主要是指城市的人工光在尘埃、水蒸气或其他悬浮粒子的反射或扩散作用下进入大气层, 而导致的城市上空发亮。然而深蓝夜空、繁星闪烁作为夜间环境的重要组成,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最宝贵生态资源之一,是全球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提倡要“净化”夜空,对星空进行保护,尽量提高城市夜天空的等级。

二、光污染的相关知识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除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外,光污染被认为是第五类重要污染源。光污染最早是由国际天文界指出,认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灯光照明使天光很亮而难以进行星空观测,这种狭义的光污染仅仅是指可见光。广义的光污染指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现象的一切光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一)光污染的分类及其危害

一般将光污染分为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1.白亮污染是指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它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尤其在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使室温平均升高4~6摄氏度,影响人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2.人工白昼是指在夜间,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的人工白昼。这样的环境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人的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3.彩光污染是指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的污染。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

三、光污染检测系统

(一)系统硬件设计

本测试系统以目前流行的Arduino控制计算机为核心,整合各种外围模块组成的。在应用设计初期,把这款装置分成了两大部分来进行设计,第一部分是基于Arduino控制计算机为核心的硬件,体积小,可以安装在自行车、汽车等各种车辆上,负责收集和记录当前天空光强、测试地点经纬度、海拔高度、测试时间等数据,并通过LCD显示屏实时显示时速等信息。第二部分则是分析统计的数据(研究尚在进行中),由于受Arduino的SRAM和频率的限制,不太适合做数据分析,因此把这部分功能分拆开来,设计成由桌面计算机系统来完成—Arduino记录的数据上传到计算机系统上后进行分析并绘制图表。第二部分系统,初步设计成了一个Web2.0的应用。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将统计的结果进行分享和发布。

在本测试系统中,基于Arduino的硬件系统部分,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来构成:

(1)Arduino控制计算机,测试系统的核心。

(2)电源模块,为所有硬件提供电源。

(3)GPS模块,提供GPS定位信息,以得到位置数据、速度数据、高度数据。

(4)LCD模块,实时显示骑行数据。

(5)SD/TF卡存储模块,储存位置数据、速度数据、高度数据、天空亮度数据、时间数据等。

(6)光照度模块,测量天空亮度数据。

各个模块系统连接框图如图1所示。

该应用设备使用的Arduino端口的规划表如下:

PIN 0 (RX) GPS模块TX

PIN 1 (TX) GPS模块RX

PIN 2

PIN 3

PIN 4

PIN 5 Nokia 5110 LCD模块 SCK

PIN 6 Nokia 5110 LCD模块 MOSI

PIN 7 Nokia 5110 LCD模块 A0

PIN 8 Nokia 5110 LCD模块 Reset

PIN 9

PIN 10 TF卡模块 片选SS

nlc202309010015

PIN 11 TF卡模块 MOSI

PIN 12 TF卡模块 MISO

PIN 13 TF卡模块 SCK

其中,电源模块由7.4V,1000毫安时锂电池作为电源,经过DC/DC模块,转换成+3.3V和+5V两路电压供Arduino控制计算机和外围各个功能模块使用。

GPS模块和Arduino控制计算机通过标准硬件串口进行连接,通讯波特率采用标准9600。

在这里使用硬件Serial来作为GPS NMEA信号输入而不使用SoftSerial的好处是:避免SoftSerial的兼容问题;节省Flash的空间,减少SRAM使用。

LCD模块和Arduino控制计算机通过非标准的SPI通信协议通讯。因此在编程时不能够使用标准硬件SPI库,而需要使用Soft SPI来驱动。

SD/TF卡存储模块是工作在3.3V的电压下的,采用标准SPI接口和Arduino控制计算机连接。在Arduino控制计算机上,SPI使用引脚10(SS)、11(MOSI)、12(MISO)and13(SCK)。

光照度模块和Arduino控制计算机通过I2C总线通讯。在大多数Arduino控制计算机上SDA(data line)使用模拟口4,SCL(clock line)使用模拟口5。

各模块介绍如下:

ArduinoUNO:

ArduinoUNO(R3版本)采用的微处理器是ATmega328. 该版本包括14个数字输入输出IO、6个模拟输入IO、16MHZ的晶体、USB接口、电源接口、烧录头、复位按钮等。相对于其他版本,R3版本的不同之处是:

(1)增加I2C总线接口:SDA,SCL。

(2)增强的复位线路。

(3)使用16U2替代以前的8U2。

R3版本的主要特征包括:

(1)微处理器:ATmega328。

(2)操作电压:5V。

(3)输入电压:7V到12V。

(4)数字双向IO:14个(其中6个提供PWM输出)。

(5)模拟输入脚:6个。

(6)每个IO脚的最大输出电流:40mA。

(7)提供的3V3最带电流:50mA。

(8)Flash大小:32K字节。

(9)SRAM大小:2K字节。

(10)EEPROM大小:1K字节。

(11)时钟频率:16M。

GPS模块:

ATK-NEO-6M-V12是一款高性能GPS定位模块。该模块采用U-BLOX NEO-6M模组,模块自带高性能无源陶瓷天线(无需再购买昂贵的有源天线了),并自带可充电后备电池(以支持温启动或热启动,后备电池在主电源断电后,可以维持半小时左右的GPS接收数据保存)。

模块通过串口与外部系统连接,串口波特率支持4800、9600、38400(默认)、57600等不同速率,兼容5V/3.3V单片机系统,可以非常方便地与您的产品进行连接。

ATK-NEO-6M GPS模块同外部设备的通信接口采用UART(串口)方式,输出的GPS定位数据采用NMEA-0183协议(默认),控制协议为UBX协议。

5110LCD模块:

5110LCD模块是NOKIA公司生产的可用于其5110、6150,6100等系列移动电话的液晶显示模块,国内厂家也生产有类似的兼容产品。该产品除应用于移动电话外,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系统。与其他类型的产品相比,该模块具有以下特点:

(1)84x48的点阵LCD,可以显示4行汉字。

(2)采用串行接口与主处理器进行通信,接口信号线数量大幅度减少,包括电源地在内的信号线仅有9条。支持多种串行通信协议(如AVR单片机的SPI、MCS51的串口模式0等),传输速率高达4Mbps,可全速写入显示数据,无等待时间。

(3)可通过导电胶连接模块与印制板,而不用连接电缆,用模块上的金属钩可将模块固定到印制板上,因而非常便于安装和更换。

(4)LCD控制器/驱动器芯片已绑定到LCD晶片上,模块的体积很小。

(5)采用低电压供电,正常显示时的工作电流在200μA以下,且具有掉电模式。

光照度模块:

16位数字输出型环境光强度传感器集成电路BH1750FVI是一种用于两线式串行总线接口的数字型光强度传感器集成电路。这种集成电路可以根据搜集的光线强度数据来调整液晶或者键盘背景灯的亮度。利用它的高分辨率可以探测较大范围的光强度变化。产品特点如下:

(1)支持I2C BUS接口(f/s Mode Support)。

(2)接近视觉灵敏度的光谱灵敏度特性(峰值灵敏度波长典型值:560nm)。

(3)输出对应亮度的数字值。

(4)对应广泛的输入光范围(相当于1-65535lx)。

(5)通过降低功率功能实现低电流化。

(6)通过50Hz/60Hz除光噪音功能实现稳定的测定。

(7)支持1.8V逻辑输入接口。

(8)无需其他外部件。

(9)光源依赖性弱(白炽灯、荧光灯、卤素灯、白光LED,日光灯)。

(10)有两种可选的I2C slave地址。

(11)可调的测量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光入口大小。

(12)使用这种功能能计算1.1 lx到100000 lx马克斯/分钟的范围。

nlc202309010015

(13)最小误差变动在±20%。

(14)受红外线影响很小。

(二)系统软件设计

在这个项目中,GPS模块的驱动使用了TinyGPS库,LCD显示则使用了u8glib,SD卡模块驱动使用了SD库。当然,为了节省SRAM,对库也进行了修改。例如,对TinyGPS的cardinal函数进行了修改,将数组使用PROGMEM进行存储,节省SRAM的空间。

整个系统的代码逻辑其实很简单。初始化完成后,每秒检查一次GPS信号,如果信号正常则更新信息并在LCD屏幕更新显示的实时数据。由于事后用于分析的数据不需要精确到每秒这样的级别,因此设定每5秒判断一次,如果当前位置和5秒前相比发生了一定的位移量则将数据记录到SD卡,以供分析。

为了简化数据存储的方式,数据以类似CSV的格式存储在TF卡上,文件名则为开始记录的日期,每一段数据以数据格式的版本号开始,每一行都是一笔数据。

格式如下:

日期,时间,连接的卫星个数,纬度,经度,海拔高度,时速,行驶方向,光照度。

程序流程如图2所示,计算机开始运行后进入void setup(){…}程序段对系统硬件进行初始化。开启每秒一次的定时中断计数器,对串口、LCD显示器和I2C BUS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完成后进入GPS数据搜索模式,同时在LCD显示屏显示当前光照度数据。程序将一直运行在该搜索模式,直到计算机获得当前经纬度、高度、速度等卫星定位数据。

如果完成寻星工作,程序就将当前时间、当前速度、卫星数量、移动方向、经纬度、海拔高度、当前光照度等数据按照每秒一次的频率刷新显示到LCD显示器。同时按照每5秒一次的频率将以上数据写到SD卡保存,以便过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三)系统测试

系统调试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完成利用面包板搭建测试环境,初步调试软硬件(如图3)。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软硬件协同验证硬件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否合理。通过各个测试程序的下载运行,保证硬件模块能够正常工作,模块之间连接关系正确。

初步调试正常以后就将所有硬件模块安装到仪器盒里面。这时候要考虑各个模块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连接是否方便,外部接口位置是否合适等机械方面的问题。然后就是按照设计好的位置在仪器盒的四周进行开孔等操作。

为了实现光照度传感器的遮光等功能,笔者用CRE2.0软件设计了一个孔拦结构,并利用学校工程实验室的3D打印机打印出来(如图4)。

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做软件的撰写和调试。软件的调试采用模块化调试方式。先测试各个模块能够正常工作,然后对各个模块进行组装调试。调试程序大约需要4个周六、周日的时间。

下面是调试完成后的装置外观图(如图5)。

当卫星信号正常时,进入正常测试界面如图6所示。

四、结论

通过初步测试盒验证,本装置能够较好地满足天空光污染数据的自动化测量和记录,为天文观测和环境污染研究的专业人士提供一种可靠便捷的测试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五、致谢

在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江苏省天一中学“南京理工大学﹒天一中学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的邓一波老师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来开放实验室,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并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在此,对他表示衷心感谢!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篇4

1.1 污染源COD在线自动监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重现性或精密度:±10%;零点漂移:±5 mg/L;量程漂移:±10%;邻苯二甲酸氢钾试验:±10% (测量误差) ;实际废水样品比对实验: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15%;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360h/次;电压稳定性:±10% (测量误差) ;绝缘阻抗:20MΩ以上;耐电压:无异常的现象 (电弧和击穿等) 。

1.2 污染源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电极法:重复性误差:±5%;零点漂移:±5%;量程漂移:±5%;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720h/次;温度补偿精度:±0.1mg/L以内;实际水样比对实验:±10%;响应时间 (T90) :5min以内。

光度法:重复性误差:±10%;零点漂移:±10%;量程漂移:±10%;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720h/次;实际水样比对实验:±10%;直线型:±10%。

1.3 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自动监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3.1 气态污染物CEMS主要技术指标

线性误差:用低、中、高浓度的标准气体检查时, CEMS测定值与参考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

响应时间:不大于200s;

零点漂移:24h零点漂移不超过满量程的±2.5%;

量程漂移:24h量程漂移不超过满量程的±2.5%;

相对准确度: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值:

(1) ≥250μmol/mol (SO2、NO和NO2分别为715 mg/m3、335mg/m3和513 mg/m3) 时, 相对准确度不超过15%;

(2) <250μmol/mol (SO2、NO和NO2分别为715 mg/m3、335mg/m3和513 mg/m3) 时, 参比方法和CEMS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20μmol/mol (SO2、NO和NO2分别为57mg/m3、27 mg/m3和41 mg/m3) ;

(3) <50μmol/mol (SO2、NO和NO2分别为143 mg/m3、67 mg/m3和103 mg/m3) 时, 参比方法和CEMS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15μmol/mol (SO2、NO和NO2分别为43 mg/m3、20mg/m3和31 mg/m3) 。

1.3.2 流速连续测量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测量范围的上限应不低于30 m/s;

速度场系数精密度:速度场系数精密度优于5%;

速度相对误差:当流速大于10 m/s时, 速度相对误差不超过±10%;当流速小于或等于10 m/s时, 速度相对误差不超过±12%。

1.3.3 温度连续测量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示值偏差不大于±3℃。

1.3.4 湿度连续测量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由氧传感器测定烟气含氧量计算烟气中水分含量时, 当由氧传感器测定烟气含氧量计算烟气中水分含量时, 需符合氧连续测量系统技术指标。

由湿度传感器连续测定烟气中水分含量时, 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水分含量时:

(1) ≤5.0%时, CEMS法与参比方法测定结果平均值的绝对误差不超过±1.5%;

(2) >5.0%时, CEMS法与参比方法测定结果平均值的相对误差应不超过±25%。

2 全盟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控设施综合性能评价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中污染源现场端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管理考核内容目标要求: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达到90%;自动监控设备联网率达到100%;数据传输率达到90%;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75%。我们采用上述4个率对污染源现场端自动监控设备进行综合技术性能评价, 评价各品牌设备整体运行情况、运维管理、网络传输等综合方面是否达到环境监管要求。

2.1 废水在线监控设施各品牌主要技术性能评价

水质自动监控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 运用现代传感器、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在线自动监测体系。全盟安装的36套废水自动监控设备主要为北京利达、杭州聚光、北京普析通用和美国哈希三种设备。其中:北京利达占已安装总套数的56%、杭州聚光、北京普析通用和美国哈希分别只占27.7%、5.5%和11.2%。

2.1.1 有效性审核比对监测通过率

从每年的有效性审核通过率来看, 北京利达水污染源在线设备的比对监测总体通过率较低, 基本达不到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目标考核中比对监测通过率达到90%的目标。而美国哈希、北京普析通用、杭州聚光废水在线设备的比对监测平均通过率较高。

2.1.2 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稳定性

北京利达、杭州聚光废水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偏、故障多, 基本达不到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目标考核要求的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达到90%的目标。设备质量好、运转率比较高、故障率小的设备为知名品牌美国哈希废水在线设备, 其在全国占有率也较高, 其运用已在阿拉善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得到印证;其次是北京普析通用废水在线设备, 主要对巴彥浩特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口监测, 基本能达到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目标考核要求。

2.2 废气在线监控设施各品牌主要技术性能评价

一个完整的CEMS主要包括颗粒物监测子系统、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系统控制子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气源电源通讯等辅助子系统。全盟安装的23套废气自动监控设备共有4种品牌, 主要以北京雪迪龙品牌为主, 占总安装套数的78%。其次是杭州聚光、日本岛津、安徽蓝盾3种品牌, 占总安装套数的22%。

2.2.1 有效性审核比对监测通过率

从每年的有效性审核通过率来看, 北京雪迪龙废气污染源在线设备的比对监测平均通过率大部分指标都比较正常,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能符合比对监测要求, 但是颗粒物因监测方法不一致, 流速无法掌握导致比对通过率较低。杭州聚光、安徽蓝盾废气在线设备的比对监测平均通过率较高, 基本达到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目标考核要求的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达到90%的目标。

2.2.2 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稳定性

北京雪迪龙废气污染源在线设备在全盟占有量较大, 占已安装的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78%。但因部分企业运行维护工作跟不上, 距离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目标考核要求的90%的目标尚有差距。杭州聚光、安徽蓝盾两种品牌, 分析及监测方法分别采用的热湿法和直接测量法, 在实际过程中难以维护, 操作比较繁琐, 导致该两种数据有效传输率一般。日本岛津品牌设备在阿盟只有泰宇冶炼一家企业安装, 但因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佳, 致使在线监控系统长期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此品牌设备在实际运行中主要技术性能尚未得到很好的验证。

3 存在的问题

3.1 设备品牌繁杂、质量良莠不齐

自动监测设备型号众多、各品牌、型号的质量、材料、精确度、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 进而导致易损易耗件更换不及时, 且价格较高, 使得设备运维成本加大, 增加运维困难, 致使设备运转率偏低。

3.2 售后服务纠纷较多

部分设备厂家服务质量不高, 维修技术不到位, 配件更换不及时且服务收费较高, 企业负担较重, 导致设备长期不能正常运行, 影响全盟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联网率、数据传输率、数据有效传输率的提高。

3.3 运维管理人员水平较低

目前大部分企业是自行运维, 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并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或配备专职人员但技术水平低, 无法按照设施的运行维护规定和保养条件及时对设备进行标定、维护与保养、检修等, 一些常见故障都难已排除。致使盟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联网率、数据传输率、数据有效传输率长期偏低。

总之, 自动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受到企业人为因素、系统自身设备性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系统运行不正常、系统故障率较高、达标率较低, 未能很好地发挥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效益和环境监管、监督作用。重点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控系统能否正常、稳定、准确地运行己成为当前巫待解决的问题。

4 对策建议

4.1 提高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设备运行台帐, 理顺自动监控设备管控机制,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建立实施自动监控系统日网络远程巡检及月现场巡检制度。规范企业对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 积极推动污染源现场端自动监控设施运行考核管理工作, 对运维行为实施考核监管, 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运营技术规范的要求, 及时开展设备运行维护等工作, 确保自动监测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4.2 加快淘汰、更新老化设备和“问题”设备

研究建立实行强制淘汰更换制度, 对于故障率高、选型不准或设备老化等问题导致数据传输不合要求的仪器逐步实施淘汰更新, 逐步引导和推动企业使用口碑较好、设备技术性能高、故障率小、运行维护成本低的在线监测设备。

4.3 建立第三方运维机制

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信息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高, 如果没有有效的运行维护机制, 在线监控管理工作将举步维艰, 难以发挥系统建设效益。推动实施第三方运维工作, 并在运维补助上有方向性地进行倾斜。建议对公益性质类事业单位污水处理厂以及国控企业、重点减排企业在线监控设备运维补助比例适当提高。其他污染源企业可以酌情给予适当补助。目前, 通过污染源在线监控二期项目第三方运营工作开展的初步尝试来看, 运行维护机制的建立对于保证在线设备正常运行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能够比较有效解决设备运维方面存在的问题, 逐步建立自动监控设备社会化运行支撑体系。

4.4 强化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

把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作为工作重点, 依据国家、自治区有效性审核办法, 结合实际, 制定出台《阿盟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 将审核方法步骤、各部门、单位、企业责任予以明确, 加大现场核查力度, 做好每季度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 切实把好自动监控系统日常运行考核关。并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努力解决困扰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使用的瓶颈问题, 积极促进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能力建设工作成果的应用, 努力提升自动监控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

[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 (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 (HJ/T377-2007) .

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 篇5

登记编号:云府登784号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告

第1号

《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11月22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办公会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 二〇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保障我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应用,根据《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省级重点监控企业(以下简称“国控、省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自动监控系统由自动监控设施和监控中心组成。

自动监控设施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仪器、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监控中心是指环境保护部门通过通信传输线路与自动监控设施连接的计算机软件和设备。

第四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管理工作,编制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国控、省控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负责全省国控、省控企业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的监督检查及考核。

州(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辖区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建设,负责辖区内国控、省控企业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的日常监督管理及责任范围内的国控、省控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

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辖区内国控、省控企业自动监控设施运行情况的现场检查和日常监督。

第五条 国控、省控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与环境保护部门的监控中心设备联网;可自行或委托取得运营资质的单位运行和维护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负责;自动监控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接受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由国控、省控企业自行解决。

第六条 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和维护的监督管理。国控、省控企业自行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和维护的,应满足《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

本省鼓励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社会化运行。取得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发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废水或废气自动连续监测类)的单位(以下简称“运维单位”),在本省有固定办公场地和符合运行维护条件的实验室,有稳定的技术人员服务队伍,可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

国控、省控企业在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自主选择在本省备案的运维单位,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开展运行和维护。国控、省控企业应当与运维单位签订服务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签署或变更后的服务合同正式文本,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列入国家重点监控和本省重点监控的企业,未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或已安装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达不到国家规范要求的,应当在本内建设或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前,国控、省控企业应按照《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方案编制规范》编制建设方案,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第八条 国控、省控企业建设的自动监控设施,应当选择通过环境保护部指定的环境监测仪器检测机构适用性检测的设备。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公告本省已安装的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运行考核指标等情况。

第九条 国控、省控企业安装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应当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各项技术指标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实施安装建设,应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建设安装过程中,自觉接受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完成安装调试、试运行、联网等工作后,国控、省控企业应向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申请校验。校验合格后,向负责监管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

第十一条 装机容量在3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机组所建设的自动监控设施,由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校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其他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由所在地州(市)环境监测站校验,所在地州(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到验收申请和验收资料后,对验收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组织现场验收。验收合格的,形成验收意见,纳入正常管理。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组织验收。州(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的自动监控设施,相关资料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分为自动监控设施和监控中心两部分。自动监控设施由企业自行或委托运维单位运行、维护,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国控、省控企业安装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监控中心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会同云南省环境信息中心进行运行、维护。

第十三条 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单位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备有日常运行、维护所需的各种耗材、备用整机或关键部件。不得擅自停运、拆除、更换、闲置自动监控设备及改变设备安装位置,应当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复、排除故障,保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 自动监控设施出现故障,设备的维修,应当在48小时内完成,恢复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若48小时内无法排除故障,应安装备用仪器。48小时内既不能修复也无法安装备用仪器的,国控、省控企业应向州(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装机容量在30万千瓦以上的,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说明原因和恢复运行的期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期间,要采取手工监测的方式报送数据。

第十五条 国控、省控企业因停产导致自动监控设施停用,每次停用和再次启用时,应事先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装机容量在3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机组,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其他向州(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因设备报废需拆除、更换的,应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季度对国控、省控企业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运维单位运行业绩向社会公告。季度考核结果作为考核的依据。考核不合格的自运行单位,其下一自动监控设施的运行、维护,应当委托运维单位运行、维护。考核不合格的运维单位,注销其备案。

第十七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有专人负责污染源监控平台的管理,建立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保证污染源监控平台的正常运行、数据稳定上传。运行、维护经费由国家补助和省级配套解决。

第十八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现场检查和日常监督,发现设备运行不正常应责成企业及时进行修复。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测机构每季度应对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性监测,监测经费由国家补助和省级配套解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个季度对国控、省控企业开展一次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装机容量在3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机组的有效性审核工作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他国控、省控企业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由所在地州(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二十条 通过数据有效性审核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各级环保部门应当作为企业环境管理的依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中,要合理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在总量核算、环境统计工作中,合理使用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为污染减排提供依据。环境监察机构要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强化现场执法;在排污费征收上,要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核定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

第二十一条 国控、省控企业未按规定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或者未按照规定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的,依据《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查处。

第二十二条 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或者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的;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接受检查时弄虚作假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查处。

第二十三条 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或者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的;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接受检查时弄虚作假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查处。

第二十四条 环境保护部门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监督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其他建设、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企业,可参照执行。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篇6

1 自动控制的系统状态

为了帮助国家一级地方环保部门工作的开展, 必须提高有关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的环境管理水平, 才能做到掌握污染物的排放量, 以及污染物总量的控制。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制定的《主要污染总量减排监测办法》, 在第四条中指出“以自动监测设备的污染源的数据作为化学的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重要依据”同时在第六条规定中指出“2008年年底必须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设备的安装”因此, 污染源自动监控的建设工作早已经成为我国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政府和企业在近几年内投入了大量的物理和人力, 同时不断的对软、硬件设施进行完善, 努力提高自动监控的管理水平, 扩发监控范围, 确保监控质量。

2 系统的主要功能

(1) 污染源的信息模块污染源的信息模块式为了实现企业和环保部门对污染信息进行管理的目的。 (2) 数据采集的模块通过光纤的方式对污染源企业进行历史数据的采集和进行实施监测。进而通过监测得到的标准来判定污染是否超标。 (3) 污染源数据分析的模块污染数据分析的模块式根据企业的时间段来获取该企业在指定时间段内的各种污染数据, 以每天作为基本单位, 对用户选定的时间显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4) 设备状态的查询模块设备的查询模块式根据用户选择时间段来获取该企业在这段时间里的设备状态相关信息直接显示选定设备的状态。 (5) GIS基本的操作模块GIS基本的操作系统主要是为了将信息系统以及空间因素的相关信息转化成电子地图, 以电子地图的全新方式表现出来, 也就是把图像以及图形作为信息和地理位置的信息以及文本的信息合为一体, 采用实现实时, 可视化、以及直观的环境质量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监控, 为以后使用现代化等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6) 数据汇总模块数据汇总的模块主要是根据特定时间, 比如至少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半年的时间段, 来实行对该区的规定时间内的所有污染源进行汇总, 进而将汇总得到的数据存进数据库里, 方便于进行采集和调查。 (7) 系统管理程序的模块设置系统管理程序的模块主要是为了保障整个系统方便操作和运行的正常。但在运行此系统前, 要先对此模块的设置进行操作。

3 存在的问题

3.1 建设经费投入的问题

环保部门的执法工具和管理制度都是依据污染自动监控系统而来的, 而环保部门才是真正的用户, 因为建设污染自动监控设备是得不到经济效益的一种行为, 因此, 导致在对环保排污的推广过程中出现企业不愿意出资金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从而直接影响了环保事业的推广工作, 导致进度难的问题。

3.2 监测数据的质量问题

准确性、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是整个国家监控数据实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虽然在此方面逐渐引起重视, 也制定了不少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但是, 从实际操作等方面来看, 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 由于管理制度上的不严谨导致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没有相对专业的管理人员:因为管理人员对工作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导致没有责任心, 缺乏了对相关技术操作和知识的了解, 对整个系统的操作流程和保养以及维护工作完全不熟悉, 导致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监测任务, 以及对基本故障及时处理的办法。 (2) 在我国现在污染监控系统有限的情况下受到影响, 导致系统部完善、经常发生数据的遗失以及不稳定的情况出现。

4 应对的措施

(1) 必须提高对在线污染源在系统当中重要性的认识按照《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第四条规定, 企业污染减排的首要依据就是自动监测数据, 所以, 自动监测数据是成为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的自动监测系统, 必须做到提高企业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重要性的认识。为了保证系统可以得到正常的运行, 必须加强企业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管理运行以及监督, 让污染自动监控系统成为环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制定统一的, 广泛的数据采集协议目前我国使用的是HJ/T75—2007 (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试行) 》和HJ/T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试行) 》都为试行的版本, 在结束试行期后, 为了对遗失的数据进行照相同原则的处理, 将废水以及被污染源统一到同一个监控的平台上。必须完善我们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系统, 建立一套健全的数据采集协议。

5 结语

因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系统是目前最有效的污染源管理系统, 为了不断的提高运行的效率, 所以认真的进行分析, 同时及时的解决早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让企业建议其长期稳定的相互约束的机制。为环境做好“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 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以及专业的技术管理知识来支持管理依据。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现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 分别分析了系统建设的管理和运营两个方面的问题。例如:污染源的自动监控系统缺乏运行保障, 导致仪器的安装以及设备性能都出现缺乏统一的问题。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污染,自动监控系统,环境防护的应用探析

参考文献

[1]陈立定, 李憨乐.XML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1 (6) :19-22.

[2]李宁宁.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系统监测与手动监测的比对[J].科技信息, 2012 (5) :54 0, 543.

[3]李勇, 栾辉.浅谈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J].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1, 21 (3) :1 1-1 2, 3 5.

[4]王俊.浅谈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管理[J].才智, 2012 (13) :54-55.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篇7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是环保监测与环境预警的信息平台, 是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污染源监控的系统。 该系统能够对污染源进行实时、直观、动态和可视化的监控, 能够对污染源的位置等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表明, 对于污染事故的快速排查和快速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1环境保护污染源监控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长期以来, 对于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环保执法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超标排放和偷排现象时有发生, 环境监察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压力更大。 污染源监测信息采集与监控是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也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段。 近些年来, 环境污染源监测工作得到了飞速发展, 但基于环保部门及企业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原因, 环境治理发展水平不一, 主要表现为:

(1) 部分企业, 仍然依靠落后的人工检测手段, 进行不连续的、随机性强的手工检测作业, 不仅工作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数据完备性差, 而且数据利用率低、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工况, 因此对于环境监察作用甚微;

(2) 有些企业已经安装了传感器、 二次仪表、 黑匣子等污染物监测设备, 但有些设备仅提供了现场显示、查询或打印功能, 甚至不具备存储功能, 设备运行, 必须专人长期值守, 因此在实际中没有太大的实用性;

(3) 有些企业, 污染物监测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 同时具备存储及打印功能, 但不具备数据自动传输能力, 或者未能发挥作用, 数据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使用, 共享能力差, 上级环境监察部门不能急时掌握监测数据, 时效性差, 因此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环境监察工作的需要。 由于污染源覆盖范围广、数量大、种类多, 为了满足管理需要,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进行现场监察, 显然对环境治理工作, 存在很大难度。

在自动控制技术、数据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技术, 建立起完善而先进的数字化环境监控体系, 是各个城市进行环境监控工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目前城市环境监控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目前, 部分环保局对排污企业的污染监控尚未实现在线实时管理。 为了减轻环境监察人员的工作压力、加大环境治理的监管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有效地改善本地区环境状况, 开发一套运行稳定、通讯可靠、操作简便、功能完备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以实现环境监控的自动化、 网络化、现代化, 已成为环境监察工作的当务之急, 该项目的建设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其核心是建立一套自动采集数据、自动传输数据、自动处理及自动分析数据, 并能快速反应的市级数字化环境管理系统。

2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2.1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原理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是以在线分析仪表为主, 运用仪器分析、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水质监测等多种专业知识, 将污染源排放水样的采集及预处理、在线分析仪表分析、数据处理及传输等技术集成为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特定污染源水质变化趋势, 并定量、定性的统计流经监测断面的污染物及通量, 根据污染物及其通量的变化规律为特定部门的监督管理及流域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其原理是通过有线/无线通信技术及地理信息子系统 (GIS) 实现对全省范围内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等污染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将污染源信息、监控信息、设备管理、 污染物统计报表、 排放量统计报表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实现《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确定的目标。 该系统能够对排污超标企业给予及时通知和警告, 确保排污指数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并实时查看监控设备运行和联网状况。 同时, 它还能生成许多汇总报表, 为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该系统通过自动化、 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污染源实施自动监控, 从而为更加科学、准确、实时地监控排污情况提供依据。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将推动环境监管工作更加严密化、规范化, 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环境监管能力将会得到显著增强。

2.2系统功能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不仅使用简单, 而且功能完备。 它所具有的功能介绍如下: 1所有排污企业在省环保局存档、备案, 填写重要信息, 做到一源一档;2排污企业所有排放口在省环保局备案, 可以实时查看排放口情况, 避免偷排、漏排现象;3对监控企业实现24h监控排污数据;4对超标排污企业做到及时报警、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 并利用反控设施进行反控, 避免重大环保事故发生;5查询企业历史排放数据;6查询企业基本信息及其排放口 (例如废气排放口、废水排放口、 排水口等) 情况, 以及所有设备的状态;7对在线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并能实时查询设备运行情况;8实现对不同排污数据的统一汇总分析;9实现对排放量汇总分析, 可以按地市、按行业汇总数据, 为分析数据奠定基础;10可以将数据动态形成各种图形, 例如表格、曲线、柱形图等, 从而更加直观地看到排污数据走势情况。

3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用的措施

3.1切实强化“一把手”管理职责, 明确部门分工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工作, 关乎“三大体系” 能力建设的成败, 关乎环保投资的绩效, 关乎环保系统的整体形象。 各级环保部门要把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管理责任, “一把手”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及时解决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切实推进工作。 同时, 要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要求, 明确环保部门内部的管理职责, 理顺各部门关系。 环境监察管理部门负责督促企业安装自动监测仪器设备并及时按规范验收, 监督企业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正常运行; 环境监测管理部门负责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工作;环境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网络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

3.2精心组织, 加快建设项目实施进度

坚持“严管源、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 这是保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各级环保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 加强项目的全过程监管。 在项目设计中,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加强科学论证, 严防低水平建设;在项目建设中, 一定要阳光操作, 加强组织监督, 严防招投标不正之风;在资金使用上, 一定要合理支出, 加强资金监管, 严防“腐败工程”。

3.3突出工作重点, 加强系统应用

国家投入大量人力、 财力和物力建设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是否有“生命力”, 是否“物有所值”, 是否提高了环境监管能力, 关键是看系统的功能和效能能否发挥出来, 能否为总量控制、排污许可、排污申报、环境统计、排污收费、事故应急和环境执法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硬件建设完成后, 工作重点将转向日常运行的监督管理。 其中, 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是实现系统应用的关键, 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高度重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 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抓好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尽快开展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 把好日常“运行考核”关, 努力解决困扰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使用的瓶颈问题。 总量、污防、监察等数据使用部门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能力建设工作成果的应用, 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3.4不断完善系统建设, 全面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是发展中的问题, 是前进中的问题, 我们要勇于面对、积极解决, 通过进一步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技术、管理、运行、保障体系建设, 不断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向前发展。 各地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 特别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监督执法, 确保企业落实运行经费, 同时要积极争取同级发改、财政部门的支持, 建立稳定的运行经费渠道;2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将企业和环保部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都纳入培训范围, 增加培训频次, 深化培训内容, 同时可考虑借用社会资源进行培训;3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选型、安装、运行、验收、监测质量控制、数据采集和联网传输, 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积极探索系统的第三方运营, 加强对运行单位的监督管理,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充分发挥监控部门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理顺各部门关系, 协调各部门工作, 实现对系统运行及时有效的监管。

4结语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 今后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将会得到更加的广泛的运用。 但是目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用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今后还需要加强管理, 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用, 做好设备管理, 提高污染源实时监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吴晓青.大力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全面提高环境执法效能[J].环境保护, 2006 (02) :98~99.

[2]胡立元.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体验[J].北方环境, 2011 (Z1) :109~110.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篇8

1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系不健全。当前大多是由各地的环保部门负责环保系统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全方位的工作, 而不是各个部门共同负责, 因此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2) 在线监控缺乏正确的定位。我国的相关规定中, 将在线监控设备作为一种污染处理设备, 排污单位拥有其产权, 存在的缺陷是企业必须支付在线监控设备的建设费用, 即使环保部门给予一定的资助也只是部分资助,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资金开支, 再者, 企业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监控企业自身排污情况的设施, 因此不愿积极配合总局如数据对比、检定在线仪等工作, 监管存在很大的困难, 得到的数据也很难保证准确性和有效性。3) 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 对于在线监控系统, 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数据有效性审核, 虽然我国针对水污染在线监控系统有效性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是没有完善的异常数据识别和处理方法, 因此对于部分问题缺少解决方法, 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目前极力提倡第三方运营的污染治理模式, 第三方运营的模式优点是能够保证系统的规范和正常, 用企业和运行维护公司之间的民事关系代替原有的行政关系, 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

2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1) 排污口设置较为随意。一般情况下, 流量计和自动监控设备是配套安装的, 这样能够得到计量总量的准确数据, 对于排污口的设置, 国家的建议是方便监督、计量和监测, 但是一些企业在建造和改造排污口时并未遵照上述原则和要求, 随意更改排污口尺寸和位置, 虽然排污口能够起到采集计量数据的作用, 但是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2) 在线监测站房环境较差。在线监控设施是一种易受外界影响的高技术含量设施, 需要一定的防护措施, 对于温度控制、 采集距离、给水排水都有要求, 虽然目前我国的在线监测站房建设符合标准, 但是一些私营企业的在线监测站房仍然存在缺少温度控制设备、环境较差等诸多问题。

3在线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1) 自动采样系统存在的问题。第一是取样管路积水问题, 一般情况下污水排放口的位置都比较偏僻, 排污口和仪器放置地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不同企业的采样管路不同, 例如部分企业排污口位置比较高, 一些企业的采样管路比较长, 采用U型的采样管路可能造成管路积水问题, 还有一些使用的是弯头直角较多的硬质材料, 需要填埋保护。而在线仪是一种间歇性工作的仪器, 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管路积水堵塞, 并且很难清理。2) 样品采集方法不正确。对于在线监测系统来说, 最好的样品采集方法是比例采样法, 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等时采样法, 这种采样方法在可行性和成本方面优于比例采样法, 并且这种方法基本能够满足稳定并且排量较大的排污口。但是部分企业的排污没有规律性, 采样有效性较差或者不具代表性, 采样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影响监测数据和仪器性能, 进而造成更大的问题。3) 自动监测仪器操作繁琐复杂。第一是在线仪仪器型号不同, 不同型号的在线仪分析方法和基本属性都不尽相同, 第二是操作仪器存在不规范现象, 在线仪是一种复杂精密的仪器, 在操作时可能忽视了关键细节。4) 数据传输系统不完善。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的应用给数据传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进行实时的图像传输, 能够更及时的得到实时监测更加准确的数据, 但是由于应用时间不长因此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场监控仪器需要向各个环保部门控制中心传输数据, 但是各个环保部门使用的仪器和规格都不尽相同, 一些仪器的接口与国家规定不相符, 影响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甚至造成无法传输。

4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我们以某省份为例, 探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 调动基层积极性。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凡是一些基层环保部门仍然不了解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不知道监控和管理的具体方法,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带来的变化让环保部门无可适从, 传统监测一般是一季度或者一个月进行监测, 因此在线监测数量远超传统监测, 造成企业的消极态度。因此省份针对基层环保部门制定了绩效考核体系并开展监督执法和数据有效性审核等工作。

2) 确保数据真实性。一些企业认为自动监控是政府用来控制污染排放的手段, 企业建设自动监控系统属于作茧自缚, 因此对于自动监控设备不愿主动运行。对于这个问题, 省份提高了监督执法的力度, 对于不积极使用自动监控设备甚至弄虚作假的企业给予严厉制裁。

3) 提高环境监管的有效性。采用排污收费的方法, 能够促进污染治理更加有效公平的开展, 省份自2008年开始就针对大型煤电厂进行污染排放量审核工作和征收排污费用工作, 运用自动监控系统能够更加科学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 提高污染政府环境治理部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防止出现协商收费以及其他问题。

除此之外还要提高监督执法工作的精细度, 省份组织了技术人员开发了一套管理软件, 调查各种超标排污行为, 加强监管力度, 调查好每一所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超标排放情况, 通过严格监督和整改, 督促煤电厂将脱硫工作作为重点。

5结语

综上, 利用在线监控系统, 建立完善的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 能够对企业的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督, 提高环境执法的效率和质量, 国家必须针对污染源在线监控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提高法律效能, 才能真正发挥污染源在线监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篇9

污染源自动监控是利用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对污染物排放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实施自动监控的一种环境管理工具,能科学、准确、实时地掌握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各类信息,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现就实施政府主导,第三方运营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进行探讨。

2 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现状

目前,有1万余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纳入了国家重点监控的范围。以贵州为例,全省就有500余家排污企业安装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这些分布在全省各类排污企业现场端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和省、市级的监控平台,共同构成了一张贵州省的污染源监控大网,基本实现了对全省绝大部分重点污染源的24h实时监控。

3 当前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污染源自动监控现场端设施是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污染源现场安装的自动监测监控设备、仪器、仪表及配套建设的站房、门禁系统等。当前,以贵州为例,主要有3种运营方式:第一种是排污单位自行运行;第二种是排污单位自主委托给第三方运营单位运营;第三种情况是自主委托给治污设施第三方运营单位运营。

3.1 从排污企业来看

由于设施设备是排污企业投资建设,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排污企业有偷排动机,排污企业在自动监控设施设备的建设期就有了抵触的可能。在建设完成后,消极管理、消极维护。从主观上讲,排污企业不具备积极主动、客观公正地运营、管理的动机。这就导致排污企业自动监控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差,部分设备老化故障频繁,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或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修复和更换,自动监控设备厂家或代理商良莠不齐,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不规范等,最终导致自动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恶性循环。

3.2 从政府环保部门来看

由于自动监控设施设备涉及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分析化学等多门学科,专业性很强,其运营具有很高的专业要求。环保部门由于长期承担环保相关的各项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污染源自动监控对应学科专业技术人才明显不足,并受“编制管理制度”限制,环保部门在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的管理上遭遇人员和技术上的瓶颈限制。

3.3 从排污企业自主委托的第三方运营单位来看

部分排污企业自动监控设施设备委托给第三方运营单位管理,但由于多数第三方运营单位运维规模小,技术人员少,业务水平不高,管理不规范,运行水平偏低。另外,第三方运营单位受雇于排污单位,设备供货商、第三方运营单位、排污单位可能形成利益共同体,致使自动监控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排污状况,自动监控也还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4 政府主导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模式探讨

实施政府主导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能“拉通、拉直、拉真”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解决现实存在的大量问题。

4.1 实施主体及第三方运营单位确定

省级环保部门主导,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统一组织污染源自动监控第三方运营单位的招投标。中标第三方运营单位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在自动监控运营领域业绩好,能对自动监控设备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管理。招标时,既要限定运营收费价格,同时也要划定合理的辖区范围给运营单位,保证第三方运营单位能规模化良性运营。市级环境保护部门是运营工作的实施主体,组织辖区内排污单位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移交给招标确定的第三方运营单位运营,并负责日常管理考核。

4.2 运营经费筹集

非污水处理厂国控、省控污染源由省级财政、项目所在地财政、排污企业三家按4∶4∶2的比例筹资。根据这种筹资比例,政府财政共承担了8%,企业只承担2%,由过去企业全部承担变为政府主要承担的格局,强化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作为环境监管工具的属性,弱化了其作为污染防治设施的属性,规避了排污企业消极建设、消极运营、消极维护的问题

县级及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第三方运营费用由省级财政、项目所在地财政按3∶7比例筹资。这种筹资比例,体现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公共设施属性。项目所在地政府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这一公共设施的运行要负主要责任,包括支付污水处理费,也包括要对自动监控设施的运营支付费用。

4.3 环保部门、排污单位、第三方运营单位的职责确定

4.3.1 环保部门的职责确定

下达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计划,负责辖区内排污企业自动监控设施的现场监管,根据自动监控反映的企业排污信息开展环境执法工作,负责污染源监控中心数据平台运行日常管理维护,负责对辖区内自动监控系统第三方运营进行考核,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确认、数据分析整理及上报,督促排污单位按规定比例及时支付第三方运营经费。

4.3.2 排污单位的职责确定

排污单位是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端的法律责任主体,对由正常运营的监控设施反映的排污数据负责。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运行污染治理设施,按相关运营合同和协议的约定,给第三立运营单位正常运营监控设施提供必要条件。

4.3.3 第三方运营单位的职责确定

第三方运营单位必须具备符合技术标准、规范、规约要求的监测分析、校验、运营能力,能保证自动监控设备正常运行。要对监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数据传输有效率负责;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的数据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率、自动监控数据传输率及有效率达到相关要求;能迅速处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故障,及时恢复正常运行。要向环保部门报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故障情况,举报排污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要按有关规定对排污企业生产技术及排污数据保密。

4.4 考核及费用支付

市级环境保护部门每季度对辖区内的第三方运营的自动监控设施运维情况进行考核。省级环保部门根据市级运维及考核情况,结合日常抽查和重点督察,确定最终考核结果。考核时按评分细则对第三方运营单位量化考核评分,考核评分作为支付运营费的依据。考核内容主要有:设施运转率、数据传输有效率、日常运行运转情况、本季度监督性比对监测情况、影响正常运转的故障报修及修复情况、在线监测仪器校准、日常保养维护。每套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季度考核合格的,按规定支付运营经费。考核不合格的,扣除全部运营经费。同时,须制定退出机制,符合退出条件的,省级环保门可以责令第三方运营公司退出本省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运营。

5 政府主导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的意义

政府主导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与企业自主运营或者自主委托的第三方运营比较,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环保部门能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通过政府占主体的筹资模式,政府从社会第三方购买专业服务,把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权紧紧掌握在手中,对第三方运营单位进行严格管理及考核,解决了环保部门因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或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导致对大量排污企业监管不到位的难题。

(2)排污单位可以减少人力、财力开支。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是较精密的仪器,需要有较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来操作与维护,设施设备交给政府主导的管理规范,专业技术整体水平高的第三方运营单位来运营,可以减少人力与运营费用的支出,排污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搞好生产。

(3)第三方运营单位的收益能得到有效保证。由于在政府的主导下,第三方运营单位在某个区域内运营多家(多套)自动监控设施,减少了市场的恶性竞争,能达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管理,只要按规定运营,收益能保证,能良性运营。

参考文献

[1]张亚茄,邓兴华.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市场化运营之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12).

关于做好污染源自动监测工作的思考 篇10

1污染源自动监测工作的开展

1.1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

污染源自动监测工作中,应重点明确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控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到分工明确, 责权明晰。

1.1.1环境监控部门工作职责

负责自动监测系统数据的网络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环境监察部门和污染源单位环保负责人,力争尽早排除故障; 为环境监察、环境监测、污染控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部门提供业务支持,配合环境监测主管部门做好自动监测设备的比对监测和数据有效性审核等工作; 定期为各业务部门提供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相关报表,供其分析、统计和使用,便于有效推动环境管理工作; 负责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污染源单位相关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一源一策”; 做好重点污染源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和业务开发,为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1.1.2环境监察部门工作职责

参加污染源单位自动监测设备建设方案的审查、审定及现场核查与验收; 负责对污染源单位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日常监管与现场监察; 负责对污染源单位自动监测设备异常情况进行查处,确保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数据稳定、有效传输至污染源监控系统; 参与污染源单位自动监测设备的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

1.1.3环境监测部门工作职责

对国控污染源单位的自动监测设备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比对监测,并提供比对监测报告; 参与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 对污染源单位自行开展自动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1.2明确工作内容

1.2.1自动监测数据网络巡检内容

具体包括: 1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 数据采集传输仪是否掉线、运行是否稳定。2自动监测数据传输: 浓度超标、数值固定不变、数据循环出现、极大值、极小值、零数据、数值与理论值差异较大、数据间逻辑性错误、上传数据单位与系统单位不一致。3系统工作情况: 数据采集传输仪显示时间与实际时间是否一致。

1.2.2现场检查内容

具体包括: 1制度核查: 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记录; 运行、巡检记录; 定期校准、校验记录; 标准物质和耗损品定期更换记录; 设备故障及处理记录。2设备运行情况: 仪器参数设置; 设备运转率、 数据传输率; 缺失、异常数据的标记和处理; 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流量、排放量的小时数据及统计报表( 日报、月报、季报) 。3数据传输情况: 监测断面、 监测因子完整情况; 数据传输频率。

还可从数据逻辑性、相关性等方面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例如,通过检查电信号与浓度的转换关系来判断浓度显示数据是否正常,计算公式为: 污染物浓度 = ( 电信号 - 4) ÷ ( 20 - 4) × 最大量程,式中, 电信号值为4 ~ 20 m A。

1.2.3比对监测内容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是指以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标准为基础,采用参比( 标准) 方法,与自动监测法在污染源单位正常生产工况下实施同步采样分析,验证自动监测设备监测结果准确性的监测行为,是判断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比对监测工作主要依据《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 国发[2007]36号)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环保总局令第28号)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 动监测数 据有效性 审核办法》( 环发 [2009]88号) 和《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术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技术规定的术语和定义,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是指在污染源现场端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水质自动采样器、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p H水质自动分析仪、化学需氧量在线自动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即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对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中污染物进行连续地、实时地跟踪测定的仪器、仪表[6]。

2自动监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2.1自动监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自动监测数据传输中常见的问题有数据缺失、 出现死数据、数据失真、数据超标等情形,其中数据失真情形复杂、较难快速准确判断,对业务水平要求相对较高。

2.1.1数据缺失或出现死数据

数据缺失是由于现场端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数据采集传输仪出现故障,导致无数据上传或数据未能上传,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显示为掉线状态,没有可供查询和分析的数据。死数据亦即数据长期不变,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现场端设备出现故障不能进行实时监测时,依然有数据传往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但所传数据为故障前的最后一个实时监测数据,且长期保持不变,称之为死数据; 二是数据超过自动监测设备的最大量程,传输数据总为设定的上限值,且长期保持不变,这主要是自动监测设备的量程设置不合理或监测设备与数据采集传输仪量程设置不同所致。

2.1.2数据失真与超标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传输至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部分数据失真,与理论值或现场手工监测值差异较大,有时甚至相差10倍以上,远大于允许误差范围; 二是因自动监测设备故障导致数据失真,例如化学需氧量取样管道的堵塞会导致测定数据偏高; 三是自动监测实时数据传输时间与当前时间不一致,这种情况可通过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采用远程控制进行校正,但会导致相应时段的数据缺失; 四是部分污染源单位实时监测数据超标,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受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等限制,目前还较难通过自动监测数据之间的逻辑性和相关性全面判断上传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在数据查询和汇总时难以完全剔除异常数据。

2.2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公司良莠不齐

目前,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公司技术人员较少、技术力量薄弱、国产设备运行稳定性差,是造成污染源单位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是技术人员少,多数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建设的公司缺乏技术人员,设备安装建设完成后,因人员匮乏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后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和处理; 环境监察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自动监测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管和处罚时,大多数污染源单位虽积极配合,但受到自身技术水平局限和自动监测设备建设安装公司不能及时排除故障等客观因素制约,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 二是技术力量薄弱,多数公司所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是由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数套零部件拼凑而成,维护、调校技术与工序不尽相同,造成建设安装公司在设备的维修、调校上存在技术真空,往往一套设备需协调几家生产厂方技术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维修、 调校工作,导致管理和技术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三是国产设备运行稳定性差,对比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 前者的运行稳定率较后者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数据传输无故掉线、监测数据数小时无变动,易损耗件损耗速度快等。虽国产自动监测设备与进口设备同样取得国家相关认证资质证书,但实际运行使用中故障率高,增加了维修、调校的工作量,在安装建设公司人员不足和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影响尤为严重。

2.3部分污染源单位缺乏技术人员,且责任意识不强

由于部分污染源单位缺乏专业的环保技术人员,导致标液与标气过期,维护、调校滞后等问题频繁发生,部分污染源单位甚至没有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调校,对简单的故障也不能判断和排除。 个别污染源单位对自动监测工作思想意识谈薄、责任感不强,未定期依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自检和巡检,设备调校、比对监测、管理维护、故障排除等工作未能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导致自动监测设备运行不正常,故障率较高。

3做好自动监测工作的对策建议

3.1加强现场检查力度,并提高管理水平

环保部门要成立自动监测设备检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污染源单位监测设备安装及采样、监测站房建设、运行台账记录、启( 停) 运报告记录、设备维护与保养记录、自检与标定记录、操作人员定期培训学习记录、操作程序及管理制度和运行管理水平等进行检查、查处。要求各污染源单位依据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定期进行自检、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各相关单位认真分析、查明原因、积极整改; 对违反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规定,或人为原因造成设备停运的污染源单位进行严厉查处,要求限期整改。

为保证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一方面要加强与上级环境保护部门沟通交流,寻求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要认真指导下级环境保护部门和污染源单位做好自动监测设备运营和管理工作,深入现场,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主动帮助污染源单位找原因、想办法、排故障,协调相关技术力量及时处理出现的故障,增强污染源单位对现场端设备维护的责任意识。

3.2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机制

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内部而言,应建立健全自动监测工作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对涉及的任务和指标进行详细分解,并定期进行会商,分析、总结和解决自动监测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诊断出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从对污染源单位的监督管理而言,要求各污染源单位严格执行自动监测设施启( 停) 运报告制度,认真填写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台账,做好设备维护的日常工作,确保自动监测设备稳定、正常运行。

3.3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进行优化开发

应定期根据环境保护的各项业务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更新、软件升级和定向开发,增强系统的自动统计与汇总功能,提高系统对大数据的储存和处理能力。同时,可结合视频对排污口进行动态监控,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污染源单位基础信息管理。通过一系列技术的整合,能够使自动监测数据在排污收费、日常监管、总量减排、应急管理、环境规划、污染纠纷调解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3.4大力推行第三方运营机制,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鉴于目前自动监测设备故障发生率较高、维护技术相对薄弱、服务质量低等现状[7],建议推行第三方运营管理机制,即通过招标方式指定一至两家技术力量较强的公司负责废气、废水等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维护、调校和运营,提高设备故障维修效率,加大设备定期维护及调校频次,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促进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同时,第三方运营机构独立于污染源单位与自动监测设备安装建设方之外,杜绝因利益原因产生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数据舞弊行为,有利于充分发挥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作用。

对性能较差的自动监测设备和运营、维护、管理较差的第三方机构,建议建立黑名单制度,并定期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上进行通报,确保设备采购、 运行管理等环节不出现问题,实现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可用。

3.5强化专业技术,并加强对自动监测数据的使用

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管理,环保工作人员存在技术不甚了解、问题查出率较低的现象,针对该情形,建议大力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和开展相应技术培训,不断强化环保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这有利于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相关技术的推广和掌握, 同时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故障的查处率,提高设备正常运行率和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要加强自动监测数据在环境污染特征分析、环境质量预测、污染源管理和在排污申报上的使用,做到系统完整性、开放性和多功能性的统一。同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确保数据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以使自动监测数据在环境管理与保护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

摘要: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测顺应了环境保护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形势,作为一套以现代先进技术为基础集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兴环境监测技术,实现了环境监测的时效性、高频次,且节省人力。本文从污染源自动监测工作的开展、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对该项工作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对如何做好污染源自动监测工作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污染源自动监测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上一篇:B2C电子商务下一篇:节约型学校